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罗燕
我国的非正规就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而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初期,经济很不发达,城市吸收就业的能力不足,但城市有大量需要工作的劳动适龄人口。因此国家制定了容许个人自谋职业的政策,非正规部门就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就业,以及国企改革裁减大量的冗员,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正规部门吸纳劳动者的能力不断下降,而非正规就业部门得以迅速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0~2004年,全国城镇国有和集体经济从业人员数由0.9325亿人减少为0.7289亿人,净减少2036万人,减幅为21.83%。与此同时,全国城镇个体经济就业人数增加了385万人,增幅达18.30%,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增加了1726万人,增幅达到96.07%。截至2004年末,在我国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从业人员(仅指在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中的从业人员)已高达5515万人,而当年我国城镇就业总数为26476万人,仅按这两项统计,当年非正规部门的就业量已占城镇就业总量的20.83%。可见,非正规部门就业在我国的就业体系中已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非正规就业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1非正规就业的界定
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在年代初提出。
国际劳工组织在《1991年局长报告:非正规部门的困境》中,将非正规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将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称为“非正规就业”。
2002年,国际劳工大会第90届会议在《体面劳动与非正规经济》的报告中形成了关于非正规经济中就业的概念框架,该框架以就业身份而不是就业部门界定非正规就业。后来在2003年第1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进行了讨论并经过很小的修改最终被大会核准为国际标准。
在此基础上,我国许多学者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对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作了如下定义。
我国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在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单位(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外的规模很小的经营单位。包括:(1)由个人、家庭或合伙自办的微型经营实体,如个体经营户、家庭手工业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人独资企业等;(2)以社区、企业、非政府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创造就业和收人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生产自救性和公益性劳动组织;(3)其他自负盈亏的独立劳动者。
胡鞍钢[1](2001)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主要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就业部门和正规就业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就业方式的就业形式,即非正规就业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是指小型、微型企业,家庭型企业或独立服务者等。正规部门非正式就业是指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分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
张丽宾(2004)认为,非正规就业广泛存在于整个经济部门体系中,是一种以缺乏政府管制为特征的非标准(灵活)就业形式,包括非正规部门就业和正规部门非标准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中的独立工人和自由谋业的生产者组成。“非标准就业”则是指正规部门中区别于标准就业形式的非标准工作安排形式、非标准就业形式及非标准劳动关系,主要包括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和其他临时性就业等等。
我国学者根据我国情况对非正规就业作了探讨,尽管学者们对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广泛存在于整个经济部门体系中,应该用就业身份而不是就业部门界定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包括非正规就业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
2非正规就业形式[2]
伴随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加速以及改革深化,中国就业形式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形成能够吸收全部劳动力的正规部门,因此存在比较大的“非正规部门就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规部门就业的灵活性增强,“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比重有增长的趋势。
2.1我国“非正规部门就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一部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他们一般很难从市场上获得资金、培训、信息等,招用的人员也不固定,一般也没有登记,收入也不一定稳定。从事的行业包括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2)在社区内类似个体工商户的非登记注册经济实体的从业人员。3)其他不被掌握的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4)其他打零工者,包括随时待命人员。5)街头小贩。
6)其他没有法律规定的劳动组织的从业人员。
2.2我国“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大中小型企业、事业、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就业的非正式职工,包括临时工、季节工、劳务派遣工、小时工、产品和服务推销人员、出租车司机等。
2)大中小型企业、事业、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中采用灵活工作方式的就业人员,如弹性就业人员、非全日制工人等。
