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年、月、日13 冀教版

时间:2019-05-14 10:4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年、月、日13 冀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年、月、日13 冀教版》。

第一篇: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年、月、日13 冀教版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和平、闰年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精神。同时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平、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过程:

【导入】年 月 日

同学们,看到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老师非常高兴。让我们共同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好吗? 【讲授】1 年月日的产生

年、月、日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太阳、地球、月亮演示)

我们大家一起读: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同学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地球在绕着太阳转的同时,也在不停的自转。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及太阳、月亮地球的互相绕转,才产生的年、月、日。我们把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规定为一年;把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规定为一月;把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规定为一日,也就是一天。

那么,一年有几个月呢?(板书:12个月)2 认识大月、小月、2月

老师这里有一张2012年的年历。请同学们仔细数一数,并快速地用笔记录一下,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出示课件:2012年历)(学生记录)(找同学汇报,老师在课件上订正)

我们再来看一张2013年的年历。请同学们再次快速的记录一下,每个月的天数。(出示课件:2013年历)(学生记录)(学生汇报,老师在课件上订正)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两次记录的数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板书: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2月29天(闰年)2月28天(平年)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老师讲授:有31天的月叫大月,30天的月叫小月,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小结: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不管是哪一年,1、3、5、7、8、10、12月都是31天,是大月,4、6、9、11月都是30天,是小月,只有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3 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哪个月是大月,哪个月是小月呢?

方法一:(出示课件:拳头记忆法)

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左拳。这一个个突起就像座座大山,一个个凹陷就像一道道小山沟,食指的第一个大山,我们说成“1月大”,左边的第一个小山沟表示2月,2月的天数最少,我们说成“2月少”,以此类推,“3月大,4月小,5月大,6月小,7月大”,然后返回,还是从第一个大山开始说:“8月大,9月小,10月大,11月小,12月大”,记住了吗?(学生记忆)方法二:(出示课件:歌诀)

在农历中,我们管12月叫腊月,11月叫冬月,就可以变成一首好听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4 游戏检验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考考大家记住各月的天数了没有。老师随便说一个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请同学们伸出大拇指,如果是小月,就请同学们伸出小拇指,如果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就伸出拳头。开始!5 学习判断闰年的方法

现在,我们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各月的天数算出一年的天数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一年有多少天。(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订正答案之后,得出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既然一年有365天的时候,也有366天的时候,那为什么刚才我们听的歌曲中只唱《365个祝福》呢?(闰年少,平年多)

是不是这样呢?老师这里有一张2001——2012年的全年天数统计表,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三个平年,一个闰年)也就是说,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那么这些闰年跟4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这些年份除以4,得出了以下结果,请同学们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平年除以4有余数,闰年除以4没有余数)

我们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可以用除以4的方法。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用年份除以4的时候,只需要用后两位除以4就可以。后两位是4的倍数,整个数就是4的倍数。【练习】练习

练习(课件出示:判断是不是闰年)1914 1965 2008 1900 1900年是4的倍数,但却不是闰年,我们开看1900年二月的月历,二月有28天,是平年,这是为什么呢? 读大屏幕上的文字。(出示课件:文字介绍)

所以,遇到整百的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出示课件:判断)1900 1800 2000 2400 现在我们知道了,一般来讲,每隔4年才是一个闰年,闰年少,平年多,所以人们常说一年有365天,这是大家的习惯,也正是因为这样,歌曲才会唱365个祝福。好,我们再次欣赏一下刚才的歌曲,从中体会歌声中的数学知识。(出示课件:《365个祝福》)这首歌真好听呀!老师突然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大家想不想听? 有一个青年,在今年刚开学的时候,拿着一张介绍信来我校应聘当老师。当他把介绍信拿出来给门口的警卫爷爷看的时候,爷爷一眼就发现这是个骗子,于是爷爷偷偷报了警,把这个骗子当场抓获。同学们,今天老师就让你们当一次小侦探,找一找这封介绍信当中的漏洞好不好?(出示课件:介绍信)

原来破绽在落款中的日期上。你真是个聪明的小侦探!还有一件事情。(出示课件:练习)订正。

同学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知道同学的生日吗?今天我们来猜一猜这三位同学的生日。(出示课件:练习)【导入】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是数学书中37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得快乐吗?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了年月日这三个比较大的时间单位,还有更大的时间单位,比如世纪、年代,以后我们都会学到。无论那一年,老师都希望大家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珍惜时间。一天前进一小步,一月前进一大步,一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三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分数_冀教版-2019精选文档

