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鲁迅出现的意义及鲁迅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一、鲁迅出现的文学史意义:(绿皮书P.58(一鲁迅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是“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的一批文学巨匠中的一个,但他是独特的一个,其独特体现在:他是“五四”那批人中真正把文学当作自己终身职业的人。因此他有高度的自觉意识,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有坚定的执著追求,这些决定了鲁迅站在新文学的制高点上。
(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思想家的特质,鲁迅的全部创作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即立人思想。著名文艺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在《鲁迅批判》中指出,鲁迅的作品特别是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几乎都与死亡有关。之所以如此普遍地关注、描写着死亡在于鲁迅认为人应当积极地生存——“向死而生”。著名的文艺批评家、鲁迅研究专家还有李健吾先生。
(三鲁迅的全部创作及其独特的个人人格魅力显示出一种现实战斗精神,一种现代反抗意识。鲁迅超越了个人人格特征,显示出一种民族魂。
(四显示了鲁迅对现代文学在多种文体形式上有一种积极的开拓,并且显示了新文学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格的形成。创造了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作品《野草》,最早尝试现代杂文,并且经过他成就了杂文的辉煌。
鲁迅的出现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他一出现即是一座高峰,他一出现就是成熟的、丰富多彩的。
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地位。
(一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鲁迅文学创作的核心:
1、对农民关注本身就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性作家的独特意义,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思考农民即是思考中国的本质,反映了鲁迅深刻独特的眼光和深度。
2、其关注并不是平面化、简单化的,并不是就农民而论农民的,而是把农民的性格和命运与整个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甚至与整个人类命运结合在一起思考。
3、对整个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鲁迅的启发、领导和带动下,20年代出现乡土文学热潮(绿皮书P.91,而鲁迅是开创者。随后,在30年代,在鲁迅影响下加上左翼革命文学的推动,再次出现描写农村和农民的高潮,特别是30年代初、中期,进步作家、有识之士无人不写农村,无人不关注农民,典型的如曹禺写了描写农村的作品《原野》,洪深写了《农村三部曲》,茅盾写了《子夜》,王统照(文学研究会成员写了《山雨》,因此30年代被人们称为“子夜、山雨季”。(课本P.364 40年代解放区出现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等全面描写农村的新高潮。鲁迅对农民的关注对中国文学来讲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主题。
(二鲁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1、把眼光集中在对知识分子性格和命运的思考方面,实际上显示了鲁迅对中国社会又一本质问题的思考,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描写。由于鲁迅有一个深刻认识,他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最具有觉悟的一个阶层,他们往往最先觉醒,最先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知识分子也带有自身的严重缺陷: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计较个人得失,摆不正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达到了对民族命运思考的深度。
2、是和对自我的剖析结合在一起的,《一件小事》、《孔乙己》、《孤独者》、《在酒楼上》、《伤逝》,无距离的创作。
3、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受其影响的主要有叶圣陶《倪焕之》、郁达夫小说、柔石《二月》、巴金《家》、《春》、《秋》、《寒夜》、老舍《四世同堂》。
(三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1、妇女问题是衡量一个民族解放的重要尺度。
2、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集中体现两方面:(1对妇女自身解放的要求给予了充分理解,对其遭遇给予深切同情;(2揭示了中国妇女的自身弱点与局限,女性形象在鲁迅笔下显示了不同类型,构成一个体系——系统而深刻。祥林嫂、单四嫂(《明天》、爱姑(《离婚》、子君各代表不同类型,各有不同侧重,但都围绕婚恋问题。
3、重大深远的影响:丁玲《沙菲女士的日记》,曹禺剧中人物,沈从文小说。
三、鲁迅文学创作在艺术上的价值和意义:(一鲁迅在艺术创作上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对外国文学的借鉴,充分继承传统文学精华,同时广泛吸取、借鉴了外国文学的特长。
特别注重白描手法的运用,对人物描写注重对其自身的描写,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完成人物性格。小说的结构方式也继承了传统文学,如《阿Q正传》——纪传体、章回体。很多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对外国文学的借鉴,如《明天》、《肥皂》。此外,鲁迅形式上借鉴日记体、对话体,场景描写在淡化情节方面吸取外国文学的手法。在小说中将古今中外融为一体,显示出现代小说的品位。
(二总体风格上,既体现为一种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风格,又表现为一种多种风格并存的格局。有现实主义即传统现实主义,有浪漫主义——《故事新编》,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抒情散文诗《野草》,多种风格相兼并蓄。
鲁迅风格的难以概括就是他的风格。
第二篇:现代文学史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史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
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
胡适《尝试集》的大部分作品是与主张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基本一致的。
主要思想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针砭时政,揭露军阀,如《威权》贯注着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否定、批判,如《孔丘》。表达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如《上山》,表达对劳动者人道主义的同情、悲悯,如《人力车夫》,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的感情,如《尝试篇》,对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
艺术形式: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一扫旧诗词雕琢粉饰是白话诗迥异于旧诗词的一大创新。平实、冲淡的意境。如《一颗星星》等平实的语言,常见的事物,含而不露的情调,展示出各自的韵味、意境。托物寄兴。如《乐观》化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意,而以“树”为喻,表达不畏摧折、终将获胜的信念。在诗形和用韵上,句不论长短,声不拘平仄,音节自然,用韵自由。
地位在于:最早尝试用白话写诗,思想倾向上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向一致。冲破旧诗律绝体的束缚,自创新制,是他的“诗体大解放”理论的实践。胡适是白话自由体诗的开创者,《尝试集》作为第一部白话自由体新诗集,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正因为是“尝试”,胡适的诗艺还不免幼稚,有明显的不足:一些作品还未脱旧诗的窠臼,散发出“缠脚时代的血腥气”;缺乏想象力,较少余香与回味;重理轻情,有些诗平铺直叙。胡适的“尝试”有勇,而创造无力。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主要艺术特色与风格有: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今人古籍、伟人平民等无所不谈。充分体现了语丝派自由随便、无所顾忌的创作态度以及作者本人的广见博识。恬淡从容,真率亲切。写法随便,不矫揉造作,笔调自然流畅,舒徐自在。如《乌篷船》以致友人书的形式,介绍故乡的风物,态度亲切随便,在不知不觉中洋溢着乡情和野趣,在潜隐中透露出深厚真挚的故土之恋。简素质朴,庄谐并出。含蓄耐读的“简单味”,有一种寓庄于谐、寓谐于庄。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
《倪焕之》是叶圣陶惟一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倪焕之形象的塑造,比较完整地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时期的追求与遭遇。小说展示了倪焕之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
倪焕之是一个小学教员,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他认为,改革社会在于人,而造就理想的改造社会的人在于教育。他有一套改革教育的思想,但真正实验时却受到社会恶势力的阻扰。但它的最终失败,却是因为理想化教育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很快被那个社会同化,教育救国的理想破灭了。倪焕之觉悟到改造社会,要走有组织的群众斗争的道路。他从农村到了上海,参加了“五卅”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忧愤而病死。倪焕之道路,说明教育救国、个人奋斗道路不能改造社会,必须走集体主义、群众运动的道路。这是作品重要的思想成就。
《倪焕之》在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叶圣陶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真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人物形象生动鲜明,风光习俗,以工笔细描。
分析叶圣陶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和风格 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如《多收了三五斗》作者对农民的同情深深地潜伏在不露声色的笔致后面。同情与讽刺兼备,是作者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对于潘先生等主人公,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自私自利,不由得要刺他们一下;但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既有讽刺,又有同情,于是讽刺也显得温婉。
结构多变,讲究结尾饶有余味。如《倪焕之》以一个人的遭遇为纵线;《多收了三五斗》无一中心人物,颇有散文风。《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等不少小说结尾的艺术匠心,尤见功力。
语言平实、纯正。叶圣陶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欧化气味,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简析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叶圣陶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叫“教育小说”,主要思想内容有: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如《一篇宣言》暴露反动当局对教育的迫害。严峻的解剖与审视知识阶层。名篇如《潘先生在难中》里的潘先生,写出了知识分子灰色卑琐的人生和自私软弱的性格。展现教育知识分子身上出现的革命反抗的一面。如《抗争》中的郭先生、《城中》的丁雨生。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像叶圣陶这样多方面地、深刻地、成功地描写教育界的种种现象和心态者,并无第二人可与匹敌。叶圣陶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简析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
