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最新动态综述(精简版)

时间:2019-05-15 00:3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最新动态综述(精简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最新动态综述(精简版)》。

第一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最新动态综述(精简版)

中国高职教育前沿最新动态综述(5月号)

全国高职教育工作在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思想指引之下,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等文件精神的鼓舞下,正积极稳妥地向前发展。本综述拟从重要会议、特别关注、理论建设、论点精粹、教学改革、热点信息、海外传真七个方面对高职教育界最新动态作一简单介绍。

一、重要会议。2012年5月19日上午,教育部在杭州召开全国职业学校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对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职业教育现代学校制度,促进中、高职学校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别关注:聚焦职教体系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包含学制体系、资格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等诸多方面。关于职教体系的建设,是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重要观点。

1、我国著名高职教育研究专家马树超教授认为,职教体系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

2、多级联动,多方参与。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郑蔼娴认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工程庞大,体系构建除了作好顶层设计之外,还需要教育系统内部从“国家—省—市—校”各层次纵向多级联动;需要教育系统以外的政府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社会各 1

界的横向多方参与。

3、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有机衔接是体系构建的核心。这里不仅提出了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时间目标,而且对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特征有清晰地表述。因此,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要在更好适应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有机衔接上下工夫。

三、理论探讨。

1、论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分类。唐永泽、王晓东在《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教育都是要为受教育者从事职业服务的。从两类教育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角度,可将职业教育称之为应用(技术)教育,非职业教育称之为基础(知识)教育;将与职业教育对应的非职业教育称为普通教育不尽科学,离弃了区分这两类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丁金昌在《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2期)撰文指出,当前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存在理论上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实践上专业内涵建设脱节等主要问题,要从目标定位、课程衔接、师资队伍、招生制度等方面协调发展。

四、关心高职教育的各方人士从各个方面表达自己对教育的关切,各类观点精彩纷呈,颇具启发作用,比如:

1、高职学校:让每一个在学校里待过的人增值。如果说高职学校必须关注学校里的人,包括学生、校友、教师,以及校长在内的管

理者,他们创造了品牌、承载着灵魂,他们是学校的价值所在。

2、培育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第一要务。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技能至上”、“能力越位”和片面追求“简单就业”、“一时就业”的倾向,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相对处于职业教育“边缘”的境地。为此,在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应特别关注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教育。

3、校企合作要让企业“有利可图”。困扰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最大难题,就是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要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必须把多赢性作为校企合作的价值追求,建立起以“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础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工学结合需要“过五关”。一是职教理论创新关; 二是运行机制创新关; 三是师资建设模式创新关; 四是教育技术创新关;五是投入模式创新关。

5、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境界追求。强调,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只有上升到文化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特色发展。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最高境界追求是以人为本、文化立校。

五、作为学校,不管怎样发展,教学总是重要的一环。奋战在一线的教师们纷纷大胆尝试,在教学改革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比如:

1、苏州工艺美院“以生为主”改革素质育化课程。学院致力于建设“以生为主”的素质育化课程体系,教师在改革中角色定位也应有相应变化,教师应作为教学过程和环境的设计者而存在。

2、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召开以“工学结合专班”为载体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会后归纳、汇整出“八双、两要点“的工学结合专班精髓,即:①双主体教学育人(学校与企业);②双重身份(学生与员工);③双师团队(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④双轨课程体系(知识与技能);⑤双重文化环境(学校和企业文化);⑥双重学历(学校学历和企业经历); ⑦双证书(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⑧双重手段(面授和远程教学)。

要点一: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工学结合教学打破原有的时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实施教学,施行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要点二:政府、企业、家长、学生都要参与的多元评价:工学结合专班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是希望使学生受益,让学生成长成才。政府、企业、家长、学生都参与的评价体系,能够给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完整、客观、科学的肯定。

3、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突破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瓶颈。

滨州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改革来带动整体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

4、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做活实践环节,让思政课教学入脑入心

学校开始着手做好校外课堂,积极培养学生“能行万里路”,由学生自发创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依托大学生爱心服务社平台,通过老师指导,学生组织、参与,积极开展一系列课外实践式思政教

