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挖掘文本思想 激发情感体验
挖掘文本思想
激发情感体验
1诵读分析歌词,体验情感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歌词是作者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结晶,它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以及丰富的情感,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立场、态度、爱憎。诵读分析歌词,是加强歌词理解的最佳手段,是体验音乐情感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当学生接触一首新歌时,首先通过朗读歌词,引导学生学生初步理解和认识歌词所表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逐段逐句地分析研究,更深地理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意图、情绪、情感,从而在歌唱中通过歌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升华学生的体验情感。
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的歌词极富感召力,教学时通过对歌词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悲壮的情景故事图;许多学生伤心得热泪盈眶,他们仿佛看到了小英雄王二小惨死在敌人的刀下,鲜血染红大地的情景。教学实践表明,由于教者能引领学生有情歌词朗读,细致歌词分析,学生对歌词内容有了深入的体会。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的铺垫,在此基础上再来学唱歌曲,在丰富的“音乐想象”中,较好地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2把握旋律节奏,体验情感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强烈的。它以旋律、节奏塑造出的音乐形象,能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情境中。悠扬的民族乐曲让学生感受其素淡、清远的韵味;奔放的旋律使学生产生热烈、激情的震撼;轻松欢快的旋律令学生心情愉悦,产生欢跃的情境。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可选择一些节奏感强、情感分明的乐曲,让学生欣赏,以此感受不同规律带来的不同情感感受,体验音乐的魅力。如《牧童短笛》、《我们的田野》、《赛马》、《丰收之歌》、《国歌》等。例:在欣赏乐曲《蜜蜂》时,学生从小提琴那纤细明亮的声音,紧密短促的节奏,上下颤动的旋律中,感受到蜜蜂轻盈的舞姿和上下飞舞、辛勤劳动的情境,从而产生了喜爱蜜蜂、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此外,对于节奏的把握,可通过“伴奏”的方式,训练学生的乐感。如教学《过新年》一课,可让学生为其中的“咚咚锵”
伴奏;教学《钟表店里》一课,可让学生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不同的乐器分别敲击节奏来表现大钟、小钟、秒钟在钟表店里开音乐会的欢乐场面。通过“伴奏”,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气氛,而且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理解。
3感悟主题思想,体验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他还说,“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化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揭示歌曲的思想之美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需要。
3·1找准主题内容切入点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找准主题内容切入点,从题材上把握教材的思想性。如可利用中国优秀民歌《我们把祖国爱在心里》、沂蒙山小调》、《我们的田野》、《我有一支歌》等歌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利用革命历史歌曲《我的祖国》、《国歌》、《保卫黄河》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可结合《劳动最光荣》等歌曲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结合《春天在哪里》等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此外还可以利用国外优秀音乐进行国际主义教育,也可从每一首乐曲的主题出发制定具体的思想教育要求。如《长江之歌》这首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描写了长江的气势雄浑,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2揭示背景深挖掘
然而,有些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比较深沉,加之小学生收到生活经历的限制,有的很难理解和体会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因此,必须依赖于创作背景的揭示来领悟。例:教学冼,为了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强烈情感和作品所表现的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解放斗争和英勇不屈的坚强性格。教学前可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冼星海的生平事迹材料,加之教者的讲解,从而揭示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当时,作者在黄河边考察,看到黄河艄公与波浪搏斗的情景,从中领悟到了劳动人民与大自然搏斗的伟大精神,于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之后,冼星海用六天时间便完成了这部显示民族精神、民族风格的乐曲。乐曲吸取了地方民歌特点,运用了劳动号子“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表现形式再现了劳动人民苦难深重的历史,迸发出了民族奋斗的精神火花,激励着中国人民为解放而奋斗抗争。通过对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大门。
总之,“音乐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增强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有自觉积极主动钻研教材,不断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才能更好地完成音乐审美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1)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8
(2)陈蕾,重视音乐教育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J],新课程(小学版),2007(Z1)
第二篇: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要]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情感体验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实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实践体验、角色体验、榜样体验、对比体验等多种体验形式。
[关键词]体验实践角色榜样情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74
在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说教,而应该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以及培养能力、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也只有做到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更好地合作,交流方式更加灵活,使学生获得更多表现自己个性的机会,才能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实践体验、角色体验、榜样体验、对比体验等多种体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实效。
