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对老年痴呆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1古代医家对老年痴呆的认识 1.1疾病名称 “痴呆”一词最早见于《华佗神医秘传》,《针灸甲乙经》中称为“呆痴”。《针灸大成》则分别以“呆痴”和“痴呆”命名。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和《辨证录》中称之为“呆病”。1.2专题论述 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病谟》立“癫狂痴呆”专论。认为该病由情志因素所致,“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症状“千奇万怪”,脉象“变易不常”。治疗,宜服蛮煎行气开郁;或七福饮或大补元煎速扶正气。清·陈士铎在《辨证录》和《石室秘录》中设立了专门章节讨论呆病。在病因病机上重视痰浊因素的重要作用,认为本病“痰气独盛,呆气最深”。因而在治疗上提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采用“开郁逐邪,健胃通气”之大法。1.3相关记载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关于本病的部分病证及病机的论述。《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天年》指出:“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认为本病是心脑功能衰退,脑髓不足所致。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老年呆病的病机责之于“肾精竭乏,阳气日衰”,所描述的症状特点与现代医学的老年痴呆有许多相似之处。清代王清任则明确阐述本病应归结于脑,《医林改错·脑髓说》指出:“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年高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同时,对血瘀阻窍而致神机病变提出了新的见解。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已有医家认识到中风与痴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杂病源流犀烛·中风》说:“中风后善忘”等。2病因病机 王永炎认为痴呆病位在脑,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心肝脾肾。基本病机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其发生是由于气、血、痰、郁、瘀、火等病邪造成老人精血亏损,脑髓空虚,元气不足,进而阴阳失调,神机失用出现呆傻愚笨诸症。郭振球认为人之将老的时候,五脏之气渐衰,衰则易于气滞,气滞多致血瘀;气滞而衰,血瘀壅气,气壅聚液为痰,痰气郁结,留为邪气;气痹壅于五脏,影响五脏神志,则致痴呆。林水淼等认为本病在脏主要与心、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在病邪则主要与痰、瘀、火有关,而两者又往往互为因果,互相作用。心气不足、肾阴虚衰、神明失用、脑失所养是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本,而痰滞瘀阻、机窍被蒙则为其标。傅仁杰等指出七情失调是形成本病的重要原因。人致老年,肾精衰枯,精亏血少,脑海空虚;或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心肾失交;或心血不足,虚阳上扰,神明不敛,呆症遂生,则形成呆病虚证。情志不调,肝木失疏,克伐脾土;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过用寒凉,中阳受损,脾失健运,反生痰浊,蒙蔽清窍,则形成呆病虚实夹杂之证。颜德馨等认为本病的发生,总与内伤七情密切相关。老年人或以思虑不遂,或以喜怒惊恐,皆能损伤心脾、肝胆,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或阴阳失于平秘,进而出现气滞、血瘀、痰凝,蒙蔽心窍而为神志失常。由于气血凝滞,脏腑化生的气血不能正常充养元神之府,故造成灵机混乱而发为“癫狂”、“痴呆”。3现代临床研究 3.1诊疗标准 1990年5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与内科学会在北京制定的《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简称《标准》)认为:诊断本病主要从记忆、判定、计算、识别、语言思维能力减退,个性、人格改变,年龄在60岁以上亦可在50~59岁之间’,起病发展缓慢,病程长10个方面加以判定。疗效评定标准则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3.2辨证论治 王永炎将本病分为髓海不足,肝肾阴虚,脾肾不足,心肝火盛,痰浊阻窍,瘀血内阻等型;分别治以补。肾益髓汤(验方),转呆定智汤(验方),还少丹,黄连解毒汤,洗心汤,通窍活血汤。