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学生足够空间
给学生足够空间,让思想插上翅膀
——《风娃娃》的教学案例
何奋学 张海燕 王学英
一、背景分析 1.说教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凭力气,还要动脑筋,更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2.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很喜欢童话故事,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很贴近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课文中那可爱又傻气的风娃娃多么像平时生活中的孩子们呀!低年级学生能读懂课文意思并对风娃娃产生喜爱之情。但其中的哲理,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应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二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好思考、爱动脑筋,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喜欢朗读,在有感情朗读上还有待提高。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读、思、议相结合。
二、案例描述 片断一:
师:风娃娃东吹吹,西吹吹,想象一下,他还会来到哪里?做哪些事? 生1:风娃娃来到麦田,他看见一片金黄的麦子,他赶紧过去使劲吹风,麦子都被吹掉了。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2:风娃娃来到花园,看到盛开的花朵,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花朵吹去,花朵被吹得低下了头。
生3:风娃娃来到柳树底下,对着柳树吹起来,柳树很快就长大了。生4:风娃娃来到广场上,看到一家生意很红火店里,他赶紧对着吹起来,人们不得不关了店门。
生5:风娃娃来到我的家里,他把我写的作业吹跑了,我伤心极了。生6:风娃娃来到动物园,他对着狮子笼吹起来,把狮子吹疯了,人们吓坏了。
„„ 片断二:
师: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帮人们做事情不能只凭力气,要动脑筋,更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那风娃娃会做那些对人们有用的事呢?你能说说吗?
生1:风娃娃可以帮人们扬场。生2:风娃娃可以帮人们把衣服吹干。生3:风娃娃可以吹小树快快发芽、长大。生4:风娃可以在我睡觉的时候给我吹风。
生5:风娃娃可以吹红了柳树,吹绿小草,吹来了春天。生6:我还知道风娃娃能吹来小燕子。„„
三、案例反思
听着孩子们这些闪烁着创新火花乃至于哲理意味的精彩发言,这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为孩子对课文语言的运用,也为这堂课顺水推出的别样精彩。
1.尊重学生,别样精彩的基石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我们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实生活与真切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我们的学生真的不是无知无能的被动体,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 2 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倾听不同的意见时,他们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接受挑战。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只要老师懂得以爱心与智慧去引领生命,在预设目标的实施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他们奉献给你的将是无尽的潜力和生命的亮丽,我们的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才会呈现出不曾预期的精彩。孩子们是如此的机智、敏慧,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独特想像、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2.激活文本,别样精彩的阵地
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可以说,文本就是阅读的阵地。只有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比较,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才有自己的体验,才能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对话,语文的三原色才会幻化出五彩缤纷的图画,我们的课堂才会活力四射。以上案例的成功就在于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文、讨论、角色表演等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人物。老师捕捉到了文本中宝贵的教学资源,真正用活了文本,在学生深层的体验与感悟中提升了文本的价值。试想如果当时我急于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会完全抛开文本语境和意义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将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气韵消失殆尽。这样的生成犹如教学垃圾,只会成为教学沉重的“包袱”,成为教学无形的“伤疤”。
3.巧妙引领,别样精彩的“助产士”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的关系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教师为了“圆满”完成“预设”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则学生必然只能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谈何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谈何别样的精彩呢?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3 为别样精彩“接生”,对文本产生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第二篇:语文教学应给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
语文教学应给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
2011年4月2日上午第一节课,在全体组员的精心讨论共同备课下,由方剑老师在六(5)班教室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课后小结存在以下问题:虽然本节课教学基本上能按预先的设计较为顺利的实施,自己的教学意图也较明显地在教学环节中的以体现和落实。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仍然有不少地方需要今后引起注意的。
1.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仓促。如:将5—10自然段的初读环节让学生在自学中填好表格,又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明显带来的问题是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不够。虽然一部分学生能够在短时间把握内容,但对于中下学生略显困难。没有更多时间进行交流,个性化朗读目标没有实现,集中处理较多,汇报也不彻底。课堂应该留足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悟的时间的。
2.感悟幸福铺垫的不够。引导学生现初步感悟小女孩是怎样得到幸福的,她为什么能够得到幸福,但没有更具体的引导。如文中的 “她敢从整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吗?”
