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叶曼老师讲解的《易经》文字笔记
叶曼老师讲解的《易经》文字笔记
原文地址:叶曼老师讲解的《易经》文字笔记(1)作者:明空无二
本博文内容随学习进度会随时更新,如果内容没有听或没有来得及记录、或没有值得记录的内容,内容就不反映在博文中。
本博所有原创博文均可自由转载,因涉及佛法见地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
01a:
人的细胞横向切开在显微镜下看都是“太极图”模样。
03a:(1)《易经》中有道(形而上)、象、数。从伏羲到孔子经历了3500年。
(2)“错综复杂”四字出之《易经》。
(3)没有孔子的《十翼》,《易经》应用就上升不到“道”的层面。
(4)《易经》乃《十三经》之首。(5)《系辞》不是孔子做的。(6)离了“象”就没有《易经》。
(7)山上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言语伤人比用器械伤人更可怕和让人难受。
03b(1)神无方,易无体,唯在变。
(2)六爻中上两爻表天,下两爻表地,中间两爻表人。俗语“不三不四”,就是骂你“不是人”。
(3)六爻关键是时间、位置,最关键是“情”,通“情”达“变”,不但要通法、还要通“情”。
04a 易之“数”
(1)姓,女人生也。母系社会遗风。“夫妻制”由周文王制定。(2)《连山》以艮卦为首,《归藏》以坤卦为首,老子赞叹《归藏》。
(3)刚强的人易死。(4)叶曼老师大概在2000年前讲的《易经》。
(5)《周易》以乾卦为首。周朝创建了800多个封建国家,即“封建制度”。
(6)卦中,“一阳(爻)为阳卦,两阳(爻)为阴卦”。离卦就为阴,坎卦是阳。阴甚至不能在阳之上,只能“承接”阳,所以阴以“柔顺”为主。
(7)盛世少算命,易经和干支配合起来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年代。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才算命。
(8)十传、河图、洛书都不是孔子做的,后来的考证都有证据。
04b(1)孔子和老子都是从《易经》中出来的。
(2)圣人以“神道”设教。教化也。趋吉避凶也,自己变化也。真正的“神道设教”是有个上帝、大梵天等的。(3)卦者,挂也。
(4)伏羲、周文王、孔子是三位对《易经》创立和发展的圣人。
(5)商朝还重鬼神,到孔子则是“敬而远之”。
(6)真正的政治家只有孙中山,现在的多为“政客”。“三民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7)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重视的的“人道”,“乱世”才谈鬼神。
(8)周朝之后认为,神是按照人的思想演绎而来。(9)治人道为第一,治神为第二位。(10)身、心同体,心、物一元。
(11)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不愧天地,不用拜神。(12)佛言,“一切唯心造”。就是神无方,易无体,“阴阳不测之为神”。神乎明之,靠乎其人。(13)左腿有病治右腿,右脑有病治左脑。
(14)不但人体是个“小宇宙”,一个地方都是“小宇宙”。(15)身体得病,原因是个是“过”,一个是“不及”。易经的观念是整体平衡,中和,怕“过”,怕“不及”也。
(16)打坐就是“水火既济”的过程,即坎水是肾、在上面,从上腭落下,离火是心、在下腹部开始上升。
05a(1)
好的中医必须懂中医。
(2)
孔子生在公元前551年,身高1.92米,力气非常大,文质彬彬,极其谦虚。
公元前551~600年的50年间,世界最聪明的人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都出生这个年间。(3)孔子的父亲在70岁时才遇到17岁的孔子母亲,“野合”而生出孔子来。父亲的大太太有一个儿子,但是瘸子,他故名“孔老二”。孔子三岁时父亲死亡,受到大妈的欺负、颠沛流离。
15岁开始发奋学习。
30岁“好礼”处事、待人“立起来”;
40岁“不惑”已接近“仁”,“知其(礼)所以然”了,敢爱、敢恨; 50岁知道了“天命”,前半生是把他自己的“业力”了解,40-50岁之间孔子主要措施是大收弟子。
到51岁才开始第一次做官,做“中都宰”(京城的市长),三个月就“大治”,然后升为“司空”(内政),然后升为司法部长“大司寇”,辅佐鲁定公的“甲骨之会”(一个著名的“外交会议”),孔子在这次会议上慷慨陈词,漏了一手,把五个城池给了鲁国;后孔子发生“毁三都”事件,被贬,后在边疆等了三天,没人理他。
离开鲁国54岁周游列国,在外漂泊了14年(前述在鲁国做官也总共才3年),68岁回到鲁国,73岁就死了。在他会鲁国的5年里干了很多大事,例如,定礼制、作《春秋》、68-70岁数时开始赞《周易》等。
春秋时代是人道、鬼神思想的大“分水岭”时代。子不语“怪力乱神”。纣王的曾祖父“射天流血”,不敬天,周朝讨伐商纣的理由就是“纣王不敬鬼神”。
周文王对《易经》64卦的第一位宗旨就是“趋吉避凶”,第二步“神无方,易无体(神还有,但找不到地方了)”,第三步是“用神之道,存乎为仁(没有神了)”。这种思想酝酿了好几百年。
《洪范》书中,机子说:有难时怎么办?第一问“自己的心”,第二问读书人的“士”,第三问民,第四是算卦。《易经》最流行的是西周时代。
(4)孔子给《易经》一个全新的面目——“人道”思想。(5)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含义:“有所自(自己所做),有所然(有所收获)”,这实际上完全就是一种“因果报应”的思想。老子和孔子时代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天”是一个人类不可抗拒、不可左右的东西或规律,只能“泰然处之”地接受它,已不能转变它,这个规律就是“因果规律”。天是听老百姓的。(5)欧阳修说,《十翼》不是孔子做的,孔子是拿人和天来解释《易经》的。
(6)孔子说,“六爻”的变化不是随便的,是完全遵循“因果规律”的,不懂佛法不能深层次来了解《易经》,易经和老子的关系太大了,老子说,“人类是不能和64卦来讨价还价的”,人,得意失意,好事坏事,这就如同人给佛供了几个苹果想改变命运一样的荒唐,因为佛还有“三不能”啊!