郭振球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虚证类:阴阳失调,方用参麦地黄汤加减;气血两虚,方用八珍汤加味;心肾不交,方用交泰丸加减。实证类:痰瘀气滞,方用救肝解郁汤;络脉瘀阻,方用通窍活血汤。林水淼等主张把本病分成以阴证表现为主的心气不调型和以阳动表现为主的阴虚阳亢型两大类进行辨证,以“调心补肾”为治疗大法,予养心气、化痰浊以调心,补肾阴、益脑髓以补肾。颜德馨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交阻几型,分别治以癫狂梦醒汤合通窍活血汤、益气聪明汤合通窍活血汤、黄连温胆汤合通窍活血汤。王雅轩将本病分为狂躁型、抑郁型二类,分别治以安神健脑、清心祛痰、调气平肝法,及安神健脑、解郁开窍、活血祛痰法,方用自拟五子清脑汤为基础加减。3.3专方专药 李应昆等用灵智健脑液(人参、菌灵芝等)治疗老年痴呆,通过对1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灵智健脑液治疗老年性痴呆髓海不足,兼痰浊瘀血证疗效确切,对记忆功能改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升高SOD,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雷秀珍等用添精益智颗粒(益智仁、茯苓、枸杞子、何首乌、葛根、桃仁等)治疗老年痴呆72例,结果显效35例,有效26例,无效ll例,总有效率85%。陈保贵以自拟定元悦神汤(人中自、血竭、石菖蒲、郁金、黄芪等)加减治疗老年期脑血管性痴呆取得较好疗效。3.4针灸治疗 刘氏采用化浊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选用中脘、丰隆、内关、涌泉、人迎、风池等穴,总改善率 64%。刘氏采用电针头穴治疗血管性痴呆,总有效率为68.3%。杨氏用人参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双侧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结果26例中,24例有效。杨氏以醒脑开窍为主方,针灸并用治疗老年性痴呆26例,疗效可靠。王氏采取针刺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8例,痊愈20例(52.6%),有效15例(39.5%),无效3例(7.9%)。4现代实验研究 4.1动物模型行为研究莫启忠等用补肾中药治疗AlCL9制备的痴呆小鼠模型,在避暗试验中,发现该药可明显提高模型鼠记忆力。4.2抗自由基损伤研究姜开余㈣等发现蒙古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可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明显减少,丙二醛(MDA)明显升高。而三七总皂甙能升高SOD,降低MDA,保护乳酸脱氢酶活性。曹俊岭Et8]等研究表明,火麻仁油能显著降低D一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及脑组织升高的NO及脂质代谢产物MDA的水平(P0.01),能显著升高血清及脑组织中SOD、GSH—Px的水平(P0.01)。4.3提高胆碱能神经功能研究邹丽波等报道葛根醇提物及总黄酮能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Ach及CHAT活性降低。4.4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研究张英鸽等研究表明,人参对大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小鼠脑内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显著作用。4.5拮抗钙超载研究 李麟仙等研究表明,三七皂甙Rb,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并降低缺血脑组织钙含量,缩小梗塞范围。4.6神经生长因子作用研究 江黎明等研究表明,中药淫羊藿、何首乌、益智仁、白术、菟丝子、黄芪、茯苓等对NGF受体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其中以锁阳的粗提物作用最强。4.7调节免疫功能研究冯氏1.233等研究表明,泻火开窍方(黄连、郁金、牛黄、冰片等)能显著提高慢性铝中毒老年痴呆模型动物的红细胞免疫及其调控功能,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从而抑制补体激活所致的异常炎症反应。4.8阻抑细胞凋亡研究黄河清等研究表明,抵当汤改良方(生水蛭、熟大黄、肉桂)具有阻抑泡沫细胞的形成与凋亡的作用。4.9增强EEA—NMDA受体一LTP系统功能研究宋前流等研究表明,注入喹啉酸后,大鼠空间分辨能力和被动回避反应能力障碍,海马和颞叶皮质的谷氨酸(GIu)含量明显增高,而术前2d开始给予参归煎剂对模型鼠学习记忆有明显改善作用,并显著降低模型鼠脑内Glu的含量。4.10调节内分泌功能研究黄启辉等研究表明,脑还丹(人参、熟地黄、菖蒲等)胶囊能明显提高E2、T的水平,降低E2/T的比值,这可能是脑还丹胶囊防治老年痴呆的主要作用途径。