浪漫主义倾向和现实的内涵,外表浪漫实质写实。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爱情线索使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借异域写故土,宗教氛围和爱情线索中常暴露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思想复杂性表现在他作品中的爱国民主意识、人道主义思想和宗教宿命倾向的矛盾;人物性格复杂性,如《缀网劳蛛》中尚洁,《商人妇》中的惜官,在逆境中,她们既有沉稳坚毅积极乐观的一面,也有宿命倾向的消极面。
简析许地山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倾向有三要素:异域色彩。故事背景多为缅甸、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南国的自然、人文,风俗等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异域色彩。宗教氛围。既描写了许多宗教习俗和活动,更着重描写了具有宗教信仰的主人公的出世精神。爱情线索。情节上,几乎都贯穿着一条爱情、婚姻的线索。
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
许地山后期小说改变了早期小说的浪漫倾向,走上了切实的现实主义道路,代表作为《春桃》《铁鱼的鳃》。
1、《春桃》刻画了一位下层劳动妇女春桃,在命运恶浪的捉弄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战乱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两个男人,这位朴实坚强的劳动妇女作出了自己勇敢的选择,在“我是我自己的”的信念下,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三人公司,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表现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压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下层劳动者的真实描写,自尊自强的劳动女性的塑造,显示了作品以现实主义为特色。
2、《铁鱼的鳃》以报国无门的科学家雷教授的不幸遭遇、不幸结局为基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党当局的卖国政策,既歌颂了雷教授的爱国热忱,又暗示了“科学救国”纯属幻想。《春桃》《铁鱼的鳃》以切实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改变了人们对他初期小说的观感,从浪漫传奇转向客观写实。
简析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
对人生哲理的玄想,是《空山灵雨》的基本内容。“生本不乐”的佛教多苦乐观,他悠怨地对“死”的礼赞,流露出许地山思想的迷惘和矛盾。
平民主义的礼赞,如《落花生》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写质朴无华的落花生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自然地引发出为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夫妇情感的抒写,写闺房之趣相思之苦,透露出性爱有信仰、人性与佛性的冲突,以及二者由共处到对抗的经路,而以人本主义对禁欲主义的胜利表明了作者终于弃佛入世的心路历程。
艺术:“空”与“灵”的韵味境界,上《空山灵雨》在艺术上的独特造诣。不少作品都带着若隐若现、朦胧、洒脱的语言蕴含着破费咀嚼的玄理思辨。
简析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的思想
《山雨》是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它主要思想有:
1、《山雨》倾注着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展现了当时北方农村在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的双重阴影下广阔的生活图景。作品通过对中农奚大有一家悲惨生活的描写,把农民对故土的依恋、离乡的无奈和流入城市寻求生活的艰辛一一写出,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画出了一幅新时代的“流民图”。
2、对农民心态的细腻体察与表现。奚大有是个安分、憨直的农民,农村崩溃的现实,使这个依恋乡土的农民一步步离开了乡土,同时也一步步走上了反抗和觉醒的新路。
简析王统照小说创作的风格
纵观王统照从20年代前到40年代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到,他的艺术风格有着比较明显的数度转变,而对于象征的艺术手法,他始终都未释怀。以《沉思》为代表的早期小说,以女人体模特儿象征艺术之美。作者的暗示和象征往往失之虚玄。《沉船》的象征意味比起《沉思》多了点凝重。
现实主义的力作《山雨》标志着王统照从早期的象征趋向写实的重大转变。《山雨》展现的广阔生活画面正是当时中国现实“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象征。写实与象征较为融洽的结合
简析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发展
1、“问题小说”起步,表现了探究人生意义的热忱。代表作《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2、宣扬爱的哲学。如果说初期“问题小说”只是问病源,不开药方。《超人》则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步曲”,爱的核心是“母爱”。
3、冰心的思想中萌发的某种阶级观念。《分》将教授与屠夫的孩子从同一个产院的婴室“分”道扬镳的不同前途加以比照,透露了作者思想中开始萌发的某种阶级观念。
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
思想:《繁星》《春水》主要内容是对母亲、童真与大自然的讴歌。母爱、童真与自然之美已融为一体。冰心以最炽热的语言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至上的伟力,把母亲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作者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反衬社会之丑恶及世风的堕落。对大自然的礼赞,也与作者对母爱的宣扬一脉相承。
艺术:受泰戈尔的《飞鸟集》、日本俳句的影响,小诗多是以一至四行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托物喻理,常以哲理入诗。
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形式
思想:《寄小读者》是冰心著名的通讯体散文集,也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内容是叙写她赴美留学旅途中及在美国的生活,贯串的是对母亲、童真、大自然的礼赞和热爱眷念祖国的感情。除这“三爱”之外,爱祖国是《寄小读者》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把她诗文中的“三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艺术:《寄小读者》满贮诗情,写景如画,艺术上具有抒情诗、风景画的特色。
分析评价冰心创作中“爱”的哲学的内容
冰心的文学创作是多面的,小说、诗歌、散文,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其是散文。而贯串于她的文学创作的,是“爱”的哲学。冰心的“爱”的哲学,其内容包括母爱、童真、爱自然、爱祖国。母爱、童真、大自然三者以母爱为中心而有内在联系。童真是母爱的自然延伸,爱大自然与母爱也一脉相承。冰心的爱国主义也和母爱、亲友之爱,对祖国河山之爱密切相联。
“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创作的基本思想内容。
冰心文学创作中的“爱”的哲学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以及加强作品诗情的作用。散文集《寄小读者》,是书信体儿童文学作品,写了作者赴美途中及在美国的生活。“爱”是她散文集的主要内容:父母之爱、兄弟亲人之爱,小朋友的爱等。在一切的“爱”中,母爱占着中心。冰心的“爱”的哲学的道德感情力量应充分肯定,在艺术上也使她独树一帜。
冰心的“爱”的哲学也有局限、不足。对于黑暗残酷的现实,“爱”的哲学显得苍白无力。“爱”的哲学并非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药。
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指《背影》《给亡妇》等。
一、这类散文以致情感人,《背影》写父子之情、《给亡妇》写夫妻深情。
二、艺术上的特点是:用笔朴实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事件也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如写父亲为儿子送行、买橘子等。构思上,弃巧取平。结构缜密、剪裁得当、浓淡相宜、反复点题,在淡淡的笔触中营造浓浓的情意。朱自清的这类文章在朴素平淡的艺术形式中寓真情、风华。
简析朱自清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朱自清的借景抒情类散文,指《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文中有画。意境幽美,景物描写细致而有神韵,使人可感可触,如身临其境。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似诗如画的美景中,流露出作者的复杂情思。月下荷塘的美景,透露出作者追求刹那宁静的心境,反衬出作者因现实烦恼而产生的不宁静心情。文字优美清丽,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多样。比喻新鲜生动,运用通感的手法。
简析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美文”数量不多,而精品不少。尤其是像以至情为特色的《背影》,以诗情画意为特色的《荷塘月色》等,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名篇,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散文大师的地位。朱自清以自己的散文创作实践,证明白话文也能写出漂亮的“美文”,巩固了文学革命的胜利成果。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将自己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作品,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多表现父子之情、夫妇之情、儿女之情等。如《背影》中父亲的深情,《给亡妇》中悼妻与自忏之情,《荷塘月色》以景物之“静”反衬心情之不静。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作者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如《背影》里的四次背影四次眼泪,《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处处见“静”。
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如《背影》的质朴,《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荷塘月色》里的26个叠词,颇有听觉的美感。
简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
《海滨故人》是庐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思想:《海滨故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的生活,她们的思想和追求、苦闷和彷徨,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
风格:自叙传的写法。露莎的经历几乎就是作者的前半生的写照。对女性恋爱、婚姻问题的探究。作者对男女之爱虽然有所希望,而更多的却是疑惧。对异性的不信任感,导致了她对人生意义探究的答案倾向于“恨”,而不是爱。感伤、哀怨、悲观的抒情。
简析庐隐小说题材和思想特点
对女性婚恋题材的偏好。她触及了男女情爱中的各个侧面。作者本人坎坷而丰富的感情生活,使她对“爱情”、“婚姻”获得了相当深入透彻的理解。虽然她对人生问题的答案不同于冰心的“爱”,而反复地渲染异性的不可靠、爱情不是医治人生的灵丹。庐隐的这些作品确实能给青年人更多人生的真谛与警悟,在感伤哀怨的基调中投射出力量。
庐隐小说的基调,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的影响,低沉郁闷。作者对女性心理大胆、真率、细腻的剖白,与社会心理、道德标准紧紧相连,从而突破了单纯的男女之爱的描写。
简析《沉沦》的思想
《沉沦》的主人公“我”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
小说大胆描写了这个受“五四”思潮的洗礼而觉醒的现代知识青年“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以及由此而生的**性心理。追求个性解放的反封建意义。
作品最后通过主人公之口喊出的“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表达了郁达夫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分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思想