05b(1)佛“三不能”有“定业不能逃”。
(2)处胜不能骄傲、败不气馁。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就是自然律,整个在变化,没有一个是“常”的。
(3)64卦包括了宇宙而没包括鬼神的演化规律。神无方,易无体。
(4)东汉时把天干、地支加到了《易经》中。(5)整个的中国医学都是从《易经》中出来的。
(6)“河图、洛书”都是“炼丹术”。魏伯阳、陈抟讲的就是“炼丹术”,否则你不懂易经就不懂这这两位的讲话的实质。
06a 老子和《易经》的关系
(1)老子和《易经》的关系极其密切。
(2)在西方,除了《圣经》外,翻译最多的外籍经典就是《道德经》。实际上老子的思想多数都出之《易经》。(3)老子就是个“易经专家”,道家是《易经》的“别派”。(4)《易经》讲究的就是:时、位。
(5)老子收益最大的《易经》是《归藏》(以“坤卦”开头)(到了周易的周朝才以“乾卦”为主)
(6)“两股深藏若虚”。真正经商的绝不摆场面,而是把自己藏的深深的,好像什么也没有;有学问的绝对不是每天把学问每天挂在嘴头,要谈点“风花雪月”;学佛不要每天在家里都是佛啊佛啊的,让家人讨厌,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好了。每天显摆自己的多是“半瓶子醋”。
(7)真正的大智慧是“大智若愚”,这是“坤卦”之德,是“收藏、退守、权让、柔顺”(老子);最高的道德是“上善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乾卦是“直冲的”,君子要自强不息(孔子)。
要“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这是“帝王术”,不是权术啊。感情方面的纠纷必须解掉。
不逞强。柔弱才生,刚强则死。老子讨厌“刚强”。(8)道是“本”,用是“末”。不要“舍本逐末”。
(9)“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道德经》为道教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10)老子出函谷关真正是去了秦国。
06b(1)《道德经》是唐玄宗给它起的书名。老子就是姓“老”,唐玄宗给他起的姓“李”。!(2)“有”和“无”二者“同出而异名”。(3)三人成“众”。
(4)道家和儒家都认同“负阴而抱阳”。
(5)必须回到原位,人一定会死,这就是“常”,“不知常,妄作凶”
天下没有永恒的东西,一切都是“无常”。(6)老子反对“亢龙”,“亢龙有悔”。物壮则老。(7)30岁之前可以赖父母,但30岁后之后靠自己。(8)韩信虽能受“胯下之辱”,但不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07a
易之“数”
(1)《道德经》就是《易经》的别派,中国人有《道德经》、《易经》的基础,所以非常容易接受大乘佛法。
(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身教”胜于“言教”。人,真正要“效法天地”。不要恃功、居功,“功成而不居”。孙中山。
(3)春秋时是“易(经)、老(子)”并称。(4)《道德经》不看,老板做不好.(5)“数”代表自然现象。
(6)蓍草在北方就叫“臭蒿子”,第二年在枯草上直接生出新芽来。蓍者,“不老”之意也。
(7)算卦中的数这这个“自然律”是不能“讲价还价”的。(8)例如,49,七天,释迦佛7天悟道。金、木、水、火、土、日、月
(9)“道生一”,就是“无极生太极”。原子里面的形状就是“太极图”。
(10)打坐中通了任脉、督脉都不算个啥,主要是“奇经八脉”,这些脉都是单独的,没有一个“成双成对”的。
(11)天圆地方,“圆”指天是“动的”、不停的,但不能负重,指奇数,马蹄子奇数;
“方”指“静止的”,能负重,偶数,牛蹄子偶数。
07b(1)9老阳、8 少阴(不变)、7 少阳(不变)、6老阴。周易占动不占静。
08a
易之“数”
(1)无极。极,极限也。无极,没极限也、没边际。老子讲的“搏之不得、听之不闻”。
(2)太极。太,“大的没法形容”,最大的。但有了极限、边际,已经“开天辟地”了。
虽然是无穷尽的,但有了一个圈圈,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主要特点就是“大”和“动”。佛家叫“无始”。
这“先天一画”是一个“大动能”。动能如何获得?欲抑先扬,(势能转化成)动能也。如同风箱一样有一个“往返”的力量,必须有一个“相反相成”的东西就是“两仪(阴阳)”。
“——
— — ”的阴阳不是两个东西,是“一体的两个面”,是手心、手背的关系。两仪生四象
(3)易经最大的特点是“数”存在。
(4)自古没有一人把《易经》的内涵搞清楚,因为世界的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在《易经》中反映出来!孔子是把《易经》的人事搞清楚了。。西汉、东汉、中医、现代科学。都在易经中能100%反映出来。
(5)伏羲只是画了八个卦。“卦”这个字是后来算卦的人发明的。
甲骨文中没有“卦”字,只有到周文王之后才有此字,卦者,挂也。
08b(1)伏羲画八卦后又等了2500年周文王才把他变成64卦,“形而上”的东西变成了“形而下”的哲学,孔子把64卦变成人事哲学。
(2)“八卦”是伏羲“超时代”的一种“大智慧”,纯“自然现象”的发现。
(3)卦与卦之间、爻与爻之间都有关系。
(4)“数”是一切事情的“决定因”,“技术”只是为了求得“数“的一种技巧或方法而已。
(5)下面谈一下河图、洛书。(6)天“南”地 “北”(7)算卦就是行“鬼神”之道。
09a
(1)不是因为“河图、洛书”才有的八卦和“大禹治水”。(2)一个卦中,若有“一个阳爻”是“阳卦”,“两个阳爻”则就变成了“阴卦”。
所以,离卦是阴卦,坎卦是阳卦,兑、巽是阴卦,(3)乾(3)坤(6)、坎(5)离(4),这些“对卦”的总的爻数是九。其他,如是否、对错、曲直、黑白等,总和都是9。
(4)道家和儒家都认同“负阴而抱阳”。
(5)太极中的这个动力叫做阳,不能只去不回啊,所以必须有个返回的“相反相成”的阴。
(6)国外以证实经络存在,“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阳跷、阴跷。。)”只有打坐有成就的“过来人”会发现“奇经八脉”是真实存在的脉络。但开刀是找不到的,法国人说:奇经八脉中真实存在的。
09b(1)炁化、形(状)化、(物)质化。世界形成的过程。无极中,凡是一旦有个叫个“无极”的东西,就一定有个“太极(有)”出来了,因为“有无相生”啊,这就是佛家讲是“一念无明”,五行出来了,相生相克,天干、地支,阴阳,东汉把五行放进去。
(2)天坛在南边,地坛在北面。
(3)河图中,一二三四五,在里面,是“生数”,是“先天的”境界,动态的;藏在里面。
六七八九十,在外面,是“成数”,是“后天的”境界,在外面,静态的。
10a
(1)太极图横剖面剖开是“细胞的形状”,“洛书”中1-9的路线就是“电子”走的路线。
(2)太极中“往复、抑扬的动作过程”叫做“炁化”
10b(1)印度只有十六罗汉,中国给加上了降龙和伏虎罗汉,故“十八罗汉”。
(2)64卦中“数目的变化过程”本质就是“炁化”的过程。世界形成就是从炁化(人体叫“炁化”,自然界叫“氤氲”)、形化、质化。
(3)天下的事情都是在反对、对抗、矛盾中的“统一”。64卦中6爻中每一爻都不能随便变动,都是至关重要的,“牵一发都动全身”,要“见微知著”,即“机”也。每一爻都是慢慢变化的。
每一爻之间是一定的顺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一定要掌握事物发展的“机”也。
只有“地山谦卦”六爻是爻爻吉祥。中国人“忌满”,满招损也。
11a下面讲易之“文”。
(1)卦辞是周文王是做的,爻辞是周公做的。这些都成于周朝的初期。
周公(老三)和蔡叔(老二)是周武王(老大)的亲弟弟,周武王死的早。周文王有三个儿子(武王、蔡叔、周公),周武王的儿子继位的叫“周成王”。
(2)悔,忏悔。吝,错了仍找理由强词夺理。(3)卦辞、爻辞联合起来叫《经》。
《春秋》是孔子做的,叫经,《春秋》的传有《公羊》、《毂梁》和《左丘明传》。
(4)《十翼》是辅佐《经》的。
(5)《易经》的“经”本身只是用来占卜的。周文王演64卦的原意是“揭示天象”的变化,孔子则把它的“人事哲学”给揭示出来了。
(6)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根据《宣和记事》改编的文学版本。
(7)王弼只活了23岁,《易经》、《道德经》都是他解释的比较好。
(8)陈抟,道家人,唐末人,历经五代,死在宋时。据说活了900多年。各皇帝让他出来他都不出来,到了赵匡胤让他出来,他说:天下太平亦。
11b(1)
介绍陈抟。
(2)
道家的内丹是“九转还丹”,炁、形、质(内丹),是真实不虚的事实。
(3)
一人得道、仙及鸡犬。这是真事。(4)《楞严经》中会讲到:世界是不是六道,而是“七道”,除六道外,还有一个“仙道”(天仙、地仙、人仙),但这些仙报尽后仍要堕落。
12a 解释周敦颐的《太极说》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也。
(1)天一生“水”。坎卦是阳卦也。该“水”和阴卦的“离卦”所生产来的“火”都归在“土”中,水和火又生出金和木来。(2)五行中的 水:北方、咸味、智慧(五德之一,“恭敬”中得)、肾脏。火:南方、苦味、燥(以“礼”节之)、心; 木:东方、酸、静、仁、肝; 金:西方、辛辣、坚实、义、肺; 土:中央、力气、甜、信、脾脏
12b(1)阴阳是“相反相成”的。
(2)炁化、形化,然后质化,最后“神”来了。五性感动,善恶分了。圣人给我们的定论:人是参天地之灵气。中、正、仁、爱。
(3)天无私心、地无私心。人要“仁义礼智信”才能合其天地。(4)聪明正直死后为“神”,否则是“鬼”。合“鬼神”而知“吉凶”。神都是人“封”的。
(5)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是“损不足而奉有余”。“人道”要效法“天道”啊。
(6)“吉凶悔吝”,人是不如意的事是多数啊。
13a(1)男女之精交媾,顺则成人,逆着则能长生(炼精化气)。故男女之精都是修法的物质基础,很重要。
(2)宋、明“理学家”的内容本质上用的都是道家、佛家的内容也!
