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学生更多的宽容与信任
给学生更多的宽容与信任 沙小 阚友春
笔者常看到这样一些惩罚学生的现象:迟到了不让进教室听课;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或者错误很多,或者过份潦草,罚学生重做十几遍,行为有过失,则罚扫地、擦玻璃、打扫厕所等等。类似这样的惩罚都是不科学、不足取的。学生本来迟到了,误课了,反而不让进教室,岂不是更误课了吗?扫地擦玻璃等劳动本来是光荣的事,但是把它们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就玷污的劳动的圣洁。做作业是运用知识的一种实践活动,本来学生是乐于投入的,但是一有失误便要受到惩罚,把一种愉快的脑力劳动变成一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学生怎么能接受呢?
学生有了错误,特别是有了严重错误的时候,惩罚是必要的。但是惩罚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一棒打死。面对有过失的学生,老师头脑要冷静,情绪要理智,语言要文明,问清原因对症下药。不管用什么药,其中两副药是必不可少的,即宽容与信任。学生的过失多数是无意识的,是识别能力受局限和自控能力差的表现,惟有宽容与信任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知错即改,这不正是老师所期望的吗?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中,记述着这样一则故事:学员谢苗逃离工学团,经过一段时间的流浪后又回来了,马卡连柯仍然信任他,令他到离工学团较远的财务处去领五百卢布。当时谢苗“瞪着眼睛”不知所措,完全出乎意料。但他迅速如数地取回来了。过了两个星期,马卡连柯又令谢苗去取两千卢布,还给他一支手枪一匹马,结果同前次一样,谢苗又一次忠实地完成了任务。谢苗由于受到信任的鼓舞,增强了上进心,终于成为优秀学员,后来还当上马卡连柯教育事业的接班人。
马卡连柯这种教育方法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作为教师最欣慰的是看到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最痛心的莫过于看到他们做错事,对于错误免不了严厉批评,但对于充满稚气的孩子,不仅要恰如其分的批评,更需要我们对其宽容与信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们对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班主任成为自己的偶像,和善而不乏刚毅,博学而不乏幽默。笔者当班主任三十余年,总结一点班主任工作的得失,以警戒自己,同时也希望能给更多的班主任们一点启示。
一、理解,少责罚
“爱,是理解的别名。”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给学生以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与学习,让其充分意识到你在真诚地爱护他们,真心地希望他们成功。如此,学生定能从中汲取动力,不断进步。有些班主任认为,在学生面前总要“留一手”,深不可测则更好。我却以为,要敢于向学生“亮底”。只有你给学生以真诚,你才能换得学生对你的真诚。毕竟教育不是玩魔术,况且,伪装自己是非常不爽的事情。
要拥有一颗包容之心。青少年往往是非常幼稚甚至麻木的,难免会犯错。我们不能总是用成人的目光来审视之,有时不妨设身处地地替他们多想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一味地训斥、发火(须知发火往往是无能的表现)甚至惩罚。倘使这样,学生即使一时低下了头,离开了你,他(她)的头照样会昂起来的,因为他们口服而心不
二、多表扬,少批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的荣誉感尤为强烈。一声褒奖往往能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激发其进取的信心。过多的批评则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太多地感到求学的艰难、成长的烦恼,从而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因此,不要吝惜你的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也许它会造就出一个天才!
