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英文论文)借鉴美国的慈善文化探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2015
届)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中西文化面子观差异对比分析 2 劳务派遣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研究 探索生命的意义—解析老人与海的主题 4 西厢记与泰坦尼克号叙事内容之比较 5 双城记中卡顿的仁爱精神 6 阅读中的猜词技巧 7 探讨小妇人超验主义 中西颜色中“红”与“白”的文化差异对比 9 课堂口译译前准备 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研究 11 从英文电影名汉译说起论译者的价值取向 12 从许渊冲诗歌翻译论译者主体性 13 浅谈现代英语中的名词动用 14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上海迪士尼的兴建看中西文化异同 从“歧义”的视角探讨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17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18 从海斯特看红字中的女权主义 基于7C原则的商务英语函电中正面信息传递的分析 20 从艾米莉.迪金森的诗看自然意象中的生命感悟 21 英文原版电影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应用 以姚木兰和斯嘉丽为例看东西方女性意识差异 23 论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从目的论视角下谈中文菜单英译策略 25 论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英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27 两岸三地英文影片汉译名的分析 28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爱恨情仇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30 全球化对中国教育和文化产生的作用 31 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商业广告语篇中的会话含意分析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学习的影响
当前经济环境下某地内衣产业的现状及对策--以嘉莉诗国际为例 35 分析肢体语言的交际功能 36 读老人与海有感 37 英汉数字文化差异
湖南方言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英语政治委婉语 英语教学中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俚语理解错误研究 分析尤金尼亚蝴蝶中的女性角色
美容化妆品翻译技巧安利雅姿产品为例 体态语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作用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从春节与圣诞节的比较看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 中学英语课堂教师用语分析—XX中学为例 中美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对比研究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 约翰.列侬与“垮掉的一代”
从小妇人看美国家庭教育对于性格培养的影响
屈臣氏个人护理店经营模式、核心竞争力、营销策略的分析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及其和学习成绩关系初二和高二学生比较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麦琪的礼物看语境在中英翻译中的影响 浅谈嘉莉妹妹中美国梦的实现和破灭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分析 英语广告的修辞特征和翻译
高三学生不同英语学习风格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影响 从希腊悲剧简述命运的意义
D.H.劳伦斯一个局外人的一生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元素探析 主题分析--孤独的割麦女
哈利?波特中狼人卢平的角色分析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美表达沉默行为的对比分析 广告英语的双关修辞及翻译
论影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 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客家话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 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剖析
提问艺术在初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影响
从生态主义角度看“科学怪人”的命定悲剧 XX学院英语二专学生需求调查与课程设置 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麦当劳成功之道
从和谐理论看英汉委婉语 巴比特中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英汉翻译中重心的改变 美式俚语在社会文化中的使用及其影响 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及其技巧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磨砺中女性“第三空间”的探寻
浅析初中英语“学困生”现象及转化策略 从安徒生童话中领悟爱的真谛 大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英称呼语的分类比较 初中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调查及相应的对策分析 中美商务谈判中礼貌语的语用差异 君子理念与绅士文化对中英教育的影响
纯真年代中梅•韦兰和爱伦•奥兰斯卡的形象分析 英语形容词的翻译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广告标语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
分析雾都孤儿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和社会特征 浅论英汉俚语中“红”和“黄”颜色的文化异同 沃尔玛的营销成功之道及其对中国零售业的启示
第二篇:慈善事业发展论文
慈善事业是指建立在社会捐赠基础上的社会救济事业,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民间的、群众性的互助活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慈善事业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目前,慈善作为一项事业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慈善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发展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个关键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时期。在社会出现新的利益分化的情况下,更需要新的社会整合方式和新的社会团结,来凝聚人心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所以说,要把发展慈善事业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的高度来认识。
(二)慈善事业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各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西部乡村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落后,慈善事业为改善贫困乡村和西部地区的初级教育、初级卫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希望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25亿多元,改变了260万名贫困学子的生活道路,资助援建的11266所希望小学中,80%的学校和受助生分布在西部贫困地区。
(三)慈善事业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四个方面所组成,共同支撑着社会保障体系这座大厦,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大厦的稳定性,不利于社会和谐与发展。慈善事业主要来源于人们的自愿捐助,其资金和财物不是直接来自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环节的必要扣除,受惠者不以进入生产过程就业为前提,它是富者和一切有能力捐助者在慈善心驱使下的自觉行为,困难群体是其主要的受益对象。因此,它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重要补充。
二、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突出矛盾
(一)发展机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走向来审视,慈善事业正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经济基础。慈善事业作为一种对他人的爱,它的产生和发展要求行为人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社会也要存在一定的贫富差别。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财富积累,居民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已相当可观,而贫富差距的扩大也是不争的事实,2006年末,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左右。人心向善,经济发展,在善良愿望和政府政策的促动下,富裕的社会成员中会有一部分人希望通过慈善捐助社会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对慈善事业开始了解、关注和参与,而且他们也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实力来关照社会慈善事业,这无疑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国家高度重视慈善事业,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帮助,而且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尽管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党和政府这种试图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来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使其走上法制化轨道的努力,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3.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文化条件。慈善事业在中国社会正逐渐被公众认可和接受。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等中国传统的慈善价值观正在恢复和光大;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通过人道关怀体现社会自我价值等开始成为人们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些对于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弱势群体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
