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与育德能力的相关文件
师德与育德能力的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三日)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要以育人为本,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要求未来上海的教育,更好地公平惠及所有学生——从校园莘莘学子到所有继续学习的成年人,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社会各个群体的发展需求,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努力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健康身心和科学人文素养。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要求未来上海的教育,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所有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高水平优秀人才。
我国新一轮课改目标是以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的,通常简称为“三维目标”。
二、重点任务
紧紧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凸显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教育开放和推进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支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德育: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 1 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学生具有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1.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教育序列。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守法、诚信、勤俭、互助、感恩的道德品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学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和世界多元文化沟通鉴别力,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生命现象,掌握生存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创新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强化全员育人,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育德。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结合课程改革,推进学科德育,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突出实践体验,完善德育实践体系,促进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贯通,推动政府、企业和社区参与校外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服务、认证、激励等机制。建设德育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拓展网络道德教育空间,繁荣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提高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3.优化育人环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推进温馨教室与和谐校园建设,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等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氛围。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础作用。完善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为青少年发展办更多的实事,加强舆论引导和新媒体管理,弘扬社会正气,努力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师德与育德能力的学习体会
师德与育德能力的学习体会
在“十一五”教师职务培训中,我通过网络视频认真学习了由教师进修学校老师陆汉彬老师的《增强职业素养,提升育德能力》、严英老师主讲的《提升心里品质,增强人格魅力》、金香老师主讲的《全面理解专业成长的内涵、创造教师的幸福人生》以及赵其坤老师主讲的《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育与研究》四个内容,感受颇深,下面谈谈我通过学习的一些感受:
我觉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身为一名教师,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教师要教书育人,那要有专业知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教师自己首先要将专业知识弄清理顺,熟悉知识背景及整个课程结构,对教材做到了如指掌,当然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教师的成功来源于爱,来源于对孩子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这是一种大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把满腔真挚的爱,慷慨无私地奉献给所衷爱的事业。
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我们很多人不但将自己的青春、热情奉献给了学校,而且还将自己家人的时间也奉献给我们的事业了。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文明从尊重开始。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信赖,最崇敬的人。学生渴望老师对他们的爱,渴望尊重他们,何况我们的后进生呢?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甚至社会对他们的压力,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得到老师的尊重,找回自信。我想,每位老师都是爱学生的,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今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然而爱不是束缚,也不是放纵,爱应当从尊重开始。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理解与尊重每一个孩子,用恢弘的爱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是教育的起点。如何端正心态,理解学生,并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改我心,依然保持爱心和奉献之心,只有真正做到了无私,才能够明白这点,所以我说,师德的最高层次就是无私。
爱,能够让最不听话的孩子懂事,教师的爱,就是师德的基础,只有心中有爱的老师,才能体会师德的力量。
另外,要敢于实践,做一个善于创新的老师。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不管是班主任工作还是学科教学,都善于动脑、善于创新、敢于实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立足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形成深受学生喜爱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让他们在课堂中真正学到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篇: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体会(g)
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体会
听了陆汉斌书记等的师德讲座后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要加强师德修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更重于言教
马卡连柯曾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老师,已经失去了当老师的资格。”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行为习惯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做好;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首先要身先士卒,才能更具有说服力。试想想:如果一个老师凡事都不能以身作则,又怎么能去教育他的学生呢?在语言行为方面,教师完美的语言,亲切的情态,端庄的仪表,将影响学生养成有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是以自己活生生的高尚人格去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教师,应该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都要严肃认真,使自己的行为举止更加高尚纯洁,语言更加尽善尽美。
二、教师要终身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修养
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取得学生好感、树立个人威信的金钥匙。这正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所说:“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我们教师要好好利用各种学习的机会,提高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加强学识与修养,作为教师除了博览群书之外,还要爱好广泛,提高自己的人文和艺术素养。培养音乐的欣赏能力,有一定的音乐细胞,培养美术爱好,不仅有利于自身素质与内涵,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因为学生总是赞赏、尊重和推崇知识渊博、教学能力强、教学态度好、有创造精神的教师;不求上进、教学能力差而又不愿改进的教师,是不能被学生所接受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是口号,更应是一种行动。可以想象,一个知识陈旧的教师,面对一群满脑新事物,满嘴新名词的学生,将是怎样的一种尴尬。
三、教师要平等待人,必须做到尊重学生
作为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了知识的提供者、促进者、组织者、研究者和伙伴。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是很重要的。无论是谁,无论她多大年纪,也无论他有多少经验,都不可以居高临下的对待学生,摆出一幅师道尊严的说教面孔,这样是学生不能接受的,也是不受学生欢迎的。
学生最喜欢平等尊重的老师。在工作中,教师应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他们的诚意和谈话内容,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 关系。
老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常有一定的思维定势:一是认识问题主观武断,二是对待学生情感偏激,三是处理问题行为失控。为了减少教学工作中的思维定势,使学生感到公平。二是对学生要求一致。对好学生更严格的办法,既让优秀学生不至于翘尾巴,对中等生、落后生又具有威摄力。优等生有问题,一般采取当众处理的办法,以便晓谕众人,收到惩一儆十的目的。而对落后学生,则采取较耐心的方式,以情感人。
事实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更需要我们每位教师从提高自我修养做起,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吧!
