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
3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一批有行业影响力家作为带和能工巧作为兼职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提升科学决策、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区域开展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为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三、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相关要求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按照地方推荐、评审立项、年度考核、动态管理、分期安排经费的方式,分年度、分步骤实施。2010年遴宪40所左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2011年、2012年再分别遴宪30所左右,2015年完成全部项目验收工作。各地要根据本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把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作为本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和实验区,科学制订 建设规划,支持特色院校和特色专业做优做强。要按照推荐条件、名额分配等要求,遴选推荐改革成绩突出、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进行建设,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力度,认真写申报材料,确保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123。各地也要实施和积极推进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形成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引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带动、省级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为支撑的发展格局,推动本地高职院校办出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毕业生就业与就业质量逐年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制度环境明显优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各地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抓住机遇,认真部署,科学规划,扎实工作,加快改革与发展,开创高等职业教育新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和国财政部二零一零年七月二十六日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号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00),加快建设健全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就进一步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1.。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各行业主管理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主办职业教育,认真指导职业学校办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不断满足人民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离不开行业的指导。2强化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的保证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还不够健全,与行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方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要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职业教育要我
第二篇:主动适应园林行业需求构筑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园林行业需求的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园艺系为例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张义勇 李艳萍(067000)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园林行业用人需求,结合本院的办学和教学实际,全面总结和提出了以主动适应园林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为轴心的“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技能培养和考核方案,实施顶岗就业实习,提高综合素质”的五位一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
关键词:园林行业需求构建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而高职的就业教育就必须主动适应所学专业的人才职业需求,毕业后尽量进入职业角色,胜任岗位职责,其关键点和切入点无疑是培养人才的职业技能高低,这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与本科教育的亮点和特色所在,也是高职教育近几年逐步被社会和行业所接受,并获得长足发展的原因之一。我系园林专业从1995年初创办中专学历教育,到2000年开办专科教育,至今已走过10年历程。而真正发展较快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招生由中专40余人发展到现在大专430余人,而且呈现出招生就业两旺的良好势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大多数毕业生在北京、天津等高层次的园林公司就业发展,基本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为今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1.主动适应园林行业需求,确定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园林行业是近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大背景下,快速形成和壮大的新兴朝阳产业。北京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的成功落锤,更加速了园林行业的跨越式高层次快速发展,更促成园林行业相关公司、集团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创造了园林行业巨大的发展平台和空间,进而对园林人才的供求无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许多院校也纷纷开办园林专业。面对园林行业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同行竞争,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确定园林专业适应园林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可以抓住这一机遇,使人才市场需求和竞争机遇变成办好园林专业的活力。因此,我们以帮助毕业生就业为契机,多次主动深入北京十多家园林公司,例如北京松杉佳卉、三北燕塞、丰顺汇园、启明物业、天宝大森林、实创园林等,登门求教,广交朋友,增进友情,互助互利,同时与毕业生建立畅达的沟通联系,设立了通讯录,并广泛征求毕业生的意见,设立了毕业生反馈意见表,及时收集和整理毕业生对课程设置、能力结构、就业市场等的意见和建议,使毕业生成为了最好的信息源和形象大使,使用人单位成为了最好的广告和宣传员。即打开了园林专业在北京园林公司的就业之门,又掌握了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人才的能力要求,人才的素质要求等,使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行业定位逐步清晰和具体起来,为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和调整依据。同时积极借助承德世界一流的避暑山庄皇家园林“近水楼台” 和承德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地方发展规划的优势,提升园林专业办学实力和活力,提高专业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培植园林特色专业和完善培养目标。
我们根据园林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和毕业生反馈意见分析,经过几年的摸索确定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变化的园林行业需求,培养胜任园林工程施工、养护和预算,园林工程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苗木培育,花卉栽培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技能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2.适应变化的园林行业职业技能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
