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教师自身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18:4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老年教师自身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老年教师自身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对老年教师自身发展的思考

对老年教师自身发展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成了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普同的教师,我深感教师自身发展的蓬勃兴起,已是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许多年轻教师,他们凭借自身的优势,活跃在课改的最前沿,更成了这道风景线上最大的亮点。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就教师群体来讲,教师的专业发展,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那就是占教师群体相当比例的中老年教师,他们的专业发展还只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他们不应成为课改春天所遗忘的角落。只有全面激发他们参与新课程的热情,使他们成为这次课程改革之旅的同步者,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才会得到全面支持,并成为全体教师自我导向、自我驱动的自觉行为。

可以这么说,只有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优势,课改,才会春色满园。

一、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缺乏自觉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整个过程中,都能非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一直以来,中老年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不需要去问自己为什么要教给学生这么一些东西,只是让学生取得比较满意的考试成绩就行。他们缺乏新课程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和目标。

2、缺乏自主的学习态度。“新课程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要求教师保持着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同时,新课程在整体设计上,十分强调动态性,更关注教学方式的创新,注重合作、探究。但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教学方式对许多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项需要学习的内容。中老年教师由于职业的倦怠,原有知识结构的局限,再加上大部分人已评上中高职称,他们中一部分人就遗失了必要学习的动因,因此,也就体验不到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体验新课程所带来的乐趣与自由。于是一些中老年教师便利用自己在本学科专业知识上的某些优势,来“设阻”,通过这些资源和手段来获取学生的“臣服”,可在新课程背景下,那些偏难、偏繁、偏尖的知识,对于学生发展甚至考试来说都不再那么的重要了,一些中老年教师的心理就由此而失衡。

3、缺乏教师文化的重建。教师文化,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价值取向及情绪反应等。中老年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师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已严重规约和束缚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为。反思并积极寻求重建中老年教师文化的路径,是从根本上解放教师,增进课改实效,激发课改活力,促进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良好的教师文化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增进其创造性和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中老年教师由于教师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一般不愿去寻求他人的帮助,教育教学中往往“自给自足”,缺乏团体意识,自身和教师整体发展都受到严重的抑制。传统的教师文化,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和发展施加着消极的影响,成为教师参与新课程的精神负累。新课程改革对中老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迫使他们要改变支撑原有教育行为的“旧文化”,如个人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文化,人为协作文化,从而走向合作与对话、探究与反思,关注个体经验,形成个人风格,从而重新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崭新的教师文化。

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1、目标明确的、现代的发展。

一个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不适宜的角色概念,来规范自己,规划自己的发展,那么他的发展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对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尤其要体现在教师的新角色上。理念的转换,角色的转变是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目标明确,意味着更多的内涵。这个目标,要符合时代特点,是按照现代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的变化而发展,是根据教师自我情况而量身订做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我朝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大讨论,来明确方向。“看准方向”是重要的,一 味重视技术方面而忽视了方向问题,极容易产生南辕北辙的结果。

2、自主的、能动的发展。

中老年教师在以往的培训中只是被动者,如何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关系到专业发展的成效。自主的发展,蕴涵着中老年教师要有发展的内部动力,而不是依赖于外部的要求。这种内部动力来自于教师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浓厚的校园文化。自主的发展,还意味着和别人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是自己的发展,有针对性,是个性化的发展,不是整齐划

一、千人一面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专业发展上探讨“个性化培训模式”。但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使中老年教师发现自己发展中存在的困惑、障碍,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只有知不足,才能够奋勇向前。因此,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能力,是当前教师专

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3、有规划、分阶段、立体式的发展。

有些学校对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只从师德、业务等方面提出要求,往往没有考虑他们的个性差异、不同的经历和实际水平。因此,我们要全方位地关注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性、有效性与科学性,既要注重横向统一的要求,更要注意到个人纵向发展的客观存在与可行性。对于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或者说根据他们的发展阶段,针对他们在某个发展阶段应该解决的问题而提出要求。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要有“过程概念”、“阶段概念”。具体地说,要了解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有几个阶段,“我”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现在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校对不同阶段的中老年教师的发展任务和困难,提供哪些帮助。中老年教师更要把学校的要求、对自己实际的反思、自己关于发展目标的考虑等因素综合起来,作出发展设

