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酒和月

时间:2019-05-14 00:2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白与酒和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白与酒和月》。

第一篇:李白与酒和月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美

作者:杨丽娜

学校:洛阳广播电大指导教师: 答辩组成员:

答辩日期:

年 年级:职称: 级秋本科班

08 月日

论文提纲:

题目: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美

论点: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诗中的至真·至善·至美 论文结构: 一:序论

从介绍李白引入李白的是个风格,带入本论题。二:本论

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分析得出李白的诗歌是性情的直然流露;是主观感情的浓烈表达;是语言美的华丽体现。

三:结论:

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正是其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的真、善、美才被后人所敬仰,称道。

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美

摘要:通过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解读、赏析,试论李白独特的人格形象与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完美统一:真性情的流露,源自于诗人至真的性灵与性情;高超与自然的艺术境界中体现出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感情表达汹涌澎湃,真切自然,成为诗人炙热情感、强烈个性的最佳表达形式;流动的语言美,承载着诗人流动的思想而使诗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与和谐达到了极致。浪漫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高度统一,成就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

关键词:李白、至真、至善、至美

李白,字太白(公元701——762),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馈赠给后人的辉煌诗篇,更折射出他高贵的人格,既表现出他独具的诗歌风格,反应出一个正直而透明的诗人自我形象。《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典范的一例。其艺术美主要体现在至真、至善、至美。

一、至真——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有人评论李白,说他充满了天真。也就是说,李白诗一个活的坦率、洒脱的人,他面前的世界,无不美好又无不令人沮丧,而李白和李白眼里的生活,却又是一泓清泉,一江春水,晶莹透明而又活泼奔流,一直是追求着美好,更重要的是表现出真切而不虚妄,实在而不渺茫的世俗难以逃脱的境界。可以说,李白是一个表里如一,坦荡透明的人,李白的诗即是一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李白诗当哭则哭,当笑而笑的人,在他的生活里,置身祖国的美好河山,他发出类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的赞叹;面对深厚的朋友之谊,他写下类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的肺腑之音;深切怀念故乡或亲人,他流露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的潺潺思念;看到祖国山河惨遭侵扰,李白怒目圆瞪,唱出“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的铮铮誓言;面对皇帝的一时“宠幸”,他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的笑声;面对佳宴美酒,自悲身世,愁怀难谴,他又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协调楼饯别校书云》)的感慨。。。这就是李白,李白的诗就是他的性情的自然流露。

《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这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富于“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想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的生活,他酷爱自由,追求解放。他喜爱的山水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特别契合李白叛逆不羁的性格,他要登涉这些山川与天地星辰同呼吸,和天仙神灵相往来。殊不知受宠之后竟然成供黄毒娱乐的工具,唐玄宗给了他特殊的礼遇,将他召到京城长安,但并不授予实权,只不过把它看做文学侍臣,让他做些行乐的词章罢了。同时,在官场的倾轧中,他还不断遭受到权贵们的排挤。这使李白陷于极大的苦闷之中。天宝三年,终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先是离开长安,来到山东,第二年又离开山东南游吴越。在将要离开山东时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

当时的李白,可以说欲报国而无门,欲出仕却放还,思想上呈现出追求理想与憎恨现实,要逃避现实却又不能忘却的极度矛盾之中。李白要排遣胸中块垒,驱除心中苦闷,一个美好的神仙世界便在他的眼前浮现出来: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潺潺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多么美好瑰丽的境界啊!且不说青山的雄伟陡峭,且不说“半壁见海日”的广阔俏丽,且不说“空中闻天鸡”的美好,单就那“迷花倚石”的迷恋,已令人乐而忘返了。单这还不算,诗人着意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妙绝伦的神仙世界:蓝天无垠,日月齐辉,天山的仙君们光彩照人,齐聚一堂,平等生活,自由歌唱。。。诗人为什么要描绘如此美好的境界呢?无疑,诗人是想借这仙境来表达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诗人眼里,这仙境就是他憧憬的生活,就是他梦中的追求,他借这样的仙境直脱脱的发出这样的呼唤:我爱这样的生活!又无疑在呼喊:我憎恨朝廷的生活,世俗的生活!这一如他对现实中权贵人物的憎恶和反抗。——李白一颗鲜红而跳动的心,就如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活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世上没有不醒的美梦。梦醒之后,诗人有一种遗憾,有一种落,有一种抱怨,有一种无奈,人不是随心所欲的轻飘飘的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现实依然是那样黑暗,那样污浊,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消极感叹,甚至于又有皈依与隐居生活的念头,要骑白鹿,访名山,忘掉现实,逃避现实,但这又谈何容易,皇帝、朝廷、长安、中国。。。现实生活硬生生地再一次撞入诗人的心扉!餐霞饮露的求仙生活是诗人所神往的,但是他也很明白这种生活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排遣忧愁的手段。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痛苦的心灵,汹涌的心涛。诗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乎,他发出震惊天地的呼喊:“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上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蔑视。这呼喊,犹如一声惊雷,犹如一道闪电。于这惊雷闪电之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坚强不屈,刚直不阿的个性和爱憎分明、毅然决然的离开朝廷现实生活的态度。

这就是李白,爱便是爱,憎便是憎。诗歌主题的直白和显豁便出于诗人的性灵,源于诗人的性情,可以说,没有李白,便没有梦游,没有李白的性情,便没有李白的诗风。相对于一些诗人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无力表白,一些诗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的羞羞答答,李白更显得纯洁,直露,并因此而可爱。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正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至真,是人生的楷模,是诗歌的生命。

二、至善——艺术的高超与自然

李白说自己的诗“兴醋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苍州”这不单单是一种自我的炫耀,而且正是他的诗风的形象化肯定。杜甫说他“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称赞李白的诗歌具备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

