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幼儿不良午餐习惯的成因和对策

时间:2019-05-14 19:1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班幼儿不良午餐习惯的成因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班幼儿不良午餐习惯的成因和对策》。

第一篇:浅谈中班幼儿不良午餐习惯的成因和对策

浅谈中班幼儿不良午餐习惯的成因和对策

小舟

中班班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他们在幼儿园内的膳食是许多家长普遍关心的话题,我在中班班幼儿的家访工作中,经常听到家长们关于幼儿膳食情况的询问,同时对幼儿在园进餐是否情绪愉快、营养均衡、姿势正确表现出极大的关心,毕竟任何时候幼儿的健康都是第一位的。而现在的幼儿,他们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因此很容易养成孩子任性、霸道的个性。他们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常常可以看到家长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按理说现在家庭的生活水平都比较高,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家长们都是不遗余力地准备各种可口的饭菜引起幼儿的食欲,幼儿的进餐情况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却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在家都是以家长喂食为主,不会独立进餐,有挑食偏食现象,饭菜的优劣与幼儿午餐习惯的差异并不成正比。

那么,什么原因造成中班幼儿挑食、偏食、不爱自己动手吃饭呢?

一、造成中班幼儿不良午餐习惯的原因 1.幼儿自身身体状况的影响。

有的幼儿患有上呼吸道疾病,不能吃得太快或太猛,否则会发生危险,这样时间一长,这类幼儿进餐就会比较缓慢。有的幼儿患有胃肠道疾病,平时食欲不振、胃口不好,饭量比较小。这类幼儿往往家长都特别注意孩子的进餐问题,冷热总是很讲究,为了让幼儿始终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并保证一定的慑入量,家长就不可能让幼儿自己动手慢慢吃了,时间久了,喂饭就成了习惯。有的幼儿有龋齿现象,牙齿一旦不好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咀嚼能力,造成挑食、偏食、吃饭速度缓慢。2.家庭因素的影响

(1)平时家庭中太过自由的饮食习惯。

现在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了,许多幼儿家里堆满了各种零食,家长往往也不会去限制幼儿,只要幼儿想吃又吃得不过量,都会满足他们。但幼儿毕竟没有什么时间概念,想吃随时都会吃。一旦零食不断,到了中午该吃主食的时候就没有胃口了,影响了幼儿正常的进餐。久而久之不良的午餐习惯就形成了。

(2)家长的过于迁就、溺爱。

如今许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健康,生怕孩子长得太瘦弱,营养不良而影响正常地生长发育,总是希望让幼儿尽可能地多吃一些。这种情况在爷爷奶奶带孩子时,往往表现地更加明显。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就允许幼儿边玩边吃或边看电视边吃,有时还变着花样哄孩子吃,而幼儿其实已经吃饱了,他们并不想再吃。这样时间久了,促使幼儿养成了挑食、厌食、偏食、吃饭慢等不良的午餐习惯。

(3)家长由于客观原因,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有的幼儿其实具有独立进餐的能力,有时幼儿甚至会向父母提出独立进餐的要求,但是父母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满足幼儿的要求。例如:有的父母中午下班有条件自己带孩子吃饭,但时间比较紧张,下午还有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耐心等待幼儿独立地吃完,于是家长就一手包办,把饭菜喂完了事。有的家长觉得幼儿自己吃饭会把衣服、餐桌、地板等弄得一塌糊涂,有时还会用手抓饭,为了避免打扫卫生的烦恼,往往选择喂饭给幼儿吃,觉得这样又方便又卫生,孩子吃得也多。时间一长,这些幼儿就失去了独立进餐的锻炼机会。

(4)家长自身饮食习惯的影响。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科学实验证明:孕妇如果不爱吃某种食物,她生下的孩子不爱吃该食物的概率在63%以上。孕宝宝都如此,何况是幼儿呢?如果家长本身就比较挑食,那么日常生活中就等于在给幼儿做错误的示范,幼儿会认为家长不爱吃的食物一定不好吃,也就自然地拒绝吃该食物了;有的家长还会在幼儿面前谈论某种食物好吃或难吃,这也是在无形中给幼儿以不良的暗示,都会逐渐造成孩子偏食与挑食的习惯。

