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 恩 教 育 研 究 及 探 索
感 恩 教 育 研 究 及 探 索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以感性的形式,用孩子的切身感受体味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以理性的形式,让孩子感知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等的“恩”。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应该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
一、感恩教育的迫切性
1.家长的“包办”导致孩子缺少感恩心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居多,父母亲太过于溺爱宝贝,认为孩子小,凡事替孩子包办,好吃的留着,铅笔替孩子削好,书包替孩子整理好,甚至替孩子背着,家务不让孩子碰着,有的学生吃饭还要大人喂,这些都是无条件的给予,渐渐地,孩子只顾一味地索取,把一切看做是理所当然的,怎能学会感恩?
2.社会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孩子缺少感恩心
现在谈到父母的爱,都认为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都持一种讴歌的态度,事实上可能错了,我们是不是有意或无意谈化了回报意味?甚至有的家长说:“我们两个人养一个孩子很轻松,将来不要孩子负担什么,不要他回报什么?只要孩子能生活得好,当父母的也就满足了。”虽然说的可能是事实,但却淡化了子女的回报意识教育,没有使其养成感恩意识,这样的孩子是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所以有许多孩子对家长的辛劳没有感受,对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是置若罔闻,因此,我们教师显得无奈而力不从心。现在的孩子没能体会家长养育的艰辛,对家长缺乏感恩之心;没能体会老师教育的良苦用心,对老师缺乏感激之情。长此发展下去,既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不利于民族精神和光荣传统的发扬,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小学生应该是最容易感动的群体,小学生应该是天真可爱诚实,可是现在的小学生为什么都变得那么淡漠,自私,究其原因,存在着各种因素的影响。感恩教育的缺失与中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及毫无原则的溺爱有关,它“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很多小学生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家庭 的宠儿。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正确不科学导致了小孩的独立与宽容。感恩教育的实施显得更加迫切。
二、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就是要感恩的意识。认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均属感恩教育的内容。从对象上看,我们要感恩的是自己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关心过我们,鼓励过我们的人,这里包括我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老师、同学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谢,对大自然的感恩等。感恩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感恩是人行善的表现,是一种生活态度。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让世界充满友爱,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谭振亚教授指出:“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首先要让他们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这是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然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直至整个社会。”谭振亚强调: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三、学校感恩教育的操作方式
孩子冷漠、自私、脆弱等人格弱点的形成,关键在于缺乏对他人、社会、自然和负面经历的感恩心态。而缺乏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知恩,不知恩又如何感恩?因此,感恩教育中,识恩是最重要的步骤。现实社会中,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小型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体验恩情
学校的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在广大小学生中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关至爱;继续利用“学雷锋活动”、2 “服务社区活动”等形式,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厚情感。
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出了孩子永远报答不了父母的爱。在生活中,教师可引导小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小事。如帮忙父母干家务活;在他们累时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大人在烧菜时,及时地送上碗碟等。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弘扬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感恩不仅仅在对父母、教师等长辈的敬重情感,还包括对大自然的美的感激,对环境的爱惜,树立环保意识。
(三)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渗透
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把每位学生都教育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人,是我们教育者责无旁贷的职责。汀祖镇王寿小学王海燕老师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感恩意识日益淡薄的今天,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让感恩教育与语文教育相得益彰。”例如(1)布置一篇作文《父爱》或《母爱》写出真情实感;(2)要求学生给家长写一封感恩信;(3)放假实践一感恩行动;(4)召开感恩主题班会,通过歌舞、小品、诗朗诵等形式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让一些同学谈个人感受,使全体同学都受到教育。感恩老师时,我让学生描述教师的辛苦与劳累,付出与收获,压力与待遇,让学生理解教师,体贴老师、尊敬老师,回报老师的教育努力使学生达到“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些课我不喜欢,但我会努力地去听,因为我知道老师深夜备课的苦心”的境界。
四、创建文明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从社会角度来说,感恩教育的开展应立足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感恩教育的环境可以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一方面是在社会上大力提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让公民在学习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感受中国历来的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相提携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利用中外传统节日例如春节、中秋、国庆、拗九 3 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在全社会开展感恩教育的宣传,开展回报社会、报答家人的感恩活动。
总之,实施感恩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学校目前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让孩子们在温暖中学会感恩,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养成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第二篇:加强感恩教育的方法探索
第十二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加强感恩教育的方法探索
论文类别: 德育工作
摘要:感恩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识恩、感恩的习惯。学会了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做好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更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社会关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感恩;教育;重要性
2015年10月18日,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杀死女教师”恶性事件。生这种伤害案,3个未满14岁的小孩劫杀一个与之毫无过节的老师,凸显学生对老师毫无敬畏感情、对老师职业毫无敬意,令人震惊。并且,3个未满14岁的儿童劫杀他人的心态如此冷漠、沉着、冷静,手法如此成熟老道,且懂得处理现场,事后还若无其事的在网吧上网,令人震惊。再次回想起9·14江西学生杀害老师案、靖州一中女老师被学生殴打、安溪凤城中学学生无故殴打老师、昭通市鲁甸县第一中学多名教师被学生辱骂殴打等新闻,作为教师,又应该怎样反思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呢?
