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性教育论文
浅谈青少年的性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在中小学开展科学的性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青少年 青春期 性教育
近几年来,青少年受到性侵害以及青少年性犯罪率等问题频频见于各大新闻媒体。这说明,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已刻不容缓。否则,将给他们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更多的伤害。
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也不是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
一、青少年性教育面临的问题
1、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由于受中国封建思想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性是肮脏的,不道德的, 长期以来人们口不言性, 谈性色变,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对“性”是避而不谈。他们认为青少年不懂性知识是道德纯洁的表现,对他们封闭有关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下一代的性教育方面,人们似乎也认为没有担心的必要,他们觉得“性本能”是万能的,是生来就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会明白。这使得性教育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尤其是青少年的性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2、家庭对性教育避而不谈
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家庭中的性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但现实却并不理想。由于家长自身性知识缺乏,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无法做出科学的回答;在与孩子谈论性问题时他们也是难以启齿,比如,在孩子问及“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家长的回答是千奇百怪,有的说是“捡来的”,有的说是“肚脐眼生出来的”等等;一些父母即使想和孩子沟通,但是因为缺乏科学的性知识和沟通能力,也因不知所措,使家庭性教育无法进行。
3、学校对性教育不够重视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中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大都羞于谈性,中国家长也很少对孩子进行性
教育。因此,学校应肩负起性教育的主要责任。然而,现实并不乐观。学校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性教育的重要性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笔者从教的地区,全区中小学都没有开设性教育课程,就连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大学也是凤毛麟角。伴随着性生理、性心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表现出对性知识强烈的渴求,但由于受到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学生也不会主动找学校和教师寻求帮助,他们私下里“偷偷摸摸”地寻找“自学”途径——网络、影视,甚至是性经历的尝试,这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的掌握及获得渠道相当匮乏,甚至误入歧途。
二、中小学性教育的必要性
1、青少年个体发展的需要
青春期是一个人的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年男女两性特征逐步凸现,生理发育趋向成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性意识开始萌动,对性知识开始感兴趣,对异性表现出较强的交往欲望。但是,由于青少年缺乏必要的性知识, 难以用理智驾驭生理冲动, 青少年在迷茫、无知中的探索和尝试就变得十分危险。此外,青春期的男女在身体和生理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比如,身高、体重、第二性征、月经、遗精等会使青少年手足无措,与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困惑和烦恼。因此,开展科学的性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网络逐渐得到普及,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冲破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思想、行为方式变得开放起来。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使得原本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性意识不断增强,性观念也呈开放倾向,如果在这一时期对其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从而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所以,对青少年开展科学的性教育刻不容缓。
3、性观念缺乏
我国生殖健康教育相对滞后,青少年普遍缺乏正确全面的生殖健康知识和性观念,这给亲少年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小学生怀孕、儿童遭到性侵等事件屡有发生,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儿童在受到性侵害后没有及时向家长或社会求助,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最后变得极度自卑、压抑、孤僻,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正因为性知识的不足与性观念的缺乏,使很多青少年不
能正确地面对各种性问题,无法正确保护自己,使其身心健康遭受到了严重迫害。
三、中小学开展性教育的建议
1、社会应高度重视性教育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社会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来说,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校和家庭有效开展性教育的重要保障。
社会环境是社会意识形态、风俗习惯通过媒体和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可见可感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对孩子甚至成人都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这些影响可能有积极的也可能有消极的。人们应充分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广泛的社会活动,不仅专业教育人员的言行举止对青少年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家长及社会上的人和事都可能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由于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敏感而充满兴趣的话题。所以,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以致误入歧途。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将性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与西方日益开放的性文化相比,我国性教育的观念相对封闭。从学校教育看,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性教育仍处于空有状态。许多中小学主要通过性知识讲座、性教育渗透课来开展性教育,这还远远不能够满足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系统开展性教育工作,性教育课程的开设必不可少。中小学应将性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根据中小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编制相关的教材,保证教学设施和课时,使性教育课程作为常态化的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无论是施教还是受教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只有具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开展性教育工作。然而,在有些学校甚至连专业的生物老师也没有。笔者从事生物教学工作,八年级生物中有《人的生殖》这一章节,好多老师羞于启齿,不知道给怎么学生讲,干脆让自学。即便有学生问到,老师也含糊回答,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惑。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性教育师资的培养,使他们能成为真正的性教育专业人才。
然而一支能胜任性教育的教师队伍不是在短期内就能速成的。针对目前专业性教育师资缺乏的情况,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一、采取流动授课制。组织现有的专业老师在一定的范围内轮流授课,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科学的性教育知识,为他们解决生活和成长中的烦恼。
二、在遵循严格、自愿原则的基础上,一从生物、思想品德等任课教师中选择合适人选,尽可能安排他们参加一些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到一些具有性科学专业教学能力的机构进行相关学科的进修、培训,以开阔眼界、增加见识,逐渐培养一支合格的性教育师资队伍。
