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欺诈 2解析
财务欺诈
一、财务欺诈的概述
财务欺诈(Financial Fraud)是企业欺诈的一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SAS82((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考虑》把财务欺诈定义为“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或泄露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
近年来,美国的著名国际大公司:安然公司、施乐公司、世界通信公司、默克制药公司等发生了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其丑闻导致美国股价暴跌。公司的诚信受到普遍质疑。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屡禁不止。例如:黎明股份、猴王A股、银广夏,甚至中国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航油集团新加坡分公司也发生财务欺诈。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公司的财务欺诈是诸多因素在公司财务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剖析公司财务欺诈的动因,制定有效的措施,才能防范公司财务欺诈,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二、财务欺诈理论综述
近几年,全球的特别是美国上市公司刮起的财务舞弊风暴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使社会公众对美国公司界和会计界丧失了信心,造成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这一连串臭名昭著的财务舞弊案件凸显出美国以及各国制度安排的结构性缺陷。为了分析财务欺诈背后的深层原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财务欺诈理论。(一)欺诈三角理论
唐纳得·卡瑞塞博士是欺诈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教授,他在该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称为反舞弊专家。他建立并发展了欺诈三角理论(图1)以解释为何人们会进行欺诈。卡瑞塞得出结论:当动机、机会和理性程度三个重要因素归在一起时,进行欺诈的倾向就会出现。在一个人真正进行欺诈中,三个因素中的每一个都是必要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缺少它们当中的任何一项因素,都不会使一个人进行欺诈。每个公司的执行者需要明白此欺诈三角,并明白为什么员工从事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
(二)白领犯罪理论
1949年,印第安纳大学的罪犯专家艾德温·H·苏瑟兰德教授提出了“白领犯罪”的概念。他定义白领犯罪为:“在其职位上有名望的个人和有很高社会地位的人进行的犯罪行为。”苏瑟兰德反对当时普遍认为盗窃和欺诈者要么是卑贱的贫困者,要么是家族遗传窃贼的看法。“白领犯罪”认为一个人进行犯罪的时间越长,他就能从其犯罪行为中得到更多。苏瑟兰德将窃贼犯罪的原因归因于犯罪理性化程度、动机及其他已存在的看法。(三)欺诈范围理论
在2O世纪8O年代,伯明翰·扬大学的史蒂夫·W·阿尔伯察博士就研究并分析了欺诈行为。其研究表明,那些居住条件高于平均水平并有个人或赌博债务,有试图拥有个人地位的欲望,或有从家庭及周围同伴身上得来的身份压力的工作者最容易进行欺诈。那些认为自己工资过低,不被重视的员工也更可能从其工作中行窃。(四)其他欺诈理论
除了前面描述的传统欺诈理论,马丁·T.毕格曼(Maetin T.Biegelman)在《防范欺诈与内部控制的执行路线图》一书中设计了一些新的理论。如:欺诈的薯条理论、欺诈的烂苹果理论、低挂水果的欺诈理论、欺诈的加减法理论、舞弊的员工是欺诈者的理论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三、公司财务欺诈的成因
财务欺诈是公司在财务报告中蓄意错报、漏报或误导以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1987年,美国Treadway委员会经实证研究表明“由于压力、刺激、机会和环境结合在一起,会产生财务欺诈”。
我国公司财务欺诈的原因具体如下:(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公司的投资者与管理层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财务欺诈的诱因之一。财务报告由管理层负责编制和提供,而管理层的聘任受大股东意志的支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基本是从国有企业脱钩改制而成,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 的现象,因此在公司中,由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未对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作出有效安排,结果管理层在财务会计信息编报方面的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造成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无法得到制度上的约束。(二)会计审计制度的缺陷
我国制度规定,中国境内的公司都要接受社会审计。而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独立审计,目的是对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编报权力进行约束,督促管理层充分披露财务信息并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但诸如“银广.夏”、“ST黎明”等财务欺诈案件首先由新闻界披露出来,而不是被注册会计师发现。难道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能逊色于新闻记者!其实新闻记者所拥有的独立性,正是注册会计师所缺少的。长期以来我国审计聘任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危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尽管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应经股东大会批准,但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权力掌握在管理层手中,若不如意马上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规范执业,等死(被上市公司解聘);不规范执业,找死(被监管部门禁人)。注册会计师因此被戏称为“两院院士”(做得好进医院,做不好进法院),这种被扭曲的聘任制度,助长了公司财务欺诈。(三)财务欺诈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
财务欺诈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助长了财务欺诈。对于欺诈者而言,只要财务欺诈的预期成本大大低于预期收益,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如虚构经营业绩骗取上市、配股、增发资格所募集的资金,操纵利润导致市值增加。中国的红光实业在股票上市前已出现巨额亏损,但为了取得上市资格在股票发行上市的申报材料中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并将亏损1亿多元虚报为盈利5400万元,结果通过股票发行上市骗取投资者的巨额资金。中国的银广夏上市后财务年年造假,累计虚增利润7.71亿元,打造出中国大蓝筹股的形象,让众多的投资者怦然心动,掉进陷阱,结果银广夏先后三次配股,从股民手中骗走5.74亿元资金并全部糟蹋殆尽。(四)轻罚薄惩导致的威慑失灵
