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研究四个方面入手提高“五种能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必须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提高“五种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核心内容。在新形势下培养提高“五种能力”,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切实加强学习。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当今时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内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如此快速变化的外部世界,只有切实加强学习,才能获得新知识、开阔新视野、启发新思路,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容应对时代的挑战。培养与提高“五种能力”中的哪一个都离不开学习。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领导干部更应该带头学习,把学习作为增长才干、提高工作能力的基础和源泉。加强学习,首先应该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践证明,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与不学大不一样、多学与少学大不一样、系统的学与零散的学大不一样、联系实际的学与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学大不一样。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条件。只有将理论学深学透,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问题,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以及从理性认识到具体实践的飞跃。加强学习,还要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紧跟自己专业领域知识更新的步伐,求新求深,做到学而不厌、精益求精,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发展党内民主。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我们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就不可能有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发展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新形势下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的必然要求。发展党内民主,就要完善党内民主的各种制度和机制,核心是要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民主在党的领导体制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党内最根本的领导制度,它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党内民主决策组织。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个群体,特别是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基层代表,是党内民主决策组织分布在全社会的非常宝贵的触角,是党的各项重大决策所需信息的“传感器”。因此,应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有条件的地方与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建立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的网络通道,增强党内民主决策组织各层之间的互动,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
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继续毫不动摇地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动力,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措施。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汲取营养,一方面是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从而真正了解民情、反映~、集中民智;另一方面是要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工作、靠群众监督工作、由群众评判工作,把我们的工作多向群众公开,以此来改进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各级决策机关都应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深入调查研究。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措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能够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原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更加重大,面对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科学分析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占有丰富翔实、客观全面的第一手材料,防止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这是克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唯一正确的途径。调查研究不能仅仅靠听汇报、看材料,走马观花跑一跑,而应该放下架子,轻车简从,深入基层,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第一线,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有条件的地方与部门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信息传递与反馈方面的独特优势,在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之间建立一个网络通讯渠道,保证来自基层群众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领导干部手中。
