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2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7:5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选修2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选修2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一篇:高中历史选修2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高中历史选修2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一、课程标准

(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

(2)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

(3)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二、标准解读

在本专题的学习中,要熟练掌握《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的主要内容,知道税收权在一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并能够透过其具体内容,深刻认识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了解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相关史实的了解,体会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1.了解英国国会与国王斗争的焦点是:国会权力至上还是王权至上?英国历史上早从8世纪就开始了对王权限制的尝试,它萌芽于“贤人会议”,发展于“贵族代表大会”,鼎盛于13世纪大宪章的制订与国会的形成。此后一直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限制王权的历史进程相当缓慢,甚至时有倒退。但英国历史上限制王权的各种尝试,包括机构、文献和制度上的创新对英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推进近代民主化进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机构、文献和制度上的尝试,透视着一种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则,即王权不是无条件和绝对的权力,它应当受到各个阶层和各种利益与权利的制约。尽管这种制约王权的努力是十分有限的,而且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但它为17世纪中叶反对专制王权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基础。

2.对专制王权的限制始于“税收”问题的重要意义。我们知道,国家的税收权是国家主权和政府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的英国。税收是王室经济的重要来源。同时,纳税对当时的英国人来说,也是其重要的义务,按照义务与权利的关系,臣民的这一义务又是产生其权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对王室预算和国家财政预算进行限制与干预的第一步。正是因为税收权问题如此重要,它牵涉的社会因素如此众多,因此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数个世纪里,限制王权的首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国王的征税权进行限制,并以此昭示限制王权的利益集团和权利的存在。而历任英国国王对这一限制的反抗也几乎都是从滥用征税权这一问题上打开缺口的。因此,只有深刻理解征税权的重大意义,才能理解革命前英国国会为什么会屡屡在征税权问题上同国王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

3.责任制政府的民主含义。如果说,限制国王的征税权是英国民主政治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那么要求建立只对国会负责的政府,就是对专制王权的致命一击。政府是负责国家行政权的重要权力机构,它对谁负责,并不是仅仅是一个权力归属问题,而且是区分专制政治还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因为对国会负责的政府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政府高级官员的遴选、任命和罢免要由代表“民意”的国会决定;二是政府要贯彻国会的决议、按照国会通过的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三是政府在行使行政权时,要接受国会的监督。这是民主政治中,行政权的重要特征。相反,在专制政治下,政府只对国王负责。因此,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阶段,英国国会提出建立对国会负责的政府就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4.在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中,由于牵涉政治权力的归属和政治权益的重大问题,因此掌握统治权的专制势力是不肯轻易交出其政治权力的。这就决定了在民主政治代替专制政治的过程中必然充满着残酷而激烈的政治斗争,甚至是流血的暴力斗争。由于决定这一斗争胜负的因素众多、十分复杂,因此这一斗争又是长期的,并会多次出现彼消此长和此消彼长的曲折与反复。

5.这一专题涉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和革命中的两个重要历史性文献和三个基本史实。其中《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具有重要的政治纲领性质,是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性质、冲突领域和国会政治要求的重要文献。它对我们了解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史实意义。而处死查理一世、护国政体的出现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种斗争的残酷性、反复性和复杂性。

三、单元训练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般认为,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B、国王宜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把持了全国政权

2、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英国农业人口比重骤降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 B.贵族地主为兴办牧场强行占地 C.城市资本家大盆租地开设工场 D.政府支持海盗行为和殖民掠夺

3、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与1641年的《大抗议书》()

A.导致英国内战的爆发 B.是对启蒙思想的自觉实践

C.对于圈地运动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表明新贵族采取和平的斗争方式 答案:D 4、16世纪时,英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手工业是()

A.养羊业 B.制呢业 C.海外贸易 D.海上运输

5、英国新贵族与旧贵族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分别产生于圈地运动前后 B.是否与资本主义相联系 C.是否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 D.是否主张限制王权

6、17世纪时的英国议会()

①有许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参加 ②出现于13世纪并延续至今 ③总体上主张限制王权 ④经常被国王解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7、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主要有()

①实行无议会统治 ②推行王室垄断制度 ③迫害“清教徒” ④任意增加税收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8、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是直接针对()

A.詹姆士一世的专制行为.

