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论文(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11:4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论文》。

第一篇: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论文

[摘要]有关创造性30余年的研究是基于“中国缺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学生学习成绩好却创造性差”和“李约瑟悖论”三个困惑和思考,以思维品质为切入点进行的。创造性的实质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其研究在历史上共经历了五个阶段。从这一实质出发,创造性人才可视为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前者具有五个特点,而后者是一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整个研究的重点部分。有关创造性的研究认为,要在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重视学习策略等创造性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让学校的三种群体产生出五种教育效能的创造性教育,进而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型人才。

[关键词]创造性;创造性人才;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

创新(innovation)和创造性或创造力(creativ-ity)在心理学界被视为同义语。自1978年以来30余年,笔者一直致力于对创新或创造性的研究。

一、困惑与思考

笔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缘起于自己的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为什么中国人或中国公民没有得过诺贝尔奖?因为现在国际上公认的创造性的主要指标就是诺贝尔奖。笔者曾经看过美国的有关资料说,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民族是犹太人与华人。可是,犹太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人数是我们华人的28倍!当然,这里的华人主要是外籍的华人。这就构成笔者的第一个困惑,结论是“高智商并不等于高创造”。困惑二,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却缺乏创造力?有大量事实证明,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的大奖也不少。有人说,我们小学的教育质量比欧美国家强,中学的教育质量,尤其是学生的知识面也比欧美国家的学生强。可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水平就跟人家打个平手;到研究生教育以后,欧美国家的学生在创造性方面有后劲,而我们的学生却往往缺乏后劲。这就构成笔者的第二个困惑,结论是“高知识并不等于高创造”。困惑三,如何解决“李约瑟悖论”?李约瑟是研究东方文化,特别是东方科技的一位重要专家。他在评价中国人时,说了许多好话,但是他也谈到了“东方科技的没落”。他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但是,现在的科学,像量子理论、相对论、信息理论、集成电路、多媒体、电脑等哪个是你中国人发明的呢?这种悖论如何解决?这就构成笔者的第三个困惑。

为此,笔者作了三点思考。思考一,我们“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缺乏创造性人才是关键问题所在。因此,必须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人才。思考二,检讨一下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也可以用“失衡”两个字来表示。这种教育失衡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因此,从教育创新人手,注重创新人才培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考三,实行创新教育或教育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将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命运。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或创造性人才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2月发表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指令,不仅具体制定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针,而且指明了我们创新或创造性研究的方向。

我们对于创造性的研究是以思维品质的研究为切入点,思维品质中就有—个创造性,或叫独创性,这使笔者对创造性有了一系列的研究。笔者和自己的团队围绕着这个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在这过程中,笔者的弟子董奇是团队的杰出代表,他结合自己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在笔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创造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后来在笔者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本“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中,他写了《儿童创造性的发展》一书。20世纪80-90年代他围绕创造性问题发表了许多文章。在这个基础上,2003年笔者领衔自己的研究团队才敢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

二、探索创造性的实质

自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国外学者对创造性有三种定义:一是强调过程,二是强调产品,三是强调个性。哪一种定义对呢?笔者认为这三种定义全对,只不过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论述问题罢了。因此,笔者综合这些观点,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个定义既指创造或创新的过程,又指创造或创新的产品,也指创造或创新的个性特征。定义的前半部分“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什么什么来”,这当然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产生出什么来呢?“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来。但笔者并没有把种属关系定在产品上,而把种属关系落到“智力品质”上,界定创造性是一种个性差异或人格差异。所以,笔者重视过程、产品与个性这三个问题。

今天中国心理学界或有人在谈到创造性定义的时候,不少人采用了这个定义。有人加了注解,说林某人这样说的。可有人却说“心理学一般认为”。于是,有些学生就对笔者说:“林老师,您80年代初提出的定义人家只加‘一般认为’,还有著作权所有吗?”笔者听了以后反而很高兴,因为笔者自己的定义或自己的观点,被整个学术界或心理学界所接受,已作为“一般性”的观点,这对笔者来讲是一种幸运。

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呢?笔者提出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者对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而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颖的层次和交接点”。它的因果关系呢?概括性越高,则创造性越突出;知识系统性越强,则创造性越突出;减缩性越大,则创造性越突出;迁移性越灵活,则创造性越突出;注意性(灵感的基础)越集中。则创造性越突出。

