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4 09:2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都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都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第一篇:南京都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南 京 都 市 圈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规 划

(2014-2020)

第一章 规划总则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南京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立足“共建、共享、同城化”的发展目标,以南京市为核心,强化八市农业经济联系,夯实现代农业一体化发展基础,以提升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导向,在圈域范围内整合农业合作资源、拓展农业合作领域、创新农业合作机制、提升农业合作水平,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水平,强化政策科技人才支撑,实现南京都市圈现代农业一体化跨越式发展,建设服务于长三角的、一流的、现代化的都市型农业。

基本原则

立足高远

持续发展

面向圈域社会经济“四化同步”的发展要求,以率先实现都市圈农业整体现代化为目标,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完善产业构架、总括空间格局、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产业水平、构建错位、协调和高效的发展体系,引领南京都市圈现代农业平稳持续发展。合作共赢

错位发展

以合作、开放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突破行政壁垒,加快城际开放、交流与合作,推动城市间要素自由流动与分工协作,整体谋划都市圈发展,把握好各成员城市之间及各市与圈域整体间的关系,凸显各市优势特色,推动圈域差异化发展。科技创新

快速发展

面对都市圈土地资源紧缺、农业生产空间受限、环境压力上升的实际,发挥南京创新要素与科教资源集聚优势,提升圈域自主创新能力,集成最新最前沿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装备,全面提高水土、能量、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实现圈域农业快速发展。市场主导

有序发展

坚持市场在现代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功能,壮大主导市场,培植新兴市场,先行先 试产业转型转移、跨省合作等方面的市场新机制;发挥南京在整合核心竞争要素和配置圈域资源中的引导作用,提升都市圈现代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共同开创都市圈现代农业协同有序发展的新局面。引擎突出

统筹发展

从南京国际化都市定位的实际出发,把提升南京现代农业市场竞争力作为统筹圈域农业发展的强力引擎,突显南京在科教、理念、机制、服务、市场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通过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圈域整体与各市共同提升、互促共进,走出一条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圈域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第二章 基础条件分析

1、自然资源环境 地理位置

南京都市圈总面积63007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江苏省西南部和安徽省东部部分地区,地跨北纬29°57′~ 34°06′、东经117°10′~119°58′之间,东接苏锡常地区、上海市,西靠合肥市及中原经济区,北临陇海铁路大动脉与山东省,地处长江流域中下游,浩浩长江自西南向东北穿过都市圈。气候条件

南京都市圈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的区域,雨量充足,光照适中。都市圈年均降水量在906~1429.6mm之间,年日照时数在1784.1~2411h之间,年均气温在14~16℃之间。地貌土壤

南京都市圈自南向北由丘陵区向平原区过渡,长江以南的宣城、芜湖、马鞍山、南京和镇江属于丘陵地区,滁州、扬州属长江下游平原区及江淮丘陵地区,淮安地处黄淮平原地区与江淮平原地区。都市圈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土,也有潮土、黑土、基性岩土和石灰岩土等类型。水文水系

南京都市圈自南向北地跨钱塘江、长江、淮河三大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面积最大。洪泽湖、高邮湖、太湖、固城湖水系是主要的湖泊水系;其他重要水体还包括滁州地区的滁河、纵穿淮安与扬州腹地的京杭大运河、淮河干流水系的主要支流,以及白马湖、石臼湖等较大湖泊。

2、社会经济条件 地理经济区位

南京都市圈地处我国东部长三角和中部皖江城市带结合部,沿江、京沪两大经济大动脉 和运输大通道交汇于此,具有统筹东中部地区发展、传递放大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门户作用。道路交通体系

南京都市圈交通优势显著。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扬州泰州机场、淮安涟水机场3座民用机场,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四个城市已规划轻轨直达禄口机场。

拥有京沪高铁、沪宁高铁、宁杭高铁等高速铁路和京沪铁路、宁芜铁路、宁启铁路、新长铁路、宁洛铁路、沪宁铁路、宁芜铁路等铁路线,拥有南京南站、镇江南站、扬州站、滁州南站、马鞍山东站等近50座火车站。

以南京为核心,以宁沪、宁杭、宁芜、宁合、宁洛、宁淮、宁通等高速公路为框架,都市圈各市各区县全部实现高速连通。

水运在都市圈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长江航道、京杭大运河为水运动脉,建设有南京港、镇江港、扬州港、马鞍山港和滁州港等港口。圈域经济发展

2012年,南京都市圈圈域生产总值1952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5%,人均生产总值5.7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9.53亿元,较上年增长11.95%;第二产业增加值9989.79亿元,较上年增长12.83%;第三产业增加值8282.55亿元,较上年增长17.2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6.56:51.98:41.47调整到6.40:51.17:42.43,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

2008年以来,圈域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10262.1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9521.8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7.43%,排名全国圈域经济体的前列;2012年圈域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14.15%,略低于近5年年平均增长率。都市圈农业总产值由2008年的1241.0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165.35亿元,年增长率14.93%,略低于圈域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2012年较上年增长11.95%,略低于近5年年平均增长率,农业总体上进入“稳量、提质、增效”阶段。

2012年,都市圈成员城市中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为最大,达72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46亿元;扬州、镇江次之,分别为2933和2631亿元;滁州、宣城两市最小,分别为971和758亿元。

3、农业产业发展 3.1农业产业现状

2012年,南京都市圈圈域种植业产值114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81.1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056.32万亩,水稻播种面积2187.28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494.53万亩,两种作物在8市中均以淮安市和滁州市的播种面积为最大。圈域蔬菜种植面积629.03万亩,蔬菜总产量1346.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在8市中以淮安市为最大。2012年,南京都市圈圈域林业产值65.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总造林面积39517公顷。宣城市林业产值最高,为19.11亿元,芜湖市和淮安市次之,分别为9.52亿元和9.18亿元。

2012年,南京都市圈畜牧业产值459.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2%,肉类产品总产量为152.54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为91.96万吨;圈域生猪出栏总量达1109.23万头,滁州市和淮安市出栏较多;家禽年末存栏总量达12685.76万羽,宣城市存栏最多。

2012年,南京都市圈渔业产值372.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2%,水产品总产量161.47万吨;圈域渔业养殖总面积551万亩,扬州市和滁州市较大;圈域设施渔业养殖面积82万亩。

圈域共被认定4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即安徽省南陵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徽芜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圈域拥有规模以上休闲农业企业(园区)382个,被认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即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和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圈域现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9个,即浦口区雨发生态园、南京傅家边现代农业园、高淳银林生态园、句容市九龙山庄、宁国市千秋畲族休闲园区、宁国市安徽恩龙林业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大浦乡村世界、南陵县丫山花海观光园、凤阳县藤茶山庄,全国3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园区)26个。

圈域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4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130个,被认定的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6个,即江苏扬州宝应县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安徽省宁国市南山食品产业园、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安徽省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安徽省广德县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认定的农业部定点市场13家,具体包括江苏南京果品中心批发市场(南京农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高淳水产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江苏南京白云亭农产品批发市场、江苏南京应天水产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阿波罗花木批发市场、扬州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江苏淮安清江蔬菜批发市场、安徽芜湖长江园农产品交易市场、安徽芜湖三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安徽马鞍山市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安徽省和县皖江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安徽宣州中心市场和安徽省滁州乌衣粮油批发市场。

圈域共有“三品”总数5895个,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9个,即“老山”蜂王浆冻干粉、“苏垦”大米、“红太阳”咸鸭蛋、“新象”小麦粉、“盱眙龙虾”龙虾、“女山湖”大闸蟹、“詹氏”山核桃、“金玉”滁菊和“敬亭绿雪”绿茶。3.2 农业发展分析 农业比重变化趋势分析

2012年,南京都市圈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49.53亿元,较上年增长11.95%;占圈域生产总值的6.4%,较上年下降0.16%。2008年以来,圈域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745.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49.5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由2008年的7.26%下降到2012年的6.4%,年均降幅3.1%,其中2009-2010年的降幅较大,为7.7%。总体来看,都市圈第一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较小,且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说明圈域三产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生产正从量的增加逐渐转向质的提升。农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2012年,南京都市圈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3%,优势明显。2008年以来,都市圈农业结构变化较为平稳,其中种植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均增幅分别为1.37%和1.33%,种植业比重由2008年的50.2%上升到2012年的53.0%,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则由2008年的3.4%上升到2012年的5.6%;而林业、牧业和渔业比重基本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林业、牧业比重下降较为明显,年均降幅分别为5.1%和4.1%,渔业比重下降较缓,年均降幅为0.57%。总体来说,近5年都市圈农业产业结构正逐步得到调整,种植业稳步提升,牧渔业受到限制,林业则以生态功能发挥为主。各市农业产值比较分析

2012年,圈域种植业总产值最大的为淮安,达289.28亿元,最小的为马鞍山,仅63.93亿元;林业总产值最大的为宣城,达19.11亿元,最小的为马鞍山,仅1.82亿元;畜牧业总产值最大的为滁州,达109.52亿元,最小的为马鞍山,仅18.9亿元;渔业总产值最大的为扬州,达102.74亿元,最小的为宣城,仅19.7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最大的为芜湖,达30.02亿,最小的为滁州,仅5.57亿元。各市农业结构分析

2012年,圈域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最大的为淮安和镇江;林业则是宣城和芜湖;畜牧业为滁州,淮安、宣城和镇江次之;渔业则为南京、扬州和马鞍山;农林牧渔服务业则以芜湖为最高。

第三章 战略规划

1、发展定位

服务长三角、同城化一体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长江三角洲先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坚持“四化同步、错位合作、市场主导、科技创新、生态持续”原则,紧抓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和南京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机遇,充分挖掘都市圈现代农业的基础与优势,不断提升“共建、共享、同城化”的发展水平;完善圈 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圈域特色农业水平,强化圈域现代农业物质条件建设,构建圈域农业合作发展平台,将都市圈建设成以南京为核心,“服务长三角、同城化一体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体现现代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载体,成为彰显现代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成为圈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成为辐射带动东中部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

2、功能定位 绿色产品生产

依托现有较高水平的生产基础,进一步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培育提升区域特色农业,不断延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建设有较大影响力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农业科技示范

依托都市圈丰富的农业科教资源,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圈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载体,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加工重要关键技术,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建设国内领先的集创新、孵化、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形成“研发—转化—培训—推广”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链条。休闲观光旅游

根据都市圈都市农业导向,利用圈内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农业文明及丰富的科教资源,不断加大对农业生活功能的深度开发,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观光、旅游休闲的机会,更为市民提供舒适、和谐、人文的生活环境。机制体制创新

立足“共建、共享、同城化”的发展目标,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整合农业合作资源、拓展农业合作领域、完善农业合作机制、提升农业合作水平;围绕农业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优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机制,提高圈域农业一体化经营管理水平。生态环境保护

按照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压力,优化都市圈农业生态系统调控、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构建起都市圈现代农业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的体系与模式,全面彰显农业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效益。

3、产业构架 种植业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主攻单产,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切实加强高 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全国知名的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千亿元优质粮油产业,重点建设淮北中熟中粳稻、江淮迟熟中粳稻籼稻、沿江单季晚粳稻、南部丘陵晚籼稻等水稻优势产业区和淮北强筋小麦、里下河及沿淮中筋小麦、沿江弱筋小麦、南部丘陵中筋弱筋小麦等小麦优势产业区;积极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生产。着力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新一轮高标准 “菜篮子”工程建设,以设施蔬菜、品牌蔬菜、出口蔬菜为重点,切实加强规模化、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集中力量发展城郊优势菜区和淮北、沿江、丘陵等特色菜区,进一步发展果树、花卉、苗木等产业,全面提升设施化水平。大力促进农机和农艺结合、良种良法结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着力提高种植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建立生产、购销、加工、科研一体化的产业新体系,增强种植业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畜牧业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标准、壮大产业”的总体思路,稳定发展生猪、家禽、奶业、肉羊等产业,着重提升江淮平原生猪优势产区、里下河地区水禽优势产区和丘陵山区肉畜肉禽优势产区。加快畜牧生产向农业主产区、粮食主产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步伐。坚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原则,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全面建设“资源集约、科技密集、加工增值、生态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实现畜禽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跨越。加快发展标准化畜牧业,大力开展畜禽标准化和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工作,重点在饲料供应、兽药应用、环境控制、清洁消毒、产品收集、粪便处理等主要环节推广应用节能化、智能化、自动化设施设备,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渔业