B.英国与法国、西班牙的战争行为 C.查理一世的任意征税行为

D:斯图亚特王朝关闭议会的行为

9、17世纪时,英国议会与国王斗争的焦点在于()

A.国王能否征税

B、议会要不要长期召开 C.国王与议会是否平等 D.国王要不要遵守法律

10、1629年,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起因于()

A.议会制定《权利请愿书》 B.议会拒绝其征税要求 C.议会号召人们抗税 D.议会批评其各项政策

11、英国议会先后通过《权利请愿书》与《大抗议书》.其核心要求是()A.拒绝抗税 B.保护人权 C限制王权

D.议会定期召开

12、税收问题成为17世纪英国议会与国王斗争的焦点。议会对征税的态度是(A.拒绝缴纳一切税赋 B.拒绝缴纳新增加的税赋

C.议会决定征税并监督税收的使用 D.取消特权,实现税赋平均 13、1642年,查理一世讨伐议会的主要原因是()

A.议会通过《大杭议书》 B.伦教市民保护议会反对派 C.议会组织军队准备战争 D.查理一世的征税计划落空 14、1646年议会方面取得内战的胜利,其原因是()

A.自耕农和手工业者阶层的坚决支持 B.保王党势力的分散

C.议会加强军队的建设和领导 D.国王被议会方面俘虏)

15、历史上的英吉利共和国()

A.存在于1649^-1658年 B.既无国王、又无议会 C.期间出现独裁统治

D.有共和之名,无共和之实

16、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其做法不包括()

A.取消议会 B.独揽国家大权 C.实行军事管制 D.禁止言论自由 17、1660年,查理二世重登英国王位,他与议会方面达成的妥协是()

①实行宗教自由

②格守《权利请愿书》 ③清除护国政体 ④尊重议会权力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18、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

A.完全在英国恢复了旧秩序 B.彻底清除了人民革命的成果

C.实行过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D.标志着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 19、17世纪70年化,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了《人身保护法》,其目的在于()

A.限制国王对“革命者”的迫害 B.维护议员的言论自由 C.结束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D.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20、议会方面允许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目的在于()

A.结束护国政体 B.恢复君主制度 C.实现社会稳定 D.维护既得利益

21、查理二世重登王位前,向议会方面表示“不准备重复他的经历”。他的“经历”是指()

A.被议会俘虏 B.在国外流浪 C.受到法律限制

D.在宫廷政变中下台

22、在17世纪的政治斗争中,英国议会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始终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力盘 B.一度是维护独裁统治的工其

C.随着议员成分的变化发挥不同的作用、D.多次被封建专制势力所解散

23、“16世纪后世界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和西北区„„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兴起。”引文中的“新大国”指()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2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B、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

D、议会要限制王权

2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现复辟,说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杂性、曲折性

B、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已经失败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无法领导革命

(二)、非选择题(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产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不受世俗法律的限制”。

——磨姆士一世(英国国王,1603-1625年在位)

材料二: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创造的,而是人们缔结社会契约而形成的;因此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人民将统治权一旦赋予君主,就要绝对服从君主,绝不能反悔。

——霍布斯(英国思想家,1588-1679)材料三:国家的确是人们缔结契约成立的,但是人民缔结契约的目的在于保护私有时产,因此国家政权不能干涉臣民的时产,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保护人民,人们就有权推翻它,重订社会契约。

——洛克(英国思想家,1632-1704)请回答:

(1)上述材料探讨的共同问题是什么?(2分)

(2)上述观点中,哪种更容易为英国长期议会方面所接受?为什么?(10分)2、1641年,英国《大抗议书》中写道:“比一切东西更有力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宜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据此回答:

(1)从所引材料看,议会针对什么行为提出抗议?(4分)

(2)在抗议书中,议会是怎样抗议国王的?(8分)(3)议会抗议国王的行为说明了什么?(8分)3、17世纪.面对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哪些形式的反复斗争?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18分)

四、单元训练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BDBB,ADCDC,CCACC,ADCAD,BCDBA

(二)非选择题

1、(1)王权应不应当受到限制。(2分)

(2)洛克的观点更易为议会所接受。因为长期议会鉴于国王随意征税和关闭议会的行为,主张限制王权。国王的行为恰恰是违背社会契约、不能保护人民,应当受到限制的。(10分)

2、思路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与阐释能力。解题时,可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材料信息加以概括,回答第(1)(2)问;第(3)问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可结合《大抗议书》所反映的英国国王与议会斗争的实际,从多角度考虑答案。

