第一篇:14人人都有优点
十四、人人都有优点
【主题分析】
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属于人际关系中心理成分的认识部分。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一个人能积极看待他人,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可以给人启迪。一年级学生喜欢评价别人,但在评价时往往习惯于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和自己兴趣是否一致去判断评价。不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因此,易造成人际交往中的阻碍。【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和进步。使学生体会到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学生边唱边动作《找朋友》(播放动画课件)
一、情景创设 课堂小品
(1)请一位学生扮演人物甲。
(2)教室里,甲拿着一张刚发下来的试卷发呆,卷子上写着一个大大的70分。甲表情沮丧。(3)学校运动会上,他领回了一张百米赛跑第一名的奖状,为班集体争的荣誉。启发思考:生活中,任何人都有优点。他有优点吗?优点是什么?
二、讨论明理 教师讲述: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图上的同学们的优点是什么? 2 学生仔细看图,将图上同学的优点认真找出来。全班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找出他人身上不易被察觉的闪光点。教师小结: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都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去发现,就一定能够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
三、活动体验 教师讲述:发现了他人的优点,并且大声地告诉他,可以使你和对方都感到愉快。怎么样?来试一试吧!
2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同学的优点。教师提示,说话声音要响亮。3 学生将同学的优点写在纸上送给相对应的同学。
4、说说自己看到同学给自己的纸条后的感想。(帮助学生找到自信)
四、活动小结
幻灯出示:你棒!我棒!他也棒!我们大家都很棒!
第二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当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时,我们就要切身的考虑学习他的优点,并内化为自己的优点,这样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中才有可能做到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首先我要说的是自己周围的环境,初为班主任,什么都不懂,只有在感觉自己周围的环境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和别人相处,我只会觉得别人好或不好,是否可以去真心对待,与那些志趣相同的人可以聊得high,与那些道不同的人就“敬而远之”。
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都是自身珍贵的宝藏,是让他们成为“闪光点”的来源,从我班上的学生来讲,首先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闪光点,有的学生爱集体;有的学生助人为乐;有的学生作文写得好等等。
如:我班的麦舒霞同学每次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字写得非常好,学习也很优秀,爱劳动,爱帮助别人等。还有新生黄译康同学是一个很喜欢独自思考的人,用老师的话来说已经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下课时他可以很容易的跟你happy起来,一到布置做作业的时候一般叫他第一声都是立刻就马上动笔的好学生。
这些我周围的学生,其实个个都可以作为我的榜样,他们身上的光可以引到自己身上来,来完善自我。
第三篇:云备份的优点都有哪些
云备份的优点都有哪些?
得益于不太昂贵的带宽和容量优化技术,基于云的备份正逐渐成为可移动媒介(如磁带)备份的一个常见替代方案。
云备份有两种常见的实现方式: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和云存储服务。作为场内软件和次级存储的一种替代,备份SaaS是一种基于Web的应用,它运行在远程的系统中并被集中控制,而通过基于浏览器的界面来访问。多数情况下它具有多客户共享架构(例如,一个共享的,可扩展的基础架构,来保证数据在虚拟层面上的独立),以及按使用付费的计价模式。被保护的系统上运行轻量级的代理程序,并由其将数据从主站点传输到云上。
云存储服务是场内和场外组件的结合。对备份来说,IT部门能够在场内控制软件和硬件(有时不包括硬件),同时也依靠场外的服务或者基础架构(具有高性能计算机、网络、和存储的大规模数据中心)。云备份服务对用户收费取决于消耗量,基于容量、带宽或机位。
对云备份的考虑
每种云服务都有其过人之处,对云备份来说,它有很多优势。两种云备份实现方式都很方便,因为信息可以从连接因特网的设备上访问,信息的共享也更方便,他们内置安全性功能,数字信息也更容易管理、搜索、获取和传输。将部分的备份存储外包可能还会有成本和预算方面的优势。
