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特征与模式优化

时间:2019-05-14 02:2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特征与模式优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特征与模式优化》。

第一篇:基层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特征与模式优化

【摘要】农户融资难题是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核心问题。基于连带责任、信息对称和相互监督为设计基础的农户联保贷款是当前农户融资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实际担保能力缺失、违约的羊群效应和违约成本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当前农户联保贷款规模下降、风险上升。本文通过logistic模型的农户联保贷款还款率影响因素分析得出,联保小组的信息传导效果、地区信用状况等是影响联保贷款不良率的显著因素,并以此提出有效提高联保贷款信贷质量、优化联保贷款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助联保 农村金融 信贷配给

农村信贷市场中,贷款人和农户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较高的交易成本,是导致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stiglitz,1990)。联保贷款即是为了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性而进行的金融创新,这种信贷模式的原理是以农户自愿组成的联保小组为依托,利用组员之间的长期互动、相互监督、自我选择等机制来提高信息发现能力,从而约束借款农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降低贷款人的信贷交易成本。很多学者认为,联保信贷对于改善农村及贫困地区的信贷配给现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具有积极作用(h.varian等)。我国自从2000年颁布《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以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诸多金融机构相继开展了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以此作为解决农户贷款难、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途径。然而,就实际的运行效果来看,农户联保信贷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有些地方联保农户贷款拖欠率高达10%~50%(杨峰,2011)。信贷质量不高、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成为制约联保信贷发展的障碍。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户联保信贷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特征

本文以j市辖内三家农联社农户联保贷款为研究样本,分析当前联保贷款的发展现状和风险特征。

(一)农户联保贷款规模下降

截止2014年6月末,三家农联社农户联保贷款余额18亿元,比年初减少0.6亿元,比2010年末减少2.1亿元;农户联保贷款占全部贷款26%,比年初下降4个百分点,比2010年末下降13个百分点;农户联保贷款5.8万户,比年初下降0.2万户,比2010年末下降0.3万户。

(二)农户联保贷款风险上升

2013年末和2014年6月末,j市三家农联社农户联保贷款综合不良率分别为7%和8.2%,分别高于同期平均贷款不良率1和1.3个百分点。2014年6月末,三家农联社农户联保不良贷款率分别为6.3%、7.1%和7.4%,分别高于同期平均不良贷款率0.2、1和1.4个百分点。

(三)联保体中贷款成员越多,不良贷款几率越高

2013年末和2014年6月末,三家农联社农户联保体中贷款成员占比25%以下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5%和6%;贷款成员占比25~50%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6.5%和6.8%;贷款成员占比50~75%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7%和8.1%;贷款成员占比75%以上的,不良贷款占比分别为7.1%和8.4%。呈现农户联保贷款不良贷款率随着联保体贷款成员占比增大而增加趋势。

(四)联保体规模越大,不良贷款几率越高

从三家农联社发放的联保体规模看,联保体规模在3~5人和5~10人的占主要比重,分别占全部联保贷款的76%和18%。2013年末和2014年6月末,三家农联社农户联保体规模3~5人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6.4%和6.8%;联保体规模5~10人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7.1%和8.1%;联保体规模10人以上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7.2%和8.4%。

二、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形成因素

(一)联保体缺乏实际担保能力

按照联保贷款产品设计,农户联保小组成员在法律上对小组内每个借款人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联保体成员必须具备相应条件:一是在同一个信用社服务辖区内的农民;二是家庭经济条件好,有保证担保能力;三是对每个成员的人品信用相互认可,有相互担保的意愿;四是有共同的资金需求。但在实际发放联保贷款中,真正符合联保体条件的比例较低。一旦发生贷款不能偿还时,其他联保体成员往往相互推诿,拒绝承担担保责任。

(二)联保贷款诉讼难度大

联保体规模越大,贷款诉讼涉及担保人越多,债权保全难度就越大。例如j市某县法庭受理该县信用社起诉的农户贷款案件,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向贷款人和担保人等100多人送达诉讼文书后,除少部分确实不能当面签收外,大量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逃避当面签收,实际签收率不到40%,严重影响案件审理进程。

