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及其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及其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可能(可能性)与现实(现实性)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对其作过不同程度的探讨,并提出过不少精辟的见解。特别是亚历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亚历士多德明确地把它们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提出来,称之为潜能和现实;康德明确的区分了抽象地与现实的可能性,认为仅仅在逻辑上不矛盾的可能性只是思想上的,即抽象的,真实的可能性应以可能经验的原理(综合原理)为依据,而不应以逻辑原理或分析原理(不矛盾)为依据;黑格尔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对可能与现实的辩证法作了卓越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作家们批判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科学的阐明了可能与现实的关系。科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可能与现实范畴的历史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内因和外因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原因,也是产生可能性的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趋向,它虽然有一定的客观根据和条件,但这些根据和条件尚不成熟。那些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内在根据,永远也不能实现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不可能性。
现实性范畴,一方面相对于非现实性,一方面又相对于可能性。可能性范畴,一方面向对于不可能性,一方面又相对于现实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一对范畴,也就是说是一组矛盾,他们是既相对立、有相统一的关系。
事物为什么会产生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呢?这是矛盾斗争的结果。任何事物内部都充满着矛盾,每个矛盾又分裂为两个对立面,这两个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着的两个对立面,在性质上是根本对立的,在发展趋势上是完全相反的。因此,一个事物在同一个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就有两种相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是代表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前进的,好的可能性;另一种是违反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是倒退的,坏的可能性。这两种性质相反的可能性,都是在一定客观根据的基础上产生的,只要具备了必要而充分的条件,都能转化为现实。关键是看哪一种可能性具备的根据和条件更充分,更成熟。在这两种相反的可能性中,其中只有一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不能同时都变为现实。这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就意味着另一种相反可能性的消灭。但是,从事物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来看,代表事物发展必然趋势的可能性,最终一定要战胜坏的可能性,他的胜利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
可能性能否转化为现实,关键在于条件。在自然界里,条件是逐渐自发形成的,不经人们的参与,可能性也会自发的变为现实。但在社会生活领域里就完全不同了,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离开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能性不会自发地实现。人们虽然不能创造规律和可能性。但却可以而且必须创造条件。条件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都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条件有客观和主观的,客观条件是指里看人们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着的各种客观因素,主观条件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主观努力的程度。在客观根据和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的基础上,人们的主观努力是促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决定力量。否定客观根据和必要条件,把可能性的转化说成是随心所欲的,这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一种表现。相反,否认主观能动性对可能性转化的作用,这是“宿命论”的表现,使消极无为,懒汉懦夫思想的理论根据之一。
我们应正确估计客观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或创造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力争实现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促进事物的发展。但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还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现实的可能性有多种,基本上有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两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就是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互争实现的过程。在有人参与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哪种可能性会转化为现实,除了一定的客观条件起作用外,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巨大的作用。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即使在坏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中,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就是所谓“做最坏的打算,力争最好的结果。” 我们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力求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是促进事物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客观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还需要经过主观努力和积极斗争,创设有利的条件,力争实现最好的可能。