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辩论赛“干好工作,思路比行动更重要”攻辩陈词
各位评委、主席,大家好
下面我指出对方辩友在论述时对我方观点的扭曲以及逻辑上所犯的错误.第一,对方辩友在扭曲我方观点。我方观点:思路比行动更重要。而不是空想最重要,我们从没有否认行动的重要性,并没有完全抛弃行动而仅仅崇尚思路。我方认为,在干好工作这一方面,思路的重要性比行动更大。我们坚持的是思路是行动的先导,用思路指导行动,行动从侧面辅助思路,是为思路做前期积累,思路才是干好工作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说“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等与我们的观点是绝缘的,没有任何相同之处。
第二,对方辩友又在刻意混淆概念,这次辩论的主题是思路与行动,而不是其他的话题,行动不等同于实践、修改和付出,而思路也不等同于空想。
退一万步说,虽说成功需要付出,但是付出不一定会成功,这不是对等命题。如大旱浇花是好事,用开水浇花反而是坏事。没有清晰的思路来指导行动,最后的结果不但不会更好,反而会越来越糟。
不思而行,会带来一堆错误,即使通过多次行动侥幸成功了,也只是一堆机械动作的简单合成,没有任何示范、指导意义。而一个条理清晰的思路,就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为什么对方辩友总是执着于这种事倍功半的行为呢?行后而思,思后再行。行为思所制,思为行之本。用思路指导行动,少犯错误,事半功倍。所以,我方坚信,思路比行动对于干好工作更重要。
思路领先一直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所谓思路领先,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义上,就思路和行动的关系而言的。其基本含义是:思路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路、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路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路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路才有统一的行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作了明确的阐述:“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路、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好。思路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个例子恰好阐释了思路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服从思路。好的思路才能干好工作。
而伟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笛卡尔也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从唯心主意哲学角度阐明了了思路的重要性。
这就是我方的论点,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大家都承认的一个事实:那就是思路领导行动,思路才是做好工作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篇:辩论赛:奋斗比机遇更重要四辩陈词
奋斗比机遇更重要
谢谢主席,大家好。
对方多次强调,一个好时代就是一个人的最好机遇,连奋斗也是要有机遇才可行。
那首先,机遇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我们怎么能把人生的成长寄托于一个不确定因素上呢?
其次,我们讨论的问题是,是机遇还是奋斗更重要,我们不否认机遇的重要性,但是在同等机遇面前,更不是每个人都获取成功的呀。
再次,我们也多次询问对方辩友,你们是否承认人生的成功主要靠运气,对方辩友更没有勇气从人生价值意义上去回答。
下面我再一次总结我方的观点。
一、机遇可以自己创造,可以激发奋斗,创造的手段就是丰富自己。创造机遇也是奋斗的一部分,比如我本来只会汉语,我努力奋斗掌握了日语德语,今后工作的机遇也就更多一些,但机遇可是我自己创造的呀,为了更多的机遇我努力学习其他知识,因为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一切的准备都是奋斗的产物。在奋斗中积累经验,锻炼魄力,炼就敏锐的眼光,才有可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法国巴斯坦说过:偶然的机会不会帮助准备不周的人。刘禹锡说过,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样一来,机遇仅仅成为了这一成功的“过渡”。可见,机遇比奋斗更重要!
奋斗更有助于把握和实现人生价值。通过不懈奋斗,把握机遇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奋斗就可以让我们实现机遇的价值。奋斗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生的价值。一个人要成功,终究要靠自己的努力,而机遇只是作为外部条件存在。你努力了,刚好又遇上很好的机遇,那么你很幸运,你可能比别人更快走向成功。如果你没有受到机遇的青睐,那么没关系,只要你一直努力下去,终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而这片天空因你的奋斗更体现了它的价值凝聚。所以,奋斗从根本上决定了你的人生价值。
社会发展的环境是相同的,只不过机遇来了,没准备的人看不到,或看到了由于准备不足接不到罢了.再比如,苹果落地,常人都能看到,但只对牛顿才是机遇.所以说,只有首先奋斗,才能发现机遇,并抓住机遇.否则谈机遇毫无意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让我们的机遇在奋斗中闪光吧!
