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政策

时间:2019-05-14 23:5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状 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状 政策》。

第一篇:现状 政策

我这里没有数据 有些相关政策及现状

开发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的设施,是一种适合半失能老年人的“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可以从生活、文化、精神各个方面尽力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让老年人在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助。

开发区早于2002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城区行列。截至2011年底,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2万多人,占户籍人口的10%多。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社区中的空巢、高龄、独居老人日益增多,他们的日常生活仅靠家庭成员无法满足需要。目前全区已建成以老年大学、敬老院、安养中心、居家养老、社区托老所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为辅的为老服务体系。

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发展现状

从“十一五”开始,开发区启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在社区中建立以照顾好老年人日间生活为目的的服务载体,把社区中的老年人都纳入服务对象,休闲娱乐、修养身心、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关心着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乐于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融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相关业务部门,现在大多数社区都挂牌成立了社区托老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但没有一个社区真正开展对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的。目前全区也没有一所符合标准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针对困难孤寡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内容也仅限于洗衣、做饭等家政服务。

二、当前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中了解到,开展老年人社区照料养老服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充分,管理体制尚未健全

一是对开展日间照料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一些社区开展此项工作还处于应付状态,存在应付上级目标考核的“软任务”现象。二是完整地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工作的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建立。

(二)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比较缺乏

一是老年人日间照料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事业,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政府财政的投入,但目前我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是十分有限的。二是目前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的服务设施还比较缺乏,由于缺乏强制性规划,新小区不愿配套,老城区难以配套,阻碍了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的进展。

(三)队伍建设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需要

一是专业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滞后,具备专业护理知识的养老服务人员比较

缺乏。二是总体服务水平较低。养老服务要以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服务需求为目标,目前我区养老服务无论是服务的组织网络,所能提供的服务内容,所采取的服务手段,还是所取得的服务成效,层次和水平都不高。三是服务市场培育滞后。目前我区老年服务市场处于刚起步阶段,一方面,老年人很难从市场上买到满意的服务品种;另一方面,受传统养老方式影响,老年人“花钱买服务”意识不强,致使现阶段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

(四)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真正能给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项目比较单一,主要有为老年人洗衣、做饭等家政服务,服务对象局限于困难孤寡老人和经济实力较好的一小部分老人,由此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老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另外,现有的老年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不高,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五)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缺乏足够的宣传力度,相关部门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够,部门之间还缺乏有效配合、沟通协调,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日间照料的积极性不够,养老仍局限在传统的居家养老上,对走出家门进机构养老意识淡薄。

三、推进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国家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精神和民政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结合我区实际,我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路子。

(一)政府主导,加强对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工作的领导

一是制定发展规划。把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列入各级的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的建设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使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与其他工作稳步协调推进。二是建设一所标准化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示范点。根据我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和改造完成情况,可选择长江路或薛家岛街道建设一所标准化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树立大社区的服务观,服务辐射周围社区3-5万人口。建设中可整合各种资源,并利用好省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补贴资金,标准要高,要起到示范推动作用。三是加大政策落实。尽快出台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老年人日间照料组织标准及经费补贴办法》,从政策制度上保障我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经费投入。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必须政府主导,加大投入。但在区、街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引进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政府可以给予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和补贴。

(二)建立健全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组织网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领导小组,宏观规划管理全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二是建立两个中心(站)。各街道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形成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组织网络。三是强化三支队伍。即建设专业化的为老服务(生活照料、保健康复和精神慰藉)、义工以及助老志愿者服务队伍。

(三)广泛宣传,为推进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是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系统、深入、持久的有关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各界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形成共识,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的社会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营造一个社会关心支持、个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做好向居家老人的宣传教育,逐步改变老年人的生活观念和消极的消费理念,增进老年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和偏见,鼓励更多的老年人主动融入社区大家庭。

(四)整合服务资源,促进部门共建

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思路,发挥相关部门优势,整合基层民政、残联、人事和劳动、卫生以及教育、文体等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区养老助残机构、社区服务、医疗卫生、老年活动、残疾人康复等服务设施,建立完善街道、社区运作平台和支持系统,形成整体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开展服务,逐步形成覆盖全区、满足不同需求的居家养老的康复服务网络。

(五)推动机制创新,保障持续发展

老年人日间照料的机制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努力推进工作机制创新。特别是在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的市场运行机制、风险规避机制、护理保险机制和投入激励机制等方面要加大探索力度,积极寻求突破。要探索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的财政投入机制、奖励扶持机制,努力培育和形成市场运行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中介组织、市场服务主体积极参与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特别是生活照料护理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老年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引导广大老年群体、公民树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消费观念,培育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有效需求,逐步实现服务供应和需求的相互促进和平衡。

(六)建设一支热心于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的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

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逐步推行专门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动员、组织、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和广大居民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积极倡导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为老志愿服务。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老龄工作创新发展

调研成果:在调研实践中,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老龄工作各阶段目标任务,着眼于老龄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精心确定老龄调研题目,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抓好针对性强的问题。2012年初,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老有颐养”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启动了以“发展老龄事业,实现老有颐养”为主题的全市老龄工作调查研究年活动,将重点放在惠老政策措施、社会养老扶持政策、居家养老支持政策、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老年社会组织建设、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老龄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同时还面向社会开展了“我为老有颐养献计策”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各类稿件116篇,其中调研报

