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藏民族文字的起源及传承
藏民族文字的起源及传承
摘要:藏族作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其拥有悠久的历史,也具有很多丰富的内涵。在对藏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藏族文字的起源与传承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尤其是藏族文字的起源。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搜集了大量相关的资料,通过对关于藏语起源的史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从整体上对藏族文化起源方面存在的吐弥造字与改字说两种观点进行研究,并且以吐弥造字说为主体,在藏文蓝本方面存在的争议主要是藏文是仿造范文、笈多文以及古于阗文以及像雄文中哪一种文字创造的,在史书中的记载与现在的研究结果倾向有差异。而且对藏族文字起源问题以及传承问题进行研究,对最终解决有待于更多古代藏文文献的出现以及研究有促进意义。关键词:藏族文字;起源;传承
一、前言
1.1研究背景
藏族文字的历史十分悠久,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对藏族文字的保存与继承藏民族的古代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对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发展,藏族的很多学者通过藏文学下了很多优秀的著作以及典籍,其中对藏族人民的经历以及漫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记录,同时也对藏族的各兄弟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进行了记录。而随着发展,在吐蕃王朝崩溃以后,各部都分裂割据,并且互相混战,文物典籍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仅仅是除了敦煌遗存的藏文写卷以及部分的碑刻等以外,其他的都荡然无存了。因此吐蕃王朝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重要的史实都成为了千古之谜。在藏学的研究之中,对藏族文字的起源研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有很多学者都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不过在研究以后所取得的成绩都没有达到预期想要的效果。对藏族文字这种古老的文字的起源以及形成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由于这众多的说法都不一致,也使藏族文字的起源以及传承更加的让人着迷。
1.2研究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藏族文字的起源以及传承会有一定系统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学者在以后对藏族文字的起源以及传承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依据,对了解藏族文字的真实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1.3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的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进行,通过阅读大量的史料以及对藏族文字研究的文献,对其文献中的观点进行总结。结合自己所阅读的史料以及前人研究的结果,总结出自己的观念,对藏族文字的起源与传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认识。
1.3对藏族文字起源的两种主要观点
对于藏族文字起源内容的研究有很多学者都进行过,根据研究发现藏族文字起源的两种主要观点如下:一种观点认为在上个世纪上半叶三十年代,松赞干布派大学者吐弥桑布扎到印度去学习梵文在其学成回国以后,通过对所学习到的梵文进行效仿,最终创造出了古代藏族文字。还有一种观点是认为在统一藏文创制以前,西藏地区就出现了文字,并且这些文字在进行广泛的使用,这些当时使用的文字主要是与古代的南语、于阗文以及像雄文有关系。这两种观点一直都在争论补休,其主要争论的焦点就是佛教是从印度传入到西藏之前有无文字的问题。
二、吐弥创造藏族文字说
在很多的史料之中都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感觉了解在《五部遗教》、《柱间史》、《贤者喜宴》、《汉藏史集》、《青史》、《红史》、《西藏王臣记》、《新红史》等传统的历史文献中都对关于阿努之子桑布扎根据梵文创造藏族文字的记载。根据妥妥日栗赞王时期,这是获得正法的起首,在那个时候只有是经过函来往,而却没有书写、念诵以及讲说等事情的出现。在松赞干布执政的初期被称为雄于世,周边的邻国在每年都会前来朝贡。当时吐蕃没有文字,对需要进攻的财货以及贡品都是口信的方式进行传旨,创造一种正规和统一的文字就是为了发展吐蕃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这个时候松赞干布已经意识到了创造文字的重要性。当松赞干布意识到了正规的而且统一的文字的重要性的时候,其就派人到天竺进行学习,其中前后两次派人到天竺进行文字学习,不过由于旅途的艰辛、气候不适应等原因,都没有达到预期想要的效果。最后松赞干布又派大臣吐弥·阿鲁的儿子十六大臣中最聪明的吐弥·桑布扎到天竺去学习文字。当吐弥·桑布扎到了天竺以后,拜当时对声明文字十分精通的大学者李瑾以及拉日桑格为师。其在当时学习的过程中,不单单学习很多科学以外,还学习了很多大乘佛经,在学习回来以后,桑布扎就创造了藏文的30个字母。不过在藏文字母的蓝本问题方面,在对史书记载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史书记载都不完全一致,其中除了藏文的来源是来自梵文的记载以外,还有就是来源于今天的克什米尔,在过去是迦什弥罗、古于阗文以及笈多文和像雄文的记载。下面对其具体的进行分析。
2.1藏族文字来自天竺文 在对藏语来源的研究之中,认为藏族文字是来自梵文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看法,也是很多人研究中都普遍认为的结果。根据很多史书的记载,桑布扎在游学天竺、创造藏族文字的过程中,吐弥桑布扎到印度以后拜求了一位叫“婆罗门黎敬迪迦”的文字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并且在天才狮子座,也就是拉日巴生格面前进行文字以及梵语的学习。等到他学成回到西藏以后,根据天竺文字中的五十个字母创造了藏族文字中的30个字母。下面对相关史书进行介绍。
2.1.1《五部遗教》
其相传是欧坚郎巴在1285年掘自雅隆石窟的莲花上大师藏的五部“伏藏”文献。此书在8世纪的时候就成书,其全书包括《鬼神篇》、《国王篇》、《后妃篇》、《译师篇》以及《大臣篇》五部,其得名也就由此而来。其中在《国王篇》中就对吐弥创造藏文的内容进行了简略的记载。
2.1.2《马尼全集》
《马尼全集》又被称为《末尼全集》,其是托名松赞干布口授的有关吐蕃佛教、历史以及松赞干布本生传及教诫的一部著名的书籍,也是“伏藏”文集中的一本,其行文都是通过松赞干布第一人称的语气进行,因此此书又被称为《松赞干布全集》。相传其是由释迦桑布和竺托吾珠分别从大昭寺的夜叉殿与马鸣菩萨像下发现而获得的,对于这部书的成书年代已经难以考证。其全书一共为5个纸卷,分为上集与下集两个部分,书中有大量的内容都被写进到了《不蹲佛教史》、《红史》《西藏王统记》等众多著名的藏史著作之中,其已经成为了西藏古代历史的构建的过程中的基本素材。在书中在《法王松赞干布事迹》第五节以及《国王事迹第二十一辑》的第四辑中的对松赞干布派桑布扎到天竺进行游学并且在回到西藏以后创造脏文字的过程。
2.1.3《柱下遗教》
此书又被称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传——遗训金鬘》,也被称为《松赞干布遗教》、《大悲观世音菩萨别记——遗训净金》、《王窗柱诰》等,由于其在藏自大昭寺的宝瓶柱顶端发现,所以又被称为《柱间史》。该书被认为是由阿底峡尊者掘藏的吐蕃神圣松赞干布的遗训秘籍,其在1997年被译成汉语以后的版本出版,其在书中的第九章中“圣僧迎请本尊”中就对吐弥在印度16元之中取用了音韵,并且其余的都没有使用,其中还有元音配带辅音字母当中的。根据天竺文的34个辅音字数中对一些反写的字母进行舍弃,同时根据藏语的发音情况来增加字母,因此在创造以后的藏族文字一共具有30个字母。并且对十个后置字与五个前置字进行了论述,并且将其提到了系足字及其他分支机构完全智慧的独创。
2.1.4《布顿佛教史》、将其翻译过来为《正法生源宝藏》、《善逝教法史》、《布顿教法源流》等,其在元至治二年,也就是1322年,其是布顿大师的代表作,1986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郭和卿汉译的《佛教史大宝藏论》,在书中第四总纲之中就对吐弥到天竺学习文字的内容进行了记载。
2.1.5《红史》
《红史》是蔡巴·贡噶多吉(1309-1364)所著,在1346年开始撰写,完成在1363年,是我国学者东嘎·洛桑赤列利用北京和西藏所存九种本子校勘整理得到的。并且,根据西藏档案馆存的两种写本增补了国外刊本所缺的40页内容;同时通过征引汉、藏文资料进行详细的注释。此书是当前最完备的一个版本。陈庆英、周润年汉译本于1988年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的第九章中就对“吐蕃简述”中对吐弥根据印度的文字创造藏族文字的记载。
2.1.6《西藏王统记》 此书又被译为《西藏王统世系明鉴》,该书的作者是作者萨迦·索南坚赞(1312-1375年),是以为元末明初的萨迦派的僧人。此书在1388年成书,书中在第十章中就对印度文创制藏法王制定的十善律进行记载,其中对吐弥学习梵文以及创造藏族文字的过程与第一部分都是基本相同的。另外,引入了藏文上下加字的概念,明确表述了藏文20个字根,5个前加字,10个后加字,并详细介绍基字与上下加字的组合形式。
2.1.7《汉藏史集》 《汉藏史集》又名《汉藏文书》其全名为《汉藏史集-贤者喜乐瞻部洲明鉴》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所著,在1434年成书。,成书于1434年,1985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据我国藏学家王尧提供的国外抄本铅印于出版其藏文原版,陈庆英汉译本于1986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记载了人类起源、藏族、吐蕃萨迦与印度、西夏、汉地、蒙古元朝的关系和统治情况,关于藏文起源的记载基本与《柱下遗教》相同。
2.1.8《青史》
《青史》由明代著名藏族译师廓诺·迅鲁伯(1392-1491)所著,成书于明(1476——1479)年,该书中对汉、藏、梵文等资料进行了饮用,通过编年史的体例进行书写,为研究藏族史以及脏佛教史都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国外藏学界对此书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本世纪的50年代,就有苏联的藏学家将其翻译成为英语本,并且已经问世,其得到了国际藏学界的普遍关注,并且在1985年就出版了郭和卿汉译本。全书共分为15章,书中第一章“教法来源、西藏历代王朝、西藏前弘期佛教”中就对吐弥根据印度的50个元、辅音创造了藏族文字的30个字母的过程进行了介绍。
2.1.9《智者喜宴》
《智者喜宴》又被称为《贤者喜宴》、《洛扎佛教史》,其作者是噶举派噶玛支系的**巴俄·祖拉的内容,主要是讲印度释迦牟尼、吐蕃、于阗、西夏、蒙古王统及宗教源流,史料翔实,内容非常丰富。书中记载:吐弥仿照纳卡热楞札字,又叫龙字一种古印度文字)及迦什弥罗的等文字,在码荣宫内创制字形,通过仿照神兰查体作楷体字,以瓦都字作草书,与《西藏王统记》相同。
2.1.10《新红史》
《新红史》是班钦·索南查巴在(1478-1554)著,于1538年(明嘉靖十七年)成书,作者曾任甘丹寺池巴和哲蚌寺法台。书中记录周围各国王统(印、汉、蒙、西夏)和吐蕃、萨迦、帕竹王统情况较细,在书中的记录中,对政治方面的内容较为侧重。黄颢汉译本于1987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对于有关吐弥造字记载稍略。不过其中也有对吐弥造字的记载,认为藏族文字的起源就是这样的创造而来的。
2.1.11《西藏王臣记》
