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动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意义
行动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校开展了大量的教育改革与实验,许多由国内外教育理论家提出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直至教学方法或技术在实践中进行了实验,同时,基于我国国情乃至基于当地甚至本校实情的各种创造性探索也不断涌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一些教育科研和实践水平都比较先进的地区,如上海,在“走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道路”的思想指导之下,十几年来,普教系统开展了大量的教育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丰硕,许多新的教育思路、教育教学模式出现并逐渐发展成熟,有些思路与模式甚至已经产生了全国性影响。
在这些骄人的成绩背后,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国教师们所从事的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些问题。首先是研究的目的,尽管我国教师所从事的大部分研究确是始自实践中的问题,然而不在少数的这类研究的目的却是为了“理论”上的建树—这个目的本身并无可咎,但是它带来的后果却是颇值深虑的:“为改革而改革”的“改革”、为创制一种特别的“x x教育”而进行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我国教育界的一个景观,实践者的这种理论旨趣使得“教育研究”在实践者手中突然急功近利起来,而且此“功”此“利”又偏偏不是现实中的实践,而是“理论”。这种倾向在对“理论”与“学问”有着某种特别嗜好的现代中国也许颇多可解之处,不过它却着实削弱了这些研究的应有价值:因为目的(至少是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论”而不是实践本身,所以一旦“成果”出来,就成为一种僵固的、似乎无须再改进的东西,只要专等别人来运用就行了,相应的,产生这种“理论”的那个实践也当然地就成了一个“模型”,只要等着别人来参观与学习就行了,也不可以再做什么变动,如此情势,不但与“实践改进”的意旨大相径庭,甚至可能已经成为“实践改进”的绊脚石;更何况,此种研究对“理论”的建树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也还值得怀疑。
其次是研究的形式问题,教师的研究即使再系统,它在根本上也只是意味着教师对自己实践的一种“省察”与“反思”,它的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可以让教师“理解”(广义的一种“学习”)在他的实践中有着内在联系的各种要素的含义,从而使他的实践更具有一种“理性”的特征。这意味着,教师的研究工作将具有与专业理论研究者很不同的一个特征,那就是一种始自现实的(而不是止于逻辑上的)“反思”或“评价”,这也意味着,教师的研究工作将不可能有一个凝固的“成果”,而必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我国教师从事的相当一部分研究在形式上还是循着传统上专业理论研究者的那一套,确定“课题”——寻找理论上的依据或做一两个调查——“课题”解决(研究也相应结束)。这个形式的潜在危险是,它最终可能脱离实践,成为游离于实践之外的、教师们教书之余的另一项活动内容。以团体(学校或教研室)为单位的研究工作一旦采用了这种研究形式,还将产生的另一个危险就是,由于缺少基于具体实践的“反思”与“评价”,研究的结果最后可能会变成一种武断的命令,成为这个团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某种规章,“为真理”而进行的“研究”带来的不再是“解放”,反倒成了附加的束缚。正是因为我国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已在或潜在的问题,我们觉得,引鉴、吸收行动研究的一些思想,无论对于我国教师的研究工作本身,还是对于我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都还是很有价值的。
第二篇: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意义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意义
内容提要: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经济的竞争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其实质乃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从经济管理上看,人力将作为一种资源被开发、利用和管理。这就要求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本文就在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价值量
人力资源会计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自从80年代而引入我国后,至今仍处于介绍研究成果,探讨学科内容及其适应性阶段。然而,在我国企业有人力资源会计建立的必要性和推行的可能性。
一,人力资源会计建立的必要性
我国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不能回避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方法-----人力资源会计,因此研究它的建立有必要性。
1,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如何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是我国人力资源宏观管理必须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已经实行了改革方案。例如,企业享有社会公开招收、考核录用工人的权力,享有自主聘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权力;允许人才合理流动;开放劳动力市场和建立人才交流中心,使得各单位和各种人员之间有双向选择的权利。这将使人力带有更多的“成本”和“价值”方面的经济特征。因此,从经济管理上看,人力将作为一种资源被开发、利用和管理。这就要求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人力资源会计则可以使之得以实现。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报告,国家可以掌握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及维护的现状,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方便,确立人力资源的投资方向,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2,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脑力劳动、科学技术在社会劳动中的作用及在产品价值中所占比例增大,使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成为现代中国人的共识。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产生过具大推动作用。比如1840年蒸汽机革命之后,带动了劳动生产率在很短时间提高了108倍。我国工交企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也很明显,据统计平均占30%左右。可见,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科技的提高必须依靠智力开发,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这必然使企业直接用于人力的开支加大。因而
有必要进行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使企业明确拥有多少人才,具有多大经济竞争实力,以及需要多少投资使其拥有的人力资源潜力发挥出来。
3,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将成为新增人力最多的行业。第三产业多是人才、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科研单位、教育部门等,这些产业是以人力为主要资产的行业,人力资源成为第三产业的决定性资源。在第三产业中人才的招聘、选拔、开发和使用都显得十分重要,不仅企业内部十分重视人才资源信息,企业外部的投资者或客户也十分关心其人力资源状况。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人才构成、技术水平、现有人力资源活力及潜力、信誉程度,以便确定其决策。这些有关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的数据人力资源会计可提供。