告49篇、征文67篇,形成了一批立意高、份量重、针对性强的调研成果。

二是抓紧时效性强的问题。近几年,老年民生越来越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层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市政府主要领导委托市分管领导带领市老龄办等七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市十二区市老年活动场所和养老机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在多次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召开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座谈会,听取全市老龄工作情况汇报,各区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涉老部门、市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公寓、爱心护理院及市社科院研究人员也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了各自的调研成果。会后形成的《会议纪要》对下一步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并首次明确提出了老龄工作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三是抓住影响面广的问题。将调研编制“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调研计划,在对全市“十一五”老龄事业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到北京、上海等地,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进行了交流学习。针对老年人关注的活动场所建设的热点问题,联合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规划局等部门进行了实地调查,提出了各个区市和街道都要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的要求和相应面积标准;市政府办公厅和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对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和运营进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鼓励各区市财政不断加大投入,新建、改扩建了一大批区(市)、街道(镇)和社区(村)老年活动场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指导全市老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三、拓宽渠道,提高调研工作的社会性

每年联合市委政研室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开展重点课题研究,提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参考。今年以来,相继有《老年人渴望享有更多“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关于加快我市养老机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老有颐养”的几点建议》等调研报告获市领导批示,有效推进了养老工作开展。此外,通过网络问政、在线访谈、建言献策、有奖征文等多种形式,使老龄调研工作向社会开放,拓宽了调研渠道,优化了调研方式,调研工作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了集民智、达民意、惠民生。

四、促进成果转化,提高调研工作的实效性

针对城镇“双无”(无养老保险、无医疗保险)老人进行了专题社会调查,市老龄办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向市政府联合提报了《实施青岛市城乡“无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城乡老年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并于2011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最低享有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2012年,我市又将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0元。

2012年,针对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料难的问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在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探索建立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经市领导同意,列入当年市政府新增民生项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老龄办、市总工会、市残联、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联合起草的《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

制度的意见(试行)》由市政府办公厅转发,7月1日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老年医疗护理制度的空白,惠及众多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

针对日益增长的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由市政府办公厅下发,此后相继出台了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资金补助和管理、养老服务机构等级管理办法、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等9个配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市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目前我市每年在扶持养老服务上投入资金上亿元,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积分入户政策现状

现状

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颁布,《规划指出》指出,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

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介绍,目前,上海、广州、天津等特大城市都已经开始采取积分落户制来控制户籍人口增长,北京还没有实行。此次《规划》中明确“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意味着北京也可能会实施积分落户制,但是“尺度会比较严格,指标也不会很多”。

上海

尽管各个城市都在考虑积分入户政策,用来缓解非户籍人口入户的难题。但是,上海户籍依然难以得到。它更像是挂在拉着沉甸磨盘那只驴前面的胡萝卜,看起来马上就可以吃到,却依然难以入口。相比于其他城市户口。北京和上海户口吸引人也与其高校数目有关,由于高校众多,这些城市的高考压力也较小。并且特大城市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医疗教育设施,这些都是大家蜂拥而上的理由。上海户口的供需出现极大不均。而在中央发布的报告显示,将在未来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数量,这无疑让上海户口更加成为众人觊觎的胡萝卜。

晓雯大学毕业后已在上海工作了9年,加上四年读书,共在上海生活13年,但至今仍然没有获得上海“身份”。截至2013年末,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415.15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990.01万人,超过总人口的40%;在比上年增加的34.72万人中,外来人口增加29.77万人,贡献率达到85.7%。晓雯是那990万外来人口之一。

“从上海今后发展来看,外来人口导入仍将是一个趋势,事实上,上海很多行业仍急需大量外来人口作为劳动力补充,此外,外来劳动力的输入,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老龄化的进程。但是,持续大量的外来人口导入,确实给上海的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高向东分析。对此,上海市政府今年首次将“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落实以积分制为主体的居住证制度成为主导手段。

上海居住证积分制于201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也是中国首个对外来人口采用居住证积分制管理的城市。曾参与此项制度制定过程的高向东指出,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户籍制度逐步放松、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大势所趋,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居住证积分制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措施,如何达到人口效率和公平的平衡,确实也是考量管理者的智慧。从蓝印户口到打分落户在推出居住证积分制之前,上海通过各种户籍政策的调整,来探索如何控制人口规模、引导人才流入已经历了十余年。在晓雯刚读大学的时候,也就在2001年左右,高她几届的许多学长通过在上海买房取得了“蓝印户口”。“蓝印户口”是一种介于正式户口与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因公安机关加盖的蓝色印章,而被称之为“蓝印户口”。

当时,上海对投资者、购房者或者“引进人才”等外地人给予这种优惠待遇,拥有“蓝印户口”的基本上可以享受正式户口的利益,经过一定时期后,可以转变为正式户口。因此,晓雯当时并不觉得获取上海户口有那么难,如果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并打算长期生活下去,那买一套房子也能拿到户口。然而,2002年,“蓝印户口”政策突然取消。“蓝印户口”这一政策对繁荣上海房地产市场以及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同时,由于申办蓝印户口的人员增长过快,给上海人口的综合调控造成较大压力,这项实施仅三年的户籍政策便被喊停。

此后,上海的户籍政策进入了一个收紧阶段,一方面,通过打分落户的方式来吸引上海所需的人才导入;另一方面,推出居住证以拉开与户籍人口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缓解资源压力。打分落户适用于应届毕业生、外来引进人才、海归等各类人群,看似分数合理,但对申请者的学历要求、获奖情况等仍有着相当高的门槛。以晓雯为例,在她毕业时已开始实施打分落户政策,根据规定,应届毕业生满71分即可落户,晓雯的学校是“211”和“985”双料学校,毕业时落实的工作是上海一家国有企业,按照每一项的分数,晓雯拿的都是最高分,但和大多数同学一样,离分数线就差一分或两分。

