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时间:2019-05-14 18:5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第一篇: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象已达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导致外需萎缩的大背景下,由于各级政府和进出口企业认真应对,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从2002年到2008年,我国外贸经历了七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6%,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多。与此同时,人民币不断对外升值,产业结构不优化、经济增长慢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等问题依旧突出,同时出现了贸易顺差急剧扩大、摩擦迅速增加、与宏观经济不协调、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吃紧等一系列新矛盾。从以下四方面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从汇率方面,人民币对外的不断升值,最重要的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于我国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尽管2013年进出口总额突破了4万亿美元大关,但7.6%的增速仍然低于8%这个增长目标。而在2012年,全年外贸增速仅为6.2%,也远低于当年初确定的10%目标。巨大的贸易顺差加剧了我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国际 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从以上的分析得知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我国历年来的出口策略都以获得贸易顺差为主,给予产品的出口很大的补贴,有的产品的出口利润就来自于出口补贴,这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顺差扩大的假象,另一方面不利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高;

2、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养老、医疗等制度改革还未完成,未来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较大,居民将收入的很大比重用储蓄,从而使得内需严重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上的需求。目前我国政府应该努力控制好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

在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时代,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推进进出口结构的不断合理化、高级化,使之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各国十分重视的问题。

首先,实行产业倾斜,发展支柱产业。我国应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大力扶持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有计算机、汽车、石化、电力、邮电通信、生物、机电、电子等行业和部门。产业倾斜政策主要在资金信贷支付、进出口经营权和配额许可证优惠、减免关税和税收、规范出口退税、国家补贴和采购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

其次,采取务实的产业发展模式,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多,不宜全国一刀切,都采取同一模式。要根据地方经济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充分发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各自长处,相互取长补短,使两种模式都能较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再次,发展规模经济,我国应确定一批具有潜在竞争优势,又有巨大规模经济效应的产品,作为扶持和保护对象,尤其应积极扶持大型国有企业和企业集团,搞好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具体到实践来看,前面讲到的支柱产业都可作为发展规模经济的首选产业。当然具体到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选择,国家应从宏观全局上通盘考虑,尽量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避免重复建设。而且,在企业分布地区上也应适当集中,把主要产品合理地分布在全国的某些重点城市和地区,这样也有利于扩大规模,提高规模效益。

最后,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我们除了在规模经济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应注意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外,还可通过国际贸易和合作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会使得更多的就业人口需要寻找出路。因此,发展第三产业便显得日益重要。从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第三产业是最能吸纳就业人口的产业,有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已占到全部就业人口的70%以上。我国只有把第三产业发展上去了,把大量剩余劳动人口吸纳进去了,才能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中国经济增长水平方面

中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增加比较劣势产品的进口,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口与出口结构上的不同,使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又具有资源转移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即通过初级产品和一般加工产品的出口和投资品的进口,实现国内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间接转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水平的调整需要下面政策:首先,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向常态回归。货币政策需要从紧到宽松的转变,使之积极的货币政策,建议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缓解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降低实际资金使用成本,给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输血,反哺利润给实体经济。其次,必须最大限度地解决腐败问题,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平稳的社会环境。目前可行的一个办法是,尽快建立新公务员收入财产申报公示制度。采用以上政策建议加快经济增长,呈现中国对外贸易的正影响。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1)努力实现我国FDI利润最大化。

从政策角度出发,改善我国FDI环境是很必要的。应加强我国同国外的交流机制,为促进我国企业寻找海外投资机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交流平台。不仅加速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使对外投资企业尽快适应国际法律标准,而且减少对外直接投资的管制成本促进对中国FDI的发展和提高。

(2)加快制定、完善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放宽企业投资领域、融资信贷方面的限制,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信息服务等,从而鼓励国内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拓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3)在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方面

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规模。鼓励我国一些具备实力和条件的企业,积极到发达国家举办合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购并拥有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等,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增强我国的技术实力。

(4)在对外直接投资行业方面

推进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对外投资结构的升级;同时,要突破印度产业溢出效应不高的局限性,鼓励前后向联系较强的产业部门的对外直接投资,如石油加工、家用电器、机械制造等,充分发挥其对国内相关产业成长的波及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

(5)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方面

企业决策者应认识到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优越性,熟悉跨国兼并的运行规律、相关法律和必备知识。同时,应逐步完善配套政策,如提供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为跨国并购提供保证。当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力与经营状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和规模,鉴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谨慎采用并购形式进行跨国投资。

(6)在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方面

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高投资收益率。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为国有大型企业,对投资效益重视不够,且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透彻,存在较多失误,导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不高。因此,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应首先通过实地调查等各种渠道,对所投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投资环境、产业发展及市场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加强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从而提高海外投资的成功率和收益率。

第二篇:县茶叶发展对策与建议

县茶叶发展对策与建议

是全国乌龙茶的主要生产县之一,主产的铁观音、佛手、水仙均是乌龙茶的极品,产品畅销国内外,曾为国家出口创汇和繁荣地方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各色饮料对茶叶市场的冲击,以及我县自身对茶叶销售市场重视不够,总体售价偏低,经济效益差,以致许多茶园管理粗放,甚至抛荒,或是改种,出现毁一业建

一业倾向,茶叶生产一度处于历史低潮。但是,我县茶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既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又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广大的消费群体支持,只要各界多加重视,共同出谋献策,加强宣传引导,增加科技投入,扩大产品开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我县茶业的再度兴起,重展昔日雄风,提高茶叶生产效益,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使永春茶业生产持续发展,并且成为我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亮点。

一、茶叶生产现状

永春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十分重视茶叶生产的发展,在充分发挥各种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不同时期的茶叶生产方针,出台各种扶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我县的茶叶生产,取得了瞩目的成效。

㈠生产规模

目前全县茶园面积54898亩,种植品种10多个,以铁观音、佛手、水仙为三大当家品种,占总面积的89.02,品种百分之百达到良种化。投产面积48612亩,占总面积的88.55,年产毛茶3262.44吨,并且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点)1500多家,精制加工厂42家,是全国、全省三大乌龙茶主产县之一。佛手茶的栽培面积、产量更是全国第一。

㈡年产值与税收

全县茶叶总产值5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45;年创税利500多万元,其中农业特产税70多万元,产品增值税70多万元。