育。

六、热点信息。

1、马树超在南京提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二个前沿问题:一是关于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与特殊使命;二是关于高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三是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的基本思考;四是关于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时代价值;五是关于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六是关于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主线;七是关于校企业合作共同育人;八是关于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服务;九是关于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十是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十一是关于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十二是关于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2、教育部圈定职业教育八大创新发展落脚点:①大力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②产业结构调整;③产业优化升级;④实体经济发展;⑤区域经济发展;⑥保障民生;⑦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与;⑧构建合理教育结构。

七、他山之石:小国如何催生大企业——海外职业教育成功案例 地处北欧的芬兰面积为3 3.8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仅有540万人口的小国,气候条件差,除森林外其他资源十分贫乏,其国内市场也很狭小,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在国际竞争最激烈的近二三十年间,涌现出一批著名公司和知名品牌。在近几年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芬兰一直名列前茅,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在芬兰劳动力市场对求职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初,芬兰对职业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把一批高

水平的职业学校合并成31所高等技术学院,通过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技术学院来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使之同大学一样成为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摇篮。

附主要资料来源: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网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http://61.164.87.131/web/index.aspx

湖北高职高专教育网 http:///index.php?todo=content&m=8

第二篇: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我思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办学体制的地方性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发展以及土建类专业高等教育等方面谈谈个人见解。

Abstract: the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target application, professional setting of the occupati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system of running a school of local difference from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The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is occup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mportant constituent, it is training for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needs of the first line of high skill talent education, to accelerate advance socialistic modernization process to have irreplaceable role.The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and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higher education, talk about individual view

关键词:职业教育定位发展

Key words: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1、办学体制的定位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要密切关注人才市场供求变化,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技能知识结构和学习成果评估方法,以就业为导向配置教学资源。

(2)教学组织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保证。要改变普通高等教育依附理论教学的模式,探索并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学校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隶属普通高等教育,属于独立的职业型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其生源可以是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也可以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高职院校定位于职业型教育依据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教育分类将专科教育划为第三级教育的第一阶段,高职是专科教育的一个分枝,培养方向以有针对性就业为导向。针对不同生源状况设计的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过渡课程,一般要求在入学前完成(因其不属第三级课程),根据国外相关经验也可以在入学后的短时间内补上。总之,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口阶段就要强调理论与实践要求并重的入学条件,然后再实施理论与实践要求并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计划,才能有效地保证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出口阶段达到理论与实践要求并重的培养目标,以适应劳动力市场上所需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并重的中间技术型人才规格。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将高职教育年限调整为高中毕业生3年,初中毕业生5年。

3、师资队伍建设定位

(1)现有教师在职培训。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许多院校“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若抽调教师离岗培训,将加大日常教学压力。可行的办法是针对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利用寒、暑假进行在职培训,这既能达到培养师资、满足教学需要的目的,又能缓解日常教学师资不足的压力。

(2)根据需求引进人才。组织院校内部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还要适时引进外部人才。搞清楚本院校哪些专业的教师通过内部培训可以满足需要,哪些专业必须从外部引进人才才能满足需求;哪些专业发展潜力较大,需要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做好人才储备等,这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前提。人才招聘要遵循年龄优势、经验优势、德才优势并举的原则。

4、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

1)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要建立在职业与技术的基础之上

2)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专业要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

二、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定位的认识

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培养的人才也是多样化的,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培养的人才与普高的差别属于类型不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

型、管理型人才;普高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学术型理论研究人才),不同类型的人才承担着不同的社会任务,不存在等级的差别。社会上本科生、研究生工作不如意、事业发展受阻的大有人在。这里存在层次与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不同层次人才就业的层次和期望也不同,就业竞争实际是同层次人才间的竞争。无论哪个层次的人,只要位其优秀,总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受到社会的重用,成败取决于是否是一个最好的你。也就是说,“白领”与“蓝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成材途径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院校的学生同样有自己某方面的智能优势,只要肯努力,就有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

2、健全办学理论,拓展办学空间

(1)健全教育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教育类型,其生命力全在于特色和质量,而形成特色、办出质量,就要在正确把握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定位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发展观,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上不盲从于普通高教,牢牢掌握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优势,站稳传播和普及科学技术的主阵地,在高新技术与社会经济间架起直通桥梁。

