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究与现实思考
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究与现实思考
[摘要]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kers)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的思想。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在全球迅速传播和落实。我国大陆是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首先在辽宁省和上海市开始大面积实施生命教育。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生命教育上,促进生命教育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旨在对生命教育的涵义、内容及原则等做更明晰的理论探究,对生命教育的需求、途径及保障等做更深入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生命教育;涵义;内容;原则;需求;途径;保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009―0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一瞬间,房倒屋塌,生命消逝!一时间,山河呜咽,举国同悲!但让我们欣喜的是在这次特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却无一伤亡!这一“奇迹”从表层看,得益于这所学校常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从深层看,更得益于他们对人生命的关注、热爱与尊重。2008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播出了《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由此,我国主流媒体也加入到了生命教育宣传与推广的行列。有全社会的认同、关注与支持,中国生命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
一、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究
(一)生命教育的涵义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一词原本是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对策而出现的。可以说,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并很快波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生命教育研究的热度也呈逐年递增之态;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也呈百家争鸣之势。下面就列举一些学者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诠释。
1.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课,其目的是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等知识的讲授,让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朱永新《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
2.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郑晓江性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
3.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的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王学风《中小学生命教育论纲》)
4.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其主要就是教导学生去认识生命、珍惜爱护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从而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伍红梅《浅谈高校生命教育》)
5.所谓生命教育,是指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
6.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王兆生 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
7.生命教育,不仅为全人教育的理念,亦为具体的教育方案或课程,目的为促进个人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及灵性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以建立自己与他人、环境以及宇宙的相互尊重与和谐共处的关系,协助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期达到健康和正面的人生。(郑洪冰《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内涵》)
8.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怀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赵爱荣《关注教师――生命教育的深层视角》)
9.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在个人理智、情感、意志和身体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及与自己、他人和环境建立互相尊重、能沟通和负责任的关系,最后达致成熟和快乐的人生为目标的训练。(周惠贤杨国强《香港的生命教育――文化背景、教育改革与实践方向》)
10.生命教育即全人教育。生命教育的意义是指“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整合行动力”的一种有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理想与实践的教育。(台湾大学孙效智教授)
我国各位学者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可谓见仁见智。大陆学者多立足于生命观对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目的及课堂教学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偏重于某一侧面的理性思辨;港台地区学者多针对人类生态环境恶化和青少年自杀、他杀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但无论我国港台地区还是大陆地区的认识,他们都有一个出发点,即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独特的生命,并使自己的生命与宇宙和自然和谐的发展。
笔者以为,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旨在帮助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进行生命教育,可以美化人的生命,让教育回归本真,使人更好的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升华。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受众应该是全体公民。对学校生命教育而言,从教育对象划分可分为教师生命教育和学生生命教育;从教育内容划分可分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六个核心内容。
教师生命教育应关注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目前,我国学校生命教育经常将教师生命教育忽略不计。事实上,只有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才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生命去引领生命,用生命去润泽生命。任何生命都只会在积极的生存方式和体验中萌生与绽放。教师作为生命的个体,也应该主动地在教育过程中,心存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体验的期盼。教师要善于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获得一种生命的体验与满足,一种生命的创造与成长,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得到生命的一份满足和升华。教师自身
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也要在其中得以体现和延伸。教师,不仅要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也要点燃自己的生命之火;教师,应该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只有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教师才能充满生命活力,才能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为人师表,并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学生生命教育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如:小学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初中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高中阶段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学会用法律和其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提高保持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大学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念,学会立足社会、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升华生命,为自己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三)生命教育的原则
学校实施生命教育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遵循以下原则:
1.知行统一原则
生命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生命。
2.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的生命情感和人生态度的建立和形成是有规律的,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程度,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他们的成长、发展、学习、交往密切联系的内容,并进行科学地组织、编排。学生在很多认识上会存在反复现象,因此生命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要经过体验、认识、感悟、迷惑、再体验、再认识、再感悟,直至形成―定的价值标准。
