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0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有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0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有解析)
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祚(zà)薄
垣(yuán)墙
筵(yàn)席
玉醅(pēi)....B.浸渍(zì)
嗜(shì)好
枯槁(gǎo)
长歌当哭(dàng)....C.攒射(zǎn)逶(wěi)迤 醴酪(lào)槲寄生(hú)....D.妊娠(chén)
栏楯(dùn)
修葺(qì)
呱呱(gū)坠地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缧绁 菲红 喋血 日簿西山 蜗角虚名 B.气慨 缂丝 沉缅 黯然神伤 如丧考比
C.鹰隼 泠然 濯洗 谍谍不休 熟视无堵 D.谂知 厮守 斑斓 萧瑟凄冷 无与伦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到了高三,已然成人的他对自己的老爸依然是言听计从,举案齐眉,目不直视。....C.凶残卑劣的段政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他们草菅人命,血腥镇压爱国青年。....D.关心爱护残疾人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B.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最近宣布内阁改组计划,决定对内阁职位做出大幅的调整,以挽回内阁因一系列丑闻而一路下滑。C.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D.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治理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好用自然界的动物喻人,他描绘翠翠的天真活泼、温柔驯良,“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笔间充满喜爱。
B.目前在上海举行的《2008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股市能否走出过去半年深幅下调的阴影?成了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C.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的作品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童话《稻草人》,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B.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的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C.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元代著名戏曲家。文中引用宋代诗人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琵琶行》一文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其中的“司马青衫”比喻失意之人。
D.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等。《楚辞》收集了屈原的大量作品,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B.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C.倡优所畜。D.衣赭衣,关三木。...
8、从文言句式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B.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C.安能以身之察察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9、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C.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D.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一日克己复礼 ....
C.渔父莞尔而笑
D.形容枯槁 ....
二、课内阅读(18分)
(一)阅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回答11-12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给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意义,我总觉得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而已。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11、文中划线的句中,大量的木材比喻
,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以及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3分)
12、作者引用陶潜诗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作者对烈士有什么样的评价?(4分)
(二)阅读《渔父》,回答13-15题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3、解释加点的字词:(3分)
(1)圣人不凝滞于物(2)遂去,不复与言 ....
14、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15、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屈原和渔父人物形象。(4分)
三、课外阅读,回答16-18题(10分)
西 瓜
张世旺
夏日。某小城。
赤日炎炎,大地若炙,气温高达39度。
正是西瓜上市时节。可是,今年这一带西瓜绝收,小城见不到一颗西瓜。于是,物以稀为贵,西瓜便成了小城人的稀罕物。
就在小城人想西瓜想得流口水时,大街上出现了一颗西瓜。
这是一颗花皮西瓜,个颇大,二十来斤,圆圆的,样子十分诱人。这颗西瓜就躺在大街上,不知是人掉的还是别的什么,反正,这是颗没主的西瓜,谁都可以把它捡起来吃掉。
第一个发现西瓜的是一个大款。当然,赶在平时,就是杀了他,大款也绝不会来大街上捡西瓜吃,他丢不起那人,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一来,除了大款外,在他身前身后一百米内没有第二个行人;其二,他今年还没吃过西瓜,实在抵挡不住那东西对自己的诱惑。所以,根据这两点理由,他就把身子弯下去了。
可是,忽然之间他又疑惑起来。是呵,平白无故的,大街上怎么会有一颗西瓜呢,而且,别人为什么不要(他断定,一定有许多人看见过这颗西瓜了)?这样一想,他便认定,那西瓜一定有什么猫腻,吃不得,要不会倒霉的。最后,大款走到一边去了。
第二个发现西瓜的是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汉子。同大款一样,中年汉子也想占有那颗西瓜,但不知为什么,当中年汉子用脚把西瓜翻了个个,发现西瓜完好无损没有任何裂痕时,他的目光也疑惑起来。最后,中年汉子也走到一边去了。
接下来,是第三个、第四个„„
结果,一个小时不到,大款和中年汉子站着的地方聚集了一大堆人,这其中,除了大款和中年汉子(干部)外,还有工人、法官、警察、医生、商人、学生和本地新闻媒体的记者等。很显然,他们都看见了那颗西瓜,都想占有它,但最后他们又产生了怀疑,打起了退堂鼓。现在,他们都静静地守候在这里,看着那颗西瓜,等待着结果。
一阵脚步声,走来了一个农民。农民挑着一副担子,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透了。
在那颗西瓜跟前,农民放下了担子。
大款等人立马来了精神,互相看一眼,缓缓走过来。
农民高声问道:“这西瓜是谁的?”
大款等人回道:“不是谁的,是有人掉在大街的。”
“真的?”
“真的,我们这些人都可以作证。你砸开了吃吧,保证没有人找你麻烦。”
农民砸开了西瓜。果然是颗好瓜。农民捧起西瓜客气地谦让了一回,大伙都说不吃,农民便大口吃起来。
很快,农民吃掉了半颗西瓜,剩下的半颗,他放进担子一头,准备带回去给家人们吃。
正准备离去,大伙将农民围住了,纷纷问道:“怎么样,你头晕不晕?”
农民:“不晕。”
“肚子呢,痛不痛?”
农民:“不痛。”
“这就怪事了。那么,你腿发不发软,就是中毒引起的那种?”