参考答案:(l)国王不经议会同意强行征税的行为。(4分)

(2)宣布国王不经议会同意而征税是非法的;立法规定国王必须受法律制约。(8分)(3)说明议会有决定征税的传统权力;议会限制王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的力量增强;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十分激烈;国王的专制行为受到反对;议会采取和平的斗争形式;等等。(8分)

3、思路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的是斗争形式,要从斗争的具体史实中综合概括出来;原因要结合斗争双方的情况,尤其是双方的力量对比、斗争策略等来考虑。

参考答案:斗争形式:议会内的斗争(或者提出要求等)、军事斗争(或者内战)、双方妥协(或者允许旧王朝复辟)、宫廷政变等。(8分)

原因: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斯图亚特王朝掌握国家大权,力量上占优势,地位上较主动;议会方面一度存在政治分歧等。(6分)

说明: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社会制度必然经过多次斗争才能战胜旧的社会制度。(4分)

第二篇: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习题)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习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材料二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汉书〃食货志》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史记〃蔡泽列传》

(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要改革?

(2)材料一中“相地而衰征”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3)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4)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

2.(2010〃德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等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在商鞅变法时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3.(2010〃宿迁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治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材料四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达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达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崔连仲《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4.(2010〃宁德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习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材料二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汉书〃食货志》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史记〃蔡泽列传》

(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要改革?

(2)材料一中“相地而衰征”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3)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4)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

2.(2010〃德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等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在商鞅变法时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3.(2010〃宿迁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治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材料四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达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达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崔连仲《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治思想的不同之处。(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4.(2010〃宁德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第三篇:英国议会的形成与发展

英国议会的形成与发展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那么,英国议会制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呢?

一、大宪章——“英国自由的奠基石”

自11世纪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13世纪,约翰王统治时期(1199一1216年),经常增加额外的捐税,对外战争经常失败,还干涉封建法庭的权力,使国王与贵族的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他干涉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选举,和教皇发生了冲突,被教皇革除了教籍,并停止了全英国的礼拜。约翰王无所依援,不得不向教皇屈服。分离倾向日益明显的强大贵族势力乘机联合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开始了反对国王的斗争。1215年,约翰王被迫接受了他们所拟的大宪章。大宪章保证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由贵族和骑士组成王国的“大会议”,只有得到这个会议的同意,国王才能向封建主征收额外的税金。这就意味着在英国长期以来至高无上的专制王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

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到了17世纪,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反封建的要求,对它赋予了新的解释,成为资产阶级法治的主要依据。

大宪章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法律文献,全文共63条,旨在限制王权,保障教俗封建主的特权不受侵犯。大宪章宣称,英国教会享有自由,其权利不受干扰,其自由不受侵犯。不经大贵族会议同意,国王不得向领主征派赋税。国王承认教会的选举自由,对自由人不得任意逮捕、监禁和放逐。

大宪章的签订,表明各阶层的联合行动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为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经验。大宪章表明,在反对封建暴政的斗争中,骑士和市民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如果说亨利二世时期是英国封建习惯法形成的开端,那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大宪章的基本原则———法律至上和保障人权则逐渐被承认为英国立宪政治的基础,仍有某些积极意义。

“自由大宪章”虽然多少调整了封建等级之间的关系,但是没有根本解决英王与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1258年,以西蒙·德·孟福(约1206—1265年)为首的贵族发动兵变,迫使英王亨利三世签订了《牛津条例》,要求国王按照习惯及与重臣协商的原则治理国家。由国王的12名宫廷会议成员和15名诸侯代表组成的联席会议在牛津举行,共商国是。牛津会议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少数贵族,实际实行贵族寡头统治。

与约翰王无意遵守大宪章一样,亨利三世也于1262年取消《牛津条例》,导致贵族公开叛乱。不久贵族们获胜。1265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英国史上的首次议会,除5名伯爵、18名男爵与会外,还有每郡两名骑士代表和每个大城市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一般认为,它是英国议会制的开端,是议会君主制形成的标志。亨利三世之子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登位后发动对威尔士、苏格兰和法国的战争。为筹措战争费用,1295年召开由各封建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人员组成与1265年的议会相同,由于以后历届议会的召开均以此为典范,所以人称1295年的议会为“模范议会”,它标志着英国等级君主制的形成。

