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毕业论文)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1:3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语毕业论文)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语毕业论文)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

第一篇:(英语毕业论文)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Racism and Black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Bluest Eye 2 《药》的两个英译本中翻译技巧比较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 4 探析《愤怒的葡萄》中人性的力量 5 汉英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翻译 6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友谊观对比 对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简爱的女性主义分析 8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和补偿 永不凋落的玫瑰—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中的海斯特 10 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差别 英汉“红色”与“黑色”词汇的对比研究 12 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 Symbolic Meanings of Babel in The Dogs of Babel 14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15 《隐形人》(混战)中的象征手法分析 16 词义的选择和商务英语的汉译 17 通过《蝇王》看人性 探讨美容化妆品翻译技巧--以安利雅姿产品为例 19 An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 Sister Carrie—A Woman Lost in the Material World 21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和《飘》中斯嘉丽的性格对比 22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23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新闻词汇翻译 24 关于鲁宾逊的精神分析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26 英汉广告文化和翻译 基于跨文化视角文化全球化的分析 28 《嘉莉妹妹》中女性自我意识探析 Tragic Elements——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Holden’s growth experience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30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 31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32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 33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34 汉语歇后语之英译 35 教师的个性与语言教学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37 BB电子商务安全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39 中西文化中的颜色内涵之异同

《秀拉》中女主人公秀拉的女权主义解读 41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对《喧哗与骚动》中象征主义的分析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44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47 Study of Themes of George Bernard Shaw’s Social Problem Plays 48 《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 49 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问题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On the Gothic Feature of Edgar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 52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American-Context Chinese Movies 53 从小说《百万英镑》中看对当今社会的讽刺意义 54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55 A Thematic Study on The Kite Runner 56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 57 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法

浅析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 59 苔丝形象浅析

外贸函电文体及语言特点 61 中英颜色词及象征意义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63 Satan in Paradise Lost as a Tragic Hero 64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65 《大地》中的儒家思想 66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逃离与守望 68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69

论《老人与海》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71 浅析英语原版影视欣赏和英语学习

从文化差异视角论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词汇空缺 73 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 74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The Application of Role-pla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76 象征手法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运用研究 77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78 试论美国第二代女权主义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80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81平衡的维系——《天钧》中的道家思想 82 英汉被动结构对比研究

《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 84 《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风格 86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88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艺术特色分析 90 《名利场》中男性与女性形象解析

An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the English Past Tense 92 英文合同的语言特点

美国电影文学中种族歧视现象研究 94 Biblical Ideas on Women and Sex 95 The Revival of Benevolence Through Pip's Eyes in Great Expectations 96 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法探讨 97 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挥之不去的父权阴影——解读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花》 99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对比研究 100 广告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探索 101 《简爱》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述评 102 从民族特性看中美高等教育差异 103 翻译腔成因浅探 104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家庭观

An Interpretation of A Rose for Emily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Socialization 107 华盛顿.欧文与陶渊明逃遁思想对比研究 108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宠儿》中塞斯的内心世界——黑人民族精神重塑 110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 112 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课堂管理对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影响

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运用

《鲁滨逊漂流记》中殖民文化对殖民地文化影响解读

An Analysis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117 从异化归化角度看汉语四字词组的英译策略—以中国苏州古典园林为例 118 以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19 从许渊冲的“三美论”看唐诗中的典故翻译 120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 121 对《愤怒的葡萄》中圣经原型的分析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Group Work in Oral English Class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23 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悲剧成因 124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灯谜翻译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

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的都市景观和人物描写分析 127 An Analysis of Hamlet’s Delay of Revenge in Hamlet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爱情观的不同 129 关联理论在英语广告语中的应用 130 英语复合名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131 从写作方法分析《宠儿》的主题 132 分析双城记中的讽刺用法 133 中英文谚语的对比

从《警察与赞美诗》看欧亨利式结尾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 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36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137 论《都柏林人》中的情感瘫痪

