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杨剑)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度的增加,“就业难”不仅成为了高校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采用有效积极的职业指导方法和内容,给大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其进行科学的职业选择,合理的个人定位,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工作作用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毕业生就业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持续走低,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高等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工程,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关注。职业指导就是使大学毕业生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转换职业的学科。职业指导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能够适应职业生活;同时帮助用人单位合理用人,为其提供咨询和指导。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大学生学习内容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采用有效积极的职业指导方法和内容,给大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其进行科学的职业选择,合理的个人定位,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分析及发展现状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分析
职业指导是帮助人们选择并准备从事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职业指导通过采用科学方法,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帮助人们了解工作的世界,获得职业信息并学会作出职业决策,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职业指导涉及职业测验、职业咨询、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
国际教育和职业指导协会在《21世纪职业指导的战略》报告中对职业指导的作用作了详细阐述。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判别个人的才能、优点、弱点、家庭的期望、国家的需要,对个人的教育和职业选择作出判断;根据入学要求和结业标准选择适当的教育与培训科目、适当的学习领域;使学生理解什么样的工作适合于他以及得到工作的方式、工作的状况、工作的报酬;传递有关本人教育机会和工作岗位的信息;培养求职能力、自信心;敢于面对失去工作,能对再次就业作出积极的反应,等等。职业指导绝非仅仅提供信息,而是自我发展与学习,吸取求职经验,提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综合,同时包括创业指导与服务等。
职业指导是高校教育的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有效衔接。高校教育的个人需求体现为个体的求
学需求,社会需求主要体现在就业需求上。就业需求是一种最终需求,其数量、结构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求学需求的数量、结构和速度。一般而言,就业需求大就会刺激求学需求,反之就会制约求学需求。因此,二者之间存在不对等,不协调是必然的,但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进行及时的调适也是十分必要的。调适的手段很多,如政策调整、舆论宣传、法律规范以及必要的经济手段等,而职业指导应该是一种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它是把高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有效衔接在一起的唯一途径。
(二)、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形式有待创新
学校认为职业指导工作就是为了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只重视就业问题,忽视对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一味地追求就业率,进行职业指导普遍都是“三步曲”:先是分析当年的就业形势,强调就业形式的严峻;然后教导毕业生要放低心态去就业,对职业不要挑三拣四;最后就是鼓舞一下士气。这种形式的职业指导没有真正为毕业生提供一些实用的求职技能和就业信息, 反而让他们心头蒙上阴影以至更加不知所措。此外,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一般都是在毕业年级进行,由于开展得太晚,毕业生已经来不及进行就业方向的调整和对就业所需要知识技能的弥补,职业指导的效果也较为有限。
2、职业指导的指导内容有待充实
在大学生毕业生普遍反映高校就业办没有给予关于就业的实质性指导和帮助,只是流于形式。他们希望就业办及时有效地向他们提供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进行必要的审查核实,并予以监督。此外,我国历来都很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每年都会根据形势出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的一系列政策,但高校的职业指导在文件的上传下达,实施力度,文件释疑等方面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毕业生并未真正了解其内容,甚至曲解政策的本意,阻碍的高校就业的进展。
3、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的建设有待完善
首先,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缺乏职业指导专业人才,高校的职业指导多数停留在就业指导课上面,只是简单地向毕业生讲授一些求职技巧和就业政策,把追求高就业率作为职业指导的最高目标,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等却没有纳入工作范畴。没有将职业指导作为一整套的系统来完善。其次,目前取得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不多,取得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人就更少了,这种情况将与我国目前急剧增加的社会就业人数严重失衡。再次,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师多以兼职为主,他们大多是高校的辅导员、学生处工作人员等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在学校担任着本部门的专职工作,给学生做职业规划只是一种兼职工作,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时。再者,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职业指导师的评价机制,这也制约了我国职业指导机制的发展。
二、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1、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大学毕业生正确给自己定位