第二篇:从兴趣入手 养成好习惯 提高能力
激习作兴趣
育良好习惯
促写作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一得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中提到:小学阶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然而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最感到头疼的是作文教学,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什么会“难”呢?我想也许是教师认识有些偏差,教法不大合适,学生不感兴趣,不愿写,也不会写。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不断研究和探索,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入手,逐渐养成爱写作、会写作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积极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的先行。作文课上,教师要循循善诱,用巧妙的方法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如:讲一段相关的故事,放一段录音,看一副图画,观一处景点等,使学生产生创作的兴趣和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步入习作正题。
作文就是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所以“说”是“写”的前提。每次习作,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列提纲,接着让优生带头“说”文,打开思路,集思广益,并逐步过渡到后进生,让优生的思维感染后进生,使后进生敢说,并力求“说”得有中心、有条理、有详略,这就大大调动了“写”的兴趣,为“写”铺平了道路。
二、多方调动,积累素材
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不愿意写作文,有的甚至一写作文就头疼。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无话可说,就是没有写作素材;二是不知怎么说,语言表达能力差。那么怎样克服这些现象,让学生喜欢作文呢?我认为教师必须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以引导,解决这些问题。
老师首先告诉学生,好的写作素材很多很多,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生活里。之所以你没有发现,导致你作文时无话可写,是因为你没有留心观察。在玩耍中,让好的素材溜走了。要教育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留心周围积极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作文素材的途径有三个方面:一是读,二是看,三是听。“读”是“写”的基础,“读”提供“写”的方法,规律和技巧,为“写”提供思路和材料。“写”是在“读”中取得的知识和技巧的运用。“读”和“写”必须结合,阅读是学生领会别人思想,作文是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一个是吸收过程,一个是表达过程。我多年在教学中组织读书小组,引导学生多读同龄人的文章,了解他们的思想,提高自己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为作文作好铺垫;“看”包括自己看和教师有组织、有目的的指导学生看。如组织“观看影像资料”和看“校园一角”。学生普遍感觉在两种看之中后者印象深。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后者有教师的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而前者没有。其实两种“看”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从而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心人,任何观察都要认真。学生如果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掌握了写作的材料,再写起作文来,就感觉不那么难了,甚至还有了愿意写的动机;“听”是获取素材的又一种形式,有的作文的内容并不是仅凭认真观察就能获得素材,把文章写出来的。记得一次作文竞赛参赛题目是《二十一世纪美丽的家园》,这就需要很强的想象力。一般学生是不可能写出来的,怎么办呢?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听,听家长和大人们的合理的见解,听思维敏捷、想象力强的同学的见解和合情合理的故事。掌握素材,有了素材,看似难写的作文也就不难了。学生“写”的欲望很浓,写出来的文章也挺有意思。现摘抄其中一名同学的一个片段:“在二十一世纪,我美丽的家园像花园一样,高楼林立、绿荫如画,小伙伴们在草坪上尽情的游戏,鸽子在广场上悠闲地散步„„”
三、寓教于乐,培养兴趣
学生不愿作文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表达能力差,不知怎么写。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的体会一是低年级学生做思维体操,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如“中——中国、国——国家、家——家园、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让学生逐步形成认识事物的思维,养成好的习惯,提高兴趣。二是中年级学生采取“自言自语”呢?举个例子说吧,妈妈给你买了个新文具盒,这个文具盒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吗?并把文具盒的形状、颜色、结构、用途等方面有顺序地自己说给自己听。这就是“自言自语”。这方面的素材很多,如吧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自言自语”。同学们初听这件事都觉得有意思,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学生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奇效。不仅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也加强了。