二)突出矛盾
随着个人和社会的财富日渐丰富,慈善捐赠已成为民众奉献爱心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慈善事业的国家垄断机制是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典型瓶颈。我国慈善领域的垄断,已成为行善的障碍。目前只有中华慈善总会等7家慈善机构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只有它们获得了政府的特别许可,有权开出可以得到政府财政部门认可的捐赠证明。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善有善报”,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此外,我国的慈善机构都有政府机关为其主管部门,慈善机构的理事会由政府机关推荐、任免。这就导致慈善机构具有“准政府”性质,难以实现慈善事业的专业化,难以成为真正的慈善活动主体。慈善事业的垄断不破,就难以营造善有善报的机制,更难以有效调动全社会行善的激情,慈善事业也就难以快速长大。
2.慈善事业发展所需的专项法律
法规尚不健全。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慈善事业促进法”。尚无规范慈善组织的实体内容的法律法规,包括对慈善组织的性质定位、慈善事业运行的政策规范、监督机制及机构组成等方面,即使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往往也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配套政策而难以真正落实。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投资、退出等完整法律框架尚未形成,不少意愿进入者只能驻步观望。慈善事业的发展长远来说依赖于第三部门的整体进步,并且和私有产权及其转让与继承、企业财产的转让与捐赠、国家税收征管及财政转移支付等一系列国家重要制度息息相关。因此,完善慈善事业的法律框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慈善机构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比较弱。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还没有真正形成稳定的善款筹集和增值渠道,慈善资金劝募方式单
一、数量少,救助面窄,慈善事业的独特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2006年,222家企业的捐赠总额为20.7236亿元,平均捐赠936万元。中华慈善总会统计,目前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专项调查显示,全国上千万家企业里,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慈善捐赠。我国人均捐献款一度仅为0.92元,不足人均GDp的0.02%,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全国人口的3%。我国的慈善事业在普及性上还有较大差距。
三、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对策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慈善文化传承。现在党和政府提出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慈善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现阶段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加快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1.完善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建设。加快慈善事业发展,首先就是要制订相应的法律。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基础上,结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两部法规,尽快研究和制订《慈善事业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对我国的慈善事业进行定位。通过立法,把我国慈善事业的性质、地位、原则,慈善机构的登记与组织、管理与运行,慈善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退出以及公益产权界定和转让、融投资等从体制上完整地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完善法律,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政策,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
2.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对慈善事业的社会捐赠实行免税减税政策是激励社会力量对公益事业的投入,鼓励先富帮助未富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文件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向公益性、非营利性慈善组织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措施,简化程序,为捐赠人办理免减手续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
3.企事业应增强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感。推进企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发展社会慈善事业。企事业应把参与慈善活动作为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市场,将慈善行为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提高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建议政府鼓励企业联合发起设立慈善基金会,将慈善工作作为长期项目来运营,增强企业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
4.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将传统的慈善文化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丰富,纳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规划,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宣传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宣传新形势下慈善事业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法规,宣传新时期慈善事业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普及慈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
5.加强人才的培养,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我国从事慈善事业的专门人才十分紧缺,应大力推动慈善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加强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采取有效方式,轮训现有的慈善工作者。不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在大专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慈善事业专门人才,为社会输送有专业特长的慈善工作者。鉴于国际发达国家慈善组织众多,善款充裕,经验串富,联系广泛,我国慈善组织应加强与国际知名慈善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注重研究它们的服务宗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服务规则。定期与之联合举行国际性劝募活动,向国际社会募集资金,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篇:弘扬慈善文化 推动全民慈善事业发展
弘扬慈善文化
推动全民慈善事业发展
鹤壁市慈善总会
在河南省民政厅、河南省慈善总会的指导下,近年来,鹤壁市慈善总会以成立一支慈善志愿者队伍、建立一批慈善工作站点等“六个一批”为载体,弘扬慈善文化,倡导全民慈善。现慈善志愿者达到3万多人,志愿者队伍58支,志愿者工作站87个,募集资金3536.05万元,物品39万件,受助群众21.28万人次。河南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志斌赞誉:“鹤壁市全民慈善助推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慈心为人,善举济世,人人可为,蔚然成风
(一)慈善志愿者——响亮、亲切、光荣的称谓,爱心的使者,这个队伍不断扩大,活动卓有成效,推动“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2003年冬,我市慈善志愿者和全市机关干部三万多人开展了“体察民情送温暖”,三三两两组成小组,深入到城市社区、农村困难户家中,了解生活状况、致贫原因,并现场救助,这次活动反响大,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慈善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壮大,包括机关干部、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教师、新闻主持人编辑、医务人员等等。
能力有大小,爱心最可贵。张振民67岁,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2003年退休后,腾出自己的房子,设立家庭捐赠点,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人打电话捐赠,他都及时赶去接收。每天早上带着慈善总会制作的宣传牌子在公园门口开展慈善宣传活动。他发展了慈善志愿者160余人,经常带领慈善志愿者组成义务服务队,参与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几年来共募集善款 1
20余万元,物资3万余件。
年轻网友组成的“逗号志愿者”工作站,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以“社会所需、志愿者所能”为原则,遵循“奉献、爱心、互助、进步”的理念,经常性、不受地域限制开展社会慈善公益活动,惠及孤儿、老人、困难学生、大病患者、灾区、环保、禁毒等方面。每年参加活动人数达6000人次,每星期开展一次活动,人均年活动190小时。
第一批慈善志愿者赵振建,从2001年借钱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每天5点起床,6点开始接送矿区孩子上学,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已10年整,行程16余万公里。中央电视台《共同
栏目》给予深度报道!
