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工作价值观下的安乐死问题
第18卷第1期 乂。1 18 亂 1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 〜01'瓜&1 ^^1^61^8117 ^0^11 0【卩031^1^过0扣68
2011年3月
2011
社会工作价值观下的安乐死问题
刘小峰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安乐死问题逐渐进入国内学界和公众视野。安乐死不仅是社会公共 价值观的重要领域,关系到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还涉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社会工作作为专门 的助人专业和价值涉入学科,在认识和推动中国安乐死问题合法化进程中其人本主义价值观介入应发 挥积极效用。同时,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角度来研究安乐死问题可以扩大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范围,对 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安乐死;人本观;社会工作;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匚916 文献标识码:八
一、弓I言
我不是植物人,只是全身渐渐不能动了 我有话 要说,只是说不出来我很想吃东西,但是不能吞咽 我很想抓痒,但是手不能动我很想活动,但是脚站 不起我头脑清楚,但是只有眼睛会动请让我安宁 地活着、尊严地死去。这是患有不治之症的台湾作家 沈心慧在病床前写的一首催人泪下的诗。自古以来,人类对死亡始终追求着一种“善始善终”、“落叶归根” 的精神。既然死亡无法避免,为什么不在适当的时间 选择一种更有价值、有尊严、更安宁的离开方式?面对 那些痛苦万分的绝症患者,如何维护他们离世的尊 严,给他们临终前一个安详?安乐死即使在此情境下 不是一种理智的选择,至少也是目前中国社会不得不 面对的一个话题。
从安乐死的研究现状来看,综观国际形势,在一 些国家和地区安乐死的成文立法巳施行,如澳大利 亚、荷兰、卢森堡等。自20世纪八十年代安乐死问题 进人我国大陆学界的研究领域之后,长期主导我们传 统的人生观及伦理、道德被迫面临严峻挑战,这促使 人们对“人之为人”及“生与死”的价值问题进行重新 深究和探讨。目前国内学者对安乐死的相关研究颇为 充实,但大多是从哲学(翟晓梅、2002〉、伦理学〈鲁芳、2000;韩秀英、1999〉、法学(欧阳涛、1996〉、医学(吴咸 中、1990〉、经济学〈楚东平、1998〉、社会学〈刘宗秀、1987〉等角度来进行研究的①,而从社会工作特别是价 值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尚很匮乏。安乐死的目的即是尊 重人的生命的尊严,以人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学、法学、医学、经济学、社 会学关于安乐死的研究多是从宏观结构的角度出发,以外部的国家和社会利益着手,而社会工作则更关注 个体人的发展,从个人主体性的角度出发,为安乐死 的主体一以人为本价值的切身利益考虑。因此,从 社会工作人本观的角度探讨安乐死的可行性,更能切 合民众的诉求并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从社会 工作价值观的角度来研究安乐死问题可以扩大社会 工作专业的服务范围,对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也具有 积极的意义。
二、国内安乐死的发展与现状
“安乐死” 一-词源于希腊文6以卜3皿8丨3,原意为、如础”。《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安乐死,’指 “对于现
血匕
代医学无可挽救的逼近死亡的病人,医生在 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 痛苦,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⑴当前,国 内学者对安乐死的概念基本达成共识,冯敏良〈2005〉 曾将安乐死分解为主体、客体、手段和动机四大要素。不管如何,现在人们使用“安乐死”这一概念,常有以 下几方面的含义“1〉根据即将死亡的病人要求,停止 对其治疗,听任死亡;〈2〉根据病人要求,采用较为仁 慈的方法助其死亡,以结束其痛苦;〈3〉在患者无法表 达其本意的情况下,出于其他原因丨如已无挽救可能作者简介:刘小峰(1987-),男,江西九江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
①这方面专著具体有:楚东平:安乐死,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翟晓梅:死亡的尊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文章 如,彭现美,翟振武:《安乐死的成本与效用分析》,《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3期等,在此不予以一一列举。这些研究成果从各自学科 @视角分别关注了安乐死的起源、发展-具体实践及后顾之忧等各议题,因本文主旨在此毛者不与以详述。
为本,而这与社会工作的核 心价值观显然不谋而合。哲
的脑死亡患者的家属出于经济原因等丨,用仁慈的方 法将患者致死。^早在2001年荷兰上议院就通过安乐 死法案,将荷兰推上了全世界第一个承认安乐死合法 化的国家。随后安乐死合法化运动逐渐扩展至比利 时、卢森堡等西方国家,并席卷亚洲。
目前,我国法律还没给安乐死明确规定。但是,作 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客观存在着的。1986年发生在 陕西汉中的“夏素文案”是我国第一起公开审理的“安 乐死”案件,也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中国的安乐死” 问题。^然而蹊跷的是在2003年,中国第一起安乐死 案件中的涉案人王明成身患绝症,向医院申请安乐 死,但他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①历经十七年,一个家 庭两代人在面对无法忍受的病痛折磨时都选择了安 乐死,但他们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实行安乐死在当 前中国价值观显然备受争议。据卫生部和国家计生委 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死亡人数近1000万,其中有 100多万人是在极度痛苦(如癌症晚期的剧烈疼痛〕 中离开人世的。这100多万死亡者中又有相当多的人 曾要求过安乐死,但因无法律根据和保护而被拒绝,因此他们也只能“含痛死去”。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 是悄悄地选择安乐死而结束生命的,参与者一般是亲 人和可信赖的医生。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这也是生 活提出的要求,人们需要安乐死。
在1989年曾有近百名国内著名伦理学家、法学 家和医学专家在上海举行了关于安乐死的学术会。与 会者多数赞同安乐死,还有个别人认为安乐死立法已 是迫在眉睫。全国总工会曾对北京地区的工人、解放 军战士、大学生、全国各地来京学习或参加会议的干 部及医生各100名共500名进行过价值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00人中赞成安乐死的为456人,占 91.2^ ;认为安乐死符合人道主义的有429人,占 85.8^;认为目前在我国可以实施安乐死的有399人,占79.8^。【