㈢出口创汇

我县茶叶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1600吨,年创汇2600多万元。

㈣争创名牌

我县自水仙茶1987年获商业部部优产品,佛手茶1989年获农业部部优产品,1994年获得福建省名茶称号之后,1995年双双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产品,期间共获全国和省十多项荣誉。佛手和水仙、铁观音又分别于1997年和2001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㈤名优新品种引进

全县现有铁观音茶园21908亩,占总面积的39.97,年产量1230.76吨,占总产量的37.73;佛手茶园14472亩,占总面积的26.36,年产量564.96吨,占总产量的17.32;水仙茶园12492亩,占总面积的22.76,年产量556.42吨,占总产量的17.06。近年来,又积极引进科旦、白芽奇兰、丹桂、金观音、黄观音、凤凰单枞、八仙、紫龙袍、青倩翠玉、金星12号、杏仁等名优新品种,进行优化、调整茶叶品种结构。

㈥无公害茶叶生产情况

近年来,生产无公害茶叶是发展茶叶生产的主攻方向,因而也得到我县的重视,于2000年在玉斗、湖洋两镇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1500亩,年产量115吨。还在全县范围内推广1万多亩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降低农药残留量,年产量1000吨左右。

二、茶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争创茶叶名牌积极有余,利用名牌产生效益不足,总体茶价偏低

我县茶业主管部门多,缺乏协调,各行其事,各部门对争创名牌积极有余,而对利用名牌产生效益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形成我县茶叶销售至今仍以出口为主,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由于出口茶叶质量多为中低档,因此售价不高。更因茶叶出口集中在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受金融**影响较大,不利提高售价。而近年国内市场名茶售价高、效益好,我们对此却视而不问,不能及时把握商机,利用现有名牌产品拓展国内的高档消费市场,以致茶叶名牌多多,有名无效益,茶价上不去,总体价格偏低。

㈡茶园管理粗放、单产低,生产成本稳中有升,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茶价低,成本较高,利润微薄,茶农生产积极性不高,以致掠夺经营,茶园管理粗放,只采不管,或是只采不养。全县正常管理、正常生产的茶园不足一半,而且出现抛荒茶园2000多亩、8000亩茶园改种或套种其它作物。有的茶园一年只采春、秋两季,有的茶园只采不养,有的低产园没有得到及时改造,以致产量不高,全县平均亩产仅67.11公斤,只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于全省平均单产。同时,农药、肥料、燃料等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升,加上制茶设备陈旧、老化,生产效率下降,致使生产成本稳中有升,茶叶生产效益不高。

㈢茶叶粗采滥制,优质茶少,总体质量不高不稳

由于采茶实行计量工资,采工为了自身利益,没有按采茶标准和要求而粗采滥采,以致茶青质量大大降低,更由于总体茶价低,制茶者为了获取较高利润,采取增加日产量或是不按工艺程

序进行,偷工减料,难于制出好茶,产品质量不高不稳,形成恶性循环,缺乏市场竞争力。

㈣茶农市场意识不强,缺乏制茶技术与创新

我县现有茶园中,集体所有茶园12422亩,占总面积的22.63。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有的被分到户,有的投标承包,至今已没有一株茶树是集体管理的,这样,形成了许多管茶的人缺乏制茶技术,而有

制茶技术的人没茶管,正所谓“懂契没田做”,加上许多茶农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制茶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而且农村信息不灵,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难于把握市场脉膊,无法根据市场要求和价格变化进行生产,造成产销脱节,流通无序,大大降低市场竞争能力。

㈤茶叶企业规模小,缺少行业龙头带动产业的发展

虽然我县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点)1500多家,精制加工厂42家,目前只有外贸茶厂、北硿茶厂和莉芳茶厂三家企业有一定规模,但设备陈旧、老化,综合实力不强,而且是纯精制加工,产品开发欠缺,科技含量低,优势不明显,不能形成行业龙头,难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同步发展。

㈥产品缺乏深度加工,科技含量不高,附加产值低

由于茶叶初制加工目前仍是半手工半机械制作,目前,全县仅有采茶机30多台,修剪机10多台,机采、机剪面积只占总面积的不到20。茶叶深度加工更是空白,在整个茶叶生产、加工、包装以及管理上,科技含量都不高,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谈不上科技兴茶。

三、今后茶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及对策

㈠明确一个指导思想

今后我县茶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手段,以质量为重点,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扩大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满足市场需求,做好内部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经营体系,促进我县茶业的可持续发展。

㈡转变两个观念

1.转变思想观念。茶业的发展,不能再以扩大面积和增加产量为标准,而要以提高效益和满足市场需求来衡量,从重视产量转向重视质量,从重视生产转向生产和流通并举,从重视产值转向重视效益,做到稳定产量和面积,提高质量和效益,逐步从数量产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转变服务观念。从政府办产业转向社会力量办产业,政府引导和全社会力量推动相结合。政府要继续制定优惠政策,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重点从产前、产中服务转到产后信息服务,引导茶农走进市场,架起产销之间的桥梁,并注重扶持重点企业或大户,以龙头带动产业的共同发展,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

㈢抓好三个环节

1.抓好生产环节。

第一,茶业生产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先,走科技兴茶之路。政府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永春佛手茶标准综合体》、《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范》、《茶叶安全卫生知识》以及茶叶生产技术等推广手册分发到每一茶户。同时,加大科技宣传和培训力度,采取县办培训到乡(镇)村农技人员和专业大户,乡(镇)办培训到每一茶叶生产加工户的措施,进行科技宣传和培训,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中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茶叶平衡施肥技术、机械化修剪与采茶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茶农自身素质,促进茶业标准化生产,做到科学种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茶叶优质高产高效持续发展。

第二,稳定面积,加大中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巩固和提高现有茶园单位面积产量,走丰产优质高效之路。

第三,确实抓好茶叶降低农药残留工作,在确保茶叶卫生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四,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好区域布局,根据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商品茶基地。内半县的一都、横口、下洋、坑仔口、玉斗、锦斗、苏坑等乡镇及外半县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区,气温相对较低,适于铁观音种植和加工,在稳定佛手、水仙前提下,可相对集中发展高价高效的铁观音系列品种,积极引进金观音、黄观音等;外半县的蓬壶、达埔、石鼓、五里街、吾峰、桃城、东平、东关、湖洋等乡镇,海拔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区,气温相对较高,发展铁观音较为不利,应着重在巩固提高现有佛手、水仙品种的基础上,引进和发展高香型名优早新品种,如:科旦、白芽奇兰、丹桂等,以改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为名茶新品开发打好基础。