4,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随着我国企业用工招工的自主权增大,各企业展开了人才争夺战。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企业拥有了人才,就等于拥有了市场,就意味着竞争能力的提高。企业不惜用重金奖励和聘用人才,说明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对人才的投资力度的加大。企业在高薪聘用高科技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对原有职工进行培训,挖掘已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同时,由于人力资源的流动和企业间的竞争,为了保留和争取人才,企业必须创造一些条件,包括提高物质待遇,改善人际关系,提供在职培训机会,这些都将增加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开支,而其投资效益如何又是企业考虑的问题,以便解决企业中存在的人才浪费和人才短缺的局面。所有这些都要求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进行核算,以考核其经济效益。二,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可能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日渐成熟,在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有可能性的,其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一些制度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环境
a,现实的法律制度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法律基础
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规定来看,《公司法》允许股东以工业产权、非专技术或土地使用权出资。同时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注册资金的20%,这表明了一个事实,那些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不仅仅只是实物及货币资本,只要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不论这种经济资源以何种形态存在,都应作为企业资产,并且具有主张企业未来收益的权力。《公司法》的这一规定也为将人力资源纳入实收资本提供了一个法律基础。
B,现实工资及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和实务准备
现在,我国企业普遍实行着“工效挂钩”的“岗位技能工资制”改革。“工效挂钩的岗位技能工资制”有两点:一是设定岗位,按照职工的工作技能实行竞争上岗。平时,依据国家确定的岗位技能工资标准,按企业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发放职工工资。二是将工资总额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劳动人事部门认可的形式实行挂钩,并确定以职工个人劳动情况为依据的奖惩标准。年终,在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限度内按确定的奖惩标准兑现职工工资。这种工资制度的两个要点,恰好与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的两个关键问题相联系:第一要点是劳动力价值量的确定问题;第二个要点是人力资源对企业经营收益的分配问题。
2,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奠定了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
由于传统会计不反映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因此,国外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经进行了40多年,并且创造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一些方法,也构成了理论体系,提出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等,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从80年代起,我国理论工作者开始注意人力资源会计基本理论研究。首先,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理论。其次,解决了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量上的一些难题。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研究中提出两种设想方案,将其成本用企业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消耗的财力反映,将其重置成本用通货膨胀会计方法确定。在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使得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核算中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初步方案。
3,企业的需要是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动力
企业需要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及价值,为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提供了用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是企业产生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需要的内在动力。一些企业已开始有了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需求,如一些公司正在进行的职工劳动力入股方面的尝试。再如足球俱乐部球员的转会费高达上百万元,其会计处理也需要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指导。而且随着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会有更多的企业需要实施人力资源会计。
第三篇:保释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保释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摘要】保释制度是指对被逮捕或羁押待侦查、审判的人提供担保后予以释放的制度。它起源于英国,是现代人权保障和无罪推定理念下的产物。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目前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借鉴一下保释制度对其进行改造,本文通过对英国保释制度的内容、优缺点进行介绍,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保释制度取保候审借鉴意义
保释制度是指对被逮捕或羁押待侦查、审判的人提供担保后予以释放的制度。它起源于英国,是现代人权保障和无罪推定理念下的产物。英国的保释制度主要包括保释的性质、保释的权力主体、保释的程序、保释的方式、违反保释义务的法律后果、保释的救济程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保释的内容
(一)保释的性质
在英国法中,从本质上说,保释被视为被追诉人的一项诉讼权利。根据无罪推定和人权保障理念,任何人在被确定为有罪之前,视为无罪。作为无罪的自然人主体,应该享有必要地自由,保释制度能较好的保护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
(二)保释的权力主体
保释的权力主体是指有权作出保释决定的机关或个人。根据英国法的规定,有权作出保释决定的主体主要有四种: 在英国保释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保释的决定主体主要有法官、警察、司法行政官和验尸官四种。
1.法官。法官是英国法中最主要的保释决定权主体。由于法官处于中立的裁判者地位,通常能够根据案情作出适当的决定,防止侦控机关为了方便自己侦控而滥用保释决定权的做法。
2.警察。警察作出保释决定有两种情形:一是在逮捕时由逮捕嫌疑人的警察作出保释决定;二是在逮捕后由羁押警察作出保释决定。
3.司法行政官。
4.验尸官。验尸官拥有保释决定权:在勘犯有谋杀罪,过失杀人罪或杀婴罪的案件中,如果先前没有签发逮捕令,验尸官应当对该人签发逮捕令。验尸官可以准予受该指控的人获得保释,被保释人应当在刑事法院出庭。
(三)保释的程序。
英美国家历来重视程序的作用,因而对保释制度也规定了较为完备的程序要求。从制度上看,保释制度的程序由申请、听审、裁定和救济四个环节组成①。
1.申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提出申请要求获得保释,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具有决定权的司法人员主动审查决定是否对其保释。