3〕
论思考意义,而且 具有重大的现实实践意义。
三、安乐死与人本观
【3〕
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虽然当前安乐死在中 国价值观上备受争议,但实际情况是安乐死〈或“优 死”、“尊严的死”)在传统中国也是客观存在的,这说 明了传统中国既有的对“乐死”切实的需要。中国传统 文化中儒释道三派历来都不乏人本观念,非常关注人 之主体性问题。对待死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宰的 儒家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是其死亡观的最好写照。孟子云,“生我所欲,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而取义者也。”荀子也认为,欲生恶死固然是人之常 情,但有时候生命失去了意义,宁可弃生而择死。(《正 名》〉荀子还认为,人不仅要善生,而且要善死,生死都完 满,都有意义才体现了为人之道,才是理想的人生。荀 子的这些观点与现代安乐死的死亡观有着很大的共 鸣之处。相对儒家,道家在死亡问题上采取的是一种 更为洒脱的超然主义态度。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 子,以他的身体力行表明了道家对死亡的态度。据《庄 子^至乐》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 盆而歌”。在庄子看来,生死就是气聚为生,气散为死,生不必乐,死亦不必哀,顺乎自然才是宇宙之道。这是 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朴素主义生死观。庄子妻死、鼓 盆而歌固然令常人难以接受,但是道家对待死亡的态 度却深深的影响了国人,即以平常心对待死亡。
但正如梁娟娟〈2009〉所言,中国传统文化与“乐 死”之间,既有相通的一面,更有相悖的一面。儒家有 人仕、经世致用之说,佛学也有强调轮回转世、重生之 意,药学更有救死扶伤、妙手回春之道,传统中国的民 间文化则有许多“好死不如赖活着”、“嵝蚁尚且偷生,况人乎”等谚语。梁娟娟同时认为,对中国死亡观具有 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孝文化”。老者死后要厚葬,举行 隆重仪式;生前若予以抱病而终、或痛苦而死(更不用 说庄子的这种极端做法)则至少被认为是家门不幸,是不光彩的事情。虽然从思想理念上传统中国文化中 非常关注人本观,但更多的是关注“优生”的问题,因 此对于“优死”则显得相对忌讳。在当前中国语境下,赞成安乐死一说的人或实施安乐死的行为当事人多 半则是因为经济因素,经济成本的考虑超过了人的求 生本能及价值,即我国社会保障、福利事业相对滞后,0从上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安乐死至少已 经是当下中国部分民众的呼声,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 当今价值判断上已经公开允许安乐死的国家如荷兰、比利时等,均为经济文化发达、法制完备、社会保障完 善的高福利型国家。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政治、经 济、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毕竟还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初级阶段,而安乐死问题却是有关伦理、法律、医学和政治等各方面的非常复杂和严肃的综合性问 题。在参照西方经验时,我们要深刻认清自己的国情。安乐死不仅是社会公共价值观的重要领域,涉及到所 有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还涉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总之,坚持人本观,尊重临终者的意愿,尊重其尊严,使人能够尊严、安逸地离世,是对人之为 人的回归,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责任。可见,对安乐死 与人本观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①详细报道请参见梁娟娟:《中荷安乐死问题比较研究》01,2009年第15页。事实上在中国的安乐死发展中有一个比较成功的案 例,类似于西方安乐死的合法程序并实现了实施安乐死的初衷,那就是“中国北京周听英安乐死案例”。详见:《她在安乐中离去》,②《北京日报》99一年2月2日第六版。[^(加
瓜
化
只
01181八11【迪血比咒〜乂.11 均3:厂^^^111511161:
家庭难以负担昂贵的医学治疗费用,或不愿经济上拖 累家人,被迫无奈所致。这显然与安乐死的初衷不吻 合。安乐死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医学上无法治 愈且正在忍受巨大病痛折磨的绝症患者解除痛苦,使 得他们能够死的“安乐”,而并不是出于经济上地考 虑,虽然安乐死的实施能客观上减轻当事人及其家属 的经济负担。四0
对于人生价值,人们 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当事人的生命价值来 说,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有权作出判定,这也是罗杰斯 的价值立场。现代人本观建立在“生命神圣论”和“生 命质量论”相统一的观念基础之上,认为人类不仅需 要“优生,’,也需要“优死,’。安乐死不是“生,’向“死,’的 转化,而是死亡时由“痛苦”向“安乐”的转化,是解决 死亡的质量问题。所以,安乐死的本质是对人的死亡 过程进行科学调节,消除痛苦,使死者死得安乐,是优 死。这是人类死亡方式文明和进步的象征,是理性的 觉醒,是可喜的理论升华。@因之,对安乐死问题无论 是个案还是团体,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角度,我们对 其应持人本主义的立场,积极肯定这一行为,因为社 会工作的本质就是助人,是维系“人之为人”的价值学 科。
四、关于安乐死问题的建议一社会工作价值观 视角
经过一百多年的长期发展和变迁,社会工作已经 跨越了国界。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形成既是历史 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它一方面反映我国传 统文化对专业实践和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 时代进程的演变对专业伦理的形塑。―长久以来,国 内社会工作的一个中心议题就是如何凝练价值理念。许多代表性观点有助于我们获得对社会工作价值观 的认识。^^8^1996年伦理守则认为社会工作基本价 值包括协助服务、追求社会正义、尊重个人尊严与价 值、重视人际关系等几方面。王思斌〈2010〉则将社会 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归纳为六点“1〉以人为本,回 应需要“2〉注重和谐,促进发展“3〉平等待人,注重 参与;〈4〉道德与责任并举;〈5〉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 发展相结合。—由此,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专业和 价值涉人学科,具体到安乐死这一服务领域,社会工 作价值观应当聚焦于“人本观”和“乐死”的价值。对安 乐死服务领域的价值介人,社会工作视角可以从以下 两个方面:关注临终关怀、发展死亡教育人手。