总之,开展青少年的性教育工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支持,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李一飞.论高中生的青舂期性教育[J].中国性科学,2011,20(9)2.吕吉.当前青少年性教育问题省思[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4 3.王志强.关于未成年人先进性教育的探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第二篇:幼儿性教育论文
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现状调查
陈寿云
冯丽瑛
李萍萍
万里应
指导教师:焦卉 邓俊超
摘要:幼儿性教育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已经开始对幼儿的性教育进行关注,在欧洲很多国家将幼儿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选取吉安2所幼儿园进行调查访谈,调查结果:男家长比女家长在幼儿性教育方面更注重道德品质;文化层次越高的家长,幼儿性教育知识更多,观念更先进,方法更多。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新教育的观念上采用传统教育模式,但有一定教学经验,文化层次越高的年轻教师,幼儿性教育方面的知识更丰富,教育观念更超前,点子更多。
关键词:幼儿性教育
现状
中小城市
1.引言 1.1 问题提出
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性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幼儿性别概念的形成和性角色的建立,而且有助于消除性发展过程中的异常行为。然而幼儿期可塑性和吸收能力都很强,此时对其进行性教育有助于获得正确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建立健康的性价值观,而且将来不易受错误性信息的影响,导致不良后果,如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400万青春期少女生育,其中大部分是非意愿性妊娠,其结果是每天有55万次流产,每年有440万少女选择了堕胎。因此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由于认识到幼儿性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目前我国对于幼儿性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和大城市的幼儿性教育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在边远的山村,就连幼儿性教育这个词语都没有听过。可见对中小城市的幼儿实施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1.2本研究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本研究可进一步深化对幼儿性教育的相关研究。由于幼儿性教育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己有对幼儿性教育的研究,往往只侧重某一个问题,或者将幼儿性教育置于整个性教育系统中进行较笼统的论述。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讨论,为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针对家长和教师在幼儿性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能引发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性教育这一问题的思考,开始重视幼儿性教育,从观念、态度和行为上改变对幼儿性教育的传统看法,树立正确的幼儿性教育观。1.2.2实践意义
在调查访谈中发现有部分家长在问卷中获取知识,增长技能一次本问卷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及社会意义。2.对象和方法 2.1对象
被试为来自吉安市保育院和井冈山大学附属幼儿园的200个学生家长和 20位幼儿教师。共发问卷220份(其中教师卷20份)回收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保留176份(其中教师卷16份)。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被试者的基本情况
性别 男 33.70% 女 106 160 66.30%
上
总计 100%
158
高中及中
专 大学及以
% 100%
149
32.90% 60.80
没工作
% 100%
没工作,有收入 24
文化层次
工作情况
62.40% 16.10% 21.5054 初中以下 10 6.30% 有固定工作 93 2.2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的方法。问卷是当天发放,第二天收回,收回后整理,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76份,并用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对3—6岁幼儿的父母进行访谈,采用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的方法,总结其关于幼儿性教育的一些观点和做法。3.对幼儿性教育的调查研究 3.1 问卷 3.1.1问卷介绍
问卷是根据幼儿在家和学校常问到的一些问题来编制的,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被试的基本情况,共七道题。第二部分是测试的内容,共二十道题,其中开放性问题有四道。3.1.2问卷设计
问卷是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设计的。被试从“是否听过幼儿性教育概念”,到“有无必要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最后到“如何处理幼儿遇到的关于性的问题”。3.2 问卷的结果和分析
1.家长整体的幼儿性教育观念的特点:
家长的幼儿性教育意识较强,认识较全面。如:有81.8%的家长听过这个概念,并有80.3%的家长认为幼儿性教育是有必要的,另外有90.6%的家长认为幼儿性教育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
家长对幼儿性教育的态度较理性、科学,能正确对待。如有,97%的家长如实回答孩子“我是从哪里来的”的问题,有86.6%的家长如实回答孩子关于“为什么他(她)有(没有)小鸡鸡”的问题。如:有81.9%的家长能理解“孩子在玩弄生殖器官的”;有62.3%的家长能理解“孩子和异性小朋友接吻”;有98.1%的家长能理解“孩子用涉及到性的词语骂人”;有76.8%的家长能理解“孩子偷看妈妈洗澡”。
家长对孩子涉及性方面的敏感问题大多采取回避态度,含糊回答。如当电视里面出现接吻的镜头的时候,孩子问妈妈的咪咪为什么那么鼓,妈妈为什么要戴肚兜等问题。许多家长会一语带过,要么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要么说这是大人的事情。
2.不同性别的家长幼儿性教育观念的特点:
男性家长和女性家长意识、观念、态度及方法上具有很大的相通性,但又各具特点:
男性家长在幼儿性教育过程中,更多的从道德品质的高度进行教育,更注重方法性。如孩子用涉及到性的词语骂人的时候,98.3%的男家长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而女性家长对幼儿性教育过程中,态度更含蓄,更注重隐私注重细节。如在孩子偷看妈妈洗澡的时候,77.7%的女家长会关上门;在和异性宝宝一起试衣服的问题上,有59%的女家长会让孩子在外面等。
3.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幼儿性教育观念的特点:
在一些方面,文化层次的差异对家长幼儿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并不明显。如:认为幼儿有必要进行性教育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9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87.4%。在幼儿性教育是谁的问题上,认为是家长和老师的事情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9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90.6%。对于幼儿问及能否与父母结婚的问题,回答不能并对孩子进行教育,不批评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是10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95.2%。
即便如此,文化层次的差异还是造成了家长教养方式的不同,文化层次越高的家长对幼儿性教育的认识也越理性,越自然,采取的教育方法也更具科学性,如:听过幼儿性教育这个概念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7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85.4%。在单独和异性宝宝试衣服的问题上,将孩子留在外面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4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58.1%。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对孩子问到性方面的敏感问题时,较多地如实回答,态度自然大方,如:当孩子指着父母的生殖器官问那是什么,表示会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孩子区分男女观点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4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72%。对于“为什么他(她)有(没有)小鸡鸡”的问题,回答那是性别不同导致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家长中有80%,大学及以上文化的家长中有有91.6%。
4.不同年龄的家长幼儿性教育观念的特点:
年轻家长的幼儿教育思想更开放,更注重幼儿的综合发展。如:当孩子指着父母的生殖器官问那是什么,多数家长表示会进行教育,教孩子区分男女。其中 4 20-30年龄段的家长有72.2%,30-40年龄段的家长有63.6%赞同。对于孩子玩弄生殖器官,多数家长表示能理解宽容。其中20-30年龄段的家长中有87.8%,30-40年龄段的家长中有79.3%表示赞同。
年轻家长对幼儿的教养方法更具科学性、也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当电视或电影出现接吻镜头时,孩子问“他们在干什么”,家长选择如实告诉的,20-30年龄段的家长中有46.3%,30-40年龄段的家长中也有52.8%。当幼儿问,妈妈为什么要带“布兜儿”,家长选择如实告诉的,20-30年龄段的家长中有44.4%,30-40年龄段的家长中也有44.3%。
5.教师对幼儿性教育的态度、观念和方法的特点: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性教育大多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但有一定教学经验,文化层次越高的年轻教师,幼儿性教育方面的知识越丰富,教育观念更超前。
1)对问题“男孩掀女孩子的裙子”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三种答案:
一、制止但不批评,只是进行教育;
二、听之任之、理解态度;
三、批评。持观点一的教师有11人,占总数的68.75%;持观点二的教师有3人,占总数的18.75%;持观点三的教师为2人,占总数的12.5%。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这种行为较多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
2)对问题“孩子玩弄生殖器官”的归纳总结,得出三种答案:
一、制止但不批评,只是进行教育;
二、注意转移,不批评,不教育;
三、批评。持观点一的教师有13人,占总数的81.25%;持观点二的教师有2人,占总数的12.50%;持这观点三的人数有1人,占总数的6.25%。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这种行为没有一味的进行批评,教育方式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3)对问题“为什么男孩子站着撒尿而女生要蹲下”的归纳总结,得出两种答案:
一、简单的带过;
二、进行知识说明的。持观点一的教师有13人,占总数的81.25%;持观点二的教师有3人,占总数的18.75%。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这种行为较多的还是采取回避态度,没有给幼儿更多的解释。
4)对问题“异性小朋友接吻”的归纳总结,得出三种观点:
一、理解态度;
二、制止,批评且教育;
三、只教育,但不批评。持观点一的教师有2人,占总数的12.5%;持观点二的教师有7人,占总数的43.75%;持观点三的教师有7人,占总数的43.75%。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这种行为多是先制止,5 而教育还是批评就取决于老师的教育思想
5)对问题“异性小朋友拥抱”的纳总结,得出两种观点:
一、是正常的幼儿行为,可以接受;
二、不能接受,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持观点一的教师占81.25%,持观点二的教师占18.75%。6)对问题“小朋友之间叫老公老婆的行为”的归纳和总结,得出三种观点:
一、理解态度,只进行适当教育,不批评;
二、制止,批评教育;
三、本班没发生此情况。持观点一的教师有5人,占总数的33.33%;持观点二的教师有6人,占总数的40%;持观点三的教师有4人,占总数的26.67%。由以上可以知道,以批评教育的方式来处理幼儿行为问题的教师还很多。
4讨论
4.1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己经为大多数家长的认识。家长能够认识到,孩子接受合理的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而且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1]。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发育开始很早,即便是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玛丽考尔德伦博士强调:“儿童阶段,特别是5岁以前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5岁以前是性教育的关键期[2]。在本调查中,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在3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最好。这说明现在的家长对学前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有一定的了解,能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敏感期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也有一些专家提出,性教育越早越好,甚至可以从理论上形成相对完善的性认识体系。对此,尚无定论,待以后的心理学家去证实。
4.2,在本调查中,幼儿家长的年龄多在20岁到30岁之间,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受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育儿观念有了很大的很大的转变,有很多科学的成分在里面。他们对于幼儿性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幼儿性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肯定。对于幼儿提出的关于性方面的问题,多数家长能正面回答,并给予适当的解释、教育,满足孩子的需要。由此看来,家长对于幼儿的性教育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调查中也暴露了家长在幼儿性教育方面所存在的许多问题和遇到的困惑。比如,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只停留在理论水平,知道怎样做是科学的,但要真正自己做起来却总是采取回避策略。对于幼儿对于生殖器官的疑问,家长多是浅显的讲述,没有强调生殖器官的重要性和要怎么样保护好自己的生殖器官。同时有很多家长对于幼儿的一些对于性的无知行为和问题只是进行批评教 6 育,没有更多的耐心去解释,让幼儿的心理蒙上了阴影,使幼儿对于性方面的知识得不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担心,孩子们一旦有了性的知识就会诱使他们早熟,或有些孩子会产生体验的想法。所以他们很谨慎对幼儿的性教育,怕幼儿知道的太早不好,这样反而更加深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缺少正确的引导,反而容易误入歧途。
4.3男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注重到孩子的道德品质的高度,而女性家长则是更含蓄,更注重隐私部分。其原因可能是男性家长性格不拘小节,更加随意,大大咧咧,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性更开放。同时家长更加注重自己的面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言行是父母素质的体现,男性家长更加关注孩子品德的教育。女性家长受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对很多关于性方面的问题都是停留在表面,给孩子朦胧的回答,使得孩子在性方面得到错误的知识,有的家长还会编谎言,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严重危害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4.4文化层次的不同对孩子的性教育有一定的影响:文化层次低的家长对孩子的提问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知所措。这类家长只有通过编谎言或者其他方法来回答孩子的提问,根本不会考虑到自己回答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在对孩子偷看妈妈洗澡、玩弄生殖器官、和异性接吻的问题上,更多的是持宽容理解的态度,而在对和孩子一起上厕所和一起进试衣间的问题上,家长是持反对的态度。其原因可能是,家长认为孩子玩弄生殖器、偷看妈妈洗澡只是出于好奇的心理,就像孩子抚摸身体任何一部分一样,不必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因此,他们能够以孩子的思维看问题。但关于一起上厕所和进试衣间的问题,是关于性别意识的教育,又涉及到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因此,他们要求更严格。
4.5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教育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幼儿性教育的开展。男孩掀女孩的裙子裙子,教师对幼儿只进行教育的有68.8%,听之任之的有18.8%,批评教育的有12.5%。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种行为开设一个主题活动进行教育。在对待孩子玩弄生殖器官的问题上,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81.3%,转移注意的有12.5%,批评的有6.2%。教师只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教育,不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不了解孩子需要是什么。在对男孩子为什么是站着撒尿,女孩子要蹲下的问题上,有81.3%的教师简单带过,有18.7%的教师进行教育。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 7 教师选择了回避,对于幼儿的性教育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其原因可能是教师受过去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性教育就是单纯以两性关系方面的知识、行为为主要内容,因而觉得性教育与幼儿无关,也就与自己工作无关。其次,在本调查中,年轻女教师占43.5%。年轻女教师自己没结婚,关于性的知识也是羞于启齿,更无法面对小孩的这些问题。因此,她们就草草处理。另外,当今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大,出现了职业倦怠。幼儿教师没有多余的尽力去科学的对待幼儿性教育问题[3]。所以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很难看到性教育的踪影。