2.听审。一般是在保释申请被拒绝的情况下,由法官组织进行的一项审查确定是否应予以保释的活动,它听审不是保释的必经程序。
3.裁定。即法官在听审之后,对是否同意保释所做的一种决定,同意保释的,需要说明保释的期间,需要遵守的规定等,不同意的则要说明理由。
4.救济。是指当保释申请被不当拒绝或保释的附加条件不符合要求时,保释申请人可以通过复审、上诉等途径来救济自己的合法权利。①兰琴·从保释制度到我国取保候审———借鉴与完善
(四)保释的方式
在英国法中,保释因保证的方式不同被分为有条件保释和附条件保释两种。无条件保释即释放时不需要提供财产和第三人作为保证,也不需要提供其他任何形式的保证;而附条件保释则要求被保释人提供相应的保证后才准予释放的方式,具体包括财产保证,保证人保证,具结保证和其他保证形式保证。英国法主要规定了三种保释的保证形式:
1.具结释放。是指某人在法官或者治安法官面前签署的一种保证书或者承诺书,通过签署具结释放保证书,该人将保证自己实施或不实施某一特定的行为或者将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履行该保证书或承诺书的担保。
2.保证人担保。是指为他人履行债务或者义务负有法律责任并且在该人违约的情况下承担法律责任的人。保证人也可能向法官或者治安法官签署具结保证书,承诺如果被保释人未能履行其诺言,保证人将承担向法庭支付所担保数额的金钱的责任。在确定担保人时必须考虑其经济来源、品格和前科以及担保人与被担保人的接近程度。在担保人保释的情况下,法院应当决定可以约束担保人的保证金额,以及在法定的人员面前具结。根据保证人的告发可以撤销对被保证人的保释。如果某人不能提供保证人而已被监禁,治安法院可以应被监禁人或其代表申请在听取新的证据的情况下降低对保证人所要求的金额、免除保证人的义务或以其他认为合理的方式处理。
3.财产保。是指被保释人为免受羁押而提供财产担保,担保物通常是现金、旅行支票或者任何其他容易保管、在违反保释义务被没收时能够兑换成货币的有价物。”
(五)违反保释义务的法律后果
根据英国法的规定,被保释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将会产生一定的不利法律后果,而具体的法律后果则由有权机关或个人自由裁量决定。具体而言,被保释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保释义务,将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撤销具结保释并令其重新具结保释;
2.逮捕归案;
3.没收担保物;
4.构成潜逃罪或藐视法庭罪。
(六)保释的救济程序
为了保证保释制度的有效运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英国法还规定了较为详细的申请保释人对保释决定和控诉方对保释决定的救济程序。如果拒绝保释,应当说明拒绝的理由以便申请人能考虑向其他法院提出申请。申请保释人对保释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审或者提出上诉。如果控诉方对保释决定不服可以提起上诉,但是此种上诉只有在控诉方已经就不应准予保释作出正式抗议并且该抗议已经在准予保释前作出的情况下才能提起。
二、对保释制度的评价
刑事诉讼担负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任务,但是,惩罚与保护总是相冲突的,对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偏重就意味着对另一方面或多或少的削弱③。保释制度以保护被告人的自由与权利为侧重点,它为被告人在庭审前提供了较多免于羁押的机会,不仅在立法上倾向于保释的偏爱,而且设定了众多的保释方法,设立多种保释的途径与条件以降低被告人获得保释的困难,从而使较多的被告人获得了保释,免遭被羁押的痛苦。
首先,在完备各项保护性的措施的同时,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实现惩罚犯罪的任务和保护社会的安全。如在英国,保释必须坚持三项原则,即保护公众,保护证据,;避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潜逃,并规定了拒绝保释②②郭天武·论我国保释制度的建构
高 洁·保释制度的评析及借鉴 ③的三种情形,这些规定表明了个人权利不可以对抗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念。美国对于违反保释条件的人加重制裁。逃跑、违反附加条件或在保释期间又犯罪的,不仅要没收保释金或担保物,还要处以刑罚,从而增加了保释方法的安全性。
其次,根据刑事政策的变化加强对保释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附条件保释的做法实际也反映了在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之间寻求平衡点的诉讼理念。
三、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缺陷
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存在重大问题,如立法不完备、司法解释不统一、适用方式单
一、保证金的收取混乱、适用程序不公正;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或措施对其支持力度不够等。取保候审制度在我国是作为一种强制措施来规定的,更多的是考虑办案的需要,对打击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缺陷。
(一)从理论上看
1、在立法观念上认识模糊。把取保候审仅仅看作一般程序性措施。
2、在法律定位上颠倒。没有把取保候审看作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权利而是把它看作司法机关的权力。
3、在批准程序上随意性很大。办案人员在决定是否采取取保候审时,主观随意性很大,可以不陈述任何不予批准的理由,也不作答复。甚至无论被控方如何申请,办案人员都不予批准、不予理会、不作答复,石沉大海。
4、在救济程序上缺乏救济措施。“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但是现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不予取保候审的决定不服,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法律既没有规定救济的机关,也没有规定救济的途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申请人对上述办案人员的种种做法只有默默忍受的义务,而没有任何救济手段和措施。
(二)从制度上看
1、对取保期限的规定造成了实践操作中的混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取保候审,但法律并没有规定12个月的期限如何计算,是三机关共享12个月,还是每一个机关各自拥有12月,不得而知。
2.人保和财产保两种形式过于单调,缺乏灵活性,而且对于保证金没有规定具体数额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操作。
3.保证金的管理混乱,缺乏监督机制。有些司法机关以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为借口对保证金予以没收,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保证金由公安机关统一管理,但没有形成一套相应的退还程序以及保障机制,公安机关收取保证金以后,想尽办法以保证金代替罚款,不予退还。嫌疑人由于害怕公安机关报复,也不敢主动要求退还。
4.没有规定相应的制裁措,没有对保证人未尽到保证义务的惩罚措施。虽然刑事诉讼法只是规定了对严重违反保证义务的保证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刑法上并没有相应的配套,罪名对脱保的犯罪嫌疑人缺乏责任追究,使之无所畏惧。
四、借鉴意义
(一)树立权利保障理念
将立法思想围绕在如何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上来。立法思想应当实现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转变,获得取保候审应当成为权利原则。
(二)制定完善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规范
第一,把取保候审明确规定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这项权利不仅当事人自己能够行使,其近亲属与代理人也可以代为行使。明确规定司法机关审查取保候审申请的时限告知方式,并赋予申请人
复议、复核权。司法机关对决定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应在决定书中说明不批准的理由,努力减少职权主义模式的弊端。
第二,对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应当做出更为明晰化的规定。采用列举排除的方式规定哪些情况部适用取保候审,同时还要明确所谓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判断标准。判断标准可以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有无曾经实施过犯罪行为的不良记录,以及是否存在继续危害社会或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可能性等诸多方面全面、认真地确定。,还要加强调公安司法人员要牢固树立无罪推定、罪疑从无以及人权保障的理念,第三,还要实现权力机构内部的分工制衡。现行刑事诉讼法把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分别配属给了公检法三机关,而且三机关在各自的所参与的诉讼阶段都有独立的决定权,建议把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分配给公安机关和法院,让检察机关独立发挥监督职能,并且赋予其反对权,在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和法院说明采取该项措施的理由,检察机关认为理由不能成立,应当建议其在制定的期限内予以变更。