园林行业是新兴产业,发展快、变化大,对人才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变化,必须应对变化了的行业人才需求及时调整适应。同时我系招生的生源也在不断变化,由河北省到二十几个省市,由男生为主到女生占多数,也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就业空间变化。因此,根据变化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已成为当务之急。从2000级学生开始,首先针对园林行业人才需求季节性强,以春季为人才需求旺季的特点,调整了课程设置,变第六学期“五一”实习为第六学期全学期进行就业式顶岗生产实习,与市场人才需求接轨,大大提高学生实习效果和就业率。针对园林行业对园林设计要求的提高,由手工制图逐步提升为计算机辅助制图的需求,从2002、2003、2004届开始压缩了《园林制图》学时,逐步增加了PhotoShop、园林CAD、3DMAX等计算机辅助制图课程,并于2005年争取学校支持20余万元建立了园林制图专业机房。针对园林行业从事园林工程预算人才的缺乏和女生比例过高的问题,增加了园林工程预算、美术、植物造景设计、园林建筑设计、插花等课程,同时为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和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压缩了《土壤肥料》、《植物与植物生理》、去掉了《气象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园艺设施》、《植物育种》、《高等数学》等课程。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写作能力,基础课中保留了《大学语文》并逐步改为《大学应用文写作》。
在调整好课程结构的同时,对课程内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进行了优化整合尝试,并作为今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本着“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原则,逐步压缩了理论教学突出技能教学,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并继续针对学生来源、结构和人
才走向调整课程结构。例如针对女生多的特点增加了《园林设计》、《花卉栽培》、《园林工程预算》、《插花》、《美术》等课程内容和课时数;针对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园林树木学、园林苗圃中增加了树种种类,尤其增加了南方树种,花卉栽培中增加花卉种类和南方花卉等,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就业需求,缩小了学生就业的后熟期。
通过五年的逐步课程调整使得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实践证明较好地适应了行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就业铺平了道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技能支撑。
3.依据园林行业需求确立园林专业技能培养与考核方案
在确立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和调整优化好课程结构的同时,必须进一步依据园林行业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确立好园林专业及每门主干课程的技能培养与考核方案,使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并提供良好的保证技能培养与考核实施的场地、材料等必备的支持措施的供给,这一点虽有所提高但仍是制约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和瓶颈。做得较好的方面是确立了园林专业的技能型培养目标和课程的专业技能培养大纲,考核方式因课程、季节确定,分类指导,灵活多样,主要课程技能操作实习成绩单列,毕业前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分别进行花卉园艺高级工、植保园艺高级工技能考评,其目标较为清晰。并建立了辽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白草洼国家级森林公园、承德市园林处、承德避暑山庄等多处高层次的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园林制图专业机房,美术室、园林设计室、校内小型园林工程实验场,并为开阔学生视野,组织毕业班到北京主要的园林景区进行一周参观实习;在实践教学中又增加了“园林设计方案汇报”和“园林工程预算模拟”实习,以提高学生做、说、总结的能力和素质;建立了第六学期全学程顶岗就业式毕业生产实习机制,使学生能进行园林行业“零距离”实践,双向选择,大大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机会,也扩展了就业机会和空间。因此,大部分的专业技能培养实习基本上能完成,但是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建筑设计等场地小、材料缺、层次低,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有待今后进一步改善。在确立园林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考核方案的同时,也应加强高层次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对专业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考核与提高,使之与园林行业需求接轨,更好加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力度和层次。
4.顶岗实习强化技能,实现学生与行业“零距离”就业
针对园林行业季节性强,大量用人多集中在早春时节,同时每个单位用人少、分散,实习集中安排难度大的特点,也为了毕业班的学生强化技能,更好地与园林行业直接接触,将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加以实际应用和验证,增强对园林专业的信心,使学生找到适宜的实习和就业岗位,实现双向选择。园艺系率先从2000级毕业班开始探
索“顶岗”毕业生产实习模式,即利用二年半的时间集中进行理论和实践专业教学,完成全部教学任务,从第六学期开始进行全学期“顶岗”毕业生产实习,也称就业式生产实习。所谓“就业式”生产实习就是在毕业生产实习前,采用招聘会、外联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毕业生情况和搜集园林行业用人信息,将毕业生直接安排在园林单位的用人岗位,“顶岗”进行毕业生产实习,签订实习协议,并在实习过程中进一步双向选择,双方如满意就签订就业协议,直接就业。“顶岗”毕业生产实习既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使学生对园林行业“零距离”接触,进而实现“零距离”就业,又使学生、用人单位双方实现了双向选择,增强了双方的责任感和信任度,提高了选人和就业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了学生就业层次和就业率,同时学生还可在实习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额的劳动报酬,减轻了学生的生活负担,调动了学生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减轻了学校的实习费用。园林专业连续三届毕业生大多数安排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园林单位实习,如北京松杉佳卉、三北燕塞、天宝大森林、城市之光等公司,天津超群、绿世界、北方等三十余家公司,并最终就业,而且大多数学生已成为技术骨干和部门领导,出现了老毕业生招聘新毕业生,老公司联系新公司,老单位连续用人的可喜局面,实现了良性循环。因此“顶岗”实习可以说一举多得。经过2000级、2001级、2003级三届毕业生的“顶岗”毕业实习探索,可以说是成功的,克服了专业教学与行业需求脱离,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与学校人才培养就业脱轨的“双背离”的不正常现象。主动适应了园林行业的用人需求,体现了园林专业的又一办学特色。当然“顶岗”毕业生产实习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安排实习单位难度大,耗费精力多,学生实习分散,难以有效进行实习指导,有些学生和实习单位不守协议,随意换岗,缺乏诚信,职业道德教育滞后等问题,这些还有待今后积极加以解决。
5.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拓展学生就业和发展空间
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除了专业技能胜任技术职责外,还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岗位管理职责,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几年来,园艺系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积极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多种提高综合素质,开发内在潜能的平台和空间。例如组织编辑“绿芽”系刊,设计及美术作品展、举办演讲会、辩论赛、知识竞赛,义务劳动、“环境保护”志愿者组织,学生会、班委竞选,就业指导、诚信教育、学生党员建立了学生党支部、假期社会实践、丰富的体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发现了各种人才和潜质,也找到了学生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些学生的发展和就业就得意于专业技能之外的素质,例如有些同学毕业
后从事产品营销、技术推广、企业管理、办公文秘、部门领导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往往是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要使学生毕业后更好的规划和完成好职业生涯,必须全方位的培养和提高。因此,主动适应行业人才需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园艺系园林专业经过几年探索初步形成了以主动适应园林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为轴心的“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技能培养和考核方案,实施顶岗就业实习,提高综合素质”的五位一体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