(三)担保人责任难追究

目前,如果因某人出现不良贷款而追究其他成员的连带责任,不仅很难追究,而且影响其他联保成员贷款正常归还。j市某县农联社自2010年以来,累计诉讼农户(含担保人)300多户,金额1000余万元。其中诉讼担保人1000余户,是借款人的3倍多,通过追究担保人责任收回的贷款仅占30%左右。如j市某县信用社通过诉讼追究的65笔农户不良贷款,仅有9笔是担保人代借款人偿还。

(四)联保贷款违约出现羊群效应

联保体内一户不能按时偿还贷款,其他成员相互观望、攀比,认为别人不还自己也不还,出现不按时还贷的情况,造成不良贷款越积越多。如2011-2013年间辖内某乡镇信用社为煤贸商户发放贷款25笔,金额185万元,2013年底贷款到期;商户因经营不善而无法偿还贷款,仅有两笔28万元为正常贷款,其他均已形成不良。据统计,其中相当一部分属有钱不还、恶意欠贷。

三、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联保贷款还款率影响因素分析

(一)因素分析

1.联保小组规模。只有农户联保贷款才会在农户之间形成小组,也才会涉及到联保小组的规模,因此联保小组的规模是影响联保贷款的独特因素。随着联保小组规模的不断扩大小组成员间的横向监督成本会上升,当横向监督成本大于横向监督带来的收益时,小组成员就会放弃监督,这对于提供贷款的机构而言也是不利的。由于联保小组的同质性,可以认为联保小组的成员将会将贷款投入相同或相近的投资领域,因此投资的系统性风险会随着加入人数的提高而提高。若联保小组规模缩小,即小组成员数量减少。一方面,会加大代偿的负担;另一方面,随着小组成员的减少,当有人违约时,承担代偿责任的人也会减少,也就是说违约人得罪的人也在减少,因此其社会惩罚也将减少,相对的违约成本就会下降。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联保贷款小组规模对还款率影响是双向的也是复杂的。

2.小组成员户口所在地。在联保贷款中,户口所在地成为是否可以进行长期贷款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显然只有以本地为户口所在地的人才有可能进行循环式的联保贷款。另外,一个本地人在当地的社会资本通常要远远大于一个外地人在当地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就是说,当同样的违约发生时,本地人的社会惩罚要远远大于外地人,这同样有利于避免违约。本文选取了j市作为调研对象进行数据收集和深入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户由于失去了自己的耕种土地而流转到其他附近乡镇,这些农户尽管已经在附近乡镇生活了4~5年,却仍然很难和当地人形成联保小组。最终的结果是本地人和本地人形成联保小组,外地人和外地人形成联保小组。

3.地区信用史。地区的信用史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户联保贷款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地区普遍还款率比较低,那么也就是说当地人相对来说不重视自己的信用,因此他们在联保贷款违约时他们的社会惩罚很低,这将不利于他们按时还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地区信用史的好坏对联保贷款影响是显著的。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农户联保贷款作为近年来为支持农民致富而推出的重要措施,在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联保体缺乏实际担保能力、联保贷款诉讼难度大、担保人责任难追究以及联保贷款违约出现羊群效应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当前农户联保贷款规模下降、风险上升,并且已制约该项业务健康发展。

(一)增强农户的信用观念,增强信任因素

加快推进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建设,将其信用信息纳入到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中,形成长期、持续、稳定、规范信息积累和动态更新机制,提高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评定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采取贴近农村实际、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信用知识宣传,提高农户诚信守法意识。对于不讲诚信的恶意欠贷农户和不承担担保责任的农户,应在道义劝告的基础上,通过法律手段、借助地方政府行政力量保全和收回贷款。

(二)完善支农信贷产品设计,实现联保替代

引导银行业机构进一步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完善农户贷款品种设计。对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农产品的农户,可以考虑发放订单贷款;对信用社的一些长期客户,可以尝试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对有担保能力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考虑发放由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担保的农户贷款。

(三)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加大农户违约成本

督促农村信用社针对联保贷款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联保贷款管理,严格审查联保体成员的还款能力和担保能力,开展联保体成员法律责任教育,增强联保体对联保成员的约束力。对于形成的不良贷款,要在查清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违规放贷者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四)建立惩罚机制,强化连带责任的有效性

