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军发同志在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暨
杨军发同志在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暨
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5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全市老龄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前,向陈强市长进行了专题汇报,陈市长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请各县区老龄委主任来参加会议,在近几年来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老龄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刚才,高平同志传达了全国、全省老龄委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2009年我市老龄工作情况,提出了今年的工作安排意见,讲的很具体,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杨得虎会长的学会工作报告,特别是关于重视老年文化研究问题的见解,认识深刻,观点鲜明,十分精彩,听了很后启发,很受感动。杨老和老年学会学会的同志们这种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和人生追求,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发扬。宝塔区、吴起县、富县三个县的老龄办介绍了他们老龄工作的新鲜经验,讲的都很好,希望大家互相取长补短,推动工作再上台阶。
2009年是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艰难的一年,同时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大力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全力打造“六大基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之地,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按照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危中求机、迎难而上、克难奋进,使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好势头。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20.52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总收入263.14亿元,增长32.4%;地方财政收入90.47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557.48亿元,增长3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17元,增长24.4%;农民人均纯收入4258元,增长19.9%。在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同时,我市的老龄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深刻认识在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老龄工作,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老龄事业,全社会尊老敬老助老的氛围更加浓厚。二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社会保障建设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三大建设”(社会保障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之首,李希书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全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市、县两级财政在社会事业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仅去年“八大民生工程”总投资就达33亿元,今年又安排40亿元,特别是在新农保上就将投入资金1.27亿元,这些都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撑。三是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市政府2007年出台了《延安市老年人优待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全市90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享受了政府津贴,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凭《敬老优待证》享受规定的优待服务和待遇。目前全市已经实现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继推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之后,今年1月我们又在全市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开始有了制度性保障,标志着我市老年社会保障体
系建设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四是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和床位大幅增加。去年11月18日,陈强市长专门召开专项协调会议,在市财政年初预算的基础上,再追加1000万元,用于补助县级中心敬老院建设。截至2009年底,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已经达到37个(其中公办敬老院34所,建成投用16所,在建18所;民办老年公寓3所),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床位已达到2000张,比去年增加了500张。五是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先后举办了延安市首届陕北老年秧歌大汇演和重阳节文体比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延安老年生活》作为全省10地市唯一的一份老年人刊物,现已发行75期37500本,成为广大老年人的精神食粮。全市52个老年社团组织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市老年体协腰鼓队、老干部合唱团、老年艺术团、老年学学会等社团屡获全国性大奖和荣誉称号,充分展示了圣地老年人的风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工作在老龄战线上的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老龄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老年社团组织的老同志、老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强化基本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历史时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相叠加,老龄问题与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相交织,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我国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把老龄问题的基本认识概括为“三性”,即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老龄问题的特殊性和老龄工作的紧迫性,这“三性”是我们制定政策和工作措施的基本依据。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强化“三性”基本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感。我市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突出表现在规模、速度和难度三个方面。截至2009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全省达到467.4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4%。我市达到22.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0.4%;65岁以上老人达到1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这标志着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发展速度看,我市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18年将占总人口的1/6左右,2025年将占1/5左右,2050年将占1/3左右。从解决老龄问题的难度看,2009年我市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2.3万多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1.4%;同时,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大量增加。这些都增加了我们解决老龄问题的难度。人口老龄化是我们正在面对的一个极其重大的课题,将来会是更为严峻的挑战,早重视比晚重视、早抓比晚抓要主动的多。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感,未雨绸缪,及早应对,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二)充分认识老龄问题的特殊性,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我市老龄问题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未富先老”、城乡倒置两个方面。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大都经历 “先富后老”平稳发展的过程,而我市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
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是典型的“未富先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老年人对物质生活、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全市目前社会发展水平和家庭经济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短期内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从城乡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看,农村高于城镇,全市69%左右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倒置现象。人口老龄化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市老龄问题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我们要立足市情,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探索我市的老龄事业发展道路。