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出情境图,两个小朋友在郊游。

师:叮叮和咚咚来在游玩过程中遇到了跟数有关的问题,一起看一看。播放课件,请大家帮他们俩分分这些东西。(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一个蛋糕)引出“平均分”。

(二)、由情境图引出数学问题,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初步认识二分之一

蛋糕从正中间切开,也就是为了使分成的两份同样多。这种分法在数学里叫“平均分”。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一半”用怎么样的数来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生举例。

师:引出二分之一,份,这一

师:像1/2这样的数在数学里叫--分数。(师板书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朋友。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左边的这一份是蛋糕的1/2,鼠标指着右边的一半,这一半也是其中的一份,这一份也是它的1/2。(课件展示)

师边说边板书:也就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2.读写

(三)动手操作理解二分之一

1.在操作中理解1/2 1)师:同学们已经得到了蛋糕的,你能得到一张纸的1/2

生:能。

2份,用斜线画出其中的一份。(课件出

生折,师巡视。(整体关注)

2.全班交流

我们通过课件验证一下:(播放课件)三种折法都是平均分,教师及时鼓励。

这样折,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

生:因为它们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

1/2表示。请同学把折好的1/2放进课桌里。

1/2

(三)认识分数

1/2表示的打√,不能的打×。

练习中引出1/3 用第二张长方形纸表示1/3,学生展示折法,并汇报时怎么得到的

师:我们认识并自己动手折出了1/

2、1/3,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说分出,师板书。

教师小结:像1/

2、1/3......这样的数叫做分数,那你能动手折一折吗?

教师课件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图形折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展示学生作品,汇报你是这么得到的?

第三篇:冀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推荐)

冀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

◇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排列问题

◇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排列问题_简单事物中的排列规律◇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的乘法口诀1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的乘法口诀2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8的乘法口诀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9的乘法提问并回答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观察物体 长方形的特征1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观察物体 长方形的特征2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观察物体 长方形的特征3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观察物体 认识平行四边形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观察物体 认识立体图形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观察物体 搭一搭 看一看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统计 1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统计 2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1000以内的数 不同的方法数数◇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数的读写◇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1◇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2◇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方向与路线 认识方向1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方向与路线 认识方向2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方向与路线 认识路线1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方向与路线 认识线路图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六、方向与路线 认识方向与路线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七、千克和克 1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七、千克和克 2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七、千克和克 用天平比较轻重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八、四边形 长方形的特征1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八、四边形 长方形的特征2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八、四边形平行四边形1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八、四边形平行四边形2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八、四边形 七巧板拼图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九、加减法◇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九、加减法 整十数加减1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九、加减法 整十数加减2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九、加减法 整百数加减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九、加减法 几百几十加减几十

◇ 冀教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九、加减法 10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第四篇: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2_冀教版-2019最新文档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学生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生活性,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定义。

难点:理解面积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趣,初步感知面积含义

1、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两片树叶(一片大,一片小),请大家沿着树叶的轮廓画一圈,(2)学生动手画

(3)能说说你们的发现吗?

(4)学生说周长的可能性多一些,关于面积能提到,就顺势让学生涂面积,不提到,就让学生给小树叶涂上颜色。(5)涂完后,从数学的角度说说涂的感受,根据课堂的生成,如果学生不能说到有关面积的主题,接着问:现在,我们如果来进行一场涂色比赛,你会选择哪片树叶,为什么?

(6)总结:同学们,刚才涂的这个面,就是树叶的表面(板书:表面)

(设计意图: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区分的不好,所以我在对概念的引入从周长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周长是表示长度的。而在涂面的时候,感受面积的概念是和长度的含义是不同的。)

2、物体表面的大小

(1)教师出示手掌,这是手掌面,谁来和老师比一比,谁的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

(2)摸一摸,文具盒盖的面和数学书封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3)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面比这本数学书的封面大?

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面比这本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通过这些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通过这些比较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板书:物体的 大小)

(设计意图:在“摸一摸”、“找一找”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体会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并且是可以比较“面”的大小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联系现实生活,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轻松地感受到什么是“面”,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揭示面积的含义

(1)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板书:面积)

黑板面的大小叫黑板面的面积。

问:课桌面的大小叫什么?这个长方形的大小叫什么?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面积,今后再说面积的大小,就可以用上“面积”这个词。

(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意识的要求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述。)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面积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老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3)板书完整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认为哪些词语特别关键?(表面、大小、面积)

读这些词语该怎么读?让我们再读一遍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1、出示一个黄色长方形,一个面积稍小蓝色长方形,请同学们拿出这两个图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通过观察、重叠的方法能比较出图形面积的大小。