学会知恩、感恩。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拥有健全的人格。
一、以班会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感恩教育
班会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思想品德教育、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弘扬个性品质、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我们可以开展感恩系列的活动,紧紧围绕感恩,从感恩父母到感恩
第三篇: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幼儿园健康教育作为课程领域之一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幼儿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各种有益于个人、社会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幼儿树立乐观自信坚强的品格,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幼儿园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全面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将为幼儿的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笔者所在的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艺术学院,其附属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不断进行探索研究,使幼儿园健康教育一直走在西南地区各幼儿园的前列,受到多方好评。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自己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特色: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齐头并进;艺术和游戏使健康教育活泼清新;电教媒体使健康教育直观动情。现在就把我园进行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齐头并进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我园将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归纳为三条:(1)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2)帮助幼儿获得基本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和能力。(3)紧密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合作开放等心理品质。
如何选择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针对幼儿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及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例如:幼儿中存在肥胖、消瘦、爱哭、胆小等现象,就可以选择有关的资料,进行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育。
2、与幼儿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幼儿的理解接受能力,将必要的内容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我们要求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实际上要说明“膳食均衡”有利于健康,但我们不能直接对幼儿讲“膳食均衡”的大道理,只能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食物,让幼儿了解到每一种食物的主要特点,从而感受到只有样样食物都吃才会身体健康。
幼儿园教师在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积累扎实的有关幼儿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的科学知识,这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前提。幼儿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知识背景,实施过程中十分强调信息传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比如,要帮助幼儿增加对人的身体的认识,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充分了解人体各器官、各部位的名称、构造、功能及如何保护,并且能深入浅出地表达,教师还必须能够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模棱两可的回答。
2、在进行任何一个健康教育活动时,教师都必须思路清晰、表达准确。教师头脑中对“今天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 “重点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等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并预先设计好教学语言。教师的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成败。
3、教师要掌握并运用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一些主要方法。比如:1自我报告,让幼儿报告个人与健康教育项目有关的认识、兴趣和行为等,常用于了解幼儿的饮食习惯,进餐次数,食物偏好等。2问卷调查,采用问卷向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幼儿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二、艺术和游戏使健康教育活泼清新
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记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想象的独特性、情感的易感染性等心理特点决定了孩子特别喜欢艺术活动,悦耳的音乐、漂亮的图画、好听的故事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但是幼儿注意的时间短,容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自我表达的能力较弱更应该引起重视。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然地流露出内在的心理冲突以及用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绪情感;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而愉悦地感受和学习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习惯,体验身心放松带来的快乐。因此,在幼儿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美术、舞蹈、语言艺术的作用,把艺术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为儿童创设游戏的情境,让幼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游戏中认识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较好地去适应现实环境。比如,幼儿园小班里有好几个孩子都胆小爱哭,王育维老师就以童话《胆小先生》编构活动,鼓励幼儿做大胆勇敢的孩子。下面我就以这次教学活动为例,说明艺术和游戏是怎样使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活泼清新,妙趣横生的。
1、教具准备,用积木搭一座童话故事所描述的漂亮房子,并准备一个可站立,移动的胆小先生木偶和一只硬纸做成的大老鼠,一窝小老鼠,一窝大老鼠,布置成童话故事中的情景。
2、教师绘声绘色讲述故事。演示教具、让幼儿记住故事的名字和童话中的人物形象,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
有一位先生,住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因为他的胆子很小,大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胆小先生。
一天,一只大老鼠闯进了他的房子,胆小先生马上去捉,结果在地下室捉住了它。
“你放了我,”大老鼠挣扎着说,“我要是一跺脚,整个房子就塌了。”
胆小先生害怕了,忙放开了它,还允许它住在地下室里。
地下室里吃的东西真多,大老鼠吃呀,喝呀,真开心。后来,大老鼠生了一窝小老鼠,小老鼠又长成大老鼠„„很快,地下室住满了老鼠。
“不行,不行,”大老鼠冲着胆小先生嚷嚷,“这么多老鼠住这么一个小小的地下室,而你一个人住这么多的房间,太不合理了,得换房子。”
“换房子?”胆小先生大吃一惊。
“对,换房子!”老鼠们齐声说。
胆小先生又害怕了。
房子换成了,胆小先生住进地下室,老鼠们住进各个房间。它们在宽大的客厅里唱呀跳呀,在喷香的厨房里喝呀吃呀,每天都像过节一样。
“你应该搬出去,”大老鼠又冲着胆小先生嚷嚷,“你干吗老住在地下室,这么好的地下室你配住吗?”
“什么?”胆小先生着急得跺了一下左脚,“咚--”整个房子轻轻地抖动了一下。
“不!”胆小先生气愤得又跺了一下右脚,“咚--”整个房子猛烈地摇晃了一下。
老鼠们害怕了,它们个个抱头乱窜,以为地震了。
“哦,原来我是很有力量的!”胆小先生抓起一把扫帚,这儿一扑,那儿一捣,打得老鼠吱吱乱叫逃走了。
胆小先生后来怎样呢,小朋友能猜到吗?
