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20142014-11-26-11-29-00.11版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注意事项:
1.形考成绩占40%,计分作业一定要做 2.考试时在答题纸上完成 3.客观性试题要用铅笔涂
4.考试案例题以问答形式:复习资料中的一些选择题可以转换为问题,所以关键要理解 案例分析题分析提示:
(一)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提示 问题汇总:
1、在郭宁当任助理监督时,你认为他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对于他来说,哪项管理技能对他最为重要? 基层管理者。
他们所管辖的是操作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落实工作计划,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技术技能
2、他担任装配部经理时,你认为他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对于他来说,何种能力对他更重要?
组织分解和落实好公司的目标任务,在本部门和专业范围内调配好资源。执行能力
3、要成功地胜任总裁,你认为他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对于他来说,何种能力和技能对他更重要? 概念技能和战略能力
4、你觉得他能否胜任总裁的工作,如果你觉得它能够胜任,请你说出理由;如果你觉得他不能够及时胜任,也请你说出理由
分析提示:能够很快胜任的理由:从郭宁的职业生涯发展来看,从基层-中层-高层,从技术(助理监督)-部门经理(装配部经理)-到负责某一职能领域的副总裁(规划副总裁、生产副总裁),已经具备了统驭全局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拥有了丰富的人脉关系和群众基础
从他的工作表现来看,他在不同的层次的不同管理岗位上,他不断能够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努力适应,并做出成绩,相信也能很快接受总裁职位的挑战。不能很快胜任,你认为其理由是:郭宁刚适应了规划工作副总裁的职务,就接连被提升为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裁和总裁。因为提升速度太快,短时间内恐怕适应不了; 从他以前的工作履历来看,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等方面的职能工作,是他过去履历中的欠缺的,而且,作为总裁是公司的外交家,开创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还缺乏。所有这些,可能使他不能很快适应总裁职务。
5、你对他胜任总裁的工作有哪些好的建议? 从心理方面,他应该尽快转换角色;
从工作方职责面,他应该将精力放在该公司的战略管理,注重公司总体的、长远的发展规划,还要注重对外关系工作;
从能力方面,他必须提高自己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其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二)曲突徙薪分析提示
1、上述成语故事蕴含了何种管理职能? 控制职能
2、按照控制的期限分类,控制有哪些类型? 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3、故事中的客人向主人提出“曲突徙薪”的建议,属于什么类型的控制?请说明这种类型控制的含义。
客人向主人提出曲突徙薪的建议,从管理控制的角度来看,它属于前馈控制
(如果这家主人在火势被扑灭后,立即着手改造烟囱、搬移柴草。从管理控制的角度来看,这属于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就是把管理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即“防患于未然”,其具体做法是对输入系统的各种要素进行控制,把输入系统的各种要素与预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4、结合工作,举一个“曲突徙薪”类型的控制例子,说明它对于有效管理的意义。举例(略,可以参见教材的举例)
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可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反馈控制则可以“吃一堑、长一智”,发挥“亡羊补牢”的效果。)
(三)“鲶鱼效应”分析提示 问题汇总:
1、故事中蕴含的管理原理有哪些?
设置一定水平的冲突;提高激励的有效性;注重外部人才的引进。
2、请说明鲶鱼效应对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何启示?
引进鲶鱼型人才(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为组织带来新的元素,为组织注入活力;同时,能够鼓励组织成员进取,刺激创造革新。
3、在哪些情况下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冲突存在?
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形下,确实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冲突存在:人员流动率低;缺乏创新;缺乏竞争意识;严重的群体意识和不合理的凝聚力;变革遇到阻力。
4、请列举几种激发冲突的方法。
委派开明的管理者;鼓励竞争;重新编组。
(四)成荣的授权计划分析提示
1、你认为下列关于授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B.授权是管理者工作中的授权 D.授权是一种组织行为
E.长期的授权制度化,就意味着重新设计组织中的职权关系,从而带动组织结构的变革
2.在会议上,张浩和成荣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哪种类型的沟通交叉性沟通 3.从成荣的一贯作风判断,他在与下属沟通中更多地表现出了父母自我状态,这种自我心理状态的个性特征是权威和优越感
4.多年来,成荣的管理风格属于专制式
5.张浩还没有解释清楚他的计划,就被成荣厉声打断了,成荣直截了当制止张浩继续说下去,不愿意听任何解释。最终致使会议中断的原因是成荣 拒绝接受信息
7.你对于成荣有何好的建议?可以围绕着以下方面提建议
摆脱凭个人经验管理的模式,实行专业化管理;授权时要注意向下级受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责任、目标和权力范围;改变沟通方式。
(五)明电子器件制造公司的年终考评 问题汇总:
1.光明电子公司宜采用的组织结构类型是 D、直线职能制
2.这种组织结构从理论上来说,具有哪些特点
A、能够保持统一指挥的优点 B、可以发挥专业管理的长处
3.案例中刘工程师准备“另谋出路”,你认为用下列何种理论解释其原因最为恰当? D、公平理论
4.杨总经理到车间巡视,你认为这种巡视管理
A、可以直接与员工接触、交流,主动了解情况和问题 B、能够及时、充分、直接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信息 C、有助于改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5.杨总经理通过报告和报表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这属于 B、反馈控制 6.杨总经理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到车间巡视,从沟通的角度来看,巡视管理属于
B、非正式沟通
7.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杨总经理这一天的工作中,哪些属于“既重要又紧急”的活动?
A、处理张平准备辞职的事件 B、处理刘工程师准备另谋出路的事件
C、同外商进行谈判并签订一份金额颇大的订单
8.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杨总经理这一天的工作中,哪些属于“重要但并不紧急”的活动?
A、完善公司的目标管理活动 B、建立并完善公司的激励机制 9.致使张平受委屈的根本原因在于 C、张副总经理违反了统一指挥原则
10.杨总经理一天的活动中,属于控制工作的是 A、到车间巡视
B、在二车间的数控机床旁,发现青工小王在操作时,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
C、通过翻阅报告和报表,发现质量问题
11.在二车间的数控机床旁,杨总发现青工小王在操作时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此举属于
C、现场控制
12.光明公司除了三个车间之外,还设有四个职能部门,如果杨总经理授予这些职能部门的主管人员一定的权力使他们能够直接向三个车间发布命令指示,职能部门主管的这种权力是一种 C、职能职权 13.在年终总结会,生产技术科科长与购销科科长为先进科室的称号而又一次争得面红耳赤,从冲突的性质来看,这种冲突属于
A、现实性冲突
14.在年终总结会,生产技术科科长与购销科科长为先进科室的称号而又一次争得面红耳赤,从冲突对组织的绩效来看,这种冲突属于
B、破坏性冲突
15、用什么激励理论说明刘工程师准备另谋出路的原因比较合适?这种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启示是什么? 公平理论
在工资、奖金分配中需要做到公平性。如何实现激励的公平性:(1)分析不公平感的原因;(2)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3)改进领导工作作风和方法;(4)加强教育,引导员工进行全面客观比较。
16、请指出杨总经理一天的活动中哪些属于控制工作?并说明其类型。到车间巡视(同期控制)
发现青工小王在操作时,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同期控制)通过翻阅报告和报表,发现上个月的质量问题(反馈控制)
(六)39滴焊料分析提示
问题汇总:
1、洛克菲勒视察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包装出口石油的工厂时,对封油罐的工人用40滴焊料提出质疑,从控制的角度,这属于同期控制控制方式
2、从沟通的角度看,巡视管理属于非正式沟通
3、洛克菲勒除了筹划企业的经营方略外,就是到处巡视,你认为这种巡视管理 A、可以直接与员工接触、交流,主动了解情况和问题 B、能够及时、充分、直接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信息 C、有助于改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4、在此次巡视中,洛克菲勒找到的关键控制点是节约焊料 5、39滴焊料是美孚石油公司各工厂每只油罐的统一规格。39滴焊料属于消耗标准
6、管理者实施控制的第一步工作是确定控制标准
7、洛克菲勒管理风格是从严管理、节俭治业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无形资源具有有形的价值。A 2.管理工作与作业工作可以是并存的。A 3.管理者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型的结构。B 4.在信息时代,组织的信息资源是无限的。B 5.在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结构中,官僚是就管理中不负责任、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而言的。B 6.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B 7.行为科学的管理学家们将管理学关于人性的研究课题由“经济人”转向“社会人”,是管理学的一个重大突破。A 8.目标管理的方式是建立在X理论基础上的。B 9.决策就是出谋划策。B 10.目标的制定具有严肃性,确定之后不能修改。B 11.目标管理强调由组织高层管理者确定目标,然后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B 12.西蒙认为管理者决策时能做出“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B 13.目标管理是一种结果式管理。A 14.目标管理的方式是建立在Y理论基础上的。A 15.高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应较小些,基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可适当扩大些。A 16.受权人所承担的是执行职责。A 17.一般来说,机械式组织结构在稳定的环境运作中最为有效;有机式的组织结构则与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相匹配。A 18.职能部门化是根据业务专业化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相似性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A 19.人员的开发就是从组织外部招聘组织所需的人员。B 20.管理者授权时,要承担最终职责。A 21.授权的本质是要求管理者不要去做别人能做的事,而只做那些必须由自己来做的事,从而有效地借助于下属的力量去实现组织的目标。A 22.组织在选择部门化的方式时,可以考虑多种部门化方式的综合运用。A 23.有机式组织模式是一种松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形式,具有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和分权化的特征。A 24.事业部制的组织形式适用各种规模的企业。B 25.高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应较大些,基层主管的管理幅度可适当减少些。B 26.人员配备的供需失衡是指组织中某类人员供不应求,而另一类人员供过于求。B 27.不公平感是由于客观分配的不公平造成的。B 28.奖惩并用意味着奖惩并重。B 29.9.9型风格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B 30.个体行为动机的形成的条件是内在的需要和愿望。B 31.非职权是领导者最有价值的权力。A 32.下级拥有权力意味着上级领导权力的削弱。B 33.不定期、不定量地实施强化,会提高强化的作用。A 34.职权是非职权的基础,又需要非职权的支持和补充。A 35.不公平感是由于主观认知不正确造成的。B 36.有效的控制应该针对关键项目,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这就是控制的目标原则。B 37.控制职能贯穿于组织管理的全过程。A 38.控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保证目标实现的一个手段。A 39.控制就是对组织内部人员的控制。B
(二)单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在组织各项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人力资源
B、金融资源
C、物质资源
D、信息资源 2.组织内部成员形成的球迷协会,其性质属于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行业协会 D、团队
3.管理者最容易处理的环境
A、简单-静态型 B、简单-动态型 C、复杂-动态型 D、复杂-静态型 4.麦格雷戈的Y理论指的是
A、理性-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自我实现的人
5.法约尔认为,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是()原则的要求。
A、权力和责任
B、纪律
C、集中
D、统一指挥
6.由梅奥等人进行的“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工厂照明试验,主要是想证明()之间有没有直接关系。A、工作环境与生产率 B、领导作风与生产率 C、个人心理与生产率 D、社会因素与生产率 7.企业在每年的生产旺季需要征召季节工的决策属于