志愿者张俊林,创办了免费家长读书会、弟子规农校和义工教师培训基地,传播文化知识。他认为一个人自身的身心和谐是一切和谐之源。
感人事迹,举不胜举……………
现在我市慈善志愿者达37000人,其中1656人已成为慈善志愿者队伍中的骨干,带领全市志愿者,活跃在全市城乡,开展各种慈善公益活动。
(二)注重载体建设,推动全民慈善发展
一是建立慈善工作站。我们在慈善志愿工作者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等设立了慈善志愿者工作站,初步形成了以横向为基础,纵向延伸为重点的相互补充、协调管理的工作网络。在进社区募捐活动中,慈善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主动同社区居民所在单位联系,动员大家投身慈善活动。同时,慈善志愿者采取的劝募捐(登门募捐)、招募捐(义卖、义拍、义演、义画、义赛、义诊等专项慈善捐赠活动)、外募捐(海外捐赠)、定向募捐等多种办法筹集慈善款物。大赉店镇退休干部郭文学看到鹤壁市原市长 2
李培育捐赠5%的工资后,他主动每月捐赠10元钱,在自己爱人生病、去世时,依然没有忘记慈善,将爱心延续下去。70多岁的王美玉老人,2004年以来,每隔一段时间都来捐赠50元-100元不等的善款和部分衣服,没有间断。身体残疾的韩尚武是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在得知玉树地震后,独自骑上破旧的三轮车捐赠了身上仅有的6元钱,数额虽小,但他的一片爱心却令人感动。拳击教练张全友每月收入并不丰厚,但每逢重大慈善活动,他都毫不吝啬带头捐赠,最多一次性捐赠6000多元,这对个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各种慈善活动将自己压岁钱捐赠出来,从小就懂得奉献爱心。
二是设立“慈善功勋奖杯”。为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我市设立了 “慈善功勋奖杯”。鹤煤(集团)公司捐款达到1000万元,有些小企业捐款达到10万元,我们都为他们颁发了“慈善功勋奖杯”。
三是建立慈善超市。各县(区)分别建立了慈善超市,慈善超市总面积达到了2320平方米,仅去年发放救助款37.1万元,物品9.3万件,救助8.1万人,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捐赠平台,给广大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平台,是宣传慈善的鲜活场地。
(三)通过经常性救助活动,扩大慈善影响力
一是开展经常性的捐赠进社区活动。2003年以来,慈善志愿者,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把慈善宣传单发放给社区居民,并向捐赠者发放捐赠光荣册,组织活动300余次,募集资金数百万元,募集物品6万余件。
二是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每年总会与共青团、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特困生助学”、“一对一帮扶”等活动。2009年与共青团联合举办了“吕超爱心教育奖学金”颁奖仪式,为30名贫困学生发放救助金2.7万元。今年开展“百名贫困大学生圆 3
梦行动”,为117名贫困大学生发放资助金39.6万元。
三是开展大病救助活动。我们设立儿童大病救助基金,对病情严重的儿童实施大病医疗救助,为23名白血病患者筹集资金48万元。
四是开展公益性活动。每年雷锋日、植树节、儿童节等重大节日,我们组织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到车站为旅客服务、到交通路口维护秩序、到淇河保护母亲河、开展城市清洁活动、到福利院看望孤儿等。
五是开展集中救助活动。我们开展了百余次慈善捐赠集中救助活动,每年“双节”前夕,我们都会组织开展慈善募捐救助活动,使贫困家庭享受关怀和温暖。不定期举办大型慈善募捐晚会和拍卖会,募集善款,广结善缘,救助弱势群体。
六是开展慈善项目救助。我们相继开展了千名孤儿救助、明天计划、微笑列车、特困生助学、关爱贫困劳模等项目。通过开展各种项目救助,发放救助金260万元,发放救助物品20万件,使5.6万名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七是每逢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商店开业,开展慈善捐赠活动。新人在新婚前夕自愿捐赠出部分礼金,种下一棵爱心树;今年9月我市裕隆超市开业前举行了“爱在裕隆,回报社会”大型慈善捐赠救助活动,筹资善款30万元,救助了600户贫困家庭。
(四)构筑宣传阵地,慈善氛围更加浓厚
普及慈善理念是发展慈善事业的根基,通过多形式、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在全市弘扬和提倡公民精神,引导公众社会慈善意识。为此,我们十分注意抓好全民慈善理念的宣传。
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组织系列宣传报道。我们在报纸上开辟慈善专栏,在电台开设爱心热线栏目,制作了《孤儿救助》、《贫困大学生圆
梦》、《慈善志愿者赵振建十年义务接送小学生》专题片,宣传慈善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增强公众慈善意识。
二是依靠志愿者队伍,把慈善宣传引进千家万户。志愿者队伍到公共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慈善宣传活动。同时,我们利用慈善捐赠站点广泛设立宣传标语牌,摆放捐赠箱,开展各项捐赠救助活动,激发了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认知热情。
三是注重发挥慈善典型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我们把“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市民”、“好妯娌、好媳妇、好母亲”、“三八红旗手”、“孝亲敬老”、“爱心企业奖”等评选与弘扬慈善文化结合起来,营造全民慈善氛围。近年来我市有36名慈善志愿者荣获“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慈善百名大使”、“慈善爱心使者”等荣誉称号。
四是努力构筑自身宣传阵地。我们创办了《鹤壁慈善》杂志,设立了光荣榜,制定了信息专报,开通了慈善网站和慈善志愿者论坛,及时发送慈善工作动态,公布捐赠收支情况,交流各地慈善信息。
(五)多个视角,牵线搭桥,扩展救助的方式
我们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分配被救助资源,拓宽救助范围。我们每年采取“一帮一”、“一帮多”方式开展救助。我市多数各级领导干部都资助了贫困学生,从上小学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今年3月份山城区慈善协会在大会堂,组织几十家企业现场资助了500余名困难学生。鹤山区慈善协会挑选出110名贫困大学生,10家大企业亲自发放助学金50万元。我们还把贫困大学生情况提供给河南同力水泥公司,他们了解情况后,出资连续救助他们直至大学毕业。