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真实的法律、法规,但法的权威并未得到确立。财务欺诈往往难以被识破或识破以后也难以追究更多的责任。如果对法的漠视或嘲弄成为一种惯性,那么这比无法可依更可怕。近年来,对公司财务欺诈的处理结果模糊、随意、缺乏威慑力。起诉不受理、受理不开庭、开庭不判决、判决不执行。此类怪现状在银广夏、锦州港、东方电子等证券民事赔偿案件中一再上演。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3年至2003年,因财务造假被中国证监会发现并处罚的上市公司不足100例,上市公司在这十年中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盈利预测报告、募股资金使用情况说明等财务资料不少于1万份,显然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小于1%。监督部f-Jx~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少之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可见财务欺诈所付出的代价极其有限。
四、公司财务欺诈的治理措施
治理公司财务欺诈势在必行,恢复公司的诚信需有关各方齐抓共管。目前,国家已发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对规范公司的行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仍然需要进一步采取下列措施:(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强制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和监控的能力;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完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股东对管理人员的内部约束机制;改进业绩评价机制,促进经理.人员走向职业化、市场化。同时对进入经济市场的每一位经理人员都要进行信用记录,建立声誉档案;通过权力分配、权力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迫使管理层释放信息,均衡信息分布;合理设置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让管理层分享公司剩余。(二)完善会计审计制度
只有完善会计审计制度才能从制度层面降低财务信息的失真,阻止公司财务欺诈。我国的会计审计制度基本借鉴国际惯例。我们应认真研究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相关体制、法规的政治经济背景,结合我国国情加以应用。例如,红光实业虚构产品销售、虚构产品库存是企业界已沿用70年的造假手法。西方审计界早已有所防备,美国1947年创建公认审计准则时,制定专门的审计程序,目的是能揭露此类造假。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也有规定但应进一步重点强调,我国应完善注册会计师在独立审计方面的职能。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与生命,离开了独立性,社会审计的鉴证功能将一文不值,并且有可能使公司的财务欺诈更具欺骗性。为此首先在制度上提供保证,其次优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提高审计质量,缩小在这一方面与公众期望的差距,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完善公司独立财务顾问制度,对独立财务顾问的地位、职能、从业资格、职业操守以及财务顾问的格式、主要内容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建立公司财务欺诈的赔偿机制
公司财务欺诈应受到严厉的惩罚,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要使财务欺诈者倾家荡产、声名狼藉。正是因为没有民事赔偿机制的威慑,公司才敢肆无忌惮地进行利润操纵。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西方国家公司财务欺诈案件中,民事赔偿数额越来越大。例如: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因财务欺诈而倒闭,为其审计的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支付1亿多美元的赔偿,才与蒙受巨额损失的投资者达成庭外和解。阳光公司财务欺诈败露引发破产倒闭,为其审计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支付了1.1亿美元的赔偿,才了结与投资者的法律诉讼。安然财务欺诈案中前董事长肯尼思·莱如果不是死于心脏病,他将获得25年至4O年的监禁。今年初,两家日本保险公司指控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再保险公司财务欺诈进行掩盖,造成日本保险公司经济损失,结果德勤支付了超过2.5亿美元的赔偿金,成为有史以来财务欺诈最昂贵的付出。必须使公司财务欺诈者明白,造假的成本和风险,要远远大于可能产生的收益,使公司财务欺诈的赔偿机制成为达摩克利斯剑,斩断财务欺诈。(四)加强诚信和道德教育
我们应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建立强大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体系,增强道德约束力,营造守信为荣失德为耻的良好社会环境。市场经济是充满机会和诱惑的博弈场所。如果参与者和监督者不讲正直诚信,制度安排将苍白无力。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安然事件表明,诚信教育应当是全方位的。公司管理层需要诚信教育、注册会计师、投资者、律师等市场经济参与者,以及政府官员、监管机构、新闻媒体等市场经济的监督者,也需要诚信教育。铸造鲜明的道德之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人人有责。(五)加强政府信用,减少行政干预
要建设信用政府,推行经济责任审计。杜绝“官出数据,数据出官” 的现象。要加强对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经济责任目标完成、廉洁自律等情况的审计,做到不经审计,不得离开,不经审计,不得提拔,这样才能为重建公司诚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减少行政干预,将适用于自律民间组织管理的事项让其自行管理。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中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尽可能地在政府调控中坚持权宜相变的管理手段,逐步在社会各部门形成利益与诚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以创建和谐社会。(六)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
美国Treadway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将近50%的财务舞弊事件可以全部或部分归咎于公司内部控制失败。公司管理层应定期评估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并且要求外部审计师对管理层的评估结果和公司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出具审计意见。
