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清朝专制统治与封建文化的关系
浅论清朝专制统治与封建文化的关系
晋巧
(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 2010级历史学2班 201016031228)
【摘 要】 为了消弭因明清更迭而造成的社会动荡和满汉文化冲突,清廷统治者在礼制层面进行了探寻和制作;为维系社会的有序发展,“康乾盛世”时期大兴文字狱,对清代文化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清末,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反映了国家政府、学者对历史资源的态度。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文化统治手段的分析,揭示清朝君主专制对同一时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礼制 文字狱 教科书 专制统治
清王朝处于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关节点上,从社会整体运作方面来说,为强化政治统治、稳固社会人心,清廷从文化层面的调适和重新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为明清更迭之后的动荡社会,带来了继续发展的新转机。
清王朝的统治者们一方面继承了明代的绝对君主制度,另一方面又加入了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由此而派生的文化政策,是以扼杀汉民族反抗意识,巩固清王朝的绝对统治地位为目标的。清廷对传统礼文化的关注、诉求和制度化建设,是其整个专制统治体系中一个值得予以注意的重要面向;清代盛行文字狱也是为此目标服务的;从历史教科书对孔子态度受到清廷统治者与思想界影响的程度大致可见清政府与思想界在社会转型时期对儒学等传统文化的立场。通过对清朝不同时期的典型文化政策,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里那些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文化手段究竟能有何收效,对文化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一、清代前期礼文化建构
清初之时,虽然统治者也意识到礼之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然限于时局的依然不稳定、满汉文化间的冲突,故对礼的诉求,还不是那么迫切。世宗继圣祖之后,对礼亦有所折衷。其论“礼义廉耻”曰:“以礼言之,如化民成俗,立教明伦„„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而其道不外礼义廉耻之四端。”又其在元年(1723年)一道上谕中曰:“国家欲安黎庶,莫先于厚风俗„„所以防僭越、禁骄奢也。”1凡此种种,足见礼在世宗心目中的位置。而世宗之于圣祖“自纲常名教之际,以至于耕桑作息之间,本末精粗,公私巨细,凡民情之所习,皆睿虑之所周”的“圣谕十六条” 2,更是寻绎其义,推衍其文,著为《圣谕广训》一万言。“因言以求其义,因义以达其用,夫岂章句训诂之足云” 3,更是彰显出高宗以礼为教的思想 12 《大清十朝圣训·世宗宪皇帝》卷四《圣学》,卷二六《厚风俗》,文海出版社,1965 年,第53、305 页。
清世宗:《圣谕广训序》,《圣谕广训》卷首,《四库全书》第717册,第589页。清高宗:《御制日讲礼记解义序》,《日讲礼记解义》卷首,第 1-2 页。
其二,文字狱使中国的文化典籍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中国书刊史的无数浩劫。人们在谈起文字狱时,注重的往往是因文字罹祸的人,其实,在文字狱中,人与书是两个互为关联的构件,人罹祸,书也难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清代的焚书毁书规模超过了秦始皇的焚书活动。
其三,文字狱严重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在学术界造成了许多禁区。为了避开文字狱的陷害,清代学者们只好开辟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考据学。随着文字狱的一兴再兴,大批文人学者遇害,清代学者的考据活动,也开始脱离现实,导致学术活动纯粹钻故纸堆的倾向。是造成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在客观上延缓了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
三、清末历史教科书上的孔子形象
通过探讨清末历史教科书中孔子形象的塑造,来观察清政府通过国民教育传递给一般民众的知识与观念,希望引起讨论的是,不论清末孔子以何种形象出现,它既不同于政府在教育方针中的设定,也不同于思想界与知识精英在学术研究中的立场,基本是清政府与思想界折中调和的结果。
中国教科书的编写经历了一个从翻译、改编外国教科书到自行著述的过程。清末历史教科书首先由日本翻译而来,其中影响较大的《东洋史要》介绍孔子及其学说,还特别指出:“孔子之道,永为中国政教之基,后世谓奉其教者为儒家。”1孔子儒学的巨大影响,当在于其与政治之结合,以致成为两千年来的统治意识形态。从这方面对孔子进行评价,首推章嵚《中国历史教科书》:
“(孔子)祖述尧舜,其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为主,而归之于平天下,隐具有世界主义。而其言仍不出君主之范围。孟子名轲,宗之,以民为贵、君为轻,而归本于行井田、兴学校,又倡性善之说,以诱导世人。大抵孔孟之学说,皆以政治为前提,而归之于教育,其言颇平易可行,后世号为儒者。孔氏之说,尤为历代君主多利用。”2
该书省略了常见的孔子生平介绍,侧重于孔子思想评析,特别指出孔子学说与君主之关联,对孔子学说与专制制度的结合颇有不满。
桑原的叙述基本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与《东洋史要》同期出版的《支那史要》3的叙述也大致相同。《中国历史教科书》对孔子生平事迹的介绍与桑原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提到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尊奉:“孔子没,历代帝王奉之为先师。释奠(祭也)用王者之礼,列《论语》于学官(学校之官)。”二是突出了孟子的地位:“孔孟之道,世称为儒学,为中国政教之根本(中国之政体学术多本于孔孟之道)。” 4
1〔日〕桑原骘藏《东洋史要》卷一,商务印书馆,1914,第11页。2 章嵚《中国历史教科书》文明书局,1908,第14页。3〔日〕市村瓒次郎著、陈毅译《支那史要》卷二,广智书局,1903,第22页。陈懋治《中国历史教科书》,文明书局,1908,第16~18页。