第四篇: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感悟体会(范文)
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感悟体会
听了陆书记等专家的讲座,我对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有了进一步认识:作为教师,必须具有爱心,而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这是铸就良好师德的前提。
即使是教师也做过学生,也许也调皮过,可能也挨过老师这样的训。想想当时自己挨训的难受劲儿,我相信大家都有体会。是啊,天底下又有哪个学生愿意每天被自己的教师这样训斥。
我们教师的每一次“怒其不争”的训斥,往往会一次次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教育,首先应该是对人心灵的塑造。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呵护。而这一点,由于传统观念中教师和学生地位的差异,被很多人忽视。肉体上的伤害可以治疗,而心灵上的创伤最难治愈。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对学生适时的鼓励。孩子是单纯、稚嫩的,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必定有一些坎坷。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我们教师的呵护,帮助,和关心,而不是挖苦与讽刺。苏里宁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作为学生的榜样,我们的一举一动,应该成为学生向往的楷模与憧憬的形象!
愿我们的话语,化作雨露,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愿我们的举动能成为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教师,请不要吝啬你的鼓励与表扬吧!
学生的成长最需要的是教师的悉心帮助与无限关爱。
小s同学给同学和老师的印象是这样的:上课总爱抢着回答问题,但总是回答不到点子上,扯得太远,漫无边际,有时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字写得一塌糊涂,有时词不达意。考试成绩也不理想,但每次与他交谈时,他仿佛什么道理都比你清楚,而且他的那副笑眯眯的表情让你无从下手,受到批评也不表现出抵触情绪,表面看上去就是个诚实、幼稚的孩子!但事实是常常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着实让我伤透了脑筋。
有一次,我在课间悄悄跟他商量,以后不要抢着回答问题了,先观察别人怎么回答,过一段时间你再试试,希望再听到你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使别人刮目相看好吗?他点头答应了。果然这段时间,他不再抢答,即使举手,我也不叫他,他也不很在意。这段时间,我还特别关注他的作业,把他列为重点考察对象,我还和他约定,什么时候字写端正了,作业做好了,我就会点名表扬他,再次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由于他是一个爱表现的孩子,这样做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慢慢地我发现他的字果然有所改进,我恪守诺言,他终于得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听别人答,我觉得他的回答也比以前有进步了,这让我高兴,他开始改变着他在同学和老师中的印象,我多么希望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时这种个体的差异性着实会让你吃惊,教师必须注意并重视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方法又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引起他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学生他能否在感情上接纳你老师的鼓励,一旦在感情上他接纳了你,认为老师的确是在为自己考虑,为了他好,那么这种感情的回报将是无穷的,反之,老师的鼓励若不恰当,或言行不一致,导致了学生的逆反情绪,那么不仅起不到任何效用,可能情况会更糟糕。
赏识你的学生,说起来简单,到要做起来并不容易,这不仅是习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还有可能是师德问题,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其实是教师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一个对学生从不欣赏的教师其实或许是个缺乏宽容心乃至缺乏爱心的人,这与“爱心”为立足点的师德规范是不一致的,所以我觉得师德师风建设不妨从欣赏自己的学生做起。
第五篇: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体会文章
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体会
陆书记的师德讲座非常生动又针对性,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够把爱心与师德作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需要,那么我们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让学生特别是那些个性有缺点的学生始终生活在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中,使他们的人格发展得以正常地发展。我觉得以爱来教育学生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好途径,换言之,博爱是师德之魂,为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教师要做到心理相容,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想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有可爱之处,你不会不去爱他们。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后进生的坚强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所没有的。他们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听;他们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但是屡败屡考。如果教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才会发自教师要内心地去爱他们。
二、教师要做到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教师要做到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理解。
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就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其次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以使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四、教师要做到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五、教师要做到耐心说理,稳住学生情绪。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爱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对学生说理,要有耐心,有充足的理由。
六、教师要做到提出期望,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最崇拜的人,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教师在了解他们的理想之后,向他们提出要求,让学生生活在实现目标的期望状态之中。
我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启迪学生的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让我们对学生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尊重。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含有亲情又高于亲情,含有友情又超于友情的师生情,促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改正错误的毅力,让每一个学生和埋藏在心底的求上进的火花熊熊燃烧。
总而言之,加强师德修养既是时代与社会的需求,更是教师自身的需求,一个好老师不仅要学富五车和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诲人不倦的品格,更要有博爱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