(三)充分认识老龄工作的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使命感。我市老龄工作的紧迫性突出表现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我们的应对准备还不足,工作中还有一些迫切需要加强的环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老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新形势对老龄工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制尚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全社会对老龄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引起足够的重视。老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老龄事业投入不足,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不能满足目前增长的社会需要,农村不少老年人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可以说,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老龄工作已经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做好今天的老龄工作,就等于解除我们明天的后顾之忧。因此,我们一定要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认清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深怀爱老之心,恪守为老之责,多办利老之事,努力推进老龄事业的发展。
二、围绕基本目标,全力推进老龄事业各项工作
200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中,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六个老有”是对老年人全部需求的形象、精要概括,是党和政府为老服务应达到的标准。这个目标充分体现了老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它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健康老龄化”的美丽图景,为老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各级做好老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必须加快建立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切实解决“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的问题;必须大力发展老年文化体育事业,努力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必须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创造条件,让老年人“老有所为”。坚持“六个老有”,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老年人的根本利益,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老龄事业的基本目标,也是对老龄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切实抓好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老年人享有社会保障,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市老年社会保障还存在着覆盖范围比较窄、城乡发展不平衡、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扩大保障和救助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着力解决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扩大已有的城乡医疗、城镇职工养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等保险覆盖面,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填补这一空白,让所有的老人都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要做好各项保障制度和政策之间的衔接,避免重复、交叉和遗漏。
(二)下大力气抓好老年福利设施建设。推进社会化养老是老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抓好福利设施建设是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市老年福利设施数量较少、规模较小、社会化程度较低,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非常突出,农村许多地方没有老年人活动场所和为老服务设施。因此,我们大力推进老年福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老服务网络。要根据中、省有关文件精神,尽快研究制定出台我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要继续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卫生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和权益维护等服务。要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和养老服务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发展多种特色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要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和社区服务,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为居家养老提供有力支持。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把养老服务业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三)认真抓好老年优待和特困老年人救助工作。高度重视老年优待和特困老年人救助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同志最近在出席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讲话强调指出,重视老同志就是重视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资源,要更加关注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困难单位的老同志,加大解决困难的工作力度。我们要认真执行《延安市老年人优待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同时要研究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不断扩大优待范围,提高优待标准,切实让广大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有条件的县区可以先行一步,吴起县已经走在了全市前列(给65—89岁的老人发放政府津贴60元,90岁—99岁发放110元,100岁以上发放160元),希望大家学习借鉴。要坚持把特困老人的救助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优先办理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要通过资金补助、实物配发、节日慰问等方式,加大对特困老年人的临时救助力度。要以城市“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下岗失业家庭老人、零就业家庭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特困老人为重点,积极推行定点定人定时探视救助制度,动员鼓励社会各界为特困老年人送温暖献爱心。
(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老龄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在农村,保障和改善农村老年人的民生问题是老龄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农村老龄工作,促进城乡老龄事业的协调发展。各县区要把老龄工作作为社区(村组)建设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社区(村)基层老龄工作机制,努力突破这一薄弱环节,不断提高社区(村组)为老服务能力。要积极巩固和发展基层老年协会等群众组织,引导和发挥其上下联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乡村老年服务的前沿作用,使其成为推动基层老龄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把农村为老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加大农村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为老服务方式,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要积极推动各项保障措施向农村延伸,努力解决特困、留守、高龄、空巢、因病致贫等老年群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五)深入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和宣传活动。今年是我市老龄事业发展20周年,各级各部门要抓住这一良好机会,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白发浪潮”的日