作者简介:张义勇男,河北省承德职业学院园艺系主任,副教授,研
究方向为果树露地和设施栽培,山区职业教育。地址:承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种子路2号。电话:0314—2053657。E—mail:yuanyixi1950@163.com
注:此文章2006年获第六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论文一
等奖。
第三篇: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 冯向东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依然是大学的主要职能,而大学中的学科就是各种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不断地提高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大学应尽的职责。任何一所大学的水平和地位,都取决于它的学科水平。因此,在办学中,学科建设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对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专家、学者们多有论述。本文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讨论学科和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关系
1.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
大学中的学科最初只是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19世纪初叶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后,引起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大学中的学科同时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两项职能;大学在本科教育的层次之上发展了研究生教育;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推动了大学学科的发展。在这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学科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于学术研究,逐渐淡化人才培养功能的倾向,尤其是与本科教育的联系逐渐疏远。而且,越是学科水平高的大学,这种倾向越重。
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一是学科发展中的矛盾,二是大学间的竞争。
学科的发展,其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因此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学科前沿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本学科(乃至其他学科)优秀的教师投入极大的精力。另一方面,教学作为一项学术工作同样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这里事实上存在着满足学科发展自身的需要与完成学科承担的教育职能之间的矛盾。它通常表现为大学中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所谓“重科研、轻教学”,轻的是本科教学而不是研究生教学。因为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三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相互促进关系。
在流行将大学区分为“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的现实环境中,许多学校在为建设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似乎“研究型大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因为“大学排行榜”的指标,所强调的都是学术成就,包括重点学科数、博士点数、科研成果获奖数、高水平论文数等,鲜有依据各个学校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来评定和排序的。这种评价方式是否合理,众说纷纭。然而,它的导向作用则是很明显的:人们关注的是学科自身的发展状况(这关系到学校和学者的学术声望以及未来发展),忽视的是学科应当发挥的全面的教育职能。
因此,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这种倾向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2.大学的办学者应当有意识地强化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联系 第一,在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承担大学职能服务的,而不能只关注学科自身的发展。
这里有必要对学科发展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这两个概念作一点辨析。大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只是该学科“共同体”中的亚群体。每一所大学的学科发展都离不开学科“共同体”的发展背景,并且以自己的学术成果对该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学科的发展,是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甚至是首要的目标,但决不是它惟一的目标和任务。大学因其类型和层次水平的差异,在推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真正能在学科发展前沿拓展领域的只可能是少数大学。由于科学(也包括人文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科学组织的作用,学科发展的成果和优势是能够转移和扩散的。因此,每一所大学都必须并且能够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既应该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贡献上,也应该体现在利用学科发展成果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贡献上。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作为一种办学行为,其任务也不仅是提高各门学科的水平,还包括优化学校的学科结构,营造学术发展的环境等。而这一切都是为大学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的。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要把加强本科教育、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之中。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在学科发展前沿上的突破,努力提升学科水平,而且要重视吸收和综合本学科已有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是学科共有的,但不一定是本校的学者所创造的),并且把它们尽快地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既要重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又要重视学科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要重视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而且要强调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学科的基地建设既要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能够发挥教学功能等。
第二,摆正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位置。
研究型大学应当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学科,应当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毫无疑问,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重要的职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可以受到忽视。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提供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科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而研究型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意味着,它在培养本科学生,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上,比一般大学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尤其在我们国家,朝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批重点大学,都是得到国家重点支持和投入的学校,是进入“211工程”的学校,更应该在培养优秀的本科生上发挥带头作用。正是有一批高水平大学办的本科教育成为这一层次教育的主干和参照系,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才有保证。不妨作一个不太恰当的极端推论:如果研究型大学不把培养本科生作为自己重要的办学职能,而把它主要交给所谓教学型大学去承担;一批基础比较好的教学型大学又不断提高学科水平,“上升”为研究型大学,然后再把本科教育任务留给那些尚未“上升”的教学型大学„„如此发展下去的结果只能是,教育的优质资源不断地向科研和研究生培养领域集中,本科教育资源不断弱化,直到本科教育无法为社会和大学研究生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研究型大学后继乏人。