3)独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包括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等。在这三类形式中,后两类的从业人数有限,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加以调整,而第一类的从业人数较多,需要加以更多的关注。
3非正规就业群体及其特征[3]
非正规部门的出现与我国的人口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大关系。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谋生,加上城镇下岗职工,就业形势严峻,急需发展非正规就业来缓解。
3.1农民工非正规就业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源于城市正规就业机会不足、制度排斥、城市发展需求等结构性因素和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技能低、经济实力弱等个人因素。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特点与户籍制度的影响密切联系。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不能够进入到城市的正式就业体系中来,其主要依靠传统社会关系实现就业,流动性很强,且缺乏政府认可和扶持。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发挥了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并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但它面临着社会保障缺位、就业条件恶劣、权益诉求困难以及因政府严厉管制导致生存空间缩小等系列问题。
3.2下岗工人非正规就业
我国下岗失业工人非正规就业源于政府为解决国企改革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目的是推进国企改革和稳定社会。研究集中在源于上海市,后被其他城市运用的非正规就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允许下岗工人依托于社区非正规劳动组织,在部分制度之外和政府优惠政策下以一定形式从事生计经济活动它为劳动者提供了非正规-半正规-正规的发展途径,具有很强的制度性、规范性和政策保护性,排斥了外来人口进入的可能性。强烈的政府主导性使该模式面临政府财政难以维持、管理面临两难处境和劳动者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
3.3大学生非正规就业[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就业市场提供的正规就业部门的岗位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够满足大学生日益提高的就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日益趋于多样化,非正规就业成为许多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非正规就业能够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多样化诉求,并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当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形式愈来愈多,总的来说,主要有正规部门中的非正式就业、兼职就业、劳务派遣就业、自主创业及自由职业几种形式。与其他群体相比,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具有就业层次较高、人力资本利用较充分、流动能力较强与创造性和发展性突出等特点。但它同样面临着权益易受侵害和社会保障缺失等非正规就业的一般问题。
3.4女性非正规就业[5]
根据其户籍的不同,女性非正规就业者可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大量的进城农民工,主要从事纺织业、饮食业、贩卖蔬菜、水果等工作;二是城市居民中的非正规就业者,多选择传统的包括社区服务、经营小作坊、做钟点工、临时工、合同工等工作,从业者多为下岗、失业人员。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内部群体特征进一步考验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匹配性。
2000年我国妇联“农村妇女权益状况和维权需求调查报告”显示,过半数女性农民工属于非正规就业。女性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有其供需双方的必然性。一方面,城市生活需要的许多服务工作是城市女性居民不愿意从事的;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具有就业信息传递、就业手续和就业条件简化、就业渠道替补等功能,能够满足女性农民工的就业需求。然而,由于社会资本匮乏、职业地位和收入低、就业风险大,非正规就业中的女性农民工处境令人堪忧,面临着雇佣关系不明确、基本没有社会保障、易受人身侵害、居住生活条件极差等一系列问题。在结构性改革、新技术运用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逐渐突出的现状下,城市失业、下岗女性的未来再就业主流趋势也是非正规就业模式。但是,在与女性农民工的竞争中,城市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由于就业观念陈旧、“贵族”心理较严重等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4非正规就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
非正规就业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加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等因素,仍存在许多问题。
4.1非正规就业者缺乏制度保障,参保意识差
在我国,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缺少制度上的联系,或虽有制度规定但实际上很少被遵从。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少数地区已经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作出了专门规定,但从总体上看,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基本将非正规就业人员排斥在外。而且,我国的各项社会保险在计费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享受等方面,都是依据正规就业的情况设计的,不适应于非正规就业的特点,由于劳动关系和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雇主与非正规就业者很难按照工资总额分别交纳各种社保费用;正规就业状态下的“续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以及缴费责任等规定在非正规就业状态下几乎全不适用。
4.2非正规部门中存在劳动雇佣关系和劳动制度的不规范性