3、教师在第二次讲述过程中向幼儿提问,让孩子轻松愉快地表现故事中所述的人物动作,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感受主题。提问:(1)大老鼠闯进了胆小先生的房子,胆小先生怎么做的?胆小先生为什么让大老鼠住在地下室里?
(2)大老鼠要和胆小先生换房子,大老鼠的态度和做法是什么样的?胆小先生表现是什么样子的?房子换成后,大老鼠又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们表现一下大老鼠的凶狠和得意的样子以及胆小先生害怕的样子)
(3)大老鼠要赶走胆小先生,这下胆小先生怎么样了呢?(让幼儿重点表现胆小先生愤怒的样子和追打老鼠的勇敢行为,让孩子在胆小先生的勇敢精神中得到启迪“我是很有力量的!”)
4、编构故事结局。复习讲述一遍《胆小先生》,以“胆小先生后来怎样了呢,小朋友能猜到吗?”的提问引导幼儿把故事编完,顺着胆小先生后来可以做的事想象,寻找故事情节发展的结果。可以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并编构,如“胆小先生还害怕老鼠吗?”“胆小先生抓起一把扫帚,打得老鼠吱吱乱叫逃走了。胆小先生怎么想呢?”“他以后还想叫胆小先生这个名字吗?”教师在幼儿自己编构的故事结局中,选择一个符合故事逻辑的结局,将童话故事从头到尾完整讲述一遍。
5、针对童话里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向幼儿提问:
1、围绕胆小先生和老鼠之间关系的变化,要求幼儿说出自己在听故事时的体会,感受勇敢的力量。
2、“你有什么害怕的经历?害怕什么?”教师也谈到自己曾经害怕过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自己。
3、“如果你遇到害怕的事情该怎么办?”在讨论中教师指点幼儿:“当胆小先生认识到自己是很有力量时,他就变得勇敢起来了。”帮助幼儿得出“我不是胆小先生”的结论,鼓励幼儿做勇敢的、有力量的人。
三、电教媒体使健康教育直观动情。
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现代教育技术为此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教育媒体----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兴趣的优势,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所以,在帮助幼儿获得健康知识和形成健康行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恰当把握教育时机,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得手段运用与目标培养达到和谐高效。
例如,我们幼儿园进行有关换牙的健康教育主题,就选在大班已有几个幼儿开始换牙,大多数幼儿将要换牙的时候进行。这样既利用了个别幼儿的亲身经历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面向大多数进行超前教育,对幼儿健康教育产生良好效果。同时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帮助幼儿掌握健康知识,将抽象枯燥的知识搬到生动的屏幕上,使健康教育知识浅显易懂。为了让幼儿知道换牙的重要性并顺利度过这段时期,我们设计了“宝宝要换牙”的课题。通过活动投影片的覆盖、抽动,演示了人为什么要换掉乳牙、长出恒牙的过程。接着又播放录像让小朋友看到日常生活中自己或周围的小伙伴在掉牙时惊慌不安的神情,幼儿所贮存的经验及情感体验被激活,他们兴奋地谈论着自己的亲身感受,并共同讨论换牙时我们应该怎样做。一场活泼开心的相互议论后,他们知道了“人为什么要换牙,换牙并不可怕以及如何让恒牙健康地长出”的知识,促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态度,并养成自觉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在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时,我们还特别注意与幼儿所受的社会影响同步。社会环境因素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可针对社会治安问题,适时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教给幼儿一些最基本的自我保护策略,如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随便跟人走。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重庆电视台播出了一个儿童安全意识的新闻调查,陌生人以查水电气表、父母亲朋友来访等借口就轻易哄开了家门,小朋友天真而热情地接待,完全没有任何防范心理,有的小朋友还被骗出来跟陌生人走了„„第二天,我们把这个节目录制下来重播给幼儿看,然后讨论电视节目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你遇到那些情形该怎么办?最后玩模拟的游戏“应该怎么办?”紧张有趣的活动使幼儿得到了一次自我保护的生动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领域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园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好,设备完善的优势,与学院的专家学者继续合作,共同探索健康教育的规律,更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更加系统化,更为合理与完善。
第四篇: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罗楚春
[摘 要] 教育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服务的,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忽略了教育的这一本真意义甚至背离了这一初衷。本文在对学校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生命教育的基本观点由教育的生命观和生命教育观两个部分构成。教育的生命观包括:生命是整体的存在,生命是有差异的存在,生命发展是自主的和主动的;由此推演出生命的教育观: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进生命整体的发展、尊重生命及其发展历程中的独特性和相互差异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尤其是师生关系。生命教育应从构建大德育模式、加强课程改革、营造校园文化、创新学校管理入手。
[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命观;生命教育观;探索
[作者简介] 罗楚春,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学硕士(深圳 518052)
一、生命教育问题的提出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
教育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服务的,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忽略了教育的这一本真意义甚至背离了这一初衷。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将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位学生?还给每一个教师?是本项目研究的出发点。我们思考和
何定位?改革路径又如何设定?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回顾八年的办学历程,两校曾对教育改革作过许多探索。原松坪小学进行了八年的主体教育的实验研究,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思想指导下,先后对合作性的师生交往模式、参与式的班队活动模式、赏识性的激励教育模式、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先后积累350万字的科研成果。原松坪中学进行了“分层次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探索,尤其是在课程改革方面,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所作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课的研究与实践,其成果处于全国实验区领先水平。应当说,两校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为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如此,两校的现状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开学以来,我们以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式(以中学部为重点)深入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探索的意图,是想在学校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即“生命教育”的理念和体系,建构起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即生命教育的办学模式。