2.抓好加工环节。

第一,在今后3~5年内,县、乡(镇)政府要通过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和引进茶叶制作加工能人,加强制茶技术培训,举办制茶技术大赛,改进和提高茶农的制茶技艺,重视鲜叶采摘质量,严格工艺流程要求,增加优质精品茶的生产和提高茶叶总体质量。

第二,积极引用先进适用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如空调“做青”设备和包揉机、采茶机、修剪机等,提高茶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空调“做青”设备可以改变“看天做青”,摆脱不良气候的制约,提高夏暑茶产量和质量,包揉机等机械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品质。

第三,严格执行茶叶质量标准,禁止混等混级和掺杂掺假,真正做到优茶优价,确保名牌产品质量,以名牌促进销路,以销路促进生产,走入良性循环轨道。

第四,加强茶叶加工企业环境净化,防止和避免二道污染,确保茶叶卫生质量。

第五,深化茶类和加工产品的开发,如引进台资企业生产的台湾乌龙茶,或是绿茶和花茶,以及速溶乌龙茶、人参茶、健胃茶、茶酒、茶水雪碧等各种茶饮料、茶食品和茶保健品,使茶叶产品不断趋向多元化,优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消费需要,多渠道拓展市场。特别是佛手、水仙茶叶内锌和黄酮类含量较高,锌是人体必须且较缺乏的微量元素,黄酮类物质又是一种有效的防癌、抗癌物,很适于开发保健茶类,应加强研究、开发和利用,走出永春自己的特色之路。

3.抓好流通环节。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规范行业管理,集中统一对外,同时,试行市场指导价,避免内部压等压价,做到保质保量保价,自身提高价值。

二是充分利用华侨多、分布广的优势,加强宣传,扩大世界影响,巩固和增加出口贸易量。

三是鼓励和引导茶农走向市场,鼓励一批内联、外引的茶叶购销企业或大户创建各自的品牌,并支持他们到各地设立专卖店和销售窗口,以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形成点面结合的销售网络,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四是在降低农残,扩大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确保茶叶品质和茶叶卫生质量,在巩固现有外销渠道的基础上,集中力量,重点转向拓展国内精品市场,并且积极开拓欧美的茶叶销售市场。

五是结合我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开辟茶文化旅游。在牛姆林生态旅游区内建设茶树观光品种园,即可观赏,又可品尝,又能扩大宣传影响。

㈣落实四项措施

1.加强宣传和领导,增加投入。

一是政府要有意识地组织茶叶主产乡镇和企业或大户,集中力量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营造名牌产品良好的产销环境,鼓励和扶持企业或大户到全国各主要消费市场建立销售窗口。二是今后县、乡(镇)及各部门的赠送礼品一律用永春佛手或永春水仙茶叶。三是在市、县电视台进行广告。四是必要时可到主要消费城市举办新闻发布会和茶王赛,促进高档茶消费。五是县、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转变观念,制定优惠政策或措施,切实加强对发展茶业的领导作用,加大发展效益茶业的投资,建立政府投入为启动、农民和农村组织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投资新机制。

2.扶持专业大户,壮大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行业发展。

茶业要新发展,政府要重视引导内部结构调整,扶持专业大户和企业,有规模地开发茶叶基地,创办营销市场,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从而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降低市场风险系数,提高市场竞争力,以龙头带动产、购、销的全面发展。

3.健全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兴茶”战略。

一是利用电脑网络及时发布和收集茶叶产销信息,为茶业发展服务。

二是健全县茶叶管理站和茶叶同业公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并从财政预算拨出一定经费,以农业机械化、农业标准化、名优工程、高产高效等科研项目为载体,开展各种技术培训,积极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并及时传递给茶农,为茶业发展提供技术保证,提高科技转化率。

三是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垂直联系和科研院校、兄弟省县的横向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技术、销售动态,保持行业领先,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四是重视参加各级重大的各种茶事活动,以提高知名度。

4.加速名茶引进,深化产品开发,多渠道、全方位拓展销售市场。

增加茶类和花色品种,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多渠道、全方位开拓销售市场,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系数。因此,必须加强上下左右的联系,积极引进新品种,开发新名茶,同时开展共同研究茶叶深度加工技术,开发保健茶、茶饮料和茶食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茶叶科技含金量,提高茶叶生产效益。

第三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本站推荐)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枢纽环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衡东县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传统农业久负盛名,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对推动衡东县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机化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目前,衡东县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以农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户数量多且生产规模小,正处于传统农业的转型、调整时期。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衡东的农机化工作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到2011年底,农机总动力达到98160台/47.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3%。全年完成机耕面积87万亩,机耕率96%;机插面积5.5万亩,新增4.6万亩;机排灌20万亩,机灌率21%;机收50万亩,机收率56%。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6.5%。收割机发展到940台,插秧机发展到96台,耕整机达到20605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达到22214台,农用水泵达到28206台,农用运输车达到3125台,各类拖拉机达到248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7台。农机化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机服务效益稳步增长。

(一)显著提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不断增强提供了动力。目前,衡东县水稻机械化作业水平达56.5%,其中,脱粒、排涝、农产品初加工、运输等方面都实现了机械化。收割、耕整方面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平均达到76%。随着农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衡东县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在衡阳乃至湖南省进入了前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力地巩固了衡东农机示范县的地位,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惠及三农的农机补贴政策,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湖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机补贴力度不断加大,衡东县抓住这一机遇,严格管理,阳光操作,充分发挥了补贴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拉动作用。从2005年开始,衡东县农民购置农机时,在《湖南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规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所需的农机机型,可以享受政策的补贴。据统计,近几年国家对衡东县投入了3000余万元购机补贴资金却直接拉动引导农民投资农机12000万元以上。农机化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加快了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购机负担,从而调动了农民购置农机、用农机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三)农业机械化极大地节省了劳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机化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产量增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人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替代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或进城务工或从事多种经营,促进了农业的节本增效。2011年衡东县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27.5万人,第二、三产业劳动力15.6万人,比上年增长10.67%,在非农就业劳动力中,外出务工农民总数达到10万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得到了显著改善。