大学毕业生初就业都比较迷茫,不知如何择业,盲目择业,从众心理严重。大部分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饱受群众意识、家庭期望、社会舆论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摆正自己正确的位置,迷失方向,盲目择业,随波逐流。片面认为只有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片面追求工作的稳定性,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所选职业,是否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因此,职业指导给毕业生以正确的方向引导,教会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定好职业方向和目标,摆正自己的位置,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就业方向,寻找合适自己的岗位,这样会大大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据调查,高校毕业生失业除了竞争激烈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毕业生普遍存在着自身就业定位不明确,对高薪水、优待遇工作充满了向往,却忘记了岗位的高要求。造成了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往往不被用人单位接受。因此,转变毕业生就业的旧思想观念显得很重要,大学毕业生只有认识自我,客观地确定就业期望和职业定位,才能顺利就业。对毕业生进行思想上的职业指导,可以使他们更加清楚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他们摒弃“高起点”的旧思想观念,熟知用人单位的用人考核方式,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
3、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大学毕业生少走弯路
大学生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属于初就业者,没有任何经验可言,没有经验,往往难于适应。对于初就业者,容易出现身心受损、权益受损、利益受损等情况。因此,对大学毕业生们进行就业经验指导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可以让他们懂得现今的社会状态,脱去他们幼稚天真的外衣,去伪存真,少走就业路上不必要的弯路,少吃不必要的哑吧亏,尽快顺利就业。此外,通过职业指导,不仅能帮助毕业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而且能帮他们提供及时的需求信息和择业策略,从而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成才铺路搭桥。
4、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大学毕业生全面发展
首先,职业指导有助于大学毕业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一些比较稳定的气质和特点,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其次,职业指导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人生资源的整合和积累的能力。通过职业指导,大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高校提供的资源,有目的有方向地锻炼自己,从而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再次,职业指导也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教育和辅导,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涯设计和面临的人生抉择以及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和应对力等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生活障碍、人际关系障碍,学会自我调适,消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反应。
三、如何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无论在重视程度、方法、内容、经验上,还是人员构成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处于摸索阶段,职业指导教育至今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这些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就业指导机构
没有完善就业指导机构,必定难于形成良好的就业指导系统。没有良好的就业指导系统支撑,就无法使毕业生获得良好的就业指导服务,无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就成为了一纸空谈。完善就业指导机构,不止要完善“硬件”建设,对就业指导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快就业信息
化进程,为毕业生、学校、招聘企业提供良好有序的沟通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
2、加强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
从培养高素质的就业人员入手,建立一支稳定化、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职业指导师应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些兼职人员。高校应实行兼容、扩展与开放的管理制度,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为职业指导师服务,培养高素质、服务意识强,懂人力资源管理,掌握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方向的专业化职业指导师队伍。
3、加强职业指导中的实践环节
将职业指导纳入课程理论学习,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理论知识,同时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此达到锻炼和检验大学生求职应聘能力的目的。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模拟应聘,让大学生提前感受就业应聘现场,使之对整个过程有所体验;可以让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机会开展社会实践,进行职业体验;学校可以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然后安排毕业生到单位直接上岗工作。通过加强实践环节,使“未出校门先上岗”的大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社会的差距,及时调整和补充。
4、加强职业指导与家庭教育的联系
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并不只是学校的事,它与家长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职业指导不仅要面向大学生,而且要面向家长。学校通过电话、网络平台等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分析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呼吁家长一起关注子女的就业,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他们得以顺利就业。
5、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研究
对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的时间毕竟不长,如何结合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特色开展工作,仍然需要大家不断地探索研究。在理论上深入研究,进一步系统化,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这些国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实践上,不断积累案例,进行总结和提练,进一步规范化,达到使整个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开展更上新台阶的目的。
