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块的复制》教学反思--赖婷婷
《图块的复制》教学反思
丰泽区实验小学 赖婷婷
本课是闽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2课的内容,安排在画图部分主要工具学习完之后,应该属于技巧运用的一部分,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本课主要学习复制、粘贴以及移动图形的方法,掌握对相同图形进行复制粘贴的技巧,以简化作图的过程。
本课设计以小新一家为导线完成三个小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做“美化花坛”,这个任务基本上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课堂的核心,首先在给小朋友分配食物时先强调了选定工具和透明背景模式,为后面的复制粘贴工作做好铺垫,在分配过程中,还讲了一下任意形状的裁剪和选定的区别,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和教师课件上的提示,发现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并尝试操作,然后请学生做小老师演示:一是检查学习效果、二是通过演示帮助那些不会的同学、三是将教师的讲解穿插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将本课的重难点加以强调,加深学生印象、四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小老师的演示和教师的讲解能够总结出复制完整的操作步骤,将教学重点消化在每位学生心里。这里出现本课的难点——“透明背景”与“不透明背景”的设置,在这个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做,有意让学生出错,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让学生盲目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会适时引导他们可以通过书本、及小组探究,共同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二个任务是“三人自行车”,这里我们主要传授了剪切这个知识,同时将剪切和复制加以比较,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命令的理解,同时在这个任务中我还让学生体会到“复制一次可粘贴多次”的操作技巧,复制是将对象复制到剪贴板,剪切是将对象移动到剪贴板,怕学生不理解我就说成复制是将原有图像保留,剪切是原有图像不保留,其实这里只要演示一下,学生就应该会明白。在这里我还提醒学生创作时与我们美术学科相结合,调整成一个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这样画面会更贴切。
第三个任务是“公园里的故事”,这是一个拓展任务,用于提高学生复制粘贴的操作能力,学习在不同文件中的图块复制与粘贴,进一步考察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和操作的熟练程度,考察了学生自主创新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本课的学习我更多的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完成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情境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重要性。
首先说说教学手段,在本课教学中,注重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法,而把教师传统的教师演示法放在次要位置,因为我觉得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更多的不应该只是掌握一种操作能力,而是教会学生会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的演示更多的会使孩子依葫芦画瓢,也许这种操作他现在能做出来,但是一但换了一种方式就不行了。比如说本课一开始我就采用教师演示来讲解复制粘贴的操作步骤,再让孩子做,教学效果会立即体现,可我相信在后面我的拓展任务中能做出来的就不多了。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会出错,我们应让他出错,只有出错了他才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想法与做法。这其实是在培养一种学习能力,出错会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计算机的操作数不胜数,与其交给学生一种两种操作技巧,不如教他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让学生的学习不再独立,学习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计算机学习中尤其需要这一点,学生的合作学习会使我们计算机教学变得简单、轻松。
然后说说教学情境,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好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选好教学素材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是很有帮助的,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去探索,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不再枯燥,有了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情境,对于新知识他们会更乐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教学效果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心情愉悦,在快乐中创新。同时在电脑课上学生不仅只是掌握电脑的操作能力,还要有情操的培养,一个富有创意的教学情境不仅让学生学得开心,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好的情操,同时选好教学素材会让你的教学事半功倍,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不过于由于种种原因,实施起来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下:
1、语言不够精练,特别是教师演示的时候,有时反反复复地说同样的操作,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2、在学生操作练习时,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以至于在叫一些教师小助手上台操作时,没能很快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方法,很多学生上台后,都是操作同样的方法,浪费了一些宝贵的课堂时间,这都是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所造成的。
3、在介绍图形复制时,当背景色没有与图片上的背景色相一致时,就算是按透明样式,移动图片时,被选中的背景还是会跟着移动,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演示,出现了失误。
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节奏过快,以至于到后面学习图形的复制时,漏掉了让学生总结图形复制的操作规律并加以总结。而且,设计的扩展任务(对于不同文件中图形进行复制与粘贴),本来是想让能完成前面任务的学生自学完成的,结果操作时,却让全班同学都来完成,由于学生缺乏对不同文件操作的认识,很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无从下手,只是有几个学生能完成该任务。
5、课堂小结过于勉强,对于学习知识点二:复制与粘贴部分的教学评价,也做得不到位。
改进方向:
1、在布置任务给学生操作后,教师的巡视与指导应进一步加强,并注意观察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操作情况,有亮点应及时给予表扬,有典型错误,也应及时指正。
2、注意课堂的语言表达艺术,发挥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3、在设计学习图形的复制与粘贴的教学过程中,把任务三(同一文件中的复制)与任务四(在不同文件中的复制)结合起来,实现分层教学,对后者不过分强调,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帮助学习,而前者重点落实,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具体的操作步骤。
4、把评价渗透到各个任务当中,通过不同任务的对比,来实现评价的目的,如:在让学生完成任务三(复制小树)时,可以用任务二(只有一颗小树)中的场景与之对比,让学生评价两者的异同,从而达到引入新知识的目的的同时,学生的评价也在一步步地落实。同时,在学生完成这两个任务时引入竞争机制,比一比,看哪个同学能两个任务都完成。
5、课堂小结,采用适当的示范操作,这样也许比口头上的表达更有效果。
第二篇:教学反思赖龙轮
教学小结
赖龙轮
今年是我第二次教高三新教材了,在今年的高三英语教学中,对于课文的教授,我觉得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外,更应该让他们理解课文中所隐含的一些意义,这样才是真正运用课文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以下我就今年所教授的几篇文章在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教育这一点上谈几点体会。
第一,可以利用课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实,每册书都有爱国主义的渗透和贯穿。如:SB2 Unit 19 A Freedom Fighter 一文,学生了解到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为反对种族歧视,要求种族平等,争取公民权利,进行不屈不挠斗争,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同时,在教授这一课时,我还让学生比较了高一所学的Abraham Lincoln 和高三将要学的Gandi 一课,利用这几篇文章,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第二,运用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信念。新教材中许多文章是有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话题。Satellites 讲了卫星知识、用途,激发了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爱;Seas 讲述了海洋生物的知识,增进了对地球和海洋生物的了解和热爱。Life in the
future 展望计算机的未来发展以及能源节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Waste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了学生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Madame Curie 和Albert Einstein,展示了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天才和智慧,表现了科学家们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引导学生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第三,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Disability 要求理解和关心残疾人,激励学生只要自强不息,一定能成功;同时向他们介绍美国的一位著名的聋盲人作家海伦,在她的老师安妮的不懈帮助下,终于成为伟大作家的惊人历程,使学生了解了安妮伟大的育人精神和海伦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这样来激励学生以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我认识到老师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教授学生文章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课文的理解来学会更多的知识内涵。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更好地利用课文教学来进行各种各样的知识传授。
2008年1月
第三篇:大班科学教案《复制》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复制》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复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模具、泥工板。
2、恐龙平面图、拷贝纸、铅画纸、复写纸、印章、白纸。
3、彩纸、剪刀、小筐。
4、复印机、电脑、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复制的现象。
1、出示小鱼图。
提问:“这是什么?老师还需要一张一样的小鱼图,有什么办法?”
2、示范使用复印机操作过程。
师:我就请复印机来帮忙。看,一张一样的小鱼图出来了。
3、小结:刚才老师操作的过程就叫复制。复制就是做一模一样的东西。”复制的方法有很多种,刚才老师用的是复印机来复制。
二、尝试简单的复制。
1、我还带来了一些东西:恐龙图、拷贝纸、复印纸用这些材料能不能来复制小恐龙呢?还有印章、模具,它们能用来复制吗?请你们动手来试一试。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
鼓励先完成幼儿尝试多种方法复制。
3、介绍复制情况。
(1)请个别幼儿来介绍是用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复制的?
师:请你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复制出这两个东西的?
(2)请使用相同材料,不同方法幼儿来介绍。
师:有谁也用了这些材料,但不是用这种方法来复制的?
(3)请使用不同材料的幼儿来介绍复制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材料来复制的?请你也来介绍一下。
(4)小结: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复制的。
(请你们把东西都放回筐里。)
(当幼儿讲到用复印纸等要讲解一下操作的过程和要点。)
三、感知、探索快速复制的方法。
1、师:“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大地震,现在那里的小朋友需要许多纯净的水,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
“你们每一个的筐里有一瓶水,我们要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复制出更多的水。还有5分钟,运送水的车子就要开了。小朋友要加油哦!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快速复制。
提醒:废纸放桶里。
3、介绍复制方法。
(1)师:“时间到,请小朋友数数复制了多少瓶水。”
(2)请复制的最多幼儿来介绍一下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复制的。
(3)请用不同方法进行复制的幼儿来介绍,比比哪一种方法好。如果同一种方法,想想为什么有多有少。(剪速度快慢)
4、小结: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制出这么多瓶水,四川的小朋友一定很感激你们。
四、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1、提问:“在我们平时的生活里,哪些地方也要用到复制的办法?”