总的来说,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公开谈“性”有失大雅,因此谁也不好意思开口。并且一些教师家长容易把幼儿性方面的问题当成是道德问题而不是生理问题,因此认为谈“性”是不好的。总之,大部分家长、教师从来不主动谈起孩子这方面的问题[3]。
5对策
上述调查表明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观念上先进,但是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还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积极的干预,积极关注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这个群体,以改善和提高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现状。
5.1对幼儿家长进行幼儿心理和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培训就显得极为重要,让家长了解3到6岁幼儿对性的需求,和一些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家长也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问一些关于性方面的东西是不带任何的目的,家长要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把握好度,自己不会的问题,就直接告诉孩子不会,然后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探讨。
5.2 家长在教育孩子是要:学习性知识,做好榜样,对性有正确的态度,相信孩子,和孩子坦诚沟通,适度的灌输。同时家长还要恰当的利用机会进行教育,并实例说明。有条件的还可以注重电子化教育的启发,当孩子问道你不知道的知
识的时候,你不要胡乱的编造,以免形成错误的性观念。以自然方式给孩子谈“性”及“生儿育女”的情形时,家长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且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时常提醒,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以免受到不法之徒的伤害。⑥ 8 5.3 对幼儿教师要加强学习学前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多去参与幼儿性教育方面的培训。尽可能多的去学习一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充实自己,在面对孩子提问的时候就不会那样的素手无策了。同时也要占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尽可能的给孩子正确的关于性的知识,要明白孩子的提问是不带任何的目的。
5.4 国家应将幼儿性教育纳入到幼儿园课程,成为必修课程。靠国家的政策力量带动全民去学习幼儿性教育,使幼儿性教育不再是那样难以启齿的事情。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性教育理念,将它落实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去。
5.5 请一些在性教育领域的专家来中小城市开讲座,让更多的家长和教师去学习幼儿性教育知识。
首先,强化家长和幼儿教师有关幼儿性教育的意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在西风日渐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开始关注幼儿的性教育问题,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媒体宣传日渐多起来。因此,要号召家长、老师关注幼儿性教育,提高他们对幼儿性教育的认识,使幼儿性教育不再是那样难以启齿的事情。同时,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的基本知识,让家长了解3到6岁幼儿对性的需求,从而使他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孩子。
其次,多形式地教给家长、老师有关幼儿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关机构应组织各种家长培训和老师培训,使他们了解幼儿性教育包括珍爱生命的教育、性别角色教育、生理发育知识、结婚生育知识、和社会道德教育等。同时建议国家在进行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加幼儿性教育的内容。另外,国家应将幼儿性教育纳入到幼儿园课程,成为必修课程。
此外,请一些在幼儿性教育领域的专家来中小城市以讲座形式传授性教育知识,使家长和老师学习性知识,做好榜样,对性有正确的态度,相信孩子,和孩子坦诚沟通,适度的灌输。同时家长还要恰当的利用机会进行教育,并实例说明,有条件的还可以注重电子化教育的启发[4]。孩子问一些关于性方面的东西是不带任何的目的,家长和老师要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把握好度。当孩子问道你不知道的知识的时候,你不要胡乱的编造,以免形成错误的性观念。然后,就要进行认同教育,让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6]。家长以自然方式给孩
[5] 9 子谈“性”及“生儿育女”的情形时,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且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时常提醒,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以免受到不法之徒的伤害。
最后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参考文献
[1]刘利丹.家长关于早期教育相关问题观念的调查研究[D].2007.4 [2]刘志梅.浅谈幼儿性教育.学前教育研究,1999 [3]吴闽波 陈燕娜.浅谈家、园对幼儿性教育的重要性.科教文汇[A]2008.9
[4]程月玲.怎样和孩子谈性.北京:北京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8-1 [4] [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赵蕾,宋景堂译.性欲三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0 [6]袁晓松,刘苏星.儿童少年年龄特征与性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包头医学 院学报,2004,20:109
7附卷
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您好!我们想对本城市幼儿性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填写内容绝对保密,答案没有对错,请放心如实 填写。谢谢合作。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2.文化层次(①初中及以下
②高中及中专
③大学及以上)3.职业()
4.年龄(① 20~30
②31~40
③ 41~50
④ 51~60 ⑤ 60以上)5.您与孩子的关系(①父女
②父子
③ 母子④母女⑤其他)6.您家孩子的年龄()7.您家孩子的性别()
二、问卷内容 您是否听说过幼儿性教育这个概念。①是
②否 2 您认为幼儿性教育有必要吗?①有
②没有
③无所谓 3 您认为幼儿性教育是
①老师的事情
②家长的事情
③老师和家长的事情
④其他()您认为幼儿性教育应从孩子几岁开始()5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您会怎么处理? 1)当小孩子问我是怎么来的?
①捡来的 ②石头蹦出来的③从妈妈肚子里来的④其他()2)您单独与异性宝宝去试衣服? ①一起进更衣室
②留在外面
3)当小孩问您为什么他(她)有(美优)小鸡鸡,而我没有(有)呢?
①因为他是男孩子,你是女孩子
②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③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④其他()
4)当电视或电影出现接吻镜头时,孩子问“他们在干什么时”?您会怎么处理?
① 如实告诉他们
②那是大人的事情,你长大就知道了③赶紧换台④捂住孩子的双眼⑤其他()5)您异性的孩子是否和您一起上厕所? ①是
②不是
6)您的孩子玩弄生殖器官,您会怎么做?
①你不讲卫生羞羞脸 ②打它骂它③当作没有看见④其他()7)当您看见您的孩子和异性孩子接吻,您会怎么做?
①打骂孩子②羞羞脸③当作没有看见,孩子还小,没关系④其他()
8)您的孩子用涉及到性的词语骂人,你会怎么做?
①打骂孩子②批评说理,叫孩子讲文明讲礼貌③笑一下,当作没有听见④其他()
9)妈妈的咪咪为什么那么鼓?您怎么回答。
①因为妈妈是大人,妈妈发育了,你没有啊②你长大了就知道了③小孩子不要问那么多④其他()
10)妈妈为什么要带“布兜儿”?您怎么回答 ①小孩不要问那么多② 如实告诉③妈妈怕冷④其他()11)男孩偷看妈妈洗澡时,您怎么办?
①打骂孩子,说孩子羞羞脸②无所谓③关上门,不让看④其他()
12)孩子经常抚摸妈妈的乳房时,您怎么做?
①骂孩子,叫他不要摸②当作没有看见让他摸 ③教育孩子,说这种行为不好,别的小孩看到了会笑话你④其他()13)我能和爸爸(妈妈)结婚吗?您怎么回答?
14)孩子指着父母的生殖器官问那是什么?您怎么回答?
15)您的孩子喜欢暴露性器官在外时,您怎么做?
16)孩子对电视性画面感兴趣时,您怎么做?
中小城市幼儿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我们想对本城市幼儿性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填写内容绝对保密,答案没有对错,请放心 如实填写。谢谢合作。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2.年龄(① 20以下
② 20~30 ③ 31~40 ④ 41~50 ⑤ 50以上)3.文化层次(①初中及以下
②高中及中专
③大学及以上)4.教龄()
二、遇到下列情况您会怎么处理 1)
男孩掀女孩的裙子
2)
孩子玩弄生殖器官
3)
孩子问“为什么男生站着撒尿,而女生要蹲下”?