五世**喇嘛所写的《西藏王臣记》,先后在1983年与2000年分别被翻译成为了汉译本,分别由郭和卿和刘立千翻译,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在“吐蕃王朝时期-松赞干布”章节中有这样的记载,“王心思维,文字乃众德之本。适侍臣中有涅·吐米阿之子,名桑布扎者,曾受文殊菩萨加持学习364种文字;并依班智达·拉日比僧格学习声明。”在书中还对30个字母的创造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所介绍的内容也与《柱下遗教》类似。
2.1.12《敦煌吐蕃历史文书》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此书又被命名为《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在此书之中收录了馆藏于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的敦煌古藏文写卷,其中记述了吐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史方面的珍贵文献,该书基本上反映出敦煌古藏文写卷中有关吐蕃时期历史文化写卷的全貌。在“赞普传记”第八部分,明确记载“吐蕃古昔并无文字。乃于此王(指松赞干布时)之时出现也,以拿迦罗.(即纳卡热)文字为蓝本,而创造藏文”。上述所列文献虽不同详略程度的表述了吐弥造字的过程,但一致认为藏文字母来源为梵文。
从上述这么多的研究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的研究以及现有对藏族文字起源的研究中都可以看出,大家对藏族文字起源于天竺国的梵文这种说法都比较的认同。大家都感觉这种文字就是在桑布扎到天竺学习以后自己创造的,认为吐弥·桑布扎就是藏族文字的创始人,并且认为藏族文字就是从天竺文字之中发展而来的。同时在很多的史书之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因此也就有很多的学者都对这方面的研究以及此种看法比较认同,认为这就是藏族文字的真正起源。而且在很多的史书之中,对藏族文字的起源的记载也都有类似的地方,这就更说明藏族文字在起源的过程中这种起源的方式是一种被大家都接受的方式,也是一种较为具有可靠性的起源研究。
2.2藏文来源笈多文
根敦群培(1905一1951)原名阿勒克·吉扎,藏族青海省同仁县人。近代藏族著名的学者、诗人、翻译家、画家、历史学家、旅行家、散文作家。他学通藏英,在印度旅居甚久,见闻博广,其可以说是在当时学识十分广泛的一名学者,尤其是他的学术成就在藏族文化史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并且享誉海内外。他参考敦煌古文献等史料写成了藏族历史专著《白史》。1954年法遵大师译成了汉文,书中首先分析了佛教和苯教对于藏文创制的观点,然后提出,西藏以前无文字,此赞普时,始创造文字。图弥论师是印度笈多王朝统治印度时期的人。最希有者,是与图弥同时,印度哈罗沙王、鸠摩罗笈多王、苏罗亚瓦门王(日铠)等时所制之铜牌等,在现在的印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以说现在印度到处皆有。在其上面所刻的文字与藏族文字之间十分相像,因此也就会有人认为藏族文字是通过对这种文字的研究以后创造的。在这上面所刻之文字,与藏文极其相像。如果从远距离来看,甚至会感觉是一个对藏族文字不熟练的人所写的藏族文字,即使是没有学过这种文字,也能够通过对藏族文字的了解而对其所表达的内容有所了解。所以根敦群培认为,西藏文字是由吐弥论师依据笈多文字为蓝本而新创的。在其论著《藏文的由来与演变》中并不赞同吐弥以兰杂字为蓝本制造有头字,以瓦都字为蓝本制造无头字,他认为无头字不是从开始就专门制造的,而是从速写中有头字自然地产生的。这样看来古文字的字帖和至今有名的洛伊在不丹地方照样书写就十分清楚了。
2.3藏文来源古于阗文
古于阗文也叫于阗塞克语,在今天新疆和田一带曾经使用过的一种古文字,他的字母和元音符号有许多和藏文都是相同的。国外赫恩烈(A.F.RudotfHoeinte)曾经根据新疆出土的古于阗文卷子,这些卷子经过考证确定是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的卷子,这些卷子是佛经文学的残卷。在《印度碑铭学》中发表论文,通过进行研究以及对文字进行对比,认为经吐弥在克什米尔学取文字时,在那里遇到于阗僧人婆罗门黎敬,该人就将自己国家的于阗字母都教给了吐弥。他的结论是传入西藏的字母是于阗字。罗常培先生比较同意赫恩烈的观点,他在《梵文鄂音五母之藏汉对音研究》详细将于阗文,梵文,藏文分别勘比分析,并附于阗文与梵文及于阗文与藏文两个对比表,均按辅音、元音分类勘比,通过这些详细的对比以及研究。最后认为,华而德所主张的藏族文字是来源于北印度的文字的结论,不如赫恩烈的观点可信。新中国成立后王忠在《新唐书·吐蕃传笺证》中认为李敬之李即李域之李,李域指和阗,藏文与古和阗文最为接近。黄颢在《新红史》汉译本中也提到,无论从宗教信仰和地理位置看,吐蕃与于阗更有接近的便利条件。至于从于阗古文字看,如果说藏文更接近于阗文是有物为证的。
对于这种说法的研究也有很多,并且在当前这种说法被很多人所认同,认为藏族的文字就是由桑布扎进行创造的,其来源是天竺文字,也就是梵文以及古于阗文等文字进行自己创作。不过这种说法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又有很多的研究对此种方法表示怀疑,也发现了一种新的藏族文字的来源,并且在当前很多的研究之中都对这种研究表示认可,很多研究也都倾向于这个方向。
三、吐弥改造藏文说
关于藏文起源的第二种观点,认为佛教在没有传入西藏之前,西藏盛行苯教,苯教源于象雄,因此在当时使用象雄文传教,许多苯教经典是用象雄文写成的,后来才译成藏文,这种象雄文在公元四、五世纪就有了,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此就有很多学者认为藏文就是由象雄文转变而来的。并且在当前的很多言之中都有这样的观念的表述,认同藏族文字是来源于象雄文。当前在很多的书中都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并且也有很多的学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下面对这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关的观念进行总结如下。
3.1《西藏本教源流》
《西藏本教源流》又被译为《嘉言宝库》,夏察·扎西坚赞(1858-1933)进行的创作,1985年9月由民族出版社进行出版。书中记载,藏族的文字最早由桑杰所造。训言:三十个字母尽达本意。字头符号(mgo)引文分句符号(shad)断后,分字点界分了各字之间隔,元音和系足字丰富了表达内容。起初的神字演变为达瑟邦体文,依次体和玛琼体,后二者又分别演变成吾金体即藏文楷体和知玛体即藏文草体。书籍知玛体书写.。莲花生大师说:“印度佛法译成藏文时,印度文字无法改变成藏文,三十字母是从吐蕃取样,神名从自然声响引颉,咒文未译保持印度原貌,”此种说法是可信的。认为无法根据印度文创造藏文,藏文来源于象雄文。
3.2《论藏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 南喀诺布《论藏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中提到,毕若杂那)传·扎巴钦莫中记载,吐弥·桑布扎改造藏文。南喀诺布认为,古藏文的字形便于依据印度文字进行改造和比较,继而改造成吾钦体,并将格属和虚词都改造成简便的形式,用八篇《巴噶热那》即语法著作固定下来。他经过对梵文、印地文、克什米尔文、波斯文、维吾尔文、蒙古文、汉文、象雄文等古文字和藏文就“好田者人之宝也:这句话含义的各种表达方式进行了缜密的比较研究,结论认为,从语序、构词、虚词等方面而言,唯有象雄文才最接近藏文。所以他认为藏文并不是吐弥首创,而此前是有文字的。
3.3藏学家才让太的看法
藏学家才让太对藏文的起源,及其与桑布扎、松达、象雄文的关系等都进行了探索,并且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在研究以后他认为做《贤者喜宴》、《布顿佛法史》、《王统世系明鉴》等传统佛教史著作之中都有关于藏族文字起源的记载,并且对相关藏族文字起源的记载最早是来源于伏藏《玛尼全集》,不过对于《玛尼全集》的真实性,才让太也持有怀疑态度。同时在《五部遗教》和《柱下遗教》中也记载了这些事迹,但因同样是伏藏,其所记载的内容也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内容。才让太对藏文从七世纪就出现,并且对以梵文天成体为蓝本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历史上的桑布扎可能对藏文更趋于系统化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并非像后世佛教史家所说的那样赫赫有名,功勋盖世,其最大的历史功绩也仅限于使藏文更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他指出:“于阗和象雄文比起来,从各方面讲影响藏文形成的可能性还不够大。群培多杰在《藏文渊源初探》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也认为藏文本源于象雄文。4.《也谈藏文的创制问题》
《也谈藏文的创制问题》是罗秉芬所进行的研究,罗秉芬在《也谈藏文的创制问题》研究中,是通过从敦煌手卷谈起其中提到“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47号中的第八段卜辞是南木日伦赞的大相琼保·邦邑苏孜问卜时的记录”。这就说明了这段话是在松赞干布以前就形成了,这也就说明了虽然吐弥·桑布扎真的到天竺进行学习,不过其在对文字进行创造方面只是进行了正字,并不是真正的藏族文字的创始人。、此收卷长达四百多行,其所表达的内容十分的完整,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文字已经比较成熟。所以罗秉芬认为藏文产生在松赞干布之前,吐弥桑布扎如果确有其人,而且确实去天竺学习过梵文,那么他的功劳在于按梵文的字体厘定过藏文的字体和某些正字法,他不是藏文的创始人,而且藏族文字的起源到现在也不仅仅是就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其要比这个久远的多。
三、藏族文字的传承
在发展的过程中藏族文字也在不断的传承之中,其主要的传承包括了一些藏族文字的史书,而更多的是通过藏传佛教的经书进行传承的。大家知道藏传佛教在我国是属于较为早的一种宗教形式,在我国的佛教的起源之中也有对这方面的内容的介绍以及研究,通过这些经书的传阅以及扩散,才使藏族文字得到了传承。而且在当前查阅藏族的史书以及相关的书籍的时候,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么多的书籍之中最多的都是藏族文字的经书,这也就说明了,经书对藏族文字的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过在藏族的史书之中,其对于藏族文字的发展以及传承的记载并不多,当前的学者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多的是注重对藏族文字的起源的研究,对这些文字如何进行传承的研究也十分有限。这应当与藏族文字的起源研究困难,并不能让学者对其进行最明确的研究以及了解有关系,因此很多学者由于感觉藏族文字的起源都没有了解清楚,对其传承自然不知道无从下手进行研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很多的研究之中对藏族文字的传承研究十分的缺少的一个因素。