5方药现代研究 5.1中药复方研究 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钩藤散、抑肝散、开心散、加味温胆汤、肾气丸、四物汤、地黄饮子、抵当汤等方剂具有抗衰老作用,临床用于老年痴呆的治疗。夏卫军等研究表明,抵当汤具有降低MDA,升高SOD,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等作用,显示出对老年动物的记忆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认为与本方抗氧化、清除氧化代谢产物,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增加脑血流量有关。5.2单味中药研究 邹丽波等观察了临床常用补心、补肾、活血化瘀和安神中药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何首乌、枸杞子、刺五加、补骨脂、杜仲、菟丝子、人参、远志、酸枣仁、黄芪、党参、葛根、川芎均能显著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葛根、人参、党参、刺五加、杜仲、川芎等还能拮抗40%乙醇所致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葛根、人参、刺五加对正常小鼠记忆获得也有促进作用。6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医家对老年痴呆已有比较成熟的认识,现代医家对老年痴呆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但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病因病机认识不一致,临床诊断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某些实验研究缺乏科学性等。尽管如此,中医药仍以其整体调节,疗效可靠,毒副作用较小等优势而有较大的发展前景。针对目前中医对老年痴呆的研究现状,笔者提出如下主张,即理论研究统一化,临床研究标准化和实验研究科学化。摘自《中医药信息》
第二篇: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及个人认识
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及个人认识
宁应锋
摘要:这篇论文主要写了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以及我个人的一些认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痤疮方法灵活,并且疗效很好。以及中西医治疗痤疮的比较,中医治标更治本。
关键词:痤疮 耳穴割治法 经方加减 治标更治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韩流的影响,现代的中国人对皮肤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痤疮的高发却严重的影响许多人的细嫩皮肤,困扰着无数的爱美人士。首先。什么是痤疮呢?【1】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面、背、胸等含皮脂腺较多的部位。主要以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瘢痕多种皮损为特征。
那么有痤疮该怎么办?中医其实很早就开始关注痤疮,让我们看看中医关于痤疮的认识的进展。【2】
《黄帝内经》认为痤疮的起因有以下3种。
1、调摄不当——内外合邪郁于肌肤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中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中对本句的注释为:“若夏月汗出,而见水湿之气,则皮肤湿热,生疖如痤,生疹如痱,⋯⋯若劳碌汗出当风,寒薄于皮肤而上行,则为粉刺。”
2、肺合皮毛一邪气郁久化热内传于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说:“肺生皮毛,⋯⋯肺主鼻” 《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3、阳明主面一腑气不通则邪热内郁加重病情 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中说:“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肺应皮” 《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一指火热,二指心主血脉的功能,三指心主神。
4、心藏神主血脉一血脉不通则病久难愈的功能。
接下来我们看看96年耳穴割治法治疗座疮1 02 例。笔者通过4 年的临床实践, 用耳穴割治法治疗各型痊疮,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10 2 例病人, 男27 例, 女75例;年龄最大者28 岁, 最小者17 岁;痊疮多发于面部, 只有1 例除发生在面部外, 还发生在胸、背部;病程最长者8 年, 最短者3 个月
