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章 货币及其分类.ppt.Convertor
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
主讲:李颖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金融
参考书目
1、《货币银行学》
曹龙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2、《现代金融理论》 陈雨露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3、《货币金融学》(美)米什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4、《金融学》王松奇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1月版。主要章节
第一章:货币及其分类;
第二章: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 第五章:金融体系概述;
第六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七章:中央银行; 第八章:其他金融机构; 第九章:金融市场; 主要章节
第十章:货币供需理论;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和操作; 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三章: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发展 第一章
货币及其分类
第一节
货币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现象分析
第三节
货币的规定性及其形式
第一节
货币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或交换经济的基本前提
二、货币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货币的规定性及其形式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定义或规定性
三、货币的职能
四、货币形式的演进
五、货币的未来
六、货币层次划分与计量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起源有以下几种学说:
1.“救灾说”。这是中国西周时期周厉王的大臣芮乃夫提出来的。
2.“君王创造说”。这是古罗马法学家提出的一种学说。
3.“聪明人发明说”。这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及其继承者提出的一种学说。
4.“国定说”。这是德国近代经济学家克耐普首倡的。
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论述: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最初的产品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交换的地域逐渐扩大,产品交易种类增多,参与产品交易的人也多起来,这时,货币才逐渐地出现。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偶然的,价值表现的形式也是偶然的。
原始社会崩溃以后,私有制开始形成,伴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发展,产品交换活动逐渐频繁,不过此时的直接交换的不便性并没有构成尖锐的问题。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交换品种大大增加,交换次数更加频繁,社会上有了一些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人们,这促使间接交换的出现。
价值的表现形式由偶然的、个别的形式过渡到总和的价值形式,进而发展到一般形式。商品交换过程中产生了一种为大众普遍接受的媒介物,这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媒介物”就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个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最初的货币形态。
二、货币的定义或规定性
货币可以从现象和本质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1.本质定义:货币是一个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一,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第二,货币具有以自身的使用价值形态表现商品价值的能力,即一般等价物;第三,交换领域之所以接受货币,首先因为货币是一种商品。
2.职能定义(现象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二)西方货币银行学的货币规定性
西方经济学的货币定义,一般都从货币职能(现象)入手进行分析:货币是在支付商品和劳务或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1.凯恩斯:货币是一种流动性极大,而收益率为零的资产。
2.弗里德曼: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
3.钱德勒: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易媒介、支付工具、价值储藏和计算单位的物品。
(三)现实存量定义
货币与财富、收入的区别
人们把具有某些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列为货币,将货币的概念大大延伸了。
现在各国衡量货币和准货币的标准,公认为是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转换为交易媒介的难易和快慢程度。
三、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计算单位)
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这是货币的第一职能,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或叫本质职能。
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举例)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又两个派生职能:
1、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2、价格标准
价格标准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含有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部分。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必须借助于价格标准。价格标准是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规定的。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
(1)价值尺度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作为价格标准,它规定的是金属重量;(2)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则是国家规定的货币计量单位,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
(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发挥交易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时间,提高经济效率。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真实的货币或现实的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
社会的商品流通客观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马克思把这个因果关系称之为货币流通规律。其基本模型为:
M=P·Q/V(M表示一定时期的商品流通所需的流通手段总量;P表示社会商品价格的平均水平;Q表示社会商品总量,V表示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
一定时期的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流通总量与社会商品总量、商品平均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该时期的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成反比。
(三)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货币就会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使我们可以将取得收入的时间和花费收入的时间区分开。
