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西方对华文化渗透背景下的传统文化自信重建[范文模版]
浅谈西方对华文化渗透背景下的传统文化自信重建
摘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到今天,文化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为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齐头并进的新要求。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当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和延伸。在西方多元价值观冲击下,发挥传统文化角色功能,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是传统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多元文化 文化渗透 文化自信 1绪论
中国的文化自信问题,或者说文化不自信问题,可谓由来已久。在古代,中国文化自成一体,以儒释道相互交融为体系特色形成的整合性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甲午战争失败意味着中国文化自足性的开始丧失。而随后的新文化运动将传统文化作为社会病根进行抨击,最终演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危机。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也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也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和延伸。而通过互联网这种手段扩展和延伸更有“提速”的势头。在此背景下重塑探讨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西方文化的渗透路径
西方帝国主义势力从未放弃文化渗透与“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新一轮大规模文化渗透的首要目的就演变为极力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颜色,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转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为此,他们极力美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宣扬所谓“人权”、“民主”、“自由”、“多党轮流执政”、“议会制”、“多元化”、“普世价值”等。其渗透路径一是主要利用互联网、文化交流、高层论坛、电影电视、学术研讨等途径进行。其中网络已成为美国对中国输出美国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二是以新式的宗教渗透作为对华文化渗透的有效手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利用宗教对抗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三是通过资助、扶持中国的某些“西化精英”,实现“和平演变”的目的。
3重建传统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究极武器,面对西方带有目的性的对华文化渗透,重建传统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当务之重。今天的国民文化心态,已经出现总体上的回归态势,是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有力的事实推动的。但文化自备还是是普遍存在社会价值观点中。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军事、外交、政治的失败,文化自信心仍然深受挫伤。现今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睁眼看世界,必须具有国际比较视野,并在国际比较中还要重点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处文化“引进来”与文化“走出去”的关系。在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比上,我国仍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逆差”。这种“逆差”,不仅表现在“量”上,也表现在“质”上。当前,走出去的我国文化还主要集中在实用文化和艺术文化层面,思想文化层面的则很少。全面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提高层次,敢于和善于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播到世界。
二是文化借鉴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借鉴只是手段,文化创新才是目的,只会“鹦鹉学舌”般运用别人话语系统来开展研究、建构体系,永远不可能实现对其他文化的超越。我们必须在借鉴的基础上,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新概念新范畴新观念。
三是文化包容与文化斗争的关系。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但多元并不意味着对主导观念的漠视,包容也不意味着对斗争的放弃。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对一些文化思潮中的错误思想和倾向进行积极斗争。结语
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的文化生态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刻变化,面对西方对华文化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不能丧失,因为这不仅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身份标志,而且只有在文化传统的定位中,我们才能知晓我们是谁以及去向哪里。
第二篇:重建文化自信
重建文化自信
作者:马浩亮来源:香港《明报》时间:2014年05月20日与前几任中共领袖相比,习近平表现出对儒家文化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5月4日,习近平视察北京大学,首站就是到北大人文学院,与哲学家汤一介促膝交谈,探讨大型国学丛书《儒藏》的情况。而在与师生座谈时,其主题是“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用了相当篇幅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意义。
演讲引经典,强调古为今用。
习近平指出: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6000 多字的讲话中,习近平引用儒家经典语句多达20 多处,譬如“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孟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此外还有管仲、诸葛亮、顾炎武等人的名言。习近平总结说:“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实际上,在此之前一个月,习近平在欧洲学院演讲时,也着重介绍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造就了中国人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历任领袖最崇儒,掀民间风潮。
无论是检视主浙时期的《之江新语》,还是5 年副主席时代的党校讲话,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作为最高领导人的系列言行,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推崇,都表现得十分明显。
去年11 月底,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期间到中国传统文化具标志意义的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翻阅《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这两本书时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并强调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圣口一开,这两本原本靠作者贴钱出版的书,一夜之间洛阳纸贵,摆上各大书店最醒目位置。习近平的这句话也被直接印在两本书的腰封上。
借鉴道德规范,治社会歪风。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与中办主任栗战书参加贵州团会议时,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谈到贵阳孔学堂的情况,引起习近平关注,仔细询问。他并提到,明朝时王阳明曾经在贵州参学悟道,希望贵州在这方面继续深入探索。
与前些年于丹等“学术超女”掀起的时髦国学热相比,习近平尊孔崇儒无疑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社会动员意义。其一,当下的中国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拐卖诈骗等恶性事件不断,道德滑坡,行为失范,堪称是“礼崩乐坏”。要扭转这一局面,非一朝一夕。习近平执政以来出台的八项规定、整顿四风、“光盘行动”等,从一丝一粟着手,颇见成效。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教化黎庶、规范伦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正可借鉴发扬。这是“修身齐家”之义。
重建文化自信,展复兴大计。
其次,作为一个强势政治家,习近平有着复兴民族的雄心壮志。他在强调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又提出了“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来有很强的文化自豪感,只是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文化自信被严重损害。当今中国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国际地位也显见抬升,但若无文化自信做支撑,中国就难以完成复兴大业。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强国必须有立足本国的强势文化。满口马恩列斯,是成就不了真正的汉唐气象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国最可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舍此无他途。孔子不姓社也不姓资,只姓中,推行起来不会遭遇太多意识形态阻力。这可算是“治国平天下”之义了。习近平在北大还讲到: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不禁让人联想到蒋中正当年一再宣扬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既张,国乃复兴”。历史车轮滚滚,风云回环往复,个中兴味,真堪细品也。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重建师生关系--实施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重建初中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重建初中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王芳君 研究单位: 临泽县鸭暖乡中心小学