坚持“特色突显、品牌优先、生态养殖”的思路,形成河蟹、青虾、小龙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斑点叉尾鮰等特色水产品优势生产区、加工区和出口区,着重推进沿江、沿湖圩区生态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建设“质量安全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规模效益型”渔业,大力推进渔业高效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组织合作化和服务社会化,全面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着力推进高效化养殖、生态化养殖、科技化养殖,着力构建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更加注重渔业创新能力提升,依靠科技进步,突破技术难点,实行集约化规模生产,不断提高水面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更加注重发挥渔业的多功能性,加快发展科技加工渔业、质量品牌渔业、休闲观光渔业,推动渔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闯出一条产业发达、科技先进、环境友好、渔民富裕、渔区繁荣的富有江南特点的渔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休闲农业 将南京都市圈建设成具备江南特色、江景特色、都市特色的,集高效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胜地,以及全国知名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生态农业旅游基地,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成为都市圈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突出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和科普农业,充分挖掘不同区块的自然风景、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整体构建沿江观光农业风光带、南部山地丘陵生态观光农业区、北部丘陵平原高效农业体验区和洪泽湖白马湖特色渔业休闲区等休闲观光农业集群。着力整合都市圈内各类旅游资源,积极开发现代农业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观光休闲等功能,结合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着力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生态主题观光农业园、休闲农业专业村,打造一批集观光赏景、休闲娱乐、美食品尝、农事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农业旅游线路,举办一批有地区影响力、感召力、宣传力、生命力的农业节庆活动,实现市民消费需求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双重目标。农产品加工物流业

坚持“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发展思路,在加强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生产基地建设、引进不同加工类型的专用品种、增加和丰富原料供应量的基础上,支持优势产区现代化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集中,建设高标准、高投入、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和集中区,发展精深加工,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扩大产业配套,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整合提升原有的资源型粗放加工企业,着重培育大型特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其物流、储藏、包装、销售等相关产业,实现产业细化基础上的一条龙链条,不断增值产品加工链条,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鼓励流通企业到农产品基地建设储藏、加工、冷链等设施,落实都市圈内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提高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强化南京加工物流中心功能,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优化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销信息引导,培育一批大型加工和流通企业集团。林业

以建设“绿色林业”为主题,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高效发展”的要求,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林木覆盖率增长、森林蓄积量增加、林业综合效益增强为核心,拓展造林绿化空间,加强生态保护管理,突出森林经营养护,努力创造绿色都市圈建设新成果。充分利用都市圈南部山地丘陵资源,以林、竹为主,立足本地产品和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的林竹木及其加工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立体林业,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益,提高森林对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大力推进农田林网建设,提高农田防灾能力;在沿路、沿江、沿湖、沿城等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地带,高标准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体系作为绿色屏障;着力实施生态城区林业工程,提升城市生 态环境承载能力。

4、发展目标

通过7年的努力,把都市圈建成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区域特色鲜明,机制创新突出,物质条件坚实,科技示范领先,辐射带动强劲,综合效益显著,开放融合、统筹协调的国家都市现代农业先行区、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和中国东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至2015年

——农林牧渔服总产值2500亿元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以上;

——建设1400亿级种植业,70亿级林业,500亿级畜牧业,450亿级渔业,200亿级农业休闲产业;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400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370万亩,园艺种植面积110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30万亩;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达到80%;

——创新都市圈现代农业合作新机制,推进农业信息沟通交流,完善圈域农业公共服务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圈域现代农业合作发展平台。

至2020年

——农林牧渔服总产值3500亿元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

——建设2000亿级种植业,100亿级林业,650亿级畜牧业,650亿级渔业,250亿级农业休闲产业;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5600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540万亩,园艺种植面积130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50万亩;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达到98%; ——进一步提升都市圈现代农业合作新机制。

5、总体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特色彰显、开发与保护协调的理念,统筹生产、生态和生活空间配置,打破行政边界,构建“一核、一带、四片”的总体空间布局,实现空间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核

指南京,为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引擎。一带

指沿江生态农业保育带。

四片

指江南都市农业发展片、江南生态农业发展片、江北生态农业发展片、江北高效农业发展片。

—— 一核

指南京,为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引擎。率先建成投入密集、科技密集、服务密集、合作密集、辐射密集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强化南京现代农业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构建、机制创新、统筹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打造圈域农业综合服务功能的集 聚中心和提升都市圈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引擎,带动整个圈域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结构调整、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

—— 一带

指沿江生态农业保育带,连接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等沿江中心城市。面向都市圈黄金水道临港经济带建设发展需要,加快构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实现沿江农业的绿色转型、绿色升级和绿色发展,全面彰显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

—— 四片

指江南都市农业发展片、江南生态农业发展片、江北生态农业发展片和江北高效农业发展片。

江南都市农业发展片:包括镇江市以及南京、芜湖、马鞍山三市的江南地区。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提升产业、优化布局”为要求,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序转移处于一般性种养环节的低端常规农业,大力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高端农业,积极发展科技设施型农业、生态景观型农业、体验参与型农业、旅游度假型农业、特色精品型农业等都市农业形态,重点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的科技园、生态园、产业园;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开发,严格控制土地开发规模和强度,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和生活环境。

江南生态农业发展片:包括宣城市和芜湖市南部。大力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的生态化、标准化改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名优品种、推进农业产业化、创新种植技术,积极发展错时节的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不断加强山地与平原都市区的联系,解决中间流通环节,不断提升山地农业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价值;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山地资源保护,强化生态森林保护,严格防控生态灾害,严禁乱砍乱伐。

江北生态农业发展片:包括扬州市南部以及南京、芜湖、马鞍山三市的江北地区。纳入长江水资源综合保护体系,全面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立农业生态安全体系,构筑生态农业发展的安全机制。优化提升现有产业类型,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产业,推广应用生态新技术和生态农业新模式,建设“新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带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增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江北高效农业发展片:包括滁州、淮安两市以及扬州市北部地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型增长点,完善产业承接与转型提升环境,大力吸纳先进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品牌等要素,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密集区,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高标准地建设打造一批园区化、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产业基地。

第四章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种植业 1.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都市圈粮食总产量达1817万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429.5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162.5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490万亩,油菜播种面积46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20万亩,花卉及观赏苗木155万亩,果茶药等园艺作物257万亩;水稻万亩示范片30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135个,设施农业万亩示范片41个。

——到2020年,都市圈粮食总产量达1881.5万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643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199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580万亩,油菜播种面积49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815万亩,花卉及观赏苗木201万亩,果茶药等园艺作物310万亩;水稻万亩示范片45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255个,设施农业万亩示范片75个。1.2 产业布局

优势种植业农产品——

优质水稻:着重建设淮北中熟中粳稻、江淮迟熟中粳稻籼稻、沿江单季晚粳稻、南部丘陵晚籼稻等四大水稻优势产业区;优势区域为南京的六合,扬州的邗江、江都、高邮、宝应、仪征,淮安的涟水、淮阴、洪泽、淮安(区)、盱眙、金湖,马鞍山的含山、和县、当涂,芜湖的无为、南陵、芜湖(县),宣城的宣州、郎溪、广德等区县。

优质小麦:着重建设淮北强筋小麦、里下河及沿淮中筋小麦、沿江弱筋小麦、南部丘陵中筋弱筋小麦等四大小麦优势产业区;优势区域为南京的六合、溧水、高淳、江宁,镇江的丹阳、句容、丹徒,扬州的高邮、宝应、仪征、江都、邗江,淮安的涟水、淮阴、盱眙、淮安(区)、洪泽、金湖,滁州的定远、凤阳、明光、天长等区县。

蔬菜:着重建设江淮平原设施蔬菜、沿江水生蔬菜、南部丘陵特色蔬菜、城郊都市外向蔬果等四大蔬菜优势产业区;优势区域为南京的江宁、浦口、高淳、溧水、六合,镇江的丹阳、句容,扬州的江都、宝应、高邮,淮安的涟水、金湖、洪泽、盱眙、淮阴、清浦、淮安(区),滁州的来安、全椒、南谯、琅琊,马鞍山的和县,芜湖的无为、鸠江、南陵,宣城的宣州、宁国等区县。

花卉苗木:着重建设南部丘陵特色花卉苗木、沿江高效设施花卉苗木、江淮平原特色花卉苗木等三大花卉苗木优势产业区,优势区域为南京的浦口、江宁、溧水,镇江的丹阳、句容,扬州的江都、仪征,淮安的金湖、洪泽、盱眙、涟水、淮阴,滁州的来安,芜湖的芜湖(县)、鸠江,宣城的宣州、郎溪、广德等区县。

油菜:优势区域为滁州的全椒、定远、南谯、来安、天长,马鞍山的和县、含山、当涂,芜湖的无为、芜湖(县),宣城的宣州、郎溪、广德等区县。

茶叶:优势区域为南京的六合、江宁、高淳、溧水、浦口,扬州的仪征,滁州的南谯,宣城的泾县、郎溪、宁国、绩溪、旌德等区县。

花生:优势区域为滁州的定远、凤阳、明光等区县。特色种植业产品——

特色蔬菜:莲藕重点发展南京的栖霞,扬州的宝应、广陵,淮安的洪泽、金湖,滁州的全椒,芜湖的南陵等优势区域;竹笋重点发展宣城的宁国、广德等优势区域;荸荠重点发展芜湖的无为、南陵,宣城的宣州等优势区域。

特色果品:特色核桃重点发展宣城的宁国、旌德、绩溪等优势区域;板栗重点发展宣城的广德、宁国、泾县,芜湖的南陵等优势区域。

特色粮油:啤酒大麦重点发展扬州的高邮、宝应,淮安等优势区域。

特色饮料:滁菊重点发展滁州的南谯;绿茶重点发展南京的高淳、溧水、江宁、六合,镇江的丹徒、扬中、丹阳、句容,芜湖的芜湖、无为、繁昌,宣城的郎溪、宣州、广德、宁国、泾县等优势区域。

特色花卉:盆栽重点发展南京的江宁,淮安的淮阴,芜湖的芜湖(县)、鸠江区,宣城的绩溪等优势区域。

2、畜牧业 2.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都市圈畜牧业生猪年出栏1143.5万头,家禽年出栏42900万羽,奶牛存栏5.3万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40.73万吨,其中肉154.65万吨,蛋63.43万吨,奶22.65万吨;建成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15家,存栏10万羽以上蛋禽场62家,存栏10万羽肉禽养殖场317家。

到2020年,都市圈畜牧业生猪年出栏1190万头,家禽年出栏46500万羽,奶牛存栏5.87万头;肉蛋奶总产量达263.18万吨,其中肉168.75万吨,蛋69.28万吨,奶25.15万吨;建成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85家,存栏10万羽以上蛋禽场110家,存栏10万羽肉禽养殖场400家。2.2 产业布局 畜牧优势产区——

江淮平原畜牧优势产区: 重点发展淮安的涟水、淮安(区)、金湖,扬州的宝应,滁州的天长、明光、凤阳、定远、全椒、来安、南谯,和南京的六合等优势区域。

里下河地区畜牧优势产区:重点发展扬州的高邮、仪征、邗江、江都等优势区域。丘陵山区畜牧优势产区:重点发展镇江的丹阳、句容,南京的溧水、高淳,芜湖的南陵,宣城的宣州、郎溪、广德、宁国、泾县、旌德等优势区域。禁养区与适度养殖区——

在畜牧优势产区内合理划出禁养区和适度养殖区。

禁养区:为各城市、区县、乡镇的城镇建成区,各工业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交通道路沿线两侧1公里,机场周边1公里,重点河道沿线两侧1公里及其入河河道两侧1公里。

适度养殖区:禁养区以外,避开城乡主要交通道路、骨干排灌河道、村庄民居,可适度发展畜禽养殖项目。项目要科学论证,点状分布,实现规模养殖、集约养殖和生态养殖,并要求结合粮食和园艺产业,构建起生态循环的种养结构,在环境承载力可控范围内可持续、无污染的发展。优势畜牧业农产品——