农民烦了:“你们城里人怎么回事,想咒我啊?告诉你们,这是颗好西瓜,味道特别甜,吃下去长力气。”
说完,农民挑着担子离去了,那样子,起码比刚才精神百倍。
看着农民精精神神离去的样子,大款等人这才从心里“哎”了一声,差点没悔断了肠子,是呵,西瓜是他们先发现的,结果却让这农民捡了便宜。
16、小说用大量笔墨描写大款等人对待西瓜的表现,有何用意?(4分)
17、大款等人看见农民来了,为什么“立马来了精神”?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态?(3分)
18、你如何看待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3分)
四、诗歌鉴赏,回答19-20题(6分)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 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19、这首诗意境优美,请概括全诗共写了哪几幅画面?(4分)20、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2分)
五、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句)。(4分)
2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2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长亭送别》)
2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4、子曰:其身正,;其身不正。(《为政以德》)
六、语言综合运用(2分)
请将下面消息拟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欧盟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进口大象、象牙和大象制品的新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只要不用于出售,旅游者就可以从津巴布韦带回象牙和象皮制成的纪念品,狩猎者也可以从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猎获大象带回。这项必须经欧盟15国政府正式批准的规定,还允许从这三个国家进口活的大象,运往欧盟内的动物园和其他“适宜”的地方。这一规定与6月份在津巴布韦哈拉雷通过的关于濒危物种的国际贸易协议是一致的。最近几年保护工作很成功,这三个国家的大象数量已超过保护区可承受的能力,因此欧盟才同意放宽政策。
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材料1: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材料2:刚刚辞职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全顾问组一位成员警告说,由于美国与俄罗斯工程师之间缺乏交流,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发生严重事故。
材料3:当代作家虹影说:“人与人缺乏交流的痛苦,每个人都差不多的,也正是居于这样一种状态,才出现网络世界。”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生活中你有类似的见闻和体验吗?请就“交流”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A项祚(zuò)薄 筵(yán)席;C项攒(cuán)射 逶(wēi)迤; D项妊娠(shēn)栏楯(shǔn))
2、D(A项绯红
日薄西山;B项气概
沉湎 如丧考妣;C项喋喋不休 熟视无睹)
3、B(举案齐眉:用于夫妻之间)
4、A(B项成分残缺,“一路下滑”后面加“的局面”;C项逻辑错误“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D项缺少主语,“成为北方一大强国”前应加上“晋国”)
5、A(B项书名号改为引号,问号改为逗号;C项应为“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D项“流言”前应是分号。)
6、B(A项《四世同堂》作者是老舍,叶圣陶的长篇小说是《倪焕之》;C项应为“唐代诗人白居易;D项应为“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7、C(ABD均为名作动,C项为名作状)
8、C(ABD均为被动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
9、B(A项闵—悯;C项失—佚;D项共—拱)
10、C(A告诉—报告申诉;B项一日—一旦;D项形容—形体容貌)
二、课内阅读(18分)
11、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1分)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以及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2分)
答:作者用煤的形成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1分),鲁迅坚决反对请愿特别是徒手请愿。(1分)
12、作者引用陶潜诗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作者对烈士有什么样的评价?(4分)答:说明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2分),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2分)
13、解释加点的字词:(3分)
(1)圣人不凝滞于物:拘泥,执著(1分)..(2)遂去,不复与言:于是,就(1分)再(1分)..
14、翻译下面句子:(4分)(1)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答:为什么思考那么深远,行为高出于世俗,使自己被放逐呢?(2分)关键翻译点“高举”、“自令”(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答: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埃。(2分)翻译点“弹冠”、“振衣”
15、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屈原和渔父人物形象。(4分)
答:屈原: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即使牺牲,也要坚守爱国理想,坚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2分)渔父:明哲保身,随遇而安,心平气和,不强人所难的隐者形象(2分)
三、课外阅读,回答16-18题(10分)
16、小说用大量笔墨描写大款等人对待西瓜的表现,有何用意?(4分)
答: 其目的在于展现大款等人既想占有西瓜又怀疑西瓜的矛盾心理,并与下文农民对待西瓜的做法形成对比,为接下来小说人
物的出场垫定条件。(能根据文中“很显然,他们都看见了那颗西瓜,都想占有它,但最后他们又产生了怀疑,打起了退堂鼓。现在,他们都静静地守候在这里,看着那颗西瓜,等待着结果。”一句作答2分,分析对比手法1分,分析垫定条件1分)
17、大款等人看见农民来了,为什么“立马来了精神”?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态?(3分)
答:因为农民的出场使得大款等人的等待有了结果,他们可以利用农民验证西瓜有没有问题。这反映了大款等人轻视农民、戏弄农民的不健康心态。(正确回答出原因2分,分析出大款等人的心态3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8、你如何看待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3分)答:答案示例:
(1)在本篇小说中,大款等人分别代表了小城里各个阶层的人,他们中不乏有文化、有身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人,如干部模样的中年汉子,法官,警察,医生,本地新闻媒体的记者等,也有像大款、商人等聪明人,更有像学生这样本应很单纯的人,但他们对待西瓜的态度却如此的一致,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人与人之间的猜疑、相互观望的心理,既体现了小城人共同的心理特征,也折射出都市人处处设防的自我意识。(3分)
(2)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的精神层面却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大款等人代表了物质条件较高的一个群体,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农民则代表了物质条件较低的一个群体,但他身上也保有我们民族最本真的纯朴与善良。在小说中,大款等人与农民之间的对话可以让我们明显感受到他们对农民的轻视、戏弄,透露出社会飞速发展中不和谐的一面。(3分)
[能联系文本指出小说中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或能提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或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指出问题形成的原因,意思明了,语言流畅,得满分。没有联系文本内容,最多得2分]
四、诗歌鉴赏,回答19-20题(6分)
19、这首诗意境优美,请概括全诗共写了哪几幅画面?(4分)
答:全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鸣叫、蚕儿造窝、农夫絮语。(答出4幅画面即可给满分4分)20、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2分)
答:诗人借此抒发自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作具体分析,答出“归隐田园”即可得2分。具体分析:前面写了那么多“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得孤单,苦闷。)
五、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句)。(4分)
2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2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以德》)
六、语言综合运用(2分)
答:欧盟放宽大象及其制品的进口限制。[抓主要信息先看其首句和结尾句。首句“欧盟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进口大象、象牙和大象制品的新规定”对以下内容起领起的作用,是语段的关键句。其下面“根据这一规定”自然是对新规定内容的展开,是从属内容。结尾句“因此”是一个总结,又点明了“放宽”这一主题。]
七、作文(参考系数0.7-0.75)
第二篇: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七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七校联考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 题
命题、审校: 萧山中学朱奇红淳安中学吴俊达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和试场号;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选择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其它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和机读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箴言(zhēn)急遽(jù)绊脚石(pàn)焚膏继晷(guǐ)....
B.挨近(ái)赧颜(nǎn)我们俩(liǎ)逡巡不前(qūn)....
C.恫吓(dòng)迷惘(wǎng)颤巍巍(zhàn)乘人之危(chéng)....
D.挣脱(zhèng)中风(zhòng)处方药(chǔ)无稽之谈(j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丁肇中所说的“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那些欺世盗名、投机钻营的伪学者是一个提醒:学术贵在专一,应恪守学者本份。
B.处于群体中的人,应当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意见有分歧,要么自己认错,要么忍耐,要么干脆淡出那个群体,忌反复,忌聒躁,忌内哄。
C.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很渴望一处宁静的港湾,室内外装潢高手一定能令你的家涣然一新,但不一定能给你的家带来脉脉温馨。
D.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飘来,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老年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12月30日,我县首部乡镇志书在风景秀丽的古镇汤池正式面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县政府..