在仔细研究后发现,如果没有拿到优秀毕业生之类的额外奖励,即使其他的分数再高,也达不到线。因此,与晓雯一届的上千名外地毕业生中,最终只有两三个拿到了上海户口。其中一个是晓雯的同班同学,平时表现很不起眼,但就在大家都忙于找工作的时候,通过学校的关系获到了优秀毕业生的奖励。事实上,除了应届毕业生的打分落户外,职场中的人才引进打分落户,也对学历、职称和获奖情况等有着额外的要求。

一位长期接触教育系统的上海本地学者坦言,满足这种对人才要求的过程,往往可以用金钱来实现。一家专门代办上海户口的咨询公司也告诉记者,打分落户中涉及的学历认证、项目评估、社会化评审职称等,都可以代为办理。而像晓雯这样的,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大学毕业后办理了居住证。但当时的居住证持有者,与上海户籍人口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试点居住证积分制2013年7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上海首次推出了居住证积分制办法。根据这一制度,申请者在年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工作及缴纳社会保险年限等基础指标中得到相应的分数,如果取得120分的标准值,就可以获得上海市居住证,而新版居住证在功能上,与上海户籍相差无几,包括其子女可在上海参加中高考等,仅在亲属投靠、低保领取和经济适用房购买这三方面存在差异。

而此前上海实施的居住证制度,按照申请人的不同分为居住证A、B、C证,A证为国内人才引进类居住证,审核实行按照要素计分制,B证是针对留学人员实行的人才引进类居住证,C证则是一般居住证,针对普通外来从业人员。

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特殊才能的国内外人员,在上海工作或创业,可以申请上海市人才引进的居住证。持有该证的人员,且居住证有效期在一定年限以上的,可以申请子女在本市就读,子女取得上海高中毕业文凭的,可以参加上海统一高考,报考上海部委属高校、在外地有招生计划的市属高校或者民办高校。而新版的居住证管理办法中规定,达到标准分值的持证者,其同住子女可以按上海有关规定在上海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而其配偶和同住子女也可以参加上海社会保险,享受相关待遇。

因此,在上海居住证积分制下,“异地高考”得到了制度层面的突破,也成为最大的看点。此外,上海市发改委总经济师翁华建也指出,与过去引进人才居住管理办法相比,居住证积分制突破了本科学历、职称等条件门槛,引入积分管理,突出了能力和贡献的导向,为平凡岗位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了一个融入渠道。按照《积分办法》,紧缺急需专业、投资纳税或带动本地就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远郊重点区域、全日制应届毕业生、表彰奖励、配偶为本市户籍人员等条件都可以获得相应加分。

积分标准应该更多元化不过,一些学者在随后的调研中发现,能够达到积分制标准值的门槛仍然很高。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指出,普通农民工如果学历不高,那积分就少得可怜。“尽管工作年限增加会带来积分,但一年只有2分,而过了40岁后,最高不过30分的年龄积分,每年还要倒扣2分,什么时候能积满120分?”在他看来,如果各地都采用这种自我本位的“准入门槛”,中国的城镇化可能将变为“精英城镇化”。

高向东分析,积分制条件对于农民或外来务工者而言仍然过于苛刻。这种“效率优先”的思路使得“公平”的原则大打折扣。高向东建议,积分设置标准要更有操作性。针对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人口,设定多元化指标推行积分标准,避免一刀切。对人才的评价,可以分行业、产业制定入户计分指标,可先围绕一些亟需发展的重点产业,开个口子先行试点。

深圳

今年深圳积分入户政策取消对学历限制。以前要求的基本条件中“具备高中以上学历”规定被取消,办理者只需符合年龄在18周岁以上,48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已在深圳办理居住证和缴纳社保;符合《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刑事犯罪记录等5个基本条件,且达到100分均予以引进,不设引进数量指标限制。另外,申报单位最近连续缴纳工伤保险6个月以上的申报者,通过单位申办积分入户,可加10分。

另一方面,多套房产不累计积分也在实施。根据今年的政策,在深圳拥有合法产权住房,设有抵押权的积20分,未设抵押权的积30分。多人共有产权的,产权人所得分数按本人(含配偶)所占产权比例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多套房产不累计,可申报所占产权比例较高的房产。此外,“居住情况”只能任选其中一类进行积分,不叠加计分,如果“在深拥有合法产权住房”这一项已经计分,“持深圳市居住证年限”项就不能叠加积分。

并且,缴深圳社保每满1年积3分。缴纳深圳市其他社会保险险种每险种每满1年积1分。由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直接从社会保险系统读取其正常缴纳社保数据后得分。参保情况总分最高不超过60分。

入户条件变得如此宽松,有网友怀疑是否和经济下滑有关。今年深圳出口低迷,经济快速下滑。另外,居高不下的房价,带动租房高速上涨。于是出现打工者回乡潮,为了稳定房价,政府可能打算通过户籍制度来留人。

放宽户籍制度,另一方面也可解释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圳越来越有“容人量”,人口入户,会让大家更有归属感,对深圳经济的发展,是好处多多的。

不限入户数量,放宽入户条件,势必会对未来深圳的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广东

外来工居住满5年或可全家落户番禺

番禺将率先推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重大举措 《广州市番禺区发展改革试点规划》提出:

率先解决长期举家在城镇就业(5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家属落户,到2014年,一次性解决5.6万人举家迁徙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配偶,未婚子女,父母)户籍问题,然后每三年解决一次户籍问题,逐步有序放开外来农村人口和城镇间流动人口落户限制,争取到2020年全部解决。

以就业年限或居住年限,城镇社会保险参保年限作为积分入户的重要标准,进一步降低积分入户门槛,每年开展一次积分入户活动,继续开展两年一次的“金雁之星”评选活动,给予获评人员户籍待遇。

不过,《广州市番禺区发展改革试点规划》目前还只处于规划阶段,因此具体的落户条件还没有公开。记者了解到,外来工要想成为“番禺市民”,并不是住满5年以上就可以,仍然会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要有一定的“贡献”才行。7日,广州市番禺区推出新举措,外来工居住满五年或可全家落户番禺,争取到2020年全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配偶,未婚子女,父母)户籍问题。此举进一步降低了积分入户门槛,大大振奋人心。

广州积分入户政策自2010年公布以来已经走过将近3个年头。共有6000名外来工通过该政策成功获得广州市户籍,这个数字与500多万的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口相比,可谓凤毛麟角,其新政一直被指申报过程太繁琐,指标过少,门槛过高等弊端。虽然广州市政府做了不少调整,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数据】

广州积分入户实施三年 共6000人通过 广州市的积分入户政策从2010年11月起开始正式实施,截止至2012年12月,共有4批次共6000人通过该政策落户广州。

目前广州实际管理人口约1600万人,广州户籍和外来工各一半左右(2013年数据)。外来适龄人口面临着子女入学受教育的问题,这也让积分入户受到热捧。

【2013年:1.5万人争3000名额】

2013年,广州入户指标仅有3000个。目前广州积分入户申请已经过热,7月18日晚,累计网上用户14512人,而到19日晚申请者继续增加,累计网上注册用户15418人,同比增加6.24%,相比前日回落3个百分点;已填报个人信息者11170人,增加8.57%,回落了4个百分点。已经有32人正式提交申请。

【2012年:3076人申请 2000人入户】

2012年上半年广州市农民工及非本市十城区居民户口的城镇户籍人员积分制入户名单,分数线最终定格在131分。本次共有999人落户广州,一人因被举报尚待核实。记者初步检索名单发现,医生依然占据积分入户名单大头。

广州公示2012年下半年积分入户名单,3076人申请,2000人入户。【2011年:五千里挑一】 2011年上半年,广州首批1000名积分入户农民工名单公布,引来大家热议。从数字上看,广州市近500万的外来人口中,这1000个幸运儿是“五千里挑一”。

2011年下半年广州市第二批积分入户名单共有2000名入围者与5名候补人员,入围者分数线为122分。[详细] 【弊】

申报程序过于繁琐?

据悉,广州目前实行的“积分入户”政策,申报材料多达30项,如无犯罪记录、已办理广东省居住证、在广州市缴纳社会保险、与广州市企事业签订固定劳动合同等,分别需要在户籍地和广州居住地的居委会、街道办、派出所、公安分局、社保局等多个部门递交材料和开具证明。

“积分入户”需要申请者自办许多证明,这些证明牵涉原户籍所在地和广州市的许多行政部门。在办证过程中,因为各区各街道对证明没有统一的要求,致使不少人遇到办好的证明需要重新办过的情况。

对于原籍离广州比较远的外省人来说,回乡办证实在是折腾。已成功入户的李先生说,很多申请人都有重办“无罪证明”的经历。虽说去年12月底才公布“无罪证明”的格式,但有些区就不收1月前已办好的旧格式。李先生的“无罪证明”也是旧格式,好在他提交申请的天河区还是收了。

相关政策上传下达不及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一般农民工来说,本来“积分入户”的希望就很渺茫,申请者还需回户口原籍去办理计划生育、无犯罪记录等各种证明,不仅耽误工作,还要负担来回车费,这一笔费用也让收入不高的他们难以承担。

户口网的余梁建议:希望广州在积分入户过程中,能把“自证模式”转变成“查证模式”,减轻申请人的负担,真正将“便民利民为民”的执政理念贯穿落实。[详细] 今年申办时间过短?

今年积分入户申请受理时间为7月15日~8月31日,符合条件的入户人员名单12月31日前公布。

往年下半年入户的申请受理时间为8月1日至10月31日,前后共计3个月。而本次《通告》中明确的申受时间仅为1个半月,足足缩短了一半。

有市民向记者反映,由于入户的申请手续复杂繁琐、各种证明材料办理难等原因,“缩水”的申受时间或许不够用。记者了解到,归国学历认证申办流程一般为1个月,而各种省外资格证书的鉴定耗时约需1个月,要将入户要求的各类证明材料办到手,1个半月的申受时间颇为紧张。

广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表示,由于要赶在年底前确定入户名单,所以受理时间要在8月31日前截止,但计生证明和无犯罪证明可以延迟到11月30日前提交。[详细] 门槛过高、入户指标太少?

【广州积分入户被指门槛过高 首批申请者七成铩羽】

积分制入户对广州的农民工群体无疑是好政策。但记者近日对广州市天河区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城中村——棠下村的走访发现,许多农民工认为该政策门槛太高,底层农民工并无机会。

据了解,2010年6月7日,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省里积分入户的“分数线”为60分,意味着积分只要达到60分,原则上便可申请入户。而广州市入户“分数线”却提高到了85分,这是否意味着入户广州的门槛要高出许多?