生猪:以雨润集团、江苏华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芜湖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安泰农业集团等为龙头,南京的江宁、六合、浦口、溧水,镇江的丹阳,扬州的宝应,淮安的盱眙、涟水、淮阴、淮安(区),滁州的定远、明光、凤阳、天长,和芜湖的无为、南陵、宣城的广德、宁国、泾县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家禽:以芜湖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安徽五星养殖(集团)、安徽太阳禽业、安徽和威公司、安徽华卫集团、宣城市立大禽业、江苏高邮鸭集团等为龙头,南京的溧水、浦口、六合,镇江的句容、丹徒,扬州的仪征、高邮、宝应、江都,淮安的洪泽、淮阴、盱眙、金湖、淮安(区)、涟水,马鞍山的和县、含山、当涂,芜湖的无为、南陵、芜湖(县),和宣城的宣州、宁国、广德、郎溪、泾县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奶牛:以马鞍山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南京的高淳、六合,扬州的邗江、仪征、高邮,马鞍山的当涂,宣城的广德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肉羊:南京的江宁、六合,扬州的仪征、高邮、江都,宣城的宁国广德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3、渔业 3.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都市圈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76.5万吨,渔业养殖面积633.5万亩,其中常规鱼养殖面积193.5万亩,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455万亩, 河蟹养殖面积287万亩,龙虾(青虾)养殖面积134.5万亩;建成设施渔业面积107万亩,万亩渔业标准示范片36个。

——到2020年,都市圈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05万吨,渔业养殖面积752万亩,其中常规鱼养殖面积228.5万亩,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536万亩, 河蟹养殖面积330万亩,龙虾(青虾)养殖面积177.5万亩;建成设施渔业面积154万亩,万亩渔业标准示范片65个。3.2 产业布局 优势渔业区——

沿湖渔业区:主要包括洪泽湖、高邮湖、白马湖、固城湖、石臼湖等周边渔业产区,具体有淮安的淮阴、洪泽、盱眙、金湖,扬州的高邮,滁州的天长,南京的溧水、高淳,宣城 的宣州、郎溪等优势区域;重点发展虾蟹特种养殖,是都市圈现代水产养殖、淡水水产加工出口主产区。

沿江渔业区:主要包括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芜湖等市的沿江区域,具体有南京浦口、六合、江宁,扬州邗江、广陵、江都,芜湖的无为、繁昌、芜湖(县),马鞍山的和县、当涂,滁州的滁河圩区等优势区域;拟打造成江鲜养殖产业区、淡水集约化养殖示范区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区。

城郊渔业区:主要分散位于各市区县城郊,以保护水域环境为主,构建水域环境蓝色屏障,重点发展都市型休闲渔业。优势渔业农产品——

河蟹:南京的高淳,扬州的宝应、金湖,淮安的淮安(区)、洪泽,滁州的明光、天长,马鞍山的当涂,芜湖的无为、南陵、芜湖(县),宣城的宣州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克氏原螯虾:镇江的丹徒、丹阳,扬州的宝应、江都,淮安的盱眙、淮安(区)、洪泽、金湖, 滁州的全椒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青虾:南京的浦口、江宁,淮安的金湖,滁州的南谯,马鞍山的当涂,芜湖的芜湖(县)、无为,宣城的宣州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罗氏沼虾:扬州的高邮、江都等区县为优势区域。特色渔业农产品——

珍珠:南京的六合、浦口,镇江的丹阳,滁州的南谯,宣城的泾县、郎溪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鳜鱼:南京的六合、高淳,镇江的丹阳,滁州的全椒,宣城的宣州、郎溪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黄颡鱼:扬州的宝应、高邮,淮安的洪泽、金湖,马鞍山的和县,芜湖的芜湖(县)、无为、当涂、繁昌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黄鳝:南京的高淳,扬州的宝应、句容,淮安的金湖,滁州的定远、全椒、天长、明光,马鞍山的和县、含山、当涂,芜湖的无为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乌鳢:滁州的明光、天长,马鞍山的和县、含山,芜湖的无为等区县为优势区域。鲶鱼:滁州的明光,马鞍山的和县,芜湖的繁昌、芜湖(县)、南陵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4、休闲农业 4.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都市圈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国家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园区)36个,省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61个;形成精品旅游线路89条,年游客量人次5950万人次。到2020年,都市圈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0个,国家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园区)53个,省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105个;形成精品旅游线路163条,年游客量人次8550万人次。4.2 产业布局

充分挖掘不同区块的自然风景、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整体构建“沿江观光农业风光带、南部山地丘陵生态观光农业区、北部丘陵平原高效农业体验区、洪泽湖白马湖特色渔业休闲区”等四大休闲观光农业集群;着重发展南京的六合、浦口、江宁、高淳、溧水,镇江的丹徒、丹阳、句容,扬州的江都、邗江、仪征,淮安的淮阴、洪泽、金湖、盱眙,滁州的南谯、来安、凤阳、明光,马鞍山的当涂,芜湖的南陵、无为、繁昌,和宣城的宣州、宁国、绩溪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5、农产品加工物流业 5.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都市圈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220亿元;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00家,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9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集中区28个;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156个,其中农业部认定定点市场14个。

到2020年,都市圈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900亿元;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70家,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8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集中区45个;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225个,其中农业部认定定点市场22个。5.2 产业布局

构建以粮油、果蔬、畜禽和水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格局,进一步提升稻米、面粉、油料、棉花、畜产品加工等品牌,支持优势产区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集中,建设高标准、高投入、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着重发展南京的六合、浦口、江宁、溧水,镇江的丹徒,扬州的邗江、广陵,淮安的淮阴、淮安(区)、宝应,马鞍山的当涂,芜湖的芜湖(县),宣城的宣州、宁国、广德,和滁州的南谯等区县为优势区域。

6、林业 6.1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都市圈森林覆盖率达到23%,经济林297.5万亩,生态林1255.5万亩,森林蓄积量7275万立方米;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85%,主要道路、河道生态绿化覆盖率达到95%。

——到2020年,全都市圈森林覆盖率达到26%,经济林331.5万亩,生态林1367万亩,森林蓄积量7560万立方米;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100%,主要道路、河道生态绿化覆盖率达到100%。6.2 产业布局

山地林区:主要位于宣城;为圈域最重要的林区,应将这部分山区中的生态脆弱区划为生态公益林,大力培育生态竹木林,严格管理,稳定区内木竹植被覆盖率,促使其生态效益极大化,并进一步开发竹木产品及生态休闲功能。

丘陵林区:主要包括南京、镇江、马鞍山、芜湖和滁州的南谯、定远、全椒;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人口较为密集,适宜栽植松类、杨树、栎类、茶类、果树、绿化苗木等经济林业。同时要充分利用林业景观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业景观旅游。

平原林区:江淮平原地区,主要包括淮安、扬州和滁州的天长及凤阳、明光;该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发展杨、竹等速生丰产用材林。该区域要重点加强林业结构调整,发展绿化苗木、果树等产业,尽快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为改善农田小气候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要大力加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

城市林区:各城市区县城区;城市生态系统易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要。结合道路建设、河道整治和旧城改造开展绿化工作,有效增加绿地面积;城市公园、城市绿地等集中绿化建设要重点突出。

沿路沿江沿湖生态敏感区林区:各主要高速、国道、省道,一级、二级、三级河道两侧;按一定标准建设生态绿化林带,形成区域农业生产和水利设施的生态屏障,增强抵御旱、洪、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五章 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1、设施农业工程

以提高南京都市圈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设施蔬菜、设施果品、设施花卉苗木、设施育苗和设施渔业为重点,加快发展高科技设施农业,推进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集成和应用,加快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钢架大棚、日光温室、连栋大棚和玻璃智能温室,积极推广遮阳网、防虫网、喷滴灌、平棚架等设施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水、肥、气、温控制设备以及耕作、播种、冷藏、清洗和分拣等小型农机具,推进建设“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加快发展设施渔业,大力推进鱼池标准化建设,积极引入微孔增氧、自动投饵和水质自动监测等养殖设备,重点应用生态高效养殖、循环水养殖、复合型水草种植、优质配合饲料选用、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等技术,推进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着力提高畜牧业标准化、设施化养殖水平,重点推广监控防疫卫生设施设备、自动化饲喂设施、自动化收集设备、畜禽舍环境智能控制设备、无害化处理设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等,建设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大力发展设施育苗育秧,加大对园艺育苗温室、工厂化育苗育秧玻璃大棚等的扶持,引进穴盘育苗育秧播种流水线、钢结构标准化催芽室等,稳定并增强都市圈农业种苗供应能力。到2020年,都市圈设施农业总面积达550万亩以上,其中设施种植业面积400万亩,设施渔业面积150万亩;建成万亩设施园艺示范片75个,万亩设施渔业示范片65个,设施园艺标准园300个,设施渔业标准园15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50个;建成温室育苗中心100万平方米,设施育秧中心100万平方米。

2、生物农业工程

把农业生物技术作为提升圈域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之一,全面开展生物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引导都市圈生物农业产业合理有序发展。加快提升生物农业产业化水平,构建起生物育种、生物食品、生物制品、生物质能源等生物农业产业领域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以南京生物农业谷为龙头,按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着力建设打造一批生物农业产业集聚区,大力推进生物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集聚化,构建起体现具备都市圈地域特色的生物农业产业体系,使都市圈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生物农业集聚区和增长极。大力扶持生物农业企业发展,拓宽生物农业企业发展空间,创新生物农业企业发展模式,建立生物农业首席专家制度,加强生物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建设。到2020年,都市圈生物农业产值达2000亿元,建成生物农业产业集聚区20个,生物农业龙头企业100家,生物农业科技服务中心50个。

3、生态农业工程

全面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构建起生态循环、经济高效的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控制高毒高残留投入品的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升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质化和材料化水平,逐渐消除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重点发展“废—肥—农”、“废—肥—果”、“废—肥—渔”等循环农业模式,着力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的建设,注重农田或养殖水面对农业废弃物的承载能力研究,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在农业内部的合理消纳。应用生物技术与生态工程等综合措施改善或恢复农业生态功能,启动南京都市圈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工程建设,实施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在水流源头及灾害多发陡坡地段,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的建设。到2020年,都市圈农业废弃物处理率达90%,其中秸秆还田率达70%,打造50个循环农业生产基地;都市圈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主要生态敏感区实现全覆盖保护。

4、休闲农业工程

充分利用都市圈优美的山水资源与人文景观,依托圈域知名旅游景区,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和科普农业,以及乡村旅游、民俗采风等休闲农业业态,配套发展 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产业,大力整合旅游资源,逐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农业休闲旅游体系。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示范园区的建设,培育农业生态观光、渔村休闲垂钓、农业生产活动体验、鲜活农产品采摘、农业科普教育等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打造休闲农业的优质载体,推进休闲农业的提档升级。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充分挖掘都市圈丰富多样的乡村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开发古朴的村庄建筑、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等“古、始、真、土”乡村生活形态,将民间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中,同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打造魅力乡村。着力整合区县各类旅游资源,形成一批集观光赏景、休闲娱乐、美食品尝、农事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农业旅游线路,进一步培育放大“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品牌效应,将都市圈八市都纳入嘉年华活动的范围之中,带动并发展一批有影响力、感召力、宣传力、生命力的农业节庆活动。到2020年,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7个,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0个,国家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企业(园区)53个,省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105个,并形成精品旅游线路163条,品牌农业节庆活动10个。

5、特色农产品工程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断增强各市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优势区域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示范基地。以南京的盐水鸭、河蟹和雨花茶,镇江的香醋、肴肉和面粉,扬州的双黄蛋、河蟹、莲藕和花木,淮安的红椒、黑猪、龙虾、河蟹和大米,滁州的滁菊、河蟹、小龙虾和芡实,马鞍山的油脂、河蟹和蔬菜,芜湖的大米、青虾和河蟹,宣城的家禽、竹产品、山核桃和茶叶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建设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推进特色村、特色镇、特色区块的发展。强化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直销店、品牌店、网络店等流通渠道的建设,推进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完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产品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发挥“老山”蜂王浆冻干粉、“苏垦”大米、“红太阳”咸鸭蛋、“新象”小麦粉、“盱眙龙虾”龙虾、“女山湖”大闸蟹、“詹氏”山核桃、“金玉”滁菊、“敬亭绿雪”绿茶等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全面引入品牌营销模式,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核心价值凝练、品牌错位定位、品牌形象设计以及宣传推广等手段,提升圈域农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到2020年,都市圈建成特色村200个,特色镇50个,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50个,万亩特色农产品示范片20个;建成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50个,直营店300个;申报认定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20个,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20个;认定国家级品牌60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0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0个;认定省级著名商标50个,省级名牌农产品150个。

