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宗教治理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xiexiebang推荐)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宗教治理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
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于宗教工作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逐步把宗教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新时代,1982年19号文件奠定了中国特色宗教治理的理论和政策基石,世纪之交形成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树立起了宗教治理的政策支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我国宗教治理水平提升到一个历史新高度。
宗教工作的迅速恢复和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实开创了宗教治理的新局面。
“文革”结束后,宗教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开始拨乱反正。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按照宪法规定,继续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对披着宗教外衣进行反革命活动的阶级敌人,要加以揭露和打击。”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部《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拉开了落实宗教政策的序幕。
“文革”结束后,宗教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开始拨乱反正。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按照宪法规定,继续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对披着宗教外衣进行反革命活动的阶级敌人,要加以揭露和打击。”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部《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拉开了落实宗教政策的序幕。
为了贯彻落实宪法精神,中央统战部于同年7月召开了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统战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同年10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2个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统战部《关于当前宗教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两个政策性问题的请示报告》,即1978年65号文件,规定:“
一、认真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宪法所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信教群众的正当宗教生活,开放少量寺庙教堂,杜绝秘密的地下宗教活动。„„
二、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共中央第一个关于宗教工作的文件。此后,中央进一步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各级政府为恢复、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作出了巨大努力。
1982年19号文件为宗教治理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石
198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着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宗教工作进行系统总结,组织力量起草《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982年作为19号文件下发。文件系统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肯定宗教还将长期存在的基础上,科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宗教工作指导思想实现了拨乱反正。这份影响深远的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宗教工作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为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和中国特色宗教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恢复和建设宗教团体为宗教治理架起了桥梁和纽带
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1973年起,由于外事活动的需要,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佛教协会逐渐恢复了一些对外活动。1978年第八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各宗教爱国组织的活动。此后,全国各地宗教团体和爱国组织逐步恢复了活动。
宗教教育和宗教界人才培养是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各宗教团体的一项重要工作。1980年中央统战部批转了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恢复宗教学院的意见》,决定恢复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中国佛教学院和基督教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同时筹办中国天主教神学院和道教研究班,目的是培养政治上爱国并具备一定宗教知识的宗教职业人员和研究人员。198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开办宗教院校的请示》,决定逐步开办一批地方宗教院校。各宗教团体还恢复和创办了宗教刊物。
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树立起了宗教治理的政策支柱
1993年,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宗教问题上我也想强调三句话: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01年江泽民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作为工作要点与前面三句话并列,至此宗教工作“四句话”的内容全部提炼出来。2003年,中共中央有关内部文件开始将这四句话明确为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并把第三句与第四句次序作了调换。2006年胡锦涛在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了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性,新闻媒体首次进行了公开报道。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治理达到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决定将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写入党章。
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总书记还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些重要指示指明了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着力方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针对性。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为宗教治理提供了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直是重要国策。在宗教治理方面,1982年19号文件就指出,国家今后将“制定切实可行的宗教法规”。1991年江泽民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政府应“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1991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和民政部颁布了《宗教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办法》。1994年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及《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两个行政法令。同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下发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作为上述《条例》的一个配套规章。2000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2010年发布了对其中第14条的修订。2004年7月,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成为我国第一部宗教方面的综合性法规。以后国家宗教事务局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配套规章。与此同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制定或修订了地方性宗教事务法规。
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2017年8月国务院公布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处理好宗教信仰自由与无神论宣传的辩证关系为宗教治理提供价值引领
宗教信仰自由与无神论宣传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什么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作过深刻的论述。1982年19号文件进行了系统论述:“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应当坚持不懈地宣传无神论,但是我们同时应当懂得,对待人们的思想问题,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包括对待宗教信仰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非常有害。还应当懂得,在现阶段,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差异。如果片面强调这种差异,甚至把它提到首要地位,歧视和打击信教群众,而忽视和抹杀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的一致,忘掉了党的基本任务是团结全体人民(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那就只能增加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隔阂,并且刺激和加剧宗教狂热,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的恶果。”“在世界观上,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有神论都是对立的;但是在政治行动上,马克思主义者和爱国的宗教信徒,却完全可以而且必须结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并强调,“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对我国公民来说的,并不适用于共产党。”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历任领导集体均强调党员必须做坚定的无神论者,不得信仰宗教。总书记将这个问题纳入新的视野,从新的高度予以论述和强调。2016年他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处理好开展宗教方面国际交往与抵制宗教渗透的辩证关系为宗教治理建立了国际交流的安全机制
改革开放初期,在落实宗教政策中,中央就非常注重宗教方面的涉外工作。1978年中央转发第八次宗教会议工作纪要中指出:“做好涉外宗教工作。”次年中央《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指示:“要有计划有领导地积极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活动。”1982年19号文件要求:“我们的方针,就是既要积极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又要坚持抵制外国宗教中的一切势力渗透。”文件还指出,有效抵制宗教渗透关键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1990年李鹏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宗教渗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这种渗透是指以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祖国统一为目的的反动政治活动和宣传,以控制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为目的的活动和宣传,以及在我国境内非法建立和发展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而不是指宗教方面的友好往来。”
在开放日益扩大的时代,宗教方面的国际交流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渗透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外国宗教组织在境内寻找代理人,妄图重返中国大陆。国际反华势力还打着人权的幌子,对我国实行宗教干涉主义。美国的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每年发表国别人权报告,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更为恶劣的是,国际反华势力支持“疆独”“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在我国制造骚乱,企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分裂我国领土,活动十分猖獗。台独、港独势力也利用宗教,割裂同胞感情,瓦解民族认同。