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应具备五部分内容:①控制环境。主要是提供公司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影响公司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工作能力。②风险评价。目的是找出有效的应对方法,主动发现和处理由于情况变化所带来的风险。③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是管理层识别和评估风险后,对控制这些风险所实行的针对性措施。④ 信息与沟通。内部控制的全过程都需要高质量的信息以及顺畅的沟通,其重点是控制责任人履行其职责,并与公司的外部沟通,如与客户沟通。⑤监控。内部控制系统需要监控,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如不履行内部控制制度,公司的有关人员应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避免财务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总之,防范公司财务欺诈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法律环境的日趋完善,投资者越来越懂得捍卫和保护自己的利益。我们应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推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杜绝公司财务欺诈。
五、财务欺诈的特征
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目的很多,但归结起来都是为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或经营者所在的小集团的利益。不同的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目的不同非上市企业进行财务欺诈可能是为了领导者的业绩或者偷逃税款;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上市筹资条件,达到配股、增发等再融资条件,避免遭到“T”或“P"处理或退市,美化业绩,抬高股价等上市公司常见的财务欺诈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多计资产、少计负债,或多计所有者权益,虚增公司投资价值误导投资者;
二是多计收人、收益,少计费用、成本和损失,虚增公司盈利能力,误导投资者;
三是不按规定披露信息,削弱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影响投资者决策;
四是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做文章,调节当年收益,达到收益稳定的效果。误导投资者在具体做法上,主要采用的手段包括:
1.虚构交易事实或者掩饰交易事。
实虚构交易事实的行为包括虚构销售对象、填制虚假发票和出成单、在核算中混淆会计科日等,掩饰交易成事实的行为指对应该披露的重人事项,如委托理财、关联交易、诉讼、担保、大股东占用资金等,不予披露或不及时披露,!查成投盗者利益受损。
2.在会计核算上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随意变更或者选择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这样的行为有:借款费用在建工程和财务费用之庄日分配不合理,把投资成本收回作为投资收益核算,不计提或少计提利息、折旧、减值准备,提前确认收人、推迟全占转成本或提前确认成木费用、推迟确认收人。
3.把对公司已经不再具有价值的资产继续挂在账上或对已经减值的资产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公司资产价值。
这样的行为有:已经没有生产能力的设备、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质量残次的存货、超过受益分摊期限的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等长期挂账,不做核销或减值处理。
4.在公司盈利预侧中脱离实际,虚估可能的收入盈利水平。这样的行为有:运用不恰当的预测基础,过分乐观估计盈利前景;虚构未来交易;选用不恰当的盈利预测方法。
六、财务欺诈案例分析
[2]案例一: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分析
财务报告信息是一种公共信息,其使用者涉及到公司的管理层、国家税务机关、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政策制定、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选择以及国民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地运行。
然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欺诈行为破坏了资本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
一、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原因
1.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收益
(1)股票价格效应
对公司而言,更高的股票价格会增加市场价值并降低资金成本。对那些拥有股份或持有股票期权的管理者而言,更高的股票价格会增加个人财富。
玩弄财务数字游戏可以向投资者显示公司具有很高盈利能力的一种手段,有助于推动股价上扬。
(2)借贷成本效应
更高的报告利润、更多的资产、更低的负债,以及伴随更高利润而来的更高股票价格,这一切都给银行和债券投资者以这样的印象:公司有着更高的信用质量和债务信用等级。因此如果利用财务欺诈提高财务业绩就可以获得更低的公司借贷成本。
2.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产生的原因
(1)上市前的利益驱使。
*为取得上市资格而粉饰业绩。我国的《公司法》规定公司申请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公司股本净资产不小于人民币5 000万元。
②公司三年连续赢利。
③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④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司法》还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不得低于公司总股本的25%,在新股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大型国有企业只能将部分资产剥离出来折合发起入股。在发行新股前,将这部分资产虚拟为一个会计实体,并假设其已经存在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会计期间,然后从原有会计实体中剥离出一部分收入和费用,并据以确定虚拟会计实体在各期间的利润。这种做法有违会计主体和会计期间的基本假设,给公司上市前的财务包装提供了机会。
*为提高发行价格,在盈利预测上做手脚。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数额=发行价×发行额度,在发行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为尽可能多的募集资金,上市公司只能提高发行价格。
(2)上市后的利益驱使
*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摘牌。《证券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停牌,限期不能扭亏为盈公司的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公司取得发行额度并获得上市相当不易,若被摘牌,对上市公司而言意味着一种稀缺资源的白白浪费,所以上市公司宁愿在账务处理上玩弄花招而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也不愿意连续三年亏损被摘牌。