论《蝇王》中的“性本恶”思想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139 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好人难寻》中体现出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141 论苏珊.桑塔格《在美国》的身份危机 142 论英语自然地理术语的汉译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An Analysis of Conflict Images in Invisible Man 145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146 分析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意识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O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Pip’s Growth in Great Expectation 149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

南方时代变迁中的胜利者与失败者——《飘》中主要角色的性格与命运对比 151 The U-shaped Narrative Structure in Great Expectations 152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153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154 如何通过教师提问促进课堂互动 155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 156 为爱而叛逆——简·爱对爱的渴求的分析 157 关于战争对英语习语的影响的研究 158 从跨文化角度谈英语词汇的教与学 159 论贫困对简爱性格发展的影响

160 埃德加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探索 161 海明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162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 163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

164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 165 《撞车》中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分析

166 The Oral Error Correction Func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Us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167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界定及其语用功能 168 《天使与魔鬼》中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分析 169 商标翻译的本土化研究 170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1 Sister Carrie’s Stepping Stone to Success 172 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弗兰克的人物分析 173 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研究

174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imal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75 Feminist Thoughts of Theodore Dreiser——A Case Study of Sister Carrie 176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效度

177 用文化批评看《雾都孤儿》里的反犹主义 178 《小镇畸人》中的空间形式分析

179 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

180 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特点 181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

182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影视名称的翻译 183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184 试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词块教学 185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186 迪斯尼动画《木兰》中的中美文化融合分析 187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 188 英文电影名汉译中的功能对等 189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 190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渗透

191 协商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92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193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94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 195 文化语境下公示语的翻译

196 论证北美独立战争的合法性—重读托马斯.潘恩的《常识》 197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98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199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200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第二篇:从故事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事 中 看 中 西 文 化 差 异

一、课 程 目的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考方式。【能力目标】: 1.通过故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一些差距,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

用英文的思考方式去学习英语。

3.通过场景表演,培养学生大胆运用英语,大胆表达自我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科学饮食。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三、方式方法

1.通过英语课讲小故事,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兴趣和动机,为突破难点提供良好的诱因。

2.教师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用丰富色彩的文字和图案,有趣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全力注意,并通过提问和他们自己表演来强化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3.要求学生上台表演,使学生能达到教材提出的新要求,四、课程内容

(一)从

事 中 看 中 西 文 化 差 异

1、饮食

故事一:望文生意

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怎见得?”

洋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 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故事二:

一美国人几年前随一个香港旅游团去泰国旅游。香港游客大把将钱花在了买燕窝上。这令美国人很不解:为什么中国人对鸟的口水这么感兴趣。

故事三:吃水饺

在纽约的一家中国餐馆,一位外国朋友吃水饺用的方式是“中餐西吃”,按西餐的习惯,先喝汤;他把那一大碗青菜豆腐蛋花汤先喝完,然后开始操起他的刀叉;先用刀将每一只饺子切开,使肉馅和饺子皮分开,然后吃一口饺子皮,再吃一口馅……慢慢咀嚼、品尝,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向我(中国人)投来微微的一笑。我见状,走近问:“好吃吗?”他用生硬的中国话答:“如果再能配上一点果子酱和奶油,那会更加OK。”

故事四:外国人看麻球

有个好吃的洋人,从中国带了几个麻球回国去,逢人便说:“你们看中国的麻球,真稀奇!没有洞,豆沙是怎么放进去的?再说,你们看,这芝麻,一颗颗地贴,需要多少时间啊!”