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沉沦》和《南迁》中的“他”等,心中交织着个人的积郁与民族的积郁,更感自身的凄凉,强烈地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异性的爱情,甚至表现出某种**的心理。他们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活的“零余者”落泪叹息,但心中却始终没有减退追求理想生活的热情,赋予形象相当深厚的感伤色彩。
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爱国主义如《银灰色的死》《沉沦》等作品中,主人公作为弱国子民所受到的屈辱,使他们迸发出真挚的热爱祖国,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提出了控诉。人道主义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中通过“我”与烟厂女工、人力车夫的生活境遇的联系对比,流露出“同时天涯沦落人”的慨叹和对普通平民真诚的同情、挚爱,剖析了落拓下层知识者的心理及其在自渐中因受劳动者的感化趋于升华的过程。
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沉沦》中的主人公的精神心理、言行举止表现出颓废气息。在消沉的外表下,跳动着作者热爱美好人生,反抗黑暗现实的欲求上进的心。
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自我的写真。“自叙传”的色彩。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个人出身、经历、个性等。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这个具有连贯性的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
二、感伤的抒情。郁达夫的小说通常都没有完整的情节,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的情怀,坦诚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的、悲观的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他特别对忧伤的情绪感兴趣。以感伤的抒情为中心的郁达夫小说,轻视情节的营构,而注重情绪的倾诉。
三、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小说以抒情为中心,必然造就郁氏抒情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如《沉沦》几乎都没有以完整的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框架,也不讲究谋篇布局。以人物情绪为中心,依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结撰成篇。创造了现代小说中一种崭新的体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
四、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郁达夫小说的文学语言是与他独特的文体风格高度一致的。
分析郁达夫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郁达夫对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的实验,呼应了20年代时潮的一个侧面——浪漫而感伤的时代氛围。吟唱出张扬个性、崇尚感情、表现自我的文学咏叹调。从道德的角度、心理学的范畴对现代小说的表现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引领了一种以浪漫主义为其风神的小说派别,开创了鲁迅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不同的小说创作路向。
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
歌颂祖国、思恋祖国。身在美国,他笔下流泻出浓烈的思乡念国之情。表现在《太阳吟》、《忆菊》中、《孤雁》中他以流落的孤雁自比,从内心深处发出“不如归去”的感叹。他眷念的家不仅仅是小家,抒发的情也不是小“我”之情,在一定程度上,正准确地代表了所有身在异国心念故土的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态。
反帝反种族歧视。一些诗篇中抨击了“金元帝国”的罪恶,护卫民族尊严,抒写华工的劳碌和遭受凌辱的境遇,喊出对民族压迫的沉痛抗议。如《洗衣歌》中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中国人的正气以及民族自豪感。在平易的诉说中,包含着对同胞的深厚同情与尊敬。
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死水》等为代表的一些直面中国现实的作品中,一面为祖国人民唱出了悲哀的歌声,表现出自己希望破灭的深深痛楚。另一面《一句话》中对自己心爱的祖国怀者总有“铁树开花”一日的信念,这就是一直浅埋在心底的“一句话”:“咱们的祖国”。
简述闻一多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爱国主义诗篇。闻一多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惟一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主义诗篇具有反帝反封建憎恶黑暗现实、期盼祖国新生的丰富内容。
对新诗格律的理论提倡和创作实践。他提出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死水》《忆菊》《洗衣歌》等,既有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又有“三美”的艺术形式。这对于纠正白话新诗创作中态度不够严肃、过于散文化的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闻一多是继郭沫若之后又一位对新诗成熟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大诗人。
分析评价闻一多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新月诗派有着很大影响。其诗论的核心内容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关于新诗“三美”的理论集中见之于他的《诗的格律》一文。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作者在继承我过古典诗词中的“顿”、借鉴西方十四行诗的“音步”的基础上,提出了“音尺”。新格律诗的音乐美,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节奏感强。《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的力作。全诗五节二十行。每行九字,这九个音节均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最后都以双音节结尾。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如《死水》中的“绿酒”、“白沫”、“翡翠”等。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死水》《洗衣歌》等都称得上是具有建筑美的范作。
分析评价徐志摩的前期诗集的思想
徐志摩前期诗集是《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大多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追求光明与自由的思想。由于作者长期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教育,他的关于“新的政治、新的人生”的理想,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空想主义的混合物。如《婴儿》里,寄托着他的政治理想。《为要寻一个明星》、《我有一个恋爱》抒发了作者对这一理想执着的追求。追求的过程中,他显得自信、乐观。由于他的政治理想与中国现实情况的矛盾,作者又感到这理想有如一个梦,作为中国资产阶级开山诗人,他的内心也不无悲凉之慨。这些诗篇中,闪耀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诗魄。
反映现实社会。如《太平景象》《人变兽》揭示了反动军阀统治的罪恶,发出了对黑暗现实生活的诅咒。《先生!先生!》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痛苦。这些诗篇,明晰地显示了诗人关注现实、憎恨封建军阀、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的倾向,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描写爱情体验。爱情诗是他全部诗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有时以自己的感情经历为基础,有时以假想的异性为对象,真挚、坦率地表现了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如《起造一座墙》《望月》《决断》《翡冷翠的一夜》等包含着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性解放的积极因素。
歌咏大自然。徐志摩把大自然称为“最伟大的一部书”。不少诗作中,经常出现众多美丽的物象景观。如《再别康桥》《康桥再会吧》都以自己曾留学的英国剑桥大学的校园景色为对象写出的佳作,抒发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简述徐志摩后期诗集的思想
徐志摩后期诗集主要有《猛虎集》和《云游》,主要思想有:随着革命的深入和爱情理想的破灭,他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与他的资产阶级理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于是苦闷更深。表现了较深厚的消极悲观倾向。如《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表现的是梦的悲哀。对革命的实践和理论的恐惧和敌视。如《西窗》
分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突出特点在于: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如《她是睡着了》以丰富的想象,描摹意中人的睡态,“白莲”、“琴弦”等富有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沙扬娜拉》中心意象是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婴儿》用产妇对腹中的婴儿的企望,象征地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
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在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等手法。《再别康桥》开头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平添了旋律感。用韵上和谐中显出变化。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他的诗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等
都各有变化,讲究诗形而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词藻华美,风格明丽。徐志摩的诗思富于想象力,表现为文词的丰富,词藻的华丽。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别具一种温柔纤丽的风情。
简述冯文炳小说的思想特色
表现出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乡民命运的同情,较多的流露出对旧制度、旧礼教的不满。如《柚子》。对一些善良的乡村小人物关爱,赞美他们纯朴的人性美和古朴的生活方式。如《竹林的故事》《桃园》田园山水之美有人物性情之美相得益彰。对于佳山秀水的留恋,加浓了废名小说的隐逸倾向,长篇小说《桥》中表现最为充分。
简述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
抒情小说,浪漫特色,充满恬淡清逸的抒情色彩,洋溢着田园牧歌的静雅气氛,传达出远离尘嚣的浪漫主义气息,从中透出一种悠悠的感伤。诗话小说,意境冲淡而诗情浓郁。自觉地把小说当成诗,追求独特的意境、独特的神韵。结构上大多属于散文化的小说结构,不重情节而重情绪、意境的渲染,颇具古典诗词含蓄而有跳跃性的特点。
简述冯至的《作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作日之歌》是冯至在诗坛上确立地位的第一部诗集。对青春、爱情的歌颂,对生命的沉思。如《我是一条小河》。从平凡的生活中窥见社会与人生的真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发出了不平之鸣,也表达了知识者的苦闷。叙事诗的创作是冯至2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所作的独到贡献。如《帷幔》从中国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中取材,反封建的色彩尤为浓烈。冯至的叙事诗,融抒情于叙事,为新文学叙事诗的起步,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简述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锋芒”。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称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第三篇:鲁迅文学创作里的民俗文化