益迫进和国家对人口老龄化所采取的应对之策。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老龄化形势、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老年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调查研究工作,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要大力开展敬老传统美德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风尚。一是要坚持从我做起,从家庭抓起,教育每个家庭成员牢固树立尊老敬老的思想,夯实家庭养老的基础。二是要坚持从小做起,从校园抓起,以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学习和传唱《孝亲敬老歌》活动为契机,对青少年进行尊老敬老教育,夯实人生基础。三是要坚持从各级领导做起,从强化工作抓起,为履行好为老服务的各自职责,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四是要坚持从老年人做起,从老有所为抓起,为充分发挥老同志宝贵财富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坚持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在全市大力开展 “老龄工作先进县区、先进单位” 创建、“敬老好儿女、好儿媳”“十大孝子”评选、“老有所为奉献奖”评比活动以及各类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老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特殊作用。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发挥老同志作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原则。我们要充分尊重老同志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和支持老同志在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基础上,把老有所养同老有所为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社会需求和本人志趣结合起来,继续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服务和推动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各级老龄委和广大老龄工作者,要为老同志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实现他们“老有所为”的美好愿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全市各类老年社团组织的引领作用,支持他们广泛开展活动,带动全市老年人参与精神文化、体育健身、科技扶贫、关心教育下一代、理论研究、建言献策、调节纠纷、维护治安等各种社会实践,为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再立新功,奉献余热。
三、坚持基本方针,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
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继续实行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做好老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按照赵乐极书记在延安调研时提出的“为了人,发展人;富裕人,惠及人;提高人,发展人”的要求,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龄工作“三个体系”,切实维护好广大老年人的根本利益,保障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把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确保老龄工作与经济社会工作同步发展、同步提高。主管领导要经常听取老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各级老龄委要切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推动老龄工作有效开展。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加强调查研究,畅通与老年人联系的渠道,认真倾听老年人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加强协调配合。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老龄委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成员单位之间要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级老龄委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参谋助手作用。要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发动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积极投入老龄慈善事业,为老年人谋利造福,为老龄事业做贡献。总之,做好老龄工作,既要发挥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既要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又要营造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形成党委和政府主导、老龄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人关心支持的工作局面。
(三)加强队伍建设。各级老龄办作为老龄委的办事机构,要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干部素质,增强协调能力,树立良好形象。要加强对老龄政策法规待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从事老龄工作的同志要怀着深厚的感情,想老年人之所想,急老年人之所急,帮老年人之所需,解老年人之所困,争做老年群众的贴心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老龄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广大老龄工作干部的积极性。
(四)认真编制好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要结合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认真分析当前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合理确定我市老龄事业“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重点措施,并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确保在年底前拿出比较成熟的规划草案。各县区也要结合实际,做好本地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同志们,做好老龄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老龄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延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贺军科同志在全国青农工作暨
贺军科同志在全国青农工作暨 农村青年中心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2006年2月24日)
这次会议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团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把握共青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聚焦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安排部署2006年农村共青团工作,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
刚刚过去的2005年,在团中央书记处的正确领导下,全团青农战线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共青团能力建设,扎实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全面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全力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大力繁荣乡村青年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刚才,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晏友琼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体现了云南省党委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特别是对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全团青农战线的广大团干部致以诚挚问候!向长期支持共青团工作的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表示衷心感谢!
两天来,我们参观了云南省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的示范点,研讨了如何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共青团工作,四位同志又作了很好的经验介绍,大家都觉得很受启发。下面,我就推进2006年农村共青团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具体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特别是农村共青团组织,必须把围绕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来抓。党中央书记处对今年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明确要求,从团中央到各级团组织,要动员广大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要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的建设热情和创造热情,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培养和造就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青年农民,努力谱写新一代“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奋斗之歌。贯彻落实这些要求,首先必须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宝贵的发展机遇。第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制度安排和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央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之强、具体推进措施之实前所未有。在国家投入方面,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协调城乡方面,将改变经济社会管理方式,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工作机制方面,将实行统一领导,分工合作,统筹规划,齐心协力地加以推进;在环境氛围方面,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支持农业,服务农村,关心农民。我们坚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必将协调推进,我国农村必将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环境更好、空间更大。