云备份有几个优势:
-效率和可靠性
在通过SAS-70认证的数据中心里,云提供商使用着最先进的技术,比如基于磁盘的备份、压缩、加密、重复数据删除、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优化数据保护等等。除了认证要求的安全性之外,多数提供商还能提供7x24的监控、管理和报表,这些能力可能一般的公司原本都无力负担。除此之外,我们不用担心设备升级,数据迁移或者设备淘汰;这些备份基础架构负担都由服务提供商来承担。
-可扩展性和投资节省
公司可以依靠第三方云提供商的无限扩展能力,而不需担心投资问题。事实上,边使用边付费的模式减少了备份的采购和实施带来的烦恼。这种方式使得我们能够预测并管理容量增长和运营费用。
就拿木浪科技旗下的多备份来说,通过云计算技术,让你仅需传统方案10%的成本,即可达到相同效果,无需再购买昂贵的备份存储设备,聘用专业维护人员。通过全球云部署网络技术,可以轻松兼容市面绝大部分IT架构,数据库类型,操作系统
-降低小数据量的恢复时间
从磁带恢复时,管理员需要找到磁带,将其加载,找到数据的位置再恢复数据。不同的是,从云中恢复数据要快得多;它不需要从磁带存放点运送磁带,处置及寻找的时间。需要恢复的数据被找到后通过广域网(WAN)进行传输,节省时间并无需建设本地磁带设备。
-可用性
对无力负担灾难恢复架构的公司,或者能负担得起,但是意识到通过外包可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的公司来说,云备份可能会很有吸引力。离站数据副本能通过任何的因特网连接或设备来访问,在发生区域性灾难时增加了保险系数。
云计算和备份技术的进步带来云备份令人激动的发展。云备份给IT资源和投资预算有限的小公司带来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效率和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用性、以及恢复少量数据时的改进。按用量付费的计费策略和用运营支出来支付备份的能力,使得云备份成为离场磁带备份的很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尤其是在经济状况不佳时。而多备份是一家做云备份、储存、数据恢复的企业。用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联网产品模式颠覆传统企业数据备份解决方案,降低企业IT投入成本和提升IT管理效率,为企业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第四篇:人人都有麦克风[小编推荐]
人人都有“麦克风”
来源:时代邮刊 2010年第2期 作者: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黄 菲
策划人语
曾经一度的中国,每个村头,每条街道,每个车间,每个人头攒动的犄角,都会悬挂着一个个高高在上的“大喇叭”。“大喇叭”的那头连着党和政府,这头对着你我他。“喇叭”是中国媒介史的重要隐喻——它几乎依照党和政府的领导和行政网络层层蔓延分布,其最根本的功能在于向民众“喊话”。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一个局面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出现,那就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当一些人还在煞有介事地拿“大喇叭”喊话的时候,本来一直作为听众存在的我们,开始用自己的“麦克风”发声。因为人人都有“麦克风”,我们谈论家长里短,评说声色犬马,非议朝政,臧否人物,千言万语,众声喧哗。因为人人都有“麦克风”,我们表达我们的所闻,所见,所思,所虑,表达我们的态度,我们的立场,我们的观察,我们的诉求。因为人人都有“麦克风”,我们不再只是旁观者,倾听者,沉默者,同时,也是报道者,评论者,参与者。因为人人都有“麦克风”,我们作为公民的尊严和价值得到尊重,我们的热情被唤醒,为这个社会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人人都有“麦克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开明和开放的政府,主动将“麦克风”递给公众,以更大的诚意倾听各个阶层的诉求。我们期待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公民,善待自己的“麦克风”,以更大的热情关注国家,关注社会,让中国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从容。(执笔/黄菲)□本刊立场
我们的“麦克风”,我们的幸运
□黄
菲
能量巨大的“麦克风”
王小波曾说,中国人是“沉默的大多数”,但社会变迁时代前行,我们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沉默的大多数”正在酝酿着变化,昔日宁愿忍气吞声也不愿多争一句的国人,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要”、“我们反对”、“我们谴责”、“我们呼吁”„„这已不是一个自说自话的时代,而是一个双向交流多向交流的全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能在现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喉舌和眼睛,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立的观察与表达,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麦克风”!