鲁迅文学创作里的民俗文化“透视”
141279030 孙梦林工程管理学院
摘要:
从历史角度看,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民俗文化在整个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相较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它一直生存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边缘地带,表现无所为而为的状态,像河滩之卵石,但民俗文化所标识的价值、经验在具体行动过程中流露出了当时正统文化的侧影,而鲁迅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精神正得益于古老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对鲁迅来说,近代社会的民间既是一个可改造的文化主体又是乡土情结的聚集之地,显现它的主观性、情感性。鲁迅文学世界所传达出来的民俗理念是一个感性的存在体,隐含着鲁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性、民族心理的多重透视,是多重视角的整合体。而在鲁迅文学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乡土文学,正是继承了这一精髓。
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民俗观
阅读鲁迅的作品,不难发现,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思考虽缺乏专业、明晰、严整的理论体系,但在其作品中许多看似破碎、零散、感性文字描摹中,却可以洞察出超越当时历史的独特与深刻。鲁迅的思想确实像他的弟子冯雪峰所言,有着较为明显的“逻辑上的不完整”,比较零碎、分散,但由于其涉略到了现实和人生的许多基本且重要的问题,而且于具体问题的论述,又往往能独出心机,别有洞见。勿庸讳言,从严格的专业眼光看,鲁迅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民俗学家,但由于鲁迅思想境界之深,加之鲁迅作为文学家在思想表达上的抽丝拨茧,因此虽然是文学表达上的旁观和客串,但在其中关于民俗文化认知的问题上,反而可以看见鲁迅的许多令人深刻印象且极富启示意义的思考。鲁迅常以“旧的经验和习惯”指称民俗,但这种指称更多源自于他对民俗文化和封建传统文化之间一体化关系的勘正,而在更为基本的意义上,他之所以会对民俗文化深入刨析如此,并将其用之于自己的文化和社会批评,即在于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他发现民俗作为规范民众个体日常行为的文化,它绝非许多人所以为然的一种过去的知识性的存在,相反,它其实更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是一种当下正在随时随地生动展开着的人们的现实生活。通过他的写作,鲁迅首先向人们揭示了民俗文化在信存一层面所具有的社会集体属性,揭示了它借助于群体成员普遍的道从而往往先在地成为一个人存在的文化环境的具体社会功能。譬如对“寡妇”的禁忌,有身份的人如鲁四老爷、四婶等自然是忌讳很深的,所以即使祥林嫂捐了门槛,他们依然不许她摆放祭祖的供品和器具没有身份的人如柳妈甚至祥林嫂本人,对于寡妇的不洁、不吉祥又何尝能够超越他们的环境。祥林嫂再婚时的寻死觅活,表面看起来很像勇敢的反抗,但究其根本,反抗的背后却是更为虔诚的遵循和不得不违反禁令的恐惧。没有人明确主张,但禁忌这种空气一样“视之无形,`搏而不得”的存在属性,使鲁镇上的人们因此在面对祥林嫂时,没有不心存疑虑的。民俗文化对鲁迅写作的影响
通过对民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表现的仔细观察与缜密的思考,鲁迅意识到了由于民众主体的缺乏自觉,因此在封建统治者长期的思想禁锢和控制之下,民俗文化和封建正统文化同流合污的一体化属性,缘此之故,很多情况下,他便将民俗文化归结到传统文化之中,并因其与主流传统文化相比较,对于民众精神更为紧密、隐蔽和巧妙的控制属性,所以给其以异乎寻常的批判。但是内容是内容,鲁迅关于民俗文化的论述,虽然远远没有达到系统、精致的理论建构要求,但是由于他的认知总是以他的创作经验的支持为基础,又在总体上切实地推动和促进了他的写作实践,所以,和一般的民俗文化学者的理论相比较,它们因此又具有了极为难得的理论的鲜活属性。真实的情况也许的确如他的弟子冯雪峰所言,鲁迅并不是“要创造一个思想系统或一个主义”,“在他那里,一切新的和好的思想,一切真理,不是要拿来砌造自己的学说,而是要用真理之光,来照彻现实和前进的道路,要把一切新的和好的思想用到现实的战斗上去。
乡土文学——鲁迅民俗观的射影
鲁迅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现象,他所创作的白话小说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彻底的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对国民劣根性的解剖,和对劳苦大众的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是鲁迅乡土文学最为令人深刻的三个方面: 反封建精神
首先,彻底的反封建思想贯穿鲁迅全部小说,也包括他的每一篇乡土小说。他的每一篇乡土小说几乎都是对封建主义的血泪控诉,从而形成了他小说强烈的批判色彩。从五四运动一开始,鲁迅就顺时代承担起反封建思想和改造国民性的重任,创作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 正传》、《祝福》、《离婚》七篇乡土小说,这是他的首批乡土小说,展示了犀利的文化批判精神。《孔乙己》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坑害;《祝福》则揭露了传统道德规范对人的压抑、扭曲和扼杀。《故乡》中闰土的一声“老爷”让人想起封建等级制度是何等的森严!鲁迅的这些反封建的思想犹如一把把匕首和投枪直指向万恶的封建社会。
国民劣根性的解剖
鲁迅提出了“立人”的主张,而“立人”的精神实质即为摒弃国民劣根性。鲁迅终其一生,选择了“改造国民精神”的“立人”主张。他面对的是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广大的具有愚昧落后等劣根性的国民。鲁迅的乡土小说对造成国民劣根性的愚昧落后的原因给予深刻揭露:《孔乙己》点出了封建科举制度如何扭曲一个人的性格;《药》通过茶馆主任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道出了古老旧中国国人的愚昧;《祝福》则揭露了传统道德对人的压抑、扭曲和扼杀。《阿Q 正传》代表了中华民族劣根的象征,成了中华民族国民的人心史。鲁迅一方面让人们看到阿Q 这个弱者处处受压迫和奴役,他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另一方面,鲁迅更多的关注着阿Q 的灵魂,他的灵魂是可鄙的,面目是可憎的。他自己被人欺负,却乐于欺负比自己更弱者;他也积极革命,但目的却是为了杀掉王胡,小D 和未庄的狗男女,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搬进土谷寺„„然而最能揭示国民劣根性的是阿Q 的精神胜利法,他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这是精神胜利法的核心。只记得祖先的荣耀,即使连姓名也被剥夺了,也认为“我的老子比你强多了;虽然被人打,但是仅用“儿子打老子”就足以让他消尽现在的困窘。这里,鲁迅画出了国人的灵魂,并尖锐地对国民劣根性的弱点给予鞭挞。
同情下层人民
鲁迅是我国文化革命的先驱,毛泽东这样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弃医从文,一直在探索国民性的问题,“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他的乡土小说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人们的挣扎与不幸,塑造了阿Q、闰土等鲜明而典型的人物形象,描述他们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对阿Q 等小人物的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和关怀。象闰土这样勤俭的人,全家人都劳动却还是不够吃,他老实木讷,在现实面前,还是弯腰曲背,恪守着老规矩;祥林嫂,一个安分守己的女人,只想着老老实实做工,本本分分做人,却也逃不过祝福之夜凄惨死去的命运;阿Q 受尽凌辱,却不用实际的斗争取得尊严,而在虚幻的精神胜利法中打发日子„„如此等等,最终逃不过悲剧的命运。
由此看来,鲁迅对乡土作家在文化精神上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鲁迅通过自己对乡土的描绘和感受,露骨地指出,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处于封建幽闭之下是毫无希望的,人们赖以生存的乡土传统世界是多么的阴暗。鲁迅不仅自己与之告别,同时也期望将沉醉于传统乐园的国民唤醒,激励他们推翻传统,走向自强之路。
鲁迅对民俗文化的传承
鲁迅文学创作几乎都发生在作为乡土文学缩影的民俗文化社会,通过对底层民众命运和精神状态的观察和描写,揭示宗法制度统治下的民间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奴性和愚昧,而民俗文化中所展现出朴素的审美风格、纯朴的民性和坚韧的生命力又让鲁迅看到了这个民族的希望。四十多年后,当鲁迅提笔写下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所收9 篇散文中,有7 篇是对童年记忆中民俗人物和民俗物象的深情记述。鲁迅和民俗文化的交流是彼此认同而和谐的,民俗文化成为鲁迅乡土文学创作的根基,这些有关民俗文化接受的记忆成为鲁迅文化反思和文学创作重要的资源,成就了其文学的深刻思想和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四篇:鲁迅作品价值
鲁迅离初中生有多远
——结合初中语文课本所学鲁迅作品论述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的文化历史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可是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很多中学生也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懂,在近几年的教材编排中鲁迅作品的篇目在不断减少。这种尴尬的局面其实与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很大关系。鲁迅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现代精神的代表,不应该遭遇这样的“冷寞”。本文旨在通过初中语文课本鲁迅作品体会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价值与地位、以及鲁迅作品入编语文教材的比重变化、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困惑,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建议等五个方面来探究中学生离鲁迅到底有多远。
关键字:鲁迅作品价值 篇目变化 争议 教学建议
一、鲁迅作品对中学生的意义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鲁迅作品的主要内容(1)黄婷.《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0.5
在近十年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大方面:
(1)鲁迅浓厚的“故乡情结”。
故乡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忘记的地方,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有这种情结,一提起故乡这两个字,无论是男女老少,贫穷富有内心都有很多的感慨,或喜或悲,可是不变的是对故乡的情感都是那么真实。在中学语文人教版的语文书中有很多篇文章都是关于故乡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我们不难看出故乡是他们共同的主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开头就写到“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让我们看到了鲁迅那梦幻般的童年。因为在那些天真的孩子们的眼里一切都是美的,鲁迅对于那段日子充满着深深地留恋之情。
《社戏》这篇文章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故乡生活图画,一个僻静的小山村里生活着一群淳朴善良的人们,这里没有饥饿之苦,更没有战争的喧嚣,空气里弥漫的都是庄稼和水草的芳香,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趁着月夜划着小船嬉戏玩耍,如梦如画仿佛生活在一种仙境里。
《故乡》则是作者以一种充满激情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构成了一副寂静而优美的图画,刺猹、捕鸟,拾
贝壳更是充满了神奇的诱惑。
作者对故乡的回忆有痛苦也有快乐,但最终他还是逃离了那个让他既爱又恨的的地方,心里的故乡了无踪影,现实的故乡又不愿意承认,生活还要继续,作者只有带着失落远离故乡。在《故乡》一文中写道:“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还是用逃离来对抗自己内心的绝望。(2)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