3.教育渗透原则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这种渗透包括学科教学渗透、学校管理渗透、校园文化渗透等等。因此,学校实施生命教育,既要抓好生命教育的实验教学,又要使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在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让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新课程之中。
4.“三助”结合原则
“三助”指自助、互助与援助。自助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律与自我教育;互助重在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帮助;援助重在强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的积极引导和主动帮助,包括引导学生增强求援意识和应对技能。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的有机结合,形成互动互补效应,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搭建开放式的发展平台,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
5.“三方”共融原则
“三方”即对学生教育离不开的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场所。生命教育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从而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二、生命教育的现实思考
(一)生命教育的需求
《论语?尧曰》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对生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面对现实,顺应现实,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可见,在生命教育概念未出现的古代,人类对生命教育的探索就已开始,只不过那时对生命教育的需求是潜在的。实际上,人类对生命教育的需求,是时时的、处处的,是穿越时空,是永恒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随之而来有些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一些反生命的行为诸如吸毒、自杀、自残、侮辱与伤害他人生命以及网络成隐、心理问题等日趋严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对生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紧迫。
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列死因首位;有近30%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感到心情郁闷、紧张、厌烦、焦虑甚至恐惧。
2008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7080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9.3%的大学生有过极度心理体验,比如极度失望、极度愤怒、极度孤独等,但仅有8%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同时,55.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
这一个个数据,这一项项调查让我们触目惊心的同时,更让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生命教育的温情诠释与追求》一文中进行了深情的诉求: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才是教育鲜活的家。然而,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教师,那一群苦恼而又无助的工匠,还在如陀螺般麻木而冰冷地旋转;而学生,则成了一群“无目的的升学者”和“非本意的就学者”。他们可以不喜爱任何科目,只求考得高分;他们可以不喜欢学习,只求从学习中取得利益;他们的童年期被压缩得很短,取而代之的是不合时宜的早熟与冷漠。我们的教育正在经历着“工业化”、“标准化”、“工具化”的寒冬,肆虐的功利主义之风吹裂了孕育生命的土地,理想主义的太阳被无边的黑暗吞噬,我们是那样从未有过地期盼着,期盼着那个让生命自由呼吸的季节,期盼着还生命以尊严、给生命以幸福的良善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途径
学校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应该遵循一定原则,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实效。
1.生命嫩育课
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在课时计划里安排一定的生命教育课,做到定师资、定课时、定教材,使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重点实施。
2.学科教学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评价方面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结合学科内容有机地融合生命教育内容。
3.专题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列入综合活动计划。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4.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军训、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5.文化渗透
校园文化渗透生命教育,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学校在环境规划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生命教育,规划建设生命教育园地,并在楼道、墙壁等处布置生命教育的主题内容,使校园时时处处渗透生命教育,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三)生命教育的保障
1.行政保障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颁布后,辽宁省与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率先在全国启动生命教育,2008年黑龙江省也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教育行政部门应成为生命教育的发动者与引领者。目前,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已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已列入全国中小学教学计划。我们期待着,具有完整意义的生命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形成生命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强有力的行政保障。
2.理论保障
倡导教育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及中小学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理论探究与实施生命教育的实验探索,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
3.实践保障
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形成具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实践成果,并及时推广先进经验,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实践保障。
4.资源保障
要多方面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加强生命教育的软件建设,积极开发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影视、博物馆、图书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5.队伍保障
学校要建立校长负责制,强化校长生命教育意识,把生命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确保生命教育实效。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生命教育基本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基础培训,促进教师生命意识的觉醒。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6.社会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社会资源,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为学生的健康安全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适合中小学生体育健身、消防安全、动手实践等的生存训练活动。家长要发挥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地对孩子进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和指导。社区要建造适合青少年锻炼运动的场所或设施,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及寒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
7.环境保障
加强央视、各大报纸、核心期刊、重要网站等主流媒体对生命教育的宣传、导向与探究。在办学理念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元素,在校园文化中积淀生命教育的底蕴,从而形成生命教育的生态环境,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8.监督保障
加强督导评估。要把区县、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效果作为对区县、学校的督导、评估指标之一,把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实绩作为教师考评、表彰的重要依据。为生命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保障。
肖川教授在《生命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一文中写到:“我十分欣喜地看到:直面教育、直面人生,以成全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为自己价值导向的‘生命教育’新理念,正成为越来越多以教育为天职的人们的共同旗帜。”乐瑰琦老师在《过程改革呼唤生命教育》一文中写到:“生命受之父母、成于社会,凝聚众多情感,寄寓无限希冀。生命教育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必修课。”
生命教育应成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只有远离浮华,摈弃形式,注重实效;只有举全国之力,被民族所思,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田,生命教育的春天才会绽放所有人的笑脸。
第二篇:信息化教育理论之探究
信息化教育理论之探究