第二篇: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是俄国1905年革命中出现过的新型革命组织。最初是领导罢工的代表机关,后来成为准备起义的领导机关,又逐渐发展成为新政权的萌芽。在二月革命中,工人代表苏维埃、士兵代表苏维埃相继出现。它虽然没有掌握政权机关,但依靠着绝大多数人民,依靠着武装的工人和士兵。然而,苏维埃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窃取。孟什维克分子齐赫泽当了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分子斯克别列夫当了副主席。3月15日,在彼得格勒苏维埃全体会议上,他们拒绝布尔什维克的主张,通过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把政权拱手交给了资产阶级。同一天,临时政府成立。大地主李沃夫担任政府总理,资产阶级立宪民主党头目米留可夫任外交部长,莫斯科纺织厂主科诺瓦洛夫任工商部长,克伦斯基任司法部长(7月21日,克伦斯基代替已经辞职的李沃夫任临时政府总理)。在两个政权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握政权的机关。它代表了俄国资产阶级和英、美、法帝国主义的利益,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竭力保存旧的国家机器,企图解散工人武装,消灭苏维埃,建立单一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什么二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窃取了呢?一是二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列宁被迫侨居瑞士,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等被流放在西伯利亚,这就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二是广大工农群众过去长期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没有参加过政治运动,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因此,从思想觉悟上和组织程度上都还跟不上急剧转变的形势。三是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工农群众中散布推翻沙皇政府就是革命的完成,主张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苏维埃只要在一旁“监督”就可以了,从而帮了资产阶级的大忙。
第三篇: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讲课稿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这次说课内容为人教版高级中学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下面我分四个部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清朝的覆亡》与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共同组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内容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历时约18年,这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兴起、高涨和失败的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生活各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的变动极大。两大主要社会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幼弱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往农民分散自发的斗争,开始让位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革命。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使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到高潮。学习本节知识,对于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酝酿、爆发、高潮、失败的整体结构,对于分析辛亥革命革命的失败原因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立宪派,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的成立。(1).通过对“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预备立宪”与洋务运动、新政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根据史实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能力。
(3).指导学生联系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理解武昌起义后立宪派与旧官僚投机革命并控制大部分地方政权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会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主动参与,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通过对清朝“新政”、“预备立宪”的正确认识和对武昌起义的正确评价,使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学习辛亥革命烈士舍身为国,勇于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武昌地区有进行革命的群众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以及充分的宣传准备,此外武昌地区还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些都决定了辛亥革命最先爆发于武昌是历史的必然。