二、议会制度的雏形

约翰王并不打算实行这个宪章,并且准备对贵族进行新的战争。君臣之间的内战一直打到他死后,继位的亨利三世(1216—1272年)继续与贵族对抗。1258年,亨利因为干预意大利战争,顾不得农业歉收和饥荒,要求贵族缴纳三分之一的收入作为军费,激起了贵族的不满。贵族武装冲入王宫,亨利无奈,被迫于当年6月在牛津召开了贵族大会,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国王非经同意,不得做任何决定。

后来,反对国王保护宪章派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除了贵族和主教以外,还邀请骑士(每郡二人)和市民(每城市二人)代表参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从此有了“议会”一词,这个词来自法语(西蒙出身法国贵族),原意为“谈论什么”或“辩论什么”。

三、议会制度逐渐成熟

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统治时,逐渐意识到要稳定封建统治,国王、贵族、骑士和城市富裕市民,必须形成某种形式的政治联合。为了筹划军费,曾在1295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经常召开,都以1295年的议会为榜样。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层的联合。

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国会又是各种政治事物尤其是国王大臣所犯渎职罪的最高裁判所。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

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四、都铎王朝统治下的议会

都铎王朝(1485—1603年)统治时期,专制君主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议会的作用。都铎王朝的社会基础是新贵族和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王权跟这些新的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同盟,表现在国王对议会所持的特殊态度上。主要是由中等贵族和部分工商业者代表所组成的下议院力量加强了,而贵族院的力量却削弱了。在议会的支持下,亨利八世实行了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脱离了罗马教皇的控制。议会也遵循国王的旨意,通过一些既有利于国王、又有利于新贵族及资产阶级的法案,因而议会的权力有所扩大。到17世纪,这种由议会通过各种法案的权力运作方式已成为英国政治生活的惯例,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王权的法理依据。

在伊丽莎白(1558—1603年)统治晚期,由于伊丽莎白把很多商品的专卖权赐给宠臣,对工商业者的发展极为不利,于是议会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女王无奈,答应停止出售专卖权以平息议会的愤怒。议会对于国王的宗教政策也不满,16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清教徒数量激增,势力壮大,要求退出英国国教,创造自己的教会团体,保证新的有产阶级在教会事务上的完全独立。而伊丽莎白对清教徒极端敌视,清教徒像天主教徒一样受到迫害,专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开始出现裂痕。

五、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议会

1603年,伊丽莎白死后无嗣,詹姆士一世继任,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詹姆士一世坚持君权神授,认为国王受命于上帝,权力无限,国王创造法律,因此国王应在法律和议会之上,不容议会限制他的权力。但他单靠王室领地上的收入无法应付日益增长的开支,不得不要求议会同意征收新税。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每次议会的召开,对国王的各项政策进行猛烈的抨击。1611年和1614年,两届议会被先后解散。在1621年召开的议会中,国王的专卖制度和外交政策都受到尖锐的攻击,詹姆士下令解散议会,逮捕反对派议员。国王与议会的冲突日趋激烈。

1625年,詹姆士一世死去,其子查理一世(1625—1649年)继位,由于仍未能筹足所需款数,1628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议会向国王提出了“权力请愿书”,查理一世迫于财政需要,接受了请愿书,但当议会开始攻击国王宠臣白金汉公爵时,查理立即下令休会,甚至在1629-1640年实行无议会统治。1640年,查理一世为了筹集对苏格兰战争的费用,重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只存在三个星期,史称“短期议会”。议会的解散,进一步激怒了人民,伦敦发生了示威和暴动,由此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尽管在16世纪以前,议会尤其是下议院的权力不断扩大,但这时期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国家代议机关。

第四篇: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三单元练习(教师)