(3)因为儒家、道家文化的原因,中国接受的是大乘佛法。(4)精气逆着的是形成的“丹”。丹有“外丹”和“内丹”之说。我们修的是练出“内丹”。炼精成为炁,炼炁成为神、炼神还虚,等你真正做到“一念不生”的时候,生理一定会起变化。我(叶曼)自己不知道,但可以可以肯定告诉大家:“无论道家、无论佛家,没有一个人说瞎话,都可以修成;许多事情自己没经验过或拿不出证据来,修不出来就说他们是“胡说八道”,都是真事。要学庄子,“存疑”可也。”
科学越发展,越能证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说都是真实的。钱学森说:21世纪是生理科学的时代。中国有一个研究特异功能的小组,张宝胜啊,已废掉了,因为“经常显露神通”啊,严新也很可惜。
(5)王阳明的身世故事。“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就是闭门人”,苏东坡也是自己前世是和尚。
和尚很容易下一辈子变成“富贵中人”,所以这一辈子要“惜福”啊。
(6)《河图》、《洛书》是汉朝末年才出现的事情。陈抟影响中国将近700年之久。(7)到苏州一定要看范仲淹教学的地方,文章好、德行好,称他“范大老子”。
(8)欧阳修,小时是母亲用灰写字教出来的,所以,天才都是母亲教出来的。张载,明朝的归有光,清朝的黄宗义。欧阳修的《童子问》,对《易经》的《十翼》的原作者首次提出反对。
后来清朝确实证实了:《洛书》源于汉代的《九宫图》,《河图》源于东汉的郑玄所著《大衍注》,《大衍》又源于《汉书》的《五行志》。
清朝的胡渊说“朱熹的《周易本义》前面的九个图没有一个可取”这就太过激了。
(9)孟子比孔子晚150年而《孟子》不谈《易经》一字呢?
13b(1)西汉定都西安,东汉定都洛阳。
(2)焦延寿是善谈吉凶,有神通,把每一爻的时间配合起来,《推背图》就是沿用他的思路。
(3)“纳甲法”是京房发明的。算卦不但配“五行”、还要配“五方”。上书皇帝,被奸臣石贤所嫉恨,被皇帝杀头。(4)《推背图》、《烧饼歌》、《梅花诗》是中国的三个预言。东汉开始流行这种“预言”。
(5)《推背图》中言,中国21世纪鼎盛到大唐的风貌,西方国家都来朝的。
(6)魏伯阳是东汉末年人,言“易经、黄老、炼丹三者合一”。(7)张伯端。
(8)龙虎、铅汞都是指的水火。(下述内容请自己仔细去听。)道家修道一定是脐下下丹田“三指处”的热气先升起来,女人不可以啊,舌抵上额,水下来,水火未济,不能既济。通三关、小周天,九转还丹,通“奇经八脉(任、督、冲脉、跷、带脉)”,法国在医疗上已证实“脉络确实存在”!
14a(1)打坐静坐时就是用坎卦的中阳爻(口水)把离卦中的阴爻(腹热“火”)填满,故吕洞宾叫“纯阳子”。通三关、小周天,九转还丹,通“奇经八脉(任、督、冲脉、跷、带脉)”,这是道家的功夫,真有,一定有,不论岁数大小、不论男女,都能成功和有效果,但女人尤其是年轻的不能看小肚子,而男人不但能看“下丹田”还能看“海底穴”,女人在完成生育前只能看“中丹田”檀中穴。魏伯阳,道教人物,是豪门望族,历代做官,有钱,儒家不懂炼丹术就对《周易参同契》的书解释错了,炼丹完全可以用易经来解释与易经是完全吻合的。科学越发达,就发现《易经》越正确。他进山后不知所终。
古时皇帝吃的都是“外丹”,短暂有效。汉朝的刘安成功的。(2)“奇经八脉”在内丹中是能验证的,每个人都可以修。(3)钱学森言:21世纪是生理科学时代,中国人是最领先的。
14b(1)钱学森提倡“唯象气功学”,中国有几百个孩子,集中起来,特殊学习、特殊培养。(2)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
(3)男人什么岁数都可以修,女人则要断月经,或完成生育之后。男人要控制自己,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这期间都不能有男女关系,夫妻双方共修更快,但也容易丢失东西。
气功只是炼丹的“初步”啊,离“炼丹”还远远者呢,差的非常远。男女没有破过身的“童子”练功就容易成功,生过孩子的女人就更难了,男人比女人条件好,但女人心静。“九转”不只是九次,然后才练出一个“丹苗”来,然后长生不老术。
(3)魏伯阳提出“乾坤坎离”四卦最重要。“坎离”是天地(乾坤)所起的作用。
月亮的“纳甲”,初
三、初八的概念。道教的易经因为他而重视易经了。
(4)王弼。活了23岁,我们讲的《道德经》也是他注解的。开“清谈之风”。
著有《注易》一扫汉朝人的“象数说(重在牵强附会的解释)”,迷信,主张“直接理会本意”,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提出“以经注经不可取”,主张原卦,蒙卦就是“蒙昧”,是“义理派”的先驱。
(5)《道德经》就是道家的《易经》。老子的很多话是抄《易经》的话。
(6)管轲。不能忽视。很会看相,术数家。他说自己不长寿活不过50。他说,脑门不宽广、鼻子不高、眼睛没神、没脚后跟都是短命的相。
专门回答问题,而其中没有一个易字,若佛家弘扬佛法没有一佛字多好啊,他说,“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易已经化在他身上了,最有学问的不会把学问挂在嘴上,真正了解佛法的人不会说自己“悟道”了,称赞他“可谓要言不烦也”。“数不妙不为术”。
15a(1)郑玄多谈“天象”,王弼主要谈“人事”。
(2)伏羲八卦谈天道的“天象”,周文王64卦谈“神道”,孔子《易经》谈“人道”。
(3)唐朝的孔颖达(574-648)。孔子的32代孙。是西汉、东汉的“象数易”到宋代的易经的关键性的转折人物,他调和了义理和象数两派的观点,继承了两派的优点。
15b(1)汉代讲究象数的“附会”。
(2)宋代重在探讨易经的哲理。“象数派”代表有周敦颐、邵雍。
16a(1)程颐(周敦颐的学生,和苏东坡不和。号“正公”)、程颢(明道)代表“义理派”。程颢和王安石不和。
(2)陆九渊、陆九龄兄弟世界唯心。主观主义者。(3)《易经》叶曼老师讲了一年半,必须需要朱熹的《周易本义》的作为教材。
朱熹的《周易本义》是根据程颐的《易传》作为蓝本来注解的。提倡“体用一元。”天地之先的只是一个“理”也,有物先天地,朱熹是“客观主观主义”者。朱熹把道家、道教(太极图、河图、洛书)的东西放在他的书中,遭到了当时大家的反对,(4)苏轼接乘王弼的学说,把儒家、道家、禅学写出《东坡解易》。
(5)杨万里。一个帝王要学《易经》,当进则进,当退则退。