2003年8月,南山区教育局研究决定,将松坪中学与松坪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的松坪学校。合并后的松坪学校将向何处去?办学思想如究,发现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教学中存在着严重忽视学生生命状态的存在现象。课堂上,学生对知识是否理解、学生的焦虑、学生的自卑、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成功,似乎与我们教师没有关系;老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教学仅仅当作一个知识的授受过程,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因而使得课堂机械、刻板、沉闷、单调和乏味,缺乏生命活力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一句话,学生存在状态(变即生命状态)缺少应有的关注,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
——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把学生当作一种监管对象,学生略有“越轨”行为,轻则训斥,重则被罚站于教室后面,有的甚至被赶出教室,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和心灵。师生之间缺乏心灵的情感交流,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授受关系”。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单一化,造成学生不思进取,对学校、对教师、对学习态度冷漠甚至反抗的心态。
——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缺乏生动活泼管理方式。如何促进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班主任很少去思考。他们总是习惯于把学生滞留在四周是墙壁的教室里。即便是举行班会活动,其活动内容大多限于总结过去一周的学习情况和纪律方面的说教。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的诸多需要被剥夺了,学生感到枯燥以致厌学甚至恨学。
——学生对自己的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少同学把学习当作是学校、父母交付给自己的任务,而不是作为自己生命成长的需要;有的同学不思进取,虚度光阴;甚至有的同学沉迷于网吧、经常抽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反思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是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即传统的“三中心”观念主导着我们的教育行为,主宰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学校虽然也进行过一些主体教育思想的学习与研讨,然而我们是更多地关注了“主
体性”弘扬问题,而忽略了学生生命的整体成长,对学校促进人的生命发展这一基础性价值认识不到位。而且,教育思想的转变不仅仅是认识的转变,更需要在日常实践中落实,观念与行为是相互构成的。
二是考试的压力。在日益激化的升学影响下,学校教育陷入一种追求考试分数为目的的知识灌输主义状态。从而导致以知识为本的观念统治课堂,教育中的非人道主义横行,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受到压抑,学生生命的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
三是某些政策上的不合理。不管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不管是生源好的学校还是生源差的学校,上级主管部门都以分数排次序;在经费的分配上和教师的配置上,向重点学校倾斜,导致学校之间的不平等,也导致了条件差的学校好生源留不住,从而造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恶性循环。
走出这一困境,不能只是等待外部条件的改善,更需要主观努力。从主观方面说,既需要果断的决心,还要有开放的态度和开阔的眼界。要看到:人类在步入新的世纪后,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已经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大部分居民已过上小康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尤其是精神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日渐迫切。近20多年来,为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处于不断改革的状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也一再得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重视与探讨。在认识上,先后经过了强调“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能力和智力、关注“非智力因素”、重视个性和人的整体发展、关注人的主体性等几个主要的“台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和谐教育”、“主体教育”等等研究与实验,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强调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人格的独立,一句话,强调以人为本。进入21世纪以后,“新基础教育”研究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都涵括着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是强调个体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整体发展,这为我们在新的世纪开展新的教育探索给予了新的启示。
二、“生命教育”的理论构想
当我们在宏观层面讨论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时候,不能忽视它的社会基础,然而,当我们转入到中观的学校工作和微观的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就必然涉及到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基础——人的生命基础。国内有学者敏锐地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的生命基础,主要包含如下思想:(1)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2)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3)生命体的积极投入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①
也就是说,当今教育要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为追求,知识、能力、智慧、情感、意志等这些精神能量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以及类和个体的相互作用而发生转换和生成,师生的主动状态和真诚的合作是取得教育成效的关键性保证。
我们所理解的“生命教育”,正是要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人的精神生命主动发展,在教育过程上关注人际交往中精神能量的转换,在保障机制上注重生命主体自主能动的投入与合作。生命教育的基本观点由生命观和生命教育观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一)教育的生命观
生命是一种存在,它的理想存在状态是整体的、是有差异的、是自主而主动地变化和发展着的。
—— 生命是整体的存在
学生作为人是一个完整的人,从自然结构上看,人的身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社会意义上看,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是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整合体。生命有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价值的、信仰的等等。在任何一种满足生命需要的活动中,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精神科学的创始人狄尔泰认为,人是整体的人,是“有意志、有情感、有想象的存在物”,在“人这一整体事实中”,“精神生活与人心理——物理(灵与肉)生命统一体完美融合”,②