1.2 辨证分型.2.1 肺胃郁热型(6 4 例): 颜面部散在毛囊性丘疹, 间或有黑头粉刺, 皮疹以鼻及口周较多, 伴有口鼻干燥、口臭、便秘, 舌红、苔薄白或黄, 脉沉滑有力。.2.2 血热型(2 8 例): 颜面两颊有散在红色丘疹如米粒大小, 以口鼻周围及两眉间皮疹较多, 面部常有毛细血管扩张, 自觉灼热。妇女在月经前后皮疹增多, 大便干燥, 舌尖红、苔薄, 脉细滑数。.2.3 毒热型(8 例): 面部有散在米粒大丘疹, 丘疹顶端常常有小脓疤, 或周围有轻度潮红, 自觉疼痛。脓疤此起彼落, 反复不断, 消退后皮肤表面可遗留凹陷性小疲痕, 形如橘皮。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 脉弦滑或数。
1.2.4 湿毒血疲型(2 例): 面部、背部除米粒大丘疹外, 常发生黄豆大或樱桃大之结节或囊肿, 皮肤表面高低不平, 重者感染或有脓疤, 局部红肿疼痛,舌质暗、苔黄或白, 脉缓或沉涩。
治疗方法【4】.1 穴位: 取耳穴神门、内分泌、降压沟、面颊。.2 操作方法: 将神门、内分泌、降压沟穴位部皮肤常规用75 % 酒精消毒后, 用新洁尔灭浸泡过的手术刀片将所选穴处皮肤迅速划破, 放出少量血液。面颊穴则用三棱针速刺, 放出少量血液(出血量不宜过少, 若出血量太少, 用酒精棉球揉擦, 促其出血), 每穴出血量以浸湿4 个消毒棉球为度, 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治疗时一般分为两组: 神门、降压沟为一组, 内分泌、面颊为一组。两组轮流, 每次选取一组, 3 天割治1 次, 4 次为l 疗程。3 疗程后观察疗效。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 痊疮消失, 且无新痊疮发生;有效: 座疮大部分消失, 或消退后又有少数疮发生;无效: 面部痊疮未见明显好转, 或不能坚持治疗者。
3.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30 例, 有效5 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83.3 %
3.3 疗效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肺胃郁热型、血热型, 用本法治疗, 临床疗效较好;毒热型疗效欠佳;湿毒血癖型临床疗效较差。因后两型临床较为少见, 尤其湿毒血癣型, 临床极为少见, 故治疗病例较少, 其临床治疗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及其加减方治疗痤疮的经验报道共137篇,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中医古方在痤疮辨治中的临床研究概况【5】。1 辨证分型
1.1 从热论治1.2 从郁论治1.3 从虚论治 2 经方论治
137篇中报道2次以上经方20个。以清热类方剂最多,达11个。清脏腑热方中有清心火(栀子豉汤2次,导赤散2次)、泻肺热(枇杷清肺饮25次,温清饮3次,泻白散2次)、清胃火(玉女煎2次,泻心汤2次)、清肝火(龙胆泻肝汤6次);清热解毒方有五味消毒饮15次,仙方活命饮13次,普济消毒饮2次。理血类方剂2个,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4次)与养血活血(桃红四物汤4次)。补益类2个,均为滋补肝肾类(六味地黄丸7次,二至丸3次)。祛湿类2个,清热 祛湿(茵陈蒿汤3次)与燥湿祛风(当归拈痛汤3次)。和解类3个,均为调和肝脾类(逍遥散5次,丹栀逍遥散4次,柴胡疏肝散2次)。
余行医四十五年中感觉本病在中医临床中是最常见的皮肤病【6】,且还与便秘、妇女月经不调有一定的关系;男子则以饮酒,嗜食膏粱厚味,羊肉、狗肉、海鲜、辛辣的习惯分不开。在治疗上常以中医为主,辅以西医西药收到明显的效果。
中医:常用《医宗金鉴·外科的心法要诀》中的枇杷清肺饮为主与现代方──清肺消痤汤合方加减治之。组方:黄芩、黄连、炙杷叶、桑白皮、黄柏、银花、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赤芍、生地、丹皮、白芷、甘草等水煎。早晚饭后分服。加减:1.皮损严重加徐长卿、千里光;2.感染重,脓丘疹多者加蒲公英,杠板归(又名蛇倒退),连翘;3.油脂多者,背部皮损多者加生栀、苦参;4.有结节或囊肿性皮损者可加红花,丹参、夏枯草、猫爪草、白芥子、浙贝母;5.便秘者加芦荟、枳壳、莱菔子;6.妇女月经不调者加月季花、徐长卿。
西医:1.口服Vc 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外用VB6 软膏搽患处。
用法:中药五天为一疗程,日一付。大多患者一至两疗程用药后有明显好转或治愈。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虾、蟹;忌饮酒;忌吃火锅及煎、炸、烧烤食物。要求生活要有规律,不熬夜,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如苹果,草莓,弥猴桃,香蕉等。保持大便通畅,用药期间不宜用洗面奶及化妆品等。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60 例临床分析【7】