16b(1)近代、当代人物,严复,大陆杭辛斋的贡献大。
17a(1)《易经》叶曼老师讲了一年半,用的是朱熹的《周易本义》的作为教材。
叶曼老师自己的算卦采用的是六个铜钱的“六爻法”。(2)朱熹(1130-1200),主张“居敬”,恭敬者,认真也。格物致知。
17b(1)讲朱熹做的续。做人要厚重。仁者,两人以上者。
18a(1)孔夫子只做彖辞、象辞;文王做卦辞,爻辞是周公做的。
18b(这一集非常重要,讲了太极、两仪的本质,人体的五脏是如何形成的的秘密)
(1)“太极”是“无边无涯”的东西,所以说“太极者,无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两仪”生出来。“万物之生是负阴而抱阳”,这是指在地球的北半球而言的。
我们的修行就是把宇宙中“太极”的能量引到人体中的“太极”中来。所以有太极就一定有两仪。
(2)氤氲交感,就是“阴阳的两炁”也。打坐中能体会到。(3)“奇经八脉”在人体中是真正存在的脉,要好好修。(4)“两仪”是从“太极”中自然生出的阴阳两个炁。(5)人的形成过程中五脏中最先是肾形成。
是先得父亲“肾炁”,形成一个“先天无形的肾”,那个无形的“炁”已经在那里了,故说“天一生水”,这个肾水就是是“先天之炁”,是无形的;然后是 “地六成水”,得母亲的后天的东西,后天有形的生理的肾脏就出现了。
“地二生火”,是先得母亲“无形的心炁”,再得父亲的气形成有形的“心脏”,“天七成火”,所以说“心火”。
再得父亲“无形的肝炁”,“天三生木”,再得母亲的肝气,形成有形的肝脏,“地八成木”,生理肝脏形成了。
先得母亲的“无形的肺炁”,“地四生金”,再得父亲“有形的肺气”,“天九成金”,后天有形的肺脏就形成了。说你心火太旺把肺烧坏了,火克金啊。
得父亲先天“无形的脾炁”,“天五生土”,再得母亲后天的脾气,“地十成土”,形成有形的脾脏。
知道了五行的生克,可以养自己的五脏了。所有的东西都是“氤氲交感”,就是阴阳的两炁也,形、质、精神备也,吉凶定矣。
卦者,阴阳之物,爻者,阴阳之动也。
19a(1)今日才知叶曼老师讲解教材是朱熹的“钦定四库全书”《周易本义》,这几天一直是讲的朱熹自己为《周易本义》做的《序》。
很多大陆的版本把这篇极其重要的《本序》竟然给删除了,可气、可叹、可悲也。少看大陆1949年以后的版本,尤其是近代学者的研究,他们只能是“参考”的、绝对不能用来做“精读”的教材。
这几天看了黄寿祺、张善文著的“繁体版”《周易译著》,结果自己一对照“朱熹版本”和“孔颖达的版本”才知道这些大陆学者,尤其是那些“解释”部分很多都是“想当然”的解释,根本不懂《易经》的真谛,最关键的是这些所谓的 “当代解释”很多地方误导了初学者!(当然也有可取的地方)
所以,有佛学基础的初学者一定不能用大陆学者的版本做教材,要用1949年前的“繁体版”本,更要少看当代人的“校注版”,自己找“繁体的原版”来看吧,省的被当代人这些“学者”忽悠!!
最接近《易经》真谛的还是朱熹的版本(虽然朱熹版本也有个别小错误,但那仅是文字方面的不是真理这些“原则性”方面的,朱熹版本还是最接近“宇宙究竟真理”的版本,难怪被政府采用了800年左右做高考教材!),然后自己在找找“朱熹以前的版本”对照一下就得了!!
(2)叶曼说,《紫微斗数》和《铁算盘》都算的叶曼是仅能活到69岁,结果她活到讲《易经》时已多活了十几年还没事,所以,叶曼老师讲,“相随心转,命随心转”,卦是算不准的,所以她自己从此就再也不算命了。这就是“易”。(3)爻的含义在断卦时要根据“时、空、人”的不同而解释不同也。不可拘泥《易经》书本之言辞也。
(4)朱熹的《序言》把易经的大概之含义基本都解释清楚了。非常重要。
19b(1)
老子言:至善若水。
(2)
欧阳修言:彖辞、象辞都是孔子做的,系辞传就不是孔子的。
(3)
太极,无所不包的“太始之极”,原始极点,刚开始有东西。
(4)
伏羲、女娲是兄妹,人头蛇身,历史上真的有这两个人呢,据说是我们人的始祖,传说最多。
20a(1)后来的“术数派”根据《系辞》的“天一第二。”写出河图、洛书出来。司马迁说不要管《系辞》是谁做的,关键是系辞写的很好就行了。
(2)叶曼讲易经时说:昨天台湾的台北?发生自然灾害已死亡1800人。在哪一年?(3)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4)伏羲八卦是和24节气相关的,每卦代表三个节气。乾卦是立春,震是惊蛰。
20b(1)易道,逆道也。逆者,迎接未来之意。
(2)雷风相薄。薄者,靠近、接近之意。水火不相射。射,到也、及也。
(3)文王八卦即“后天八卦”,“起用”时才用之。
(4)因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故八卦中乾坤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是转动的。
(5)早晨吃水果,金子变成铁;中午吃水果,金子还是金子;晚上吃水果,金子变成了铜。
什么原因? 叶曼老师讲,她请教了密教大德陈健民老师,陈健民老师讲:
水果是阴性的啊,早晨是人体的“阳性强”而把水果的阴“阴阳抵消”了,故“金子变成铁”;
中午时“阴快尽”了,此时你吃水果恰好能“阴补阴”啊,所以,中午吃水果是“金子仍是金子”;
晚上是阴阳各半,吃水果也就是“金变铜”啊。
这说明一天中吃水果对人体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早晨不要吃水果啊。
(6)文王的后天八卦就是“乾坤让位,坎离当家”。
21a(1)老子《道德经》吸收了很多《归藏》的内容,而《周易》文王则把连山、归藏的精华都吸收了很多。(2)周易的卦辞文王所做,爻辞周公所做。
(3)晁説之,吕祖谦,皆宋朝易经大成学者。宋朝的易经是大成气象的。
(4)《洛书》中1-9的顺序是电子轨迹路线,太极图是原子剖面图。
【朱熹的影印“繁体版”真是好啊,经典、经典、经典!!自己几十年来易经不能入门就是因为没有看到朱熹解释的《周易本义》,学习易经者,千万不能看当代人写的注解,当代人的注解真是害人不浅,关键是他们很多人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我们。怎么说呢,这个时代是把老祖宗的真东西给抹杀了,另外,学习《易经》一定要看“繁体字版”,绝对不要看“简体字版”,密意自己去体会——当代人中学习《易经》有点成果的哪个没有看过繁体字《易经》?他们自己学完了却不告诉你学习易经的大秘密,嗨,真是可悲、可叹!
