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腰腿痛的功能锻炼与预防
腰腿痛的功能锻炼与预防
一、人为什么会产生腰腿痛?
腰部是脊柱运动较大的部位,是人体躯干的枢纽,对全身的负重、平衡等均起很大的作用,成为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活动最多的部位之一。因此,也最容易发生损伤,导致疼痛。《医部全录》说:“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而腰不可以转也。”祖国医学对腰腿痛亦早有记载。如《素问》云:“冲路之脉令人腰腿痛,不能俯仰,仰则恐,得之举重伤腰”,论述了本病可以引起腰腿痛。
人不同与其他动物,自从人类进化到直立行走以后,腰痛疾病就开始伴随着人们,这是因为人的腰部仅靠着脊柱上的5块腰椎和其周围的肌肉、韧带支撑着人体上半部的体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由于受凉、劳累、感染、外伤等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腰部损伤,形成急性或慢性腰腿痛。腰腿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二、出现腰腿痛后应怎么办?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你出现了腰腿痛,你应该尽快地到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检查诊治。因为能引起腰腿痛的原因有很多,如内、外、妇、神经等各科疾病均可以引起腰腿痛的症状。通常腰腿痛,临床可分为五种:损伤性、感染性、风湿性、先天缺陷性、退行性改变。损伤性腰腿痛:腰椎骨及韧带肌腱扭挫伤,脊椎与关节受到外力损伤后,周围出血、水肿、发炎致腰痛加剧,伴下肢神经血流受阻,出现放射性胀麻痛。此种放射两下肢均会出现,临床以单侧为多见,在椎间盘周围有明显压痛点,按压时伴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感染性腰腿痛:有明显压痛点,呈持续性剧痛。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板硬,拒按压,有时出现下肢疼痛感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风湿性腰腿痛:有明显的腰部受寒史。如居住在潮湿地方,长期在冷湿的环境中工作等,当寒冷气流袭击机体时,血管运动神经机能造成失调,腰腿肌肉痉挛收缩,经常呈现紧张状态,阻滞局部微循环运行,导致组织代谢产物积蓄,而发生腰腿痛。
先天性腰腿痛:有先天性脊椎破裂和腰椎骶化性缺陷,其特点是先出现腰痛,腰部活动受到限制,如持重物或活动度较大时腰部疼痛加重,或腰部疼痛减轻、消失后仍有臀部及下肢麻痛存在,但无腰部椎间压痛及放射下腿痛体征。
退行性改变腰腿痛:该病常见于老年,它是由骨质疏松、脊椎关节炎、椎骨增生等原因造成。腰部疼痛在静卧时有所减轻,活动及劳累后腰部疼痛加重,做直推抬高试验阳性,摄片检查片内显示骶髂关节炎征象。
临床除从以上几种病因诊断腰腿病外,还要与腰部侧弯和腰椎前凸消失等相配合进行辨证。腰腿痛疾患有功能性腰痛和器质性腰痛之分。如腰部受凉、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的腰痛属功能性腰痛,相对说来这类腰痛较容易治疗,有些甚至不通过医院,仅凭自己锻炼及自我保健就可以痊愈。而器质性腰痛,如腰椎结核、马尾肿瘤等导致的腰痛,就需要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了。
三、腰痛的非手术疗法和功能锻炼 1.功能性腰痛的非手术疗法
前面讲了腰痛的原因很多,它不是单一疾病的名称,而是很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临床上能引起腰痛的常见疾病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之多,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后关节紊;内科的尿路结石、肾炎;妇科的子宫后位、慢性盆腔炎;腰椎肿瘤等等。这些病在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一般来讲,大多数功能性腰痛是可以通过各种非手术疗法及功能锻炼而治愈或好转,至少可停止病情的发展。对一些常见的功能性腰痛,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等,均可选用推拿疗法及腰椎牵引、放血火罐、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因为这些方法疗效快,且无副作用。也可以服一些消炎、活血、止痛的药物,再配合做一些腰功能锻炼,能够使腰痛减轻或完全治愈。2.功能性腰痛的常用锻炼方法
(1)倒退走 慢性腰痛患者可以每天抽出一定时间(30分钟左右),进行倒退走锻炼,这对放松腰背肌肉、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坚持倒走10天以上就能感到有明显的效果。但老年患者倒退走时要注意,防止绊倒摔伤。