3.幼儿性格特征的影响

模仿性强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在小班幼儿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模仿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同时也可以是自己周围的朋友,有时幼儿之间的相互模仿会更加频繁。偶尔有一位幼儿在吃饭时玩勺子,旁边的幼儿立即就会跟着做。一名幼儿说吃不下了,其他幼儿也会说不想吃、吃不下,这也导致了幼儿形成不良午餐习惯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幼儿良好午餐习惯的有效策略 1.通过榜样作用,时刻给幼儿以正确的示范。

教师常常是幼儿模仿的最直接对象,因此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午餐习惯严格要求。让幼儿看到自己最信任的老师吃饭多么安静、专注,食物残渣收拾得干干净净,幼儿也会被感染。除了教师亲身的示范外,可以发掘幼儿中表现突出的,及时地给以表扬,为其他幼儿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这样也满足了幼儿好模仿的欲望。对幼儿来说,身边的伙伴更加真实。

2.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健康的午餐习惯。教师收集一些图片、录像,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懂得安静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饭后擦嘴,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细嚼慢咽,咀嚼时不发出响声,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就餐时不发出声音,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等。比如:从“玩水”活动中,让幼儿边念洗手儿歌边玩水,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步骤。从“倾听故事”中,让幼儿知道吃饭要一口饭一口菜地吃,味道才最棒,从“故事角色扮演”中,让幼儿了解正确的用勺方法等。

3.通过对不同幼儿个性的分析,因材施教。

幼儿的个性不同,教育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只有针对性的教育才会有理想的效果。

(1)对个性比较自负的幼儿,采取激将法。

有的幼儿家里知识层次较高,从小就进行了各种特色教育,很注重知识的学习,但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这类幼儿比较自负觉得自己非常能干。教师就可以利用他的这种心理,激励他自己动手吃饭。如问他:你英语、日语都会说,这么简单的吃饭不会,多难为情呀?就知道你肯定不会拿勺的,拿勺可比说日语难多了?这么一说,往往他们会撅起小嘴说,我会,有什么难的!

(2)对个性比较内向的幼儿,采取鼓励法。

有的幼儿胆子比较小,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敢与教师交流,他们的适应能力往往会弱一些。对这类幼儿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在午餐时放松心情,鼓励他们大胆地拿起勺子自己吃饭,并告诉他们即使不小心弄脏了桌椅或衣服都是没关系的,只要下次注意就好了。一但他们没有了心理顾虑,往往就能较快的学会自己吃饭了。幼儿能够自己吃饭后,教师要及时表扬或在全班面前请他们几个人玩最有趣的游戏,进行正面强化。

(3)对比较天真文静的幼儿,采取诱导法。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些年龄比较小,或即使年龄不小也比较天真的幼儿,他们经常会充满幻想,觉得生活中每一件事物都有生命,他们的家长平时和孩子说话也比较有童趣,比较注意引导,对这类幼儿如果只是简单地要求他们手拿饭碗好好吃饭,往往起不到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诱导法,以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为媒介,诱导他们自己动手大口吃饭。

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叫小微的女孩,她自己会吃饭但是就不愿意动手。我知道她很喜欢听童话故事,就告诉她:“你知道白雪公主为什么这么白吗?因为她吃了很多白米饭,你想和她一样白吗?自己吃一口就会变白一点点的……”经过我的一番诱导,小微很乖地自己动手吃起饭来,边吃边说:“我要和白雪公主一样白了。”还问我:“老师,那我还要吃菜了,变绿怎么办呀?”

(4)对比较活泼好动的幼儿,采取游戏法。

喜欢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尤其是活泼好动孩子。对于这些幼儿来说,只要老师把吃饭变得像在游戏一样,就很容易吸引他们参加。那么,如何让吃饭变得像游戏呢?这就需要教师挖掘每一次午餐中可供游戏的亮点,以此吸引幼儿主动动手吃饭。

比如:有一天中午吃的是米饭、肉末蒸蛋,分到幼儿盘子里都是软软的。我觉得今天的午餐质地是亮点,我告诉幼儿:“今天中午,我们的盘子里来了一位勤快朋友米饭和一个懒惰朋友肉末蒸蛋,肉末蒸蛋老是赖在盘子里不愿爬到小勺上,跑到小朋友的嘴巴里去,所以,你们吃好懒惰朋友肉末蒸蛋后赶快再吃上一口勤快朋友米饭,米饭会把肉末蒸蛋赶到肚子里去,让它不再懒洋洋的。幼儿听了,就一口菜一口饭愉快地吃着。