三、创造性心理的研究简史

要研究任何一门学问,必须了解其研究史。围绕创造性研究,国际心理学界走过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约1869~1907年):1869年,英国心理学家、进化论提出者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F.Gahon)出版了《遗传与天才》一书,公布了他所研究的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这是国际上最早对“创造性”进行研究的系统文献。高尔顿的书出版后,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兴趣,此后,陆续发表了不少理论文章。在这一阶段,出版或发表的文献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对“创造性”的“先天”与“后天”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辩论,但该阶段没有实验研究。

第二个阶段(约1908~1930年):心理学家把创造性心理学划入“人格心理学”中,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1908年,弗洛伊德(S.Freud)出版了《涛人与白日梦》一书,介绍了他及助手对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等的研究,把想象性作品比作白日梦。此时,一些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创造性思维,如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J.Wallas)1926年出版了?《思维的艺术》。他在该书里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准备、酝酿、启发、检验)的著名理论,至今仍为大家采用。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传记、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

第三个阶段(约1931~1950年):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创造性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代表著作有1931年美国心理学家克劳福德(R.P.Clauforde)出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1945年德,国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维特墨(M.Weitheimer)出版的《创造性思维》等。特别是维特墨,他的著作来源于其社会调查和大量的实验研究,可以说达到了“顶天立地”的程度,“顶天”者,他研究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思维特征;“立地”者,他联系中小学教学,提出诸如“6根火柴棍,怎样搭成4个三角形”的问题。

第四个阶段(约1950~1970年):以吉尔福特(J.P.Guilford)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年会的讲演为起点。他演讲的题目是“创造性”,指出了以前美国对创造力研究太少,号召必须加强创造力的研究。这一时期的根本原因在于综合国力竞争,尤其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成为刺激美国加强创造性研究的一个动力。于此,美国人意识到其科技和军事优势受到威胁,应急起直追,改变美国的科技状态。其途径就是大力开展对创造性问题的研究和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吉尔福特等人还设计了一些创造性思维的量表,影响很大。

第五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30余年):创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提到各国的教育议程上。创造性教育(creative education)和创造性学习(creative learnining)都是20世纪70年代后的产物,至80年代后完善。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美国于1986年成立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1989年发表了题为“美国人应有的科学素养”的报告(中文译本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这个报告是为科学教育改革“2061计划”服务的。2061年,是1989年后重见哈雷彗星的年份,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着眼国民素质,实行全面改革,其目的是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这是一份美国培养和造就高创造性人才的宣言,它对我国青少年的创造性能力培养不无借鉴意义。

四、创造性人才构成的心理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着重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不能简单地讲创造性思维天赋,重要的是看后天培养的结果;不要把创造性仅仅局限于智育,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整体。

关于创造性思维,笔者提出有五个特点: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活动基础;思维加想象的内容;有“灵感”表现;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统一;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这里涉及一个发散思维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和他的学生认为,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它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而笔者认为这不够,所以加了前面四条。除此以外,笔者对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关系也不同意吉尔福特的观点。他把发散思维捧上天,认为在教育中辐合思维一钱不值。笔者则认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是辩证的统一。辐合思维的实质是一题求一解,而发散思维的实质是一题求多解。一题求一解是一题求多解的基础,一题求多解是一题求一解的发展。当一个人有了多解以后还要去求最佳解,又回到辐合,两者结合才是创造性的思维。

创造性的人格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吉尔福特提出8条,斯腾伯格提出7条。而笔者非常强调斯腾伯格其人。小学和初中阶段斯腾伯格的智商都不及格。到高中的时候,不知哪位“快嘴”暴露了斯腾伯格智商偏低的事实,在同学中间传播:“我们跟白痴一起上学。”斯腾伯格非常气愤,但正是这种压力增强了他学习好将来定有出息的动力。这就是一种创造性人格的体现。他问老师:“哪门学问研究智商?”老师告诉他:“心理学。”斯腾伯格就发誓要学好心理学,他说这辈子如果成功了,他就把自己将来有关智力的理论命名为“成功智力”。高中毕业,他以优异成绩考上耶鲁大学。耶鲁太美了,他想:“如果能在耶鲁工作该多好!”可惜,美国的学制不提倡近亲繁殖,提倡的是插花式的发展,任何一个学校的博士研究生都很难留校,除非提了正教授再回来,或者成为美国著名的专家再回来。斯腾伯格又问老师:“在美国,心理学排名第一的是哪个学校?”老师告诉他:“斯坦福。”于是,斯腾伯格决心考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果然考上后,他师从元认知的提出者弗拉维尔(J.H.Flaveu)。在斯坦福大学,他只用了3年就拿下了硕士加博士学位,而在美国拿一个硕士加博士学位一般得要5~6年或5~8年。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耶鲁大学,成为一名心理学教师。一般从博士学位获得者到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要经过3×5=15年,可是斯腾伯格仅用了5年时间就成为正教授。现在,他成为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当代美国认知或智力心理学的权威人物,他果真把自己的智力理论称为“成功智力”。他用自己的事实说明了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性,笔者非常敬佩他这一点。