*为达到配股资格线。配股资格线旨在保证在证券市场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质量,使有限的资源流向绩优的上市公司。为提高业绩,一些上市公司就采用多种手段对利润进行操纵。
*提高股票价格的需要。证券市场是展现公司形象的重要舞台,公司的盈利以及其他利好消息都有利于吸引投资者,提高股价,树立良好形象,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操纵股价也便于内幕交易。因此经理人员往往求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对业绩进行粉饰以达到目的。
二、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手法及分析
1.通过虚增销货收入虚增利润
这是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欺诈最常见的手法。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只有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才可以入账,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常常通过错误使用会计原则虚增销售收入,主要的手段有: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及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或者需要提供未来服务时就确认了收入等。
2.通过高估资产与低估负债操纵收益
(1)利用应收账款虚增利润
上市公司利用应收账款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方式有:大量采用赊销业务;关联公司间虚构交易业务并以应收账款挂账;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继续挂账;不按规定比率提取坏账准备。
(2)存货价值的任意调整
存货账户显示了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卖品的成本。当这些货物被出售时,它们的成本就会被转移到利润表中,被表示为出售货物的成本,也就是销售成本。对存货的高估,将低估货物的成本,因此相应高估了净收益。
(3)低估负债
累计应付费用指已经被确认但没有支付的费用,包括工资、收益分配、担保、公用事业和保险等方面应支的费用。当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累计应付费用被低估时,未来收益比正常值高。
3.通过过度资本化和费用的延期处理虚增当期利润
合理确定借款费用的关键在于使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以及在费用化时应如何提取和摊销。上市公司往往采取不合理的费用确认方法以达到少计当期费用、虚增当期利润的目的。应计入费用的却予以资本化,从而达到人为调节利润之目的。
4.通过改变折旧方式调整利润的高低
延长折旧年限,降低折旧率以及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延长,如此可兼收降低本期成本费用与高估资产价值之效。
5.通过巨额冲销进行利润的操纵
即把有可能以后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将费用一次性冲销。将正常的营运成本资本化只是帮助公司通过将营运成本转移到未来以脱离困境,而通过会计政策变更使现在的费用转移到过去的方式则可使成本永远消失。
第二篇:解析本案差价补偿不属于商业欺诈
本案差价补偿不属于商业欺诈
[基本案情]
2005年6月10日,原告王玉华、纪学婵夫妻二人在五星电器公司购买海尔牌彩电、冰箱、洗衣机各一台,并支付货款合计人民币9898元,被告开具了发票和送货单,双方约定6月15日送货至原告住地。被告销售人员同时向原告二人承诺,在盐城市范围内同行业商家购买电器,如低于五星电器公司所销售的各类电器销售价格,按商品差价的3倍予以赔付。
2005年6月11日,原告在苏宁电器公司得知其在被告五星电器公司处购买的海尔牌彩电、冰箱、洗衣机的价格高于苏宁电器公司销售价格629元时,即与被告交涉。被告五星电器公司出具了承诺书一份,载明:“兹有顾客纪学婵,在五星电器公司购海尔牌D34FV6-A彩电一台,价款5399元,海尔牌BCD-153TC冰箱一台,价款1599元,海尔牌XQG52-D808洗衣机一台,价款2900元。与苏宁电器公司差价629元。五星电器公司有差价三倍赔付。现顾客要求三倍赔付金额1887元。以上机型全部原包装,绝无样机或打折机。”原告纪学婵在此承诺书上签字予以认可。同日,五星电器公司影视部要求原告到苏宁电器公司开出正规发票并承诺无条件退款。原告即按被告要求到苏宁电器公司再次购买了海尔牌彩电、冰箱、洗衣机各一台,计价款9269元,并将发票交给五星电器公司。
2005年6月16日,被告五星电器公司按承诺向原告赔付了与苏宁电器公司的海尔产品销售差价的三倍1887元,并退给原告在苏宁电器公司购买的海尔产品货款9269元。6月28日,原告向盐城市消费者协会投诉,认为被告未按约定将其在被告处购买的海尔产品送货给原告,要求退款,并赔偿原告有关交通费、住宿费,消费者协会调解未果。2005年11月15日,原告诉至法院。
原告诉称,被告以价格最低、优惠价等虚假承诺误导顾客,让消费者信以为真,不再货比三家,被告的行为是一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在原告提出苏宁电器公司同样商品的价格低于被告五星电器商品价格时,被告又要求原告开出苏宁电器公司同类商品的正规发票等种种限制性条件,目的是想让原告主动放弃索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因此,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五星电器公司返还货款9898元,并赔偿货款的一倍9898元,同时由被告承担原告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1000元,由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被告辩称,被告对商品价格的“三倍差价”的承诺,实质上是让利于消费者的一种优惠价格措施,由于苏宁电器公司销售的海尔产品价格比被告低629元,被告已按承诺支付了差价三倍的赔款1887元,正说明了被告的诚信。同时,被告当庭表示还愿意退还差价款629元,请求法院判令原、被告双方继续履行合同。
[裁判要点]
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于2005年12月15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条之规定,作出(2005)亭民二初字第574号民事判决:被告五星电器有限公司盐城大卖场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退给原告王玉华、纪学婵人民币629元,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850元,其他诉讼费用300元,合计1150元,由原告负担1000元,被告负担150元。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
[评析]
近年来,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和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许多商家纷纷在价格和服务上推出新的举措,承诺对商品差价进行补偿就是其中一种。本案的争议焦点为:被告承诺商品差价补偿,是否构成商业欺诈。