李白诗歌的艺术诗歌魅力,必然源于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这种感情和个性使得李白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就不再“老实”和拙笨,而是由这种炽热的感情和强烈的个性质变出高超而自然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是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面,我们极为显明地感受到诗人的主观主义色彩。在诗人眼里,天姥山是超越五岳、赤城和天台诸山的,在诗人心里,他可以乘明月,一夜飞度镜湖;在诗人看来,天姥山即使是“青云梯”,他可以任意攀登;在诗人笔下,天气的变化也可以随意驱遣;在诗人胸中,有一个发于我心,生于我笔的美好的仙境!——太主观了,太不可思议了,但唯有这主观,唯有这奇岖,这才是李白!也唯有这样的“主观”认定,才能使诗歌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其次是感情表达的汹涌澎湃。

李白的诗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涌而出、一泻千里。既然是性情的自然流露,那么便毫不收敛,任他而去。要表达诗人这种感情,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事物不足与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更借助于绮丽惊人的幻想。为了突出天姥山的之高,李白用了“拔”和“掩”还不够,更用“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来表达;为了突出游天姥山之心切,诗人竟然乘上明月;为了突出山之陡峻,诗人喻山路为“青云梯”,甚至“半壁见海日”;为了给仙境的“诞生”做铺垫,诗人让“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为了让仙境飞速而至,诗人让天气陡然变化。。。这一切便是夸张的妙用。更妙的是想象,除了可以乘明月,登云梯,任意调动天气,诗人可以让“洞天石扉,然中开”,可以想的倒仙境的广阔、辉煌,可以“想得到”仙人的光彩照人,可以“想得到”仙境的美好与自由。而正是这一切,也唯有这一切,才能把诗人心中的理想给表达得完美而又淋漓尽致,才能使诗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李白诗歌艺术的高超,同时又同性情的流露一样真切而自然。低俗的诗人也想夸张,也想幻想,但由于缺乏那灵气,尤其是缺乏功力,所以往往是画蛇添足,或者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往往与心愿相反。而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恰恰来自于李白是有其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所以无论是夸张,无论是想象,让人既感到新奇又感到时实际,既感到特别又感到自然。就好想看了《西游记》之后,虽然总觉得孙悟空非人非鬼非神非兽,令人捉摸不透却又感到他确实是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一个人一样。诗人不论是给我们呈现的意象,还是给我们奉献的意境,无论情景的瞬息万变,还是情结的跳脱勾连,都给人以自然之感。这便是艺术,李白的艺术。

三、至美——流动的语言美

如果说一首诗的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内容是一个人的血肉,那么,诗的语言便是这个人的肌肤,诗歌的语言尽管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但它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好的语言必定会很好的托起思想内容的肌体,使整个人体熠熠闪光,美丽夺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对自己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语言当然属于这一类的。

该诗的语言是流动的。它像一条大江,汹涌奔流。有时江阔风平,缓缓流动,蕴含着一腔热情;有时突遇徒坎,腾空而起,发生壮烈而美丽的跌岩;有时遭到岩石,勇往直前,激起生命的浪涛;有时曲折迂回,如泣如诉,说不尽心中的不平;有时则冲出峡谷,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开头,诗人拿海客谈的瀛洲,拿天台、五岳等来衬托天姥山之高、雄伟,起笔突兀,开篇不凡,尤其是“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两句,简直是一声浪涛,激起无数水柱,给人留下起初的印象:好高的天姥山啊!因为,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开始“飞越”天姥山。诗人借助美好的意象——明月,说自己乘之而来,又给人造成一个美丽的意境,就好像看见一条大江明净澄澈,随势而下,犹如一条白练,飘然而来,给人以无尽的美感。而一到登山,诗人那急切的心情就好像江水遇到了阻碍,而越是阻碍,诗人的心里愈是急切,于是采用了五言句式,写出了那期盼,那急切。特别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两句,使人想象到那江水突然间徒然冲出重围,一下子开阔起来的情景,诗人因此而看到了闻听到了世外之像,世外之音。仅此还不够,那江水一旦来到夹岸桃花香,遥望翠山色的意境之后,似乎流连忘返,似乎是贪看,便至于滞留不前了。“前沿婉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写尽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但是天外有天,景外有景,那条江水还要向前。于是仙境出现便有一场必然的铺垫,就好像那江水又一次跌入峡谷,激起冲天的声响,几乎遮盖了天日一样。那熊咆,那龙吟,那青云,那碧水,那闪电,那霹雳,似乎是演奏出天地间最奇特、最壮观、最令人惊惧的交响乐,也就是那江水突然间与岩石,与礁石,与狂风,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让人骤然惊汗淋林,一时间目瞪口呆。然而正是经过这一场恶战,“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江水真地来到了一个更为神秘,更为奇特的一个所在。这时候,诗人的语言由恐怖、由阴森、由幽暗,由惊惧一下子转入明丽、鲜亮,于是出现了一首最美好的乐章,一个最美好的仙境啊!然而,梦醒之后,那江水似乎有遗憾,又有感慨,有依恋,又有无奈,她缓缓流淌,似乎一步三回首,又似乎一步三声叹,那江水,她是在思考着、沉吟着,她一定是又有新的思想了,她似乎要拜别天地,又似乎要望净人世,但是她又突然遇那恶礁相撞,又燃起她满腔的怒火,诗人不由得发出深深的感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人世间的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虚幻飘渺,又像流水一样 一去不返,诗人对这个污浊的世界无可留恋了,所以他要告别诸君而去。他要去干什么呢?“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既骑访名山。”诗人一生热爱山水,高山大川使他心胸开阔,自然风光使他能够忘却现实中的诸多不愉快。寻访名山,并不是消极的隐退,而是对压抑和诋毁他的封建势力的积极的抗争,他痛恨污浊,厌恶邪恶,于是诗人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似我不得开心颜”的最强音,整首诗至此,嘎然而至,却又余音袅袅,让人好像那一江碧水仍在奔流,仍在呼叫------这便是诗人思想的流动,这便是诗人用流动的语言承载着流动的思想,给我们演出的一幕壮举。诗因语言而激荡,语言为诗而奔流,这二者的 统一与和谐,必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谁人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呢?