人们贮藏货币的五个原因:
1、货币拜物教导致人们对货币的贮藏。货币质的无限性和量的有限性矛盾。
2、为了正常购买必须有一定的货币准备金。
3、为履行在某一时期支付货币的义务,必须事前实行货币贮藏。
4、储藏货币还有投机的目的。
5、为平衡国际收支所需要的货币贮藏。这是上述几种情况在国际范围内的延展。
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的优劣依赖于物价水平的高低。
其他价值贮藏手段的优缺点:
优点:它们通常会以利息、利润、地租、房租等形式产生一笔收入,或者具有一定用途。这是贮藏手段形式发生变化的经济原因。
缺点:(1)它们以货币计算的价值可能跌落;(2)它们在不同程度上缺乏“货币性”或“流动性”。
(四)支付手段
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起到延期支付的作用,即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中,产与销的空间、时间上的差异,客观上要求使商品的让渡同商品的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货币流通规律模型的修正:
把支付手段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考虑进来,货币流通规律模型改为:
M=(PQ+D1-D2-D3)/V(D1表示到期需要支付的货币数量,D2表示延期支付量,D3表示相互抵消的债务总额)
专栏1-3
(五)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作为世界货币,它具有三个职能:1.在世界范围内,执行价值尺度职能;2.充当一般购买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3.充当一般财富的绝对形式,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专栏1-4
四、货币形式的演进
(一)货币材料的选择标准
货币材料应具有如下特点:(1)普遍接受性(2)价值稳定性(3)稀缺性(4)便于携带和分割。专栏1-5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阶段
1.商品货币,发展过程有如下几个阶段:
(1)实物货币,这是货币的最早形态。
(2)铸币。实物货币与铸币的共同特点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等同的,区别在于,实物货币是天然的,铸币是加工的。
(3)劣质铸币,实体货币的衰败,其价值大大低于规定的价值。
2.代用货币,是指商品货币的代用物,严格讲是铸币的代用。特点:作为货币的价值远远大于其造币材料的价值,比较典型的形态是可兑换银行券。
3.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包括流通中货币和银行存款。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信用货币造币材料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票面价值,甚至造币材料的价值微不足道。
要维持信用货币的购买力或面值稳定,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
信用货币的特点:(1)在法律上割断了与金属货币的联系;(2)通过信贷程序发行与流通;(3)是国家或中央银行对大众的负债。信用货币的形式:
(1)硬辅币——多以贱金属铸造。作为货币的价值大大超过它本身所含的金属的价值。硬辅币是有限法偿的,即法律规定,每次支付有最高限额,超过此额,债权人有权拒绝接受。
(2)硬辅币的替代物——通常是纸制的辅币,它的货币价值绝对高于造币材料的价值。
(3)纸币——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纸币作为流通手段。各国政府或金融当局独占钞票发行权。现代银行券是通过信贷程序注入流通领域。
最早的银行券产生于十七世纪。
(4)银行存款。银行存款中,作为支付手段,银行活期存款最为重要。
(三)现代货币的特点
1、各国已普遍采用纸币制度,价值符号成为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2、各国采用不兑现纸币制度,并且许多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
3、银行券和其他信用票证等信用工具和流通工具不断创新,构成现代信用货币体系。
五、货币的未来
近年来,出现了“电子货币”,也就是电子资金传递系统。电子货币成为一种完全的符号货币。
专栏1-6
六、货币层次划分与计量
(一)货币层次划分与计量 1.货币层次划分的必要性
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给量,需要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分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和调控有较为科学的口径。2.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3.IMF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M0(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1(狭义货币):由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各种统计口径中的“货币”,通常是指M1。
M2(广义货币):由M1加准货币构成。所谓准货币,一般是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构成。
4、美国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由M1、M2和M3三个层次组成。M1=流通中现金+支票账户存款+旅行支票;
M2=M1+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在货币市场存款帐户中(MMDAs)的存款;
M3=M2+货币市场基金机构存款(MMMFs)和负债管理工具,即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
L = M3+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储蓄债券+短期政府债券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始于90年代中期,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我国货币的划分口径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第二篇:公务员法.ppt.Convertor
人事行政---公务员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
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四条 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第五条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七条 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2008-上海-综合管理-13.()既是我国公务员制度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公务员制度的标志和灵魂
党管干部原则
为人民服务原则
四项原则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D 3 2006 77.下列有关公务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B.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C.由于《法官法》《检察官法》对法官、检察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已另有规定,所以法官、检察官不适用于《公务员法》
D.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ABD 4 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第十九条 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
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5 职位
所谓“职位”,是指上级组织分配给工作人员的职务及其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是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对象分类,职位是以“事”为中心而设置的,不因人设置。即先有职位,后有相应的公务人员。美国最早施行。品位分类以人为对象进行分类,非常重视公务员的资格条件,并把它与公务员的官等紧密地结合起来。职务
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 级别
分为十五级 对应关系 6 北京09-80.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实行职位分类制度,其划分的类别包括 综合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 行政执法类 垂直管理类