A、程序性决策 B、非程序性决策 C、战略决策
D、无需决策 8.一个企业在兼并过程中面临的裁员决策属于
A、程序性决策
B、非程序性决策 C、战略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9.决策的一般过程开始于
A、确定决策目标
B、识别问题 C、确定决策标准
D、确定标准的权重 10.计划工作的核心是
A、决策 B、实施 C、目标 D、计划编制 11.一般情况下,可以对产品开发的市场销路作一定的预测,得出各种销路可能存在的概率,以此确定开发的风险程度,这种决策称为
A、确定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无法确定 12.决策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是
A、识别问题
B、确定决策目标
C、选择满意方案
D、实施方案 13.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可以不必投入过多的精力,避免事无巨细的局面产生。A、程序性决策
B、非程序性决策
C、战略决策
D、无法确定 14.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存在着()关系 A、相关
B、无关 C、正比
D、反比
15.小陈是一家合资公司的职员,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接到来自上边的两个、有时甚至相互冲突的命令,导致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很可能是 A、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层次过多
B、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直线职能型结构
C、该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有意或无意违背了统一指挥的原则 D、无法确定
16.下列哪个选项适合于缩小管理幅度
A、工作简单而稳定
B、工作内容相似程度较高
C、管理者需要处理的非管理事务较多
D、工作的计划程度较高
17.一个组织的规章条例越多、越完善,则该组织结构的()程度越高。A、正规化
B、复杂性
C、集权化
D、分权化 18.下列哪种情形不应该考虑促进组织的分权 A、组织规模扩大
B、组织活动分散化
C、组织环境复杂多变
D、维护政策与命令的一致性 19.招聘的一般程序是
A、招募-甄选-录用-评估 B、招募-评估-甄选-录用 C、人员需求预测-人员选聘-人员考评-人员培训-保持人员配备的动态平衡 D、人员需求预测-人员选聘-保持人员配备的动态平衡 20.被各国各类组织广泛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直线制
B、直线职能制
C、职能制
D、事业部制 21.“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是下列哪种组织结构的基本思想 A、事业部制
B、职能制
C、直线制
D、直线职能制
22.某公司有三级管理层:公司总部、产品部(共有12个产品)和各职能部门。由于公司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总裁感到难以继续对所有的产品进行有效的领导。为此,提出以下组织变革方案,请你选出最可行的方案
A、在公司总部和产品部之间增加一个按产品大类组成的管理层
B、更换一位能力更强的总裁 C、淘汰几种产品
D、各产品部实行自主管理 23.若较低层次做出的决策比较重要,影响面较大,则表明该组织的权力划分特征是 A、分权程度较高
B、集权程度较高
C、集权分权程度相当
D、不确定
24.在组织发展的成熟期,组织提高了规范化程度,但随着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各种规章制度日趋复杂,最终会导致文牍主义盛行,管理效率下降,这样,在成熟期的后期,组织就会出现所谓的
A、领导危机 B、自主性危机
C、失控危机
D、僵化危机
25.在一系列的领导理论中,()是一种随机制宜理论,它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A、管理方格理论 B、管理系统理论C、领导权变理论
D、领导特质理论 26.在管理方格图中,1.9型的领导风格是
A、贫乏型
B、团队型
C、乡村俱乐部型
D、任务型 27.在管理方格图中,9.1型的领导风格是
A、贫乏型
B、团队型 C、乡村俱乐部型
D、任务型 28.通过讨论冲突的得失,使双方了解冲突带来的后果,帮助双方改变思想和行为,这种处理冲突的方法是
A、妥协
B、教育
C、和平共处
D、协商 29.参与性的领导方式的特点是
A、低工作、低关系
B、低工作、高关系
C、高工作、高关系
D、高工作、低关系
30.如果在工作中你的领导非常信任和赏识你,授予你一定的权力、责任,让你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你的创造力,这种措施属于 A、激励因素B、保健因素C、公平因素 D、心理因素
31.如果你的老板为了留住你这样的人才,给你增加工资、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你认为这样就能挽留住你吗?从本质上讲,这些措施都属于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公平因素 D、心理因素
32.如果你在工作中十分卖力,但目的只是为了避免不受上司的批评,根据“强化理论”分析,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的结果
A、正强化 B、消极强化 C、惩罚 D、自然消退
33.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在服从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这种控制活动是
A、直接控制 B、分散控制 C、间接控制 D、分层控制
34.实施控制的第一步是
A、制定控制标准 B、衡量实际绩效 C、分析衡量结果 D、采取管理行动 35.对工作人员和部门的业绩进行评定属于
A、前期控制
B、同期控制
C、反馈控制
D、不属于控制方法 36.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组织、必须时刻保持上下高度一致的组织可以采用()的形式。A、分层控制 B、分散控制 C、集中控制
D、无法确定
37.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因为它较好地解决了一个控制举措“滞后”的问题,避免由于失效的信息反馈而造成的纠偏失误。A、现场控制
B、反馈控制 C、前馈控制 D、间接控制
(三)多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1.在理解管理主体的涵义时,我们应把握管理主体的哪些特点 A、阶层性B、部门性C、全员性D、协调性E、权威性 2.在管理者角色中,明茨伯格把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概括为 A、监听者 B、传播者 C、发言人 D、联络者 E、谈判者 3.彼得〃圣吉提出的组织学习的方法包括
A、自我超越
B、改善心智模式
C、建立共同愿景
D、团队学习
E、系统思考 4.下列属于公共组织的是
A、政府 B、学校 C、研究机构 D、社区服务机构 E、消费者协会 5.下列属于部门计划的是
A、企业年度的生产经营计划
B、企业销售部门的年度销售计划
C、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
D、企业某新产品的研发计划
E、企业预算 6.集体决策的缺点是
A、屈从集体压力
B、浪费时间
C、责任不清
D、可运用的知识、能力和信息等不够全面
E、决策方案的接受性较差 7.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缺点表现在
A、机构重叠、管理层次增加、管理费用上升
B、容易产生各事业部对公司资源和共享市场的不良竞争,增加内耗 C、会出现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将削弱总公司对事业部的控制能力 D、不利于培养综合型的高级经理人员
E、不利于提高公司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8.对组织管理者“既重要又紧急”的活动是 A、客户投诉
B、即将到期的任务
C、财务危机 D、部门例会 E、建立人际关系
9.对计划结构完整性的评价主要是对计划结构的哪些特性的评价 A、覆盖面
B、时间跨度
C、责任的明确性
D、控制操作程度
E、计划依据的资料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管理层次受管理幅度和组织规模影响
B、在管理幅度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 C、在组织规模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 D、在组织规模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多 E、在组织规模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增加 11.扁平型组织有其显著的优势,表现在
A、层次较少,使得管理环节和管理人员相应减少,从而节省了管理费用 B、缩短了上下级距离,便于高层领导了解基层情况,密切了上下级关系 C、组织纵向沟通的渠道缩短,信息纵向传递速度快,信息失真少
D、上级管理者更乐于让下级拥有较大自主性,这有利于下级人员的成长和成熟 E、各级管理人员不能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12.解决人员配备供需失衡的措施有
A、招聘
B、聘用临时工
C、晋升
D、培训 E、工作扩大化
13.下列哪些情形应该考虑促进组织的分权
A、组织规模扩大
B、组织活动分散化
C、组织环境复杂多变 D、维护政策与命令的一致性
E、培养后备的管理队伍 14.弗隆姆认为,激励程度取决于下列哪些选项的乘积 A、期望
B、效价
C、需要
D、公平性
E、动机 15.罗宾斯将控制对象归纳为
A、人员
B、财务
C、作业
D、信息
E、组织整体绩效 16.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在心理或行为上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不公平感 A、改变比较或参照的对象 B、曲解自己或别人的所得与付出 C、采取一定的行动,实际改变自己的所得与付出
D、给比较对象施加影响以改变其实际的所得与付出 E、摆脱目前的分配关系 17.双维理论将领导风格区分为
A、关心任务式 B、关心人员式 C、民主式D、专制式
E、放任式 18.反馈控制应该避免哪些情况
A、避免反馈失真 B、避免反馈滞后
C、避免矫枉过正 D、避免下级人员的参与 E、避免授权 19.前馈控制的有效条件有哪些
A、过去的经验对今后的工作总是有效的 B、对系统将来运行的情况是可以准确预测的
C、按照要素输入的标准所输入的各种要素必须能按照预定的要求发挥作用 D、基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 E、充分的授权 20.受挫后的破坏性行为主要有
A、侵略 B、放弃
C、退化
D、推诿
E、反向行为 21.下列关于冲突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组织外部环境突变导致的冲突是难以避免和控制的 B、以争夺组织内部资源为目的的部门冲突难以避免,但可以控制
C、组织内部因技术分工而产生部门之间的职能成见所引发的矛盾冲突是难以避免,但可以不予控制的 D、由组织管理人员认知上的差异引发的冲突以及相互之间情感上的冲突,不必控制 E、组织内部的现实性冲突是控制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考纲:
名词解释(5个 十分)单项选择(20个 20分)简答(6个 40分)论述(2个 30分)
1.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的人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的目标。2.管理的职能:
计划与决策(决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如何最好的实现目标)组织(组织活动和资源以促进目标的达成)
领导(指挥员工并将其引导向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控制(监督和调整组织的活动以有利于目标的实现)3.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与从事工作或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际技能(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概念技能(归纳、总结、和抽象思维的能力)4.成功的管理中什么是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
管理的效率(组织资源优化利用的程度——是否正确的做事)
管理的有效性(组织资源用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否做正确的事)5.科学管理理论
(1)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罗(2)主要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发展生产力
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泰罗的管理制度)代替旧的经验式管理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劳资双方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彻底的变革(3)泰罗管理制度:(科、制、科、刺、管)科学的制定工作定额
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的工作方法 科学的选择并培训工人
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 管理职能与操作职能相分离
6.法约尔的十四条原则(分、权、纪、统、统;个、报、集、等、秩;分、权、主、集)
分工、权威、纪律、统一命令、统一行动;
个人服从集体、报酬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 平等、人员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7.霍桑实验的结论:(工、存、提、要)
工人是社会人(作为复杂的社会系统成员、金钱并不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的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构成的动力,如安全感、归属感、相互尊重和友情,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
存在“非正式组织”(工人中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特殊的感情倾向和领袖人物,以一种默契左右着工人的行为)
提倡新型的领导风格(新型的领导风格就是通过满足工人的合理需要,加强正式组织内部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鼓舞工人的“士气”,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要关心工人(管理人员应该设身处地的关心下属,沟通感情,让工人能心情舒畅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附:霍桑实验的意义:
为管理学者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组织中人的因素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相反
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位置,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因素,这无疑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 8.需要层次理论:(生、安、社、自、自)