【2012年降低门槛:加大技能人才引进力度】

2012年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的门槛降低,会加大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时任市人社局局长杨秦称:“能够把他们(农民工),留在广州,而且成为永久的广州市民,那是广州的光荣 ”。

【2013广州积分入户或比往年难:1.5万人争抢3000名额】

今年(2013年)广州共有5078人成功递交纸质申请材料,截至19日,累计网上注册用户15418人,已填报个人信息者11170人,有望争夺今年3000个入户指标。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积分入户网上申请火爆,但从最终的窗口递件人数来看,今年的申请热度基本与往年持平,但入围分数很可能要高于往年。

【农民工:入户指标太少了!】

目前广州实际管理人口约1600万人,广州户籍和外来工各一半左右。而2013年全年入户指标才3000个。与广州庞大的农民工数量相比,入户指标太少,这也给不少在政策推出初期充满希望的农民工浇了一盆冷水。[详细] 【利】

从化购房入户政策延长两年 专家称利好楼市成交

从化入户政策获得延期两年。据从化巿人民政府批复的文件显示,买家所购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在2009 年12 月31日前获得,并在2013 年12 月31 日前进行网签的可办理落户。

对此,从化的开发商们均表示这对从化楼市来说是个利好,尤其对成交是一个很大的支撑。“如果从化取消入户政策,对从化楼市影响会很大,成交下降30%都可能会有的”。合富置业首席市场分析师龙斌认为,从化处于广州的偏远市郊,购房入户政策是吸引成交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目标人群为在从化周边工作且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外来人群。[详细] “人的城镇化”开始在广东破题 积分入户满足迁徙愿望

“积分入户制度正是这样一个通道,帮助希望留在城市里的流动人口入户城市,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对于那些不想留在一个城市的人,只是希望获得均等公共服务的流动人口,就给其平等的公共服务。”但广东积分入户设计者、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梓桢称,积分入户是过渡性安排,“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国统筹,最要紧的是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以及教育实现全国统筹,自由迁徙就解决了。那时候户籍制度就没必要了,积分制就更没必要了。

正方观点

至少是一种公平竞争的方式

确实是一种进步。可以说,目前要想在北京等这些大城市里落户,还是比较难的,但总得有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方式来规划,让外地人有落户北京的可能性。通过一些指标的考量,进行积分落户,这至少是一种公平竞争的方式。其实这种落户的方式或制度设计,更多的是从经济或市场角度来考量。通过市场来调节大都市比较稀缺的落户资源,比如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提出,“积分入户”适用于大都市,方便城市需要的技术工人等抢手人群落户。(时评聊吧网友:奥利维埃)

能对人口数量起到调节作用

我觉得积分落户制值得推广,毕竟大城市现在人口过于密集,一味的涌入对于城市来说毫无好处,毕竟一个城市的容量有限,这个时候,限制人口非常有必要。积分落户能对人口起到调节作用,又不会直接关闭户籍的大门,因此我认为是一种进步。(时评聊吧网友:巴别塔之犬)

让有心落户的民众看到了希望

支持!积分制,首先让那些有心落户的民众看到了希望,由之前的“无限期”变成了“有限期”。作为特大城市,也必须需要一定的门槛标准,如果门槛标准设置不当就会造成城市拥堵,社会资源紧缺,积分制的实施,既可以激励想落户的民众,也使落户人数受到限制,值得尝试。当前,国家各项事业都在改革完善之中,何不带着一份希望,给予那些城市“边缘”的民众一丝安慰呢?(时评聊吧网友:小羊闯江湖)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总比没有强

积分落户可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有总比没有强,至少现在北漂没有户口的人有了努力的方向,拼一下,还有可能获得落户的机会,而且相对来说更加公平,都是靠积分来决定是否能获得户口,就像打怪升级一样,你达到了等级,谁也不能不把相应的奖励给你。(时评聊吧网友:鸡蛋灌饼)

积分制应该降一下门槛

积分制应该降一下门槛,真正考虑一下普通群众的意义,改革与发展都是为了促进民生,都是上群众过上好日子,门槛设得过高,普通群众肯定难得其利,积分落户制,要彰显人性化,更要多为普通群体着想一下。(时评聊吧网友:frqfdw)

制度本身还需不断完善

应该说,这一政策的出台经过了认真调研、充分论证,可行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相比大批量的农民工群体,入户城镇的总量规模控制较严,数量太少。还有,限制了学历、养老保险等条件,对大部分低学历、未参保的农民工来说稍显苛刻。此外,落户的地方限于一些偏远区县,而中心城市仍未放开,仍存在工作、居住点距离较远等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减少一些“硬杠杠”,如此,农民工才能走进城市的“春天里”。(文/吴俊)

警惕积分变成少数人的数据游戏

积分落户制是户籍制度的一种改良方式,总体上来说,为大城市落户问题设置了积分把关和考量,是用大数据模式实施城市管理合理化方向。但是“积分”本身是个很广泛的成绩标尺,科技贡献、专业技能、在京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准入条件,有可能造成两级分化,让这种制度成为领域内的特权。人才体系建设如何制定适合于普遍需求的积分落户制,公平性和延伸性都要考虑清楚,不要到最后顾此失彼,积分变成少数人的数据游戏那就得不尝试了。(时评聊吧网友:火星的我)

反方观点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韩俊应陕西邀请,作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专题报告,详细解读了广东“农民工积分制落户”的做法,称广东从2010年8月开始,尝试对农民工入户城镇实行条件准入和数量管理,原则上积满60分即可申请入户,分高者先入户。他透露,“这一制度或将在全国推广”。