4)
异性小朋友接吻
5)
异性小朋友拥抱
6)
小朋友之间互相叫“老公”、“老婆”的行为
第三篇:论儿童性教育论文
让爱的光辉更美-----论幼儿性教育
组员:李珊*** 陈春园*** 冯珍双***
摘要
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而性教育的核心目的和内容,绝不只是传授性知识,而是应该以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性观念、培养完美人格和减少身心伤害为核心目的。性的意识是从儿童时期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正日益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进行性教育的年龄越来越早,尤其社会的快速变迁,西方文化的冲击,再加上电视、网络、画刊上各种相关的资讯泛滥,让幼儿也越来越早的接触了性问题,伴随着他们的长大。
现代孩子的性观念、性态度已不同于上一代的传统想法。家庭是幼儿接受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接受性教育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性教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著名性教育专家阮芳赋说过:“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时期(3到6岁),孩子在周围环境影响下,对事物的各种观念开始逐渐形成,其中包括性观念,性态度、性道德标准等”。性教育不只是狭隘的性生理教育,应该包括认识身体发育、两性差异,以及异性相处之道,是情感教育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了解性,不但能帮助幼儿坦然接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变化,而且比较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保护自己免于受到侵害;也更能为自己的人生和爱情关系负责。
关键词:性教育 幼儿园 发展 家庭
目 录
一、什么是儿童的性教育
(一)性教育的定义
(二)性教育的分类
二、为什么要针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目前我国性教育的现状
(二)国外性教育的现状
(三)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目的
(四)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
三、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从家长层面
(二)从老师层面
四、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什么是儿童的性教育?
(一)性教育的定义
性教育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除了教育孩子认识身体各器官、进行卫生教育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对性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人格教育。我国研究者认为“性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性的知识,更重要的在于让他们理解性的本质及社会功能,培养他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正确同异性交往,缩短其社会成熟的进程。”因而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性知识的传授和性道德教育两部分,两者中应以性道德教育为主,除了向受教育者传播性的生理、心理知识外,还要灌输适应社会意识发展与文化层次的性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法律规范,当然还包括各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保健方法的教育。由此可见性教育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不是单纯讲生殖器。
(二)性教育的分期
儿童性教育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五期,叫五期性教育。
婴儿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家长,主要是母亲对孩子的抚育喂养。母亲与儿童身体的接触,可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与成人身体接触不足的儿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美国动物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若让离开母亲的两只幼猴由不同的母亲喂养,一个是“棉布毛巾妈妈”(外包毛巾被的人工雌猴,胸前有奶瓶),另一个是“金属刺妈妈”(浑身长满金属刺的有奶瓶的人工做的假雌性猴子)。吃金属猴妈妈的奶长大的幼猴,成年以后不会进行性活动,而且行为退缩,不和群。所以婴儿期的教育特点是满足婴儿食欲的同时,还要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这一时期一般不超过三岁。此时母子同被而眠对儿童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幼儿期性教育为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并初步进入性别角色。例如鼓励男孩子的勇敢坚强,鼓励女孩子的温柔甜美、爱清洁等等。还有,男孩子应该穿男孩子的衣服,女孩子应该有女孩子的服饰。那种从自己的好恶出发,男孩女养或女孩男育的做法是极为有害的,因为这或许正是孩子日后发生同性恋的原因之一,或许会成为孩子未来的家庭不和的诱因。此时应该同时开始灌输初步的性
道德观念,如让男孩爱护尊重女性等。学会基本的性卫生知识,例如大小便以前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窍中等等。此时为便于关照幼儿,父母亲应该与孩子同床而卧,但必须分被而眠。这一阶段是从断奶起到六岁,即孩子夜间会自己起夜前止。如果孩子独立能力强,什么时候能自己起夜,就应该什么时候分床。
儿童期性教育从六岁起到十岁以前。要教给孩子性卫生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持性器官的卫生。同时应该教会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鼓励孩子的独立倾向,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别,特别应教育男孩子要尊重女性。教给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规则,要孩子自尊、自爱。
少年期性教育是从10~20岁性教育内容主要为: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经期卫生知识,男女交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女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初步的婚恋道德原则,明确法律与道德对两性关系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罪错的发生,同时对自己既要认识又要接受。
青年期性教育从20~35岁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夫妻生活知识,子女教育知识,家庭经济知识,为建立家庭做好准备。
二、为什么要针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目前我国性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生理早熟,而信息传播造成了心理早熟,因此我国青少年的性成熟比10年前普遍提前了1年的时间。家长和老师有必要从学龄前期就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但是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园的性教育根本不能有效地开展。让老师对幼儿讲“性”往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首先是因为许多幼儿教师自己尚未结婚,一提及“ 性”就面红耳赤,她们不愿在别人面前谈“性”,哪怕是孩子。其次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有的幼儿教师会把性教育与成人的性行为等同。很多家长都会极力回避和孩子谈论有关性的话题,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自己的父母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来面对这一问题,而他们认为自己“还是健康长大了”,也“不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却忽视了当今信息大爆炸这一事实,网上的很多关于性的信息不能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就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家长消极回避之间产生了一个矛盾。如今的孩子们生长在一个信息极度饱和的网络世界里,各类性信息鱼龙混杂,书籍、电视等媒体中涉及“性”的内容也为数众多,如果正确的性教育缺失,充满好奇又毫无预判的孩子就会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而这些“渠道”很可能
让孩子接触到不良信息从而不能自拔。眼下,传统的性教育观念在面对现代社会丰富的资讯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这正是我前面提到的,对于当前我们80、90后的性教育,其出发点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中国的性教育显得十分被动,所以更要从幼儿园抓起,从小时候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教育幼儿。
(二)国外幼儿性教育的现状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性教育课程的国家之一,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1966年,瑞典又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
荷兰儿童从6岁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尽管荷兰规定12岁以上的青少年可以合法地发生性行为。专家们认为,对青少年甚至儿童开展早期性教育,不仅不会导致性乱,相反可以帮助青少年对性有正确的认识。
英美等国家目前,在英美等国家较为流行的“同伴教育”,是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这一方式改变了青春期性教育中传统教育者(老师、家长)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障碍。由于教育的双方都是青少年,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便于交流。“同伴教育”以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基础,讲课、讨论、游戏、讲故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并配合多种传播载体和实物模型,既生动又有效。
芬兰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芬兰全社会的“性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性教育的重要性,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性教育大大方方地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各种各样的性教育出版物图文并茂,连娃娃都有性教育小儿书。
日本 日本的性教育是通过三个渠道进行的。第一是文部省直属的教育系统,该系统以医疗保健为核心,通过课程、道德教育和一些特殊活动进行性教育。第二是民间团体,其中开展活动较早的是日本性教育协会;最近“人与性”教育研究协会的活动也卓有成效。另外,杂志《健康俱乐部》等作用也较大。第三是学术团体研究活动。
新加坡 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为中学低年级学生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成长岁月系列》。另有三个《成长岁月系列》教材将在未来两年内相继推出,它们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中学高年级和中学以上的学生。
(三)性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性教育不仅要向儿童传授性器官的基本知识,培养儿童性别角色,还要对儿童进行初步的性道德教育。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指出,婴幼儿具有性的感觉,从出生到一岁左右,婴儿对于唇齿附近所有的触觉和压觉都很敏感,会借由吸吮手指产生快感,也可由母亲喂奶的动做中,受到刺激引起性兴奋。而一岁到二岁间的幼儿,对于肛门附近肌肉活动的感觉和触觉快感,像膀胱的膨胀、直肠内的便意,及粪便排出的快感都会感到快乐。大约二岁半左右,孩子逐渐会把兴趣集中在生殖器上(如阴茎);孩子有时会暴露这部分并探究,且经由此举动得到快乐的感觉。一般来说,儿童从四岁起便开始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外生殖器上的差别,并对成人及其他儿童的生殖器感到好奇。这种好奇感可持续到八至九岁,其间出现与性有关的游戏及对性的探究行为。
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应该是伴随终身的教育。学前儿童早期是儿童性别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教育开始的越早越好,儿童早期的性教育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今后一生的有关性的特征、特点,影响到他们的性自认、性别自我表现、性别角色行为、动情反应以及今后的性目标选择。性教育的两个最佳时期是3-5岁和青春期。当前,我国对与青春期的性教育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对于婴幼儿和儿童期的性教育却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实际上,在这一时期是否进行性教育不仅关系到儿童性生理、性心理是否健康,而且关系到他们长大成人后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因此对学前儿童的性教育更不应该忽视。
三、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一)从家长的层面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在“性”问题上到底该怎样做才算是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呢?