二、关于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在高等学校中,讨论得最多的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常常连在一起,很难分开。“学科专业”常常被作为一个专门词使用,而在使用中被赋予的内涵却不尽一致。因此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含混的说法。这个说法的确可以产生歧义。譬如,我们说“优先发展新兴学科专业”、“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等,说的是以这些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学科专业”这一提法又可以解释为专业是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即把专业视为学科的分支,视为某一级学科下的次级学科。“专业以学科为基础”和“专业是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差别极大,而后者正是值得商榷的。
1.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
《辞海》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其他一些辞书关于专业的定义,与此大同小异。有不少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专业下过定义。本文不再从定义上加以阐释。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本文从这一角度对专业作如下的界定: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正是这种“交叉点”的性质决定了专业的若干基本特征: ——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三类课程的组合,即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知识课程,学科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性(专门化、职业化)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的组合。第一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基础(大体相当于西方一些大学中的所谓通识教育课程),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是这个专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所规定的。
无论专业培养方案如何改革,无论这个课程组合中各类课程的分量如何此消彼长,也无论各个学校的同类专业有多少各自的特点,这种“三类课程组合模式”至今也未被突破。这种课程设置所体现的原则,就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因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大体相同而被称为“相近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这些学科甚至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因此这类专业往往被称为“跨学科专业”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这里恰好反映出设置专业与划分学科依循的原则是不同的。
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因而形成“树状分支结构”。学科及其分支,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即使是在一些学科分化与综合的演变中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这些学科也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但它不是学科“树状分支结构”中的哪一个“分支”。如果说以一门学科为基础设置的若干专业勉强可以视为该学科的“分支”,那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跨学科专业”无论如何都难以划分为哪一门学科之下的次级学科。这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只是不同学科在教学功能上的交叉,而不是学科在自身发展意义上的交叉。换言之,“跨学科专业”并不能视为交叉学科的“分支”。
——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不居。这种变动不居表现为新的专业不断产生,老的专业不断被更新或淘汰,有的专业从“冷”变“热”或者相反等等。
据统计资料,从1998年至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布点数从8887个增至13344个。其中,信息类专业点的增长幅度是70.01%,生物科学类专业点增长75.97%;有69%的本科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点达415个,是布点最多的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尤其是应用文科类专业发展迅速,在布点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6个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中各类专业点数的增减,第一志愿报考各类专业的学生数与这些专业录取数的比率,是反映某些专业冷热变化的“寒暑表”。高等学校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行为,虽然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社会职业需求,但也从大体上“折射”出社会职业需求变化的趋势。
有的学者认为,学科可以不断地分化,而专业具有相对稳定性。本文的观点正好相反:专业是变动不居的,而学科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2.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但专业建设还有自身的任务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任何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都取决于这所大学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
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当然,把它们都视为专业建设的内容也未尝不可,因为两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专业建设还要在学科建设提供的基础之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或称为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内容是学科建设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三、对几个现实问题的讨论
当前,在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有许多“热点”问题,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面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之后的局面,如何进行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如何构建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等。本文也想以前述中提及的若干观点为基础,对几个问题提出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1.只面向学生开设有关课程而不办专业的学科,是否应该列入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范畴 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专业就谈不上学科,不办专业也就谈不上学科建设。那么,在办学实践中,就面临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必须开设一系列有关的课程,是否开设了文学、历史、美学等课程,就一定要办文学专业、历史专业和美学专业?(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因为那样将培养出大大超过社会需要量的专业人才。)不办专业就不能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之中,又靠什么来保证这些课程的质量,使其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1986年,我在论述理工科院校办文科的问题时,发表过如下意见: “理工科院校办文科,要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
一、为理、工、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建设若干具有特色的新型文科专业,培养国家急需的新型文科人才;