3、创新观念,超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难的抉择

随着终身教育的观念愈来愈广泛地被大众所接受,高职教育为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应选择专业特色突出,职业定向明显的课程设置模式。须知,任何一个教育阶段的知识积压和生产过剩都是等同的,都会造成人才的结构性浪费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当然要与终身教育的精神实质保持一致。1996 年,原国家教委提出高职教育应以“必需、够用”为度设置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为 1 ∶ 1。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二者的矛盾,但要从根本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还应在观念上有以下创新:)将二者统一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目的是结合灵活、多变、弹性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全面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应有意识强调和贯彻素质教育,将看似矛盾、两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灵活结合,发挥互补作用。)将二者统一于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创新教育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动性的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为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应放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的探讨,将各自特长发挥出来,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创建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既发挥培养“逻辑——演绎”能力为特点的理论教学特长,又能兼顾培养“实践——探索”能

力为特点的实践教学,二者互不偏废。

4、健全课程体系建设,创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打破分段式,进一步注重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尊重学科性,但并不恪守学科性。现存的两段式或是三段式课程体系,都过分强调分阶段。在这种体系下,分成一、二学期基础课,三、四学期专业课,五、六学期设计与实习课。各学期缺乏连贯性,导致知识的重复或支解。因此,有必要将公共文化课、专业课、生产实习课按阶段和难度连续分散到每一学期,逐渐深入,每学年自成体系。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尝试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做到每学期都开设公共课、专业课和技术实习课。使知识连贯,循序渐进。首先应处理好公共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根据专业方向设置公共文化课,不同的专业公共文化课也各有侧重,做到既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打下基础,又为学生能够继续深造和未来的生活、人生打好基础。例如,围绕专业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数学、交际实务、公共关系学、社会学、说话艺术等,既与课程专业相联系,又考虑到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弱化专业基础课,将专业基础课的重点部分综合到专业课的内容中,这不仅仅表现为增加专业课时,而且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专业课组合更加优化。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原有的基础课程包括旅游经济、会计学、财务学等,可将三者合并,取消其中重复的内容,总称旅游经济学。分一、二、三部分并分散到第二、三、四学期,难度由浅渐深,以利于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再次,将实习课分散,不仅能使学生及时地将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同时也不至于造成最后一学期“放羊”式的实习和造成实习效果不理想。)专业课程力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特点,适当综合化。传统学科的专业课程是以学科性为设置原则设置的,教材几十年未做大的改动,学科分支较细,课程时有交叉,教材偏难、偏深、偏细,难于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适于高职教育需要的实践性、应用性强的教材并不多见,这在客观上给高职专业课程的设置带来一定难度。这也为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提出了不断总结、编写、完善本专业教材的艰巨任务。

高职教材应以突出实践性教学为中心,对内在联系较紧密,知识点交叉较多的课程可以适当综合成一门课程。例如,我院建工系建筑工程专业将同属于力学范畴,课程知识点交叉较多的三大力学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建筑力学)综合成一门建筑力学;将内在联系紧密的建筑工程经济和建筑工程概预算原理合并成应用性较强,社会需求面广的建筑工程预算原理和电算化。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学生普遍认为新的教材和传统的教材相

比,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增强了,更加适合高职专业特色,值得推广。)开设选修课程,实行学分制。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的目标,可结合各专业特点开设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择业能力。选修课程可分为专业性选修,拓展性选修和发展性选修三类。专业性选修即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内容的课程;拓展性选修课程即选择与本专业无关但有助于增强职业适应性的课程;发展性选修课程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所设置的课程。对选修课程的考核实行学分制,学生除完成必修课程任务外,还应完成规定学分的选修课程才能毕业

4、顺应地方经济发展 把握高职教育发展方向

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主导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⑴地方产业结构主要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国家宏观布局形成的,不同的产业结构对高职教育的学科体系、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有不同的需求。现在地方产业结构呈集群式发展态势,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不同的主导产业类型构成了不同的专业人才需求链,对其他专业人才形成排斥。⑵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的外源型模式要求职业技术人才的规格、素质要与国际接轨;以经济内生增长为主的内源型模式则要求职业技术人才与本土经济发展相适应。所以,高职教育发展的学科体系不宜大而全,而要小而精,顺应地方经济,快速前瞻发展。