第二,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据目前统计,在全国乡镇企业的1.4亿从业人员中,青年占了绝大多数,在乡镇企业的务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34%,成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渠道;在日益壮大的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中,青年农产品经纪人总数已达85万名,占整个经纪人总数的70%,成为繁荣城乡农产品市场的中坚力量;在全国1.2亿农民工中,40岁以下的青年人超过85%,他们创造的劳务收入总量达到约5000亿元。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农村青年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农村共青团工作,我们近年来的很多工作和活动都采用了社会化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第三,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农村共青团工作在全团工作中历来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农村共青团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突出服务职能和引导示范职能,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和青年的欢迎。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工作推动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培养和选树农村优秀青年典型,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保护母亲河行动社会参与面更加广泛,建设了一大批生态环境示范工程,有力地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作为共青团延伸工作手臂、扩大青年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的创新举措,呈现良好开局和积极的发展势头;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品牌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党建带团建、全团抓基层在农村基层团建工作中得到了积极落实、作出了新的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都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积累了经验。
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目前农村共青团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从工作对象来看,农村青年的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农业生产力落后、地区间差异很大,要在总体上达到中央提出的二十字的目标要求,任务十分艰巨。广大团员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要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和突击队的重任,能力和素质迫切需要提高。这些都对共青团服务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从工作任务来看,共青团组织的服务能力亟待增强。受知识技能、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农村青年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在乡发展,都面临着大量的实际困难,加之不同群体的困难差异很大,服务农村青年的难度增加。新一代农村青年更加自主多元、更加理性务实,空泛生硬的说教、形式主义的活动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第三,从工作平台来看,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亟待加强。在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今天,大量的农村青年离开土地、离开家乡,流动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农村青年结构分布的特殊性、社会流动的多样性、组织化程度较低,给农村团的建设和活动提出严峻挑战。同时,社会资源整合方式的变化、新兴农村青年组织的涌现,对团的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总之,农村共青团工作正处于重要时期,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和困难并存,但从整体上讲有利因素更多。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农村共青团工作就一定会达到新水平、实现新发展。
二、突出重点,引导团员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功立业
团中央刚刚作出的《关于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团组织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引导团员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功立业。关于2006年工作的有关安排,团中央青农部已经印发了工作要点,请大家认真贯彻,全面落实。这里,我重点强调三个方面。
1.大力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农村青年的根本需求是增收和成才。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各级团组织要以城乡互动为基本途径,以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和发展现代农业为重要牵动,充分挖掘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的内外部潜力。
提高农村青年的综合素质。我国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有两亿多,占全国青年的大多数。但是,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7.5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加强对农村青年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既关系当前,又牵动长远。要充分依托农村青年中心、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青年乡镇企业家的产业基地或企业、创建一批培训基地,面向农村青年广泛开展技能培训。与农业、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星火科技富民工程;积极参与阳光工程的实施,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要通过技能培训,使走出去的农村青年有较强的务工技能,留下来的农村青年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
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引导相当数量的农民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就业,是进一步拓展内外部增收空间的重要前提,实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目的也在于此。要通过团组织之间跨地区的合作,使流出地和流入地建立稳定联系,推进组织对接型转移;要通过培育青年市场中介组织及青年劳务经纪人,借助他们的力量转移农村青年,推进中介服务型转移;要通过开发青年劳务市场、实施对口支援等方式,推动城镇用工单位与农村青年的供需对接,推进城乡互动型转移;要通过组织东部地区企业采取“以劳助学”等方式,直接为西部地区培训转移农村青年,推进东西互助型转移。同时,要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开通法律援助热线、开展用工检查等手段,切实维护农村青年的合法权益。新农村建设呼唤大批创业者,青年是创业的主体力量。要以开发农村青年人才资源为依托,抓住培养、凝聚、举荐、配置等关键环节,树立一大批优秀农村青年典型,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投身创业热潮,发挥创业的倍增效应;鼓励外出有为青年在合适的领域积极创业,引导帮助他们返乡创业、回报家乡。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不断增强农村青年的创业意识;充分发挥青年乡镇企业家、青年民营企业家的作用,通过结对帮扶、考察观摩等方式,实现创业嫁接。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切实帮助,以设立基金、小额贷款、项目援助、技术指导等方式,营造宽松有利的创业环境。
帮助贫困地区农村青年脱贫致富。这是共青团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家协会、民营企业家协会的作用,积极帮助贫困地区农村青年提高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收入。要切合当地实际和发展要求,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发特色扶贫项目,引导利用当地的资源使他们脱贫致富。要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努力帮助贫困地区农村青年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
2.进一步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是全团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的统揽,也是共青团统筹城乡、服务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各级团组织要按照“线面结合、全面深化”的要求,深化和丰富保护母亲河行动内涵,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积极参与江河流域、国家重点工程、重大节庆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开展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活动,动员广大青少年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