摘要:信息化教育作为现代教育范畴的新型教育方式,注重以学生的能力为重心,而不是再以知识为重心。对于信息化教育理论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才能够更好地把握理论核心,挖掘对教学有用的资源,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理论 创新 人才培养
在教育理论的发展长河中,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理论已经不符合新时期的要求,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信息化教育理论成为了当前的主流理论。信息化教育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非常大的益处,是促进教育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继2012年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后,2016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再次对信息化教育进行全面规划部署,可见我国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视。本文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主要谈谈信息化教育理论的优势,进而阐述推行信息化教育理论的有效对策,为探索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新型发展道路做出积极贡献。
一、信息化教育理论的优势
(一)创建和谐学习环境,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教育理论应运而生,并迅速普及,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信息化教育的提出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甚至政府的文件都已经正式使用这一概念。同时,对于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也具有帮助,传统的教学方式弊端凸显,仅依靠粉笔和黑板进行授课的教育方式已经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微课教学,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等。当学生处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提高,对于知识的求知欲也会增长,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而且,信息化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以前的教材知识局限性太大,很多新思想和新观念都没有与时俱进,而信息化教学的运用使知识的更新更加灵活和方便,为学生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和创造的空间。
(二)培养学生高级思维,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只有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实施信息化教育,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也随之改变,很多学生都主动的向教师提问,对多媒体课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以前的“被动学习”截然相反。学生对合作探究学习也积极配合,使课堂上出现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思维能力,网络知识的介入,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师生关系也越来越和谐,学生都愿意与教师分享心得体会。信息化教育理论已经纳入到我国教育现代化核心指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困惑,如资源缺乏、教育效果不佳、成绩不理想等现象,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形成良好的工作思路,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三)突破教育环境限制,提供创新发展平台
信息化教育的变革突破了教育环境的限制,包括时间限制,也包括空间限制。传统的教学由于黑板有限,很多知识都无法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都是擦掉旧的知识,再书写新的知识,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就受到影响,无法更快的适应学习节奏。而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制作电子课件,在电子课件中汇集各个知识点,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清晰明了的掌握所学知识。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解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通常会回到办公室查找资料,而现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立即为学生提供答案。同时,信息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平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讲台进行模拟讲课,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突出了课堂的特色,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坐在课堂就了解世界。
二、推行信息化教育理论的有效对策
(一)整合有效教育资源,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资源是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很多学校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无法推行信息化教育,使学校的长远发展受到影响。教师在上课以前要花很多时间进行备课,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较少,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新时期,必须要积极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对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做出合理的规划,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形成制度化的教育体系,以形成信息化教育建设的良好局面。还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高效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应当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信息化教育理论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能够更有效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转变传统教育思路,实现组织结构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转变传统教育思路被提上日程,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学素养,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不盲从,不抵触,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坚持科学的教学观,彰显人文教育和高效教育,准确的把握教学核心,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结构化的梳理。与此同时,要想更好的发挥信息化教育理论的作用,必须要实现组织结构的优化,强化教师队伍,选拔具有高素质和强技能的教师,立足于教育实践的现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统筹推动信息化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发展。信息化教育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主要目标和战略重点。
(三)制定合理激励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信息化教育的激励机制是做好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关键举措,要结合教育部的相关政策,针对各学校的实际情况,首先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参与和运用信息化教育的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合理开展教师课件、课例、教学资源的评比工作,给教师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领导,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信息化教育的各项工作,还可以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做到统筹兼顾。需要强化的机制要强化,需要创新的机制要创新。
最后还要建立科研带动机制,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需要一定的科研作为载体,教师必须要以新课改为契机,对于教学实验和课题目标进行系统性整合,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学的热情,为培养出各学科骨干教师做出积极贡献。只有良性机制的完善,才能确保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从整体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推进信息化教育任重而道远,是一场目标明确的攻坚战,只有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扎实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才能够真正的提升教学质量。信息化教育理论的贯彻,需要持续性的动力,各个教育部门和机构都必须要齐心协力,制定明确的推进思路和坚定的推进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整体优化效果的产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规划各类教育系统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亚玲.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4,(05):22-23.\[2\]李运林.信息化教育新理论――六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6,(09):5-7.\[3\]陈琳,陈耀华.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09,(08):7-11.\[4\]包敦典,薛萍.让信息化发力创新理论教育\[J\].政工导刊,2013,(11):114-118.