三、多身教,少说教。
“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应该抓住儿童善于模仿的天性,不失时机地为其作好表率的作用。教育他们不要迟到,最有说服力的办法是班主任每次都早到;教育他们要热爱劳动,最好的方法是和他们一起劳动。如此,学生耳濡目染,用不着再多的说教,你可能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耐心,少草率。
有时,对学生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现象经常存在,这就需要班主任有较好的韧性,不厌其烦地再做工作。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你会达到目的的。切不可意气用事、草率了断。班主任还应深入到学生中去,细心地捕捉、反馈学生中的信息,争取把一些事情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开始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所教的班级中“差生”不少,可以开列出一批名字,而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我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并力求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所以,在2004学年,我接的班又是一个差班,各项学习指标几乎都是全年级倒数第一,班级里不少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差,经常气得年轻教师哭笑不得。我是一名老教师,一接班首先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分类。做到对学生的教育有的放矢。
“差生”的提法过于笼统,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还是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差?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是行为规范遵守纪律差?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一而足,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差生”,而要具体分析。另外,“差生”类型的分法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绝不一样。有的学生从学习成绩看是个“差生”,但从思想品德看说不定倒是个“优生”。再则,所谓“差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差”变好。关键则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成才的欲望,从而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2)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3)从心理行为看
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差生”要具体分析,要辩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批评只是教育的手段,不是教育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侯,他也时刻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
第二篇:留守学生需要更多的爱和宽容
留守学生需要更多的爱和宽容
初中部 曹衍彬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为祖国培养多种复合型的人才,的确令人自豪、令人羡慕、令人向往。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圣殿,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一个学校要培养一批批出类拔萃、才智过人的学生,首先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勇于钻研探索的教师队伍。一个学生只要有幸得到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悉心传授,就会张开智慧的翅膀,飞向知识的海洋。因此,人们都自豪的赞誉这样的教师是“师表”。新时代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那些素质呢?下面我就从对学生的宽容和爱这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索,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
爱所有的学生,更要爱问题学生。生活中的教师应像父母一样关爱留守学生,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生活总是充满奥妙,当你心中有诗,你眼里就处处有诗意,当你心中有爱,你的脚步就会伴随着春风。”这是刘京海校长在管理上海闸北八中时总结的一句名言。教师失去了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工作的乐趣。我校是民办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全在学校,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去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是不容忽视,初中学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似懂非懂,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是冲动的,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草率处理事情的性格。我班上有一半学生的家长都在外地打工,半年回来看一次一年回来看一次孩子的都有,甚至有常年不回家的,寒暑假让孩子到外地与他们相聚。对这些孩子的生活情况、思想动态我更是处处细心观察,事事留心地照顾,每两周找他们聊聊,谈谈心,了解思想情况,如果他们想找我聊只要我在学校,随时都可以。我班的张鸣同学就是一位留守学生,来我校前是在民办寄宿制小学有名的动不动就打架的学生,家长的教育方法是一句话“再这样我们就不要你了,让你一人在老家呆着”。刚进我班时,是天天闹事,“一天一小架,三天一大架”毫不过分。他自己在认识上就说到“父母不在家,不能让别人欺负我,我打人就要让别人怕我”。说实话,这位同学就是有暴力倾向,是班上的定时炸弹,如果不做好他的思想认识工作,那么班上随时有危险发生。我开始两天找他谈一次心,了解他的思想状态,有时甚至一天一次,针对他的错误观点进行说教,改变他的思想认识,让他认识到是以理服人,不是凭拳头说话;不是让别人怕你,是让别人佩服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他慢慢地将打架的频率降低,次数减少,三天一次,一周一次,最好的时候两周一次。再找他谈时,他告诉我,自己也很不想打人,就是自己一点管不住自己,三天不打人小手儿就痒痒的。直到半年后,他因在校课间回宿舍时,因下雨滑倒,腿摔的不轻,腿只能伸不能弯,走路立即成了问题,学生告诉我以后,我急忙叫了出租车送到县医院进行治疗。在回来的路上,他问我“老师,平时我给你添的事情那么多,你不烦我?我原想你不会带我到医院来,肯定会教训我说活该,谁叫你不听话?”我看见他哭了,没等我安慰,接着他又说:“我的腿以前受过伤,是在别的学校因打架破了皮肉没有人带我到医院就诊,第二天就开始感染发炎了,两周后感染面积有巴掌大时家长到校来才带到医院治疗,当时医生告诉我父母,如果再不来腿就成了大问题,可能要截肢。当时我真很害怕。老师,你就象我父母关心我一样。”说时哭得很伤心。我乘机将他的头搂入怀里说老师与你家长一样,希望你健康快乐成长。你想起伤心事,就爬在老师的怀里哭出来吧。从这件事发生后,他在打闹方面有了彻底的改变,直到现在也没有打架,同时他也渐渐的爱学习了。可见,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如果我们宽容他的过失,让他们体验到一种高于父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动力。
