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联对仗基本知识浅谈(一)
对联的三个基本要素;辨四声、知平仄;晓联律,明对仗;意境幽,情趣雅;
一般上联仄声收尾,下联是平声收尾
一言的联律,简单呢上联是:仄,下联是:平
两言联,上联:(仄)仄
下联:(平)平
这个要说明下,括号里的字可平可仄的,三言联,括号里的字可平可仄 上联:(平)(仄)仄 下联:(仄)(平)平
四言联:(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这些很少单独用。
多是和五言或者七言联律组合起来用的。长联的联律,一般就是由以上的联律,和五言、七言联律组合起来用的
例如,四面楚歌,虞姬歌舞悲垓下===== 又如,月如钩,何人垂钓太湖鱼。这个是三言和七言组合而成
还有一言联需要讲下,这个多是用在对联里的领字
古往今来,关于一言联,就只有一个联,上联是 死,下联是生 但是这个生是倒过来的
取意是做人宁可站着死,绝对不会坐着生
常见的五七言联的联律
五言联: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上联(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仄平平
第二个要素、晓联律,明对仗
所以说,五言联律,就这四种情况
同样,七言联律,和七言诗律是一样的。也有四种情况分别是 因为联律源自诗律,有共通的地方很正常的哦
七言联,只是在五言联前面加了两个字,如果五言前两个字是平平,七言只是在其前面加了两个仄仄,可以有三仄尾的
例如郑板桥题联,月来一地水。这个就是典型的三仄尾 中华联律通则修订稿,也承认了三仄尾是允许的哈
七言联,只是在五言联前面加了两个字,如果五言前两个字是平平,七言只是在其前面加了两个仄仄,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 :(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仄)仄(平)平仄平仄,下联: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联:(仄)仄(平)平仄仄仄,下联: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关于两点要说下
第一根据中华联律通则,对联不忌孤平,但我一直认为五七言联律中应尽量避免
第二对联的联律不同与格律诗的诗律的地方是,对联不存在对句救。上联出律,对方无义务帮你救过来的哦
六言联的联律,就是把七言联去掉第五字即可
讲到这里,同时也有另外两点需要告诉大家
第一关于散联,对联和诗一样,诗有古风之说。古风没有格律要求;有的对联同样也是这样。也没有联律的要求,有的人把这些不合联律的联,叫散联。
例如
醒时唯见假 假而不虚,醉里方悟真 真又成空。
这一联就属于这样的散联
我们学习对联首先要学习这些符合联律的联
第二、对联中也有特殊的格式,如鱼竿韵。这个以后会给大家讲到的。
我们学习完联律,下面开始给大家讲下对仗
对仗
刚我们说了,对联有四个基本特征
其中一条就是形式对称。这个大家都知道,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对仗也称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得概念并列起来,构成两两相对的语句,就叫对仗也叫对偶。现在是推行双轨制 我们接着讲下对仗
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 对仗是一种修辞手法 对联忌三平尾的
接着我们来看下对仗的几种常见分类。分别是工对,宽对,串对,借对,无情对,当句自对,A、工对
句型结构一致,词性相对的对仗,就是工对。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对青山)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涓涓对细细)
B、宽对 和工对相比较为宽松的对仗,对仗不严格、不工整的对子。是一种基本做到对仗的形式,常常是因为专用名词或“不以词害意”等原因造成的对仗。
三山半落九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九天外对白鹭洲)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对黄鹂,词与词组对,春对好,名词与形容词对)C、串对,就是流水对。是将一个意思分成上下联来表述,内容连贯,语气衔接。上联和下联若单独考虑没有独立意义、在语法关系上。
上下联分别是一个复句的两个分句;来逻辑上,上下联联合起来,形成对仗,构成承接、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目的等关系。例如 心如明镜何须拭;身似流云自在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当句自对
即出句与对句本句内还有另有对仗的对子。只是相对的词有时字数相等,有时不等而已 这里要知道一点,当上联采用了当句自对,那么下联对仗可放宽。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E、借对,这个又叫假对。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借字义的。比如:
酒债寻常何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其中,八尺为寻,二寻为常,对此视为数量词对对七十
又如: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真山民〈咏杜鹃〉 这里的白,是辩白的意思,而红却是本意,红色的意思。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 用竹叶青酒中的竹叶,对对句的菊花。
另一种是借字音的。比如:
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李白《送内庐山》 以楠谐男,儿子的意思,对出句的母字。
又如: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见寻》 以杨谐羊,对出句鸡。如:
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刘长卿《送穆谕德》 以皇谐黄,对对句白。
F、无情对
对联的一种格式,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但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无情对必须有三个要点
一、逐字相对;
二、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
三、大量采用借对法。
淡淡离愁(1725950856)21:10:54 上联:雄黄酒;
下联:牡丹烟。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
关于无情对,我们会在以后讲课中专门介绍 还有一种对联也比较有意思,叫回文联
这样的联正读倒读都可以成为一联 例如
画上荷花和尚画===
又如,老树枯枝悬月冷== 居然天上客,客上天然居
这些都是回文联
(待续)
第二篇:对联的基本知识
一、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定义