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导致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劳动雇佣关系和劳动制度的不规范。这种不规范主要表现为许多雇主和雇员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显失公平,以及雇主随意向雇员收取抵押金。由此又导致以下后果:一是雇佣关系相当松散,对双方都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雇佣关系解除时不能按约履行各自的义务,由此造成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二是雇主和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在非正规部门中,雇主经常更换员工,员工经常更换工作,加剧了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不稳定性,同时人力资本投资的缺乏大大限制了非正规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减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4.3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发展缺乏社会扶持
非正规部门的发展缺乏金融部门的资金扶持。比如,虽然国家发布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使得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者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也难有发展壮大而转变为正规部门的机会。其次,非正规部门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经营场所。根据全国总工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自我创业者中,自有场地或享有政府提供的低价经营摊位的只是极少数,而一般大中城市正规的经营场所租金太高,小本经营者难以承担。同时,简易经营场所由于影响城市环境而常常遭受城市管理部门的限制甚至取缔,这就使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发展陷入两难的境地。
4.4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发展缺乏教育培训等技术支持
由于非正规就业的主体主要是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人一般文化素质不高,所掌握的技能比较单一。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职业培训体系,但其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在正规部门就业的从业人员,而面向广大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体系很不完善。这部分培训目前主要是由一些社会力量来承担,不仅费用昂贵,而且缺乏系统规划,培训内容也比较单一,大多数培训项目集中在美容美发、餐饮服务等领域。由于这些领域吸纳劳动力的容量有限,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就业形式发展的需要。
[1]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2)
[2]张丽宾.“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04(81):39-40 [3]黄耿志,薛德升.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兼论全球化背景下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议题[J].热带地理,2009,Vol.10,No.4:390 [4]周守军,王德清,邓春雪.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探析[J].教育研究,2002(4)[5]谢妍翰,薛德升.女性非正规就业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2009(6):20-21 [6]张俊杰.关于我国非正规就业问题的研究[J].科技创业,2007(1):140-141
第二篇: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第一部分:
3、划清责任,调整机构内部结构
要准确分清现实责任和历史责任,比如说养老金等问题,鉴于改革开放前我国实施计划经济,国家并没有积累足够的专项资金,也就是说在养老金方面产生了历史负债。由于多年累积的历史负担,需要政府花费数十年的努力去弥补去缝合。所以说,目前探讨制定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必须要考虑的新制度下的历史负担这个复杂的对象。所以,我们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社会养老保险项目通盘进行考虑,不断来追求适当的平衡。在政府保险金办理机构责任的角度来说,主动深化改革,敢于创新,建立满足社会统一规范和独立的、健全的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框架,并且这个框架也适用于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的要求,这样能够更加高效地促进此研究对象的社会养老金保险业务的规范化过程。但是从目前社会保险办理机构来看,他们将工作重点从社会保险金的派发由社会保险机构直接发给企事业转移到直接由社会发放,从原先的管户转变为管人;全额积累个人自身的账户,一步步从现付现收制度向部分累积制度转变;另外,社会保险金办理机构还担负着逐渐扩大覆盖医疗保险的范围,启动医疗保险基金,合理安排未及时就业的毕业生的登记事宜,加强未就业的毕业生在失业期间的帮扶政策落实等各项工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重心的转移,必须做到转变观念,开拓思想,尽快引入现代高科技技术支撑系统,及时对机构进行调整,为满足新任务和新形势的需要和发展而努力。
4、重视非盈利机构的效用
非盈利机构做为社会养老金保险制度的一股重要支持力量,有效地对社会养老金保险起着无可替代的调节功能。它帮助那些高校非正规就业毕业人员在就业对象的转变过程当中消除可能引发的困惑和问题。政府当前在人民福利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某些问题,比如说投入资金任意性偏大、投入资金总量依然不足、欠缺机制的约束和规范、投入资金来源不稳定等因素。非营利机构能发挥其支撑社会养老金保险的功能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非盈利机构能够安排他们低酬或无偿提供各种社区服务工作,从一方面能够暂时缓解他们的生活负担和经济负担;第二,非盈利机构可以接收一部分有倾向参加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第三,非盈利机构会定期开展比较专业性咨询活动,比如,有针对性地解决非正规就业人员工作指导等问题;第四,非盈利机构会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来帮助那些高校非正规就业的毕业生掌握新技术和学习新知识。在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能够融合社会其他非政府工作机构和专业性的社会团体的加入,但是这些机构和社团是为了方便社区居民而成立的非盈利性机构,其日常运作资金一般是由企业、政府或者慈善组织等共同筹资,并且政府的资助在其中占了大部分。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基金的约束也会对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金保险制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非盈利组织的介入总起来看是个好事,也正是由于这些组织的介