可以说鲁迅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植根与他对于民族的忧患。鲁迅的小说永远具有那么深刻的警醒意义,他的文章都很彻底的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同时也将人们的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作品似乎就是一面镜子,将我们民族的状态都请清楚楚的展现出来。他的精神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特有的土壤中,在那个非常混乱的年代里,鲁迅作品的精神主旨就是揭露黑暗的社会和腐朽的思想,为了使人们觉醒,呼唤起人们的斗志,鲁迅意识到仅仅是拯救中国人的身体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于是他弃医从文,开始了他的文学之路。
他呼唤着沉睡的人们,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在为国人争辩的同时,也呼唤人们自信自强,向世界呐喊:“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在《孔乙己》一文中,他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的科举制度对人们精神上的残害和压迫。《藤野先生》一文中则揭露了中国人的麻木,这些都深刻的揭露着中国令人忧患的处境。
他又是一位关心农民善于将农民问题作为文章内容的作家,因此具有很多反映农民疾苦的文章,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倾注了他很大的心血,他苦苦的寻找着拯救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道路,他想要让农民摆脱压迫,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带领他们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上。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故乡》则是最具代表性的,《故乡》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民的生活和精神现状的作品,小说开头就已经营造出了一种萧索的环境氛围,故乡前后的变化似乎也在预示着人的变化,润土的变化,杨二嫂的变化,这些无不揭示着封建制度对人们的摧残和折磨。闰土搬香台更是表现出闰土被旧思想所束缚和甘做命运的奴隶。闰土的悲剧并不是他自己不努力生活,而是和其它的农民一样,遭受着封建制度的侵蚀,他辛苦安分的劳作着,可还是避免不了封建制度的残害。这种悲惨的境遇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变得越来越严重。这种悲惨的命运似乎也是很普遍的,人民强国家才能更强大,如果想解决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最底层人民的精神和思想。在《故乡》中作者这样写道:“我希望后辈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清楚的表达了自己呼吁人们要大胆的改变自己的这种生活境遇,不能再
这样一代代的继续下去了。特别是结尾处那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就说明作者想要呼吁像闰土这样的农民要勇敢地感于反抗,改变受压迫的生活状态。
一个民族,如果不消除这种奴隶意识,则社会上任何的新事物和新变化都会被扼杀在萌芽中,社会就不会进步,“一个个愚昧的民众,一群做惯了奴隶的农民,让鲁迅先生振臂呐喊希望唤醒他们麻木的精神,有一群甘愿做奴隶的民众那么国家又谈何振兴和富强呢?鲁迅先生对人民的拷问,恰巧就是他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的深层体现,一个极弱的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的落后,任人宰割的局面,首先要“立人”,从人民的精神开始疗救。”
此外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杂文中我们也能看到鲁迅的忧国忧民的精神,“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是需要我们万众一心抵御外族入侵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却因为当前的局势,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他们的头脑。”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荡然无存,那么这个民族不用外敌的入侵,他就会自动灭亡。
鲁迅就是这样一位敢于反抗,敢于面对自己惨淡人生的人。在那样一个动荡年代中,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勇士,在他看来,一个愚昧的民族,即使体质在健全,也是毫无用处的,他要拯救他们更深层次的弊病,那就是要医治他们的精神疾病。、二、鲁迅作品对初中生的影响(2)崔莹《浅析鲁迅作品对当代中学生精神性格的影响》[J].海门市城北初中226100(1)鲁迅作品增强当代中学生的爱国情感
鲁迅用他锋利的文笔及无穷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他独特的思想和深厚的爱国情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是中国人当之无愧的精神导师。(1)鲁迅精神对于成长在新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学时代是培养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等最重要的时期,鲁迅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感受独特的艺术特色。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章揭示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蔑视和污蔑,鲁迅的极力争辩,就是激励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要振奋起来,做一个自信、自强的人,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来面对世界,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是特别重要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作为祖国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应该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为国效力。身为当代中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铭记历史,国安定则家安定。坚定信念,追求更好的明天。
(2)鲁迅作品激励当代中学生坚持不懈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上想要立足于不败之地,就要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失败了不要紧,要充实自己继续前进。鲁迅就是这样用自己手中的笔,坚持不懈的与黑暗势力作斗争,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着。成功就是在日积月累的结果,用那颗最坚定的心去面对一切,放开自己的思想,充分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伟大的祖国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故乡》是鲁迅对儿时的回忆,文章展示出故乡的变化和故乡人的变化,看到故乡的萧条,和故乡人的麻木,感到痛心疾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黑暗势力的不满和对光明与希望坚持不懈的追求,在当今社会黑暗势力依然存在,学习鲁迅的可贵精神,坚定自己的信念,用一颗积极的心去为美好的明天奋斗。
(3)鲁迅作品对学生写作方面的影响(3)陆晓燕《试论鲁迅的写作观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D] 南京师范大学 2005.5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鲁迅作品的语言简练、准确的,是文章创作中的典范,“我作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的顺口;没有相宜的话,宁可引古语,总希望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得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4)《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命全集》.第4卷,512-513页)鲁迅的语言丰富、简练。他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一位伟大的文体家,他的小说、散文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无论是对人物的描写,还是对事件的描写,更可贵的是文章中有时还大量穿插诗的语言。《故乡》的结尾:“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正是诗情哲理融合的语句。
鲁迅的文章中的人物都是一个剪影或者是速写,他总是力求用最简洁的方法,直接揭示人物的精神灵魂。《孔乙己》的主人公形象,作者通过几个动作和简单的外貌描写就把人物鲜活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故乡》中的“豆腐西施”,《阿Q正传》中的阿Q等,无不是就用几句话就把人物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在描写人物的方面,鲁迅主要运用的是白描的方法,少修饰,少卖弄,依靠的是细心的观察和语言的准确,并且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经过精心加工,精心组织起来的语言。这样具有典范性的作品,如果我们中学生从中吸取和积累语言材料,对于中学生的写作和表达交际能力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鲁迅作品有利于中学生精神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具有良好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他滋养着我们民族的后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难得的遗产,他是我们民族最
丰富精神资源,更是推动民族进步的主要力量。同时对于培养中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二、鲁迅作品入编语文教材的篇目变化
21世纪,在总结了过去20几年的教育经验上,中国开始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去被忽略的人本教育和尊重个性发展的教育观点,渐渐的受到了重视。21世纪的语文教材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进而鲁迅作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2000年-2003年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
根据2000年下半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规定,这时期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选入了鲁迅的作品分别是:
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鲁迅自传》、《阿长与<山海经>》。小说:《孔乙己》、《社戏》、《故乡》。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其中《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自传》是新增的。2、2004年-2006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根据200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规定,在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选入鲁迅作品:
散文:《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小说:《孔乙己》,《社戏》、《故乡》。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这一时期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呈上升趋势,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领着重要地位。3、2007年-2009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散文:《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孔乙己》,《社戏》、《故乡》。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4、2010年-2013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孔乙己》,《社戏》、《故乡》。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2007年到2013年教材的变化中,鲁迅作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小,鲁迅作品为什么被删除,他的作品真的没有什么价值意义了吗?这真的值得每个人去深思。