三、关于土建类高等职业的教育

在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能为每一个职业岗位或职业项目设置相应的专业,而土建类相关专业社会覆盖面不广的职业只能坚持宽窄并举的原则,以职业群、岗位群来设置相对较宽的专业。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在企业很难完成对学生进行生产全过程的训练;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远未形成;主管部门或学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土建类专业再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严重问题。课程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活动的核心,在以后的此类专业中要尤其重视课程的设置,包括课程分类、课程模式等;同时,也要在师资等方面加强建设与维护。

四、结语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建设的阶段,无论一般院校还是示范院校,都必须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方方面面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1)浅谈土建类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2)陆计明《对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报

(3)《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几点建议》

(4)左家奇《“三重融合”下开放式办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

第三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姓名徐婧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管理指导教师楼世洲20081213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摘要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亦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题从高等职业的内部要素和外部因素的相关性切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教育与经济的动态均衡中进行自身建设以及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论文主要分六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阐述选题的意义和理论依据、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分析了金华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章分析了金华区域经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第四章介绍了金华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况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情况。第五章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着重从专业体系结构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如何服务区域经济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就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相关建议。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区域经济浙江师范大学颀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另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惫礁日期弦乒月朋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刍了解浙江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圈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哆、必用彰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浙江师范大学可以用、问力„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己言目“十一五”乃至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金华市在浙江省继续保持追赶态势加快发展浙中城市群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这一重要历史进程中金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将发生重大的历史性变化。经济发展对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金华的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将产生独特的历史作用。本文以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基础以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动态均衡为分析框架以金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为任务在对金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对高职所提出的内在要求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建设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浙江师范人学顾二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一问题提出

一、绪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从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仅经过余年时间就引发了以高科技产业崛起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于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市场势必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制造业为主的金华市产业主体担负着实现金华市工业化的历史重任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则是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制造强市的重要资源。培养这类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快建设面向现代制造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开发刻不

容缓。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我国实现富民强国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绘制了美好蓝图。我国人口众多现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之一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现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支撑。金华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以制造业为龙头的区域经济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之中。目前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金华经济发展若要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若要再增强就必须超前构建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是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满足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方面。、社会观念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存在歧视教育带上“职业似乎就低了一等。人才市场里有的单位明明缺少应用型人才却为了抬高“身价”招聘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本科以上排斥高职院校毕业生致使年轻人产生“样样工作靠文凭”的错觉在企、事业单位常常注重管理科研人才而忽视了一线技术人才的待遇职工技术等级证书与劳动报酬脱钩更使得“坐办公室”的人增多了而“车间里”的技术工人减少了家长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毕业后有充分的就业机会不顾子女的意愿也希望子女上学术型大学而不是应用型的高职院校一些高职院校招生暂时存在困难就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职业”二字改头换面办得越来越没有特色。这些现象都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扭转这一局面急需转变这种观念构筑合理的人才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迫切。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历史上公认的三个“世界工厂——英国、美国和同本也正是因其发达的制造业而雄居于世界。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金华生产力发展很不均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制造业特别是强调高新技术的现代制造业的大力支撑。党在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表腰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而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掌握丰富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现代制造业、依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批技术人才。二本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通过对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产业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理论也为现代工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践意义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均衡的职业教育体系实践案例也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三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发挥对经济的整体功效。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分别对此问题持以急切地关注。浙江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研究较多。检索表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相关的成果主要有《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张梓英针对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现状提出大力发展高职要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往国际化和终身化的方向来发展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汤春林、赵爱威针对现状和存在问题与区域和产业结构不适应提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优化形式结构优化布局结构使教育结构协调发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黄璐主要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并提出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教学管理体制等结构系统。《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罗金凤主要论述了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加强质量建设。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相似的研