(六)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公信力
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发展慈善事业的保 5
证,也是慈善事业高标准,严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为促进我市慈善事业发展,运行程序严格有序,科学规范,我们建章立制,健全慈善队伍管理机制,致力于打造“透明慈善”。先后出台了《鹤壁市慈善工作方案》、《鹤壁市慈善救助对象和程序》、《鹤壁市慈善救助捐赠物品发放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所有资金的流向清清白白。捐赠活动按照《鹤壁市慈善总会章程》、《鹤壁市慈善总会慈善基金募集管理办法》的要求来运作,确保慈善募捐救助活动公正、公开、规范、依法透明。落实监督制度。既有本会内部的监督,又有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专门机构的监督,还通过大众传媒,接受全社会监督。
二、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几年来的工作,慈善活动在我市已经由偶然为之变为经常做之,由自发行为变为自觉行为,由富人专利变为人人可为,由实地活动延伸至网络参与,由日常生活扩展到教育环保,由救助危急变为救济贫穷,由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凸显了“全民慈善”的新风尚。在工作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慈善事业大有可为,大力发展慈善正当其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慈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胸怀,是一种追求,是一种责任。特别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特殊时期,社会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慈善事业是提升人生道德观的重要途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领导重视是慈善发展的组织保证。在目前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下,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可以大大增强慈善组织协调力,便于科学地整合慈善力量。鹤壁市委书记郭迎光、市长丁巍多次召 6
开常委会研究,坚持“四个一”,即:“每年听取一次汇报、参加一次会议或相关活动、增加一定比例的工作经费、为慈善办一两件实事”。实践证明,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3.建章立制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慈善组织要长期健康发展,必须有内部的科学管理。如建立捐赠款物公示制度、监督制度、管理制度、志愿服务登记制度、讲评表彰制度等。逗号志愿者工作站发起人董亚丽曾经感言,逗号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得益于透明的运作,很多市民为灾区捐款时专门找到他们,对一些操作不规范的募捐组织不信任。因此,我们每次清点募捐箱现金时,要求起码三个人在场签字,由此取得市民的信任,使慈善信息透明化,取得社会的认可。
4.慈善工作站点是慈善活动重要场所和阵地。“慈善志愿者行动”是慈善事业的品牌载体,工作站点是行动基地和活动平台。抓好站点建设,其关键所在就是要形成以横向为基础,以纵向为延伸,能相互补充和协调运行的工作网络,提高慈善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5.经常性的活动是展示慈善风采的大舞台。根据志愿者的个人特长,组成宣传教育、就业帮扶、法律援助、治安巡逻、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引导等若干服务队,进行有针对性的慈善服务,有利于形成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群众基础。
6.慈善超市是慈善活动的重要载体。慈善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的慈善募捐救助方式,为经常性社会捐助建立了一个新的物资接受平台,为及时对困难群众实施实物救助开辟了一条新路子,慈善超市既救助了特困户又方便了群众捐赠,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赞誉。
7.舆论宣传是慈善发展的必要手段。褒扬慈善行为是慈善事
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实践中我们注重加大慈善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增设多种形式的慈善户外广告,如把慈善总会和慈善工作站的地址、电话广而告之,刊印慈善报刊以增强宣传的及时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等等。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实现孤儿救助全覆盖。由慈善总会组织协调,动员区域有关部门,按一定标准对孤儿全部救助,直到18周岁。
二是大病救助全覆盖。凡是有大病的,由慈善协调多方面调动社会资源实施救助。对特别困难户,慈善进行重点救助。对贫困的边缘群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救助。
三是健全慈善组织网络。在全市县区慈善协会的基础上,逐 步把慈善组织延伸到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私营企业,形成完善的慈善组织网络。
四是进一步加强慈善超市建设。在现有慈善超市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乡、镇、办事处、大社区、大村都要建立慈善超市,或在现有超市中设立慈善救助区位。
五是探索建立小额冠名基金。设立以个人(家庭)或单位名字冠名的小额爱心基金,基金设立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指定爱心基金的用向。
第四篇: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现状
悠久的历史