计,然后按照设计,循序渐进地采取措施,寻求发展。

4、多途径、多模式的发展。

对于年轻教师的发展,培训机构和学校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不能照搬年轻教师的模式。发展不能只是一种模式,应百花齐放。中老年教师的情形有很大的差异性,他们的优点往往各不相同,缺陷也不是表现在同一个方面。他们专业的发展,往往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劣势的过程。他们专业发展的模式,应是发展的顺序的不同安排,发展的任务的不同组合、发展的策略的不同选择。发展的模式更应是动态的,如渐进式累积式发展、单一方面的纵深发展,由枝节到本质的发展,由中心而扩散的发展。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都会获得殊途同归的效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以课例研究为抓手,是每个中老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这种途径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当前,普遍存在着教龄越长开课越少,结果是经验丰富,评课内行,但自己上课却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与效果,尤其是体现新课程新理念要求的目标。实践是触发反思的最佳途径,也是激发内驱力的最好办法。通过实践,使中老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能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头作用,更能在这场新课程改革中找回了发展提高自我的新春天。

课例研究,要求教师把教育教学中含有问题或疑难情节、具有典型性的事件描述出来,对相关问题作深入的讨论思考,并制订解决方案。课例研究有利于中老年教师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他们系统化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助于从经验走向规律,从个别走向一般,从现象走向本质,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了自己的素质。在课例研究中,中老年教师能主动参与、热情高涨,把研究当作自我的需要,而每一个课例就好像是一个多媒体,教师通过对课例素材的收集、整理、反思、提炼、研究、来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课例的开发研究,使学校的教研真正落到了实处,避免了以往教科研中“从理论到理论,有用的没有研究,研究的没有用处”的怪现象,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条中老年教师专业得到发

展的最佳途径。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中老年教师不应该是一个“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个不断研究、勇于创造的研究型教师。中老年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老年教师成为研究者,有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老年教师成为研究者,更有助于他们走上专业发展的“幸福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件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

福的道路上来”。

第二篇:新课改对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新课改对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新课改,从教学理念的树立、知识结构的改善、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教师而言,既是一个机遇,同时,又是一个挑战。可以说,教师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根本就谈不上学生的进步。而教师要有大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寻找自我发展的多元化途径,才能真正为新课改添砖加瓦,献上绵薄之力。

一、树立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

新课程的一大目标是让教育顺应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要求,如果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仍然固步自封,那是肯定无法适应新课程教育需要的,因此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的树立是极其重要的。自我发展意识是促使教师多元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促使教师不断的学习、积累、总结、反思、实践,开拓进取,形成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事业,实现敬业到精业的突破。

二、树立合作意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新课程改革面临新的理念、新的领域、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能力等,这些新的问题依靠一个教师不能够也不可能解决,需要教师们的集体智慧集体力量,集体备课成为解决新的问题的有效途径。“集合众智,无往不利”。集体备课从宏观层面上讲,可以解决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艺术等,从中观层面上讲,可以解决教学进度、考试试题等,从微观层面上讲,可以解决一课的基本知识、重点与难点等等。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宽松,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有利于探讨各项工作。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

三、好学不倦,提高知识更新能力。“一本备课本用十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要有好学不倦的精神,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教师,获取信息的技能成为了一项基本素养。通过不断学习,理论上有所了解,视野上更加开阔,可以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起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课堂的厚积薄发。中国目前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存在一大问题就是浮躁与急功近利。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所以读书是不易的,它需要平心静气,要耐得住寂寞,浮躁不得,它也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要灵活安排时间。教师要让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培训、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感悟,提升专业素养,陶冶性情,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总之,教师要有鲜活的思维与认识,就得要好学不倦。

四、勤于总结,善于反思。

马克思说:“经常自己批判自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勤于总结,善于反思。通过总结反思,坚持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在总结中提高,在反思中不断成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有成果意识,把需要总结与反思的地方写出来形成文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以在教学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养成反思习惯,本身就是对事业、对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感,它有助于形成教师爱岗敬业、虚心好学、自我否定、追求完美的优良职业品质。