入,才可以有效缓解社会保险所需巨大资金对经济发展的压力,支持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更有成效地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5、扩大覆盖面,加强协调与整合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群体养老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覆盖面比较狭窄并且制度也不健全成熟。今后在完善和制定非正规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社会养老金保险制度结构的基础上逐渐加快扩大其覆盖面和覆盖深度。
作者认为,制定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只是暂时的过渡措施和权益办法,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发展方向应该朝着统一和谐的角度延伸,加强社会养老制度的整合与协调。既是说,要加强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非正规就业人员、农民居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制度的整合与协调,最终目标是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成比较完善、对象相对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依据我国关于实现人人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目标,力争在2020年的时候建立以缴费型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为主体、服务保障与物质保障相结合、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覆盖全部人民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实现老有所依的目标,并保障老年人的高质量的生活。建立包涵非正规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等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的整合与协调,首先必须要加快完善和建立非正规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社会养老金保险制度的框架构造,并且加快扩大该制度的覆盖受众。然后要完善其它对象的社会养老金保险制度,并且提高统筹各层次的需要。最后就是促进各类群体整合、多支柱城乡整合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的建立。
此外,还必须加快建设信息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这也是符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多样性并且人口众多的实情的需求,假设未来缺乏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养老金保险信息计算机系统,那恐怕要真正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效率与公平则是十分困难的,各项工作也将举步维艰。所以说,必须把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做为可持续发展此制度的一项必备过程。
第二部分:
3、社会捐赠
可以建立非正规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养老金保险制度下的额外专用账户,接受来自社会团体、企事业个人和单位的捐助。高校大学生帮扶一直收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年来,有一些热心国家教育方面的个人和单位频频捐出巨资建立各高校的奖助学金,以鼓励和支持高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从这一方面考虑,由于每个院校获得的捐赠资金数目不一样,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既然如此,高校可以考虑从这些捐赠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来,按比例分配的方式将资金作为高校非正规就业毕业生的一部分社会养老金保险基础。与此同时救助者和学校两方还可以依据此签订一份协议,在人才培养和帮扶资金使用各方面保持监督和合作,这样既可以帮助毕业生解决工作就业保障经费难题,也能够和用人单位一起继续培养和发展人才,进一步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个人共同实现“三赢”。
4、建立贷款上缴社会保险金制度
政府部门可以参考国家助学金贷款的运作模式,高校非正规就业毕业生可以由国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代缴社会保险金,等毕业生工作稳定后则及时予以补齐应该缴纳的保险金。从多年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推广实践来看,国家推行的国家助学金贷款是帮助那些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非常有效的方式,做为非正规就业的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国家助学贷款的成功运作经验,以更好地解决好非正规就业大学生所需的社会保险金数额。
5、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合理地承担社会保险费用
在承担保险费用方面需要兼顾到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各自的承受能力。换而言之,非正规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的缴费比例要适当,在研究决定各类社会保险费用的缴费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兼顾不同收入层人员的承受能力和选择权利从而设定各种不同的档次级别,将主动权交由投保者自身,他将根据自己自身意愿和实际的的承受能力进行缴纳。对于那些高校非正规毕业生就业人员而言,他们没有用人单位分担资费的情况,所以其主要的保险费由个人承担,并且社会养老保险费的缴纳方式充分满足他们的要求,既可以预交、补交,也可以选择时间段的长度进行缴纳。
另外还可以参考采用推行专项教育的社会福利彩票的集资的方式,或者说让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经济补助,以充抵欠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在社会养老保险筹集资金方面要特别注重确立用人单位、地方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原则。
(五)借鉴国际经验,加强非正规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1、强制非正规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员参加法定社会保险缴费系统