一、实践体验
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事物,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密切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即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促使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材中的知识都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去重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达到体验、发现、探索和领悟的目的。
实践体验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参与社会调查、辩论、竞赛、采访、实际操作等。这些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合作精神得到树立,道德品质得到内化。
例如,在学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时,笔者结合我们梧州市开展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收集家庭、社区、商业区、旅游景点等存在的问题及不文明行为,然后加以整理邮寄给有关单位;另一方面让学生对“青少年怎样为家庭、社区、校园的环境保护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学生怎样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做贡献”“怎样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等问题展开讨论,在班级开展评选“文明学生”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很好的情感体验机会,而且升华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学生对此反应强烈,讨论气氛热烈,学习兴致高昂,决心向陋习告别,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达到了思想品德课所要求的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实现了知行统一。
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对书本知识理解透彻,而且通过体验,懂得了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有家园的必要性以及讲文明礼貌的重要性,继而使学生产生保护环境和讲文明礼貌的强烈渴求,并对学生将来的行为产生指导性的作用。
二、角色体验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角色体验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形成情感体验,增强对道德的理解,激发道德情感,使之内化为道德认识和某种行为规范,形成价值观,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笔者班上有两个学生由于平时经常违反纪律,所以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教育。但这两个学生不但不接受教育,还认为是教师对他们产生了“敌意”,专门找他们的“麻烦”。于是在《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的教学中,笔者请这两个学生来当一天“老师”。让他们给全班学生上一天课、批改一次作业、布置一天的班级工作、找当天违纪的学生谈心等。通过这一天当“老师”的经历,他们认识到了教师工作的辛苦,认识到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并没有专门找谁的“麻烦”。从此以后,这两个学生逐渐转变,违纪的行为少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还主动帮助教师做一些班级工作,发现有其他学生违纪也会积极地对他们批评指正。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到了教师工作的艰辛,从而产生了心灵上的震撼,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用来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这样也就真正实现了思想品德课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榜样体验
在思想品德课中适当地引入“榜样”激励学生,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榜样的事迹来感动学生,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召学生,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榜样”的熏陶。
例如,在七年级《把握学习新节奏》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请我校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的往届毕业生回校给七年级新生做学习动员。这些优秀的毕业生不仅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还讲述了知识对当前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听得很认真,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优秀毕业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
地联系这,联系那,存在着严重的脱离文本的倾向。至于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课外知识和文本对话的目标等都未做任何介绍,这样会大大影响文本对话的效果,甚至让学生觉得无趣和厌烦。另外针对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出现的随意读、滥读的现象或认识理解上的偏差也未能及时予以纠正。
4.学生在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中由于师生关系不够民主和谐,学生怕出错、被嘲笑等,使学生不敢让真实的自我参与到对话中来。另外,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学生的自我评价、倾听和反思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
针对上述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实现有效的对话教学呢?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一、师生对话
1.教师应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把话语权还给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和能说,并平等地倾听学生的想法。通过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和合理的期望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2.教师要善于有效提问。提问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形式是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这样问:“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大家对某某同学的说法有什么意见?”“还有其他想法吗?谁愿意再补充一下?”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教师需要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层次性问题。另一种形式是学生向教师提问。对此,教师要把更多 “问”的权利给予学生。
二、生生对话
1.话题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生生对话的有效性,所以,教师预设的话题和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话题,都要符合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基于共同的话题积极地进行交流、倾听、反思。教师要注意适时介入到学生的对话过程中,对已游离于主体之外的话题及时予以引导。