党组成员、县政府各单位领导同志参加了出版发布会。
B.因雨后路滑,他一起跑就滑倒了,但仍爬起来奋力追赶,最后把所有对手甩到后面,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C.公司创建伊始,人力资源部首先对员工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从而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度。..
D.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国家和地方对城市建设投入的人力、....
财力、物力之大,都是空前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案件,判决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种“同案不同判”的怪现象让法律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这份“春风送岗位”活动宣传材料提醒外出务工人员要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设的就业服务机构求职,以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D.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反应迟钝,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南戏艺术从萌芽到成熟的进程是漫长的。温州等地的民间歌舞小戏,__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6页
____,而五大传奇戏的出现,则标志着南戏艺术的成熟。
①在进入城市以后②它的戏剧结构也就更加严谨和完整了
③随着南戏活动地区的扩展④戏剧结构比较简单
⑤各种舞台艺术的综合运用才逐渐成熟⑥出场的角色也只有三四个人物
A.⑥④①⑤③②B.④⑥①③②⑤
C.⑥④⑤①②③D.④⑥③①⑤②
6.根据下面的报道,概括说明研究人员试验取得的结果。(不超过25个字)(4分)
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研究人员对28名吸烟者和34名不吸烟者进行了试验。研究人员用微弱电流刺激
受试者的舌头,这会使人产生一种类似金属味道的味觉。结果发现,吸烟者普遍需要更强的电流才会产生
这种味觉。舌头的味觉感受器是味蕾,它的作用非常重要。研究人员用内诊镜观察受试者舌头上的味蕾后
发现,吸烟者的味蕾更为扁平,并且周围相关血管的发育状况也不好,这会大大影响味蕾发挥作用。
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叶子逃离木讷的树干,得到了无限的自由,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养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①‚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
家谱,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
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②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私修?因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据考
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上古,尤其是实行分封制的朝代,如西周,统治者的儿子们谁能封王、袭爵,一排家谱便一目了然。到魏晋南北
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
之风更从官方流行到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现象。
③中国古代是宗族社会,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
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正
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一点与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
④家谱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四个层次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资料。
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王侯将相,但是家谱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水
平、地区流行病和遗传病研究等都很有帮助。
⑤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百姓家族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
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
千万普通家庭。在泛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里,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
⑥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中,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在这种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人文人文,有人,才有文。家谱不是人口统计表这么简单,而是一部人的学问。
家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家谱的内核。家谱是符号,真正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有人
这样说:‚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
之情,不管过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
‚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
族变迁。
⑦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家谱体现着生命与生
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
8.下列对“家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家谱为解答人对自我追问的哲学命题,提供了答案。
B.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我国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开始时为适应政治与社会需要,主
要是官府修谱。
C.家谱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家谱这一符号的背后附着了文化认同。
D.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同时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
文明。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由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中国古代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的方式
同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
B.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家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缺少了家
谱,中国历史由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构成的历史资料就无法完整。
C.继往事知来者,家谱让生命找到了彼此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也让每个人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有所归依。
D.家谱中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视的东西,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
10.请根据文章的3-7段,分条概括家谱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多一事
刘心武
①宛大妈是公园凉亭戏迷聚唱的核心人物。有人问她:‚您是北京京剧团的吧?‛她说:‚我曾是北京
市京剧团的龙套,角儿唱杨贵妃,我是八宫女之一。‛完了又解释一句,听起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糊涂,这什么意思啊?她笑着细掰:‚四五十年前,北京有两个市一级的京剧团,一个叫北京京剧团,后来成为排演《沙家浜》《杜鹃山》的‘样板团’,另一个,叫北京市京剧团,那政治地位、福利待遇,跟
‘样板团’可就差老鼻子啦,我呢,是在带‘市’字的那个团,所以,当时北京戏剧界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叫做‘多一市不如少一市’。当然啦,改革开放以后,又合并在一起,叫北京京剧院了。‛那以后,有的人
背地后就用‚多一事‛称呼她。
②社区居委会有的人,觉得她这个老太婆脾气有些古怪。那年两位居委会女士,抱着捐款箱,按响她
那单元的门铃,说是知道社区里有些老人腿脚不便,想给灾区捐钱,却心有余力不足,所以上门来满足其
心愿。宛大妈听了却摇头说:‚我不做隔山打牛的善事。我行善,要面对面,知道我捐的,究竟落在了谁
头上。‛两位女士已经收到若干捐款,而且许诺将在社区公告栏公布捐款明细表,并会全部转交有关机构,宛大妈的表现,令她们气闷。
③有一次宛大妈去医院看病,候诊的时候,见旁边一个外地汉子,给一把旧椅子装上轱辘,推他媳妇
来看病,问起来,他媳妇是生了骨瘤,动过手术,今天复查。给媳妇治这个病,快到倾家荡产的地步。宛
大妈看完病领完药,在医院外面又遇见他们,就过去跟那汉子说:‚让你媳妇等在超市门口,你跟我进去,我帮你把该买的买了。‛见那汉子犹豫,就说:‚我是真心要帮。你接受了是给我快乐。‛汉子就把媳妇坐的轮椅安置在妥善位置,跟宛大妈进了超市,两人各推一辆购物车,宛大妈往汉子的车里装了一袋米、一
袋面、一桶玉米油、一大盒鸡蛋、一桶酱油、一桶醋、一包紫菜、一袋虾皮……汉子直说:‚谢谢谢谢,够了够了。‛她最后还往里添了两罐辣酱。出了超市,她跟汉子说:‚我每月五号上午10点必来这个超市。
你以后有困难可以按时候到这儿来找我。我不会给你钱。我不会给你买别的。就是给你买这些个最必需的日常嚼用。‛汉子和他媳妇连声道谢,问她:‚大妈贵姓?‛她笑:‚莫问我的名和姓,就记住仨字儿吧:
多一事。‛
④‚多一事‛的趣事很多。那天她来公园,推了个自备的帆布小购物车,里头是两提卫生纸。先没去
凉亭唱戏,先推到公厕外的松树下守着,不一会儿,一位大嫂出来了,她迎上去问:‚又把厕纸整卷儿全
搂走啦?‛那大嫂就知道被盯上了,脸上有些个搁不住,嘴里硬撑着:‚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不对?‛
又有一位胖老头从里头出来,他跟那位妇女一样,也是几乎每天都要来这公厕收集厕纸的,管理人员刚续
上,他们就很快整卷搂走,其他游客往往无纸可用,意见很大。宛大妈见二位占便宜的全在眼前,就说:
‚道理你们也懂,不说了。今天我带了一提10卷的名牌厕纸来,赠你们每人一提。只希望你们从此以后
能保障其他游客的权益。‛那大嫂不知所措,那胖老头却理直气壮:‚你多什么事!我们这算什么问题?你
有能耐你逮那些贪官去!‛宛大妈说:‚大贪要反,小贪也要戒。端正社会风气,大事小事全要做。当年我演不了贵妃,就演好那宫女。如今我还是唱不了主角,干不成大事,可是我还能做点小的好事。我真是想
送你们厕纸,好让你们生出点子悔意,赶明儿别再这么贪小啦!‛那大嫂和那胖老头灰溜溜地绕开她走了。
后来管理员说,白搂厕纸的现象少多了。
⑤凉亭里又响起宛大妈的唱腔,这回唱的是《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
壮志凌云……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
(选自2013年4月28日《大公报》)
11.本文第一段叙述宛大妈与他人谈话的情形,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2.小说中的宛大妈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4分)
13.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3分)
14.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多一事”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15.赏析小说最后一段。(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秋阳赋
(宋)苏轼
越王之孙,有贤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①之诗。以告东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
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夫是以
乐而赋之,子以为何如?‛
居士笑曰:‚公子何自知秋阳哉?生于华屋之下,而长游于朝廷之上,出拥大盖,入侍帏幄,暑至于
温,寒至于凉而已矣。何自知秋阳哉!若予者,乃真知之。方夏潦之淫也,云烝雨泄,雷电发越,江湖为...