是的,这是流动的语言,富于变化,绝不单调,富于被动,绝不呆板。然而就在这流动之中,又有无尽的色彩或热烈、或冷峻、或绚丽、或暗淡、或凄清、或纯净······有时两者相间,有时几种重叠,有时互相映衬,有时绝然对比。这些变化无尽,光怪陆离的色彩是诗歌语言生命的有机成分,它不仅仅是附着的外衣,而是语言江河的一个个跳越的分子。是这色彩与流动的江水共唱着一首歌,在太阳的照耀下,在春风的吹拂下,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令人叫绝而又不可言传的语言美!

可以说,李白的诗歌的语言不是可以任意剥离的,诗的内容可以说清的,正如前面所议的一样,如果单一地来说其练字,单一地来说其提炼,或者说别的什么,总觉得是对李白的一种玷污,是对李白的诗歌的一种糟蹋。因为最好的东西是论不出那是最好,最美的东西是说不出没在哪里的。对于李白,我们只有仰慕的份儿;对于他的诗歌,我们只有咀鉴的能耐;对于李白的语言,我们只能一次一次地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品味、去揣摩,如果能从中悟出点什么,那便是大好事。但是,我认为:只有从整体上按照德思想去流动地认识,那才是一条鉴赏的正路。

总的来说,在我读过的诗歌中的,只能用至真、至善、至美来概括,但它确实是自己最真切的感触,也许用“至”字似乎有些过分,但我还找不出古代诗人有谁能超越得了李白。如果能够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述说,那么我就再次斗胆地说:李白的诗至真、至善、至美!因为文学鉴赏是个性的,这种个性的鉴赏如果是稍具创造性,不一味地去咀嚼别人嚼过的馍,很可能在出现一点生机之时难免会带来一种偏见谬论。如果我的这篇文章有什么偏见,敬请老师们斧正。

参考文献:

(1)才得全:《高中文言文全解》,长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7(2)黄伟敏:《唐诗三百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9(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5 论文形成过程说明:

一:选题过程

由于个人对李白诗歌的喜爱,就产生了来分析李白诗歌的想法,仔细看看李白的诗歌都是那样的被大众所熟知,所以找到这样一首我认为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来分析,希望从中找到诗人创作的独特性的其超出常人的典型特征。二:收集查阅资料过程

为了能使着篇论文有一定得深度,我又重新再读了《唐诗三百首》,并查阅了许多资料蔡德权《高中文言文注释》游梦恩《中国文学史》,上网看了许多相关信息。三:撰写初稿、修改定稿过程

经过一系列准备,我列出了这篇论文的提纲

(一):序论

从《唐诗三百首》中对李白的介绍导入李白这个人物及其诗歌特点,点出本篇论文所要分析的问题

(二):本论

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分析得出:李白的诗歌是性情的直然流露;是主观感情的浓烈表达;是语言美的华丽体现。

(三):结论

真正的艺术家都具有超出常人的性格和品质,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正是其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的真、善、美才被后人所敬仰,称道。

据此逐渐展开了分析,在创作中不断完善和修改,终于完成。

第二篇:浅谈李白与酒

浅谈李白与酒

【摘要】若论酒中仙人,当之无愧的自然是诗仙李白。李白一生放荡不羁,诗作甚丰,他大多数的传世名篇都是在半醉半梦中写就的,他一生以酒会友,以友舒怀,以酒为朋,嗜酒如命。他借酒助兴,酒中作诗,诗中有酒,酒诗颇具深意。李白将人生体味诉诸于酒,由酒来激发,以诗来张扬,诗歌因奇绝的想象与酒的醇香而获得了生命的品质。他将酒与诗的完美结合,以瑰丽肆意谱了一曲“酒神颂”,把整个盛唐带上了浪漫主义的巅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千年不衰。本文就其酒诗进行分类探讨,寻找其诗酒诗创作的思想很源、人生价值取向及酒诗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酒诗 送别 郁结 糊涂 豪情 太白精神

一、别友酒诗

古人与友分别时,均要饮酒设宴,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祝愿等思想感情。李白将离别的心情倾在酒杯中为友人壮行,如《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此诗饯别风格平淡、自然朴质。天宝三年,由于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生活使他看清了朝廷的腐败,常醉酒狂放,被玄宗疏远,最后不得不自请放还。次年,与杜甫第二次分别时,做《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中别后重逢,又举杯相送,表达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感慨世事艰辛。开元二十七年,李白过襄阳与自京放还的孟浩然相见时所作《赠孟浩然》。其中孟把酒赏月,常常醉于月色中,盛唐的繁荣激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科举的失败造成政治上的失意,最后归隐。这同样是李白的人生写照。在开元年间第一次到长安求仕,同样失意而归,最后寄情山水,不得不漫游祖国的江河山川,虽已是“文窃四海声”,但却落得“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中。

二、糊涂酒诗

当李白历尽沧桑之后,就会在酒中思考现实,追求人生的契机,产生了难得糊涂、及时行乐的心理思想。这偏重于消解不快,平衡心理。首当其冲的是《把酒问月》。此诗饮酒问月,与苏轼的《水歌调头》风格相似.。在广袤的时空中思考宇宙人生:何时有月亮?想象嫦娥与谁为邻?从而发出了宇宙之恒、人之渺小:今人古人皆流水!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与自由。对自身一定的解脱。故有“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的感慨。

又如《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写自己因李璘之事长流夜郎。“借巴陵无限酒”醉倒在洞庭湖的秋天,淋漓尽致表露出内心的悲愤苦闷,报国无门,就抚平了作者苦痛与创伤。

在李白传世名篇《行路难》中,对历史的观照中重新发现现实,从而发出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之感慨。这些均体现在人生有艰之时,借酒淡薄难得糊涂及时行乐的思想。