理论上,在联保制度模式中如果某位成员恶意违约,便会遭到其他小组成员的监督与谴责,从而促使其还款,降低金融风险。实际操作中单纯依靠道德观念与人际信任博弈形成对违约行为的制约与惩罚并不十分可靠。某些情况下,有力的社会性约束和惩罚机制往往更有效,对此可借鉴小额信贷领域广泛推行的小组基金、强制储蓄等办法。小组基金是在发放贷款时预先扣除的一定比例的贷款本金,是一种贷款保证金,若联保小组有违约现象出现,则用小组基金冲抵;强制储蓄指每次还款时贷款户都要被强制存入一定数额的存款,例如贷款总额的千分之一,以促使贷款户及时还款。

第二篇:生物教学-优化实验与实践教学模式

优化实验与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高级中学 高长运 710100 内容摘要:以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听、看,学生操作也多为验证性,几乎没有课外实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优化实验与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关键词:优化 实验与实践教学 提高 实验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我们的教育先行者通过摸索、探究、比较和总结,发现我们的教育有“重理论而轻实践”之嫌;而笔者作为生物教师,进行反思,发现这一点在生物实验与实践教学上表现尤为突出。黑格尔说过,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讲实验省时省力,演示实验成本低,验证性实验结果唯一无争论。当然之所以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长期延续,与我们的考查方式有关系。

但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的,当教师一人讲理论又演示实验时,学习的主体——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无怪乎在我们的学生中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了。针对于教师演示实验多学生动手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课外实验更少的情况,笔者有如下的建议,以期和各位同仁探讨。

一、演示实验转化为随堂实验的教学模式

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演示实验的基本方式是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展示生物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演示实验的目的是用简单的现象说明较深的知识,用直观现象引导抽象思维,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的理解知识,这样也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大多数教师将同样大小的萝卜条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中,一段时间后,清水中萝卜条硬挺,盐水中萝卜条软缩了。这个简单而熟悉的演示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了细胞能吸水和失水。但是该实验由于是教师演示,而学习的主体——学生反倒成了“旁观者”。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何况每个班人数若达五六十,坐在后排的同学也不一定能看清楚。因此我们把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同样是该实验,笔者在上课时提问学生“把萝卜条放在盐水中和清水中会有什么不同?”。将同学们带入一种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再让学生开始动手做实验,预测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萝卜条结果一样吗?给你量筒,怎样用现有的清水和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盐水,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并适当讨论。如果学生的实验结果有误差,师生共同分析原因,进而加深理解。这样就会使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由演示实验的观众转化为随堂实验的主体;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

做”。亲身的体验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随堂实验当然也存在一些弊端:在一张狭小的课桌上进行实验,仪器多、人多,容易带来仪器放置不规范及损失等问题,教师指导起来也很困难。此外还可能涉及一些安全问题,譬如教室的通风条件,灭火设施是否齐备,这都需要我们教师关注。所以在此之前一定要告诉学生如何安全放置、取用和操作仪器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告诫学生碰到危险不要慌张以及如何处理等问题。最好设立实验小组并选出小组长,这样就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作用,使实验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收到预期效果。

二、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模式

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笔者尝试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受教学条件所限很难找到合适草地,于是笔者有一个大胆举措并付诸实践,即以同桌为小组,每个小组发一张印有20cmX30cm黑框的纸,框内印有双子叶植株和单子叶植株若干,告诉学生帮老师数数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是多少,并把把实验数据交给老师。(本实验学生用的纸张一样,教师已经知道数据,因此师生数据差距越小,学生所使用的方法可信度越高。)学生一下子傻了眼:这么多啥时候能数完?当然也有学生开始看课本、查资料。三天后,笔者把实验报告发了下去,并当堂让多个小组报数据、叙述实验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出乎意料,学生的办法五花八门,而各有各的道理。比如有的小组采用原始方法——逐一计数;有的小组采用五点取样法;有的小组采用随机取样。面对此情景,笔者感慨万千,当即鼓励并及时测试,教学效果甚好。

通过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将“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这是学生分组实验而演示实验达不到的效果。当然学生分组实验难于管理,教学难度大,而且有些实验结果也有偶然性及不确定性,这对于授课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还有就是学生做实验没有多少经验,往往按部就班,因此缺乏理性认识,对此教师在实验之后进行及时点评,最好能观看有关的实验录像并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比如是否制定了记录实验数据的图表、传统习题的测试)。由于实验操作过程和结论的得出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可信度比较高。而与此同时学生也在实验中学会了如何合作,如何分享快乐,如何承受挫折。所谓 “教书育人”不正是这样吗?