与那些将人分解、割裂,看作单纯反映的、无生命的“死”主体的陈旧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学校教育既然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主旨,就应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就务必把学校生活当作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关注学生生命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而不只是认知学习及其过程。
—— 生命是有差异的存在
生命是整体的存在,又是有差异的存在。由于遗传、环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努力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学生的生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生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后天环境和活动导致的个体间的差异远远大于与生俱来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兴趣、爱好、志向方面以及气质、意志、性格方面都表现出来。单从认知的特点来看,每个学生的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上就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生命之间这种差异的存在。既然生命是有差异的,我们就不可能强迫学生就范于某一刻板划一的教育要求或“齐步走”的教育模式,而应该尊重学生生命的差异,欣赏学生生命的独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潜能。
—— 生命发展是自主的和主动的
作为生命个体最基本的关系与活动有两大类。一类指向外界即个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和实践性活动;一类指向内部,即个体与自我的关系和反思、重建性活动。这两类关系与活动中,生命个体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有两种:即自主、主动,或他主、被动。从生命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自主性、主动性对生命个体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个体自主性、主动性的发展,总是在对外界和自我及其关系、对将发生的行为价值等有了认识并产生意愿后作出的选择与行动。生命个体的这种自主性、主动性,对处于今日变化急剧,生存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大增时代中的每个人来说尤其重要。当个体对自身的发展作出自主主动的思考、批判,选择目标,策划过程和准备付诸实施的时候,人就具有了把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个体发展意识和能力,这是人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可能,是人不同于任何生命体的最重要的“自我产生和自我再生”的能力,也是作为个体的人实现生命价值、获取幸福人生的内在保证。
(二)生命教育观
教育必须顺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依据上述对生命存在的理解,推演出我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
—— 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进生命整体性的发展。
生命是整体的存在,那么㈠,从学校这个角度,就要以系统理论中关于整体优化的思想,全面地、统筹地研究学校教育机制运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教育教学中各种因素之间结构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对生命个体施加影响;㈡从教师的角度,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来对待,不仅仅只是关注他们认知的发展,而且要关注他们的能力、关注他们的情感、关注他们的兴趣、需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关注他们生命的价值,使学生得到生命整体性的发展。
—— 尊重生命及其发展历程的独特性和相互差异性。
如上所述:“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
③
与传统教
育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相比较,生命教育强调尊重生命及其发展历程的独特性和相互差异性,不搞平均发展,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尤其是师生关系。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交往,是建立在充分尊重人格的基础之上。在这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中,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生命教育强调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科学交往观的基础之上。生命教育尤其强调构建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他们。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当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真实的感情,既爱又尊重学生时,学生就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正如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派专家沙塔洛夫所说:“孩子们常常是以诚对诚的,以诚待之,他则往往报之以诚!”
④
这种“以诚对诚”的关系,其
实就是一种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正是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学生会产生一种轻松感、愉悦感、幸福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沟通,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师生都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
三、生命教育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将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建构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探索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改革,建设健康、快乐、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等生命教育的专题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生道德、精神、认知、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本研究还将通过课题实施,促进教师树立“生命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生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挖掘生命潜能,在构建学生生命过程中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具体目标:
(一)学生:享有完整、愉悦的人生
生命教育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生命教育务必使学生个体在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智力、创造性、体力诸多方面获得发展,使学生活出完整的愉悦的人生。
①学生能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爱惜生命,并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②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能在主动、自主地学习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