在当代藏族文字在传承的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阻碍,甚至是有很多藏族的孩子都仅仅是会说藏语,对藏族文字的认识也不多,或者是有些仅仅是会说、会读,而并不会进行藏族文字的书写,这使藏族文字在未来的传承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也是传承藏族文化的过程中应当给予重视的一点,如果不能使大家对藏族文字更好的传承,使人们学习藏族文字,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藏族文字很可能变成了一种仅仅是在历史上有的文字,并没有人对这种文字认识或者是会读。这要求在进行藏族文字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要求藏族人民以及社会各界都对这方面的内容给予重视,通过大家对这方面的共同重视,才能够保证藏族文字有更好的发展,也才能够对藏族文化以及风俗的研究有促进意义。我们希望藏族文字以及语言这种藏族人民最宝贵的财富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承,这是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宝贵财富,不应当在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被遗忘。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在对藏族文字的起源与传承方面的研究存在很多的分歧,就在现有的对藏语起源的记载之中就存在分析,这也给现代的藏族文化的研究以及对藏族文字的起源的考证带来了困难。对于所存在的分歧主要的针对两个方面的内容,集中在藏语是否是吐弥创制和创制藏文的蓝本是哪一种文字这个问题上。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研究之中藏语的起源是以吐弥创制为主体的,而对于藏文蓝本方面的相关史书以及书籍之中,多数是将其记录为梵文,不过根据调查了解,在当前的很多研究之中,都认为藏族任何的起源是通过古于阗文而来的。在本文的研究之中对这方面的内容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阅读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不过由于笔者并不是专业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仅仅是能够对当前的研究以及研究倾向有一定的总结与了解。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古代藏文文献的出现以及研究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对藏族文字的起源的研究其也会进一步的深入,并且会真正的对藏族文字的起源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致谢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还存在很多方面了解的不足,尤其是如何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这是以后自己应当注意的一方面。同时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的指导教师给予了我大量的帮助,让我对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内部审计风险有了新的了解。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让我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可以顺利的完成。
同时在这个毕业之际,我要对在大学四年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说一声谢谢。是老师们谆谆教导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了更多的成绩,也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书本知识以及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使我学习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都是我在未来工作过程中的宝贵财富。还有大学四年中的所有同学们,是这些同学们的帮助,让我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在这里我要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都说一声“谢谢”,在未来的工作以及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不会辜负老师以及朋友们对我的帮助。参考文献
[1] 群培多杰.唐景福.藏文渊源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3(02)[2] 根敦群培.陈金钟.藏文的由来与演变[J].西北民族研究.2012(01)[3] 南喀诺布.才让太.论藏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J].中国藏学.2011(02)[4] 才让太.藏文起源新探[J].中国藏学.2010(01)[5] 萨尔吉.藏文字母起源的再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6] 李永斌.西藏语言研究概况述评[J].天中学刊.2011(04)[7] 瞿霭堂.中国藏族语言文字研究五十年[J].中国藏学.2014(01)[8] 赵峥.清末民国时期西康藏区语言文字政策的演变[J].民族研究.2014(01)[9] 瞿霭堂.劲松.中国藏缅语言中的代词化语言[J].民族语文.2014(04)[10] 东主才让.试论藏语借词及其文化背景[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1] 松巴·东主才让.探析词语的民族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S1)[12] 李锦.仁真洛色.论藏族文化史的分期[J].中国藏学.2012(01)[13] 胡坦著.藏语研究文论[M].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 [14] 马学良主编.汉藏语概论[M].民族出版社.2013 [15] 薛正兴.关于文字起源研究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12(01)[16] 曹定云.中国文字起源试探[J].殷都学刊.2011(03)[17] 吴诗池.刻符彩符非文字说──兼谈文字的起源[J].南方文物.2012(04)[18] 邓卫荣.论文字理论的发展与民族文字实践工作的调整[J].民族研究.2013(05)[19] 李永宏.周一心.史菁.于洪志.论藏文起源研究[J].语文学刊.2011(03)[20] 纵瑞彬.藏文书法形态发微[J].西藏研究.2012(02)[21] 陈金钟.藏文渊源研究综述[J].西藏研究.2011(02)[22] 木仕华.纳西东巴文与藏文的关系[J].民族语文.2011(05)[23] 强俄巴·多吉欧珠.田家乐.藏文音位、声调及藏语文变化概说[J].西藏研究.2010(03)[24] 罗秉芬.安世兴.浅谈历史上藏文正字法的修订[J].民族语文.2011(02)[25] 江荻.燕海雄.藏文字符的分类与功能描述[J].西藏研究.2010(05)
第二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各个地方。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我国的经济腾飞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给各少数民族文化带来诸多影响。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
与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荒僻偏远地区,很多地方没有公路,交通只能靠牲畜和步行,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其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对稳固的传承空间。在这样一种空间里,不同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
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覆盖音乐、舞蹈、建筑、医学、历算、文学等许多方面,以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等形式存在。而这些文化基本上都源于生活,而融于生活。无论是舞蹈、音乐、或是建筑,服饰,文学,科技典籍等,都从不同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或农耕、或游牧,或捕鱼、或狩猎,或结婚生子、或养老送终……并且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不同文化间共享优秀的劳动成果。[2]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和鲜明特色,形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最早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闪耀着各民族的智慧之光。例如,一些出土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记录5000多年前的文明,上面所绘图案所反映的歌乐形式仍留在许多少数民族生活中。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当时汉民族尚未形成,诗集中的许多作品,实际上是当时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作品。至今,湖南湘西土家族在婚礼之前的告祖仪式上,还要演奏诗经音乐,所唱歌词恰恰是《诗经》中有关篇章。
(二)清朝前期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清前期已形成为多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汉族在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有所发展。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的史学出现繁荣。
蒙古族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医学,藏族的医学,维吾尔族的农业技术,壮族的织造技艺,彝族的火器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清前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加强的基础。
这其中既有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有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在东北地区,满族吸取了汉族的先进文化,满族文化也影响了汉族。蒙、汉两个民族在编纂书籍、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相互产生了影响。在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人民都会说汉语,文学、艺术、学术等方面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得到了较大发展。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中,汉族文化对藏族产生了很大影响,藏族医学在汉族医学的影响下,在医治地方性疾病和牲畜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彝族逐渐接受了汉族人的生活习俗。许多白族人说汉语,习汉字。一些纳西族封建领主的服饰渐同汉制。苗、羌等族也都接受了汉族文化的许多影响。通过兴办学校和书院,汉族文化也影响了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壮族中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知识分子。
土家族中产生了一批诗人。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同时,本民族的文化对汉族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满族和蒙古族在文字、音乐、服饰等方面相互产生了影响,形成了许多共同的文化取向。随着清朝在西藏地区统治的加强,满族和藏族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加强。蒙古族和藏族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其文学、史学、医学、建筑等方面自然有着共同发展的特点。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