(3).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但在革命形势大好的背后却潜伏着革命失败的危机,这预示着辛亥革命的结局。说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析:武昌起义是本节重点。武昌起义的爆发基于前面两节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以及革命党人领导起义的不断爆发等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本节所学内容(清朝统治危机加深),而没有武昌起义的爆发,便不会有各省的纷纷响应和相继独立,也不会有第四节将学习的内容——中华民国的建立。因此,学好本目内容,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认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也会对学生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结局有重要的帮助。
2.难点分析: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是难点。受理解能力的制约,学生难地认识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教师应从“预备立宪”出笼的背景、目的和《钦定宪法大纲》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清“预备立宪”是一个欺骗国人的大骗局。
二.学情分析
中国近代史是在高一学生已经在初中学过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讲授的,因此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史实的分析来让学生理解历史的复杂性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同时,在学习《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这一课之前,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几次改革的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看了阅读了一些史料,对中国近代化的挫折、坎坷和曲折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对《戊戌维新》的内容作了比较详尽的解读,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对史实分析和比较,让学生理解看似矛盾却符合历史规律的事件是完全可行的。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以一个小故事导入:附:教学材料
“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枇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既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引自《庚子西狩丛谈》
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仓皇西狩(所谓西狩,古代皇帝出去打猎,成为狩,如清代有区木兰围场狩猎的习俗。这次西狩,主要是逃跑,为了冠冕堂皇,故美其名曰“西狩”。),途中吃了很多苦,如到处找不到水喝,没有饮水的工具,或者井里有人头。两天没吃啥东西,有县官送上小米粥,没有筷子,用小刀、牙筷“呈进”。到了山西,慈禧和光绪住在一间泥屋中,泥屋中除了一条板凳还有棺材几具„„。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一路西狩,在途中吃了很多苦,这些切身的痛苦对慈禧是一个很大的触动,使得她在回到北京,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最终在内外压力下决定实施清末新政。
(慈禧回到北京以后,痛定思痛,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变法: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原„„中国舍弃本原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能富强?总之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从诏书中可以看到,慈禧决意新政是比较迫切的。)
清末新政——清王朝的最后一次自我拯救
一、“预备立宪”和立宪派 1.“预备立宪”的背景 师:所谓“预备立宪”,其意是说,清政府要准备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君主立宪”本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发明、采用的一种统治形式。在这种统治形式下,君主的权力受到了议会和宪法的制约。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曾大力宣传这种主张,后来还兴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然而,这个运动却遭到清政府的无情镇压。时间仅仅过了几年,清政府为什么要主动地准备实行这种“限制”自身****权力的统治形式呢?(引导学生回忆前面两节的内容,阅读课文,认识“预备立宪”出笼的背景)
生:(回忆、阅读)师:(在师生共同回忆、阅读的基础上,简要说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在帝国主义加紧入侵,国内人民群众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爱国运动蓬勃高涨,特别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同盟会成立后发动多次反清起义,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的形势下出笼的。
2.“预备立宪”的实质
师: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什么?实质又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慈禧太后接见大臣时讲话、载泽考察归国后的奏折以及《钦定宪法大纲》等内容,进行思考)
生:(阅读、思考)
师:曾去日本、欧美考察宪法政的载泽等人,归国后多次密奏清政府,建议“仿行宪法政”。声称:实行君主立宪有三大好处:其一可保“皇位永固”;其二能使“外患渐轻”其三做到“内乱可弥”。载泽的建议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请同学们想一想:“预备立宪”虽然可使“皇位永固”,也可暂时迷惑人心,但真的能使“外患渐轻”吗?