③学生能自律,表现有礼貌,乐于助人,乐于参加团体活动,人际关系良好。
④学生能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进自身发展。
⑤学生能勾勒出自己的生命願景,并能实现自己的计划。
(二)教师: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想。我们在使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应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①教师能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教育生涯的价值。
②教师能将生命教育融入各科课程,焕发学生生命活力。
③教师能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主动讨论生命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并有所成就。
④教师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
建立起“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
⑤教师能以满腔的热忱,提供自己生命的经历,同学生分享生命的智慧。
(三)学校:构建和谐、多彩的教育环境
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境界。作为学校,应使生命教育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生命教育成为自己鲜明的特色。
①学校能建立起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理念共识。
②学校能制定生命教育实施计划,并全面地 持续地进行研究。
③学校行政协调、师生和谐、气氛和谐,师 生员工同心塑造学校。
④学校能推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课程改革,建构多元智慧的学习环境。
⑤学校能绿化、美化校园,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建立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
四、研究的内容、作法及其成效
(一)德育建构的研究
人的生命是整体的存在,人的道德的发展、人格的培养是生命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工作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几年来,我们正是以这种信念指导我们的德育工作,并建构起“学校大德育”模式。
所谓“大德育”模式,就是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看成是德育,一切活动都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我们除了把课堂教学当作德育的主渠道,注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外,我们还从师生关系、班级(团队)管理、学校教育和社会四个层面构建大德育模式。
(1)在师生关系层面上,构建民主、平等的合作模式。
建立新型的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德育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道尊严基础上的非人道主义的。而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生命化的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因此,在生命教育中,我们致力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地位、人格平等。要求教师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从而建立起和谐的民主的良性互动的合作的师生关系。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的老师充满真挚情感的深深鞠躬;气候突变,老师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或减少一件衣服;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商讨怎样来教,怎样来学某一章、某一课;在课余,老师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NBA总决赛;在处理矛盾冲突时,教师不把自己的话当金科玉律,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待不同学生,宽容地给学生以辩解的机会,并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2)在班级(团队)管理层面上,建构“参与式”的活动模式。
班级(团队)管理、班会(团队)活动历来是班主任(团队领导)当主角,学生是配角,甚至有的班主任干脆把班会课当作业课、自习课。在生命教育中,我们提倡班级(团队)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团队领导)是顾问、是参谋、是引导者。让学生在参与班级(团队)活动中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如让学生根据学校中心工作和本班实际制订出每学期、每次活动的主题内容。再如,学生组织《生命的颂歌》的演讲比赛活动,包括动员、制订方案、修改方案、布置赛场或会场、确定主持人或领导人、组织裁判或评奖等等,全部由学生分工协作去完成。让学生在参与班级(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学校层面上,开展每月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生命发展的核心是精神的发展,而精神的发展又主要是道德价值观学习、内化与行为实践。我们对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观进行了罗列和梳理,发现下列道德价值观是学生在生命发展历程中必须掌握并附诸实际行动的,包括:爱国、诚信、合作、友谊、尊重、责任、善良、公平、平
等、宽容、勤劳、孝道、俭朴、自律、民主、文明等等。我们有计划地系统地在小学、中学开展每月道德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如上学期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自律、关爱、尊重、诚信的教育。每一个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其形式又是多样的,有国旗下的讲话、班(团队)活动、专题讨论会、诗歌朗诵会、专题表彰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等。在诚信教育中,先后有12个班级主动向学校提出要求无人监考申请,整整两天考试,无一人作弊,无一人投诉。正是在德育活动中,师生的价值得到确认,师生的生命得到提升。
(4)在社会层面上,建立社区、学校、家庭的德育合作机制。
学校积极联系社区内的有关单位,与之建立系统的德育合作机制。如与派出所、松坪村管理处、白芒武警中队结成共建单位。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奥林巴斯或华晶玻璃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参观或参加公益劳动,邀请白芒武警中队官兵来校指导军训。和西丽办事处、白芒武警中队官兵一起清理沙河西路垃圾、乱张贴,到军营参观等,以增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此外,我校还建立了与家长的相互沟通机制。如坚持每学期分年级开好两次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宣传学校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共商办好学校、教育学生大计。
(二)程改革研究
课程改革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几年来,我们努力抢占课程改革的制高点。我们的作法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中一门全新的必开的课程,在研究与探索中,我校提出了以研究性学习为纽带,以大沙河为基地,以学生小组为活动主体,以学科拓展为内容,建构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在这个框架内,各学科的教师大显身手,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写作调查,数学老师带领学生搞测量计算,物理学科——模型制作、科技发展,化学学科——水质分析、对比养殖,生物学科——标本制作、植物分布,地理学科——地形地貌、气候环保,历史与社会学科——历史变化、人口变迁、经济发展,美术学科——摄影、写生、绘画等等。