究但有以下篇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年易元祥的博士论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从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发展策略五个方面论述其中发展策略研究主要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规范管理和构建类型体系来阐述的。江西师范大学年谢岚的硕士论文《我国高等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从认识上的误区办学特色缺乏沟通、衔接不畅法规上的缺陷和筹资难等五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沟通与衔接、改革办学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扩大筹资渠道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应对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年朱植刚硕士论文《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地位不高、收费高、报到率低、硬件条件差、办学无特色、就业升学难等问题提出要办出职教特色、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学历教育体系、调整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扩大招生、拓宽就业渠道等策略。河海大学年吴学敏的硕士论文《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研究》先分析入世后对高职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启示再提出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办出特色、中外合作办学、市场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课程体系等策略。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试图总结出二者关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系的一般理论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教育方针理论等等二是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区域经济水平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区域经济水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等等。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第三职能理论。、国外研究现状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与回报、公平与效率、职业结构与个人教育、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关系、技术教育等方面。较具体的研究理论主要有三螺旋理论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链接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区域竞争力理论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非均衡增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新增长理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后发优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对照分析国内高等职业研究通常是在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中找出存在的差别从而引入国内或者是以某一时代背景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提出相应地应对策略。因此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和不足。一是这些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联系的分析甚少淡化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科研与教育职能。二是都从国际高等职业比较中找出解决之道但如果不分析其本质内涵、不了解不同国家高等职业的经济背景及特点就会误入以发展论发展的问题漩涡不能抓住核心内容。三是以发展现状来理解。无论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产业结构它们都是不断地在历史变迁中发展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或转型如果单以现状发展需求来理解无法得到正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的情况下更缺乏说服力。四是与社会具体职业的对应性。通常都认为社会上有什么职业高职院校就设置相应的专业迎合产业需求。实际上这是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误解因为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加快这种办学可能永远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此外上述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而关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刚刚开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主体以地方性高职院校居多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因此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模式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等问题仍然值得研究和探讨。四相关概念界定、职业教育概念国外职业教育概念。各国对于职

业教育的界定各不相同各国学者对这一概念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杜威认为职业教育是为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斯内登认为凡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都可以称为职业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把职业教育定义为“给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俄罗斯将“职业教育”泛化地理解为除基础教育外的一切专业教育将所有的高等教育均包括在内德国的职业教育由学徒制发展而来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包括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更多的国家则狭义地将“职业教育‟‟理解为是专指培养技术工人类人才的特定教育类型即培养那些不需太多理论知识而主要依靠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艺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现场工作的直接操作者的那部分教育包括培训并不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职业教育被确定为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国职业教育概念中国的职业教育概念主要侧重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根据《职业教育法》第十二、十三条规定我国职业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职业学校教育浙江师范大学顾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在相当于高中教育之上进行的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的职业岗位定向的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上属于第五级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初、中级职业教育都有所区别。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能与科技和生产操作人员下常交流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指导操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实际操作能力应该比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强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应该比初、中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强。我国职业教育萌芽于近代工业以世纪初出现的各种实业学堂为主要教育机构。而法律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则从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中规定有中学后的“高等实业学堂”开始。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于起步较晚又受体制、战争、工业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至解放.

第四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报告师资篇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报告师资篇

第四篇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师培训联盟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在提高对职教师资认识的基础上,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根据已经公布的最新《教育统计年鉴》,截止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总数37.7万人,其中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无职称的比例为3∶25∶34∶28∶10,全国高职教育生师比17.27∶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要求的提高和实践过程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目标和培养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在专任教师总规模、教师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主要成绩

1.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总数快速增长

1994—2001年,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数量基本稳定在6万人左右,上下波动不超过1万人,2002年达到15.6万人,2008 年增加至37.7万人,约为2001年的7倍还多。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拥有一支稳定的能够保证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的专任教师队伍。

2.高职教师学历结构大幅改善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规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必须达到15%以上。2004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比例为14.6%,2008年达到26.2%。高职教师的学历结构大幅改善。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普遍得到重视

职业教育尤重言传身教,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除了要胜任课堂教学,还需要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师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建立起了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甚至轮岗的培养培训制度。

4.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得到认可,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基于实践,高职教育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已从原来的面向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培养提升至在兼顾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 同时,更加重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队伍建设。这一理念已经得到高职院校的广泛认可。在这一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改观。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06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4号)”就明确要求“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每个专业引进和培养l一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4-6名骨干教师,聘请4-6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 2008年,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37.7万人,占高职院校教师总数的68.2%,比1994年提高了20.2个百分点。其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由上年的28.4%提高到29.9%,上升了1.4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外聘教师数量达到11.4万人,是2001年的72倍多,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之比达到30.2%。外聘教师和有一定企业经历的技术人员的比例明显增加。显示了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5.高职教师培训工作得到加强