再次真诚顶礼朱熹圣人!不愧为朱子也,圣贤也!——明空版主感言】
21b(1)
乾卦是五行属金,阴历四月,八重卦之一(天地否,地天泰。),由藏而显出来,是开物,坤则成物。【孔颖达解曰:乾,天之“体用”也。天是“定体”之名,故用乾来代表天。天之“体”以“健”为用。圣人告诉我们要法“天之用”而不要法“天之体”。】
强健而不息,阳刚之气是天的本质,它和坤卦必须相互配合起来,必须有坤卦来收拾残局。相当于“十二因缘”中的行也。精虫代表阳刚,冲进到卵中就是使卵子分裂。(2)元,开始,是万物、万相的根本、开始,“善之长,物之生”,春天,木,东面,青色。
亨,通,无障碍,“嘉之汇,物之畅”,夏天,南面,火,红色。
利,和谐有利,“宜之和”,秋天,西面,金,白色。贞,正,坚固。冬天,藏也,北面,水,黑色。
(3)乾坤是化生万物的自然力。乾卦才生出元亨利贞的“四德”来,万物才能生出来。
先天八卦是“乾坤当位”,是“天之象”,是“形而上”的东西;后天八卦是“乾坤退位,坎离当家”,指的是后天八卦的后天“起用”了。
22a(1)潜龙勿用。象征“阳刚的蓄势”之意。
(2)兽中“麒麟”、鸟是“风”、鱼中是“龙”、走兽中“乌龟”,四灵物。
(3)龙可显可隐、变化无常,刚健之性质。(4)说明天地之气有升有降,君子之行有行有藏。(5)龙有“天、元、首、大、刚”之意(6)初九是说能量在“一飞冲天”之前不要激进。九二,现龙在田。(7)露面了,显现了。
22b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1)九四,或躍,在淵無咎。(2)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23a(1)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用九和筮法有关,只有乾坤两卦有用九之说。七不能变,九可以变的。阳爻用九不用七,阴爻用六不用八。处事时要刚而能柔,障碍少啊。
(2)《经》(乾-元亨利贞)是周文王,《传》(初、九二等解释)是周公;
《彖》和《象》公认是孔子,《十翼》中的其他则不一定是孔子的
(1)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明,即指“太阳”之意。六龙,即六个阶段。时间、位置也。
第二篇:叶曼老师谈坐禅
导读:这是07年9月份写的一篇叶曼老师教打坐的贴子:里面讲到了很多重要的东西,希望大家认真看一篇,特别是女性修道者)
今天下午到叶曼老师在望京的家中打坐。由于来的大都是女性,所以叶老师谈了很多关于女性的话题。
由于叶老师很快就要搬离望京了,所以今天非常幸运,得到一次珍藏版的见面。
开始的时候。老师说。用你们自己的方法。或者数息,安般守意法。或者观世音耳根圆通。这两种方法是最保险的方法。
然后准备开始打坐。叶老师坐在藤椅上,我们都坐在她的面前。她略微调整了一下位置以便能看到我们。
我逞能双盘。结果坐了半个小时就开始给自己的腿打架了。虽然小时侯打过几天坐知道腿没有知觉是正常的。但是我还是担心自己的左腿是不是快要坏死了。等到四十分钟的时候我睁眼看看我的腿黑了没有?没有。于是改变了一下姿势。但是腿还是胀麻的厉害。一个小时过去了。心还算是比较清净。老师轻轻的拍了几下手。我们下坐了。老师很好的表扬了我右前方的一个女孩。说她是可造之才。老师说我开始很好,到了后期有些散乱。说我旁边的女生比较昏沉。另外她表扬的那个女生已经练习打坐很长时间了,叶老师说她基本上是空的。有时候稍微散乱或者昏沉一下就很快拽回来了。所以很好,一定好好练功。老师还表扬了AMY姐姐的哥哥第一次打坐就能达到这种境界,非常了不起。我知道“他心通”的说法,老师怎么能这么确定的知道我们谁是昏沉,谁是散乱,谁真正静下来了。这真是太好了。所谓上师。另外老师说不要太跟自己的腿过不去,曾经有一个打坐的,坐的太久了,忍的太过头了,结果两个腿不循环就坏死了,锯掉了。
然后我们都依偎在老师的身旁问老师问题。
老师说女孩修行比较麻烦。男孩可以观上中下丹田,海底,左小腹。而女孩只能观檀中,也就是两乳头中间。
那女孩问老师怎么用心?
老师说把空抓住,像抓贼一样。一开始空的时间比较短,把这段时间扩大,最后无时无刻
不在空中。
女孩问怎么断了月经?
老师说女人很麻烦。女人从十四五岁开始有月经。小女孩第一次看到流血没有一个心里不恐惧的。然后每个月都会有。直到更年期。但是更年期的女人又特别的尴尬。因为困绕她一生的月经没有了,但是她也从此不能生育了。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也过去了。此时的她经过四五十年又沾染了很多习气,又形成了很多观念。于是会变的非常焦躁不安。这种恐惧其实是超过小女孩的时候。所以,一个丈夫对待更年期的妻子一定要耐心,细心。因为你的妻子越是更好的度过这一段时光,她将来越是健康长寿。
经血是为了即将出生胎儿准备的营养。一旦怀孕就不会有月经了。同样,如果没有了月经就不会再怀孕了。
老师说她四十多岁的时候,那时侯跟南怀瑾老师学习打坐。突然有一天她发现自己血崩了,流了好多血。老师问南老师怎么办?南老师说,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是女人。于是老师就下决心,不管了,今生死了也就死了。南老师说,你为什么不能把这件事情空掉。其时之前老师已经在理上明白了。她说她死也知足了。她抱着不畏惧死的决心闯过了这一关。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月经。包括恶露,白带。统统没有了。当然那时侯她已经生过孩子了。我问老师如何双修?