^ 一〕临终关怀
根据荷兰等国的研究结论显示,很多病人提出安 乐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原因,即病人认为自己是 家人和社会的多余,由这种原因提出安乐死请求的当 事人在申请安乐死病人总数中占一定比例,其实他们 在病床上真正需要的是,社会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对他从荷兰申请安乐死的合法程序来看,经 济因素也完全不构成申请安乐死的理由,因为荷兰社 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建设异常完善。
回归社会工作专业的立足点,希腊智者罗太戈拉 斯曾云:“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可能是西方社会 工作人本传统思想的最早表达。人本观对社会工作而 言既是基本的,亦是边缘的。说其基本,是因为很多人习以为常的将其视为社会工作者的基本态度。说其边 缘,是指它不被视为一种视角,更多的被视为一种指 导实践的一般哲学立场,而非一种界定具体实践取向 的方式。^实际上,人本观是社会工作兴起的重要哲理 价值之一,社会工作的出现就是为了从制度上保证每 个人的价值得到尊重,甚至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社 会人道主义。人本价值学说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以 强调人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在人的世界和人的主体 性世界之外没有其它的世界。^这虽然遭到了实证主 义的攻击,但在认识论上,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主体作 用,正如康德所言,“人为自然界立法”,无疑在当今后 实证主义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感召力。人本观者批判 实证哲学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等同对待是偏持 的,因为这肢解了人的主体性,不再是独立、完整的 人,人是一种具有思维和情感意志的存在,它具有不 同于动物本能的创造性。甚至在罗杰斯看来,与其说 个体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的环境中,不如说他生活在 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中,这个主观的经验世界被称作 “现象场”。为此罗杰斯进一步推论,个人的直觉世界 是他(她〉的直接现实,只有个人自己才能真正地、完 全地理解自己的经验世界。〜因此,持人本观的社会工 作者特别重视对当事人能力的积极信念。这种能力一 是当事人的自我指导能力,一是其自我负责的能力。
人本观具体到安乐死而言,强调它是当事人出于 自主意志的自愿选择,是其应有的权利,而且法治社 会有责任保障公民的自由选择权利,而没有权力强迫 其公民为适应他人而痛苦的活着。@选择“体面的死 亡”既是每一个公民的内在自由,又是其道德权利,谁 干扰了人的这一内在自由,谁就侵犯了他人的内在尊 严,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任何形式的显著限制他人选 择自由的强制,都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冒犯,选择自 由是人道的核心要素之一 因此,作为专业社会工 作者应持以下基本价值立场:应当给与个人安乐死的 权利,只要安乐死是当事人①在对自己的生命价值进 行深刻思考后做出的自主选择。①笔者在这称为当事人而不是用案主或患者称呼是基干人道层面对安乐死主体的尊重’后面论述亦然。^011^1.1161:
们的关怀。这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临终关怀事业的理 念是一致的。王思斌〈2010〉曾将社会工作临终关怀服 务内容归纳如下控制疼痛和症状,包括音乐治疗、艺术治疗、戏剧治疗等,按摩和做运动也常用来缓解 临终者及其家庭照顾人身体上承受的压力义协助老 人及家属解决医疗费用问题;3‘提供丧亲后续服务。〜 可见,如果临终关怀工作做得好,将使其中一些当事 人不必选择安乐死、过早离世。
另据研究显示,目前很多人反对安乐死的一个原 因就是担心安乐死的偏离正常轨道,安乐死被滥用。① 临终关怀的发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临终关怀 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部分当事人在不采取安乐死 的情况下也能平和安静的离世。而且,在当前国内传 统伦理和道德观念异常顽固的社会环境下,让人们立 即完全接受安乐死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因此,为绝 症当事人提供优质的临终关怀服务,让当事人在现代 医疗技术的作用下尽可能减少疼痛,这样因不忍疼痛 而请求安乐死的人数也会随着下降。而对那些进行了 缓和医疗仍无法解除痛苦的当事人,他们的安乐死请 求在这种特别情境下也更容易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谅 解。社会工作专业介人临终关怀,应认识到其是主动 向“乐死”发展的过渡选择。在进行临终关怀后自然死 亡的病人,社会工作者也需要及时对其家属进行心理 辅导和专业介人。
(二)发展死亡教育
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然自然规律,也是人之为人的 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 等无可回避的话题。由此,基于死亡哲学的认识,西方 社会工作死亡教育便应运而生。死亡教育可从心理、精神、经济、法律等不同方面增进人们对死亡的意识,它探讨的不只是死亡本身的问题,它还包含了人们对 自己及身处的这个世界的感觉与认知。死亡教育大 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校教育即面对面授课,一种 是通过大众媒体宣传和引导。
而在中国,死亡教育属于教育缺失的一块,这是 一个传统禁区。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当重视“优生”教育 而忌讳“优死”教育,家庭和社会也都极力回避与孩子 进行死亡问题的交流。由此,正如梁娟娟丨2009丨所言,当前推行死亡教育应该从一个人的童年开始,以学校 教育中的死亡教育为主要手段。中国目前有安乐死意 向的人群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有安乐死需求的患 者;一类是因为经济原因而选择安乐死的患者。这两 类人在当前,都难以真正实现自己想要“乐死”的愿 望。中国传统道德、伦 00
理的影响,使得人们难以接受安 乐死,不管当事人请求安乐死的原因是什么。在国人 的传统思维中,死亡是阴冷而可怕的,人们对死亡充 满了畏惧,对于死亡的畏惧远远超过了病痛对当事人 的折磨。因而,死亡教育的作用就是改变人们对死亡 的片面认识,让人们认识到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情,是正常的自然规律。对于饱受病痛折磨的当事人 来说,没有痛苦的死去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对于 当下死亡教育发展除了要借鉴现代人本观、存在主 义、后现代主义哲学等的思想精华,还应重视对中国 传统文化“优死”、“乐死”、“有尊严的死”思想的挖掘。如儒家荀子就主张人之生死都完满,都有意义,方才 体现为人之道,才是理想人生等。