生:(思考、回答问题)师: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实质上是借“立宪”之名,继续加强封建集权的国家机器,使满族贵族继续专权,遏制并消灭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这一点从慈禧太后接见大臣的讲知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慈禧太后的话)
生:(朗读)
师: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谕旨抛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什么反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立宪派”及其思想主张,并记忆主要代表人物)
生:(阅读、记忆)
师: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又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康有为、张謇等人对此表示热烈。这些既反对革命,又不满意清王朝统治现状,要求改革的人,史称“立宪派”。1911年,在他们的一再要求下,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同学们想一想:既然责任内阁已经设立,我们为什么还要说“预备立宪”是一个大骗局呢?(引导学生从“预备”二字的含义、目的和《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及内阁的人员组成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生:(思考)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强调)首先,清政府宣布立宪,并非立即实行。它是以“预备”为名,拖延时间直至不实行立宪。其次,实行“立宪”的目的在于使“皇位永固”、“内乱可弥”。再次,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来看,皇帝仍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人民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利。最后,从内阁成员的组成来看,在十三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即占九人,其中皇族有七人,全部军政大权均集中于皇室。由此可见,所谓“预备立宪”,不过是清政府加强封建集权、强化满族贵族专权,消灭革命的一个阴谋而已。然而,随着“预备立宪”骗局的日益暴露,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汉族官僚也日益也出 现离心倾向,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师:(强调)四川的保路运动,特别是四川人民反清起义,震动了全国,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争勇气。清政府为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将湖北新军西调,造成了武汉地区清朝兵力的空虚,从而给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1. 武昌起义 师: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其爆发和成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让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并掌握武昌起义的原因)
生:(阅读、归纳)
师: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一,武汉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地区,这使得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成为革命党的骨干。其二,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当地人民不断掀起的反帝斗争为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群众基础。其三,文学社、共进会的成员深入到湖北新军中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楷体小字,了解两个革命团体在新军中所做的工作)
生:(阅读并思考)师:由于革命党人的起义准备不慎被清政府发觉,湖广总督瑞澂开始了对革命党人的疯狂镇压。在许多革命党人惨遭杀害或被迫离汉,革命处于群龙无首的紧急关头,一部分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继续准备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炳坤、金兆龙率领士兵鸣枪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出示自制《武昌起义形势》投影地图或动画形式的电脑教学软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插《武昌起义军胸章》、《武昌起义士兵占领楚望台军械所》,有条件的可播放武昌起义教学资料片)
生:(阅读课文、插图或观看教学资料片)
师:经过一夜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革命军攻占武昌。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这场革命史称“辛亥革命”。同学们想一想: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思考、回答问题)2. 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师: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便着手建立革命政权。不久,资产阶级新政权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让学生阅读插《湖北军政府》)
生:(阅读插图)
师:湖北军政府成立后,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用黄帝纪元,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新军军官黎元洪担任都督。黎元洪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革命派推举他为军政府首脑?(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楷体字、插《黎元洪》,了解黎元洪的情况和革命派推举其为都督的原因)
生:(阅读、思考)师:革命派推举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有其客观原因: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还远在美国,黄兴在香港,而筹划起义的文学社、共进会领导人,有的惨遭杀害,有的受伤或逃离武汉。也有其主观原因:革命党人错误地认为,军政府的首脑应由社会上有“资望”的人出任,才能号召群众。于是,他们把革命政权拱手交给了一贯反对革命的黎元洪。这正说明了武昌起义准备得不够充分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幼稚、软弱,从而使革命从一开始就埋下隐患。
3. 武昌起义后的形势
师:武昌起义胜利了,其它各省有什么反应?(出示自制《辛亥革命形势》投影地图或电脑教学软件,利用地图简介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省纷纷响应的情况)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可谓迅猛!但是,革命也面临着严重危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由一名学生朗读楷体小字内容,以加深学生对革命面临失败危机的认识,为下一节辛亥革命失败的教学作铺垫)。
生:(阅读、朗读课文)10.读图: 回答:
(1)该图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什么?(2)试分析这种现象能够出现的原因。
分析:该图主要考查把地图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临时政府控制的地区已具有全国规模,这表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清朝统治已土崩瓦解。在分析原因时,要注意思考角度,一是从革命党人自身的斗争,一是从立宪派和旧官僚方面,一是从清朝统治的腐朽这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全国迅速发展,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武昌起义促进了革命形势在全国的发展,各省纷纷响应;立宪派、旧官僚纷纷投机革命,也加速了革命在全国的发展;清朝统治反动腐朽,也为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师: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面临的严重危机,说明什么问题呢?(启发学生思考)说明了反动封建势力的强大,同时也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幼稚。