老师首先提醒女孩子。如果哪个密宗上师提出要和你双修,你一定要小心。
如果是夫妻双方工夫相当,而且彼此相爱。或者男女朋友,非常相爱。当然,第三者除外。在这种情形下,可以练习双修。但是很难,比如,如果在夫妻或者男女朋友双方在极度想性交的时候,同时空掉,注意,一定要同时。让精不要下流,而要往上走。这样取得的效果要比打坐大好多倍。男女性交一次,需要三个月身体才能恢复过来。我们都因为爱欲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当我们再面对它的时候我们能空掉它,那么我们在哪里跌倒也就在哪里爬起来了。但是,这确实是非常非常难的。弄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
老师谈中国女性。
中国女性是比较保守的。性欲不强。在过去,好多做了祖母的女人一辈子都没有体会过
高潮。另外中国女性对于丈夫的“爱”多于“性”。很多时候是为了配合丈夫的情绪而发生性行为。自己其实更在乎的是丈夫的疼爱而不是性爱。这与西方不同。西方的女性的性欲还是很强的。这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中国人很少吃肉,尤其是古代。吃肉都是切成小片和肉丁。而西方人对于肉食的依赖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牛排,汉堡,三明知,热狗,都有很多的肉。所以当人类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全体人类都吃素,那时侯也不会有战争。夫妻是冤家
老师问那个女孩结婚了吗?女孩说没有。老师笑着说如果碰不到冤家就不要结了嘛!一个人也挺好的,省得给他们洗衣服,做饭,还挨他们的骂。女孩说,现在男人挺好的呵,很能做事情。老师摇摇头。不是这样子。十个结婚的女人,九个后悔,还有一个是在撒谎。因为夫妻是冤家。讨冤的讨冤,还债的还债。呵呵,如果在一起一生,那么就好好的走过来,彼此谁也不再欠谁的,今生就算了结了,你下辈子也别来找我,我下辈子也不来找你!老师最后说如果有机会,每天早晨七点,傍晚七点练习两次打坐,将会对身体大有裨益。比如常打坐的人,脸都会放光。以前来过两个打坐打的不错的人,老师让他们对面看对方,他们都说对方脸上放光。其中一个昨天欣喜的来找老师,说他昨天打坐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手释放出香味,而且这种味道妙不可言。并且妻子为证。
老师说如果气脉动了,或者有什么好的现象,不要关注它。一旦有所著,即成魔境。老师说《金刚经》是所有佛经的总和,而《心经》又是《金刚经》的总和。她再一次提出让我们好好的参《心经》"观自在菩萨"这头五个字。
草记于9月2号晚上(2007年)
附:叶曼老师的论坛:
http://www.xiexiebang.com/bbs/index.php
第三篇:易经笔记
易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
易经是天人合一的学问,促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大家追求趋吉避凶的学问,使我们明白事非,做好正确的选择。也是一门以德为本的学问,道德修养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也是一门永续经营的学问,宇宙人生都应该生生不息,继旧开新。
人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万物之灵,一是万物之贼,前者能够研究天道,探索宇宙自然的道理,把它应用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换句话说,具有天地万物合一的天人合一观念,使人尊敬如神。后者仍存有“人同兽争”的旧观念,只知道以科技代替人力,来战胜其他动物,导致环境破坏特种大量消失,当然是万物之贼。
易传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由于某种超然的或外在的动因所造成,它的变化,是由于宇宙的原动力,也就是阴和阳的互动,交感,可以说是天人互动,交感的结果。我们在“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的合一中,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合理定位。在敬天,顺天,事天的大原则下,发挥人类的潜力,谋求天下太平。
天,西周以前,天就是上帝。孔子以后,天代表自然界。天的功能,在运行与生长。自然的道理,称之为天道。人最好要知天命。
人,万物这灵,中人以上。万物之一,中人。万物之贼,中人以下。
易经的“易”字,一方面有“变易”的意思,而另一方面,也有“不易”的需求。凡是盲目求新,一味地求变,便是只看到了“变易”,却严重的忽略了“不易” 不易是常则,这种变中之常,是超越时空的,无所谓新旧。易经的“经”字,便是不变的道理,必段经常当做遵守的法则。我们最好明白:生活方式可以变,而生活的法则不能变。这种持经达变的精神,有所变有所不变,才是值得长期保持的“应变”(意思是应该变,才变。不应该变的不能变。)以找出精确的定位。
定位之后,又会产生很多的变数,造成很大的干扰。必需再度定位,才能合理。易经提示很多有关反复、往来、周流、进退、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观念,告诉我们未来的第一特性,是不断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中的事物,本来就拥有前面所说的阴阳两种原动力,持续互动、交感,所以变化无穷。易传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电脑问世后,0和1的变化无穷,构成浩瀚无边的互联网。两种说法是一样的,都在描述阴0阳1 的不断变化。未来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便是我们常说的“道”。易经最基本的信念,即在整个宇宙都井然有序。有如中国人的交通,看起来杂乱无意章,实际上却乱中有序。
未来会变化,因此需要预测。但是预测得再准确,测定之后仍然会产生变化,所以测不准。既然测不准,何必要测?易经的观念是虽然测不准,也还是要测,至少可以明白当前的处境和未来可能的变化,经便加以合理的调整。对于未来的变化掌握度增高,使得风险性大副度降低。占卜的功能,在这方面显得很重要,它不是迷信,而是透过占卜的过程,引发我们的第六感,然后据以做出判断,以求合理地选择,目的仍然在于趋吉避凶,别无他意。
易经的基本概念:易经原名叫变经,大概是担心大家望文生义,知变而不知常,所以改名叫易经。希望大家变易和不易兼顾并重,以求持经达变。坚持原则(经)却能够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通权达变,寻找出合理的平衡点。
《易》中有经也有传,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古人说易经,常把“易传”也涵括在内。卦 是县挂的意思,反宇宙间一切自然现象,用八种符号,也就是八卦来标示,每一种符号可以代表几十种事物。八卦两两相重,形成六十四卦,代表更多的变化。
依天道寻找人事的化解之道,实在十分方便。反过来说,我们把人事可能发生的现象,归纳成六十四种类型,把它和六十四卦,适当地配合起来。凡是遭遇到某一类型的人事问题,便寻找相对应的那一个卦,从卦辞和爻辞的提示,找出自已应当采取的因应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占卜,发现自已的处境,寻找趋吉避凶的方法,或者透过占卜,来施行教化,使大家明白在哪一种人事壮态,必须依循哪一种自然规律,以求天人合一。
系辞上传说:天地产生各种变化,圣人就仿效它,天上垂示各种天象,显示吉凶的征兆,圣人就模仿它。凡是顺应天道的人,上天必然加以佑助。但是天助已助者,一切仍然要靠自已的努力。诚心诚意和天地感应,自然比较容易获得上天的指点。通过反省,逐渐改善自已,最有效。
为什么需要合理定位:
位指空间,身份,地位 由下而上,一阶段一阶段向上提升。
每一阶段都有合适的身份和地位,做好自我定位,便是我们常说的守分。
万事万物,若是分为六大阶段,分别以动、入、深、显、静、代来考察。
配合每一段的实际状况,采取合理的必要措施,自然顺利发展。
时、位和事物的性质,这三种要件,我们可以利用两个数字,来加以标示。
不但明确定位,一目了然,而且开启“把二看成三”的智慧。
时间和空间,我们通常合起来称为“宇宙”。四方上下叫宇。古今往来便是宙。易经不这样说,却用“时”和“位”来描述。时和时间的差别比较小,位和空间则有相当大的不同。易经的“位”和“物”合在一起,没有物的存在,我们认为空间是没有必要加以讨论的。物离不时位,然而同时未必同位。我们说是立场不一样。同样一件事情,只要立场不一样,看法就不相同。
第四篇:易经笔记
1.第一课
易经
仰视;
俯视;
广角;不能把眼光局限于一处;
一阴一阳不能理解为一个一个阴一个阳;
目标和方向远远比速度更重要
方向定位行动
看任何事情都要用阴阳的观点,以自然为标准,做合理的判断;
内方外圆:方的是做人的原则,圆的的处世的方式。
人可以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这才是圆通。
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
权不离经;所有的变不能离开规矩;
权不损人;所有的应变你不能损坏人家的权益;
权不多用;人不能经常变,偶尔变可以,但是常常变的话就不行了。常常变的话,说明原则有问题,要改原则。
“新的一定要比旧的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求新求变是好的,但是如果认为新的一定比旧的好,那就错了。
孔子说:不知常,乱作,凶。
一个人不知道常规,所以常常乱变,结果就一个字,凶。
尽人事,听天命;
五十以前尽人事;
五十一后听天命。
乐以忘忧,把所有的忧愁都当做乐趣来看。
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只管去做好了,不用看别人的眼光,也许别人会觉得你和辛苦,但是那是别人的事,而不管我的事,对过程当做的其他的事情都不所谓,这才叫做乐以忘忧!