2.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对话讨论中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训练思维、锻炼能力,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也可以让学生对同学的表现加以评价,尽可能把师生之间的问答变成学生之间的讨论。
三、生本对话
1.首先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这种对话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将课本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多元理解,对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可能生成的问题有所准备,以便更好地处理课堂问题,恰当地引导对话和交流。
2.接下来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多的对话时间,再经过目标引导,使生本对话能够有目的地进行。由于学生间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时不应以自己的理解来衡量学生理解的正确与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另外,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也可采用默读体悟、速读思考、朗诵感受、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热情。
四、学生与自我对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其四大要素,而真正的“意义建构”则要在学生与自我对话中完成。
1.反思和自我评价是自我对话的重要途径,对于课上交流的问题可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课后进一步地思考和整理总结,并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
2.可通过学生的作业等途径来了解学生自我对话的效果,同时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在自我对话中敢于内省,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
将对话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对推动政治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对话教学在政治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正确的解决对策,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对话教学。
[参考文献]
[1]侯民吉.从建构主义教学观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2]李红梅.让“对话”走进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2(22).[3]秦玉莲,刘春生.新课标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3).[4]蔡桂荣.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15).(责任编辑袁妮)
第三篇:情感体验——把握思想品德课的活力源泉
情感体验——把握思想品德课的活力源泉
自教育部颁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教材的编写体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理念的变革落实到教与学的行动上呢?笔者认为,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活动”和“情感”两条主线,营造富含感染性、趣味性、探究性的情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首先需要教育者能够唤起学习者的“求知热情”,而教育者能否唤起学习者的“求知热情”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是否为求知者提供了足够的亲自经历、亲自体验、亲自发现、亲自研究的求知时间以及求知空间。从教材来看,我们目前使用的人教版《思想品德》紧扣了鲜活的生活主题,体现了“内容生活化,活动内容化”的特色,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能力的三维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激荡、感悟和升华,从而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境界。
一、情感体验是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有效方式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实现其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有效学习,使课程生活成为自己的道德生活和人生体验。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首要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情感体验在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中的独特地位。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不是空泛的教条,而是鲜活的生活场景;不是现成的观点,而是在体验后产生“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他们才能愉悦地接受道德指引,主动地参与道德践行。
1、情感体验适应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和实践的需要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充满个性的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性学习的理想方式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考察、调查等途径进行身体性参与,但目前在教学实际中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难度还较大,不可能事事去亲历亲为。我们在教学中,更多的还是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设计、知识链接、师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态度等身边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想象、探索、思辨、归纳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敏感的心灵受到感染和震撼,就会燃起情感的火焰,课堂也会成为一座冶炼人格的熔炉。
2、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情感体验强调只有通过学习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悟,才能使原来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例如在学习“保
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我让承担校园环境卫生值周任务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建议,这些同学纷纷表示打扫环境的任务太累人了,因为老是有同学乱扔纸屑果壳、随地吐痰,建议学校对同学要加强教育,对破坏环境的人要给予处罚。这种来自于切身感受的讨论所产生的的情感共鸣和教育效果,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每一个学生以真实的自我,面对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时,他们会充分挖掘生活中积累的体验和感悟,融“我”入境,达到主观世界与客观认知的高度融合。产生情感体验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既有情感的刻骨铭心,又有知识的深刻烙印,与其说学生在学知识,不如说学生是在进入人生的信仰之旅。
3、情感体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