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打破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造成内外文化的互动,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相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瞬间”的突变和巨变。[4]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封闭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倾泻性地展示在那些单纯、朴实的人们面前,为他们送来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丰富多变的现代网络平台使其视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同时,因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以青年人)对这些新鲜、时髦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受众群。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趋近,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在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中原本的民族服饰已完全汉化;原有的高栏建筑已改为土石结构的平居。显然,当人的意识因受外界的影响而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削弱了群体意识,增强了个体意识时,那种集体性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生命力将会因其所依附的传统社会活动(民俗活动)的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而逐渐减弱甚至终结。[5]现在,“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已不是个别现象。
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拓展了受众与传播空间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过去未被注意或重视的民族的文化之兴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得东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在钢筋水泥堆积的现代化城市里,喧闹的环境、压抑的空间与飞快的生活节奏令现代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回归自然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例如:这种心态在音乐需求方面的反映,就是在城市中形成了一股少数民族音乐热潮:《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作品久唱不衰;《盘王之女》等“新民族根源音乐”得到普遍好评;在今年的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增加了原生态组,并且这种原生态唱法成了本届大赛的最大亮点和热点。这些事实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那么同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演员的表演已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新文化的创造
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为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桶裙,设计出最时髦的时装,艺术家可以用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歌民谣,创作出最赋现代气息的音乐歌曲。以乐曲为例,我们现代乐坛上的许多著名的乐曲,都是从这个基因库中调取资料,创作而成的。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提琴曲《梁祝》、动画片《白鸟衣》都是根据民间素材创作出来的。
传统文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没了它,新文化的产生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50年过后,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我们只能像研究恐龙一样,去研究已经失去的少数民族文化。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那将是整个人类的悲哀。这样的悲剧,不应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重演。如今,少数民族文化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同时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如果不能够及时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那么,其传承便无法持续,如此便会造成一种民族文化的灭绝!因此,我们所言“保护”实际上包含了保存与发展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文化大环境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
(一)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8]国务院最近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依据法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我国积极建立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工作已经启动。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继承、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准则。作为专门法,《文物保护法》已于1982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自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3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有5处分布在民族地区(比如:西藏的布达拉宫、云南丽江古城等)。去年8月,我国又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并成为这一公约的发起国之一。继古琴和昆曲被列为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已被作为中国2005年的申报项目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出版工作也取得成绩。比如,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目前共记录了300多部,总计有6000多盒磁带;北京和各有关省、自治区出版部门总共出版了藏文《格萨尔》75部。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我国政府拨专款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三)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
如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它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
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博物馆可以分为少数民族文化实物陈列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档案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展览馆三种类型。
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土的兴旺发展
前文我们谈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自卑心理、崇外思想及好奇心的共同作用下,本土文化一时被现代文化抢占了市场。但这种现象通常只会是暂时的,因为每个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奠定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选择了最能代表本民族个性与审美趣味的文化发展模式。其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0]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在国内外巡回演出的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风情精髓,以原生态环境为背景,结合各民族性格和原生态歌舞特色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好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上,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手法,将湘西的原生态音乐一一记录。这些现象用事实说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二)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首先,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其次,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 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比如,可以考虑使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使得孩子们了解中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国家相关艺术院校也要增设民族艺术课程。再次,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恩施自治州、长阳自治县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给民间艺人定发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灭”。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因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亦不能背离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也须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的意义