对此,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标本兼治,依法依规地进行遏制和打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宗教治理水平提升到一个历史新高度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国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宗教不仅在数量上经历了快速恢复和增长,而且宗教结构在质的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寻求宗教的动因从单纯追求功利的因病、因贫、因困向追求精神价值提升方面转变。各方面形势的变化均要求中国共产党作出切合实际的评判,及时调整某些思维定势,以使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更加贴近新时代的实际,避免犯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错误。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集体根据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结合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新情况进行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把握,内容十分丰富深邃,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高度。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根本立足点就是要从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和巩固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把宗教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管住管好,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工作述略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宗教工作战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汲取国内外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政策法规,推动工作实践,宗教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从1982年中央19号文件全面恢复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到十七大把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写入报告和党章,宗教工作理论政策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如何处理好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陆续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党对此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但1957年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宗教工作中“左”的错误逐渐滋长,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宗教理论政策被全面否定,宗教工作被根本取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宗教工作的正确方针政策逐步得到恢复,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恢复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宗教问题,指示要加强研究,正确对待,对宗教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起到了重要作用。1982年,中共中央下发了胡耀邦同志直接指导中央书记处起草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即19号文件),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肯定宗教还将长期存在的基础上,科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在宗教工作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始全面恢复和贯彻落实。此后,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宗教政策,恢复开放寺观教堂,恢复爱国宗教组织的活动,平反宗教界的冤假错案,争取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加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开展宗教方面对外友好交往,宗教工作逐步回到了正确轨道上来。
——确立新时期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993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宗教问题强调了三句话:一是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此后,全国的宗教工作反复强调“长期坚持三句话,经常抓好三件事(讲政策、抓管理、促适应)”。在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对宗教问题和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作了全面论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又在“三句话”基础上加上“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表述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标志着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正式确立,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都重申了这一方针。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和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等重要场合,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十七大还首次把“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要求写入了党章,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
——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宗教关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的新形势和我国宗教领域的新情况,就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在2006年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将“宗教关系”列为政治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五个重大关系之一,指出正确处理
好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与长治久安。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又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党的十七大上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新党章写入了“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2007年12月,在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这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更多地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看待宗教,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宗教关系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理论政策,是在宗教问题上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观察我们的宗教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宗教理论政策,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宗教关系、开创宗教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二、从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到2004年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全面落实,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宪法和法律保障。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宪法,第36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等,从国家根本大法的高度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得到了更加有力的宪法和法律保障。此外,《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通则》、《教育法》、《劳动法》等法律都从不同角度对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作了具体规定。
在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地位不断提高,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和其他各项合法权利,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中,都有宗教界的代表和委员参与国事、参政议政。如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就有宗教界委员65人。各宗教的全国和地方性宗教团体,能够按照各自章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信教群众可以按照宗教习俗过宗教活动。国家还加大了对宗教团体的支持力度。如仅2003年以来,国家财政投入7个多亿专项资金,用于帮助全国性宗教团体和部分宗教院校改善办公办学条件。国家在制定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都要征求宗教界的意见。当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深入人心,尊重公民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权利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心情舒畅,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从1991年6号文件首次提出“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到2004年《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施行,宗教事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在我们国家,政府能不能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如何管理,一直都在探索之中。改革
开放初期,学术界、宗教界和宗教工作部门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探讨和尝试,积累了经验。1991年,中央中共、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即6号文件),明确提出“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并对宗教立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之后,国家宗教局和各省(区、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始制定宗教方面的行政法规。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两个单项行政法规,在宗教法制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国家宗教局还陆续颁布实施《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部门规章。各省(区、市)也先后制定颁布了地方性的宗教法规和行政规章。这些法规的颁布实施,推动了宗教事务管理法制化进程,为制定全国的综合性行政法规提供了宝贵经验。
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按照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精神,要求国家宗教局抓紧制定全国性宗教事务条例。在中央领导下,国家宗教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从政策到法规、从法规到法规、从实践到法规”的工作路子,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历时数年,集中力量研究起草《宗教事务条例》,2004年12月由温宝家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宗教事务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宗教方面的综合性行政法规,它的颁布实施使我们在对待宗教问题、处理宗教事务上,从以政策调整为主转向到政策指导和依法管理并行并重,标志着我国在宗教事务方面的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条例颁布后,国家宗教局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了大规模宣传培训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指导地方深入贯彻落实,提高了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广大宗教工作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有力推动了宗教工作中难点重点问题的解决,宗教事务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条例的贯彻实施,也为我国各宗教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在依法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开展宗教活动、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三、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又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展示了中国宗教的良好形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处理宗教方面对外关系的重要原则。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加,境外一些宗教组织也企图借机重返中国、恢复旧有的隶属关系和在宗教上的特权,重新控制我国宗教。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坚持越是扩大开放,越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不动摇,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1991年中央6号文件规定:“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不受外国势力支配。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积极地正确地开展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坚决抵制境外宗教敌对势力控制我国宗教的企图”。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及2000年国家宗教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对相关内容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以此保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各级宗教工作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发挥宗教界作用,在坚持独立自办、抵御境外渗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绝不允许任何境外宗教团体和个人干预我国宗教事务,绝不允许任何境外宗教组织用任何方式在我国传教,确保我国宗教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天主教成功自选自圣15位主教,伊斯兰教坚持有组织有计划朝觐,基督教依法遏制部分地区活动混乱、不正常发展的势头,佛道教制止乱建寺庙和滥塑宗教造像等突出现象,及时处置涉及宗教因素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同时,鼓励宗教界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宗教组织友好交往,参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和谐的活动,组织和参加了一系列重要国际性宗教会议
