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介绍了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架、运行环境,主要功能特点,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实例,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林业应用
由国家林林业局西北林业规划设计院承担的镇巴县森林资源二类规划设计调查与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于2009年9月完成并交付使用。该系统以ESRI ArcGIS Engine9.2嵌入式组件为基础,运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技术,开发了具有独立界面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理空间数据、森林资源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统计、显示等操作,是一个基于GIS的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平台。系统采用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数据库管理采用SQL server 2005+Arc SDE9.2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2003 server或Windows XP,安装数据库、ArcGIS Engine9.2、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客户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只安装ArcGIS Engine9.2、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局域网环境下实现数据共享。
1系统主要功能
1.1 系统管理
1.1.1 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为管理员、普通用户、操作员分配不同的权限。
1.1.2 代码管理。系统提供行政区代码、地类、森林分类、权属、树种、林种等森林资源因子代码维护和管理。
1.1.3Mxd图形转换。当服务器发生变更后,Mxd成果图就打不开了,这是因为图形服务器的名称和路径变了,可利用Mxd图形转换工具,将相对路径的Mxd成果图转换为本机绝对路径成果图。
1.2 数据管理
1.2.1图形管理。将Mxd格式的林相图、林种分布图、生态区位图、森林分布图导入对应的行政区,便于显示、浏览和查询。
1.2.2报表统计。标准报表功能,提供了《各地类面积统计表》、《林种统计表》等11种标准报表,可随意统计全县、乡镇场、行政村的相关数据,可导出Excel、PDF、BMP等多种格式的文件。自定义报表功能,当标准报表不满足工作需要,可以结合关系运算符设定统计条件,可以得到需要的任何数据。
1.2.3文档管理。用户可以设置文档目录,将《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报告》、《二调方案》、《质量检查报告》、森林资源统计表以及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等上传到相应的文档目录。
1.3 查询浏览
查询工具提供了单个、矩形、自定义查询模式,还有量距和面积计算工具,在小班面图层下,可实现图形和属性数据的任意查询。
1.3.1 图形查询。通过图形查属性,选择单个或矩形查询工具,选择的图形高亮显示,属性显示区显示选择图形的属性数据。
1.3.2属性查询。通过自定义查询工具,选择查询数据字段与关系运算比较符生成查询条件,可以得到查询满足条件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
1.4 统计分析
1.4.1标准报表统计。当小班图层数据被选中后,可以实现标准报表统计,生成固定格式的统计表。
1.4.2 自定义统计。当标准报表不能满足业务需要的时候,用户可以自己设置统计条件,实现自定义统计数据。
1.4.3生成统计图。统计分析工具内置了有林地、非林地、按地类、按权属统计生成柱状、饼状、面状等各种样式的统计图。
1.5 专题图制作
新建一个工程文件,用户可以添加等高线、行政区界线、水系、道路、主要居民点、林班、小班等各种类型的点、线、面空间数据,系统提供了林业图式符号库和预定义地类、林种、森林类别、林组等专题图着色方案,可以进行符号、线性设计、标注设置和填色,制图工具和图面修饰工具提供了绘图、文本、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网格等工具,可以实现专题图的修饰,通过定义图层显示要素,可以绘制全县或某一行政区的专题图。
1.6 电子沙盘与3D分析
虚拟现实现系统提供了电子沙盘和3D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演示。
2应用实例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使用1年多来,比较稳定,并在林业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1 镇巴县“十二五”采伐限额编制
二调成果的森林资源统计表不能满足编限需求,通过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自定义统计功能,设定、修改统计项目并结合关系运算符设定统计条件,统计出了一般用材林、生态公益林按权属、起源、优势树种、分龄组的面积、蓄积数据,满足了“十二五”编限需要,保证了编限质量。
2.2 编制《镇巴县森林抚育补贴实施方案》
在编制《镇巴县森林抚育补贴实施方案》工作中,许多资源数据都是通过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自定义统计出来的,定义的条件不同,统计的结果不同,需要的数据都能统计出来。
2.3 编制专项规划
在编制《镇巴县长防三期规划》与《镇巴县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生产规划》中,应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快速查询定位宜林地资源、用材林中、幼林的空间分布,其它基础数据均可从系统中查询、自定义统计获取。在图件绘制方面,利用系统专题图制作功能,添加基本的地理信息数据、森林资源数据,利用制图工具和图面修饰工具,完成《长防三期工程区范围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森林资源分布图》、《长防三期重点项目布局图》、《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规划图》等图件的制作。问题与建议
3.1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县级林业部门提供了基于GIS的技术平台
实现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图形数据、文档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可以快速、准确处理分析各类林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为林业生产建设提供服务。系统优势主要体现在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方面。
3.2 操作员应具备较高素质,才能灵活应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水平,二要熟悉系统的因子代码,三要懂得数据库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SQL基本语句。因为系统的帮助文档很简单,又没有详细的《用户手册》或《操作手册》,部分操作员很难上手。
3.3 系统没有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不够完备
可在SQLserver2005下进行数据库文件备份与恢复。
3.4 可能受ArcGIS Eegine9.2功能限制,系统制图编辑功能较弱
例如:不能定义坐标系,不能新建图层(shape)文件,导出的DBF文件竟然是一个没有数据的空白文件;编绘的各种图件,无法导出矢量数据,只能保存为工程文件或导出BMP、JPG、TIF格式的图片。因此利用该系统制作的图件,无法按上级部门要求报送shape矢量数据。
3.5 建议软件开发者调查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
对反馈的问题疏理归类,逐步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责任编辑 王蔓)
第二篇:浅谈GPS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GPS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森林资源资源调查中应用是以提高GPS定位精度为研究重点,解决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中因总体样本单元空间定位有误而产生有偏估计的问题;GPS定位精度的提高,使先进的遥感(RS)技术与现有的资源监测体系通过数学手段联系起来这一构想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监测总体的估计精度。其意义在于将GPS这一先进定位仪器引入到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提高定位精度,使监测对象准确无误,使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导航、定位工作具有时代的先进性;通过数学双重比估计手段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与现代遥感技术(RS)相结合,使各地类面积估计精度达到专题要求的精度,使传统的监测体系得到充实和发展。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信息管理更加可视化、动态化,结束长期以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只有数据没有专题图的历史。
1、GPS的参数中央经线的确定
在应用GPS测量之前应先知道本地区中央经线(将当地经度的整数部分除除以6,再取商的整数部分加1,再将所得结果乘以6后减3,就可以得到当地的中央经线值),投影比例(该数值为1),东西偏差(该数值为500000),南北偏差(该数值为0)。