第三篇:认清理论认清现实认清自己
认清理论,认清现实,认清自己 ——我对家庭教育的几点体会
衡水中学472班胡小鹄家长
胡子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胡子宏,是衡水中学472班胡小鹄的家长。今天我给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认清理论,认清现实,认清自己。我将从5个方面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长期以来,我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业,就孩子的成长、成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与在场的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家长一样,从孩子出生起,我就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倾入了大量的思考。我听过报告,了解过一些教育理论,像很多家长一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孩子快乐成长,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在现实面前开始变得苍白无力。理论与现实,往往是脱节的,而自己与现实又存在着很多脱节的地方。
在教子实践中,我意识到,一味地强调孩子的 “快乐成长”是对孩子成长的误解;惩戒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手段;家长表率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模板;培养应试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干;刻苦学习是孩子成才的必然要求。
当我把孩子送到衡中后,逐渐地察觉到,衡中的教育理念和精细化管理,正合我意,我极为赞成。
衡中一手抓赏识,一手抓惩戒。让学生有动力,让学生守规矩。衡中的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保证学生集中精力去汲取知识的营养。衡中作业模式参考高考模式,做到学生的作业有针对性。衡中丰富的课外活动,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张弛有度,相得益彰。衡中认真到位的思想工作,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衡中老师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老师的表率为学生成长输入正能量。衡中学生步调一致的跑操,凝聚人心,团结集体,又锻炼身体。衡中丰盛的食堂,给孩子成长提供营养,满足身体发育要求。衡中全封闭管理、军事化要求,保证人身安全,让家长放心。衡中适时适度的竞争意识,对孩子将来立足社会带来激励。
胡小鹄从来到衡中的第一个小时起,就迅速地适应了衡中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尽管他的成绩不太稳定,但基本上处于前50名。作为家长,我感到非常欣慰。下面,我就以上几个方面的体会,与各位做一交流。
一、正确认识孩子的“快乐成长”
现在很多学校和家庭,一直强调减轻孩子的课业压力,提倡学生“快乐成长”,甚至陷入了“快乐成长”的误区: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没有标准,只要求“快乐成长”;强调“快乐成长”,与“刻苦学习”对立起来,导致了孩子成绩的滑坡,家长变得迷茫而失措;一些学校为了“减负”,学生作业量小,但成绩下降;一些家长把国外的教育模式照搬过来,忽视了中国的国情。上述误区的根源,只是强调了少年儿童爱玩的天性,而忽视了少年儿童是人生成长的基础阶段;一些家长试图绕过应试体制的残酷竞争,到头来还是要直面考试。
从我自身成长的经历看,真正的快乐成长,首先是学业的优异。如果忽视学业的进步,而强调学习压力的减少,那只能是“伪快乐”。我出生在农村,从我上小学起,父亲对我的学习要求比较高。记得,夏日的很多晚上,伙伴们叫我出去捉迷藏或者到村办公室看电视,父亲都不让去,而是陪着我学习。我在学习的时候,大街上伙伴们的快乐喊叫,使得我心驰神往。但父亲的严格管教,使得我牢牢地坐在书桌前。父亲曾经给过我不少体罚,如罚站、跪砖等。当时我不理解,觉得很委屈,但正是父亲的严格要求,才使得我的成绩一直很优秀。10年后,我是村里里唯一走到城市的大学生。
现在想来,自己对父亲的体罚已经认同。我觉得,快乐不快乐,不是少年的玩耍和轻松,而是取得好成绩后赢得尊重和喜欢。真正的快乐,是对童年的精彩回味,是童年时期就练就的一种上进心。如今我们都已是中年,我感到,最大的快乐,就是苦尽甜来的回味,是人生中为了理想而拼搏的付出。
因此,这些年来,我与孩子一起,享受着成长的快乐。我们父子有过郊游的舒畅,有过海边的追逐,有过垂钓的乐趣,有过促膝谈心的默契。这是一种快乐。但我激励孩子:青春最大的快乐不是耕耘的懈怠,而是耕耘后的收获。一张张奖状,一次次被表扬,一次被老爸喝彩,这是人生最快乐的瞬间。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要认清校园的学业是人生赖以成长的源泉。没有学业的扎实进步,因为所谓的快乐而减轻学业的追求,那么,暂时的轻松,只能为成年后的回味留下难以挽回的遗憾。我对孩子说,我们的快乐,就要建立在优异的学生成绩上,因为它最容易值得你将来回味。更重要的是,你养成了一种勇于进取、勤学不辍的好习惯。这种快乐,千金不换。