中国民间有两句话,一句为“勤奋即天才”,另一句是“笨鸟先飞”,很有道理。它们讲的是创造性人格的作用。笔者认为,创造性人格应该包括五个特点:第一,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第二,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四个品质——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第三,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性,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等需要的表现形态;第四,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合作、自信以及动力特征;第五,良好的习惯。

五、深入系统研究创造性人才

2003年,笔者主持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笔者和自己的团队从8个方面对创造性人才进行了心理学研究:创造性的理论研究(石中英等人);创新拔尖人才效标群体的研究(金盛华等人);创造性量表的研制(沃建中等人);青少年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申继亮等人);创造性学生培养的研究(陈英和等人);创造性与心理健康研究(俞国良等人);信息技术与创造性的培养研究(何克抗等人);创造性的脑机制研究(邹泓等人)。

除了“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课题以外,笔者还要简单地介绍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三个问题。

创造性学习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提倡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来自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等特征。

创造性教育是指创造性学校中由创造性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的过程。它是学校的三种群体产生出五种教育效能的一种教育。三种群体是校长为首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这里的学生既指大学生,也指基础教育的学生。五种效能是:创造性校长创造出创造性的管理;由创造性管理创造出学校的创造性环境;在校长的带动下建设一支创造性的教师队伍;由创造性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由这种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笔者和自己的团队研究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结论是:人人都有创造性,创造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性教育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教育观念。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笔者提出要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型人才。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与亚太地区早期教育研讨会”和美国苹果公司召开的学术会议提出,“T”这一“横”代表知识面的宽度,这一“竖”代表知识面的深度。基于此,笔者在1999年山东师范大学召开的中英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T”这一“横”代表西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这一“竖”代表东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突出学贯东西,培养创造性人才。

西方教育的出发点就是要培养适应性人才,把创造力像一条红线或主线似的贯穿到教育之中,它强调的是知识面的宽度、学生的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而东方的教育模式以培养逻辑思维为出发点,强调的是知识的深度,采用的方式是重视读书、统一的规范和集体主义。哪个模式更好一点呢?笔者认为这两种模式都好,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有人批评我们东方的教育模式,可是我们东方人到美国、到欧洲去留学的过程中,逻辑思维强的学科,像数学、计算机都被我们的学生占领了。当然,东方教育模式也有弱点,“坐好了,把手背到背后去!”这太强调规范了。除了提高肺活量,还有什么好处呢?在我们的学校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对学生的独立性培养不够,从而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笔者提倡应该扬长避短、互相吸收,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型人才。这是笔者倡导的一个教育目标,也是创造性人才培养、创新教育、创造性教育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多次国际会议域在国外发表的文章中都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们东方人老老实实学习西方的教育模式,请问你们西方人又认识多少我们东方的教育模式?又学到我们东方的哪些好的教育理念、方法、模式?”所有这些,引起了一些与会者的共鸣。

第二篇: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造就开拓型人才论文

我们在现代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发散性思维包括于创造性思维之中,这种思维形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多端性、灵活性、深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下面我就怎样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谈几点体会。