和宗教活动,服务国家外交和台港澳工作。如,从1995年开始,中日韩定期召开三国佛教友好交流大会,发扬光大三国佛教的“黄金纽带”;1994年以来,先后组织佛牙舍利、佛指舍利赴泰国、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供奉。2000年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赴联合国参加了世界宗教与精神领袖千年和平大会。2004年以来,组织“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展演团”赴台湾、香港、澳门和美国、加拿大演出,举办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和国际道德经论坛,赴美国、德国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向台湾佛教界赠送同源桥、和平钟等。这些大型宗教交流活动,展示了中国宗教界的良好形象,宣传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效服务了国家工作大局。此外,我国每年接待许多境外宗教组织和宗教界人士来访,让他们亲眼看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宗教现状,增进我国宗教界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宗教界的交流,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目前,我国各宗教与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保持着友好联系和交往。
五、从发扬各宗教的优良传统到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迈出了新步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各宗教面临如何在大变革的社会中找准位置,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发挥积极作用,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的现实课题。从这个时候起,学术界、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界开始提出并探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并逐步形成了共识。1991年6号文件正式提出“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993年江泽民同志指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目的都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目标规定下来。进入新世纪后,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和政府不断深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工作。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十七大提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标志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我国各宗教在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各宗教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和带领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维护稳定。比如,在1999年以来揭批“法轮功”邪教组织和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宗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宗教还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夯实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如基督教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天主教推动民主办教、藏传佛教进行寺庙爱国主义教育、伊斯兰教“解经”、佛教界推动人间佛教思想建设和“以戒为师”为内容的道风建设等。2007年,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还联名发出了建设和谐宗教、和谐寺观教堂的倡议,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各宗教还积极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赈灾扶贫、环境保护、捐资助学、养老抚孤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如2005年印度洋海啸后,佛教界举行“海峡两岸百寺千僧、捐款千万救苦救难”消灾祈福万人大法会,迅速募集1200多万元善款援助灾区,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08年5月18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我宗教界发扬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在很短时间内就募集了2亿多资金和物资,支援抗震救灾。
改革开放以来宗教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是:坚持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用以观察和处理我国的宗教问题;坚持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我国的宗教关系;保持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和延
续性,坚定不移、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必须大力加强宗教工作的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加强县级以下宗教工作部门的建设,加强爱国宗教团体的自身建设;团结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篇:我国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性浅析
我国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相关性浅析
作者:
马如强
导师:魏鹏
[摘要]宗教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同时,对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深远。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对宗教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宗教文化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近年来,我国宗教旅游发展迅速,并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宗教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旅游业影响,指出宗教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 宗教 旅游 现状 问题 文化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宗教观光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使其成为宗教地区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渠道,并为推动第三产业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宗教旅游实现了从纯粹的朝觐到度假旅游方式的升级,并成为我国部分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宗教旅游的发展是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信仰提升的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旅游者选择宗教地区旅游的动机主要有:
1.回归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恬淡的生活方式,纯朴的生活情趣,古老的风俗习惯的向往,在现代都市生活“城内人”越来越向往那种天然的“城外人”的生活。绿色、环保、健康正在成为许多人追逐的生活理念,而宗教所提倡的正好契合了人们的精神追求。
2.求知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城市人群普遍缺乏对信仰的了解,宗教朝觐作为重要的修学旅游方式,受到老人们欢迎。
3.复合型需要。人们的旅游行为往往是多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宗教旅游也不例外,旅游者选择宗教地区,有的可能处于求新、求异、求美、求乐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身心调解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美食或购买土特产品的需要等等。
二、我国宗教文化旅游的现状 世界上信教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宗教信徒的信仰与求知欲望转化成旅游动机,形成了以探求宗教文化为目的的旅游潮流。各国各地区形成了许多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耶路撒冷、罗马、梵蒂冈、印度等都成为国际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宗教圣地成为旅游者到该地区必去的目的地。在我国,宗教种类齐全,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与我国的道教共同发展传播,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亿多人信仰各种不同宗教,宗教活动场所8.5万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有几大宗教的很多宗教场所在我国发展中留下的文物古迹,它们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必不可少的人文景观。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中,宗教古迹就有250多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佛教为例,在我国中原地区,游客可以感受到汉传佛教的魅力;到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游客感受到的是藏传佛教的深邃。同时,佛教根据派别不同,地域不同,其寺院建筑等景观也有所不同。宗教文化胜迹成为现代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
三、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关系
(1)宗教文化为旅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宗教作为人类创造的社会文化形式之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化了人类文化。宗教包含着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都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阴山山脉发现的阴山岩画是较为古老的宗教遗存,贺兰山岩画也大量地记载了中国北方的原始宗教,这对游客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有着巨大帮助。现代寺庙中,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也成为人们了解当地宗教文化的重要环节,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石刻,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佛教石窟到近代宗教题材的雕塑;从原始祭祀音乐到现代佛教寺庙的佛教音乐、基督教堂中的教堂音乐等。不同种类的宗教,其制度也各不相同,使得各国各地区的法律制度不仅受本地区其他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
宗教礼仪丰富而复杂,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只有身处宗教文化浓郁的地区才能真正感受各种宗教礼仪的区别。到中亚地区,必定要接触到伊斯兰教教徒的饮食起居、社会交往、人生仪礼等,而我们必定要尊重教徒们的各种礼仪,同时也要了解不同宗教的禁忌。所以,宗教对旅游地及旅游过程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中,我们不能忽视寺院教育、医疗卫生、慈善事业等。我国的各个佛学院、西方国家由教会开办的学校、神学院等构成的寺院教育;教会医院、育婴堂(孤儿院)等构成的医疗卫生机构;它们都是宗教的载体,对旅游也有特定的价值。