第三篇:学习比实践更重要辩论赛一辩陈词稿
谢谢谢主席,谢谢评委,首先我方承认实践很重要,但学习比实践更重要,以下我从3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1、学习是实践的基础。这里又分两方面,一是学习使人明智,学习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这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我们知道凡事要成功必须有一个正确理论的指引,否则那就是蛮干,而不是真正的实践,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就是因为有伟大的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去实践!第二方面了——学习为实践积累必要的能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当然也有过河的石头。如果不是学习教给你科学文化知识,那么你拿什么去实践?
2、实践是为了验证学习给我们的理论,并且把我们学到的技能加以应用,结合学习与实践共同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终目的,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也就表明实践是为学习而服务的。甲为乙服务,听从乙的指令,你说甲更重要还是乙更重要?不可否认当然是乙重要啦!学习是对实践的做指导作用。理论是实践的前提与基础。拥有了学习带来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会更加有效的朝着我们的目标发展。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理论做粮草,实践就将裹足不前,寸步难行!。
3、学习给实践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并决定了实践的成果大小。知识就是力量,丰富的知识就是巨大的力量,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就是科教兴国。一个人用读小学学到的知识去实践,可能只能去卖茶叶蛋;一个人用读大学学到的知识去实践,可能就能让导弹上天。我们不排除卖茶叶蛋也能致富甚至成百万富翁的可能,但是请注意,这是建立在很低的概率上的特例,我们新时代提倡的精神,是知识经济,是高科技致富,是要把导弹卖到美国去而不是只把茶叶蛋卖到美国去。最后,学习和实践的必须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实践固然重要,但是更需要做好准备去迎接实践。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由不知到知,由浅知到精通,这都需要学习。我们都不愿意做一个“只可远观社会而不可亵玩之”的落后之人吧!而学习相比实践而言更具有快捷方便全面的优势。我们都是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整个人类,无论是什么人种,无论信仰什么,无一不是先求学后就业之路,如果没有学习,在实践中我们只能“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学习比实践更重要,谢谢。谁说大学生是脆弱的群体呢,未免把我们大学生的价值降低了,大学生是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群体,因为年轻而更具生命力,正如我们中国共青团搞的一个全国性的“挑战杯”,这项大学生课科活动,创想出多少项高科难得的科技作品与学术作品,连多少企业与企业家都拍手称绝的创新,但我们始终不否认创新的实践者,我们同时也非常认同实践的重要性。在那漫长的路上摸索,遇到了多少困难,都能得知解决,就是因为实践长才干,实践出真知,如此熟悉的见惯不怪的例子,让我们正方的观点不言而喻啦!
“开始我们招聘本科生,上岗后发现他们只会说、不会做;于是抬高价码,招聘了研究生,上岗后发现他们更会说,还是不会做”,部分人力资源主管曾发出这样的抱怨。
事实证明,这些通过兼职家教或商品促销积累的“工作经验”,仅仅是花拳绣腿,很少与所学专业相符合,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实践经验”相差甚远。
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的段然说:“通过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实践,不但进一步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还从实践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技能,对专业和专业领域的了解远远超越了在校时的狭隘理解,使自己在专业业务能力上有所提高”。
经过学习,你会从学习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交流中锻炼表达,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 李开复 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二辩补充:
首先站在今天的辩题上,我们很清楚学习和实践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另外,学习和实践哪个更重要,不是照着对方所说的我缺乏哪个我就觉得哪个重要,我们今天应该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看,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在现今因此我们强调的是学习达到认识世界的目标更快捷,你好,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在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就是力量”有了新的认识。知识的量并不是衡量其价值的唯一标准,人们更关注知识的质,提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什么”的时代命题,认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信息是无限的,有关方法的知识、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应当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因此,研究性学习方兴未艾,而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新发现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事业的发达和个人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而知识的学习、创新,则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知识已成了时代发展的主流。身处知识经济时代,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社会上将没有立足之地。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在关于知识经济的报告中提到:“在知识经济中,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命运。”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型经济”。微软,英特尔等世界500强公司就非常重视这一点,努力把企业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一个“鼓励创新的组织”,这是他们能够在全球叱咤风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恒瑞网络努力的目标。对个人而言,要想做个有出息的人,就要不停地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
统计表明,在美国过去的15年中,已淘汰了8000多种低技能职位,同时又诞生了6000多种新职位。劳动者不断从低技能职位向高技能职位迁移,拥有更多知识的人才逐步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劳动者知识化的前景更加明朗。
当我们看一看周围的人,他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唉,我没上过学,只能干些粗活。”的确,学习是成功的资本,这是因为无学将无以致用。
恒瑞网络告诉您,现代职场是一个充满残酷竞争的战场,员工只有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才能干得出色,才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升迁和加薪的机会。可是,很多人虽然在拼死工作,但效率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他缺乏知识和能力。所以,你必须要做一个以知识为本的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创新出来的知识能否直接作用于生产力,推动其发展?