只有输入了正确参数,测得的资料才能准确,GPS在导航和定位时才能精确,其它设置,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行确定。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为理论框架,对GPS技术运用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进行的研究。GPS的应用旨在通过计算确定GPS的校正参数,提高定位精度,确定连续清查监测样地空间位置,解决判读样地与固定样地的一致性,提高监测的工作效率。
2、测量面积
在实际应用当中,经过多次对比实验,用GPS和罗盘对多种面积地块分别测量、对比,在面积越大,两者差距越小,面积越小,两者差距越大。综合对比,面积在1公顷以下的地块,用罗盘或测绳求积精度较高。对不规则地块测量面积,用GPS的航迹测量方法比较得当。对规则地块,适宜用航线测量(GPS测出的是由这几个点为顶点所围成的一个多边形的面积,每个航线一超过50个航点)。航迹方法使用起来较方便,而且求得面积较快。对很规则地块,往往不易直接到达的转点测量面积时,用航线方法测量较方便,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情况下,林业工程应用中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充分发挥GPS的功效。
3、测距
在测量防护林的林带长度时,我们可以运用GPS的导航功能测量林带长度,首先在林带的一端定点,如果林带是一直线,我们在林带的另一端对第一点导航,则可以测出距离。若是事先测完的GPS数据,只要数据不丢失,我们随时可以根据两点的位置,用测尺工具,量出两点间的距离,从而免除重新测量的辛苦。
4、在工程造林项目检查中的应用
以往检查时拿着造林卡片和规划图到现地核实,该方法弊端很多,被检查单位可以以次充好,不想让检查者检查所抽中的林班(或小班),陪同人员往往把检查者引导到另外的地块,或多次重复检查同一块造林地,从这个地块南侧检查一次,再从这个地块北侧检查一次,检查者不可能对每一块地域都熟悉,给一些造假者可乘之机。利用GPS就可以避免该现象的发生。检查者利用GPS的导航功能,现地定位,把输入的点坐标与现地相比较,就可以完全避免人为的主观干扰,检查出造林的真实情况。
5、防火工作中的应用
利用手持GPS进行火场定位、布兵,火场面积的测量、火灾损夫估算,精确度高,安全性强,能够实时、快速、准确地测定火险位置和范围,为防火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6、对固定样地点的监测
应用GPS的定位和导航功能,对国家一类固定样地和重点生态林资源监测点进行监测,在实际工作中,导航准确,误差小,取得良好的效果,工作效率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黑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于1976年建立,截止2005年共计进行了七次连续清查(六次复查),为及时掌握我省的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和林业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全国森林资源监测提供了详实数据。在多年的森林资源监测工作中遥感技术得到广泛的研究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遥感技术与传统监测体系相结合,遥感图像与固定监测样地的空间配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技术的全面应用研究对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基础。
7、测量资料的打印输出
GPS外业测量结束后,可以真接通过数据线或内存卡,与电脑连接,利用电脑软件mapsource进行后期编辑和管理。比如:编辑航线、打上造林地块姓名、加上标志性图标、测量任意一段航线的距离等等。通过测量得到的转点,可以配合其它电脑软件,如:方正智绘,山海易绘,CAD等,对地块图形进行编辑,以用于作业设计,存档。在与电脑相连接时,应注意,GPS的参数应与电脑软件mspaource中的参数一致,这样在电脑输出的才是正确的测量资料。
第三篇: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森林: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
森林资源:包括林木、林地及所在空间范围内一切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这些生命体赖以生存并对其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环境在内的总称。
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是国家层面的森林资源调查,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定期定方法定点的连续重复调查,以获得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国家的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投入提供科学依据。
每五年进行一次,按公里网格定点进行测定和调查,设置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两类样地,由国家林业局进行统一的数据处理和发布。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一个县(林业局)为单位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一般十年进行一次,以确定县境界内森林资源的量和质为主要目标。由各县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组织实施,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作业设计调查:针对具体的小班或地块进行的以某种作业设计为目的的现地调查,如采伐作业设计、造林作业设计间伐作业设计等调查。
森林资源管理: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下,为取得森林多种效益,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对同一地域内的森林资源及相关因素进行筹划和控制的过程,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有意识、有组织、不断进行的协调活动。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森林资源信息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管理,它是利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运用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管理职能,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和处理并提供服务的过程,以有效地利用人财物,控制森林资源按预定目标发展的活动。
现代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在应用角度上是以可持续发展和“数字林业”为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面向森林资源管理决策者及各类专家和社会公众,在技术角度上是以MIS 与 GIS 结合为核心,通过时空数据集成统一格式,集成各种可选用的信息技术,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实现系统的网络化和组件化,最终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智能化。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也是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和环境与资源信息系统按职能分解的一个子系统,本身又可以划分若干个子系统。FRMIS和森林资源管理机构、森林资源管理对象共同作用完成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
数字林业:数字林业就是信息化的林业,包括了林业大部分要素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全过程,即在数字地球大框架的指导下,应用遥感、计算机、数字化、网络、智能技术和可视化等技术,把地球上的各种林业信息用地理坐标确定与连接起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采集与更新数据,实现数据的充分利用的过程。
林业信息化:指在林业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采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生态文化和政务管理科学发展,带动林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2、森林资源应该包括哪两大类型,并简要说明。
从广义的角度,森林资源应该包括直接的实物资源和间接资源。直接资源包括:
林地资源: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分为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它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分为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和其它宜林地)以及辅助生产林地等六大类。
林木资源:包括林分、四旁树、散生木等活立木以及枯立木、倒木。
林中其它植物资源:多指林下的木本及草本植物和攀缘植物、低等植物的苔藓、地衣等。林中野生动物资源:鸟、兽、鱼、昆虫以及微生物等空间、地面、地下资源的总称。
林中的非生物资源:水体、岩石、矿物等以及除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之外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森林环境)。
间接资源:主要是由于森林的存在而产生的环境、气候、观赏、旅游、森林文化等资源。
3、森林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采取的方针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消除森林火灾、林木病虫害、林木鸟兽害以及灾害性天气对森林的损害。森林保护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灾害发生后,应积极除治。森林保护的十六字方针:“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4、我国森林资源更新的方针是什么?