五、结语
早在1976年东京召开的首届国际安乐死会议 上,日本、英国、美国和荷兰等国家的代表就共同签署 了 “东京宣言”,会议宣称要尊重人之“生的意义”和 “尊严的死”的权利,从而使安乐死成为世界人权运动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轰轰烈烈地展开。20世纪80 年代后,安乐死问题已经作为中国当下社会不得不面 临的一个理论探讨和实践的争议话题。笔者认为,社 会工作作为专门助人专业和价值涉人学科,在认识和 推动中国安乐死价值合法化进程中其人本主义价值 观介人应发挥积极效用。社会工作者应利用关注临终 关怀、发展死亡教育来帮助时下人们对安乐死及死亡 问题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⑴冯建妹.中国大百科全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冏楚冬平^安乐死,]^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16.[习张艳.安乐死与人的尊严卩].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2-24^ ⑷张田勘^对安乐死立法难的思考[刀.山东医科大学学报I;社科 版^ 1998,⑴:45^
[习梁娟娟.中荷安乐死问题比较研究网.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 20-33^
问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9-20.[刀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 235^
冏托马斯‘弗莱纳^人权是什么[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9^
閃王莲花等.安乐死的伦理及法律问题[几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0,卩):31-34.[⑴]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儿叫.北京:中国社会出版 社,2010: 29-38^
[^]王思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阅.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112.0
(下转第54页)①实际上,在安乐死完全合法化的荷兰,许多安乐死行为并非是病人自愿原则下而是在病人家属和医生的同意下执行的,甚至有出 @现以安乐死为借口进行的谋杀行为。详见《老年病人纷纷逃亡国外》,《环球时报》測4年02月11日第六版。
⑶乂
1邺
(只口瓜技打11:168 50^0017 11技0打1打名 ^^1^6181177 5^6^7^^8 110036,0^1打技)46 ^581^3^1:厂11瓜 11106^^1011 8 技 0^1^06 “'^01^^^0^^” ^7^6
3,11^1 016^1 8^^06-11^6 0^ 瓜11X01 ^^10^ 001^^118 1^6 0^^0811101
II 瓜技垃68 ^16^618 1^^6186^ 1^ 技 0^^0110
0^6^1^^ 0^ 8^^06-11^6,1^6 ^161^
000打1;61^01打I 0^ 016技瓜8 31^ 16311^7,^^6 3^8010^6 ^681X6 31^ 161311^6 6X18111^ 31^ 1^6 ^1810031101 0^ 1^6 打68^ 31^ 1^6 161011 0^ 1^6 8001.^6^ 评0扩过8: 11106^11011; ^01^^^0110; 11^6-8^306 瓜11X01; ^611^
指导教师张晓东责任编辑来瑞
^上接第46页)
丁匕6 ^01^&1&81& ?10匕16瓜 11 ^0^&1 乂3匕68 0【^0^131 撕01^
乙
II 130—16打邑
^00116^6 0^ 5001010^77 ^032^01^ ^0X^31 ^11^6X8117,^0 只31 430079,〔^打技)^581^3^1: 5110619808,1^6 ^0681101 0^ 601^^1^81^ 18 ^1^^0^11^ 6116X11^ 1^6 ^0^68^10 ^0^^6^10 瓦01;^技1技81技 18 101 0117 技1
^0^110 乂仏界.11&,^01 技180 1^1沿68
技 8^601^1126^ ^1801^1116
^16^ 0^ ^0^110 ^^1068 ^^10^ 11^01^68 技11 ^0瓜技1 ’ 8 ^6^1^^ ^6^610^^611^ 5001^1 ^01^ 技8 技 ^61^11^ ^10^688101 10 8001^1 ^^1-^017,8^^^11117
11^01^6^ ^^106 8^001^ ^1^7 技 ^081^1^6 1016 11 1^6 ^100688 0^ 01^6X81^1^11^ ^10^0111^ 1^6 16^^112^1101 0『
601^^1^81^ 11 0匕1打技.^6^1^^116,8^0^7118 ^^6 18806 0^ 601^^1^81^ 1x0^ 1^6 ^6X8^60^1^6 0^ 8001^1 ^01^ 界111 ^技乂6 & ^16^1 ^081^1^6 1^^110^1101 01 1^6 ^6^610^^611 0^ 1^6 ^1801^1116^ ^6^ 评0扩过8: 601^^1^81^; ^0^^118^; 8001^1 ^01^; ^^1068
指导教师夏玉珍责任编辑江珊
@ 1994-2012 011111& ^0^(1611110 了011111&1 51601101110 ?111?118111112: 1101186.八 11 11^111;8 1^361^土 11 廿|3:7^^^丄11^^1161; 54
第二篇:“安乐死”伦理问题浅析
摘 要 中国对于安乐死的讨论已经有超过20年的时间,安乐死也越来越被我们的社会所接受。本文从安乐死的概念角度入手,讨论探析当今发达社会对于“安乐死”的理解和各个国家对于安乐死的法案整理与不同层度的推进,正确认识安乐死这种优化的死亡方式。
关键词 安乐死 合法化 定义与概念 伦理道德
作者简介:谢萌,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5-288-02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生存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其弊端。这些懊恼难题的出现在伴随高科技的进步变得可以让人们轻松应对,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对生命无限追求的奖赏,也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必经之路。但上帝很公平,再为你新开一扇窗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
一、“安乐死”的基本形式与不同意义
(一)基本形式
“安乐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善的死亡,这一出现于17世纪有着浓重感情色彩的词汇,自打出现就备受争议。不管是不是自己死亡或者他人死亡,也不管这种死亡是不是秉着病患自愿的原则。怎么样区分“安乐死”与“被安死”已成为一种惯例,被动安乐死是通过不予以患者治疗或者撤出其医疗设备而允许的死亡,而主动安乐死是有意引致死亡的行动的结果。所以常常使初视者误读其意,从而妄下结论。在学术中“安乐死”更是有很多意思,根据意义的不同分化出不同类型,这些所谓的区分显然不是那么清晰明。
(二)不同意义