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引领、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要随之而不断发展。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它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的政治信仰,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巨大的指导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面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旗帜,是一面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近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现出无可置疑的真理性、科学性,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和回答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它不但回答和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它一经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就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国际敌对势力鼓吹“社会主义大失败”,企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在世界上消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就是向世人昭告: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没有过时,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必然有助于世界上的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努力去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篇: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指
导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关于劳动创造价值或价值来源于劳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把价值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虽然是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但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阐述劳动价值论时,研究的却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而不是特指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他认为,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不管是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而且只有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 规律,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而且也必然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在社会大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是商品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商品必须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尽管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所反映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不同,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仍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仍然起作用。在没有政府介入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会出现失灵现象。比如,市场不能有效解决经济总量平衡问题、外部不经济问题、经济结构平衡与优化问题、垄断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以及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和盲目性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政府必须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财政、货币等手段对国民经济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以期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合理调整利益格局,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它总是一种人的体力与脑力共同作用的活动。然而劳动的具体形式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原始形式的劳动是体脑不分的,后来由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开始分离。商品经济出现后,创造价值的劳动与非创造价值的劳动即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相分离。时间推移到今天,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又各自衍生出多种形式,甚至还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重合、创造价值劳动与非创造价值劳动的交叉与衔接的现象,以至于有人将劳动只区分为直接生产劳动与间接生产劳动两类。科技革命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劳动所具有的新特点更加显著:一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体力劳动的付出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在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体现在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工艺等上面的科学技术创新即科技劳动大大增加了;二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内外关系愈益复杂化,管理的难度愈来愈大,从而管理劳动的作用更加突出;三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外依赖增强,因而为产品的直接生产提供服务的各种劳动如提供信息、咨询、审计、评估、认证、广告、经纪及交易服务等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限;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崇高的历史地位,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但任何先进的科学理论,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科学的理论,必须结合新情况与时俱进,不