(2)蜻蜓点水式 又称飞燕式。方法是患者俯卧于木板床上,双手置于臀部,同时挺胸仰颈及双下肢呈伸直状后伸,此时由于双侧腰肌的收缩而使全部身体仅腹部与床面接触,似蜻蜓点水或飞燕的姿势。
(3)五点式 患者仰卧于床上,双下肢呈屈曲状置于床上,双肘(或双手)及头后部作为支点,通过挺胸及双侧腰肌的收缩而达到人体呈弓形。因有5个支点,故称为5点法。本法开始练时不宜过多,逐渐增多次数。一般每天做2-3次,每次做30遍左右。
(4)抱腿滚腰法 患者仰卧于床上,双膝屈曲,双手抱膝,使大腿尽量贴近胸部,前后滚动身体,持续片刻,然后双腿伸直,重复5-10次。
四、怎样预防腰痛
腰腿痛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胜于治疗,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是预防腰腿病症的重要一环。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其症状的发生、发作、减轻或加重,都受着一些共同因素如风、寒、湿以及劳动姿势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腰痛,其病理改变虽各有特性,但也存在着极为重要的共性。这就是各种腰痛都可引起腰肌痉挛,痉挛可造成局部缺血,缺血可促使肌纤维变性,肌纤维变性以及继发的其他改变,可使腰痛成为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腰腿痛的预防和治疗,也有其共性,如加强腰腿肌肉功能的锻炼,对预防各种原因发生的腰腿痛都是有意义的,解除各种腰痛引起的肌肉痉挛对治疗腰腿痛有一定效果。在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预防更为重要。
1、纠正脊柱不良体位 全身体位均可影响腰部的姿势,现仅就如何纠正腰部的不良体位提出以下意见。
(1)睡眠体位:人每天至少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要想休息好,头颈腰部必须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在一般情况下,头部保持自然仰伸位最为理想。腰背部平卧于木板床上(木板上可垫席梦丝床垫),双膝、髋关节略曲,如此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对不习惯仰卧者,采用侧卧位亦可,但头颈部与双下肢仍以此种姿势为佳。俯卧位无论从生理学或从保持呼吸道通畅来看,都是欠科学的,应加以纠正。此外还需注意:①切忌高枕软床:尤其是中年以上者,以防止因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及增加椎间盘内的压力而导致腰痛或使原有腰痛加重。②不宜无枕直腿:不用枕头的习惯也应克服,此种姿势必然使颈腰部处于仰伸状态,并使脊柱过伸,影响脊椎的生理平衡。亦不宜将下肢呈伸直状态。③防止受凉:夜眠时被褥适中,防止受凉,尤其是在夏季空调不宜开的太低(一般低于外界温度5℃以内),受凉易引起腰背部肌肉痉挛或风湿改变,从而造成腰椎内、外平衡的失调而诱发症状。
(2)工作体位:工作体位与腰痛的发生及发展关系更为密切,尤应注意。
① 避免在某一种体位持续过久。此多与职业本身要求有关,如秘书、电脑打字、搬运工、翻砂工等,这些长期使腰椎处于前屈的状态,不仅胸腹腔内压力及腰部肌张力升高,且其椎间盘内压力升高产生腰椎间盘突出而致腰痛。因此工作期间要适当改变体位使腰部得到休息。
② 改善工作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不断改善,但从每个人、每个工种并非都能尽善尽美。因此,每个单位或个人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应注意减少有害体位,在遇到无法避免的不良工作场所、条件与体位时,应注意随时调整、更换或缩短持续时间。
③ 坚持工间操:工间操不仅对腰椎与整个脊椎有利,而且使全身内脏及四肢均受益,尤其是对长时间固定在某一体位工作者尤其重要。
④ 生活体位: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动作均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诸如看书、取物及日常坐姿等,如采用不良体位,不仅增加了腰肌劳损的机会,且易使椎间盘内压力升高,增加了腰痛的发病率。
⑤ 运动体位:各种运动项目都有相应的要求,包括大运动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均要遵照执行,尤其在比赛前及比赛中,切忌不按规定要求进行。日常锻炼也应如此,如跑步运动应先慢跑,待身体适应后再快跑。
2、避免腰部外伤 外伤与腰痛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设法避免各种工伤、生活意外伤、交通事故及运动伤。
3、增强体质,早期治疗各种原发疾病。在众多的腰痛病种中,由全身疾患发展来的并不少见,尤其是各种细菌性炎症,变态反应性病变及全身疾患的局部表现等,均可从早期、甚至从发病前进行预防。因此,平时应当强调:
① 注意营养:每日饮食除保证足够的热量外,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需要应有足够的供应。② 加强锻炼:除全身锻炼外,增强腰背肌的肌力对预防损伤性疾患及退变性疾患均有积极的作用。