答: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和天然更新结合的森林更新方针。
5、森林更新从实施方式上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按实施方法,可分为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可充分利用原有林木的种子及幼苗幼树,节约人力和物力;且更新树种均为乡土树种,适应力强,一般多形成混交或多层的林分,不易遭受病虫害。但是林木结实有大、小年,不能保证年年有足够的种源,更新苗木稀密不匀,通常需要5~1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使迹地达到符合要求的数量。
人工更新:用人工植苗、直播、插条或移植地下茎等方式恢复森林的过程(见栽植造林、播种造林、分殖造林)。在雨量充沛、人力不足的地方,如中国的长江上游、西南高山、亚热带山地的某些地区,可用飞机播种更新。
6、数字林业的系统层次结构包括哪几个层次? 答:基础数据层、核心层、应用层。
7、现阶段数字林业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答:1生物多样性保护2动态监测、分析评价及预测预报3生态旅游设计4优化林业投资决策。
8、如何理解森林的保护与利用?
答:森林保护是指预防和消除森林的各种破坏和灾害的措施,保证树木健康生长,避免或减少森林资源损失的重要措施。森林保护是营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消除森林火灾、林木病虫害、林木鸟兽害以及灾害性天气对森林的损害。
森林利用学是专门研究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即关于木竹材与其它林副特产的收获、加工、利用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与作业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数据:数据是未加工的原始资料,是客观对象的表示。
信息: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知识: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慨括和反映,是人们通过实践对自然和社会运动形态和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们对其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经验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的结果。情报: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产生于特定的领域。
信息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活动的一切处理技术。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利用的过程。
信息编码: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在进行信息处理时赋予信息元素以代码的过程。即用不同的代码与各种信息中的基本单位组成部分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的收集、处理、贮存、传递和交流而实现的信息从信息源到信息用户的职能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主要指一种过程管理,涵盖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运用计划、控制、维护和评价等管理技术和方法,对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
2、如何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关系?
答:信息的范围最大,知识次之,情报的范围最小。
3、信息技术的特征是什么?
答:一般特征。a人机共生性。技术与人相伴而生,相辅而存,相融互补。信息技术辅人性,信息技术拟人性,努力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与共同发展。b能动发展性。在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是不同的。技术特征。
a数字化:在信息的处理和传递中,采用二进制编码,将信息转换为用计算机设备可以存储和处理的载体介质。
b网络化:构筑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各种信息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信息系统等的全面共享。c高速化: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强,效益越来越高。
d智能化:智能通信网、智能信息系统、自然语言交互系统等研究开发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e个性化:借助基于以个人为目标的通信方式,辅之以多样化、定制化的信息服务技术,实现信息交流的可移动性和全球性。
4、如何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层次性结构的体系? 答: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层次性结构的整体化体系:
信息基础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器件的开发或制造技术,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光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分子电子技术。
信息系统技术:即有关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信息技术中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是其核心或主题支撑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获取技术(如传感技术、遥测技术、遥感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如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如光纤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如导弹控制系统技术等)。
信息应用技术:即针对特定的实用性目的,如信息管理、信息控制、信息决策等发展起来的具体的技术群类,如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人工智能和互联通信网络技术等。
5、现代信息技术的组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计算机技术:其中计算机的应用可归纳为科学计算(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适时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计算机人工智能五个方面。
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使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传感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速的高新技术之一。传感技术是测量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光学、声学、精密机械、仿生学、材料科学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高新技术。
6、信息系统的基本(一般)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答:系统输入:信息输入、物质输入、能量输入;系统组织:信息组织、物质组织、能量组织;系统输出:信息输出、物质输出、能量输出;系统控制:信息控制、物质控制、能量控制。
7、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金字塔形的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信息平台、事务信息处理、业务信息处理、战术信息处理、战略信息处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现了信息系统的功能。
基本功能:信息的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检索查询、管理、输出、传递等。
8、信息系统开发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经济基础原则(建立过程、目标实现经济可行性);渐进开发原则;有效协调原则(信息形式的标准化、传递的规范化、流程的秩序化等);确保效用原则(系统目标为中心)。
9、信息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哪些?开发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开发方式主要有:委托开发、自主开发、联合开发、购买软件包二次开发等方式。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10、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模式主要有哪些? 答:目前最为广泛的有C/S和B/S两种模式。
11、信息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主要包括项目管理、运行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第三章
1、名词解释。
标准: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某些标准,如美国标准学会(ANSI)、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泛美标准化委员会等公共标准机构制定的标准。
标准体系:一定范围内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的整体。
标准体系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标准体系框架: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为一种标准分类方法,用来对标准进行粗线条的分类,通过它可以把大量的已制定的无序的标准映射为有序子体系,划清各部分的界限,并能发现标准制定的空白区域,提出需要加强的方面。
推荐性标准: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地方标准:一个国家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省、州或加盟共和国)制定的标准。
行业标准: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发布,在相应行业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林业标准化:指与林业有关的标准化活动,是运用标准化原理对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从而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综合标准化:用系统分析方法针对具体的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所形成的系统进行整体标准化的方法。林业标准化体系框架:要在林业范围内,从信息建设的角度定义标准体系的基本架构,揭示体系中各标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一定的标引方法把无序的标准初步组织为有序的结合。
2、标准体系表主要分为哪几种结构形式?