断进行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永不枯竭的理论之源。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现实知道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所创立,并由后
人依据其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
不断发展了的政治经济学形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以揭示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会)经济运行的规律为目的,以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
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为己任,具有鲜
明的阶级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发
展。
从上世纪70 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
成果中的经济理论部分,即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
展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社
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已经被
实践证明和被广泛认同,并正在用以指导实践的科
学的经济理论。它们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也包含着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辛探
索和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任
务,就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定含义而言,就是要
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与发
展的实践为依据,以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矛盾与态势为参照,以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
展、产业革命与结构演进、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着
重将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理
论观点引入学科体系中来,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基本原理,西方经济学适合我国应用的部分加以
整合和疏理。一方面使其由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学
术理论,获得稳定的科学形式;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从中吸取理论营养和时代精神。做到既继
承传统,又超越传统,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勇于学习
借鉴,实现理论观点和学科体系的全面创新,充分发
挥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有关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应该以这
样的思想为指导加以认识和处理。
改革开放之前,传统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垄断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脱节,加之缺乏有效的短期分析工具,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经济学范式“衰落”了。面对挑战,经济学界作出了两种反应。
一种是消极的,即要么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理论需求和中国经济学蓬勃发展的事实视而不见,对该范式自身的缺陷不去正视,固守传统不变;要么在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沿袭旧制,再加上一些当代资本主义的描述性材料,而在社会主义部分引入一个简写本的西方经济学(其蓝本大多数是新古典综合派)。后一种做法无疑漠视了一个理论范式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另一种是积极的,即清除传统理论中的教条主义影响,以《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中国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为理论源泉,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紧迫的理论需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环境,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冲击,但一个挣脱了教条主义束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正展示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概念、范畴体系和分析方法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也是一个理论范式自我完善的要点所在。在概念和范畴体系方面,经济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所有制、所有权、劳动、劳动力、剩余价值、剩余劳动、资本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概念之争,以求澄清概念,使讨论能在共同的基础上展开;其二,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该范式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在分析方法方面的发展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进一步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虽然任何一本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宣称自己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研究方法,但由于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它们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教条主义被逐步清除,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其二,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具有短期分析意义,有的学者试图为该范式的工具箱中增加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多方面努力的成果被初步整合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性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早期关于价值规律以及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探讨做了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并把这两个主题拓展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一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主题。