2、“复制的方法对人们有什么好处?”(方便、速度快)
延伸:了解电脑复制,结束活动
1、出示小兔图。“这是谁,小兔一个人觉得怎么样?”“怎样帮助她?”(复制的方法)“老师也来帮助小兔找它的好朋友吧。”
2、.教师电脑复制小兔。
“原来电脑也是可以用来复制东西的,家里有电脑的小朋友回家也可以试一试,如果你们平时发现了不同的复制方法,再来告诉小朋友和老师,好吗?”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导入新课时,将画好的蝴蝶进行复制粘贴操作,学生非常感兴趣,甚至有些激动,觉得自己学到了一个很了不起的本领,都想跃跃欲试,然而真的放手让他们动手的时候,很容易忽视选定目标这一步,只顾着要进行复制粘贴,时不时会举手问我:老师,为什么我的复制菜单是灰色的??告诉他们之后,才恍然大悟。另外在课上要求他们复制三到四只蝴蝶,他们会每次都重复复制这一步骤,其实只需要操作复制一次粘贴多次就可以了,因为蝴蝶这个图片一直保存在粘贴板中!课上学了复制粘贴这个本领后,学生很容易骄傲,老师是及时压一下,提出更难的问题:能不能让蝴蝶翻个跟斗呢?这样留个疑问之后,很容易为下一课留下伏笔,同时也留给他们一个回家的本文扩展阅读:复制是以美术品原作为依据,进行科学的复原制作。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工作。复制目的是:①保护那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经常利用又易损坏的真迹珍品,用足以乱真的复制品代替真迹展出或使用,使真迹得到妥善保藏。
第四篇:蒋婷婷——《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蒋婷婷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的一位叫更羸的射箭能手,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弦,大雁就从天上掉了下来。
我在设计本课时,有效仿庞老师的导学案的板块。我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设计。首先,说一下第一个板块,复习检测。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从字词的音、形、义三个方面设计了几个小题,在学生检测字词的环节处理的比较恰当。
第二个板块,研读展示,我围绕两个学习目标设计了两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具体操作过程中,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比较少,给学生评价的机会也不够。第二个环节,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更羸说的话的含义。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汇报机会,导致学生在变换句式进行说话练习的时候,有些困难。另外,我应该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进行说话练习。
第三个板块,迁移拓展。我在这一板块中我设计了一个交流讨论的话题,让同学们谈一谈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点拨的不够到位,以至于孩子没有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第二个交流的话题中,孩子对于本文的启示谈的不够深刻,原因在于我之前的教学环节做得不够扎实,讲的不精,孩子对课文理解的也不够深刻。在小练笔环节,我设计的是人物对话描写,但是我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欠缺方法,也没有很好的给学生做出示范,导致孩子在写作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另外我让孩子汇报的机会也比较少,不是我不想让他们汇报,而是我巡视了一周,发现孩子写的确实不理想,原因也有很多。
第四个板块,当堂检测,我针对两个教学目标设计了两道题,孩子们答得也比较理想。
我在来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及书写。在设计板书时,我主要考虑到,把更羸观察到的现象和分析的内容和最后的判断呈现给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我犯了两个错误,我在板书出现错别字的时候,随意涂抹了一下之后又重新写的,另外有一个字我书写的笔顺错误,没能给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
以上是我对自己本节课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的粗浅的认识和反思。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多多钻研教材,在教法方面多下工夫,让自己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
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外出听课反思 董婷婷
简约教学不简单
—听徐长青教师讲课有感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小学
董婷婷
2013年10月20日很荣幸听了徐长青老师的汇报课及报告,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被徐老师的魅力所折服,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徐老师收获的掌声接连不断。下面谈一谈我在这一过程中收获。
汇报课为《烙饼问题》,徐老师首先以撕纸问题引入,如何达到最好的效果,一个个设问让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最后引出一个本节课的重点:统筹与优化。学生理解这两个词比较难,但是以刚才的例子为铺垫,说出:一题多解和多中选优,诠释了他们的意思,效果很好。尤其引出这是华罗庚提出的,但是华罗庚已经去世了,还好今天有徐老师,徐老师今天带着大家学习这节课的问题。出示本节课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复述这一问题,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看到的东西记在脑子里而不仅仅是看到了。要吃早餐了,需要几张饼,如何烙时间最短?学生思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徐老师巧妙的设计了“锅来了,饼来了。”这样一个环节,把这节课引入到了高潮,同时通过这个环节把这节课的重点很巧妙的让学生掌握了。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又告诉学生经验+经验=新经验。经验有序排列就能找出规律。有强调关键要看里面的资源数,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可到此还没有结束,而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烙三张饼,引出现在的电饼铛,最后升华本节课:改变环境与条件,同样是一种优化。人类的行走工具由牛到马再到汽车。由爬楼梯到现在的电梯,我们人类都用脑子在创造,这节课大家需要感谢谁:徐老师,但是徐老师有一天也会不在的,怎么办?学生的回答:还有我们,我们会传播人类文明。此话是对学生最好的德育教育,不亚于周总理曾经说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最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就是人类的创造。
徐老师与听课教师的沟通也是以你问我答的方式进行的,应老师之所需,帮助我们解决疑惑。让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体会以及结论都是学生的经验,有了经验学生才会想象,有了想象才会有假设,再验证假设,就会得出结论。而且渗透有了规律,答案就不再遥远。而且还说道教师们辛辛苦苦的做工具不如模拟实验采用类它性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新的经验。让学生认为数学可以改造生活,被提升来俯视生活,来实现问题。
最后徐老师给我提出了几条建议:对自己坚信的话要背,把他变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教育是一个干预的过程。对于两类问题是无效问题,全班都举手的问题,全班都不举手的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教师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站在讲台上,讲的重点一定要在讲台上说出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学生读题不能一广播员的身份要求,要让孩子记在脑子里。最后建议教师要有华罗庚的小册子,读一些儿童读物,否则作为老师就成了out,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