方法: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60 例,分为肺 经风热、脾胃湿热、肝肾阴虚、血瘀痰凝等进行论治。结果:痊愈38 例(63..33%),显效13 例(21.67%),好转7 例(11.67%),总有 效率为96.67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满意。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60 例临床分析【8】。
方法: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60 例,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肾阴虚、血瘀痰凝等进行论治。结果:痊愈38 例(63..33%),显效13 例(21.67%),好转7 例(11.67%),总有效率为96.67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
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60例,其中男39 例,女21 例;年龄14~32 岁,平均(22.9±4.10)岁;病程3 月~3 年,平均(1.7±0.5)年。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疗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肺经风热(21 例):枇杷叶12g,桑白皮12g,地骨皮15g,桔梗6g,连翘9g,知母9g,黄芩9g,赤芍9g,野菊花12g,栀子9g,生地12g,生甘草9g 等;脾胃湿热(13例):黄连9g,黄芩9g,白术9g,厚朴9g,白花蛇舌草12g,茵陈15g,白扁豆12g,砂仁9g,茯苓12g,生薏米15g,山药12g,枳实12g,生山楂15g,生甘草9g 等; 肝气郁结(11 例):柴胡9g,香附9g,桃仁9g,茜草9g,夏枯草12g,丹皮9g,丹参15g,白芍9g,白术9g,甘草9g 等;肝肾阴虚(9 例):熟地黄20 g,山药15 g,泽泻9g,茯苓12g,牡丹皮12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甘草10 等; 血瘀痰凝(5 例):陈皮9g,半夏9g,贝母12g,海藻12g,白花蛇舌草12g,桃仁12g,红花12g,益母草15g,炙甘草12g 等。上述方剂皆 用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2 次服用,每3 周1 疗程。3 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消退90%以上,无新皮损出现;显效:皮损消退60%~<90%,基本不出新疹;好转:皮损消退30%~<60%,无新疹或仅有少许新疹发生;无效:皮损消退不足30%。疗效=(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2]。4 结果
经2 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38 例(63.33%),显效13 例(21.67%),好转7 例(11.67%),总有效率为96.67 %。
对于一个资深的痤疮的患者来说,我对痤疮的认识也算是“刻骨铭心”的。痤疮给我留下了不可明灭的痕迹,也是长时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面、背、胸等含皮脂腺较多的部位。主要以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瘢痕多种皮损为特征。
由以上的可靠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痤疮的认识是很深刻和久远的,并且治疗的效果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对痤疮的成因有了很好的认识,以后逐渐的发展,认识进一步的深化,证型越来越细,治疗的经方越来越多,疗效可靠,手段也越来越多,其中耳穴割治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近些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治疗痤疮的报道不少,无论从古代文献的记载,还是从现代医家的辨证施治,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和良好前景。从辨证分型上分析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风热、肺热和血热,提出了从肝、心、肾、脾论治及湿热、血瘀、气滞、痰凝、热毒、阴虚、冲任失调等的新观点。这些新观点不仅补充和完善了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充实了中医对痤疮的辨证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古方用以辨证论治痤疮疗效比较肯定。
在当代,西医治疗痤疮也很常见,但我认为西医并没有解决痤疮发生的本质原因,而只是想通过一些的药物比如激素,和一些小手术比如激光等来掩盖表皮的痘痘,因此西医治疗痤疮仅仅停留在治标的层面上。只要本质原因不除,痘痘迟早会卷土重来。因此我认为中医在治疗痤疮上具有更好的疗效,治标更治本!
