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主体

时间:2019-05-14 05:2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主体》。

第一篇: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主体

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主体

近年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比较快的发展,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通过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探索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购买农业服务的体制机制。

一、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浙江省农业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逐步多样化,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办公办并举的农业服务供给模式。同时,与农业生产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不少领域存在服务质量效率不高、规模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政府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有效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农业服务供给体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以其服务成员为宗旨的组织目标,农户同一性强的组织基础,以及集所有者、推广者和使用者于一身的成员制度等独特优势,成为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有效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一平台,将有助于在农村地区形成星罗密布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以及生产的前沿阵地网络。

二、浙江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农业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探索政府支持农业服务的有效方式,一方面,通过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农口部门自身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农业服务面广量大而农口部门自身服务资源有限的实际,通过直接向合作社或社会力量购买的方式,不断拓展农业服务内容,满足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群众对农业服务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据统计,2011―2013年,省级财政安排的支持购买农业服务的扶持资金从3.15亿元增加到4.12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主要用于农业领域的动物防疫服务、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省级农作物种子储备、蚕种储备服务、水稻统一育插秧、统防统治服务,林业领域的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种子贮藏、赠送苗木的培育、公益林护林,水利领域的小型水库和重要山塘的巡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以及渔业领域的水产种苗引进与推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苗种购买以及效果调查与评估、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等。

虽然浙江省近年来政府购买农业服务的力度不断提高,但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的服务还不多,所占份额和比例普遍较小,而且行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以水稻集中育秧服务为例,经济较发达地区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社多、市场需求大、扶持力度大,集中育秧发展快,比重高。而经济相对滞后地区散户多服务组织少,集中育秧比重低,育秧主体的组织和培育有一定困难。同时,还有一些因素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农业服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1.政府采购服务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已出台了政府采购的相关制度,但对于政府采购服务,尤其是采购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相关制度还没有制定。由于农业服务的多样性、分散性以及农民合作社实力普遍比较弱,缺乏相应资质条件,很多政府采购服务,合作社没有资格参与购买。政府在授权委托、购买服务、项目招标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推进。

2.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不全。根据2013年农业部门普查资料数据,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的内容分布上看,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合作社占据主导,占总数的59%,其次以生产服务为主的合作社占总数的26%,运输、加工、仓储服务的合作社数量较少,这说明浙江省的合作社还处于初级浅层次的服务范围,缺乏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3.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不强。目前浙江省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仅停留在简单的技术培训、生产作业一般性服务上,为成员提供的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较为有限,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总之,目前浙江省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总体上服务能力还不强,离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有一定的差距。

4.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程度不高。与规范化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标准相比,浙江省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程度普遍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依托企业、供销社和能人建立起来的合作社公司化色彩比较浓,作为农业生产主体农民股份太低;二是尽管目前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了规范的章程,但许多流于形式;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相当部分的合作社没有设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的机构,或流于形式;四是缺乏科学民主的管理与监督机制,日常运作主要由少数人控制;五是与成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购买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统筹协调。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各级工商部门要规范对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商登记,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分立、合并和终止情况及时告知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林业、渔业、供销、粮食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的服务和扶持工作,并及时就本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情况与农业主管部门沟通,从而形成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发展的合力,推进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早日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

(二)明确政府购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范围。

1.理清服务事项。对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农业服务事项进行系统梳理,制定出适合农民合作社承担的社会化服务目录清单,并以政策制度的形式予以明确。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种类多,服务特点和技术要求也不一样,对于一些技术要求不高而且社会其他组织不愿意或不适合承担的公益性服务可由合作社来承担。

2.创新购买方式。对于一些服务面广、分散、季节性和服务利润低的纯公益性农业公共服务,如小水利设施维护、营造林、公益林管护及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市场上缺乏充分的服务供应商,不宜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的,最适合由农民合作社来承担,政府可以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通过单一来源的方式直接定向购买。对于一些准公益性农业服务,如农资、农机、植保等服务,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给予支持。