很多父母都认为:我小时候父辈也没有对自己进行过性教育,不是隐瞒就是回避,但自己也无师自通了,所以对孩子也如法炮制,等他们长大了就自然知道了。所以不用自己教他这些只是,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让他多练会儿钢琴,学学舞蹈更有用。有些父母误认为“性”是亲子之间谈话的禁区,因此父母往往谈“性”色变,回避孩子的同时还极力封锁这方面的信息。如果发现孩子对“性”的兴趣更浓厚或尝试的苗头那就更不得了了,轻则大发雷霆,重则以打骂的粗暴的方式制止孩子。而孩子的表现则往往是由最初不解、发问到后来来的充满好奇,不敢发问就会用自己的办法去探索“性”的秘密,其隐患不言而喻。而当他们进入青春期后,对性的好奇更进一步增强,就有可能引发各种性犯罪,因此对孩子性教育势在必行。
1、要正确面对幼儿的提问,适时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小孩子的性教育不是我们承认真正意义上的性教育,而是对人体器官的熟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人体的美好而不是到发育的时候觉得害羞。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性教育了。我们可以告诉他人体的各个器官。告诉他他们的用途。很多幼儿觉得不知道的东西喜欢尝试而一旦知道了后就没有那种好奇心,所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早恋也能避免。
2、掌握良好时机、坚持原则、培养科学的性态度、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长期以来的性神秘、性禁忌的传统观念,使大多数父母缺乏必要的性知识和教育方法。对于幼儿的性教育只是偶然的一两次对话,蜻蜓点水,一触即过;有的甚至在孩子整个成长历程中从未涉及过这方面的话题。其实,家庭教育是保障幼儿性健康发育的首要环节。家长对幼儿提出的性问题进行正确指导和解释,实事求是的给予回答,使幼儿解除疑虑,对性意识、性行为有正确的理解,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对幼儿的性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生理知识,还应将幼儿的品德、情操联系起来,价值观的教育。虽然目前价值观的“多元化”给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对于家庭来说,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应脱离社会上绝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著名的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说,遇到幼儿好奇地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的时候,做母亲的千万不要觉得问题尴尬就躲躲闪闪地避讳回答,而是要直接地告诉孩子真相。知名早教专家林怡进一步解释说,“对宝宝的性教育,实际上应该从零岁开始,而非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才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恶补”。从宝宝呱呱坠地开始,大人们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宝宝正常的性心理发育,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父母应该抓住机会,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话来回答他们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要随时随地解答幼儿提出的性问题。父母应该抓住5岁前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事半功倍的教育。
幼儿的性好奇和性活动是自然发生的一种本能,所以家长要正面回答幼儿的性问题。当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时,妈妈一定要给予正确的解释。幼儿的性问题是他们求知问题的一部分,所以,幼儿的性教育应该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在幼儿5岁之前,父母可以利用与幼儿一起洗澡的机会,教给幼儿各种性器官的名称,而不要使用让人联想到污秽和不洁的字眼来称呼性器官,并教给幼儿性器官的清洁方法。这样,让幼儿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了解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消除对两性差异的神秘感,家长还可以收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让幼儿通过照片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用聊天的方式,自然地解答幼儿的各种性疑惑。此外,家长对幼儿的性教育,应该贯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如教会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擦屁股、对身体清洁的方法,这些属于性生理教育的内容。
5岁前的幼儿处于性探索时期,他们的“性理论”不是完全正确的,因此需要家长的科学教育。成人对性的态度会影响幼儿对性的看法。如果父母认为性是肮脏、下流的,对幼儿提出的性问题,不但不能正确回答,而且还要加以斥责,幼儿就会认为性是不洁,产生对性的厌恶感和神秘感。父母如果认为性是自然的、美好的,能正面回答幼儿的性问题,并坦诚地与幼儿讨论,幼儿就能科学地了解
“性”,并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在科学地了解“性”的基础上,幼儿才能形成健康的性态度。
3、是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家长应该注意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的培养。儿童心理专家认为,5岁以前是儿童身份的确立和性角色的培养时期。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幼儿进行符合他自己性别的身份体验。家长给不同性别的幼儿取的名字、穿的衣服、做的打扮、买的玩具、玩的游戏等都会对儿童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影响。这些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最初的性教育。如果男孩子喜欢女孩的打扮,家长就要着手进行早期干预,纠正幼儿的“性逆转”现象。如果一个幼儿喜欢持续穿戴异性的衣物,经常表现出异性的仪表、声调,这就需要父母采取措施改变幼儿的变态行为。
研究表明,父母错误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可能会影响幼儿成人后的性意向。例如一些人的同性恋倾向,其根源很可能来自早期经验。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为了确立与生理性别一致的性别角色,父母不能依自己的意愿做与幼儿真实性别相违背的事。例如,不能认为好玩就给男孩子做女孩打扮,也不能把女孩当成男孩教养,这些都不利于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4、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安妮西班斯坦博士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她曾做过儿童对“人类的起源”的认识的广泛研究。她认为不要从大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性好奇,并且各年龄层的孩子各有其性探索取向。幼儿四到七岁之间,开始认知婴儿的某种起因,这年龄的孩子相信自己是由成人“组合”而来,或者像商店中购买的货物一般,是被制造出来。父母或者教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正确的性知识的养成,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对孩子未来人格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和其它活动一样,幼儿也有性方面的活动,他们对性有着不同的体验、接触和认识。如,自己的下面的随意触碰,摆动等等。幼儿没有十分清晰的性意识,他们