③ 保温防湿:低温与潮湿是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对中老年及产后妇女更应注意预防避免。
④ 积极治疗咽部感染:此处感染易引起全身变态反应,可能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活跃及内毒素分泌有关。因此,应及早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
⑤ 积极治疗其他原发性疾患:按医疗原则,任何疾患均应早期治疗,其中包括结核、原发性肿瘤、化脓性感染灶及其他原发病等,均应力争早期进行根治。
五、腰腿痛的自我疗法 自我疗法是指在家庭或工作场所可以自行掌握的治疗技术与保健知识,包括纠正与改善睡眠和工作中的不良体位,家庭内牵引疗法、腰围的制作与使用,腰部功能锻炼以及合理使用各种药物等。如此既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又可降低医院的门诊量。
(一)自我疗法的临床意义
如果让众多的患者对自己伤病的自然规律有一全面认识,并结合个人病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自我疗法,不仅能使其在治疗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且从临床意义上讲,尚有以下意义。
1、为采用正规的非手术疗法打下基础:尽管腰痛患者十分多见,但大多数病例都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治愈或好转。而作为此种非手术疗法的基础,首先应该是让患者对本病的病因与发展规律,有一较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系列个人保健性措施及结合病情采用在家庭内、或工作场所内简易可行的治疗方法。如此,既增加了患者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了疗效。
2、可同时提高患者医学科普知识:在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不仅应普及一般性卫生常识,对某些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疾患、高血压、肿瘤等均应使大家有所了解。因此,推广自我疗法不仅可使患者本人对腰痛有一定的初步了解,而且家庭成员、至亲好友等均可在与患者的接触中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如此,既有利于对腰痛的防治,又对某些病例的早期发现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3、可降低腰痛患者治愈后的复发率:慢性腰痛治疗上并不困难,但如何防止其复发,常使人感到束手无策。如果让患者掌握与运用有效的疗法,由于他(或她)有这方面的防治知识,每当出现复发的征象时,就可以及时采取简易的自我疗法而中断病情的发展。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此类患者由于懂得如何在工作、生活与睡眠中避免各种不良体位及好发因素,则有利于消除复发的机会。
4、减轻患者本人及单位的经济开支和时间消耗:随着医疗工作上的现代化与管理科学化,将逐渐按成本消费,如此不仅门诊治疗费增高,而且一旦住院更为可观。而自我疗法则完全可免去这笔开支,从而大大减轻个人或单位的经济负担,也节省了患者来往于家庭及医院之间的时间消耗。
(二)自我疗法的实施 确定诊断后,根据其病情特点和具体条件不同,选取相应的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依据病情变化再加以修正与调整。
第二篇: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功能训炼方法及优点 方法:
• 病人仰卧位,膝下垫枕,使腹肌松弛以利呼吸。• 采用深而慢的动作呼吸,必要时可在胸或腹部加压训练。优点:
• 腹式呼吸法和缩唇呼气法能加强胸、膈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且简便易行,可随时进行。
呼吸功能训练分类 • 腹式呼吸法 • 缩唇呼气法 • 呼吸训练器训练
腹式呼吸法: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选用何种体位进行练习,应请医生根据所患疾病选择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者以半卧位最适合。
• 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腹式呼吸法
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
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缩唇呼气法
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两 次,每次10—20分钟。
呼吸训练器
• 常规的呼吸功能锻炼是依靠教育者和病人本身的经验 进行锻炼,没有定量、客观的锻炼标准,而呼吸功能训练 器小巧、直观,具有量化指标、操作方便、病人易于掌握,依从性好。