五、吸收课堂,教学相长。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创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为教师知识的自我建构、发展与完善创设情景。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还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帮助者,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时空,时刻关注全体学生的活动,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注重教师的因势利导,树立教师主导意识,调控驾驭,启发与引导学生。课堂是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课堂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些生成性想法或做法可能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不及时抓住,可能以后很难想起来,在课堂中,或者更多的是在下课后,及时地记载下来,包括一些思想、知识、方法、价值观等。还有就是多听同事们的课,以学习与批判的态度去听课,比较自己与同事课堂教学的异同,吸纳优点,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发现并改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六、善于积累,利于教学。

“磨刀不误砍材工”,教师要学会获取信息,勤于和善于保存读书资料。现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那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它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荀子·劝学》中讲:“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它也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在平时的读书过程中注重收集资料,在暑假、寒假比较空闲的时间里进行整理完善,做成剪报贴片、复印胶片等,利用网络,从网上下载等方式积累各类资料,把它分为vcd片段中心、课件资料中心、课题研究中心、历史方法中心、历史教学资料中心、网页中心、试题中心等存在硬盘中,这将十分有利于教学工作,包括课堂资料的选择运用、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

七、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研究能力。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教师应该珍惜研究机会,使教育科研日益成为教师的内在要求与自觉行动,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平台,为自己的提高创造极大可能。只要参与了其中,始终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与研究能力。教师应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意识,抓住机会,研究新课改,抓住其中的关键点作为突破口,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有所作为,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创新,形成教学特色,从而实现创新教育与特色教学。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一些是经验,更多的是教训。教师应该抓住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踏实学习,努力进取,有所成就,从而让教学工作成为一件很有意义与成就感的职业甚至是事业。相信恩格斯的一句话:“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

第三篇:对老年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老年教育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已成为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务必有效夯实基础,紧跟时代,从广度与深度上改革创新。一个社区的老年人活动都是从开始的老年人自发组织学习到现在有系统的规范化教育;从自娱自乐,调节心态到提高文化科技综合素质,我们后塘河社区作为一个新社区,正在探索、发展,希望走出一条符合社区居住群体特点的老年教育路子。为了进一步发展老年教育,真正做到人人有权享受,人人应该参与,对老年教育有几点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老年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办好老年教育是适应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是营造建康老龄化环境的需要,是全面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需要,是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但是也会有部分居民对老年教育缺乏理解,也影响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兴办老年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得到全社会关注,全社会重视,全社会支持,老年教育才能办得生气勃勃、兴旺发达。因此,必须加大宣传为度,采取多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广为宣传,宣传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宣传老年教育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大作用,宣传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重大意义。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老年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老年教育事业,才能使老年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加强对终身教育重要意义的宣传,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现在,社区老龄化情况越来越普遍,今后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期将占到人生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特别是75岁以前的老年人,大都身体健康,精力有余。如何有系统有组织地让他们融入社会,进一步发挥这部分人的潜能,这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

实践表明,老年教育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最好形式。因此,要加强对终身教育重要意义的宣传,要从战略高度使大家认识到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社会对每个成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年期作为人生的第三年龄,他们的学习与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关键是要加大投入,要像抓“希望工程”一样,支持老年人“金色工程”的发展。目前老年教育开设的课程偏重娱乐方面,没能承载教育所应该承载的责任,老年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个老年活动中心。

三、老年教育要开放式、多层次、综合性、规范化。

人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老年教育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应该遵循:

开放式:即要面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老龄事业协调发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上,应考虑尽可能与社会衔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交流活动,教研成果与社会共享。

多层次:老年教育应分层次进行。根据需要和可能,创办老年教育方面的培训班、老年活动中心等。或者更细点如老年培训组织可分初级班、提高班、研讨班,以及组织各种协会、研究会等,学制可分短期、长期,有条件的应实行弹性教学,教学内容可分休闲性的、普及性的、专题性的。在课程设置要更贴近老年人的生活。比如与老年人有密切关系的老年健康教育、老年心理教育(防退休综合症)、老年生活方式教育和亚健康状态教育、自理自立能力教育甚至老年创业方面的教育等课程。

综合性:老年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开发老年人的生命价值。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参与者的不同需求,更要注意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起既有文史、书画、文体等教学内容,又有科学技术的教学内容,还要有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老年人通过文化知识的积累和生理、心理素质的提高,成为适应社会,与时俱进的社会化人。

规范化: 要根据老年教育规划和实践经验,逐步摸索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以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并希望社会上有更多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出现。另外在老年教育的师资配备上还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员的增长速度,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兼职教师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老年教育的工作中来。