1.《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是因为它()A.最早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的旗帜D.与法国《人权宣言》目标一致 2.通过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研究,你认为美国胜利的原因有①战争的正义性②北美军民英勇作战③华盛顿等人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④法国等国家的援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能够在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取得两次传奇性胜利的原因,不包括()A.武器装备的优势B.民族情绪的激励C.华盛顿的表率作用D.士兵英勇作战 4.美国独立战争中下列事件的顺序为①萨拉托加大捷②来克星顿枪声③第二届大陆会议④约克镇英军投降⑤《独立宣言》发表()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C.②③⑤①④D.③②①⑤④ 5.1789-1793年,华盛顿为美国第一届总统,下列措施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①网罗人才,组成内阁 ②颁布1787年宪法 ③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④制定了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④D.②③ 6.华盛顿出任美国首届总统的法律依据是()A.《独立宣言》B.《邦联条例》C.《联邦宪法》D.《权利法案》 7.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协调当时各种社会矛盾 C.确立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 D.确保国家摆脱殖民统治 8.1796年在离职前的《告别词》中,华盛顿总统提出的“两个星球”和孤立主义理论成为20世纪以前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其决定因素是当时美国()A.致力于独霸西半球B.经济实力不及欧洲列强 C.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D.致力于北美领土扩张 9.华盛顿一生最大的功绩是()A.打败英国,成为西半球霸王B.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C.建立国家,促进民主建设D.军事才能卓越,推翻封建君主专利

10.华盛顿对美国民主建设作出的贡献主要有①领导制定了联邦宪法 ②成功当选第一任总统 ③创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 ④为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制度创立了范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1.“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这个“前提—结论”式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1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应该是()A.封建军事独裁统治B.君主专制统治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13.在组成反法联盟的国家中,其目的明显与其他三国不同的是()

A.英国 B.俄国C.普鲁士D.奥地利 14.有学者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爆发户’”。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史实是()

A.建立执政府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民法典》D.打退反法同盟 15.拿破仑在何时登上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A.1799年“雾月政变”后B.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后

C.1810年迎娶奥地利公主后D.1804年加冕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后 16.1815年2月,拿破仑从流放地秘密返回法国,轻而易举地夺得了法国政权,重登皇帝宝座,主要是因为①拿破仑受到了法国农民的热烈支持 ②法国人对复辟王朝的政策充满了不

满的情绪 ③拿破仑拥有强大的武装 ④拿破仑得到了外国势力的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17.1815年敲响拿破仑帝国丧钟的事件是()A.颁布“大陆封锁令”B.远征俄国失利C.莱比锡惨败D.滑铁卢战败 18.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C.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19.将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的战役是()A.拿破仑远征埃及B.奥斯特里茨战役 C.莱比锡大会战D.滑铁卢战役 20.拿破仑帝国的对内政策充分显示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

要愿望是()

A.掠夺原料和抢占市场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引进英国先进技术D.确立资产阶级法律规范

第五篇: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含答案

清单一 克伦威尔的早期活动

初露锋芒

1.1599年出生于英格兰亨廷顿郡的清教徒新贵族家中。2.1619年进入伦敦法学院继续求学。

3.1628年作为亨廷顿郡的代表出席议会,抨击天主教,反对专制王权。4.1641年,“长期议会”召开,认为武力是解决王权问题的唯一办法。

5.参与《大抗议书》的起草工作,抨击查理一世暴政,要求废除封建特权,保障工商业自由。[深化认知]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大抗议书》中的这一思想反映了议会与国王矛盾的本质是资产阶级与君主专制之间的矛盾。

清单二 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铁骑军统帅

1.军事斗争

(1)1643年,克伦威尔招募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称“铁骑军”,不断取得胜利。(2)1644年,率领骑兵在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成为内战转折点。

(3)1645年,亲率以“铁骑军”为核心的“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摧垮王军主力。2.政治斗争

(1)1649年,签署死刑令,以“暴君、叛国者、杀人犯与人民公敌”的罪名处死查理一世。(2)1649年,成立英吉利共和国,以克伦威尔为核心的军官集团掌握了国家政权。

清单三 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护国主”与护国政体

1.条件

(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赫赫战功使克伦威尔的威望达到了顶点。(2)议会的软弱腐败。2.建立

(1)1649年,远征爱尔兰,占领德洛盖德,满足了英国的殖民需要,军队开始蜕变为他建立军事独裁的工具。

(2)1653年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实行个人军事独裁,护国时代开始。(3)企图称王失败后,1657年就任世袭护国主。3.去世

1658年,在伦敦逝世。他死后,英国陷入政治混乱。[深化认知]

克伦威尔执政期间,对外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与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本国的海上权威;对内改善法律,扶植教育,提倡宗教自由,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经济超过了革命前的水平。

探究点 评价克伦威尔的功过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1)材料一、二分别是怎样评价克伦威尔的?