所谓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不能影响下一代的发展。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与有形资源相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无形的资源更具潜能,只要我们认真保护,科学开发,这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但同时,这些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恢复的特点,一旦被破坏将不能恢复。这就需要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2.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
第一,营造理想的生态环境,调整“阴阳平衡”。这里主要是指在文化传媒、文化教育、文化创作等方面的人为调控。在传统文化传媒方面,电视编辑在节目的选题、制作上不能仅以物质利益为唯一导向,而应有高度的文化生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特别在当前更应对传统文化给以“过度的注意”,让传统文化以新的方式依然“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间。[1]在文化教育上,我们要积极推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应在中西、古今上保持一定之比例,而且还应在政策上对传统文化给以一定的倾斜。文化创作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我们应鼓励多种创作方式和多种风格的新作出现,但更应注意和大力倡导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文化新作。“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仅是中国大众的需要,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第二,培养全民的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是以“人”为中心来实现的,我们不仅要在成人中,更要在青少年中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力求改变青少年对自己的“母语”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要教育青少年,必须像保护珍稀动物、爱护历史文物一样的看待传统文化,并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如何看待文化发展中的“新旧”关系。由梅兰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换形”,是对传统文化在农业文明时期发展演变规律的精辟总结。今天,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保存方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核——既发展变化,又不以破坏原有风格为前提——对我们考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其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际,我们应该吸收这些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些弯路,在文化发展史上少留些遗憾。
第三篇: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精粹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精粹
-----省教科院附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的通知》, 根据江干区教育局“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工作指导意见,省教科院附校确立本次活动主题为“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精粹”。
我校结合实际,及时部署,认真策划,将9月的工作重点放在弘扬民族精神上,在学校师生中了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精神代代传”的真正内涵,活动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抓好宣传,形成良好开端。
9月初,我校全体学生举行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结合我校“闪亮星少年”雏鹰争章活动,开展以“文明礼仪,我先行”为主题的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各年级设置“文明示范岗”,每周“文明班级”评选活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及强化。加大学风建设的力度,在各年级各班举行学风评比,在开学第一天上,校长向全校同学提出要求: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要培养爱父母、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全校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本学期结合区“精彩一课”评比活动为契机,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班会课、中队课的评选活动,同时,特别要求语文、社会、艺术等人文学科,要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数学、自然等理科课程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人文滋养。
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为了营造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氛围,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墙报、升旗仪式、黑板报等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营造浓厚校园气氛,全校各班在开学初就布置了“以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黑板报开展评比活动。同时制定升降国旗制度,并开展“我是护旗手”评选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每周升旗,学校全体领导和老师的均认真参与,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肃穆与自豪。每次升旗时国旗下热情洋溢的讲话都给全体师生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4. 以活动为契机,寓民族精神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活动一:开展“开展“在光荣的旗帜下”主题队日活动
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怀,7月1日上午,校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带领七、八年级部分团员和少先队员开展“在光荣的旗帜下——党团队员渐成长”主题队日活动。活动通过播放建党初期、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及新时期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视频,向团员队员们展现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得飞速发展。虽然天气很热,但是队员们觉得非常有意义。同时,我们还把视频放在校园网上,要求在校学生暑期里观看,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二:“强体魄,铸意志”七年级暑期夏令营活动
为了更好的做好初小衔接,让六年级毕业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在暑期我校邀请了杭州9478部队教官,针对新七年级学生进行“铸意志,塑风采”暑期夏令营,在为期4天的活动时间里,七年级的同学们认真学习中学生的各项规范,并进行了学唱红歌、队列训练,提前学习了中学的广播操。展示活动期间,看到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统一的节奏进场时,看到同学们动作一致地进行队列变化时,看到同学们精神饱满、准确到位地做着广播操时,家长、老师们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同学们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打好了基础。
活动三:《幸福的校园 我的家》开学典礼
开学的第一天,结合《开学第一课》主题“理解幸福”,我校精心组织了以“幸福校园我的家”为主题的开学典礼。本次活动通过一年级新生走进“幸福桥” 这别样的入场方式步入新历程,全校师生玩《信任的凳子》游戏,集体朗诵《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及校长给感动人物颁奖的四个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团结互助、幸福活泼的含义,在现场的采访中,有一个孩子是这样说:“这样的开学典礼太棒了,我在游戏中体验了团结、互助,感受到了我们班级的力量,还分享了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我真的很开心哦!”本次活动杭州少儿频道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活动四:《开学第一课》感受“什么是幸福”
开学第一天,学校组织学生认真观看了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开学第一课》,这一堂关于“幸福”课,课中重点讲述了乐观自信的钢琴盲童刘浩、重庆跳太空舞步的校园师生和带着养母上学的“最美女孩”孟佩杰的故事,温馨感人,震撼人心,让现场所有学生为之动容。课后,五(3)班夏瑜告诉记者“其实,幸福只要你用心去体会,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生活在幸福之中,就会有无限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不幸,就会有激情去过好每一天”。
活动五:出一期黑板报《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精粹》
校政教处、团委、大队部结合低中高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新学期畅想”黑板报比赛,不同主题的的板报分别表达了学生传承和发扬祖国语言、祖国文化、民族精神的热情。
活动六:《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教师节庆祝活动
本届教师节,学校结合雏鹰争章活动,开展了“感恩章”的考章活动,通过“五个一”的考核内容: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标准的敬礼,一张自制的敬师卡,一份整洁干净的作业,一个文明守纪的行为,对全校学生进行考章。同时,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学校还开展以“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你”教师节庆祝活动。午休时间,校广播台还专门组织了一场“献给老师的歌”的专题广播,一首首动听的歌,一片片深情的短文充满了学生对教师们的感激和爱,更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深切祝福。本次活动浙江少儿电视台进行报道播出,不少家长表示这样实在而单纯的教师节感恩活动,值得大家学习!