爱学生,给他们自信。学习是中学生的首要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只是个别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让每个花瓣都散发芬芳,切莫轻易的给孩子戴上“差生”的帽子。“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我们教师说过的一句话。也许未来的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就在他们当中。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九年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的合格教育,可是激烈的竞争将义务教育变为选拔教育,选拔教育必定让一部分人淘汰,这样就产生“学困生”。学困生,一个让多少家庭痛彻肺腑的称谓,哪家孩子生下来不是宝贝?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当怀着梦想把孩子送进学校,怎么就成了连庸才都不如的差生呢?一个孩子对一个老师来说是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万分之几,概率是很小的,但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是百分之一百的希望。这个希望一旦破裂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怎样的伤痛?贾涛同学刚到我班来时,完整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更不用说成绩了。一次数学课我让他判断“-2”是不是负数,他的回答说
2、-2,我在。顿时教室像开了花,嘲笑声、轻蔑的“恩”声不绝于耳。的确,他说的话让人听不懂,不过我责备了其他学生,鼓励贾涛不要急,回答我是不是就可以。只见他睁着一双无助的眼睛,同时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嘴里咬着,一声不吭。他的这种神情简直象学前班儿童。我带领大家鼓励他,并用肯定的目光看着他,过了一会,他终于鼓足勇气说“是”。教师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了让他改变这种说话语不成句的毛病,在课堂上,我让他回答简单的问题,提高他的自信,要求全班的同学课后每人每天与他交流十句话。一个月后,进步很大,简单的话能表达出来了。半年后,家长回来看他,他的进步更大,说话虽然慢但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成绩也能考到及格分。家长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说:“孩子说话的毛病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外打工,一岁后就交给家里年老说话口吃的奶奶长期照管所至。心想这孩子说话毛病可能就这样了,我们做父母的悔恨一辈子,孩子现在的进步真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太谢谢你了,曹老师。”贾涛的进步告诉我,每个孩子都有求上进的愿望,孩子在某个方面暂时比较落后,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和土壤,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去扶持,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进步的。
让爱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爱去鼓励学生的斗志,我们要以真情去创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八(5)班,因一个共同的原因----成绩差,走到一起。记得去年刚接手时,数学原始成绩最高分只有49分。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卑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我进班级第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把自信传递给每一位同学,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从而树立自信心。我的第一节课主题是“从文峰学校开始,从现在开始,将你的人生改写”。我班上的同学成绩暂时跟不上大家,自己便认为自己是差生。老师我却是这样认为的,你们不是差生,现在你在别人后面,是因为你的起步比别人晚,不是比别人差,和别人只是存在差距。打个比方来说,大家都在同一条路上走路,别人比你先走一段路,所以你暂时走在别人后面,但只要你加快步伐和专心的赶路,不停地走,不久你便会赶上或超过你前面的人。学习也是这样,只要你们从现在开始认真地学习,遇到不懂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请教,把学习中盲点一个一个的弄懂,专心的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慢慢的就会缩小学习上的差距,赶上好的同学是不久的事情。课后我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分别找同学谈心交流时,了解到这些同学在家里得不到信任。这时,我与搭班教师商量,决定下周及时召开家长会,改变大多数家长们拿自己的孩子与优秀的孩子比较时的说话口气和措辞,千万不能说“我对你不抱任何希望”、“你真笨”等不信任孩子的话。孩子进步了要及时表扬鼓励,配合老师多给孩子信任,让孩子找回自信。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家长会的召开,效果很好,把老师的真挚的爱和信任传递给了学生,为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益处,现在数学每次测验一百分左右总有五人以上。班上的同学总分进入年级前五十名的也有了。(今年开学时杨波、方欢、涂奥、万以杨等几位家长还在说那次家长会让他改变对孩子的看法,现在觉得孩子越来越进步,孩子回家与家长交流学校的事越来越多。)在爱的滋润下,自信慢慢代替了自卑。学生的脸上有了笑容,我也自信满怀。同时也让我领悟了在教育学生时需要我们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点促面;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不同类型(聪明而学习差的、脾气倔强有某种优越感但管理自己不当的、智力差、淘气、不爱学习等)学生的真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之路是漫长的,我决定用“爱的教育,理解教育”来铺平教育之路,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宽容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第三篇:给学生多一点宽容