其实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的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西餐的注重实用与营养性的基本特征。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热食、熟食)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西方人的饮食习俗是以动物性食料为主食,辅食是生菜(如:蔬菜、水果等)。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是“聚食制”;而西方是“分餐制”。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

中国人眼里的山珍海味(delicacy of the Chinese cuisine),包括燕窝(bird„s nest),鱼翅(shark‟s fin),鲍鱼(abalone),熊掌(bear„s palm)等等。其实大部分中国人也并不清楚为什么这些都是好东西,或是它们的营养成分到底在哪里。对它们的追捧恐怕也只停留在老祖宗传下的观念。而外国人觉的这些是奇奇怪怪的食物

动物的内脏 鸡心,鸡肺,猪肠,猪肚,好像没有什么动物的内脏是我们中国人不吃的。咱们中国人自己在一起吃得香,而老外就是觉得动物的内脏很恶心,只能丢弃,不能用来作东西吃。而事实上动物的内脏除了增加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没有其它什么营养价值。中国人喜欢用”吃哪儿补哪儿”来为吃动物内脏辩护

众多特色中国食品中,令老外最不能接受的还是桌子上摆着的这哪里是在享用美食,这分明是让他们彻底忏悔他们对动物所施的虐刑。所以,请老外吃饭,别点那些能让他们联想到动物生前形态的菜,那只能让他们胃口全无。还有,别让他们看到小虾米。那无数的小眼睛在他们看来太恐怖了。

2、夸赞:

故事五:处处都漂亮

一次外国友人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very beautiful,一旁的新郎非常高兴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不料到,外国人摸摸脑袋,用生硬的中国话回应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第六幕:

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却一脸难堪的样子。

★为什么同样是赞美,却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反应呢?

文化差异:

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客套,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和good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

比较下面改变措辞的介绍: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而在婚礼上,如果有人赞美新娘漂亮,中国的新人虽然非常高兴,但嘴上却会很谦逊的说“你过奖了”,“哪里,哪里”等。而西方人却会很高兴大方的接受赞美,并道谢“Thank you!”西方人就是不了解这 “哪里!哪里!”是自谦,才只好说处处都漂亮。

3、关心

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

Chinese: You look pale.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A cold, maybe.Chinese: Go and see the doctor.Drink more water.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thes.Have a good rest.American: 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文化差异:

美国人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美国人对上面第一句话的反应通常是“Take care of yourself.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不必教人怎么做。中国人则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而且以兄弟姐妹或父母亲人的口吻,或以过来人的口气,这对美国人行不通。

特别忠告:对病人表示关心,不必尽提建议。

如:1)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ve got a bad cold.2)I hope you'll be all right very soon.3)Take extra care of yourself.4、邀请: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任教,中国同事总是对她说:“有空来坐坐”。可是,半年过去了,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中国同事又对她说:“我真的欢迎你来家里坐坐。如果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一年下来,美国同事既没有来电话,也没有来访。奇怪的事,这位美国人常为没人邀请她而苦恼。

文化差异:

中国亲朋好友合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喂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无需郑重其事征得同意。美国人则没有串门的习惯。一年内遇到大节日,亲朋好友才到家里聚一聚。平时如果有事上门,实现要有时间确切的预约。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时不礼貌的行为。因此,美国同事对“有空来坐坐”这句话只当作虚礼客套,不当作正式邀请。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美国人视为打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毛燥行为。若想邀请美国人上门,应当诚意的与对方商定一个互相都方便的时间。

5、笑一笑: 中国太奇妙了

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文化差异:中文中动词的使动,主动,被动用法都不明显,都得在特定的 语境中才好理解。而英语就有明显的不同,主要靠助动词be,do来体现

厕所文化:

一个外宾想上厕所,便对翻译说:“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我可以方便一下吗?)而翻译却把somewhere误解为“某处”,因而回答道“Yes, 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行,中国你哪儿都可以去。)外宾不禁愕然。

文化差异:

中国上厕所有很多说法:方便,洗手,出恭。在英美国家:

1.Public lavatory意为“公厕”,在公共场所,厕所门上都标有Gent’s(男厕),或Ladies’(女厕),有时也标有Men’s, Men’s room, Gentleman’s, Women’s Women’s room.如:Where is the Gent’s?(厕所在哪儿?)If you would like a wash, the Gentleman’s is just over there.(如果要上厕所,男厕就在那边。)2.toilet是最常用的一个词。可指“公厕”,也可指“私厕”。例如:I wonder where the toilet is.(我想知道厕所在哪儿。)3.lavatory是个客气的词,但不如toilet常用 4.bathroom是书面语。5.loo是一个口语词,在英国用得很普通,主要指私人住宅中的厕所。如:Excuse me,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where the loo is?(请问,厕所在哪儿?)6.powder room是美语,女士常用。如:I would like to powder my nose.就表现了美国人的幽默。

7.wash room, washing room, westroom常用于美国英语。

8.W.C.是water closet的缩写,常用于英国英语,表示“有抽水没有设备的厕所”,有时也可用手势表示,即拇指和食指圈成圆,其他三指向上,模仿成英文W和C的形态。

9.John是俚语。如:Last night I went to visit John twice.(昨晚我去了趟厕所。)10.go and see one’s aunt是俚语,常用于英国英语,表示“上厕所”“去大便”。

(二)、请同学用英语来情景表演:

1、两个新同学初次见面打招呼,互相介绍

2、你介绍你的新朋友给你的老朋友认识。

第三篇:从《生活大爆炸》分析幽默字幕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生存与对话—浅析《非笑之事》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 透过《丛林》看美国梦的破灭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资产阶级特征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浅析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极权统治手段 通往真正的人性之路:《紫色》中西丽的转变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从功能对等视角看董乐山《》的翻译 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谈《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 中英网络词汇语用特征对比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18 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世纪初女性的社会地位 19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 20 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Vague Langu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合作原则视角下对《老友记》中台词的幽默研究 中西方饮酒礼仪的比较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

女性主义家园乌托邦思想的构建--论夏洛特•吉尔曼在《戴安莎的作为》 商务谈判中话语的顺应性研究

战争留下的伤痛--《太阳照常升起》主要人物对比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及策略研究 A Cultural Analysis of Love in The Joy Luck Club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

Application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Top Talk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 钱钟书翻译研究

美国牛仔形象演变和西部电影发展的研究 从目的论看汽车广告的翻译策略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Characters in Nella Larsen’s Novel—Passing The Growth Topic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 《魔戒》中的生态元素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语境及其在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应用 中式英语的潜在价值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论《白鲸》的象征主义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On Beautiful Women’s Death in Poe’s Fictions

朱维之《复乐园》译本研究

Hawthorne’s Feminism Consciousness in The Scarlet Letter

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osmetic Instru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52 动画片《花木兰》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解构和重构 53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54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 56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

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 58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59 双关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

Differ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s of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 《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金色笔记》与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 浅谈英语“根据”表达法 《七宗罪》的人性解剖

《一件小事》三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论《愤怒的葡萄》中斯坦贝克的生态观

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的视角看《喜福会》里中美婚姻观念差异 浅析如何通过英语原版电影学习英语

A Paralysed Wilderness—The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Araby 《卖花女》中莉莎人物形象分析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

论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

从《大象的眼泪》看人与动物的关系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82 中西社交礼仪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探析 83 McDonald’s Success

On the Translation of Advertisement Sloga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85 浅析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 86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87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 88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89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90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91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活动研究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in the Lead-in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es 94 95 96 97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 英汉品牌名的文化差异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o Task-based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98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爱情观 100 Analysis of American Culture in Friends 101 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

论电影《傲慢与偏见》对小说的二次创作

跨国企业广告语在中国本土化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差异 104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还是学生为中心

分析《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中觉醒的女性意识 107 跨文化交际下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from a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 110 从《唐顿庄园》看一战对英国庄园经济文化的影响 111 中美面子观比较及其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启示 112 浅谈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融入 113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14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16 论英文电影名翻译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118 英汉状语语序修辞对比与翻译 119 On the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20 浅析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121 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22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 123 中国菜单的英译

从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看恋母情结 125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