2、出示课本第83页图形,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看来大家的意见不统一,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图形,我们用重叠的方法试试,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

看起来,我们必须想出一些好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工具,请你们借助这些工具,想出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操作前,请大家看清活动要求。(工具:剪刀、硬币、有格子的透明纸若干)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体或图形,可以用观察、重叠的方法直接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大时,我们就必须找出更合理的办法才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调动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先看看有哪些学具,每位同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比较过程。看看哪一组的方法多。

(3)比较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现在你们认为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大家都同意吗?谁愿意来把你的好办法,展示给我们大家看。

生:剪一剪,拼一拼。

生:摆硬币,数一数。

生:摆格子,数一数。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课件出示这三种比较方法。这些方法,你认为哪种更好些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时感受到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的优势。

小结:这种数方格的方法能又快又准的比较出图形的大小。今后,我们将重点研究这种数方格比较面积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体验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策略的多样性,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各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感受到数格子的方法在比较中的优势。)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85页练一练

2、智力闯关

3、比一比

课件出示几组图形,请学生分别比一比每一组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最后,出示一组方格数相同,但面积大小不同的图形,请学生比较。

思考:为什么方格数相同,而面积大小不同?讨论交流。

小结:在利用方格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时,不仅要看方格的数量,也要看方格的大小,下节课,我们还会接着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学生比较的过程中,再次理解面积的含义,感受到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的优势,以及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的前提条件,同时,揭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研究的欲望。)

四、创作图画,求异创新。

师:看来大家对面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咱们来轻松一下吧,请大家拿出方格纸,自己创作一个面积有12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发现:虽然它们的形状不同,每个人画的图形面积都是12个方格,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学生自己评价,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总结交流,畅谈收获

这节课,大家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面积的认识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第五篇:三年级下数学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11_冀教版-精选文档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结合买书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与口算算理。

2、第二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大家还知道怎样计算吗?(生回答:知道)

那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课件出示: 口算

20×60

12×40

50×11 18×30

21×30

30×60 2.列竖式计算4

× 2

______________

8 ×

_____________

【说明:先指定几位同学说出计算过程,再以开火车形式口算,帮助学生回忆旧知,为后面新知的学习作好准备,埋下伏笔】

今天,小红的妈妈带她去书店买书,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他解决一下吗?(生齐答:能)教师课件展示例题:

师:谁能帮小明列一下算式?(生: 24×12)【说明: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展示新知,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讲授】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猜测

关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我们已经熟悉,那么怎样用竖式来算两位乘两位数呢?请大家先自己试一试,再向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自主的猜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大胆的思考解决新知的方法,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不被教师的观点和书本上法则所局限。】

2、同桌合作,小组交流,探究学习(1)学生自己尝试

请大家开动脑筋算一算,自己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多。再和同桌一起讨论一下,谁的方法更好。(2)小组汇报

师:刚才老师看大家计算时,有好多种方法,请同学们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得出本组内最好的方法。

【说明:结论是探究结果的结晶,通过互相对比,让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最合适算法。】

3、全班汇报,汇总总结。

老师请部分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教师适时介入:24×12可以这样想,每本24元,可以先算买2本的价钱24×2=48元,再算买10本的的价钱24×10=240元,最后把2本的48元和10本的240元加起来48+240=288元,就是12本的价钱。同时课件出示:

4

× 1 2

________________

8

(24×2的积)

4

(24×10的积)

________________ 2 8 8 教师课件演示笔算方法,适时暂停,让学生讨论为什么“4”要和“4”对齐,而不可以和“8”对齐,以此让学生明确“4”是指4个十。最后让学生明确竖式的一般写法,“240”中的“0”一般不写

4、智力闯关

课件出示:先独立完成之后找五名同学回答。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数位应如何对齐,为什么? 5.牛刀小试 课件出示: 列竖式计算

34×12 =

25×11

43×22 =

32×13(找四名同学台前展示,订正时强调数位应该怎样对齐)6.师生小结

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刚才的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竖式,我位一般怎么算?

师生共同明确: 用竖式下方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练习】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

1.一只杜鹃平均每天能吃掉14只松毛虫。算一算:它21天能吃掉多少只松毛虫?

学生独立思考做答,集体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一间会议室有23排座椅,每排有22个座位。在这件会议室里要召开500人的会议,座位够吗?

要求:学生任选自己喜欢的列式方法进行解题,并与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交流反馈:教师请部分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让好的小组重点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作业】布置作业 课本15页第1、2、3、题。

下载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年、月、日13 冀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年、月、日13 冀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