引导学生课内外相结合,在生活实际中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价值所在。一直以来,那种“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作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的现象普遍地存在,其主要症结就在于缺乏强烈的道德践行驱动力。蒙田说:情感驱使我们追求未来。情感是鼓舞的力量,在特定的情况下,它可以使人的整个身心都发动起来投入行动,没有道德情感的支持就不会产生自觉的坚定的道德行为。例如在学习“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的内容时,我们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通过身边的鲜活事例,不少同学在情感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生活的细节中体会到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开始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在对“父母的爱”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我布置了“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和“为父母烧一顿晚饭”的实践要求。在此后的小结中,我看到了一颗颗真挚的童心在激动中感慨着、思索着、畅想着„„。
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策略
情感体验是人们在面对事物时在态度上的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内化的过程,是个体的知、情、意在受动、激活状态下的新质生成,整个过程是自由的,更是创造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使其产生心理需要的情绪准备阶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已有的情绪在认知活动中提升到情感水平的情感感染阶段;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活动,引发情感上的共鸣的情感体验阶段;学生在道德践行的作用下又产生新的情感需要的情感升华阶段。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方式都是围绕以上四个阶段展开的。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打造有效激励的“发动机”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人生的引路人。由于思想品德课程的育德功能,决定了教师除了学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热情、正直、宽容等激励性人格特征。古人云“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只有当教师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热情和信仰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
当教师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所产生的情绪和感悟就会在教学
行为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自然流露,如春风化雨感染每个学生的心灵。如在初三年级进行“责任意识”的教学时,我与很多老师一样因自己的人生经验而深知责任感的可贵之处,同时也为当代青少年普遍缺失责任意识而痛惜。这种感受使我们在开展教学前具备了强烈的使命感,在备课、上课、课后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上,教师不再把知识点的掌握作为头等大事,而是真正做到用“心”去引导、培育学生。
2、进行平等的师生互动,接驳灵敏畅通的“传感器”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里,教师居于权威位置,掌控着由“教”到“学”的单向流程,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新课程倡导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力求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人格平等的师生互动,应该充满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应该成为促进师生情感和思想升华的沃土。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应是平等的对话,智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教师要充分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和蔼期待的目光和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的进步和学习成果的欣赏、赞扬、激励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兴致勃勃,学生才能把课堂看作是交换思想的舞台,才能在互相讨论中畅所欲言,才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敏感地体验到情感的涌动。
3、开发课程的情感资源,奏响思想品德的“主旋律”
《课程标准》指出: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实施教学目标。有效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根本途径就是要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发现和体验到其中充满生命力的内涵。思想品德课程资源除了教材外,还包括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报刊杂志、音像资料,各种人文景观、实践活动场所,个人的生活经验等等。可谓是生活处处有德育资源,顺手拈来皆可引用延伸,这种鲜活的生活气息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的创生过程,通过热情参与、积极探究,形成对知识的个人化理解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本质而言,一切道德规范都是出自于人性的追求和需要,蕴含着的是人类美好的愿望与追求。无论是教材,还是时事新闻、生活体验中都有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教材中俯拾皆是的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时事新闻中的振奋人心的建设成就,个人生活体验中对真、善、美的心灵触动,凡此种种无不扣动每个人的情感心弦,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发挥着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例如,在学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学生往往会觉得比较空泛,甚至会因多元文化的渗透而显得冷漠。我在上课前让学生准备收集三个方面的材料:对他们影响深刻的古代格言;最佩服的中国历史人物和“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后世界舆论的评价。此举旨在多维度地链接起
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个人体验,让他们自己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随后的课堂上,同学们热烈的交流、理性的分析在每个人的心中奏响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强音。
4、营造生活化学习情景,形成情感共鸣的“场效应”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人为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想使学生有效地获得这些知识,就取决于教育者能否恢复那些被遮蔽了的知识背后的本来面貌。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富有情感的语言描述,形象生动的投影、录音、录像、教学课件等电化教具,实物展示、小品表演等,都可以让学生“触境生情”。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做到以境生情,以疑引情,以趣激情,以思入情,使学生由直觉引发的道德情感,升华到理性的道德情感。