二、惩戒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必要手段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教育的理论思潮此起彼伏。较长的阶段里,周弘的赏识教育备受推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孩子快乐成长”等观念,使得很多家长东施效颦。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对孩子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乃至放大,进而对孩子的优良品行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实际上,我也一直在赏识孩子。但是,很快我发现,当孩子犯了错误,甚至出现恶习的时候,就不能赏识。当孩子对某些道理并不理解,我们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赏识教育就无能为力。这时,惩戒教育必须跟上。
从孩子咿呀学语开始,我对孩子的惩戒教育就不曾放松。我给孩子制定了“三必打”的规矩:触摸电源插座,必打;过马路乱爬,不拉大人的手,必打;玩弄打火机烧东西,必打。而且,打就要把孩子打哭。男孩子比较淘气,对很对未知事物会产生好奇心,这时候,给孩子讲道理根本听不懂。我一方面采取防范措施,譬如把家里电源插座糊起来,把打火机藏起来,一方面,给孩子制定规矩,不得触犯。因为触电、车祸、着火,都是产生难以挽回的灾难,必要的惩戒,就是要求孩子不得触犯。等他长大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当然,赏识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夸孩子,对孩子的优点适当放大,作业也很明显。譬如,我回家后,看到孩子在认真学习,立刻就进行口头表扬。当孩子做家务时,立刻给予肯定。孩子有了好成绩,我会写在博客上,让孩子感觉到我的快乐。甚至,我会说,孩子,好样的,爸爸妈妈为你感到自豪。孩子上初中后,取得好成绩,我会答应他的要求,给他买一辆新自行车。在这种赏识下,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进步,是家长所欣赏的,学习上就有了动力。
但是惩戒教育在我家从来没有放松过。我采取的成绩措施有:罚站、训斥、轻微暴力、写检查。惩戒,不是让孩子遭受皮肉之苦,而是亮明一种态度。当你出现过失后,就要承担相应的处罚。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严格的管理,才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想,衡中的精细化管理,之所以得到教育界和家长们的认同,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有规矩,有底线,有惩戒措施。
对孩子惩戒,态度要鲜明,心要狠,手要轻。如,孩子玩电脑上瘾,我就让孩子罚站,并打了耳光。罚站是让他进行反省,不得再犯。打耳光,动作再大,也不要有实质伤害。如果孩子犯错,训斥的时候,要言之有理。如果孩子在学业上出现懈怠,出了我要求的底线,则让他写总结,检讨自己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的缺失。
三、家长的权威,基于家长的表率
孩子是家长形象的缩影。从孩子出生起,他的行为模式,直接表现在家长的直接影响。就我而言,一些不好的方式,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譬如,因为房子小,我躺着看书,趴着写作,孩子如今还喜欢趴着写作,影响孩子学习效率。
我家二小出生后,我就注意了家长的表率作用。在孩子面前,我一直在读书读报。我们家没有有线电视,只有一个15寸的小电视。孩子从小也喜欢看书看报。如今,刚上一年级,识字较多,阅读习惯比较好。
此外,我很恋家,从不酗酒,很少抽烟,家里从来不打麻将。我家的桌子上,沙发上,很多角落,都散乱着书本。我一直在写作读书,这些,都给孩子能带来学习的表率。
家长的表率不仅表现在学业上。出门的时候,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就要遵守。我不时参加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捐款捐物,孩子也经常参与。我相信对孩子的成长会带来正能量。
有些家长喜欢一味地指责孩子不够刻苦,学习不专心。扪心自问,自己干工作也好,学习也好,干工作也好,业余爱好也好,为孩子树立了表率了吗?作为家长,自己惯于怨天尤人,愤世嫉俗,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工作上拈轻怕重,无形中,就难以为孩子带来表率的示范作用。这样的家长,怎么有资格指责孩子对学业的懈怠呢?
可见,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要想让孩子喜欢读书学习,家长必须营造出学习氛围,给孩子做表率。家长不拉正套,酗酒、吵架、搓麻,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挫伤。家长懈怠,却要求孩子优秀,更是空谈。
四、带领孩子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提高应试能力
这些年,我们社会上有一股浪潮,强调素质教育,鞭挞应试教育。围绕素质教育,很多学校和家长出现了教育的偏差。一是弱化学习成绩,淡化竞争,不拍名次。二是减少学生的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学业不专。三是,偏离了人才成长的出口,毕竟孩子的学业都避免不了考试,考试素质,何尝不是一种高素质呢?四是,盲目跟风,把学生的爱好视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吹拉弹唱和社交能力,压到了对课业的要求。甚至,有些学校和家长,出现了“作秀”迹象,把国学、社会实践视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我时刻不放松对课业的严格要求。从我的成长经历看,无论教育怎么改革,高考是孩子成才的最主要的出口。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就会在就业上增加沉重的砝码。考高分不代表今后谋生的能力有多强,但是,高分至少意味着孩子的知识层次,考高分,何尝不是一种能力。而课业学习中的刻苦和拼搏,何尝不是今后立足于世的一种品质和能力呢?