参考文献
【1】黄峥烨,王海俊。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中国麻风病杂志,2010,2(5}:34 【2】汪玉清。黄帝内经中的痤疮治疗。临床皮肤杂志,2000,4(1):34 【3】刘利华。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河北中医,2006,8(2):638 【4】秦荣华。耳穴割治法治疗痤疮。太原市中心医院,1996:50-52 【5】孙洁。中医古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浙江中医药,2002:67 【6】杨胜。中医治疗痤疮。上海中医药报,2007,8(10):50 【7】刘叶兰。中医对寻常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南京中医药报,2006:54 【8】王遵正。中医辨证治疗痤疮60 例临床分析。上海中医药报,2007,8(4):16
第三篇:亚健康中医研究进展
亚健康中医研究进展
天津市南开医院呼吸内科
(300100)袁连方
摘要: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祖国传统医学在亚健康病因病机及防治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针对不同个体,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采用不同的诊疗方案对亚健康的调治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药;预防;治疗
亚健康一词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之后很多学者致力于它的研究。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而且亚健康人群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 ,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 %,有疾病的人占20 %,而75 %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1]。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它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 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的状态。但由于没有特异性病理机变可究,且涉及多系统,因而目前西医学在临床干预上尚缺乏有效药物和手段[2]。健康→亚健康→疾病是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使得亚健康与中医学中“未病”概念接近,故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为特色的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方面具有很大优势[5]。亚健康概念
20世纪中期 ,前苏联N.Berhman首先发现并提出“第三状态”概念[3]。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4]。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Sub health)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6]。亚健康临床表现
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3方面。[7-15] 2.1 躯体症状: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腕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
2.2 心理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等。
2.3 社会适应性症状: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
中医认为健康是人类和自然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即“阴阳平衡”、“阳平阴秘,精神乃治”。一旦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征象。从中医学视角考察,亚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可向疾病转化,也会朝健康回归,亚健康有证可辨,有病因病机可究,是“有病”的,乃阴阳失调所致,中医能在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通过分析人体的阴阳虚实,采取相应的治则和治法干预给亚健康者以个体化的干预,使其重归阴平阳秘,向健康状态转归。亚健康中医病因病机[16-20] 中医学虽无 “亚健康状态” 这一称谓,但其可以是内伤杂病范畴中许多证候的表现。见于中医学的郁证、心悸、胸痹、不寐、头痛、眩晕、虚劳等病证中,亦可见于梅核气、多寐、健忘、阳痿、遗精、百合病等病证。中医学认为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4.1 七情内伤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皆可致相应脏腑气血功能失常而使机体产生各种不适症状。脾在志为思,心主血脉,藏神,思虑太过则可暗耗心血,损伤脾气,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肝主疏泄,藏魂,调畅气机,情志失常可损及肝脾,出现急躁易怒、头晕头痛、疲倦乏力等症。4.2 饮食不节
饮食以适度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气血得不到足够 的补充而衰少;过饱则超过了人体脾胃的受纳运化的能力,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导致饮食停滞,脾胃损伤。4.3 起居失调
作息时间不规律,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睡眠不足等,导致脾胃损伤,湿热内生,出现头晕 四肢沉重等症。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自我调节,才能维持人体阴阳气血 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4.4 劳逸无度
劳力过度,则损耗机体之气,而积劳成疾。过度安逸,缺乏体育锻炼,以及房劳过度致肾精亏损等,均可导致腰酸腿软,头晕眼花等症。
4.5 年老体衰
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精血不能正常濡养机体,致使五脏功能低下,表现出体力不支,精力不济,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症。4.6 体质因素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除了健康的体质之外,机体尚有许多病理体质,如阳虚体质、瘀血体质、痰湿体质等。具有病理体质的人,其体内气血阴阳平衡已经失调,但尚未发展为疾病,即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中医防治方法[21-27] 调整阴阳失衡状态,调养脏腑精气神形,是中医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基本原则。预防亚健康要从思想上重视自身健康,方法上从纠正病
因开始,从平时的生活抓起,锻炼身体,,扶正抗邪,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5.1 中医中药治疗
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应依据其证型特点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常见证候及其治疗有: 5.1.1 肝气郁结证
证见:胸胁满闷,喜太息,周身窜痛不适,时发时止,情绪低落和(或)急躁易怒,咽喉部异物感,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治以疏肝理气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5.1.2 肝郁脾虚证
证见:胸胁满闷,喜太息,周身窜痛不适,时发时止,情绪低落和(或)急躁易怒,咽喉部异物感,周身倦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不爽,或大便秘结,舌淡红或黯,苔白或腻,脉弦细或弦缓。治以疏肝健脾,方用逍遥散加减。5.1.3 心脾两虚证
证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头晕头昏,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舌淡苔白,脉细或弱。治以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加减。5.1.4 肝肾阴虚证