(2)宗教文化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宗教和旅游自古就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从教徒们为了朝圣拜祭而离开常住地前往宗教名胜所进行的简单的前夕游历活动,到今天旅游者为了观赏宗教山川、领略宗教文化、感受宗教氛围以及学术的考察和交流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综合性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旅游价值,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了新的旅游市场,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带动了宗教旅游景区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宗教文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条件,而旅游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宗教文化的传播
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文明和文化行为,到现在的一种经济行为,是与人类历史共同演进的。旅游的本质其实是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反映在宗教文化方面就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不仅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且依靠宗教旅游的收入,还为修复和重建寺内景观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而良好的寺内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支持,又会吸引更多的信徒和游客,从而形成良性发展的循环。因而,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在宗教名胜古迹的修复,研究和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这就使宗教与旅游结缘,宗教促成旅游,而旅游又推动了宗教的发展。宗教与旅游具有双向促进和依赖作用。
(3)宗教文化对人们旅游倾向的影响
宗教文化中的人物故事通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传到千家万户。如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讲述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佛教文化深入人心,同时也有一些风景名胜区,如被誉为“孙大圣故里”的江苏花果山风景名胜区、火焰山,等等。另外一部以佛教为题材的电影《少林寺》 影响更加巨大,无论是武术爱好者还是旅游爱好者,在影片播出之后更是大量来少林寺景区参观游览。宗教文化间接地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宗教文化对旅游饭店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弘扬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新时期,旅游者到宗教信仰浓郁的地区参观游览时必定要品尝该地区最具特色的饮食,如新疆、宁夏等地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较多,针对这一情况可安排到当地清真餐厅用餐,感受伊斯兰教的饮食文化;在五台山游览时,游客也可以品尝斋饭。这就要求投资一些与当地宗教文化相适应的旅游饭店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大软件投入,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水平、服务意识等。
四、存在问题
第一,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人们往往只看到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没有进行综合效益的评估,随着大众旅游的进一步盛行,旅游业的过度发展正严重破坏着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宗教旅游也是如此。
我们看到:宗教旅游为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促进了宗教文化交流,也对宗教文化遗迹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游客的增多,带来对景区的一些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游人到处乱写乱画,文化古迹遭游客践踏破坏;有的地方没有合理的规划,无序的建设宾馆和商铺,严重影响了宗教庄严的氛围;更严重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的问题,宗教景观都在名山胜水之间,环境清幽,而现在宗教旅游景区游客可以说是人满为患,文物古迹、建筑和花草树木人为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正经受着严重的威胁。
第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滞后我国对宗教的研究起步就比较晚,对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研究就更晚了。由于宗教文化旅游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宗教文化旅游在各地发展很快。然而,从中央到地方,尚未有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完整发展理念及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政策。由于宗教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具有风险小,回报高等特点,各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下,大兴修寺庙建佛像的热潮。新修建的世型佛像的代表如1997年完工的无锡灵山大佛,高88米;还有同年完工的浙江普陀山观音,高33米;1998年建成的广东西樵山观音,高61.9米等等,新扩建寺庙如杭州市灵隐寺景区等等。新建项目工程浩大,投资动辄数亿,形成了新的造神建寺运动高潮。
第三,宗教圣地旅游资源开发失调。我国的宗教圣地大多处在风光秀丽的青山绿水之中,堪称人间仙境、海市蜃楼。由于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滞后导致了宗教圣地的城镇化日益加重,人口剧增,商业化气息浓厚,与宗教圣地不和谐的建筑不断增多,宗教氛围越来越世俗化。这一切导致了宗教圣地旅游资源开发严重失衡。
五、针对宗教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对宗教文化遗产要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开发。近年来,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旅游收入的同时,一些素质低下的旅行者也给宗教文化旅游区环境带来了破坏和污染。如一些游人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甚至直接破坏宗教文化圣地的一些文物设施等等,都给宗教文物造成了很大损害。另外还有一些不经意的损害,像声名远播的佛教石窟文化的代表敦煌壁画,由于近年来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多,游人们的呼吸和汗水发生的化学反应给壁画造成了很大损坏,引起了大量剥落。因此,如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科学保护和开发宗教旅游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同时,名胜古迹和文物重建和修复,应尽力还原历史原貌,风景区内后设的人工景观,也要同旁边的文物古迹保持协调一致。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有好多地方在开发宗教资源时都发生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随意搭建临建、架设缆车等等,既破坏了名胜古迹所在的自然风光,又影响了旅游景点的形象,减少了游人只有在攀登途中才能体会和感受到的独特乐趣,减少了旅游的趣味。所以我们在开发宗教名胜旅游景点时,最好能保持住宗教文物古迹原貌、意境和特点,同时再多动脑筋,便利旅游活动的开展。也就是说,既不能“保”了旅游“,丢”了宗教文化遗产,也不能是“保”了宗教资源,“丢”掉了旅游发展,致使宗教资源无法开发和利用,不能更好的服务于旅游业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财富。
第二,要充分挖掘宗教旅游的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味,自然景观带给游客视觉上的美好感受远比不上宗教文化带给游客历史文化知识的厚度和深度。挖掘宗教文化的重点不应放在形式和规模上,要注重精神层面对人的震撼,突出文化内涵,要让自然景观和宗教建筑、宗教艺术、宗教书籍、宗教仪式活动展示等有机结合起来,让游客游宗教圣地,观宗教建筑,睹宗教活动,知宗教知识树爱国情怀。目前,许多地区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特色的开发。如四川省内的乐山大佛、峨眉山,以博大的佛教文化内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由此加倍地刺激了乐山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乐山的支柱产业;平凉崆峒山、洛阳白马寺、山西五台山寺庙群等都是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景观,经过大力开发都成为当地的旅游亮点。各地的宗教名胜古迹资源开发,最好能充分体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根据它们的历史渊源、自然风光的独特特色进行旅游开发。但从当前我国许多景点来看,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底蕴挖掘不够,难以整理出吸引游客的亮点和看点。今后,各地应根据自身特色,进行综合利用和开发,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开展一些群众参与性强,带有丰富宗教文化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来提高宗教旅游景点的文化品味,促进当地宗教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第三,要整合资源,整体规划,做出宗教文化旅游品牌。搞好宗教文化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体考虑、统筹建设、合理布局,不能各自为战,无序开发。对涉及宗教旅游的项目开发,应由当地宗教局会同规划、文物、旅游、园林、文化等部门及专家学者对方案先论证,这样既可以保护宗教活动场所的整体风格,也可以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有计划地整合和挖掘。一是要注重布局规划。应根据宗教活动场所、遗址的特点和地理位置,规划出主要景点和辅助景点相结合的宗教旅游带。二是要注重提升品牌。应立足丰富当地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潜力,突出特色,打造凸显当地特色的宗教旅游品牌,力争把具有当地特色的宗教圣地打造成国际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逐步形成大规模、上档次、有特色、效益高的宗教文化旅游品牌。
第四,是注重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做到对宗教文化旅游的统筹安排,除宗教、风景区、文物部门外,公安、国土、发改、环保、建设、规划、林业等部门积极配合,互相支持尽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不仅在景点的建设上下功夫,而且在“行、住、食、游、购、娱”等方面的平衡配同的圣地、不同的神奇人物,不同的美丽故事和传说。因此,我们要注意利用现代的媒体资源做好宣传工作,可以通过专题片、广告片、以及网络媒介等现代化的传媒方式进行宣传,以此提升宗教名胜旅游景点的知名度,提升游人的参观兴趣。例如人们通过看电影《神秘的大佛》和《少林寺》认识了美丽的乐山大佛和少林古刹等等,这些都必然促进宗教胜地旅游业的发展。每个宗教圣地一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美丽的自然风光,都曾留下了许多着名人物的足迹和传说故事,因此可以通过拍摄风光电视片、组织撰写介绍宗教场所宣传册、节庆活动等推介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和包装。特别是要以宗教文化历史为背景,写出感人至深的有影响的人物故事作品,借名人手笔,提高旅游景区宗教文化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景区项目是旅游业发展的载体。宗教圣地可以依托自身旅游资源丰富这一优势,选好主打项目,加大招商工作的力度,借助外力,利用和开发现有宗教文化资源,有计划地对一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恢复和发掘,把一些待开发的景区和景点作为项目开发出来,逐步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最终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大发展。参考文献:
[1]包大明。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5).[2]高晓亮。吉林省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3]靳涛。辽宁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4]苏勇军.苏南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5]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8]曹绘嶷。中国宗教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现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7)。
[9]李渌。贵州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第四篇:第五章 (原版)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的宗教政策
授课课题: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的宗教政策 授课时间:
月 日 第
节
授课班级:中语15-6 15-8 授课地点:新607 授课类型: ■理论课
□讨论课□实践课□其它
教学目标、要求:本章重点应领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即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正确理解宗教的社会本质和社会作用;正确理解宗教与民族是相互区别的社会范畴。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坚持科学无神论,树立科学世界观。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主义宗教观。
2、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教学难点:
1、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迷信和邪教的关系。
2、为什么学生在校不能从事宗教活动和穿戴宗教服饰?