生理的需要(人类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
安全的需要(包括心理、劳动、职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如希望解除生病、失业、破产、意外灾难及养老等经济生活的担忧。)
社交的需要(包括社交和归属的欲望,希望得到别人的安慰和支持,离群独居会感到痛苦)
自尊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情,也包括别人对自己的赏识或尊重。如成就、声望、地位和晋升机会)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的目标是自我完成,或者是实现一个人的潜能,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9.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彻斯特.巴纳德
正式组织的协作基础是:成员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
经理人员的职能是:选拔并用好人员、建立组织的目标、建立和维护组织的信息系统
10.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决策工作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即决策 决策有程序化和非程序化之分
人是有限理性的,决策的标准不是最优而是满意 11.权变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弗里德.菲得勒
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有效的管理方式应与具体的环境相适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附: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斯宾塞.布法 组织是“经济人”
管理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模型来刻画,且存在最优解 计算机是重要的工具
12.组织的任务(行业)环境
行业现有的竞争者(同业竞争的态势和程度、自身的行业地位)
行业潜在的进入者(进入壁垒的大小:规模经济的大小、技术壁垒、政策壁垒)替代品的生产者(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替代品的出现;产品被替代程度)产品和服务的用户(用户讨价还价的能力:用户的集中程度、发展新用户的难度)生产资料的供应商(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的竞争程度、选择新供应商的难度)
13.计划的目的与作用(方向、风险、效率、标准)为组织行动提供方向
减少未预测变化的影响——降低风险
减少浪费和冗余——优化资源的利用并提高工作效率 为控制工作提供标准
14.影响计划制定的因素:(目标、环境、资源、时间)
目标的确定(战略目标的确定、目标的层次分解:子目标的确定)
环境的复杂与变化(信息的不充分和不确定、人的有限理性:影响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
资源的限制(人、财、物各项资源都是有限的)时间的限制(计划周期的长短、计划工作的时限)
15.(决策)按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划分:(知道那些属于哪类)确定性(环境是稳定的或变化不大。企业组织中确定状态下的生产计划、分配方案、库存计划等决策)
风险型(概率确定型,能够确定为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当决策问题的一方为自然状态且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能确定)
完全不确定型(概率不确定型,不能确定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当决策的一方为自然状态,且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不能确定)
16.影响决策的因素:(环境、文化背景和组织文化、经验、能力、风险态度、认知和价值观、时间)环境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决策者的文化背景和组织文化 过去的经验 决策者的能力
决策者的风险态度 认知观和价值观 时间的限制
17.组织工作的本质:
以合理的方式对各项活动和资源进行组合安排的过程 工作设计 工作分配
权力、责任分配 人员配备
18.组织类型按组织的灵活性划分:(掌握二者区别)(工作分工和角色、部门划分和规章制度、上级对下级、基层人员自主权)
(1)机械型组织(组织的工作分工和角色都比较明确,部门划分和各种规章制度比较严格。上级对下属实行严密的监督,强调严格的纪律和命令。基层人员拥有较少的自主权,主要听从上级的命令,按照规章制度行事,以确保组织的运作有序和高效率。例如麦当劳)
(2)有机型组织(组织的工作分工和部门划分以及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易于随时调整。权力被下放、分散到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手中,以鼓励他们承担责任。基层人员拥有较多的自主权,以及时地应对环境的变化,从而确保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
19.组织设计的原则:
因事与因人设计相结合(职位的设立必须与具体的工作相对应,但也要考虑人的特点和人与工作的相适应)
责权对等(权力必须有对相应的责任的约束)
命令统一(一个下级只能接受来自一个上级的命令和指挥)20.组织设计的依据: 组织的环境 组织的规模 组织的发展阶段 组织的技术 组织的战略 附:
(1)对于多变的环境,组织应更具灵活性和柔性,即有机型组织 对于稳定的环境,组织应更规范和更具有刚性,即机械型的组织(2)技术类型与组织结构间的关系(单件小批量,大批大量,连续生产)
(管理层次、高层管理幅度、基层管理幅度、经理人员的比例、技术人员的数量、规范化程序、集权程度(基层自主性)、书面沟通的数量、结构类型)(3)战略对组织设计的影响(保守型战略、风险型战略)
(集权与分权、计划管理、高层管理人员构成、信息沟通)
不同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组织功能,不同的组织战略要求组织要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业务活动,从而影响管理职务的设计,并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安排来支撑。
组织的设计要为组织战略的实施服务,必须服从组织所选择战略的需要。设计适应战略要求的组织结构,是战略实施和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组织的设计要为组织战略的实施服务,必须服从组织所选择战略的需要。设计适应战略要求的组织结构,是战略实施和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21.部门化:(概念)
定义:将组织的活动或人员划分为可管理的部门 职能部门化(按活动的相似性划分)
产品部门化(将有关同一产品的生产经营的所有活动放在同一个部门中管理)区域部门化(将不同区域的活动放在不同部门管理)22.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概念)管理层次(组织中权利等级的层级数)
管理幅度(向一级主管直接汇报的下级人数)附: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上下级的工作能力
工作的内容和性质(主管所处管理层次、下属工作的相似性、计划的完善程度、下属的工作难度)
工作条件(助手、辅助办公手段)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23.基本的组织结构:(各自的优缺点)职能式结构 事业部制结构 矩阵式结构
(1)职能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实现管理的专业化 维护组织的统一性 缺点:
各部门的贡献不易区分 部门间难以协调(2)事业部制结构 优点:
有利于组织活动的调整 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竞争 缺点:
不利于统一指挥
过分的分权可能导致难以控制(3)矩阵式结构 优点:
增加了组织的灵活性
提高了组织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缺点:
违反了组织命令统一的原则
24.人员选聘的来源:(各自优缺点)外部招聘(由外部的人才市场选聘合适的人员,配备在需要的岗位上)内部提升(从组织内部选拔合适的员工,安排在需要的岗位上)(1)外部招聘 优点:
为组织带来新的冲击、新的理念、方法、经验,有利于提高组织活力 缺点:
选错人的几率高
对组织不熟悉,需要有适应期 对内部成员的打击(2)内部提升 优点:
提高正确选择的概率
较短的适应期,有利于工作的迅速开展 增加了组织成员的发展空间,鼓舞士气 缺点:
近亲繁殖,不利于组织的创新与保持活力
25.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确定报酬、人事调整、人员培训、内部沟通)为确定报酬提供依据 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
为人员培训提供依据(通过考评可以了解哪些人员在哪些方面不满足要求,从而知道哪些人在哪些方面需要培训和改进)
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考评的结果可以使组织了解自己的成员,同时也使成员了解自己可组织的要求,从而促进了信息的沟通)26.培训的目的和作用:
传递信息(通过培训可以传递组织对成员的要求,使其了解什么才是合格的成员)改变态度(培训不仅使成员增加知识、提高技能,更重要的是改变工作行为和态度)更新知识 发展能力
27.领导的影响力:(区别)(1)职位影响力
由于拥有职位所赋予的强制性权利而可以影响他人的能力 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强制权力、专家全力(2)非职位影响力——个人影响力
与职位无关,在群体内自然形成的可以影响他人的能力 28.影响职位权力和非职位权力的因素(1)影响职位权力的因素
传统因素(下级要服从上级的观念)
职位因素(职位权力的强制性产生的敬畏感)资历因素(管理者的资历和经历所形成的权威)
(2)影响非职位权力的因素(品、才、知、感、作)品德因素(领导者的品格、道德)才能因素(领导者的能力、才干)知识因素(领导者的知识和专长)感情因素(领导者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作风因素(领导者的领导风格)29.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管理者拥有职位所赋予的合法的强制性权力,可以对下属进行命令、指挥并影响其行为
领导者的权力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领导者可能没有正式的职位和职位所赋予的合法权力,其主要依靠个人影响力影响他人 管理者不等同于领导者,一个领导者也不一定是管理者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同时是一个领导者 30.管理方格 两个维度
形成不同的组合——领导方式 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1)1.1型—贫乏型管理 最差
(2)9.1型—任务型管理 士气低落,独裁式领导(3)1.9型—俱乐部型管理
纪律松散、效率低下,放任式领导(4)5.5型—中间型管理
没有全部投入,只求两方面都过得去(5)9.9型—群体合作型管理
努力使部下个人利益的满足与企业目标的实现有效的结合起来,因而士气旺盛、关系和谐、工作出色,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31.领导的权变理论中的生命周期理论:
(1)领导者应随着下属的不同和变化,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2)下属的成熟度:能力和工作意愿 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工作 有意愿但没有能力
有能力但不愿被指挥工作 有能力并且愿意工作
(3)命令型(高工作低关系)—>说服型(高工作高关系)—>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
32.领导的权变理论中的菲得勒的权变模型(1)领导风格(任务导向、关系导向)(2)LPC问卷关于最不喜欢的同事的问卷(3)情景因素:
上下级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否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喜欢 任务结构——下属的职责是否明确划分并被理解 职位权力(领导者所处职位的职权和组织支持)——权力的强调(4)中间以人为中心,两边以工作为中心的指令性(5)基本的解释:
有利的环境可以促进任务完成,但改善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环境不利时,难以通过在短期内改变环境,来促进工作和目标的完成。33.领导的权变理论中的路径目标理论(1)路径目标领导过程:
辨别下属的需要——设置合适的目标——与目标相关的奖励——对下属提供实现目标的协助——下属满意、受到激励、接受领导——产生有效的工作绩效——员工与组织都实现自己的目标(2)理论框架
目标的设置——领导要为下属设立合适的目标
路径的改善——领导要为下属实现目标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领导风格的选择——根据下属的特点,要运用相应的领导方式(3)可行的领导行为:
指导型领导(让下属知道期望他们的是什么,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的指导)
支持型领导(关心下属的需要,营造愉快的工作环境)
成就取向型领导(领导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期望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参与型领导(领导与下属共同嗟商,在决策前充分考虑下属的建议)(4)权变因素
环境的权变因素(任务结构——工作任务划分的明确程度;正式权力系统——权力关系明确和层级分明的程度;工作群体——是否存在激烈的内部冲突)
下属的权变因素(控制点——内控和外控;接受他人影响的意愿;自我认知的工作能力)
(5)理论的引申假设
与具有高度结构化和安排好的任务相比,当任务不明或压力过大时,指导型领导会带来更高的满意度。
当下属执行结构化任务时,支持型领导会带来员工的高绩效和高满意度。
组织中的正式权力关系越明确、越官僚化,领导者越应表现出支持型行为,降低指导性行为。
当工作群体内部存在激烈的冲突时,指导性领导会带来更高的员工满意度。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外控型下属对指导型领导更为满意。
当任务结构不清时,成就取向型领导会提高下属的期望水平,使他们坚信努力必会带来成功的工作业绩。34.理论的核心和关键点
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他们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有效的领导者应通过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理清路程中的各种路障和危险,从而使下属更顺利的完成工作 35.关于领导理论的新观点(1)魅力领导论
该理论将领导者的成功,归因为其所具有的领袖气质和个性特征。House认为,魅力领导有3各重要特征:高度自信、支配他人的 倾向、坚定不移的信念。关键特点:
自信:领袖魅力的领导者对他们的判断和能力充满信心。远见:有理想的目标,对未来充满希望。
清楚表述目标的能力:明确地陈述目标,并使他人明白。对目标的坚定信念:具有奉献精神,敢于冒险和自我牺牲。不循规蹈矩:行为新颖,反传统,反规范。
变革的代言人:激进变革的代言人,不是传统和现状的卫道士