课题组成员: 宋小琴
关系至关重要。
特别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其身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自尊心强、可塑性强。这时的初中学生已经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个性,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了教育学生的先决保障,也成为了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1)重建新型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
(2)重建新型生关系是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实现的基石;
(3)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实现师生间融洽的沟通,增加师生间的了解和互信,使学生做到自信和他信,是教育与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4)新课改下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需。(5)新课改下的和谐师生关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概念的界定
(一)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他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二)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谐师生关系体系在两个放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
共同发展。在教学中师生要定好自己的位,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和谐共处,才能形成良好校园环境。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研究学习,使广大师生提高重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只有更爱学生,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形成新的师生关系是这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通过研究学习,实现和谐共生,促进教学相长,重建新型师生关系。在课题研究、实践中,逐步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从倡导阳光高效课堂入手,重建师生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真诚相处,和谐合作,共同健康发展的师生关系。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措施
(一)研究内容
1.课堂教学中阳光评价机制的建立研究。2.“心语信箱”师生交流机制的探索研究。3.班级文化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4.学生管理制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综合调查法。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适时开展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
2.文献研究法。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选取适
4.加强班级建设。班级建设是学校教育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改变大多数学生在校社会生活中受支配、被管理的生存状态,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5.创新德育活动。活动是德育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张扬个性,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要以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保障条件
1.学校有省级二类标准实验室和仪器室;
2.有两个各拥有30台微机的网络教室、18个多媒体教室、两个多功能演示厅,以“三网”、“四室”为主框架的信息技设施非常完善;
3.有专门的教师电子备课室和教师图书室; 4.有十余种数学教研刊物和丰富的各类资料; 5.课题组教师全部拥有个人电脑。
七、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1.制定《新课程背景下重建初中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班,实验人数。
2.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会议交流与个人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学习,加强课题研究的先期理论学习。
(二)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3年6月)
第四篇:保护传统文化 提高文化自信
保护传统文化 提高文化自信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端午时分,艳阳高照,喧嚣的锣鼓阵阵,龙舟竞舞,绿粽飘香,这是湘南农村的端午盛况。对比其他传统节假日,这应该算氛围较为浓郁的传统佳节了。信息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的声色各异的舶来文化:圣诞节、情人节等一批洋节收到年轻人的追捧,声调各异的电影、真人秀节目也总有狂热粉丝的拥趸,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甚至传统被照搬进我们的生活,替代了曲调丰富的节气歌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在与外界交流的路上逐渐迷失和没落。在追求各类经济指标飞速增长的同时,人们似乎忘了那些扎根于民族灵魂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五月不闻艾草香,八月不见秋菊黄。红彤彤的中国年里,老人们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年轻人在抱怨过节趣味不佳。
没有文化的民族只能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建筑是凝固的审美,走进现在的农村,繁复优美的格棱窗花、错落有致的半月门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已不复见,浮雕立柱、欧式风情倒是成为一种流行,环顾城市,各类“欧美小镇”的洋气楼盘更是不计其数,对于家国观念根深蒂固的国人来说,建筑式样的变化也是人们对于文化认同感的变化。我们不再在乎传统的审美理念,对于传统不再推崇,这是文化输入的悲哀,更是文化自信的缺失。纵观亚洲国家,韩国的作法值得借鉴:韩流文化随着造星工厂的崛起,让全世界都了解到了泡菜和韩服,同时大批量的带着浓重民族色彩的电视剧也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其带来的周边产品和粉丝经济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作为直接被影响着的中国,我们除了要对他们的某些偷盗行为表示愤慨,更要自省和反思。师夷长技以制夷。如何制作出品质优良的电视产品,如何让泱泱大国的传统文化走得更远、传播得更广,应是在传统佳节感叹不如从前的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山歌、舞蹈、服装等属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要有保护目录,更要有保护措施和内容,让年轻一辈了解并喜爱,进而得到延续和传承。就像是古时的四大发明那般,我们不仅要捍卫原本的地位,更要创新和发展,让它们不再拘囿于一方天地,不能和世界交流。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要重视自我保护,也要宣传和推介,让世界更多的地方听到属于我们民族的声音。
其次,我们要注重创新和发展。创新不仅在于高精尖的科技领域,在文化领域同样适用。我们要学会与时俱进,例如木偶戏的木偶制作时,采用轻便、携带方便的现代材料,减少演出者因演出带来的伤病困扰,可以延长演员表演生涯,也可吸引更多有兴趣却担心职业伤害的学习者。最后,我们要重视政府引导与群众需求的一致。在行政引导和向群众推介时,我们要做到:要搭好保护传统的台子,同样也要选好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的戏本子。果断舍弃迷信等不良风俗,宣扬浓缩着老祖宗精锐智慧的优良传统,让群众喜爱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一辈辈进行传承。
前进的中国人民啊,请缓缓你的脚步,别忘了落下的文化。
第五篇: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研究
摘要: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整个国家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结合剖析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渊源、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通过加强大学生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发挥课程思政的主导作用,繁荣校园文化等策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由此可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更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青年学生,因此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目前,我国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缺乏认识和自觉性,对西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要求,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培养工作,就显得更加紧迫。