一、因势利导,开辟新思路——创造发散思维的课堂气氛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一种发散思维的气氛。当学生思考一般性问题之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地让学生对同类问题开辟新思路、寻找新角度、发表新见解,做出创造性的解答,鼓励学生对教材与教师的讲解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积极地对教师没有直接讲解或课本没有直接写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例如,在复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那么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会有哪些变化?这个问题读死书是难以解决的,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它涉及的知识跨度大,需要进行思维的发散,搜索已学过的许多和地球有关的地理现象,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通过积极的发散思维得出了以下几种自然现象的变化:(1)日月星辰由东升西落变为西升东落;(2)太阳日比恒星日短;(3)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由北半球向右偏变为向左偏,从而导致全球风带的风向和洋流的流向发生重大变化;(4)全球气候、自然景观、动植物分布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比如,西欧的气候将不再是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是变得干燥少雨;我国北京将由温带季风气候变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等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意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打开学生的心灵之扉,促使他们动脑筋的一把钥匙,能启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这就是开拓思路,启发多思、深思、探索的能力。

二、让学生打好发散性思维的基础

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是形成和发展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因为思维是在一定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有助于思维的进行和发展。例如,下面有这样一道旅游题,就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才能进行发散思维,从而解决问题:“有一外国旅游团从北京出发要参观中山陵、从化温泉、泰山、庐山、路南石林、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最后经香港回国。要求不走重复路线,请依次写出所经过的铁路线及中转站和航线及港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熟悉全国铁路交通及水运交通,明确每一个名胜古迹所在城市或地理位置联系的铁路和港口;其次通过回忆地图,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联想,把每一个名胜古迹联系的铁路港口衔接起来;最后,搜集发出的思维信息,确定一个大概路线。

三、培养学生演绎发散、归纳发散的能力

演绎发散思维是由一般地理原理推断个别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发展。演绎发散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是科学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例如:南北纬40度——60度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和暖流影响的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比较温暖,夏季比较凉爽,降水丰富而季节分配均匀,这是一般情况。我们从英国伦敦所在的地理位置,即可推知它所属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这是个别情况。运用演绎发散思维,根据已知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能够推导出新的地理知识;根据经济地理生产配置的一般原理,可以推断或评价某地某个经济建设项目是否合理,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归纳发散思维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由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例如:秦岭——淮河附近是我国一月零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分界线北面的河流有结冰期,分界线南面的河流无结冰期;分界线北面是旱地为主的耕作区,南面是水田为主的耕作区等等。由以上许多个别判断,经过归纳发散思维,可得出一般判断: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课堂上,我根据地理教学的有关内容,经常开展如此归纳发散思维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进行归纳推理的能力。

四、要及时防止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发散性思维是思维灵活的发展,这一思维过程的条件,就是要消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影响。例如,在讲授我国降水的地理分布时,有这样一个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沿海地区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但若讲授不当,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离海越近,降水越多”的思维定势,这对于讲授世界其他地区沿海出现沙漠现象的学习时会起到干扰作用。这种问题,讲课时就应该具体分析,同时,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做思维宽而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或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客观真理。

总之,地理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和中心。而地理学科中有大量的内容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和得天独厚的条件,经常启发学生多思、深思、善思,以改善学生的智慧品质,使学生的智慧具有一定的判断性、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快地培养开拓性创造人才,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三篇:教育与人才

教育与人才

从古至今,名仕辈出。何谓人才?可以说,符合时代特点之人皆为人才:远古时期,会打猎、会种地就是人才;战国时期,能带兵打仗就是人才;唐宋时期,善舞文弄墨的就是人才;民国时期,有理想有抱负的就是人才;解放初期,吃苦耐劳的就是人才。当今这个时代,又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呢?

首先,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有内涵、有深度、有品质的人。而恰恰不是“金于其外,败絮其中”的表面人物,应该正如贾平凹先生的《丑石》里的那块丑石一样,不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同化,而注重于彰显自己的内在品德和个人修养,有着“众人皆躁我独静”思想境界的高尚人士。

其次,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型人才——这也是我国人才欠缺的关键。学习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全部。一个只会读书写字的人在当今这个高度现代化的世界上是站不住脚的。没有博闻、没有动手能力、没有特长,这样的“三无”产品又怎么能够“销售”?跨领域的合作重要性正在愈渐趋于成熟完善,也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一定的课外知识储备,是无以应对的。

我们再来论一论如何培养人才?

当今社会中的“伯乐”不是领导、不是老师,而是教育体制与方法。举个例子来说,美国的中小学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独立意识,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中去体味人生,发掘自己的潜能。而到了大学,则是“宽进严出”,这正与中国的某些大学中的“严进宽出”相悖。无疑,中国的许多学生就是在这一环上远远落后于欧美诸国的。只有做到优势互补,提倡个性化理念教学,才能真正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从理论联系实际做起。我想,有了这种对教育不断探索发现,终会筑就出像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伟人,从而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强国梦!