3、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的区别。
4、如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
■案例法 □辩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
参考资料:1.新疆两千年.刘逊、刘迪著.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2.新疆简史.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3.西域通史.余太山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版.4.民族学概论.高永久等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5.新疆宗教演变史.李进新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6.宗教事务条例.2004年7月7日国务院通过,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新疆日报2004年12月24日。
7.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迪生、刘仲康等编著.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8.党中央自治区的相关文件.计划教学时间 :4-6学时 主讲教师:戚甫娟
审核人: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主义宗教观
一、宗教的产生、发展与消亡
1、宗教的含义: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宗教的特点:是让人有信仰崇拜一种根本不存在的、纯属虚构出来的超自然的、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主宰着自然和社会的神秘力量。那么,由于人们反映这种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神秘力量的形式不同,就产生出了不同的宗教。
2、宗教产生的根源:
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对宗教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并揭示了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宗教产生、发展的历史,是人们对现实世界折射反映的历史,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1)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其产生的客观条件。(2)宗教的认识根源是宗教产生的主观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在阶级社会里,宗教的发展是和剥削阶级的扶持、宣扬、强制推行联系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时期,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由于种种原因,宗教依然将长期存在。
3、宗教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一是由“自发宗教”到“人为宗教”的发展;
二是由“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到“一神教”的发展; 三是由“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到“世界性宗教”的发展。
4、宗教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
(1)宗教的消亡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彻底消灭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自由结合的关系;二是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完全能够驾驭和征服自然,人类能够完全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到达和谐。
(2)宗教消亡的方式:只能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完全失去它存在的基础后,“自然地死掉”,而不能人为的暴力手段去消灭它。
(3)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和基本原则。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和不可调和的;不能让宗教思想影响、侵蚀党的肌体;反对用行政命令的手段禁止、消灭宗教的“左”的做法;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但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就不是私人的事情;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应当服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任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
二、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1、宗教自身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及表现形式
恩格斯对宗教本质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其对宗教自身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及表现形式概括为:
一是宗教是一种“幻想”的反映; 二是宗教信仰的对象实际上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三是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的特殊表现形式;
四是人间力量采取超人间形式的原因是外部力量对人们的支配。
2、宗教的社会作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及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尽相同的:
一是在阶级社会里,宗教往往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维护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服务的工具;
二是宗教是颠倒的世界观,宗教本身具有麻醉人民精神的消极作用; 三是宗教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起过某些积极作用,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在历史上曾利用宗教进行反对剥削压迫的反抗斗争,但这种作用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四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社会作用是复杂的宗教的本质决定了其社会作用的主要方面是消极的。
3、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依然并长期存在。(1)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依然并长期存在的原因。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自然根源和认识论根源依然存在。有五大因素:
第一,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物质还不够丰富。
第二,民族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还存在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第三,教育、科学技术不够发达。
第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彻底消除。第五,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2)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具有的“五性”特点依然鲜明。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复杂性。因此,正确理解宗教的“五性”特点,对启发学生提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自觉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对待宗教的态度
“民族、宗教无小事”。在处理好宗教问题时,一定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鉴于处理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是必须要采取“特别谨慎”、“十分严谨”和“周密考虑”的态度。
三、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等的关系
1、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1)二者区别是:一是二者的概念不同,属于不同的范畴;二是二者的构成要素不同;三是二者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不同;四是二者的社会作用不同。
(2)二者的联系:信仰是以人为载体的,而人总是归属于某一具体民族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民族信仰的宗教,也不存在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现实社会,在受宗教影响较深的一些民族中,由于宗教观念积淀于民族心理和文化生活深层,宗教问题常常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
2、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
(1)区别是:风俗习惯和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含义完全不同。(2)联系是:风俗习惯和宗教又有一定的联系,各民族都存在有由宗教信仰演变而来的风俗习惯。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区分宗教活动和风俗习惯。
3、宗教与迷信的关系。
(1)联系:宗教和迷信都是有神论,都有相同的历史起源,都是对自然和社会的颠倒的和幻想的反映,都崇拜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都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2)区别:一是宗教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有神论,而迷信从来没有形成过系统的理论,始终是一种庸俗低劣、粗俗不堪的有神论。二是在组织形式上不同。宗教有严格的组织机构、信徒和教职人员等,而迷信既没有组织,也没有稳定的信徒。三是活动方式不同。宗教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内容,而迷信没有固定场所和仪式。
4、宗教与邪教的关系。
(1)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特点:反传统、反人类,对现存社会和主流文化持否定态度。
(2)联系:一是某些邪教是由宗教派别蜕变而来的。二是某些邪教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
(3)区别:一是信仰对象不同。传统宗教崇拜的对象是超自然的神,邪教则狂热的教主崇拜,教主就是上帝或神的肉身,是人间的活神。二是活动方式不同。宗教有一整套固定仪式和教规,是公开、开放的,而邪教十分诡秘,秘而不宣,精神和人身自由都受到控制。三是社会功能不同。宗教还有一些积极的因素,而邪教以歪理邪说迷惑人,具有反人类、反社会的倾向,无视法律,对抗政府,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民权利,违反人性,聚敛钱财,有的还有政治野心,不择手段去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所以,邪教不是宗教组织,而是一种邪恶的社会势力。
(4)政策:有效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防范和打击邪教,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第二节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一、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宪法》第36条,分4款对宗教信仰自由做了原则规定: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第二款,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第三款,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第四款,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1、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核心内容:一是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二是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三是各宗教一律平等;四是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五是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对违法宗教信仰的自由政策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作了处罚规定。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1)尊重宗教本身的客观规律;(2)宗教信仰问题属于思想认识问题;(3)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4)我国各族人民宗教信仰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3、党和国家实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这是国家赋予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之一。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来。
4、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1)全面正确地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注意划清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界限。(3)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教。(4)在校学生不能从事宗教活动和穿戴宗教服饰。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意义、手段及区分非法宗教活动和正常宗教活动的界限。
(1)内涵是指:政府对宗教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其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意义: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二是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宗教方面正确贯彻实施的需要;三是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力、保护合法宗教活动和宗教团体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四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犯罪活动,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利用宗教进行分裂破坏活动,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和颠覆活动的需要;五是做好民族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需要。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主要手段有:法律和政策手段;教育手段;行政手段。