环境的敏感性:能够对环境的制约和变革所需的资源进行现实的评估。(2)交易型领导
交易型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来指导或激励下属向着既定的目标活动。领导者的奖励是下属的服从的交换条件。
权变奖励:努力与奖励交换原则,良好的绩效是奖励的前提,承认成就。通过例外管理(主动):监督、发现不合规范与标准的行为,并加以改正。通过例外管理(被动):只有在没有达到标准时,才进行干预。自由放任:放弃责任,回避决策。(3)变革型领导
变革型领导者是鼓励下属为了组织的利益而超越自身的利益,并能对下属产生深远的影响。
变革型领导者与交易型领导者有本质的区别,交易型领导者聚焦于领导的管理方面,业绩监控、纠正错误和奖励等。变革型领导则是要将追随者从自我中心的个体变成忠于群体的成员,激发其取得超出预期的成绩。
领袖魅力:提供远景和使命,灌输荣誉感,赢得尊重和信任。
感召力(愿景激励):对追随者寄予很高期望,激励他们投身于实现组织愿景的事业中去。领导者利用信条和情绪感染力来凝聚组织成员,以取得比个人利益更大的成就。
智力激发: 激发追随者创造和革新的意识,对已有的信念和价值观提出质疑,支持 尝试新理论、新方法来解决组织的问题。
个别化关怀:关注每一个人的需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给予培训、指导和建议。
36.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同8.(2)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外在因素):不满意—>非不满意 ;个人生活、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工资薪水、公司政策、管理监督
激励因素(内在因素):非满意—>满意 ;工作本身、责任、成就、承认、发展机会 37.期望理论
(1)激励力=效价×期望
效价:(某种需要的心理价值)个人对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将会达到的某一成果或目标的估价(有正值有负值)
期望:(某种需要得以满足的可能性)某一特定行动导致预期结果(或目标)的可能性大小(或叫概率)(介于0~1之间)(2)理论解析
付出的努力是否能有良好的绩效; 良好的绩效是否能得到应有的奖励;
得到的奖励是否符合和满足自己的需要; 38.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概念)
正式沟通(通过组织正式设计的方式和渠道进行的信息交流)非正式沟通(依赖于私人间的关系所进行的信息交流)39.(1)正式沟通的优缺点: 优点:
沟通方式比较规范、有保证、约束力强、形式严肃、易于保密等,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缺点:
中间环节多、传播路线刻板、缺乏灵活性、沟通速度较慢、信息易损耗和失真等等。(2)非正式沟通的优缺点 优点:
沟通形式不拘,信息传递直接明了,沟通速度很快,容易及时了解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内幕新闻” 缺点:
沟通过程难以控制,信息常常不完整,可能导致小集团、小圈子,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人心稳定等。
40.有效沟通的障碍&41.有效沟通的管理 选择性接收——学会倾听 沟通的技巧——了解对方
沟通者间信任程度——建立彼此平等、信任的关系 沟通者间的相似程度——沟通的制度化 沟通者间职位的差别——减少沟通的层次 信息传递的链条——多渠道沟通 42.有效控制的原则 及时性 准确性
经济性(收益和投入之间进行比较)标准合理 重点控制
强调例外(控制反常现象,有效而不忙碌)43.组织变革的原因 竞争环境的变化
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 政府管制的变化 技术的变化 战略目标的变化
44.组织变革的内容:
组织结构——权力关系、协调机制、部门调整 工作任务——工作的重新设计
管理和运行技术——工作过程、工作方法、生产技术 人员——态度、期望、认知、行为 45.组织变革的阻力(1)来自个人的阻力 认知、观念和习惯
对未知的恐惧和不确定性风险 利益的调整
(2)来自组织的阻力 权力的重新划分 资源的重新分配
原有结构和关系的打破 46.组织诊断
(1)组织需要变革的征兆 决策失误——坐失良机
沟通不畅——不协调、人事纠纷
业绩不佳——无效率、得不到正常发挥 缺乏创新与活力——组织停滞不前(2)诊断重点 组织目标 组织结构 领导方式 控制系统 权力关系 集权与分权
47.组织发展(概念)
通过系统地运用行为科学技术,有计划地、整体范围地促进组织的健康和运作效率 1.管理的概念: 2.管理的职能 3.管理者的技能
4.成功的管理中什么是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 5.科学管理理论(1)代表人物(2)主要管理思想(3)泰罗管理制度 6.法约尔的十四条原则 7.霍桑试验的结论 霍桑实验的意义 8.需要层次理论 9.社会系统学派(1)代表人物(2)观点 10.决策理论学派(1)代表人物(2)观点 11.权变理论学派(1)代表人物(2)主要观点 附:管理科学学派(1)代表人物(2)观点
12.组织的任务(行业)环境 13.计划的目的与作用 14.影响计划制定的因素
15.(决策)按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划分 16.影响决策的因素 17.组织工作的本质
18.组织类型按组织的灵活性分为 19.组织设计的原则 20.组织设计的依据 附:
(1)多变的环境、稳定的环境
(2)技术类型与组织结构间的关系
(单件小批量,大批大量,连续生产)
(管理层次、高层管理幅度、基层管理幅度、经理人员的比例、技术人员的数量、规范化程序、集权程度(基层自主性)、书面沟通的数量、结构类型)
(3)战略对组织设计的影响(保守型战略、风险型战略)
(集权与分权、计划管理、高层管理人员构成、信息沟通)巴拉巴拉
21.部门化概念及分类 22.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附: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23.基本的组织结构及各自优缺点 24.人员选聘的来源及各自优缺点 25.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26.培训的目的和作用 27.领导的影响力及区别
28.影响职位影响力和非职位影响力的因素 29.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30.管理方格
31.领导的权变理论中的生命周期理论
32.领导的权变理论中的菲得勒的权变模型 33.领导的权变理论中的路径目标理论(1)过程
(2)理论框架
(3)可行的领导行为(4)权变因素
(5)理论的引申假设 34.理论的核心和关键点 35.关于领导理论的新观点 36.激励理论(1)(2)
37.期望理论及理论解析
38.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概念
39.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各自的优缺点 40.41.有效沟通的障碍及管理 41.42.有效控制的原则 43.组织变革的原因 44.组织变革的内容 45.组织变革的阻力 46.组织诊断
(1)组织需要变革的征兆(2)诊断重点 47.组织发展
第三篇: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答: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概念包含着以下几层意思: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和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员工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管理理论丛林(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月12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美国《管理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把当时的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管理理论已经发展为至少十个学派.包括以下六点: 1)管理过程学派 2)经验学派 3)系统管理学派 4)决策理论学派 5)管理科学学派 6)权变理论学派
4.管理者角色与管理技能。
答: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表现为10种角色,这10种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方面的角色,信息方面的角色和决策方面的角色。1)人际角色: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接受者角色、传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资源分配者、故障排除者、谈判者角色,混乱驾驭者。人际角色: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的基础。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 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整个组织的人依赖于管理结构和管理者以获取或传递必要的信息,以完成 工作:监督者角色、传 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
决策角色: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以决策让工作小组按照既定的路线行事,并分配资源以保证计划的实施。企业家角色、干扰对付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谈判 者角色。
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或者素质,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诸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会计或者制造等。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这些技能是重要的,因为他们直接处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
人际技能也是很关键的,具有良好人际技能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的热情和信心,这些技能对于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是必备的。
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运用这种技能,管理者必须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体,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像组织如何适应它所处的广泛的环境。尤其对于高层管理
期末复习指导
者来说,这种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组成和作用。
答:概念: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
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7.计划工作及其性质
答: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订计划.它的性质是: 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8.目标管理及其优势与缺陷
答: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保证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并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优点:
1.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完成组织目标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缺点: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员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组织员工素质的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9.公司(组织)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组织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
战略远景.它包括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经营理念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为组织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到.宗旨是指组织现在和未来应从事什么样的事业.对于工商企业而言,宗旨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业务范围、主攻市场和主要技术等.目标与目的可设定一套中短期的目标和目的 资源 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资源 业务 组织参与竞争的产业领域 组织 包括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
10.发展型战略及其三种基本形式。
答: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在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它的基本形式有:
密集型发展战略 是指集中组织资源,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或市场占有率,而组织业务范围基本上保持不变.一体化发展战略 是指在产业链的前向和后向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组织经营范围的一种战略.多元华发展战略 可以分为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和无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两种
11.竞争战略及其三种类型。
答:竞争战略,也就是业务层战略。波特教授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1)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集中化战略。
1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答:所谓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出分析评价
4)决策要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13.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哪些特点?
l)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大. 2)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
14.组织结构的含义