四、结论
职业指导是一个各环节都紧密相联的整体系统,职业指导要不断适应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变化,灵活多变,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对高校大学生及时做到思想上开导、理论上指导、经验上传导、方向上引导的全方位职业指导服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使毕业生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沈鸿银.试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6
[2] 陈石清,黄支民.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5
[3] 宋晓宗.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实践机制探析及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4] 魏颖.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重要性研究[J].科技世界.2012,25
[5] 杨开勇.职业指导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9
第二篇: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摘要:近些年以来,我国的很多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人数的突然增加却没有相对应的教学教育资源,随之就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热点问题,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实习工作中要求从事大学生就业的知道教师应该从长远出发,合理规划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学生为主,结合市场,不断改进提高就业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重要;
绪论:
我国大学招生规模的慢慢扩大,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期望将会越来越大,人们将越来越关注大学教育,关注什么?关注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效益,能否带给孩子们一个起步的金台阶,它能否让学生走的更远,因而接受大学教育培养后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也关系到大学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大众对大学教育继续投资的积极性,更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就业是大学教育的试金石,当然,大学教育对现阶段的社会来讲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针对学生的就业迷茫,也为了让学生更能在将来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就业指导呼之欲出了,而就业指导则是实现教育的投入和效益的产出之间的重要桥梁,是教育回报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教育“大众化”的战略方针大步推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一所大学的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仅直接影响了一个大学的招生形势和生源的质量,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就业指导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次就对通过对就业现状的分析,就业指导的改革,有效地开展大学就业指导。
1.就业指导塑造大学毕业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就业指导能塑造大学毕业生良好的就业观。高校,是学校向社会的过渡,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应该有自信面向社会,面向工作,并有毅力解决各种难题,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对于学生非常重要。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但这些毕竟都是在课堂中,学生终究会走
向社会,去找工作去创造自己的人生。因此对就业的认识,对于学生们来说很重要很关键。通过就业指导对大学毕业生们自身和前景的分析,能够促进大学生将自身和社会需要和自我的目标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
其次,就业指导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就业指导中,大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能有效的形成对自己的客观认知。让毕业生通过就业咨询,互相问答,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化解心理恐惧,用良好的心态去的更好的工作机会。
据调查,高校毕业生失业除了竞争激烈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毕业生普遍存在着自身就业定位不明确,对高薪水、优待遇工作充满了向往,却忘记了岗位的高要求。造成了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往往不被用人单位接受。现实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的观点已被大众所接受,用人单位在接受新人时(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从基层工作中考查其工作能力的方法屡试不爽,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高校毕业生往往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有了强调高起点的普遍想法,高校毕业生的低就业率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转变毕业生就业的旧思想观念显得很重要,大学毕业生只有认识自我,客观地确定就业期望和职业定位,才能顺利就业。
2.就业指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
就业指导能提升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在大学阶段的后几年,应该去加强哪方面的能力。不管未来是考研,出国,还是就业,本次课程对学生都有指导意义。不管未来怎么走,最终的目的还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业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3.就业指导能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就业持一种迷茫的态度。大部分学生承认,目前他们最关心的的确是找工作的事,但最怕的也是找工作的事。大学生们虽然都想找个好工作,但有害怕自己的能力不足,也不知道从那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无法有针对性的学习。
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覆盖的面很广,而且有它特定的培训目标。首先,大学生在就业指导的前期,要有对自我的正确的分析,这种分析有助于大学生对自我进行认知,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自己的不足,能正确了解自
己的优点和缺点。其次,就业指导能让学生有效低积累自己的人生经验,通过职业指导,大学生能充分地利用大学提供的资源,有目的有方向地锻炼自己。