(三)建全政府购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制度。

1.完善管理制度。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购买方式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涉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专家等专业优势,准确设置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格条件和准入门槛,结合项目特点制定科学的评审标准和方法。

2.加强预算管理。探索将政府购买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并列入当年预算,统筹安排、以事定费,确保购买资金及时到位。

3.加强合同履约管理。合同应明确购买服务的范围、数量、质量要求、服务期限、资金支付和采购人、合作社的权利义务。认真组织履约验收和动态考核,督促合作社严格履行合同,将履约情况与其后续竞争挂钩。

4.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政府采购合作社活动的全程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维护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

(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承接能力

1.实施“强社建设”工程,提高办社实力。要围绕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模化经营、集团化发展,不断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一是要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产品商标,开展各种形式的品牌宣传活动,统一提供品牌、包装和销售服务等,全面实施合作社品牌战略;二是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博览会,与国内外超市、物流或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建立销售网络,不断开拓产品市场;三是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自己的加工企业,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拓展经营服务内容,促进由比较单一的生产、销售领域向产、供、销、运、加等综合性跨行业、多领域发展;四是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实现资源和优势的合理配置和整合、重组,同时向联合经营和集团型发展,根据合作社特点,鼓励同一区域同一类型合作社组建合作联社;五是要鼓励合作社参股龙头企业,分享农产品加工、贸易环节的利益,积极推动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开展平等合作,依托合作社平台使得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2.实施“规范建设”工程,提高办社质量。要依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工商登记、组织机构、股金设置、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经营、盈余分配、成员账户设立等运行制度,进一步明晰产权,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服务体系,强化统一服务,推进民主管理,加强财务监督,规范盈余分配,切实保障合作社成员平等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提高合作社的办社质量。特别是加强服务质量管理,积极推行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障、产品有监管”的服务规范模式,引导合作社制定作业服务标准完善服务规程,落实服务制度,建立服务档案和信用台账,加强服务信用管理。在合作社服务机制创新上,要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契约式、保姆式等形式,保证合作社承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效。

3.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办社水平。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制度,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和骨干成员的“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合作社发展的业务干部,造就一批懂合作、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鼓励大中专毕业学生到合作社创业就业,为合作社提供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洪峰

第二篇: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农业发展

文章标题: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农业发展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2000年正式起步,经过6年多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已步入规范发展阶段。2006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560家,入社社员3.2万多户,带动农户23.5万多户,实现销售收入30.5亿元,返还社员盈余2.6亿元。近二年来,我们严格遵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要求,围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全面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带动能力,拓宽服务功能,使我市合作社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实施规范化建设工程,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合作社运行质量。

(一)领导重视,出台政策。规范化建设是保持合作社稳定运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推进合作社发展工作中,各级各部门一直坚持“边发展边规范”方针,积极引导,出台文件,着力于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2005年市政府提出以实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为强化领导,市政府成立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连续两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通知》,要求每年完成100家合作社规范化改造任务,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县(市、区)政府目标考核内容。

(二)把好关口,保证质量。针对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制度执行不严格、产销联结不紧密、会计核算不健全、带动农户不广泛、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我局及时出台《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重点对合作社登记注册、股权设置、决策方式、生产行为、法人活动、管理制度、盈余分配等方面进行完善和规范,严格把好合作社的“准入关、产权关、民主关、服务关、经营关、管理关、利益关”等七个关口。同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实施动态管理,确保规范化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全市有242家合作社被农业部门认定为规范化合作社。

(三)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合作社财务管理是当前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2006年我们把实施和规范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作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在省内率先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辅导员制度,确定了60多名合作社财务辅导员,与合作社开展一对一的结对辅导帮扶。通过这一制度实施,全市有495家合作社按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核算,合作社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深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创新经营机制,拓宽合作社发展内涵。

(一)建立合作社联合会,搭建合作社服务新平台。合作社联合会是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合作社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单个合作社产业规模偏小,服务领域比较狭窄,经济协作难以开展,维护权益势单力薄等问题,迫切需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进行再合作、再联合、再提升,进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我们及时把握这一趋势,积极引导合作社建立联合会,2006年11月温岭市组建了全省首家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都已成立了联合会,会员数达435家。联合会成立后围绕行业自律,教育培训,业务交流,互助协作,资源共享和信息咨询等开展工作,努力把联合会办成合作社生产发展服务者、经济利益维护者、对外合作沟通者、合作精神倡导者和现代农业建设推动者。