ABC 7 2007 107.《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同一职务上的公务员其级别相同
B.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机关职能确定 C.公务员在不晋升职务的情况下可以晋升级别 D.公务员的级别根据其工作实绩确定
C 8 进退制度
第八十一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
(一)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四)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9 第八十三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2009-上海-综合管理-
1、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应予以()。降至 降低
退职
辞退
D 第八十四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12 管理
一、考核
第三十三条 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第三十七条 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二、奖励
第四十八条 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给予奖励。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北京06社会-68.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A.思想品德
B.工作能力
C.工作实绩
D.勤奋敬业 C 14 惩戒
第五十八条
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降职、免职)
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第五十九条
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08江苏A类-31.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公务员行政处 分的有
A.降职
B.警告
C.记过
D.开除
A 16 2007 102.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关于公务员受处分的法律后果理解不正确的是()。A.受警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B.受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级别
C.受降级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仅不能晋升职务和级别,也不能晋升工资档次 D.受开除处分的,不得再次被录用为公务员
A 17
四、交流 调任(64):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转任(65):
公务员在不同职位之间转任应当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挂职锻炼(66):
根据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可以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2008-上海-综合管理-9.由于工作的需要,某省省长从地方进入中央某部担任部长,负责该部的全部领导和管理工作。这一职位的变动被称为______。
交流
转任
调任
委任 B 2007年第97题
例:小李是某市工商局副局长,因工作需要派到某国有企业担任一定职务,在该国有企业工作时间为一年,工作期,其人事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这种公务员交流的形式称为: A .调任 B .转任
C .轮岗
D .挂职锻炼 D 20
五、回避
任职回避(68):
(1)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2)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 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地域回避(69):
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 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02年A类第104题
例:下面属于行政工作人员违反回避制度的有: A.某行政人员在原籍乡任乡长 B.某行政人员在原籍县任县长
C.属于少数民族的某行政人员在原籍民族自治县任县长 D.某行政执法人员参与处理自己原籍家乡发生的行政案件 AB 22 公务回避(70):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
(二)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六、培训
第六十一条 机关对新录用人员应当在试用期内进行初任培训;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在任职前或者任职后一年内进行任职培训;对从事专项工作的公务员应当进行专门业务培训;对全体公务员应当进行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其中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要求,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国家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领导人员的培训。
第六十二条 公务员的培训实行登记管理。
公务员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2008 95、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和提高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应当进行分级分类培训,机关对新录用应当在()
A、录用后三个月内进行初任培训 B、录用后半年内进行初任培训 C、录用后一个月内进行初任培训 D、试用期内进行出任培训
D 25 申诉、仲裁的程序
第九十条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
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
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办理。26
(一)处分;
(二)辞退或者取消录用;
(三)降职;
(四)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五)免职;
(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七)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27 2009-上海-综合管理-
8、某公务员由于工作失误被单位予以警告处分,若该公务员不服,可以要求()。重新处理 申诉 控告 信访
B 28 100条第3款:
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公务员与主管机关的关系不适用劳动关系国考02A类-100.
当国家公务员认为自己受到单位的不公平待遇时,可以向哪些部门提出申诉? A.人民法院
B.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人民检察院
D.行政监察机关 D 30
第三篇:合同诈骗.ppt.Convertor
建筑法规
陈战利
Construction Code
案例分析
孙某原是甲厂的一名业务员,现已被开除。孙某对甲厂怀恨在心。某天,孙某在外地遇见乙公司经理,便以甲厂名义与乙厂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到期前,乙厂电话询问履行合同事宜。
(1)甲厂称不知道孙某的行为,拒绝履行合同。乙厂诉至法院,要求追究甲厂的违约责任。
(2)甲厂称不知道孙某的行为,乙厂把情况说明后,甲厂认为有利可图,便答应按期交货,结果因当年原材料供应紧张,生产成本上涨等问题,甲厂拒绝交货。乙诉至法院,要求追究甲厂的违约责任。甲则称孙某的代理行为无效。
问:法院会支持哪一方?若孙某是持有甲厂的空白合同书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结果会怎样?
3、几种不当代理行为
(1)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有代理权):
代理人应当诚实有信,行使代理权应符合被代理人的利益。滥用的几种情形: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与第三人恶意串通。
(2)无权代理: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① 没有代理权而为代理行为
② 超越代理权限而为代理行为
③ 代理权终止而为代理行为
法律后果:是否一定无效?