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降低病人呼吸频率,提高潮气量 和有效通气量,可充分扩张胸廓和肺泡,有效预防术后肺 不张。手术前后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器训练可明显改善肺功能,促进肺复张,减少肺不张。
一:卧式呼吸操
卧式呼吸操主要是通过胸部扩展、肺部呼吸来改善和增强肺功能。(1)仰卧,两手握拳在肘关节处屈伸5-10次,平静深呼吸5-10次;
(2)两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出,自然呼吸5-10次;两腿交替在膝关节处屈伸5-10次;
(3)两腿屈膝、双臂上举外展并深吸气,两臂放回体侧时呼气,做5-10次;
(4)口哨式呼气:先用鼻吸气一大口,用唇呈吹口哨状用力呼气,做5-10次
(5)腹部呼吸,两腿屈膝,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壁隆起,呼气时腹壁收缩,做5-10次。运用以上卧位锻炼一段时间后,也可选取坐位或立式进行。
注意:每次从(1)到(5)按顺序做完,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每日可做2-3次,每次用8-15分钟完成;身体要自然放松,不要屏气、换气过度,以免造 成头昏、眼花、胸闷等症状。注意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呼气比吸气时间长约1倍;当有呼吸道感染或合并心衰时暂不宜锻炼。
二 :立式呼吸操
呼吸操锻炼,主要是通过腹式呼吸,以增强膈肌、腹肌和下胸部肌肉的活动度,加深呼吸幅度,增大通气量,利于肺泡残气排出,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增加气体交换。具体做法有如下各节:(1)长呼气:身体正直站立,全身肌肉放松,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先练呼气深长,直至把气呼尽,然后自然吸气。吸气要求有入小腹感,呼与吸时间之比为2∶1或3∶1,以不头昏为度。为了增加通气量,宜取慢而深的中吸,一般以每分钟16次左右为宜。
(2)腹式呼吸:立位,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作腹式呼吸。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肌缓慢主动收缩,以增加腹内压力,使膈肌上提,按节律进行呼吸。
(3)动力呼吸:立位,两臂向身旁放下,身体稍向前倾呼气,两臂逐渐上举吸气。
(4)抱胸呼吸:立位,两臂在胸前交叉后缩胸部,身体向前倾,呼气。两臂逐渐上举,扩张胸部、吸气。
(5)压腹呼吸:立位,双手叉腰,拇指朝后,其余四肢压住上腹部,身体向前倾,呼气;两臂逐渐上举,吸气。
(6)抱膝呼吸:立位,一腿向腹部弯曲,以双手捆抱曲腿,以膝压腹时呼气,还原时吸气。
(7)下蹲呼吸:立位,两足并拢,身体前倾下蹲,双手抱膝呼气,还原时吸气。
(8)屈腰呼吸:立位,两臂腹前交叉,向前屈腰时呼气,上身还原两臂向双侧分开时吸气。以上各节每种练10~20次,每节中间可穿插自然呼吸30秒,全部结束后原地踏步数分钟,前后摆动双手,踢腿,放松四肢关节。
COPD简易呼吸操,其步骤如下: ①平静呼吸; ② 立位吸气,前倾呼气; ③ 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 ④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 ⑤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 ⑥ 抱头吸气,转体呼气; ⑦
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 ⑧ 腹式缩唇呼吸; ⑨平静呼吸。
在进行锻炼时。不一定要将九个步骤贯穿始终。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也可只选 其中的一些动作运用。如病情较重可不用蹲位等姿势。
简易呼吸操图谱
第三篇: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指呼吸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选用何种体位进行练习,应请医生根据所患疾病选择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者以半卧位最合适。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
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
◆缩唇呼气法
缩唇呼气法就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
◆体位引流排痰技巧 体位引流排痰:
(1)目的:借重力作用使痰液顺体位引出,保持气道通畅;
(2)技巧:患者可取前倾或头低位,以5~15分钟为宜,引流时护士协助叩击背部有助于排痰,体弱及呼吸困难明显者不宜。有效咳嗽和排痰:
(1)目的:避免无效咳嗽,减少体力消耗。