因此,我时刻告诉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时下,素质教育绝对不能排斥应试教育,人生的重要关口是高考。一切要对准高考,任何考试,都要力争考高分。考高分,就要刻苦学习。
我非常佩服张文茂校长的一句话:他说,衡中抓素质教育不放松,其中包括学生考高分的素质,如果一个学校教育的学生,考试成绩上不去,又何谈素质教育?我非常赞同衡中的教学方法,孩子做大量的试卷,瞅准高考这个大目标,作业考试化,让学生摸清考试的规律。上述两点,跟我的教育理念可谓“情投意合”,因此,我把孩子送到衡中,是无悔的正确选择。
我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要能坐住。刻苦学习就是学习时间长,专心致志。学习时间长,就是多做题,做什么题呢,做考试的题。而衡中正是这么要求学生的。
有的家长抱怨说,中国教育体制不行,太折磨人。我说,你站在泰山之巅,俯瞰中国大地,有什么比高考再公平的“成才规则”呢?有高考在,我们就有方向。应试教育从来不是迷茫的。而一些地方的素质教育,因为缺失了方向,而变成了作秀,变成了“胡闹台”。
五、激励孩子勇于吃苦,勇于刻苦学习
三年来,围绕“孩子,你为什么必须刻苦学习”,我撰写了47篇博文。至今,我的博客赢得了220多万的点击量。很多家长把我的博文打印出来,激励孩子刻苦学习。很多学生读了我的博文后,转变了学习态度,变得刻苦起来,取得了好成绩。上海的一个初中生,读了我的博文后,转变态度,刻苦学习,考上了重点高中。家长专门发来短信,表示感谢。有个学生来衡中复读,发来短信,感谢我“刻苦学习”系列,对她的启迪和激励。
我告诉孩子们,青春是用来吃苦的。青春要做三件事,一是长学问,二是练技能,三是去吃苦。学问是一个人境界的基石,技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本领,吃苦是一个发展自己的途径。有人说,青春应该是快乐的,可转念一想,难道中年和老年不该是快乐吗。人之一生,只有青春有资本去吃苦,去失败,去经受磨练。而到了中老年再去吃苦,去经受挫折,岂不是人生的悲哀?
我告诉孩子们,应试教育确实很折磨人,乃至压抑人性,但是作为一种人才选拔规则,它是我们社会中最公平的。优异的成绩,才能保证你脱颖而出,没有谁能在考场上剥夺你的分数。你只有经历了考场的磨练,才能在人生大考场中历练自己的品行和修养,乃至愈挫愈奋的拼搏气质。
我告诉孩子们,学习是最容易的事儿。在校园环境中,你的学习不会遭受太多的干扰。复杂的社会因素,在校园里的干扰最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刻苦学习了,你就会取得相应的进步。
我告诉孩子们,无论你拥有何等伟大的梦想,你必须要解决生存问题。刻苦学习,考上好大学,有了一个就业的敲门砖,找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收入,建立一个好家庭,从而按部就班地实现你的人生梦想,这是几代人验证了的成长规律。你丧失了刻苦学习的机会,将来你的成长之路就会越走越窄。
我告诉孩子们,下雨天,没伞的孩子必须奋力奔跑,爸爸不是郑渊洁,不是李开复,你们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父辈很难给你们将来带来优裕的物质保障。要想今后赢得事业的成就和富足的生活,必须考知识和技能去获得。如果你不刻苦学习,没有才识,如果你跟富二代和官二代竞争,你会败得很惨。
我告诉孩子们,人之一生的拼搏,最可贵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不泄气。我们明知道请北港近在咫尺,我们明知道什么之最好,但是,你竭尽全力了,依然无法达到,我们就退而求其次,摆正心态,面对现实。我们尽了这份心,就足够了。人生的富贵腾达尽管重要,但竭尽全力的气质,会使你今后过上幸福的生活。
各位领导、老师,家长朋友们。我所做的一切,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认清理论,认清现实,认清自己。各种的教育理论,尤其是国外的一些教育方法,如果脱离中国社会现实,空讲道理,那只能是纸上谈兵。认清现实,就是明白我们的孩子将来赖以生存的出路是什么。认清自己,就是竭尽全力地教育孩子刻苦学习,成才成人,将来有一种坚强的韧性面对人生的考验。
让我们相信,我们付出了心血去教育孩子,孩子竭尽全力地成长成才,当孩子成人后,当孩子从容地闯荡在社会上,我们可以欣慰地说:我们无愧,青春无愧。
谢谢大家。
第四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正确认识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是理解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前提。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荣辱观是人们关于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并由此产生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解决这些矛盾的态度和方法,提出评价这些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标准。然而,由于“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09页),因此,人们总是站在自身利益的地位去判断是非、荣辱,选择自己的行动,形成自己的荣辱观。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51页)在当代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形成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多层次,从而也形成了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局面。但是,无论哪种利益主体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做出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选择。否则,社会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经济社会就无法健康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而提出的判断是非、荣辱的价值标准,因而它应是我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维护人的人格尊严的要求。人格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古人云:“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有了羞耻心,才可能避免去做可耻的事情。知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最基本的人格尊严。人有人格,国有国格。人格是人的脊梁,国格是民族的灵魂。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多少志士仁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尊严和利益,不惜赴汤蹈火,以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这种正气就是中国人的人格、国格,是中华民族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的生动写照。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今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作为评价人们行为是非、荣辱的基本标准,鲜明地体现了维护人格、国格尊严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德立人的社会道德要求,是对现实生活中少数人格异化、国格丧失行为的鞭挞。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反对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形成了勇于反抗封建剥削和压迫的革命精神;反对封建特权,主张“等贵贱,均贫富”的平等观念;要求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的爱国精神;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德;勤劳勇敢,朴素节俭,艰苦奋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斗的品质;等等。在待人接物方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是人们常常引用的名言;在对待事业和国家的态度上,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成为人们所尊崇的名句;在个人修养方面,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的“人不可以无耻”等,人们常常用来互相勉励。这些传统美德思想,对当时社会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社会主义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一些社会风气提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又需要确立起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高尚精神纽带和良好道德风尚。热爱祖国、与时俱进、科学文明、团结友善,是当今中国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这是无可置疑的客观事实。然而,社会上的一些人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谬误当真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背离。正是针对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基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切中时弊,寓意深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全社会应该遵循的价值准则。
第五篇: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与中国现实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与中国现实
[摘要]中国改革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作为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和最后取消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在发展私有制经济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必须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关键词]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合法私有财产
[中图分类号]F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10-0033-05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及其特征的科学预测中,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或一些理论构想。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研究和批判中发现并科学论证的。由于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什么必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马克思自然从总的方面认为二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一,对私有制的批判,构成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马克思在他所作的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尝试《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著作中,力图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剖析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主题,提出要“从私有财产同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说明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显然,马克思是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提出来的,认为,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是“社会的财产”,这种生产资料占有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的直接否定。