第四,取保候审适用方式的规范化,应当改革保证形式,引进具结释放的保证方式,也可以考虑实行有条件的双保制采取财产保时保证方式不只限于交纳保证金,其他有价值的财产也可用作担保。现实中的高额保证金容易导致因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而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在完全平等的基础行使此项基本权利,因此需要有明确的保释金明细表,对刑法典中每个罪行的保释金额做出明确的规定。
第五,关于违保的处罚应加以明确。可以由刑法加以规定,增设潜逃罪,与原来的罪行实行数罪并罚。最后,应当规定控辩双方对取保候审决定不服的救济程序。实践中,公安司法机关只要作出拒绝取保候审或者准予取保候审的决定就立即生效执行。取保候审申请人或者被取保候审人即使对公安司法机关的决定存在异议也无法获得救济。这不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及时纠正公安司法机关的不当取保候审决定。
面对摆在面前的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理性分析审前羁押替代制度基本要旨的前提下,批判的吸收保释制度的合理内核,对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作若干修正,从而寻找出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治要求的问题解决方案。对取保候审的改革也不能仅仅是在这项制度本身上动动手术就期待它能解决我国超期羁押严重这一现状。对与其相关制度、规则和程序进行研究和改革,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中,从全方位进行改革,才有利于根治这一顽疾④。④于华江,魏玮·借鉴保释制度完善取保候审的若干思考—从英美国家保释制度变迁的视角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秦林臣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
400715)
摘要: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不断增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而近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教师殴打、体罚学生的事件屡见报端,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给予教师心理上的关怀与帮助,确保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教师心理
健康
原因
维护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长时间被人们忽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康,人格有偏移,个性有缺陷都会毫无保留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往往喜怒无常。所以,我们在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同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
(一)工作压力过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可能摧毁人的整个免疫功能系统.从而导致人的心理和生理失衡和失调。目前,我们的许多中小学教师依然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家长对学生的高期望,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激烈竞争,连续的人学高峰导致的班级人数增加,教师严重缺编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工作。许多教师除了白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以外,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备课、改作业、出考题„„旧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极易产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致使不少教师身心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积劳成疾。
(二)经济收入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教师待遇有了明显提高,但横向比较,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仍然较低,很多教师与当年同时分配到国家机关或其他部门或下海经商的同学相比,其经济收人相差甚远,于是导致他们心态失去平衡,产生了自卑感。一些中老年教师由于受经济收人的限制,无钱买房子,无钱送子女上重点学校,产生了对家庭、对亲人的内疚感、负罪感。一些青年教师尤其是小学男教师因经济收人低,生活和工作条件差等,连找对象也困难,因而产生了焦虑、忧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内部精神环境紧张
精神环境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无形而巨大的。可是,有些学校的领导者只注重依法治校、制度管人.而忽视了以德治校、以情感人。有的校长整天板着面孔显示其威严;树立其威信,对教师的缺点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不分场合,似电闪雷鸣,丝毫不留情面。其结果,不仅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而且还引起了教师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以致造成对促其改正缺点的正确要求也产生了很强的防备和抵制心理。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切实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尽量避免超负荷劳动
首先,要做到不按学生的成绩给教师排队,不按学生成绩的优劣来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不与教师的评职、评先、调资晋级挂钩,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的局面,才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教师的心理问题。这也是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措施。
其次,不在学生和家长中公布教师的教学成绩,不反复渲染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以及工作失误,多宣传广大教师的先进事迹.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第三,学校应制定相应措施.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效率,避免随意延长教师工作时间,对教师的教案采取分层次要求等。学校领导还应多关心骨干教师以及其他教学任务重的老师,让他们也有松弛、休闲的时间调节身心,消除疲劳。
(二)逐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学校领导应在国家增大教育投人、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同时,努力搞好校办产业,为学校增资创收,不断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
(三)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
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心理时空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许多教师能够承受生活的清贫和工作的艰辛,却要求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领导的理解和尊重,有时领导的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可以使教师受到极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学校领导要努力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变程式化、事务化的管理为人性化的管理,以教师为本,努力为教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使管理更贴近教师的心灵世界,更贴近教师的职业心态。