2、独立自主自办的含义、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及目的。
(1)含义是指:中国的宗教事务由中国的教职人员和教徒自主办理,由中国教徒自己的组织进行管理。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得在中国境内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办事结构,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或开办宗教院校,不得在中国公民中发展教徒、委任宗教教职人员和进行其他传教活动。(2)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原因:我国除道教外,现有的各主要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是历史上由国外传入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一直被外国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所利用、所控制,处于殖民的状态。建国后,建国前,基督教和天主教长期被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所控制和利用,被称作“洋教”。建国后,我国的基督教、天主教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实现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成为中国各宗教共同遵循的一个原则。反对外国宗教团体和个人干预我国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既是基于我国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有的宗教被帝国主义控制和利用的历史事实,也是基于境内外势力不断进行宗教渗透、试图重新控制我国宗教的现实状况。正确认识处理宗教对外交往和抵制渗透的关系,是确保宗教对外交往得以健康发展的保证。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目的:一是基于我国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有的宗教被帝国主义控制和利用的历史事实;二是基于境外势力不断进行宗教渗透、试图重新控制我国宗教的现实状况。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内涵。内涵就是:要求宗教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关键是,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这种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四个维护”,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宗教界的基本要求。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一是基于宗教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二是基于宗教长期存在的客观实事;三是基于求同存异的思想;四是基于我国的政治基础和宗教实践基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能性:一是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他虽然采取了超人间的神秘主义形式,使其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但仍然要服从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一客观规律,依赖和适应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
同时,宗教具有保守性和依赖性的特点。从原始社会产生后,宗教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而改变其内容与形式,总是要与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甚至不同国家、民族的具体条件相适应,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不适应,它就不能存在。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党和国家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创造了必要得条件,即全面正确地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供了宽松地环境。
三是各宗教的信徒,绝大多数都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热爱祖国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政治上相适应的基础。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可能的,而且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4、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1)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命题的依据: 一是立足于“四个全面认识”。全面认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深刻历史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心理根源,全面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全面认识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的复杂状况,全面认识宗教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
二是统筹于“处理五大关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领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五大关系,并且把宗教关系列为五大关系之一,对于我们团结各种社会力量,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着眼于“两个最大限度”。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宗教工作中的必然贯彻。
(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于宗教具有的群众性特点,就决定了它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即,构建和谐社会本身包含了宗教自身的和谐,以及宗教与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和谐。因此,没有宗教领域的和谐与稳定,也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保持宗教领域的和谐与稳定,成为衡量的社会和谐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准。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其和谐不是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建立在共同奋斗目标上的真诚合作。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是我们党处理与宗教界关系的基本原则,需要长期坚持而不能有丝毫动摇。宗教组织及活动应主动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为改革发展稳定多做贡献。坚持“四维护”即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本行为准则,自觉维护宗教和睦和社会稳定。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还要注意保持清醒头脑,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我进行的渗透。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真实目的决不是传播宗教,而是企图把中国搞乱、搞垮、搞分裂。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错不在宗教,而在渗透。抵御渗透不仅是党政部门的工作,也是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应有之责。宗教界作为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第一道防线和坚强屏障,应自觉主动地发挥作用。
当前,能否保持宗教领域的和谐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社会进步和祖国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目的就是,要把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保持宗教领域的和谐与稳定,共同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概括来说,党和国家关于宗教及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有10个大的方面:
(1)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时期将长期存在,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
(2)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要宣传无神论,但不能把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区别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4)要注意坚持政治上的团结合作、信仰上的互相尊重。
(5)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各种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6)我国现阶段在宗教方面存在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不可忽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要严格区别、妥善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7)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友好交往,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不允许任何境外宗教团体和个人干涉我国宗教事务。
(8)爱国宗教团体和人士是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团结信教群众的桥梁和重要力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9)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体化为认识和处理好2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关系;二是正确认识
和处理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
(10)宗教界要把爱国爱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活动,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人们的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第三节 坚持科学无神论,树立科学世界观
一、正确认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首先,科学与宗教是根本对立的。第一,在世界观上的对立。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其本质特征是从物质世界本身说明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和原因,否认神及其他一切超人间、超自然的存在和作用。
宗教以存在决定和主宰客观世界的超人间、超自然的力量为看待世界的出发点和根据,把世界上一切现象都归结为神灵的意志和表现,其本质是对超人间、超自然的力量的崇拜。
第二,在认识论上的分歧。
科学是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性的调查试验等方法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发展变化及客观规律,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检验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宗教完全抛开一切理性认识和经验总结,不加验证地承认神灵——一种虚幻的反映——作为一种既有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于世界认识的逻辑推理和规律探讨。
第三,在社会分工及作用上的区别。
在现今世界,科学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日益成为一种独立而强大的社会活动,其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越其他所有社会产业,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竞争的焦点领域。
宗教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其作用基本上局限在宗教信众的宗教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其组织和活动已不构成国家的事业和社会产业。
其次,二者还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是在原始社会,科学知识的一些萌芽基本上包括在原始宗教之中。抛开原始宗教活动错误的出发点和目的,早期的宗教活动包含有一些人们对于自然、自身、社会和世界的关系和规律的初步探索,其中存在一种具有萌芽性质的原始科学的实际操作活动。譬如说早期宗教活动中的炼金、炼丹与现代化学就存在渊源关系。
二是有些宗教教职人员在从事宗教活动中也往往在客观上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例如哥白尼就是为了验证圣经中的说法正确与否,推翻了地球中心说。
总而言之,科学与宗教相互对立的本质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斗争。
二、科学认识世界、自然、生命和社会现象
科学认识世界。有神论用某种超自然、超物质的神灵来解释世界,认为神灵或精神是第一性的,宇宙及万物都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不承认在物质世界之外有超自然的神灵存在,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宇宙的本质及其发展,认为意识不是自然产生的原因,而是物质、宇宙发展的结果。因而它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即无神论的、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现代科学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揭示了每一种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的产生、发展、转化和消亡的历史和规律,但没有发现任何一种物质形态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由神主宰的。科学研究证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各种事物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潮流面前,世界将在人们眼里变得日趋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更加和谐,这是任何“神灵”都无法改变的必然趋势。