只是在潜意识的探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像玩脚丫捂耳朵一样,也会玩弄自己或别人的外生殖器,等等。这些动作如果被老师或一些家长看到,就会暴跳如雷,对他们大声斥责,说幼儿没有出息等。老师和家长的这一行为,令幼儿大为困惑不解:为什么身体的这一部位不能说,不能动呢?这有与“没出息”有什么关系呢?因此,老师和家长必须正确对待孩子性方面的提问,以免给孩子造成不正确的性意识。
(二)从老师的层面
(一)抓住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有针对性的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成长阶段及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及时地进行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期是性别角色培养的关键期。性别同一性是儿童获得性别概念的第一步,一些2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分辨出照片上的人的性别。大多数2.5岁—3岁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但是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3—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性别的稳定性,随着对性别理解的成熟度提高,儿童在2—7岁期间获得性别稳定性概念。知道性别不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即一个人的性别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保持一样。幼小的儿童是不具备性别自认能力的,因此性教育的前期内容是使婴幼儿形成对自己性别的认识。在学校中老师可以借助童话故事的改编进行性教育,如:《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别,所以虽然跟7个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是每次洗澡和换衣服的时候,她都会关好门窗,而且每晚都会回自己的房间睡觉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老师既不会教的尴尬,孩子也不会听不懂。儿童性教育必须严格遵循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来进行,否则将适得其反。
(二)尊重孩子,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
(1)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实施自然教育。如让幼儿通过对动物角的观察,辨别雌雄动物,了解动物的发育过程,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幼儿接受性教育。(2)、根据不同情况,机智解答幼儿提出的问题,点到为止。以科学的语言称谓性器官,消除幼儿对性器官的神秘感和罪孽感,使幼儿对所有身体部位有个正确的认识,并像手脚一样正常自然。
(3)、帮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多种兴趣爱好,克服玩弄生殖器的行为。减少对幼儿的性刺激,避免他们接触电影、报刊等有关性刺激的内容。
(4)对幼儿老师要加强对幼儿教师要加强学习学前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育
(5)要正确面对幼儿的提问,适时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小孩子的性教育不是我们承认真正意义上的性教育,而是对人体器官的熟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人体的美好而不是到发育的时候觉得害羞。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性教育了。我们可以告诉他人体的各个器官。告诉他他们的用途。很多幼儿觉得不知道的东西喜欢尝试而一旦知道了后就没有那种好奇心,所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早恋也能避免。应采取自然、温和的态度,坦诚回答,不要欺骗,也不要详细回答。
(6)应用科学名词解释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诉幼儿如何保护它,不能随便玩弄。回答应该坚决、果断、明了,不要引申,不要联想。分析原因,正确对待幼儿“性活动” 幼儿期性活动的特征常有下列表现:1.男孩偶尔有自慰行为,女孩有时以椅子边角摩擦阴部。2.拉拉衣服或裙子,以显露肢体。3.喜欢与亲人亲吻、贴脸、搂抱等。4.模仿大孩子或成人讲脏话。5.表露性关注和产生性疑问,要求成人给予解答。孩子的这些行为我们可以归纳为“性活动”。教师对幼儿这些“性活动”的表现应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正确引领。还要通过图片让孩子了解到,在穿背心和短裤的部位不能随意给别人看和摸,这就是我们身体的隐私部位。
(7)开展幼儿性教育,家园共护幼儿性健康。其实,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性教育启蒙者。因此家长应了解、正视性教育,树立性教育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观念。幼儿园也可以在“家长园地”中开辟性教育的栏目,每周将幼儿性教育的知识、方法等内容张贴在内,让家长学习与了解;还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家庭性教育的经验,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思想,解决家庭性经验过程中出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幼儿园性教育的活动方案。让我们充分形成家园互补合力,共同对幼儿实施性教育,让幼儿们做愉快的男孩、女孩吧。
(9)在学校可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利用绘本、影视等儿童性健康教育材料,解答儿童的相关问题。江苏无锡的刘芳老师利用《幼儿科学绘本——人体篇》进行性教育,就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天,刘老师带了《幼儿科学绘本——人体篇》放在教室前面的桌子上。下课时有几个女孩子上来翻阅,刘老师发现他们翻了几页就愉悦起来:“我妈妈就是这样的。”“你看,这是我们!”„„刘老师轻声应和上来:“你们看得懂吗?喜欢看吗?”他们笑眯眯地点点头。后来刘老师把这本书放在投影仪下面和全部的孩子一起欣赏:我们的乳房、我是从这里出来的„„孩子们结合自身和生活经验大胆发言,丰富的性知识让他们得到了满足,刘老师也第一次尝到了开展幼儿早期性教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幼儿性教育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发育开始很早,即便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专家玛丽考尔特博士强调说:
“儿童阶段,特别是5岁以前的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性教育开始的关键期是3-5岁,这一时期内接受性教育,对受教育者一生的“性特征”具有决定性作用或深刻影响。性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绕不过去的门槛,也是一个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为此,家长和老师要正真理解学前儿童性教育,并在学前儿童早期科学、合理的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丽丽:《谈幼儿性意识培养》中国先锋教育。2004.7
2、彭燕、杜学元:《对当前幼儿园性教育的几点思考》。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丛中笑:《浅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基本问题》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8
4、戴斌荣:《儿童性别教育中的“扬长”与“补长”》。
5马晓茗《父母如何对孩子谈性说爱》
6程月玲.怎样跟孩子谈性[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8,72.