三、鲁迅作品在教学中的困惑(5)作为中国文学巅峰上的佼佼者,虽然他离我们已经有八十几个年头了,但是鲁迅精神还是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文章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多的灿烂的文化遗产。(6)江泽民在 《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中指出: “作为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进行百折不挠斗争的伟大代表之一,鲁迅是不朽的战士,他的作品和思想,是鼓舞人民从事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永具生命力的精神遗产。”中学语文课堂在继承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遗产方面发挥着一种重要作用,可以说语文课堂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传承者。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对于鲁迅的认识都是在语文课堂中得来的。但是近几年对于鲁迅的褒贬评价此起彼伏,这也就反映出了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至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状况出现。当然也有一些人支持鲁迅作品继续在语文书中占大比例,可是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支持鲁迅的人还是少数的。
1、学生的困惑
在中学校园里,有这么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对于鲁迅的困惑有很多,在笔者走访的几个学校里,学生们普遍都说对于鲁迅他们根本不了解,因为他们当中没有几个喜欢鲁迅的,鲁迅的文章中描写的事都是离他们很远的事情,语言也很难理解,因鲁迅的文章很多都是白话文和文言文掺杂在一起的,还有认为鲁迅太过尖酸刻薄,有点太过愤世嫉俗了,其次就是他文章里面描写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根本不能理解,对于鲁迅描写的这个革命那个制度的他们根本就不能体会。还有的认为文章太长了等等。学生很难真正理解鲁迅以至于对于鲁迅产生了以上几种厌烦感,令他们苦恼的是他们不喜欢但是还得学习,因为如果想取得一个好成绩,就必须好好学习。这种状况真的令人忧虑,在笔者中学时代对于鲁迅的文章没有像他们这样强烈的厌烦感,那时只是感觉这是一篇课文,没什么想学不想学的,对于鲁迅更是没有什么概念。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在读过很多文章的时候会清晰的发现,鲁迅的文章是为数不多的作家作品中能够给你留下印象的人,因为在读过以后,会发现心里会有很多感想,可是有的作家作品在读过以后,只是在当时有一点点印象,心里也没有太多的感想。这便是鲁迅的伟大力量。
2、老师的困惑
在笔者走访的老师当中,他们的困惑也有很多,有的老师很实在,他们很直白的就
说,他们对鲁迅也不是很了解,在讲解的时候也就是参照教参,这种状况一方面由于时间原因,另一方面是作为老师他并没去彻底的去研究鲁迅,这是他们的不足之处,作为一名老师他必须做到通读百书,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老师这一角色,特别是语文老师。其它老师表示,他们的课时是有限的,如果想彻底的讲好鲁迅的文章,仅仅那么三两课时是不够的,所以在他们讲解鲁迅文章的时候大多也就是简单的介绍一下鲁迅,认识一下生字,分一下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再总结一下中心思想,也就这么几部分,所以很难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鲁迅,更不用说让学生喜欢上鲁迅了。有的老师在讲解鲁迅文章的时候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喜欢上鲁迅的方法等等,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于鲁迅的讲解大概都是停留在怎样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个目的上。对于鲁迅的文章的文章主旨如果讲的太过深,又怕学生不能理解。经典的文章,对于文章主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可是还不能脱离文本去自由讲解,又要达到教育目标。鲁迅作品的讲解,如果仅仅停留在文本上是不能理解透彻的,如果限制学生的理解又达不到真正的教育意义,鲁迅有些文章的主题往往有很多,例如:《孔乙己》我们既可以理解为辛亥革命对人民的摧残,也可以理解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精神的残害,还有人的急功近利,过分满足欲望对自身造成的伤害等。并且“孔乙己”这个离学生有七八十年的人物对学生来说他的一举一动都很难理解,辛亥革命和科举制度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仅仅是靠老师在课前那么几分钟的介绍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些都是令老师困惑的事情。
3、困惑产生的原因(7)蔡焕杰.《中学鲁迅作品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5.4
学生的困惑很大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引起的,在这里我们主要阐述一下教师产生困惑的原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时代的差异造成的心理隔膜
对于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很难理解鲁迅作品所依靠产生的那个年代,对于《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他们就像鲁镇的看客看祥林嫂一样,没有太多的感情,只是将他们看成是鲁迅描写的作品中的人物,就像他们作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一样。请不要批评这些孩子,毕竟生活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上,理想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离他们越来越远,在这个社会上如果让人们在选择和谐温馨的家庭、健康的体魄和理想主义、爱国主义这两大方面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两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让学生去体会那个年代的事情,确实是很难的。当今这个时代人类的精神世界、人文世界整体呈现出一种荒芜景象,所以鲁迅很难走进学生的心里,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忧虑。
鲁迅作为第一位用白话文创作的作家,在他的文章里,当然会留有他那个时代特有的语言,必然会掺杂一些白话文和一些让学生陌生的词语,一方面可能是作文大文豪在语言表达方面当然会很深刻,很精练。另一方面就像我们现在的方言一样,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殊语言,其次随着时间的变化许多文学词语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有的词现在根本就不用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2)过分强调鲁迅文章政治意义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语文就被当做政治的传播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很自然的就会过分的强调文章的政治意义,这大概都成了一个传统,对鲁迅的作品更是这样,因此将鲁迅作品的革命性和政治性过分夸大,将鲁迅作品当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忽视了它的真正价值,在2010年出版的语文教材参考书中,对鲁迅的几篇文章的主旨是这样概括的:
《故乡》是“通过‘我’回故乡的所见和感受,描述农村的破败和闰土少年到中年的巨大变化,揭示了农村破产和农民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8)《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60、94)
《孔乙己》是“通过孔乙己这个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控诉了腐朽的科举制度的罪恶,鞭挞了丁举人之类的地主豪绅的冷酷和暴虐。作品对孔乙己的悲惨早遭遇寄予同情,对他的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而又麻木不仁的思想行为作了批判。”
以上对两篇文章主旨的解释,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上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很大的难度,虽然现在的语文课标中强调要逐渐淡化语文的政治化和阶级化,可是语文教师受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很深,想要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
(3)教师教学的过分模式化
我国的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对系统知识的教育,这就会导致我们有时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课堂中总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跟着老师走,虽然具有一定的交流和探讨,但是那大部分都是老师发起的,所以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我国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是以一种模式讲课的,几乎每篇课文都是按照“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字词注音解释--通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分析段落层次大意--分析文章--总结中心--归纳文章写作特点”的步骤,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他们充当的就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因此这就违背了在语文课标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
造性,参与性的要求。在笔者上初中的时候,大多数语文课都是在拿着笔记老师提的问题,和最后老师总结的答案,而且老师不离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个是考试重点”。这样的一节课是失败的,因为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主动性,学生只是参与者,而且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一味的讲,没有发挥教师的真正角色。(4)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在笔者走访的几所学校中,很多老师都表示鲁迅文章很难教。而且很多老师根本没读过《鲁迅自传》,他们仅仅通过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师用书来了解鲁迅的,老师都没有很好的了解鲁迅,学生更是不能做到去深入的了解鲁迅,做到对鲁迅的喜爱和研究,那真是无从谈起。而且学生与鲁迅作品的时代差异,特别老师这座桥梁,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走进鲁迅,否则只是远远的观看,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必然影响教学质量。
(5)应试教育压力下的功利性的教学
拿成绩说话,不仅仅是对学生对老师有这种要求,现在对学校也有这种要求,这已经成为衡量学生、老师、学校的一个标准。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考试成绩,这也就促使所有的文学方面的教学,都向理科教学模式发展,追求知识点和标准答案,这就把文学的人文性、趣味性等统统忽略了,这很难真正的发挥文学真正的教育意义。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教师面临着学生、学校、家长三方面的压力,过分的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自觉的就会将语文教学过分功利化,他们没有时间去研究、实践、创新,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做题方面训练,所以这就很难让学生喜欢鲁迅。
四、鲁迅作品删减引起的社会争议