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一直是提升高职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高职教师培训工作,近年来普遍加强了针对提升专业课教师 “双师”素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内容改革与探索。自2004年以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框架内,以“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为载体,建立了《高职师资培训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陆续依托全国6个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47个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和高教学会培训中心等渠道面向全国高职师资开展培训。随着广大高职院校对教师培训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培训工作质量的提高,《计划》培训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2007年《计划》内150个培训项目共培训学员3600人次;2008年154个培训项目培训学员8000人次;2009年224个培训项目培训学员1.1万人次。2009年7月,在以上培训单位基础上成立“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师培训联盟”,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梳理全国高职教师培训力量,进一步提高高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预计2010年高职教师培训规模将超过1.5万人次。

二、主要问题

1.高职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双师”素质教师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虽然近年来高职教师总规模增长很快,但相对于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职教师数量仍显不足。2009年,高职专任教师占本专科专任教师总数的30.5%,而同期高职教育在校生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38.2%,如果考虑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学条件特别是教学、指导教师的更高要求,高职目前的专任教师数量仍很紧张 在教师构成上,“双师型”教师数量更远远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双师型”的教师数不低于学校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而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29.9%的比例相去甚远。而且,由于判定标准上的差异,其中真正能够符合双师能力要求的比例恐怕更低。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30.2%的比例也还不能达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的要求。

2.多数地方的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不适应高职发展要求 目前,除少数地方外,我国高等教育教师职称评定大多与普通高校一起,遵循同样的职称系列,参照同样的评审标准,不加以区别。现行高校职称评定过程强调不同级别刊物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这使得符合高职院校教师特点、符合职业院校教师岗位需要的教师在晋升职称的时候处于不利地位,也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为求业务发展也被迫按照普通大学教师的业务发展方向去发展,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普通高校中的大部分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而高职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更加重视对学生基本动手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二者发展的方向不同,评价考核的方式理应不同。如不区别对待,势必造成高职教师职称评聘的导向与高职教育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相背离。3.体制限制,“双师型”教师引进渠道不畅 我国高职教师来源渠道比较广泛,主要有普通师范、普通高校、工矿企业技术人员、高职学校留校生、兼职教师等等。实践表明,多渠道的师资来源丰富了高职师资队伍,增强了活力。特别是来自企业的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近年来成为高职战线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力量。然而,受限于当前体制和人事制度,很多从企业引进的技术人才解决不了教师身份和教师系列的职称,使得已经引进的人才不安心,继续引进人才困难。此外,对于大企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说,学校工作虽然稳定,但待遇相对不高,难具真正吸引力。

4.制度真空,高职教师入职标准与“双师”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缺失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师与普通教育的教师要求应该有所区别。目前,我们只对普通教育的教师初步建立起了教师资格的制度和要求,缺乏专门针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入职标准。致使在教师的入口上,很难按照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把关,导致事业越发展“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任务越沉重,总体上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在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包括教师定期到企业交流实践等,基本上还只是在部分学校范围内各自实施,没有在面上形成制度。5.缺少有特色的科研,社会服务能力有限

教师业务水平的保持和提高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相应领域的科研水平。职业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其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当前高职学校的社会服务很大程度上还仅限于为行业企业输送人才,协助或前头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基于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科研水平还比较低,高等学校作为人才高地的优势不明显,社会服务能力有限。2008年,高等职业院校的在编科研机构人员1646人,校办企业职工7174人,分别是本科院校的1/19和1/5。

三、政策建议

1.按照学校规模重新核定专任教师编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承担了其中的主要任务。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成倍增长,已经达到校均5100人。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的生师比为17.27∶1,低于本科院校17.21的水平,更远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各地给高职院校所核定的教师编制数,有些已是经年不变,存在大量编外教师的现象。为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和高职事业的稳定发展,有必要重新核定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和教师编制。2.研究制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入职标准并加以实施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由于传统文化观念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职业教育在我国经常被 看作是二流教育,职教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地位也不如普通教育教师那么受人尊敬、感到光荣,这严重地影响了职教教师队伍的稳定,也很难吸引优秀人才。作为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有严格而独特的职业任职资格与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与考核管理制度,有专职的从业人员。强调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就是强调了其职业的高技术含量,不是任何人都能担当的,不是任何具备了某学历的人就可从事的。职教教师有其特殊的训练与要求,唯有如此,才能维护职教教师的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赢得社会的尊重。因此研究制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入职标准并加以实施,提高入行标准,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规范性,才能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职教教师队伍。3.制定专门针对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和体系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是激发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稳定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持续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职称评审不应是限制、考核,而应是鼓励、引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给教师提供持续发展的平台,这是对高职教师能力要求一种有效的引导。目前在高职教师职称评审中沿用普通高校的职称评审体系不仅束缚而且误导了高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和晋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尽快出台高等职院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标准,其中要把专业、行业影响力和技能考核等级等列为重要指标。