一,后土冒没,舟行城郭,鱼龙入室。菌衣生于用器,蛙蚓行于几席。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耕于三吴,有田一廛。禾已实而生②耳,稻方秀而泥蟠。沟塍交通,墙壁颓穿。面垢落曁之
涂,目泣湿薪之烟。釜甑其空,四邻悄然。鹳鹤鸣于户庭,妇宵兴而永叹。计有食其几何,矧③无衣于穷
年。忽釜星之杂出,又灯花之双悬。清风西来,鼓钟其镗。奴婢喜而告余,此雨止之祥也。蚤作而占之,...
则长庚澹澹其不芒矣。浴于旸谷④,升于扶桑。曾未转盼,而倒景⑤飞于屋梁矣。方是时也,如醉而醒,.
如喑而鸣。如痿而起行,如还故乡初见父兄。公子亦有此乐乎?‛
公子曰:‚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
居士曰:‚日行于天,南北异宜。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
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自今知之,可以无惑。居不墐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公子拊掌,一笑而作。
【注】①无言:内容空洞。②生:发芽。③矧:也。④旸谷:传说中指日出的地方,亦作‚汤谷‛。⑤倒景:这里指彩虹。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宅于不土之里宅:住宅。.
B.若予者若:像。.
C.方夏潦之淫也淫:过度。.
D.蚤作而占之蚤:通“早”,早晨。.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雨止之祥也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B.乃真知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奴婢喜而告余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升于扶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族公子要写一篇歌颂秋阳的赋,苏轼听了他的构思后哈哈大笑,认为他出生在富贵之家,出入朝廷,养尊处优,缺乏真实感受,矫情为文,写不出好的作品。
B.本文以秋阳为题,却花很大篇幅叙述阴雨带给人的苦楚:小船行走城郭,鱼龙游入房屋,霉菌长满用具等等。抑扬结合,主旨是为了表达对贫困百姓生活的关注之情。
C.夏日阴雨连绵,洪水泛滥,人们在连日的阴雨中困难生活,以及天晴之后人们的欣喜,缘于苏轼的亲身经历,亦是他贬居生活的缩影。
D.文章模仿汉赋对话形式,表现了不同境遇的人对于秋阳的不同感触,行文流畅,不可遏制,文采出众。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且 今 之 温 者 昔 人 炎 者 也 云 何 以 夏 为 盾 而 以 冬 为 衰 乎 吾 侪 小 人 轻 愠 易 喜 彼 冬 夏 之 畏 爱 乃 群 狙 之 三 四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4分)
(2)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7分)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2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3分)
2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中的“喜”字。(4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3-24题。(5分)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这两章都涉及到了交友的一个原则。请回答:
23.这个原则是什么?(2分)
24.你同意这样的交友原则吗?简要说明理由。(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3)举酒属客。(苏轼《赤壁赋》)
(4)颜渊喟然叹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欲寄彩笺兼尺素,_______?(晏殊《蝶恋花》)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浪漫‛是一个过去式。上个世纪的80年代,年轻人以读诗,写诗为风尚,白衣飘飘的年代处处洋溢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怀,而现如今,这份浪漫早已成为了奢侈品。
有人说浪漫其实很简单。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在柴米油盐中牵着你的手慢慢老。
有人说浪漫其实不简单。花前月下的小资只是一种‚伪浪漫‛,真正的浪漫需要‚虽千万人,我往矣‛的勇气。
你对“浪漫”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第三篇: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理卷
1.默写。(每空1分,共9分)(1)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2)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3)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秋风萧瑟。(曹操《观沧海》)(5)______________ 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8)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2.默写(每空1分,共9分)(1)无可无奈何花落去。(《浣溪沙》)(2)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3)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关雎》)(5)竹外桃花三两枝。(《惠崇<春江晚景>》)(6),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7)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新奇的比喻和想象描写雪景,表达了大雪后惊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角落里的阳光(12分)
①1980年7月1日,我驱车前往我的超市召开员工会议。结束时已是下午两点,我惊讶地发现是个黑黑的男孩正用一块灰色抹布帮我擦车。汗水浸透了他灰白的牛仔裤,他穿一双破旧的布鞋,看得出是贫民窟的孩子。
②我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啊”了一声转过来,一张黝黑成熟的脸,惊恐不已地看着我。我笑着向他伸出手说:“嗨,你好!我叫汤姆·特尔斯。”他迟疑了一会儿慢慢地伸出手:“您好,汤姆先生!我叫比尔·莱特。”我从口袋里抽出一百美元给他,可他慌忙摇头,轻轻地说:“我在广场上等您四个小时,不是为了这个。”我越发诧异了。因为小家伙告诉我他喜欢我的“保时捷”。“您能把我送到家吗?就三英里不到的路程。”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 ③十五分钟后,我把车停在了一栋破旧的楼房前。他跳下车,一边跑一边对我说:“请您务必等五分钟!”不一会儿比尔就出来了,他的神态和步伐就像这辆豪华的轿车是他的一样骄傲神气。我看到,他的背上背了一个小女孩,女孩的手臂和腿都可怕地萎缩了。比尔把小女孩放在车座上后告诉我:“其实她是我的姐姐,今年十七岁,是小儿麻痹症。”然后我听见比尔对他姐姐说:“记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种车吗?瞧,就是这种。弟弟有钱了一定买给你。”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原来他为我擦车,在太阳下等我四个小时又要我送他回家的目的,就是让他姐姐亲眼见识一下他将来要送给她的礼物的样子。我被他那种相信能够给予别人而且因能付出而满足的样子深深地感染了!④后来我又去了比尔的家,他的家比我想象的更为糟糕。比尔的母亲做清洁工。姐弟和母亲相依为命。比尔除了照顾姐姐外,每天还要去老人院做五小时的护理工作,他刚刚十六岁。⑤离开时我再次把一百美元放在比尔残疾的姐姐手上,可比尔还是硬塞给了我:“我们自己行。”我给超市的人事经理打电话,告诉他明天将有个很棒的小伙子到理货部报到。这次比尔没有拒绝,我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能胜任这项工作,况且它会给他带来比原来工作高三倍的报酬。⑥等我三个月后再去超市时,差不多每个员工都向我提起比尔。理货部说他能吃苦耐劳,活儿也干得漂亮;服装部则称赞比尔理的货比任何人都整齐而有条理;甚至连化妆部都说比尔永远有一张自信乐观的脸庞。
⑦比尔说,他一看见我的车就觉得离梦想近了一步。这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员工:即使他在最阴暗的角落走路,人们也会发现他身上温暖、灿烂的阳光。⑧他会成功的,是的,我深信。
【小题1】小说标题“角落里的阳光”的含义是什么?(2分)
【小题2】第②段说:“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小题3】请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3分)
【小题4】小说的主人公是比尔,作者为什么在第⑥段中写超市员工对比尔的印象?(2分)
【小题5】 最后一段,“我”凭借什么来判定他会成功?(3分)
2.秋天的黄昏(10分)
⑴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⑵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⑶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⑷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⑸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⑹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⑺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⑻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⑼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 ——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⑽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⑾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⑿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小题1】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2分)