三、验证实验转化为探究实验的教学模式

验证实验和探究实验在实验步骤、实验目的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验证性实验是在实验原理、步骤、目的都很明确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而探究性实验则是老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根据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设计

实验方案,结果不可知,这样更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然而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大多采用验证实验,高中突然转变为探究实验恐不易接受,因此我们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最后达到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法步骤、预测实验结果、评价实验等。

例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类和蛋白质”,课本上已经明确三者的所用的材料分别是苹果、花生和豆浆,学生一步一步做,只要操作规范,最后就可以得到预期的颜色反应。笔者在组织学生做本实验时,向学生提出“探究苹果、花生和豆浆中是否都含还原糖、脂类和蛋白质”。在原定材料的情况下,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验,最后进行交流并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确实得到提高。

四、“活动”“调查”等转化为课外实验的教学模式

教材中“活动”“调查”等很多,许多教师认为课时不够,就轻易的将实验压缩讲解或视而不见的现象,笔者认为许多实验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完全可以预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只需要让学生展示实验成果,进行相互评价,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常常这样做:首先确定实验名称,再将学生分好组,让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责任到每一个组员,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其次应该提供给学生一些合理必要的建议,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和建议去实验,效果将会更好。对实验成果比较好的小组及时表扬激励。

案例:在研究黄豆种子萌发时,提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将学生四人一组,给学生的建议是种子需要完整性吗?需要水、温度、氧气、阳光吗?学生通过课外动手做实验,相互评价,一致结论:种子胚不完整也能萌发,需要水、温度、氧气(笔者概括为WTO),不需要阳光。学生通过交流印象很深,并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以上只是笔者在实验和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感悟,还在尝试其它的模式。笔者坚信通过各位同仁不懈的努力,实验与实践教学将会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实验能力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罗益群.对“生物组织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一些探究[J].中学生物学,2008,24(9):35-36 [2]唐红梅.几个生物实验的简易做法[J].中学生物教学,2010,26(7),42 [3]罗平曹正华.胚不完整的种子能否萌发的小实验[J].生物学教学,2010,35(8),62 [4]孙茂雪。探究性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放”与“收”[J].生物学教学,2010,35

(11),50-52 3

第三篇: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刘俊

发布时间:2009-06-09

摘 要:江苏是全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和模式,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首先从分析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入手,对江苏城市化的阶段进行了探讨;随后分析了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炼出江苏城市化发展的五类基本模式,并指出以大都市带为核心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是江苏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城市化历程,特征,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市化稳步推进,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每年有200万左右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均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目前,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0%以上,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正在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推进。加强对人口城市化发展历程、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性分析,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实现地区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江苏的城市化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80年代造镇,90年代造城”。自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正常的、快速的发展阶段。江苏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分散稳定推进阶段(1978年至1989年)。这期间,全省形成了“小城镇、大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城市化的推进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第二阶段:以小城镇和开发区为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增长阶段(1990年至1997年)。这期间,一方面全省省辖市(地级

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

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江苏主动呼应浦东开发开放,兴起了一股开发区建设热潮,一批有生命力的开发区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成为城市拓展的新城区。

第三阶段:以大中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集约发展阶段(1998~2007年)。这一阶段,城市化进程主要源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主要动力。江苏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056.23万人,年均增加199.31万人,增长79.28%,年均增长8.8%,城镇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53.2%,上升近2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41个百分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二、江苏城市化进程呈现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自觉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既敢于创新突破,又勇于否定自我,不断探索完善符合自身实际、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总体来看,江苏30年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体系呈现合理发展的态势