4.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岗位人员定期交流制度

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虽是一条解决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好路子,但在实践中不少高职院校都遇到了一师难求的尴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例如:(1)企业职称高、技能强的专业人才本来就不多;(2)企业担心人才流失,担心影响生产和企业的利益;(3)做教师是一门学问,懂技术,有生产技能不一定就能胜任教师,做得好教学工作;(4)学校、企业的人事制度约束、制约人才流动;(5)学校的条件有时满足不了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的要求等等。因此,除一些较大的城市或地区,与学校所开专业对口的企业较多、技能型专业人才较为丰富的情况之外,大多数院校仅靠外聘解决兼职教师是有一定困难的。实践中,一些院校探索了一套选派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技术、顶岗实践、积累经验的做法,并逐步形成制度。同时采取配套措施,激励和鼓励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通过与生产一线岗位的交流,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这一做法,在进一步总结的基础上,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5.健全兼职教师引进机制,建立兼职专业教师的兼薪制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大力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 的机制。”兼职教师的实践技能、技术和经验是大部分校内专任教师不可比拟的,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国发[1986]108号)也要求“高等职业学校的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的二分之一。”调查发现,各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都远低于这一比例,这就大大削弱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利于学校引进兼职教师的机制,便于高职院校广开渠道,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对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的吸引力,还应建立相应的兼职兼薪制度。尽快研究制定相应的课时/工时补偿措施,保障兼职教师的合理劳动报酬,又不伤害企业的积极性,理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

6.引导、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积极开展横向技术合作与技术攻关

建立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职教师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模式。鼓励和引导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技术攻关,并将其作为密切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程度。以服务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和谐发展局面。

作为快速发展壮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之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才刚刚开始,改善结构、加强实践、提升质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五篇:《高等职业教育导论》心得体会

《高等职业教育导论》心得体会

财政金融系法律事务(3)班王志强

教学班主任:石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最具实践品格的教育元素,在现代教育中,它既是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黏合剂,又是和谐教育的润滑剂,要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元素,就要主动参与其他行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政治,文化领域中的作用,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并且也注重道德意识和行为理论,同时也对职业教育寄托了无限的希望,并且也越来越注重职业教育我们带来的受益,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

人力走向文明社会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提升,同时也是技术发挥作用的一种过程,从古到今,技术人员是不可缺少的人才,正是因为有了技术人员,技术的发展力才越来越先进,重视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出国家栋梁,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为社会之所需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才能。

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学会自我规划,人的一生就像一艘船任意在海上航行,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来自任何方向的风景都是逆风,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同,如果现代的大学生都能制定自己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 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去实行,即使在未来道路上有点艰难,但只要有一点点小进步,也比站在原地要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合理的规划自己,努力完成指定的每一步目标。靠自己的努力,你一定会成功。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成长与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它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人才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等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将工作中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为高等职业发展,培养高等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述如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新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化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专院校中,每个学员都会制定一系列向教学倾斜的政策,以教学为中心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加大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为实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设立了各类教学奖项和教学建设,每个学院的学费都会逐年增加,教学中心地位得到了加强,学院领导以身作则,经常深入教学 一线听课,评课,引领广大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广大教职工团结协作,在全院形成了保障,教学中心工作的良好氛围,学院部分领导还坚守课程,关心师生生活,学院大力改善民生工作和生活环境办好环境,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给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与学习的环境。