第二,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里,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第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做了科学探讨。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中,马克思认为,“个别人占有生产条件不仅表现为一种不必要的事情,而且表现为和这种大规模生产不相容的事情”,“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四,建立未来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经之路,是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幻想”,即试图不通过社会的革命转变,依靠资产阶级国家帮助建立社会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驳斥杜林把暴力看作绝对的坏事的荒谬观点时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这就深刻地说明,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经过暴力革命。
第五,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比较中,设想未来社会“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这些是马克思所揭示的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显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二、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中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
1、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和新经济政策理论中有关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
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付诸于俄国的具体实践,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也进行了艰难探索,在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上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个国家的过渡时期在经济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为“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这就是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以既有资本主义成分也有社会主义成分,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
第二,俄国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就明确地把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作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相继采取了对私有制的大中小企业和地主庄园分别实行没收、赎买、改组和联合的办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之后,又提出“由继续剥夺资本家这个极简单的任务转到一个更复杂和更困难得多的任务,就是要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生产的条件。”可见,过渡时期结束之日,就是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之时,这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实现的。
第三,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允许农民的自由贸易和私人商业的发展。列宁指出:“既然国际国内的全部经济政治条件给我们造成了这样一种经济现实,即不是商品交换而是货币流通变成了事实,……。”那么,“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恢复经济生活。必须恢复正常的经济关系体系,恢复小农经济……。”这是列宁总结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的教训提出来的,实际上已经立足于资本主义关系,允许个体私有制存在。
2、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的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无论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还是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在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所有这些都只能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权宜之计。社会主义经济的最终建设目标还是要建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斯大林时代便将这种单一公有制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有所发展。1929年底,斯大林正式废弃了新经济政策,他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是不能建立在公有和私有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只能采取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
制这两种公有制形式。这一观点在斯大林直接领导编写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所有制上采取的是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即以国有经济为代表的公有制。这种模式曾一度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效仿或流行的模式。
3、前苏联东欧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探讨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一度流行的“苏联模式”的弊病日益显露,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他们在设计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时,不主张把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所有制理解为单一的结构,相反,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在所有制结构的选择上,他们探讨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可不可以允许私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可不可以兼容一定形式的非公有制?对此,波兰经济学家兰格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除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外,还存在着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例如农民、工匠和小规模企业家的个人所有制。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充分肯定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捷克经济学家锡克认为,集体所有制应当和公司合营、私有制形式相并存。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由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大部分构成,非国有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匈牙利改革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私有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改革的成功也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尤其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是对立的,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直至取消的过程。这在理论上有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做科学依据,在实践上符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新中国建国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使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年);第二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49~1956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就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过程。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多种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为了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就需要对这些私有制经济成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性质不同,改造的方式也不同。具体途径是:无偿没收大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中小资本,壮大全民所有制;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集体所有制。这样,到1956年底,私有制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立,过渡时期结束。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私有制,但绝不是放弃公有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之一就是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经济的旧观念的束缚。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前,公有制经济比重过高,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生产关系某些方面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因而,对当时的很大一部分公有制经济来说,它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要调整和改革,使这部分公有制经济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当公有制经济退出的份额将要达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最低界限的时候,必然会发生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争论。其实,发展私有制决不等于放弃公有制。