应该说,相较于既往城乡户籍森严的壁垒,广东省的积分制至少从厚障壁中开了一个小口子,无论是出于利益考量还是出于人性关怀,都可称开风气之先,给出了一条由乡入城的小小路径。但这样的制度善意,也因其条件之苛刻并涉嫌歧视而受人质疑。比如,“初中文化程度,可以积20分;本科及以上,可以积80分”这一条,以学历论英雄;又比如,“受过劳动教养的扣50分,受过刑事处罚扣100分”,几乎是把这些曾经犯罪的人员阻挡在城门之外,也有欠包容。

诚然,城乡二元格局下,城市的国民待遇往往优于乡村,而城市资源又有限,僧多粥少,似乎不设门槛是不行的。地方政府作为试点,步子迈得小一点,自然稳妥些,操作性强一些,也无可厚非。但若想以此作为一个在全国推广的制度,从全国、全局角度通盘策划,却不能不考虑价值取向的问题,也不能不考虑从根本上取消户籍限制,这个“大势所趋”的问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度有农业户口可以花几万元钱“农转非”的政策,结果不少人“农转非”后后悔了,花了钱买到的居民户口徒具摆设价值,反倒失去了土地。积分入户城市,从短期看,当然优于“农转非”,比如城市里看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让很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非常强烈”的第一驱动力。那么,政府是千方百计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还是维持甚至继续拉大城乡教育差距,然后以积分奖励的方式鼓励农民经受千磨百折,千辛万苦地挤入城市,以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

且不说农民工进入城市落地难、扎根更难,名义上“市民化”后,有些方面被边缘化的问题仍然较普遍地存在,比如积分入户之后,却还要面临“积分入学”的残酷竞争。事实上,就拿广东来说,真正通过积分入户的农民工本就少之又少。广东的入户准入条件看似不高,但“60分”只是下限,如果那个城市一年的入户数量限定在1000人,你有180分也未必能成为该市市民。因此,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积分入户制度只是一个画在墙上的大饼。

积分入户的种种苛刻条件,存在的前提是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城乡分配不均。哪一天,待到农村教育、医疗山花烂漫时,谁还稀罕钢筋水泥森林里的逼仄空间?

第三篇: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补贴现状

我国将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统称为农业补贴政策当中的“四补贴”。在2002年时,国家为了提高粮食质量,保证粮食数量,对农民推荐使用优质的种子而给予的良种补贴。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良种补贴224亿元。粮食直补是在2004年时,国家为了增加从事粮食生产农民的收入将原来的粮食风险基金直接发到农民手中。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粮食直补151亿元。在2004年时,国家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进行农机具的购置而安排的农机具购置补贴。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215亿元。在2006年时,根据农业生产资料(化肥、柴油)价格变化情况,国家对我国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时给予农资综合补贴。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资综合补贴1078亿元。同时,当前的农业补贴还包括畜牧良种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和退牧还草补贴等。中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

2.1补贴目标不明确

农业补贴政策在中央一号文件当中多次出现,其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鼓励农民多产粮、多调粮和产好粮的重要举措,有关农业的政策是否有效实施直接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并且强农惠民政策的重要内容,就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现代农业框架,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从这些政策当中可以看出农业补贴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增产增收,但短期目标或者更为详细的目标内容则没有政策的规定。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农业补贴政策目标不明确,不够细致。

2.2补贴结构不合理

流通环节补贴较多,生产环节补贴较少。由于我国的农业补贴对象大多为国有粮食企业,而对国有粮食企业的农业补贴属于流通环节,缺少对位于生产环节农民的农业补贴。有限的资金流向于流通环节的各个部分当中,尚可保证流动环节基本保持平衡。但与此同时,没有足够丰富的资金支持农业科研方面的发展,其推广方面的补贴资金较少,导致生产环节补贴较少。

2.3补贴法律制度不完善

农业补贴是对农业的有效支持和保障,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政策。为了使农业补贴系统更加完善和有效,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然而,我国的农业补贴一般是根据相关政策所衍生出的附加政策,每年情况均有变动。农业补贴对象缺乏明确规定,没有完整的体系加以整理和归纳。补贴数额更是随意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省之间的经济差异和自然差异。农业补贴政策虽出自于中央一号文件,但没有正规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可见,财政部门对农业补贴缺乏规划性和长远性。

完善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对策

3.1明确农业补贴政策目标

首先,明确农业补贴政策的根本目标,就是增加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中央文件对总体政策目标进行规范和明确,保证农业补贴目标的清晰性。其次,中央在制定农业补贴政策根本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目标细致化,而不是笼统地给出政策框架指出农业补贴的相关内容。

3.2优化农业补贴结构

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应适度提高农业补贴水平。我国农业需补贴的领域较多,一是优化“绿箱”结构,加大一般服务支持力度,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增加农业科技及教育投入,注重农产品检验检疫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助推农业转型及可持续发展。二是充分利用“黄箱”空间。健全灵敏高效的价格支持体系,除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外,对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需尽快建立目标或参考价格制度,指导农业生产。

3.3加强农业补贴资金监管

农业补贴的巨额资金,其核算发放,涉及财政、农业、外贸、民政和银行等多个部门机构。须依据法律形式,界定职责分工,协调配合。改革条块分割的资金管理模式,考虑适当简化程序,降低运行成本。

3.4加强与农业补贴有关的法律制度建设

要进一步加快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建设。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快贫困救援及农业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建设。与此同时,应借鉴发达农业国家的先进农业政策,站在长远角度对农业补贴的额度及范围进行综合考察,具有发展眼光地去看待农业补贴问题,而不是局限于短期农业政策。