推进生态环保文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理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对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分重要和紧迫。各地要紧紧围绕“我和环境共友好,携手保护母亲河”的主题,抓住保护母亲河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庆纪念日的契机,充分利用文艺演出、公益广告、环保论坛、爱心使者等手段,广泛开展生态环保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家园意识和共同体意识,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使他们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积极倡导者。
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实践。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素质的一代新人,是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的永恒课题。要大力开展绿色承诺、艺术采风、文艺展览等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走进自然、了解自然、爱护自然;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污染、保护水资源等活动,动员青少年积极参与国家生态重点工程建设。要不断深化“请跟我来,天天环保”活动,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从而影响、感召和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要不断深化“建设节约型社会我先行”活动,引导青少年节约水、粮食、电、纸张等资源,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
扎实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生态示范工程是保护母亲河行动成效的集中体现。只有扎扎实实地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治理效果,才能更好地调动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推动保护母亲河行动不断发展。要大力开展公益广告宣传,不断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积极探索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手段,进一步加大工程筹资力度。要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建设各类纪念林、示范林,积极争取水利、林业、农业、环保等部门支持建设专项工程,开展青少年生态环保国际交流合作实施国际工程,进一步丰富工程建设途径。要抓住资金募集、工程立项、项目实施、检查验收、工程移交等关键环节,努力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工程规范管理。
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开展“青春装点新农村”活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农村青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村青年特点,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农村青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引导他们带头使用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成为新农村新生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二是要参与村镇面貌整治。采取城乡结对互助、定点帮扶、志愿服务等途径,广泛开展建设青年生态文明村(街)活动,引导青年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主要村镇和街道的卫生状况。充分发挥农村青年的带头作用,广泛开展“一建三改”活动,影响和带动广大村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建设绿色家园。三是要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引导农村青年积极保护耕地,自觉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种,促进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开展生态监护活动,引导农村青年带头防治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引导乡镇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3.不断加强乡村青年文化建设。乡村青年文化建设是共青团促进乡风文明的主要行动。尽管这些年来乡村青年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还存在形式比较单
一、手段相对缺乏、机制尚待建立等问题,与农村青年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
深入开展乡村青年文化活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和农村青年特点,立足基层、面向大多数,结合传统的民族节日、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和民间歌会,大力开展群众性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带动乡村青年文化建设的繁荣。要把最大多数的农村青年吸引到文化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他们创作一批弘扬主旋律、体现新特色的文化作品,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要进一步深化乡村青年文化节、乡村青年歌手大赛、乡村青年才艺风采展示等重点项目,使其辐射面更广、牵动性更大,成为乡村青年文化建设的知名品牌。要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方式,组织城市青年开展送文化下乡,与农村团组织共同开展活动,满足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培养乡村青年文化人才。人才是影响乡村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从实践来看,通过创建农村青年中心培养乡村青年文化人才是一个重要工作思路。农村青年中心是基层团的工作的综合平台,具有组织、活动和阵地的优势;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青年中心本身就是农村各类优秀青年人才和青年协会社团的联盟。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村青年中心的重要作用,既大力发育农村基层各类青年文化协会、农民剧团、文体俱乐部和兴趣小组,通过他们吸引、凝聚更多的乡村青年文化人才,又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青年喜闻乐见的文体竞赛,发现和推出乡村青年文化人才,努力形成乡村青年文化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拓展乡村青年文化建设领域。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群体利益不断分化的今天,通过拓展乡村青年文化领域促进社会和谐,尤为迫切。要通过青少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广大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要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村青年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依法办事。要切实维护农村青年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农村青年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努力化解农村青少年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三、加大力度,切实做好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
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对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已经进入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阶段,任务非常艰巨。各地要以构建“基层团委+青年中心”新型基层青年组织网络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把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努力扩大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覆盖面。“建起来”是农村青年中心“活起来、亮起来”的重要前提,也是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的首要环节。从全国来看,已建成农村青年中心3700多个,与全面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的目标任务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以“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年”为统揽,不断深化“全国青年中心建设先进县(市)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农村青年中心的组建水平。一是要把整合协会社团和依托各类阵地结合起来。要调动协会社团负责人的积极性,通过担任理事长或者副理事长等途径,将协会社团改造提升为农村青年中心。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把乡镇文化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整合改造为青年中心的有形依托,重在发展组织、开展服务。二是要把强化责任与表彰激励结合起来。要树立大团建的理念,将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纳入农村基层党建带团建、“三级联创”的总体格局之中,作为考核基层团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使团县委书记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大力表彰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先进县、优秀青年中心、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发展项目、优秀青年社团,激发基层团组织建设青年中心的热情。三是要把争取支持和营造氛围结合起来。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定期、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的进展,寻求相关的政策项目支持。特别要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农村青年中心依法注册和规范管理。要积极协调团内外新闻媒体,深入宣传青年中心建设的成效,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