6、农业园区工程 按照打造都市圈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定位,以园区空间的形式对农业生产用地进行整合,将农业园区建设成为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展示窗口、生态安全食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农业农村文明的博览园。全面推进4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安徽省南陵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徽芜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形成产业发展领先、科技应用先进、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发展标杆。立足农产品优势产区、特色农产品集中区的发展要求,打造粮食、蔬菜、果树、花卉、渔业、畜牧等不同产业特色的现代化园区,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独具区域特色的园区产业,建成能够引领区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强化园区市场化运作,将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企业作为园区建设主体和运行主体,不断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对农业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产业立项、用地审批、企业入驻等多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到2020年,都市圈重点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或示范区60个;发展各类市级以上现代农业重点园区500个,其中每个区县着力打造1-2个规模较大的综合型省级园区,每个镇街重点建设1-2个特色农业基地型园区。

7、农业产业化工程

大力推进都市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着力培育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产后贮藏、保鲜、烘干、分级和包装等的技术研发和设施装备水平,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引导重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促进加工型龙头企业聚集发展,提高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建设打造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全面推进江苏扬州宝应县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安徽省宁国市南山食品产业园、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安徽省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安徽省广德县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构建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增设农超对接平台,大力扶持从事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企业发展,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按国际标准,构建符合国际规范、有利于双向交流的农业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体系,培育建设一批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相适应的外向型农业基地与企业,进一步提升江宁、淮阴、和县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水平,形成有国际竞争力、高辐射力、高增值力的农业经济体系。到2020年,都市圈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70家;建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8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集中区45个;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225个,农业部认定定点市场22个;形成圈域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1个。

8、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程

积极开展“三品”农产品认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制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规范和标准,加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指导和服务,指导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绿色流通渠道建设,构建以企业的零售实体和区县批发中心为主的“三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规模蔬菜生产基地、水产品基地建立田头(塘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快速检测室,对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产品流通、产品准入等进行全程监控,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召回制度、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到2020年,都市圈累计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7000个,绿色食品2500个,有机食品50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80%,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建成省部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8个,每个区县建成1个综合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第六章 强化现代农业条件建设

1、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新型农民为主体,合作组织为承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订单农业等市场农业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农场等规模化生产主体,对家庭农场、合作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给予以较大的扶持政策,推动农业生产主体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着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础上,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增加自身活力和服务功能,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进一步放大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经营市场化配置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上市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严格管理的原则,规范、完善和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2、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加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教育培训、农业人才培养、农业技术推广相互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整合科技资源,发挥 群体优势,创建圈域农业科技合作平台,构建“一核多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南京都市圈农业科研协作,引领各市农业科技研发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产出效率。加强农业教育培训和农业人才培养,成立圈域农业教育培训基地,以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各市农业科教部门及人事部门协同共进,提供各种类型的农业教育培训服务,构建农业人才本土化定向培养模式,为圈域各市提供农业经营、管理及推广人才。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农民技术人员等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基础作用,充实并稳定一支既年轻又有技能,既能留又愿意留在农村基层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农技人才队伍。积极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推广方式,扶持市场购买和财政补助方式,推广使用更多的农业科技最新成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三新”工程,支持建设产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支持建成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集中示范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3、强化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建设

加强都市圈农业机械装备建设,不断完善推广科研和社会服务,夯实圈域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大力推广大马力拖拉机、乘坐式插秧机、低污染高效植保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一体化粮食烘干机、自动秸秆还田机等大田农业机械,标准钢架大棚、日光温室、连栋大棚、玻璃智能温室以及遮阳网、防虫网、喷滴灌、平棚架、田园管理机、蔬菜播种机等高效园艺装备,微孔增氧、自动投饵、水质自动监测和高效清淤机等水产养殖装备,自动化饲喂设施、自动化收集设备、畜禽舍环境智能控制设备、无害化处理设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等畜禽养殖设备。加大农业机械装备投入的政策扶持,认真落实购置补贴、政策保险、报废更新、税收优惠和信贷融资等各项补贴政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农机服务主体的装备积极性及能力。大力支持新技术、新型机械装备推广应用,加大对新型机械装备的开发推广、技术培训和试验示范,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自主创新水平。加强农业机械装备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农业机械装备服务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机械装备合作社培育扶持,进一步支持服务大院、专业协会、股份合作制服务公司等新型服务主体发展,大力提高其专业化服务面积规模,加快其监理、培训、维修等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农业机械装备质量管控,提高农业机械装备作业质量水平,实现农业机械装备建设标准化和作业标准化。

4、完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公共服务机构转变职能,逐步从经营性领域退出,重点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土壤环境监测、圈域疫病防控、产品质量监管以及农业金融保险等具有较强公益性、外部性和基础性的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着力培育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农资经 销企业、农机服务队、农技服务公司、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纳入政策支持范围,作为各级政府加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抓手,重点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综合信息提供、农产品产后加工、农产品物流配送等服务领域。在社会化服务模式上,重点发展“公共服务机构+农资农技服务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资经营公司+基地+农户”等服务模式。

5、构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智能信息技术,构建都市圈农业信息全程覆盖、共建共享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强都市圈内各成员城市为农服务网、惠农短信、“12316”服务热线、“96121”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平台、农业电视点播系统等信息服务平台标准化、统一化、共享化建设,加强统筹规划,提高共享程度。加强圈域农业市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构建都市圈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集成应用物联网技术、云端服务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现代市场分析手段方法,拓展农业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实现农业市场信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指导。强化都市圈农业政务信息服务,构建都市圈农业电子政务服务网络,建设南京都市圈农业信息共享平台网站,推广和完善信息化服务系统,增强政府农业决策的信息支撑能力。加强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快建设智慧农业,加快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融合,加强专家决策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环境及农业生产操作环节的智能化与可预测化,促进圈域范围内农业生产经营的协调与可控,从而为农业市场波动的预测与调整提供支持。

6、建立农业资源生态保护制度

全面提升都市圈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构建圈域农业生态安全网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南京都市圈。突出抓好以滁菊、新淮猪、苏淮猪、扬州鹅等为代表的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加大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治力度。大力加强耕地地力保护,建立地力补偿制度,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充分挖掘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适当撤并规模小、配套差、空心率高的居民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统筹水资源利用需求,联合调度和利用过境水资源,推广农业生产、生活节水技术,加强用水总量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跨界水污染综合治理,建立长江及主要河流湖泊的水质、水量双层监测和信息通报系统,确保重要水面水质水量安全。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协同防治,大力推广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分类和循环利用,推动废弃物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严禁秸秆焚烧,严禁乱排乱放。协同建设圈域农业生态安全格局,完善长江综合防护林体系,完善重要水体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建立跨圈域森林火灾应急管理、跨界山地水土保持和林业资源保护的协同机制,构筑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共同提高圈域生态服务功能。

7、构建圈域现代农业合作平台 圈域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合作共赢、错位发展”的道路,通过构建圈域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圈域各市优势及特色,提升圈域现代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圈域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点在粮食保障、菜篮子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物灾害控制、农产品准入及标准制定、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服务以及农业信息化方面等开展一系列的实质性的合作。圈域各市需本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发挥特色、优势互补的原则,进一步加快探索和创新农业合作运行机制,构建起城际间现代农业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多元化合作模式和框架。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合作发展平台,重点在农业资源共享平台、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农业企业融资平台、农产品流通及监管平台、农业灾害预警平台、农业人才教育培养平台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8、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采取多元化筹资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加强道路设施的建设,按照农业机械化的要求,着力提升路网密度,提高田间道、机耕路和生产路的层次,以及农机下田(地)坡道、桥涵等附属设施的配套程度,全面提高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例,提高农机作业便捷度,到2020年,田间道路通达率平原区达100%,丘陵区达90%以上,基本满足农机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小型水源工程、灌区续建配套、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排水沟渠配套等四大类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到2020年,都市圈农业用地灌溉保证率达到80%以上,排涝标准达到5年~10年一遇,农田防洪标准达到10年~20年一遇,田间水利工程配套率达到80%以上。大力推进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根据防护需要及时修复或新建农田防护林网,在水土流失易发区,合理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设施,到2020年,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应不低于90%。结合城镇乡村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完善农田电网配套,配备必要的输配电设施,实现机井、河道提水、农田排涝、喷微灌等用电设施的供电保障。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村村通”工程。加大推进“沼气建设工程”力度,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农村可再生能源。

第七章 合作平台建设

1、农业资源共享平台

坚持将圈域农业资源共享作为推动圈域农业长期合作、长效合作的重要举措,以制度推进共享、以机制深化共享。在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构建圈域农业资源共享平台,平台挂靠南京市农业委员会。要共同保护和开发圈域农业自然资源,统筹制定水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等重要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划及使用计划,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圈域的森林、湿地、河道、湖泊等优质农业生态资源,可在休闲农业共同开发方面做好城际合 作;要进一步加强圈域农业科技资源的共享,探索建立圈域各市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2、农业科技合作平台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城际合作平台和长效机制的形成,加快圈域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水稻、小麦、油菜、蔬菜、花卉等种植业产品和生猪、家禽、河蟹、龙虾等养殖业产品的新品种和关键技术集成交流合作,增强南京都市圈圈域科技合作交流,促进都市圈农业科技和涉农企业“对话沟通”。在农业部、科技部和江苏省及安徽省省科技厅等涉农科技部门的支持下,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牵头,圈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支撑,各市地方农科所、农牧校及八市涉农部门为成员,筹建形成“南京都市圈农业科技合作共享平台”,平台挂靠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平台下设粮食、园艺、林业、水产、畜牧等5个专业工作组,集中开展相关领域的农业技术合作。

3、农业信息交流平台

整合优势力量和资源,搭建形成以成员城市农业信息服务部门为主体,以圈域农业科研院校、龙头企业、星级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为成员的“南京都市圈圈域农业信息交流平台”,平台挂靠南京市农业委员会。平台信息包括城际之间农业项目申报、农业产业化开发、农业产业链整合、农产品流通市场、农业标准制定和农业科技推广等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平台通过各成员的信息发布交流实现农业科技网络服务,圈域各市区县农业信息服务部门需建立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采集、处理、发布和查询网点,以保证信息的及时获取。

4、农业企业融资平台

着力推进解决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在现有农业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的基础上,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圈域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与保障。建立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都市圈农业企业融资保障平台,成立都市圈农业企业风险评估中心,设立农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在都市圈现代农业投融资领域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多形态的农业投融资支撑体系,辅助南京都市圈农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政府指导下面向市场筹备构建都市圈区域性农业风投基金,指定基金公司负责管理,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风险监督委员会,面向都市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农业科技企业进行投资。

5、农产品流通及监管平台

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理清圈域产地初级市场、中心交易批发市场和终点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关系,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市场设施的支持力度,把农产品流通市场作为民生事业、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来发展,采取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规范形式多样的市场流通主体,农产品专业销售公司、农业经纪人、农产品批发商、农产品零售商均全面推行资质管理。探索筹建南京都市圈农产品竞价中心,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产品拍卖、竞价模式,对接圈内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连 锁超市,构建信息化联网运销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工程,增加农产品价格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农产品资源的市场调配能力。大力推广农产品可追溯系统,配备电子交易卡,跟踪产品来源及走向,将品种、价格等信息存入档案,加强冷链系统建设,保证农产品“路上”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信息对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6、农业灾害疫病监控平台

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灾害评估与减灾预案等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圈域、市域、区县域三级灾情收集交流网络平台,完善和强化地方及部门自然灾害灾情快速评估、上报和发布制度,进一步提升都市圈农业防灾能力,突出气象预警预报、水文洪水预警预报、病虫害预警预报、疫源疫病预警预报、森林火灾预警预报、大气环境预警预报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以圈域内气象观测站、水文站、雨量站等为基础,大力发展农田小气候3要素观测站,构建农业气象自然灾害的监测、诊断、预警、评估系统。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体系和保障机制,加强种子、饲草料等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调运条件建设,推广相应的生产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7、农业人才教育培养平台

加强农业教育培训和农业人才培养,构建“南京都市圈农业人才教育培养培训平台”,平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依托,扬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各市农委科教部门及人事部门为协同推进部门。平台主要从事人才培养和培训两方面的工作,培训服务主要针对圈域各市现有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经营人才,人才培养主要是根据圈域各市提出的人才需求,定向地从所涉各市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已在职的具有大学或大专学历的农业从业人员提供本科学位教育和硕士学位教育。