实验中学八年五班戴致鹏

第四篇:人才与教育

人才与教育: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

要全面实现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各种条件的有力支撑。其中,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表明,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有了人才就能创造人间奇迹。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依靠于国民素质的提升、知识经济日益成为提高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的今天,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靠人才;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也需要大批掌握核心技术、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懂得现代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有关部门研究认为,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70%左右,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0%之间,而且多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要改变我们的这种经济结构,需要大力扶持和发展以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为此,需要有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大批掌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懂得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只有储备并不断培养出这些人才,我们才能把经济发展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资源消耗上来。

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也要靠人才。有关研究认为,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至少应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培养和汇聚大批创新型人才,并且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四是创新产出高。这四个条件汇聚起来,就是要有掌握发明创造的高科技创新人才。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已占世界总数的99%。这些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当今世界,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一些国家和知名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培养和引进创新型的尖端人才,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可以带出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可以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吸引、凝聚和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要求。

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要靠人才。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全面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凸显。无论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推动文化繁荣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都迫切需要人才。据初步测算,目前我国35岁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亿人,并以每年1300万人的速度递增,但其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不足10%。可以看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缺的是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其他目标,也急需大批各类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在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创新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决定着国民素质的高低,无论是科学技术进步还是实现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以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储备为前提。教育兴、人才兴,也才有经济兴和国力兴。正是由于教育在各国的发展中承担着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所以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使教育成为各国实现赶超的强大推进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使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2.4年。目前,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已达8200万,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得益于这些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向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优秀专门人才。

强国需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和建设起一流的国家。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需要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而这些,都需要依靠优先发展教育来进行。

落实“十二五”规划,就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才能为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就要按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即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确保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教育公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强调这五个“必须”,就是要着力解决上学难、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和创新型人才紧缺等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就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2020年培养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和进入世界人才强国目标打下基础。同时,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实行人才投资优先、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人才结构调整、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及加快人才工作的法制建设和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等。

建设人才强国,目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第一,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第二,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特别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善人才发展的宏观调控,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及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第三,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投入的观念。健全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第四,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坚持高端引领,培养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一批管理水平高和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世界级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及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等。(编辑:南方网林湄)

第五篇:陶瓷与书法艺术特征论文

【摘要】:陶瓷与书法艺术虽是两门独立艺术,代写论文但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者具有相通的艺术特征。现代条件下陶瓷与书法艺术亦交相辉映,不同的陶瓷造型可以采用与其风格相协调的书法来加以装饰,使陶瓷艺术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虽然书法艺术在陶瓷中的运用仅处于辅助地位,但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值得从事陶瓷艺术的人们加以关注和应用。

【关键词】:陶瓷,书法,艺术魅力

引言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书法是笔含墨的艺术。艺术都是相通的,陶瓷与书法原本属于独立艺术,然而艺术间不乏契合。陶瓷同书法艺术的契合给欣赏者感觉无疑是锦上添花。对两者成功的驾驭,在于对两门艺术的解读和深掘,而后达到综合艺术的完美和统一。

1陶瓷与书法的历史渊源

中国制陶起源很早。自古相传“神农氏作瓦器”,“昆吾氏作陶”。而汉字起源同样是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器上面常见有作为记事的符号,似可视为汉字的滥觞。可见古代陶瓷和文字的起源,从一开始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上面多带有篆书雕印文字,陶器上的文字也成为后人研究战国文字和制陶业的宝贵资料。秦兵马俑身上多刻印有工匠的姓名,如“咸阳午”等,字体有的是篆书,有的则近似草隶。三国、两晋时期是青瓷器普及和发展阶段,同时也是陶瓷书法艺术进一步提高与形成典范的过程。唐代楷书、章草、大草、行书等书写体系逐渐完善,这一时期由于饮茶之风盛行。书法装饰便出现在茶壶、酒坛上,有楷、有草,均有大书法家张旭、怀素、颜、柳之风韵。多写名人诗句或“酒”、“茶”文字,酣畅淋漓,圆润遒劲,纯真自然,配以不同的器物造型之上,极具古朴、简约之美感。宋代书法是我国书法发展的一次高峰,书法艺术方面趋于完善和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反映在陶瓷造型中已有“大巧若愚”的自然之韵。陶瓷上的书法装饰在这一时期自然也就成为其明显的特征,且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耀州窑用书法装饰的酒具、茶具,其书法亦颇有“苏、黄、米、蔡”之韵。以至元、明、清各代书法装饰陶瓷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装饰形式和艺术美感,这有其精神上的必然和谐。0世纪6 0年代以后,随着陶瓷艺术的丰富和发展,代写毕业论文随着人们对陶瓷艺术视野的扩展。陶瓷和书法的结合样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艺术品位也越来越有所提高,书法也逐渐地成为陶瓷装饰中所独具魅力的种类。众多陶瓷书法作品,或以笔写,或以刀刻,或以釉上,或以釉下,各具风采盎然。近年来各地陶瓷艺术家利用各地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广东佛山的现代陶艺、山东淄博的色釉刻瓷,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书法刻划和堆字等。这些作品充分利用书法的形式美和陶瓷材质美在文化内涵和形式上的联系,和谐而自然地结合起来,为陶瓷书法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境界。