答:层次结构形式、序列结构形式、综合结构形式。
3、综合标准化的主要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答:主要目的是综合地解决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
它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是现代标准化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形式之一,是在现代条件下保证原料、材料、配套产品和成品标准化整体协调一致性的重要标准化方法。
综合标准化的实质在于使那些能够保证产品达到最佳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的所有相关要素保持完整的系统性和最佳关系。
4、我国林业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a与国外差距大;b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缺少整体规划;c林业标准数量少,标准种类不全;d对林业标准化的宣传不够,推广实施力度不大;e缺少林业和森林相关的空间信息标准。
5、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有哪几个?
答: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
6、标准化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答:(1)可持续发展理论;(2)系统科学(System Science)理论;(3)信息学;(4)管理学;(5)经济学;(6)管理信息系统。
7、标准化的技术基础有哪些? 答:(1)3S技术;(2)通讯和网络安全技术;(3)数据库技术;(4)虚拟仿真技术;(5)数学方法。
8、林业标准化体系框架构建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完整性、系统性、兼容性、预见性、可扩充性。
9、标准制定的阶段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研制、试用、试行、验收和质量保证
10、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主要包括森林资源数据采集规范、森林资源编码规范、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规范、元数据规范、森林资源数据传输规范、森林资源信息产品规范。
11、数据采集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1:100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扫描图制作技术规定;(2)1:1000、1:25000、1:50000、1:100000基本地理信息矢量图制作技术规定;(3)数字高程模型制作技术规定;(4)林相图矢量图制作技术规定;
(5)森林采伐作业设计和检查验收图矢量化技术规定。
15、请你画现森林属性数据采集的技术流程图。
16、请你画现森林空间数据采集的技术流程。
16、请你画现森林空间数据采集的技术流程。
17、数字林业的信息可以分为哪几类,并简要说明。
答:森林资源信息包括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空间信息是反映森林资源空间地理分布结构及其规律的一切数据,揭示了森林资源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特征及其联系和规律。属性信息反映森林资源本身具有的各种性质,如年生长量、群落类型、土壤类型等以及森林资源的时间变化或数据采集的时间等。
a基础信息是数字林业体系中提供最基本的森林资源和地理空间及遥感影像的信息,具有统一性、精确性
和基础性的特点。
b专域的专题信息。专业性是相对于基础信息的统一性而言的,即专题信息无论是内容还是应用范围,都有一定的特殊性。
c统计信息是在前两类信息基础上按特定的约束条件、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和模式进行统计、汇总的信息。包括林业社会经济、营林及工业生产、人员及就业、资产及投资、教育及科研等方面的加工提炼和汇总分析信息。
18、森林资源数据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其存贮管理方式是什么? 答:(1)矢量数据,如森林分布图、林相图等图形数据,以网络模型进行数据组织,按文件管理,文件内主要包含节点表和弧段表,节点存储坐标串信息。
(2)栅格数据,如植物形态图、卫星影像等图像数据,以扫描图像格式存贮,对于每一个扫描行,表示其属性值和相应的长度,减少栅格数据的数据量。
(3)属性数据,如森林资源数据库,存贮在关系数据库中,由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4)文本数据,如林业法律法规,一般制作成静态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HTML)文件存贮管理。
19、森林资源信息分类的原则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答:(1)科学性。选择森林资源信息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2)系统性。将选定的森林资源信息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分类体系。
(3)完整性和可扩展性。设置森林资源信息可能收容类目,以便保证增加新的森林资源信息时,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同时,还应为下级信息管理系统在本分类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拓细化创造条件。(4)兼容性。与有关标准包括国际标准、林业行业标准、林业专业标准、林业相关规程、技术规定等协调一致。
(5)实用性。森林资源信息分类要从整体角度考虑,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体中处理,达到分类体系最优,尽量满足各有关林业单位的实际需要。
(6)稳定性。数字林业信息分类应以我国使用多年的基础林业信息和各种专题信息常规分类为基础。以各要素最稳定的属性或特征为依据制定出的分类方案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编码方案,应在较长时间里不发生重大变更。
(7)灵活性。致力于开发新旧体系间代码转换规则和相应软件,使这些地方系统与其他系统交换数据或向上传递数据时,能够将信息转换成标准规定的分类和代码。而新设计开发的地方信息系统则应该使用标准方案。
20、森林资源信息分类的方法有哪三类?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森林资源信息分类采用线、面以及混合分类的方法。(1)线分类法(层级分类法)。
优点:层次性好,能较好地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用方便,既符合手工处理信息的传统习惯,又便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
缺点:结构弹性较差,分类结构一经确定,不易改动;效率较低,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2)面分类法。
优点:有较大弹性,一个“面”内类目改变,不影响其它“面”;适应性强,可视需要组成任何类目;易于添加和修改类目。
缺点:不能充分利用容量,可组配的类目很多,但有时实际应用的类目不多;难于手工处理信息。(3)混和分类法。
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各有其优、缺点,因而在对森林资源信息分类时主要采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结合的方法。这种混合分类方法,在管理信息系统编码体系中应用很广。
21、森林资源信息类别有哪五大类,18小类?