如果继续坚持下去,逐渐就能做到口说我所见,手写我所想。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这时学生会倍感作文之乐趣无穷。说的欲望、写的兴趣不就会更足了吗?三是高年级学生首先通过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是教师要在充分钻研和利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教育引导学生补写、续写、改写、缩写等。如我教了《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文章后,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写了《我爱家乡的石榴》这篇作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是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如开设“文章病院”,要求学生当医生,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病人,请大家来做医生,给这位病人治病。”学生听了感到十分新鲜,情绪高涨,他们各抒己见,纷纷给“病人”开“药方”,课堂气氛很活跃。有时我还创设了“文章法庭”,对学生说:“今天请大家当法官,来出理一起纠纷。”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个个都在等待案件的下达,这是老师出示病文,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修改病文的活动中去。另外,我还用了“攻难关”的形式引导学生做修改病文的游戏。这样就让学生从教师的角度体会了作文的乐趣,提升了写作水平。
四、教学相长,提高作文能力
一是教师要和学生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持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学生往往喜欢哪个教师,就喜欢哪位教师的课程。为了培养师生情谊,我常常和学生在一起互说一些趣事,出一些类似《和老师说悄悄话》、《我把老师请回家》等作文题。这样既让学生练习了写作,有拉近了师生关系,同时还以朋友的身份了解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获得了学生的敬佩和信任,还引导他们爱上了写作。
二是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大部分作文时,我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充分的“自言自语”地说题目的意思,应怎样选材,采取哪种写作方法。然后分组讨论,最后每组选出代表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这样学生毫不拘束,兴趣极浓,自然就会写出很好的文章来。
三是要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每次的作文我都及时认真的看,细致的批改,肯定学生作文的有点。即使较差的作文也要找出闪光点对学生加以鼓励,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对文章分类选出,上墙展示,有十分好的我还尽量推荐给报刊杂志发表,为他们尽可能提供展示写作能力的机会。身边同学的作文获了奖,会给全班同学带来欢乐和鞭策,也带来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总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作文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文章会越写越好,兴趣会长久不衰,能力会逐渐提高,作文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三篇:从四个方面入手坚定理想信念
从四个方面入手坚定理想信念
宋华敏
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的必修课和个人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结合学习工作实践不断校正人生坐标、端正价值观念,真正使自己理想有根、信念有本。
一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在党的理论的创新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根“脉”,从理论与实践统一中把握创新理论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内涵,使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在头脑中清晰化、系统化、具体化,在工作指导上真正成为能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起作用的东西。最近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加强对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当前与长远的结合中深刻领会和把握“四个考验”、“四个危险”的现实性,充分认识坚持“五个必须”紧迫性,着力研究解决如何从政治上建设和引领部队、如何为部队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等重大问题,不断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升华,使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化作自觉行动,使理想信念
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得到强化。
二是在体会党国家军队发展的新成就中坚定理想信念。军队党员干部无论年龄大小,都是伴随着党、国家和军队的深刻变化和快速发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条件、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不断加强,无不伴随着每名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虽然年龄层次不同,但发展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因此,每个同志都是亲历者和受益者,只不过见证的时期不尽相同。年轻的同志通过各种媒体、首长或长辈讲述,对照自己亲历的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可以感受到发展的成果。感受发展成果,当思党恩国恩。纵观发展历程,当思来之不易。展望发展前景,当思责任在肩。我们要注重从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对比中客观、全面、系统地看待党国家和军队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在体会新成就中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不断强化使命意识,使理想信念不断得到升华。