(四)制定和实施教师心理辅导计划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心理辅导计划,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1.针对教师共同的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系列心理辅导讲座。
邀请心理卫生专家、学者来校给教师讲课,让教师们掌握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提高缓解心理压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点的教师进行分类辅导。
2.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咨询,为教师解决特殊心理问题。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的焦虑、忧愁、烦闷、抑郁、愤怒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和失常。因此.各地区应建立“教师心理咨询中心”,让教师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排除。
3.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建立教师心理档案。
通过测试,对有轻度和中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状态;对于在测试中发现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教师,应及时请心理医生为其治疗。学校应尽量关心这部分教师,并在工作上给予照顾。
参考文献
[1] 彭铧
2013.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研究
湖南大学
[2] 王智,李西营,张大均
2010 中国近20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 [3]丁凤琴 2006(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心态探析: 中小学 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J] 教育探索
[4]张冬梅 2006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J] 教学与管 理
第五篇: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综述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学生知道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知道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反对民族,分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一直是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效地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提升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
一、建国后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团结教育一直贯穿于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整个历程
(一)国家高度重视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先后印发了多个文件,形成了连贯的指导思想
国家教委1987年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学校注意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通知〉要求》,文件指出要在小学和初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民族团结教育于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1992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此文件中将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四项,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反对民族歧视的教育,进行无神论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并指出通过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要求小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大力宣传各族人民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在各族人民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3]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中学德育纲要》,纲要中规定: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接受“热爱祖国的版图和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在高中阶段要求对学生进行“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1995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国家对受教育者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1999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颁发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力度: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强国情教育”,“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指出了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的新形势和在中小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中小学继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要求;在200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使各族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不断明确的过程,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发展的自身原因。随着我国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我们把维护民族团结定位为中小学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从更大视角看,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履行的一项义务,民族团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的指标之一。因此,我们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是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生活技能等多项素质教育和培养中的一项内容,但民族团结教育重于一般层面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地位是其他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二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以前侧重于在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举措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国情也发生了一些时代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各民族成员多向流动不断增加,民族成员间的交往空前增加,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影响范围从原来的民族地区拓展到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近些年来,在民族地区、内地城乡以及各类学校中民族纠纷时有发生,其中相当一部分纠纷是由于不了解或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甚至是由于违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引起的。为了适应民族关系发展的新需要,为了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分化”、“西化”我国的图谋,保持国家的长期稳定、统一,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民族间的团结、和谐,国家要求在全国的中小学生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小学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要更加深入、更加富有成效。