在无数公众事件中,那些来自民众的声音,代表着民意的在场和参与,在摩擦中互动,在争论中博弈,民意的表达汇聚成一股空前的参与、建设和监督的力量,让中国走到阳光下,让社会走在向上、向真、向善的道路上。
我们无法忘记孙志刚事件中沸腾的民意。2003年4月25日,媒体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一个多月却无人过问的前前后后,立即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当人民网在4月25日中午发出《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的报道后,几个小时内的跟帖就达到了上万条。万民尽说孙志刚,孙志刚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悲伤、诘问和思考。正是在公众的口诛笔伐和大声疾呼下,仅仅事隔两个月,国务院在6月20日就宣布废除实行了2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同时公布惠及千百万人口的《城市生活无着者流浪乞讨人员救济管理办法》。就这样,一部旧法规就此废止,一部新法规就此诞生,这其中民意的表达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我们无法忘记令人心生敬意的重庆“最牛钉子户”。2007年初,重庆市民杨武站在自家窗口紧握拳头,此时,他的房子已是一片废墟之上的“孤岛”,他和他的妻子吴苹手执《物权法》对阵开发商,对强硬拆迁坚定地说不。这对夫妻被冠以“史上最牛钉子户”的称号。经过15个昼夜的对抗,他们获得90万元营业损失补偿。面对强势的开发商,杨武夫妇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声明自己的权利,争取自己的利益,捍卫自己的财产。他们赢得了无数公众的支持,也开创了一个“公民维权”的良好先例。如胡适先生所言,“为自己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最牛钉子户”事件,引发了千千万万中国公民的关注,他们在事件中的呐喊与声援,表达的是不可轻视的民意。
我们也无法忘记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案对社会的撞击。在2009年5月发生的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撞死无辜路人事件中,当地警方仓促公布“肇事车辆时速70码”的说法,受到公众的质疑,舆论担心这是警方在为肇事者开脱罪责。在公众的诘问声中,当地警方不得不重新鉴定车速。权威鉴定机构最终推翻了“70码”一说,认定“肇事车辆时速在每小时84.1公里至101.2公里范围”,从而使飙车案得到相对公正的处理。
从“两会”期间十万网民向总理建言议政的热潮,到节假日调整公共讨论,再到就业促进法草案、水污染防治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开门立法”,厦门PX**,番禺垃圾发电厂事件„„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公共决策领域活跃着公民的身影、回荡着民意的声音。而民意也正在实质性地影响乃至彻底改变一些公共决策的走向。经过普通百姓、民意代表、专家学者、公共舆论等年复一年的努力,春运火车票价终于不再涨;因为民间意见持续不断的呼吁,促使公权机关重新审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公平性,启动了相应的修法议程;因为厦门百万市民理性而又坚定地表达对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PX化工项目的抵制,厦门PX项目被紧急叫停„„
我们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越来越强烈,面对公众事件挖掘背景、传递信息、表达意见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行动越来越果决,力量越来越强大。任何公众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人肉搜索”、“集体声讨”、“道德飙车”。短时间内,信息、观点和意见从每个人的“麦克风”中喷涌而出,其力量之大令人难以想象。正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不断“说话”,不断表达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我们看到了公众对于社会的责任感,看到了一个公民社会的成长。
来之不易的“麦克风”
人人都有麦克风,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时代。对于习惯于在公共场合保持沉默的多数中国人而言,谨言慎行、只做不说曾被看作是当然美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全能”政府几乎替代了社会表达,普通民众的表达空间和渠道十分有限。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拉开,长期遭到禁锢的表达权随之“解冻”。在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理大讨论”中,从中央到地方,从精英分子到普通民众,中国人心中压抑已久、关于改变现状和追求新生的愿望和想法在讨论中喷涌而出。随后,中国政治体制变迁和市场经济发展将表达权从“解冻”推向了“解放”。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结构裂变重组,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性、独立性,公民意识日益增强,开始学习展现自己的立场,主张自己的权利。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利益群体的不断分化、价值观念的逐步多元、公民社会的雏形初现,让公众表达成为必须,人们对公共事件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性,而且在参与中明确要求实现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越来越开明的中国社会开始学习尊重和接受各个阶层和各个个体的不同声音,催生出一个人人都能说话的“麦克风”时代。