首先,江苏注重发挥城市整体功效,市、镇布局和结构更趋合理。从上个世纪80年代重视小城镇建设,已经转到更加注重发挥城市的聚集、辐射功效,强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市、镇布局和结构更趋合理。从近期的态势看,由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城市化从以乡镇企业为主要动力转向外向型经济等多元推动的动力机制,逐渐走上一条“聚集型”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渐显现。1990~2000年,在城镇人口增加1倍的前提下,市人口增长0.8倍,镇人口增长1.8倍,镇人口增长明显快于市人口,小城镇的促进作用大于城市。而在2000~2005年,在城镇人口增长24.1%的前提下,市人口增长21.7%,镇人口增长28.1%,市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且促进作用大大增强。2005年,市、镇个数分别为40个、1077个,市、镇人口结构比为60:40。

其次,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各种城市结构日趋完善。经过30年的努力,江苏初步形成了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与产业布局相呼应的,以南京、苏锡常、徐州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江苏城市规模结构仍存在着不合理性,若与城市规模结构比较合理的日本相比较,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个数比重和结构比重明显偏高,中小城市发展不足,还需进一步增加。

第三,江苏城市化突出了“三圈五轴”,合理调整了行政区划。根据规划要求,江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在于南京、苏锡常和徐州3个都市圈的建设,构筑“三圈五轴”的城镇空间结构框架。以大都市为核心都市圈的建设,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扩展了城市集聚发展空间,城镇规模构成不断优化,人口集聚速度逐步提高。

(二)城市化进程有明显的转折迹象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城市化历程中有过三次重要的转折。

第一次转折出现在1979年,城镇人口增长规模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城乡人口增长出现了互换的格局。以此为起点,江苏城市化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阶段。始于上世纪70年代,江苏城乡推行了旨在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口增长的规模出现明显减少,但是增长的量仍然高于城镇。1979年,作为重要分界点的年份,城镇人口增加了74万人,乡村人口反而减少了15万人,城市化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重要转折。此后,全省大多数年份的城镇人口增长规模均高于乡村人口的增长,有些年份乡村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在总人口的增长中城镇人口增长所占比重大大提高。

第二次转折出现在1997年,城镇人口增长绝对规模首次超过总人口,乡村人口由增长转为下降。以此为转折点,江苏城市化由加速增长阶段转为高速增长阶段。1997年,在总人口增加38万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增加196万,乡村人口则相应地减少157万,城镇人口增长绝对规模首次超过总人口增长绝对规模,乡村人口绝对规模由增长转为下降,城市化出现了第二个重要转折。此后的年份,乡村人口绝对量持续下降,如1998~2000年,在总人口分别增加35万、30万、114万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分别增加125万、262、516万,乡村人口则相应地分别减少91万、231万、402万。这意味着,乡村人口进人城镇的规模大于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的规模,工业化进程中非农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化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并真正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第三次转折出现在2005年,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达到50.5%。这表明,随着乡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镇,城镇人口的绝对量超过乡村人口,整个地区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这是城市化出现的第三个重要转折,是江苏初步进入城市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起点。今后,尽管城市化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是,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要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推进速度。

三、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农村工业化——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

江苏在全国小城镇起步可能是最早的。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江苏苏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模式的主动力因子是乡村工业化,发展主体是广大的小城镇。30年的实践证明,以农村工业化带动特色小城镇发展,促进大量农民就地城市化,是江苏苏南乡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城市化模式的丰富和创新。

近年来,这种模式又有了新发展,内向集聚取代外向扩张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方向。苏南地区的小城镇开始以产业的适当集中为手段,以特色化、专业化为目标,努力实现局部规模经济。核心是中小企业群落和专业市场,由于有的地区以企业群落为主,有些地方则市场先行,所以实现形式又可细分为:(1)市场群落→商业城镇→城镇网络;(2)企业群落→企业城镇→城镇网络;(3)市场群落+企业群落→工贸结合性城镇→城镇网络。由于“依托产业建市场,发展市场兴产业”,市场与企业协同互动发展,已被证明是城市化的良性发展道路,因此前两种实现形式最终往往会进化为更加高级的第三种形式。

(二)外资驱动——开发区载体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外资已经成为推动江苏城市化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形成以开发区为载体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开发区先进的产业结构、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对于吸引城市人口和外来高层次人才有着显著效果;大多处于城乡交界处的地理位置和所辖地区行政建制的宽泛性,又使得开发区对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有着巨大的包容力。