或然状态
被代理人追认:有效
被代理人拒绝追认:无效
(3)表见代理:指本身没有代理权,但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存在使善意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行为。
构成要件(缺一不可):
①行为人没有代理权;
②相对人(第三人)主观上善意;
③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无代理权人有代理权的情形。
常见情形:
表见代理人持有被代理人的介绍信或有印章的空白合同书。
法律后果:与无权代理截然不同,对被代理人而言:产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后果。
对相对人而言:
既可主张为一般的无权代理
也可主张为表见代理
合同诈骗罪
[释义]本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隐匿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
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
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
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
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法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12.16 法发
〔1996〕32号)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
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
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
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一)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
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1.虚构主体;
2.冒用他人名义;
3.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
4.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5.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6.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
履行的财产逃跑的;
(三)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
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四)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
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 返还的;
(五)隐匿合同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拒不返还的;
(六)合同签订后,以支付部分货款,开始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者双方另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4.ZI
法释[1998]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问题
作以下规定:
第四条 个人借用单位的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出借单位
名义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占有、使用、处分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责任外,出借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
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的单位,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被害人明知签订合同对方当事人是借用行为,仍与之签订合同的除外。
第五条 行为人盗窃、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私刻单位的公章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占有、使用、处分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构成犯罪的,单位对行为人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条 企业承包、租赁经营合同期满后,企业按规定办理了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记,而企业法人未采取有效措施收回其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通知相对人,致原企业承包人、租赁人得以用原承包、租赁企业的名义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占为己有构成犯罪的,该企业对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原承包人、承租人利用擅自保留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原承包、租赁企业的名义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占为己有构成犯罪的,企业一般不承担民事责任。单位聘用的人员被解聘后,或者受单位委托保管公章的人员被解除委托后,单位未及时收回其公章,行为人擅自利用保留的原单位公章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占为己有构成犯罪,如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目前尚无司法解释。浙江省高级法院的标准可供参考:个人骗取4000元、单位10万元,为“数额较大”起点;个人骗取5万元、单位骗取30万元,为“巨大”起点;个人骗取20万元、单位骗取100万元,为“特别巨大”起点。
第四篇:经济法学教案.ppt.Convertor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语源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学的特点
(一)前沿性(尖端性)
传统法律和法学二元结构的破产,现代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最能反映现代信息时代的生活;经济法为传统法学提出了挑战,引起了整个法学的变革。
(二)跨学科性。民法理论、行政法理论。
(三)结构似“松散”。各部份之间缺乏较强的逻辑联系:总则与分则,分则各部分之间--------“跳跃式”、“梯坎式”。
(四)变化快:原因------经济的发展,本身变化快;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一些方面无法而靠政策,一些方面的立法又不成熟;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法的直接影响。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语源
一、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
“经济法”一词的产生与经济法的产生 首先是两者的含义不同
其次是学科归属不同
经济法一词的产生与经济法的产生并不同步
二、经济法一词的提出和发展
1、经济法概念的语源:1755年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一书中首次使用,但不是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空想社会主义。
2、经济法概念的承继:1843年德萨米的《公有法典》中提到,但与前面一样,仅是一种与现实脱节的空想,只是内容更为丰富。
3、经济法概念的雏形:1865年蒲鲁东《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提及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已接近现代经济法的主张。
4、经济法概念的诞生:1906年德国莱特《世界经济年鉴》中使用经济法,说明有关世界经济的各种法规概况。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经济法概念大量出现,并引起人们的研究。1922-1924期间,德国鲁姆夫《经济法的概念》和赫德曼《经济法基础》的出版,经济法一词才有了较为完整的法律含义。