对“安乐死”的理解因人而异,有相对广义的理解,也有人相对狭义的看待。人们认同它是因为认为“安乐死”属于一种个人权利,个体对自身的存活或者死亡有直接选择权利。虽然“安乐死”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依旧不是被太多人所接受,但我们已经在宠物身上看到“安乐死”的情况了。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元首希特勒曾筹划一个关于“安乐死”计划,意在用模糊的“安乐死”方式来杀害他认为没有用的人。一位收到过500份脑组织的神经病理学家描述:“在当时的德国,有关于这种惨绝人寰的屠杀包括其中的智力低下者、精神分裂患者、癫痫痴呆以及身体器官出现异常或者失调的病患„„实际上,那些所没有工作能力的人一概被认为是没有用的人被处以“安乐死”的方式杀害。”被谋害的人真正死亡原因在于他们是对于社会毫无价值可言的人,只有他们的死亡方式才可能被想到是相对“舒适”。快速的结束一个人的生命的方式只是过于简明扼要的表达了安乐死的定义,而完全忽视了在受此安乐的人的那些微妙的东西。这种对于安乐死的定义不得不说是一种违背了安乐对象的意愿,简单粗暴的认为安乐死是无痛的死亡方式。
另一个侧面则认为,如果我们实施安乐死的意图在于将一个正在受到病痛无休止折磨的病患的子网中获取经济利益,那么我们也算是在实施安乐死。可是事实上,如果我们的动机完全是出于我们个人利益的追求,那么安乐死真的还是安乐死?我想那样的安乐死完全等同于一场毫无争议的谋杀。
有关于安乐死的不同理解和认知我们不得不在对安乐死的描述和定义上绞尽脑汁的想象,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考虑,这些定义仍无法满足所需要的必要因素和实施条件,所以也不能算是对安乐死的准确定义。这些不同的理解都是如今社会对于安乐死的认识的一个阶段性符号,它们也都承载了不同时代对于安乐死定义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以及接纳程度的趋势。
二、安乐死在世界范围的合法化问题
目前为止,安乐死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是被众多国家视为不合法的一种医疗技术。因为它与我们目前所建立起的传统道德观念、医德价值、人道主义原则相违背。安乐死的合法化面对极大挑战。但还是有不少国家在面对安乐死的的出现后才用相对积极的态度去接纳它。荷兰作为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与其后的比利时、西班等国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通过了此法案后都制定了严苛的执行准则。安乐死虽在荷兰已经合法化,但安乐死依旧属犯罪。荷兰安乐死实施决意看来,不仅能发现在面对传统道德观念的约束下,人们面对对他人实施安乐死时,依旧心有余悸。真正明确安乐死,并且由案例法通行“安乐死”的国家却是日本。日本1976年首次举办“安乐死国际会议”,会中提到:应当尊重人“生的意义”和“庄严的死”,从而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条件地承认安乐死的国家,但目前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日本通过的安乐死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判断,病人已患不治之症且死亡已迫近。
(2)病人痛苦剧烈,且令人惨不忍睹。
(3)实行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减轻病人死亡前的痛苦。
(4)如果病人神智清醒,并能表达自己的意志,则需要本人的真诚委托或同意。
(5)原则上由医生执行,如果不能,必须有足够说服人的理由。
(6)实行的方法在伦理上是被认为是正当的。
在日本刑法规定,具备上述全部要求而夺去人生命的行为属于“正当行为”。为了消除病人肉体上的痛苦不得已而侵害生命的行为,可被认为相对于日本刑法规定的“紧急避难行为”。其依据是作为正当行为的违法性阻却和紧急避难的违法性阻却,即是通常构成违法的行为,由于特殊理由可不认作为违法。
安乐死合法化维护者认为,患者有自由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说他们如果有这样的意愿是可以让医生对他们的选择予以实现。作为一个人,我们连自己掌控自由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都丧失了,那我们真正拥有的权利有是什么呢?如果社会大众同意患者自由的选择用“安乐死”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如果在行使这个权利时这种选择有另外一个人来执行,会有怎样的有关于道德的缺陷呢?再如果一个人有权死亡,并且在权衡了继续活着的利与饱受痛苦之后已经达到了这样做的决定,那么请求另外一个人来帮助执行这种合法的选择有何不可?这样另外一个人又有什么不对? 对于支持者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结论既是出于一种慈悲之心,可它并不以同样的形式在自杀的场合出现。
三、中国文化中对于死亡的理解与阐述
谈到关于中国人怎么理解“安乐死”时,回望过往悠悠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文化根基和传统道德模式、思考行为方式准则的华夏文明。历史中我们知道秦始皇不辞辛劳想要得到仙丹以求自己能长生不老,我们推崇尊崇的是儒释道三教合一。这种文化底蕴塑造出我们对于生死观的理解是人们惧怕死亡和一种希望获得长生不老的心理。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是:“未知生,焉知死”。他认为我们活着,首先你得先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和活着该去做些什么,对于死亡这么一个极其抽象的问题不应该过多假设和猜想。实际上,孔子退而求其次避开了阐述关于生死和本体的意义这么一个问题。他更多的给出一个让我们能参悟出的理解发醒怎么积极地去活着,那也就是他所体悟的活在当下,活在今生。这是中国儒家对于生死的一种阐述和态度。
道家相对于儒家的生死观而言对于死亡更深刻,呈现出一种坦然的态度。道家的老子取表象之外为其立足点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解释他所宣崇的对于生死的态度。“安乐死”无非也是人类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一种自我选择的问题,其受到争议的是在选择这种死亡方式后所要面对的可能无法得到真实准确个人意愿的一个道德问题。相对前面两种派别佛家对于“安乐死”的态度就相对激进很多。佛家认为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在修行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苦难痛苦,即使是备受折磨的活着也是修行中一部分。面对“安乐死”这一种“优化”形式的死亡方式也是不予赞同的,佛家认为任何形式的杀生都是不善业。人活着的修行是一种轮回,痛苦的源头源自他过去所应承受业力,故必须自己承担。
四、当代国人对于“安乐死”的认知
面对迅猛发展的高科技全球化一体的世界格局,国人对死亡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安乐死作为一种现代的死亡方式也同样随着时代的大潮流不断演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逐渐对安乐死的认知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就中国国情来看,“安乐死”使得濒临死亡的病人得以解脱,减轻病人家庭经济与精神的双重负担,节省社会医疗卫生资源。它同样也是对病人的一种体贴和尊重。是他对自己生命的一种选择。