四、老年教育要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各得其所。老年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由于老年人一生经历的家庭、工作、社会环境不同,各人的知识、专业、爱好也不尽相同,形成了个人不同的特点和秉性。因此,老年教育要特别注意尊重个性发展,要根据学员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做好分班工作,要允许并鼓励学员发挥个人特长,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基础上,加强个别指导,使其各有所得。学员在学校通过学习和研讨取得的成果,应提倡交流,鼓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服务。

五、老年教育要体现时代性,注重培养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同时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老年教育要注重启发式的教,创造性的学,逐步完成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

老年教育要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学用结合,因为老年人见多识广,但精力有限,只有他们感到有用的,才有兴趣学习,只有把他们的有限时间放到最有用的地方,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老年教育要多组织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发挥学员联系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第三年龄的学习与教育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既符合时代的潮流,又适应社会的需求,面对迅速增长的老年人队伍,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学习与创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B班 28号 吴彬

第四篇:律师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律师界到了认真思考自身处境的时候了。

《律师法》何以成为一部“未生效的法律”?中国律师处于怎样的执业环境?应该如何定位自己、防范职业风险?应该在中国改革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中国律师下一步怎么办?

2010年7月10日,围绕这些问题,在第一期《财经》法治论坛上,包括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陈光中以及北京吴栾赵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思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等数十名学者、律师合席讨论。

与会人士结合李庄案、司法部系列文件及自身经验对律师执业环境进行检讨,通过梳理建国以来的律师制度变迁,剖析中国律师的官方定性同职业要求之间的矛盾,并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从律师自身和制度改革等方面探讨了律师应有的下一步。

“中国律师到底想干什么?”贺卫方说,“我们的目标不是想干别的,就是有一个正常开展业务的空间,使我们的司法程序不再混乱,不是躲猫猫,使我们知道这个国家按什么规则判案。”

刑事辩护:“形式主义”危险

在江平看来,种种迹象表明,刑事辩护正在走向形式主义:“形式上有一个辩护人就行了,不需要你去做实质性的辩护,因为司法机关已经做出了决定,由不得你变更。”

这种无力感使得律师执业环境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许多法定的权利落空。典型的包括律师“三难”:阅卷难、会见难、调查取证难。许多庭审更有演变为“审判秀”“走过场”的危险。在公、检、法三领域,律师处处受到掣肘。

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杨照东提及,在其执业经验中,部分公检法机关对待律师的态度分别是敌对、警惕和冷漠。具体而言,在侦查阶段,会遇到警察对律师满怀戒心,以种种理由将律师拒之门外;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对律师充满警惕,不仅不会透露对案件的看法,反而会想办法套话;在审判阶段,“我们看到法官的眼神是一种冷漠”。他说:“在庭审前我们满是激情,充满对法律的崇尚和对未来法治社会的坚信不疑。但当我们拿到判决时,感觉特别失败。”

即使有自己的组织——“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但这也被许多律师认为“靠不住”。“律协本来应当是我们的亲娘,但现在几乎变成恶婆了。”张思之说。莫少平律师事务所主任莫少平认为,律协并没有起到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的责任。

张思之以李庄案为例,认为在事件中律协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反映出17万中国律师到今天还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的凝聚力,也发不出共同的、有力的声音”。而李庄案也说明刑事辩护律师不仅面临“三难”和形式主义的困境,还存在失去人身自由的危险。2010年2月9日,重庆市一中院判决北京律师李庄伪造证据、妨碍作证罪成立,二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江平、张思之认为,李庄案不仅反映出《律师法》等法律未能有效落实,还暴露出立法之漏洞。“首当其冲”的是《刑法》第306条规定的“律师伪证罪”(参见资料:《当律师被判有罪》)。此外是《刑事诉讼法》第38条规定的“串供”: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

“刑法”第306条和“刑诉法”第38条,被众多律师当做悬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落下的危险”。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刑事辩护率每况愈下。据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兆峰介绍,目前中国刑事辩护率约为20%,有些地区甚至不到10%。

而据统计,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胜诉的比例仅5%,也就是说95%的案件律师都会败诉。

律师定性:从进步到“倒退”

律师地位之暧昧不明和处境之困其来有自。在陈光中教授看来,现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实际出发点是把律师定性为党和政府的一支队伍,与律师作为私权利代表的职业角色相冲突。这正是律师困境的根源。