在非正规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中有很大一部人是具备缴费社会保险能力的,可是因为种种因素并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计划中,其中就缺乏政策法律对非正规毕业生是否参加没有特别强制规定这条。智利在这个方面是最好的一个作证,自从1981年智利政府对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制私有化之后,社会保险的参加率一直呈高速增长,可是后期虽然有小步的发展,但是截至目前人民的参保率增长率并不十分明显,非正规高校就业人员仅占总的参保人员数量的3%左右。研究人员在对那些没参加保险人员进行原因调查访问时,37%的民众的结果是国家法律并没没对此做强制性的规定。当非正规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员不能够把握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能给未来的他获取更大的利益保障时,他们会倾向于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就有必要采取强制性措施让他们加入到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来。
2、成立专项保险制度,增加政府政策的吸引力、关注度和透明度
成立专门针对非正规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员的强制性储蓄型保险体系,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强制让高校非正规毕业生就业人员在参加工作并有稳定收入后将一部分储蓄积累以便年老时使用。不论参保人员的工龄长短和年龄大
小,个人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费一并划入个人养老保险专项账户。专项个人社会养老金保险制度按照社会人均寿命、个人养老金账户积累额以及银行利率水平来计算退休金数额并按月发放给个人。将基金投入社会资本市场进行运营,国家也同时可以给予政策上的一定优惠,以确保养老基金的增值保值。这种方式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提高管理的透明度,更加有力地增强参保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降低监管的难度,加强监管的力度。
第三篇:试析如何健全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小编推荐)
试析如何健全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王冉华
中国非正规就业人群逐渐扩大,因此非正规就业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因此下面我们就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逐步深入地探讨一下如何健全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非正规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定义
非正规就业,又称“灵活就业”,是相对传统就业(或正规就业)而言的,主要是指私营、个体经济中等非正规部门的各种就业门类和企事业单位等正规部门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等就业形式。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二、我们的调查结果及全国相关权威数据
13人中1个人有养老保险,13人中5个人有劳动保护,13人中3个人有医疗保险,13人中2个人有公积金。
医疗保险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3263万人,约占总人数的33.3%。
工伤保险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6161万人,约占总人数的12.4%。养老保险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5707万人,约占总人数的19.7%。
三、现实分析及解决方案
由我们的调查数据和社会保障部发表的数据来看,除医疗保险外,其余社会保障项目的普及率都很低。
社会保障体系存在问题,以及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流动人口较多等社会现象,其中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现状更令人堪忧。雇佣关系不规范、不稳定、缺乏保障,导致非正规就业者处于雇佣关系的弱势一方,难以获得相应的权益保护。
要解决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就要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化,增强其法律强制性、逐步完善已有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比如区县在再就业基金中设立医疗费补贴专户;提供税收优惠,鼓励有能力参保的非正规就业人员积极缴费;为非正规就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障业务提供更方便的途径;规定劳务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非正规就业人员法律援助的力度;加大劳动监察的力度,确保劳动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等。
从个人来说,非正规就业者应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觉悟,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和自身定位,更好的实现自身发展。
第四篇:非正规劳动组织
什么是非正规劳动组织
当你走上街头和社区,会发现一些新的招牌“帮帮吉利汽车清洗服务社”“安邦凯凯家电维修服务社”“长帮快捷配送服务社”......。这些就是“非正规劳动组织”。
为什么称为“非正规劳动组织”?这得从“非正规劳动组织就业”说起。“非正规就业”一词来源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本意是指非正规组织或部门的就业。本市提出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就业”是指下岗失业人员个人或组织起来,通过参与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市容环境建设中的公益性劳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临时性、突击性的劳务及以家庭手工业、工艺作坊等形式进行进行生产自救,又无法建立或暂时无条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一种自主就业形式。
本市的非正规劳动就业是通过非正规劳动组织开展,并由社区服务载体管理。
非正规劳动组织是指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非正规受业,帮助其获得一定收入和社会保障的社会劳动组织。主要有二个形式:
第一、由下岗失业人员自己寻找经营服务项目,以自主就业的形式组织起来进入社区的劳动组织。其特点是:自愿组织、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地区政府为了安置受业困难人员的需要,由有关部门帮助建立的劳动组织。其特点是公益性和非盈利性。
上海开业指导系列之四——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
1、什么是非正规就业?