答:森林资源信息分为基础类、监测类、管理类、文档类、其它类5个基本类型,并在基本类型的基础上划分成18小类。
A基础类,分为遥感影像、数字栅格地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
B监测类,分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规划设计调查、作业设计调查、调查、专项调查。C管理类,分为林地林权、资源利用、综合。D文档类,分为标准和制度,公文和报告。
E其它类,分为多媒体、社会经济、林业企事业单位。
22、森林资源信息代码有哪几类?
答:代码有2大类:无含义代码和有含义代码。
23、森林资源信息分类编码的目的是什么?
答:用于对森林资源数据进行组织、建库,以便于数据的集成分析与数据共享利用。
24、森林资源属性数据编码的包括哪些内容,其结构是什么?
答:代码结构为:森林资源属性数据编码 = 类标识码 + 要素类码 + 要素码。
25、我国森林资源属性数据类别编码共分为多少类别? 答:24个。
26、森林资源属性数据的扩展类别编码一般用几位数表示? 答:4位数,其中信息级别、安全特征等项各占1位见表。
27、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编码是什么?各包括多少位?
答: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编码分为现有标准扩展和空间附加编码,编码方法为: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码。代码结构由六位数字码组成。
28、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编码共包括多少大类,多少中类?
答:8大类46中类。8大类为: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土地与植被。
29、林业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结构是什么,各部分是几位数?
答:林业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编码(6位)=地形要素分类码(4位)+地形要素实体代码(2位)。30、森林资源数据库主要有哪些部分?
答:森林资源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监测类数据、管理类数据、林业基本情况数据、利用监管类、标准类数据等。
31、森林资源数据库设计纵向分哪三个层次? 答:国家级、省级、县级。
32、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规范制定的主要内容哪些?
答:a元数据库b数据库结构规范c数据库图层管理规范d数据库图像库规范e矢量图库建设规范f数据库管理规范。
33、数据库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a数据管理机构b数据管理质量c信息查询与数据表示d计算机硬软件管理、网络设备管理、数据分级保密管理。
34、森林资源元数据的基本意思是什么?分为哪两个级别? 答:森林资源元数据分为两级:核心元数据和全集元数据。
35、森林资源核心元数据规范主要包括哪些?
答: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信息、空间参考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空间发布信息、数据参考信息。
36、森林资源数据传输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数据传输格式、数据交换格式、数据管理方式和方法。
37、森林资源数据传输规范对数据管理方式和方法是什么?
答:分级管理、分类管理、用户管理、产权管理、数据的安全管理。
38、森林资源资源信息产品规范制定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森林资源制图专用线型和符号规范;基本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森林资源统计表格式。
第四章
1、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是什么? 答:应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2、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并简要说明。答:(1)技术环境: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否给予支持,其安全性如何等。(2)管理环境:指管理体制与习惯,信息系统是为管理而服务的。
(3)社会环境:组织外部与本组织有业务联系和信息交流的机构、部门、人员等。
5、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包括哪些类型?他们使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用用途是什么? 答:系统使用的用户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县林业局内部进行森林资源管理的人员,系统为他们提供各种进行森林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支持;另一类是上级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系统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森林资源信息查询和处理的功能;还有一类是社会公众等其他人员,系统主要为他们提供林业资源相关信息查询,林业政策、法律宣传,林业科普宣传以及研究与讨论场所。
6、信息系统的规划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信息系统的规划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和业务系统规划法。
7、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三方面。
8、系统设计回答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 答:系统设计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系统“怎么做”。(1)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逻辑模式;(2)县级数据处理系统数据流程;(3)县级林业数据集及所有属性数据的定义;(4)数字林业体系数据基本成熟流程图等。
9、系统设计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简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10、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结构模式设计主要有哪些?
答:可选用C/S三层结构或C/S与B/S混合结构模式。
11、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包括哪两类? 答: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
12、根据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实际业务需要,可将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分为哪些内容?各类主要包括哪些数据?