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支柱,凝结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科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第五篇:混凝动力学对混凝工艺实践的指导意义
混凝动力学对混凝工艺实践的指导意义
余承烈
(山西铝厂
山西 河津
043300)
Guide meaning of coagulation dynamics to coagulating
technology practicality Yu chenglie(Shanxi aluminium plant Hejin Shanxi 043300)内容摘要:分析了混凝动力学几个公式,就公式中的每个因子展开讨论,认为:混凝动力学公式对混凝工艺实践有定性的指导意义,举例说明了目前几种经实践证明了的高效混凝技术与混凝动力学的相关性。
关键词: 混凝动力学公式探讨 混凝工艺 高效混凝技术 指导意义
1.混凝动力学公式的探讨
一般认为,混凝包括絮凝和凝聚两个过程,凝聚和絮凝都是使胶体或悬浮物中微细粒固体聚集而使颗粒尺寸变大的过程[8]。混凝动力学也应该包括絮凝动力学和凝聚动力学,目前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提法不统一,有的只提到凝聚动力学,如文献(8)。文献(5)就只提出絮凝动力学,还明确指出:研究水中胶体在絮凝过程中的颗粒浓度随时间的减少过程称为絮凝动力学。按照这个定义,絮凝动力学的研究范围虽然可以包括许多不同的絮凝过程,但一般絮凝动力学研究的只是憎水胶体经电解质脱稳后的容积絮凝过程。笔者认为,絮凝动力学比较符合规律,但是在没有统一以前,目前还是提混凝动力学为宜。
混凝动力学的研究自1943年Camp和Stein提出动力学的公式后 至今,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类似的公式,本文列出目前常见的几个公式,并就公式所包含的意义展开讨论。
1.1混凝动力学公式的认可
文献[9]介绍的列维奇(Levich)利用扩散方程计算通过球形控制面单位时间的颗粒的时平均总数,即颗粒的碰撞数:
Nt==12Πβ(ε/γ)½R³n²(1)
式中ε——球形控制体周围单位体积水的能耗;
γ——水的动力粘滞系数; R——球形控制体半径;
n——控制体周围的颗粒时平均浓度(单位体积颗粒时平均总数)
β——实验系数。
文献[5]介绍的当颗粒因水流所产生的速度梯度du/dz相碰时,每毫升中两种颗粒每秒钟相碰的次数为:
N==4/3n1n2(r1+r2)³du/dz(2)式中:du/dz——速度梯度
r1,r2——两种颗粒的直径,n1,n2——两种颗粒的浓度,文献[1]介绍的Camp和Stein同向絮凝理论认为:对于直径d1为的颗粒数为N1的和直径d2为的颗粒数为N2的整个体系,每单位体积内单位时间总的接触数为:
N==(G/6)N1 N2(d1+ d2)³(3)式中: du/dz为速度梯度
文献[8]提出的同向絮凝的公式:
–DN/dt=2/3Gd³N²(4)式中: N----单位容积的颗粒个数(个/cm³)
d----颗粒直径(cm)G----速度梯度(s)
文献[7]介绍的日本专家Tambo.N(丹保宪仁)先生提出接触絮凝方程式为:
dn/dt= —π/4qVs(D+d)2N n
(5)式中:
N,n----分别为单位体积内成熟絮凝体和微絮凝体的数目(个/ cm ³);t----接触絮凝时间(s);q—--絮凝系数;Vs---水流上升流速(cm / s);
D,d----分别为成熟絮体和微絮凝体平均粒径(cm);
以上公式形式虽有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絮凝效果和水中的粒子数量有关,和速度梯度有关,和粒子的直径有关。有区别的是,公式(5)中没有速度梯度因子,却有水流上升的流速,且经过试验验证.公式形式与公式成立的条件、研究的对象有关。
1.2混凝动力学公式的探讨
为了说明问题,需要将混凝过程的几个概念阐述清楚。混凝分为两个过程,既反应和絮凝,反应包括混合和初凝,初凝中包含有凝聚的内容。
由碰撞接触絮凝公式可以看出,和碰撞有关系的是水中粒子的浓度和直径。其中,浓度是一次方,直径是三次方;也就是说提高碰撞效果,主要是增大水中的粒子直径,提高混凝反应过程中待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显然,提高直径一个数量级所产生的效果就相当于提高碰撞次数2个数量级。在反应初期,粒子的直径都不会太大,此时在反应器中,保持高浓度就可以大大提高混凝效果。还可以加强搅拌,增加旋转次数,通过提高旋转速度来到到碰撞的目的。但是,胶粒与药剂分子只要一碰撞,则马上会粘结在一起,形成初絮体。一把情况下,反应需要几秒钟(7—8秒),这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值,7—8秒的时间内,所有的胶粒和药剂分子都反应完毕,因此这7—8秒的时间实际上是前后持续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这其中包括絮体和絮体、絮体和胶粒的反应时间。也就是说,反应之后进入絮凝阶段,绝大部分水中粒子是絮体和絮体之间的结合和分离。在絮凝阶段,絮体不断长大后,因为絮体直径比胶粒要大得多(100倍以上),粒子的数量显著下降,N ·n 降为次要因素,而(D+d)3 逐渐上升为主要因素,这时的反应也要求碰撞、接触,但是它们要求的水力半径要适合于它们自身的直径。按理说搅拌强度大一些,水力梯度大一些,相互碰撞接触的机会才会多一些。但搅拌强度大(G值大), 水流的剪切力就大,粘结在一起的絮体受到水流的剪切就会二次被断开而成为小絮体。因此要求搅拌的强度(也就是水力梯度)随着絮凝的进行而逐渐变小。也就是说在整个混凝的过程中,G值不应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递减值。实践证明:当G值造成的水力半径约等于絮体半径时,混凝效果最佳,当然,这种水力半径是指大多数水中漩涡的半径,而不是一个准确值、固定值。
既然在混凝的过程中,要求前半部分速度梯度G高一些,一旦药剂分子完成扩散、接触、碰撞的过程,则后半部分要求较小的速度梯度G,避免粘结在一起的絮体受到水流的剪切二次被断开而成为小絮体,即要求速度梯度G前大后小,那么在公式中就应该体现这个规律。随着粒子的浓度减小、粒子直径增大的同时,速度梯度G变小,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混凝效果却不断强化。因此笔者认为:混凝动力学公式应该对速度梯度G这个因子进行修正,增加一个补充公式:对G值作函数,函数中涉及到粒子直径和粒子浓度,而且随着离子浓度和粒子直径增大而减小G值,这样就更符合混凝的具体过程。笔者推荐的动力学公式:
-dn/dt==kGª(d1+d2)³n1n2(6)a==f{(n1+n2)/(d1+d2)}(7)
式(6)、(7)中: k—絮凝系数,它和某种水体、具体的混凝工艺有关; a—G值的幂,这个公式体现了三个意义,第一,速度梯度G在混凝过程中和水中的粒子浓度、粒子直径有关;第二,控制速度梯度G在混凝过程中随着水中的粒子浓度上升而升高,随着水中粒子直径增大而降低;第三,速度梯度G在混凝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前大后小。修正后的混凝动力学公式更好的体现了混凝规律,对混凝工艺有了更明确、更简洁的指导意义。
限于笔者的自身条件,无法针对公式进行相关的试验,只能探讨这些,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2.混凝动力学对混凝工艺实践的指导意义