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南京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工作平台是南京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联席会议。南京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联席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参加,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市相关部门和区县农业部门负责人列席,每年第四季度召开一次,分别在各市轮流举办。南京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是委员会的协调机构,负责处理都市圈农业协作发展日常工作。探索实行都市圈农业干部轮岗调配和相互挂职制度,由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实施相关工作方案;探索组建南京都市圈各市现代农业合作发展工作组,由各市农委牵头,发改委、土地局、水利局等涉农部门参与,共同研究都市圈各市农业产业开发建设的重大事项,做好政策、市场、基建、科技和投资的无缝衔接。

2、资金保障

由南京都市圈农业专业委员会牵头,成立共享基金,重点解决南京都市圈农业一体化发展中合作项目的融资问题,委托专业基金公司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设立政策性支农资金,由政府提供农业担保资金,委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管理并开展农业担保业务。大力发展金融融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对农民和农村创业者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创新农民“三权”(即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产权)的有效性和流动性问题,使农民可以利用“三权”抵押贷款,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创业。

3、政策保障

都市圈应探索制定圈域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强度,探索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机制,对农业技术人员下基层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对在基层第一线从事产业开发的技术人员,在提薪、升职、职称评定等机会上予以倾斜。探索制定圈域农业生态保护政策,减少圈域农业生产过程造成的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不受外来污染的侵害。探索制定统一的农业标准,使圈域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在统一的轨道上运行,在保证农业生产规范化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积极制定圈域农业保险政策,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都市圈各市应配套相关政策,保证中央和省级财政的现有各项惠农支农项目能够落实到位,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

4、人才保障

要大力引进农业高端人才,打造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高地,与国内外著名高校、涉农研究机构结成紧密型联系,利用外部智力资源,为各市农业发展服务。通过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农业技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等方式,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使引智战略具备可操作性。着力培育或引进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从事农业经营单位中的策划、决策、管理、运行等高层次的农业经营活动,推动农业企业良性发展。着力培育农业技能人才,包括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三类人员,承接应用农业科技“落地生根”,运用专业技能独立完成农业生产及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基本任务。建立南京都市圈农业人才智库,在各市农业人才智库的基础上,汇聚各市农业高端人才、农业技能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打造成云集农业知识精英和农业实践精英的战略“思想中心”,鼓励南京都市圈内农业人才跨区域流动、合作,实现人才与产业的高度融合。

第二篇:阳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阳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09年至2013年)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8-12-12 18:05:26 2008年12月13日 第502期 经济

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维护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结合实际,制定2009年至2013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做大特色农业、做强品牌农业、做优生态旅游农业,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到2013年,全市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种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到201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79元,年均递增分别都达6%。

三、主要任务

(一)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粮食。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县(市)建设,扩大推广以超级稻、优质杂交稻为主的水稻生产,确保粮食安全。重点发展春湾大米、石望甜玉米、春湾城垌香芋等名优品种。粮食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91.8万亩左右,并通过提高单产,使粮食总产量到2013年达到30.1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67.2万亩,总产量达到25.5万吨。

——水果。做大做强“中国马水桔基地县”品牌,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我市种植的皇帝柑、火龙果、十月桔等效益好、市场适销的水果品种,逐步形成水果生产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和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到2013年,全市水果种植总面积发展到61.5万亩,总产量达到42.3万吨,其中马水桔种植面积发展到16.5万亩,总产量达到21.4万吨。

——蚕桑。利用“中国蚕桑之乡”品牌,继续做大做优做强蚕桑茧丝绸产业。引进和推广优良蚕桑品种,强化合水、春城、岗美、潭水蚕桑生产基地建设,规范蚕茧收购流通加工秩序,做大做强蚕桑茧丝绸业。到2013年,全市蚕桑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蚕茧产量达到1.8万吨。

——养殖业。做强做优“中国猪苗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品牌。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生产、畜(渔)产品安全等畜牧渔业支撑保护体系,巩固养殖业在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地位。大力发展瘦肉型猪、优质山地鸡、西山羊、肉牛、罗非鱼等名优品种,并形成基地化生产,以保障畜(渔)产品有效供给、提高畜(渔)产品安全和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为目标,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肉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到2013年,全市母猪存栏量达到15万头,生猪出栏量达到100万头,肉类总产量力争达到10.35万吨,淡水鱼总产量达到3.95万吨。

——南药。打造全省南药基地县(市),重点发展春砂仁、藿香、穿心莲、淮山、沙姜等知名品牌品种,逐步形成春湾、春城及西山春砂仁基地;潭水、三甲藿香和穿心莲基地;合水、陂面淮山基地;双滘、三甲沙姜基地等五大种植区和产、加、销一体化的新格局。到2013年,全市南药种植面积发展到13.5万亩。

——花木。打造珠三角花卉苗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县(市)。重点规划建设潭水、岗美、春城、合水、春湾等省道沿线特色园艺种植基地,形成花卉园林产业带。努力提高花农的组织化程度,加大科技投入,选育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新优品种,扩大栽培面积。到2013年,全市花木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

——蔬菜。充分利用“无公害蔬菜”品牌,努力打造广东省蔬菜生产基地县(市),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按照“一镇一品”的目标,大力发展八甲唛菜、春湾苦瓜等名优蔬菜瓜果,逐渐形成春湾、石望、松柏等镇的春北片蔬菜生产基地;春城、合水、陂面等镇的春中片蔬菜生产基地;潭水、三甲、八甲等镇的春南片蔬菜生产基地。到2013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8万亩(复种),总产量达到36.6万吨。

——林业。巩固提升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市),发展现代林业。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着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生态功能,确保生态安全。加快发展商品林基地建设,尤其发展“名、优、特、稀”经济林。稳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建设一批速生丰产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效益,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林业用地面积每年稳定在383万亩以上。到201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8.5%以上,确保生态公益林面积在121万亩以上,速生丰产林面积发展到82万亩,特色果茶药经济林面积达12万亩,建立珍贵阔叶林基地30万亩。同时,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提高林化产品档次。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完善森林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制度。

(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强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争取2011年前完成全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推进三甲河小流域山洪监测系统建设和漠阳江堤围建设。

——加大五大灌区(北河、西山陂、合水、岗美、响水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整合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对农业投入的资源,有计划、分阶段对上述五大灌区21万亩农田综合整治。

——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解决全市36.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加大基本农田标准化改造力度,按照“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田成方、涝能排、旱能灌、地力高”的标准,设立省级和地市级及市县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加快推进潭水、合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立30万亩稳产高产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能力。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快土地整理开发,增加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质量。

(三)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原则,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扶持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群,鼓励和扩大“公司+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产业带和产业群,发挥规模效应。到2013年,全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力争突破32家,带动农户11万户以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力争全市每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每个特色产业要组建1个以上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利用广东一片天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绿业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嘉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引导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公司与农户联合的“产、加、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延长农产品上市期和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荔枝、龙眼、南药、蚕桑、木材、淡水鱼、畜禽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并加快形成原料基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确保原材料的有效供给。

(四)大力推进品牌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信息网络以及各种展览会进行包装推介,提高现有特色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农民种养经济效益。积极开展名牌产品的培育申报工作,鼓励和帮助农业企业进行商标注册和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到2013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农业名牌产品5个。加大科技投入,改造升级我市大宗优势农产品品种,全面提升名优品牌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五)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和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重点建设和完善春城、合水、春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岗美猪苗、圭岗柑桔、双滘沙姜等专业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和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积极组织涉农企业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整合建设阳春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与交换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培训和指导,培育农村流通主体,到2013年,全市参与农产品流通经纪人队伍人数要达到8万人以上。

(六)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全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农产品产地标识管理和可追溯制度。加快“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和“无特定疫病区示范县”建设。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单位进行专项抽查检测,确保将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种养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七)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积极实施省人大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阳春特色的园艺、畜牧、水产、林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引进、推广、应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到2013年,全市农业耕种收割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8%以上。

(八)推动土地依法合理流转。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指导体系,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加强土地流转的协调,妥善解决“有地无力开发”与“有力无地开发”的矛盾。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丢荒的土地实行集中管理,调整成片,以便转租和发展规模生产。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一是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落实。把各项农业发展指标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实行任期目标管理推动发展。二是切实加强领导。全市上下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各镇(街道)也要形成“三农”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三是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作用,利用“五解五进”活动平台,引导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二)资金保障。一是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为主,努力争取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落户我市,建设完善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二是市本级财政努力配套资金,每年安排支农资金保证不低于上总开支的10%,而且每年的财政增收部分开支向“三农”倾斜,并形成以工补农机制。三是发挥农村信用社作用,加大支农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信贷资金保障。四是通过大力招商引资解决资金困难,利用我市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招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我市现代产业发展和产品升级。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坚持“投资谁出,产权谁有,效益谁收”原则,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向“三农”特别是水利、道路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共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保障。

(三)技术保障。一是健全科技网络,创新推广机制。按照“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提高效率、完善保障”的目标稳步推进基层农科推广体系改革,充分发挥基层农科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市、镇、村、村民小组四级农科技术推广网络。着力改善推广条件,创新推广机制,积极与科研单位、农业大中专院校挂钩合作,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升我市农科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二是加强农科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等,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办法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化工程。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流通等信息网络化建设,到2013年,全市每个镇(街道)的农技站和农村种养大户都实行网络化,并与国家、省、市、县的农业信息网联网。四是发挥品牌带动技术升级。充分利用我市马水桔、蔬菜、南药、花卉、蚕桑、速生丰产林、生猪等大宗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标准化生产,带动我市大宗农产品的种养技术和产品质量全面升级。五是进一步扩大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经合组织+农户”模式,促进广大农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提高科学种养水平,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四)监督保障。一是采取领导挂钩的工作方式,把上述主要任务列入挂钩镇(街道)、村的负责范围,努力解决在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点、热点问题,保障现代农业各个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二是典型带动,根据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及时发现典型、培育典型、总结典型、推广典型,保障现代农业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对现代农业重点建设项目经费使用的检查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对挪用专项经费、造成重点项目不能如期实施的,由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其责任。四是将重点项目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查项目范围,对牵涉全局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项目,组织相关的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进行视察评估,保障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

第三篇: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篇一: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发〔201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 二○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坚实。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棉、油、糖生产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农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八年增幅超过6%。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遇难得。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政策支持将更加强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牢固。三是科技支撑将更加有力。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全球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四是外部环境将更加优化。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更加迫切。国外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业面临着容易被忽视或削弱的风险,必须倍加重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低的问题更加凸显;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偏低的矛盾较为突出;农产品市场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业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极为艰巨;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全球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国际农产品市场投机炒作及传导影响加深,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更多的外部不确定性。

“十二五”时期,必须珍惜、抓住、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突破瓶颈制约,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坚决防止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

——坚持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政府支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强化政府支持作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推进。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因地制宜地采取有选择、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展望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篇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以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为主要特征,以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为重要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依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形势

“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四大”、“八化”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仍需继续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破解难题、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水平。

(一)发展基础坚实。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1302.9亿元,比2005年增长90.3%。粮食总产量达到1002.6亿斤,比2005年增加282.6亿斤,商品率达到80%。畜牧、水产、蔬菜等产业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以绿色食品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比2005年增加950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开工建设了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12.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996万亩。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736.3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8.6%,比2005年提高9.6个百分点。水稻育秧大棚发展到79万栋,大棚育秧比例达到75%以上。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选育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396个,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五大粮食作物模式化栽培面积达到1.5亿亩;奶牛、蛋鸡良种率接近100%,生猪、肉牛良种率分别达到70%和65%以上,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0.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1.7元,比2005年增加近一倍。