4.通过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氛围,感染幼儿。

在环境创设时可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给幼儿一种的暗示:让幼儿知道该怎样去做。比如:在幼儿餐桌附近张贴正确使用碗勺的图片,在水桶边画上卡通符号提醒幼儿轻轻放下餐具,在水槽边贴上饭后淑口的提示图。

还可通过实际行动地及时提醒,在无声中告诉幼儿正确的就餐习惯。幼儿是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这一特点进行适时的引导。如:有一个幼儿不小心把饭粒掉在桌上,这时有幼儿会故意学样把饭粒掉在桌上,他们觉得很好玩,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到时候就会是满桌的幼儿在玩饭粒。但教师只要留心每一个幼儿的进餐情况,一旦发现有幼儿掉开了饭粒,及时提醒他拾起来扔掉,这样一来其他幼儿也会受到提醒,注意尽量不掉饭粒了。

5.通过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循序渐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午餐习惯的培养,仅靠幼儿园一方面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长的力量,与家长积极沟通与配合,做到家园要求一致,反复练习和巩固。教师应提醒家长,自身的饮食习惯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鼓励家长在幼儿面前表现出什么都喜欢吃的样子,即使有不爱吃的也不要当幼儿的面拒绝。同时向家长介绍一些良好的喂养方式,并鼓励幼儿在家中就餐的表现应与幼儿园中就餐的表现一致,在就餐前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不是过分迁就,满足幼儿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一旦幼儿有了些许进步,教师和家长都要相互沟通,及时有效地给以积极肯定和赞扬。良好午餐习惯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需要循序渐进,家园长期配合,共同培养。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而中班幼儿的午餐习惯更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幼儿的身心健康。我国思想家陶行知也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在中班班阶段就注重良好午餐习惯的培养,对幼儿会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农村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农村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初中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对新事物保持较强的好奇心。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极大影响他们的学业。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制约,学生更有可能形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为了了解农村初中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为了使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并能够反映真实的情况,本研究选择了山东省某农村地区好、中、差三所初中校作为样本学校,分别编号为A校、B校、C校。从每所学校三个年级中随机各选取一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共计390人。我们编写了“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并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45份。

为了更准确把握初中生的学习状况,我们也进行了课堂观察,特别针对那些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调皮好动的学生进行了重点观察。针对问题突出的学生,我们也进行了访谈,以期深入了解他们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整个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农村初中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不容乐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我们以A校为例,该校一年级一班现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5人,男生有良好习惯的4人,女生情况稍好。二年级三班现有59人,男生33,女生26人,整体看女生的习惯还算不错,男生就没法形容了,只有6个有好的习惯,其余的28人没形成良好的习惯,或根本没有习惯。三年级因为有中考的压力,情况要比一年级和二年级好一些,但仍有近三分之二的男生和一半以上的女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

二、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及对策

(一)上课精力不集中

调查结果是:(1)上课精力集中的占19.6%;(2)基本集中的占24.5%;(3)不集中的占55.9%。对此,学生把主要原因归于:(1)老师讲的太多,一样的腔调,一样的语速,一样的表情,学生很容易走神,甚至有厌烦感(56.4%);(2)睡眠不足,上课打盹(21%);(3)听不明白,干脆不听(12.8%);(4)讨厌老师,不愿意听他的课(5.2%);(5)其它(学生自身原因)占4.6%。

由此看来,学生上课不能集中精力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于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差的课则提不起精神。这说明,教师没有找到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更谈不上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晦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再者,教师没有给学生创造思考、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听讲式教学致使学生缺乏“我要学”的参与意识,对于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也是极为不利的。

(二)不能主动学习、不能按时做作业

调查发现大多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之下、甚至监督之下完成的。调查显示,愿意做作业者占53%,不愿意做作业者占47%。在不愿做作业的学生中,不会做者30%,没时间做的6%,干脆不做的5%,其它原因6%,能独立完成的只有20%,同学讨论后再完成的52%,经常抄袭同学作业者26%,偶尔雇佣别人做作业者2%。表现在作业上则为作业收交不齐,书写潦草,敷衍了事,抄袭;学生对待作业的心态不正,情绪低沉,作业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缺乏毅力。

通过和学生座谈我们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的动机不足;(2)学生缺少学习方法,不知道该如何学,特别对于家庭作业更无所适从;(3)作业量大,作业题目难,学生难以独立完成;(4)教师布置作业时没有精选题目;(5)教师给学生排队,对待学生不公平,偏爱学习好的学生,惩罚学习差的学生,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