三、郁结酒诗

现实与理想总是有距离的,当诗人的理想抱负得不到实现,忧国忧民,苦闷不堪,但饮酒赋诗透露出对理想与追求仍是坚定不移的,独立不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一开始就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逝者如斯,人生多悲,这是永恒的悲剧意识。李白笔下却毫无遮蔽,脱口而出,突兀、自然、直率、深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正值秋雁南归,登高畅饮以感怀青春不驻、岁月无情的大悲与理想无觅、壮志难酬的烦忧熔铸在一起,使壮思腾飞,青天览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只得归隐扁舟,写出了诗人由悲而隐的心灵里程。其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绝唱。李白的郁结酒诗,虽有不称意的苦痛,却不消沉悲观,透露出明朗与豁达。

四、豪情酒诗

人生或得志或失意,或怀材不遇、或不满现实,总会以博大胸杯饮酒赋诗,唱出自己的豪情壮志与达观心理,塑造了狂放不羁,豪气冲天的李白风格,豪情酒是李白最具魅力的酒,而豪情酒中最具代表的当属《将进酒》。这首诗中,李白尽情挥洒着天赋本真,醉酒撕破了灵魂的栅栏,破除了心灵的桎梏,酒将他引向了审美之维,使他能够面对本真的心灵和悲剧的真相:“自古圣贤皆寂寞”。理想是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的,这万古之愁是酒也化不开的。但是,李白的悲剧感不是消极的,他不仅在追问中体验到了超越的快乐,更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追寻和对不合理的因素的否弃而使自己的思想趋于澄明,使自己人格和境界得以提高。因此,酒不仅使他的生命得以张扬,使他的人生趋于审美化,酒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发挥了极致,酒也获得了真正的生命形式。此诗摆脱了功业、生命和价值的桎梏,只有一股冲决一切、喷薄而出的激情,将人的自然情感发挥的酣畅淋漓,也使李白的诗歌登上了不可企及的浪漫主义的颠峰。

李白一生饮酒千杯,他却是非一般酒徒对酒的嗜好,而是寄人生于酒,酒品人生。实际上,李白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不同王绩的“兀然成一醉,谁知怀抱深”的消极避世,不同于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闲适感怀,不同于晚唐罗隐的“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借酒消愁。李白是借酒诉愁,却不消沉,是清醒者的咿语,豪迈者的狂啸。

李白与酒的完美结合,以其自由不羁的生命唱出一曲“酒神颂”,把整个盛唐带上了浪漫主义的巅峰,从而使其成“谪仙”。

第三篇:李白与酒

李白与酒

内容摘要:究其“诗仙”李白的一生,可见酒之于李白的意义之大。一方面,酒使李白有仙姿逸态,也使其饮酒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光焰万丈;另一方面,酒在李白的笔下,直接变成一种情趣饱和、独立自主的文学意象,其饮酒诗更是从文化上赋予了酒深刻的内涵和非凡的精神内质。

关键字:酒

李白 饮酒诗

酒,之于曹操,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于杜甫,是“樽酒家贫只旧醅”;之于李清照,是“三杯两盏淡酒”;之于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对于他们,酒或许只是偶然拈来的。而之于“诗仙”李白,酒则是一种寄托,一种承载。酒,不仅是他生活的组成,更是生命的组成。

李白一生与酒结缘,少有酒癖,长而不衰,又至死不休。唐孟棨《本事诗》说:“(白)初自幼好酒,于兖州习业,平居多饮。又于任城构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其上,少有醒时。”[1]李白待召翰林之时,依然“嗜酒,日与酒徒醉于酒肆”[2],而到暮年“除诗歌之外,惟一的嗜好就是酒”[3]。另据李白自述,他不可一日无酒,有酒则开怀痛饮,“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赠内》)。这些诗句显然是夸张,但足以看出李白在生活中的好饮、豪饮。不过,人们对李白的景仰和热爱,关键还不在其豪饮,而在酒后超人的文思才智和非凡的气度品格。五代王仁裕《开元夭宝遗事》载:“李白嘴酒不拘小节,然沉醉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白所见,时人号为‘醉圣’。”从李白的饮酒诗中,我们最容易感受到其鲜明突出的个性,同时其所赋予酒的深厚文化内涵,形成了影响后世深远的“太白遗风”。

一、作诗千百首 只需酒一壶

怎样才能达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雪精神”的状态呢?葛景春先生说道“最好的办法是饮酒。在酒精的作用下,诗人把自己从现实喧闹中隔离出来,进人一个相对虚静的环境中,此时才能进入创作状态。” [4]

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欲望和灵感。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盛赞李白“一斗诗百篇”,陆游说他“饮似长鲸快吸川,思如渴骥勇奔泉”,就连不喜李白的王安石也承认“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这些人在评价李白诗歌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诗人豪饮后的才思敏捷。而在他的创作中,酒作为诗中的意象常常刺激其创作冲动,触发其灵感。饮酒使诗人无所顾忌,只求将自己心灵中感受最强烈的东西一吐为快,使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酒能丰富诗人的奇思妙想和想象。李白在酩酊醉意中,他邀明月对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其一);他飘然若仙:“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拟古》),“蟹螯即金液,糟邱是蓬莱”(《月下独酌》其四)把自己的奇想、无边的自信和夸张的词句溶在一起,奇思妙想尽在诗中。

酒能鼓动诗人的豪情万丈和狂傲。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一醉累月轻王侯”,他曾经醉草吓蛮书,在宫中扶醉填词他貂裘换酒,将船买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游洞庭》其一)。“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未写杯中之物,未写酣饮之态, 一句“空对月”,却遍洒酒的豪情,将饮酒写得诗意而淋漓,放荡不羁而才华横溢。

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李白这个人,酒入豪肠,有三分啸成剑气,余下七分酿成了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诗予酒之雅 诗予酒之名