礼貌原则视角下萧伯纳《卖花女》人物性格探析 127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12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9 从《培根论人生》分析弗朗西斯•培根的人生观 130 由中国的圣诞节“热”来看中美文化的冲突及融合 131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132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133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The Influe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on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 135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36 中美企业广告文化对比研究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 138 从文化角度谈商标的中英互译 139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 140 汉英称赞语的对比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特点研究 142 忠实与变通策略在科技翻译中的运用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144 浅析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运用

Two Trapped Roses—A Comparative Study on Emily and Miss Havisham 146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

美国犹太文化与传统犹太文化的冲突——浅析《再见吧,哥伦布》 148 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 150 英汉称呼语的对比研究

151 《月下独酌》两种英文译本之对比研究

152 从精神分析法研究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塞斯的母爱

153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154 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155 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形象 156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

157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158 双重人格——《化身博士》的启示

159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160 《喜福会》中隐喻的使用

161 从语域和博客语篇角度解读博客传播 162 《白象似的群山》隐含意义解读 163 浅论国产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

164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 165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

166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167 英语广告语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

168 A Study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169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 170 从《宠儿》的人物形象中分析莫里森的种族观 171 浅谈《竞选州长》中的幽默与讽刺 172 中美商务交往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173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74 视听说结合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之设想

175 野性的回归--试析《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生存斗争 176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177 从动物习语分析、比较中美文化 178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79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180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rough Idioms 181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

182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奥巴马推定总统候选人演讲 183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

184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 185 《喜宴》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186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消费文化

187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188 论文学翻译中“原作之隐形”存在的必然性 189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帝国主义

190 现代小说《到灯塔去》的解读:从时间蒙太奇和多视角叙述角度 191 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9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 193 从《生活大爆炸》分析幽默字幕的翻译

194 《人人都爱雷蒙德》中幽默对话所反映的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关系的研究 195 论《织工马南》中的象征意义

196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

197 Humor and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98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

199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第四篇:从菜名翻译中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从菜名翻译中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备受瞩目,饮食文化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了解中式菜肴的英文名称能够为外国友人提供方便、同时也可以介绍宣传中国文化。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式菜名的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不少误译的问题。本文结合中餐菜谱的翻译,明确提出对中餐菜谱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进而阐明文化因素在语际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一、中餐菜名的翻译

(一)误译的原因

要把中餐菜名翻译成英文,首先要了解其命名方法。能够体现菜肴内容和特色的命名方法叫做写实性命名法,此外还有反映菜肴深刻文化内涵的写意性命名法,文化菜名就属于此类。由于不了解其深层含义就进行了表面直译,以往的翻译过程中有一些典型误译。

比如,贵州有道名小吃叫“丝娃娃”。实际上是一层类似春卷皮的薄皮在里面包着各类素菜,看起来很像被包裹着的婴儿,于是此而得名。但有些译者将它译为“Silk Baby”。许多外国朋友一听到这个名字便感觉害怕而不敢食用。

再如,夫妻肺片的翻译如大导演的电影那样阴森恐怖――丈夫和妻子的肺切“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早在清朝末年,成都街头巷尾便有许多挑担、提篮叫卖凉拌肺片的小贩。20世纪30年代四川成都有一对摆小摊的夫妇,因制作的凉拌肺片精细讲究,风味独特,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时顾客云集,供不应求。一些常来品尝他们夫妻制作的肺片的顽皮学生,用纸条写上“夫妻肺片”字样,悄悄贴在他夫妻俩的背上或小担上,也有人大声吆喝,“夫妻肺片,夫妻肺片……”。一天,有位客商品尝过他们夫妻俩制作的肺片,赞叹不已,送上一个金字牌匾,上书“夫妻肺片”四个大字。从此就有了“夫妻肺片”这一小吃。