证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烘热汗出,潮热盗汗,月经不调,遗精早泄,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治以滋补肝肾,方用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5.1.5 肺脾气虚证
证见:胸闷气短,疲乏无力,自汗畏风,易于感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或弱。治以健脾益肺补气,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
5.1.6 脾虚湿阻证
证见:神疲乏力,四肢困重,困倦多寐,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或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缓。治以健脾利湿,方用二陈何四君子汤加减。5.1.7 痰热内扰证
证见:心悸心烦,焦虑不安,失眠多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祛痰清热,方用温胆汤加减。
5.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外邪侵袭、七情所伤、饥饱失常,饮食不洁与偏嗜,过劳(劳神、劳体、房劳)或过逸,均是引发亚健康状态乃至疾病的重要因素。故提倡远离病邪、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保持阴阳的协调平衡。
5.3 针灸、推拿治疗
针灸、推拿治疗是科学性较强的疗法,运用针刺、艾灸以及各种手法刺激一定的腧穴以调整经络系统,运行全身气血,恢复脏腑功能,沟通上下内外,达到祛病延年的作用。5.4 其它疗法
除上述所采用的疗法外,还可以采用气功疗法、足疗、药浴、阳浴等等。如华佗“ 五禽戏 ”,辅以吐纳、导引、运动。
总之,中医学在对亚健康状态本质的认识及诊断治疗等方面较现代医学具有全方位的优势,提倡中医学养生理论对减少亚健康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将发挥巨大作用。中医的临床治疗手段虽然丰富,但目前没有形成一个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干预的体系,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在亚健康的疗效评价方面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故多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判定疗效,这给评价各种干预手段的有效性以及各种手段之间的相互比较带来一定的难题。
参考文献 谢仁明,王永炎,谢雁鸣.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认识及其干预评价[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0-41 2 杨红杰.亚健康的中医辨证论治[J].中国当代医药,2010,9(17):77-80 3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学分册, 2002 , 21(4):10-13 4 何裕民.关于亚健康— 一个新领域命名的商讨[J].医学与哲学, 2000, 21(6):47-48 5 朱嵘.《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解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2(7):5-6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6:10 7 石仁军,年莉,于春泉.亚健康的中医药干预[J].辽宁中医杂志,2008,7(35):1013-1015.8 马云枝.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防治[J].河南中医,2001, 21(3): 11.9 龚海洋,王琦.亚健康状态及其中医学研究进展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6(5): 1.10刘保延,何丽云,谢雁鸣等.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证候特征调查问卷的研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 10(9):23.11 赵英明,刘玲,周文艳.中医调治亚健康状态110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2001,2(18):20-21 12 武维屏,边永君.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治疗[J ].中医杂志, 2000, 41(4):251-252 13 谢利梅.谈中医与亚健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 8(5):131.14 李安,张应武,杨璋斌.中医调治亚健康状态70例[J].临床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5):129-130.15 姚汝萍.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干预及护理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47-49.16 钟玉昆.亚健康问题与防治研究成果.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2 ,9(5):60-64 17 柴可夫,钱俊文.治未病学术思想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意义.甘肃中医,2002,15(5):5-7 杨世忠,孙龙,王春妍.亚健康状态责之于肝失疏泄[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 ,19(1):19.19 张丽萍.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治思路探讨[J ].陕西中医,2003 ,24(6):530.20 于春泉,张伯礼,马寰等.亚健康状态常见病因及其干预措施[J].天津中医药,2005,22(5): 439.21 王卫东,安丽平,陈雅民.清宫长春胶囊治疗亚健康状态肝肾亏虚型9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5):55-56.22 温茂兴.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亚健康疲劳[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1):31– 32.23 陈汉平,陈跃来,肖达等.绿色的中医膏方-兼论针灸与亚健康[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 1.24 陈秀华,陈润东,奎瑜.薄氏腹针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干预作用研究[J].现代中医药,2007,27(3):57-58.25 刘延英.隔药灸对亚健康状态的调节作用[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9):22-23.26 李安,张应武,杨璋斌.中医调治亚健康状态70例[J].临床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5):129-130.27 周宝宽,崔家鹏.治未病与亚健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9):1910-1912.9
第四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认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认识
通过对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的学习,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也是特殊的。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传承正面临着严重的考验。作为华夏的子孙我们有义务去传承弘扬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医理论。
传统文化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
科学的基本精神。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