(2)技巧:尽量坐起或上身向前倾斜缓慢深呼吸或采用缩唇呼吸两次,再最后一次深呼吸后,张嘴呼气期间用力做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不能坐起的患者咳嗽时应协助翻身置侧卧位,患者咳嗽时他人用手心屈呈凹形,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背部以助排痰。
◆横膈式呼吸法 横膈式呼吸:
(1)目的:增加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效率,使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
(2)技巧:放松双肩,将双手放在腹部肋弓下缘用鼻吸气,并将腹部向外凸顶住双手屏气呼吸,以保持肺泡张开,呼气时双手在肋弓下方轻轻施加压力用口缓慢呼出气体。控制性缓慢呼吸:
(1)目的:减少阻力和死腔通气,有利于气体在肺内均匀分布,改善通气血流的比例。
(2)技巧:行走,停下,深吸一口气,然后再行走,同时缓慢的呼气。
◆呼吸体操
呼吸体操:(1)单举呼吸:单手握拳并举起,举起时深吸气,放下时缓慢呼气(吸气:呼气=1:2或1:3)或做缩唇呼吸;(2)托天呼吸:双手握拳,有节奏地缓慢举起并放下,举起时吸气或呼气,放下时呼气或吸气;(3)蹲站呼吸:双手自然放松,做下蹲动作同时吸气,站立时缓慢呼气。
第四篇:烧伤后功能康复锻炼
烧伤后功能康复锻炼
一、烧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二、怎样预防疤痕增生?
三、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一、烧伤后为什么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烧伤后为了预防和减轻烧伤治愈后瘢痕挛缩畸形,有助于肌肉力量的恢复,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关节僵直与肌肉萎缩。
二、怎样预防疤痕增生?
(一)可用预防和软化疤痕的乳膏,如硅酮霜、舒疤宁、康瑞宝等。先用温水擦洗患处,将乳膏均匀地涂在愈合的创面上,进行按摩,使皮肤充分吸收。
(二)舒疤宁与弹力绷带、弹力衣、弹力套合用,预防和压迫增生的疤痕,抑制其生长,24小时持续使用效果更佳,从创面愈合后开始使用,一般为半年至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三)饮食上应注意不吃含胶原纤维多的食物,如猪蹄、肉皮等,少吃辛辣刺激发物,如海鲜、螃蟹等,防止加重瘢痕的疼痛、瘙痒。
三、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一)功能锻炼必需在病情稳定后遵医嘱进行。方法主要有:早期应尽量正确摆放体位对抗关节挛缩;采用夹板固定保持关节活动度;尽量主动活动各关节以增强肌力;护士或家属帮助按摩增加关节活动;日常生活训练:如洗脸、吃饭等。
(二)如果您是颜面部烧伤的患者,待面部消肿后,应训练眨眼、转动眼球等动作预防眼睑外翻。用张大口叼一段黄瓜或胡萝卜在嘴里等方法预防小口畸形。面部按摩,有利于疤痕软化。仰卧位时使头居中,侧卧位时使用棉垫圈,使耳部悬空,避免耳部受压。
(三)如果您是颈部烧伤的患者,颈前创面愈合后应去枕保持头部充分后仰,防止颈部粘连、疤痕挛缩畸形。一侧有瘢痕时,头向健侧倾斜和转动。
(四)如果您是手部烧伤的患者,手背烧伤时将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外展;掌侧烧伤时,以背屈为主;手部做握拳、拇指末节掌面与其余四指末节掌面做对掌运动;健侧的手或家属、护士帮助烧伤手的掌指、指间做屈曲运动;肘部创面肘应做伸屈、旋转运动;腋部创面则将上臂外展90度或上举过头,仰卧时双手交叉于脑后使腋伸展;应尽量自己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训练是最有效的活动方式。
(五)如果您是下肢烧伤的患者,髋关节、膝关节保持伸直位,膝前瘢痕做屈膝运动,下地后练习下蹲;膝部后侧瘢痕,俯卧时膝伸直,窝伸展,踝关节保持中立位,仰卧位时用支撑板顶在双足上或穿丁字鞋,防止足下垂。
(六)如果您长期卧床,下地之前先坐在床边,双下肢下垂;能下地时双下肢缠弹力绷带;行走时应抬高双下肢,以防下肢水肿。
(七)如果您是双下肢植皮术的患者,术后7~10天后在家属或护士的协助下可进行功能锻炼,创面用弹力绷带缠绕后开始由坐—站—走循序渐进功能锻炼。
第五篇:功能锻炼指导
科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无论是骨还是软组织,骨关节的疾病或创伤,对病损部位或其邻近组织都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如局部出血、肿胀、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以及肌肉废用性萎缩等。在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措施中,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是密切关联的三个环节。【功能锻炼的要求】
上肢功能锻炼的要求在于恢复、促进手的功能。下肢功能锻炼的要求是站立和行走,要求各主要关节不仅要稳定,而且要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脊柱是全身支柱,腰背肌的锻炼十分重要。