学生在情境交融的场景和愉悦的心境中学习,还会产生一种互相感染和激励的的“场效应”,每个学生都仿佛是一个带电粒子,接受“情感场”的作用,并且作为“情感场”组成的一分子,发挥自身能量,产生交互作用。在这样的“场效应”作用下,情感活动弥散、笼罩于整个课堂中,教学的主体会实现能量的升级──思想、情感、意志等人格因素和认知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5、提供实践的参与机会,把握人生旅途的“方向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操作,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心灵的真实感悟中产生新经验,并由此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其个性成长。在亲身践行的过程中,学生会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和欣喜等个人情感,使自己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活动本来就渗透在他们的每一项生活内容之中,一般不需由教师去刻意安排。但为扩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教师还是应按照《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组织一些社会调查、人物采访、对话交流、实地考察、模拟法庭、主题设计、文娱表演等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参与机会,并通过看周记、总结等形式去关注他们的真实体验。我校为学生设计了一本的《三自教育手册》(“三自”即自省、自律、自主发展的简称),要求他们通过“周周记”反思一周来的进步体会和不足之处,写下最不满的事、最开心的事和最想说的话,教师每周阅读一次并写下评语,这就能及时把握学生在生活中情感体验的脉搏,及时帮他们扶正在人生起步时的“方向盘”。
第四篇:多向拓展激发情感
多向拓展激发情感
——多向拓展古代诗文教学例谈
广东省佛山四中郑晖燕邮编:528000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之一。而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鲜明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美好的情感已成为悠悠几千年历史的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悲悯弱者的情操让杜甫吟咏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绝叹;是思乡恋故的情感让张养浩独吟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是亲近大自然的情愫让陶渊明不忘“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情趣;是旷达恬淡的胸襟让苏轼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慨叹;是忧国忧民的感情让范仲淹吟哦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绝对;是奋发进取的激情让曹操激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积淀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后代子女的巨大财富,在浩瀚如海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蕴涵者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如“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与宽容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负责精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团结自强精神,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中国之所以有今日之发展必不可少的就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了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和精神财富。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借助课本中的古诗文作多向的拓展延伸,既可以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大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平时教学中,我主要用以下三种方式拓展古诗文,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想象式拓展诗文,激发悲悯弱者的情操和思乡恋故的情感。
想像是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再现或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包括再造想像与创造想像等。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丰富的想像。当学生驾驶想像的骏马驰骋纵横的时候,心中的爱憎感情就会不可阻挡地迸发出来。
1.再造想像:
再造想像是在感知语言、绘画、旋律等载体时显现具体形象的过程,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例如学习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根据注释理解了诗句后,让学生把杜甫当时的困窘的情形,当时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下来,塑造出当时杜甫的形象。在学习描写的过程中,就能深深地体会到了杜甫对当时百姓的无限同情。又如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词,让学生跟随着作者,以第一人称写出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再造想像无疑会激发学生的悲悯百姓的情感。
在古诗文中,思乡恋故的愁怅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如读到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时,我们不妨以“一个清寂的夜晚,我客居在洛城里,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优雅的笛声,仿佛„„又仿佛„„”这样通过学生丰富的想像,把作者那种思念故乡之情再现出来。
2.创造想像
创造想像是对新形象进行重新组合、融铸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教《卖炭翁》时,设计了一篇以“卖炭翁遭劫后”为话题的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作者留下的余韵补写出来。看下面是学生写的一个片断:“你看,卖炭翁干瘦如柴的手在凛冽的寒风中颤抖,布满皱纹的嘴角在抽搐着,想要辩解什么,却又无能为力;想要大喊一声“冤枉”,却又哑口无言;想要向人们求助,人们只是埋头走路„„无奈,加上无奈,一切在寒风中叹息,绝望的眼角挤出了两滴老泪。他孑然一人,孤零零地在街上徬徨,嘀咕着„„”
二、联想式拓展诗文,激发亲近自然的情愫和旷达恬淡的胸襟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用此种方式来拓展诗文,可以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亲近自然的闲趣,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旷达恬淡的胸襟。
1. 类似联想
学习《三峡》,可以联想延伸学习《与朱元思书》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这些景物描写都传达出古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习《陋室铭》,可以引导学生产生相似联想,参观一下陶渊明的居室“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激发学生体会到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胸襟却那般的旷达恬静。
学习《醉翁亭记》,可以找来宋代黄庭坚一阕隐括欧阳修《醉翁亭记》 的《瑞鹤仙》进行相似对照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亲近琅琊山风景名胜的想望。