(四)逐步形成的农机服务体系,为农机的推广、培训和保养等服务提供了保障。衡东县目前包括乡镇农机站、推广站、农机监理和农机学校在内的农机服务体系,迄今为止已连续5年开展了针对插、耕、收分环节免费农机技术培训,在农机推广方面发挥了切实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衡东县农机化事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机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农机技术覆盖率不高,粗放型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机结构装备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一般产品多,精品名牌少;粮食生产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粮食作物水稻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油菜收割机械化虽然有所突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作物、林、牧、渔及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才刚起步。在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上,由于国内农机新产品研发缓慢和农机技术覆盖率不高等原因,衡东县目前只是在机耕、脱粒、排涝、初加工、运输等环节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在其他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水稻机插秧的推广举步维艰,这一“短板”的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得到根本改变,农机技术还无法覆盖农业的整个体系,导致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还停留在粗放型生产阶段。(二)农机投入的相对不足,制约了农业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近年来,虽然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赢得了农民的欢迎,调动了农民购农机用农机的积极性,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农机补贴力度与农民购买需求间存在的一些差异,以及地方财政对农机化发展资金的投入不足。也就是说,尽管农机补贴每年大幅度增加,可是仍然赶不上农民需求范围的扩大,农民对农机的需求量。经调查统计,衡东县农机化资金投入主要以国家政策性资金和农机化项目资金为主,地方财政缺少对农田机耕道路建设、大中型农业机械更新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等农民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的启动和引导资金投入。此外,信用合作社的信贷手续麻烦,费工费时,农民基本不采用,所以购机者一般都是通过自筹、向亲戚朋友集资等方式来购买农机的。

(三)农机推广服务机制不够健全,农机服务工作得不到很好的开展和落实。目前乡镇农机站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乡镇农机站人、财、物、事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造成乡镇没管好,农机局管不了的局面,此外,农机技术专业人员培养远远跟不上农机发展的要求,后备力量不足形势严峻迫在眉睫。农机推广服务机制的不健全致使农机管理、保养维修、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抗灾救灾、社会化服务等许多工作不能切实到位,制约了全县农机化发展。

(四)农机方面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农机执法力度不强,限制了农机化发展。农机执法缺少法律依据,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一方面,道路交通执法人员要依法办事,查处“黑车非驾”,农用机动车的高覆盖面无形中加大了基层执法的难度;另一方面,农民又普遍反映农用车上路难,一辆驾驶证、行驶证、年审齐全的农用车,要上路还要缴纳强制保险、管理费等额外费用,这就需要政府出面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协调。另外,国家的农机化立法之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对农机化事业的促进、农机产品质量保证和使用安全等方面示范引导力度不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五)农业机械化与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农业机械化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在产量增加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把人力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所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力度,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目前衡东县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2亩,而不够发达的二三产业能够吸纳的农村劳动力有限,大规模地推广农业机械化势必造成一些闲散农民,从而引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对农机化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衡东县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衡东县的农机化发展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以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目标,努力实现农机的科学发展,促进衡东农业的进一步腾飞。(一)调整和优化农业机械化结构,推动农业做精做细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要加大农机化发展结构的调整力度,把握结构调整的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按照“两个转变、四个发展延伸”的发展思路,实现由传统的农机装备向现代农机装备的转变,由农机化发展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实现由水田装备向旱田装备发展延伸,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延伸,由农业生产的产中向产前、产后机械化发展延伸,由种植业向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发展延伸,促进农机结构优化升级。农机化结构调整优化坚持四个结合:一是要与农机补贴相结合。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的导向作用,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种植业和大农业所需机械的比例,引导农民购买科技含量高、复合作业性能强的农机具。二是要与农民的需求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又适应农民购买能力的机械。三是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做到农民种植什么作物,开发什么项目,我们就发展什么类型的机械。四是要与突出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要继续以水稻机械栽植、油菜机械收割两个薄弱环节为突破口,狠抓水稻及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二)加快体制创新步伐,促进农业做大做强

1、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实施土地平整项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3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有的耕作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大中型农机的推广和农业机械的高效率,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必须要立足土地规模化经营来抓农业机械化,解决小田块与大生产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改革现有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在确保土地承包长久不变前提下,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让真正从事农业的人在农村发展,让已经非农转移的人在城镇发展,使不想种的田有人种,使想种田的人有田种,使农机大户、种田能手有可能集中大片土地实行规模经营,这样就为大型农机提供了用武之地,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实现农村劳动力布局的创新,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农业机械化推广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程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之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农民从土地上被转移出来,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自然资源占有量,为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推广农业机械、提高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也为土地流转和集并创造了可能。

3、实现农机服务机制的创新,继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发挥好市场在农机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多渠道争取农机服务组织建设资金,大力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并引导服务组织合理布局,广泛开展代耕、代种、代收、代储以及土地承包,股份合作等项目服务,实现规模经营,形成新型农机服务产业链;以“平安农机”创建为契机,积极探索农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机法规条例,加强农机执法力度,做到创建工作常规化、安全管理源头化、专项治理经常化、示范创建标准化、平安农机普及化,保证全县农机的安全生产;以“人才兴机”为目标,努力抓好农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和加强农机操作手和农机户的培训和教育,多层面、多渠道培养农机鉴定、推广、维修等方面专业人才,建立一支精干的专业技术队伍;以农民培训项目为依托,让“阳光工程”和“职业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和维修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解决农机人才力量不足的问题;以农机信息上网为平台,推动专业农机网络的建设,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机服务成本,拓宽农机作业范围,促进农机服务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培育和规范农机化技术信息等重要市场,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和及时可靠的信息。(三)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

建议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工作,应该列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明确相关部门责任。要通过政府行为,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做到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合力。如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农业部门应负责农艺技术,农机部门负责农机技术,达到良性融合。(四)加大对实施农业机械化的投入,认真落实各项政策

1、优化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对机耕路建设的投入,建议政府应将其纳入财政预算内支出,争取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村通延伸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农业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安排机耕路建设内容。通过一事一议奖补政策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建设机耕路建设。二是结合村村通道路,建立机耕道常效管护机制,建章立制,明确责任。三是结合新农村规划,对机耕路、机库棚设施全面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制定激励措施,吸引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加盟,建设高性能的农机具维修站点和区域性骨干维修点。争取中央对机库棚、维修站的补助性投资。