答:根据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实际业务需要,可将资源数据库的内容细分: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派生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参数库、代码库等若干类:
(1)属性数据库:主要有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小班调查数据、各种样地数据、专业调查数据、验收数据等;(2)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地形图、林相图、营林作业设计图、固定样地位置以及样地树木位置图;
(3)派生数据库:派生数据是指由原始数据(例如小班数据、样地数据)产生的资源统计、生产计划等数据。派生数据由经营生产管理子系统、统计报表子系统、资源更新子系统产生,是森林资源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档数据库:文档数据包括森林经理调查规程、营林作业设计规程、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专项研究成果等;
(5)参数库:包括模型参数、系统参数等。模型参数库主要是为资源数据的更新以及计算样地有关林分因子服务的;
(6)代码库: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用到的所有代码。
18、栅格数据库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包括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坡度坡向图等,数据量较大。
19、森林资源数据库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包括一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森林资源档案数据,森林分布图、林相图、森林土壤类型发布图等数据。数据具有动态性,属性数据较为复杂。
20、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小班属性数据管理功能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输入/插入;(2)删除/修改;(3)排序;(4)检索;(5)提交;(6)刷新;(7)逻辑检查;(8)
第四篇: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森林资源林政管理贯穿于森林的培育、保护、利用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是林业工
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在林业发展全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面临的紧要而艰巨的任务。人类对自然的生态经历了物我敌对、物我所用、物我可亲时期,从而走上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所强调的是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和其他物种的生存,即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共存共荣。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的社会资源,担负着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在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森林资源基础上才能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而这种效益必须是在保证森林的永续利用原则下获得。因此,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扩大森林资源,把各类林地充分利用起来,保护好森林资源,对森林资源加强保护和集约化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科学地开发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加工技术。从巩固森林资源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增强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
森林资源的培育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没有资源的保障,就不能实现森林生态和物产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森林培育的发展,要靠技术的进步。按照《全国生态环境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肇东市到2010年每年要增加2000公顷森林面积,这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根本目标。其做法是下硬性指标,采取科学办法解决当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首先从分类经营,造林设计,提前整地,无性繁殖,适地造林,良种壮苗,抗旱造林,集约经营,幼林抚育,现代栽培技术,定向培育等方面实现技术和管理突破。保证林业科技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其次是加强对现有林的抚育,加快对低产林分和残次林分的改造,合理调整林种树种和林龄结合,提高森林的质量。
2科学经营管理好森林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森林资源是林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的多少、质量的好坏、能否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社会和林业多种功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管理的任务是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实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解决好森林资源和开发利用中的各种问题。为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保护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功能利用奠定基础。
森林资源的管理内容,首先是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数据,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分类经营,建立法律和科学的规章制度,确立森林资源的技术体系。其次是森林的利用管理,科学规划,组织森林资源利用,实现森林资源正常合理消长的宏观控制。
再次是监督检查森林资源管理中的有关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的执行和落实情况,保证森林资源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方案
关于构建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方案
为了实现林业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实时、高效、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方法。我局拟建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1)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弥补了我局在森林资源数字化管理中应用的空白,满足了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可在全省推广应用,将会对我市森林资源科学化管理起到很大作用。
2)GIS,GPS,RS技术的结合是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3S”技术的日益完善,如果将“3S”与森林资源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会全面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管理,形成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统计查询分析一体化的森林管理解决方案体系。
我局的森林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紧紧围绕全市信息化林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来开展。我市的信息化林业目标是:从2012年起,用3年时间把杭州市创建成国家森林数字化信息化城市,这是进入新世纪我市城市森林管理体系建设的新目标、生态建设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因此,林业部门各单位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工作,工作的重点就是保质保量完成信息化林业任务书上的各项任务。我接收到了这个重任,我将从设计方案开始,把好系统建设的每一步,将一个全面、完善的系统交付我林业局使用。