功能锻炼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必须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作。【功能锻炼的程序】
一、早期:骨折后1—2周
此期外伤反应明显,肢体肿胀疼痛较重,一般靠近损伤部位的关节不宜活动,但可尽早开始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只使肌肉收缩但不活动关节),即使牵引和石膏制动下也可进行肌肉收缩练习;骨折内固定物如果十分坚固,术后也可早期开始关节的活动。
二、中期:骨折后3—6周
这时损伤反应已消退,肿胀已减轻,骨痂逐步生长。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收缩活动外,邻近的关节也可开始活动练习。但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三、晚期:一般指外固定去除后
可依据病情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的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如需要进行被动活动,则手法必须轻柔,严禁暴力。对有些患者可运用牵引装置辅组活动,使迅速恢复各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功能锻炼的方法】
上肢包括肩、肘、腕关节及前臂四个部位骨折的功能锻炼。
一、肩关节
凡是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部位的骨折部位的骨折都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1、钟摆或划圈活动:弯腰,上肢下垂与地面垂直,作悬重回旋动作(画圈),或作钟摆样两侧摆动。
2、仰卧位:双手放在头部枕后,两肘向前、后活动,作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
3、双手扶椅背,背朝椅背,缓慢下蹲,练习肩关节后伸。
4、患侧手扶墙壁,练习患肢上举。
5、双手持一木棍作上举动作,或用健手握住患手上举,利用健肢带动患肢外展、上举、前屈。
6、用健手手背摸背部最高点,摸到肩胛骨处,再以患手手背向健侧手手背靠拢。练习肩关节后伸、屈曲。
二、肘关节
凡肱骨髁上骨折、肱骨下骨折、前臂上骨折及肘关节挫伤固定术后,均需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将前臂平放于桌面上,以健手固定患肢上臂,作肘关节屈伸活动。注意事项:为了有利对于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伸肘功能,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屈肘功能。每次练习后,将患肢固定悬吊在最大屈伸位。
三、前臂
凡前臂骨折患者均需作前臂旋转运动。方法:
将肘关节屈曲90度,将上臂贴于身体两侧,作主动旋前、旋后动作。
四、腕关节
凡前臂下骨折,腕关节挫伤骨折,均需作腕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将两手相握,用健手带动患手作腕部背伸、掌屈、内收、外展等动作。或双手对掌,前臂与身体平行、两手用力推。
一、锻炼的意义及原则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的恢复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致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的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略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情原则,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功能锻炼的临床作用
1.促进肿胀消失: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
⑴ 体液渗出→肌肉痉挛→唧筒作用消失→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回流障碍→肿胀肢体
⑵ 肌肉收缩→唧筒作用恢复→加快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痛减轻
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锻炼可避免肌肉萎缩,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
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肌肉不活动→静脉淋巴淤滞→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粘连 4.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肌肉代谢产生乳酸→刺激血管→血管扩张→促进循环→新生血管较快成长→促进骨痂形成、强固骨痂→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关节面。