我国从1979年以来,在全国人大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中以及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五年立法规划中,都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
以此同时,在我国的法学教材、专著、论文、工具书、资料中,也广泛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要回答两个问题
经济法是否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有哪些具体的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学说述评
(一)否定说
否定说认为经济法不具备特有的调整对象,人们所谓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其实都是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所以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基本部门法。持该种观点的学者大多为非经济法学者。否定说类型
1.综合经济法论。即认为经济法是分属于其他各部门法的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综合概念。代表人物:王家福。
2.学科经济法论。即认为经济法是研究经济法规运用各个基本法手段和原则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的规律的法律学科。代表人物:佟柔。
3.经济行政法论。即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全部或部分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对于这一部分的经济关系,或归行政法调整,或在行政法下设立一个新的行政法分支,即“经济行政法”。代表人物:粱彗星。
(二)肯定说—目前经济法学界对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独立性问题多持肯定态度 1.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1)代表人物: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内容包括:微观经济调控关系;市场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分配关系。
(3)评述:首先,明确了“国家干预经济”在经济法中的意义和地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法的客观要求。其次,“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说法过于模糊,无法准确界定其范围。再次,具体划分的四部分内容,存在交叉。2.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说(1)代表人物:刘文华,《新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有关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系。内容包括: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市场运行关系;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3)评述:
首先,具有许多合理和可取之处。
其次,将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和经济竞争关系,笼统的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过大。
再次,将组织内部经济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不作具体分析,笼统的纳入经济法调整对象,不够准确。
3.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1)代表人物: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因国家调节而引起的,以国家(其代表者)为一方主体的社会关系。内容包括:市场障碍排除关系;国家投资经营管理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3)评述:
首先,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国家调节经济关系,看到了经济法国家调节的性质。其次,其内容未能涵盖国家调节市场的各个方面。4.社会公共性说
(1)代表人物: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发生在政府、政府经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内容包括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和对外经济管理关系。(3)评述:
首先,该学说首次提出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特征,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其次,“社会公共性”的概念过于模糊,以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特性的描述,替代了调整对象本身的界定。
5.经济协调关系说
(1)代表人物:杨紫煊,《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内容包括:市场监管关系;宏观调控关系。(3)评述:
剔除了原大经济法观点中本属民法调整的内容;
二、经济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理由: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一定的范围,而不是漫无边际。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有区别的、可以分开的,而不是交叉的、重叠的。
三、本书作者的观点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具体的调整对象包括: 1.市场监管关系 2.宏观调控关系 案例分析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了应对国际投机“大鳄”索罗斯的市场炒作,于1998年8月动用近千亿港元入市操作;1998年9月5日,为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减低投机者操纵市场使银行同业市场和利率出现动荡的机会,香港金管局推出七项技术性措施,这七项措施主要集中在港元兑美元的兑换保证和有关银行港元流动资金贴现方面的新措施两个方面。1998年9月7日,为了严格治市纪律,强化金融监管,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公布了严格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纪律的三十条措施。这三十条措施的实施涉及联合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财经事务局五个机构。当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表示,特区政府继续坚守自由经济的政策,并且不会在香港实施外汇管制。曾荫权还表示,财政司的三十项措施与金管局的七项措施相互配合,以增强货币及金融系统抵御国际投机者跨市场的能力。试运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相关原理来分析本案例。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市场监管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在本案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方面动用近千亿港元直接参与市场操作,另一方面通过推出金融监管措施对香港经济实行宏观管理和调控,表明现代经济生活中,国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干预、管理和参与。按照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原理,本案中运用了市场监管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两种社会经济关系,其中,宏观调控关系又居于核心地位,实际上,在国家管理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任何一个领域都或多或少会受到宏观调控因素的渗透和影响。本案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1998年9月连续两次出台具体的管理措施,干预金融市场,是经济法调整国家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体现。国家管理社会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以国家为一方主体,与其他各方经济主体形成的这种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不能进入民法调整范围的。且基于行政法重在调整单纯的行政管理关系,对于这些具备经济要素的纯粹的经济行政关系,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公司企业登记管理、物价管理等,亦不进入行政法的调整范围,而是归入经济法的调整之下。