三是在新的使命任务牵引下坚定理想信念。军人必须把忠实履行使命作为理想信念的根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忠诚使命中实现理想信念与实际行动的有机统一,真正使理想信念化作一名党员干部的内在气质,化作工作的不竭动力,化
作履行使命的自觉行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从思想上政治上武装头脑,一切工作向深化军事斗争准备聚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认真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全面提高工作质量质量和效益。既要着眼部队长远建设谋划工作,又要紧紧扭住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不放松。既要提高见微知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强化从大局出发干好本职工作的素质。以全新的理念和崭新的工作标准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在增强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四是在个人成长进步的经历中坚定理想信念。大多干部都是从战士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考学提干之前感觉当个排长就非常满足了,结果在组织的培养下职务不断晋升反而越来越不知足了。任职时间稍微一长就干劲减弱,甚至牢骚满满腹,静不下心、沉不住气、稳不住神,不能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来,真可谓官欲无止境。想进步的主观愿望是正常的,但必须把这种愿望化作干好工作的动力,“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做法是不知恩不知足的表现,即便是知责,也很难尽好责。这就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必须经常想一想成长
进步靠的谁、干好工作为了谁、发展受挫都怪谁等现实问题,真正把个人成长进步的帐记在组织头上,把个人愿望一时难以实现的原因定在自己身上。在不断发现和弥补自身不足上多想办法,在为部队建设多做贡献、做好贡献上常动脑筋,真正使理想信念成为积极进取的不竭动力。
第四篇:提高党委书记的五种能力
提高党委书记的五种能力
主要讲一下党委书记的基本功,主要表现在“五种能力”上:一是“把方向”的能力;二是“处理大事”的能力;三是“搞好协调”的能力;四是“抓好组织”的能力;五是“做表率示范”的能力。
一、要高瞻远瞩,提高“把握方向”的能力
党委书记是处在领班人,是领航人,形象、灵魂、旗帜、主心骨的地位。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下,怎样发挥我们书记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书记头脑清醒,眼光敏锐,胆识卓越,立场坚定。关键要高瞻远瞩,提高书记把方向的能力。一个单位就象一条船,书记就是掌舵人,我们经常讲“不怕龙尾甩,就怕龙头摆”。党委书记就是龙头,必须把好方向引好路。
(一)认准方向
就是认准政治方向。
1、不忘党的领导
2、不忘军队的根本制度
3、不忘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作用
4、不忘军队的宗旨
5、不忘军队的职能
(二)引导方向
党委书记是宣传家,鼓动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
(举许世友与徐勤先的例子)
(三)坚持方向
党委书记一定在大风大浪面前,站稳立场,旗帜鲜明,不动摇,不左右摇摆。
二、要全局在胸,提高“处理大事”的能力
党委书记在部队建设的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最根本的就是管好大事,在一个班子中,书记好比一个乐队的指挥,只有调动每一个演员的作用,发挥每一个乐器的功能,才能演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来。书记的工作关键的就是三个字,“想”、“议”、“抓”。
(一)想大事
1、书记想大事要做到“五想”
(1)围绕党的路线和上级的意图去想。
(2)围绕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去想。
(3)围绕本单位的任务和建设目标、工作规律和薄弱环节去想。
(4)围绕群众思想情绪的变化去想。
(5)围绕党委决策的反馈信息去想。
2、书记想大事要做到“三谋”
(1)谋策略
书记要有战略头脑,能够出主意,想办法。毛主席讲领导干部的任务,一是出主意,二是会用人。(举邓小平与刘伯承配合一例)
(2)谋决策
对于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能够既稳妥有果断地做出决策。
(3)谋驾驭
驾驭全局的组织领导能力,对于全局的工作能够拿的起,甩
得开,既能“弹钢琴”,又能突出主旋律。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注意发现问题,琢磨问题,就能做到全局在胸,想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
(二)议大事
党委领导和决策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议大事。
1、书记有着“双重角色”
书记在议大事的过程中担负着“双重角色”:
(1)与委员有着同等的一票的权力;
(2)书记是议事的主持人,担负着特殊的责任。议大事,要充分发扬民主,2、书记要注意把好“三关”
(1)议题关
分清大事与小事,重点与一般,把握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注意克服“小事议不完,大事议不头”的现象。
(2)讨论关
毛主席讲领导干部的任务,就是一是会用人,二是出主意。出主意就是要靠集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讨论问题时,我们不怕说错话,就怕不说话。基本情况议透;指导思想议准;工作标准议清;处理原则议明。
(3)决定关
书记要善于把大家的意见集中和概括,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
(二)抓大事
1、要抓紧
毛主席说“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需要注意的是:书记在抓大事时,要学会统揽全局,突出重点的领导艺术。如,对“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理解,这个观点对基层是可以的,对于中层以上的书记来讲,就不行了;对“亲自”的理解,该亲自不亲自,就叫官僚主义,不该亲自你硬要亲自,就是事务主义。