中国慈善事业和慈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社会慈善和保障已见规模,并初步形成了一种制度和模式。在西周的统治机构之中,设有地官司徒掌管荒政、安抚民众等。周代还设有疫医负责治疗患病的国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慈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慈善事业在此期间得到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专门收容贫病者的慈善机构——六疾馆。佛教此时在中国兴盛,对中国慈善事业影响深远。隋唐时寺院里开始建立固定场所的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两宋期间出现了一大批慈善家,如蔡京、真德秀,他们设立了一批慈善机构,挑起了慈善事业的大梁。元代更是在法律上规定了慈善事业的必行性,慈善医疗事业可圈可点。明清时期民间慈善事业开始发展,商人在慈善的地位逐渐提高。
慈善的近代化
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化发轫于晚清光绪初年民间社会兴起的大规模的义赈。晚清赈灾开始突破传统的地域性赈灾模式,破除了狭隘的地域观念。传统慈善事业开始向近代慈善事业转型。
中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慈善事业出现在戊戌变法期间。这一时期,一些传统的善堂、善会广泛地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慈善公益活动,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慈善公益团体。
进入民国以后,慈善事业开始向制度化、法制化转变。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慈善机构管理慈善救济,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民间慈善的法规。近代慈善事业的内容要丰富得多。一方继续重视传统型的慈善活动,另一方面广泛设立慈善医院、慈善学校、慈善工厂等,推广以工代赈,实物救济和劳务谋食相结合。
新中国的慈善事业
1950年,中国颁布了《劳保条例》和《劳保条例实施细则修正案》等相关法规。然而,新中国建立后的慈善事业完全由政府包办,民间慈善事业的独立地位被否定。
1978年改革开放为慈善事业的复兴具备了条件。以1981年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成立为起点,内地的慈善事业逐步走向了复兴。
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创立后,民间慈善机构纷纷建立,慈善活动开始频繁。内地的慈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并将沿着非政府化、法制化、专业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纵观近年来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以下一些特点:
1.民间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汶川地震被视为中国的“公益元年”,民间慈善组织就是在那一年第一次参与了巨大自然灾害的救助。当时民间组织经验不足,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到今年的芦山地震,民间组织已经在救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芦山地震中,民间慈善组织募集到的基金占到了总资金的一半。以壹基金为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工艺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现在的壹基金与五年前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壹基金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组织能力是政府也不可比拟的。”1从五年前的汶川 1 引自《从汶川到芦山,中国慈善学会了什么》《国际先驱导报》 地震到今天的芦山地震,民间爱心组织开始更自觉、自发地进行灾后救援,而公众也开始选择自己信任的民间公益组织献出爱心。2.民间机构的透明度提升
微博的流行也改变着慈善。芦山地震后,不少基金会通过微博等互动平台不断更新所收捐款和钱财使用情况。新的媒介手段的运用,增强了慈善机构的透明性,增强了公众对于慈善的信心。
现今慈善事业发展问题
1.慈善“去行政化”刻不容缓。慈善的本质在于公益,与权利无关。我国慈善机构的领导“中国红十字会”本身就是副部级行政级别,被列为中央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各省、市、县、乡镇的红十字会均为行政或事业编制,接受全额财政拨款。负责人由同级政府任命,在编工作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人事制度、层级设置、工作机制方面,红十字会的与政府的行政体制都是一致的。公务员的身份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没有危机感、压力、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而行政化的背景也使它很难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制度系统。在2010年之前,全国所有的慈善机构不能自立门户,只能挂名于红十字会之下,接受统一管理。上层组织尚且如此,其下的组织发展艰难可以想见。
2.红十字会遭遇信任危机。红十字会长期以来作为慈善事业的老大。官方背景给了腐败一个绝好的滋生场所。公款吃喝、豪华公车、挪用公款等其他政府机关常有的乱象在红十字会中也不时发生。而不透明的制度阻挡了公众的知情权。许多不良官员依靠着这不平等的制度,以为可以肆意滥用职权。但是事情终会败露。“郭美美事件”彻底引发了人们对于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南京市红十字会在芦山地震后为震区募集捐款,路人绕行。红十字会遭遇的信任危机,由此可见一斑。
3.缺乏规范的制度管理。目前全国慈善机构仍统一由红十字会领导、管理。官方性质的慈善会状况尚好,没有资金短缺等问题。民间慈善组织,如四川“爱心早餐”工程,成立半年间未曾收到一笔捐款。能否与一些食品企业签订赞助协议获取资金?此外,如何管理募集到的资金不被挪用?如何管理团队,使慈善可以运行得更好?使用什么样的制度可以更好地确保资金利用的透明度?怎样确定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在资助过程中的吃喝、宴请费用怎么划分公费与私人消费?全部让慈善人掏腰包显然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造成不小的负担,不利于慈善的长期良性循环,全部公费又会大量浪费资金。建立合理、统一的制度,规定慈善组织内部领导体系、管理方式、资金筹集运作方式、资助方法和标准、资金公开标准、公费支出标准,这些势在必行。
4.增加民间慈善组织的自主权。民间慈善组织需挂名于中国红十字会名下,资金先由中国红十字会收取,再转给他们。这就造成了账目的混乱。而且中国红十字会官方色彩太浓,官僚主义太强,给民间慈善机构造成了许多束缚。减少中国红十字会对民间慈善组织的干预十分必要。日前已经试点“壹基金”账目脱离红十字会账目,独立收取资金,这是一个好的尝试。希望政府可以多一些这样的尝试,让民间慈善与官方慈善作为朋友共存,而不是上下级。