(二)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逐步将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固定化、规范化 为了体现民族团结教育的严肃性、政策性,1994年,我国开始在天津市的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试点活动。从1994—1995学年开始,在天津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进行了第一批课程实施试点,试点学校进行民族常识教育,以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编写的《民族常识》(中小学试用教材)为教材,每周安排1~2课时,同时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民族常识教育活动。1996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在天津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总结天津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开展第二批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试点工作。1996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部分省中小学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试点的通知》确定了北京、山东、河南、辽宁、吉林、四川等省市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要求各试点学校开展民族常识教育,要以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编写的《民族常识》为依据,并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结合地区、民族实际,选择其中的适当内容,组织开展活动。规定小学可在四或五年级初中可,在一或二年级安排试点教育活动,活动总时间可控制在6至8课时,可利用课外活动及团队、班会等时间,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自觉地接受教育。1999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发出了《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再次将试点地区扩大到新疆、西藏、广西、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广东、湖南、湖北、上海、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0年10月29日~11月1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在山东省青州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试点经验交流及工作安排会议。会议认为,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各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国家意识及民族精神,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求已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试点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点上深化、面上扩大的要求,积极扩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地区和学校。还未开展此项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做好规划和教师培训等工作准备,从2001年春季起开展此项工作。在形成的会议纪要中指出:“要把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外教育活动,民族自治地方和西部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适当地增加活动课时,加强力度。为确保此项教育活动健康开展,要统一使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未经教育部组织审定的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资料、图书、音像等不得作为这项活动的材料进入中小学。要把活动课所需的材料列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小学图书目录供中小学使用,;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动动课教学材料的建设,在今后几年内由图书教材为主过渡到以音像教材为主,规定在音像材料制成使用前,各地小学低年级仍使用《中华大家庭》、小学高年级使用《民族常识》、初中使用《民族政策常识》等学习材料。”[5]2002年10月26日~28日,教育部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议。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云南省副省长李汉柏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全国人大、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国家宗教局等有关部门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教委)、民委(民宗厅、局)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表彰了92个先进集体和72名先进个人。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促进了全国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2004年12月4日,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南昌召开。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已经进入深入发展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将正式全面地“从娃娃抓起”。[6]根据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将涵盖我国56个民族的所有中小学生并要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是要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当地中小学课程计划,课程按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三个阶段组织教学活动,每一个阶段按6至8个课时安排;二是选好任课教师,并要专门培训和继续教育;三是要求教学活动统一使用三种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并禁止其他任何形式的教材或资料进入中小学。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试点起步、点上深化,面上扩大、全国推行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尝试、总结提高、形成定势的过程。目前,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行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但各地的情况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有的地方刚刚起步,有的地方尚未开始,有的地方在认识上、重视程度上以及措施上有待提高。