是否每一次人类创新出来的知识最终都会积累沉淀为人类知识不断增长的一部分,才能够发挥其价值呢?
反方二辩 :有请对方二辩,谢谢。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社会转型的主要性质是什么。
正方二辩 :当前我国的确是属于社会转型阶段,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借鉴和吸取前人的经验,让我们的知识积累不断发展,为什么要科教兴国,就是要提高全民的素质。
反方二辩 :请教了,社会转型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正方二辩 :社会转型的主要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当前太多的人想去创新可是知识积累的又不够,所以就导致了整个社会上可能会出现一部分不够脚踏实地不够真真扎扎点滴积累的这样一个状态呀!反方二辩 :是不是我们今天在没有脚踏实地的时候谈国家的社会转型呢?请教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正方二辩 :关键之所在就是要我们更加注重指示积累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谈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并非要排除另一方,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无论任何知识创新的使用,都必须取决于我们知识积累的高度呀!谢谢
反方二辩 :对方辩友说的这是转型呢还是转弯我不知道,中国面对的新形势是不是前有古人的,如果以前有过什么时候有过呢? 正方二辩 :对方辩友,的确是有过但是我们说中国自古至今创造了很多辉煌,从四大发明到最近的各类新成果新知识,但是我们说有那一样知识不是最终通过积累学习最终成为我们个人的素质呢,谢谢!(时间到,谢谢)
我方请教对方辩友创新出来的知识能否直接作用于生产力,对方告诉我们说创新的知识当然要通过使用,创新就包括使用,如果说创新也包括创新成果的转换与使用的话,那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创新成果,而创新成果的转换却寥寥无几呢?
反方三辩 :莫非对方辩友认为新生产力之所以新是因为知识积的特别多,旧生产力之所以旧是因为知识积的特别少吗?请问新生产力之所以比旧生产力先进,是否说明了知识创新在生产力变革中所起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正方三辩 :对方辩友,是必不可少,我方从来没有否认过知识创新的重要性,但我们要看到知识积累呢,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其一。第二,知识基础的深度和广度呢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第三呢,知识创新的成果必须通过知识积累才能够保存下来。所以我方认为知识积累比知识创新更重要呀!谢谢
请问今天我们是借鉴那国的经验,吸收哪国的理论,就能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呢?