1.系统分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林业产业的迅猛发展,基于传统的林业管理手段在当今日常管理中日渐不敷使用: 林业单位调查数据纸介质、易老化、易破损,普遍采用手工管理数据资料,更新速度慢,可靠性、准确性差,数据格式不统一,不利于对统计和分析。另外,对森林火灾需要进行迅速而正确的决策、对林权信息需要实时进行动态维护和更新等新要求传统的林业管理都无法满足。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已刻不容缓。
采用现代GIS(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3S技术,与林业管理机制高度结合,基于3S技术的林业信息系统在一系列现代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对森林资源数据建立统一数据库可为我们科学地管理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各部门、各研究人员对数据的重复采集和重复建库,使现有数据充分利用。此系统建立还为我局各级林业部门的宏观指挥、决策、调度、管理等工作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支持和服务;为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数字地球”、“数字林业”等一系列战略措施的实施,也使通过互联网,对林业信息资源进行共享成为可能。也可以让全民关心林业,关心生态建设,各抒己见,以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系统总体设计
林业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目标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遥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等技术手段,针对杭州各县级林业经营、管理部门(如:林业局、林场、林业采育场等)的管理工作建立一个既能以实现对林业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务,满足林业部门日常林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又能实现各种林业空间化、可视化的查询、分析、维护,实现专题分析、专题制图、信息服务等功能,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查询、分析评价、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等服务,为森林火灾和林权管理提供全过程、多层次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
(1)3S集成的空间信息管理技术和动态数据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得基于GIS的林业数字化系统通过GPS、RS、统计分析模型、GSM通讯对森林资源、森林灾害等进行实时监测。利用ASP.NET和SuperMapObject对信息加以修饰和展示,利用森林调查的变化信息对该系统内容适时适地更新,以保证其数据的及时性和一致性。
(2)系统基于B/S结构,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服务器安装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有良好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还利用GIS表现事物,利用SuperMapServer可以把各种信息和地理位置结合发布,实现时间性、空间性、动态性统一展示,快速查询所需信息,简单发布专题地图信息,并可以通过调用SuperMapObject类库林业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3)林业功能扩展。系统可以提供完善的数据更新功能,系统应能利用一些模型,比如林木生长模型或者森林蓄积量预测模型进行信息挖掘,进而对小班因子数据库进行更新。在系统维护后期还可以提供统一集中的林权审批与管理和森林火灾预警子系统。基于GIS功能和数据库功能的林权信息管理,还可以使林权申请信息的录入、编辑方便快捷,提高发证效率,方便对林权证及相关信息的查询、统计和打印输出等工作。
3.系统功能实现
3.1 数据库建设
Oracle是甲骨文公司的一款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套完全的数据库和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快速创建新型的可扩展数据仓储和数据挖掘的解决方案,为林业数据的分析与管理带来了巨大便利,也可以让我林业局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从容应对并且与时俱进。且林业数据库中数据来源多样(空间、非空间数据)、数据格式各异(结构化表格数据、非结构化文档数据、影像数据、图片等),数据量较大。所以我建议采用Oracle数据库,存储海量数据。Oracle作为一个完备的关系型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组件包,它可以作为快速开发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利器。实现林业信息系统数据设计需要建立紧密的数据库群。其中包括林业管理数据库、数字地图数据库、文档、图形数据库和元数据数据库等等。数据库设计需要遵循规范、安全、可扩展等设计原则。
属性数据库主要是描述林业业务范围里的数据库,是各项林业数字作业的基础,因此属性数据库的设计要考虑森林资源小班档案卡片,又要严格按照二类调查规范中的要求设定各个字段,可以设置各个属性表的关键字为空间数据库中该地物的关键字或者其他字段,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一对应。
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按照格式可以分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栅格数据通过数据分区实现逻辑无缝;矢量数据通过数据分层,对地图数据的组织应做到逻辑上无缝链接,实现物理无缝。采用同地分布式管理,实现海量数据库管理。
建议采用UML的Visio来进行数据库模式设计,并将其输出到XML元数据交换(XMI),再使用ArcCatalog中的CASE工具从XMI生成地理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根据研究需要,收集杭州市最新的1∶50 000地形图。采用扫描仪和手工输入相结合的方法扫描与输入图形数据,图形数据的扫描过程实际是图形的栅格处理。若图幅范围大于扫描仪的扫描范围,可以将图形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进行扫描,再利用图形操作模块的拼图功能,合并为1张全图。由于扫描输入的图形只是栅格图像,因此在对图形进行编辑前还必须进行矢量化。空间信息的输入采用分层方式进行,在图形矢量化的过程中,必须对图形中不同属性的空间信息进行分类,建立起不同的图层,一般可将图层划分为:点状图层、线状图层、面状图层、等值线图层、标注图层等。最后编辑图形数据,主要对输入的图形数据进行检查、修改、更新及加工,以便得到净化的输入数据,作为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
3.2 系统功能模块与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我设想我们林业局的林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如下功能。我们林业局内部独立编写一套管理信息系统,其中包含数据浏览、数据编辑、数据查询;空间数据编辑、拓扑检查、地图量算等基本功能,还提供如空间数据查找、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及输出的高级功能,在建设后期添加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和林权系统,切实覆盖我们林业部分的方方面面的需求。在面向外部用户的系统中,我设想可以分为用户信息管理、留言管理,林业数据(包括文档、图片、视频等)的查看,还有林分三维系统的展示。既丰富了非林业系统用的林业知识,还能推广我们林业局工作成绩。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推进我们整个林业系统向信息化迈进。
在具体的实现当中,系统可以以电子地图管理、属性数据管理构建为核心,以实现办公自动化和公众信息发布为辅,以林权管理和森林防火管理作为备选,后期还可以扩展一些“林业政务处理子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子系统”、“森林病虫害防治子系统”等,采用3S技术结合现代通讯技术实现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林分指标统计分析和森林资源科学管理管理。
3.3数据显示与编辑
根据林业部门工作的特殊需要,必须保证地图各要素数据的完整、及时性。该林业信息系统的地图数据由基础地图数据和林业专题数据两部分组成。基础地图数据包括行政区划、地名、铁路、公路、居民地、水系、数字遥感影像、DEM等要素的空间图形及属性信息等;林业专题数据包括林班、小班、生态区位等要素的空间图形、属性信息以及火警急救点分布等数据。