也有人认为安乐死是一种否定医学的消极态度,医学的存在就是救死扶伤,无力医治就不去医治,不利于医学的发展。相对我们目前也没有办法明确的界定什么是不治之症这一抽象定义。也许这一秒还是不治绝症下一秒就攻克难关。
五、结论
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牵挂与牵绊,这些是我们作为人所必然要面对的关于生死的问题。于安乐死我们不能过早言论孰是孰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部分,自然无法避开社会性,它不能跨越一个时代而孤立的讨论,它必然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密切在一起。当今的中国在踌躇满志的朝着前方光明的充满希望地方发展。
学者们也开始不断反思关于生命与哲学直接关系,以及安乐死是否对于我们社会与人起到积极作用。而法律上尽管还在研究,在其研究过程中也不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种种置疑和诽谤,但随着文明的进程,安乐死终将会被法律所承认。生命对于每一个拥有生命的生物而言都是如此珍贵,了解生命,体悟生命,感知生命,掌控生命。
第三篇:安乐死死亡社会学问题
安乐死合法化在我国暂不可行性分析
摘要:自1986年我国首例“安乐死”案发生以来,社会各界对“对安乐死”进行了深刻而激烈的讨论。面对不治之症,是选择痛苦的生还是尊严的死,每个人的态度和选择都不尽相同,安乐死合法化是否合理,在当今中国是否可行值得继续的探讨。
关键词:安乐死
生命价值
合法化
生命权
一、安乐死的概念
安乐死原意指在人类主观外力的作用下安然告别人世,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通常指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的状态下,为解除其精神和身体上的极度痛苦,在病人或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同意并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终结生命的过程。安乐死的对象应该是死亡已经开始的病人,其使命是完成一个没有或尽量减少痛苦的死亡形式,并赋予终极的死亡以尊严和安详。安乐死是一种优化的死亡状态,不是死亡方式,不是鼓励人们去死。
二、理想情况下的支持安乐死的原因 面对不治之症,绝症患者往往经历无数次和病魔斗争却不见好转,他们在痛苦中以及巨大的经济压力下维持着已经失去意义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安乐死无疑是种准确的选择,既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解脱,也减轻了家人的经济、人力负担。这样的安乐死不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而是对有意义的生命的更加尊重。人生的质量不仅表现在“生”,而且表现在“死”,即人生的全过程。人生最大的敌人不一定是死亡,而是不必要的一味的延长死亡的痛苦,平静安详的善终也提高了人的生命末端的质量。
三、安乐死合法化所面临的阻碍
仅从其的概念上来看,安乐死保证了生命的质量,维持了生命的尊严,对社会和家庭具有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无疑是绝症患者个人生命终结的正确选择。但从整个社会出发,安乐死合法化的过程必定是困难重重的。综合中国当前的国情,个人认为暂时是行不通的。
(一)、安乐死使人消极面对困难,且与传统生命道德相违背 安乐死是纵容人们消极面对生命的态度,这与中国传统道德像违背。在人类的传统文化里一直宣扬的一种勇敢面对挫折,战胜困难,永不畏惧的精神。安乐死的实施会使一些人失去面对痛苦和挫折的勇气,让人们养成以逃避问题,逃避困难的习惯,不利于社会的长期发展。我国传统道德认为“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可谓孝矣”。这些思想仍然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安乐死却是放弃对疾病的治疗甚至加速亲人的死亡,实施安乐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需要割舍亲情,这无疑是对传统家庭亲情发起的挑战。
(二)、安乐死与救死扶伤的医德之间的矛盾
安乐死会带来医生职业道德观念上的混乱和职责的困境。医者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而安乐死是终结人生命的行为,打破了这个道德规范,然而当医生面对无法治愈而又濒临死亡的患者,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备受病魔的折磨而袖手旁观又是不人道的。这使得医生在面对安乐死请求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很难做出选择。另外,如果医生是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对其实施了安乐死,这终止了病人的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帮助病人获得了解脱;但是如果医生不是从病人的立场出发,而是从实际功利的角度出发实施安乐死,这将对病人极其家属造成重大的伤害,等同于谋杀。
(三)、安乐死被非法利用,作为杀人的借口
还有,如果安乐死被不法分子利用,以此为借口去伤害他人生命,这将会造成社会的混乱。对于无选择能力的病人,我们很难判断其真实意愿,就算是有选择能力的病人,如果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也很难证明病人当时的真实意愿。如果亲属等的动机不纯,比如说由于财产问题,就很可能将一个求生的生命终结,将安乐死当作杀人的工具,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承认安乐死的合法化会给他人生命带来一种危机感,尤其是老弱病残群体,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
(四)、生命价值不能用经济价值来衡量 安乐死是对无价值生命的终结,绝症患者给其家人和社会带来的更多的是经济负担,继续用药物或手术维持生命是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从这点看,绝症患者是没有经济价值的,应该放弃。但是,生命的价值能否以经济价值来衡量?如果所有的事物都以经济价值来判定其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的话,社会上多的是没有存在意义的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是远不止其经济价值的,还有政治、文化、社会、伦理道德价值等,而对绝症患者生命的不放弃更多是因为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安乐死很可能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当一个人身患重病时,其亲属可能利用患者对家庭经济的关心间接的使他不得不选择安乐死,因此安乐死也使人们逃避抚养、照顾责任,也就是与传统的孝道相违背,如果情节严重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四、小结