2.积极促进农村青年中心自我运转。从各地情况来看,运转难是制约农村青年中心发展的关键问题,也直接影响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努力做到既发挥各级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又激发农村青年中心的内在动力,既吸取国内外已有经验,又结合实际大胆创新。
大力发育协会社团。大力发展协会社团,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促进农村青年中心自我运转的关键,也是我们两年多来的工作共识。特别是从长远来看,农村青年中心提供服务、自我运转也要更多地依靠协会社团。农村青年协会社团目前大致分为: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成立的读书小组、登山协会、篮球协会、农民剧团等青年文体社团;基于特定利益需求成立的养鸡养牛协会、蔬菜种植协会等专业经济协会;基于提供公益服务成立的科技科普协会、青年经纪人协会、社区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组织。各级团组织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吸纳一批、发育一批、扶持一批”的原则,切实做好发育协会社团工作,使青年中心因社团的活跃而更加充满活力。
大力实施青年发展项目。实施青年发展项目是农村青年中心提供服务的主要形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内外民间组织的通行做法。要从满足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和农村青年的多样化需求出发,以小型、分散、灵活的方式,实施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科技推广、转移就业、志愿参与、文体娱乐、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项目。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青年的新特点,以设立基金、发放青年卡、实行订单购买、依托互联网等方式,设计好、管理好、运转好青年发展项目。要找准项目建设的增长点和社会需求的热点,建立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机制,争取党政项目、整合团内项目、承接社会项目、实施对口项目、开发市场项目、探索自办项目。
广泛开展加盟合作。这是把促进青年中心自我运转和促进加盟合作单位发展相结合的推进方式,两年多来的良好成效已经给予了很好的证明。要通过加盟合作巩固农村青年中心的阵地依托。开展团内联合,用好现有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图书站等团属阵地;依托社会力量,积极协调使用城乡社区服务机构、文化体育场所、教学培训单位等场地;进行市场开发,以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与企业或个人联合建设阵地。要通过加盟合作丰富青年中心的服务手段。开展特约服务单位工作,就是在统筹城乡、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征集一批企事业单位及社会服务机构,结合业务特点为农村青年提供服务。这项工作做好了,特约服务单位可扩大客户群和社会影响,青年中心可增强服务能力和凝聚能力,青年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3.进一步加强农村青年中心队伍建设。抓住招募、培训和管理等重点环节,以专职工作者和志愿工作者为主体,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是扩大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覆盖面、促进农村青年中心自我运转的关键。一是要抓好团干部。通过担任法定代表人,始终牢牢把握领导权,把坚持共青团主管青年中心与激发青年中心内在动力结合起来,为农村青年中心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二是要抓好大学生志愿者。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中专院校与青年中心结对等工作,通过定向招募和集中派遣,形成接力机制,组织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参与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与管理。三是要抓好理事会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通过理事轮值等方式,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他们力量推动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四是要抓好热心人士。动员更多热心青年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为农村青年中心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组织青年农业专家、科技人员以及与农村青年致富相关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提供服务。五是要抓好特殊群体。争取党政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支持,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见习实习等方式,在一定时间内专门从事农村青年中心工作。
四、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农村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的机制保障
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共青团工作,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至关重要。我们要进一步总结探索,创新机制体制,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推动农村共青团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第一,要加快建立城乡互动的工作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是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打通城乡资源流动的政策性障碍,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为扩大国内需求开辟广阔市场,从而为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把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在农村团的工作中贯彻落实好,关键在于加快建立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要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推动形成全团一致、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建立整合机制,把各自优势、重点项目向农村、农村青年倾斜,在团的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要建立考核机制,细化目标、实化任务,强化责任、硬化措施,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让广大农村青年真正得到实惠。
第二,要加快建立分类指导的推进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加快建立分类指导的推进机制,是保持农村共青团工作生机和活力的必然要求。要重点把握以下原则。一是体现差异性。在统一品牌框架内,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努力做到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实现各地协同发展、全国整体推进。二是突出层次性。团的不同层级组织有着不同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方式。在推进一项具体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层级之间工作职责的差异,指导基层团组织选好自己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所为、有作为。三是注重实效性。要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基层工作的现状、问题、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善于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有措施、有方法、有行动,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要探索建立区域联动的协作机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统筹区域发展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和关注。这些年,我们也有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比如,以保护母亲河为主要载体,以流域为纽带,实行区域联动,先后推出的环太湖流域、沿黄九省区、京冀两地潮河、泛珠三角等系列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表明,推进团内区域联动,有利于加速社会资源整合、实现区域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要通过打破区际合作在观念、人员、制度等方面的壁垒,积极探索建立区域联动的协调机制。要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和分工,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项目沟通协作,优化工作推进流程,完善多层协商机制。探索社会化、事业化的方式,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第四,要加快建立各方支持的发展机制。只有加快建立各方支持的发展机制,才能不断强化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物质依托。要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共青团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主动争取其在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形成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共青团承办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坚持公益性原则,积极争取与企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达到互惠双赢。要加强国际交流,开展与国外青年组织、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为农村青年成长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要紧密结合目前在全国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全团抓基层,深入分析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团员青年分布情况的变化相适应的组织体系。要巩固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成果,努力构建农村团员“长期受教育、永远跟党走”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团干部的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加深与农村青年的感情,密切与他们的联系,不断增强服务农村青年的能力、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同志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村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