三、锻炼基本步骤
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2周﹚
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
1、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反复交替进行,增强手的握力。
2、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增强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用力做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3、被动活动:向心性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骨折中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3-6周﹚
此期特点是,骨折肢体肿胀和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损伤基本修复,骨痂已逐步形成,骨折断端初步连接,接近临床愈合。
1、此期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继续做肌肉舒缩锻炼,逐步恢复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
2、由被动到主动逐渐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
3、对于下肢可做平卧、抬腿及下床负重练习;对于上肢可做举臂抬肩、屈肘、握拳伸指等主动关节活动,有条件可进行医疗体操训练等,另外还可以进行柔和的持续牵拉。
4、患肢下地负重分三步走:
第一步:以双拐和健肢“三点”支撑身体重量进行地面活动,但患肢不负重;
第二步:在“三点”支撑的同时,让患肢足尖轻触地面进行半举重;第三步:患肢以全脚掌着地,进行全负重活动。
5、循序渐进地训练,一方面在训练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可逐渐增强患者的信心。
骨折后期的功能康复锻炼﹙骨折临床愈合期6-8周﹚
此期骨愈合已较坚固,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关节活动范围已逐步恢复正常。
1、功能锻炼不仅强调局部的锻炼,还必须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
2、坚持全身活动,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
3、对于肢体活动功能仍有不同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例如股骨干骨折后期遗留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股四头肌收缩,即需重点锻炼膝关节活动。【锻炼方法】
双下肢踝泵运动
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与健肢一起做静力性屈伸踝关节运动,并于背屈极限位臵保持数秒,15-20次/组,每日2-3组。此法除预防下肢肌肉萎缩、腓总神经压伤外,对于促进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均有重要意义。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即大腿前方肌肉放松及收缩练习,收缩保持10秒后再放松10秒,患肢15~20次/组,健肢20~30次/组,2~3组/天。
健肢可练习直腿抬高,抬腿时慢慢抬起,当抬到10~20厘米时停止3~5秒再缓慢放下,反复练习,以不疲劳为宜。
三点支撑法
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下,健肢用力踩床,双手紧握牵引床上吊环,头部后伸,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臀部离开床面5~10秒,每2~3小时一次。此法既锻炼腰背部肌肉,又能有效的防止骶尾部受压,防止褥疮发生。
扩胸运动
利用棍棒或徒手练习,10~20次/组,3~4组/天,防止上肢及背部肌肉萎缩,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增进肺功能。【训练要求】
肩关节:上肢划圈、上举、外展、内收、内旋,防止凝肩。肘关节:屈、伸训练。
髋关节:髋部的外展、内收。膝关节:屈、伸活动、下蹲等。踝关节:足背伸、在跖屈等。【预防挛缩和畸形的护理】
根据伤残者情况,预先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废用性萎缩与畸形,避免阻碍康复计划的实施。在护理时运用人体组合原理矫正伤残者姿势,保存关节良好的功能位臵。受伤后应立即应用力学辅助物,如脚踏板、沙袋、枕头、体位垫等各种用具,摆放合适位臵,防止足下垂、垂腕、爪形手和其他畸形。同时可做简单的预防训练,以维持肌肉的紧张力,加强正常的肌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