学生在职业指导的前期,必然有对自我的分析。无论是萨帕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还是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还是施恩的职业锚理论或者麦克里兰的胜任素质理论都倾向于学生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业进行选择。这种分析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一些比较稳定的气质和特点,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其次,职业指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人生资源的整合和积累的能力。一个人能否有效地整合自己积累的人生经验,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驾驭人生的能力。通过职业指导,大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高校提供的资源,有目的有方向地锻炼自己,从而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再次,职业指导又是学生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教育和辅导,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涯设计和面临的人生抉择以及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和应对力等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生活障碍、人际关系障碍,学会自我调适,消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反应。
4.从经验传导方面,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毕业生少走弯路
高校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属于初就业者,没有任何经验可言,没有经验,往往难于适应。对于初就业者,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对就业的程序知之甚少,很多毕业生就业时并未签订就业合同,导致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2)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自身权益利益受到损害时,往往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3)对招聘信息的警惕性不强,容易掉入虚假招聘企业的“陷阱”,甚至掉入传销的陷阱,结果是身心受损;(4)容易“好高骛远,朝三暮四”一年跳槽几家企业,到最后,出来工作了几年了才发现自己还处于“初就业者”阶段,一无所有等等。因此,对毕业生们进行就业经验指导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可以让他们懂得现今的社会状态,脱去他们幼稚天真的外衣,去伪存真,少走就业路上不必要的弯路,少吃不必要的哑吧亏,尽快顺利就业。此外,通过职业指导,不仅能帮助毕业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而且能帮他们提供及时的需求信息和择业策略,从而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和成才铺路搭桥。
第三篇:职业指导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指导工作,各村镇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形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找不到职业方向。农村劳动力在寻找工作的大潮中并不顺利。社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就业难的原因、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指导的主要做法、就业指导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作者的观点。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现阶段,社会和谐稳定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而农村劳动力能充分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对社会和谐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迫切任务,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2015年北京农村劳动力388518人,经济活动人口为373110人,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408人。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男性为197049人,占52.81%;女性为176061人,占47.19%。总体而言,男性劳动力仍明显多于女性劳动力,男女劳动力比例大致为118/100。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年龄在16~35周岁的劳动力140610人,占37.68%;36~45周岁的劳动力124249人,占33.3%;男性46~60岁、女性46~55岁劳动力共108251人,占29.02%。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7780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4.4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8264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266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39%。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劳动者17115人,占技能劳动力的23.66%。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
从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几项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二是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1.信息渠道不畅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倾向于到大城市中谋求自己的就业机会,从而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向大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不对等,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与社会需求很好对接,供与需之间形成错位。大城市中需要的高学历并且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劳动力,但农村劳动力本身对于需求信息的了解不畅,造成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信息渠道不畅。
2.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着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基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能储备不足、实践能力欠缺、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适应社会能力不足、缺乏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证书等问题;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农村劳动力在社会求职大潮中,被学历高的应届毕业生、经验足的社会求职人员等高层次求职人员所超越。农村劳动力面对未来职业规划和现阶段求职越来越力不从心。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和权益维护意识缺乏