(二)实施强社富民工程,着力培育骨干合作社。在抓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开展了以提高带动力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提升竞争力为重点的骨干合作社培育。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订扶持政策和合作社发展规划,促进了骨干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经过几年的培育,我市已形成40家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产业优势明显、带动力强、效益好、与社员联系紧密的重点合作社。为表彰先进,5家骨干合作社理事长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台州市第五届拔尖人才”称号。为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又好又快地发展,2006年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强社富民工程的意见,要求到2010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合作社达到30家以上,其中10家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形成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内部运行机制规范,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骨干合作社,使之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核心力量。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合作社发展空间。我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4亩,拓展发展空间,是台州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以合作社为平台,组织一大批专业农民外出创业,发挥我市合作社资本、技术、信息、品牌优势,到市外、省外、境外建立基地,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为再造一个“陆上台州农业”出力。2006年全市有24家合作社在市外建53个基地,总面积达4.64万亩、家禽存栏40.48万羽,实现销售收入2.84亿元。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在全国各地建立西瓜生产基地13个,面积1.3万多亩,合作社在20个省市50多个水果

第三篇:固城乡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固城乡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9年,固城乡始终把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大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管理新模式,有力促进了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固城乡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已发展到21个,带动农户数为3100多户,19000多人,覆盖农户占全乡的比例达30%。

第一,坚持广泛宣传,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浓厚氛围

固城乡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打印成宣传资料,无偿发放给前来咨询的农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了舆论宣传基础。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报道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登记以及发展的相关情况,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提供政策服务和专业指导,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第二,探索发展模式,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格局 一是坚持规模发展。规模发展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方向。围绕规模发展,固城乡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强化农民规模发展的意识,提高农民自觉组建较大规模的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目前,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参与成员5人,人均带动农户数达30户,发挥了很好的规模发展的优势,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固城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二是坚持多元结构。在兴办主体上,鼓励农民通过合作自办、能人牵头创办等形式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形式多样化。在专业范畴上,则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储藏、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信息服务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经营活动,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专业广泛、类别齐全、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发展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或资源优势的专业合作社,不搞一刀切。在内部股权结构上,鼓励农民采取货币、实物、技术等形式投资入股,实行企业化运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第三,坚持专人指导,提高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的本领和专业知识

固城乡大力推行科技兴农、科技强农,注重引导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科学技术含量和成分,指导农民走科技发展的道路,有效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质量和后劲,使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稳步发展。

第四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

如何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近年来,**县农业局针对农业机械发展迅速,但用户主要是“单兵作战”、“各自为阵”,因而势单力薄,缺乏规模经营优势,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闭塞,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不高的实际,为了帮助用户开拓市场、服务增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为契机,乘借农业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的东风,抢抓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机遇,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全县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机投入仍显不足

一是购机补贴资金仍然较少,补贴标准依然偏低,补贴范围有限,与农民的迫切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农机合作社壮大发展的需要。二是对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的燃油补贴至今没有落实。三是政府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的专项资金缺乏。

(二)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化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不高

当宣汉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规模不够壮大,影响力不足,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作业市场比例失调

该县中小型农机具近年来发展较快,就农机拥有量看基本不能满足,但每逢作业旺季,作业市场很大,出现田多机少的状况,有田无机只有使用人畜,加重农民种田成本。这些都影响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效率。

(四)作业成本骤升,经济效益普降

近几年来,机械用油、零配件、雇工等成本普遍大幅上涨,涨幅远高于作业费涨幅,农忙的关键时候,还经常出现柴油断货、零配件短缺等状况,加上部分机械作业市场渐趋饱和,导致机械作业效益普遍下滑,有的甚至是保本经营。