这种城市化的模式的特点是:(1)由于外资的注入也伴随着国际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观念的引进,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层次;(2)缓解了乡镇企业发展乏力带来的城市化动力不足问题,后续成为乡村城市化的主动力;(3)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盘投资,提升了当地城市化的质量;(4)是当地小城镇向中小城市发展的跳板,是1990年代江苏苏南地区中小城市大量涌现的主要力量。

(三)大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发展模式

2007年江苏省人均GDP3.39万元,市区人口密度为743人/平方公里,城市内部空间紧张也给郊区化带来了动力。因而江苏必然会超越中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而率先跨入郊区化的阶段,事实上江苏众多城市的郊区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现代郊区化的形成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从城市核心向外自然扩张;另一种是通过整个郊区新城自上而下从城市中心向外有规划的扩张。这两种形态在江苏都出现了,表现为以下两种不同的郊区化模式。

1、人口和商业郊区化一商住共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江苏省内的大中城市的向心集聚导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居住质量和环境恶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城市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房地产开发商便加速在地价相对低廉的郊区投资建造大型住宅小区,以满足日益富裕起来的,拥有私人交通工具的中产阶级对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周一星等,2000)。人口向近郊迁移往往是城市郊区化的先导,因此在刚跨入郊区化门槛的江苏,这种模式发育得比较完全。鉴于商住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把这种模式概括为“人口和商业郊区化一商住共生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2、中心城市职能分散一卫星城镇城市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区地价上涨及工厂和住宅交错混杂而带来的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迫使大多数传统制造业向地价更便宜的郊区工业迁建或扩建。接近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郊区、更能满足采用流水作业、需要大面积单层厂房的大型现代化工厂的需要。而大型工业企业在郊区的集中,又带动了与之相关联的中小企业的郊迁。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功能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是控制大城市无序扩张较为理想的选择。

就江苏的实践来说,它与上述人口和商业郊区化模式相比表现为如下差异点:(1)是工业郊区化的产物,因而要求离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2)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控制和扶持;(3)对郊县经济和城市化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四)要素流动——异地城市化发展模式

经过30年的发展,由于发展条件、发展机遇和发展思路的差异,内部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依然存在,地区之间也出现了分化。整体而言,江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远又高于其它地区,在城乡二元体制不断被打破,区域交流日趋频繁的情况下,异地城市化模式应运而生。

农村人口跨地区流动而集聚在异地城镇务工、经商,形成了异地城市化模式,它既改善了人口的空间布局,又优化了城镇要素的配置。目前进城的民工具有城乡两栖、流动就业的特点,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或将要在城市安家落户。大多数没能留下来的一般也不会再回到第一产业,而会利用已有的原始资本积累和技能在家乡城镇居家就业、创业。他们将为当地小城镇发展注入活力,促进当地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尽管这种城市化模式建立在人口流动基础上,实现方式较为间接,却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化模式。

由于城市居住和生活成本较高,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不完善,城市就业风险较大等是制约农村人口进入异地城镇的主要因素(王雅莉,2002)。另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目前有1亿以上农民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的形式存在与城市中,形成城市中的边缘群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大城市导向型城市化的上要途径,也是国外实现城市化的基本模式,但是受制于我国长期抑制大城市发展,控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取向,它在国内的表现形式比较特别,潜力也未完全发挥。

(五)大都市带——江苏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

21世纪后,江苏城市化发展将主要以大都市带的形式出现,因为:(1)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和南京为两翼的大都市带已初步显现。沿沪宁和沪杭方向各级城市密布,沿线工厂和建筑物基本练成一片,形成了类似美国南部洛杉矶城那样联系精密但布局分散的城市带;(2)作为都市经济圈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郊区城市化进程已经展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正逐步推进;(3)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都市带的建立,有利于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提高江苏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是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的重要空间整合模式,将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是上述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完美融合。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摘 要】为小学生开设语文课程是为了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了当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对此,教师需要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与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 创新