2、要齐心抓
集中精力齐心抓。
3、要带头抓
书记靠前带头抓,要一抓到底。
三、要理顺关系,提高“搞好协调”的能力
书记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搞好组织协调。班子是否心齐气顺干劲足,主要看书记的协调的能力。
(一)党委领导核心的四种类型
一个党委班子中领导核心的形成,大体可分四种类型:
1、“单核型”
书记德高望重,或各方面明显高人一筹,从而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2、“双核型”
即正副书记合作共事,亲密无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形成领导核心;
3、“多核型”
各吹各的调,“三强鼎立”或“四强鼎立”,互不服气,形不成一个领导核心;
4、“无核型”
书记软弱无力,负不起领导责任,表面上有领导核心,实际上没有领导核心。很显然,头一二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军队实行的是双首长制,“双核型”更为适宜。
(二)书记需要注意两种倾向
我们当书记的,还需要注意两种倾向:
1、“群龙无首”
一种倾向就是“群龙无首”。办起事来优柔寡断,谨小慎微,缺少主见,没有决断魄力;
2、“鹤立鸡群”
第二种倾向就是“鹤立鸡群”,自视清高,目无他人,老子天下第一,不是当班长,而是当家长。不是高人一筹,而是高人一头。
(举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的例子。毛主席与周恩来的配合是刚柔相济,尼克松在他的《领袖们》一书中,讲到“在长征中,邓颖超在周恩来穿的毛衣上抓了173个虱子,毛讲“他身上不能容的一个虱子”。毛是政策的制定者;周是政策的执行者。毛内向;周外向)。
(三)党委书记要做到“三剂”
我们主要要做到“三剂”;
1、做“润滑剂”
一个班子就象一台机器,运转起来要互相磨擦,书记就要充当润滑剂,疏通关系,解决矛盾,消除“内耗”,减少摩擦。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正副书记之间的关系
正副书记一般是军政一把手,两个一把手,两个一把手之间关系好坏,直接关系到班子的团结。在两个一把手之间,书记是关键。书记一定要高姿态,高风格,主动与副书记合作。对副书记要做到四要;一要放心;二要放手;三要放权;四要放下架子。使副书记有职、有权、有责。既能唱好《将象和》,又能能唱好《群英会》。
(举邓小平与刘伯承相互配合工作12年的例子)
1)要经常碰头,交换意见。
2)要补台,不要袖手旁观。
3)要在研究重大问题之前,与副书记通气。
4)遇到意见分歧时,要以理服人,做到五不:不挣权;不推诿;不猜疑;不发难;不拆台。做到“两个头脑一个目标”。
(2)书记与委员之间的关系
按领导科学理论讲,书记就是“帅才”,委员就是“将才”;书记是“通才”,委员就是“专才”;书记是“杂家”,委员就是“专家”。这话是有道理的,书记是负责“面”上工作的,委员是负责“线”上工作的。是协助书记做某一方面工作的。所以我们书记要注意不能“里里外外我当家,大事小事一把抓”。特别要注意的是,副职已经处理的事,我们不能说,“我怎么不知道呀”?副职处理不当的事,我们不能说,“这是某某人办的呀”?这样最容易伤害感情,影响团结。
1)树立三个观念
平等观念;民主观念;集体观念。
2)当班长,不当家长
3)先当学生,后当先生
4)要高人一筹,不要高人一头
(3)委员与委员之间的关系
在班子中要倡导四种风气:
1)讲党性
2)讲大局
3)讲配合4)讲谅解
讲人家的缺点,只有在四种场合才能讲,相互谈心时;民主生活会上;党小组会上;上级考察干部时。其他场合不能讲,这应当作为一个党委班子的一条组织纪律来固定下来。
2、做“催化剂”
书记的价值在于,通过催化和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一班人的积极性。使班子中的个人的积极性能够转化为集体的积极性。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举刘备用张飞的例子)
(1)多鼓励
(2)多肯定
有了成绩,及时肯定。
(3)多承担
有了问题,主动承担。
不要有了成绩是自己的,有了问题是人家的。多为委员着想。关心他们的疾苦,关心他们的进步。
3、做“粘合剂”
协调的最终目的在于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坚强的领导核心的形成,不仅要求个体素质好,而且要求群体力量强。
(举刘邦、刘备的例子)
书记做粘合剂主要表现在:
(1)在目标上协调
在总体目标上协调各项任务。
(2)在感情上协调
在思想感情上协调,工作上的配合默契。
(3)在组织上协调
在组织分工上使每个班子成员能找到自己的准确的位置,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使一班人真正做到:
1)在思想上“合心”
2)在工作上“合力”
3)在行动上“合拍”
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要管好本行,提高“抓好组织”的能力
小平同志讲:“常委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衡量一个党委书记是否称职,主要的一条就是看书记抓党的组织建设成效如何。我们一定管好本行,切实提高“抓组织”的能力。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例子)
(一)“管组织”
就是对党的各级组织建设经常管理。
1、提建议
(抓党的建设的建议)
2、多研究。(要经常进行研究党的建设)
3、抓制度。(抓具体规划制度的落实)
4、抓头头。(“头头抓”,“抓头头”。一级抓一级。抓好各级书记的配备)
(二)“用组织”
抓组织的目的就是用组织。运用组织推动工作。
1、交任务
2、指路子
3、提要求
五、要塑造好形象,提高“做表率示范”的能力
书记就是班长;书记就是排头兵;书记就是旗帜;书记就是标杆;书记就是党的形象,党的化身。就是说,书记示范作用好不好,直接涉及到书记的胜任能力和资格的问题。军委提出八字要求:“学习、团结、廉洁、求实”作为班子建设的总要求。
(举陈加强的例子)
(一)在学习上做示范
(1)学理论
主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学习基本原理。
2)学习世界观和方法论。
(2)讲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
1)联系国际政治斗争的实际
2)联系部队建设的实际
(3)会结合注意提出问题、注意分析问题、注意解决问题。
增强思想上的敏锐性和政治上的坚定性。增强理论思维的能力和开拓精神。
(二)在团结上做示范
通过自身的形象,弘扬正气,倡导新风,给一班人以信赖感和亲切感。要做到四要:
(1)眼界要宽
1)顾大局。
2)重建设。
3)向前看。
(禹作敏的例子)
(2)度量要大
1)虚怀若谷(举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例子)
2)豁达大度。
(举刘备三顾茅庐、刘邦任汉王的例子)
上级批评不灰心,下级批评不埋怨,同级批评不计较。拿的上来放的下,听得进想得开,受的了委屈,吃的了亏。