此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了应对国际投机“大鳄”索罗斯的炒作,投入上千亿港元直接入市操作,直接参与市场流转关系,同时,政府又加强金融监管,出台管理措施,对社会经济关系以间接调控监管进行调整,以扭转香港非正常金融市场的局面。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表明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面对变动不居的各类社会经济关系,国家在对经济进行调控时,手段具备了多样性,表现形式也是异彩纷呈。但是,不管社会经济关系如何变化,国家调换经济的手段如何改进,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力法律工具,总是起到修正市场缺陷并补充市场不足,从而达到干预经济、进行社会协调并达至经济“实质正义”的目的。
第三节
经济法的定义
一、对经济法这一概念下定义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经济法的定义中,要正确地概括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2.在经济法的定义中,不必列举各种法律规范共有的属性 3.在经济法的定义中,不需要列举经济法的主体 4.在经济法的定义中,不应当使用含混的概念
5.在经济法的定义中,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该相等 6.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也就是说,经济法调整的是经济关系,而不是其他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特定的经济关系,而不是所有的经济关系;是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该定义的基本含义:
第一,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 第二,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
第三,经济法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第二章
经济法的地位
第一节
经济法地位的概念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第二节
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一、为什么说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决定于经济法是否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具有调整对象的理由: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一定的范围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可以分开的
二、对于否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的观点的评析
1.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连“经济法”这个名称也不科学。
2.无论是单个的经济法规还是这些经济法规的总和,都不能构成独立的法的部门。3.各种单行经济法规只是民法的补充,因此不能说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4.财政法、土地管理法都是独立的法的部门,因此不能认为包括财政法、土地管理法在内的经济法也是独立的法的部门。第三节
经济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法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 1.在调整对象方面 2.在渊源方面 3.在独立地位方面 4.在作用方面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2.法律关系主体不同。3.作用不同。4.调整方法不同。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
(一)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 1.在调整对象方面 2.在渊源方面 3.在独立地位方面 4.在作用方面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 2.法律关系主体不同 3.作用不同 4.调整方法不同
第四节
经济法的法域属性
一、公法和私法的概念
调整服从关系的法可称为公法 调整平等关系的法可称为私法
二、对否认经济法属于公法范围的观点的评析
1.不能把经济法视为经济法律的总称或经济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2.不能把经济法视为由公法规范与司法规范组成的第三法域。3.不能认为经济法只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4.不能认为“法律三元结构”的观点是科学的。
三、经济法属于公法的范围 第三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第二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认 第三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第四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第一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各种经济法律规范之中的,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
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
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各种经济法律规范之中的根本准则 第二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认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确认的标准 1.必须是一种法的原则 2.必须是一种经济法的原则
3.必须是经济法原则中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各种学说 1.一原则说 2.二原则说 3.三原则说 4.四原则说 5.五原则说 6.六原则说 7.七原则说 8.八原则说
(二)对各种学说的评析
1.有些不是原则或不是法的原则
2.不是经济法的原则或不是经济法特有的原则 3.只是具体原则,不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一)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 1.经济法主体
2.利益协调不同于利益平衡 3.国家制度不同,内容不同
(二)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原则 1.经济法主体法定
2.经济法主体的行为法定 3.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后果法定 第四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渊源 第一节
经济法的体系
一、经济法体系的概念
经济法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组成经济法体系的经济法部门是多层次的 3.组成经济法体系的经济法部门是门类齐全的
(一)经济法体系与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体系的关系
(二)经济法体系与经济法学体系的关系
(三)经济法体系与经济立法体系的关系
(四)经济法体系与经济法教材体系的关系
二、经济法体系的结构
经济法体系的结构决定于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的结构。
(一)市场监管法
(二)宏观调控法
企业组织管理法和社会保障法应否列入经济法体系的结构 第二节
经济法的渊源