问题-你因为你的实践能力好,你进入了公司做事,做的很好,可是进行交流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所谓学海无涯,学习本无止境,又何谈什么“最终结果”呢?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说过:“联想在择才方面的标准是‘善于总结’”;另一位老总说:“学历文凭只能代表一个人的静态能力,而学习才是一个人的动态、实在可用的能力”;还有一家闻名全球的会计事务所在北大招聘员工时,只看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因为这两样反映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并不是看所谓的文凭。
第四篇:辩论赛-奋斗比机遇更重要陈词
在人生道路上,奋斗比机遇更重要
谢谢主席。大家好!奋斗与机遇,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它们同样作为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人生的道路上它们二者缺一不可。刚才正方一辩的发言,听得我是胆战心惊。要是缺少了机遇,我们的奋斗就不会有结果,那我们还成天这么辛苦的干什么呀,还不如,找个树桩等兔子呢!对方辩友,可不要做机会主义者哦!我方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比机遇更重要。
第一:奋斗是一种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任何人的成功都绝非偶然,点滴的进步都是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等价换来。科学家爱迪生实验了2700多种材料才找到的适合做灯芯的钨丝,靠的是什么?奋斗。艺术家达芬奇画了几百次鸡蛋才有了梦娜丽莎神秘的微笑,靠的是什么?奋斗。著名作家,教育学家海伦凯勒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却克服艰难险阻著成了感动世界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靠的是什么?奋斗。人生是一段充满艰难险阻的旅程,如果想到达光明的终点,除了奋斗,我们别无选择。
第二:奋斗是取得人生成功的主导因素。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决定它的性质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通过内因起作用。在这里奋斗既是内因,机遇则是外因。个人的成功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在相同的条件下,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就会有很大差别,如果离开自己的主观努力,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
奋斗是机遇的前提。巴得斯有言:“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而一切的准备又都是奋斗的产物。机遇不可能从天而降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一个人的成功有偶然的机遇,但是偶然机遇的背后,却蕴涵着必然的奋斗。只有奋斗了才能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并利用好机遇;只有奋斗,才能体现出机遇的意义所在。
第四,即使把握住机遇,成功也并非唾手可得。假想一下,你通过自己的奋斗抓住了机遇,那么,你就能够卸甲归田,颐养天年了吗?不,当然不是。人生的漫漫长路上,荆棘丛生,坎坷异常,你即使有幸能少走一些弯路,也不代表你的人生就处处艳阳高照。能陪伴你克服艰难险阻,帮助你从失败中站起来的,只有奋斗精神的感召和对与胜利的无限执着。这些是偶然的机遇永远无法替代的。机遇是偶然的,它作为成功一种外在条件,其本身并不导致成功。化学老师告诉我们,有反应物而没有催化剂,反应虽然进行得不快,但是仍然可以进行;但是只有催化剂而没有反应物,反应是绝对不可能进行的。在这里,奋斗就是成功的反应物,而机遇只是催化剂罢了!我们如何能说催化剂比反应物更重要?我们又如何能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比奋斗更重要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懈的奋斗,因为奋斗是人生道路上永不褪色的主题,只要奋斗,就一定会有希望。
你要,或者不要
机遇,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努力或者不努力
人生,就在那里,一定或喜或悲。
第五篇:自我激励比外部激励更重要—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对方辩友一直在试图证明外部激励比自我激励重要,可是对方辩友证明使我感到迷惑。
问题:(现场总结)
1、混淆概念(如:外部环境≠外部激励成名≠成功)
2、以偏概全(集中针对人力资源学中的激励,忽略了心理学、社会学中广义的激励概念)
对方辩友的论证过程,仅仅证明外部激励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可以发挥作用,但远远不足以证明外部激励更为重要。
以下我将从三方面再次阐述我方观点:自我激励比外部激励更重要。
首先,哲学理论层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正所谓,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贱,自强者成。就连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也指出,激励别人得首先激励自己。自己没有积极性,如何调动他人积极性?自己缺乏信念,怎能使别人产生信念的?自己丧失冲劲,如何激发他人的冲劲;自己丢掉前进的决心,怎能带动他人前进?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由此可见,那种激励方式更为重要?当然是自我激励!
其次,价值取向层面。我方立论时已经强调外部激励具有依赖性的特征。长期过分依靠外部激励,过分强调外部激励的重要性。难道不会使人丧失自身斗志吗?难道不会使人产生惰性情绪吗?外部激励一旦消失,激励对象会不会就此停滞不前?会不会由此怨天尤人?会不会因此守株待兔,等着天上掉馅饼呢?
由此可见,那种激励方式更为重要?当然是自我激励!
最后,客观事实层面。古罗马有句名言,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无论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还是饱受摧残的史学家司马迁,这些惊天霸业、鸿篇巨著无不是强大自我激励的产物。无论是没有四肢的演讲家尼克胡哲,还是全身瘫痪的物理学家霍金。这些光辉思想,伟大科学无不是持续自我激励的结果。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由此可见,那种激励方式更为重要呢?当然还是自我激励!
在此,我再次重申我方观点:自我激励比外部激励更重要。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