2、加大对农机化扶持资金的投入,设立农机化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对重大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给予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系统事业经费保障,改善推广条件,提高工资待遇,设立培训经费,同时应对农机作业及农机燃油、新技术推广、农机化示范区、农机合作组织建设给予资金扶持。

3、建立农机信贷贴息机制,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或银行金融部门设立农业机械购置信贷资金,尽可能简化申办程序,帮助有购机需求而暂时缺乏购机能力的农户解决燃眉之急。

第四篇:发展大道开发对策与建议

发展大道开发对策与建议

2003年元月,xx市人民政府批准了发展大道片区分区规划,发展大道沿线将如何进行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以下是我对开发建设发展大道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发展大道建设现状及开发意义

发展大道位于xx区城区x的东北部,道路西北接xx公路,西南接xx高速公路东山立交桥。发展大道xx区段全长x公里,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x米,现已完成了x米宽的车行道施工。发展大道片区规划面积为x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x平方公里(含各种防护绿地x平方公里),片区东南边分别接云集路延伸段和改线后的东山四路,西南面以xx高速公路为界,西北侧与xx公路毗邻,东北端止于xx公路杨家湾立交桥,横跨xx、x、x等三大行政服务区,其中xx片区的规划面积为x平方公里,涵盖xx等x个自然村。近期发展大道的开发建设仅局限于发展大道道路沿线两侧各x米的区域。

开发建设发展大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拓展城市骨架和发展空间。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xx区城区小溪塔的可建设用地十分有限,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x老城区的发展空间更加显得捉襟见肘,发展大道的兴建不仅为城区新辟了x公里长的主干道,而且还为城区的建设提供了x平方公里的发展用地(规划面积),发展大道沿线将成为xx区城市建设的重心。

二是有利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未来的发展大道片区将是xx区的一类工业园区和无污染轻加工工业区,发展大道的开发建设可以更进一步地改善xx区的投资环境,将会更加增强xx区的市场竞争力,吸引一些大项目或知名企业落户xx区,而这些知名企业的进驻落户将会更有力地推动xx区的经济向前发展。

三是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发展大道沿线目前还是城市建设的空白带,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丰富片区的生态和景观视觉效果,构筑xx市城区的东向景观轴线,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发展大道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标志,将成为一道新的亮丽的风景线。

四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聚环保、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发展大道片区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二、发展大道开发战略

自发展大道动工兴建以来,xx区便对沿线两侧各300米的建设进行了控制,控制区面积为xx平方公里,控制区有居民x户,x人。对发展大道道路沿线实施开发建设,可以为整个发展大道片区的开发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以高标准地编制规划为着眼点,把握开发建设的主方向。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地编制发展大道规划,是实施发展大道开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2003年初,由xx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发展大道片区分区规划已经xx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说分区规划的编制为开发建设发展大道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基调。然而分区规划毕竟是宏观的,粗线条的,要实施发展大道的开发建设,还必须依靠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具体指导。政府要尽快主持编制详细规划,如果没有编制好控制性详细规划便草草上马,随意布局,将会留下无法弥补的缺憾,造成巨大损失。要成功地开发建设发展大道,在规划上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准确定位。发展大道片区分区规划将发展大道片区定性为xx市中心城区和小溪塔城区向外拓展的重要片区,是展示xx市生态特色的城市新区,是以发展一类工业为主,同时大力发展无污染轻加工业的山水园林新区。片区规划将xx区片划分为四个区,即环保生态旅游区、高档居住区、商业服务区及轻加工工业园区,应该说片区规划定位准确,功能分区明确。然而从发展大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城市发展的需求来看,还应该将发展大道定性为xx市和xx区重要的物流基地,与此相对应地在功能分区上应当增加一个商业物流区。从而使得发展大道成为“五位一体”,“五位”既各具特色、相对独立,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环保生态旅游区要突出贴近自然、无污染的特点;高档居住区要以人为本、体现品位;商业服务区要相对集中、方便购物;轻加工工业园区要力求进驻的企业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污染程度低;商业物流区要做到货物齐全、交通便捷、辐射范围广。

二是要凸现特色。无论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区域,都要有自己的特色,特色是一个城市的个性,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一个城市要有魅力就必须允许张扬个性,必须在遵循城市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城市特色的形成有自然、人工、社会等三大因素,就发展大道而言,一是可以充分利用该片区丰富的山体、水体资源,形成其独特的自然特色。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求同存异的建筑形象、风格不同的园林绿化、内涵深厚的雕塑小品等手法表现其与众不同的建筑特色。三是依托xx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强化文化建设和保护,表现出xx区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行为方式、道德情趣,展现其丰富的文化特色。总之,要通过自然、建筑、人文的合理共存和有机融合,使发展大道片区特色鲜明、别具一格。

三是要深化细致。要使发展大道的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就必须使发展大道的规划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深化细致,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以分区规划作指导,各项专业规划必须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协调,特别是对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规划更要精心编制,绝不能因规划设计不合理而给城市建设造成巨大浪费。

四是要统筹兼顾。发展大道和黄柏河水域是xx区与xx市实现无缝对接的锁扣,为避免xx市与xx区在接头处出现断层,首先必须理顺市(xx市)、区(xx区)两级规划管理体制,既要在规划上统一,又要在建设上统一,要统一标准、统一格调、统一进度。其次要统筹部署好通讯、给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切不可因行政界限的划分而各自为政、自成一体。

(二)以高限度地储备土地为突破点,算好开发建设的经济账。

2002年,我区耗资x万元,分两期完成了发展大道16米宽的车行道的建设,经概算要全面完成42米宽的道路红线内的施工项目(包括绿化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电力、电讯、天然气、给排水、照明),至少还需要投资1.3亿元。此外,要完成发展大道近期可开发用地的场平任务,需要投资x亿元,如果单纯依靠地方财政投入,这对于财政收入仅过x亿元的xx区来说,无疑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难关,因此必须依靠经营城市来建设城市,可以说现阶段经营好城市是实现城建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1、最大限度地储备土地,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土地是最基本也是最丰厚的国有资产,合理经营好土地可以为城市建设带来巨大的收益。首先,政府必须高度垄断土地市场,建立规范的收购、整理、储备、出让及拍卖制度;其次,在土地开发和出让之前,必须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并且由规划部门提出规划设计条件;第三,要对提前征用的“生地”经过开发整理变成“熟地”,待价而沽。发展大道沿线近期可建设用地接近x亩,目前xx区土地储备中心仅收储x亩土地,储备的土地还没达到一半,而且收储的土地基本没有经过整理,当前政府要委托土地储备中心尽快地将发展大道沿线没有收储的土地进行收储,委托城市投资公司对收储的土地进行必要的开发整理,以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价值。