对联也叫楹联、楹贴、对子,由于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所以大家都有直观的基本认识,但要是谈到对它的全面而理性的把握,其情形就因人而异了。它其实是一门内容较为丰富而细密的学问,真正要弄通,还是要付出大量劳动的。
《现代汉语词典》给“对联”的解释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这一定义显然是有缺陷的。首先,对联和它的载体没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它可以出现在任何可能的物体上,例如瓷器、石器、铜器、电脑上;甚至它可以不依赖物体而存在,例如你口头上说出个上联,他对出个下联,并没有经过记录,也必须说已经产生了一副对联。
其次,修辞学上关于“对偶”的规定是相对宽松的,尤其没有字音的讲究;而对联的要求则是“对仗”,其内容比“对偶”丰富而严格。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个“对偶语句”,但它却并不能算是对联。
《汉语大词典》给“对联”的解释是:“互相对偶的文句。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一般张贴、悬挂或镌刻在门、厅堂及柱子上。讲究对仗工整贴切,上句末字声调必仄,下句末字声调必平。根据位置与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门联、楹联、寿联、挽联、春联等。也称‘对’、‘联’、‘对句’、‘对子’。”
这一介绍也是有缺陷的。一些失误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出现的一样。介绍了对联尾字的声调讲究而不介绍对联用字的其它声调讲究,就显得挂一漏万。“楹联”在今天已经成了“对联”的同义词,其地位不能和“门联”等同。例如“中国楹联学会”,其工作范围并不限于“柱子上的对联”,而是包括一切对联。
笔者斟酌情况,拟给“对联”下一个新的定义:
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
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它形成于中古,千百年来不断发展,明清时期臻于全盛。文人们大都参与对联的创作,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也有其创作理论和技巧的研究工作,是一种完全可以和诗、词、赋、文并列的文学样式。在今天,由于对联尚有其独特的社会需求(例如春联、挽联、贺联、厅堂联、商业用联等),反而比其它的文学样式更有市场。对联的结构是固定的,无论其长短,都由上联和下联两个部分组成,上下两联的字数要完全一致。
对联讲究“对仗”。对仗的讲究是从律诗中移植发展出来的。有关对联中对仗的具体要求,下文都会讲到。
对联的基本特点 1.字音的要求
最早的对联,可能对字音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受律诗对仗的影响,也形成了关于对联字音方面的一些具体要求。所谓字音要求,只是关于字的声调的平仄类别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对“平仄”问题作些介绍。
字音的平仄
汉字的读音有声调的类别。汉代以后,出于对文字作品诵读的音律美感的追求,人们开始重视对汉字读音声调的分类,也开始重视对诗文作品中字音声调的调配。
在汉字中,有一类字的声调是平稳而没有升降变化的,这种字被叫作“平声字”。还有一些字的声调有起伏变化或发音短促等特点,可以根据其情形再分为几个小的类别。由于这些小类的字的发音具有“非平声”的特点,就将所有非平声的字归为一个与“平声”相对立的类别,叫作“仄声字”。有规则地调配使用平声字和仄声字,可以获得诵读的音律美感效果。
古代的汉字被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小类,凡平声读法的字归平声类,其上声、去声、入声三类字都归仄声类。每个汉字在古代时是什么声调,最终要凭专门的“韵书”来确定。
在今天的普通话中,许多汉字的声调类别与古代不同了。尤其是古代的入声字,是一种发音短促的字,在普通话中已经改变了它们的音值,发音已经不再短促了。它们的声调有的成了平声,有的成了上声,有的成了去声。这种情况叫作“入派三声”,就是说古代的入声字类别消失,这一类别的字分别归入了原来的平声、上声、去声三个类别中了。另外一个情况就是普通话的平声字有“阳平”和“阴平”两个类别,而古代的平声字只是一个类别。
在今天的汉语方言中,有的地方还完整保留了原来的入声字的读音类别,有的方言中则只是能体现出原来的入声字的读音痕迹。
如此一来,汉字的“四声”就有了两个系统。一个是古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一个是今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论其平仄,古四声是“平声”字归平声类,其“上声、去声、入声”字归仄声类;今四声是“阴平、阳平”归平声类,其“上声、去声”字归仄声类。
《太平广记》卷247《诙谐》三记载了出自《谈薮》的一段文字:
重公尝谒高祖,问曰:“天子闻在外有四声,何者为是?”重公应声答曰:“天保寺刹。”出逢刘孝绰,说以为能。绰曰:“何如道‘天子万福’?”
《梁书·沈约传》也有一段类似的文字:
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
按照古四声的标准,“天保寺刹”、“天子万福”、“天子圣哲”的声调正好都是“平上去入”,“刹”和“福”、“哲”都是入声字。“天子圣哲”有助于人们体会古四声的面貌。
有人用“猪油炒菜”、“希奇古怪”、“三国演义”等字样来作为今四声的代表字,也能收到和“天子万福”类似的举例效果。
在对联的创作中,古音的标准和今音的标准都可以使用。如果选用的是古音的标准,就要按照古四声的读音规定用字。如果选用的是今音的标准,就要按照今四声的读音规定用字。在同一副对联中,不可以混用古四声和今四声两套标准。
入声字歌诀
由于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已经解体而归入了其它的调类,所以母语是普通话的人辨别入声字就比较困难,而阅读和写作格律诗词和对联却都是需要能够辨别入声字的。为此,笔者编制了两则《入声字歌诀》,可以帮助人们记住一些入声字,找找入声字的感觉:
(一)六伯黑,不白皙,忒龌龊,没出息。贷谷麦,织竹席,毒剥削,逐什一。啬吃喝,食苜蓿,恶服饰,益积蓄。欲窃物,掘穴窟,昨日暮,跖入屋。猝突兀,魄觳觫,怕失色,匿帛幕。急雀跃,脚踬跌,逸角落,鼻憋厥。忽觉察,戟割截,血沥漉,卒殁绝。
(二)七叔俶,击羯狄,越朔漠,伐弑逆。啜冽雪,齧菽粒,历代北,踏石砾。执节钺,发矢镝,克貊国,若霹雳。馘魅傑,裂畜腹,抉敌目,酷杀戮。力搏毕,贼殪斃,得匹駃,值百镒。复失域,立业绩,获爵禄,锡玉璧。疾杂学,悦墨翟,执木铎,习八佾。
这两则歌诀中所有的字都是入声字。另外,根据汉字的规律,与这些字声符相同的字也是入声,所以读者可以类推而知道更多的入声字。当然,要鉴别所有的入声字,最终要依赖字典来确定。
字音的三点一般要求
对于对联的字音,有下列三点要求:第一,上联尾字用仄声字,下联尾字用平声字。第二,字音的平仄,一般两两交替使用,在次序为一、三、五的位置上可以随便。第三,上下联偶数对应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反。例如:
说文解字,研神理而设教; 琢凤雕龙,缘道心以敷章。
这副对联题咏的是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上联体现其语言文字学的特色,下联体现其文学的特色。用上述关于对联字音的第一点要求来检核,可以发现:上联尾字“教”是仄声,下联尾字“章”是平声。