再从陶瓷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原始陶器到彩陶、彩绘陶,再到后来陶与瓷的流脉和传派,陶瓷艺术的奥秘既深藏在历代传承的手工模式之中,更神奇地深藏在从配料、拉坏、成形、装饰到烧制的个体经验之中。因此,陶瓷与书法一样,它的原则、法规、模式、风格、内涵也都受到整个中国文化内涵与形态的制约。

简言之,我国自古以来陶瓷工艺与书法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历史悠久,关系密切,是当时文化、艺术及至政治、经济状况的具体反映。

2陶瓷与书法的艺术特征

陶瓷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从其实质来讲,有相通之处,代写硕士论文两者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内涵,有着和谐的审美情趣。

首先,两者都是造型艺术。书法是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心绪和品格修养。陶瓷造型通过各种线型和体面结合变化,空间的虚实、体量大小关系、轮廓的起伏等,构成陶瓷的造型美。

其次,从审美特征来看,两者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书法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来自自然形象而又远离了自然形象。书写者将自己的精神意蕴、生命情丝、审美趣味化为或纵或收、或枯或润、或粗或细、或刚或柔的线条,并通过这些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的个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审美经验。汉代的杨雄在《法言》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唐代孙过庭认为书法艺术可以看出书法艺术家的情感,即“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清代刘熙载更是一语道明:“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中国作陶的祖先似乎一开始就赋予了陶瓷以艺术和精神文化的涵义。“陶者,淘也,依山取土,以水滤土,和水成型”,一个“陶”字竟是思想的象征,于是有了“陶冶”、“陶铸”等由“陶”字而生的人文意味,也有了陶瓷作品作为精神与文化象征的本质。在窑炉面前,每一个陶瓷艺术家都充满了希冀和期待。他们在用泥加火的特殊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灵魂。陶瓷艺术家在陶瓷创造过程中把精神与语言统一起来,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求语言的自然表现,创造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作品。他们追求的不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他们关注的不再是空洞的作品主题,而是自己的思想寄托。再次,从表现特征来看,陶瓷与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共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们都不适宜于表现持续性的情节性的事件,而长于表现一动作瞬间,并在动作瞬间内创造出颇富生命力和表现力以及想象力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两者都讲究和强调变化。清人陈介祺在其《习字诀》中主张“练字不如练气”,正是受到陶文与金文布局结构的启发。因为有些陶文、铭刻的书法多是随同器形装饰上的需要而自然变化,并不拘泥于行列的整齐;字体大小也不规矩一致,如此反而使人感到迭宕多姿、妙趣横生。我们知道“秦砖汉瓦”这一脍炙人口的成语,其所表达的含义,不仅表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臻上乘,更主要的是说明了“秦砖汉瓦”的创造性和富于变化性。陶上的图案、文字既表现了淳朴的时代风格,又富有天然的艺术情趣。刻的无论篆书或隶书,多在一圆形或方形、云形轮廓内变化其形体,介乎文字与图案之间,别有一种圆浑典雅的神韵,令人百观不厌。

总之,对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两者特征的深入、完整的理解,有助于艺术家们在创造过程中加强陶瓷的表现性和抒情性,从而创作出更加有审美力度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3书法装饰陶瓷的文化内涵