三、促进文、理、工相互交叉渗透,发展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这三种功能,分别处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属于第一个层次的,不必设立专业,搞成系一级的建制,例如为学生开设文学、历史、美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课程,可由相应的教研室或中心、课部承担。属于第二层次的,才应该设置专业。属于第三层次的,条件尚未成熟的也不必匆忙建立专业,而首先重在科学研究和培养师资队伍(包括研究生),可以组织实验室、研究中心等。”
把上述三种功能都作为学校要求学科承担的任务,而不是把是否设置专业作为学科是否存在的判据,那么,凡涉及培养学生需要的学科,都应当纳入办学者抓学科建设的视野,尽管有的学科设置了专业而有的学科没有设置专业。再重复强调的是:学科为人才培养提供的是教师、基地和课程(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组织的教学内容);专业是按照社会的职业需求,依托相关学科来设置的。在现实中,之所以不办专业就吸引不了高水平的教师,那些找不到自己“专业归属”的教师不太安心,是因办学中的观念和政策(例如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审等)偏差造成的,而不是教育规律使然。
2.按某一级学科来设置本科专业的设想是否可行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53年到1987年,专业数目从215个增至617个(撇开“文革”期间的混乱不计)。这段时间内专业数目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从少到多。
导致专业数目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一是沿袭苏联模式设置的专业口径过窄,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专业对口”原则。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门类的增加,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设置的专业数目也就不断扩张。在这段时间里,高校专业调整走的是一条不改变专业设置原则而靠扩张专业数量来适应社会需求的道路。
第二个阶段,从80年代末到1998年,国家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两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将本科专业从670余种减少到249种。这段时间内专业数目的变化趋势是从多到少。导致专业数目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恰好是与前一个历史时期相对的,即按照宽口径原则设置专业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学校专业数目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社会的职业种类在减少。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进程中,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新职业正在迅速增长。在这一段时间里,高等学校一方面在增设新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不断地把若干老专业归并到某一个专业“帽子”之下,以此来控制专业总数。
从1985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拓宽专业口径,扩大专业覆盖面,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它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都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毋庸讳言,现在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这方面的改革还应当继续深化。但有一个问题要讨论,即确定专业口径“宽窄”的原则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考虑按某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下的二级类”(关于“二级类”的含义和范围见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来设置专业,以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在我国,将专业作为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加以固化的观念,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的产物。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所谓专业(profession、specialty)的概念,是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因此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于对学科、专业划分的标准不尽一致,因此很难在各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之间找到一一严格对应的关系。我们在比较研究中应当注意到这点。例如,根据美国教育部颁布的2000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美国高校有349个学科,在各门学科之下也列出了一批专业(有的学科下只有一个同名专业)。将它与我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相比,就可以看到:美国高校的349个学科与我国高校的249种专业是处于同一层次的;美国高校学科之下的专业,则相当于我国高校目前所谓专业口径下的“专业方向”。例如,美国高校的物理学学科下,有物理学(综合)、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等离子体与高温物理、核物理、固体与低温物理、理论与数学物理、光学、声学等专业;我国高校的物理学专业下,也有这些类似的“专业方向”。
如前文所述,专业设置与学科分类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确定专业口径的原则,应当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否适应其所面向的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不是能否与某个学科的范围相一致。体现专业口径“宽窄”的,说到底是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如果口径过宽,就不成其为专业;另一方面,用大口径专业的概念来涵盖众多的所谓“专业方向”,其容量是有限的。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已经碰到一个问题,即在一个专业教学计划有限的学时数内,是难以将众多“专业方向”的内容装下的,最后实际的解决办法依然是按不同“方向”肢解教学计划。
3.在专业设置上,是否存在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冲突
关于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表现出的冲突,是在许多讨论场合中提到的问题。我们不妨思索一下:这是一个“真”问题,还是一个“假”问题?大学中专业的设置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对人才培养的制约。
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一般情况下是一个科学优势积累的过程,因此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基地建设、学科组织建制等,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就是高等教育规律对学科建设的制约。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是,如果把专业视为某一级学科,并且要固化它的建制,我们就人为地设置了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大学专业设置上的所谓“冲突”问题。而事实上,市场经济并没有要求大学中的学科跟在市场需求后面“亦步亦趋”高等教育也没有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保持“相对固定”。至于高等教育规律在人才培养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市场经济规律在学科建设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那是另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第四篇: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研究
张西玲李荣科黄世佐吴迪 甘肃中医学院(兰州730000)
关键词: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
第25卷2006年1月第1期中医教育ECM·9·中医教育第25卷 中图分类号:G6423.张西玲,女,54岁,教授,医学硕士生导师 *甘肃中医学院教改课题N(o.ZB03)
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要求,为了更好地保护中药资源,使其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院首批开设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四年制本科。经过4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仅就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略抒拙见。1专业设置的背景