通览“周久耕”、“邓玉娇”、“躲猫猫”、“70码”、“楼××”、“被××”、“开胸验肺”、“PX**”、“垃圾发电厂事件”、“钓鱼执法”、“强制拆迁”等等轰动一时的公众事件,无不包含着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呼喊,折射出利益的分化与冲突,观念的多元与碰撞,让我们看到社会进步的巨大空间,看到观念渐进的社会前景。人人都有“麦克风”,没有谁愿意继续沉默。这不仅仅是民众对自己所拥有的民主与权利的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对文明的坚持。
正是这种坚持,改变悄然启动。公众与公共权力之间正在萌生一种良性的互动。唐福珍用自焚的极端表达,引来广泛关注,公众的热议,媒体的讨论,《拆迁条例》告别“强制拆迁”的历史,“开胸验肺”挑战“工伤条例”,“断指求证”换来认错道歉,“雷语”惊人后是问责和彻查„„正是成千上万公民的参与,汇成一股强大的推力,推动事件解决,推动思想澄清,推动时代的慨然前行。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良性的互动效应——时代的进步让民众有更多表达的可能,而民众对公共事物的积极表达和参与又成为促进时代前行的巨大力量。
科技的进步则为人们参与公共事件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和更广阔的空间。互联网的出现使公民的表达获得了更宽广的空间。公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提供信息线索,发表意见建议,行使民主权利。我国现在有3亿网民,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网络论坛社区,同时全国拥有6亿部手机。人人可以用手机拍下新闻的时代,人人可以使用网络进行现场直播的时代,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不平则鸣”的传播载体。
网络成为一个庞大而虚拟的公共政治空间,成为公众表达自我渴望和实现自我权利的政治广场。无论是“邓玉娇事件”,还是“石首事件”,抑或是“周森锋事件”,这在传统的平面媒体时代都是不可思议的。石首案的起因是一起非正常死亡案,面对诸多疑问,警方的解释未能成功说服死者家属和公众。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的新闻发布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发布信息、探寻真相。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段时间里,体现政府立场的新闻稿只有3篇;而一网站的贴吧中就出现了近500个相关主帖,在用手机发布和浏览信息的“微博客”网站饭否网上,仅一名网友“实时直播”的石首事件消息约140条;在一些播客网站,出现了不止一段网友用手机拍摄的酒店起火和警民冲突的视频。我们不能不承认网络的力量——从来没有一个渠道,能够汇集如此之多民意;从来没有一个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如此之众共同讨论同一件事;也从来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把互不相识的民众意见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去深刻地改变一个国家。(详文请见本刊1002期杂志)□背景·盘点
“麦克风时代”的“麦克风”
向总理说大实话的山区农妇
时间已过去7年,“熊德明”这个名字还是会不时地被提及。2003年10月24日,割完猪草回来的重庆山区农妇熊德明在自己家门口,见到了来到三峡库区视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总理询问了她和其他村民很多民生问题。当总理问到村子里有多少人在外地打工,有没有欠钱的事时,天性耿直的熊德明在其他人都沉默的情况下鼓起勇气说出了一句话:丈夫在外面打工时有2000多元的工钱被拖欠了一年,影响了娃儿们交学费„„
温家宝总理在听了熊德明的实话后,立即指出:“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总理这句话,掀起全国追薪潮。
“当时一直是话到嘴边,想着家里缺钱,打工又拿不到钱,所以说了。”熊德明说,在温总理离开后,她有点担心。丈夫也埋怨她不该说实话,因为村干部之前提醒过他们不要“乱说话”。熊德明没想到,被拖欠的工资当晚就送到了她的手上。她更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句实话,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一场“讨薪风暴”展开了。
熊德明的直言令不少人感动,她还获得了当年“中国经济人物”的社会公益奖。
初中文化的熊德明或许不知道表达权为何物,但毫无疑问,她在7年前引发一场“风暴”的表白,是在行使表达权这一公民基本权利。
一个时评编辑的感想