所有的混凝动力学公式建立的条件都大同小异,但对混凝实践来说,没有定量的指导意义,因为无论是粒子的直径还是粒子的浓度都无法做到准确测量。何况在混凝的水中,直径大小是不一致的,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粒子之间的聚合和断裂随时都在发生,因此无法确定粒子的数量和直径。G值对絮凝过程的重要性也主要体现在定性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它的具体数值,近年来随着絮凝技术的发展,不少学者指出G值只是某一水体的平均值,并不反映瞬时值,也不能反映水流的真实结构。有学者认为最重要的是G值只反映某一水体能量注入率的平均值,不能反映该水体各微小单元能量注入率的具体数值和均匀程度。
但公式对混凝有定性的指导意义,例如,增加粒子的浓度,可以提高混凝效果;创造水流的层流条件,减少已经结合在一起的粒子再次被断开;创造涡流使粒子旋转[3],或“自旋”、或在水体中绕着涡流迴转;追求粒子的直径不断变大,提高混凝的效果。
混凝动力学公式对混凝工艺实践有定性的指导意义,下面举例说明目前几种经实践证明了的高效混凝技术与混凝动力学的相关性。
2.1微涡旋混凝工艺
文献[9]指出:絮凝池中的湍流中充满着大大小小的涡旋,它们不断的产生、发展、衰减与消失,大尺度涡旋破坏后形成较小尺度的涡旋,较小尺度涡旋形成更小的,其中的微小涡旋促进了颗粒碰撞、絮凝。涡旋区中微涡旋的尺度取决于涡旋区的紊动强度或能量供应的大小,而涡旋区的动能又是由主流来提供的。因此主流流速的大小决定了涡旋区中微涡旋的尺度,涡流的流速越大,即G值越大,生成的微涡旋的尺度就越小,反之亦然。
微小涡旋最容易引起絮体的自旋。当涡旋控制在与絮体直径一个数量级时,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初级絮体旋转,因为絮凝体不是理想的球形体,而是象云朵、树枝一样,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絮体或凝聚体一旦自身旋转,其半径可能要扩大几倍,甚至更高。相当于絮体直径扩大,提高絮凝效果。据此,在高效絮凝反应器设计时,控制水流在反应器沿程能够形成的絮体颗粒相近的微涡旋尺度就是这个道理。例如,结团凝聚过程中的颗粒自旋,可以给我们以这方面的启发。
又如,涡旋区中微涡旋的尺度取决于流动空间尺度与水流的速度。流动的空间尺度越小,涡旋尺度越小,填料絮凝池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流速越高,涡旋尺度越小,因此减小流动空间尺度、增加流速就增加了颗粒碰撞的几率,混凝效果比普通絮凝池好就是这个道理。
2.2网格反应工艺 在网板反应中[10],当水流绕过非线性圆柱体(网丝)时,由于发生边界分流现象,在圆柱体后部两侧使产生涡漩。涡旋长大到一定程度即从主体分离,顺流而下,随后又产生新的旋涡,在这样的柱尾流中便出现了两列平行排列而又互相交错的涡列。观测表明:柱后初始的涡旋大小基本上与柱体尺寸处于同一数量级。而涡旋尺度的变化比直接与网格的尺度有关。反应水流中的涡旋尺度可以通过调整网格尺度的办法来控制,使其形成的絮体颗粒粒径接近于同一数量级,同时也可以根据絮体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增大的规律来设计不同级的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控制涡旋,就是为了造成“迴转”。迴转就是絮体绕着漩涡中心在一定的圆周上反复旋转,则能提高絮凝效率,宏观现象观测更能说明这个观点:河流中经常看见旋涡中的柴、草等漂浮物,绕着旋涡中心反复迴转好多次,偶一瞬间才能“逃”出旋涡而进入下游。高效絮凝技术中,正是利用了小的絮体在不断的迴转过程中,吸附碰撞更小的或更大的絮体生成大而重的絮体而与水分离,提高混凝效果。
2.3高浓度接触层
近年来,新兴起的结团凝聚处理法[6],也是基于提高浓度、提高碰撞机率的原理。这种装置开始运转时,上向流结团凝聚柱内尚无颗粒悬浮层,出水浑浊,但柱底逐渐有颗粒积累,随着底部粒状物增加,悬浮泥渣层逐渐形成,出水逐渐由浊变清。当悬浮层不断增厚至20—30cm时,柱内呈清晰的污水界面,悬浮层不断增厚,出水浊度不断降低。这就相当于创造出一个高浓度的反应单元。在上升流速较高时,各结团絮凝体颗粒在悬浮层中不断翻滚,但整个悬浮层随着泥渣量的增加以均匀的速度向上移动。将多余的悬浮体从泥渣口排出后,它们极易与水分离,分离出的水保持清澈。笔者在进行“高效固液分离装置”(专利产品)中试时也发现类似现象:污水在上升过程中,很短时间,穿过一个浓悬浮泥渣层再进入过滤层,尽管进水水质变化很大,出水水质却很稳定,如,进水SS=400~2500mg/l,出水SS=5~10mg/l, 当过滤水头>3.5m时开始排泥,从排泥管放出浓度为5%—6%的积泥底流,静置10分钟即出现清澈的水面,明显地能看出泥与水已经分离,倒出上清液后,泥液明显增稠,泥层比较密实,不象普通沉淀池排出的泥液那样稀松。就是说,经过高浓悬浮层絮凝后的颗粒中水分子的含量、结构比较特殊,比普通絮凝完成污泥浓缩后更容易实现泥水分离。
2.4反应池投加填料的理由
钱荣孙[7]试验的软性固体介质絮凝工艺只所以比普通石英砂接触滤地净水效率高,也就是因为同样的过滤面积,软性固体填料有更高的空隙率,能够更多地造成絮凝体之间接触、吸附的机会。有了填料,增加了初级絮体接触碰撞的机会,相当于增加了离子浓度,给初级絮体一个着床的机会,絮体着床的多了,自然会堆积在一起;堆积粘结在一起的絮体多了,重量增加,絮凝体就会自动地从填料上脱落下来,迅速地与水分离,这就达到了固液分离的目的。同时,高效水力絮凝器研制的结论说明[2]:采用填料和阻流装置,可以统一絮凝阶段的全部水体的各个部分获得尽可能相同的能量率,它能改善絮凝器的水流条件,把絮凝器调到最佳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絮凝效果。
笔者认为,在沉淀池增加填料,也能增加分离效果。理由是,填料的存在增加了上升絮体与填料的碰撞机会,完全有可能在絮体即将离开沉淀池出去的时候将其吸附截留,达到净化的目的,这也是笔者分析混凝动力学的意义得来的一点体会。
------------------参考文献:
1.T.M.凯纳兹(美),李维音等译,水的物理化学处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982 2.高士国,水力絮凝器的理论与实践[J],张中和,王彩霞等编,给水与废水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p10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4 3.余承烈,对混凝过程的几点新认识[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3第5期,4.王绍文,等,论絮凝的动力学致因[J],张中和,王彩霞等编,给水与废水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p18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4
5、许保玖,给水处理理论[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北京)2000
6、黄廷林,结团造粒流化床中造粒动力条件研究[J],给水排水,1998,24(5):25—29
7、钱荣孙,关于絮凝体在软性固体介质中的强化接触絮凝机理的探讨与试验[A], 王彩霞,给水与废水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4,p162—168
8、罗茜,余仁焕,徐继润,固液分离[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9、王绍文,吴健松,王琳,论絮凝的动力学致因[A],王彩霞,给水与废水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4,p186—192
10、傅文德,高浊度给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余承烈,男,198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山西铝厂生活服务部。电话:0359--504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