陈光中介绍,中国律师的定位,在演变中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律师制度正式恢复。1980年颁布的《律师暂行条例》规定律师是“国家法律工作人员”,也就是同法官、检察官一样,吃官饭。而且条例明确具体服务对象是国家集体的利益,还包括人民公社、公民的合法利益,也就是说,它首先要维护的是国家的利益。“这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陈光中说。

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律师职业逐渐发生变化,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制定《律师法》,律师的定位从“国家工作人员”变成“为社会服务的职业人员”,不强调公务员性质,更强调为社会提供服务,这是适应市场经济而发生的变化。其时许多律师已不再有公务员身份了。同时,律师事务所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合伙所开始占多数。

第三阶段,2007年修改后的《律师法》,把“为社会提供服务”改成“为当事人提供服务”,再次明确律师的定位。

陈光中认为,一开始恢复律师制度是国家本位,第二个阶段可以说是社会本位,第三个阶段则是当事人本位。“国家本位——社会本位——当事人本位”,这是一个明显的演进过程。

在他看来,现在的《律师法》相对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律师角色实际上的定位,同时也把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同维护社会正义,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结合起来,“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律师的根本职责是保障人权、匡扶正义,这两个职责是律师永远要追求的价值,永远要实现的职责。”

目前的困境在于,由于公检法等政法机构的抵制,新修改的《律师法》难以落实,是一部“未生效的法律”。与此同时,中央有关部门为律师定位提出的新说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工作者”,这实际上恢复了第一阶段的定位,只是加上定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个定位与《律师法》相冲突。在陈光中看来,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如果认为《律师法》的提法不妥,可以提出建议修改,但在法律未修改时另出一套显然有悖法治精神。

前法治社会:“维稳”压倒“维权”

律师定位倒退的背后,是整个司法改革方向的变化。在莫少平律师看来,此前司法改革的路径指向司法独立,现在更多提“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此前提法官职业化、专业化,现在更多提发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此前强调司法的中立性和被动性,现在强调的是司法的能动性;此前强调律师协会是自律、自治的组织,现在更多强调律师“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

针对现状,陈光中的忧虑之一是,目前各级政法委的领导兼任公安局局长,同时参与对案件的协调拍板。“这明显不科学。这样的党的领导最后会适得其反,典型的如赵作海案。”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说,中国目前仍处在“前法治社会”。由于国家权力置于法制之治下的局面还未根本形成,整个社会虽然对法治存在期待,但还没有形成崇尚法治的心理基础。解决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人们还是习惯于依靠人治而不是法治。

在诉讼领域,由于缺乏个人与国家对抗的观念,即使有了对抗的制度,这些制度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会在实践当中大打折扣,甚至在部分案件中完全不起作用。“刑事司法中的顺民思想和国家权力的无对手化,使律师在刑事辩护中无法取得对于政府的独立性,也无法在与国家权力进行和平对抗时获得安全保障。”张建伟说。

其认为,对于支配刑事诉讼活动的根本观念如果不加以彻底清理,律师辩护制度一些技术层面的规则,包括“两高三部”新出台的两项证据规则,它们的实践意义不应被高估。

在张建伟看来,目前的司法审判中存在大量表演性审判,张建伟称之为“审判秀”。这类审判中,呈现在法庭上的活动并不重要,裁判并不是以法庭的调查和辩论形成的心证为依据,判决甚至在开庭之前就已经作出,辩护律师的作用只是配合。诉讼被置于“你辩你的,我判我的”状态,甚至出现迫使辩护律师参与的情况,不仅削弱诉讼应有的对抗性,并严重侵害辩护律师独立辩护的权利。

张建伟认为,由于存在律师辩护被要求服务于社会维稳需要的情况,在制度方面就难以赋予律师独立辩护的权利,以及为此设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在国家的法律初创时期,所有的制度都是围绕一个核心进行,这就是维稳。政府重在维稳,律师重在维权,而有的时候维权被看做维稳的威胁。

常年与维权律师打交道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于建嵘提及,中国维权律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意识形态化和政治上的敏感性,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其服务往往免费,因此被看成维稳的潜在风险。

下一步:正位和修法

囿于体制等原因,中国律师自身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典型如靠关系打官司。据张思之介绍,甚至存在律师为法官代写判决书的情形,“夺了国家的审判权”。