1996年3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第50号公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将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等十三种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列为欺诈行为。被告作出的“盐城市范围内同行业商家购买电器,如低于五星电器公司所销售的各类电器销售价格,按商品差价的3倍予以赔付”的条款,是对价格的一种承诺,即保证五星电器公司销售的电器如果不是最低价格,被告愿意以三倍差价补偿。市场经济,决定价格的因素存在多元性,因此价格变幻莫测,有可能出现一天一个价的情况,被告不可能通过监控其他商家的商品价格,随时调整自己的商品价格。因此,被告承诺消费者,只要发现不是最低价,被告愿意承担三倍差价,此种承诺除了可以为商家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外,给消费者也得到了实惠,因此,商家并不存在欺诈的故意,被告的行为并不同于《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第四项列举的以“最低价”等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而是一种正当的商品促销行为,故不应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对原告提出的赔偿一倍损失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由于被告五星电器公司的承诺行为不构成商业欺诈,并且已按承诺兑现了三倍差价补偿,原、被告双方的合同依法成立,且不存在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因此该合同应当继续履行。对于本案判决主文中的第一条“被告五星电器公司五日内退回原告王玉华、纪学婵人民币629元”,编写人认为此条非原告的诉讼请求,按照不诉不理的原则,不应在判决主文中交待。对于原告提出的交通费、住宿费以及其他损失费用,应支持原告为取得差价三倍补偿时所花费的合理部分。对于诉讼费用,基于应当支持原告取得部分损失补偿,故对诉讼费用,被告也按比例承担部分诉讼费用。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三篇:湖南润达解析:什么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湖南润达解析:什么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9)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10)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11)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13)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此外,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
(1)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
(2)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
(3)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4)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满的商品的;
(5)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围。
第四篇:信用证欺诈
信用证的特点与信用证欺诈
内容提要: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结算方式,不同于托收、信托等其他国际支付方式,信用证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信用证的使用总是伴随着信用证的各种欺诈方式进行的。本文仅从信用证的特点出发来探讨信用证欺诈出现的原因及其主要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信用证独立性表面相符信用证欺诈
任何一项交易,双方都关注如何顺利地实现其业务过程,两者的互动关系来自于对贸易利益的追求,对买方而言,何时能顺利地收到所需要的货物及其品质和数量等尤为重要,而卖方则关心能否及时地收到全部货款和最大限度地实现货币增值。这在简单的交易中,当事人双方能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来完成,可对于复杂的尤其是国际交易而言,风险很大,传统的交易方式常常使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目的,在实际中也难以操作,不同国家的外贸政策、外汇比率、外汇管制、国际收支变化等也会对一项跨国交易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信用证基于其特殊的功能自19世纪80年代在英国孕育而生,并迅速普及到世界各地,目前以信用证方式结算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占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80%以上,是现今国际贸易最主要的支付手段。信用证的产生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作为一种融资工具,信用证方式本身并没消除国际贸易欺诈的各种成因,欺诈行为人的作案手段与情节往往超过一般诈骗活动,其司法救济的成本浩大,给国际贸易商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所以了解信用证的特点,探讨信用证欺诈的成因及其相关的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信用证梗概
信用证是由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通常是进口方)的请求,向受益人(出口方)开出的一种文件,授权出口方按信用证规定的条件,签发以银行或其指定银行为付款人的汇票,并保证交付符合信用证规定的一切单据和有关文件,银行必
须付款。①简单地说,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即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向受益人开具的有一定金额、并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属于银行信用,是迄今为止国际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
信用证以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光票信用证仅是银行承诺无条件付款的汇票,与是否接受单据无关,不是国际贸易中支付的工具,与所说的跟单信用证存在本质的区别。本文仅从跟单信用证来讨论其特点及欺诈问题。
信用证方式以银行的信用而不是买方的商业信用作出担保,较之单纯以商业信用为保障的汇付、托收等方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采用汇付进行预期付款,买方处于不利地位,而进行迟期付款则使卖方处于不利地位;采用托收方式,即使是即期交单付款方式,对卖方来说,也是一种迟期付款,因为卖方必须在装运后,才能获得全套收款的单据,一旦买方拒付货款,即使货物的所有权还在卖方手里,卖方的损失还是难以避免的;而信用证方式则为买卖双方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解决了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对出口方而言,由于开立的通常是不可撤销的信用证,使之能够避开对方的外汇管制及其它的外贸政策的变化,而顺利地收回货款,利于资金周转,而且能融通资金,降低交易成本;对进口方而言,能借助信用证条款促使对方当事人按期、按质、按量地履行合同,并在付款后肯定地取得符合规定的货运单据,从而有效地控制货物;对银行而言,有利于其自身拓展业务。但银行承担的是有条件付款的责任,否则银行可能会卷入基础合同的纠纷,破坏信用证的体系。
二、信用证的特点
信用证是在银行与金融机构参与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
1、信用证的独立性(AutonomyofCredit)
信用证的开立是以买卖双方订立的基础合同为基础的,其目的是为了履行合同,而银行开立信用证并承诺付款则是基于开证申请人的申请,其目的是为了履行与申请人订立的合同,这是两种不同的合同。而受益人在请求付款时,必先向①陈安编《国际贸易法》厦门鹭江出版社1987年版