学习了吴均《山中杂诗》的“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即联想到王维《竹里馆》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即联想到陶渊明《饮酒》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联想到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等等,这些统统都是亲近自然,恬淡致远的心境所凝聚的名句,这些名句的拓展,向学生展现了一个清幽自然的境界,当然学生也会为之向往。
2. 对比联想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也可以联想到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中的名句“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把马致远的深秋羁旅图与刘禹锡、毛泽东的秋景图作一对比。
《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与曹操的建功立业思想则相去甚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联想式的拓展,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准确地把握诗文的思想内容,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激发亲近自然的情愫,旷达恬淡的胸襟。
三、评说式拓展诗文,激发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奋发进取的激情
1.感受
教了《过零丁洋》,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写一写感受:“当我读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时,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拓展,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悠悠几千年中华历史上的热血报国之人,如屈原、林则徐、岳飞等,毫不迟疑地写出报效祖国的决心,念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诤诤之言。
在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学过的杜诗中是怎样描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有的学生会说出《石壕吏》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可以看出,战争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衣食无着,就连老妇人也被逼上战场。有的学生会说出《春望》里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以看出,诗人对国家的前途深深地忧虑。
2.评价
教《出师表》时,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事迹、传说、俗语还有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作文。
教《孙权劝学》,把孙权“年长乃学,学有所成”的变化与方仲永的变化进行评议,就可以引起学生警醒:只有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才有作为。
教《龟虽寿》时,读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以引发学生评议曹操有志干一番事业,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的思想。在评价时,也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既可联想到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可以用其他一些老当益壮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廉颇,黄盖,邓小平等。如此拓展开来,就更能激发青少年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
教《岳阳楼记》时,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联想古代及近现代的仁人志士,评价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这时,学生脑中会涌现“古仁人”,如吟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与民同乐的欧阳修,愤而自投汨罗江的屈原,„„也会闪现“今仁人”,如书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孙中山,“为中华山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等。
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情趣,尽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诗文中,只要我们多向拓展,善于挖掘,学生一定会深受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第五篇:挖掘文本情感因素 (黄红军)
挖掘文本情感因素
充分实施情感激发 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五邑碧桂园学校小学部
黄红军
摘要:
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调动和利用情感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情操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情感激发,教师首先要优化自己的性格,具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其次,教师还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努力吃透课文,仔细挖掘每篇课文中丰富的情感因素。更重要的是,上课要灵活机动,积极探索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自然、活跃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
情感因素
情感激发
情感体验
有效教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对学生情感、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调动和利用情感因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情操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然而,有时候我们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但是结果却往往事倍功半。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原因:第一,情感把握不到位。有时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或者仓促上阵,本身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把握不准,就不可能把作者寓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出来,因而始终无法引起学生的心灵的共鸣。第二,单纯依赖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诱发学生体会情感、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有的教师在指导有感情朗读时,不是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去深刻理解、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和蕴含的情感,而是单纯依赖朗读技巧,致使情感领悟与有感情朗读完全脱节。第三,情感不协调。
在教学中,有时教师无意中忽略的一些细枝末节,会破坏本来很不错的教学情境。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是一首诗、一幅画,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不仅能给学生以语文知识,而且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要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执教者的情感投入是关键一环,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这种情感的激发呢?