(二)发展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优势。全省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均居全国首位,广袤的黑土地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平坦,耕层深厚,适于优质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水资源优势。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总量达到810亿立方米,居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之首,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最富集的省份。此外,还有界江界湖过境水量2710亿立方米。农机装备优势。农机保有量、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位居全国之首。特别是近年来,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具备了研发生产大型农机装备的能力。技术人才优势。拥有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教学单位41所,农业科技和推广人员4.7万名,农业科技力量雄厚,近年已研发出一批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规模生产优势。土地集中连片,适合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2010年全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573万亩,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63万亩,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8%。产品质量优势。地处高寒高纬度地区,开发时间较晚,森林、草场、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开发有机和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条件,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面积、实物生产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占有率。产业基础优势。形成了以粮食、畜牧产品、山特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体系,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对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农垦示范优势。黑龙江垦区耕地占全省的1燉5,是国内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水平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农业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走在全国前列,粮食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发展潜力巨大。资源利用潜力。全省通过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中低产田、后备耕地和宜渔水面,实施草场和林地改造,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构调整潜力。通过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生产力和区域布局,将进一步放大我省优质粮食、畜产品、蔬菜、特色种植养殖和农村新型服务等产业的比较优势,能够促进农村各业协调发展,实现优化结构增产增效。单产提高潜力。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步伐,全面实施大农机作业,推行现代农业耕作制度,推广标准化和规模化种养技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能够进一步提高粮食、蔬菜、畜禽单产水平。场县共建潜力。通过深入开展合作共建,发挥垦区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能够逐步缩小农村与垦区农业生产的差距,实现全省农业生产均衡发展和粮食平衡增产。产业升级潜力。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加工总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把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市场开发潜力。通过加强绿色食品市场开发,特别是加大农超对接、品牌建设推进力度,能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四)发展机遇凸显。战略导向机遇。中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这一大背景、大趋势下,推进城乡统筹和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力度必将不断加大。政策强化机遇。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将不断完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省将在粮食主产区生态和利益补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外部条件更加有利。深化改革机遇。我省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开展先行先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能够有效破解制约快发展、大发展的诸多体制性障碍,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反哺助推机遇。“十一五”期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环境优化机遇。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形成了一整套体现科学发展、符合龙江实际的工作思路,尤其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盼富裕、求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五)发展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缺少大型水利工程和大型农机装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基础不稳固。服务能力低的问题依然突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信息、农资供应、农村金融保险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条件和能力建设滞后,制约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产业链条短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产品原字号出售和粗加工比重大,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率、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偏低,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经营规模小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粮食生产与流通能力不匹配的问题依然突出。粮食仓储、烘干、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落后,粮食保管和运输成本高;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粮食顺畅流通压力较大。新型职业农民少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老龄化、妇女化、低龄化趋势明显,培育一大批符合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任重道远。“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真抓实干,奋力攻坚,就能够走出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三化同步”的战略机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发展规模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四大”建设,不断提高“八化”水平,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科技人才、设施装备、生态环境支撑,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牵动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力争率先在全国建成现代化大农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重点。继续强化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基层抓粮积极性,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集中生产要素投入,优化生产布局与品种结构,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和改善品质,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国家优质、安全、可靠的“大粮仓”。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产业化经营、职业化从业,拓宽农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

——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内生动力。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大力发展股份制农业,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营形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转变,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促进农业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坚持把统筹协调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结构调整与环境承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农业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以“四大”、“八化”为主要标志,垦区及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内所有县(市、区)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农业,其他县(市、区)基本建成现代化大农业,总体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专栏1 “十二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主要指标篇三: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如皋市实施方案

如皋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七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沿海现代农业发展指示精神,根据《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我市沿江近海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我市沿江近海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放大我市?长江、长绿、长寿?的品牌效应,适应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需要,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充分整合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精心组织,努力将我市农业发展成为市场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态环保、人民满意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二)遵循原则

1、坚持全面发展原则。按照优质高效外向的要求,严格保护耕地,集约节约用地,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充分发挥各类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建立和完善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度,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污染治理,促进人与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坚持产业化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和各地经济发展特征,优先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一定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按照区域经济生态特点,发挥市场配臵资源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龙头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按产业链实施项目,按产业化经营项目,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4、坚持宏观调控原则。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现代农业金融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营造有利于发挥新优势、壮大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实施目标

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总体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力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经济持续增长。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争取一个时期的较快增长,又保持一种良好的增长态势;既实现一个时期的增长指标,又为今后的增长积蓄后劲。农业增加值每年增长4%,力争2009年我市农业增加值达到28.4亿元,到2012年达到32亿元;力争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8100元,到2012年达到12000元。

——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9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在160万亩左右,粮食达到65万吨;力争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确保达到65万吨。重点发展优质粳稻、弱筋小麦、啤酒大麦、特色杂粮等优势粮食作物。蔬菜面积从2009年的12万亩提高到2012年的20万亩,产量从60万吨提高到120万吨;水果种植面积从3.5万亩提高到5万亩,产量从1.7万吨提高到2.1万吨。棉花、油料、肉类、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改善。肉、蛋产量2009年分别达到10万吨、8万吨;到2012年,肉、蛋产量分别保持10.5万吨、8万吨。

——结构不断优化。大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主要是加速发展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加速发展设施园艺业和渔业,加速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农民就业结构,实现异地输出、就地转移和自主创业有机结合。通过优化调整,提高养殖业比重、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和非农产业比重。到2012年,力争湖桑面积稳定在12万亩;2009年,我市花木面积达16万亩,力争到2012年发展到20万亩;2009年,我市设施农业累计面积达到6万亩,到2012年发展到16万亩; 2009年,家禽、生猪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到95%和62%;到2012年,家禽规模养殖稳定在95%、生猪规模养殖占比达到72%以上。2009年,力争我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亿美元,到2012年增长到1.5亿美元;2009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1:1,到2012年达到1.5:1。

——生态平衡发展。广泛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大力推广户用沼气和改厨、改厕、改圈,保持农村环境净化美化。进一步加强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防护林建设及加强湿地保护,不断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到2009年底,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林木覆盖率达到20%;到2012年,三项指标分别提高到100%、100%、21%。——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组织创新。到2009年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38%左右,有35%的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到2012年,这两项指标分别提高到56%、40%。沿海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 围绕《规划》提出的?三带一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创新组织经营形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构建六大体系。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第四篇:陕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7年)

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陕发〔2012〕1号)精神,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现代农业建设基础较为坚实。近年来,全省各级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生产连续九年超过1000万吨,实现“九连丰”;果业产量、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苹果面积、产量、品质稳居全国首位,产量占全国的1/3和世界的1/8,猕猴桃面积、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以生猪、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成为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省份;干杂果生产稳步扩大,花椒、核桃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农业产业布局与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关中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猕猴桃产业带,渭北苹果、设施蔬菜产业带,陕北名优杂粮、薯类、白绒山羊、红枣产业带,陕南瘦肉型猪、中药材、蚕茶特色产业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建设各类园区1004个。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535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98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9%,较全国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

(二)发展现代农业条件更加有利。随着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分配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主导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和农民组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典型模式,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技术,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扩大内需和优势农产品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实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和推广,以杨凌示范区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功能明显增强,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三)发展现代农业任务更加迫切。当前,我省现代农业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耕地面积刚性减少,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二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生产物质技术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重发,自然风险明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滞后,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支撑保障能力不强。三是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农村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向非农产业流失,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趋势明显,农业副业化、兼业化问题严重;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强,农业发展方式亟需转变;农村信贷投入不足、金融服务缺位。四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连年丰收的高基数上持续增长的压力和难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有待提升。五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平等就业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缓慢等因素影响,经营性收入增长困难,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财产性收入制约因素仍未破解,缩小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任务艰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围绕建设“三强一富一美” 西部强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加快科技进步为支撑,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加大投入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推广先进生产模式为抓手,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用现代工业、流通、金融、生态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原则。坚持示范引领、重点突破、梯次推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农业园区和优势产区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强化政府支持,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统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入农业,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坚持稳定粮食、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始终把稳定以粮食为重点的农产品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做强主导产业,做亮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科教兴农、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发挥我省科技优势,加强科研攻关、技术集成和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创新合作组织发展机制、土地流转促进机制、农村经营管理服务机制,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市场导向、集约经营、规模发展。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走资源集约、资本集约、技术集约的发展路子,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拓展农业生产功能,延长产业链,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

(三)目标任务。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到201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300亿元,畜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28%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到3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1000元以上,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三、发展重点

(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切实抓好粮棉油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生产能力建设,优化品种结构,加快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确保有效供给。大力实施新增25亿公斤粮食产能工程,以粮食大县为重点,整镇连片推进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关中灌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和夏玉米生产,关中东部发展80万亩棉花,重点建设以大荔县为中心的现代棉花生产基地;陕北、渭北地区重点发展地膜玉米和马铃薯生产;陕南川坝区重点发展优质稻生产,浅山丘陵区重点发展地膜马铃薯间套玉米,同时抓好汉中盆地、安康月河川道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优质油菜生产规模达到200万亩。

2着力加快果业发展。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发挥比较优势,做大优生区面积,延伸优势产业带,形成渭北苹果、秦岭北麓猕猴桃、秦岭南坡柑橘、城市周边时令水果集中产区。推动苹果产业北扩西进,适度扩大规模,发展山地苹果,建设渭北黄土高原国家级苹果优势产区带,苹果面积发展到1150万亩、产量1200万吨。加快猕猴桃产区东西两头延伸,建设秦岭北麓、渭河以南猕猴桃优势产业带,猕猴桃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120万吨。推进陕南柑橘、酥梨、红提、樱桃等区域特色果品优质基地建设。健全苗木繁育体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抓好老果园改造和新果园标准化生产,建设有机果品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化冷链设施,优化果品贮藏布局,全面提高果品贮藏能力。大力发展果品精深加工,推进产业整合,形成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加工产业集团,提高果品附加值。健全果品市场流通体系,坚持国际、国内市场并重,实施市场开拓计划。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巩固东盟、东欧市场,扩大南亚、阿盟和澳新市场,稳定欧盟和北美市场,逐步打开美、澳、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推进果业国际化进程。力争到2017年,全省标准化果园普及率达到50% 以上,优果率达到80%以上,进入高端市场的果品占到1/3以上。

3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以生猪、奶牛为重点,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实施板块推进,促进规模扩张。提升陕南、关中生猪发展水平,加快渭北果区生猪产业板块建设,在全省建成25个年出栏50-100万头的生猪大县;实施奶牛高产创建工程,构建关中高产奶牛良种核心群,建设关中、渭北肉牛基地县秦川牛核心区;以肉羊、奶山羊为重点,抓好陕北白绒山羊和关中奶山羊基地县建设,发展良种繁育示范村和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的处置能力。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4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按照“扩面积、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思路,加快发展关中、陕北日光温室、大中棚等设施蔬菜,大力发展榆林大漠蔬菜、秦岭高山区蔬菜和汉中平坝秋冬季露地蔬菜,在大中城市周边建设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保障蔬菜的季节、区域、品种均衡供应。加快菜地保护立法进程,实行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建设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力争种苗统供率达到40%以上。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改造新建一批设施蔬菜基地,加快建设田头预冷、保鲜贮藏等设施,积极发展蔬菜精深加工。建立市场监测体系,强化产销衔接,推广企业和蔬菜合作社生产模式,畅通市场流通渠道。

5做优做亮区域特色产业。以核桃、红枣为重点,建设干杂果经济林重点县,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全省新建和改造干杂果经济林973万亩,总面积达到2730万亩,总产量达到400万吨。其中新建、改造核桃600万亩,红枣、花椒、板栗、柿子373万亩。加快渔业发展,关中地区抓好精养池塘建设和保护,改造中低产池塘;陕南地区利用水库、河道、山区流水发展适度养鱼,积极推广稻田生态渔业;陕北地区要开发湖泊、水库和宜渔盐碱水域资源发展渔业;城市及城郊地区发展观赏、垂钓等都市渔业。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5万亩,水产品产量16万吨。小杂粮以绿豆、谷子、荞麦等为重点,引进筛选、提纯复壮优良品种,推广丰产栽培技术,建设陕北200万亩名优小杂粮基地。蚕桑巩固发展陕南、积极开发陕北、适度发展关中,支持新建蚕桑生产基地和中低产桑园改造,提升优化茧丝加工业;茶叶抓好标准园、无性系茶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加工开发等关键环节,新建和改造60万亩生产基地。食用菌以示范县、乡(镇)建设为重点,推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完善菌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建设西安等大中城市都市农业圈。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一村一品”为载体,推广休闲农业示范园、休闲农庄等模式,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县。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1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依托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和公益性重大农业科学研究。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进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农业科研体制机制,建设省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健全地市级涉农科研机构,建立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的区域性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统筹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农业科技资源,形成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体系。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粮食生产推广关中灌区小麦玉米高效集成、春玉米旱作高产栽培、陕南稻油丰产集成和陕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果品生产推广果园节水灌溉、间伐改型、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畜禽生产加快良种引进、人工授精、性控配种、胚胎移植、DHI测定、TMR饲喂以及动物疫病检测诊断、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等技术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推广集约化育苗、设施化栽培、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控等技术。