尽管自古以来不少陶瓷作品中都不乏有书法题诗铭款,但书法的布局位置往往放在主体画面的背面或留白的地方,显然是处于一种从属的辅助地位上。这一方面是受社会审美标准的影响,一味强调工艺而忽略艺术性,另一方面,受陶瓷工艺和材质局限,所以书法的附属性就表现得很突出。

在整件器型以书法形式装饰的陶瓷上。虽然纯粹以书法作为形象元素来进行装饰且不加其他任何纹饰,但这种装饰主要是根据陶瓷器型的美观、功能需要而使用的。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写有七绝诗句(“百草千花雨气新,今朝阳上尽如尘,黄州春色能于酒,醉东西园歌舞人”)的白釉罐。

在局部用书法装饰的陶瓷上。陶瓷是立体的实物,尤其在陶瓷上借鉴国画的表现形式时,代写职称论文画面难免有空白处,装饰时可以用书法的形式来弥补绘画的不足,起到与画面布局均衡连贯的作用,又可以补“画之不足,题以跋之”的弦外音、画外意。在以图案形式为主进行装饰的陶瓷上,书法常常与纹样交融在一起。如:康熙珐琅彩缠枝月季花纹碗,盛开的月季花心呈圆型,中间以红色书写装饰形式很浓的篆书“万寿长春”等字体。在用图案为辅助衬托的器皿上,一般是在瓶体的腹部开出两个或四个对称的圆形、方形或花形等等的白(俗称斗方),用以绘画或书法。如:清乾隆珐琅彩景州开福寿塔山水图瓶,瓶腹四面开光,其中两面画山水,两面以篆隶书写文字诗词。

此外,陶瓷器皿上书法所写的内容,大多结合器物的使用功能,借用诗词佳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酒具上题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茶具题写“一片冰心在玉壶”;或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和普遍的审美情趣,题写“福寿康宁”、“福如东海”、“延年益寿”等勉励的词句;或为提高陶瓷的高雅格调在陶瓷上书写历代文人才子的佳作名篇,如

《赤壁赋》、《出师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这给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设计提供了对艺术模式仿效的方便,其后果则可能导致艺术上的千篇一律。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如果我们把书法的形、神、意更好地融合到现代陶瓷艺术当中去,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定会形成更为鲜明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意味的优秀陶瓷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2005

[2]金银珍,金在龙.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学林出版社,2005

[3]中国陶瓷.2005(1-5)

[4]现代陶艺教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5]中国陶艺.1999年增刊

[6]装饰的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

下载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论文(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论文(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的科学使用与积极性创造性调动17-1

    人才的科学使用与积极性创造性调动摘要:人才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要素。跨世纪的发展战略首先要有跨世纪的人才发展战略。本文以人才的科学使用和实施人才激励机制的角......

    独立院校人才管理创新模式论文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独立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脱离工程实际、忽视实践环节、工程型师资缺乏等问题,结合独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参照目前国......

    “明达教育”的创造性建构与实施

    “明达教育”的创造性建构与实施 摘要:如皋市安定小学倡导并践行的“明达教育”,以胡安定先生“明体达用”思想为源头,以立德树人为指向,力求通过“博”“乐”“商”“润”四大......

    老年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与创新论文

    摘要:通过Internet促进教育改革即为国内一项重要的教育发展战略,通过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学习,即为当今人们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伴随Iinternet普及,数字化教学资源持续被深化,当......

    所谓论文的定义与特征

    所谓论文的定义与特征 一、定义:所谓论文就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的外延是文章,其内涵是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因此,它是一种说理文章。这里着重是要理解“讨论......

    人才测评与招聘论文

    总结课堂所学人才测评知识,结合模拟招聘课堂体验,访谈或分析 一个企业招聘程序、方法以及适用性,分析其相关管理问题及对策 ——以长江证券公司为例 (一) 每年的11月21日是教育部......

    大学生创造性倾向发展及教育对策分析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倾向具有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特点:想象力、好奇心低于其他专业学生;男生和女生的创造性倾向无显著差异;随年级升高,创造性倾向有下降趋势。高校......

    领导型人才廉洁教育论文

    廉洁与腐败 刘彦博自动化C095班 096318 引言:作为一个建立仅几十年的国家,很多制度还不健全,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官员的权利较为集中,这些原因,导致了现在我国腐败问题的层出不穷,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