【小题2】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2分)【小题3】赏析第6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2分)【小题4】文章第6、7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5】第2段中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2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来源:学_科_网] 【乙】于是论次①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②,幽于缧绁③。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④,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⑤以来至于麟⑥止自黄帝始。(节选自《太史公自序》)【注释】①次: 编次,整理。②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③缧绁(léi xiè):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④羑里(yǒu):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⑤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⑥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小题1】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1)曾益其所不能()(2)人恒过()(3)乃喟然而叹曰()(4)故述往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于 是 卒 述 陶 唐 以 来 至 于 麟 止 自 黄 帝 始。【小题4】(1)【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被灭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乙】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记》创作的过程。B.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述的事来表明自己身处逆境自强的人生态度。C.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表达为李陵辩护一事的懊悔和对汉武帝的怨恨。D.列举圣人贤士的事例,也含蓄地抒发了司马迁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小题5】【乙】文中作者列举众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能证明【甲】文中哪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③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④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⑤,赏疑则从与⑥,梁国大悦。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⑦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选自刘向《新序》)【注释】 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② 侔(móu):等同。③吾子:相当于“您”。④相如:相同。⑤去:去除,指不判罪。⑥与:赞许,奖赏。⑦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①梁有疑狱()②吾子决是()
③臣,鄙民也()④臣之家有二白璧()【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2)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
【小题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侧 而 视 之 一 者 厚 倍 是 以 千 金 【小题4】“由此观之”中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小题5】面对梁王的疑虑,陶朱公用什么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目的是要他明白什么道理?
1.新晴野望(5分)王维(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小题1】诗歌的前三联写出了雨后原野、的特点?(2分)【小题2】诗歌的尾联画龙点晴,静态画面中融入了动态之美。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3分)
2.山寺夜起(5分)(清)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小题1】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生动描写了烟雾,诗人笔下的烟雾有什么特点,请用简洁词语加以概括。(2分)
【小题2】阅读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3分)
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①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②催黄鸟,晴光转绿苹③。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释】①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杜审言,唐代诗人,祖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此时他在江苏江阴任职。②淑气:和暖的天气。③绿苹:即浮萍。【小题1】诗中首联提到早春“物候新”,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直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地祝福儿童;一位外来公务者,因为有了期盼,回家的路再艰难也会耐心等待„„
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第四篇:湖北省武昌七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7-2018 第一学八年级数学武昌七校联考期中试题及答案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试卷满分 12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8 B.5,6,11 C.6,6,6 D.9,9,19 2.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 1:2:3,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如图,A、B、C、D 在一条直线上,MB=ND,∠MBA=∠D,添加下列某一条件后不能判定△ABM≌△CDN 的是()A.∠M=∠N B.AB=CD C.AM=CN D.AM∥CN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 2 倍,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4 B.6 C.8 D.10 5.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3、8,则其周长为()A.14 B.19 C.14 或 19 D.上述答案都不对
6.如图,OP 为∠AOB 的角平分线,PC⊥OA 于 C,PD⊥OB 于 D,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OP=∠DOP B.PC=PD C.OC=OD D.∠CPD=2∠COD
7.若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 100°,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为()A.100° B.40° C.100°或 40° D.50°
8.若某多边形从一个顶点所作的对角线为 4 条,则这个多边形是()A.五边形 B.六边形 C.七边形 D.八边形
9.如图,∠MON=36°,点 P 是∠MON 中的一定点,点 A、B 分别在射线 OM、ON 上移动.当△PAB 的周 长最小时,∠APB 的大小为()
A.100° B.104° C.108° D.116°
10.如图,AD 为等边ΔABC 的高,E、F 分别为线段 AD、AC 上的动点,且 AE=CF,当 BF+CE 取得 最小值时,∠AFB=()A.112.5° B.105° C.90° D.82.5°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1.点 A﹙3,6﹚关于 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12.如图,△ABC 中,∠C=90°,AC=BC,AD平分∠CAB 交 BC 于 D,DE⊥AB 于 E.若 AB=16,则△DEB 的周长为___________
13.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 虚线剪去∠C,则∠1+∠2=________