正是由于学生和老师的这种困惑,也就引起了一次次的对鲁迅作品的争论,是否将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删除,争论已经在现代的语文教材中得到了验证,在去年的学生开学的时候,当语文老师接过语文课本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鲁迅的作品真的减少了,同时有加进去几篇其它作家的文章。鲁迅作品删减引起的社会争议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现在来看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可以说从1936年鲁迅逝世,鲁迅遭受的争论真的是有增无减。其实争论越多越证明这个人物越重要,也能看出这个人物的影响力有多么的大。很多支持删除鲁迅品人,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1、认为鲁迅作品过分强调阴暗面
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几篇文章,通常被强调的是他的政治意义,表现出
来的都是批判性、革命性,他们认为历史的继承,需要的不是让一代代的人去记住仇恨,记住历史的黑暗,不论是《孔乙己》、《藤野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还是《故乡》,都具有一定的历史阴暗面,给人一种特变压抑和仇恨。让学生脑海中都是对封建社会的仇恨,他们认为鲁迅一生的文章传递的都是反社会、反传统的思想,只要是他看不惯的他都会破口大骂。
2、认为鲁迅作品过于陈旧
鲁迅作品描写的都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事情,这位离我们有其实多年的老革命,已经不适合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没有什么封建制度,也没有混乱的军阀统治,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昌盛,人民富足,所以鲁迅作品不适合现代人去品读。
3、认为鲁迅作品对于学生来说太难理解
鲁迅作品的文字大多数都晦涩难懂,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困惑。所以部分人就认为学生很害怕学习鲁迅的作品,应该被删除。
4、认为是老师们的要求
有的人认为是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教学,因为大多数老师都反映鲁迅作品太难教,所以删除鲁迅鲁迅的作品有利于教学。
5、笔者观点
对于鲁迅作品笔者不赞同删除,对于以上反对观点,笔者认为都是不成立的。
说鲁迅作品过度反应阴暗面是不正确的,他所写的阴暗面只不过是我们当时社会的真实面目。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唤醒沉睡的人民,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他想要拯救我们的民族。并且《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本的改革,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传承和结合,在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以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鲁迅的作品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因此,这个观点是不合理的。
说鲁迅作品过时,过于陈旧。这是用时间来衡量一个作品的价值,真的是无稽之谈。如果这么说那岂不是孔子、老子、庄子的理论都过时了吗?一切离我们远一点的东西都要删除这是可行的吗?显然这是不可行的,我们现在不还是在用着孔子的许多理论呢吗?有些真理是适合不同时间的,况且鲁迅的有些文章所反映的现实在我们现代社会也会找到缩影的。所以教材是不可能用时代来作为筛选的标准。
对于说鲁迅作品中学生不能够理解,笔者也是从中学时代过来的,可能在那个时候,我们是不能很好地理解鲁迅,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就算是中学时候对鲁迅机械式的记忆,也会对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学生进入大学或者踏入社会,这种感觉会越来浓厚。
认为是教师的要求就更不合理了,如果是因为教师教不了鲁迅作品,笔者认为那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对于鲁迅的作品,只要教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看鲁迅的作品就一定不会认为难教了。
因此笔者依旧支持鲁迅文章继续在语文教材中占一定比例,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继承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渠道之一,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激励我们要自信自强,《藤野先生》的“看电影事件”就在告诉我们全体中国人要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感,不忘国耻,这样才能让我们有动力去拼搏。其他国家都在教育孩子们要勿忘国耻,最明显的就是日本,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重视这一问题,爱国精神永远不是过时的主题,所以鲁迅的作品永远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可能鲁迅有些文章确实很难理解,可是对于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只要老师好好教授,让学生理解他的作品是没有问题的。
五、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建议
鲁迅文章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不能真正的体会到他的内涵的。其实有很多学生喜欢语文,可是出于考试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割舍所爱。这一方面是由于应试教育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观念有关,所以中学生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观念,要认识到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只有语文学好了,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科目。
学生对于鲁迅的种种的认识,是喜欢也好,是不喜欢也罢,都与老师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对鲁迅的学习兴趣,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认识鲁迅的价值。
在对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联系实际,不要仅仅局限于鲁迅那个年代,如果仅仅局限于那个年代,学生当然不能理解离他们那么远的的事情,更不用提感兴趣了,不要在学生心理树立起这么一种观念:认为鲁迅的作品在当今社会没有价值。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鲁迅文章的载体。例如:在《故乡》中,“我”和闰土在田间、地头、海边等做的许多童年的事情,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些童年的事情,许多学生都是经历过的,还有就是《藤野先生》当中的看电影事件当中的许多中国人的作为,在当今社会也是存在的,所以如果教师通过联系实际,一定
会发现鲁迅那个时代的事情是不难理解的。
2、教师不要过分的强调鲁迅作品的政治意图,应拓宽授课视野
一篇好的文章就是能够让读者找到共鸣,所以如果想要让学生对文章感兴趣,那就要将文章的大意贴近学生,对于鲁迅的文章如果过分的强调他的政治意义,那将大大的削弱鲁迅文章的价值,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里。许多老师在讲解鲁迅文章的时候都忽视了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把整篇的鲁迅的文章当成了纯粹的意义阐释,所以让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更无法让学生喜欢。
在《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问题》中李林海对这种现象做过以下分析,他说:“多年来的鲁迅作品教学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离开鲁迅思想的特殊形态,以机械的政治模式来规范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二是分裂鲁迅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以思想分析代替艺术分析,或者离开思想内容作单纯的写作方法分析;三是离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具体情况,以简单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理论解释历史现象。”所以一篇优秀的文章要让读者找到心灵上的感应,那样才能实现文章的价值。
3、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不要把鲁迅看的那么神化,见他看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要因他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身份,而将他拒之千里,认为他是不同于我们的人,要让学生看到他也有与他们共同的特点,例如《社戏》中和小伙伴们,划船偷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嬉戏调皮,在《故乡》中的捕鸟,拾贝等许多和学生童年都经历的事情,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了鲁迅的可爱之处,他们就会感觉到鲁迅其实和他们一样,也有一颗顽皮的心,他们也就会喜欢鲁迅。
4、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
(1)打破模式化
太过模式化的教学,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很不利,所以作为教师不能急于想把课讲完,把讲课当成一种任务,你要先了解你所教授的课文,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他们是怎么理解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时候学生的理解不一定就是错的,不要仅仅局限于教参中的讲解,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等,这才是教师真正的教学目标。
不要被应试教育的模式冲昏头脑,要敢于突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好习惯,不要把学生当成一种装载知识的容器,一味的滔滔不绝的给学生讲来讲去,要让学生有自己的理解,老师要适当的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就好。
(2)教学系统化
在教授鲁迅的作品时,可以把语文教材中的所有文章看成一个系统,以他的散文为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散文大多数是回忆性散文,是鲁迅对往事的真实回忆,这类作品大多数都是运用了平铺直叙的方式,语言表达真实亲切,将深邃的思想蕴藏在平淡质朴的写人记事中。从《阿长与山海经》,《故乡》到《藤野先生》所有的这些,追随着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对闰土的回忆,对藤野先生的尊敬感激,处处都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并且在《阿长与<山海经>》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展现了鲁迅儿时的顽皮,描绘了快乐的童年,从中流露出真情实感,更让学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温情的那一面。例如:在教授九年级《故乡》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带着学生一起重温一下在七年级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八年级的《社戏》,我们就可以进行比较着来教授,看看这三篇课文当中的故乡都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样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够很好地学习该课,而且能够更好地系统的了解鲁迅。
5、教师要成为一个“鲁迅通”
(1)多读书
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很好地学术功底,是不可以的,教师都没有很好地了解鲁迅,那学生更是如此,因为学生对鲁迅的理解大都是从教师这里得来,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读一些鲁迅传记,了解真正的鲁迅,在教学的时候不时的加进一些鲁迅的生活事迹,一定会让学生更加的对鲁迅感兴趣。在适当的读一些鲁迅的作品,真正的了解鲁迅的思想,发现鲁迅文章的共通点,这样就会把每篇文章都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
(2)多关注
所谓的“多关注”就是,多关注最新的学术成果,不要拘泥于过去对鲁迅文章的教学理论,要关注最新的教学动态,教学理念,敢于创新。对于鲁迅作品的新认识,一定要及时的传递到课堂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对鲁迅作品感兴趣。