从文化内涵来看,酒,是俗人纵情享乐的狂欢剂,是自我麻醉和逃避现实的良药。但在李白的饮酒诗里,酒的内涵主要是以酒解忧、以酒言志,着重肯定生命的精神层面: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月下独酌四首》其四)、“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但是在这种借酒以销“万古愁”的同时,虽然表面上李白说些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乃至于出世退隐的话,其实“这都是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政治热情无处寄托,特别是在遭受失败和打击之后,一种无可奈何的发泄。他的寻欢作乐、放浪形骸的诗篇背后,可以发现他充满痛苦和愤懑的心灵。”[5](代前言P13)但李白并没有由此滑入消极之中,而是抒写自己的豪壮胸怀和理想志向:“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三),从而把酒提升到了高雅的品位形象。

从精神实质来看,酒是一种狂欢和生命本能的迷醉,是生命欲望的展示和满足。但在李白的饮酒诗里,酒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实质起着引导诗人进入自由的审美境界的作用。在酒醉状态下,精神获得极度的自由,心灵得到极大的充盈,即心灵的一种自在遨游。这种心醉,与天地万物同醉,如同庄子的“与天地精神独往来,而不傲睨于物”[6](P1099)的精神,所达之境界是心灵的自适:“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其二)同时,酒和诗交融的快乐不是极端的狂欢,而是一种节制狂暴和纵欲的快乐,是一种天人互合的精神陶醉:“一樽齐生死,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月下独酌》其三),李白在醉中突破了感性个体狭小困窘的现实生活,而在精神上无限拓展空间,忘记了官场生死,忘记了世间纷扰,甚而忘记了自身存在,达到与天地万物无隔的独特精神体验。这是一种不同于本能和欲望展现的生命精神,从而赋予了酒崇高的精神实质和独特的文化性质。

可见,酒之于李白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是诗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患难与共的知己,抒情寄意的桥梁。同时,通过李白的饮酒诗,酒成为一种肯定生命的精神、理性与欲望浑融一体的心醉,是心灵自在飞翔的一种审美体验。

“杯酒幽幽,如李白的性灵;酒韵绵绵,若李诗之余音。酒,铸就了李白的风骨,摆渡出李诗的灵魂。”[7] 醉倒在李白的酒中。

[参考文献] [1][唐]孟棨.本事诗,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引[M].中华书局, 1961.[2][后晋]刘昫.旧唐书·文苑列传(卷一百九十下)[M].中华书局, 1975.[3]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1.[4]葛景春.唐诗与酒一一试论酒与酒文化精神对唐诗的影响[J]《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 [5]安旗主.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成都:巴蜀书社, 1990..[6]郭庆藩.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61 [7]束舒娅 酒韵渡诗魂——李白和他诗中的“酒”[J]《学语文》2007年04期

第四篇:李白与酒资料整理

从艺术成就上来讲,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李白写饮酒和关涉到酒的

诗,《李白酒诗注》一书收达251首之多,占了他 现存全部诗作约1/4,我们称这些诗为“酒诗”。我们不仅能从李白酒诗的数量和比例了解

李白与酒的关联程度,还可从李白酒诗的内容、写作手法、内心世界、人生哲学等多个层面来探 讨酒和酒文化对李白的影响。

酒是李白人生的组成部分

李白一生喜爱饮酒,饮酒不但让他得到了一 种物质享受,而且也让他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 同时在他的人生里,酒实际上也成为了他割不 开、舍不掉的组成部分。

李白一生中,有过欢乐、理想、抱负,但也有

过忧愁、不幸、失落和坎坷,这些都能从他的酒诗 中得到证实。欢乐与忧愁,理想与不幸,抱负与 坎坷,必然会给他带来不同的心情。虽同是一杯 酒,但在不同的心情下端起酒杯,就自然会有不 同的体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效果。

当李白心情舒畅,无精神负担时,他把饮酒

作为一种享受,作为一种欢娱的方式。为了求得 欢乐,他没有什么顾忌,也放得开。因此,“琴奏 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与君 饮,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前有樽酒 行二首》之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 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 中与幽人对酌》)可以“中霄出饮三百杯”(《豳歌 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5 1 人们平时总爱用“万事如意”、“一帆风顺”、“事事开心”等话语来祝愿别人,但在现实生活中 真正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是很难的。李白 的一生,有成功的时候,但不少时间却是失意的, 时常还会遭到谗言、排挤。因此,他有时也会带着 消极情绪面对社会,赞赏隐士生活。在这种情绪 下,他饮酒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表白,是一种发 泄他看淡理想、前程,甚至看淡社会。

李白对“功名富贵”也有过清楚的认识:“功名富贵若长 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可能是因为 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多了的缘故,才把希望寄托 在酒杯中。“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春日 独酌二首》之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 名。”(《路难行三首》之三)“白发对绿酒,强歌心 已摧。”(《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今夕 不尽杯,留欢更邀谁?”(《宴郑参卿山池》)“曲尽 酒亦倾,北窗醉如泥。人生且行乐,何必组与。”(《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从这些诗句里,我们 就能了解到他当时的情绪或心情。

李白饮酒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解愁,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月下独酌四首》 之三)愁有不同类型,况且愁的程度也有差异。有时候,确实是酒到愁除,“穷愁千万端,美酒三 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同上之四)“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 酒》)“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江 夏赠韦南陵冰》)用酒解愁,也并非时时有用,有 时可能适得其反,会“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 愁更愁。”(《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他在 《上崔相百忧章》一诗就说“金瑟玉壶,尽为愁 媒。举酒太息,泣血盈杯。”这个时候的音乐、美 酒,反而成了“愁媒”,酒杯装的已经不是美酒 了,而是泪、是血。