11.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我国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均开设有中药学专业,其培养方向主要立足于能进行中药及复方的化学、药理、炮制和鉴定的生产、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医院、中药研究机构、药检所和制 药企业。随着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国家颁布了中药规范化种植的条例(GAP)以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所培养学生的知识构成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具体表现在有关中草药栽培的知识基本空缺,中药材鉴定方面的知识也缺乏深度和广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中药资源分布、栽培采收、加工、鉴定和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人才,是对原有中药学专业在培养专门人才方面所存在缺憾的有益补充。12.社会需求现状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瑰宝,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医药的一大贡献。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中医药的优势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加快中药现代化、增强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供了良好契机。甘肃省是我国中草药资源大省之一,许多中药品
种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甚至享誉世界,并且有着悠久的开发、利用历史。早在汉代,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甘肃产当归、大黄、甘草等地道药材;种植和加工中药材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岷县的当归、礼县的大黄等早在汉代便有种植,至明代即已形成规模。甘肃省制订的“十五发展规划”已将中草药的开发和利用列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种植中药 材同时也是甘肃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但目前的现实是,由于普通药农缺乏科学的种植知识和技能,甘肃的优势中药材已出现较为严重的品种退化、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致使出口的药材被外商退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缺乏指导农民种药的科技人才、市场缺乏熟悉中药材鉴定的高层次人员,致使中药材的优劣真伪难辨,从而使原本得天独厚的资源不能体现出其优势,也就无法转化为财富,因而严重制约着中药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截止2001年,国内所有高等院校无任何一家设置有培养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方面专门人才的专业,所以指导农民科学规范地种植和鉴别中药材的高层次人才奇缺,以致中药材产品质量不稳定、产业开发滞后,因此我院设置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既是为了满足我国, 特别是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又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空白。本专业毕业生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调查中药资源、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生产区划与开发利用,特别是指导中药材的栽培、采收、鉴定和加工,从而为临床医疗和制药工业提供质优量足的中药原材料。学生的就业领域从医药行业延伸至农业科技部门,其就业渠道广阔。2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1研究目的探索和建立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具备中医药和农林种植、生物技术方面的综合知识和技能,能具体从事或指导中草药科学种植和开发利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
2.2研究内容(1)改革内容。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人才培 养模式的建立,具体包括:编订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组合,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编订教学大纲、实习计划和大纲;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
(2)专业的构想。培养既具备中医药学一般知 识,又精通农林栽培和中药材鉴定知识和技能,能胜任科研机构及地县医药公司、农技站等基层单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3)课程体系的构想。采用农学、中药学和生物学3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相互交叉、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强调基础课与实践课程,中药学、农学和生物学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合理搭配和有序衔接。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开设一批特色课程。(4)目标。创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建设创新教材。
3人才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设计 3.1专业的性质、内涵及培养目标
(1)专业性质。该专业是中药学-农学-生物学 结合的一门交叉边缘性技术学科,旨在培养从事中药材科学栽培与解决中药商品流通过程中草药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实施GAP和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和管理等高级专门人才,因而课程设置以中药学、农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使学生系统掌握中草药栽培和鉴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养成创新意识和能力。
(2)专业内涵。本专业以中药学、农学、植物学 和生物技术为学科基础,是中药学和农学彼此交叉、相互融合的边缘学科。在学生专业知识的养成中通过中药学、农学、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将中药学、化学、植物学、生物技术、管理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整合为一体,用以全面解决中药材质量问题。(3)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药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中草药资源分布、栽培、科学采收加工及鉴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中草药栽培和鉴定方面的生产、科研、开发、研究和经营等方面的高级实用型人才。3.2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较系统地掌握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修养。以此为指导思想,设置七大课程体系模块:①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包括两课及外语、体育、大学语文等;②数学体系包括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学、生物统计学、计算 机基础与应用学等;③化学体系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等;④生物及生物技术体系包括细胞生物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生化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学等;⑤中医药学体系包括中药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⑥农学体系包括中草药栽培学、植物保护学、中草药遗传育种学、土壤肥料学等;⑦选修课体系包括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两类,前者主要包括气象学、药材商品学、中药养护学、中药成分分析、药事管理学等;后者则属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自我发展需求自由选修,用于充实丰富包括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在内的一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基础与专业课程,中药学、农学和生物学
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合理搭配、有机衔接,各体系课程应作到循序渐进,互相渗透,交互进行。