人的生命本就是一个不断地塑造自我的过程。让我学会从一点一滴中发现优点,塑造一个精彩的青春。因为最美好的事物注定是为成功的人准备的,而只有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才配拥有精彩的人生。我们的青春说断就断,说长就长,要看我们如何把握住青春,如何利用青春塑造自己。在大学中如何要把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在在社会中用,还要调整心态,心态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心态能使我们伟大,也能使我们平庸。对待时上的种种诱惑,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不浮躁,不眼红,相信自己,脚踏实地,按着正确的目标坚持下去,终会有成功的一天。做什么是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也决定着我的成功与失败。在现在的大学中,我要拥有辉煌的人生,成为生命的强者。

要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与政治制度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理性的,文明的,民主的政治制度,即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文明环境,也能规范高等职业教育行为,对不道德行为进行限制和打击,帮助高等职业教育健康运行。政治制度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体现教育民主和公平,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又是政治制度文明民主的理性体现,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体现。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而当你读书且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知道的还很少。我是一个不怎么喜欢学习的。说实话,有时看见书就有一种厌恶感。曾经我也想很多人说我讨厌看书、学习。而他们却对我说,不是你不喜欢看书、学习,而是你的学习方法不对,只要你掌握了学习方法,你就会喜欢上的。当时我也思考过怎样才能让我喜欢上学习,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是都没有用。当我读了这本书,我有了新的看法,不是我不喜欢学习,而是我对所学的科目不感兴趣,只要喜欢上他,就会好。我要慢慢喜欢上我现在学的专业,我相信自己行的。学习是一个很漫长的道路,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在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人一出生就要学习。常言道:人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在变,二人也在变,知识也在变。走到哪里都会有新的知识,就要学懂他,不学习是对生命根本的自我否定和浪费。终生学习的理念决定了教育也应该是终生的。

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学生面临找来自各方面的竞争、挑战与压力。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应该是礼仪、社交。在进入大学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的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不仅在学校里要有很好的社交能力,还要在社会上有更好的社交能力。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利益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代表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标志,礼仪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成长。利益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和他人交往,第一眼给人留下的礼仪印象来自于你的外表整洁干净,言谈举止大方。礼仪也代表着一个人能否成功。如果你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不懂的社交、礼仪,你将去公司应聘时,是很难成功的。在现在社会中,饱读诗书是很难成功的,只有礼仪,社交才会伴随着你。所以在大学中不光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学会社交、礼仪。“以仪修身,以礼待人”,这是我们大学身必须学的。

成长是一种疼痛的美丽,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许多,快乐与痛苦、幸福与悲苦、成功与失败 一直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在我的成长中以前根本就不知道怎样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当我读了这一本书时,我懂得了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学会关心自己的学业,独立处理一些事情。离开自己的父母,学会独立,懂得独立,做到真正的独立,在遇到一些困难的事时,要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只要坚持的去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我要挑战自己的命运,不要被命运打败,给自己一份责任与梦想,但无论让你和时候,都要给自己一份自信,来打开通向成功的大门,勇往直前。还要有理想,如果没有理想,做任何事都是盲目,理想会让你朝着目标不断地去努力,就像“流沙河”的诗“理想”一样。理想是石,抢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有是一中牺牲。这首诗写出了我们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的艰辛,在实现理想中 想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就必须的相信自己,记得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所以我们首先的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唤起一种新的行动,通过内心的信念来完善自己,上帝都是公平的他在每个人身上都赐与一种礼物,但这种礼物只有靠我们的勤奋,执著,坚持不懈的一种精神去挖掘,去解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舞台,不然,则会影响我们一生,不要总是抱怨自己不如别人,不要一味羡慕别人,其实我们自己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闪光点,只不过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的闪光点,同学们请放下自己手中繁琐的事情,认真的审视自己,你会发现自己也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才干,将你的闪光点发挥到最大,你一定会取得成功。

下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最新动态综述(精简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最新动态综述(精简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

    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功

    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功” 第二届中国高职教育校长“微论坛”摘要 《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24日 10 版) 时 间: 2013年7月上旬 地 点: 陕西省咸阳市 嘉 宾: 董 刚 天津职业大......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 教育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 发展 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高职教育界对其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 历史 , 分析 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可以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一)5篇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一)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

    高等职业教育国内考察情况汇报

    高等专科学校考察报告 (教学、科研工作) 4月11-18日,我们参观学习了**中医药大学、**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收获颇大。现将教学、科研等......

    高等职业教育总结范文大全

    高等职业教育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为......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改革及人才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我国高......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朱景发 【摘要】教育作为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文章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