14.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____ 1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0)、B(0,2),BA=BC,∠ABC=90°,若存在点 P(不与点 C 重合),使得 以 P、A、B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则点 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
16.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CB=60°,BD=BC,∠BAC=76°,∠DAC=28°,则∠ACD=________(有同学发现若作△ABC 关于直线 AB 对称的△ABE,则 D、A、E 三点共线)
三、解答题﹙共 72 分﹚
17.﹙本题 8 分﹚已知△ABC 中,∠B=∠A+15°,∠C=∠B+15° 求△ABC 的各内角度数
18.(本题 8 分)如图,已知点 E、C 在线段 BF 上,BE=CF,AB∥DE,∠ACB=∠F,求证:△ABC≌△DEF
19.(本题 8 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6,一边长为 2,求另两边长。
20.(本题 8 分)如图,△ABC 中,∠C=90°,DE⊥AB 于 E,F 在 AC 上,且 BE=FC,BD=FD,求证:AD 是∠BAC 的平分线
21.(本题 8 分)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F 在 AC 上,BF 交 AD 于 E,且 BE=AC 求证:AF=EF
22.(本题 10 分)已知 D、E 分别为ΔABC 中 AB、BC 上的动点,直线 DE 与直线 AC 相
交于 F, ∠ADE 的平分线与∠B 的平分线相交于 P,∠ACB 的平分线与∠F 的平分线相 交于 Q。
﹙1﹚如图 1,当 F 在 AC 的延长线上时,求∠P 与∠Q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 2,当 F 在 AC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求∠P 与∠Q 之间的数量关系 ﹙用等式表示﹚。
23.(本题 10 分)如图,∠O=90°, ∠A=60°,OA=2,P 点从 O 点出发,沿 OA 向 A 运动,Q 从 A 点出发,沿 AB 向 B 点运动,P,Q 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 1 单位/秒,当P 运动到 A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点 D 在 PQ 上,DE⊥PQ 交 BO 于 E,当四边形 DQBE 中有两个内角是直角时,P 点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24.(本题 12 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0﹚,B﹙0,b﹚且 a、b 满足
﹙1﹚求证:∠OAB=∠OBA ﹙2﹚已知 C 点是 y 轴上的一个动点,以 BC 为腰向下作等腰直角ΔBCD,∠CBD=90°,E 为 CD 的中点,F 为 OB 的中点,C 点运动时,线段 EF 的长度也在变化,当线段 EF 最短时,求
AO的值。CO
﹙3﹚如图,C 为 AB 的中点,D 为 CO 延长线上一动点,以 AD 为边作等边ΔADE,连BE 交 CD 于 F,当 D 点运动时∠DFE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证明你的结论。
第五篇:2014年浙江省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2014年浙江省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怏然(yàng)诤友(zhâng)文件夹(jiá)踽踽独行(jǔ)B.盘踞(jù)鹰隼(sǔn)脊梁骨(jí)蒙头盖脸(mãng)C.根茬(chá)绵亘(gân)反间计(jiān)捋起袖子(luō)D.憎恶(zēng)翘首(qiáo)冠名权(guàn)咎由自取(jiù)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提问过程中,马英九多次以俏皮的口吻质疑辩论对手蔡英文,让紧绷的辩论现场,添加了软性情绪,而马英九如此伶牙利齿的表现,也属罕见。
B.中美并非锁定在零和竞争中,在当今的全球化世界,两国巨大且复杂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盘根错结。中国对自身与其文化感到自在,并不尝试模仿其他国家。
C.政府机构的精简不但是对政府职能的重新统筹规划,同时也要对人员进行重新的配置,如果只是对机构进行简化,那么人员繁冗的弊病仍然存在,“精兵简政”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D.郭美美眩富事件已过去近2年,留下的后遗症却让红十字会苦不堪言,从2012年红十字财务总收入比上年下降1.5亿元,到2013年雅安救灾现场被质疑、漫骂,郭美美导演了一部红十字基金会的史诗级灾难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03年开始,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军事干涉伊拉克、利比亚等主权国家内政,如今,这些国家似乎并没有获得美国承诺的“自由”和“民主”,从而被人为造成了大范围的人道主义灾难,加剧了东西方文化冲突。
B.近日,由日本社民党、未来党等35名国会议员组成的多党派联盟发表申明,公开反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修改宪法第96条,要求维护修宪立宪的现有严格规定。
C.美国国务院3日就南海问题发表声明,重申美国在领土争端中不“选边站”,但唯独点名批评中国提升三沙市的行政级别,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风险。
D.曾几何时,清明祭祖被人们称为迷信;结婚坐花轿被斥之为“落后”;民间年画被认为是“老土”,还有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民俗被国人以移风易俗的名义所抛弃、遗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并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本科院校。
B.国家接二连三地宣布降低药价,而降价幅度大的药品,却很快从市场上消失了,代之同类的高价药,这让消费者非常不满。
C.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D.法新社援引李克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话称,李克强的表态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在大范围削减开支上做出表率。5.阅读下则新闻,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2012年11月16日,在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流仓桥办事处环东路一垃圾箱内,发现5名男孩死亡。记者从毕节市政府了解到,16日至18日,经过走访排查,5名男孩的身份已得到确认。5名男孩家住七星关区海子街镇擦枪岩村,分别是陶中井(12岁)、陶中红(11岁)、陶中林(13岁)、陶冲(12岁)、陶波(9岁)。从多个信息源获悉,他们的父母有的在外打工,有的已经离异。5名孩子至少在事发地点辍学“流浪”了两个月。目击者称,他们衣着单薄、破旧,蓬头垢面,时常会到路边的小吃摊乞食,有时还会向行人乞讨零钱坐公交车到城区其他地方,“白天在城里闲荡,晚上回到这边睡觉。”警方确认,他们在垃圾箱内生火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针对此次事件,网友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数网友在心疼遗憾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如果你是一名有责任感的网民,你会提出哪些质疑?请分条列出。
6.下面是《诗经·君子于役》中的诗句,刻画了妻子对外出丈夫的思念心理,写得天然质朴。请你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中任一修辞,将其扩写成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不超过60字)(4分)“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注:埘,鸡舍)
。7.下面是对上世纪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5分)类别身高(平均)体重(平均)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70年代155.5厘米41.3公斤 99.04 80年代158.6厘米42.1公斤 97.37 90年代160.6厘米46.5公斤 90.86
(1)透过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3分)(2)根据你的生活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语文教材的经典性与当代性汪 政
⑪任何一种母语的语文教材都是以自己母语中的经典作品和一定比例的其他语种的经典翻译作品构成,因为传统经典代表了我们无法逾越的历史和必须接受的传统。经典是经过几代人的淘洗筛选得来的,面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其阅读与鉴赏的对象不管从时间、空间,抑或是从文化、心理、审美上与我们都相距甚远,但我们依然必须了解它,因为它是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传统经典组成了人类的精神史,它是我们认识自身无法绕过的文化遗产。这也是为什么教材历来重视经典的重要原因。教育的本质首先是面对历史,是接受,是传承,是将受教育者变成有历史感、有深度的人,理想的教育结果是每一个人都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其次,从学者对经典的定义来看,经典来源于人们对经典标准运用的结果。经典从来不只是它们自身,它同时体现着复杂的价值、立场、趣味甚至权力。当某一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所传达的经验具有普适性时,它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对经典的阅读,既是对作品自身信息的接受,更是在了解和熟悉人类经典的标准,学习和验证这些标准。⑫虽然如此,语文教材是否纯然由传统经典构成还是有争议的,这自然涉及到语文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的属性很多,但当代性显然是其重要的品格。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让学生去读史讲典,而是学会语文生活,要让学生毫无阻隔地融入到当下的语文生活之中。但语文是变化的,古人与我们拥有不一样的语文生活,如何衔接彼时的经典与当下的语文生活显然是一个难题。而最便捷的方式无过于将当代作品引入教材,它意味着将当代人的生活、精神与价值引入课堂,将当代的文体、文风、语言状况与表达方式引入课堂。不过,当代作品与读者共处于一个时态、文化氛围和价值系统之中,这种近距离的关系实际上是极不利于对作品本身的价值或可能具有的价值予以认识和定位的,即当代作品无暇从容地从历时性的普适性的角度来确认它的经典。