答: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正确认识组织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 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再将部门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15.合理设计组织结构的原则
答: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应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3)责权利对等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5)协调原则 6)弹性结构原则
包括:按任务和目标需要设立岗位,不因人设岗;管理人员定期更换;实行员工一专多能;实行多种用工制度,使组织内人员富有弹性.人员配备的原则
答:人员配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因事择人的原则。要根据工作需要配置人员;量才使用的原则。要根据人的能力和特点来安排工作;
人事动态平衡原则。人与事的配合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尽量使所有人的能力都与工作匹配
程序化;规范化原则。员工的选拔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标准和程序
16.人员配备的原则
答:因事责任的原则,量材使用的原则,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17.内部提拔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答: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期末复习指导
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
缺点: 可能引起同 事之间的不 团结。
.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18.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答:外部招聘的优点是:
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
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组织对应聘者的清况不能深人了解。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9.管理人员选聘标准、程序及方法。
答: 标准:1)强烈的管理欲望2)正直的品质3)富于创新精神4)良好的决策能力5)较强的沟通能力
6)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7)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8)良好的身体素质
程序:制订选聘计划-初步筛选-测试聘任-使用
方法:笔试、面谈、20.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答: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个人自身影响力
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晴感。
21.领导者用人的艺术
答:1)唯才是举;2)用人所长;3)知人善用的艺术;4)有勇气选拨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答: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次,确定激励行为。
22.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为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2)安全的需要。这是有关人类避免危险的需要
3)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当生理及安全得到相当的满足,友爱和归属方面的需要便占据主要地位。
4)尊重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们一旦满足了他们的归属需要,他们就会产生尊重的需要,即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23.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该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
一种是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家,即保他因家; 一种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即激励因家。24.激励的主要方法
答:l)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3)职工参与管理。4)工作
丰富化。
25.控制及其作用。
答: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控制的作用如下:
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口 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26.什么是现场控制?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哪些
条件?
答:现场控制:又称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职。27.控制工作原则
目标明确原则:控制活动是一种管理活动过程,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控制关键点原则:控制不仅要注意偏差,而且要注意不同偏差的重要程度,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及时性原则:高效率的控制系统,能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灵活性原则:控制的灵活性原则要求制定多种应付变化的方案和留有一定的后备力量,并采用多种灵活的控制方式和方法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经济性原则:行使控制职能的时候,必须考虑控制的经济性。28.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瞥、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1.管理及其性质。★
答:管理就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就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认为,管理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也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3)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答: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
(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表现为A.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C.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
(2)组织对环境的适应。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
期末复习指导
是消极、被动的适应;二是积极、主动的适应。任何组织要想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案例分析“杨瑞的苦恼”答题
1.从两个方面看,首先杨瑞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周时间就提出三个问题并下了结论,有些仓促;其次王经理是小型家族企业经理,又是负责研发工作的,他根本没有管理理念,也不关心杨瑞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见解;2.在此,最关键的问题是沟通障碍,杨瑞和王经理两人的想法完全没有达成一致;从组织角度讲,上下级之间有地位差异,目标差异,该小型企业缺乏明确的沟通渠道,协调不够.从个体角度讲,杨瑞和王经理两人属于选择性知觉,都是根据自身的背景经验及态度来看待对方的想法.3.由于沟通障碍,杨瑞陷入困惑;如果不离开这个企业就必须克服沟通障碍.具体的做法请参考教材224—226页.例如1)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把上次提出的三个问题与小型家族企业的现实联系起来,明确一个重要的近期能做的问题;沟通前要对沟通目标进行分析,问问自己能否改变王经理的态度;问问自己能否争取到王经理的认同;(2)调整心态,沟通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杨瑞走上工作岗位才一周时间,她必须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去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王经理需要什么.4.王经理在这个小型家族企业里是负责研发工作的,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他应该接受并认真考虑杨瑞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学习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素质;并从管理者的组织行动上克服沟通障碍.具体的做法请参考教材224三.名词解释
1.企业目标(p63页):即组织目标是在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2.决策:(P106)
3.集权与分权(新版教材无定义)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点那个程度的分散。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1.管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人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实践来衡量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并使其不断丰富,这就是管理的科学性;
2.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所谓管理艺术。仅凭背诵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就如读了游泳的书并不意味着会游泳了;管理者必须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因地制宜的将管理知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3.所以说,管理既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靠背诵条文进行管理等于“纸上谈兵”,必然脱离实际、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反之,不懂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时只是凭感觉经验或者碰运气,则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满意方案。所以既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学习,又不忽略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是每个管理者走向成功的保证。
第四篇: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一、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考核教材使用陈庆云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政策概论》。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了解”要求学生对所给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理解;“掌握”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
《公共政策概论》的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试卷均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绩按8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含案例分析),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10%、10%、28%和32%左右。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导论
考核知识点
1.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
2.利益分配的动态性
3.公共政策的本质理解
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
5.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6.公共政策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
7.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8.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
考核要求
了解: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公共政策研究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主要功能;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掌握:利益分配的动态性;公共政策分析要素;后工业社会的政策分析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
考核知识点
1.公共政策核心主体
2.准公共政策主体
3.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
4.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和内容
5.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
掌握: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的涵义与内容;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
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
考核知识点
1.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2.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关系
3.决策权力的内容