教育在改革,教学理念的革新也在不断的深入人心,教育教学的方法也在与时俱进,课堂教学地模式也必须革故鼎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地指出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据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地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与课堂教学模式,对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优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文化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会依据学生的年龄及相关语文课程的特点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这套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显著地提升,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把握。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刻板、生硬、千篇一律的套路教学模式,在面对新时代不拘束于传统束缚的小学生时,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当今的小学生,思维比较灵活、跳跃,且学习的精力充沛。以教师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语文课是极其无聊乏味的,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比较低。对此,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小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欲望,才能让他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全神贯注地学习,进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会有新鲜感,也能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的要点

(一)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采用的是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只是坐在下面被动地听讲,缺少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差,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就让学生的思想注意力不集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发散,阻碍了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情景是优化教学方法的好手段,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中的图片、动画或者声音来进行情境创设。小学生们会很快地被这些丰富的内容所吸引,进而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除此之外,创设情景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小组竞争情境、角色模拟情境等,都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其次,在优化教学方法中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相?P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来分析解决的方法。相比于听,小学生们对自己亲身实践的事物的理解与记忆的程度会更加深刻。

(二)优化思维训练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学生思维是跟着老师的教学思维来思考的,其思维的活跃程度较低。教师在讲课时需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学习能力,因此对于学习程度稍好的同学而言,其思维的活跃度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对于学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重视其基础能力的学习,进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在新的教学方法中,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小学生的思维一般来说是非常活跃的,但是由于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成熟,其思维在运转时会经常出现逻辑混乱的局面。因此,对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的思维训练,能够使其思考问题时的思维更加的富有逻辑性。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后,利于培养他们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能力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只需要通过耳朵听老师讲解的内容,并进行记忆就可以了。这种模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有关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仅凭着听课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小学生的其他感官没有得到有效地刺激,因而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致使课堂学习的效果较差。

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与创新,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能力而言,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的教学内容,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眼睛去进行观察,耳朵去聆听,大脑去思考以及嘴巴去交流,同时培养与提升相关能力。除此之外,对于教师布置的探索任务,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惊奇地发现当自己拥有探索的主动权后,自己会摇身一变成为策划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者,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交际、逻辑能力均能得到提升。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不仅能够培养、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方法

(一)结合信息技术,实施翻转课堂教育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翻转课堂教育。翻转课堂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教学过程予以改变,使教学的实质性内容在适时的地方得以呈现。

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可以通过制作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将相关的语文知识通过视频传递给学生。教师的教学视频可以是自己或是其他老师录制的,也可以直接从网上选择优秀的视频资源并对其进行补充等。因此,内容的选择上必选明确其教学目标。

通过翻转课堂可以为小学生营造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作业能够对自己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相关的知识结构网络,进而提升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时,老师不再站在讲台上,而是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学生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交流,能够真正地融入学习中。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课堂参与的能力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能起到有益的助推作用。

(二)加强课堂交流,重视团体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学习具有多元目标,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增强其主体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等。新型的教学模式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小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相关的认知水平。让每一个学生不仅学会课堂教学的知识,还增强其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学生们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同时还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优势,进而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其合作学习的精神与能力。

(三)引导课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光是在课堂中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任务完成后,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后去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除了家庭作业,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强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查找资料,完成作业。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就对这项任务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学生就会对这个课后实践产生相应的学习兴趣,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增,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求知欲大增,进而就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与水平,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研究活动,小学教师应该依照小学生的特点及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制定出与之相符的教学计划与模式。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改善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等。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兴超.以读促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377.[2]吴丽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2(2):60.[3]赵志刚.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J].现代阅读,2013(2):204.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加人性化,更有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小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129-01

传统的教学模式崇尚教师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仅仅是把自己所理解的文本大意表达给学生,小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并不能及时的理解和把握课文的意思。而且基于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威严的形象,即使不理解不明白也不敢追问,从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课堂知识学习变得趣味生动,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迅速掌握课堂知识,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对语文的学习充满兴趣。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1.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教师主要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人物,新课程的改革需要的是新型的教师。他们已经逐渐变成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管理者,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新型教师应该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中去,将心比心,用感情来赢得学生的感情,与学生们一起交流、活动,并且同学生们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个性的课堂学习氛围。只要教师们能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一定程度的从知识输出者转化成为学习者,变成可以和学生并肩学习的探究者,并在共同探究过程中共同地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和学生一起成长,与新的课程变动一同成长。总而言之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更有效率地适应全新的语文课程的教学。