(三)没有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有些学生不会听课,不会表达,不会读书,不会写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整体的表达水平较低,特别是写作能力相对较差;(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重视知识“填鸭式”的灌输,忽视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3)教师欠缺基本的教学规范,对学生又不注意纠正和引导。

(四)学生之间不能有效合作

初中生不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对学习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调查发现,现在的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自我中心意识强。家长缺少榜样意识,教育方式粗暴,这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此外社会上的不健康书籍,影像资料中的暴力、武打,都或多或少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也缺少应有的品行教育(如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团结互助教育等)和严格的规范管理。

(五)生活乏味,文明礼貌缺失

不少学生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甚至逃避,缺乏青少年应有的朝气,见到老师不问好,低头匆匆走过。此类现象虽然不多,但确也存在,主要原因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不足,学生缺乏兴趣;二是缺少对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三是学习没动力,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班主任只抓学生的纪律,忽视了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另外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道德滑坡,文明礼貌缺失,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精神发展。

三、纠正不良学习习惯的对策

(一)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活泼;变听为学,变讲为导。既然学生不愿听,教师就少讲或不讲,即使讲也要讲学生愿意听的。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习惯,重在引导和调控。严格作息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树立教师威信,加强自身的修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一堂好课,一定要有学生的笑声、掌声、讨论声。

(二)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中,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在这方面,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把学习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2)分层设置作业,发挥学生潜能。设置必做题,选做题,中等题和拔高题,不给学生设置作业障碍,培养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3)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读题、审题。避免课内作业课外化,课外作业大量化,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4)多表扬、少批评,过多的批评容易使学生失去作业的信心和动力。(5)试题难易要适度,使85%以上的同学能及格。(6)改革评价办法,不公布学生成绩,不给学生排队。

(三)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求尊敬师长、讲文明、讲礼貌。C校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在校园里捡拾废纸与塑料瓶,用卖废品的钱,买了一把暖瓶放在教室里,并且给每位科任老师买了一个玻璃杯子,每个杯子贴上标签:语文、数学、英语等。每天值日生利用课间打开水,上课时总有一杯热水放在讲桌上,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三年,在该校传为美谈。

总之,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很多,但不能把精力仅集中在智育上。好的习惯和学习效率是成正比的,只要学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效课堂的建立也就为时不远了。乌申斯基曾说:“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他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他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可见,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第三篇: 大班幼儿午餐习惯的培养

大班幼儿午餐习惯的培养

午餐是孩子们在园集体生活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这项集体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孩子们的午餐质量,面对午餐,我们决不可能放任自流,而是有一定的组织流程和常规要求的。

一、合理组织餐前安静活动,有助于稳定幼儿情绪,促进食欲。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这时候的孩子刚结束有趣而热闹的游戏活动,情绪上很难一下转变为安静状态,因此在集体有序的入厕、洗手后,我们往往会借助一些安静活动的组织来调整孩子们的情绪,如听听轻松的音乐、故事;做做益智的手指游戏等。让孩子们的情绪稍稍趋于平静并在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变得更轻松更愉快,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午餐。

二、每日菜谱介绍,激发食欲的同时,帮助孩子拓展知识经验。

在午餐前进行菜谱介绍是我们的“保留节目”。常常会在餐前孩子们还没有上桌之前,请孩子们先闻一闻饭菜的香味,并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汤?” 接下来我们会乘兴向孩子们介绍午餐中各道菜好听的名字、做这道菜的配料,通过这“闻一闻”、“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往往很容易被午餐中食物的色香味所吸引,有效地激起孩子们想吃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孩子们还可以进一步知道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好处,帮助孩子们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达到营养均衡的摄取,拓展他们的知识经验。