此外,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期间,学校还结合推普周活动“啄木鸟在行动”寻找错别字大行动、每班召开一次推普主题班会,出一期主题为“推普”的黑板报,推出一场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题广播,在七年级、八年级举行普通话宣传卡制作比赛,全校开展“一笔一划写人生”写字比赛。结合秋季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并开展“明理章”“社会实践章”“运动章”的考章大行动,以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热情活泼、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是我们至上的精神宝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努力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 政教处 2011年9月26日
第四篇: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
旅游中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袁崇方
08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20081640410
摘要:民俗本真就是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真正的文化。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资源与民族本身的本真特征密不可分的。随着旅游业的飞跃发展,以及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使得地区民俗文化“商品化”日趋严重。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雷认为:在旅游经济中,出于赚钱的目的,任何可以合法地吸引外来游客的文化因素,都可以被包装,被定价、作为商品提供和出售给游客,文化被当做商品来买卖。舞台化是商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关键词:开发中保护、原始性、追求本真
一、旅游发展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旅游商品化,基于一种现代经济领域发展趋势的潮流之一,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也随之出现,并在旅游业迅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获得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的出结论。例如我家乡所在地
位于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的泸沽湖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也有部分纳西族人和来自木里的少数藏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阿夏走婚制)。自开发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包括我们国内的、国外的游客。使得泸沽湖地区迅速发展起来,旅游大量增收,使得湖畔地区的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泸沽湖和永宁地区的收入差距就拉开了。泸沽湖湖畔居民的收入是永宁地区的两倍甚至是三倍(来自宁蒗旅游局统计的的数据)。然而泸沽湖吸引力不仅是那碧波荡漾的泸沽湖湖水,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摩梭母系氏族婚姻制度。【1】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独特就在这里,许多人怀着好奇的欲望来到云南的泸沽湖看看这个特殊的民族的生活和习俗。
然而由于导游及商家的吹捧使得泸沽湖发展前途是令人担忧的。随着导游的大肆肆无忌惮的乱宣传,以及一些商家的利益欲做了夸大其词,以及一些列类的宣传,对泸沽 1
湖地区的民俗保护,以及当地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导游把泸沽湖摩梭走婚制带上了公众舞台,民族文化商品化,舞台化,大肆鼓动游客参与一些不健康的脱离了民族文化的另类活动。这大大的侮辱了摩梭文化,摩梭女性。至今许多人听说我是来自丽江宁蒗的,就问你们的泸沽湖是不是很开放,可以和许多摩梭姑娘睡觉。我听了真的很无言,也很生气。我觉得这是泸沽湖发展旅游的悲哀。导游素质如此的低劣所造成的。有些民族的东西是不因该拿出来放在公众视野中的,民俗它具有神秘性、隐蔽性。我觉得在泸沽湖民俗文化负面传播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当地泸沽湖的摩梭姑娘:杨二车拉姆,因为她走出云南大山后开始大肆鼓吹他们民族的婚姻,如杨二车拉姆写的类似自传的《走回女儿国》一书中就很无知的把摩梭母系氏族阿夏走婚制度赤裸裸的写了出来,销量还很好。她是无知的,虽然她的宣传使跟多的人了解泸沽湖,来泸沽湖旅游,但她没考虑到正是她的大肆鼓吹导致了摩梭走婚制的负面宣传效应。
另一个方面:就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古老的文化和民俗逐渐消失。
旅游业的发展收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具有历史见证背景的古老建筑被拆毁,被大量新兴的现代建筑所取代,还是以我们丽江为列,对于国内人来说,人人都基本上知道彩云之南有个丽江。现在丽江的旅游业发展得很火,就像当年的大理一样,来云南的游客基本上是走:“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条线,而由于丽江的发展是的大理逐步变得像一个“中转站”一样。在大理停留的时间很少,大多数游客把时间花费在丽江的游览上。丽江如此发展,使得西双版纳与大理都不敌,使得到丽江投资做生意的人很多,外商等等。然而不要光看目前的状况,我们要考虑的长远些。丽江会不会重蹈大理的覆辙呢。【2】许多丽江当地的特色在消失,古香古色的立即爱那个古城逐渐被喧嚣嘈杂所代替,如今你去古城看看,人多如牛毛。酒吧舞厅的喧嚣会使你内心如何静下来休闲。这就是旅游所带来负面的一个方面。纳西文化也逐渐在消逝。丽江本地的纳西居民被边缘化了。另外由于政府鼓民居迁出使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古城缺少了民族的文化元素。一个民族除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本质特征外,还有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这是让人一眼就能识别你是哪个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然而,这一切都比较商业化了,在丽江古城里,如今你很少看见丽江本地居民穿着他们本民族的服饰呢,几乎没有了(除个别年纪大的纳西族妇女)年轻人都是休闲或牛仔裤等等,在重大民族节日会穿下。
(一)、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逐渐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生存已处于濒危境地。在许多民族的节日业逐渐消逝,本来是要求宗族的人才可以参加的(例如在【3】宁蒗地区的毕摩祭祀活动,以及泸沽湖和宁蒗拉伯乡的摩梭和普米族的转山活动)但现在由于旅游业发展,宗教,民族宗族节日也成为了商业链上的一个部分;例如在丽江许多老东巴穿着东巴祭祀服饰与游客合影等。现在人人都有了商业意识了,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却缺乏意识。民族文化是旅游业的载体和发展的基础。
(二)﹑游客“落空感”产生,失去二次旅游的可能(回头客减少)。游者外出旅游、到何地旅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了解,了解的途径包括游客自我知识经验的积累、旅游地宣传等等因素。然而这些都不是旅游者亲身感知到的,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片面性,夸大化,从而导致旅游者从先前获得的信息中形成的对东道主社会的“预期感受”与现实旅游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之间出现了一种差距
(三)、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失去地方特色。旅游地的借鉴式发展模式就导致了文化的趋同性。民族旅游及其文化商品的出现,在某中意义上说是检验一个民族自我认同能力的,也是体现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认知能力的。当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达到一定的自觉的时候,就会产生自豪感,但当外来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利益以及为迎合游客旅游需求的时候,东道主社会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人为地加以改造,形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千篇一律,再加上现代化国际化标志在里面,丧失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只是一种旅游产品。这时候的旅游产品不再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只是一种经济产品,更严重的是产生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失去了地方特色
少数民族地区以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发各种旅游产品(泸沽湖摩梭文化、丽江纳西民族、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等)形成旅游过程中的商品交换行为。旅游商品化现象是现代旅游业中不可避免的,它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益处,同时,针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而言,它又是一种威胁,如何使旅游商品化在民族文化的“生态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的永续增长两者之间得到平衡,是我们研究民族旅游与民族经济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少数民族被三化:【4】王因权:在“三化”上下功夫中讲到:现在旅游景区的民俗文化在经过包装后趋向于“商品化、功利化、虚伪化”。文化本身脱离了它的母体,变成赤裸裸的金钱骨架。因此这样的旅游发展是可悲的。
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保护传统民俗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应走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路子,以旅游作为平台,保护、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只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古老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该做到相互协调,相关促进的。旅游业的发展因为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物质保障,反过来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又能更好持续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后完善。保持和增加更大的景点吸引力。各大旅游景区应将民俗节日文化通过一定形式展示给游客。像如对待泸沽湖的民俗文化,我们应该尊敬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婚姻制度,在开发过程中,应当正面进行宣传,适当加以引导,应让母系社族社会走婚制度要有正确的看法。应当保存它固有的那种区域性的神秘宗族特性。以及只是在内部宗族流传的隐蔽性。因为这是一方面继续会保持它的吸引力,因为神秘隐蔽才会有吸引力,如果搬上大众舞台,那就失去文化的韵味,失去地区民族所特有的性质。另一方面在于保护民俗文化不被现代文明侵蚀以致消逝殆尽,当旅游过程中过多的度当地民俗注入过多的商业因素和权力因素而被高度组织化,机构化,舞台化后,民俗旅游越来越脱离民俗原生态环境和生存的土壤,民俗生活被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中、人们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放的方式甚至是一系列符号或民族服饰、民族物品、商业化的歌舞表演来展示被扭曲的历史底蕴的民俗文化,深厚的民俗文化演变成了高度商业化下快速复制的伪文化商品。格林伍德说过:“文化商品化只需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
三、旅游业发展未来走向
(一)、杜绝纯商品化现象,走文化保护与发展道路。
我认为商品化是旅游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它是链接旅游东道主社会与游客的桥梁,不仅传递着旅游地的社会、文化信息,还是社会经济流通的手段。旅游过程中的商品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同时也给地区带来经济利益,我们要是这种文化得以持续下去,就必须走文化销售的道路,杜绝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纯商品化交易。【5】“旅游商品不仅一种旅游证明的纪念品,也是一种对地方文化起到宣传作用的文化标志物。”在出售旅游商品的时候,做好文化包装工作,使每一件商品出售的同时,也让该商品的文化底蕴被游客所知晓。
(二)、加强民族意识和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教育。
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首先是对文化的开发。相对而言,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受到其他较之更为发达地区的影响,而且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地区的开发商及旅游者,这些本土的、原