(二)饮食文化的翻译原则

东西方文化以及食物原料、制作方法存在着诸多差异,菜单的翻译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影响菜名翻译的重要因素是烹饪方法和菜式命名,翻译时要把握好二者的特点,既要符合西餐菜肴命名习惯,又要体现中餐特色,切忌望文生义或按字面意思直译。翻译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六个原则:

第一,注重菜名的信息功能,保证菜名能够提供准确、足够的信息,而不能简单地按照中式菜肴的名称直译。如:把“麻婆豆腐”译成Pockmarked woman’s bean curd、把“八仙过海 ”译为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把“鱼香肉丝”译为Fish-flavor shredded pork,这样会使外宾茫然或误解。

第二,充分利用菜单的促销作用。应借鉴中餐菜肴命名的艺术手法,尽量反映中餐烹饪的特色,对一些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菜肴在翻译之后还可以附加说明。这样既保留菜名信息,又可以引人兴趣,以达到吸引食客的目的。

第三,关注中餐烹调方法的类别。为反映中餐对火候的讲究及其艺术性,可进行适当的修饰。中餐烹调方法分类如下:

烧、烧、烩、焖Braise

炖、煨Stew

煎、炸、酥Deep-fry

爆、炒、熘、滑Stir-fry、Quick-fry

干炒、干煸、焙Saut

煮、汆、涮、白灼Boil

烧、烤、烘、Roast、Barbecue、Broil、Bake

第四,尽量译出原料加工后的形状。原料的形状在西餐中并不重要,但在中餐中却能反映出烹调的水平,译文应予以保留,确实累赘的,则可以省略。

第五,把握原料这一核心,无论中餐如何命名,翻译时均须翻译出原材料,再加上烹调方法和味型等辅助材料。

第六,避免文化冲突。中式菜肴命名为了吉祥,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翻译时应按原料名直译,如果原料本身是西人忌食的,这道菜可省略不译。如:翡翠鱼翅、红烧狮子头,真正的翡翠当然不能食用的,其实它就是蔬菜,而狮子西方人更不会食用,我们也是以其威武来形容肉圆罢了,直译会引起血腥的感觉。又如:脆皮乳鸽,将象征着和平的鸽子烹而食之,也是西方人不能接受的,所以最好把它略过。

二、西餐菜名的翻译方法

西方人所追求的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他们在制作食物时,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出发的。强调采用新鲜的原料,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及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譬如,沙拉的制作方法极其简单,即把蔬菜,水果等混合起来。所以看到沙拉时我们对于其所含的原料,配料就会一目了然。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应当直截了当。如:sunshine salad胡萝卜色拉; home-made vegetable salad家常蔬菜色拉; fruit salad水果色拉。

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一)中西饮食内容不同

1.食物种类不同。西餐主要原料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两种饮食体系所使用的材料日益趋同,但差别仍然比较明显。中国人视为美味的猫肉,狗肉是西方人所无法接受的,而西方人习以为常的海洋鱼类、贝壳类在中国内地并不是很受欢迎。

2.烹调方式不同。这是中西餐的重要区别之一,烹饪方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原料的加工。中餐对此十分讲究,加工后的原料有多种形状,如整体(Whole)、块(Cubes)、片(Slices)、卷(Rolls)、条(Strips)、段(Segments)、丝(Shreds)、丁(Dice)、粒(Grains)、末(Mince)、蓉(泥)(Mash)、浆(Thickliquid)、汁(Juice)等,西餐对原料的处理相比之下较为简单,通常有整体、块、片、丁、泥等几种形状;其次是火候,中式烹调对用火特别讲究,有三十多种加工方法,其中的许多方法是西餐中没有的,西餐原料加工时间较短、火温适中;最后是调味,中餐多追求复合味型,要求原料入味,西餐则强调原料的本味及调料的独立使用。