非正规就业是指下岗、失业人员个人或组织起来,通过参与社区便民服务、市容环境建设中的公益性劳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临时性、突击性的劳务以及家庭手工业、工艺作坊等形式进行生产自救,又无法建立或暂无条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一种就业形式。
2、什么是非正规劳动组织?
非正规劳动组织是指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非正规就业,帮助其获得一定收入和社会保障的社会劳动组织。非正规劳动组织不必工商登记,三年内享受免税费、贷款担保、免费培训等优惠扶持政策。主要包含两种类型的劳动组织:
一是自主型劳动组织,是由下岗失业人员自己组织起来从事以社区服务业为主的非正规就业,具有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征。
二是公益性劳动组织,是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由地区政府扶持,由财政拨款、失业保险基金及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资助,在社区从事保洁、保绿、保安、保养等涉及市民公共利益的劳动为主的,具有以工代赈性质的劳动组织。公益性劳动组织主要承担安置经认定的失业困难人员、协保困难人员、失业特困人员、协保特困人员等四类就业困难人员的任务,并享受安置上述四类人员的岗位补贴。
3、自主性非正规劳动组织的经营范围是什么?
非正规劳动组织认定的经营范围是:家用电器维修、日用物品修理、居室维修装潢、裁缝洗衣理发、家政护理净菜、物业保洁维修、交通车辆协管、货物存放搬放、工具器具租赁、家庭手工作坊、社区文化保健、单位劳务派送及劳动保障咨询代办等十六大类。
4、公益性劳动组织认定的服务范围有哪些?
(1)保洁:社区物业保洁、道路清扫,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清洁。
(2)保绿:为城市绿化配套服务的城区道路、社区范围内的绿化种植、日常养护。(3)保安:社区物业治安保卫。
(4)保序:协助维护社区公共场所秩序及道路交通秩序。(5)保养:社区市政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
5、非正规劳动组织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1)社会保险缴费优惠: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按上年从业人员实际工资性收入计算,但不低于政府公布的当年城镇最低工资标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分别以16%、14%和1%的费率按月缴纳。其中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的费率分别比正规企业低12.5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但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不变。
(2)减免税费:非正规劳动组织在存续的三年内免缴财政部门核定的营业税、所得税等多种地方性税收,并免缴除法定的社会保险费以外的其他各类社会性收费;
(3)贷款担保:非正规劳动组织开办初期或发展过程中,发生融资困难,可申请由上海市促进就业基金提供的开业贷款担保。基金担保的开业贷款期限为一至三年,担保贷款最高额一般不超过50万元的。
(4)贷款贴息:非正规劳动组织在符合开业贷款贴息条件所规定的贷款金额、个人担保要求与新增就业岗位要求的前提下,可申请享受一年期的全额或半额贷款贴息。
(5)免费培训:非正规劳动组织的开办者、劳动组织业主以及做作业人员可到全市就业培训网络指定办学单位,享受免费培训。
(6)综合保险:非正规劳动组织从业人员可参加综合保险,在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人身伤害、财物损失或自身伤害致残可申请保险理赔。保险费由上海市就业促进基金和个人各承担50%。(7)岗位补贴:对公益性劳动组织安置就业困难对象的,由失业保险基金根据安置困难对象的人数和困难程度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
(8)免费服务:在区县、街镇建立的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对辖区内的非正规劳动组织提供开业咨询、办理认定手续、协调经营纠纷、代办社会保险费等免费服务。
6、非正规劳动组织的申办条件是什么?