(五)家庭经营规模较小,机插组织难度较大

机械育插秧对育秧、大田都有一定要求,工序较复杂,对习惯了简单、省事的手工抛秧或直播的农民来说,觉得麻烦,懒得采用。目前宣汉县农村绝大部分农户经营规模小,土地流转面积不大,种植品种复杂,习惯于一家一户自己育秧,自己栽植,要组织起来,统一标准,按序育秧、机插,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影响了机插合作社在本县的效益发挥。

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议对策

根据《合作社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四川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和《意见》的要求,各地各级都要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这些法律法规和文件的颁布实施,为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因势利导,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培育、发展、壮大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科学制定发展目标规化

要认真贯彻落实《合作社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和《意见》,把党和国家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不断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内外部环境。认真总结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并广泛宣传推广,加以引导。要依据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全面推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标规划,同时制定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并逐步完善、落实。

(二)创新发展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政策投入力度

建立“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的投资机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机和作业用油的补贴,以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在项目安排上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加大比例,优先安排;在资金使用上要实行优惠政策,对购臵先进适用的大中型机具和插秧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叠加补贴,优先补贴;在税收政策上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应免征税、费,鼓励发展;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用油及零配件要优先保证,优先实行燃油补贴;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产品供求、作业市场需求、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科研成果、农机管理等信息服务方面要优先提供;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要认真落实,给予保证;要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合法权益的保护,制止各种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各地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将农村机耕道扩修、建立高标准农田、统一农作物种植规模等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优先建设,实现路成网、田成方,作物连片,规模经营,方便农机专业社规模化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壮大组织规模,完善运行机制

要积极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壮大组织规模,上规模,上档次,充分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增强辐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培植1-2个龙头社,扶持其做大做强,规范运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巩固发展。

(四)优化机具结构,提高组织效益

在机具配制上,农机部门要制定措施,引导组织成员优胜劣汰,科学投资购机,优化机具结构。要及时组织农机合作社参加跨区作业服务,不断完善跨区作业线路,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率,增加作业面积,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农机作业市场秩序,以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巩固发展壮大。

(五)发展订单式作业,提高社会化程度

要采取内引外联、整体推进的形式,积极发展订单式作业,借鉴跨区机收的成功经验,提早摸清作业市场需求,签订团队作业合同,确保合作社的农机作业量,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利用率。

机插合作社还要创新机插作业模式。在完善农户分散育秧,机手统一机插的同时,推行工厂化育秧及其它统一化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既要发展外地市场,组织好跨区作业,又要巩固本地市场,服务当地农民,提高插秧机的使用效益。

第五篇: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的聚宝盆

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的聚宝盆

淮滨县工商局全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淮河岸边稻花香,有了工商局帮助俺成立的农业合作社,才能让俺的淮河稻米香遍全国。”“多亏了有了农业合作社,我们淮滨县盛产的中药材猫爪草才能走出穷河滩,换来金元宝呀”日前,在河南省淮滨县工商局召开的促进农业合作社发展恳谈会上,从加入合作社中得到实惠的农民们喜上眉梢。今年以来,河南省淮滨县工商局围绕当地水稻、小麦、红薯、棉花、牲畜养殖、中药材、花生等特色产业,以培育农业产业化市场主体为工作切入点,全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宣传发动重引导。以工商所为单位组成6个调查组深入市场、企业、农户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全县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特点,了解农民需求。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同法》等,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积极引导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走市场化、规模化经营之路。

全程指导重规范。在登记注册窗口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绿色通道”,认真贯彻省市工商局服务企业发展措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免费发放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资料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从政策咨询、资料受理到审查核准实行全程指导。此外,还帮助起草合作社章程,制定各种制度,从设立之日起既予以规范。

定期走访重服务。对已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定期走访,认真听取农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为特色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培训会员重提高。联合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种养技能,会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支持农业生产,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各类市场信息,充分利用网络等扩

1大产品销路,提高社员的综合素质,使合作社更加专业化。

淮滨县农民合作社呈现蓬勃发展趋势,目前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67家,成员达2364人,成员出资总额2.673亿元。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等行业。(陶勇耀)

下载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主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主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