当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医疗卫生体制不完善,人们的道德水平不够高,在现实情况下,我们很难判断一个重症患者的选择是否真的处于自愿,另外,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却又不能了解所有的病症,这使得对不治之症的认定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即使安乐死本身是一个进步的符合历史潮流的事物,在没有确立安乐死严格的标准,没有建立专门的具有资质的机构,以及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安乐死的合法化必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宜安
《西方生死学导论》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丹丹 《浅析安乐死在当前中国之不可行性》 法制与社会2012-04(中)
3.尹秀云 《文化冲突与价值碰撞:安乐死问题根源探究—兼及反思国内安乐死问题之讨论》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 年4 月第31 卷第4 期总第402 期
4安乐死:周德新 《经济与伦理的博弈》
5.李晨晨 《道德悖论视域内的安乐死问题》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 卷,第1 期,2012 年1 月
第四篇:安乐死的伦理问题
安乐死的伦理问题
——09111132
姚露艳
“安乐死源于希腊文的euthanasia,原意为无痛苦死亡,是一种特殊的死亡方式。现指有意引起一个人的死亡作为提供他(她)的医疗的一部分,有时也译为‘无痛苦致死术’。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可对安乐死做如下的解释:患不治之症的人在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患者和家属的合理要求下,经过医生鉴定认可,用人为的医学方法使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全过程”
通过上面的资料的学习,我们知道实施安乐死,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第一、这里适用的对象是伴有不堪忍受的痛苦折磨的濒死绝症病人。但并不不包括不可逆性的植物人、无脑儿及先天性重度痴呆儿。因为这些人没有不可忍受的痛苦,也非临近死亡的濒死病人,因此我个人认为是不能对他们适用安乐死。一个不可逆性的植物人、无脑儿或者先天性重度痴呆儿,虽然他们的生并不是正常人的生,但他们有不死的权利,他们属于较低级的意识,而且没有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主体意愿,没有清醒,恒常的状态。假如此时我们对不可逆性的植物人、无脑儿或者先天性重度痴呆儿实施安乐死,的到快乐解脱的不是患者本人,而是家庭或社会,那和谋杀并无差别。
第二、患者的痛苦包括了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这里因为痛苦是患者个人的自我感受,与人的主观精神有关。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肉体上痛苦不堪但精神上仍然保持乐观向上的人会提出安乐死的请求。我们也反对病人并无肉体的痛苦,只因精神苦闷而寻求轻生,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因此我觉得患者提出请求的基础须是肉体与精神都痛苦,两者缺一不可。
除以上两点外,我个人认为基于对生命神圣性的尊重,原则上除患者本人,其他任何人和单位都不能提出对濒死患者实施安乐死。因此,作为实施主体的医院绝对无权主动对病人采取安乐死,否则就属于谋杀。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当病人神志不清,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病人的近亲属(指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同胞兄弟姐妹)基于与病人的血亲关系,可以提出为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委托,并将该委托推定为病人本人的意思表示。同时,必须确信该近亲属的委托为真诚的委托,并仅仅是基于解除患者难忍痛苦之目的而无其它不良之企图。
我个人并不反对安乐死,安乐死不是对生命的处置,并不解决生死问题,它实质是对生命终结的处置行为,是对死亡方式进行优化的行为。它是死亡过程的文明化。安乐死并不是提倡早死,而是在生命已无法挽救的情况下,尊重病人的意愿,为其提供消除痛苦的医学服务。安乐死一方面可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因此要明确研究安乐死是人类的一种文明追求,是人类死亡的文明化,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想用强调的是必须体现患本人清醒的,恒常的自我意思,没有他人的不良企图,否者安乐死即带着面纱的谋杀。
第五篇: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老年人赡养问题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
会计0807 仲燕萍 2111008238
长期以来,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模式都是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至理名言沿袭至今,这也就决定了老人的赡养主要依靠子孙。然而在我们周围关于老年人赡养问题的纠纷仍然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样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问题存在原因分析
经过分析和总结,大致可以将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产生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人子女众多,相互推诿责任。
很多农村地区的老人子女众多,本以为可以“养儿防老”,却导致子女间相互推卸责任,自己无人过问。有的老人各个子女的家庭条件的差异导致了赡养纠纷。有的是因为子女之间在很多方面不合理地相互攀比,比如:老人对各家的照顾、小孩的照看、财产的分配等问题,认为父母厚此薄彼,对自己不公,从而给少承担或者不承担赡养义务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1、各子义务有差异,产生冲突致使老人最后无人赡养。
很多农村家庭子女众多,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经常为父母赡养问题相互攀比推卸责任,导致起老人无人赡养的结果。子女家庭状况、经济收入、文化、道德之间的差异,使得各个子女承担的义务有所不同,有些子女可能觉得不公平,从而产生了矛盾。有的子女则认为父母偏爱一方子女,私下给其关心照顾,认为自己吃了亏等等。
2、财产分配也是引起赡养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子女家庭,分家析产不均成了某些子女不赡养老人的借口。有一些子女由于父母在分家是没有给其期望的财产,便以父母偏心眼儿、分家不公为由拒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他们认为老人偏爱某一个子女,将财产赠给该子女,该子女就需要更多尽赡养义务,自己则可以少尽或不尽义务。
(二)法律意识淡薄及道德观念差