一、经济法渊源的概念 经济法的实质语源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来源于谁的意志。即经济法律规范蜡一样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经济法的形式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蜡一样何种法的形式。即是指经济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经济法渊源的种类
(一)制定法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部门规章 7.地方政府规章
8.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有关规范文件
(二)习惯法
(三)判例法
(四)法定解释 1.立法解释 2.行政解释 3.司法解释
第五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一节
经济法的制定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
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狭义上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广义上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
二、经济法制定的现状 有关市场监管的法律 有关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
三、经济法制定的基本经验
1.要以宪法为依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落实科学发展观
2.要贯彻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体系最广大也没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3.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4.要加快步伐,提高质量
5.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优化经济法律,法规起草班子的结构。6.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7.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立法成果和经验 第二节
经济法的实施
一、经济法实施的概念 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和国家司法机关实际施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
二、经济法实施的现状
三、强化经济法实施的对策
1.深入开展全方位的经济法制教育 2.加强经济执法、司法干部队伍的建设 3.健全经济执法、司法机构
4.改革与完善经济执法、司法制度 5.建立与完善经济法责任制度 6.建立和健全监督体系
第五篇:盛唐诗.ppt.Convertor
盛唐诗歌
从玄宗开元元年到天宝末年,为唐诗的繁荣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璠《河岳英灵集序》),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诗,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诗汇而为一,诗人们写近体诗,能够表现慷慨情怀;写古体诗,能将声律、对仗、辞藻运入其中。达到了声律与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才子型的诗人群体代替了初唐以来宫廷侍从型文人集团而主持诗坛,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 之美的诗人
一、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1)从初唐到盛唐近百年来社会基本安定,经济繁荣,为文人提供了漫游山水和隐居田园的物质条件。
(2)佛、道的兴盛和知识分子漫游隐逸的风气是文人描写山水田园的直接原因。(3)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二、王维
1、王维的生平
幼年丧父,母亲奉佛,王维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年轻时为时代精神感召,曾有凌云之志。后因政治上频遭挫折,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则以焚香奉佛为事。他多才多艺,于绘画、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
2、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的一生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相为分界,前期有政治热情,诗多慷慨英发之气,风格雄浑博大,后期则消极避世,隐逸山林,多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禅趣。王维的诗歌可大致分为四类:其一,山水、田园诗,名作有《山居秋暝》、《终南山》、《渭川田家》、《鹿柴》、《竹里馆》、《辛夷坞》、《鸟鸣涧》等;其二,游侠、边塞诗,有《使至塞上》、《观猎》、《少年行》、《老将行》、《陇西行》等,意境雄浑,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其三,乡情、友情、爱情诗,名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杂诗》其
二、《送元二使安西》、《送沈之福之江东》、《相思》等;其四,政治感遇诗,有《寓言》其
一、《偶然作》其五等。
“诗中有画”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他诗画意境统一的观念。“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
(一)结构。王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每首诗都可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
(二)炼材。指的是选材练意,王的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在诗中体现出绘画的特点。
(三)语言。王的诗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王维诗歌中的画意
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墁集》卷一,《跋百之诗画》)黄庭坚说:“诗成无象之画,画出无声之诗。”(《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四,《写真自赞》)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引晁以道的诗云:“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余曰,此宋画也。”(《画禅论画》)
《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的诗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北宋的苏轼也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所指出的:“恰巧南宗画创始人王维也是神韵诗的大师”,“在他身上,禅、诗、画三者可以算是一脉相贯,‘诗画是孪生姐妹’这句话用来品评他是最贴切不过了。”
3、王维山水田园诗。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观猎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元二使安西》
首句抓住“朝雨”“客舍”“柳色”,为送别勾画了一个明朗清新的环境,这样一来,送别的气氛就不是伤悲,而是轻快明朗的。尾联用最能表达感情的事和语言入诗。他不说送别时的其它种种活动,而只提取把酒相送的一句话,真挚的友情和豪壮的胸怀皆有,既充满人情味。所以,这首诗被人们谱成曲,成为千古传唱的别离歌。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孟浩然及其他山水诗人 孟浩然的生平和思想
李白的《赠孟浩然》形象地刻画了孟浩然的精神风貌。“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诗。
与王维齐名而同样以写自然山水见长的是诗人孟浩然。孟浩然的山水诗,贴近生活,将净化的情思、清淡的语言、明秀的诗境融为一体。自然平淡,清旷冲逸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但也有少数诗写得气象壮阔,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基本特色