小结 师:(让学生思考,然后由一名学生小结本节的内容)生:(思考、小结)师:(视学生的小结情况,简要归纳)20世纪初,为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清政府继推出“新政”之后,又上演一部“预备立宪”的骗人闹剧,更加激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断反抗。在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同时,收回利权的斗争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其中的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湖北军政府的成立和各省的纷纷响应,一方面导致了清朝统治走向土崩瓦解,另一方面立宪派、旧官僚控制着大部分地方政权,也使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自学导引】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1.历史条件
(1)物质基础: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团体的建立和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4)群众基础:收回利权运动的不断高涨。2.革命时机的成熟——清朝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
(1)清末“新政”的实施,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更促使人民群众不断起来反抗。(2)“预备立宪”骗局的暴露,导致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也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1.经过
(1)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领士兵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经一夜激战,占领武昌。
(2)1911年10月12日,革命党人占领武汉三镇,起义成功。
2.结果:成立了黎元洪任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但由于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使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4.起义成功的原因
(1)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成为革命党的骨干。
(2)武汉是帝国主义侵入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势力的压榨使人民群众的反抗思潮高涨,成为武昌起义的群众基础。
(3)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做了大量工作。
(4)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重点阐释】
1.如何认识立宪派、维新派和保皇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从实质上看,立宪派与维新派、保皇派是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改良势力,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依次形成三个不同的分称:戊戌变法时期称维新派,戊戌变法后称保皇派,1905年后为立宪派。这些称谓的变换反映了各自的主旨,但改良派一直是他们的总称。总称表示了他们的改良路线的一贯性,分称表示了他们各自的时代特征及对革命派关系的变化。维新运动时的维新派在于除旧布新,挽救危亡;保皇派以保护光绪帝、对抗革命为宗旨;立宪运动中的立宪派则呼吁开国会,立宪法,以挽救清朝的灭亡,与革命派尖锐对立,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立宪派内部分化,部分倾向革命,20世纪初他们掀起的收回利权运动打击了清政府,客观上配合了革命派的活动,武昌起义后部分立宪派投机了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使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2.如何认识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面临的首要任务一是建立革命政权,二是扩大革命的影响,把斗争引向全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湖北军政府的建立为各省独立树立了旗帜,推动了各省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湖北军政府本是辛亥革命的产物,但从一开始就成了革命党人联合包括封建军阀、官僚和立宪派所组成的政权机构,它是由革命派、旧官僚和立宪派联合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政权。
第四篇: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清帝国的更替,了解并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找明清建立和文字狱有关的资料,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通过分析专制统治的危害,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幻灯片“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从这几句诗中看出什么毛病? 生:(略)
(学生可以自由回答,老师提示学生从字面上去寻找)
师:可是,就是这几句诗却使清朝时的翰林院学士徐骏掉了头。当时,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徐骏诗中的“明”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说徐骏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则指清朝统治者没有文化,为此,按“大不敬”“斩力决”将其文稿尽行烧毁,刚才讲时,发现学生们面露疑惑,怎么可能呢?不就是几句诗吗?怎么能如此牵强附会地和国家朝廷连起来?可这正式历史的真实,是清朝加强思想专制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第18课的重要内容。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板书)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板书)
师:谈到明清的统治,我们首先要了解明清两朝是怎么建立的,好,现在大家请先看一段视频。从中找出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播放幻灯片视频“明朝的建立”和“清朝的建立”,视频播放后,组织学生将课本的第一部分的相关知识点作上记号。
师:可以说,明清是中华帝国的晚期,那时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为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统治者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加强皇权,使专制注意中央集权的统治进一步巩固,说到加强皇权,其实古已有之。下面请几位同学带着老师和同学回忆下历代加强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情况。哪位同学先来?
(教师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历史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的发展概况)生: 秦始皇:确立皇帝称号
建立三公等
汉武帝: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强化监察制度
隋唐: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度
宋: 杯酒释兵权
重文轻武
元:行省制度
师:那明清?事实上,到明清,这种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颠峰,先给大家看一个故事:明朝时有个名叫宋讷的官员退朝后独坐生气,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为和生气,宋讷大吃一惊,照时说了,朱元璋才叫人把锦衣卫偷偷画的像拿给他看。故事中的锦衣卫是什么身份?朱元璋为什么要设立锦衣卫?(课件屏幕展示故事)学生看书并回答(略)
师:好,除此之外,明朝还采取了哪些加强皇权的措施?清朝又是怎么采取的呢?(课件显示问题)那么请大家预习下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二、皇权高度膨胀(板书)
1、政治上:皇权高度膨胀(板书)
师:好,大家应该都看完了,那我现在请个同学来回答下刚才的问题?哪位同学先来?