晋地花开,善美品行为世范; 中华栋起,精深学问作人师。
这副对联是为晋中师范学院题写的,首尾嵌入了“晋中师范”四字。其平仄的模式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用上述关于对联字音的第二点要求来检核,可以发现它符合平仄“两两交替使用”的规定。由于次序为一、三、五的位置上字音平仄可以随便,所以“品”字位当平而仄。“学”是入声字,本来就是仄声。
文源三晋,永沐人文辉舜地; 化泽八埏,长流圣化灿尧天。
这副对联是为网易“三晋文化交流”博客圈子成立两周年的庆祝活动题写的,联中散嵌了“三晋文化”四字。史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都在山西境内,所以用“舜地”、“尧天”来代指山西。联中让“文”与“化”在句首和句中两次相对,强调了这个博客圈子的“文化”主题。“源”与“泽”、“沐”与“流”都是带“水”旁的字,“辉”与“灿”是带“火”旁的字,也是一种刻意的安排。这副对联的平仄模式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由于一、三、五的位置上字音平仄可以随便,所以“三”字当仄而平,“八”是入声字,属于当平而仄。“泽”是入声字,本来就是仄声。拿上下联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对照,可以发现其平仄都是相反的,上联是仄声,下联就是平声;上联是平声,下联就是仄声。
2.词性与词义的要求
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其词性要求相同。例如: 豪语刘邦分大小,鸿文宋玉判雌雄。
这副对联的内容是对“风”进行题咏。刘邦作过《大风歌》,其中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句子。宋玉作过《风赋》,其中说风有“雄风”与“雌风”的区别。“豪”与“鸿”都是形容词,“语”与“文”都是名词,“刘邦”与“宋玉”都是名词,“分”与“判”都是动词,“大小”与“雌雄”都是形容词的组合。
三碗武夫降猛虎,千杯文士赋佳音。
这副对联的内容是对“酒”进行题咏。“三”与“千”都是数词,“碗”与“杯”都是量词,“武夫”与“文士”都是名词,“降”与“赋”都是动词,“猛”与“佳”都是形容词,“虎”与“音”都是名词。
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其词义的范畴要求相类。例如: 夏季微风天爽快,秋时细雨地精神。
这副对联是给朋友“夏季微风”作的嵌名联。联中“秋时”对“夏季”,“细雨”对“微风”,“天”对“地”,“精神”对“爽快”,它们不仅词性相同,而且其词义范畴都属于同一小的类别。
北塞高山藏雾豹,南溟深壑潜云龙。
这副对联是从《三国演义》的《大雾垂江赋》中集字而成。“南”对“北”,“溟”对“塞”,“深”对“高”,“壑”对“山”,“潜”对“藏”,“云”对“雾”,“龙”对“豹”,都体现着其词义范畴都属于同一小的类别。
3.语法结构的要求
上下联对应部分的语句成份内部的语法关系要求一致。例如: 修身治学心须静,待世交人品欲贤。
“修身治学”是“动宾+动宾”,“待世交人”也是“动宾+动宾”。“心须静”是“主语+状语+谓语”,“品欲贤”也是“主语+状语+谓语”。“修身治学”是“心须静”的状语,“待世交人”也是“品欲贤”的状语。
存善常来无量地,去邪总拜有缘堂。
这副对联是为娄烦的一座庙宇作的,盖庙的人叫刘存堂。“存善”是动宾关系,“去邪”也是动宾关系。“常来”是状动关系,“总拜”也是状动关系。“无量地”是偏正关系,“有缘堂”也是偏正关系。“常来无量地”是动宾关系,“总拜有缘堂”也是动宾关系。“存善”是“常来无量地”的状语,“去邪”也是“总拜有缘堂”的状语。
在对联的这些要求中,最后的这条要求是最为严格的。如果创作出的对联存在着上下联内部的语法关系不一致的情况,应该算是比较严重的瑕疵。
二、写作对联的预备练习的书:《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见百度)
前人编辑了许多入门的训练读物,供初学者观摩体会对联的具体要求。例如《声律启蒙》中的“一东”部分: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再例如《声律启蒙》中的“六鱼”部分: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落叶舞风高复下,小荷浮水卷还舒。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己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畎浍(KUAI)对郊墟。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再例如《声律启蒙》中的“八齐”部分:
岩对岫(XIU),涧对溪,远岸对危堤。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星拱北,月流西,汉露对汤霓。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云对雨,水对泥,白璧对玄圭。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徐稚榻,鲁班梯,凤翥对鸾栖。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截发惟闻陶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熊对虎,象对犀,霹雳对虹霓。杜鹃对孔雀,桂岭对梅溪。萧史凤,宋宗鸡,远近对高低。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杨柳和烟彭泽县,桃花流水武陵溪。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
认真阅读体会这类型的材料,就能积累起关于对联的感性认识,逐渐地就会无师自通,提高鉴赏能力。
三、对联的写作练习
——按命题要求造句
“雅、儒”七唱,算是示范:
— — | | — — | 雅人共赏联都句,| | — — | | —
儒士同玩国粹联。大雅沉沦文路阻,硕儒坎坷学风颓。风流雅士吟花月,渊博儒生论古今。
喜闻大雅清新句,厌睹酸儒造作诗。
举止多文雅沉静,言谈尽硕儒大方。
网上聊天欣雅趣,屏前炼句喜儒风。
国粹骈文逢大雅,联都偶句遇鸿儒。
第三篇: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素为大众喜闻乐见。无论岁时节令、婚丧嫁娶,还是聚会庆典、行业开张,无不使用对联,且常用常新,历久不衰。对联,作为一门文学艺术,其文辞之隽永精妙、意趣之深远阔大、风格之多姿多彩,无不给人以艺术享受。正因如此,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15套中就有7套考了对对联,且均以“出上联,对下联”作为新的仿写题型,分值一般为4分,有的甚至高达6分。但据阅卷情况看,普遍失分现象严重,答题出现明显失误,现列举主要误区,望以之为鉴:
一、常识缺乏难成对
请看全国卷Ⅱ第24题的部分答案: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大地盈春晖、秋实压枝低、落日映山红
科学能致富,跟党奔小康、技术显身手、携手奔强国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人安居民乐业人民安康
无疑,上述错误都是相当缺乏对联常识的典型表现,为什么?