多关注一些身边的事,来证明鲁迅活在当今,教师可以把他们当成授课材料,让学生感觉到鲁迅的精神与思想依然存在。
鲁迅作为中国伟大文化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是中华民族可贵的精神财富。对鲁迅
作品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学生人格的培养及其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高。鲁迅与我们的距离包括时间距离和人们对他的认知距离,从时间上来说他离我们是很远,这是无法改变的。可是从认知距离上来说这种距离是可以改变的,它取决于我们对鲁迅的认知程度,只要我们对鲁迅的文章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这种距离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鲁迅文章所反映的事实在当代社会也是存在的。鲁迅对中国人的伟大意义是其他人无可替代的,所以有必要继续学习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婷.《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0.5 【2】崔莹.《浅析鲁迅作品对当代中学生精神性格的影响》[J].海门市城北初中226100 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 【3】陈国恩.《经典的阐释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J].武汉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第2期 【4】张伯阳.《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探微》[D].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2007.7 【5】岳琳琳.《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反思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07.3 【6】罗颖娟.《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和使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9 【7】蔡焕杰.《中学鲁迅作品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5.4 丁丽.《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的选编及其教学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7.11 【8】王富仁.《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地位和作用》[J].《中学语文教学》.2005第1期 【9】武伟伟.《初中语文鲁迅作品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D]上东师范大学.2013.5 【10】张茅.《从中学语文视角看鲁迅作品的学者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11.4 【11】陈丽贞.《论鲁迅的写作思想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2.6 【12】王福民.《论鲁迅小说在中学的接受与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5 【13】屈绯莉.《论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现代性的缺失与补救》.[D]东北师范大学.2009.5 【14】代西敏.《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1 【15】白勰.《中学文学教学研究——以鲁迅作品教学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1.4 【16】
【17】赵静伟.《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10 【18】陈丽贞.《论鲁迅的写作思想对中学生写作教学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2.6 【19】邵琳.《中学鲁迅作品的变迁与教材的编订和解读》.[D]河南大学.2011.5
第五篇:鲁迅的文学地位
鲁迅的文学地位
1、从鲁迅的文学地位上看,他是中国20世纪文学巨人。从横的方面看,鲁迅和他同时代的作家比较,鲁迅的文学表现力量超过了他们。从纵的方面看,即使把鲁迅的作品和90年代最优秀的作家相比,也仍然毫不逊色。鲁迅的短篇小说和杂文,就是在今天看,也仍然是很优秀的。鲁迅的文学风格:深刻锐利、沉郁冷峻。鲁迅是思想家,是思想型作家,鲁迅是用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是以揭示人的悲剧见长作家
2、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鲁迅在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既是“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鲁迅思想
(一)鲁迅思想的最独特之处,就是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探索。鲁迅表达思想的方式是批判,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他不是正面构建,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而是反面批判。用怀疑主义的思维方式,在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质疑的基础上,对社会、文明进行批判的。鲁迅总是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实或不证自明的“真理”中发现荒谬的,然后进行猛烈的否定和批判。“从来如此就对吗?”鲁迅往往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揭示出人类社会、文明阴暗、残酷的一面。
二)鲁迅思想的时代性和超越性
1、鲁迅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非人性的批判。在新文学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命题“仁义道德吃人”。鲁迅又从日常生活和细节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劣根性进行批判
2、鲁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奴性的批判。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大悲剧就一直跪倒在皇权的脚下,从来没有站起来过。中国知识分子从来就是“亡我奴”。鲁迅率先发现了这一秘密。
3、对人性的阴郁和残忍的认识。《孔乙己》《祝福》等。
4、鲁迅的人生观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自由意志。人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自由意志的实现。《过客》就是鲁迅人生哲学——自由意志的最充分的体现。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与眼光
1、题材鲁迅从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本着“为人生”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重要题材。
2、眼光鲁迅在观察和表现他的小说的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这就是他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包括农民和知识者)的精神的痛苦。
(二)“格式的特别”——“创作新形式的先锋”
1、试验性 借鉴西方小说的形式, 独立创造建立起来。
2、多样性 日记体、手记体、传记体、倒叙体、对话体等。
3、语言风格 追求表达含蓄、节制、简约、凝练
《狂人日记》
一、《狂人日记》的思想深度
这篇小说是五四新文学的“总序”,体现
彻底反封建总体倾向。
1、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从多层次展开。首先理解封建礼教“吃人”,其次理解为什么说礼教“吃人”。
2、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精神
二、独特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
1、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在小说中是通过狂人形象来实现的。
2、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复杂、意蕴深厚的狂人形象。狂人是一个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
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或反过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是狂人的“多疑”。(当然,我们不能将作品中狂人的多疑套在鲁迅身上,这待下述。)其次,结合鲁迅的创作情况来看,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一些作品不像《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故乡》等作品侧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外现(形貌、言行、履历、事件等),而是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比如《狂人日记》、《白光》、《长明灯》、《伤逝》等。这类作品虽有人物的言行活动,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以《狂人日记》来看,小说开头的第一部分就采用这样文字:
再次,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又不会是真实的具体的“迫害狂”病人,鲁迅作为艺术家不会像医生和心理研究者那样,去记录描述一个病患者的征状。在《狂人日记》中,假如从一个“迫害狂”患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对其所作的能充分表现这一患者的特征规定是极少的,“我”无名无姓,没有病因解释,没有病史说明,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也有极宽的范围。而另一方面,鲁迅又极为精细传神地把握“迫害狂”这类患者的共同特征。这说明,“我”作为一个具体存在并不重要,鲁迅对于狂人的选择并不在于这个狂人是谁,而是因为选择狂人符合于鲁迅的艺术设置和艺术表述,假如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一般的人,那么鲁迅就无法在其身上表述“多疑”的这一意识。从小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这一狂人所表现出来的病状是“迫害狂”一类的共同特征。实际上,“我”只是一个承载物。一方面,“我”承载着狂人所共有的病状,以达到小说所要求的艺术真实的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的病状在某一层次上与作家所要表述的东西相吻合。而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之中,作家不可能直裸裸地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作品中的人物,相反只能是遵从所选择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发展规律,融入自己的东西。由于艺术选择加上艺术家的艺术表述能力,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方面极为真实地描述了“迫害狂”的征状言行,但另一方面又极为巧妙地昭示小说并不是要表现“迫害狂”的征状,而是要表述狂人所承载的合乎狂人身份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东西。
《阿Q正传》
一、阿Q的形象: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一)、落后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1、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深受封建观念毒害,狭隘保守,落后不觉悟。
3、对待革命的态度:恨——喜——梦,阿Q式的革命。
二)、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是:
1、妄自尊大。
2、化丑陋为荣耀。
3、化痛苦为幸福。
4、惧强凌弱。
二、精神胜利法的文化批判性
国民劣根性的最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性。
1、对复古心理的否定。
2、对空想主义否定。
3、对“瞒”和“骗”批判。
4、对“羊与凶
兽”的双重性格的批判。
三、精神胜利法与普遍的人性心理弱点。
1、是正常的心理调节机制。
2、作为精神弱点的精神胜利法。
3、涉及到普遍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