无咎:就是你走得正,行得正,就算有一点小过错,也不要紧,人家也会原谅你。
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是要尽力!
很多事情都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很多事情时一变,那么就什么都变了。
读易经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时字!
人生要做出不同阶段的调整,见群龙无首吉
解释:人生要做出不同阶段的调整,(能屈能伸),警惕就是再充实,再准备,准备下次再跳。而不是整天紧张兮兮
跃,或跃在渊,无咎。
飞,->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做事要有大人的风范,而且要和底下的人心连心)
飞的阶段也就是九五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要衡量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为公而不为私。
底下要有得力的助手,他们所作的只有一个,就是巩固领导中心。(应该是指处于九三的人。)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九五不能太霸道,不能太神气。要适可而止。
人生的最高期望是九五的阶段,就是飞龙在天。
人生进不了九五没关系,我还可以进入九二;
九一就是潜龙勿用(勿用,不是不用的意思,而是要用的意思,潜,就是要准备充足的意思。),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就好好表现一下,那么我就进入九二了。
君子不器,就是说自己就是这样的,不能改变的了。而是要有的时候这样,有的时候那样,就是要有弹性,这样子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
易经中时是重要的,现在的话就是与时俱进,就是要随时改变自己的方法,随时调整自己。
第五篇:易经笔记
1.什么是易经
易经,单从名字来看,变动不居为易,圣哲彝训为经。依据传统的说法,易字有三层含义,即变易、不易、简易。世间一切现象都在变化中,是为变易;变动中存在永恒的真理,是为不易;而掌握规律,以简御繁,是为简易。若从文字结构的角度来看,易字上日下月,象征了阴阳的交替变化。易经,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2.周易跟易经的区别
老实说,这两个概念在平常经常会被混用,不过我们还是稍微做一些区别吧。古人云,古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古人又云,易更三圣。一般来说,我们把孔子之前的,不包括易传的易,叫做周易,而把孔子之后的,加上了易传的易,叫做易经,是比较准确的。毕竟按照从唐代开始的书籍四分法,易经是归于经部的嘛。(经为儒家经典)。
3、易经的体例
每一卦都有三部分组成,卦画、卦辞、爻辞。
首先,卦画。每一卦都有自己独特的卦画,这些图案被易学家看做比卦辞、爻辞更有象征意义和表现力的部分,是每一卦的核心。这就好比一幅画和一段文字给人的感觉,就算都是描述同一种东西,画也会常常给人更多的遐想和发挥。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下面三爻组成下卦,又称内卦,上三爻组成上卦,称为外卦。
其次,卦辞。每一卦也有自己独特的卦辞,就是卦画下面的那句话。如果把卦比作一种药,那么卦辞就是其独有的“说明书”。后世学者没有三圣作易演易的大德,靠的就是卦辞爻辞来理解易经这部天书。
最后,爻辞。
每一卦都由六个爻组成,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同时由于偶数属阴,奇数属阳,易经在称呼每一爻的时候以“九”表示阳爻,“六”表示阴爻。这样,如果初爻为阳爻,那么就是“初九”,为阴爻就是“初六”;同理,五爻为阳爻,称“九五”(所谓九五之尊),为阴爻,称为“六五”。紧跟在“初六”、“上九”这些东西后面的那句话,就是爻辞。每一爻都有自己的爻辞,可以说是这种药的成分指南,正是每个爻本身和相互作用,组成了一卦的丰富内容。
举个例子来说,水火既济卦是由上卦“坎”卦、下卦“离”卦组成,自下而上为初九、六二、九
三、**、九
五、上六。“《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就是本卦卦辞;“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就是初九的爻辞。有人会问了,在水火既济卦的下面还有一句“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这是什么东西? 这个东西被称作“彖传”,是后人为周易这本书写的十翼之一(在易经里面,排除爻辞、卦辞之后的那些东西,被称作“十翼”,相传是孔子加的注释,共十种)。【彖传】每一卦都有,是对这个卦的注释,基本上与本卦的卦辞对应做的注释。与此相同的,还有“象曰”,就是【象传】的内容了,【象传】分为【大象传】和【小象传】两种。【大象】是对卦的注释,基本上是说君子在此卦的情境下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小象】是对爻辞的注释,解释爻辞为什么这么说。
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之后,还有【文言传】、【系辞传 上、下】、【说卦传】等等,和【彖传】、【象传】一样也是十翼之一,是对周易这本书的解释。相传同为孔子所做,但是经学者考证,十翼并非同一时期、同一作者的作品。
用简单的结构图说:
4.卦序歌(熟悉易经的好方法)
新人或许会对如何记住这么多生僻拗口的卦名卦序而烦恼,不要担心,其实古人早就帮我们想到这个问题了,这就是卦序歌。作为易学入门的基础,如果你记不住卦名卦序,最好就背下这些东西吧~
《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分宫卦象次序歌》
乾为天,天风垢,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暌,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莘,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5.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是一个基础性的课题,大概可以写一本书或者毕业论文,我也不在这凑热闹了。
传说中先天八卦是伏羲作的,故称伏羲八卦;后天八卦是文王作的,故称文王八卦。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实用的莫过于八卦方位了。如图。
先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
6.爻与位的简单关系
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处相通的。
单就一爻来看,根据该爻所处的位置,有当位和得中两个重要的观念。
所谓当位,又称得正,是指爻所处的位置与自己的爻性相匹配。古人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初、三、五位为阳,二、四、上位为阴。当阳爻居阳位或阴爻居阴位时,即是当位。例如初九,上六。而如果反过来,就称为不当位,如初六,上九。所谓得中,是指爻居二、五之位,因为二五分别居下卦与上卦的中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所以一般得中的爻,爻辞都很好,这也告诉了我们一种做事的态度。