“她赶紧点燃一大把火柴。”都可以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并深刻感悟到小女孩对追求幸福的勇气和力量。但是,这个部分没有挖透,解透。所以给听课老师带来点突兀的感觉。
因此,我们的每位老师在今后的语文教育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阅读空间,让其充分阅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真正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三篇:给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理解
给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理解
盛 茜
进入高三以来,班级里整体学习氛围较高二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晚自习后段时间似乎是一个管理盲点,不少学生在家校本上向我反映有人走动,有人窃窃私语,窸窸窣窣,但碍于面子没有指名道姓,因此本人决定揪出“害群之马”,杀一儆百,于是某天晚自习我悄悄站站后门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到了离下课结束20分钟时,果然有人开始“行动”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小w,说起小w,学习习惯差,不守纪律,没有上进心,典型的问题学生,今天被我逮个正着,非要好好治治他,这小子先倒了杯水,晃到座位上,拿起一份事先借来的作业,光明正大的抄了起来。我不动声色走到他边上,揪了他耳朵,让他拿着作业出来,小w顿时涨红了脸,低头默默的跟我出了教室,我说:“你和给你抄作业的同学以后就别来上学了。谁给你抄的作业啊?”小w弱弱的回答:“张某某”。这一回答,我吃了一惊,小张是我们班长,平时工作能力强,学习优秀,我倒不想惩罚他,于是形式化的把小张叫过来,说了几句,就让他进教室了,而对于小w 我要求他把检讨书写好再进班,第二天小w认认真真的交了检讨书,态度很诚恳,的确是基础差题不会做,又怕老师批评。但是最后小w 很诚恳的说了他的心理话,希望老师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他这样的“差生”,自己并没有想做“差生”,希望老师多多帮助他。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在学习生活中,学生的情
感得到了尊重,他们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对差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只要我们教育者多给他们一份爱,每个人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促差生向积极方向转化,是完全做得到的。案例中,我就疏忽大意没有做到尊重小w同学的一片苦心,及时给以表扬;让其他学生误认为“差生无论做什么有益于集体的事,都是不会得到老师的赞赏的。”从而更自步自弃了,这是我需要补救的工作。
平等对待优生和差生。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则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他们根本不是念书的材料,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消极的。这是认识上的偏见。当前,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到差生,似乎叫人担忧。社会上的人听说是差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差生,就不愿接受。对于我自己在这件事中,也因带了有色眼镜对待优生和差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私语的;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师形象。作为教育者既要培养尖端人才,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才是正确的教育。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如果经常深入班级,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每个后进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较大的可塑性和矫正的可能性,班主任要努力寻找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案例中的差生小w,他的闪光点很明显:热爱老
师,关心集体,爱护同学,有责任感。如果今后我能充分利用他的闪光点,给以重任,深信小w同学定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作出贡献,也定能转差为优的;也达到了我们要红花盛开,也要绿叶郁葱的教育效果。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首先就要学会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学生看成有个性、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有时免不了在盛怒或暴躁之下讽刺和羞辱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必须坚决克服的。因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尊重。凡今天的老师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学生确实是愿意学习的,也愿意学好的,可就是不去自学的做到。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这样我们在学生犯了错误,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这就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心办坏事”现象的原因。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理解学生要做到较全面了解.了解他们的学业情况.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师的要求,对学校的期望等.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在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同时,又要承认学生
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要全面发展但不是平均发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被打破的今天,特别是在现今社会,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知识的迅速增长,新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更为明显。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信任感,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按照学生个人意志自由选择学习,促使人性的自我完善,对学生尊重,理解和宽容,是教师和学生融洽关系的基本条件,也是体现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2013.2.5
第四篇:给学生“施爱”的空间
给学生“施爱”的空间
巴县中学李平
曾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父亲在上班前,偶尔会故意留一颗上衣纽扣不扣上。他的这点“疏漏”总会被细心的母亲发现,母亲一边唠叨,一边帮父亲扣上,这时他们的眼里都流露出爱的光芒。
是的!只有留给对方施爱的空间,爱才会得到升华!对于教师而言,主动地去关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一贯地让学生享受或者接受爱呢?为什么不学学这位父亲,故意留出爱的空间,让学生去品尝给予的滋味,体验付出的快乐呢?
带着这种思考,我开始有意识地创造机会。我动员学生们为贫困山区学校的同学们捐赠衣物;让学生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事;向学生请教电脑问题……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释放了一些爱的空间,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我收获的是更多的感动。
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夜,我刚端起饭碗,就接到学校停电的通知。糟了,教室不知乱成了什么样子?我急忙向学校赶去!可是,那时的我已有八个月身孕,我蹒跚地走着,吃力地避让着来往的行人。刚到校门口,一束微弱的电筒光照在了我身上,“李老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接您。”他们一人搀扶着我,一人在前面帮我拨开迎面而来的人群。在他们的保护下我安全地走进了教室。在那一刹那,我看见所有的学生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暖暖的烛光中,望着那一张张懂事的脸,看着那一双双关切的眼睛,我的眼角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快乐,即使我是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我也无怨!即使我眼中噙满滚滚热泪,那闪烁的也是幸福的泪花;因为我坚信:只要有爱,幸福就与我同在!