(3)腰杆要硬
1)坚持真理。关键时敢较真,不怕邪。
2)勇于批评。敢亮丑。
原则问题不让步;大是大非问题不含糊。
(4)行为要正
1)不说损坏团结的话。
2)不做损坏团结的事。
3)不听小道消息。
4)不搞小动作。
做正派人,唱正气歌。
(三)在廉洁上做示范
(1)政治上要廉洁
1)立党为公。
2)以勤为本。
3)以廉自律。
在人世上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不搞小圈子。
(2)生活上廉洁
1)待遇
2)家庭
3)金钱
4)吃喝
5)人情
这五关必须过好。过好这五关,当领导的才有发言权。
(举***的“十不”的例子)
(四)在求实上做示范
书记干工作要有四劲:既要有“冲进”;“闯劲”;还要有“韧劲”;“后劲”。既要有“新官上任三把火”;又要有“老官上任三把火”。
(1)要知实情
1)要深入调查研究;
2)了解群众疾苦;
3)做群众知心朋友;
4)掌握第一手材料。
(2)要讲实话
1)尊重事实;
2)尊重真理;
3)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3)力求实效
1)立足现实;
2)着眼长远;
3)多办实事。
舍得在抓落实上用力气,在打基础上费心血;在办实事上下功夫,注意把群众的呼声作为领导的第一信号,根据看得见、摸的着、群众收益面广的原则;根据财力、物力、确定办实事的具体项目,年初公布于众,年中进行检查,年底落实兑现,做到定一件、办一件、成一件,不说空话、不放空炮;如解决烧煤气的问题、乘车难的问题、洗澡问题、看病难等等。坚决扭转“空、假、漂”的不实之风。
思考题:如何提高党委书记的五种能力?
第五篇:强化五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
强化五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
强化五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重要职责。组织工作的特殊性,对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必须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着重强化五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
一是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组工干部,要有执政意识,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要注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形象。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制度的积极拥护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实践者。要有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信谣不传谣,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永远忠于党的事业,经得起各种考验。在考核选任干部、发展党员等工作中,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认真贯彻党的政策精神,保证党的事业永远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上。
二是强化人本意识,提高知人善任能力。组织部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也是最难做的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遵循人的发展和事业发展规律,切实为基层为党员干部服好务,不要高高在上,不能有特权思想。最大的效益来源于组织部,组织部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党的干部政策和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做到求贤若渴,善于发现人才,正确识别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提高选贤任能的能力,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都凝聚到党的周围。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开拓进取能力。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增强党员和干部队伍活力的催化剂。组工干部要善于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开创新局面。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只要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思路和措施,都要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事业新发展。
四是强化实干意识,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抓落实,求实效,力戒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成事之基、谋事之道。要紧紧围绕组织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和组织工作中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实效性,为领导的重大决策当好参谋,使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更加切合实际、符合民意。
五是强化学习意识,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把学习作为永葆先进性的基本途径,作为提高业务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举措。要平时挤时间学,参加培训系统学,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在业务上成为“政策通”、“笔杆子”和“多面手”。组工干部时常离不开写材料,与人打交道,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基本功。要顾全大局,精通政策,善于领会领导的思路和要求,熟悉工作情况和工作对象,掌握写作和说话技巧,勤写多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以提高动员组织群众的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推进工作事半功培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