所谓对联,也叫“属对”,属,类也;对,配偶也。即以类字配成偶句以成,其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具体说,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内容大致相关或相反。就中学语文以仿写题型出现的对对联,只要求宽对,平仄不作限定。
训蒙课本《千家诗》所附的《笠翁对韵》(东韵之一)写道:“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何谓对仗?这就是经典阐释:词性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结构上,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内容上,或者正对,即两个并列的事物相对,如“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者反对,即上下内容相反相衬,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由此可知,“压枝低”、“映山红”无法对上“盈大地”;“携手”是动宾,无法对“科学”;“强国”是偏正,无法对“致富”这一动宾词组;而“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就属理想的正对。所以,要拟好下联,首先要讲究对仗。
二、意趣浅俗难贯通
也有些答案在字词上很讲究对仗,但在立意上肤浅庸俗,与上联无法贯通,这也是对对联的明显失误。如: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夏日满乾坤、秋风扫落叶
科学能致富,养猪可发财、体育可强身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牛健壮羊健壮牛羊健壮
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对联的“意”,就是主旨意趣、思想情感。好的对联,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旨趣高远。“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之所以成为千古名联,就是因为它表现了博大的人文情怀和高远的思想境界。
因此,拟对下联,为确保意念贯通,旨趣一致,必须认真品读上联,仔细揣摩关键字词,充分把握其特点,是赞美还是批评,是祝福还是勉励,题材是大还是小,风格是高雅庄重,还是清新明快、幽默诙谐,等等。
分析今年所考对联,主要是春联,其意趣主要有以下几类:
1.咏春景,抒喜悦之情。如“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全国卷Ⅲ);“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全国卷Ⅲ);“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全国卷Ⅰ)。只有根据上联把握了题材与情感基调,才能对得意合神似。若以“夏日满乾坤”对“春晖盈大地”,则了无意趣;以“秋风扫落叶”对之,则更是意趣相悖、庸俗之至。
2.写时事,颂吉祥如意。借春联反映国家人民命运、时代生活变迁,是相当普遍的;以春联祈福纳祥,也不只是对个人、家庭的祝福,更多的是对祖国江山的热情赞颂、对社会前程的美好祝愿。如“祖国江山好”(全国卷Ⅰ),大题材,高境界,下联必以“大地气象新”、“乾坤气象新”等对之,才显大气磅礴,意趣贯通。“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全国卷Ⅱ),若以“牛健壮羊健壮牛羊健壮”对之,则强弱悬殊,境界差之千里,实在幼稚可笑,肤浅俗气。
3.说风习,树文明之风。如“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全国卷Ⅰ),“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福建卷)就是此类,所对下联就充分体现了题材相同、旨趣一致的原则。相反,以“养猪可发财”对“科学能致富”,则离题万里,俗不可耐。“千古文章意先行”,对对联一如作文,务求境界高远,格调高雅,上下意趣贯通。
三、用语生僻难思量
对联虽形式简短,但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必须充分掌握其高度的概括特征,以最精炼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拟写对联也就是炼字炼意的过程。但在考场上,很多人为求对仗,常常生造词语,语意滞涩,令人费解。如: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旧去新来万户人家遇事乐,爱聚情散万丝泪痕罢酒香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军喜乐民喜乐军民喜乐
其中“旧去新来”、“爱聚情散”、“罢酒香”、“喜乐”均属生造词语,晦涩不通,这也是对联大忌。
写对联,用语以贴切为上,既不可胡乱生造,也不能堆砌辞藻,哗众取宠,务必细心斟酌,反复锤炼,主要做到:
1.精心选择近义词。1985年全国“迎春——长城”征联中,有这样一幅应征联,“东临碣石涛声旧,西近阳关柳色新”。此联在立意、对仗、平仄等方面都很不错,但“旧”表意不明,涛声能有新旧之分吗?几经斟酌,将“旧”换为“古”,则成为佳作。
2.下语务求有针对性。即用语切合特定的情、境、人、事,得体妥当。如鲁迅病逝,蔡元培作挽联如下:“著述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此联一是切合鲁迅其人,说成就谈遗嘱合乎事实;二是切合哀悼之情,风格沉稳谨严而深情。
四、修辞不顾难工巧
对联极重修辞,为使作品形象生动、内容深刻,往往需要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排比、反复、顶真、双关、叠字等。对下联作为一种新的仿写题型,一般有仿修辞的考查意图,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对得工巧。
譬如,“一代园丁乐”(全国卷Ⅲ),有人对之以“万户百姓喜”,就很不高明。字词虽对仗工整,内容却难以贯通,原因就是不明上联中的比喻——园丁喻人民教师。若明悟修辞相同的要求,就极易由园丁想到以“桃李”喻学子,这样,锁定了题材与意趣,“九洲桃李荣”就很容易对出了。所以,只有兼顾仿修辞,才能对得工稳。
对对联,除上述几类问题外,还有两点也须注意:一是上下联忌用字重复,尤其是异位重复。如:科学能致富,勤劳能持家;二是忌合掌,即因上下联反复使用同义词,导致上下联完全同义,表意贫乏。如:春晖盈大地,朝阳沐万物;科学能致富,技术可脱贫。
对对联看似容易却艰辛,它是一个人学识积淀与语言修养的综合反映,但只要我们注
重读书养气、勤于积累,时时把握“对仗工整、意趣贯通、用语贴切、修辞相同”的原则,定能妙笔生花,对出工巧佳作!