2、经营好城市基础设施。一是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股份制、混合制、合资合作等形式,通过吸纳民间资本或招商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如发展大道沿线的给排水、供电、电讯、电视、供气等设施均可由经营单位投资建设。二是除一些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外,其他一些资本性基础设施都可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通过拍卖、出售、重组合作权或有偿使用、服务收费,获得相当于社会平均利润的经营回报。如通过拍卖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的经营权或所有权,为城市建设增加收益。

3、挖掘无形资产潜在效益。开发城市无形资产,既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又可以塑造城市形象,因此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部分存量资产,例如将道路、桥梁、广场、护坡(护堤)、公园等基础设施的冠名权、发布权、群众性文体文艺活动的命名权以及公路线路持许经营权等公开拍卖,使无形资产增值变现。

4、搞好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是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提高土地综合效益,而且能促进基础设施配套化,进一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要始终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规范房地产市场,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房地产开发,加快发展大道中高档居民区的建设,这样既可以满足城镇居民住房需要,又可以减少基础设施配套投入,还可以为城市建设增添新的亮点。

(三)以高质量地完善设施为出发点,谱写开发建设的前奏曲。

要开发建设发展大道,必须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大道片区发展的基本保障,更是招商引资的资本,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舍得投入。投资环境是项目入驻的基础,政府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将基础设施建设到位,为招商引资赢得先机。但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基础设施建设之“度”,要充分考虑财力、物力的可能,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二是要提高标准。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百年大计,一定要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确保设计合理,施工规范,质量优良,要立足长远、结合实际制定建设标准,既要避免临时应付、起点过低,又要避免贪大求洋、华而不实。

三是要把握节奏。在基础设施各项目中,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绿化、给排水、电力、电讯等项目的载体,因此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必须修路,要依托道路来拉开城市骨架,来拓展城市空间。其次,要抓紧进行发展大道绿化建设,要做到道路延伸到哪里,绿化便相伴到哪里。第三,要统筹安排好其他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尽可能地实现基础设施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四是要理顺体制。如前所述,发展大道隶属xx、xx、xx等行政辖区,尽管建设主体不一样,建设时间不一致,但使用的规划设计图纸及建设标准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在建设上各自为阵,既不利于xx区与xx市的无缝对接,也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还有损发展大道的整体建设形象。xx市政府要总揽全局,统筹安排,要通过发展大道的开发建设,把xx、x、东x有机地融为一体,绝不能各行其是、形成落差。

(四)以高效能地管理城市为落脚点,塑造开发建设的新形象。

规范而高效的城市管理,是确保城市规划全面实施,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当前在城市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城市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水平低下是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症结所在。发展大道片区作为小溪塔的新区,作为展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平台,更要下大气力管理好。

一是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确立正确的城市管理思想,加强和改进政府对城市建设的管理。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上来。要敢于破除束缚城市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的种种体制障碍,不断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发展大道的开发建设上,既要做到建管并重,又要做到建管分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为了确保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政府可以委托城市投资公司负责发展大道的开发建设,也可以组建专门的公司承担开发建设的相关工作。

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要加快发展大道的建设,必须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项目是发展大道片区扩张和发展的载体,发展大道片区是项目入驻和建设的平台,项目入驻的关键在环境,要优化发展环境就必须完善制度,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立发展大道片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实行“一站式”服务,力求做到队伍精干,制度完善,工作创新,程序规范,服务优质,效率提高。

三是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行政。在发展大道开发建设伊始,就要制定和完善规划、建设、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并且要广泛宣传,严格遵守,特别是在规划方面,所有规划都必须按法定程序审批,经过审批的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都必须服从,不得任意修改,要切实保证规划实施的法制性、连续性和严肃性。

四是要加速城市管理信息化。发展大道片区应该是展示知识经济时代特点的新区,因此要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网和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信息网建设,有条件的单位要争取尽快启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城市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三、开发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政府应掌握好开发主动权。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一个有着多元利益纠缠的空间,发展大道片区作为城区的拓展和延伸,同样具有城市的功能和特点,政府如果放弃对这个空间的有效控制、政策导引和对发展框架的主导,则会导致发展大道的开发建设失序。政府的主动权主要依靠“三控”体现出来:一是通过分区规划控制好空间结构;二是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好开发建设强度;三是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控制好建设标准和秩序。

(二)要注意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绿色植物既可以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又可以释放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氧气,被视为“城市绿肺”。城市中的湖泊不仅仅是市民休闲游玩的首选地,而且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被称为“城市之肾”。发展大道片区具有丰富的山体、水体等自然资源,为建设展示生态特色的城市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开发建设发展大道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植被和水域,并且要特别注意保护好梅子垭水库这一得天独厚的水环境。

(三)不能盲目地追求土地收入。土地开发收入尽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如果一味地追求土地开发收入,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将会为城市建设落下新的败笔,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因一时之利而引进一些科技含量低、投资规模小、经济效益差、污染程度高的项目,与营造环保生态的人居环境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指标,严格建设标准,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

(四)要妥善安置好搬迁户。发展大道沿线的开发建设将至少搬迁300户居民,如果不妥善安置好这些搬迁户,将会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要安置好这些搬迁户可以采取以下途经:一是规划安置小区对拆迁户进行集中安置,安置小区要交通便捷、环境优雅、设计合理;二是为拆迁户提供适合的岗位,如果不能为其提供就业岗位,也可以通过建设商业门面,对其进行安置;三是为失地农民购买社会养老保险;四是可以考虑将拆迁户手中的土地拿出参与入股,通过年年分红,为其解决生活出路,以绝后顾之忧。

我深信,只要城市的建设管理经营者正确决策,并在先进工作理念的指引下不懈努力,一个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洁净、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富裕文明的城市新区,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象一颗璀璨的明珠为xx增辉!