第五篇:给学生营造一片创作空间
给学生营造一片创作空间
一、营造读书氛围,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不仅在生活中,还蕴含在书海中。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了。”一代大师在幼年读书时,经常是整本整本地背。多读多看不仅能丰富写作材料,更能提高认识水平,学习别人的方法。书籍凝聚了人类的智慧,是最丰富的写作材料。为了让学生热爱读书,让学生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自己的朋友。这样,在班级中营造了一种争相读书的好氛围。学生爱读书了,眼界开阔了,写作素材就源源不断而来。平时我们常说:“作文功夫在文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不去多读,平时无积累,作文何以倾吐?所以要写好文章,必须多读点书,有了丰富的积累,学生才会“下笔如有神”。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图书角,要求图书角人均3册以上。根据自己的爱好推荐一些优秀图书篇目(如中外名著、优秀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每到课间大部分同学都在读自己喜欢的书。
2、每周开设一节自由阅读课,专门用于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3、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狠抓读、说、诵(诵读、背读),结合所学课文,在活动中、在表演中尽可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口气说书上的话,尽最大的努力积累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
4、每个学生都有读书笔记本用于课外摘抄或写课外随笔,每月展评一次。
5、开展“我是读书小状元”评选活动。
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扩开了,思维流畅了,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提笔写作自然不难了,欣然觉得学语文成了一种乐趣,写作更是成了自己的一种需要。阅读似一道彩虹,架在同学与语文圣殿之间,指引同学们直奔个性化作文的殿堂。《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一文中写到:读《西游记》的乐趣。想必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斩妖除魔,护送师傅的英雄形象,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三打白骨精》最精彩了,孙悟空以自己的智慧、神勇和白骨精打斗的精
彩故事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孙悟空72变的神通广大令人向往,猪八戒贪吃,沙僧老实、厚道的形象也使人记在了脑海里。这是读《西游记》的乐趣。一百零八将个个勇猛无敌,讲意气,让人看后不禁连连叫好《武松打虎》中武松面临危险,勇敢机智作斗争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学习。感受一百零八将的豪情,这便是读《水浒传》的乐趣。
二、营造习作氛围,表达真情实感。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辅导学生写一篇介绍暑假生活的作文。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一些事,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想想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学生往往就有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把自己的小故事讲出来。当然,事情一旦叙述清楚,再动笔把它写下不来,就不再困难。
第二,引导实践,培养学生情感。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观察实践,认识生活,才能为作文解决源头问题。例如写一个活动场面的作文,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只有亲自参加活动,才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文章的内容才比较真实、充分,而且有真情实感。如果平常没有真实的体验,只能三言两语写自我的一点看法,或者从有限的认识中去搜索枯肠,就写不出饱含激情的好作文。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走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病,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旅游、搞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参加各种活动和体育活动等,从而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
三、营造空间个性化,写放胆文。
欧阳修说:“作文之体,处于奔驰。”就是说,写作文开始不要过于循规蹈矩,守章守法,限制太多。要让学生拿到题目后,放开思路,驰骋想象,不受拘束地写下去,旨在拓宽思路,活跃思维。至于段落层次的联系,语言的推敲,放在其次。因为一开始,过于琢磨字句,考虑结构,就会封闭学生的思路,智慧的闪光就难以放射出来,初绽的奇异蓓蕾就就可能随之枯竭。这种放胆作文训练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他每个人的欲望得到充分宣泄,从中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教师选择学生最关注、最感兴趣的话题为作文题目。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接触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教师命题如果不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必然使学生感到乏味,纵使咬断笔杆,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写不出好文章开。所以,要让学生写出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选题不限文体和形式,让学生心情舒畅、信心十足地进行作文训练,在写真事,说真话的基础上自由发挥。
其次,进行放胆文训练,必须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机会。如充分利用墙报、专刊、习作园地、黑板报以及向有关报刊杂志去投稿等形式,发表学生的习作,让他们感受生活,体验成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特别是提倡学生每天写日记,每周写周记,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形式。学生写日记、周记,内容自定,形式不拘,有感而发,或许或议,或长或短,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心情极自己的决心,长期坚持,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