第四篇:2-1对联对仗之词类相当
[对联撰写篇]之一
对联的对仗
对仗,即对偶,这是一种比喻的方法,指对偶句像古代仪仗那样排列整齐,两两相对。
对仗,是对联写作的基本方法。它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可以说,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对联的对仗在词性、句式、节奏、平仄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对联的对仗是灵活的,因此,又有工对和宽对的区别;它的形式又是多样的,有正对、反对、串对,无情对,此外,还有自对、借对。
对仗内容,主要包括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以及平仄和谐等,这几个条件都符合的对仗,我们可以称它为工对。
词类相当
词类相当,即同词性的字词相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关于词的分类大致相同,都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六种。虚词一般不具有实在意义,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或句子的语气,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种。
所谓词性对仗,就是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
1 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
例如湖南岳麓山联:
大(形容词)翼(名词)垂(动词)天(名词)九万(数词)里(量词)
长(形容词)松(名词)拔(动词)地(名词)五千(数词)年(量词)
下面分别介绍:
一、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结合传统的分类,名词一般可以分为下列小类:
天文类:日、月、星、风、云、雷、电、雨、霜、雪、雾、岚、虹、露、乾、坤等;
地理类:山,峰、河、川、海、湖、洋、瀑、泉、溪、园、林、路、桥、井、圃等;
时令类:春、夏、秋、冬、年、岁、时、节、朝、晨、暮、夕、午、夜、昼、刻等;
建筑类:楼、厦、房、屋、厅、堂、门、窗、宫、殿、亭、台、室、舍、庐、馆等。
器物类:舟、车、轮、鼓、刀、剑、箭、炉、灯、樯、帆、碗、杯、盘、箩、筐等。
饮食类:饭、茶、酒、菜、糕、饼、餐、米、粥、柴、油、盐、糖、浆、汤、蜜等。
2 衣饰类:衣、服、裳、帽、袖、袍、裙、裤、鞋、冠、袜、丝、绸、棉、笠、巾等。
文化类:纸、笔、砚、书、辞、联、图、篇、章、文、歌、琴、箫、笙、曲等。
植物类:草、木、瓜、果、松、柏、桃、柳、竹、杉、莲、荷、兰、稻、豆、菊等。
动物类:鸟、兽、鱼、虫、鸡、鸭、猪、狗、凤、龙、雁、鸽、鸾、牛、羊、雀等。
形体类:身、心、头、颜、拳、掌、目、唇、骨、血、脸、眼、齿、发、肩、容、耳等。
人事类:德、才、智、勇、情、仁、忠、义、恩、志、行、誉、思、仇、闲、言等。
人伦类:人、亲、男、女、朋、君、臣、民、父、子、兄、弟、军、农、渔、樵等。
数目类:
三、千、双、偶、孤、单、独、全、多、重、再、只、数、半、满、众、每、各等。
量词类:支、斤、两、尺、寸、分、包、条、头、棵、片、束、类、副、列、批等。
颜色类:红、朱、丹、金、银、橙、黄、苍、绿、青、碧、翠、蓝、紫、乌、黑等。
方位类:东、南、西、北、中、外、里、前、后、旁、隅、底、侧、顶、角、畔等。
3 我们来通过例子看一下: 五岭和风生柳叶 三山春雨泛桃花
“三”对“五”同属数目类,“山”对“岭”同属于地理类,“雨”对“风”同属于天文类,“桃花”对“柳叶”同属于植物类。
以上的情况属于具体名词相对。还有抽象名词相对,如:“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义”对“仁”是抽象名词相对。
专有名词相对。如: 指破纸窗留孔子 面朝锦镜照颜回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回”是他的学生。简缩名词相对。如: 三中善策城乡富 两制良谋港澳归
“三中”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两制”指“一国两制”。以上是同类名词相对,另外,不同类的名词也可相对。这种形式我们称它为邻对。如:
天增岁月 春满城乡
(春)是时令类名词;(天)是天文类名词;(城乡)是地理类名词,(岁月)是时令类名词。
4 连绵名词也要求词性相对。如:(葡萄)对(玫瑰),(蜻蜒)对(蝴蝶)
二、动词。是表示变化或动作的词。有“走、跑、说、吃、做、看、闻、观、沉、浮、打、向、呼”等。在对联中动用动词,能使内容生动形象。
如燕子矶烟雨楼联: 岩飞骤雨云翻石 风挟奔潮水拂天
运用“飞、翻、挟、拂”四个动词,写出了烟雨楼前风雨翻滚、白浪滔天的壮观景象。
再如杨度自书联: 抱琴看鹤去 枕石待云归
短短十个字,竟用了六个动词:“抱、看、去、枕、待、归”。对联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栖隐林泉的闲情逸致。
三、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的词。有“高、低、好、坏、软、硬、难、易、凉、热、大、小、长、短”等。
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联: 彩石万颗凝碧血 悲歌一曲跃丹阳
5 联中“彩、碧、悲、丹”都是形容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类词,在汉语词汇中所占比重最大,使用率最高,必须注意区别,准确运用。它们之间活用很多,有时,在不同的场合,名词可以作动词或形容词用,形容词也可以作名词和动词用。
如彭玉麟题史可法祠联: 公去社已屋 我来梅正花
(屋)本为名词,此作动词,是以“屋覆盖”的意思。“社已屋”意为明王朝覆灭。(花)也是名词,在这里也变为动词,开花的意思。
需要提示的是,有时候动词与形容词也可以相对。如听泉楼联: 风生碧涧鱼龙跃 月照青山松柏香
(跃)是动词,而(香)则是形容词。
四、代词。用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的词。有:“吾、我、尔、你、君、他、彼、此、其、我辈、谁、何、孰”等。
如吴作人题蒲松龄故居联: 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
6 安得装妖治,后代剥它画皮
(它)是第三人称代词,指(鬼狐);(此)是指示代词,也代指(鬼狐)。
如王夫之自撰联: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我)为第一人称代词。下联(人)是名词,从这里可以看出,有时候名词也可以与代词相对。
再看清代纪晓岚少年时与太守相对的对联: 童子六七人,惟尔狡 太守二千石,独公贪
(尔)和(公)都是第二人称代词,(尔)指纪晓岚,(公)指太守。
五、数词。表示数目的词。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等。
例如民间流传的宝塔联: 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联中有八个数词。
数词在对联中的运用样式颇多。除上面的单数相对外,还有约数、复数相对。
7 约数。如: 秋水才添四五尺 绿荫相掩两三家
复数。如杭州西湖凤林寺联: 百八杵钟声,撞醒痴梦 五千言慧典,参破禅机
六、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它一般放在数词后面。有“升、斗、尺、丈、斤、两、吨、里、件”等。
如清代书法家梁同书自撰联: 清潭三尺竹如意 宴坐一枝松养和
(枝)对(尺)是量词。
再如郭沫若题新疆天池联: 一池浓墨盛砚底 万木长毫挺笔端
上联省略了量词“口”,下联省略了量词“棵”。
七、副词。一般放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程度、时间、肯定、否定、反问、祈使、礼貌等。有“相、很、即、必、未、8 岂”等。
如:
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 纵横诗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 未,幸,不,空,都是副词。