银行提示单据,要求银行履行付款义务,这种权利不是基于买卖双方的基础合同,也不是基于开证行和开证申请人之间的合同,而是一种特殊的契约,被称为信用证交易,信用证一经开出,就完全独立于基础合同,不受其约束,这就是信用证最为特殊之处,也涉及到信用证交易中一项重要的原则——独立性原则,这在英国判例中被认为是商品交易的“生命线”。②此原则源于英美1958年的判例,当时法官判决:银行不能因受益人违约,或买方有权拒收货物而拒付卖方的汇票,即使买方因卖方的违约已解除合同是亦然。③
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决定了买卖合同只对订约方有约束力,而无法约束开证银行。信用证则是开证行与受益人或其他当事人的合同,开证行只对信用证负责,只受信用证的各项条款的制约,即使开证申请人具有一项针对受益人基础合同项下的抗辩,开证行也不得据此拒绝付款。《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3条:“信用证和合同就其性质而言,(a)信用证与可能作为其依据的销售合同或其他合同,使相互独立的交易。即是信用证中提及该合同,银行亦与该合同完全无关,且不受其约束。因此,一家银行作出付款、承兑并支付汇票或议付及/或旅行信用证项下其他义务的承诺,不受申请人与开证行或与受益人之间在已经有关系下产生索偿或抗辩的制约。(b)受益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利用银行之间或申请人与开证之间的契约关系”。④这项规定充分体现了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较好地保护了信用证交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银行是根据所提交的单据付款,所以进口方要维护自己在贸易合同项下的权利,就必须在申请开证的指示中列明出口商提交的能证明其已经完全履行合同的各种单据与文件,否则银行只以信用证条款为据,而不按合同约定审核凭证,买方可能冒被欺诈的风险。
2、银行信用
银行在信用证业务中负第一性的付款责任,虽然银行是应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开立信用证,但如前所述,开证行与基础合同不存在关联性,只要卖方能提供符合信用证条件的各项单据,银行就负有承兑并付款的责任,而不论单据本身真实与否,也不论基础合同当事人是否违反合同义务。信用证支付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由开证行以自已的信用作出付款保证,开证行提供的是信用而不是资金,其②
③杨良宜编著:《外贸及海运诈骗货物索赔新发展》,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国际跟单信用证交易中买方的开证责任》郭国汀 高子才著《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与律师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④ 宇航出版社《法律法规汇编》2003年出版
特点是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首先由开证行承担付款的责任。卖方无需直接向买方请求付款,除非开证行倒闭或丧失支付能力,这区别于银行信用中的一般银行担保业务如银行保函。《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2条明确规定,信用证是一项约定,根据此约定,开证行依照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在规定的单据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情况下,向受益人或其指定人进行付款,或支付或承兑受益人开立的汇票;也可授权另一银行进行该项付款,或支付、承兑或议付该汇票。这后一种情况并不能改变开证行作为第一性付款人的责任。但银行并不负绝对的付款责任,除非卖方明示或默示同意这样做。正因此,卖方提示单据后,银行如果拒绝付款,卖方除转卖货物、向买方索赔外,还可以直接起诉银行,如果银行接收单据后在汇票到期日前拒绝付款,此时银行已经从买方处获得价款,那么卖方可以起诉银行,如果银行资不抵债或者破产,则卖方可以起诉买方,总而言之,信用证的使用使得银行介入,有利于卖方获得一个及时收回货款的机会。
3、信用证是单据交易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4条明确规定:“在信用证业务中各有关方面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与单据有关的货物、服务及/或其他行为。”可见,信用证业务是一种纯粹的凭单据付款的业务。该惯例在第15条、第16条及第17条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和说明,就是说,只要单据与单据相符(单单相符)、单据与信用证相符(单证相符),只要能确定单据在“表面上”符合信用证条款,银行就得凭单付款。这就是信用证中有名的严格相符原则。因此,单据成为银行付款的唯一依据,即银行只认单据是否与信用证相符,而“对于任何单据的形式、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伪造或法律效力,或单据上规定的或附加的一般及/或特 殊条件,概不负责任”,对于货物的品质、包装是否完好,数(重)量是否完整等涉及到基础合同的所有争议事项,也不负责任。所以,在使用信用证支付的条件下,受益人要想安全、及时收到货款,必须做到“单单一致”、“单证一致”,提交完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与文件。
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可以说明严格相符原则的重要性.1942年英国法院审理了一宗有关此原则的案件,买卖双方签订了一份关于买卖花生的合同,英语中有两个单词均表示花生的含义:peanut 和groundnut,信用证所载的货物的名称是groundnut,但卖方的发票中则是peanut,银行一单证不符拒绝付款,接着卖
方起诉至法院,援引著名词典的解释说明两词指的是同一含义即“花生”,最终法院认为银行有权拒付⑤。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信用证业务处理的是单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所交的货物与合同相符,而所交的单据与信用证不符,也可能遭到银行的拒付。
三、信用证欺诈的部分问题探讨
如前所述,信用证不仅是目前流行的支付结算工具,还是一种有效的融资与担保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广为运用,也正是由于信用证的以上特点,在具体的实际中,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现象层出不穷,鉴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从信用证的特点出发来探讨一下信用证欺诈现象的原因和防范对策。
1、信用证欺诈及其成因
“欺诈”的含义莫衷一是,根据1979年版的《布莱克法律辞典》的解释,所谓“欺诈”是指有意地曲解真相以便诱使他人依赖该曲解而从他人处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事物或某种法律上的权利。通过语言或行为,说谎或错误行为,隐瞒应披露的事实,虚假的陈述事实,使别人据此行动从而造成法律上的损失,有时与恶意同义。对于怎样的行为构成欺诈,《美国统一商法典》有这样的规定:开证申请人提出,该信用证所要求提交的单据是伪造的或重大欺诈性的或兑付此单据对开证行或开证申请人有重大欺诈性的。在实践中,信用证欺诈频频得手,其原因何在呢?造成欺诈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我们在详细了解信用证特点后不难发现,信用证制度本身的缺陷是造成欺诈的主要原因所在:
严格相符原则。严格相符原则(StrictCompliance)是指受益人向银行提交各种单据,请银行依信用证付款时,这些单据从表面上必须严格符合信用证的要求,银行才予付款,银行有权拒收哪怕只是细小的背离的单据⑥。信用证交易只指向单据,开证行无需对基础合同的真实性与否进行审查,对双方的资信以及基础合同的履行情况,银行也没有了解的义务。这种支付环节与基础合同履行环节相互独立的制度虽然能够保证银行在付款时的独立地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欺诈行为留下了太多的空间。独立抽象性原则。正如前所述,独立性原则有“生命线”之称,银行据此原则不卷入贸易纠纷,因为一旦银行善意地截留款项,则违⑤
⑥ 钟建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法律问题》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左晓东《信用证法律研究与实务》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反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而陷入争议与纠纷,面临败诉的风险,遵循此原则在法律上有力地保护了银行自身的利益。
由于开证行仅以单据行事,对单据的真实性不负责任,也不对基础交易中的货物及交易行为负责,即使这些单据所代表的货物与合同规定不符,或者合同中有不同于信用证规定的条款,开证行也有付款的义务;开证行与申请人间的开证契约有瑕疵、信用证是由于申请人欺诈所开立、申请人破产等,都不能成为开证行拒付的正当理由;而且受益人也不能以开证行和申请人间的关系为由向开证行要求超出信用证约定的权利。如此以来,一些不法商人利用上述原则的缺陷,一方面,卖方不发货、少发货或以假货充当真货,却制造了一系列符合信用证条件的假单据,根据上述原则,只要单据“表面上”符合信用证规定,开证行即予付款,此时遭受损失的当数买方,并且唯有向卖方主张权利,而此时卖方早有准备,使得买方挽回损失的可能性小之又小。不仅如此,有时候买方在开证行付款之前已发现欺诈行径,要求开证行拒付,而银行只处理单据,则可能对这种请求置之不理;另一方面,买方在市场情况变化而又存在有利可图的情景之下,往往会在信用证中列入繁杂条款,或故意设置一些软条款(是否属于欺诈,存有争议,本文不予讨论)达到实际撤销合同的目的或对卖方提交的单据百般挑剔,以寻求拒付理由,会使卖方在发货后难于受到货款,等等。
2、信用证欺诈的防范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英美国家确立了欺诈例外,即在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前提下,一个信用证所要求的单据与受益人必要保证条件不相符合,或者是伪造的、重大欺诈性的单据时,或基础合同存在欺诈,即使该单据表面与信用证条件相符,开征人可以拒绝兑付该信用证项下开立的汇票,也可以接受法院开出的禁令。这一原则于1941年由纽约最高法院在Sitein诉J.HenrySchroderBankingCorp一案中首先确立的, 认为:以垃圾货付款不是一个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而是欺诈问题,银行在付款前知道了这一欺诈,信用证下的银行责任独立原则不应延及到保护不道德的卖方,另外,即使单据是伪造的或欺诈性的,在得知卖方欺诈前银行在合理谨慎后支付货款,银行应受到保护。但这仅限于进口商因受欺诈情况下可申请法院实施禁令。⑦1958年该原则得到美国⑦江南《论跟单信用证交易中的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人民司法》2003年第4期
《统一商法典》的确认,但在具体操作中,其适用范围很窄,援用此例外请求法院的禁令,成功率也不高。设立此例外规定可以保证信用证的流通性,保护善意作出对价的信用证交易的参与人,并最终坚持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也增加了对信用证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
“欺诈例外”是对信用证欺诈的有效补救,不仅如此,对信用证欺进行有效防范,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谨慎地选择交易伙伴。尽量挑选一个可信赖的有偿付能力的付款人,挑选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声望与信誉的大公司做交易。在签订合同之前要了解对方的经营能力、现有资本、资产负债及信誉等情况,切忌完全依赖中间商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对信誉不良者拒绝从事交易,或采取其它支付方式如托收,或要求对方提供银行担保等,以避免信用证欺诈的发生。(2)谨慎地订立买卖合同和申请开立信用证。如果发现可疑之处,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可以要求使用FOB价格术语,因为绝大部分提单是在CIF或CFR的价格术语的情况下,是由卖方负责装运,这给卖方利用假提单进行欺诈提供的很好的机会,而在FOB下,由买方自行租船装运,货物及其装运都在买方的掌握之中,卖方再要想欺诈相对困难得多;在规定卖方提交单据时,除要求提供提单、保险单等一般性单据外,视卖方信用,可要求其提交公证报告,或规定在检验结果符合买卖契约规定的规格时,方予以承兑、付款;如果发现信用证中有不利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以免掉入对方有意制造的陷阱之中。(3)采用远期支付方式。在信用证条款中规定开立远期付款或承兑汇票,即使欺诈情形暴露,卖方仍未能获得支付,银行可以拒付或者法院也应买方的请求发出止付令。(4)注意的其他问题。严禁倒签提单议付;要慎重地办理出口押汇;合理谨慎地审核单据和信用证条款,等等。
以上所谈到的防范措施主要从信用证的特点出发,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减少信用证欺诈现象的发生。信用证作为一种广为使用的支付方式,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从实际来看,我国却是信用证欺诈的受害国,这就要求我们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增加对信用证欺诈的识别能力,维护受害者的利益。
第五篇: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财务分析_解析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在传统会计框架中,没有“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财务报表也没有将其纳入进行披露,学者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也比较片面。经济学家在分析近几十年来各国经济增长因素时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不能简单地用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追加来解释。那么这部分用传统理论解释不了的经济增长是怎么形成的呢?只能归功于技术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结果。如今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组织的发展更是不可能离开人力资本及其投资问题,一个组织工作成效的好坏,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力的有效投资和管理,特别是工商型和服务类组织。随着人力资本日趋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实质,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竞争中变得越来越突出。2007年是我国加入WTO 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国内、国外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价值,一场人才争夺战随之悄然进行。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价值增值最本质的源泉,自然成为了企业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企业对不可复制竞争优势的追求,使占有人力资本比占有自然资源更为有意义。