4.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
5.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6.公共决策体制的特征
7.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8.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9.其它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内部关系;决策权力;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类型、特征
掌握:政府、执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其它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第四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
考核知识点
1.确定公共决策问题
2.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
3.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
4.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5.决策方案设计的程序
6.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
7.决策方案的评估
8.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9.决策方案选择的方法
10.决策方案选择中共识的形成11.决策方案的合法化
12.提出调整方案
13.选择调整方案
考核要求
了解:决策方案设计的程序;决策方案选择的方法;决策方案选择中共识的形成理解:确定公共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决策方案的评估;决策方案的合法化;提出和选择调整方案
掌握: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第五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
考核知识点
1.政策执行的理论
2.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
3.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
4.政策对象
5.政策环境
6.联合行动的复杂性
7.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
考核要求
理解:政策执行的理论;联合行动的复杂性;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
掌握: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模型;政策执行组织及其成员;政策对象;政策环境
第六章公共政策评价
考核知识点
1.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
2.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3.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
4.公共政策效果评价
5.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
6.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程序
7.公共政策评价方法
8.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
9.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10.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政策评价的产生与发展;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基本程序和方法
掌握:公共政策评价的内涵及作用;公共政策效果评价;我国公共政策评价所面临的障碍;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推进中国公共政策评价的途径
第七章公共政策的思维方法
考核知识点
1.“公共决策思维”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
2.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
3.一般思维类型
4.公共决策思维类型
5.头脑风暴法
6.德尔菲法
7.类比法、隐喻法与群体生态法
8.巴拉姆驴子思维法
9.理想方案思维法
10.简单矩阵思维法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决策思维”和“公共决策思维方法”;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一般思维类型;公共决策思维类型;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类比法;隐喻法与群体生态法;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理想方案思维法;简单矩阵思维法
第八章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
考核知识点
1.系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系统的概念
3.系统方法及其特点
4.系统分析及其产生背景
5.公共决策系统
6.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
7.系统分析学派和结构功能分析学派
8.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
9.系统分析流程
10.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
11.决策支持系统
12.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要求
了解:系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系统分析及其产生背景;系统分析流程理解:系统的概念;系统方法及其特点;公共决策系统;系统分析与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学派和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决策支持系统
掌握:系统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
考核知识点
1.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由来
2.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3.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
4.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体制的影响
5.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
6.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方法和技术的影响
7.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内容的影响
8.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
9.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
考核要求
了解:知识经济的概念与由来
理解: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体制、过程、方法和技术、内容、执行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
掌握:知识经济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
第十章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
考核知识点
1.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
2.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
3.公共政策案例学在中国的发展
4.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角度和立足点
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架
6.实例分析:燃油税,如何走出消极等待的政策困境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和类型;公共政策案例学在中国的发展;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角度和立足点;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框架;实例分析:燃油税,如何走出消极等待的政策困境
掌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涵义及意义
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理念转型及其挑战
考核知识点
1.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
3.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
4.公共文化与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
5.公共决策面临的现实挑战
6.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考核要求
理解: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掌握: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公共文化与公共政策理念的转型;公共政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第五篇:EBA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EBA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
一、关于考试
1、期末终结性考试形式和时限 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限90分钟。卷面成绩100,占课程总成绩的70%。题型和分值比例如下:
(1)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2)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3)多选题。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8分。(4)矩阵配对题。每题2分,共12分。涉及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5)案例题。含案例选择和案例分析。70分。
2、形成性考核的比例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其中包括:
(1)综合练习。主要包括单元练习(1-5)和各章问题(占形成性成绩60%)(2)案例分析(占形成性成绩20%)
由面授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作出书面总结。书面总结须有学生参加讨论的过程记录和个人的分析总结。(3)考勤和课堂表现(占形成性成绩20%)。
二、重点概念
1、(静态的)组织P4
2、(动态的)组织P4
3、管理P10
4、组织结构P50
5、部门化P50
6、管理层次P55
7、管理幅度P55
8、(广义的)计划P64
9、决策P70
10、控制P83
11、激励因素P113
12、保健因素P113
13、激励程度P114
14、期望P114
15、效价P114
16、授权P126
17、人员配备P132
18、工作绩效考评P142
三、客观性试题 参见学习指导手册
四、参考案例
案例题答题的要领:
1、观点
2、理由:1)理论依据(结合原理)2)事实依据(结合案例)
3、结论
张经理的激励计划
张宏伟是宏利服装公司的人事经理,最近他刚刚在职学习完MBA的所有课程并且获得了某大学MBA学位。在MBA学习的过程中,他对于激励理论,特别是马斯洛和赫茨伯格的理论相当感兴趣。在他看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非常具有操作性,因此他认为可以在公司的管理实践中运用它们。据张宏伟了解的可靠信息,宏利公司的薪酬水平在服装行业中是最好的。因此,他认为公司在激励下属时应该集中在赫茨伯格所谓的激励因素上。经过多次会谈,他说服了公司高层管理者。公司总裁授权他去制定具体的激励计划并且放手让他去推行。张宏伟开始制定关于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以及使工作更有挑战性等各种计划。但是计划实施几个月后,他发现结果和他的期望相差甚远。首先是设计师们对于计划的反应很冷漠。他们认为他们的工作本身就很具有挑战性的。他们设计的服装在市场上很畅销就是对他们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而且公司通过发放奖金的方式对他们的工作已经给予了肯定。总之他们认为所有这些新计划都是浪费时间。有一个和张宏伟比较熟悉的设计师甚至和他开玩笑说:“宏伟,你这些玩艺儿太小儿科了,你是不是把我们当成小学生了,我看你理论学得太多了。”
裁剪工、缝纫工、熨衣工和包装工的感受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在新计划的实行过程中受到了表扬,反映良好;但是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管理人员的诡计,要让他们更加拼命地工作,同时又不增加薪酬。很不幸的是,这些人占大多数。甚至一些偏激的工人开始叫嚷要联合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张宏伟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原来很信任和支持他的高层管理者也开始怀疑他的计划,批评他考虑不周全。
(一)分析选择
1.你认为新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D)A、没有得到高层管理者支持和参与 B、人们对于双因素理论缺乏了解 C、员工不配合
D、张宏伟忽视了不同层次员工具有不同需求的事实
2.新计划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以及使工作更有挑战性等,这些因素都属于(A)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公平性因素
D、双因素
3.更多的一线工人认为新计划的目的是要让他们更加拼命地工作,同时又不增加薪酬,这说明(A)
A、一线工人更关注报酬,因此他们的优势需要是生理需求 B、一线工人都不关注社交需求
C、一线工人根本没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D、以上选项都不对
4.设计师们对于计划的反应很冷漠。他们认为他们的工作本身既具有挑战性,他们设计的服装在市场上很畅销就是对他们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而且公司通过发放奖金的方式对他们的工作已经给予了肯定。这说明(A)A、设计师更看重工作本身的激励性