八、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者词组前组成介词结构,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状态、目的等。有“在、于、因、由、以、从、对、同”等。
如民间流传的一副对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原,本,为,因,是介词。
九、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分句,以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词。有“及、或、并、和、跟、而”等。
如:
民犹是也,因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犹和而都是连词。
9
十、助词。附在词、词组和句子上面,表示某种语法的词。有“焉、矣、哉、耳、也、乎、者、着、了、过”等。
如苏轼撰广东佛山真武庙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联中的“焉”、“耳”、“矣”、“乎”、“哉”都是助词。
十一、叹词。对事物产生慨叹时所用的词。它独立于句子之外。有“噫、吁、嗟、咦、哦、呜呼”等。
如旧时代某土地庙联: 咦,哪里放炮? 哦,他们过年!
对联假托土地爷夫妇的对话,寄慨抒怀,对旧社会富人花天酒地而穷人啼饥号寒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
一副对联常常用多种词类构成,下面以一副春联为例: 民歌盛世诗千首 人祝丰年酒数杯 名动形名名数量
容
词词词词词词词
10
第五篇:对联写作基本知识
对联写作基本知识(转)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因多用于张贴、悬挂、雕刻在厅堂门柱上)。当代联人陆伟廉将它定义为:“对联是由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所组成的联合体”。其中,第一组称上联,第二组称下联。与骈文、格律诗词一样,对联也是我国汉文学所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如日本著名汉学家盐谷温博士所说,“对联是中国文学的特产物”。汉字为表意文字,通称方块字,具有一字一体一音一义的独立语特征(少数异体字、多音字、多义字,并不否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汉字只能是一字一体一音一义),故由汉字构成的汉文学,独具对称均匀之美。从文字的运用来看,对联不愧是开在汉文学之树上的一朵奇葩。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汉字的特色, 是汉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一种文学形式和文化现象,对联基本上只存在于汉
1民族文化圈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对联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学形式,不管是典雅的、通俗的还是雅俗共赏的对联, 将其张贴、悬挂、雕刻在门柱厅堂,都能营造出一种祥和、喜庆,或者高雅、庄严的气氛与格调。因此,自从对联产生时起,它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融入了中国人的民间习俗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认为,最早出现的对联是春联,而春联起源于桃符。从晋代至唐代,对联这一文学形式便已经萌芽并逐渐发展。不过,人们通常将五代时蜀后主孟昶于公元963年岁除日题在桃符板上的一副春联: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作为春联之发轫。直至明清,对联逐渐盛行,并延续至今。总之,浓厚的传统性与实用性,是对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实用性很强,而且艺术要求也很高。其文学艺术风格总的来说可概括为"短小精悍"。对联的篇幅往往不长,单边字数多为几个字到十几个字,上百字、上千字的长联,并不多见。正因如此,一方面,它在格律上要求非常严谨,不是随便两组字数相等的话就能凑成的。如果没有严谨的格律,那么,作为一种独特文学形式的对联,其独特性、艺术性将荡然无存,其艺术生命力也难以持久。因为对联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其对称性,而只有严谨的格律,才能保证它的对称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形式小巧的文学体裁,其内容应当是精悍的,应当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涵义。在这个意义上,一副对联如果仅有形式而缺乏内涵,那么,就难免沦为一种"文字游戏"、"雕虫小技"。反过来,好的对联则有"诗中之诗"的美誉。总之,形式与内容的精炼性是对联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
另外,对联还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启蒙性的文学形式。学习写对联,对于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特别是有关字音、韵律、词性、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欣赏与写作对联,是学习汉语的好形式。
总之,对联的文化艺术特征大体上可概括为:民族性,传统性,实用性,对称性,精炼性,启蒙性,等。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以下几点: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从字数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 等等。但在实践中, 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相互衬托或相互衔接,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
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正对”如:
心莲清净
性海圆融
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称“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当然,这种互相衔接同时也是互相衬托的。如:
若无前世心中毒
哪有今生意外灾
又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除非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 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常用联)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联)
2.词性相当、概念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称。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每个字的词性)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副词对副词,等等。如:
大行绝俗忘荣辱
至道无情空是非