由于李白经常饮酒,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家 庭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对妻子也觉得有些愧疚。对此,他用《赠内》一诗对妻子表示歉意。他说: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 常妻。”太常妻,出自《后汉书·周泽传》的一个 典故,说东汉的周泽,时为太常(官名,为九卿之 一,专掌祭祀礼乐事宜),经常病卧在斋宫,妻子 怜悯他年老有病,探着头问候。周泽对妻子大 怒,将其送到牢房关起来。时人讥讽道:“生世不 谐,为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 斋,一日不斋醉如泥。”言周泽不近人情,难为其 妻。这实际上是李白在向妻子进行自我检讨,作 自我批评。

李白在酒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字就 是“醉”,共出现了159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呢?我觉得应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多为夸张,说 “醉”而不醉;二是程度有限,《说文解字》说: “醉,卒也。其度量不至于乱也。”在平时饮酒的 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现象,那些往往说“我醉 了”,其实没有醉。而真正喝醉了,说话时连舌头 都不好使了,但他却说“我没醉”。李白如果真 正到了站立不稳,说话字腔不正的醉酒程度,他 就写不出那么好的诗歌来,也恐怕枉为酒仙。在 李白的251首酒诗中,题目用“醉题”、“醉后”等 词语的就有15首,如《醉题王汉阳厅》、《醉后赠 王历阳》、《铜官山醉后绝句》等。这些诗,应当 都是酒后之作,或者说都是“醉”后之作,可是当 你读后,你觉得他真的醉了吗? 李白的一生经历了不少的风雨坎坷和喜怒 哀乐,酒伴随了他一生,成了他人生的组成部分, 也是他平生最知心的“朋友”。在酒面前,他无 话不说,并一一写入诗中,真谓“酒后吐真言”。他的情绪、志向、人生观,都能通过酒诗对他进行 解读。我们研究李白,就应将酒作为他人生的组 成部分来研究,否则就不能全面了解李白。、李白喜爱酒的理由

李白为什么对酒如此喜爱呢?我认为在《月

下独酌》诗里已比较集中地阐明了他的理由和观 点。《月下独酌》,约作于天宝三年(744)春,一 共有四首。其中第二首写道: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这首诗共14句70字,集中地谈了他爱酒的 四大理由,即:第一,天爱酒;第二,地爱酒;第三, 贤圣(可谓人)爱酒;第四,为了了解大自然的规 律(常理),使人与大自然和谐一致。既然天爱 酒,地爱酒,贤圣爱酒,而且还可以通大道、合自 然,那李白爱酒就有了充分而足够的理由。不仅如此,饮酒还有其它重要作用。于是在 《月下独酌》的第三首中又说道:“醉后失天地, 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在第四 首里说:“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 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甚 至还说:“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李白在《月 下独酌》的第三、四首诗里,主要阐明从酒中得到 乐趣和用酒解愁两条理由。

李白在《月下独酌》诗里集中阐述了他爱酒 的六大理由。在李白看来,这六条理由对他来讲 都是非常充分的。他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去 做的。因此,《月下独酌》是李白酒诗的重要代 表作,既集中表明了他爱酒的观点,又体现了他 的人生观,同时又是对他一生为什么钟爱饮酒问 题的最好回答。

诗与酒都是李白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 至是滋养他一生的源泉。酒是灵,诗是魂,诗与 酒共同注释了李白的一生。对于李白,酒是诗化 了的酒,诗是酒化了的诗,诗酒一体,相得益彰。

酒以诗名,诗以酒名,酒与诗使得李白一

生带有许多传奇色彩。杜甫言:“李白一斗诗 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 称臣是酒中仙。”•lx更增加了李白诗仙的知名 度。

李白醉中所作之诗,有一种排山倒海的 力量,体现一种壮美。在醉中,他热血沸腾, 心潮汹涌:“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 湘!”•l}他的长篇歌行,多写于醉中。象他的 《玉壶吟》、《梁园吟》、《江上吟》、《笑歌行》、《悲歌行》、《行路难》、《把酒问月》、《答五十二 寒夜独酌有怀》等都是酒后即兴之作。最能 代表他这类作品的就是他的名作《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主人何为言少 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 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 愁!此诗是劝酒歌,诗中虽然语含悲愤,惜时不我 遇,叹岁月蹉跎,但语句雄奇,豪气盖世。诗 人十分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 复来!”他非常相信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努 力寻找自我的实现,虽然屡遭坎坷和挫折,可 一点也不感到气馁。他虽然在大发牢骚,但 决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而是企图在酒中寻 找慰藉,补充力量。酒犹如他的能源,帮助他 排除忧愤,自慰自解,增强他斗争的信心和勇 气。严羽评曰:“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字句赏 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 即成,此其所长。”•l~此语所言极是,正是酒激 起李白的满腔豪情,写出了这样激情澎湃,势 如江河的壮美诗篇。

第五篇:浅谈李白与酒的情结

浅谈李白与酒的情结

目 录

内容摘要„„„„„„„„„„„„„„„„„„„„„„„„„„2

关键词„„„„„„„„„„„„„„„„„„„„„„„„„„„2

正文

一、送别酒„„„„„„„„„„„„„„„„„„„„„„„„„3

二、相思酒„„„„„„„„„„„„„„„„„„„„„„„„„3

三、糊涂酒„„„„„„„„„„„„„„„„„„„„„„„„„4

四、郁闷酒„„„„„„„„„„„„„„„„„„„„„„„„„5

五、豪情酒„„„„„„„„„„„„„„„„„„„„„„„„„5

注释„„„„„„„„„„„„„„„„„„„„„„„„„„„„8

参考文献„„„„„„„„„„„„„„„„„„„„„„„„„„8

浅谈李白与酒的情结

内容摘要:李白将人生体味诉诸于美酒,由酒来激发,以诗来张扬,彰显其浪漫气质和狂傲的独立人格,诗歌因青春的魅力和酒的醇香而获得了生命的品质。他将酒与诗的完美结合,以其自由不羁的生命唱出了一曲“酒神颂”,豪放飘逸与清新自然的诗风,把整个盛唐带上了诗意---青春的高峰,获得了“诗仙”的佳誉。