三、坚持进行午餐中的巡回随机观察和指导帮助,培养用餐习惯。

1、实行盛一桌吃一桌,并尽量关上门窗,以确保饭菜不凉。

2、鼓励孩子们愉快、安静、独立用餐,不打闹,不边玩边吃。

3、坚持少盛多添,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

4、多给予孩子鼓励,今天能吃一小口,就给予表扬。明天争取能再多吃一口,以此循序渐进的努力,帮助个别挑食的孩子逐渐的克服不良习惯。

5、指导边吃饭菜,边喝汤,不吃汤泡饭,帮助消化。

6、保持正确的使用碗筷的方法及坐姿,不把饭菜掉在地面和桌上;不剩饭。

四、适当为大班孩子创设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的机会。

大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已经相对与中小班孩子比较强了,他们愿意独立的来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在此时就给予一定的支持,让孩子来为自己和集体服务,比如餐后各自收拾自己的餐具,以值日生的形式轮流收残渣盘等,从而使孩子养成不依赖成人、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期的这些进餐教育,其实都是从小班开始教育引导,在中班则是巩固练习,而到了大班时,就转化到自觉的行为了,从而逐渐形成相应的午餐常规的。但我们衷心的希望每一个常规不是孩子的束缚,而是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为其的一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我们大班每日进行午餐组织管理的几点最基本最主要的做法,当然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班也有每个班的特殊情况,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还会不断的总结、反思和探索。

第四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及对策教育研究方案

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离乡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由父母一方留下照顾,夫妻双双进城的家庭则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统计的结果表明:早在2000年,全国留守儿童的规模就已经达到了2290万人。目前,这个群体还在逐年壮大。

我校所处是经济贫困的民族地区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这种状况,致使社会上享受不到父母关爱,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不断壮大。由于缺乏正常家庭教育,不少学生误入歧途,这些孩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甚至沾染打架、赌博、偷盗等不良习气;也有的出现了性格缺陷: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甚至离家出走„„据我校调查发现,我们学校有1076名学生中,有留守儿童 209人,其中男生 117人,女生92人;少数民族共 52人,其中男生 27 人,女生 25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134人,父母中有一人外出的75人。

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是问题。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学习习惯又尤其突出,所以我们选定这个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找出比较好的教育方法、对策。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1、“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由父母一方或由其他人进行抚养与教育的儿童。本课题主要研究四类家庭中的在校学生:(1)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2)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 1

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3)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

(4)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

2、“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凉山州甘洛县田坝镇的小学6—12岁在校留守学生。

3、“学习习惯”是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及对策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是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全校留守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摸清现状,找准问题,使课题研究做到对症下药,提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行动研究法。本着从全校留守学生教育的实际中发现问题,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是个案研究法。研究分析全校留守学生教育的个案,通过个案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并及时提炼、验证和反思。

四是经验总结研究法。鼓励教师对全校留守学生教育研究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概括和提炼,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课题研究对象

凉山州甘洛县田坝镇中心小学校的6—12岁在校留守学生。

六、研究周期及步骤

1、课题研究周期为二年,即2007年4月——2009年4月。

2、课题研究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07年4月——2007年8月)

(1)拟定完善课题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对象;

(3)培训课题研究教师。

第二阶段:调查了解、研究阶段(2007年9月——2008年9月)

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情况,并分班进行调查统计,摸清各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实际情况。

1、不定期组织讲座、交流会,调整、充实、完善课题方案。

2、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深化实验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1月)

1、各参研教师按研究方案进行研究。不定期组织讲座、交流会、个案评比等活动,调整充实完善课题方案。

2、定期进行阶段小结。

第四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09年2月——2009年4月)

1、总结研究经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2、收集优秀个案和典型经验等。

3、召开专家评审会。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2、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及对策研究教师教育论文集。

3、研究教师及留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图片资料。

八、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研究原则: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对策研究,是一项充满探索性和创新的研究工作,需要我们遵循科学教育的原则,使用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去追寻,去探求。

2、整体性原则:小学阶段是儿童各方面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课题研究中,必须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针对性原则:留守儿童中有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异地工作、父母离异、寄养等各种不同的类型。因此,在研究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渐进性原则:一个人的进步决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必须坚持渐进性原则,克服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心理,对于留守学

生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大加赞赏坚信滴水终能穿石。

九、研究的组织机构和成员

课题指导小组:

谌业锋州教科所中小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何良仆州教科所理论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吉什木乃甘洛县教研室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王学高甘洛县田坝镇中心小学校校长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全

面工作

副组长:王明华甘洛县田坝镇中心小学校副校长 负责处理、协调研究工作

中的问题

课题研究小组:

主研:毕 蓉甘洛县田坝镇中心小学校教导副主任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

和实施与管理

李永进甘洛县田坝镇中心小学校数学教研组长 负责拟定课题研究方

案、课题实施与管理

李德蓉甘洛县田坝镇中心小学校语文教研组长 负责拟定课题研究方

案及研究成果的表述

参研:陈加琴颜琼李瑜罗骏张远鹏等

十、参考文献:

1、大足县实验小学《城镇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网

2、周文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泸州教育网2005(4)

3、张绍梅《留守儿童面临两大困境》陕西少儿网 2006(1)

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对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和对策的探析

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师生关系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良的师生关系使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分析不良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成因,再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关 键 词:师生关系;成因;改善对策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ffects the school education quality, affect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Ba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erious influenc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bad specific performance, caus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Key wo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Cause;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引言

师生关系,即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从师生关系的特点看,师生关系可分为融洽型、疏离型和对抗型三种[1]。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的愿望。在当前教育现实中,疏离型和对抗型的师生关系问题相对突出。研究发现,师生关系问题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有许多的学生觉得师生关系紧张和冷漠。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校适应、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都存在重要的影响。因此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学校教育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1.师生关系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冷漠

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一定的疏离与冷漠现象,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缺乏相互了解,彼此漠不关心。大量的调查和实际观察表明,这一问题不仅客观存在,而且相当普遍和严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主要发生在课堂上教学的过程中,除此就没有更多的接触。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间的关系愈来愈疏远与冷漠,有时连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都没有,如师生相遇时,有意回避或互不问候,甚至视对方为路人,佯装不识等。1.2 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和商业化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培养人才的圣地。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主要是知识、思想情感和智慧,而不是物质利益。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侵害,师生之间交往的功利性和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明显。有些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学校和班级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向教师送礼或请客;有偿家教问题也较突出。另外,还有些教师为了个人的私事,寻求家长无偿帮助。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发生如此复杂、微妙的利益关系和金钱关系是前所未有的。由于物质利益的驱动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严重变形和扭曲。

1.3 师生关系的矛盾与冲突

教育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师生双方较长时间处于比较激烈的,甚至具有攻击性和暴力伤害性的矛盾与冲突之中时,就会严重破坏师生关系,伤害相互的感情,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有可能引起法律纠纷,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师生关系的矛盾与冲突表现有公开的与隐性的两种形式。公开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为师生双方因认识、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严重分歧和矛盾激化而采取直接的语言和行为上的对抗或攻击等;隐性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为师生双方因矛盾和分歧采用间接的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对抗,表面上没有公开的行为冲突。一般来说,师生间隐性的矛盾与冲突往往是公开的矛盾与冲突的根源和前兆,而公开的矛盾与冲突也可能是隐性矛盾与冲突的最后表现或不断加剧的结果。

2.师生关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师生关系是通过师生交往建构起来的人际关系。交往互动中造成不良师生关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社会方面的原因

2.1.1国家在教育上的资金投入比例还不够大,在当今收入水平决定社会地位的时代,只是一昧的强调要尊重教师是远远不够的。

2.1.2我国教师的评估方法不完善,例如在教学质量和职称的审核中,过多的强调科研成果以及论文发布的数量,却很少看这些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率。这样就会使教师降低教学积极性,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减少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注,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2]。2.1.3社会风气的影响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 如: 人际关系淡化、社会风气堕落、贪污腐败盛行等现象影响了很多人, 包括我们的一部分教师, 表现在师生关系上, 即淡化了角色意识,忽略了自己的职责。同时以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也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例如许多高校的有特招生这一现象,只要给学校足够金额的培养费,学生即使分数很低也会要。还有许多高学历的学生没找到工作或者与专业不对口,甚至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让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感觉,严重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同时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功利性越来越强,都想快速的取得成果,可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于浮躁,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破坏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2.2 教师方面的原因

师生关系是通过师生交往建构起来的人际关系。交往互动中造成不良师生关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在于教师,尤其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情绪情感枯竭、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低等因素。2.2.1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一些教师表现出对新型的师生关系认识不足对现代教师职责的改变熟视无睹。这些老师仍然怀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权威的理念进行教学。仍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力图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多的知识,忽视教会学习这一真正职责。其结果导致学生主体性被抹杀,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导致无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2.2教师的情绪情感枯竭

教师的情绪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消极的情绪情感极大的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挫伤学生积极性。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教师工作热情会降低,情绪烦躁、易怒、悲观、沮丧、麻木、无法关注学生的需要。教师的情感枯竭会使其丧失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他们的这种消极情绪往往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通过一定的言语、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其结果只会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如此恶性循环,势必导致师生关系恶化[3]。2.2.3教师课堂管理水平低下