第四篇:性科学与性教育论文
学习《性科学与性教育》后我对性的认识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06<2>班姓名:王超学号:06261229
人,不仅需要健全的性器官,完好的性功能,而且更需要健康的性心理和性行为 对于大学生性健康即要对自己的生理性别的认同与悦纳,即男性应具有男性意识,女性应具有女性意识,无性别认同紊乱,不怨恨自己的性别。能与同性和异性和谐相处,除非对人类相应年龄的异性外,不对其他生物或物品发生性爱。
伴随性器官和生理的成熟,有与年龄变化相一致的性欲和性反应,并能进行有理智的情感实现与控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性行为带来的后果,并能有社会责任感。在婚姻前提下的性生活符合男女平等、科学、卫生的原则。
正确的性行为来源于健康的性心理,但健康的性心理需要讲究文明、科学、卫生的性爱表达的方式方法,以便做到心理与行为的统一。
所谓异常的性心理,泛指那些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性爱和性行为方式的变态,它包括对自己的性别认同紊乱、性爱对象的倒错和性爱方式变态几大类。
性变态可以显而易见的,如易性癖、易装癖,但大量的是隐匿的,如窥阴癖、恋物癖等。因此,如果患者自己不主动求医,患者的亲朋戚友或父母则较难发现和难以劝其就医,而往往由于性变态心理导致的变态行为,引起违法事件后才被发觉,但为时已晚,教训是惨痛的。由些看来,了解一些性变态心理的知识对于识别和预防性心理歧变都是必要的。
性,作为人类生殖的桥梁和维系爱情的锁链,它贯穿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应该正视的严肃的科学概念。性科学从研究人类性本质和性行为出发,它包括性解剖学,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等诸多学科。性科学揭示了人类性本能和性需求,以及性行为的规律。性是人生的基本需要,如果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人们将缺少人生必要的一课,在人生知识方面将成为不健全者。性科学知识缺乏者在生活中总是摆脱不开某种痛苦、忧郁、烦躁,无所适从,却不知原因何在;有些人偶尔涉猎到一些性知识,却分不清科学的性知识与黄色淫秽的界限;或对性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又不认真思考,往往在家庭生活中引起波澜,甚至不欢而散。因此,性科学知识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对维系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性健康知识,对提高人们认识青春期卫生,性卫生保健,性心理卫生以及控制生育,优生优育等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身体生长发育,还是心理上的健康成熟,都离不开性的作用。一个人的性心理成熟与否,决定着他(她)能否具备成熟的人格以产生社会和道德所接受的态度和行为。社会上常见的窥阴癖、露阴癖、恋物癖等,就是性心理发育不健康的表现。有些人对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遗精、手淫等现象认识不足或缺乏认识,不是感到自责就是受到责怪,使一些青少年产生焦虑、悔恨、罪恶心理,影响其学习、工作和健康成长。还有些中老年人对性生活的健康功能缺乏认识,是以为有了孩子就完成了任务,应该停止性生活,就是认为性生活会减少寿命,加重病情等等。传统的观念只强调性的生育功能,孰不知性还有欢愉功能和健康功能,正常和谐的性生活,可以增强体能,延缓衰老,促进身心健康。夫妻之间除了应学会互相交流各自的体验,认真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还应重视性生活卫生保健。据调查,还有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性传播疾病及性病产生的原因。因此,为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人都应该了解性健康知识。
第五篇:音乐情感性教育回归论文
内容摘要:当今音乐教育在音乐技术化、音乐专业化教育等存在着多种倾向性现象,而审美性、艺术性的音乐教育严重丧失。情感性音乐教育被忽视,从而导致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本文结合中国音乐教育情况及现状,从美学的角度重视审视了音乐的情感性,并从各方面对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作详细分析,引起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情感性教育的关注与思考,并使之回归。
关键词:音乐教育;情感化;回归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令人担忧的种种问题,诸如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注重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而忽视音乐教育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等等。忽视了音乐的情感性,致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离开音乐本身而去教音乐的误区。人是万物之灵,自古就有喜、怒、哀、乐、悲、恐、思等七情六欲,而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正是通过声音运动的形式来表现人的情感的,它是以人的情感为起点、为高潮、为过程、为归宿去表意、言志、传情。那么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哪里?笔者试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讨:
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这是实施情感性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对此,著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把非声音因素的“情感品格”。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
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欣赏者对音乐情感意义的把握,需要在主客体的“视界融合”中去把握。其作用原理和特征是音响给人一种渗透力和张力,节奏与人内在心理节奏相呼应相协调,各种个性和风格的旋律在欣赏者和审美者脑海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记忆和沉淀,进而形成审美“心理图式”和音乐美感。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对音乐情感体验的正确认识上。
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及音乐艺术特有的时间流动性等特性,有时人们会对“音乐情感”产生错误的认识,有可能陷入将音乐的情感固化为理性认识的客观对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仅仅视为一种客观的、被严格规定了的内容。这样,音乐审美活动变为了简单的--对应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与这样一种内容的关系被演绎成固化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情感意义也成为属于音乐作品的“唯一正确的”、“不容置疑或更改的”认识对象。事实上,音乐情感体验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理性认识活动。
四、音乐教育的情感性还体现在合理看待音乐情感体验的多样化方面。
许多教师在看待学生音乐情感体验中的多样性问题上仍有很大困惑:让他们自由体会,结果五花八门,甚至有些体验完全和作品本意相悖。让他们跟随教师引导来体会,结果一个个无精打采,体验趋于惊人的一致和呆板。那么面对同一首乐曲,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种现象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者说它在何种程度上是合理的?对此,英国音乐学家柯克认为,不同的人可能由同一首乐曲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但是,认为每一种反应都是合理的论点确实是不能成立的。
然而,该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学生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表达的情感。因此,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在性质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在具体表现形态上出现各种差异,这是可能的,而且是完全正常的。产生这种情感体验的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音乐的情感体验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这种主体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讲“重要的是每人对一个主题的表现特性有他自己的感觉,对整个乐曲也如此。如果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别指望每次再听时,它的意思会完全相同。因而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感受,带上他自己的主观色彩,在情感性质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是可以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情感体验不完全一致的。
从以上分析可见,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不仅体现在音乐教育者的观念中,而且实现于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这对广大音乐教育者提出了高要求。实际上,这是个本不能算作要求的要求,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本应具有情感性的,但我们却把它丢了,现在只是要求我们做到本应做好的事情而已。音乐的本质特征在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和审美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的本质就是人的情感与乐音在美的形象中的交融与互动。在音乐教育中,正是情感搭起了教师、学生与音乐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得三者得以畅通交流。在音乐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不可将音乐混同于其他科目,不能停留在音乐教育的技术层面,而一定要看到和抓住音乐的情感本质,我们一定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情感性音乐教育的早日回归。
主要参考文献:
[1][美] 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8.[2]罗曼菌伽尔登,杨光.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第五章)[M].172.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 赵华 4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