B、设计师不关心表扬,赏识等,说明他们的优势需要不是自我实现 C、设计师更看重公司的奖金,说明他们的优势需要是生理需要 D、以上选项都不对
5.你认为张宏伟对激励理论的错误理解,原因是(ABC)
A、他认为公司的保健因素已经达到行业的最高水平了,所以保健因素就不重要了 B、他认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是独立发挥作用的 C、他认为只有激励因素可以发挥激励的作用 D、他认为只有保健因素才能发挥作用
6.对于张宏伟的苦恼,你认为下列建议哪一个更可取(B)A、进行培训,帮助员工了解双因素理论,增进对于新计划的认可
B、停止该计划,调查各层次人员的需求情况以及他们对于新计划的评价 C、争取高层管理者的支持,继续推行新计划 D、安抚一线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
7.根据双因素理论,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BCDE)A、管理者在管理中不应忽视保健因素,但也没有必要过分地改善保健因素 B、有效的管理在于化保健因素为激励因素而不是相反
C、工资、奖金、福利、提升机会,以及各种形式的表扬、认可和荣誉等,这些激励都与工作本身并不直接相关,只是对于员工付出劳动的补偿,它对人的激励是有限的 D、人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以及从中得到的快乐,才对人们具有根本性的激励作用 E、只有将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持续而高效地激励职工
(二)涉及的问题和原理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P113 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就一般人而言,人具有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需要,需要是由动机产生的。
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P113 答: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主要包含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指那些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内容联系在一起的、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或得到激励的因素。保健因素指那些与工作条件相关的容易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或消极情绪的因素。
根据双因素理论,有了激励因素,员工感到满意,没有激励因素,员工没有满意,有了保健因素,使员工没有不满意,缺少保健因素,员工感到不满意。缺少保健因素是不行的,但保健因素只能使人们没有不满意,只有依靠激励因素才能真正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3、如何注意工作激励?P116 答:正确运用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强调内外结合,有效管理,化保健因素为激励因素,只有内在激励上去努力才可能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因素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只有内外有效结合才能持续高效地激励职工。
4、案例的启示。答:计划失败的原因是张宏伟忽视了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错误地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是独立,他过于片面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等保健因素对职工的作用,忽视了内外激励的有效结合,有效的管理应该切实了解各层次员工的不同需求,以工作为核心有针对性地给予满足,化保健因素为激励因素,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光明电子公司的年终考评
光明电子公司是一家拥有500多名员工的小型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公司在三个生产车间之外,还设有生产技术科、购销科、财务科和办公室四个部门。总经理杨兴华任现职已有四年,此外还有两个副总经理张光和江波,分别负责生产技术、经营及人事。几年来,公司的经营呈稳定增长的势头,职工收入在当地属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临近年底,公司总结了全年的工作,各部门的考核也在按常规进行。这天,杨总经理一上班就面临了两起“火情”。首先是关于张平辞职的问题。张平是一车间热处理组组长,也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一向工作积极性挺高。但今天一上班就气呼呼地来到总经理办公室递上了一份辞呈。经过了解,张平并非真的想辞职,而是觉得受了委屈。原因是头天因车间主任让他去参加展览中心的热处理新设备展销会而未能及时完成张副总交办的一批活,受到了张副总的批评。经过杨总说服后,张平解开了疙瘩,撤回了辞呈。张平刚走,又来了技术科的刘工。刘工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也是技术人员中工资最高的一位。刘工向杨总抱怨自己不受重视,声称如果继续如此的话,自己将考虑另谋出路。经过了解,刘工是不满技术科的奖金分配方案。虽然技术科在各科室中奖金总额最高,但科长老许为了省事,决定平均分配,从而使得自认为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工与刚出校门的小李、小马等人所得一样。结果是小李、小马等欢天喜地,而刘工却感到受到了冷落。杨总对刘工作了安抚,并告诉刘工明年公司将进一步开展和完善目标管理活动,大锅饭现象很快就会克服的。事实上,由于年初定计划时,目标制定得比较模糊和笼统,各车间在年终总结时均出现了一些问题。
送走了张平和刘工后,杨总经理开始翻阅秘书送来的报告和报表,结果上个月的质量情况令他感到不安,不合格品率上升了6个百分点。他准备在第二天的生产质量例会上重点解决这个问题。此外,用户的几起投诉也需要格外重视。
处理完报告和报表后,杨总经理决定到车间巡视一下。在二车间的数控机床旁,发现青工小王在操作时,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之后又到了由各单位人员协作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鼓励他们加把劲,争取早日攻克这几个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拦路虎,并顺便告知技术员小谭,公司将会尽量帮助解决他妻子的就业问题。此外,杨总又透露了公司已作出的一项决定:今后无论是工人还是技术人员,只要有论文发表,公司将承担其参加学术会议的全部费用。大家感到倍受鼓舞。
中午12点,根据预先的安排,杨总同一个重要的客户共进了午餐。下午2点主持了公司领导和各部门主管参加的年终总结会,会上除了生产技术科科长与购销科科长为先进科室的称号而又一次争得面红耳赤之外,其他基本顺利。散会以后,同一个外商进行了谈判,签下了一份金额颇大但却让两位副总忐忑不安的订单,因为其中的一些产品本公司并没生产过,短时期内也没有能力生产。但杨总经理心中自有主意,因为他知道,有一家生产这类产品的大型企业正在四处找米下锅,而这份订单不仅会使这家大企业愁眉轻展,也将使公司轻轻松松稳赚一笔。分析选择
1.光明电子公司宜采用何种组织结构比较合适(C)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2.这种组织结构从理论上来说,具有哪些特点(AB)A、能够保持统一指挥的优点 B、可以发挥专业管理的长处
C、适合规模很大或者各种任务分散性很强的组织 D、体现了“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基本思路 E、有利于提高组织对外的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3.致使张平受委屈的根本原因在于(C)A、张平本人过于斤斤计较 B、车间主任安排不当
C、张副总经理违反了统一指挥原则 D、张副总经理与车间主任沟通不充分
4.刘工程师为什么准备另谋出路?你认为运用哪种激励理论来分析比较合适(A)A、双因素理论
B、期望理论
C、公平理论
D、挫折理论 5.根据双因素理论,你认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E)
A、激励因素是那些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内容联系在一起,能促使人们产生满意感的因素 B、保健因素是那些与工作条件相关的、容易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感的因素
C、激励因素是那些与条件相关的特点和内容联系在一起,能促使人们产生满意感的因素 D、保健因素是那些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容易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感的因素 E、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
6.根据期望理论,动机水平取决于哪两项因素的乘积(AB)A、期望值
B、效价
C、需要
D、态度
E、满意度 7.根据公平理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
A、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 B、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受其所得的相对报酬的影响
C、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其所得的相对报酬的影响
8.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如何注意激励的公平性(ACD)A、分析不公平感的原因 B、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C、改进领导工作作风和方法
D、加强教育,引导员工进行全面客观比较 E、对员工的奖酬不应该拉开差距
9.从管理控制角度来看,杨总经理对青工小王的操作方式进行纠正,这属于(A)A、现场控制
B、反馈控制
C、前馈控制
D、预防控制 10.杨总经理通过报告和报表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这属于(B)A、现场控制
B、反馈控制
C、前馈控制
D、预防控制
(二)涉及的问题和原理
1、光明电子公司应该采用哪一种组织结构为好? 答:光明电子公司应该采用直线职能制
2、请对直线职能制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P52 答:直线职能制这种组织结构以直线制为基础,参照职能制,在最高管理层设置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通常作为领导者的参谋机构。职能部门负责为领导者拟定、提出组织的有关计划、方案、指令,无权直接下达命令。所有的计划、方案、指令等均须通过直线领导者批准下达。各级领导者、管理者按直线制方式,逐级向上负责。
3、请结合案例说明光明电子公司应该采用这种组织结构的理由。
答:光明电子公司拥有三个生产车间之外,还设有生产技术科、购销科、财务科和办公室四个职能部门,是一个小型电子器件制造企业,鉴于公司职能明确、统一指挥,建议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
4、张平意欲辞职的原因是什么?
答:张平是车间热处理组的组长,其工作内容应该受车间主任直接安排、管理,而公司的张副总却直接安排车间生产组长张平另外的工作,使得张平无分身之术,不能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而受批评。这种现象显然违背了“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原则,属于越级指挥。
5、刘工准备另谋出路的原因是什么?在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到激励的公平性。P115/117 答:技术科“大锅饭”式的奖金分配方案不公平。
公平感是由客观刺激作用于主体,而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主观判断。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不仅受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员工既要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还会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因此,管理者应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平等竞争机制;加强教育,引导员工进行全面客观地比较;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尽可能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位员工。所以做好激励的公平性对管理者来说很重要。
6、请指出杨总经理一天的活动中,哪些属于控制工作,并指出其类型。答:“翻阅报告和报表”属于反馈控制 “车间巡视”,发现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属于现场(同期)控制。
7、巡视管理的作用。P86 答:巡视管理可以对下属进行监督指导,提高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减少事后控制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与员工增加沟通交流,提高工作效率。福特汽车公司的组织学习
1995年,福特汽车步入学习型组织的第7年,也正是这一年,这一家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厂推出“福特两千”的全球重组计划。福特总裁杜特曼调兵遣将,宣布要在年内陆续合并北美、欧洲、南美与亚洲各地分公司,未来的福特将在单一公司的结构、全球化的策略下,为21世纪的激烈竞争,开展除旧迎新的热身长跑。
从1988年开始,福特50位资深主管要求参加系统思考训练,学习如何突破思考方式。到今天,已有数千名员工主动参与。组织学习是改善团队绩效,提高团队共同行动能力的一种策略。福特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将组织学习列入资深主管与中级干部的专案训练计划,在制造、产品开发、行政管理与品质、主管训练等部门,推动主管团队学习,而且特别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在各种部门专案中,实际演练所学。
1991年,95新款大陆型轿车的开发小组开始了组织学习的革命性试验,专案领导人西蒙与纪纳克带领着近300名小组成员,勇敢地走上了学习型之路。他们开发的林肯新车在1994年年底问世。这是一张打破福特汽车每项产品纪录的成绩单,品质不良率比一般的新车少了20%,因而省下6500万美元的预算。
有人问,他们当初的愿景是什么?西蒙毫不迟疑地说:“开发出世界上最好的前轮驱动高级轿车”。
他们的挑战是要在福特传统层级式、指挥控制式的管理文化中,利用组织学习的方法和工具,打破团队成员互不信赖、无法合作的根本问题,创造出一张沟通与彼此信任的安全网。他们发现,福特文化让员工极度缺乏信赖的原因出在情绪上:害怕做错,所以不愿意分享信息;不喜欢有太多的“老板”管东管西。于是,他们把学习的几个重点放在改善心智模式、系统思考与自我超越。利用推论阶梯等工具来帮助成员建立信赖;利用系统思考的各种基本模型来弄清种种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学习如何沟通,了解对方。学习带来的改变是渐进而微妙的。有人开始发现“老板不再是老板”。以前只听得进好消息的资深经理,现在越来越愿意耐心倾听下属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状况。有一次,一位工程师一早打电话给正在外地出差的西蒙,主动告诉他设计有了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经验让西蒙欣慰万分,“因为,在福特,这么做等于承认失败。在别的小组,工程师绝对不做这种事”。及早发现错误,及早改正,永远胜过问题恶化时再用更大的代价进行补救。