基本风格:“清”、“淡”、“幽”、“雅”。这和王维有相似之处,但王诗在清淡之中更饶精工秀丽的特色,而孟诗在清淡之中更多素雅古朴的特色,语言上多以平淡质朴取胜,“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尤工五言。如《过故人庄》。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底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临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其他山水诗人。以王、孟为中心,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相近的诗人,如裴迪、储光仪、常建等。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三、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
创造的意义 王维等山水诗人的出现,与盛唐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直接的关系。他们中有人是借隐逸以企图走“终南捷径”,而更多的则是将隐逸作为傲世独立的表现,以入于山林、纵情山水显示人品的高洁;进而把返归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寻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这种隐逸情结和山水情结对静逸明秀诗境的创造十分重要。因唯有甘于寂寞,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一、王昌龄
王昌龄的诗歌创作。王昌龄工七绝,堪与李白争胜。清人叶燮《原诗》云:“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王昌龄的诗歌有边塞诗,宫怨、闺情诗,送别诗等。其边塞诗讲究立意构思,风格苍凉悲壮,清刚劲健,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宫怨、闺情诗善于细节描写、心理刻划和艺术概括。总体来看,王昌龄的诗意境高远而情致深长,语言婉曲含蓄,风格偏于清逸明丽,缠绵婉转,但仍有一种清刚爽朗的基调。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 暂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王瀚、崔颢、李颀
1、王瀚狂放不羁的行为心态,在唐代士人中具有典型性。其代表作《凉州词》以豪饮旷达写征战,连珠丽词中蕴含着清刚顿挫之气,极为劲健。王翰
王翰,出生于有“游侠窟”之称的并州(今太原),性情豪健,狂放不羁。诗多壮丽俊爽之语。《凉州词二首》为其代表作,其一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此诗主旨,古人有三种见解: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故作豪饮旷达之词,而悲伤已极。”施补华《岘佣说诗》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王士禛《万首唐人绝句选评》说:“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2、崔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殷璠《河岳英灵集》),名作为怀古思乡融为一体的《黄鹤楼》。严羽评曰:“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唐才子传》载李白登黄鹤楼,竟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
3、李颀诗风秀丽而气格雄浑,以边塞诗著称,长于律诗和七言歌行,代表作为《古从军行》,唱响了反战的声音,风格苍凉悲壮。唐代文人崇侠尚武精神
胡秋原在《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儒、侠、隐是构成中国知识分子性格的三大要素。
唐代豪侠之士比比皆是,《剧谈录·潘将军》:冯缄给事尝闻京师多任侠之徒。
唐代的文学创作,以复仇、结客、为人鸣不平、知恩图报、仗义疏财的侠义之士为歌咏对象的作品很多。杜甫《遣怀》:白刃仇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李白《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唐代文人对侠的赞美和崇尚,更多的是由于他们在侠的身上发现了一种游离于正统之外、不受礼法约束、天马行空的生命形态,而这种自由的生存方式正是他们所缺少的,也是他们渴慕和追求的对象。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李白《少年行》: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唐代文人崇侠之风,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某种不满。世态炎凉,正义不存,于是他们便在自己的文学世界中描绘理想的社会形态,抒发文人式的情感。高适就曾慨叹人情的淡薄,呼唤救人于危困之中的侠义英豪:“邯郸城南游侠子„„几度报仇身不死„„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唐代文人的崇侠尚武精神,和报效国家、成就个人功业的理想是紧密纠缠在一起的。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崔颢《赠王威古》: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楼兰斩。王维《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归隐思想也是唐代文人侠文化的一个侧面。李白《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一、高适:
1、高适的生平。前期生活孤贫,仕途坎坷;后期日渐通达,官至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旧唐书》本传:“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2、高适的诗歌创作。其诗题材广泛,思想内容较深广,擅写边塞军旅生活,有边塞诗40多首,代表其诗歌创作之最高成就。高适有两次出塞的经历,他的边塞诗就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战争的冷静观察为基础。其代表作《燕歌行》,思想感情复杂,基调慷慨悲壮,骨气沉雄浑厚。高适的边塞诗反映社会现实深刻,将叙事、描写与议论、抒情熔为一炉,尚质主理,兼有气骨,风格凝重深沉,雄浑悲壮。唐·殷皤《河岳英灵集》卷上:“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 高适《燕歌行》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岑参:
岑参的诗歌创作。两度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这些诗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艺术表现上,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跌宕、舒卷自如的体式而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完全不用乐府古题而自立新题,用韵十分灵活,不仅意奇、语奇,还兼有调奇之美。岑参的诗想象丰富,奇情壮采,节奏多变。语言瑰奇壮丽;风格奇丽雄放,富有浪谩气息。概言之,岑诗以“奇才奇气”写“奇情奇景”,妙在一“奇” 尚奇 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殷璠说:“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序》)。清人翁方纲说:“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石州诗话》)高、岑相比,高雄厚,岑雄奇。
逢入京使
故国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岑参与高适边塞诗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的比较。岑参与高适边塞诗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严羽指出“高岑之诗悲壮”(《沧浪诗话·诗评》)。悲壮基本概括了高岑的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高适在悲壮中现深沉;岑参在悲壮之外绮丽峭拔;岑参诗歌景色奇丽,感情炽热,想象奇特,充满浪漫气息;高适的边塞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
三、王之涣:
他少有侠气,常击剑悲歌,后折节攻文,以门荫调补冀州衡水主簿。遭诬构成拂衣去官,遍游大河南北,交谒名公。他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开元中,他与高适、王昌龄交往唱和,三人齐名。
登
鹳
雀
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旗亭画壁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空寂寞,犹是子云君。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