此外,据印第安纳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麦宜生调查,体制困境加之经济困难,使得中国律师的政治诉求趋于极端。

谈及中国律师的未来,张思之从律师自身出发,认为律师首先要有独立精神,能独立思考,独立地履行职务,独立地完成使命。其次要严格自律,谨慎地实施自我保护。但是“如果事情值得我们去菜市口的话,不要回避,该做就做,不能因为自我保护就放弃底线”。

另一方面,他呼吁改革律协,废除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实现律协的直选,按法律规定实行行业自治。与此同时,司法行政部门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依法“监督指导”,而不是把律师看做下级。

此外,许兰亭律师认为,相关法律应予以修改,比如上述的“刑法第306条”就没有单独存在的必要。一是伪证罪、妨害证人作证罪等罪名已经可以囊括律师妨害证人作证、提供虚假证据等行为;二是该条款势必造成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如履薄冰”,影响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的信心和积极性。

陈光中建议修改刑诉法第38条,不应以律师伪证罪、串供等罪名来追究其刑事责任等,因为律师与当事人的对话,属于正常行使辩护权的范围。

江平认为,首先应当为律师正位。“律师本身的社会地位不能够离开它自由职业者的特点,它有维护正义的职责,亦可矫正目前政法工作中的缺点和弊病。”由此,他建议放宽对律师执业和律师事务所的管制。

最重要的是,律师只有在一个法治社会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中国最终走向民主法治不可阻止。”莫少平说。

背景律师执业新困境

李庄案以降,律师执业风险被业内普遍认为逐步增强。

2010年4月8日,司法部发布《律师事务所检查考核办法》以及修订后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下称《处罚办法》),旨在引导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忠实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业使命。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认为,《处罚办法》对《律师法》作出明确的解释,但这些解释“趋向从严”。

比如《处罚办法》第六条规定,以误导、利诱、威胁或者作虚假承诺的方式承揽业务属于“以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这里面何为“误导”,何为“虚假承诺”有很大的伸缩余地。他说,律师承揽案件时,说官司可以打赢,这可能出自律师的个人判断,认为胜诉可能性大故而承揽,但如果最后败诉,如何认定是否误导了当事人?

此外,在民事案件中,律师建议当事人提出反诉,但如果反诉最后被驳回,那么是否误导了当事人又进行了不必要或者不利于他的诉讼呢?“这样的规定模棱两可,使得其制定者——司法行政部门得以任意解释。”

曾让不少地方政府吃到苦头的“北京律师”,正受到更多的管制。一是收费标准“被指导”。今年5月14日,北京市司法局发布“律师服务收费指导标准”,规定普通案件5万元封顶,而对于法律关系复杂、涉及疑难专业问题、涉外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可以按照不高于规定标准的5倍收费。

这份收费标准在发布后惹来争议不断。莫少平律师事务所主任莫少平认为,该规定缺少充分的法律依据,违反《价格法》,同时也违反世界潮流——在很多国家为防止恶性竞争,针对律师收费的做法是限制最低价,而不是限制最高价。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些也难以操作,且会使得一些优秀的律师放弃刑辩业务。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建勋直言,律师收费实行指导价,完全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会扭曲整个律师服务行业。

其次,北京地区的律师事务所的规模也将受到控制。5月26日,北京市司法局对外表示,将提高合伙律师事务所设立的资产数额,以控制北京律师规模。此前,北京市律协已经通过人事档案存放等限制手段,堵住了外地户籍人员在北京律师事务所实习、执业之路。

华一律师事务所主任浦志强认为,限制外地律师档案挪入北京的做法,属于行业的陋规,和相关法律体系本身的精神相冲突。陈光中教授亦认为,北京市限制外地律师入京是法治的倒退,但他也认为,律师集中于北京执业亦不是正常现象,对此应进一步加以研究。

第五篇:教师自身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自身发展三年规划(2012---2015)

安徽太和中学高俊华

随着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对教师自身发展也是一个积极的挑战。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为保证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教师教师自身发展三年规划.一、个人现状分析

了解并认清自我是教师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认识自己很难,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这是追求教师人格力量的前提。

1、自我定位

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高中政治教师,参加工作至今,任教政治,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应该说对于岗位工作情况已经较熟悉,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是我近三年奋斗的目标。.优势分析