4始的、族文化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而变得非本土化,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迁、涵化、时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进行文化的再创造,增强民族意识,让人民有民族文化的自觉,是避免这些问题的关键,只有民族意识增强,才会让人们有自信心,才能从根本上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商品。要增强民族意识,就必须有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做好旅游宣传,尤其是服务人员,他们的服务过程就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过程,这能体现一个民族地区旅游质量,同时也是文化宣传的一个途径,让旅游者了解本地文化,从而形成旅游中的文化产品销售氛围。
从泸沽湖和丽江古城的例子可以的出:旅游商品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文化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基础,所以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永续发展,归根结底是对地方独特文化的保护。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文化价值的旅游活动及其商品化现象必然带来一定的代价,所以我们要以文化为基点,发展旅游文化商品,走生态文化的道路,同时要增强民族意识,做到民族文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普及、教育,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永续发展。
感谢泸沽湖管委会和丽江摩梭传承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对本次实习提供帮助和提供大量的资料,以及丽江假日酒店的提供资金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包磊: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究
【2】杨二车拉姆:《走回女儿国》
【3】杨晓敏:《凉山的呼唤》.民族出版社
【4】王因权:在“三化”上下功夫
【5】杨萍:再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层次、措施
第五篇: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学院派美术等形式而言,它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大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视觉形象艺术。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美学、历史和人类文化等内涵,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贵的结晶,也是中国美术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创造者来说,它是亿万劳动者创造的群体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匀称、光洁、锋利的工具用起来既方便又顺手,因此各种工具的制作都按着这种标准发展,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并在实用造物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需求。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它很自然地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强烈地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既有传统性又有变异性;它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它与宗教、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不是迷信品;它在艺术创作上集壮美和朴素美于一体,常为专业美术家们所吸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美术的痕迹,今天我们看到的民间剪纸、刺绣、年画、瓷器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的遗留痕迹,如古代陶器上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匀称、光洁、锋利的工具用起来既方便又顺手,因此各种工具的制作都按着这种标准发展,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并在实用造物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需求。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项链来装饰自己,吸引异性。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更具有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逐步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如竹编、竹刻、草编、蜡染、泥塑、面塑、糖人、剪纸、年画、风筝、蓝印花布、绣帐帘、肚兜,挑花头巾、皮影等,这些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又融入了审美性,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发展中显示了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是我国民族艺术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美术有着那些掌握高超技艺的职业艺术家们难以感悟、体验和表现的方面。最贴近生活的民间艺人能用最朴素、最纯真、最强烈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最深刻感受,这才是艺术的真谛。民间美术也一直受到艺术家的关注,历史上多少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向民间美术学习、从中汲取营养,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高更、马蒂斯、莫底力阿尼、毕加索、亨利·摩尔等伟大艺术家都曾专心学习和研究民间艺术和原始艺术,对民间艺术和原始艺术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了创造性的借鉴,把民间艺术和原始艺术中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
民间美术的简朴、率真之情感动了相当一部分艺术家,于是学习民间美术成了一种热潮。首先应该从情感上、观念上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气质、精神、内涵、形式,在完全吃透和掌握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将民间美术的精神和艺术语言与自己的语言融成一体,使之成为更为独具特色的创作语言。有不少的艺术家从民间美术中获得灵感,借鉴了民间美术的语言,创造了一批艺术佳作。历次的全国性美术展览中不少获得奖项的均是民族民间风格的。
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化圈,但是它们在追求单纯、概括、简洁的手法和表现真诚、直率的情感时却有极为相似之处,它们之间的沟通更为容易,这也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铺平了道路。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1.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之中。“言传身教”是民间美术传承中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它主要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传授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要多的多。因很多民艺传授者由于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在他们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多以实际操作来教授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2.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承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承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承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著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初学记》、明代《天工开物》、东汉《四民月令》,等等。而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承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虽然其来源不一,但大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完善或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承形式不仅有利于民间美术普及和发展,也有利于民间艺人的技艺交流。
3.民间艺术品传承
民间艺术品传承和图谱传承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承。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承,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因商品买卖而形成的传承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更加方便,传播的区域也更广更远。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进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传统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在这种状况下,许多民间艺术品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被很多人摒弃了。
当代的民间美术保护者和美术理论家多是将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来进行研究和保护,民间艺术品已经成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而保存在博物馆之中,见证着一个古老文明曾经出现的辉煌。民间美术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被人们保护和学习着,但实际上,它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很多人对它的喜欢只是出于对一个存在着文化隔膜的逝去年代的怀念,民间美术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其实用性,它和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状态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的“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了重新整理与研究,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看到的民间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他者文化”的观赏需求,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作品,混淆了媒体的视听,使我国的普通民众不能产生文化的认同感,而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的状态。