首先,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统一关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内的统一。改革开放30年中,非公有制经济逐渐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由对立的关系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平等竞争的统一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重大突破起始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命题,并指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两个毫不动摇”相提并论。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了宪法。其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有两处重要修改。第一,进一步明确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第二,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这些方针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次,国家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为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已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到前沿。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条例》指出:“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本条例”。2007年,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008年,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法》指出:“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定本法。”这些法律都是与《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基本法律相一致的经济法律。它们与“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一道,共同维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毋容置疑,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既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更有利于公有资产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增值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质的提高;也更有利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也能更好地发挥国有经
济的主导作用,更有效地支配着国家的主要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到重要保证和领导作用。
四、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60年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从消灭私有制―允许发展私有制一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但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至于现阶段为什么允许发展私有制,要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解释,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整和变革所有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不能把所有制本身是公是私,是这种形式还是那种形式,作为目的去追求。到现在为止,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未达到消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程度。相反,我国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具有多层次性,非公有制经济更有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对立关系。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是私有制。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被认为是对立的同时,他们也认为,私有制与其他所有制一样都是历史的,最终会灭亡,但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样,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所认为的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对立只是性质上的对立,他们并未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并存进行预测。而在他们去世以后这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使私有制形式不断变化;社会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个体、私营等具有私有制性质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同时存在。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现阶段暂时消灭不了,它既在世界上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也在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弱点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历史较短,其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较低。从生产力方面看,我国非公经济的产业分布较广,其中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商业、运输等服务业,以及进入障碍比较低的制造业。从管理水平上看,有的非公企业低水平重复投资,追求短期化目标、违法经营、家族治理等。所有这些亟待国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将其引导到现代企业制度上来,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第四,法律形态的所有制要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研究所有制,首先要研究现实形态上的所有制,这是第一性的。而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则是第二性的,它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即财产所有权或“产权”。马克思认为,产权是财产所有关系的法律表现,或“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我国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既有公有制又有私有制,那么,在法律形态上就既有公有产权又有私有产权。国家法律在保护公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同时,必须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恰恰是由现实形态的所有制决定的,或者说反映了现实形态的所有制。
第五,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和公民私有财产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大多落到其从业者,即个体、私营业主身上,他们的合法权益很大程度上由其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合法私人财产体现。其他公民的私有财产除合法劳动收入构成的生活资料外,还包括由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各种物业资产租赁的收益,以及储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收益。这些都属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就是说,私有财产的内涵不仅包含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形式的所有制,还包括公民或私人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它比私有制具体形式宽广得多。我国未来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即将步入小康社会的公民的最大的保护,就是保护他们的合法私有财产,让他们有一定的财富积累,更快地奔向小康。宪法如果不在强调“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明确“保护私有财产”,那就不仅意味着宪法没有反映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而且意味着人们努力追求和创造财富的行为失去激励和保护。因此,为了实现小康,有必要从法律上明确保护私有财产。
五、结语
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就不能排斥非公有制经济,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不能搞私有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便不断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地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要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这就是我们在现阶段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时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不能搞私有化和单?公有制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2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3。
[7]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7。
[8]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51。
[10]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78,5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9。
责任编辑:黎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