3.菜肴命名的差异。中式菜肴命名较为含蓄,好听,特别是婚宴上的菜名,一般都有吉祥的寓意。且注重使用比喻,双关,象征等修辞手法,很多菜是以创始人、景物、典故和传闻等来命名的,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做成的;霸王别姬,则源于西楚霸王项羽和他的爱妃虞姬。西餐命名直截了当,突出原材料,一般采用原料加上烹饪方法或地名的命名原则,如:意大利比萨饼、水果沙拉。

(二)中西饮食文化关注点不同

1.理性的西方人关注的主要是营养与生存。

西餐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所以他们较少关注食物的色、香、味、形,但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这一点可以通过下列例子说明,科学研究表明胡萝卜养头发、养皮肤,一听说有营养,美国人就掀起吃胡萝卜风。西方人吃牛排时,服务员会问要几分熟,他们还喜欢吃生鱼,蔬菜,这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忽视味觉,关注食物的营养。

2.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中国的饮食文化受到传统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说明了在中国,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这也反映在日常生活之中,如家庭宴客,菜端上餐桌时,主人常会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对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您将就着吃吧。在中国人的眼里,吃不单单是为了饱或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继续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危害人的健康。

(三)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不同

在用餐礼仪方面,中国与西方存在显著差异。在中国,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的宴席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共享一席。而且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团结,友好的氛围。吃饭时,主人会频频给客人夹菜或劝酒,嘴里还念叨着不要客气,多吃点。在餐桌上,大家可以尽情聊天,男士可以抽烟。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吃东西,尤其是喝汤时不能发出大的声音,不能打嗝,否则会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客人要夸赞主人准备的饭菜。只要有一个女士在场,男士就不能抽烟。一定要抽的话,要得到女士的同意。另外,西方奉行分餐制和AA制。大家各自点自己想吃的菜。饭后结账时,采用AA制,各付各的。而在中国,人们喜欢抢着去付钱。

中西方对待出席迟到的态度也大相径庭。西方人的时间观念较强,严格遵守约会时间,不能失约。如果迟到,特别是在正式场合,会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也是对主人和其他客人的不尊重。如果有事不能按时赴约,要事先打电话通知他人并致歉。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迟到,往往过了规定的时间才会出现。

四、运用文化适应性原则翻译可以更好的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一)文化适应性原则

文化适应性(Cultural Compatibility)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译者对某种文化意义或内涵的把握,读者对译作的接受程度及相应的审美判断效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多菜名都具有历史来源。对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的中国人来说了解这些菜肴的命名尚且是挑战,对于外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尤金?奈(Eugene Nida)认为:“大多数关于翻译理论的讨论可以归结为充分考虑通过各种尝试办法,使读者接近文本或使文本接近读者。”文化菜名独特的文化含义是西方人所难以甚至无法理解的。在翻译时,译者很难找到现成的与之完全对应的表达,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避虚就实,即将实质性的菜名进行英译,放弃其中的一些文化含义,以增强其文化适应性。

(二)文化适应性原则指导下的文化菜名新译

文化菜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误译的文化菜名会使他们不敢品尝。文化适应性原则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尽量贴近译语文化,从而使读者在文化心理上产生共鸣。因此在把中餐文化菜名进行英译时,一般采用写实性命名法,将菜肴的材料、烹饪方法、味型等重要信息翻译出来,让外国友人一目了然。例如“百鸟归巢”实际上是由鸡腿、猪肉、鹌鹑蛋和竹笋丝做成的,鸡腿、猪肉、鹌鹑蛋象征“百鸟”,竹笋丝,表示“巢”。要对等翻译的话,很可能会出现误译。最好根据菜名组合进行翻译,可译为“chicken and pork with egg and bamboo shoots”。再比如“麻婆豆腐” 现音译为 “Mapo Tofu”。

五、结语

由于文化差异,误译在文化菜名的翻译中很常见,在文化适应性原则指导下,译者翻译时可采取“避虚就实”的翻译方法,即首先翻译菜肴的主料、配料、味型等重要信息,在语境允许的情况下再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揭示。但笔者认为如果篇幅允许,还是应该在此基础上加注说明为好。这样更有利于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相信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这类写实性加注释的译法会在译介中国饮食文化,尤其是传统饮食文化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刘渲传.菜肴英译与中国饮食文化[J].三峡大学学报,2004(4).[4]黄海翔.中餐菜单英译浅谈[J].中国科技翻译,1999(1).[5]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3(4).