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实施还存在模糊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晰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性质、目的、构成、特点等问题,以此促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所有地区和学校全面开展,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二、依托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一)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研究概况 1.课程及其类型 课程是教育目的实现的中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称: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有的学者将课程具体地理解为“课程是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或者说,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与安排,以及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
正在深入进行中的新的课程改革,将课程类型划分为: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体现着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包括的内涵有: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解读(1)课程性质: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课程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课程性质属于德育课程。
(2)课程目标:使中小学各民族学生对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有初步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为在社会交往中,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打下较好的思想基础,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素质,提高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增进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观的形成。
(3)课程内容及重点:在小学阶段开设《民族常识》活动课,重点是学习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状况;在初中阶段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重点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在思想和行为上具备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素质。
(4)课程实施:在课程设置上,把民族团结教育课纳入中小学活动课程。课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课时安排:每一个阶段6至8个课时;师资保障:选任课教师,专门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组织:要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样化,利用团队、班会以及歌舞表演、民族知识演讲、绘画、民族团结故事会、讲座等形式开展,寓民族团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同时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5)课程管理: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负责宏观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给予积极协助和配合,学校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教材由国家统一管理,由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统一编写民族团结教育课本,并由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联合审定。目前,正在使用《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三本教材及相关的辅导教材。其中《中华大家庭》供小学低年级选用、《民族常识》供小学高年级选用、《民族政策常识》供初中学生选用,除此之外,禁止其他未经教育部等部门审定的各种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中华大家庭》主要是看图识民族,它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用让他,们看图认识民族。《民族常识》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用,介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节日、饮食、服饰、歌舞、历史人物、居住区域等,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各民族。《民族政策常识》主要介绍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等,供初中学生用。
3.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定位为活动课程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1994年,最早在天津市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试点时,采用的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做法;1996年开始采用了以教材为依据、以活动为主的方式;2000年开始采用以教材为依据、以音像资料为补充、以多种活动为主的方式;2004年,明确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说明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特点,追求实际效果;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而是在于追求学生价值观念的确定、态度的改变、正确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与尊重要注意活动,课程的特殊作用,民族团结教育应认同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应当“是活动性课程或实践性课程”。
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等,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首倡者美国教育家杜威最早指出:“它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做事又是属于这样的性质,要求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联系,结果是他们学到了东西。”[我国中小学的课外活动作为一门课程正式列入教学计划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中,第一次将课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自1986年起,在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五·四”制和“六·三”制教学计划初稿中,课外活动除小学继续保留外,初级中学也正式实施,但课时少于小学。在1992年8月6日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采用活动课的名称,打破了我国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一并纳入课程体系,并指出:“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活动课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