一些子女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对父母的赡养问题产生了很多误区,不明白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1、“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传统不良观念导致女儿不履行赡养义务。
在农村地区大多具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传统观念,无论父母子女还是社会舆论均认为出嫁女儿不用也不应赡养父母。更有甚者,认为女儿赡养老人是丢了儿子家的脸,故意陷儿子于不孝,从而两家之间产生矛盾。
2、“父母照顾了谁家,谁就应当赡养。”的错误观念使得某些子女不愿意履行赡养义务。如果父母在几个子女中处理不当或稍失公平,个别子女会以父母厚此薄彼为由拒绝赡养。有人说:“父母照顾了谁家,谁就应当赡养。”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不对自己照顾有加,自己便不用承担赡养义务。
3、子女夫妻之间矛盾 殃及老人
有些子女夫妻之间意见不合,关系不好,便迁怒老人。不给老人反吃、把老人赶出家门等等。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
社会工作者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为需要帮助的人群解决困难,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为了有效处理老年人赡养问题,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是必不可少。
对于该问题的介入,应该包括“个案评估、介入服务、宣传倡导”三个方面。
(一)个案评估
社工的评估主要包括:
1、案主(无人赡养的老人)的身体状况及经济状况,是否可以独立生活、如果不能,该如何处理、是否适合与子女同住、是否愿意住养老院等问题。
2、各子女的经济状况,是否有能力赡养老人、各子女经济状况差异如何、能对老人赡养做哪些事等。
3、社会支持系统,即案主在遭受子女拒绝时可以向哪些单位或个人求助、案主有什么朋友或亲人可以在短时期内提供必需的经济、居住或心理方面的援助、有没有哪些社会资源可以保障其目前或今后的生活、怎样申请法律援助等。
(二)介入服务
完成第一步评估之后,社工根据案主的情况,整合社会资源,进行适当的介入服务。针对无人赡养问题,社工可以进行如下的介入工作:首先,了解案主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原因。其次,走访案主各子女,针对其不赡养老人的原因对其劝说、解开其心结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试图说服其同意赡养老人。第三,召集案主的各个子女,共同讨论老人的赡养问题,看是否有可能在子女间达成协议。第四,如果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以找社区工作站寻求帮助或申请到相关的养老院居住,社工继续提供服务或转介到其他中心的社工进行服务跟进;最后,如有需要,可以协助有需要的案主申请法律援助,维护合法权益。
(三)宣传推广(社区服务)
老年人赡养问题的解决只靠社会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宣传。加大敬老孝道宣传力度,依法强化赡养责任,才能不断巩固家庭赡养。因此,社区应该加强敬老宣传,增强子女依法赡养和爱护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强化子女承担家庭赡养老人的责任意识。
社区可以通过黑板报、广播站、村民会议、巡回审理等方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村居民法律水平,大力倡导依法办事、合法表达诉求的法律文化;积极弘扬关爱老人长辈的传统文化,培养形成尊敬老人、谴责忤逆的舆论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还可以利用老年人的节日,评选尊老敬老模范户,对尊老敬老的家庭给予表彰奖励,在村民中树立敬老爱老模范。
同时,老年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导致一些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一是法制观念淡薄,观念陈旧。有的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更不懂得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多数不愿意诉诸法律,怕家丑外扬而忍气吞声。通过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使老年人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政策倡导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与现实情况越来越不适应的情况也愈发突出,该法在社会中的实施状况及暴露的问题主要有:
(一)对老年人的特有权利法律规定不明确,导致落实难。除了同一般人所共有的权利外,老年人还有其自身的特有权利。那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对于老年人来说,正是这些权益需要法律作出切实的、明确的保障。
(二)遗弃、虐待老人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法律保护不到位,打击力度不够。有赡养义务的子女相互攀比,推诿、拒养老人的事件屡见不鲜,有的老人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没有居所等问题也大量存在。同时,各级组织在抓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工作方面又缺乏具体措施和工作力度,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二)加大执行力度。
对极个别态度顽固、经反复协调仍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采取坚决果断的强制措施。执行过程中,实行快速、灵活、有效三原则,迅速强制执行,确保老人获得必要的供养;灵活运用多种执行手段,为老人提供有力的司法救济;高度重视强制执行的说服教育工作,明确法律责任,实现执行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倡农村子女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使农村老人减轻对子女的物质依赖程度。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将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对“低保”应该给予完善,因为农村家庭的收入比较难界定,造成评选的难度,是否评上“低保”,村委会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真正困难的家庭可以得到生活的保障。
综上所述,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作为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成因繁多而复杂,它的有效解决迫切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