(2006年3月9日印发)
第三篇:在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调整充实后的第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段时间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刚才,开义同志传达了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韩承祥同志传达了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了全市老龄工作情况并就今后的工作重点作了发言,大家对要议定的事项分别发表了意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二、健全老龄工作机制,确保老龄工作“五落实”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顺老龄工作关系,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活动场地“五落实”。一要建立健全老龄工作机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明确具体工作人员,使老龄工作形成网络。二要规范各类老年群众组织的管理。按照工作职责凡是涉及老年性群众组织(协会),要统一归口到各级老龄办管理。市老龄办要加强对老年群众组织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规范其行为,促其健康发展,真正实现在老龄工作机构管理下的自管自治、自我服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三要进一步加大老龄工作的投入。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市上将按部门预算程序加大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经费的投入,区县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老龄工作实际,视财力和工作状况,加大对老龄工作的投入。四是各级都要切实落实老龄工作的办公和老年人文体活动场所。乡(镇、街道)至少要设立1个老年活动室(站)或综合性的为老服务中心,努力办好敬老院。
三、继续维权,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维权工作是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一是要深入宣传贯彻《老年法》,在全社会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教育。要进一步推进司法机关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继续加强人民法院设立“老年人法庭”,加大对涉老案件的执法力度。二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优待老年人规定》,搞好我市的敬老优待服务工作。要把老年人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三是认真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
四、扎实推进“六个老有”,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一是落实“三个到位”,确保老龄事业持续良好发展。首先是认识和工作落实到位。老龄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事关全市64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级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市老龄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主动配合、相互协作,以务实的态度,讲求实效的作风,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宜宾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落到实处,推动老龄工作的稳步发展。其次是机构落实到位。各单位要明确分管老龄工作的领导,明确老龄工作的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及职责,做到总体工作有人抓,具体事情有人办,老年人的事情有人管。要把老龄工作与党建精神文明工作相结合,建立县、乡、村三级老龄工作网络,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级要采取多方筹集资金,多种合作形式加大对安老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怡养院、老年公寓、老年大学、老年活动室(站)或综合性的为老服务中心等形式,努力把老年人的事情办好。二是强化“三个”服务,不断提高老龄工作的水平和质量。首先是强化政策法规的服务。市老龄办要综合协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研究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市委、市政府解决老龄工作有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协调督促有关方面落实解决,在政策法规上为指导全市老龄工作提供服务。其次是强化舆论宣传服务。各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尊老、爱老、养老、助老的先进典型;同时,要披露鞭鞑虐待老人的反面典型。市老龄办要继续办好《宜宾老龄》刊物,充分发挥其优势,介绍老龄事业的情况,宣传老龄工作的经验,促进全市老龄事业的发展。再次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要整合老龄工作的资源,依托“星光计划”的实施,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改造一批安老养老设施,尤其要加强多(镇)、村(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完善为老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改善我市的养老环境,使广大老年人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同志们,老龄事业是光荣而神圣的事业,老龄工作是艰巨而崇高的工作,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在座各位共同努力,全市老龄工作一定能为宜宾的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调整充实后的第一次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前段时间工作,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刚才,开义同志传达了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韩承祥同志传达了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了全市老龄工作情况并就今后的工作重点作了发言,大家对要议定的事项分别发表了意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努力做好新时期的老龄工作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64.7万人,占总人口的12%,还以每年3.5%的速度增加,据测算,到201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85万人,给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将带来十分严峻的形势。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会和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老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求真务实,按照市委“风正心齐,团结奋进”的要求,坚持老龄工作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为老年人服务的宗旨,勤奋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老龄工作。一是要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宜宾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尚未制定《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县,要尽快制定完善,已制定的要按《纲要》抓好落实。二是要加大工作力度,使老龄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近期将召开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三是要认真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发展趋势,引导广大老年人与时俱进,理想永存,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健全老龄工作机制,确保老龄工作“五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顺老龄工作关系,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所、活动场地“五落实”。一要建立健全老龄工作机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明确具体工作人员,使老龄工作形成网络。二要规范各类老年群众组织的管理。按照工作职责凡是涉及老年性群众组织(协会),要统一归口到各级老龄办管理。市老龄办要加强对老年群众组织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规范其行为,促其健康发展,真正实现在老龄工作机构管理下的自管自治、自我服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三要进一步加大老龄工作的投入。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市上将按部门预算程序加大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经费的投入,区县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老龄工作实际,视财力和工作状况,加大对老龄工作的投入。四是各级都要切实落实老龄工作的办公和老年人文体活动场所。乡(镇、街道)至少要设立1个老年活动室(站)或综合性的为老服务中心,努力办好敬老院。