李捷是资深媒体人,在一份知名的都市报任评论版编辑。从事媒体工作十多年,李捷见证了时事评论的诞生和兴起。2001年以前,时事评论还是新闻媒体中的稀有物种,而现在,时事评论板块已经遍地开花,全国至少有100多家报纸开辟了时评栏目,网上的各种论坛和自由评论更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新闻时事评论正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悄然登上社会的舞台且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报刊把时评当成他们的重点项目之一,开始了一个中原逐鹿的“时事评论时代”。在李捷看来,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社会急剧转型期人们某种程度上的焦虑,和对于体制和观念变革、对于社会进步的热切期待和积极主动参与。
短短几年,时事评论遍地开花,作者群也不断地发展壮大。李捷的邮箱几乎日日爆满,全部都是作者投来的时评稿件。时评的触角,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至国家的大政方针,下至百姓的柴米油盐。评论栏目空前的多,评论的话题空前的多,参与评论的社会成员空前的多,几乎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评论已不再是新闻职业人士的一种特殊技能,而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社会生活的手段。
李捷很欣慰,因为时事评论的兴盛,宣告着一个公民时代的到来,宣告着“精英话语”一统天下时代的式微和“百姓话语”时代的到来,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也清楚今天的时事评论往往还是戴着镣铐的舞蹈,但是他很乐观地认为,时事评论一纸风行,正是一个公民时代的先声,一个公民“自由表达”的时代已经为期不远。
一个人大代表的“我反对”
姚立法,湖北潜江市中学的教师,中国第一个成功当选的人大代表独立候选人,第一个自发向选民述职的人大代表,第一个申请做专职代表的人大代表,唯一一个反对人大主任“退休”的议案提出者,他无数次地开口说出了“我反对”。
潜江市拖欠教师工资一个亿,他反对;教师工资被学校自动扣除上缴“救灾款”,并在追查中发现一半捐款截流在校领导私人账户上、整个市教委只有七分之一捐款流向灾区,他反对;市建道路一年一换铺路石,2900万元扩建一条才建几年的大道,三年投资五个亿打造“十大形象工程”,他反对;城管向无照经营者收取“占道费”、强行抢车折断摆摊老人的手指,他反对;潜江市人大会议选举办法擅自在国家规定外增加对人大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撤回提名或不接受提名”的规定,他反对;政府给人大代表的财政预算报告简略无法看明白,他反对;挂职锻炼的副市长不经过人大代表选举程序而“当选”,他反对;乡镇干部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撤换民选村官,他反对„„
姚立法的每一声“我反对”,都是坚决的抵制,是一次对滥用公共权力的不服从;他的每一声“我反对”都是真实的表达,都是一次对公民权利的认真实践。
人人抢“麦”的“首届广东网民论坛”
2009年11月1日上午10点,上万名网友轻点鼠标,首届广东网民论坛在广东科学中心开坛。会场的座位构成了一个大大的“@”,来自全国的108名网友绕圈而坐,拍砖灌水,纵论金融危机下广东的“生存法则”。论坛源自网民,酝酿发起于民间,体现出网民“自治、自律、自组织”的精神。“废话一筐”、“肉唐僧”、“紫衣厨娘”„„不设主席台的大圆桌协商,座位牌上也都是些稀奇古怪的网名。别具一格的会场布置,论坛的“草根性”和“多元化”一览无余。
“广深的高房价摧毁了老百姓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广东不能经济发展‘喜羊羊’,环境保护‘灰太狼’”、“民退国进,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国家的手里令人担忧”、“政府不缺智囊,缺的是监督”„„
平日在网络上“拍砖灌水”的知名网友,第一次有组织地聚在一起发出自己的声音,“抢麦”激辩金融危机下的广东走向、珠三角一体化议题。
同时,首批15名“南方民间智库”成员获得了烫金的聘书,这意味着“南方民间智库”这一开放创新平等的平台正式搭建起来。
会场出现了不少厅级官员的身影,他们耐心倾听,与网友交流。“中国第一个政府部门网络发言人”、广东省工商局副局长彭海斌“现身说法”:“网络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听到未经过滤的民意。广东首现网络发言人是一个创举,宗旨是顺应民意、集中民智、服务民生,希望各位网友多拍砖。”
政协常委孟浩作为特约观察员参加了论坛。他表示,网民论坛是集聚民间智慧、促进网络问政的良好平台,面对网民在网络论坛发出的感性的声音,政府和官员应该不要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而是要真诚地去倾听、理解、消化和吸收,让“草根”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汇集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网民论坛变过去网络问政的无序为有序的、有组织形态,尽管“民间智库”成员的特点是草根性、多元化,但可贵的是公民有了这个参与社会治理的稳定渠道。(详文请见本刊1002期杂志)□公众表达
这个时代的民意,这个时代的“麦克风”
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当代中国,公民表达自己的思想、信仰、情怀、感受、见解、主张、批评、建议的权利仍缺乏制度性的保障和细致的规制。而要使社会和谐,使民主政制完善,让人讲话,是关键的一步。
——湖北黄冈市黄冈中学教师 梅宝莲
公民社会首先是一个每个人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诉求,且每个人的声音都能得到倾听得到尊重的社会。