第五篇:浅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要: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 国产动画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出现缓慢趋势。文章重点就中国动画产业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应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动漫;现状;对策

Abstract: Animation is the animation and comics together, made to the 20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90 years since the Chinese animation relat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slow trend in the animation world.This paper focuses on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analysis of status and issues, and to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discussed.Keywords: Animation;status;discussed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两者虽然在制作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但因其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相似度,并在商业运行过程中具有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所以通常将两者合并看待——故称“动漫”。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动漫产业大国,分别是美国、日本和韩国。中国的动漫产业刚刚兴起,动漫产业规模就目前来看在2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包括一部分外资动漫商支付的加工费。如果发展良好,市场容量至少有1000亿元人民币。我国的3.67亿未成年人都将是动漫产业潜在的消费群体。

一、中国动漫的发展历史及产业现状

1、中国动漫的发展历程

中国动画的开山鼻祖首推万氏四兄弟,他们分别是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于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国产动画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出现缓慢趋势。美日动漫的大量涌入和市场化操作体系的缺乏,让国产动画的回收变得相对较慢。中国动画以往是纯国家投资,甚至一直以来被视作一项公益事业来发展。新时代来临后,动画开始被推向市场,人们的旧有思想观念却没有能及时转变,私人并不愿投资于这项前期投入大而回报不好预测的行业,从而导致动画者的流失和中国动画业的发展缓慢。为重振国产动画,上海美影厂历时四年的努力,使动画电影《宝莲灯》终于在2000年杀青,这是中国迄今投资最大的一部影院动画长片,故事取材于中国的民间传说,在画面、人物造型上都精心设计,音乐制作极为考究,同时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后来还有中美合作拍摄的《马可波罗回香都》、《气球上的五星期》、《哎哟,妈妈》,但遗憾的是后几部动画长片都没能超越《宝莲灯》当时在国内的热度。中国动漫业在此期间基本都处于沉寂状

态,期间也出现过一些质量或高或低的电视动画作品,却终不敌美国动画大片接连不断的登陆之势,以及日本漫画在国内潮水一样的蔓延热销。直到2006年中国首部三维动画影片《魔比斯环》和2007年经过全新打造的《闪闪的红星》动画版出现,沉寂许久的国产动漫业才又重现曙光。

中华民族动画曾经有过辉煌,但今天的现实却是——即使偶有佳作,中国动漫消费市场也没能让中国人自己的动漫作品继续分得更大的份额。中国动漫如何走向世界?是不是在发问之前,让我们先想想中国动漫如何面对自己?市场的选择是无情的,也是客观的,我们必须反思这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二、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自拥有自己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开始,历史并不算短。可动漫行业开始萌生产业意识,却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事情。可也正是在那时,中国动漫开始从国家投资转型到市场运营。这在衔接上造成了断代,加之美日动漫的冲击,以至于中国动漫业进入低迷期,失去了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凝聚力”。中国动漫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可相比美日韩三国发达的产业经济,却仍然脚步迟缓。现就中国动漫产业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如下几点:

(1)动漫产业链不完整,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落后。

中国动漫产业链在规范运作上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和事业混杂,制作和播出不分,市场导向不清晰,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并且多头管理的局面不利于动漫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大市场的形成,割裂了动漫产业链。具体体现是文化、广电和出版各管一段,文化管音像制品进口和网络传播,广电管动画片的影视播出,新闻出版管漫画出版,这些制度造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间无法形成良好对接。在思想认识上,依然在着力强调动漫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用传统的文化事业管理制度约束动漫生产,忽视其商品属性的倾向,国产动漫作品被普遍定位成具有“寓教于乐”功能的“教科书”。动漫产品创作生产的市场化属性与现有播映出版的计划性及僵化的审批限制制度存在矛盾,动漫企业难以直接面向市场需求发展。而日韩动漫产业发展迅速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强调动漫的“产业”属性,政府为动漫产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动漫产业在市场中自由发展、自行壮大。

(2)原创动漫精品匮乏,题材陈旧,模仿成风

严重缺乏原创产品,使我国成为动漫产品的最大输入国。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执委会提供的一份调查表明:在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来自日本的占60%,来自欧美的占29%,而国产原创的,比例仅占11%。中国动漫无论是在形象和情节设计上均待提高。目前国内的动画创作思路相当保守,题材基本局限在重复翻版传统神话故事、科普知识和道德教化上。即使是传统题材也没有做出应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而只是在表现形式上进行

不加思考的抄袭。这些困扰中国动漫界多年的老问题依旧没有多少改观。如今中国的动漫产业链中,重视开发和扶植原创漫画的力度太弱。漫画的影响深度虽不及动画,可漫画却是动漫产业链的源头。原创漫画是动画和游戏的基础和本源,没有欣欣向荣的漫画难以改变当前国产动画后劲乏力的状态。

造成中国动漫缺乏创造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动画加工业带来的影响。动画加工是我国动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变奏,造成今天中国动画产业两头(策划、营销)小,中间(中期加工)大的不正常格局。它虽然让中国动画对外产生了沟通,提供了接触先进的技术与观念的机会,但现在中国动漫并没很好的消化吸收这些有利因素。我国现有的多数动漫作品,在故事取材上范围狭窄,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风格等方面都还在大量幼稚模仿日式风格。同样是发展较晚的韩国,已经从外包日本动画加工,顺利转型为本土原创动漫的繁荣。近几年我国虽然出现了《宝莲灯》、《魔比斯环》等重量级作品,但真正受群众欢迎、具有市场价值和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却极少。必须在动漫业树立“中国创造”的概念,才能让中国动漫走出现有的模仿阶段。