三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中医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身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在中不断改进传承,但在近代受到西方现代医学的冲击,很多人不理解中医文化和理论,对此误解比较深。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有义务为中医正名,挖掘精髓传承中医理论和文化。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黄帝内经》是中医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可以说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补充。《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研究《黄帝内经》对中医的发展和传承都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忘了根本的东西。
小结
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发掘,弘扬传承,中医文化和理论弥久不衰,我们有义务为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第五篇:浅谈我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医的认识
在中医类院校里学习,虽然我不是中医类专业的学生,但是因为我对中医十分的感兴趣,所以我有意识地多接触了一些关于中医的知识和课程,并且又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医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于中医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许每个人对于中医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它的基本思想都大体是一致的,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中医的认识,以及要如何学习好中医。
要想学习好中医,就要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法,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首先,通过中医与西医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特点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医主要是以人的整体观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就如同自然界的万物运行一样,只有每个部分每个环节都相互协调,相互统一才能维持自然界的正常有序的运行,而对于我们人体亦是如此,只有我们各个脏腑各个器官的共同配合才能保证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谐的进行下去,我们的身体才不会出现异常。所以我觉得中医最重要的是把一种自然的思想融入到我们平时的诊治中来。其次,中医的发展史和我国古代的文化发展是分不开的。古代的医学是人们在不断尝试和探索而总结出来的,从我们针灸最初使用的砭石,人们在通过对一些身体部位的刺激而产生出来的治疗效果,然后把它们记载下来,最后有后来的医家把他们不断地总结补充,就形成了我们现在学习的比较权威的针灸学。与此同时,各种学说的形成也要归功于我们的不断探索。例如阴阳学说,我们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互相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源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总结。又比如说五行学说,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并不仅仅是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五行在中医中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互相关系,通过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而是身体达到和谐和平衡。
我觉得仅仅的对于中医知识的理解对于我们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方面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学习中医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也是作为一个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觉得在学习中医的时候,还要对自己有许多的要求。
首先,作为一个医生,神圣而义不容辞的责任便是治病救人,并且,作为医生,我们的每一步诊治和用药都可能关乎病人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怀着对于生命负责,对于职业尽责,对于自己无愧的心态和信念去学习中医。因为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由多重,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有多重,你才会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学好中医,你才会发自内心的去对于生命负责,才能本着严谨的治学和工作态度去做每一件事。另外,但就学科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学科,只有当我们对于它感到十分的渴求知识,我们才能对他产生极大的热情,这样对于我们掌握知识的速度和效率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就比如说,一个学生的偏科问题,也许是因为本人的天赋不是太好,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什么外界原因的作用,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偏科的同学来说,兴趣爱好才是最大的原因,很多同学不喜欢这门学科于是学习不努力,然后成绩一直都上不去。所以既然要学习中医就要建立在喜爱在他的基础上,否则,你的学习没有兴致,特别对于医学类的学科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如果你对其根本不喜欢,那么上课是痛苦的,学习上痛
苦的,反之,如果你喜欢这门学科,那么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的时候也会事半功倍。最后,我想谈一下学习中医的方法,虽然我不是学习医学类专业的,但是我们也在上一学期学习了中医药基础理论等等和医学有关的学科,所以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学习的时候最主要的是笔记,理解和复习。笔记是很好的复习依据,它不仅可以帮助记忆学过的知识避免你由于记忆不清晰而出现问题,同时又可以帮助你记下你的课堂上的疑问,有助于你对某一知识块的学习,但是只有笔记并不能帮你学习好中医,我们还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不能对于知识一知半解的掌握。但是有的同学是喜欢考前突击的,觉得临时抱佛脚就可以及格,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即使他们在最后考试前复习,他们对于好多的知识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只能选择死记硬背,这样做的结果时不仅学习效率不高,还会造成知识链的断节,也给以后的临床事件带来不少的麻烦。与此同时,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有句话叫做温故而知新,我们复习以前的笔记一方面是在巩固知识,另一方面随着你的知识积累的越来越多,你会对以前的知识有更加全新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而且由于中医是古人在不断对自然认识和实践探索的总结,所以其中包含了许多文化常识,如果我们仅仅是通过学习知识而记忆,显然对于知识的理解是肤浅的,是不完整的,所以只有当我们对于知识不断地复习不断地理解不断的总结,我们才能把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运用起来才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中医是博大精深的,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就可以对其有深入认识的,是需要我们在前人的积累上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才能将其得以发展的,并且随着我们的知识不断的积累,我们对于中医的理解也会随着时间有所改变,所以不断地探索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因为单单是学习前人的知识,这只能是学习的积累过程,只有当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推动中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