人们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获得的净收益将大大超过对自然资源投资获取的收益。随着企业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到以人力资本为主这一投资形态的重大转变,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财务研究,便成为目前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倍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它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给企业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而其特殊性质又决定了投资结果比其他资本更具有不确定性,它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还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和短期规划、市场形象、核心竞争力。所以面对其复杂的高收益、高风险特性,设计一套相互补充、相互钩稽、科学、全面的人力资本
投资决策评价体系,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现有文献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的经济收益和人力资本风险计量上,多站在战术角度就事论事,分析问题缺乏竞争意识、整体观念和战略眼光。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国际化市场竞争加速的情况下,面向市场、着眼未来、重视动态和整体的管理方式,使得传统的人力资本管理会计难以适应决策的需要。不少学者提出,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发展应该是朝着战略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那么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评价也应该建立在战略观基础上。从相关文献来看,现行体系只重视知己不重视知彼,只强调经济收益不强调综合效用,这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一项战略性资源的作用严重脱节。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不把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的目标定在影响企业长期利益的问题上,其作用和效果是难以充分体现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由于大多数关于人力资本成本收益的研究是基于现有的会计体系,取得的人力资本会计信息又是不完全、可操纵的,如果仅有货币性、财务性分析,只看短期不看长期,往往使得以单向视角做出的投资决策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跳出会计投资主体范围的限制,放眼于影响市场的环境,着眼于投资客体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分析和规划,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这样不仅能增强投资决策的可靠性,还能协助企业进行组织结构优化、流程再造,有利于日趋流行的企业合并、重组的顺利进行。
三、战略管理会计下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特点
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最本质的源泉,是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它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其决策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决策外向性
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分析就是要跳出单个企业这一会计主体,从竞争对手、相关利益者等方面入手,根据内、外部价值链做出财务决策。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的财务分析应包括怎样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所在,员工的需求是什么。同时它强调各类相对指标的计算分析,如相对成本-收益、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投资结构。
2、决策前瞻性
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分析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适应战略调整服务的,所以应从企业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动态地把握人力资本投资的未来发展方向,实行全局性规划。对外部人力资本信息的变化不仅要能做出迅速反应,更重要的是能对人力资本的这种变化信息进行预测,体现现实决策的未来适应性。
3、决策双面性
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评价的实践中,只有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经济和非经济分析一起进行,才能正确地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判断,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这些定性的信息囊括人力资本基本资料;人力资本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员工的满意度,开发和创新的成果,管理部门对投资后的综合业绩评价等。定量的信息包括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经济收益,回收年限,投资回报率,人力资本价值及各种经营财务指标。
4、决策综合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性特点还在于决策既要关注主要价值活动,又要反映辅助活动的绩效;既要计算直接成本又要揭示间接成本、机会成本;既以价值增值为根本原则,又要尽量回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人力资本的特点决定了其投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全面地进行各个价值作业的分析,正确地定义成本收益,恰当地运用风险调整至关重要,任何单一的指标或方法都有可能造成决策失败。只有把个人效益和组织效益、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弥补单纯以成本收益来评价投资效果的局限性。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本文设计思路
一、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三位著名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舒尔茨和贝克尔。雅各布·明塞尔在1958年发表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文中首次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之后,在他的另一篇论文《在职培训:成本、收益与某些含义》中,根据对劳动者个人收益率差别的研究,估算出美国对在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