第五篇:完善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机制
完善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机制
2011年3月15日17:26
慈善事业是弘扬互助友爱精神和建设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的最好途径与方式,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共享发展成果的不可替代的客观功效。我国慈善事业在经济体制改革后作为相应的国家福利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补充而出现。自1993年后中国迎来了慈善事业发展的高潮,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中国独特的背景,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慈善事业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是慈善机制不健全,因此,促使慈善组织运行机制发育成熟则是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关键所在。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前景远大。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重大变化,客观地表明中国慈善事业大发展已经具备相应的有利的基础条件。首先是自2005年以来,不仅慈善事业被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并载入国家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而且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开始强势主导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包括召开首届中华慈善大会、发布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以政府名义评选并颁授慈善人物奖。其次是国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创造高速增长奇迹并仍然在继续创造着奇迹。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富裕阶层之后,经济因素已不再是中国慈善事业落后的理由,相反它已成为慈善事业获得大发展的有利因素。再次是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需要帮助的群体规模庞大,社会因素显然十分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最后是发展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在发生变化,公众对发展慈善事业的期待日益提升,不仅低收入阶层或弱势群体希望通过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来获得社会帮助,而且先富起来的人群及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亦需要有回报社会的正常途径。
健全的慈善机制是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加速器。任何一个事物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都有它自身的合理运营机制。慈善事业在中国作为一个欠发展的事物它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在中国特定的国情下健康、稳步、协调发展,也必须依靠一个良性运行机制来推动。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人们由爱心转化为善行因受到多重制约难以实现。我国不乏有爱心的普通大众,很多富贵之人也愿意从事慈善事业,回馈社会,这在历次灾难中都有体现。但是,人们的爱心转化为善行常常是在政府的参与下得以实现,而且具有被动性和偶发性,不符合慈善本身的内涵。原因有一是传统观念限制了国内拥有80%社会财富的富豪们参与慈善事业。和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重亲情和伦理的国家,中国人传承意识很强,愿意把财产留给后代。二是慈善事业内外部运行机制的不健全,限制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政府对慈善机构管的过多,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导致发展缺乏积极和主动性。慈善立法的层次都比较低,还没有制定出用于鼓励和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造成了包括对慈善组织的性质定位、慈善事业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和慈善事业税收优惠等方面都缺乏完善、系统的法律规范。部分慈善机构内部管理不规范,运作不够透明、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国内慈善机构公信力不足,使公众对慈善机构丧失信任。政府对慈善组织过程的监督和约束力度不够,对社会捐赠管理机构的管理和运作不够规范,尚未建立管理机构的信用体系。
一、加强基层慈善机构建设,完善政府管理机制
自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中国慈善事业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政府也就成了慈善事业的创办者、监督管理者和扶持者的角色,政府主导着整个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慈善事业发展环境的改变,政府对慈善事业的管理还停留在管字,理字工作作的不够。纵观我国慈善事业,不难发现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慈善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行动领域的大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体现着“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历程的转变,政府为慈善事业让渡空间可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政府侵占慈善事业的行动领域则可能造成慈善事业的萎缩甚至消亡。因此,政府在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适时调整,不断发现并解决慈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成为一个管理员。