3.3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教材的建设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属于中药学-农学-生 物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为国内首创、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外专业,教学内容的确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着既要满足、完善学生本专业知识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有关知识体系自身的相对完整的原则,将前述3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按需撷取、有机融合。鉴于教学计划有许多特色课程国内外尚无现成的适宜教材这一现实,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精神,在我院积极运作下,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负责组织,甘肃中医学院牵头,20多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农业大学的100余名专家教授联合编写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草药栽 培与鉴定》本科专业系列教材,包括中药材鉴定学、中药材加工学、中药养护学、中药成分分析、药用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草药遗传育种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学等8门课程,其中4部教材由我院教师出任主编,2部我院教师任副主编,其余教材的编委中也均有我院的教师。编写新世纪中草药栽培鉴定专业教材要求更新观念,立足改革。要反映教学改革的成果,适应多样化教学需要,正确把握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教材内容和编写体例要体现素质教 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树立质量意识、特色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材质量,编写出“特色教材”。寓继承和发扬、传统与 现代、理论与实践、中医药学与农学有机结合,使系列教材具有继承性、科学性、权威性、时代性、简明性、实用性;同时注意反映中医药科研成果和学术 发展的主要成就。(收稿日期:2005-05-28)
第五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本文来源于:http:guojijingjiyumaoyi1316.html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该文结合徐州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实践,提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并从课程结构优化、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外语及计算机教学、社会实践、考核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加深,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加大,外向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对外向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急需一批既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国际企业管理、熟悉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惯例,又具有扎实的外语能力、适应我国大经贸发展需要的外经贸经营管理人才。有鉴于此,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于23年开办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在即将完成第一届本科生培养任务之际,借此文就办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商榷。
一、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要想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必须首先对学校进行定位。也就是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力和条件,要基于明确的培养环境和培养主体。按照当今世界上通行的高等学校类型分类标准,我国的高等学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大类。各类型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人才的培养任务,所培养的毕业生要能够为社会需要的各种职业岗位服务。以目前的现状,我校应属教学型大学,即以本科教育为主,开展少量的研究生教育。
同时,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我校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根本目标,培养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左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而截止到25年9月1日,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721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19%,本科生就业率为8117%,高职高专生就业率为6211%。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各有关部门也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到了首要位置,并先后出台多种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就业水平。在这种大形势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基于以上两点,我校把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界定为: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视野开阔且受到较严格的对外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运用外语从事外贸业务,并且有能力向经济学相关学科领域拓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模式的构想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窄、深的专家型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专业知识学得较深,但专业面狭窄,而且从一而终,既不能够随变化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学习方向,更不能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才市场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要成为能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到了1993年,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并大幅度削减了专业。这期间专业数的调整变化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变化,即从完全按照社会实际岗位需要设置专业转变为按照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人才的思路设置专业。高等教育开始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强调通识教育,同时也适当地增加了职业化训练。在多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厚基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向广、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学生就业后自我学习、自我本文由七星论文网编辑整理
探索、自我提高的能力,降低了学生转换工作的难度,从而有利于学生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基于此认识,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设置通识课程和选修方向时,强调加强灵活性,强化数学、外语以及计算机教学,力图拓宽专业口径,实现一专多向,使学生打好基础、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展后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课程结构优化
在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思想指导下,一改以往课程设置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我们将该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成4大板块,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践教学。
1.通识课程板块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理论、数学、外语、计算机及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旨在强化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法制观念及外语与计
算机的应用能力等。
2.专业课程板块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涵盖了经济、统计、金融与管理等基本理论,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统计方法。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及商务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与实务、通晓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具有较强的对外交流能力等。