⑬不过语文教材在教育功能之外另有职责,那就是参与语文经典的寻找与建构,语文教材一直是作品经典化及其传播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对当代作品的阅读与欣赏,不仅可以打通传统经典与当代作品的血脉,而且可以看到它是如何转化,又是如何被“革命”的,体会到经典标准的运用,更可以远距离地体验到当代文化精神,建立起对自我语文生活的主体性,树立当下语文生活的信心,从面对经典的生活在别处获得现实生活的此岸性。(节选自《名作欣赏》2012年第11期,有删改)8.下面对文章中“传统经典”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经典经过了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考验,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传统文化。B.没有传统经典,我们就难以认识人类自身,人类的精神史可能就会断裂。C.作品能否成为传统经典,取决于它包含的信息、所传达的经验是否具有普适性。D.阅读传统经典,能够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加深我们对经典标准的理解。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品格,引入当代作品已成为当下人们的共识。B.引入当代作品是当代人语文生活进入课堂教学最便捷而且最可靠的方式。C.当代作品能打通传统与当代的血脉,让学生体会到当代作品的“革命”性。D.我们有可能在当代作品中寻找到新的经典,并远距离地体验到当代文化精神。10.假设你是语文教材编者,依据本文意思,你会如何对待当代作品?(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目送
(台湾)龙应台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1]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1.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12.结合上下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含义。(4分)
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2分)。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直立着一只邮筒(2分)。
13.“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清你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3分)。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5.龙应台是当今华语世界最具国际影响的作家之一,据说《目送》一文红遍东南亚网络,在美国影响也很大。请结合你的阅读体会,谈谈它流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①,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正分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辑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②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③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绝色,于义理、事物、形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馀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盛,入其门者,皆与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安徽、福建,每携宾客饮酒同上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岩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注释】①日讲起居注官:日讲是为帝王讲解经史之官,起居注是记述帝王言行之官。②寝:平息,停止。③友于:指兄弟之间的亲爱。语出《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督:督管B.且言搜辑之道甚备道:道理C.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善:认为„„好D.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耽:沉溺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B.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于义理、事物、形态无不备激于义而死焉者也D.去而人爱思之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筠曾得刘文正公和于文襄公的赏识,但朱筠并不像一般俗吏那样奉承上司,还时常以公事顶撞他们,是一位难得的不阿私情的耿介之士。
B.乾隆皇帝“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一事,朱筠“以是获安”,这是文中颇有深意的一笔,由此可以想见朱筠与于公在馆中相顶撞之激烈程度。
C.朱筠诚恳待友、提携后进,“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几句,描绘出了一位忠厚长者的形象。
D.陈伯思也是一个才华横溢而不随流俗之人,与朱筠一样“皆高才耽酒”。文中写伯思即是在衬托朱筠。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余 始 识 竹 君 先 生 因 昌平陈 伯 思 是 时 皆 年 二 十 馀 相 聚 慷 慨 论 事 摩 厉 讲 学 其 志 诚 伟 矣 岂 第 欲 为 文 士 已 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
。余间至山中岩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21—22题。(7分)〔中吕〕朝天曲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①,便无酒也令人醉。【注释】坐的:因此。
21.“不知他在图画里”,这里的图画描绘了一幅()的情景。(3分)22.简析这首散曲的表现手法。(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1)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2)“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子.缮性》)[注]溺心,指掩盖了天然的心性或纯朴的本质。
23.子贡和庄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3分)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做3小题)
(1)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君子于其言。(《论语》)(2)顾吾念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4)屈原曰:“,是以见放。”(《渔父》)
(5)恨相见得迟。柳丝长玉骢难系。(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平淡是真,普通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你去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这一辈
子不后悔,下一辈子他还上山顶。”
“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
“没人的时候,把脑子拿出来在太阳底下晒晒,浑身轻快好多。人的两条腿不能走得太快,太快了魂儿跟不上。没有魂儿的人就常做错事、傻事。”
以上几则语录选自倪萍的《姥姥语录》,是长辈对晚辈的寄语。请选择一则或几则“姥姥语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
2014年浙江省六校联考语文答卷
2014年浙江省六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D【A.文件夹(jiā)B.脊梁骨jǐC.反间计jiàn 】 2.C【A伶牙俐齿B盘根错节D炫富谩骂 】
3.C【A按前后句义,“从而”应改为“反而”。B项“申明”应改为“声明”。D将“曾几何时”错误地理解为“曾经”、“曾经有一段时间”,望词生义】
4.D(A.结构混乱。应为“必须本着公平均衡的原则”或“必须以公平均衡为原则”。B “代之”后加“以”。C中“减轻”改为“降低”)
5.(1)拷问家长:“在这件悲剧中,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怎么能让孩子沦落到蜷缩于垃圾箱里取暖的境地?”(2)拷问学校:“为什么孩子会在垃圾箱里而不是在学校里?”“两个月的辍学,难道学校的老师不知道?(3)拷问社会:“为什么孩子流离失所政府、街道无人问津以致垃圾箱中避寒?”谁来关心外出务工人员孩子的教育、生活问题?