第五篇:从中西对比中看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

中国旅游文化结课小论文

何为旅游文化而此于中国又何为?

——从中西对比中看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

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伸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它既包括旅游者的文化品格、文化需求以及对旅游地文化的感受,包括旅游资源科学而正确的开发,也包括旅游业文化的构建,如为旅游者提供的旨在满足他们心里文化需求的各种旅游产品、专项旅游、各种富有民族和地方风味的服务设施等。

关于旅游文化的特点,理论界诸说并出,论述颇异。大致说来,旅游文化从其自身的范畴、结构和规律来看,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地域性,二是延续性,三是民族性,四是实用性,五是多样性,六是广泛性,七是思想性,八是时代性。其中,地域性、延续性、民族性、实用性和多样性,是旅游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

受中国文明和中国旅游发展道路的影响,在中国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制约下,中国旅游文化形成了不同于异地他邦的类型和特点,如宗法性、封闭性、伦理性、尚近游黜远游、好群游慎独游的特点,它们贯穿于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的始终,对今天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仍有着这样那样的影响。

以下则以中西对比来看中国旅游文化特点:

一、在差异的旅游主体文化中见。不同的民族处在各自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中,因此,必然具有不同的社会风尚和审美标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是相当显著的。西方旅游者都具有主动、热情、不畏艰险的外倾性特点,因而喜欢攀岩爬壁、驾船冲浪、跳伞蹦极、拳击赛车等,与保守稳健的中国人颇为不同。即使同是中国人,处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的不同社会层次,其旅游爱好、旅游性格和旅游观念等也会因经济收入、教育程度、职业性质、居住环境、出游工具和闲暇时间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异。相对来说,上层社会的旅游个性较为矜持和稳健;中层社会比较自信和富有冒险精神;下层旅游者比较保守,通常会以较为狭隘与惶恐的眼光看待世界。

二、在差异的中西文化下不同的旅游文化中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表达,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1-

中国旅游文化结课小论文

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旅游文化可分为精神性的和物质性的,中国的旅游文化比较多涉及的是两者的结合,如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人作,宛如天成”。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娱乐场所,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正因为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浏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相互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三、在差异的民族旅游性格中见。一个民族的旅游性格,无不遵循着该民族的文化模式。濒海的西方民族善于旅行、喜欢旅游,而陆居的中国人则不好远游,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农耕型自然经济,具有高度稳定的发展定势,形成了相对内向稳健、安土重迁、摒弃冒险的民族旅游性格,成为最怕旅行的民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文化强调道德伦理,集中表现为家庭本位和家族本位,与西方的强调个人主义相去甚远。

四、在差异的旅游消费文化中见。在内倾型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量入为出,储蓄意向强烈,其不消费动机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家庭观念等密切关联。中国传统的家庭注重追求家庭生活的和睦美满、延承久远、重视天伦之乐和子女培养,提倡勤俭持家、未雨绸缪,有别于西方以事业和消费为中心的家庭。在物质基础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其他物质消费和饮食消费的旺盛需求,必然对旅游行为的实现产生很大的阻抑作用。因而中国人的旅游动机总体上相对疲弱,在旅游消费上注重经济实惠,重视有形物品的消费(如购物、吃喝),不愿意进行劳务性和发展性消费(如不愿意花钱聘请讲解员,不太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修学旅游);而西方人则对以旅游的形式参加不同的修学班和科学考察活动十分用踊跃,且他们的超前消费观让他们更注重精神消费的满足。

下载(英语毕业论文)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语毕业论文)从《生活大爆炸》中看中西幽默的差异(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