第四篇:企业信息化政策和现状调查报告-02

企业信息化政策和现状调查报告

一、前言

企业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使企业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信息化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了2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从总体上来看,随着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势头良好,但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信息化规模、层次和水平都存在很大差距。认识不足和操作乏力是制约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两大难点。因此,消除误解、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规划、标准规范和政策法规,是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以来,我们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做了调查研究。其间,组织参加了多次研讨、座谈会,组织了两次问卷调查(分别以专家和企业领导为调查对象),实地考察了北京、天津、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等十多个省市、数十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调查报告。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信息时代,市场瞬息万变,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上市、服务节奏日趋加快,导致产品生命周期大幅度缩短,企业生命周期也随之发生变化,时间成本成为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成本要素。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任何一个企业都将面对来自本行业、本地域以至世界级企业的最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也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自己的潜在客户。从竞争内容看,客户需求决定企业生存,以最好的质量、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完善的服务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分析、转化、开发、引导、实现用户需求成为企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竞争焦点看,信息资源在战略意义上比物质、能量资源更加重要,企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信息竞争力,即企业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最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竞争手段,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

当前,大力推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正处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化时期,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手段。可以说,没有企业的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的现代化。

----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的制高点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许多已经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地规划自己的信息化蓝图,我国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战略任务。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细胞,既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体又是支撑力量,没有企业信息化,就谈不上国民经济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信息化建设既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反过来也要求企业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深层次上进行完善和创新,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企业缩短与世界先进企业水平差距难得的机遇。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在工业化任务基本完成以后进行的,而我国企业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技术的特性使企业超越某一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后来居上成为可能。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一般企业与先进企业使用同等水平的信息技术,从而大大缩短工业化过程。

二、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的应用为标志,我国企业信息化从7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有个高潮,90年代进入了新的阶段。发展过程中,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原国家科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及各产业部门做了不少推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实践过程中走过一些弯路,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基本认识普遍提高,重视程度相差较大。随着体制转轨,企业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总体上看,认

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却相差很大。

----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使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MIS、MRPⅡ、ERP、CIMS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新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都比传统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效益好的企业、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及其实施效果。

----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总的来看,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管理落后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低。----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的模式各异。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大型信息化工程建设中,MIS、MRPⅡ、CIMS、JIT、Intranet/Extranet等在我国不同类型企业中均有表现;从开发利用手段看,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全套引进等多种形式并存。

----信息化成效反差较大。由于存在认识水平、重视程度、管理基础、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别,各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大型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成效存在很大区别,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信息化发展势头良好。调查表明,许多大中型企业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与此同时,网络化发展为

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许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并不逊色。

从实践看,我国许多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竞争力,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确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重点突破,从企业实际出发,利用成熟技术,一把手原则、上下齐动员,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企业为主、多方支持,重视内外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等等。

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限制了信息化功能的发挥,有的直接导致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失败。这些问题主要有:各级政府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欠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服务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成本太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企业得不到应有的信息资源支持;企业领导信息化意识薄弱,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企业信息化人才短缺,队伍不稳定;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改制跟不上;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等等。

汇报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 人才流失现状 - 副本

中国学生出国现状与人才流失现状

出国热?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大陆地区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的数量始终处于“双向持续增长”的基本态势。据教育部历年的统计数据以及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推算,1978年至2013年期间陆续出国、回国以及仍在世界各地留学或就职、就业的我国各类留学人员总数已达到310余万人。

在很多情况下的自费留学行为,实际上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中国家庭日趋常态化的一种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中国出国留学现象的低龄化。高中留学占比大幅上升,按留学教育程度分,去年上海学生前往国外就读高中和大学本科的人数,分别占到全年获签人数的近10%和40%。其中到国外读中学的人数在上涨,而2012年上海前往国外就读高中的学生人数占全年获签人数的8%,显示低龄化留学有所上升。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可以归纳出,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群体具有知识化程度高,平均年龄低,学历水平高,社会层次高,收入增长高等特点,且整体规模也排在世界前列。据调查,近10多年间,由于“1年期留学硕士”的性价比较高,以至于留学回国人员中硕士学位持有者所占比例一路飙升,从2001年的43.2%、2002年的47.1%、2003年的57.2%、2004年的64.2%,到2005年的73.4%,截至2012年基本维持在76%左右。而同期获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者所占的比例则不断下降,从2001年的35.7%、2002年的28.1%、2003年的18.6%、2004年的14.4%,到2005年的9.2%,截至2012年基本维持在11%左右。

不容乐观的现状

在这样出国及滞留情况下,我国高等人才的现状堪称不容乐观。对此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当前回国的人数、规模和层次都远谈不上“回国潮”,更谈不上“一浪高过一浪”。引进人才不能片面看重数量,关键要注重质量,更不能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沾沾自喜。实际上,我国引进高端留学人才工作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困难重重、任重道远。

“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有关事实证明,我国高层次人才国际流动方向总体上仍然处于“流出量大于流入量”的状态。具体数据也表明,目前中国仍属于高端人才流失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如据美国政府研究机构的数据,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和工程方面博士学位、5年后仍然滞留在美国的毕业生中,中国滞留率最高,达到92%。甚至,2008年美国《科学》杂志就把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中国社科院《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中承认: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

人才结构之伤?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于2013年公开表示,中国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素质等,与世界先进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虽然中国已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一人力资源大国,但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与此同时,许多发达国家通过不断改革移民政策,加大人才吸引或留置力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入全球人才竞争行列;35年来,虽有百多万留学人员先后学成回国,但其中高层次人才仅约2万人。

以中国在美留学人员为例,根据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Education)发布的最新数据,在2010/2011学年,共有157558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其中从事研究生学习的(包括硕士和博士)占48.8%,几乎是一半。如果这个比例也基本上适用于在其他国家的中国留学生的话,那么目前在海外从事本科及以上层次学习的 89.29万中国人中,有一半都在从事研究生学习。这样算下来,中国目前至少有40万高级人才在海外。

而根据奥克•里奇大学联合会(Oak Ridge Associated Universities)的调查数据,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获得理工类博士学位后4—5年内仍继续居留美国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留学生的居留比例。2002年在美国获得理工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共2139名,其中92%到了2007年还留在美国。

海归潮?