2.加强教师情感投入,注重师生感情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仅限于课堂上对问题的问答,教师更多的关注点是在对知识的讲解以及题目的训练上。小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相比之下小学语文更具有情感上的魅力,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得他们对语文知识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且在情感上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知识讲解上加强感情投入,可以在课堂阅读时可以通过音调的高低来增加一些感情色彩等。

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创新并探索新的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个体生来有差异,小学生在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上也各不相同,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也应该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通过一些视频、图片的展示,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形象化,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创新理答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

有效的理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传统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理答,仅仅是单纯的对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给以对或者错的评价,不含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大大打消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决定着小学语文课堂理答应该是充满感情,富有浓郁的艺术色彩。小学生正处于对情感的敏感期,对教师的鼓励充满着期待,有效的理答能在小学生心中激起无限的水花,使得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充满激情和兴趣。对小学生来讲,教师有效的理答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寻找有效的课堂理答方式,提高理答的多样性,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通过多样性的理答,拓宽学生的视角,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5.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素质,有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小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对外界事物的形象思维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素质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已不适应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其教学模式以及素质有待改进和提高。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更新教学理念,一切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新事物,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并力求教学手段的创新。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1.要创新语文课堂。一般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实施创新的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语文的教学中,只要时时刻刻将创新的手段融入到课堂之中,课堂才能充满创新的活力。教师要会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各种教学情境。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引导学生们排除学习障碍,标新立异的寻求新的教学模式。

2.构建一个师生可以互动的语文教学课堂。这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挑战,新的课堂模式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有对话交流,从而构建一个互动课堂。这种形式的互动不但能够凸显出学生是主体的地位,同时也可以培育出一批新型的教师。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语文课堂要有整体的树立语文教学的概念。此外还要注重培养有活力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来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老师们也要擅长于激发他们的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方法等方面,让学生们可以始终保持一个愉悦的学习心态。

3.构建一个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氛围也是很重要的。新的课程模式带给我们一个不但有效而且高效率的课堂。如果要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其中就必须首先确定属于现代学生的学生观念,除此之外教师们还要真正的发挥他们的主导力量,教师们也要把属于学生的主动权还给他们,从而让学生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要学着自主去学习思考并且学会探索研究,慢慢养成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必要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老师要把握同学们的学习心理状况,时常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他们始终保持快乐积极的心理状态。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应准确掌握小学生的特点与思维方式,制订出符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培养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时常与学生保持交流和互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要一味地批评,而应采取鼓励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与动力,从而激发其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切实为学生考虑,才能避免又一次走入程序化、机械化的教学误区,并将小学语文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下载基层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特征与模式优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农户联保贷款的风险特征与模式优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特征、模式与功能

    博士论坛 论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特征、模式与功能 华桂宏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7)摘要: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仍处于初始阶段它具有从联合到合作的......

    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论文(范文大全)

    [摘要]有关创造性30余年的研究是基于“中国缺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学生学习成绩好却创造性差”和“李约瑟悖论”三个困惑和思考,以思维品质为切入点进行的。创造性的实质......

    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现与模式探讨2010

    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现与模式探讨2010-07-01 09:43:00| 分类: 教学论文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

    当前基层信访工作的实践模式与创新

    当前基层信访工作的实践模式与创新 基层是信访工作的重心和关键,对于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央5号文件和《信......

    基层团组织设置模式与创新调查问卷

    基层团组织设置模式与创新调查问卷(社区团干部填写)沂南县(区) 界湖街道街道(乡镇) 德胜社区姓名 李杰该调查旨在摸清全市基层团组织设置的相关情况,发现、总结和提炼基层团组织建......

    论饭店基层员工福利制度的完善与优化

    论饭店基层员工福利制度的完善与优化[摘 要] 基层员工是饭店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其工作态度直接决定饭店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基层员工福利是现代饭店薪酬体系的重要组......

    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现与模式探讨_语文论文

    一、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是改革,改革才是教育的根本出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随着科学技......

    优化基层纳税服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合集五篇)

    优化基层纳税服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访问次数: 2 发布日期:2015-01-13 16:22:36 字体:【大 中 小】 陈 斌 雷源芳 〔内容摘要〕 针对基层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