三、民间美术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它使用廉价易得的材料,通过民间艺人们的巧思和巧手,用各种恒常的主题表达着百姓们的祝愿和期望。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也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民间美术发源和产出的民族和民间地区同样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等都在发生着变化。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审美价值将民间美术挤到了审美趣味最边缘,时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给世人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东西:五颜六色,光怪陆离,而民间美术那些泥、布、纸、木、竹、棉等粗劣材质所映射的品质已完全不能再施展其原有吸引力。现今,人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与偏爱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式的怀旧情结。民间美术的岌岌可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挽救民间美术,中国民协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一些有志之士也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民的思想不断的开放,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发生了变化,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在不断降低,并且刚开始,这一现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今天民间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前景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清醒地认识到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和当前处境,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又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各种保护措施与制度都被重视起来。然而,我国的民间美术现在的发展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该如何来保护和传承呢?下面我以高密三绝为例来探讨一下。
山东省的高密县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在这里,不仅民间艺术的品类繁多,而且有可以冠绝的特技,其中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
1、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同现代年画的不同,在于其工艺过程和工料,制作扑灰年画,作者用柳枝炭条作笔,先在画纸上起轮廓,然后用这张画纸在其它画纸上面扑印,扑后的画稿与原稿完全对称相同,这种工艺,一般可以使一稿扑数张。高密扑灰年画的这种独特工艺过程在全国年画中独树一帜。高密年画不仅工艺过程独特,还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着色浓重,色彩艳丽,形象富有动感,线条豪放流畅,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多为胖耳大腮,但眉眼巧画不失隽秀感。
高密扑灰年画从明代产生以来,经过许多杰出画师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年画中一个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画种。但是,由于后世人们过于看重它的商品性质而忽视它的艺术品性,不能在继续创新,而只是进行简单的复制生产,再加上新的年画品种的冲击,扑灰年画终于不能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走向了消亡。这是历史的遗憾,但是,高密扑灰年画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品类,有过自己辉煌的历史。
2、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高密三绝”第二,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民间艺术种类。在中国,剪纸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高密剪纸究竟起于何时,既无文字记载,也无考古发现。据当地人传说,它与扑灰年画兴盛的时间相差不多。剪纸不像其它艺术品类,有许多繁难的工序和特殊的材料,只是用普通的剪刀和日常所用的纸,剪出各种题材和花样的艺术品。在普及于全国的剪纸艺术中,高密剪纸称“绝”,主要取决于它所表现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的别样。
3、聂家庄泥塑
被称为高密“三绝”之一的聂家庄泥塑是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据聂氏家谱记载,从明朝万历初年聂福来制作“锅子花”进行销售谋生开始,便有人跟着仿效。到康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玩,而且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家庭观赏品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清朝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前不会动、不会叫、不会斗趣的“呆”玩艺,此时演化为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出现了叫虎、叫狮、叫猴、叫鸡等声形并茂,形象较为完美的艺术品。建国初期,聂家庄泥塑发展到50多个品种,行销全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
聂家庄泥塑作为供人玩赏和某种希冀的寄托物,曾经辉煌几百年,作为一个艺术品类,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它已被五彩缤纷的现代化玩具所替代,失去了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能力。
对高密三绝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民间美术目前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地区特色不再鲜明,差异逐渐减少,互相借鉴,风格逐渐趋同。第二,因为民间美术在时代发展的冲击下,实用性减小,观赏性提高,因此出现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批量生产,工业化现象日趋严重,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失去了其最根本的性质。第三,在被忽视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现在人们又渐渐重新重视并在进行挽救,保存等工作。而在此现状下其发展前景主要有两方面:一要对传统民间美术有保护继承和发扬,二要与时俱进,在当今社会创造新的民间美术。
四、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1.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提高民间美术的吸引力
在今天科学高度发展的科技时代、信息化时代,人的自然观、价值观、审美观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在这巨大的冲击浪潮中,民间美术同样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但这并不表明民间美术就会被现代艺术所取代。民间美术自古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毁灭的。从保护角度出发,我们收集、整理、宣传民间美术作品,将其纳入相应的研究范畴,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促使其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虽然有些不同,但他们在追求单纯、简洁的手法以及表现真诚情感方面却有极为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铺平了道路。当今时代,许多成功的设计,包括一些被国际设计界认可的、代表中国风格的佳作,它们成功的原因,都与立足本土,吸收中国传统美术和民间美术的营养分不开。就拿图形标志来说,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而且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征,深受观众的欢迎。反之,我们相信民间美术如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一定能让这些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近来郯城县港上镇的木镟玩具就是一个成功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典型范例,设计人员把现代艺术元素融入到古老的木镟制品上,设计出既新颖、时尚又能保持传统风格的适应旅游市场的产品,使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重新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2.适当改进经营模式,扩大产量,促使民间美术品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
在当今经济大潮中,民间美术既不能丧失民间美术的原真品味,又要适应现代人文化消费心理的变化;既要接续民间工艺代代相承的图文记忆和制作技艺,又要将民间美术转化为可以形成较大产量的生产能力,真正促使民间美术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形成有效的销售能力。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我的见解之一: 适应市场情况改变经营模式。1.公司与农户结合。以公司为龙头,集设计、生产、收购、销售于一体,实行订单作业,农户加工,批量生产。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产销一体化发展的格局。这种方式的好处:一是可以扩大产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二是可以保持民间艺术品的原汁原味,三是可以保持民间美术工艺不致失传,四是可以帮助民间艺人提高制作工艺。2.建立文化生态村。由乡政府出头,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帮助各村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生态村,如剪纸创作村、香包刺绣村、皮影制作村、秦腔头帽村。3.会展团队模式。由市县政府文化部门牵头,组织参加国内各大城市或是港、澳、台举办的各种艺术博览会,扩大宣传,扩大知名度,形成政府支持,各集团公司乡镇村企业参与的 团队协作力量,发挥其不同方面的功能。
3.与教育相结合,开办民间美术研究专业,促进经济发展
民间美术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使其真正地“活”起来,学校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这种教育途径,充分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以此来影响文化进程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优势的教育环境主要指经济较发达和民族民间美术浓厚的地区。民间美术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体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县域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往往对艺术影响的程度也较高,因此也比较重视文化艺术的建设与进程。而民间美术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促进又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抢救保护民间美术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它们的潜在价值,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较发达的经济地区利用民族民间美术渗透到美术教育中已成为可能。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不能脱离民族文化情境的,特别是本土文化。民间美术浓厚的地区,人们能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其存在的价值,不会因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有所不同而厚此薄彼,更不会极端排斥民间美术。如北京石景山地区就是一个民间美术极为浓厚的地区,中国民协为了更好的保护民间美术,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在此创办了“中国民间艺术传承基地”。中国民协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以学校的形式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中国民协秘书长刘春香在一次授牌仪式上曾说:“在进行民族文化建设的今天,民间文艺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社区”。把民族民间美术融合到学校美术教育中无疑是一个落脚点,特别是在大学的文化情境中,通过组织民间艺术家、专业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艺,使民间美术的技艺与民间美术的精神得到传承与延续,实现民间美术的再创新。这种新的融合不仅为民间美术提供了新内容,同时也给民间美术提供了新的形式。应该看到,当主体对象发生根本性改变,通过重新融合后的民族民间美术,必将会产生新的艺术生命力。
民间美术扎根于最深厚的生活之中,渗透着劳动民众的审美意趣和理想愿望,也体现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它不仅仅是一种美的艺术和贴近民俗的艺术,它也是研究人类文明进化史的活化石。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精神所在,绝不是简单的看他们的造型规律,也不是只为延续民间工匠的艺术生命,重新恢复传统的辉煌,重要的是吸收民间美术中的文化内涵、吸收民间艺术本源的活力,并把它贯注到新的创作中去。我们谈保护传统文化,重要的是使它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本和基础,进而创造新时期的新文化。传统不是枷锁、不是束缚,如果没有传统文化这个基础,创造新的东西就没有根,强调民族化的重要性也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