然而在人才去留问题上,我们也不全是令人沮丧的消息。与所谓“第三次人才外流”相伴的,是近几年日益明显的人才回流趋势,以至于“海归派”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创业群体。来与去的双向活跃,构成了近一个时期人才流势的新特点。

来自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到2013年底,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已达到了305.86万人,其中72.83%学成后回国发展。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41.39万各类留学人员中,选择学成回国的共有35.35万人,回国率达到85.41%,其中自费留学回来的有33.15万人。据《东方早报》报道,“根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比2012年增加3.58%,但归国人数增加29.53%。”

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中国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宗华伟副处长昨天在出席“2014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海站信息发布会”时感叹说,“海归”增幅是出国留学增幅的8倍以上,这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快速上升有关;同时,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世界难题,在国外的就业机会相对减少。

考据其原因,以中国留学生的热点目的地国家之一美国为例,早在“9·11”后美国经济就开始下滑,并受战争和金融危机等的拖累,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也严重削减,;各个公私机构因应经济环境纷纷大幅裁员,整个就业市场一位难求,美国就业市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光早已不再;在美中国留学毕业生的职场竞争也随之逐渐进入白热化状态。据我们对美方相关政策的调查,在出国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多年不见好转,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科技人才签证严格且排期过长,美国申请技术移民的难度逐渐增加,在美生活费用不断上涨”,以及“多数留学生无法留在英国找工作”等因素是导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较快增加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未来趋势

当然,在我国出国留学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面临各种难题和挑战。一方面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与教育发展“正未有穷期”,在历年“国际重大科技事件”中较少见到华人或国人的“身影”。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被称为“慕课”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s)”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其“学生的自由度更高、选择面更宽、互动性更强,科研成果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等优势将会极大地转变以往的人才培养理念,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和学习体系;还有预测认为,“大数据”与“大科学”时代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切都必将极大地影响我国留学事业未来的走向与发展路径。

我国未来人才培养和建设情况的第一个特点将是“育无国界”,全球学子共享全球高等教育资源: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各国经济不同程度疲软,但也因此加快了各主要留学目的国的高等教育的无国界进程,为争夺中国生源,各国纷纷出台有利留学的政策,同时降低了签证门槛,各国高等学府的大门因此向中国学子敞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意识到,高考不再是成功人生的唯一途径,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表示,只要经济允许,都愿意将子女送到

国外,享受发达国家先进的高等教育资源;

第二个特点将是“学无长幼”,低龄化趋势更明显:近年来,出国读本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而这之前更多的中国学生则选择出国读研,此外,“小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中学生留学的情况增长很快,其比例比本科生的增幅还要快。此外,离开校园多年又负笈海外的学生比例同样增长很快。

而在高精尖人才市场的人才流失问题上我们也发现了新的第三个特点:“常来常往”。距利物浦大学的Ackers说,“常来常往”的科学家在如今的科研界占很大比例,这些科学家一次呆在一个国家的时间不足两年。Ackers指出,由于互联网使得与国际合作者的远程合作变得容易,反复多次的一周或一月的访问可以得到的收获不亚于甚至胜于呆上半年。他说:“研究人员从一个国家长期住到另一个国家的旧概念在目前已是明日黄花。”他又补充说,人们生活在一个国家,而在两三个国家工作的现象将日益普遍。

然而这种全球化环流世界的构想仍然离现实很远:在发展中国家,“人才环流”之说没有反映这种实情。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人才流失仍然名副其实。他说:“最好的科学家不会归来,他们在最有力的时光过后才会归来。”

下载现状 政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状 政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信息化政策和现状调查报告-01

    企业信息化政策和现状调查报告一、前 言 企业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和数据库技......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就业政策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就业政策 摘要:就业仍然是当前社会环境下非常严肃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小到大一直上学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找一个好的工作。这也是......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

    内 容 摘 要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该政策推行30多年来,有效的控制了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对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优生优育政策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在提......

    浅析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2013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作业 课题名称:浅析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学生姓名:徐金涛 批次:201009 指导教师:潘加军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3 年1 月 浅析计划生育......

    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及实施现状

    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及实施现状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处 2014.6 第一部分基本药物制度 第二部分药物政策 第三部分医药产业发展 第一部分基本药......

    哈尔滨市限购政策及实施现状(5篇)

    限购政策内容关于落实住房限购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各房地产登记(交易)机构,局各有关处室、单位,各房地产开发企业、经纪机构:为贯彻落实《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大全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行与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很快,我国保障机制也进入了一个......

    形势与政策社会治安现状调查报告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课程形势与政策课题名称社会治安现状调查 所在班级应用技术对口班 姓名 韩欣欣起止时间 12.8.1---12.10.20 思想政治教学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