[答案] 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材料二认为在克伦威尔领导下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2)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案] 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

[结论形成] 评价克伦威尔的功过

(1)功:克伦威尔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当时的欧洲社会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时期,他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积极投身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显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他基本上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时代任务,即在英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过:克伦威尔由于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保守性又不断体现出来。这主要表现为驱散议会,实行无议会统治,大权独揽,建立起护国主政权,开始脱离人民,实行军事独裁,为封建君主复辟开辟了方便之门,也局部破坏了民主共和原则。

(3)总评:克伦威尔并没有蜕变为封建君主,他所代表的仍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采取了若干开明措施,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早上我来到议会……一个领子粗劣而不太整洁……面部红肿,声调尖厉难听,不过他的演说却充满了热情。”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克伦威尔在议会中影响突现 B.柏拉图阐述他的《理想国》 C.亚里士多德与当时的学者激烈争论 D.魏征积极进谏唐太宗

解析:选A 抓住关键词“议会”。议会首先在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过程中出现,B、C、D三项与“议会”无关。

2.1651年,为了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克伦威尔颁布了()A.《大宪章》

C.《权利法案》

B.《航海条例》 D.《独立宣言》

解析:选B 《航海条例》是克伦威尔执政时期为争夺海上霸权而颁布的法案,故B项正确。

3.1653年,克伦威尔被拥戴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主”,有关“护国主”政体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A.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 D.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政权

解析:选D 从克伦威尔统治时期的内外措施看,维护了英国的海外利益,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但是他解散议会,建立起了军事独裁政权。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主要原因是()A.受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 B.克伦威尔军队威望较高 C.巩固新政权的需要 D.托利党力量单薄

解析:选C 军事独裁是当时客观环境下的产物,为巩固新政权之需要。

5.克伦威尔说:“我正在从事一桩不平凡的事业,并一定坚持到底。”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以后说的 ②“不平凡的事业”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一定坚持到底”反映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④1688年“光荣革命”后说的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B 1688年“光荣革命”时,克伦威尔已经去世,排除④。

6.在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统治下,却使英国人比较充分地享有繁荣,并能在国内过和平生活。以下属于克伦威尔使英国繁荣的具体措施有()①发展工商业 ②颁布《航海条例》 ③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④建立责任内阁制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本题采取排除法。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是在英国“光荣革命”后,排除④,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第7题13分,第8题13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伦威尔生平事迹(部分)1616年 进入剑桥大学

1639年 被选进18个各种议会委员会 1642年 组建骑兵队 ……

1649年 敦促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653年 就任护国主 1658年 在伦敦去世

材料二 到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不少人开始回顾起“为他们海外扩展开辟道路”的克氏(克伦威尔),觉得他格外令人敬仰。革命者像如今人们对切·格瓦拉一样将克氏塑造成为了图腾,著名的英雄史观作者卡莱尔顺势给克氏安上了“王者之雄”的美誉。

——《国家元勋还是独夫民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克伦威尔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出的努力。(6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克氏“令人敬仰”并被安上“王者之雄”的原因。(7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被选进18个各种议会委员会;组建骑兵队;敦促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海上殖民霸权和巩固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等措施方面分析其原因。

答案:(1)努力:议会中与王权斗争;建立骑兵队,整治军队,指挥取得马斯顿荒原战役胜利;组建新模范军,指挥取得纳西比战役的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2)原因:颁布《航海条例》,进行英荷战争,为拓展英国海外贸易开辟道路;与欧洲强国签订商约,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远征爱尔兰、苏格兰,扩大国内市场;通过奴隶贸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内容反映了克伦威尔一生中几个重要角色的变化: 1599~1642年,从乡绅到议员。

1642~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1649~1658年,英国的执政者(1653年成为护国主)。

材料二 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

(1)结合所学概述克伦威尔在担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时的主要贡献。(7分)(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克伦威尔“堕落了”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堕落了”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问,从克伦威尔组建军队、训练军队、参与内战、平定叛乱、结束内战等方面概括其贡献。第(2)问,“堕落了”指的是其军事独裁统治,其原因从巩固政权以及其个人野心方面分析。

答案:(1)组建“骑兵军”等;取得马斯顿草原(或纳西比战役)胜利;平定王党叛乱。(2)事件: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原因:克伦威尔的个人野心;出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需要。

下载高中历史选修2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选修2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