学生须回答:废除宰相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设廷杖制度等。(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显示板书)
师:那么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呢,这制度可是存在了有上千年啊?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引出“胡蓝之狱”。(屏幕展示“胡蓝之狱”并作简单介绍)。
师:至于厂卫特务机构,刚才我们同学基本上已经做了一番介绍,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成了皇帝的左右手,控制着整个朝野。所以每个大臣们不管身在哪里都颤颤噤噤的,但实际上就算在上朝的时候大臣也是不敢乱说话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皇帝还设置廷杖制度。
师:廷杖制度看上去好象只是打人的,怎么这么害怕呢?请大家看屏幕,看看到底廷杖制度指的是什么?
“廷杖制度始自明朝,是皇帝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的一项酷刑。一旦哪位倒霉官员触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押至行刑地点午门。在那里,司礼监掌印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一左一右早已严阵以待。受刑者裹在一个大布里,随着一声“打”字,棍棒就如雨点般落在他的大腿和屁股上。行刑者为锦衣卫校尉,他们都受过严格训练,技艺纯熟,能够准确根据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暗示地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这两人两脚象八字形张开,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条活命;反之,如果脚尖向内靠拢,则杖下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杖完之后,还要提起裹着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后再重重摔下,此时布中人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条命。廷杖之刑对士大夫的肉体和心灵都是极大的损害,但明朝的皇帝却乐此不疲,锦衣卫将校对它也是情有独钟。”(课件现在对廷杖制度的介绍)
师:那么从这段话中,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廷杖制度使明朝君臣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到了清朝之后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君臣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师:这些呢就是明朝时期所采取的专制的手段,到了清朝时期呢,这些措施仍然还在实施甚至还有些新的措施也正在实施,比如说? 生:雍正时期,设置军机处。
教师粗略地介绍军机处的定义及作用。强调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此处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或教师提出专制统治加强的影响,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专制统治的加强的确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是专制加强后,大臣失去了参政的民主和议政的自由,对皇帝的独断专行只能惟命是从,失去了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压抑了人才,不利于国家的正确决策。而这些同学们概括出来的正是明清两代在政治制度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事实上,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还表现在思想文化上。说到思想文化上的专制,老师不禁想起了秦始皇时期那起令读书人胆战心惊的事件。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 :(略)
师:焚书坑儒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典型的思想文化专制事件。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却说过这样的话:(教师大屏幕打出顾炎武的话并有感情地朗读)“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的坑儒还厉害。”刚才看这段话时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的眼睛都睁得好大。是啊,提起焚书坑儒至今我们还能透过千年的历史感受到那份沉重。那么,比焚书坑儒还厉害的八股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同学们看段视频。注意了解一下什么是八股文?(幻灯片播放视频)
2、思想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板书)学生活动过程(略)
师:通过看视频我们知道了八股取士是科举制发展到明清两朝的一种形式。说起科举制,同学们能想起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呢? 生 :(略)
师:唐朝承袭了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并不断完善,以后历代王朝也根据需要对科举制度的要求进行了不同的调整,到了明清则演变成了八股取试。比较隋唐与明清科举取士制度的不同,想想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请同学小组交换意见。
(课件显示问题)学生小组交流,活动过程(略)
师:正如同学们说的,八股取士选拔出的人才说到底没有自己的思想,变成了皇帝的忠实奴仆,从而有效地加强了皇帝的专制统治。然而,这也仅仅是在选官制度上,事实上,生活在明清两代的人们从不敢多说话,甚至文人们的遣词造句也要极其小心。这是为什么呢?