关键词:李白 酒 情结

自古酒文一家,诗酒一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可追溯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如其中的《卷耳》、《七月》。魏晋时期的曹操、曹植父子,曹操有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更有陶渊明的《饮酒》诗共二十首。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尤其是唐代的诗歌更是香酒酿成的,盛唐则留下了中国文学美的极致,其代表就是李白。就连老成持重的杜甫也道:“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李白更是好饮,善饮,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杜甫给李白的画像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也说:“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圣贤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杯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可见,他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古以来,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也能使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使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它也能使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使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酒,它见证了人类生活的酸甜苦辣,欢喜时饮酒助兴,痛苦时以酒解忧。到现在还留传着婚丧嫁娶时都要饮酒的习惯。第一悲剧哲学家尼采说过: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醉是日常生活中的酒神状态。他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李白就是这样将人生体味诉诸于酒,由酒来激发,以诗来张扬,诗因青春的魅力和酒的醇香而获得了生命的品质。综观其诗歌,可窥其一生所饮之酒有以下几种:

[2]

[1]

一、送别酒

古人与友分别时,均要饮酒设宴,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祝愿等思想感情。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也是,他将离别的心情倾在酒杯中为友人壮行,如《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此诗饯别风格平淡、自然朴质。天宝三年,由于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生活使他看清了朝廷的腐败,常醉酒狂放,被玄宗疏远,最后不得不自请放还。次年,与杜甫第二次分别时,做《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中别后重逢,又举杯相送,表达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感慨世事艰辛。

二、相思酒

此非红颜之思,而是志同道合的知己之思。主要是对古今嗜酒达人的思慕、想念。开元二十七年,李白过襄阳与自京放还的孟浩然相见时所作《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之。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何仰?徒此揖清芬。”其中孟把酒赏月,常常醉于月色中,盛唐的繁荣激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科举的失败造成政治上的失意,最后归隐。这也是诗人李白的写照,在开元年间第一次到长安求仕,同样失意而归,最后寄情山水,不得不漫游祖国的江河山川,虽已是“文窃四海声”,但却落得“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中。

再如《沙丘城下寄杜甫》中有“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言鲁郡的酒美,齐女的歌舞更是多情,只因好友杜甫走了,日夜思念,以至于再醉人的美酒也无味,再多情的歌舞也没意思,美酒、佳人不醉人,诗人独醉于对杜甫的思念之中,直接倾诉无法排遣的愁情,最后发出了“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不仅以酒思慕同时代的友人,更仰慕古代嗜酒的达人。他在《东山吟》中仿效谢安的纵情游乐:“白鸡梦后三百岁,酒酒浇君同所欢。”又自喻为陶潜、阮籍和张翰等人的迁兴于酒:“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此窗下,自谓羲皇人。”(《戏赠郑溧阳》)

三、糊涂酒

当李白历尽沧桑之后,就会在酒中思考现实,追求人生的契机,产生了难得糊涂的心理思想。这偏重于消解不快,平衡心理。首当其冲的是《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不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此诗饮酒问月,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风格相似。在广袤的时空中思考宇宙人生:何时有明月?想象嫦娥与谁为邻?从而发出了宇宙之恒、人之渺小:今人古人皆流水!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与自由,对自身一定的解脱,故“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又如《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写自己因李璘之事长流夜郎。“借巴陵无限酒”醉倒在洞庭湖的秋天,淋漓尽致表露出内心的悲愤苦闷,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唯有酒抚平作者内心的苦痛与创伤。

再如,《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诗人在淡远宁静的洞庭湖畔产生超凡脱俗、忘却世俗的幻想,奇思异想如何才能乘流直上九天?内心充满了巨大的矛盾和痛苦,无处可诉,只有洞庭充满人情味,月光美酒以痛饮,在糊涂中追求逍遥洒脱。

还有,李白在《行路难》中,对历史的观照中重新发现现实,从而发出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之感慨。及《答王十二独酌有怀》、《江上吟》等,均以饮酒求解脱。

四、郁闷酒

现实与理想总是有距离的,当诗人的理想抱负得不到实现,忧国忧民,苦闷不堪,但饮酒赋诗透露出对理想与追求仍是坚定不移的,独立不迁。如《月下独酌(其一)》: 花前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独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前面说过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的不得志,更有孤独与悲伤,只能在花前月下独酌超脱,自醉于人生的醒醒醉醉。

又如《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开始就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逝者如斯,人生多悲,这是永恒的悲剧意识。李白笔下却毫无遮蔽,脱口而出,突兀、自然、直率、深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正值秋雁南归,登高畅饮以感怀青春不驻、岁月无情的大悲与理想无觅、壮志难酬的烦忧熔铸在一起,使壮思腾飞,青天览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只得归隐扁舟,写出了诗人由悲而隐的心灵里程。其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绝唱。

又如在《梁园吟》中借畅饮作诗抒己不遇之情: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李白的郁闷酒,虽有不称意的苦痛,却不消沉悲观,透露出明朗与豁达。

五、豪情酒

人生或得志或失意,或怀才不遇、或不满现实,总会以博大胸怀饮酒赋诗,唱出自己的豪情壮志与豁达乐观心理,塑造了狂放不羁,豪气冲天的李白风格,豪情酒是李白最具魅力的酒,而豪情酒中最具代表的当属《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莫停杯。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开头两句,意境开阔,大自然依然如故,而人生几何,但悲观不是李白的性格。“人生得 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有饮酒作乐的机会,就纵情狂饮作乐,虽此时被玄宗赐金放还,但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及“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豪情。“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用夸张恣肆的语言,酣畅淋漓地表达出享受人生的快意,诗人兴之所至,禁不住“杯莫停”,“与君歌一曲”。美酒、美食、美乐不足为贵,但愿永远沉醉其中永不醒。古来圣人都寂寞地死去,只有纵酒者留有声名。昔时陈王曹植嗜酒,“斗酒十千”不足惜。东道主担心饮酒过多时,诗人却发出了将“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饮酒之狂,忧愤深广,执着无忌,自然奔放。