在大沙河考察过程中,大沙河的水流污染问题引起了学生的高度关注,一个关于大沙河水质调查和净化的课题《孔雀鱼养殖》在学生中诞生了。在大沙河上、中、下游的水质中存活率的对比实验的鱼缸养殖的过程中,一个清除水草的问题难住了学生,同学们和老师想了许多办法,效果都不理想。忽然一个学生问老师,水草是植物,植物生长不是需要光合作用吗?我们如果把光线遮住,水草不就死亡了吗?老师肯定了同学的思考并鼓励大胆尝试。课题小组的同学用报纸把鱼缸的四面封起来,结果没过几天水草全部死光了。就是凭着这种探索精神,《孔雀鱼养殖》课题成果获得了深圳市一级的科技奖,广东省一等奖。2003年9月,该课题的指导老师焦秀英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作为《当代教育》栏目《聚集新课程》专题的佳宾录制节目,由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孔雀鱼养殖观察》案例被录入教育部编写的“教师培训丛书”第四册《综合实践活动国内外案例分享》一书。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课程改革的任务主要是靠课堂教学去落实的,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核心实施环节。几年来,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来攻坚。
一是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上作文章。我们除了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意识,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外。我们还引导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分析和看待课堂教学,明确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师个人生命质量的意义,使每个教师都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从而激发教师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
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
二是在攻克课堂教学这一难点上下功夫。几年来,我们每学期定期开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说课、教学观摩、评课、经验交流、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形式,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和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能力。一批年青的优秀教师,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三是在探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花气力。语文组的老师提出探索性学习法。即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人人带着问题上课堂,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学生讲解收获、归纳总结。数学组率先在七年级(7)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学生学完了三本教材的内容,优秀率达到90%,该班学生参加2004年第九届华罗庚数学竞赛共夺得13项大奖。此外,英语教学对“激励——创造学习方式”的探索,科学教学对“合作探索学习方式”的探索,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我校的课程改革的探索,不仅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价值观的重建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焕发了学生生命活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八(5)班的马曦宇等四位同学,在数学老师汤先君的启发下,对教材上的思考题“电脑键盘字母为什么不按顺序排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猜想:一定有比现在的电脑键盘更优化的排列办法。于是他们查阅了英文字典和经典英国文学作品,统计了常用语言中每个英文字母出现的频率,发现字母出现的频率与现有键盘排列有较大的差距。再结合人们使用键盘的习惯,发明了一种全新排列的电脑键盘,并撰写了论文。这一项发明得到了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他们以此撰写的论文也获南山区科技节科技论文特等奖。
正是课程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生命质量。看到学生不断地成功、成长和进步,我们的老师内心涌动着愉悦和自豪!更体验到教育生涯的充实和人生的幸福。
(三)校园文化的研究
校园文化是生命教育研究的内容之一。如果把学校课程分为两个部分,那么,我们可以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来概括,显性课程是我们看得见的,安排在学校课表上的课程,而隐性课程则是指校园文化和学校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几年来,我们一直用心营造着育人文化。
当你走进学校的大门,中心广场进入你的视野,正面是每周一次更换的校长寄语,各式人生格言警句敬告学生珍视生命、珍惜时光、学会做人。左边是巨石镌刻的“诗意生命”的校训。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的活着”,因为人有诗意,才有真正的追求,才有火热般的激情;因为人有诗意,才有希望,有梦想,有理想,有创新;因为人有诗意,才能乐观对待磨难与痛苦,才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因为人有诗意,才积极地追求成功,追求人生的幸福,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右边则有“感悟人生”的标志性雕塑匹配呼应,直观地诠释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再看整个园林的平面,仿似地球的二维图。地上拼花绘出的中国地图,体现了松坪学校立足中国、展望世界的国际化追求,DNA生命结构图盘缠着“时间隧道”,生命在岁月的长河里焕发出浓郁的春意,盈溢着穿越时空、感受生命、体验青春的激情。拼花广场的左侧以分裂开的鸡蛋构成生命广场,生命诞生,一个新的世界呈现在眼前,坚韧与执着将点燃神圣的生命之火,喻示着松坪学子精彩的未来。左右两条时间隧道形成合围,把主体广场环抱在臂弯里,时间隧道里的一切是如此值得珍惜,引领着师生去寻找人生的真谛„„整个园林设计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给予师生以积极的生命启迪。
抬头看,教学大楼巨大壁画——“生命”组画,以金铜色来诠释生命的底蕴。以人物的形态
变化喻示生命的升华,以中间的艺术圆形来剖析生命的启示。组画以抽象描写手法,剖析了“成长”和“教育”对生命的启示。
往前走,拾级而上,以“大鹏展翅”结构装饰的大厅呈现在眼前,令人思绪翩翩。大厅正面则有仪容镜、“中小学生守则”、“教师师德规范”标准,提醒师生端仪容、正品行。
进入学校操场,“青春在这里闪光,生命在这里升华”的巨幅标语投入你的眼帘。整个教学大楼的走廊,以学生亲手绘制的图画为主体文化,不仅展示了学生的绘画才能,更展现了学生纯洁的心灵世界和生命世界。走进教师办公室,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格言展现在眼前。
校园文化的建设,引领学生珍爱生命、追求梦想,引领教师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一句话,校园文化陶冶着师生理想情操,引领师生共度生命历程。
(四)学校管理的研究
为了提高教师对职业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识,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我们根据生命教育思想,创新学校管理,为教师营造和谐发展空间。
(1)树立服务的意识。管理首先是服务,这是我校领导在实践生命教育中树立的一个基本观点。事实上,在师生生命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与行为应具有这种人性的魅力。几年来,我们努力开拓,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如,通过耐心说服工作,将原设在学校的制衣厂迁移他处,而改建成满足400多师生进餐的食堂;中午为学生开放网络电脑室、阅览室,并在学校礼堂放映科幻片、故事影片,为学生提供中午休闲方便,学校每天中午派领导、老师值勤,且这一切都是免费服务;再如,为教师装备了专门的健身娱乐室,工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外出旅游,组织教师开展经常性的登山等体育活动,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这些都体现了学校对师生的关怀。