如果从每个字来看,“大”与“至”、“荣”与“是”、“辱”与“非”是形容词,“行”与“道”、“ 俗”与“情”是名词,“绝”与“无”、“忘”与“空”是动词。但在实践中,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能够虚词对虚词即可。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词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对。但那些词性比较接近的、或者词性能够兼通的实词,也还是允许相对的,如名词和代词、某些动词和形容词之间。当然,词性相同属工对,词性相近或相通属宽对。
更严格一点说,不但词性要相当,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也要相当,也即要尽可能相类似或相对衬。这也涉及到对联的宽工问题。若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越宽。如:“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晓日”对“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小草”对“雄鸡”,就缩小为生物;“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缩小为鸟纲以至家禽。再者,若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概念关系越互相矛盾(即所谓“矛盾概念”),对仗就越工,“有”对“无”、“真”对“假”、“生” 对“死”、“物质”对“精神”、“自然”对“社会”等,就属于工对。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相同或相似,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
胜行严佛土
正法利人间
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胜行"对"正法"、"佛土"对"人间",又皆为偏正结构。再如:“软首妙光,威名显赫;雄狮利剑,宝相庄严。”“软首妙光”对“雄狮利剑”,皆为并列结构;“威名显赫”对“宝相庄严”,皆为主谓结构;“软首”对“雄狮”、“妙光”与“利剑”、“威名”对“宝相”,又皆为偏正结构。
另外,上下联之间还应当节奏相称。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为一节奏。节奏相称,就是应当尽可能同步。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又如: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总之,上下联的用词造句,在词性、语法结构和节奏上,应尽量相当或相称,以保持形式上的协调与工整。但这些要求在实践中还是允许适当放宽的。个别情况下,还可以有所变通。如:
五十三参,遍访良师求正智
百城烟水,广行悲愿践初心
其中,"五十三参"对“百城烟水",是以同一个典故的两个常用语相对。单从词性、结构等形式方面来看,严格说是不合联律,但从内容来看,则属于”义对“,是允许的。
3.平仄协调。
平仄协调,狭义地说,就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区分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这又有两种划分标准。在对联创作中,一般是运用"古四声”, 即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声。现在,也有少数人运用"新四声",即现代汉语将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两种声韵的不同,关键在于入声字。入声字的掌握和识别,大体上还是有规律可循,在此恕不赘述。对初学者来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先在运用时借助工具书。据作者个人的经验,在运用中比较容易熟悉入声字。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两种用法可并行不悖,但在同一副对联中,不能同时混用。
现在再回过头来谈平仄协调的问题。所谓平仄相对, 就是上下联的音步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反之,如果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就叫平仄失对,又叫同声相对。音步与节奏大体上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一个节奏即是一个音步。由于对联脱胎于格律诗,因此,在平仄方面,对联与格律诗中的对仗句基本相同。而且,对音步的安排也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在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而只是要求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等字数。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
悲欣交集
事理双行(注:平声用“ ”表示,仄声用“ ”表示,下同。)
又如:
火移薪尽业犹在身坏神迷行不亡
其中,一三五不一定平仄相对,二四六皆平仄相对,即属工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格式除了以律诗中的对仗句式为主以外,还有词曲文赋等格式以及领字的存在。如:厌娑婆苦域
弘净土法门
观美女华瓶盛粪
叹凡夫甘愿投泥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讲到平仄相对,必须提一下对联的句脚。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也不管倒数第二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最后一个字(句脚)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更不能同声收尾。另外,由多个短句组成的长联,还要注意每个短句的句脚不能全都是仄声或全都是平声,而应当有所错落,至于这种错落具体如何安排,则尚无定论。不过,运用“马蹄韵”撰长联是一种比较好的句脚安排方式。所谓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的是一个句子自身的音步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否则就是平仄失替。只有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句脚),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佛身远过世间望
妙法不堪小智听
又如:
无所从来何有相
得成于忍不生心
在平仄问题上还有一些禁忌,如忌“三平尾”或“三仄尾”,忌“孤平”或“孤仄”等,留待下面再谈。
总的来看,对联在平仄协调方面是有讲究的,写作对联不能不讲平仄。如果说,字数相等、词性与概念相当、语法结构与节奏相称,赋予了对联整齐美、严谨美、对衬美、结构美、节奏美等审美特征的话, 那么,平仄协调则赋予了对联音韵美这个重要审美特征。当然,有时为了不以辞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
4.几个禁忌。
除了以上三个基本要求外,对联在格律上还有几个禁忌,即几种应尽量避免的情况:
“三平尾”或“三仄尾”;“孤平”或“孤仄”;“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义相对”;等等。
“三平尾”或“三仄尾”,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 “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变成了三仄尾。又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变成了三平尾。