这首诗中,李白尽情挥洒着天赋本真,醉酒撕破了灵魂的栅栏,破除了心灵的桎梏,酒将他引向了审美之维,使他能够面对本真的心灵和悲剧的真相:圣贤自古就是寂寞的,理想是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的,这万古之愁是酒也化不开的。但是,李白的悲剧感不是消极的,他不仅在追问中体验到了超越的快乐,更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追寻和对不合理的因素的否弃而使自己的思想趋于澄明,使自己的人格和境界得以提高。因此,酒不仅使他的生命得以张扬,使他的人生趋于审美化,酒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发挥到了极致,酒也获得了真正的生命形式。此诗解脱了功业、生命和价值的桎梏,只有一股冲决一切、喷薄而出的激情,将人的自然情感发挥的酣畅淋漓,也使李白的诗歌登上了不可企及的浪漫主义的颠峰。

又如《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罗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百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槽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其中我们可以完整地感受到诗人早年的精神风貌,虽有几涉放荡之嫌,李白将心理情感发泄于酒,表现出天真超脱,青春之狂的魅力。

天宝初受唐玄宗征诏,年过四十的李白终获仕宦的机会,激动之心溢于言表,乃饮酒助兴作《南陵别儿童入京》:“呼童烹鸡酌白酒,高歌取醉欲自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表现出豪情、自信并出狂言。

又如天宝十五载,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手下士兵在洛阳城肆意横行,无恶不作,百姓南逃,李白也不例外,乃作《扶风豪士歌》,“来醉扶风豪士家”写扶风豪士与己同仇敌忾,“饮酒岂顾尚书期”,不必考虑昏庸无能的朝廷,朝廷是靠不住的。“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举酒干杯,抒发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胸怀。

[3]又如《行路难(其一)》,虽内心苦闷,设宴饮酒解忧,但仍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时,他还狂放不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鄙视那些庸才贵仕的权要:“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李白于酒中的狂放尽兴,至老未变。如《九日》:“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三月,空歌怀友生。”、“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九日龙山》)

此外,还有闲情酒,主要是诗人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暮年归隐山林,赋诗饮酒,找到本真的安逸与自然。如《山中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写与友人在和谐自然的山林生活,还有《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且有《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此诗是诗人客游南陵,借酒抒怀,乐以忘忧。

李白一生饮酒千杯,他却是非一般酒徒对酒的嗜好,而是寄人生于酒,酒品人生。实际上,李白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太天真,他把时代投影的假象当作真实的现实,以为自己的任何浪漫的理想乃至幻想都会实现;他又爱憎太分明,不委屈求全,傲骨太硬,不愿屈身权贵。这样一种以理想取代现实的人生必然充满着现实的悲剧性,酒则是对现实的不满。然而理想、天真、爱憎、傲骨,却正是一个青春人所具备的条件,酒则是对青春的唱响。他不同唐初王绩的“兀然成一醉,谁知怀抱深”的消极避世,也不同于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闲适感怀,也不同于晚唐罗隐的“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借酒消愁。李白则是借酒诉愁,却不消沉,是清醒者的咿语,豪迈者的狂啸。

总而言之,李白与酒,如虎添翼,如鸟添羽,水乳交融,相依相赖,诗酒人生,酒诗佳章。酒张扬了诗人昂扬进取、坚不可摧的人生精神。同时,酒抚慰了诗人痛苦郁闷、屡遭排斥的有情之心,酒成全了诗人才华横溢、脍炙千秋的名篇佳作。李白与酒的完美结合,以其自由不羁的生命唱出了一曲“酒神颂”,把整个盛唐带上了诗意——青春的顶峰,从而使其成“仙”。(贺知章曾称其为“天上谪先人”)

[注释] [1] 何满子.中国酒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薛天纬.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M].黄山书社,2005 [3] [4] 冷成金.唐诗宋词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参考文献] [1](唐)李白.李白集.张瑞君解评[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2]冷成金.唐诗宋词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郭预衡.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郁贤皓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薛天纬.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M].黄山书社,2005 [6]王步高等.唐诗鉴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何满子.中国酒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下载李白与酒和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白与酒和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白与酒有关的诗

    李白与酒有关的诗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

    李白与酒相关诗句十首

    赶酒会 李白与酒相关诗句十首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作者:李白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与李白诗情有关的三个关键字酒﹑月﹑剑

    与李白诗情有关的三个关键字:酒﹑月﹑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 题记通读李白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描......

    论文:李白与月

    李白与月 古往今来的诗人中,与月亮结下不解之缘而又经常吟咏月亮者,当推李白。在太白诗集中,咏月之多达三百余处,足见诗人平生对于月亮的酷爱,乃至死后还留下采石矶乘醉入江捉月......

    李白与酒的情结论文

    小议李白与酒的情结 [目录] 一、阐述酒的文化含义,引出李白诗正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人以酒入诗这一文学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二、李白诗中所饮之酒的分类。 1、送别酒:惜别友......

    李白写酒诗

    月下独酌其四 穷愁千万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 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 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 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 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 糟丘......

    李白的诗酒情

    李白的诗酒情 一提起李白,人们就自然地把他的酒和诗联系在一起,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每日必饮,没饮必醉,醉时常吟,妙语横生,你看,“李白斗酒诗百篇”可不就是证据么。 李白的《将......

    浅谈李白的诗酒人生

    浅谈李白的诗酒人生 唐代一大诗人李白,一生曲折坎坷,面对狂风暴雨血雨腥风,李白这个痴狂之人,唯有用诗歌、用美酒来麻痹他的心灵,来显示他的洒脱。虽然李白仗着他的才气,可以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