给学生多一点宽容
【摘要】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宽容之心。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教师只有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对学生多一点宽容,才能使学生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转变为个人独立的见解,创新的见解。
【关键词】教育宽容
曾在书上读到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叫小丽的女孩被学校圈为问题学生,定为重点帮教对象。不是因为她学习成绩差,而是因为她常常与学校、老师对着干,要留长发,染指甲,穿超短裙子„„最叫班主任不能容忍的是,有一次她竟在周记上写道:“为什么你们(老师)可以烫曲发、染黄发而我们就不能呢?为什么你们可以洒香水、涂口红、染指甲而我们就不能呢?为什么你们可以戴项链可以穿连衣裙而我们就一定要穿校服?”班主任看了气得直咬牙道:“公然对抗!反了!”于是当即把小丽的周记交给了学校。之后,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相继找小丽谈话,轮番对小丽进行严厉的批评。不久,13岁的小丽含泪离开了学校。
后来,小丽跟叔叔在美国读中学,一年后,传来了特大喜讯:她被学校评为当年最有创见的学生。原来,在一节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就《纽约时报》上一则关于橄榄球世界赛的体育新闻,要求学生自由地展开评议。小丽批评说:“这是美国橄榄球赛,不是世界橄榄球赛;
新闻报道将美国的球赛说成世界球赛是错误的。”体育老师温和地问:“你凭什么那样说呢?能告诉我吗?”小丽坦然地说:“这场橄榄球赛共有13个队参加,都是美国队。既然都是美国队,凭什么说它是世界赛。”第二天,学校全体领导在会议室召见了小丽。校长严肃地对她说:“尽管全体美国人都把美国的橄榄球赛说成世界赛,尽管美国所有的电视、广播、报刊也都这么说,但是,小丽同学,我们还是认为你的见解是正确的。”因此,小丽得到了学校当年的创见奖。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同样是对身边事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国内的学校,就被视为大逆不道,必欲除之;而在美国学校,却被当作有创见而给予赞扬嘉奖!
这到底怎么了?我想:关键是宽容!教育需要宽容,对学生的宽容就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谅解也是教育。”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宽容之心。作为一名教师或一名校长、一所学校,对待学生应该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要用宽容的心感染学生,对学生的个性能宽容也是一种教育,在严格要求之中要宽容学生的个性思维,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保持年龄段的天性,引导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教师只有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对学生宽容,才能使学生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转变为个人独立的见解,创新的见解。
我曾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情:在一天上课前,学生小强向我报告,说他昨天刚买的《老夫子》不见了,并且看见他的邻桌小军有一本很像他的„„当时我听了很恼火,怎么可以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在上课时,小军好像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一样,发现小军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我的心猛的一颤,然后略微沉思了一下,说:“哪位同学捡到了小强的《老夫子》,就先还给小强吧,要看以后再向他借。不过我要告诉大家,捡到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失主,要不失主会很伤心的,希望大家明白这个道理,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若干年后,小军大学毕业了,在参加工作之前,特意来到我家,讲述了他那次偷老夫子的原因:“„„如果不是老师您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这个‘秘密’,我就无地自容,我一定变得很反叛,我就不会有今天。正因为老师您的宽容,才使我从一个“不务正业”的学生,转变为勤奋好学的学生,同时我也学会了宽容,在以后人生的道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还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在我班上有一位女生叫小燕,是出了名的“问题生”,不思上进,学习态度消极,早上到校经常迟到,每次我批评、教育她,她都承认迟到是不对的,并保证这一次是最后一次,下次不会再迟到。但是,下一次她又迟到了,我知道小燕迟到已习以为常,我对她的教育批评,她也习惯了,无关紧要的。
这一天,我正在上物理课,小燕又迟到了。在我正想大发雷霆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老夫子”事件,意识到用老办法一味的批评是不会起到作用的。于是,我决定不再在大家的面前点她的名字了,我准备不批评她,静观其反应,让其自己反省。我看到她坐在位上东张西望,似乎在看我注意到她了没有,神情恐慌。我故意把视线移开,对黑板板书,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小燕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把物理书拿出来开始听课,一切恢复正常。课后我来到小燕身边,微笑着对她:“前面的内容明白吗?不明白记得要请教老师和同学,不要不懂装懂,这样就不能进步了。”与往常不同的是,从此以后,小燕同学很少迟到了,并且听课也非常的认真。由此可以看出,对待学生经常犯的毛病,采取不同的态度,其效果也不同。面对学生犯错了,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教育方式,不要一味进行批评教育,对犯错误的学生宽容一点,让其有一个台阶下,引导其一步一步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的加倍呵护。”其实,这种呵护就是宽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没有宽容,就没有爱,所以没有教育。”宽容是教书育人的最基本道德准则,作为一个教师,就必须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给学生多一点宽容,才能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才能真正注意到学生的个性,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延江:《对学生多些宽容 教育不能制造次品》,《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5日