“孤平”或“孤仄”,指的是在五个字以上的句子中, 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无言乃入门”,若改为“无言而入门”,就是“孤仄”;又如“大日心光遍照”,若改为“大日智光遍照”,就是“孤平”(全平格或全仄格例外)。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 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惟觉者能听能会”对 “叹醉人不醒不知”。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 就是以同一个字在同一个位置相对,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不过,有些虚词(“之乎者也”之类)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诸佛洞观实相而无住
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如:
见诸法空虚,此身去直超彼岸
念众生平等,三人行必有我师
若将上联的“直超彼岸”改为“已无后有”,就与下联“必有我师”的“有”异位重字。又如:
......若陶匠抟泥,掌中视果
......胜樵夫观弈,梦里入槐
若将上联的“掌中视果”改为“掌中观果”,就与下联“樵夫观弈”的“观”异位重字。当然, 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如:
万法一心,空不异色
一心万法,色即是空
联中的“一”与“万”、“心”与“法”、“空”与“色”,便是“异位互重”格式。
所谓“同义相对”,通常又称为“合掌”,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意思完全雷同,如“赤县” 对“神州”、“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
5.其它。
对联的写作与欣赏,还有一些相对次要的格律和比较独特的修辞方法,如借对、自对、嵌字、回文、集句,以及对联的横批、对联书写和张贴的格式,等等。下面对以上提到的问题逐一做个简单的介绍。借对又称假对,这是词性上宽工转化的一种方法, 指句中词性和词语的含义虽非工对,但借助其另外的词性和含义,则成工对。如:
洒渍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七律<<曲江>>中之颔联)
“寻常”在此为普通之意,属形容词,但古制“寻”、“常”又皆为度量单位,属量词,借用此含义,则与数词“七十”相对
为工。又如,“大而言之”对“志于道者”,其中,“言'与”道“在联中的含义分别是作为动词和名词的,但”言“亦有作为名词之含义,道亦有作为动词之含义,二者相对仍属工整。不过,借对在对联中用得不多, 只是在需要变通时不得已而为之。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和下联自身之中(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如”真妄“对”终“,”真“与”妄“、”始“与”终“,就是句中自对。又如,”智愚“对”行止“、”荣辱“对'是非”、“微言大义”对“正法妙心”、“至高无上”对“微妙甚深”、“山色溪声” 对“晨钟暮鼓”、“烦恼即菩提”对“微尘含刹土”、“如秤锤落井、砺石潭”对“纵仙术隐空、神通入海”等,不仅上下联相对,而且句中也都有自对。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嵌字,也叫嵌名,指将特定的名称(多为人名、地名、事物名等专用名称)嵌入对联中一定的位置。这是一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方法。其具体方式很多,不下五十种。嵌字可分为整嵌和分嵌。整嵌,就是将一个名称不拆开而完整地嵌入,如<<题嵌四大天王>>
一联: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又如
<<题嵌金刚手秘密主>>一联:
金刚手握持秘密
勇猛心摧破无明
回文,又称卷帘, 指的是使用恰当的词语构成对句,使之既能顺读,又能倒读。由于回文格难度较大, 因而运用得不太广泛,但这种格式很能体现汉字的独立语特点。回文格的具体方式也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当句回文、倒句回文、倒章回文,等。当句回文,即顺读与倒读完全一样,如: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佚名题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又如:
净心真实真心净
圆觉妙明妙觉圆
倒句回文,即将同一句子倒读,而上下联不变,如:
结同心果 果心同结
开并蒂花(常用婚联),倒读即为: 花蒂并开
倒章回文,即通联倒读,下联变为上联,上联变为下联,如:
迢迢绿树江天晓 晴日海霞红霭霭
霭霭红霞海日晴(佚名题武汉龟山联),倒读即为: 晓天江树绿迢迢
集句,指将现存的分散的句子,组合成对句。如果整副对联(多为短联)完全由现存的句子组成,称完全集句。如:
鹿归于野
色即是空(上联集自<<出曜经>>,下联集自<<心经>>,就是完全集句。)
又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佚名集唐诗联, 上联自王维<<渭城曲>>,下联自李白<<将进酒>>)
反之,则称不完全集句或单边集句。如:
司马不来,相逢何必曾相识
佳人安在,此时无声胜有声(当代联人罗元贞题九江琵琶亭联)
上下联中分别只有后半句是现存句子(引自白居易之诗<<琵琶行>>), 因此是不完全集句。又如:世界微尘里
人生大梦中
只有单边是现存句子(上联引自李商隐之诗<<北青萝>>),因此是单边集句。严格来说,只有完全集句才能
称为集句联。
在着重介绍了对联格律方面的一些要求后,接下来谈谈对联分类的问题。对联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实践中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与句式结构,分成短联和长联。上下联皆由两个以上短句组成且字数较多的对联,称长联;上下联皆由一个短句组成的对联,称短联。一般来说,长联与短联在字数上并无绝对的界限。二是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划分。从理论上看,这种划分更是难以严格而完全。依本人管见,大体上可分成春联、贺联、挽联、专门联四大类。
春联,指的是用于春节,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祝愿。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贺联,指的是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节庆联,以及其它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等。贺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贺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F淠谌菹抻诙酝鋈说牡跹洹⒚寤场⑵兰邸⒆T浮F浞绺褚话闶前础⑺嗄隆⒆系摹5比唬灿形赐鋈俗魍炝蛭赐鋈俗髯酝炝模蛄淼北鹇邸M炝型ㄓ玫暮妥ㄓ玫模谑涤弥懈⒁馇帧?br/>
以上三种对联是运用得最广泛, 最具有群众性、民族性、传统性、时节性和实用性的。此外,可以将那些内容和用途比较专门的对联,笼而统之地归纳成专门联这一类。
比如行业联、名胜联、带有某种特定题赠性质的题赠联,以及带有学术性质或文学创作性质的学术联等。当然,行业联、名胜联、题赠联、学术联等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如佛教对联,可以看成是一种学术联,若是将其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也可以看成名胜联。另外,根据对联的写作技巧或修辞手法,也可以将对联分成嵌字联、回文联、谜语联、集句联、谐趣联等等。但严格说,应分别称之为嵌字格、回文格、谜语格、集句集句格、谐趣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