3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广“平利模式”,理顺管理体制,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实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项目全覆盖,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全达标。加强和完善动植物保护体系,改善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监督执法等设施,提高植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推广以企业为主体的“大荔模式”,培育以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

4大力发展现代种业。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育种单位,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抓好育种新材料的创制与育种新方法的创新研究。发挥我省在小麦、玉米、油菜、番茄、秦椒等作物育种上的优势,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整合种业资源,着力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龙头企业,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现代种业体系。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繁种新机制,建设一批规模化良种繁育基地。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原种猪、高产奶牛、肉牛等国外畜禽良种引进,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代场、人工授精站四级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大种子储备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品种审定、保护、退出制度,强化农作物种子、种畜禽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

5培育新型农村人才队伍。依托中省有关农业农村人才培养项目,开展基层农技人员轮训,加快试行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努力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技队伍中占比达到80%的目标。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开放运行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评授制度。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领办人、农业创业人员、规模种养场主等为重点,培养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开发整理,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加强田间工程建设,开展农田整治,完善配套设施。推广旱作节水、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农田持续增产能力。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农业机械研发推广,实现农业装备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水平提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重点突破果业、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快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加大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力度。引导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区域农机市场流通体系。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7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加快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防洪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抓好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基地、人工增雨抗旱和渭北果区防雹工程建设。强化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加强种子、饲草料、动物疫苗等应急救灾物资的储备调运条件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四)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制定或修订地方农业标准,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以园艺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为重点,整建制推进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50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区(场)1000个,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率达到60%以上,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3000个以上,基本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推广 “商洛模式”,加快市、县农产品质检机构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退市销毁等监管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反应快速、跨区联动的应急处置网络。

(五)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在发展中保护耕地的理念,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做好占补平衡。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启动耕地保护补偿试点。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增效农业,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扩大增殖放流规模,强化水生生态修复和建设。建立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收集保存体系,加强野生猕猴桃、燕麦等农作物种质资源,以及关中奶山羊、秦川牛、关中黑猪、陕北黑山羊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健康养殖技术、农牧结合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科学使用化肥、农药、饲料等投入品。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在适宜区域建设户用沼气,鼓励发展小区联户沼气,实施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治理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争到2017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5%和75%。

(六)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全覆盖、高标准和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抓好要素集聚、技术集成和效益集约,实现现代农业园区数量、质量双提升,形成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引领、国家现代农业区为示范、省级园区为支撑、市县园区为依托的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安排相关涉农项目和资金,引导调动市场要素,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园区建设投入机制。加快园区主体培育,支持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参与园区建设,鼓励农民以其承包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明晰园区产权,支持园区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招商引资、市场营销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建立园区、技术推广体系、企业、农民、合作社、销售市场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依托园区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率先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发挥园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相对集中的优势,探索具有区域特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新模式,打造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示范高地。

(七)培育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户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鼓励企业通过联合、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实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设立龙头企业扶持专项资金和上市奖励基金,对成功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除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外,省财政再奖励500万元。发挥省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增强龙头企业融资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参股、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力争到2017年,全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家,50亿元以上的5家,100亿元以上的2家,力争2-3家龙头企业在境内上市。推广“宜川模式”,继续开展省级百强示范社创建活动。为百强社和市县级示范社量身定做项目,支持合作社优先承担政府项目,提升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探索合作社横向联合与合作新模式,推进联合社建设。加大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和工作指导体系。支持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培育合作社知名品牌。到2017年,全省合作社数量达到2.2万家,入社农户达到农户总数的35%,农资供应和产品销售占到成员需求的50%。

(八)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以渭北苹果、秦岭北麓猕猴桃、陕北红枣为主的果蔬产业加工区,以肉制品、奶制品为主的关中畜牧产业加工区,以优质小麦、玉米、油菜为主的粮油精深加工区,以富硒茶、绞股蓝、食用菌为主的特色产业加工区。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推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和流通业态,鼓励农村中介组织、专业大户从事农产品和农资营销,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农资经营连锁网点全覆盖。加强鲜活农产品配送冷链体系建设,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完善鲜活农产品市场调控办法,健全粮棉油、蔬菜和猪肉等主要农产品储备制度。

(九)建立现代农业金融支持机制。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资本化,将依靠财政投入“一元驱动”转变为依靠财政投入和市场融资“二元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破解“三农”发展资金瓶颈。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各类微型金融组织,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运用财政贴息、补贴、税收减免及奖励等多种手段,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开展信用互助合作。扩大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房屋抵押贷款试点范围,适时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产抵押担保贷款等信贷产品。设立和运营现代畜牧业、果业和种业等产业投资基金,壮大龙头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完善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快推进苹果、红枣、奶牛、能繁母猪、设施蔬菜、经济林及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政策性保险工作,开展渔业互助保险。

四、重大工程

(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实施园区“321工程”,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00个、其他各类园区2000个以上,园区面积占到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0%以上。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整合农村道路、中低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土地开发整理、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推进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水利设施、道路、供电、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发展园区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按照甲类3万亩、乙类1万亩、丙类5000亩的标准,对园区建设实施分类指导。制定园区管理地方性法规,加强园区耕地保护。加大对延安、长安、汉滨、富平等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标准,整合各相关项目资金,积极开展基本口粮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土壤改良培肥等工程。在粮食主产县及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示范县15个。继续实施53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雨水集蓄利用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新修基本农田350万亩,改造提高500万亩。

(三)粮棉油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结合实施全省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整镇连片推进现代粮食基地建设,在39个粮食主产县区建设田间设施齐备、农业机械配套、服务体系健全、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粮食生产基地,在渭南棉花优生区建设5个棉花生产基地,在陕南油菜主产区建设15个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良种科研繁育等生产条件。实施高产创建活动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行动,每年建设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00个以上。

(四)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省现代果业技术创新中心,延安、宝鸡、铜川、渭南、咸阳市级苹果试验站,西安、宝鸡、汉中、渭南市级猕猴桃试验站,汉中、安康市级柑桔试验站。扩建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和延安、渭南、宝鸡、咸阳、汉中苗木繁育基地,新建西安、铜川、榆林苗木繁育基地,在果业基地县新建60个200亩以上的种苗扩繁圃。完善杨凌 1000亩果树苗木繁育示范基地配套设施,创建国家级标准果园20个、省级标准果园100个,建设5-10个万亩以上标准化果园示范区。实施渭北果区花期防冻害和防雹设施建设项目。建设陕西省果品大宗电子交易中心。在宝鸡、咸阳、渭南、延安市各建设2座5万吨的大型气调或机械冷库;在西安、铜川、汉中等市各建设1座1万吨的果品气调或机械冷库。支持建设鲜果销售直营店3000个。

(五)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在西安及大中城市周边建设30个5-10万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大县,重点支持大拱棚1000亩以上、日光温室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设施标准园区建设;建设40个3-5万亩设施蔬菜重点县,重点支持关中年新建5000亩以上,陕南、陕北年新建2000亩以上的县区。创建标准化设施蔬菜示范园300个。按基地规模配置育苗中心和专业化育苗点,新建工厂化育苗中心40个、专业化育苗点1500个。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建设10个食用菌示范县和50个示范乡镇。

(六)畜牧业集约化建设工程。实施地方品种资源保护项目,建设秦川牛、关中奶山羊、关中黑猪、白绒山羊等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场。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3个区域性生猪原种猪场、1个1500头PIC曾祖代猪场、50个种公猪站和一批基础母猪存栏1000头的扩繁场、存栏600头以上的商品代场。实施奶牛高产良种引进工程,建立关中5万头高产奶牛核心群。建立3000头秦川牛基础母牛核心群。改扩建15个基础母羊存栏500头的奶山羊、白绒山羊、肉羊良种繁育场。在关中、陕南改扩建2个存栏10000只良种鸡祖代场,支持市级父母代种鸡场、县级商品代种鸡场建设。开展标准化养殖场创建,建设5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年新建50个生猪万头示范村。扶持100个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和50个千头示范场建设。在陕北、渭北建设100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在关中建设200万亩专用饲料玉米带,在陕北改良天然草场2000万亩。

(七)区域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干杂果以核桃、红枣为重点,实施丰产示范园建设工程,推广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建设低产林改造示范样板。建设经济林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圃,在重点县每县建设苗木繁育基地1-2处、采穗圃1处,年生产良种苗木4000万株。围绕渔业发展,实施盐碱滩地渔业综合开发及池塘改造工程,新建标准化池塘2万亩,改造老旧池塘1万亩。新建省级大鲵养殖保护研究中心,新建和改建大鲵养殖基地191个。在优势区域新建或改建养殖示范面积15万亩。新建省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改建水产良种场15个。新建国家级、省级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6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5个。新建内陆渔港工程3个。实施蚕桑品种改良,研发推广种养技术、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实蚕种补贴制度,改造蚕种场基础设施,建设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实现新桑园优良品种全覆盖,小蚕共育率70%以上,方格簇推广率80%以上。改造老化低产茶园30万亩,建设标准化茶园示范片25万亩;在汉中、安康、商洛各建1个茶树有性系、无性系良种母本园;在茶叶主产县建立和完善6个年产500万株无性系良种繁育圃。

(八)现代农作物种业工程。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作物,建立健全农作物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保护体系,建设农作物基因信息库。在关中建设16个强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配套田间基础设施和种子加工检验设备;在陕北建设10个玉米、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完善脱毒种薯、网室、组织培养等设施;在陕南建设15个水稻、油菜良种繁育基地,配套田间基础设施和种子检验检测设备等。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完善考种、挂藏、晒场、田间基础设施,以及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建设省、市、县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或实验室,完善种子质量检测检验体系。

(九)农业公共服务工程。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补助项目,完成全省104个县区932个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站条件建设,完善相应实验设施设备,改善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日常办公等业务用房条件,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保障机制。推广“白河模式”,健全省级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县级动态监测和村级监测点体系。建设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信息、农村市场与农业科技信息3个数据库及相配套的3个信息服务系统,完成84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344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新建工作。完善市级综合执法支队和县级综合执法大队,改善执法条件,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实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建设10个市级质检中心、59个县级质检站,重点建设检验检测实验室,配备相关仪器设备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省、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十一)动植物保护工程。重点建设20个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完善疫情监测、预警处理、监管等相应设施设备。健全省、市、县、乡、村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兽药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体系,配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动物产品及兽药监督执法、动物标识及疫病追溯设施设备。

(十二)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开展粮食全程机械化和优势农产品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示范。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在75个县(市、场)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区450万亩。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推广小麦、玉米联合收割、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机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实施高效节水示范工程,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灌溉技术设备。实施农机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工程,改善农机推广、监理、维修等公共服务条件。引导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发展,每个乡镇扶持建设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十三)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西安冷链物流产业核心集聚区,关中、渭北、陕北、汉中、秦巴山区等5个冷链物流基地,洛川苹果批发市场、眉县猕猴桃批发交易中心,实施果蔬贮藏“百库工程”,完善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新增果蔬机械保鲜贮藏能力110万吨,肉类、乳品低温贮藏库30万吨。扶持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骨干产地批发市场15个,规模以上批发市场30个,提升改造大中型农贸市场150个。

(十四)农业环境保护工程。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加工等工程,重点建设农村沼气工程,适宜农户户用沼气覆盖率达到65%以上。加快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建设,扶持规模养殖场新建大中型沼气300处。实施万吨有机肥加工项目,配套有机肥加工处理车间、加工设备等。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节柴灶各60万台。推广“辰明模式”,健全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

(十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通过在企业中培训、在产业链中培育、在服务体系中成熟的方式,培育职业农民。实施安康市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项目、现代畜牧业、种植业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对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领办人、农业创业人员、规模种养场主等进行系统培育。培育职业农民10万人,培训各类农村技术人才100万人次。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持续增加“三农”投入,促进公共财政资金向现代农业建设配置。省、市、县(区)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省级财政稳定增加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倾斜。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积极推动土地出让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农业生产奖补制度。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扩大农业补贴范围、增加总量、完善机制。逐步扩大良种补贴品种、范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范围,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认真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合作社倾斜。完善补贴机制和管理办法,探索通过综合各类农业补贴和财政支出建立职业农民工资性收入制度。加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支持力度。将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林业、水产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照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工作经费。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政策。扩大粮棉油高产创建、园艺作物和畜牧养殖产品标准化创建以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建设规模和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范围。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引导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探索完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农户对土地的用益物权;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财政适当补助工作经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社、公司;出台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加快园区土地流转,让农民的一份耕地变为两份资源和财富。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培育流转中介组织,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推进征地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坚持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当地农村发展。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农业对外合作,提高农业“引进来”质量和水平。借助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引资引智力度,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和赠款,加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度。充分利用政府间合作交流平台,拓宽农业“走出去”渠道。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扩大果汁、鲜果、小杂粮等优势产业出口规模,大力发展秦川牛、猕猴桃、柿子、石榴、蜂蜜、蚕丝等新的出口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一批出口企业,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企业。组织出口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类会展,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给予政策支持。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考核评价,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各市、县、区要依据当地资源优势、区域特点、产业发展现状,结合省上规划,制定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推动重大工程的实施,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立足职能,主动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形成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合力。