现阶段北京,月平均工资在6000元左右。一个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拥有全面知识的大学生月平均工资不足4000元。一个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一个学历不高、经验不足的农村劳动力的月平均工资不足3000元。再去掉保险和每个月租房吃饭的钱,就所剩无几了。有些单位还不给农村劳动力上保险,因为他们没有档案。更别提公积金等其他福利了。因此农村劳动力现阶段工资待遇偏低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问题之一。个别企业在农村劳动力就业后克扣农村劳动力工资,造成其拿不到血汗钱。农村劳动力对于自身权益维护意识低,造成他们只能靠上访、自杀等方式寻求帮助,这就形成了社会不安定和不和谐的隐患。因此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三、对策措施
1.推行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就以现阶段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为例,未来科技城、中关村创业园等几个大型工业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各乡镇政府可以利用其优势跟几大工业区沟通,形成专门的就业纽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专门的职位,便于他们求职。同时以草莓博览会、农业嘉年华等园区为平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和农民增收,破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难题,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村劳动力可以到草莓博览会、农业嘉年华中从事农业创新、农业开发等工作,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
2.加强就业平台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现阶段要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必须探索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1)进一步向下延伸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建立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小型灵活人力资源市场为补充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城乡均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对劳动者的免费公共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对特定群体的专项服务。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及时进行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发布,探索建立需求预测机制。(2)设立就业服务中心和17个街镇社保所招聘点,打造覆盖城乡的整体就业服务圈。依托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台账,对农村劳动力家庭状况、就业愿望、培训要求、技能水平、就业去向、享受政策、社会保险关系基本情况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做到“门清”。着力抓好各大产业园、经济开发区的用工需求调查、统计和预测工作,掌握中长期用工需求,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培训信息和组织招聘会,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
(3)培育和壮大各劳务中介组织,努力形成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就业新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劳务中介在协助市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农民工回引和农民工转移就业等方面桥梁作用。
3.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现阶段除了要指导农村劳动力积极就业以外,我们还要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同时结合城市的创建,大力扶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重点发展家居、现代畜牧及深加工等产业。比如农家乐、农业采摘园和农业种植园等。现阶段大城市中的人们往往喜欢到农村中需找乐趣。这些人群的需求让农家乐等农业创业形式有了成长的摇篮。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自主创业。
4.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职业指导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中作用很明显。各单位职业指导人员可以针对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全方位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未就业农村劳动力开展1年左右的短期技能培训或3年以内的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人才储备库。对征地农转非、“农转城”的中青年农村劳动力开展3~6个月的岗位技能培训,抓紧培养化工、机械、电子等园区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对妇女和大龄人员开展月嫂、保姆、养老护理、园林绿化等实用技能培训,以适应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5.维护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促进其稳定就业
现阶段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的同时,通过职业指导让农村劳动力了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是很重要的。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指导时为其增加对于社会保险、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在充分就业的同时懂得维护自身权益,使其在面对用人企业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时能勇于、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面对就业时仍然是埋头工作、领取工资等,他们忽略了合同签订、福利待遇、退休保障等环节。多数农民工觉得有个体面工作已经万幸,在面对用人企业克扣工资等行为时往往选择隐忍和默许等态度。因此职业指导人员在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指导时要重点对农村劳动力的个人权益保障等进行培训,使其在面对用人单位恶意压榨时,除了选择自杀、默许、上访甚至导致刑事案件等方式外,更多的是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严峻,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需要职业指导人员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这就需要职业指导人员发挥自身作用,努力帮助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因此职业指导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中作用很大、很重要。