一、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渊源
任何自信的养成都是首先源于对自身和他人准确而又清晰的认知,反映出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状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要有充分的理由和信心。
一是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古以来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可以自豪地说,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精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优良的文化基因,经过历史岁月洗礼积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文化观[2]。很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都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情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教育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二是源自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轰轰烈烈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而且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和升华,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的。如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白求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独特鲜明、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伟大精神创造的集中体现,是传统文化继承与改革创新的成果,是我们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三是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我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推动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步入世界前列,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逐渐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将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我国的国际地位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和人民、国家和军队的面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充分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些伟大实践必将为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能够充分支持当代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培养。二、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价值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近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不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列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论述与其既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高校是文化理论和人文精神的聚集地和传播地,对大学生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教育和培养,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引导和规范
他们的日常行为,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
文化自豪感是指一个民族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社会价值观等对人类文明社会所做的贡献而感到自豪的深厚情怀,也是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民族自强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心理基础。历史和现实也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对自己文化理想充满自信和自豪,才能有坚守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通过将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到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清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所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责任感,更好地体验中华文化精髓和自身日常学习生活的关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实效性,使大学生真正对中华文化产生自豪感[3]。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创造力
只有对自己本民族文化充满高度自信的人,才可能具备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发扬和再创造的理想信念。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可以无所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地开辟新世界,创造新奇迹[4]。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养成具有远大理想、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良好性格,才能获得奋斗拼搏、锐意进取、自由创造的文化生命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礼仪、诗词歌赋以及治国之道中找寻创造的灵感。通过鼓励大学生自觉践行民族文化,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他们的文化创造力。
(四)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文化自信,归根结底就是实现文化自强,这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目前,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还不能算是一个文化强国。文化强国体现在国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上,包括高文化程度的国民、发达的文化产业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其他国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典范,同时在文化上也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自愿认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大学生自觉践行“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凝聚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活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
首先,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方面,认知还存在不足。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关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有所了解和学习,但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自主学习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不强,有的甚至还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当代的大学生中,认真阅读过古典名著和优秀文学作品的学生越来越少。有的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还存在错误的认识观念,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是应该全盘否定的。试想如果当代大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必定会造成对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信心不足,更谈不上有文化自信的存在。
其次,大学生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心不强。虽然大多数大学生经过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对中国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龙去脉比较清楚,对“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和“雷锋精神”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敬意和肯定态度。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存在认知片面和关注度不高等现象,认为这些和自己关系不大,没必要深入了解和主动学习,更谈不上成为先进文化的主动传播者和实践者。如果大学生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没有做到自觉自行,就谈不上文化自信。