——湖南省长沙市市民
朱德馨
这个时代不再是单一的一个舆论场,它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生活方式多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伴随这种变化,社会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格局出现了。针对不同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公共政策、一些经济问题,一些文化现象,男女老少、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意见表达特别充分,非常多样。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卢新宁
让人讲话,讲真话、讲心里话应该成为中国言论自由的风气,老百姓有没有讲话的意识而不是群体冲突的意识、当局能不能给老百姓讲话的空间而不是压制,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让人说话,天不仅不会塌下来,还可以让中国和谐社会的天更蓝更洁。
——广西玉林五月花文化传播公司 容羡
公众的言论不仅直接推动了事件真相的调查,而且公众对事件公开讨论本身就是在践行公民权利,因为表达权和监督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委党校教授
吴锦良
每一个人都想表达,这种表达的欲望或意识在这一两年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有大的社会事件时,每个人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争夺话语权。
——华商网编辑
王钾铸
现在的信息时代已经给我们民众多种表达的机会,使我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把我们的语言变成一种公共的话题,然而,虽然我们有表达的机会,但是每一种语言表达的效果还是不一样的。总的而言,主流的媒体和主流的话语权还是在执政者手里,所以,执政者应该有能力主导社会舆论。
——自称网络文章收集爱好者的网友
大哈
网址之家 http://www.xiexiebang.com
W71Ts0eAW4If
第五篇:人人都有雷锋魂
人人都有雷锋魂
他不是将军,却立下无数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不朽的诗文,他以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人民服务之中,他是普通的士兵,在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事迹,成为时代的楷模!他就是雷锋。
雷锋他的是一个理想的浓缩,是一个时代的典型。雷锋精神犹如一滴小小春雨,却渗透了亿万人民的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衣服不再缝缝补不,我们的生活不再挨饿,不再像雷锋那个时代那样艰苦,然而雷锋却随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远!重庆某家媒体进行了一次随机采访,询问雷锋纪念日是哪一天,对于这个看似常识性的问题,二十七位受访者中仅有两位年龄超过五十岁的市民给出正确答案,之后,这家媒体在就雷锋问题的另一次采访发现,百名小学生中没有一名读过《雷锋日记》,超过九成的学生甚至不知道雷锋金钱,物质!真正孩子们最缺少的吗?这是中国教育的不足!我自豪雷锋扬名世界,我为中华民族有这么一个英雄却不懂得珍惜,感到悲哀!
新时期我们抛弃了雷锋,雷锋从来不舍离开我们,尽管雷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淡忘,然而雷锋的光辉却照耀着在世界更多地方,雷锋精神被不同肤色的人视为瑰宝雷锋与上帝同在,难道要像近代史那样,等到别人拿着那些我们发明的指南针,火药,用抢杆架在我们的脖子上时,我们才会醒悟醒悟身边竟然有如此多的宝藏!难道还要重蹈覆辙?这难道不是悲剧吗?雷锋精神应该留下!社会需要雷锋精神,有人说雷锋同志像没有户口的人,三月来了,四月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年就这么一天感觉到这春天温暖。事实上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告诉我们!是否记得那个捐赠183贫困学生,捐钱捐物300多万元,自己却穷困潦倒连自己治病钱都没有的爱心大使丛飞;是否记得长江边上那三名大学生救下溺水儿童壮烈牺牲;是否记得汶川地震时把身上乞讨所得的所有钱都捐出去的‘义丐’徐超;是否记得他们不正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活雷锋吗?就在我们身边,其实雷锋并不遥远,雷锋精神就是体现生活实践当中,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助人为乐,敬业爱岗,勤俭节约,积极进取等非常非常的朴实,并非轰轰烈烈的为国捐躯。雷锋就在你的身边你发现了吗?
在学习中,如果要进步,就不能缺少像钉子的挤劲与钻劲在工作中,如果要成功,必须拥有敬业爱岗雷锋精神一个国家,需要千千万万个像雷锋这样的傻子,为人民服务,雷锋是一名傻子,却是傻得那么可爱不是吗!我坚信雷锋精神将被我们的新一代的年轻人将赋予新的涵义,祖国的下一代将会注入为雷锋精神新鲜的血液,让雷锋精神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持续发展,人人都有雷锋魂,直到永远!Ibelieve!友谊初中部初一: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