屏幕播放课件: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
师:据说有个文人给朱元璋写篇贺表,恭维他“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他看了大怒,说“生”与“僧”同音,“光”是没有头发,这是骂我做过和尚;“则”与“贼”同音,这是骂我做过造成反的贼。于是下令把这个文人给杀了。我们把这种因为文字而引发的案件叫做文字狱。这种文字狱到了清朝则发展到了极限:
屏幕播放课件“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先让学生猜测,然后教师做总结)
师:这本是《诗经》中的句子,意思是我们的国家十分辽阔广大,人民可以自由地走来走去。但是雍正却把它曲解成:“维”字是去“雍”头,“止”是割“正”首,意思是要砍掉雍正的头。这还了得?于是被定为“诽谤大逆”将他逮捕下狱。查又惊又吓,死于狱中,雍正还不解恨,下旨将查嗣庭的戮尸示众。师:事实上,明清两代因为一两句诗或一两个字而弄得抄家、杀头、灭族的事屡见不鲜。在这种文化专制下,天下文人闭嘴犹恐不及,谁还敢越雷池一步?文字狱就象一把剑,悬在知识分子的头上,压抑了人才,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同时也使读书人牺牲了对社会对人生的批判性思考,使社会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这也正是中华帝国最后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师:大家今天学了这课后,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方面?为什么? 生:(略)(老师做最后的重点强调)
师:那如果你们做为当时明朝的一位官员,你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最后作总结:明清帝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为挽救行将就木的旧制度,统治者不断强化自身权力,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统治,而这种专制统治的加强起的作用只是暂时的,衰落的危机不可阻挡地一步步走来。那么明清时的中国又上演了哪些荣辱兴衰呢?这是我们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共同探讨的内容。
课堂小结
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历史教师无法使过去的史实重演,但是可以设置历史情景在课堂中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例如在上这课时,我首先用当时著名的文字狱案件把同学们引入到当时的天空,在讲述明清帝国的更替时,播放《明朝建立》、《清朝建立》相关的片段,把当时的情景展现给同学们,使学生对这两个朝代有感官上的认识,并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找出明清时期社会与之前不同之处,导入到本课的重点“皇权的高度膨胀”,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中结束这一课。使整节课都弥漫在历史的气息下。这样能让学生首先在感官上提起兴趣,再在课堂上设计很多学生喜欢的问题:那如果你们做为当时明朝的一位官员,你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更加提高学生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从这次的多媒体上课的情况来看,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多媒体的成效很大程度上,跟班级的情况有很大的关联。比较活跃的班级,学生在多媒体的面前反而显得格外的肤浅,他们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的景象,而不是内容,所以在讨论时反而比在班级里的效果要差的很多,但是相反地,在比较安静的班级,利用多媒体反而能够激发他们的的潜力,更能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在这方面,我应该多下工夫,争取做得更好。
课后习题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评测练习
1、明朝的建立时间在()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
2、我国内阁 决策制度形成于()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元朝 D.南宋
3、“八股文”最早出现在()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宋太祖时 D.明 太祖时
4、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是()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 废行省,设三司 C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以八股取士
5、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D.明成祖
6、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唐诗 B.三通四史 C.宋词 D.四书五经
7、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C.设立军机处 D.设置理藩院
8、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9、下列关于军 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D.军机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0、关于明朝科举制()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③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全对
B.①②③④不对
C.①②③对④不对
D.①不对②③④对
第五篇: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
清朝科举制度仿照明朝制度,分童子试和正式考试。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乡试、会试实行回避制度,试官子弟、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考前要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倡优、皂隶的子孙与居丧守孝者不能参加考试。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县试考四场或五场。前两场考八股文与试帖诗,默写《圣谕广训》。第三场考诗赋,第四场、第五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解释。县试录取后即可参加府试。事实上,考生在第一场被录取后即可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时间大多在四月。参加府试,报名、保结及考试的场次、内容同县试差不多,只是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保人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是院试。
院试: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正式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考生必须于前一天进场、第三天交卷出场。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又称“桂
榜”。乡试考生录取后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试由礼部主办,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及内阁大学士担任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
殿试:新录取的贡士进行殿试,殿试在四月份举行,由皇帝主持,考策问。策问是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内阁拟题,皇帝选定。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考中者都泛称为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