3.选修课程板块
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如开设桥牌、音乐赏析等课程。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将专业选修课程分为专业必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设置专业必选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促进专业理论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专业任选课的设置采取把经济学院所有专业的选修课打通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只要达到规定的学分标准即可。
4.实践教学板块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见习、实习和社会调查。通过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等,引导其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经济现象,深化其对基本经济理论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
(二)实验室建设
目前我校已建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模拟实验室,并购买了外贸实习的平台、外贸实务教学系统、外贸单证教学系统及证券模拟等相应软件,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备货、运输、商检、报关、结算、保险及索赔理赔等环节的国际贸易实务系统,使学生在实验室就可以实现模拟信息的交互、亲身体会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并可以模拟股票、期货、外汇投资,进行技术分析和风险评价,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与此同时,我校还建有ERP实验室。学生选修ERP课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的ERP系统环境,把企业搬进课堂。这使学生不走出校门就能模拟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我校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仅充分保证了该专业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也解决了学生难觅社会实践机会的困境,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尽快工作进入工作角色有较大的帮助。
(三)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一贯坚持以研究促进改革、以改革带动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以教育教学研究立项为主导,促进课程体系改革,把课程内容和体系改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专业基础课已完成多门校级重点课程的建设,专业必修课已完成规范化课程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少数课程还参加了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此外,课程群的建设正在构想中。其主要思路是:
在专业必修课基础上开设方向性选修课程组,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构成纵向延伸式序列结构,由专业类开设的涵盖若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构成横向相关序列结构。同时,课程群应统一构思、整体建设,在明确的教改思路指导下,编写课程群的教学大纲,明确各门课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辐射式延伸编写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四)加强外语及计算机教学
入世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这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一个不懂外语、不会使用计算机的大学生,就是不合格的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文盲。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在一、二年级,除了每周安排4节课的大学英语精读教程教学外,每周还增设2节听力和2节口语课程,以弥补当前外语教学只注重阅读而忽略听、说能力培养的不足;在三、四年级,则开设国际经贸英语商务沟通、国际经贸英语口语与听力及外贸英语函电等课程,使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等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跨越听力关、口语关,提高外语交流能力。就计算机教学而言,除了在通识课程里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外,在公共选修课程里还开设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等课程,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需求。此外,其他课程的上机实验教学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音实验室、校内无线外语教学电台以及计算机中心机房的全天开放等,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外语与计算机教学的需要。
(五)加强社会实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但是以往的教学安排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导致了该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设计出符合实际要求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社会实践可通过实验室模拟、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实现。因此,除了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外,我们也非常重视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的开展。认识实习是学生在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前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这对学生全面了解贸易企业和业务及其对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能力的要求、行业地位和发展前景等是非常必要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现场实习。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搜集必要的资料。社会调查是提高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改革考核方法
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的考核方法,容易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既不能综合考核学生的素质,也不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方法,制定了综合、灵活、全面的课程考核评分办法,采用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大幅度地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目前占6%~7%)。与此同时,减少了闭卷考试的科目,扩大开卷考试、考查、口试、实际操作等考核方式在课程考核中的运用范围,以提高考核的实际效用。这有利于推动学生平时就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避免临考前的突击应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改进教学手段
我校利用清华大学计算中心研制的润乾天易综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网上选课、网上登录成绩、网上学籍审核、网上评教、网上查询成绩、网上统计和分析学生成绩、网上办公等多种功能。这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与效果。另外,该专业的绝大多数课程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不仅增强了教学效果,也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相应地增加了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对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蔡玉彬,刘覃石,吴汉嵩1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5(1):16-19.[2] 寻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5(3):1-12.[3] 冯军,何泳生,俞惠时.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1996(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