◆自信

对学生有爱心,喜欢教师职业,工作有激情,对自己能够胜任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信心。

◆真诚

能真诚地与同伴沟通交流、团结协作、资源共享,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氛围。

◆善思

有较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反思,勤于实践;能够寻找研究热点,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3、不足剖析:

◆平时课堂教学中,尽管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但是,懒于笔头的整理与总结,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有个性的教学理论成果

◆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对于科研还是停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的实施,还走在科研型教师的起点上。

◆常规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经验。至今为之,我班主任工作经历较少,因此对学生和班级的常规管理缺乏相关经验。

◆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不充分

二.职业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立足岗位,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学以致用,转边教育教学方式,利用3年时间,成为研究型教师。

2.具体目标

(1)师德目标方面: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2)学识目标方面: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动向老师学习,多听同行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每节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后写好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3)教育教学方面: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使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去感受学习的乐趣,去体会学习的方法。新课改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就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以及收集到的新的知识信息,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把学生的想法、问题进行交流,达成新的知识资源,不断综合、完善新的知识体系。多向互动,通过师生之间、个体之间、小组之间的学习、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育科研方面:加强人文底蕴,增强人文精神,做有反思能力的研究型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及时积累个案,归纳资料,撰写有实效的专题论文。

三、具体措施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如《中学政治教师》、《中国教育报》等,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平行班级老师的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2、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精心备课,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上课有教案、不迟到、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潜能生,切实促进潜能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勤于思考,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参与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研究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理解课堂和改善教育实践,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学期结束时完成教学案例1篇。(2)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提高论文质量,争取每学期在市级刊物有论文获奖。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1)现代信息技能的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是每个个现代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在今后的五年发展中,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进行交流、创造性的使用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利用信息实现自我更新的能力。

(2)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继续建设好个人博客,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

我相信一句话:用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我想,只要自己用心,因不足而学习,因困惑而探索,我可以一步一个台阶,留下一行美丽的足印。

四.自我培训计划

1、多读书,善思考,勤积累。开放的视觉,看到了自己理论知识的匮乏,观念的陈旧。工作几年来,满足于辛苦教书,少有的积累已几近掏空,给自己充电迫在眉睫。多读书,多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积累是必经之路。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校已下大力量,加大资金投入,为老师们购买了大量的理论书籍,征订了教学杂志,同时鼓励教师自己选书,学校报销。自己争取每周读一本教育方面的论著,做好读书笔记。并配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论坛活动,谈体会,谈心得,谈收获,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以期得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关注自我反思。继续坚持做好教学反思,每天填好反思记录本。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这样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那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自己的课堂变的更有意义,更加贴近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一节课的课堂实录。教师录下自己满意的课堂,根据自己的课堂实录找不足,找差距,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向同行学习。同伴协作、加强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对话,鼓励教师互助学习、探讨、彼此支持、资源共享。

4、网络也是一个教育教学的大平台,利用自己的新浪教育博客,上网浏览教育教学的新动态,搜集最近消息,结识广多的优秀教师,吸取他们的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拓展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更好的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帮助和指导。

下载对老年教师自身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老年教师自身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我国老年文化建设现状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我国老年文化建设现状的思考 作者:张 咏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已逐步引起了全......

    教师的自身职业规划,职业理想对其发展的研究

    教师的自身职业规划、职业理想对其发展的研究 摘 要: 教师工作是人类社会一种古老而神圣的工作,可以说,有了人类以及教育活动以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一个高......

    关于对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的自身思考

    关于对“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的自身思考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在延安时期创建的制胜决定,一个人一个党都会在变化的社会中经受各种外界与自身的思想或行动冲击,牢记党的宗旨......

    关于加快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金源林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加快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应正确......

    关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路径的思考

    关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路径的思考 当前,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职业学校也出现了招生难,办学难的诸多困难。为了能招收到更多的生源,不少职校竞相压价,甚至互相拆台。招生大......

    高中生出国留学对自身发展弊大于利

    高中生出国留学对自身发展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晚上好: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但是我想指出几点„„ 其实,对于今天这个辩题,我们首先要明确高中生和国外环境......

    浅谈企业文化对其自身的发展

    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影响 摘要序言一、企业文化的概述(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二) 企业文化的结构和功能二、企业文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世情 国情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世情 国情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准确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紧密联系这种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新时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