2、刘锦新:《我看民主与宽容式教》,2003年11月25日
3、朱家存:《宽容:主体性教育的又一目标》,《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3期
第四篇:理解 宽容 信任
理解 宽容 信任
同学们,你们有过误解别人、被别人误解或被恶意中伤的时候吗?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谁都知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发生误解磨擦是在所难免的。面对这样的事,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呢?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相待呢?蔺相如官比廉颇大,却对廉颇处处忍让,这是宽容。仆人无意打碎了主人的玉杯,身为丞相的主人却一笑而过,这更是宽容,他们无疑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在课间、教室、食堂、寝室,一个同学不小心碰到他人,却破口大骂,甚至动武,结果两个人不欢而散,反目成仇。而同是类似的一件事,下面的同学的处理方法却迥然不同:碰到他人的那位同学急忙道歉,另一位同学则面带笑容说,没事儿,两个人关系更加融洽。
同学们,为什么同样的过失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就是因为前者忽视了生活中的一种道德品质:宽容。宽厚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
生活里有太多太多不如意的时候,需要我们用宽容的心境去对待。宽容是一种大度、一种涵养。心胸狭窄的人不可能宽容别人,而惯于斤斤计较;见利忘义的人也不可能宽容别人,只求索取而喋喋不休。真正的宽容,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品味的道德观念。
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宽容。宽容的人,总是以友善的目光去看待人们,看待一切;宽容的人,总是在琐碎的生活中感到充实和丰盈;宽容的人,总能把平淡的日子点缀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宽容的人,总是对生命心存感恩和怀念......。人生旅程慢长,宽容的人总是活得轻松自如、从容洒脱,他们因宽容生活过去赐给他们的不幸和挫折,而倍加珍惜今天的时光;他们因宽容工作环境的艰苦,而懂得世界上没有平凡的环境,只有平凡的人。他们经常宽容别人而从不宽容自己。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宽容别人是尊重、理解,宽容自己是放纵;没有宽容的社会不是和谐、文明的社会,缺少宽容的世界是疯狂的世界,到处都会充满邪恶和斗争。
把宽容理解为原谅、理解为容忍或怯懦,这是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肤浅,宽容的真义在于给人创造一个友爱的环境。为了友谊,而掩饰对方的错误保持一团和气,那不是宽容;为了亲情而原谅对方的缺点求得彼此融洽,那不是宽容。
宽容是精神上的大彻大悟,是行为上拿得起放得下。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为什么不多一点宽容?
今天,我们更要提倡宽厚待人。当有人由于误会而冤枉自己或无意中伤自己时,应当予以谅解,不要得理不饶人;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态度应当诚恳、友善,不要尖酸刻薄,更不要捉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宽厚的人,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与人为善,这样不仅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人生的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同学们,愿我们人人都学会理解、宽容和信任。
第五篇:多一份爱,更多一份宽容(读书笔记)
多一份爱,更多一份宽容
南岸区学府路小学梁丽莉 我有幸拜读了《班主任工作案例》这本书,确实令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理论结合实际,以典型的案例揭示了深刻的教育道理,同时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专业的点评,确实为我们教育者提供了实践依据。书中所有案例里,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之处,我有两点最深切的体会。
首先是“爱”。书中提到“教师付出的爱需要有母亲般的温暖,需要有母亲般的无私。”、“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些平凡的文字,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学生的心灵,需要老师用爱心来浇灌,缺少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爱心的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教师的爱使学生感悟了人间真、善、美,使学生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使学生坚定了胜利的勇气,使学生心里树立了不朽的丰碑。正因为是有了爱,教师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正因为是有了爱,教师才能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与沟通;更因为是有了爱,教师才能让学生处处感受关心和呵护,才会把心灵之门向我们敞开,并能及时接受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其次,就是对学生要宽容。书中提到“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容更是一种智慧、力量、爱、体谅„„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代表了心灵的充盈和思想的成熟。”的确,宽容是我们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吧,由此可见宽容的力量是无限强大的。然而,宽容绝不等同于放松。我们是在用爱心净化世界,绝不是含着眼泪退避三舍,让学生在爱与宽容体会到 “良药不苦口”,乐于接受教师的尊尊教诲。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细心的,无形的,又是长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真爱无私,宽容为怀,用我们无限的爱和宽容的心去启发、引导孩子们,他们就会一天比一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