6.(4分)示例:略。写出基本“意境”给2分,运用修辞给1分,语言流畅、优美给1分。
7.(5分)(1)(3分)80后、9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7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把握三个“比较”:出生类别、身高体重、机能综合素质。意思相近即可)(2)(2分)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其它理由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8.C(原文是“当某一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所传达的经验具有普适性时,它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就越大”,选项把成为经典的“可能性”表述为“能否”,即把“可能”说成“能否”的判断。)
9.D(A.参看第二段第一句;B.“最可靠”有误,从第二段后部分看这恰恰是有风险的;C.“革命”在原文中指当代作品如何“适应”“经典标准”)
10.①要选用当代作品;②要用“经典的标准”谨慎地选择当代作品中的优秀者;③要根据教材使用实际情况,及时更换其中不具“经典性”的当代作品。(共3分。较准确答出“要选用”、“用经典标准选择优秀者”、“在实践中检验”中一点意思,得1分)
11.(4分)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一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12.(1)“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1分),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1分)。
(2)表面是写车子开走后,街面的空荡无人(1分),实际是抒写我只能目送儿子离开却不能进入儿子内心世界的失落、落寞的心情(1分)。
13.(3分)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③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④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一点2分,共6分;答对三点给满分。语意相近即可)
14.(1)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作者以飘进长廊内的斜风细雨烘托自己内心惨痛别离的情绪;(2)叠词反复,增强了抒情效果。“深深、深深地凝望”作者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这一句深情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使行文真切动人。(语意相近即可)15.(3分)答题提示:注意从两、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观点明确且结合文本探究,阐释合理。参考角度:(1)文章的选材;(2)文章的情感;(3)文章所蕴含的哲理;(4)文章的语言;(5)文章的表现手法。答案略 16.B(“道”,方法。)
17.D(A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的人。B项,因/凭。C项,对于/向。D项的“而”都是表顺承的连词。)18.A(文中并没有写到朱筠顶撞刘文正公,只是写到“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19.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馀/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对两处得1分)
20.(1)后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2)我偶然来到山中崖谷,便遇见先生题名,是可推想而知的啊。
21.柳堤、竹溪、日影;鸥鹭闲游;农夫渔夫忙活。评分标准:答对一条得1分,满分3分。
22.(1)白描手法。散曲用最直观最简洁的文字描述了堤上溪边的景色,鸥鹭游戏的场景,及农夫渔翁忙活,描绘出一幅悠闲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2)动静结合。三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忙有闲(诗人的杖藜闲步,农夫渔翁的贪营忙活),画中有画,充满了诗情画意。(3)议论作结,与前面的描写相得益彰,表现出作者被眼前美景深深陶醉和由衷的赞美及对闲适生活的热爱。评分标准:答对任意一条2分,满分4分。
23.子贡认为“文”和“质”一样重要;庄子认为“文”会损害到“质”。评分标准:共2分。答对一点得1分。24.我赞同子贡的观点,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注重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的修养。当代人,还是要注重内外兼修,不然纵有满腹才情,也可能会在人际沟通等方面出现问题,很难完全实现人生价值。
或者:我赞同庄子的观点,过多外在的追求使人惑乱纠结,反而妨害内心淳朴。比如一个学生如果过多的注重自己的仪容,就可能会妨害到自身的学习或内心的宁静,影响人生成长。评分标准:共3分。结论1分,理由评析2分。答案要求结合自身或生活。如果有第三种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25.(1)言之必可行也无所苟而已矣(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5)怨归去得疾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参考翻译】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和他的弟弟石君珪,年少时都以会写文章而出名。先生乾隆十九年中进士,授官编修,后升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管安徽学政,因过降级,又重为编修。先生起初受到诸城刘文正公赏识,被认为是疏朗俊伟奇特之士。后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里面有很多当世见不着的古书,请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搜寻校阅,并且陈述的搜集方法也十分完备。当时刘文正在军机处,却不高兴,认为不是紧要的政事而徒增烦恼,打算建议让这事停下来,而唯独金坛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好,跟刘文正坚决争执,最终采用先生的意见上奏给了皇上,四库全书馆从此启动了。先生进入京城,住在馆中,纂修《日下旧闻》。不久,文正去世,文襄任四库馆事务总裁,特别看重先生。先生却不去拜访,还不时因主持馆中事跟他的意见抵触,文襄感到十分遗憾。一天见到皇上,谈及先生,皇上便称许朱筠学问文章远超别人,文襄默然不能发话,先生因此而安然无事。其后督理福建学政,过了一年,皇上派他弟弟珪接替他,回来几个月,就去世了。
先生为人,在家与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还时常在这期间写文章。他的文章才气新奇豪放,对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具备,想要说的话无不穷尽,尤其喜爱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诚恳殷勤,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他想要写的书都没有写成,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说:我开始认识竹君先生,是靠了昌平陈伯思的关系。当时都二十几岁,聚在一起慷慨激扬纵论时事,相互磨练探讨学问,志向实在伟大啊,哪里只是要作一个文人学士而已呢!先生与伯思,都是卓越人才而沉溺饮酒。伯思中年因酒致病,不能完全发挥他的才华。先生以文章名扬海内,豪放俊逸超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微中和一些。先生晚年,来访宾客更为繁盛,入了他门的,都跟他密切交往,这样也就很劳累了。我回到南方这几年,听说伯思也衰老病重了,而先生去世时年纪才过五十,令人痛惜啊!他在安徽、福建任上时,常常带领宾客饮酒赋诗,游玩山水,幽深险要处都到过。我间或来到山中崖谷,便遇见先生题名,是可推想而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