为了实现完整的林业数据管理,本系统提供了基本的地图功能,包括放大、缩小、地图漫游、全图显示、距离量算、属性查询,点状、线状及面状要素的增加、修改、删除的基本功能。同时提供图层控制(对图层的删除、调整放置次序以及对图层相关参数的设置)、鹰眼控制、地图输出等功能。
3.4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是不断变化的,一方面是由于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有其自然生长和消亡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和天灾人祸也会对森林资源产生影响。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将这些动态消长的变化及时反映到资源数据库中去。森林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管理的一体化,包含属性数据管理图形数据分析功能等各项具体业务。SuperMapObjects是基于ActiveX/COM技术开发的组件式GIS软件,易于开发,能够实现与专业模型的无缝集成,SupermapObjects可以综合管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并支持纯关系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库,从而有利于森林资源的数据库的紧密集成。根据用户需求,林业信息系统可对当前森林资源的各种数据进行插入整理、分类统计、制作专题图输出以及作各种资源的对比分析,可以使用SuperMapObject作为开发组件包。以下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我林业局系统建议实现的几个功能: 3.4.1林业信息(属性)的存储、浏览、更新
首先我希望将过去的纸质数据转化Excel、Acces等格式进行管理和修正就是进行数字化。这些数据都非常有价值,系统需要将这些数据导入到系统数据库中。我们可以通过ODBC和ADO.NET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可视化便捷化录入。
第二就是对森林资源的各类属性数据进行管理。实现森林资源有关信息库的建立和计算机管理利用本模块可以完成数据库基本控制(数据库排序、拼接、结构修改、建立新库等)、属性数据的输入(数据追加、修改、输入等)、属性数据查询、统计报表输出(根据属性数据作图、进行统计检验)等功能。3.4.2双向查询功能
通过将森林空间数据图斑及专题要素与相关属性数据有机连接,实现属性和空间数据双向查询(图查属性、属性查图、专题查询)可快速灵活准确直观地为森林管理部门、决策机构及社会各界提供必需的各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查询能力。
(1)图查属性:用户通过点击感兴趣的小班图元,获取该小班相关的属性信息。
(2)属性查图:系统应能提供构建SQL查询语句界面,查询将满足条件的图元并高亮显示,实现地图定位。
(3)专题查询:小班卡片数据库中的许多因子内有分类和分级,专题查询可以针对特定因子的分类分级进行查询。
(4)空间数据管理和林业资源专题图功能:对森林资源的各类矢量和栅格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可完成地形图、小班区划图等图形数据的输入、修改;根据空间数据库制作专题图以及各种图形叠加后的图形,并可在打印机上输出。3.4.3综合分析
比如林种结构调整分析需要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状况不同结合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分布特点进行空间属性分析以确定不同林种的布局。这就需要绘制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图表,如根据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风景林等绘制分类图,并且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判优等。
再比如:林分结构调整分析可根据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利用地形地貌、立地条件分布、林木生长各个阶段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特点,利用SuperMapObject组件包进行合理的分组、统计、制定相应的森林调整方案并模拟出调整后的林分。以使各龄组比重逐步趋向合理,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提供对各类土地面积、各树种组成的近、成熟林的林木蓄积量、森林分类的面积及其林木的蓄积量、各龄组的面积及林木蓄积量、森林受害面积等进行统计分析的功能。都可以用SuperMapObject来实现。3.4.4森林经营措施分析
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以制定详细的采伐计划,制作采伐图表和更新设计;检索提取符合抚育间伐的小班,制作抚育间伐图;通过分析提供森林立地类型图表、宜林地数据图表、适生树种资料,结合立地类型选择造林树种,进行造林规划。
3.5森林火险辅助决策
森林消防辅助决策模块集GIS技术、GPS技术、RS技术、GSM技术、Internet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围绕“监测、定位”这一核心设计,应用方向包括“遥感定位”、“视频定位”两个核心功能以及“火险等级预报”、“历史火点统计”等辅助功能。提高森林救火指挥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达到对森林火灾的快速定位、快速部署指挥、快速汇报、准确的灾后评估等的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3.5.1动态定位火险位置
通过遥感和视频技术对地面进行拍摄,通过遥感图像进行判别。美国陆地卫星TM7波段(2.08~2.35um)波段对温度变化敏感,故可通过TM 743彩色合成图的分析来控制林火蔓延情况。在森林火灾管理系统中打开遥感图,可对图像进行多种处理。布在森林各个点的视频摄像头会传回摄像头的标识、俯仰角和方位角。通过查询数据库可以确定摄像头在地图上的位置,结合仰俯角、方位角可以模拟拍摄画面的位置,从而获着火点位置。然后在数据库中的着火点专题层添加着火点符号,可以找到林火密集区,作为重点防范区域。通过这两种方案的设置该子系统可以利用遥感图像提取变化林地边界,监测火灾的发生和发展。3.5.2火险预报与防范
火险预报根据气象信息计算各个区域的火险等级,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表示,并通知防火单位进行主动防范。在防范的同时建立标注系统库,针对火险等级较高的区域实现消防设施及重点防火单位布置,实现防火单位的信息输入、管理、分析、查询和统计。并且,可以作为防火监测的重点。
3.6林权管理子系统
目前已经到了林改主体改革后期,随着林业生产要素市场的逐步建立,对山林权属等相关信息的查询需求会越来越大,林权证、宗地信息及附图也经常需要查询,软件设置林权管理功能可以根据主要树种、使用类型、林种、起源等不同分类进行统计汇总,并可生成各类林权管理台帐。因此解决了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方式的弊端。基于3S技术的林业信息系统在林权管理上实现了林权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比如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林权证办理情况;上级部门可登录查询统计信息;审批机关可在网络上进行宗地审批;发证机关可将审批后的宗地进行发证。
(1)林权数据中心管理子系统:实现对地形图的坐标配准、宗地四至界限数字化和矢量数据的编辑还有属性数据录入、删除、修改。
(2)林权发证管理子系统:①单位管理。②申请表数据录入、修改。③数据查询:根据属性数据条件查询,输出属性数据结果。还可以根据行政单位、申请表编号、申请者身份证号码、申请日期等查出申请者信息并进行报表输出。④林权变更和注销。
(3)WEB查询服务子系统:对受理后的林权申请,可以显示出全国统一样式的林权证,查询林权证真伪。显示其对应地形图为底图的宗地空间位置点打印出林权证附图。
工作措施:
(一)加强管理,明确职责。基于GIS的林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由我市林业局负责,做到林业局党委统一领导,由我局纪检部门负责协调监督。严格按照下图所示信息系统开发步骤,对系统进行建设。首先将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然后将系统建设的任务排出甘特图和PERT图,落实到各个团队。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具体的系统建设方案。
(二)加强协调,强化督察。林业局设置督察办公室,对系统建设的每一个阶段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且邀请信息系统监理师对其进行监理。对系统建设的状况每个月向我局主管部门进行一次工作情况汇报。而且,监督员还需要对项目建设人员进行暗访,对其偷懒行为追究责任。
(三)加强考核,严格奖惩。将基于GIS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列入我市林业局的2012综合考评内容,建立每月绩效评估与绩效评估考核相结合的制度,切实强化考核评估结果的应用。将绩效评估结果作为奖惩和选拔录用信息系统开发者和管理者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