科学认识生命现象。科学证明,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非生命物质在原始地球的环境中,经过10亿年的不断演化,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演化形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制造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的诞生使自然界的演化进入了高级阶段,即社会运动的发展阶段。生命体并不是神创造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都是生命体发展的自然规律,决不是神造或者天意的结果。
科学认识社会现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不是由人的意志或神仙创造的,而是物质的表现形式,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人类只有正确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三、坚持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科学无神论,树立科学世界观的。
第一、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是抵制有神论的有力武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基础和根本动力,而且也是宗教最终消亡的根本条件。科学是抵制宗教渗透和影响的有力武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帮助人们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不断以新的科学事实有力的揭露有神论散布的鬼神迷信观念的虚假性和欺骗性。
第二、发展先进文化,振兴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成果的反映,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鼓舞人们的精神力量。宗教信仰和鬼神迷信观念作为一种文化,是一种思想信仰文化,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宗教文化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和先进科技是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当代大学生,应当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和弘扬科学精神,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业布置:
1、如何认识宗教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2、如何认识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3、怎样正确对待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4、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内容有那些?
5、如何理解先进科学技术是抵制宗教渗透的有利武器?
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三、简单题
四、思考题
第五篇:浅析宗教极端主义对我国新疆地区的影响
浅析宗教极端主义对我国新疆地区的影响
【摘要】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是以宗教名义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政治组织。它具有政治性、隐秘性、团伙性和暴力性的特征。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活动对我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是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任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冷战时期被掩盖的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在世界一些地区纷纷涌现并日益激烈。宗教极端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结合在一起,以所谓争取民族自决权、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为幌子,不断进行民族分裂活动,挑起争端,成为制造社会动荡不安的冲突根源。这三股恶势力不仅对国际社会构成巨大的威胁,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尤其是在我国的新疆地区,宗教极端势力与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融为一体,不断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严重危害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因此,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宗教极端主义及其特征
什么是宗教极端主义?这一问题比较复杂,至今没有定论。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提法。公安部教材编审委员会所编《国内安全保卫学》将宗教极端主义定义为“以其极端的、激烈或畸形的崇拜和信仰为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利用其信仰的唯一性和排他性,控制和欺骗一些信仰虔诚、崇拜狂热的信徒;主张以暴力恐吓等极端方式推翻世俗政权、建立宗教统治或消灭异己的宗教组织、团体和人员。”金宜久在《冷战后的宗教发展与国际政治》中提出:“宗教极端主义,即宗教异化、脱变而出的蜕变而出的异己物和异己力量的典型表现。”。吴云贵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辨析》中认为:“以宗教名义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就偏离了宗教的善良宗旨,就可以称为宗教极端主义。”李兴华的观点是:“极少数徒有宗教信仰者之名的人,为窃取不该属于自己的利益,不惜背离、歪曲、利用宗教,从事破坏正常社会稳定、和平发展主流、不同族群共处活动的一种思想和行为体系。”比较上述几种定义,可以看出,宗教极端主义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利用宗教,采取极端的方式危害社会。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宗教的教派或宗派,而是打着宗教旗号的政治组织。如中东地区的“哈马斯”、“真主党”,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伊斯兰解放党”(该组织在我国被称为“伊扎布特”)等等。这些组织虽然冠有宗教之名,其成员也有宗教信仰,但它们主要从事的是政治活动,实质上是政治组织,宗教只是充当其思想工具和组织形式而已。
简而言之,宗教极端主义就是以宗教名义,利用宗教的形式,从事暴力恐怖等极端政治活动的主张和行为。在本质上,宗教极端主义是一种有目的的政治活动。虽然它仍保留着宗教的名义,其成员仍有宗教信仰并从事宗教活动,但已不再是原先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宗教不过是其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工具和外衣而已。
概括地讲,宗教极端主义有四个特征:
1.宗教极端主义以建立治为目标,宗教信仰具有政治性。它赋予宗教经典、教义以政治含义,使宗教信仰成为政治纲领。例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派别都主张在当代,在其活动的国家里实现伊斯兰教法统治。其理论基础是“真主主权论”。它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唯一的创造者、恩养者、主宰者,也是国家唯一的主权者。因此,从个人到政党都应遵循伊斯兰教法,以“真主主权”代替国家政权,以神权代替人权。这体现在原教旨主义者的行动口号上:“不要宪法,不要法律,《古兰经》就是一切”,“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可以说,宗教极端主义的真正目的是政权问题。
2.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与极端民族主义相结合,其思想具有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性。在当代,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相互交织。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利用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煽动宗教狂热,鼓吹“圣战”,激化民族矛盾,挑起冲突。宗教极端主义成为民族分裂势力的灵魂和工具。
3.宗教极端主义在组织形式上以集团为单位,具有团伙性。宗教极端主义组织与宗教团体不同,它往往形成类似政党性质、具有严密特色的秘密组织。这些组织内部都强调成员的军事化、宗教化,采取秘密方式进行活动。如1952年创建于耶路撒冷的“伊斯兰解放党”从成立初期就处于半秘密的活动状态。它的内部组织结构十分严密,最高精神领袖为埃米尔,以下分为七个等级。对要求加人该组织的青年,该党首先要求他在一个月内诵读该党编写的教材,然后在清真寺宣誓后,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4.宗教极端主义的活动方式具有暴力性。它表现为在宗教活动的掩盖、煽动、鼓动下,从事暴力恐怖活动、阴谋颠覆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宗教极端势力采取暴力恐怖手段,实现其目标。如1983年黎巴嫩真主党攻击美国大使馆和驻黎巴嫩美国海军陆战队总部,造成300人丧生;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制造的“9·11”事件使近三千人丧生。这些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所从事的恐怖活动手段残忍,组织严密,以重点目标为袭击对象,以“自杀性”攻击为行动方式,追求轰动效果,对社会的危害尤为严重。
宗教极端主义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在当代,尤以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最为活跃。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迅速波及世界许多伊斯兰国家和地区。一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激进组织进一步蜕变为宗教极端组织,它们对国际社会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二、宗教极端主义在新疆的传播与危害
新疆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广泛传播的地区。民族和宗教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两个重要因素。近代以来,新疆地区也受到各种形式的宗教极端主义的渗透和影响。宗教极端主义在新疆的传播主要受到与之比邻的中亚地区宗教活动的影响,并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它的蔓延对新疆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泛伊斯兰主义是最早传人新疆地区的一种带有宗教极端主义色彩的政治思潮。‘它主张:在政治上,全世界穆斯林不分民族和国界,共同拥戴一位哈里发,在伊斯兰教法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伊斯兰帝国,以抵御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侵略;在宗教上,以不损害伊斯兰原有教义为前提,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改善伊斯兰国家和民族的落后状况。泛伊斯兰主义在传播和演变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其根本宗旨—“振兴伊斯兰教”,实现“伊斯兰复兴”,最终“建立世界穆斯林共同体”却没有改变。“泛伊斯兰主义依然对伊斯兰国家的主权产生威胁,对有穆斯林居民的非伊斯兰国家产生离心作用。”
泛伊斯兰主义于20世纪初传人新疆,于中华民国初年形成一定规模。其传播方式主要是打着开办新式学校的旗号,公开毒害青少年。土耳其人卡马尔和从土耳其留学归来的新疆人麦斯伍德是两个典型的代表。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了民族分裂活动,逐步形成了以“东突厥斯坦”独立论为核心的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思想与政治纲领。1932年初,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伊敏和沙比提大毛拉为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和田、喀什等地区进行了猖狂的分裂活动,先后成立了“和田伊斯兰政府”和“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两个分裂政权。从这时起,所谓“东突厥斯坦独立”就成为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旗号,一直承袭至今。
70年代由于我国封闭的政治环境,世界性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没有对新疆造成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同世界伊斯兰教界恢复交往,一些原教旨主义组织包括其极端的派别也加紧了对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的渗透。其中,伊斯兰原教旨极端主义是目前最具危害性的宗教极端主义。伊斯兰原教旨极端主义运动是政治化、组织化和恐怖主义化的伊斯兰运动,其本质是极端政治运动。其基本特征是:通过鼓吹“圣战”实施恐怖主义,以建立宗教精神领袖统治的政教合一的政治目标。它反对世俗政府,在“圣战”狂热的鼓动下,大搞恐怖活动,对社会稳定构成极大的危害。
80年代以来,在国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支持和控制下,“世界伊斯兰联盟”中的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伊斯兰原教旨极端组织如“伊扎布特”、“台比力克”等,多次到新疆进行宣传煽动和发展成员。到了90年代,这些宗教极端势力逐渐由南疆地区扩展到北疆地区,传播对象由农牧民向大专院校扩散,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大力修建清真寺,私办经文学习班,以各种手法收买干部、夺取宗教领导权,散发传播以反政府、反汉排汉、“圣战”为主要内容的音像制品,其战略目标、政治目标非常明确。
90年代,新疆的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密切结合,形成了危害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力量—“东突”恐怖主义势力。“东突”分子以当地浓厚的宗教氛围为掩护,利用非法宗教活动,进行分裂祖国的违法犯罪活动,制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据统计,自1990年至2001年,“东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境内至少制造了二百多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162人死亡,四百多人受伤。民族分裂主义的活动对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相结合,给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概括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极端主义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相勾结,从事煽动破坏活动,危害社会政治稳定。新疆地区的宗教极端势力本质上是打着宗教旗号,采取各种极端手段,进行fandui社会主义、fandui共产党的领导、企图推***翻现政权的反动政治势力。他们鼓吹“信仰安拉独一,buneng相信共产党”,鼓动群众反对所谓“异教徒”,挑起民族矛盾,煽动开展“圣战”,妄图推翻现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极端势力往往与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通过大办地下经文班、习武点,培植骨干和暴力恐怖分子。在群众中,他们散布反动宗教书刊、影像制品,搞“台比力克”等宗教非法活动,蒙骗信教群众,掀起宗教狂热,为从事分裂活动提供掩护。