(1)接受安置本市下岗、失业人员任务,并按规定办理相关就业登记。从业人员中本市下岗、失业人员所占比例应不少于70%;
(2)经营服务范围符合非正规劳动组织认定的经营范围的规定;(3)具备与经营服务相适应的经营场地与资金投入;(4)经营服务活动接受社区就业服务载体的管理。
7、申办非正规劳动组织应提交哪些资料?(1)申请书
(2)劳动组织章程(简章)
(3)劳动组织与所属的社区就业服务载体签订的协议书(4)经营场地的所有权证明或房屋租赁协议
(5)劳动组织从业人员身份证、《劳动手册》以及相应的技能证书复印件
8、非正规劳动组织的申办应经过哪些认定程序?
(1)劳动组织负责人或发起人向区县或街镇就业服务载体提供所需文件并填定《上海市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认定申请书》,所需文件齐备的,上报区县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再就办);
(2)区县再就办负责对申请认定的劳动组织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符合条件的劳动组织,由区县统一报市再就办;
(3)市再就办审核同意的,办理认定手续,颁发《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及副本。
9、非正规劳动组织如何进行变更与注销?
非正规劳动组织存续的三年内,组织名称、组织负责人、服务项目、出资金额、服务场所地址、所在载体发生变更,应填写《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变更事项申报表》,经区县再就办审核同意后,报市再就办确认,并办理相应变更手续。
发生下列事实之一的,区县再就办有权收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正副本,并及时按程序上报市再就办备案:
(1)劳动组织不按规定向所在载体报告工作或连续停业三个月以上无转业去向的;(2)到期未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
(3)非正规劳动组织出现违法经营情况的。
10、如何办理非正规劳动组织的单位代码和银行账户?
劳动组织可凭《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副本,向市或区县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企业非法人的单位代码证书。
凭《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副本和代码证书向就近银行申请银行存款账户的开户手续。暂无条件独立建账开户或开立银行账户暂不具备财务管理条件的,可委托在载体或扶持单位代理财务管理工作。
11、非正规劳动组织如何使用发票?
劳动组织所需发票由社区载体向税务部门办理注册税务登记后,凭劳动组织证书副本,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后集中领购。劳动组织应按有关发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使用、填开和保管发票,同时做好纪录预报表,随时接受主管税务部门和社区载体的检查,违者按《发票管理办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2、非正规劳动组织如何进行年检?
非正规劳动组织在劳动组织有效期届满前的一个月内向所在载体申请年检,检查内容包括:
(1)经营服务项目是否超越非正规劳动组织认定的范围;
(2)安置下岗、失业人员是否达到和保持规定比例,是否存在使用未经登记的其他人员的现象;
(3)经营服务活动是否存在违反物价、卫生、治安、发票使用等各项管理规定的情况;(4)劳动组织是否遵守与载体签订的协议,按期如实报告工作接受社区载体的管理。检查实行劳动组织自查、所在载体或区县再就办审核、市再就办审定相结合的办法。年检合格者由市再就办在《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正副本上加盖年检合格印章,核准该组织的有效期延长一年。
第五篇: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
“青少年非正规教育”培训心得
吕嘉峰
我是2012年中旗科协举办的第五期“青少年非正规教育”培训班的一名学员。通过培训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青少年非正规教育”培养的是实践性人才,提倡的是合作精神,开展头脑风暴,搞的是创新教育,使我在学习中切身体验了合作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我的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提高了我对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及适应能力;增强了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和参与意识;懂得了如何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职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适应城市生活,结合自身实际会制定理财计划,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了在职场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方法;学会处理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能利用互联网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培训使我自己有一种全新的感受,这次培训无论从理念、技术、还是老师的讲课风格、老师的敬业精神以及合作的精神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信息技术素养”这门课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合作探究性学习更体现的淋漓尽致。
通过一周的学习,虽然辛苦但很快乐,辛苦是因为又积累了许多新的知识和经验,高兴是因为在这里还结识了很多的新朋友。
总之我认为参加“青少年非正规教育”培训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既增强了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创新意识。我希望这样的培训可以面向更多的中小学生,在这里预祝“中旗科协-青少年非正规教育课程”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