3年的林肯小组计划留下了辉煌的纪录。1995年3月的美国汽车杂志如此评论:“我们认为,福特应将林肯小组所缔造的组织传奇予以珍藏,因为,它会对福特未来的产品开发过程带来启示”。
(一)分析选择
1.林肯小组的愿景是(B)
A、实现“福特两千”的全球重组计划 B、开发出世界上最好的前轮驱动高级轿车
C、挑战福特传统层级式、指挥控制式的管理文化
2.按照计划的性质,福特汽车公司推出的“福特两千”的全球重组计划,应该属于(A)A、战略计划
B、战术计划
C、业务计划
D、具体性计划
3.1995年,福特总裁杜特曼宣布要在年内陆续合并北美、欧洲、南美与亚洲各地分公司。按照计划的期限,我们可以认为这一计划属于(B)A、长期计划
B、短期计划
C、中期计划 4.林肯小组学习重点是(ABC)
A、改善心智模式
B、系统思考
C、自我超越 D、建立共同愿景
E、团队学习
5.彼得·圣吉教授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但他的著作却命名《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这说明五项修炼的核心是(E)A、自我超越
B、改善心智模式
C、建立共同愿景 D、团队学习
E、系统思考
(二)涉及的问题和原理
1、彼得圣吉提出的5项修炼的方法有哪些,其基础和核心分别是什么?P198 答:彼得圣吉提出的5项修炼的方法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其基础是自我超越,核心是系统思考。
2、福特公司是如何运用5项修炼进行组织学习的? 答:1)主动学习:“50多名资深主管要求参加系统思考训练,学习如何突破思维方式,至今已有数千名员工主动参与“。
2)请进来: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制定专案训练计划。
3)从实践中学习:推动团队学习,强调将学习与新产品开发、生产等具体工作想融合。
3、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组织学习的认识。
答:1)学习的重要性。一个组织的思想、技术、知识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会逐渐老化,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学习是一个有效的途径。2)组织学习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使个人成长更快,又使组织能形成““整体搭配”,从而发挥整体运作的效应。
3)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就是把工作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在工作中不断的提出问题,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学习工作化就是对待学习就像对待工作一样。学习先进的技能和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组织的变革能力。
4)团队学习为员工与组织、员工与员工间的深入沟通搭建了平台,通过参与团队学习,提出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度。有效的避免组织因缺乏相互间沟通而带来的损失。
4、案例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启示。答:1)福特汽车公司学习的特色。(总结第2、3题的内容)2)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参考P197“组织变革与学习型组织”中的相关内容)3)结论:由此可见,创建学习型组织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生产线组长的职责
陈跃在大学念的是园艺,在一家规模很大的电子厂担任生产线组长,他知道自己对生产管理是外行,因此工作就特别认真、卖力。从上班到下班,他总是马不停蹄地四处奔忙,干劲十足。
吴亮原是采购科的物料组长,最近被提升为生产科长,他所辖的三位组长,陈跃就是其中的一位。吴亮最初对陈跃的印象非常好。不过,后来他发现陈跃所管的生产线常发生问题,而问题的症结就在陈跃身上。
原来,陈跃常常不在生产线上监督,一会儿跑库房领料,一会儿运不锈钢到清洗房,有时候交成品去给质检科检验,有时候则忙于产品入库,做的尽是领班或物料搬运工做的事。这时候,吴亮才豁然领悟到陈跃何以终日忙碌的原因。于是吴亮将陈跃叫到办公室,拿出组长工作说明书给他看,当面提示。吴亮希望陈跃把这些琐事交付给领班或物料搬运工,他自己则多在现场监督,并多费点心思在生产线的管理事务上。
陈跃受了吴亮的教训后,再也不敢随便离开生产线。只是由于忙习惯了,一时要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生产线上,他也不知道如何着手才对。吴亮看在眼里,先后警告他好几次,但效果不佳,徒增陈跃的焦虑而已。后来吴亮发现陈跃坐在装配工旁整理零件,好像是在逃避什么以的,既可怜又可恨。
陈跃的生产线本来就时有缺料的现象存在,只是每次缺料并不严重,对生产进度没有影响,而且事后又很快恢复供料。所以当时吴亮仅是口头上提醒要特别注意物料的供需状况,并希望他能建立一套有效的物料管理办法。前几天,陈跃的线上发生了生产严重的缺料,整条生产线都停下来了。缺料的原因仍是由于陈跃疏忽了物料的供需状况,未能及时向采购物料组反映,以致延误了对外采购的时间,终于造成了断线。归根结底,问题的主要症结在陈跃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物料管理办法,导致他无法掌握各项物料的供需状况。吴亮对这件事非常生气,责令陈跃在一周内定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
陈跃接到命令后,常在办公室苦思,久不得解。期限到了,他还是不知如何下手。吴亮对此甚表不满,但情势迫切,他只好亲自拟定物料管理办法。吴亮认为陈跃是个只动手不动脑的人,所以在办法拟定后,吴亮还向他解说内容,示范给他看。这套办法实施后,吴亮仍是不放心,数次巡视现场,看看陈跃的处理过程,确认无误后,才放手让他做。
(一)分析选择
1、陈跃对工作特别认真,是因为(C)
A、陈跃工作责任心强
B、产线人手不足
C、陈跃对生产管理是外行
D、生产线经常发生问题
2、陈跃终日忙碌的根本原因是(A)
A、不知道班组长的职责是什么
B、尽干一些不该干的工作 C、没有把精力放在生产线的管理上
D、缺乏当组长的能力
3、作为生产线组长,属于(C)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一线操作者
4、下列关于基层管理者的职责,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基层管理者是操作层的管理者,他们所管辖的是操作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 B、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具体落实工作计划,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 C、基层管理者应该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D、基层管理者可能也从事具体的作业工作,管理工作与作业工作可以是并存的 E、基层管理者不应该从事具体的作业工作,管理工作与作业工作是不可以兼任的
5、吴亮口头提醒陈跃注意物料供需状况,并要他建立一套有效的物料管理办法。这属于什么性质的控制(A)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间接控制
6、从生产停工待料一事来看,陈跃最缺乏的管理能力是(A)A、计划能力
B、沟通能力
C、创新能力
D、激励能力
(二)涉及的问题和原理
1、生产线时有缺料的现象的原因何在?
答:1)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物料管理方法。只重视事后控制,忽略了前馈控制(计划)的重要性。2)对自己担任的生产组长的工作职责不清楚。
2、基层管理者的职责。P16 答:基层管理者的职责:具体落实工作计划、监督并保证工作计划的完成。
3、对陈跃如何能够胜任班组长的工作的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或工作不胜任的原因提出建议)
答:1)明确生产组长的具体工作职责。将自己的原来错位的“做领班或物料搬运工”转移到监督生产现场和生产线的管理事务上来。
2)尽快地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生产线的物料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加强现场检查巡视,掌握物料生产的供需状况,并做好物料供需的计划工作。王业震的管理之道
1982年11月,高级工程师王业震出任新港船厂厂长。新港厂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属下的一家较为大型的企业,该厂实行党政分开,由厂长全面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设置两大系统:直线指挥系统和职能系统。在直线指挥系统内,职权按厂部、车间、工段、班组层层分授,逐级下达指令,实行分级管理。在职能系统内,职能管理人员充当直线指挥人员的参谋,各职能部门或单位对下级机构进行业务指导,然而无权直接指挥。相应的权责关系则以制度形式予以确认。该厂汇编成册的《部门及岗位责任制》计有两千多条、近百万字,管理工作趋于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日常工作中,下级通常只接受其直接上级的指令,上级不可以越级指挥,但可以越级调查;下级也不越级请示,但可以越级投诉。每个人只有一个直接的上级,而每个上级直接管辖的下属为3-9人。归厂长王业震本人直接领导的有:4位副厂长、计划经营科科长、质量管理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各1人。此外,专设3个“厂长信箱”,随时了解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经王业震提议,新港厂规定:科长、车间主任以上的干部每天要深入现场,但在现场时间不超过2小时。王本人每天大约用1个半小时的时间到现场察看,除了紧急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外,不发表任何意见。他不赞成管理人员“顶班上岗”。认为“工人身上有多少油,自己身上也有多少油”的管理者未必就是称职的管理者。有两位车间主任,每天提前进厂生炉子,然后成天在现场干活。下班以后工人们都走了,他们还逐一熄灯、关门。活每少干,任职的管理工作却没有搞好。王业震提议将此两人免职。有人说:“这样的好同志,为什么还要免职?”王厂长回答说:“这样的同志可以当班组长、工人、甚至可以评劳动模范,却不是称职的车间主任”。
忙于应付开会,是企业管理人员深感头痛的事情。王业震对此也作了改革。全厂必须召开的15个例会,时间、地点、出席人员都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全厂性工作会议统一由厂办安排。一般会议不超过2小时,每人发言不超过15分钟。王本人每周仅召集2次会议:一次是厂长办公会,一次是总调度会;此外他只参加每两周一次的党委常委例会。
王业震尽管领导6000多职工的企业,工作千头万绪,但他基本上是按时上下班,很少加班加点。每逢出差在外,他就委托一位副厂长代行职权,他本人不作“遥控”。他认为,企业不能过分强调个人的作用,不能只依靠个人威信、关系和经验来管理,而要重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要更新管理观念和方法,促成管理的现代化。用他的话来说“事必躬亲是小生产的领导方式,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要力求避免”;“我30%的精力用来处理眼前的事,70%的精力用来处理长远的事”。
厂里曾委派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去日本监造主机,行前又明确授权让他购买主机控制台用的配件。那人到日本以后,却接连就价格、手续、归期等事项挂国际长途向厂里请示。王业震的答复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是全权代表,可以作主,不要遇事请示,那里的事你可以相机定夺。今后再挂电话来,电话费由你自己付”。分析选择
1、新港厂采用的是什么样一种组织结构形式(C)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2、这种组织结构从理论上来说,有以下优点(AB)A、保持了直线制结构统一指挥的优点 B、发挥了职能制结构的专业管理的长处
C、体现了“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管理原则 D、当组织规模很大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E、当组织的经营领域和经营地域分散性很强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3、新港厂的管理层次共有几级(C)A、2级
B、3级
C、4级
D、5级
4、王业震的管理幅度为多少(B)A、3人
B、7人
C、9人
D、10人
5、你认为两位车间主任被免职的关键原因是(C)A、不具备管理主体的资格 B、没有实现管理主体的价值 C、没有履行管理主体的职责
6、你认为作为车间主任的主要职责是(ABC)组织分解和落实厂部规定的目标任务 B、在部门范围内调配资源
C、在部门范围内实施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 D、现场监督并保证工作计划的完成 E、现场作业
7、“日常工作中,下级通常只接受其直接上级的指令,上级不可以越级指挥,但可以越级调查;下级也不可越级请示,但可以越级投诉。每个人只有一个直接的上级。”新港厂的这些规定体现了那条管理原则(A)
A、统一指挥
B、专业化
C、集中
D、权责利对等
8、案例最后一段体现了使用领导权力的哪一项艺术(A)A、合理授权
B、恰当奖惩
C、知人善用
(二)涉及的问题和原理
1、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P50、55 答:公司的组织结构:就是表现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框架体系,它是执行组织的管理和经营任务的体制。管理层次:指一个组织内部,从最高管理层到最低操作层的组织、管理权力层次数量。管理幅度: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指挥多少下属。
2、两位车间主任该不该被免职?为什么?P16 答:两位车间主任应该被免职。车间主任属于新港船厂的中层管理。根据管理理论中管理主体工作职责分析,中层管理主要负责的工作是组织分解和落实高层确定的目标任务,在部门和专业范围内调配资源。案例中的两位车间主任工作错位,“每天提前进厂生炉子,然后成天在现场干活。下班以后工人们都走了,他们还逐一熄灯、关门”。这些工作不是车间主任应该做的工作。车间主任的工作应该是将厂部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生产班组,对完成任务中所发生的问题及时协调和管理,那才是两位车间主任的工作。
因此,两位车间主任应该被免职。在新港厂,车间主任属于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分解和落实组织高层的目标和任务,在部门和专业领域调配组织的资源,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在组织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两位车间主任凡事都亲历亲为,结果是车间的工作职责不清,这样的管理者未必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所以应该被免职。
3、中层管理者职责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