80年代以来,在国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支持和控制下,“世界伊斯兰联盟”中的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伊斯兰原教旨极端组织如“伊扎布特”、“台比力克”等,多次到新疆进行宣传煽动和发展成员。到了90年代,这些宗教极端势力逐渐由南疆地区扩展到北疆地区,传播对象由农牧民向大专院校扩散,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大力修建清真寺,私办经文学习班,以各种手法收买干部、夺取宗教领导权,散发传播以反政府、fan汉排汉、“圣战”为主要内容的音像制品,其战略目标、政治目标非常明确。
90年代,新疆的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密切结合,形成了危害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力量—“东突”恐怖主义势力。“东突”分子以当地浓厚的宗教氛围为掩护,利用非法宗教活动,进行分裂祖国的违法犯罪活动,制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据统计,自1990年至2001年,“东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境内至少制造了二百多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162人死亡,四百多人受伤。民族分裂主义的活动对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相结合,给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概括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极端主义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相勾结,从事煽动破坏活动,危害社会政治稳定。新疆地区的宗教极端势力本质上是打着宗教旗号,采取各种极端手段,进行fandui社会主义、fandui共产党的领导、企图推翻现政权的反动政治势力。他们鼓吹“信仰安拉独一,bu能相信共产党”,鼓动群众反对所谓“异教徒”,挑起民族矛盾,煽动开展“圣战”,妄图推翻现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极端势力往往与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通过大办地下经文班、习武点,培植骨干和暴力恐怖分子。在群众中,他们散布反动宗教书刊、影像制品,搞“台比力克”等宗教非法活动,蒙骗信教群众,掀起宗教狂热,为从事分裂活动提供掩护。
2.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宣扬宗教极端思想、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活动不利于新疆的经济发展。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新疆的发展是一个有利的契机。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实现新疆各民族发展的根本保障。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以“宗教兴则民族兴”为口号煽动宗教狂热,破坏民族团结,给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他们打着复兴伊斯兰教的旗号,宣扬“返回到伊斯兰中去、返回到《古兰经》中去”。在社会生活中,反对一切革新,认为这些都是“异端”(毕达阿)。少数顽固分子以不合伊斯兰教法为名,干预司法、婚姻、教育,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不交纳国家法定税等等。这些思想和行为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而且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宗教极端主义的泛滥影响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新疆地区的原教旨主义同泛伊斯兰主义密不可分。其主张是宣扬超越国家、超越民族的伊斯兰信仰。他们在“穆斯林皆兄弟”的口号下,企图将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统一到宗教的旗帜下,形成一股力量。他们混淆视听,在“振兴伊斯兰”的口号下,把维吾尔等民族与伊斯兰宗教混为一谈,以宗教来区分民族,利用少数民族群众朴素的民族、宗教感情,煽动制造事端,制造民族矛盾。他们公然叫嚣“全体穆斯林携起手来,消灭异教徒,为伊斯兰而战”。在一系列非法宗教活动的掩护下,他们大造分裂舆论,以“台比力克”等非法宗教活动为形式,网罗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以《古兰经》为武器,全力和“卡普尔”(异教徒)作斗争,进行“圣战”。新疆地区的宗教极端主义已经成为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活动的精神武器。
4.宗教极端主义的活动还破坏了新疆地区正常的宗教活动。新疆地区有多种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到2000年,伊斯兰教的信教人数接近一千万,约占全疆人口的60%。全疆仅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就有近二万四千多个,伊玛目以上的教职人员有二万八千多人。可见,新疆宗教具有信教人数多、活动场所多和宗教教职人员多的特点。因此,团结广大宗教界爱国人士和信教群众是保持新疆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然而由于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原因,其宗教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加上新疆宗教与政治关系密切,许多敌对分子借机利用宗教进行各种危害国家的活动就成为必然。宗教极端势力不仅与民族分裂势力相勾结,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还采取各种手段散布极端思想,煽动宗教狂热,甚至暗杀爱国宗教界领袖,妄图夺取宗教领导权。如19%年发生在喀什的“5·12”暗杀爱国宗教人士、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阿荣汉阿吉的恶性案件就是最典型的一例。宗教极端主义之所以能在新疆生存和蔓延,原因比较复杂。简单地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渗透。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以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影响呈发展的态势。与我国为邻的阿富汗、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活动猖撅。为了扩大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影响,他们必然向新疆的穆斯林地区渗透,以实现所谓的伊斯兰教法统治。同时,境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往往利用宗教为掩护从事煽动信教群众、制造分裂的活动。二是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宗教情况,给宗教极端主义提供了一定的生存条件。新疆地区多种宗教并存而以伊斯兰教为主。伊斯兰教在新疆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史,已经融人了信教民族的文化、生活之中。新疆的伊斯兰教容易受到与其有着深刻历史渊源的西亚、中亚的宗教影响。加上近年来南疆的某些地区出现了宗教狂热的局面,这使得宗教极端主义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机会。
三、防范和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主要对策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在推进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在初级阶段如何解决好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问题,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我国边疆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的稳定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密切相关。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关系到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关系到渗透与反渗透、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维护民族地区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尊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坚决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活动,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往往以“民族”、“宗教”为口实,以各种旗号为外衣,以制造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为目的,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虽然他们只是极少数,他们分裂祖国的行动并非符合或代表本民族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但是,他们的活动危害了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增加了我们处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我们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不是针对哪个民族,也不是针对哪一种宗教,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大多数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与矛盾,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则是敌我矛盾。因此,我们同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是一场反对反裂、维护祖国统一的重大政治斗争。我们应当本着争取团结大多数、孤立打击极少数的原则,依照有关法律,坚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活动。在宗教问题上,要依照维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对那些利用极端宗教思想从事暴力活动的组织予以打击。
第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是人类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我国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的民族,宗教与民族问题的联系比较紧密。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往往利用群众朴素的宗教感情,煽动宗教狂热,通过各种非法宗教活动进行发展。在新疆,各种非法宗教活动已经影响到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和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成为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滋生的温床。因此,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制止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的关键。我们首先要认真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广大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要教育宗教界,在我们国家,一
切言行都要以法律为准绳,“国法大于教法,教法必须服从国法”。宗教必须在宪法、法 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对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和违法犯罪活动必须予以严惩。
第三,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伊斯兰教对新疆的渗透破坏活动。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新疆地区的宗教对外交往日益增多,增进了我国各族穆斯林与世界各国穆斯林的了解和友谊,对新疆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应当看到,近年来西方反华势力以人权为借口,制造舆论对我污蔑和攻击,公然支持境内外分裂主义势力。目前,境外几股民族分裂势力调整了策略,其破坏活动更加注重利用宗教极端势力,加强人员渗透、武器渗透、宗教渗透和毒品渗透。对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抵制。要做好抵制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关键是做好新疆的各项工作包括伊斯兰教的工作,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的嚣张气焰,削弱民族分裂势力的基础,巩固和发展稳定团结的局面。要对伊斯兰教人士进行教育和培训,正确区分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与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的界限,提高他们对境外敌对势力渗透活动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极端宗教思想和行为。
第四,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铲除宗教极端主义产生的土壤。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靠发展,民族问题也不例外。没有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就失去了保障。建国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这给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搞分裂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最终解决民族问题,保持新疆地区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
第五,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相互交织,不仅对我国新疆地区造成极大的危害,也危及了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在打击这“三股势力”方面达成了共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维护我国新疆地区的稳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9·11”事件之后,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宗教极端恐怖主义的危害性。我们应当借此机会,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对“三股势力”的打击力度,最终铲除宗教极端主义滋生的土壤。[施东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