在维持课堂秩序方面,有的教师要么语言行为简单粗暴,要么只顾完成教学内容;在监控活动中,不能对课堂中的情况做到明察秋毫,不能使班级中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仅满足部分同学处于学习活动中;在促进活动中,无法保证自己的教学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关注,对课堂讨论小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重视不足等[4]。教师的监控和促进行为水平较低,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走神、发呆、干其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等现象,这些表现往往又会被教师认为是 “不认真学习、挑战教师权威” 的行为,引发师生关系的直接冲突。2.3 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青春期阶段会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不正确疏导,很容易让师生关系僵化畸形[5]。学生在小学到高中阶段,主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应用性较差,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容易降低,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高等教育阶段,随着全国范围内各高校的大量扩招,而就业岗位的相对来说增加有限,使学生降低甚至丧失学习的动力,产生迷惘、困惑等消极情绪,继而会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3.改善对策 3.1 社会方面

3.1.1 尽可能地把资金用在教学上, 用在满足一线教师工作及生活需求上,为教师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1.2 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一线教师中去,多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上的需要,并能适当给予抚慰、满足,多发现他们中的小进步、闪光点,并能及时表扬、激励。

3.1.3 广开门路,为教师扩大视野大开绿灯。如多组织一些技能培训活动,鼓励其进行深造等。

3.1.4 给教师留出一片自由的空间, 允许其参与监督、管理,以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工作热情,激发其潜能。

3.1.5 进一步完善对教师的方法。不应该把学生的升学率和得奖率,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应该分别从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教学效益、师生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长期的评估,并且要保证是在同等条件下公开、公正、合理、科学地进行。同时考核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个人,让其明白自己的长短优劣,从而扬长避短,再接再厉。3.2 教师方面

3.2.1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树立威信,从而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和好的教育教学经验,摆脱传统教育下陈旧的观念。

3.2.2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专家指出: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义是教育的民主化。如果没有民主化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化,也不会有教育的现代化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6]。在教育中,教师应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公正地对待不同家庭、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亲切的态度,饱满的情绪真诚地和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心灵的距离。打开师生之间的交往障碍,营造一种民主、信任、真诚、愉快的良好氛围。要理解、尊重、关怀和信任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就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倾诉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知识的传递、思想的交流,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理解学生是尊重学生的前提,美国的爱默生就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这样才能改善好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不良师生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主要就是教师的素质不高。因此提升教师素质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关键,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教师要有人格魅力。夸美纽斯说过:教师要用自己作为榜样教育学生。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崇高的道德使学生高尚,以渊博的知识使学生聪慧,以健康的心理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教师要让自己的世界观、品行、自己生活态度等所有一切去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要有人格魅力,做好学生的模范和榜样。3.2.3教师要依法从教

现代社会是法制的社会,教师也要依法从教.法律赋予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学生的这种权利[7]。因此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懂法、守法、依法从教。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一些行为有时可能会触犯法律,这就需要教师了解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权利,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行为

参考文献:

[1]郭妮妮.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及改善对策[J].2011,(21).261-263 [2]何炳章.对见诸报端的几起“师生关系事件”的思考[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3).1-6.[3]刘林娟.透视新型不良师生关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94.(6).62-64.[4] 吴艳茹.中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模型建构与调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80.[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张彦君.师生关系的心理学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3,(3).56-57.[7]王锦.论高校教师情感管理模式[J].沈阳教育学院学学报.2003,5.(1).42-44.

下载浅谈中班幼儿不良午餐习惯的成因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班幼儿不良午餐习惯的成因和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道德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道德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思想素质与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民工子弟学生中存在着一些道德不良的现象,作为一名在民工子弟学校工作的教......

    中班幼儿常规习惯培养

    中班幼儿常规习惯培养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

    信息技术课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其对策

    信息技术课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其对策 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白建国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课上,学生有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习惯,突出表现在玩游戏、破坏计算机设备上。教师......

    农村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与对策(刘立启)(精选五篇)

    【调研报告】 农村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刘立启 初中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对新事物保持着较强的好奇心,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不良的学习习......

    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精选5篇)

    浅谈幼儿说谎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陈杏媚 一、问题的提出 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技校学生不良品行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技校学校学生 不良品行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技校学生不单学习基础差,更主要的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智商高但情商低,这给技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德育工作中做到针对......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

    十四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成因分析 一、护理不良事件项目 病人识别错误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人员结构 新上岗护士:陈延延 三、护理事件后果 及时改正未造成后果 四、发......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矫治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矫治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精神文化生活追求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