活动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教育行政,部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通过让学生,参加活动,增长感性知识的显性课程。活动课程必须由教育部门安排,并纳入课表,才能成为“课程”。活动课程作为课程,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而不能有随,意性。这就要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制定大纲,选择内容,精心组织。活动课程教师的主导性不仅表现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而且要表现在学生活动之前所进行的活动动计、研究学生的直接体验、了解学生的活动兴趣、选择活动方式和制定活动计划等方面;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起到引导学生总结升华,由直接体验上升为知识、能力、技巧,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乃至科学的思维品质。各校、各年级、各班的活动课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但都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必须注意不,能因为强调自主性,而造成活动课程安排的随意性。活动是活动课程的“精髓”,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达到课程的“水准”,活动课程体现了很强的整合性、规范性、计划性和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给予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比较清楚的课程地位和特点表述这都有利于,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挖掘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方案,选择课程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富有成效地组织和推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有效地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 1.提高认识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前提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国家整体利益的要求,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和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要把抓好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本地区中小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规划,要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理好长期工作,的思路,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加以落实切实推动这,项活动积极有序地开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适应民族工,作社会化的需要,就必须做到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
2.整合资源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保障 “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新的课程改革对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要求,组织和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实施也必须遵循这一要求。要通过精心筹划,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着眼于既完成教育任务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重点在渗透、结合上下工夫。深化研究,探索规律,采取课程综合渗透的方法,即:在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历史与社会”课,整个义务阶段的“语文”、“体育课”、“艺术”等综合课程和学科课程中统筹设计渗透点,做到知识由浅到深讲究层次性、学科互补讲究综合性、前后连贯讲究递进性、形成学科合力讲究系统性。
注意校园环境等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利用学校环境抓好宣传,开设民族常识教育专栏,设置民族常识教育展室,悬挂民族常识的图片,播放民族音乐等等。做到时时、事事、处处有渗透,教育渗透途径自然、合理、得体。
以活动课程为主要方式,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中的部分课时(在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中:综合实践活动占6%~8%,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10%~12%),科学设计、精心布置,以主题明确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准备、去参与,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完成针对性的教育任务。
3.精心施教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 学校作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的具体承担者、实施者,应该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本校教学计划,根据国家要求确定教育内容、课时安排、活动主题、材料选用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二是组织人员根据教育内容进行课程整合,制定出全校一盘棋的教育实施方案,涉及的相关学科各有侧重在内容上不重,复,各学科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使学生受到全过程、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民族团结教育;选定和培训教师,提高教师开发资源、组织活动、实施课程教育的能力。教师作为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具体责任人,要做到把握政策、精通内容、研究学生、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实施教育活动课程内容。
4.追求实效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落脚点 教师要按照目的性原则、最优化原则选择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和手段。在施教方法上要探索以学生“生动、主动”学习为标志的方法,注意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亲自参加看、写、讲、画、演、唱等项活动,掌握民族常识及相关政策,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感情,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意志品质。针对教育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在实施教育活动课程中做到“两个兼顾”、“三层运作”、“五育结合”。在实施课程时注意课内课外资源兼顾,校内校外资源兼顾;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以三个层面展开以学校德育,处为主导层面、团队为综合层面、班级为基础层面开展教育工作;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与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使民族团结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尤其要注意发挥集实验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自我教育于一体的开放性教育方式———主题班(队)会的作用;注意发挥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的作用。在施教手段上,注意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信息手段。
任何意义上的课程施教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良好的开端则是良好过程的起点,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实施的良好开端需要以对课程明晰的了解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