发展基层慈善事业,做好基层慈善管理。从国际经验看,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行动导向是深深扎根于社会基层、满足多样需求。香港的慈善组织发展至今,尽管形式与制度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一直未变的是其不断关注社会基层的方向,致力于满足社会多种需求的努力。香港作为一个多元社会,阶层高度分化,需求也多种多样。因此香港慈善组织也在探索各类型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将服务拓展到各个社区角落,建设不同档次的福利设施,覆盖面很大,受益人群广,从而赢得了香港政府与广大香港市民的信任。另外,慈善捐赠真正的主体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富人,而是普通公众的小额捐赠。例如,美国每年两千多亿美元的募款中,70%以上来自于成千上万普通公众每月几美元、几十美元或几百美元的小额捐款。正是普通民众的小额捐赠和志愿参与推动了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而且在发达国家,实施劝募的主体通常不是当地政府,而是广大的慈善组织,如联合劝募组织、社区基金会等慈善组织。相比教而言,我国慈善募捐主体多是政府行为,捐赠主体多通过工作单位实现捐助,基层慈善组织未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导致慈善行为缺少主动性、及时性和广泛性。乡镇(街道)基层慈善组织是最能直接实施慈善行为的服务平台,具有接受捐赠面广应急救助及时快捷的作用,主要对于本区域范围内赈灾、济困、安老、扶孤、助学、助医等方面的应急性救助。因此,当前对于基层慈善组织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政府要把慈善工作的重心向下转移,真正让慈善事业惠利于广大群众。在农村,第三部门性质的组织发育还非常滞后,不像城市社区,各种类型的基金会、慈善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为慈善活动提供了载体与操作平台。村委会作为村民最重要的社会组织,不仅是国家面向农民进行社会动员的最基本的行政渠道,也应成为发展慈善事业最重要的组织条件。有学者对村庄社区慈善作调查发现村庄社区捐款多少不一定取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区组织化程度、领导者的倡导以及社区人文传统往往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村庄社区的参与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宣传机制在捐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城市社区中的慈善超市目前也面临着很多发展困境,需要政府帮助理顺关系,加强管理。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实践运行当中,由于物品匹配困难、功能定位不清、资金不足等原因,慈善超市活力不足,不能发挥出较高的社会效益,有些地方连正常运转都举步维艰。这些基层慈善组织急需要从明晰功能定位、加大资金扶持、完善管理机制、提倡灵活治理等方面入手来构建慈善超市的长效机制。首先要为慈善超市找到合适的功能定位,即解决其存在的必要性问题。其次要为慈善超市设计出合理的运行模式,使人力、物力和资金能够正常运转,即解决其存在的可行性问题。再次还要完善慈善超市的管理机制,并建立一套制度化的政策扶持机制,即解决其存在的可持续性问题。最后办好慈善超市还要因地制宜,不搞统一标准,拓宽服务内容,适当扩大帮扶对象的范围,即解决其存在的灵活性问题。
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慈善行动,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着机遇,但同时受经济、政治、文化及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着监督体系不完善,不能对善款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影响了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慈善事业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捐赠款物被截流、挪用。这种现象被报道的很多。二是捐资的运作使用、内部决策缺乏规范。慈善的本质是利他而不是利己,是公开透明的行为,但是由于对慈善监管不利,造成了许多问题的出现。三是一些慈善机构帐目不清,弄虚作假。对慈善事业的监管依靠两个方面一是自律二是他律。政府承担对慈善组织监管的主要任务,但是政府监管也存在监督漏洞和监督不力的问题。与政府的行政干预相比,公益组织的自律往往更为有效。它一方面加强了自己的权威,避免政府的过分干预,另一方面使得自律机制能与他律机制相协调,将公益组织所实现的自律秩序纳人既定的法律秩序、经济秩序和伦理规范之中。公益组织的自律包括内部管理规范、财务责信规范、募款及相关活动规范、组织工作伦理等。当然,自律作为一种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手段,必须与他律相配合。缺乏完备的他律机制,自律的作用和效果就会打折。因此我们倡导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慈善行为的整个过程。社会监督是慈善公益组织监督机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接受社会力量的监督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监督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捐赠者与公众的监督。每个公民对慈善款物都有知情权。一方面慈善组织自己应向外公布善款的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另一方面要畅通社会监督的渠道,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增强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监督的主动性。二是媒体的监督。媒体具有导向和威慑作用,能对慈善组织形成约束力。三是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对慈善组织的第三方评审制度。他不仅能促进好的慈善组织的发展,也能淘汰不良的慈善组织。做好社会监督需要重视三个环节,一是捐赠环节,包括捐赠款物的数量,来源方向。二是使用环节,包括捐赠款物投入对象,投入数量的确定。