一、教师要优化性格,具有良好的情感修养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指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情感具有传染性,教师的情感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在上课时,我们绝不能只是把语文课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以至于把活活的语文教材讲“死”,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严重影响语文课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其次,要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人曾说过:如果孩子因你的存在而愉快、开心,那么,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孩子因你的存在而痛苦、拘束,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
二、备课要吃透文本,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
《新大纲》反复强调,教学课文时一定要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不仅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也为小学语文教学达到《新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展示了一条有效途径。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功能,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只有在备课时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用真情掀动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被深深感染。此外,在教学中,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课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教师只有在认真备课上下功夫,才能做到严格依托文本,准确渲染一种情境,或愉快,或悲哀有效地引领学生顺着这种情境去深入地学习课文,让教师的情、学生的情、作者的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这就告诉我们美读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做到读者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这种美感,只有情感的投入,尽情的美读,品味语言来感知。在教《秋天的雨》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段落反复朗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三、上课要机动灵活,运用不同的激发手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鲜活、灵动的学习的平台,绝不能一成不变地让学生呆板机械地死记硬背和生吞活剥地接受吸纳语文知识。只有探索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1.运用语言激发感情
首先是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将文字表达的情感变成易于理解的具有情感的声音。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进一步满怀感情地范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达成情感的契合。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地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那么阅读也随之被学生所深爱,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这是一篇催人泪下的文章,凡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每每读来无不为之垂泪,浮想联翩。然而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则感到比较陌生。因此让他们了解作者的感情,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有一定难度。怎样让学生身临其境而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呢?在范读时,可配用哀伤的背景音乐,当读到:“多少回„„多少回„„多少回„„”时,配以紧扣主题的视频画面,深沉的音调,声情并茂。如果执教者全身心的溶于作者的情感之中,就会为之而哽咽,这样,学生被教师的范读带到了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拨动了孩子们的心扉。
又如范读《荷花》一文,教师应以柔美的音韵,绘形、绘声、绘色,使学生在听读时不知不觉进入意境,唤起内心的视象,仿佛置身于荷塘边,感受着荷香、荷色、花姿,并从中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净化。因此教师在范读时的情感投入,能
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以美的情境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一段美的情境会省去我们教者多少繁琐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升华情感。比如:配乐范读,创设并引学生入情境。(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闭目体会荷花池的美景)“同学们,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些情境地创设显然大大优化了教学,节约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感悟、积累语言文字。
其次是用体态语言激发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帮助学生运用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2.用艺术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相声、小品、话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拿过来,运用于语文教学,使得课文描写的形象变成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的形象,就能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
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在情感的体验上得到很好的满足。尤其是某些特色课文,比如童话故事,可以运用表演和分角色朗读体验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文章的情脉而发:有的音量适度,快慢适中,如滔滔激流震撼心弦;有的又如春雨霏霏,滋润心田。通过朗读,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趣,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3.运用多谋体手段激发情感
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尤其是涉及风景和风土人情的课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课件制作,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阅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在加深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如:我上《荷花》一课时,充分运用多谋体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环节: 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你画面!
师:一曲优美的《出水莲》,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我好象看见一个仙女在亭子里弹琴,亭子旁边是满池的荷花!又好象看见有一大池荷花在随风飘舞!清风徐徐,微波粼粼,满池荷花在大自然的沐浴下轻轻摇曳,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遐思!
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板书课题:
3、荷花,齐读课题)
师:想看看荷花吗?
生:(齐答)想!
师:那就跟着我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课件播放荷花录象)
多媒体直观生动的画面、悠扬舒缓的音乐,更加能唤起孩子们无穷的乐趣,读起课文来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重理智控制,轻情感沟通。而新课程理念强调从理性与情感统一的高度来驾驭和实施教学活动。情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催化剂,能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在轻松、自然、活跃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罗曼•罗兰也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语文教师要把真挚的情感传到学生身上,自己必须先有情。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应是一根贯穿于始终的红线。要真正达到这种投入也并非易事。作为教师应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学素养,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产生激情;其次,要有一定的语言素养,才能将你的激情传给学生,将你的真知灼见有效地授予学生;同时,还应有适当的方法,教师只有刻苦自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情感的畅快投入,做到有张有弛,恰到好处。只要我们以孜孜以求的态度去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就能在语文教学投入情感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柳《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文萍《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自强
《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尤克•巴班斯基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