(2)实施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管理,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比如,学校制定《松坪学校2003-2008年五年规划》,我们事先召开校委会和教师代表大会,开展认真的讨论,征求各方意见。要求大家出主意、想对策、提建议。这样使学校决策成为大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学校还在校长办公室门前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让教师、学生畅所欲言,两年来,我们收到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100多条,对好的建议和意见,并被学校采纳的,学校予以精神奖励。民主管理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3)关注教师评价。每周教师例会,除了对教师中产生的优秀案例予以宣讲,以肯定和激励教师外,我们还将平时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例予以经常性地表扬。这种激励性评价使学校形成一种浓浓的积极进取、互助合作、蓬勃向上的氛围。每学期末,学校按德、勤、能、绩四个方面细化为若干项目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其中有一半的项目是关注教师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每次评价有利于拉开挡次,有利于督促教师规范言行,有利于激励老师努力工作。最近学校又开展评选“松坪学校名师”和“师德标兵”的活动,这将激励教师为实现自己的生命的价值而努力工作。
(4)开展心灵对话。作为管理者,我们始终要把教师的需要和情感记在心中。当教师在工作中有所突破、有所提高、取得一定的成绩,学校领导及时给予认可并对教师表示衷心的祝贺。
在一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活动中,一位老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科学课教得很成功,校长得知此消息,立即发去“电报”表示祝贺!电报内容是:“牛老师,听说你的课教得很成功,特表祝贺,因外出开会,未听到你的课,很遗憾!”一方面,激励这位教师继续努力,另一方面,消解了这位老师“校长为什么不来听我的课”的疑点。当老师遇到困惑难题时,领导及时深入了解,与教师共同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总上所述,在生命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探索中思考,我们在收获中前行!正是生命教育,让我们回归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正是生命教育,使学校成为一个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同提升生命质量,共同实现生命价值。
①叶澜、郑金洲、卜玉华著:《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6-141页。
②邹进著:《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第26—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④况平和:《合作教育学与沙塔洛夫教育学》,载《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1期,第2页。
第五篇:国外感恩教育研究综述(定稿)
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
陈秀兰
韩国的学校教育首先也是“孝道”教育,通过开设专门的礼仪课,配备以韩式家具、传统的民族服装等教育学生向长辈问候、向老人敬茶等孝亲的行为习惯。在小学,规定每个小学生胸前都佩带着“孝行牌”。牌的正面有父母的像片,背面有孝敬父母的格言与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行牌”默想自己做得怎么样。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公民教育, “对小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祖国忠于祖国 等共个德育项目,如孝顺、手足情深、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守法、责任感、公德心、爱校、爱国、协作精神以及种族和谐等。美韩感恩文化特征及其对我国感恩教育的启示 马祥甸
挂有“孝行牌”,“道在器中,以器传道”,让他们每天对牌反思,体会师长的辛苦,学会感恩。节日里,年轻的父母会穿上五彩服,带着孩子向长辈行大礼,送“孝道礼物”,感谢养育之恩;校园内,到处可以看到精美有力的书法和传统的山水国画,内容多是先贤关于做人的至理名言,增强青少年感恩祖国和感谢前辈的信念;寒暑假时,社区还给小学生举办讲座,向小学生宣传“忠、孝、礼”等传统伦理道德,使他们从小接受“孝道”的熏陶 德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 王定功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里,专门喂养一些小兔、小狗、小鱼等诸如此类的小动物,孩子们在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按照要求去细致观察小动物每天的成长发育过程,并认真做好记录,从而让学生学会细心照顾和爱护弱小的生命。不少学校还倡议学生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 “领养”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并常常发起募捐活动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班级、校方乃至更大区域等不同层面还经常组织关于善待生命之类的演讲、作文比赛等活动,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善待生命的理念。在学校里,学生若虐小动物,轻则受到校方的训导,重则受到适当惩罚,甚至被送去相关机构接受专门的心理治疗。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
在国外,对于感恩教育也十分的重视。根据学者的研究,整理出以下几点:在韩国,学校通过开设专门的礼仪课,配备以韩式家具、传统的民族服装等教育学生向长辈问候、向老人敬茶等孝亲的行为习惯。在小学,规定每个小学生胸前都佩戴“孝行牌”。牌的正面有父母的像片,背面有孝敬父母的格言与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行牌”默想自己做的怎样。新加坡的道德教育中有一项是公民教育“对小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忠于祖国等德育项目教育,如孝顺、手足情深、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守法、责任感、公德心、爱校、爱国、协作精神以及种族和谐等。
在德国,在小学里,专门喂养一些小兔、小狗、小鱼等诸如此类的小动物,养成热爱生命,感恩自然的意识和行为习惯。班级及学校还经常组织关于善待生命、感恩自然等的演讲、作文比赛等。
邂逅美国的方老师—博客
在美国,爱国主义作为感恩教育的一部分,受到重视。小学生一入学,老师就会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会背诵“国旗誓词”。在每次升旗时,学生齐声背诵效忠国旗誓词:“我全心全意,效忠国旗,以及美利坚合众国…….小学感恩敎育现状研究
杜丛颖 在日本,日本学校中对学生培养感恩之情是从点滴小事进行的,像“午餐前两掌合在一起对这饭菜鞠躬致意,以表示对饭菜和提供好饭菜的所有的人的感谢。” 中日感恩教育比较之启示
张 靖
日本则在学生中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为了让学生感恩自己的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日本的学校会要求学生随各自的父母到上班的单位,随父母工作一天,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让学生感同身受,感激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此外,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学校会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万事万物带给我们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的恩惠,让学生感恩自然,关心他人。这样,学生才能将内心中的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心中内化,转化为爱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