第五篇:浦东新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浦东新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畜牧水产业实施意见

根据市政府关于畜牧水产养殖“适度规模、规范生产、种养结合、生态平衡”的要求和浦东新区功能定位,结合我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及市政府下达的地产农产品最低保有量任务,为切实改善我区环境质量,保障地产畜水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提高我区畜牧水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都市型现代畜牧水产业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畜牧水产业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为目标,围绕“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养殖资源,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水产养殖结构布局,规范养殖管理,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基础稳定、综合效益显著的都市型现代畜牧水产业,促进畜牧水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调控,完善服务的原则。加大政府对畜牧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畜牧水产业组织化程度,为产业稳定发展和产品有效供给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坚持产业特色,重点推进的原则。根据资源特点、产业结构、发展基础,建设和提升一批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畜水产品生产基地。

——坚持科技创新,注重效益的原则。鼓励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畜牧水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生态保护,和谐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既重视生产能力提高,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种养结合、循环发

展的新型畜牧水产业发展模式。

三、主要目标

——畜牧业生产以种猪生产为主,加快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东滩种猪生产基地和上海市种猪供精站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浦东白猪”、“浦东鸡”等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巩固提高蛋禽、奶牛生产水平和环境质量。

——水产业以“三品”战略为抓手,积极发展种源渔业,水产养殖场控制在一定数量内。结合东滩22.3万亩圈围促淤工程,利用渔船标准化更新改造建设,积极探索远洋捕捞业,配套建设标准化渔港。

——到2015年,全年生猪出栏46万头,奶牛存栏1.1万头,家禽存栏114万羽;水产精养塘面积保持在1.5万亩左右,海洋捕捞渔船稳定在60艘,远洋捕捞渔船争取达12艘。标准化畜禽养殖场达到60个,标准化水产养殖场达到30个。争取达到科技贡献率70%、生产规模化率90%、良种覆盖率100%。

四、畜牧业

(一)产业布局

根据两区合并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本区养殖业最低保有量计划任务,对畜禽养殖进行重新布局,着力打造同浦东城市发展相匹配、同都市型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养殖新格局。以现有畜禽养殖现状为基础,具体设想分三个区域:

1、禁止养殖区。至本规划期末,该区域内规模化和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逐步退养,加强宠物及农村散养畜禽的管理。具体区域为:芦潮港镇、康桥镇、周浦镇(原周浦区域)、唐镇镇、金桥镇、高桥镇、高东镇、高行镇、张江镇、北蔡镇、三林镇,计11个区域。

2、控制养殖区。该区域内在现有基础上不再新增规模畜禽养殖场,加强农村散养畜禽的管理。按照规划要求,对“布局不合理、防疫不规范、技术不先进、环保不达标、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养殖场所全面实施关闭停养。对符合规划要求的畜禽场以“三品”战

略和“高效、生态、优质”为目标,突出产业链的延伸、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具体区域为:泥城镇、书院镇、祝桥镇、周浦镇(原瓦屑区域)、航头镇、新场镇、宣桥镇、惠南镇、万祥镇、大团镇、老港镇、曹路镇、合庆镇、川沙新镇(除迪斯尼周边区域),计14个区域。

3、适度养殖区。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东滩基地建设和新增土地改良为主,以“种养结合、生态达标、适度规模”为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当数量的畜禽养殖场,倡导发展现代种源畜牧业。具体区域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东滩基地。

(二)准入条件

1、必须符合各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布局;

2、生猪年出栏3000头以上,且母肉配套;奶牛存栏150头以上;蛋种禽存栏30000羽以上;农业部种质资源保护场按行业标准要求确定饲养规模;

3、具备有效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或确实具备防疫条件提升空间,有具体整改方案和措施;

4、已实施或有条件实施标准化生态建设项目的畜禽场,饲养工艺合理,饲养设施先进,管理方式科学;

5、有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环保处理设施和能力,工艺先进,处理达标。与居民生活区、企业、学校、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河道等保有一定距离,符合相关规定,对生态、生活及社会环境不造成影响;

6、遵循耕地保护原则,确保养殖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不相冲突;

(三)畜禽场分类及生产量

按照浦东新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结合已有规模畜禽场的实际状况,具体将规模畜禽场分为“一类畜禽场”和“二类畜禽场”:

1、一类畜禽场。是指符合本实施意见“准入条件”的规模畜禽场,具备生产稳定和长期发展条件,作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总计有63

个。具体为:生猪规模场25个,其中种猪场11个,商品猪场14个,存栏母猪18040头,年出栏生猪287700头;规模奶牛场26个,存栏奶牛11799头,年上市鲜奶 45996吨;规模禽场12个,其中种鸡场3个,存栏种鸡21.14万羽,年出栏禽苗1800.5万羽,蛋鸡场5个,存栏蛋鸡61万羽,年供应鲜蛋10675吨,肉禽场4个,年出栏商品禽84万羽。(详见附表一)

2、二类畜禽场。是指基本符合本实施意见“准入条件”,但由于场址、发展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不具备长期保留条件的规模畜禽场,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退养,总计有39个。具体为:生猪规模场24个,存栏母猪7922头,年出栏生猪130600头;规模奶牛场11个,存栏奶牛2505头,年上市鲜奶7737吨;规模肉鸡场4个,年出栏肉鸡38万羽。(详见附表一)

五、水产业

(一)产业布局

根据浦东新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市下达水产养殖最低保有量计划任务,对水产养殖进行重新规划布局,着力打造同浦东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型现代渔业相匹配的养殖新格局。具体设想分为二个区域:

1、控制养殖区。本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及五大农业基地建设范围内,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主攻方向,争取政策和财政扶持,促进设施渔业发展,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渔业生产基地,充分利用现有养殖资源,促进水产养殖生产可持续发展。主要区域为川沙新镇、曹路镇、合庆镇、张江镇、大团镇、航头镇、惠南镇、老港镇、泥城镇、书院镇、万祥镇、新场镇、宣桥镇、周浦镇、祝桥镇、计15个镇。

2、过渡养殖区。本区域将不再享受政策扶持,逐步压缩现有水产养殖生产规模,并对不规范水产养殖实施治理,逐步清退。主要区域为康桥镇、芦潮港镇、唐镇、金桥镇、高东镇、高桥镇、高行镇、北蔡镇、三林镇,计9个镇;对养殖面积30亩以下原历史上持有养殖证的单位及临港、农场区域已经持证的3个养殖场列入此区域内。

(二)准入条件

1、必须符合各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布局;

2、具有一定规模,养殖水域连片面积达到30亩以上;

3、必须是专业从事养殖生产场,不包括园沟、宅河、河沟改造及绿化带的水域、滩涂;

4、养殖水域1公里内无污染源,水源充足、生态环境良好;

5、实行养殖证许可制度。基本农田内私自开挖的鱼塘,持有土地延包证,一律不予以登记。

(三)规模数量

市政府“十二五”规划要求浦东新区最低保有精养鱼塘面积为1.5万亩,目前规模数量为1.1693万亩,其中控制养殖区9455亩,过渡养殖区2238亩。(加上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及将要开发尚在养殖的近4000亩鱼塘,已达到最低保有量的目标任务。)

全区精养鱼塘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比重提高到70%,全区拟新建标准化水产养殖场10个,稳定拓展休闲垂钓基地10个、观赏鱼物流中心1个、市区两级苗种基地10个。(详见附表二)

六、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健全现代畜牧水产业规划的保障体系,将现代都市畜牧水产业规划纳入各级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规划,使之与其它规划相衔接,并不断完善相应管理机制,确保畜牧水产业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2、加大扶持,不断提升。对规划内畜牧水产养殖场,要切实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可持续发展机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生产和环保设施,提升生产能级和管理能级,突出产业链的延伸和品牌化经营,确保地产畜禽水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和附加值的提高,同时要积极推进“浦东白猪”、“浦东鸡”等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水产养殖集聚浦东农业科技优势,进一步完善孙桥鳜鱼育苗基地、周浦苗种场、大团虾苗培育基地、新场美国鮰鱼育苗基地、川沙施湾鳄龟、河豚鱼繁殖以及东海水族等观赏鱼繁殖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本区名特优苗种自给率,扩大名特优苗种向市郊和外省市辐射面。同时,积极探索远洋作业新模式,切实解决转产转业渔民的出路。提高海洋渔船能级,结合东滩圈围促淤工程项目,逐步压缩、淘汰、改造破旧木质渔船,扶持建造安全、节能、高效标准化钢质渔船,使我区标准化渔船占海洋捕捞渔船比例达到50%。

3、加强监管,科学指导。对二类畜禽场,要以“生产有序、科学指导、平稳过渡”为原则,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疫病防控,制订科学过渡方案,重视转产转业场资源的重组和利用,关注劳动力再就业,防止各类矛盾的产生,确保社会稳定。水产业稳妥发展旅游观光休闲渔业,以川沙地区观赏鱼基地为基础,发挥临空区域优势,形成环线观赏渔业;以合庆、新场等垂钓基地为基础,形成垂钓旅游休闲渔业。

4、严格审批,加强规范。按照市政府农产品最低地产保有量的任务要求,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操作”的原则,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对适度养殖区内的新规划养殖场和控制养殖区内的养殖场迁移等工作加强指导和把关。要尊重养殖行业的特点,增强地产保有量和规模养殖场的稳定意识,严肃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建设项目的申报,要以科学的态度、方式、程序来规范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关、停、并、转”工作,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评估体系,防止项目建设的随意性,维护使用财政资金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5、加快治理,保障安全。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规范养殖场所,要严格按照治理工作的要求,全面实施治理。各镇要对本实施意见公布名单外的不规范养殖场所作仔细梳理,并及时调整治理计划和工作措施,保障开展治理工作所需的人员、经费与设施配备,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疫病防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要高度重视养殖行业的

长效管理,建立迅速、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出现管理盲区,确保养殖业的有序和稳定。

6、健全队伍,完善体系。进一步加强畜牧水产疫病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区镇二级队伍,重点养殖镇逐步建立村级监管网络,不断完善区、镇、村三级长效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加强兽药、渔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管理和监督,强化“瘦肉精”、“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畜水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二是加强畜禽、水产产地检疫工作,切实提高报检率和开证率;三是强化屠宰检疫和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保障地产畜禽水产品公共卫生安全。

附表1:浦东新区规模畜禽场名单(生猪、奶牛、家禽)附表2:浦东新区水产养殖规划布局汇总表 附图1:浦东新区畜禽养殖规划区域示意图 附图2:浦东新区一类畜禽场分布示意图 附图3:浦东新区二类畜禽场分布示意图 附图4:浦东新区水产养殖规划区域功能示意图

附图5:浦东新区水产控制养殖区分布示意图(30-50亩)附图6:浦东新区水产控制养殖区分布示意图(50亩以上)附图7:浦东新区水产过渡养殖区分布示意图

下载南京都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都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玉林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广西玉林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责任编辑:董薇︱ 来源:玉林市新农村办 ︱ 发布日期:2007-11-13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五届三中......

    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20)

    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20) (修改稿) 江 苏 省 农 业 委 员二○○九年八月 会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发展背景 1.1 自然条件1.1.1地理区位1.1.2 土地资源 1.1.3 地......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

    南荒小学发展规划

    南荒小学发展规划 为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学校在认真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以“创建和谐校园,奠基......

    南埝村发展规划

    南埝村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加快南埝村新农村建设,结合村情实际,现拟定村级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南圈小学书法社团活动总结

    南圈小学书法社团活动总结 张建喜 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良好途径,使学生能从少年时期打下良好的写字基础和书写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丰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审美......

    政策解读:农业部解读《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政策解读:农业部解读《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2月14日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和发展计划司司长钱克明向媒体介绍《全......

    银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

    银河镇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年发展规划 (2009年—2011年)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造,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