7.爻与爻的简单关系
说完了爻与位的关系,再来说说爻与爻的关系。在一卦中,爻与爻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即承乘和应与。
所谓承乘,是指相邻两爻的关系。下承上,上乘下,这是种类似于直接领导与直接下属的关系。
所谓相应,是指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之间的关系。由于他们在下卦与上卦中所处的位置相同,所以他们虽然并不相邻,却仍有感应。当相应的两爻为一阴一阳时,由于异性相吸,他们会发生强烈的感应,这就称为相与了。
8.卦与卦的简单关系
下面来讲一下卦与卦的简单关系,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词“错综复杂”,但在你学习易经前,你一定不知道这个词是从易经来的。
错卦,又称正对卦,是指将一个卦的六个爻全部变为相反的爻所形成的卦。例如乾变坤,革变蒙。
综卦,又称反对卦、覆卦,是指将一个卦整个翻过来所形成的卦,如屯变蒙,剥变复。
互卦,是指将一卦的三四五爻所组成的卦作为上卦,二三四爻所组成的卦作为下卦,所形成的卦。例如否卦三四五爻为巽卦,二三四爻为艮卦,他的互卦就是风山渐卦了。
9.与易经相关的易学门类
我们知道,研究红楼梦叫“红学”,研究浮士德叫“浮学”,研究易经的就是易学。
狭义上的易学,就是关于易经这部书的学问。比如对卦爻辞的训诂、音义考证;比如卦辞的来历、爻位、卦序的研究等等。可以说,十翼就是最早的对周易的研究成果。
另外,人们口中的易学还包括其他一些门类。比如“梅花易数”、“六壬”、“奇门遁甲”、“太乙”、“纳甲(六爻)”、“四柱八字”,其实这些都应该包含在“术数”一类的,并不是直接跟易经相关,只是他们有一些相同的根基,比如五行生克、阴阳学等,而这些通常被认为起源于易经。
易经吧在吧规中鼓励讨论关于易经,特别是周易经文的内容,其他的易学门类也可以涉及,但是鉴于这些都有自己的贴吧(梅花易数吧、六爻吧等),所以鼓励大家到相关贴吧讨论。
10.占卜方法
现存易经最古老的方法是“揲蓍法”。这种方法是周朝至东汉人常用的方法,由于程序相对繁琐,后被京房的纳甲取代,成为主流。揲蓍法,“揲”,就是数数的意思;“蓍”就是“蓍草”的意思。所用到的工具是五十根“蓍草”,(蓍草和龟被认为是有灵性的),现在蓍草已经不常见了,人们多用五十根竹签代替,甚至牙签、围棋子、筷子都能用来占卜。
首先,在开始之前前,对着蓍草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在心里默念,也可以说出来,都随意。重要的是心绪平静,心诚则灵,所以最好不要被打断。
在默想问题后:
第一步,把五十根蓍草取出一根放在一旁,自始至终这根蓍草都是不用的,只是放在那里,象征不变的太极。
第二步,把剩下的四十九根蓍草握在手中,一分为二,左手、右手各拿一部分。这个动作不需要什么讲究,强调的就是随心。只有下意识的分开49根蓍草才有效。
第三步,放下左手的蓍草,从右手的蓍草中抽出一根(方便起见,称作A),放在面前桌子上;然后将右手中剩下的蓍草四个四个数,直到剩下四根或者不足四根为止,把手中剩下的这几根(称作B)和刚刚抽出的那一根(A)放在一起;最后拿起左手的那部分蓍草,不用抽出一根,直接四个四个数,也把剩下的4个或者不足4个(称作C)和A、B放在一起。
第四步,把49根蓍草数出ABC之后数剩下的部分合起来拿在手中。重复上面的第二步和第三步,一分为二,先数抽出一根右手的,四个四个数;再数左手的,这样又得出一堆蓍草。然后再把第二次数剩下的蓍草合起来,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得出一小堆蓍草。
现在总共得到三堆蓍草,把它们(就是数出来的三组ABC)放在一边不管,数剩下的那些蓍草,得到一个数字,比如24,记下这个数字。
这个数字将会转换为一爻,下面会讲转换方法。
得到一爻之后,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用49根蓍草,重复揲蓍,共得出六次数字,就是得到六个爻,比如它们依次是:24、28、32、32、28、28。怎么用数字变成卦象呢?就是用这些数字都分别除以4,得到6、7、8、8、7、7。我们知道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把奇数用阳爻表示,偶数用阴爻表示,自下而上分别装上初爻到上爻,一个卦就出来了。按照这个例子为:风水涣卦。这个卦称为本卦。
风水涣卦:
通过实践我们会发现,每一次得到的数字除以4之后,只有6、7、8、9四种可能。规定6为老阴,7为少阳,8为少阴,9为老阳。卦中少阴少阳是不会变的,而老阴、老阳则是会变的,就是通常说的动爻、变爻。
我们把动爻变一下(阴变阳、阳变阴),得到的另一个卦,称为变卦,或之卦。上例中,只有初爻为变爻(6为老阴),可以变为阳爻,于是变卦为: 风泽中孚。
合起来,本次占卦得到的卦象为,涣之中孚
下面说一下谍蓍法的解卦方法:
如果一个爻动 就按照动爻的爻辞占(我通常还参考本卦卦辞)
如果是两个爻动 就按照两个动爻的爻辞和卦辞合占 通常 两个动爻之间会有一些联系 比如阴和阳的互动 承乘和应与的关系 内卦外卦的不同位置 这种联系往往给我灵感很大
如果是三个爻动 称为之悔相争 按照本卦和变卦的卦辞合占 当然 动爻前后往往能够体现占者心理的微妙变化和心中的真正倾向 尤其是你遇见一个超犹豫或者特纠结的事情时 特容易出现这种卦象
如果四爻动、五爻动的话 我就没有遇到过了 这些都是众说纷纭的 有人按照不动的爻占 有人按照动的占 有的按照变卦爻辞占 但是一个原则 爻动必有因 ····
以上是我自己的经验 最终一句话:卦爻辞的本身条件和时位通常是决定因素 爻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爻动之前和之后的形式变化也会给人启发 断卦是要把事情和卦结合起来看 而不是单单说卦 如果你脑子突然灵光一现 觉得开窍了一样 得到的答案一般最准确
10.学习易经的入门书籍
其实易经的入门并不难,正如老虎头同学在易天地贴吧里说的,易经的入门很容易,但是入了门之后的路就靠你自己走了。易学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入门书籍也多不胜数,书店里那些【1天教你学会易经】、【这年头应该懂点易经】之类的大多不靠谱,从我和朋友的亲身经历来说,推荐下列书籍:
1、刘君祖【易经与现代生活】 上海三联书店。这本书挺厚的,我入门读物就是这本,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忠诚于周易原文。作者本身不是一个天才型的作家,于是他只是列出了最广为接受的一些观点,不至于让你一下子就归属于某门某派了。另外作者本人是科班出身,又有较为深厚的国学功底,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十分中肯。
2、傅佩荣【听傅老师讲易经】 中华书局;傅佩荣有好多本易经的入门书,比如【解读易经】 上海三联书店、【我读易经】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等等。
3、南怀瑾、徐芹庭【白话易经】,这本书我翻过,是两位易学家的合著,质量挺好。
4、南怀瑾【易经杂说】也算一本广为人知的入门书吧。
5、刘大钧【周易概论】 巴蜀出版社 这本刘大钧先生的著作可谓是当时的一磅重弹,在20年前那种氛围下掀起一场轰动,成为现代人了解周易的经典作品之一。
6、……………………
要说明的是,你只需要选择一本或两本书就够了,不用看完这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