三、继续维权,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维权工作是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一是要深入宣传贯彻《老年法》,在全社会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教育。要进一步推进司法机关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继续加强人民法院设立“老年人法庭”,加大对涉老案件的执法力度。二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优待老年人规定》,搞好我市的敬老优待服务工作。要把老年人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三是认真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
四、扎实推进“六个老有”,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一是落实“三个到位”,确保老龄事业持续良好发展。首先是认识和工作落实到位。老龄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事关全市64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级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市老龄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主动配合、相互协作,以务实的态度,讲求实效的作风,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宜宾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落到实处,推动老龄工作的稳步发展。其次是机构落实到位。各单位要明确分管老龄工作的领导,明确老龄工作的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及职责,做到总体工作有人抓,具体事情有人办,老年人的事情有人管。要把老龄工作与党建精神文明工作相结合,建立县、乡、村三级老龄工作网络,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级要采取多方筹集资金,多种合作形式加大对安老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怡养院、老年公寓、老年大学、老年活动室(站)或综合性的为老服务中心等形式,努力把老年人的事情办好。二是强化“三个”服务,不断提高老龄工作的水平和质量。首先是强化政策法规的服务。市老龄办要综合协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研究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市委、市政府解决老龄工作有关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协调督促有关方面落实解决,在政策法规上为指导全市老龄工作提供服务。其次是强化舆论宣传服务。各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尊老、爱老、养老、助老的先进典型;同时,要披露鞭鞑虐待老人的反面典型。市老龄办要继续办好《宜宾老龄》刊物,充分发挥其优势,介绍老龄事业的情况,宣传老龄工作的经验,促进全市老龄事业的发展。再次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要整合老龄工作的资源,依托“星光计划”的实施,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改造一批安老养老设施,尤其要加强多(镇)、村(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完善为老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改善我市的养老环境,使广大老年人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同志们,老龄事业是光荣而神圣的事业,老龄工作是艰巨而崇高的工作,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在座各位共同努力,全市老龄工作一定能为宜宾的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戴红同志在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讲话
在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戴红
二○○七年一月十日
今天,很高兴参加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6年年会,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推动我国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向多年来为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付出辛勤汗水,给予大力支持的各相关部门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简单说几句:
一、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信息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地理信息标准化是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应用、开发的技术基础,其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制订是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资源整合、集成、交换、共享和服务的基本保障,也是推动国家对地观测系统建设与应用、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997年,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主要负责地理信息标准化规划、协调和技术归口工作。自成立以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局的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在秘书处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支持下,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组织制定了一大批地理信息国家标准,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电子政务、数字
道路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重视标准和技术法规的修订,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机制,形成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要强化企业的标准意识和标准责任,通过加强监督,促使企业按标准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要提高标准中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量,引导大中型骨干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主要工业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业化。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充分发挥国内相关产业、行业、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作用。”
为了促进国际、国内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我国必须加快标准化工作的步伐,实施标准化战略,实现我国标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为此国家标准委确定了我国今后5年和10年两个阶段的标准化发展目标。即:一是2010年实现基本建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的技术标准体系,使我国标准化工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具体目标为:相关联的国际标准采标率由目前的44%增加到85%,标准制修订由2000项/年增加到6000项/年,标准制定周期由4.5年缩减到2年,标龄由10.2年缩短到5年以内。二是在实现第一阶段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努力,争取2015年实现标准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家用电器、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技术标准的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体目标为:我国自主
业界标准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5)改变现行企业标准备案制度,重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企业标准实行责任制审查备案制度;
(6)确立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将自主创新的技术融入行业标准、协会标准或企业联盟标准中,确保标准与知识产权的有机结合,推动技术进步;
(7)实行标准化工程师制度,标准化工程师要对企业标准进行技术把关,而这一制度的实施将造就我国标准化专家的百万大军,从而形成国家队和国际标准化专家队伍;
(8)积极推进以国家标准为主体、企业标准为基础,以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为补充,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信息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9)参照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TU),参考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专业设置,细化我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分工,与国际对接,形成2600个左右全国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
(10)在今年下达13000项国家标准计划的基础上,按照“十一五”前3年每年新下达8000项的幅度,争取用3年的时间解决我国标准老化的问题,“十一五”末实现将我国国家标准的标龄控制在5年以内,总体水平提升到中等发达国家标准水平;(11)鼓励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提出具有自主创新科研含量的标准项目,解决我国在标准的前瞻性以及国际标准的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