(3)高级动漫人才欠缺,技术研发能力不足

目前中国动漫从业人员1万人左右,近两年来国内开设动漫专业的各高校院系有近三百个,在校人数已达7000余人,加上其他教育模式体系培养的人才,仅从数量上说,已基本满足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需要,但各高校的动漫专业没有设立动画制片、营销、表演和管理的相关课程或专门学科,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的脱节。动漫产业人才结构性不足,特别是高端的编剧、导演等创意人才和集艺术、管理、经营三位一体的营销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技术水平支撑着人才培养输出的质量。我国的动漫技术应用上,自主的制作技术还很落后,从图形工作站到大型前期拍摄制作设备主要依赖进口,而进口的设备投入较大,一般的动漫企业没有能力购买,而国家又没有建立有关技术设备共享的机制,造成动漫产业技术后盾贫乏,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2006年4月我国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对我国动漫产业的一系列发展要素,如指导思想、发展目标、资金扶持、组织规划、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要素,进行了全面的政策规定,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丁良好的政策环境。这将对完善我国动漫产业机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注重原创创作,积极树立原创性动漫形象品牌,加强动漫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事实证明,原创性的动漫形象的创造是动漫产业链的源头,比如迪斯尼的唐老鸭和米老鼠。只有将动漫产业链的上游产品——原创性的漫画形象树立起来,才能进一步向产业链的下游产品发展,最终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动漫形象品牌。我国从80年代开始为美国、法国和日本进行很大一部分的动画加工工作了。替人做动画加工比较自己创作来说,风险小,收益大,这样使得大量动漫人才涌入动画加工业,虽然提高了加工产业水平,但却削弱了我国动漫业的原创能力。如果不把借由加工所提升的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原创动漫,那么永远只能是加工国,在本国的劳动力价格提高后,动画原产国国就会转向其他劳动力更低廉的加工国家。所以,我国必须重视原创、鼓励原创,拥有自己的具有品牌价值的原创动漫形象,铸造我国动漫产业链的灵魂。

(2)扩展动漫企业间的合作机制,完善其内部管理制度。

在充分运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市场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在动漫行业中形成合理的市场分工和集群化的市场运行机制,改变动漫业目前存在的不管上下家的衔接、漠视行内分工协作的“单兵作战”的企业运行模式和市场开发方式。动漫产业的产业链相当长,因此在动漫内容、形象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各个媒体之间紧密合作,应从产业发展路径的角度来配置媒体资源。这方面可借鉴韩国动漫企业的产业链延伸模式,在韩国动漫产业成长的最初阶段,周刊在整个产业链中肩负着创造成功形象和内容的重任,为整个产业链其他环节的赢利创造了条件;同时要把握电视媒体在动漫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电视是原创性动漫形象得以形成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又是让动漫形象深入人心的重要播出平台。电视台播放动漫作品的最大功效就是广告效能,让动漫形象深入人心,为以后的商业运作打牢基础。产业分工的合理细致,决定产业的壮大精良,它既提高竞争力,又降低投资风险。动漫产业是一种既不同于物质产品生产,又不同于精神产品生产的文化经济双重产业,尤其是其上游产业链的漫画、动画和网游产品的创意与开发,有许多特殊的方面,因而在动漫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上,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不能一般视之。在这方面,美国的“片厂制度”和韩国的“漫画编辑终身雇佣制”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前者是以形成科学的分层管理与制作流程流水线相配合的机制,来提高动画制作的水平与效率,缩短制作周期,使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连接紧凑有序,后者则是赋予漫画编辑起关键作用,通过编辑来把握作品和市场,形成一种关键性人才与事业捆绑发展的机制,保证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国内动漫界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投资风险大、制作周期长、作品的水平与效率不高及高端人才跳槽频繁的现象,应该说是与我们的企业没有形成合乎动漫产业规律而又适合中国国情、成熟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是有直接关系的。在这方面国内动漫企业亟需加大探索、借鉴和建设力度。

(3)增强动漫高级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动漫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专门人才约有1万人左右,按照发展需要,我国动漫人才需要10万人,网游人才需要15万人。近年来全国已有近三百家高等院校都开办了动漫专业,培养量虽然很大,但是真正具备动漫制作方面人才培养能力的院校却不多,这种状况难以面对向市场大量输送高质量人才。动漫产业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它的竞争不是单纯依据劳动力数量和低成本就能够获得优势的,而是要靠技术和创意优势,所以知名品牌主要来自那些现代文化科技方面发达的国家。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光靠现有高校资源培养大量的高质量人才远远不够,企业本身也必须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形成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在这方面,日本通过漫画出版社项目引导方面进行人才塑造与挖掘,美国影视动画企业利用成熟项目资源开展具有针对性人才培训的作法,都是值得学习的。事实上,无论院校的动漫人才培养多么宏大,真正的一流人才却都是在企业实践中打磨出来的,美日韩的经验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另外在前面提到中国高级动漫人才欠缺,各大高校多数并未设立动画制作技术以外的具有策划、营销性质课程,造成培养结构与市场脱节。针对这点,各高校动漫专业应针对市场的真正需求增大动漫专业的前期投入,扩大师资,针对项目策划、企业管理及艺术创意等方面完善课程设置,增强动漫人才输出的软实力,确保其应对人才市场需求时的竞争力,并能对人才进入企业后继续深入技术学习形成良好的衔接,全面完整高端动漫人才的能力塑造。

结语

中国动漫产业若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开明的思想观念引导、良好的政策导向和人才培养机制,以及规范的市场秩序是几大关键因素。我们的动漫产业必须在漫长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开放思想,深化政策,强化人才培养,严格规范消费市场,针对自身情况构建具有中国优势的动漫产业链条,促使那些真正想创造精品的中国动漫企业积极开拓具有品牌效应的民族动漫产品。

参考文献:

1朱蕊,陈小慧,大学生动漫产品消费统计调查研究[J].中国物价,2011(1):66-70.2张立双,动漫产品的价值延伸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1(1): 6-7.3肖倩,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动漫明星[J].当代艺术,2010(4):62-63.

下载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人多地广,资源丰富,是进出口贸易大国。我国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进出口贸易沟通,特别是对美国。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从......

    对策与建议

    有的以中国名言警句的形式提问,如:“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随令而不从”,此句话的内涵?你的启示?内涵就不用说了,启示肯定是关于辅导员岗位的工作方法和思路。2、有的直接问:如温......

    建议与对策

    建议与对策 1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农民工收入。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收入是影响新老两代农民工 消费的主要因素,提高农民工汶人是增加其消费的根本前提。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劳动用......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特征与对策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对策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圣地、纪念地、参观点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产品,较好地反映和体现了旅游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大力......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十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截止2010年我国已经超越美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中国对外贸易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自1978年以来,每年两位数的递增速度让世界震惊同时......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流程(最终定稿)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流程贸易——进出口 2009-07-31 15:10:16 阅读215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出口货物流程出口货物流程主要包括:报价、订货、付款方式、备货、包装、通关手续、......

    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推荐五篇]

    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一)基本思路按照打造“教育名镇、花木之乡、旅游休闲镇”的总体目标定位,及时启动实施“三产扩张”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特色、差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