三是反馈环节,包括受捐赠者对善款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要使社会能够对慈善事业起到监督作用,主要措施应体现在推动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推动慈善组织制定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督,形成行业自律机制。推动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制定评估规程和评估指标,适时开展评估工作,及时发布评估结果。推动社会监督的制度建设,加强对慈善组织的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逐步形成自律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我国现行法律也并未提供民间公益组织信息披露的常规途径,没有规定公民个人可以查阅民间公益组织的资料。这都使得公众与民间公益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民间公益组织也因此丧失了公信力和影响力。英国《慈善法》对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相关规定对英国慈善组织建立良好的公信力发挥了积极作用。诸如会计账目、会计报表、报表,这些原本属于企业的会计制度内容,也应当适用于民间公益组织,这是确保民间公益组织提高其公信力的重要条件。
三、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长期以来慈善事业的发展主要靠政府的推动,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投入,市场要素没有充分体现,导致慈善事业发展动力不足。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即慈善机构运营经费有限,慈善组织发展的主动性不强,慈善行动社会影响力小,慈善事业吸纳社会力量有限等。市场是资源最有效的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慈
善机构也要与时俱进,主张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巧妙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参与慈善事业的意图也必然不是单纯的,不适应市场经济、不熟悉市场规则的慈善机构是不可能真正有生命力的。当前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途径发挥市场机制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在慈善活动中贯入市场机制,提高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和慈善组织的动员力。第一慈善机构运用市场化理念来开展慈善活动策划,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的发展。策划能力是企业也是慈善机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成功的慈善项目策划能在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与需要帮助的人之间架设有效的桥梁,也能为慈善事业开拓发展空间和补充发展动力。第二慈善机构运用市场化理念进行慈善营销,扩大慈善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把市场经济中为谋取私人利益的广告、公关方法应用于谋取公众利益的慈善事业,来达到让大众了解慈善并吸引大众参与的目的。因为任何一个慈善项目均有其特定的目标群体,包括特定的参与和支持群体以及特定的受助对象。慈善机构的营销是在进行面向大众宣传慈善与博爱意识的同时,针对捐助群体的需要与可能进行宣传、动员、协商等公关工作,最终促成慈善项目实施。第三慈善机构运用市场化理念进行资本运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慈善基金也需要进行资本运作,它是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第四慈善机构还需要善于利用市场规则。因为慈善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则,如尊重捐献者的意愿,给有贡献者以适当回报(精神奖励、社会声望等等),并培养自己稳定的参与群体(客户),等等。
二是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能力。我国的民间公益组织设立条件较为苛刻,然而,一旦民间公益组织成立之后,却又面临极为宽松的生存环境,因为法律已经禁止在同一地区存在功能相同的民间组织。诚然,竞争机制的缺乏,使得我国慈善组织和机构的依赖性和惰性非常明显,实践中表现出既缺乏争取有利条件的积极性,又疏于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及公信力。而英国慈善组织的设立并无类似的限定条件,只要达到一定规模,不属于豁免慈善组织的,都可以申请登记。这样一来,英国慈善组织的竞争环境一方面提高了慈善组织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断提高内部治理的能力。
三是运用人才市场机制,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建立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与慈善事业作的好的国家和地区比,我国慈善组织在人力资源上略逊一筹,出现了人才匮乏或人才素质不高的现象,主要因为国内的精英人才很少会选择献身慈善事业作为自己的成才路径。因此说没有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慈善事业发展动力不足的一个原因。加强慈善机构的人员培训,使慈善机构的人员向专业化发展,也要依托市场主体。首先慈善机构的人员组成应该由社会上真正有爱心的人志愿加入,而不是政府或是机构指派。这些人员参加慈善组织,既符合慈善事业无私奉献的原则,又给予了他们释放爱心的平台。其次,通过职业培训市场对慈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业务完成专业化的转变。具体说就是加强社会福利学科建设,并制度培训规划,采取长训和短训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使其胜任慈善公益工作。最后建立良好的义工吸纳机制。广泛吸收社会各层次的民众参与到组织中来是香港慈善组织的一条成功经验,香港许多知名慈善组织其正式工作人员都不到10名,但义工却有上千名。在内地慈善组织中,义工机制没有得到很好开展,这也是内地慈善组织常常感觉人手不足的原因。建立公民高度参与的义工组织,最重要一点在于放权与信任,并使义工在组织中获取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