第三,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遭受挑战。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变得日趋激烈。出现部分大学生盲目随从各种西方文化,认为国外的就是优秀的,认为国外经济、科技都比中国先进,认为中国的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差距,应该学习和模仿西方文化,加深了崇洋媚外的趋势。比如,当前有部分大学生对于一些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趋之若鹜,反而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不了解或漠不关心。除此之外,受到国外影视文化如欧美、韩日影视的影响,认为中国文化缺乏时代潮流,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并有被逐渐同化的趋势,逐渐造成对本土文化的漠然和抵触,弱化了对本国文化的认同,缺乏文化自信。
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
(一)发挥课堂教育主导作用,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起着主导作用。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必修课程、综合素质课程等在课程思政中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只有搞好课堂教学,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弄懂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阵地和渠道。学校要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完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制度机制,首先应保质保量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任务融入其中。其次,要加大改革步伐,加大对各类专业必修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润物无声地把文化自信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把知识背后的历史逻辑、科学精神、价值观念、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等传导给学生
[6]。
(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集中体现,吸收了中外优秀文化的思想精髓,包含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指引全民族文化的方向和发展道路,使中国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是大学生应对各种外来文化冲击、提升文化自信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指导校园思想文化各项建设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激浊扬清,固本正源。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理性认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趋势,自觉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增强中华文化使命意识,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三)引导大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源头,大学生要能够准确把握自己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本质和精髓,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推陈出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引导大学生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要学习古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舍生取义的义利观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与深厚底蕴,从中得到中华文化的精神滋养。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优越感进而形成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上,大学生要学习古人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结合新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中华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现代表现形式,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使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恒的魅力。
(四)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化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和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便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以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引导他们用客观宽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思想批评吸收,同时鼓励他们借鉴外来文,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
勇于创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捍卫者,也应该成为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要有广阔的文化视野,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文化冲突。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立足当前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坚持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发展相结合,使中华文化具有了现实基础和时代价值,同时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让学生精准把握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
(五)繁荣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可以体现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同时体现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国家和学校层面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长效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养的一个重要实践途径,校园文化可以给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的基础上,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在文化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文化情感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同时,通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教学活动中,可以发挥学生的文化创编能力,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既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达到文化自觉的效果。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除了依靠营造繁荣的校园文化,还需要学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融合新媒体的技术文化传播方式,提高教师传统文化教学素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全方位、立体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做到全员育人。
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体现了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尊重和肯定,更体现出中国人的文化价值选择。文化的核心体现是价值观,文化自信的核心体现就是价值观自信。所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和培养是整个国家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具体可通过引导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繁荣校园文化等策略,教育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而,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高度上来看,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2]
罗永宽,李燕.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7,2(1):5-14.[3]
吴文浩.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4):80-82.[4]
王宏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开创中国发展新境界——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体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5):7-14,121.[5]
刘带.价值向度:文化自信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J].教育评论,2017(8):80-84.[6]
顾恩平.课程思政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路径研究[J].阴山学刊,2018,31(3):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