第四篇: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班级:10人力资源管理班学号:201001030135姓名:刘素玲
摘要: 就业困难群体就是在社会上比较困难就业的弱势群,本文主要 论述的是职业指导的概念、就业困难群体概念和类别以及职业指导对 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关键字:职业指导、就业困难群体
一、职业指导的涵义和目的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帮助就业。有效地、地帮助求职者实现就业是职业指导人员的首要工作目标,也是最基本的工作目标。二是,帮助就业稳定。职业指导帮助就业的目标,远远不能解决求职者、劳动者的客观需求,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也不能认为是是已经完成促进就业的使命。帮助就业稳定与帮助就业目标相比较,表现出一种递进,这种递进更加反映职业指导服务要以人为本,反映了这种服务的深入化。三是,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如果说前两个工作目标是一种必要的过程的话,帮助个人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则是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
二、特殊就业群体的分类
特殊就业群体只要是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更加困难的人员。一般是指残疾人、大龄下岗职工、城市郊区占地转飞群体以及劳改劳教释放人员等。这些群体由于自身素质条件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情况自然就决定了对特殊群体职业指导的特定内容和形式。(1)残疾人群体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身体残疾的人群在我国人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大龄下岗职工人群就是所谓的“4050“人员,他们大多年龄偏大、文化不高、技术单
一、家庭负担重、可
流动性差、受传统就业方式影响严重、就业的依赖性较强,是政府重点扶持对象。(3)城市郊区占地农转非群体,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弄农转非问题意识大城市就业的一大问题,因为这个特殊群体年龄参差不齐、文化偏低、没有技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城市文化都有一定的困难。(4)劳改、劳教释放人员群体,这部分人一般心理负担较重,大多数具有求职心理障碍,害怕被人歧视。这个群体的普遍特征是就业观念落后,意识陈旧,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形势;就业或创业信心不足;文化程度偏低、技能素质较差;部分特殊群体年龄偏大。只有通过就业指导,他们的就业观念才会转变,树立就业信心,参加技能培训,顺利通过试用,最后能就业。所以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的作用
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劳动保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因为职业的这个作用可以说 是无处不在,对残疾人员的职业指导中,要帮助他们鉴别可以从事的劳动和岗位,寻找残疾人在求职和保证工作稳定过程中的解决办法,还要和用人单位联系,说服特闷雇佣残疾人;对4050下岗人员惊醒职业指导,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和引导,要帮助这些人员了解再就业政策,了解小额贷款政策、了解税费减免政策等,促进其尽可能再就业。总之,劳动保障政策正是通过职业指导这一重要途径而深入人心,得意贯彻的。
(2)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有序流动。职业指导就像架在求职者、用人 单位、学校之间的一座桥梁,及维护三者利益,又促进着三者改革和发展,如果很多就业困难不能就业,就打破了三者之间的平衡,劳动力市场也会被打乱。
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和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就业困难群体社会化。职业指导帮助就业困难群体了解 社会对不同职业角色的具体要求,并从这种需要出发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培养职业角色意识,了解企业文化、价值、经验和规范,从而确定
其职业理想,领悟社会对职业角色期待,增强个人适应能力。
(2)有利于困难群体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观是人生价值观在对 待职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人对待职业的观点和态度。一个人在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总是受一定职业观的影响,表现出特定的职业价值取向。
(3)有利于就业困难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职业指导一个重要的内 容可以帮助就业困难群体了解职业,了解自我。可以了解到诸如行业、产业、职业、岗位等情况的介绍,对职业的性质、作业、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宣传,对困难群体惊醒职业能力测试、职业人格、职业兴趣的分析,使得其在态度上更加实际,在方法上更加科学,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择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4)有利于就业困难群体身心健康的发展。职业指导正是通过帮助 就业困难群体正确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使他们不再自卑,不在被歧视和排斥,不在是失业中的一员,从而获得满足与幸福。
四、对就业苦难群体可以采取的措施
首先是针对不同个体,对症下药,提供不同形式的心理服务。可以采用个别咨询、团体咨询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心理咨询的方法,循序渐进,通过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建立稳定的咨询关系,即建立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帮助其认识内心冲突,纠正其错误观念,深化其自我认识,同时帮助他们学会面对现实,增加心理自由度,心理服务绝不是一个阶段的任务,心理疏导和减压的方法应贯穿于整个职业指导过程。在心理上、情感上,真诚、接纳、共情、积极的倾听和回应,是指导人员应具备的态度和方式。
其次是依照职业指导的规律和方法,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中职业指导的过程尤其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实现就业这一结果。具体的岗位可以调整,但职业指导的过程绝不仅仅提供人职匹配,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使求助者切身感受的社会关爱、温暖和人格的尊重,而后者正是促使其产生重回社会信心的根本。除了要对求助者说明职业指导的基本内容和局限性外,还需要针对这一群体的特点,运用三级预防的职业指导方法,结合其具体状况,帮助其分析自身综合情况和
市场行情,拟订就业个性化的方案,实施特殊的措施,并予以就业政策的支持。
第三,在帮助就业群体设计职业生涯时,要注重帮助其做好自我评估;在帮助其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过程中,可以与其一同进行探讨,引导其正确认识个人志向、个人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要使其明白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在选择辅导方法时,要更多地结合求助者的个性特征,在进行心理测评的前提下,采用故事叙说、典型人物法等职业生涯设计方法,使其了解真实的自我,消除择业心理障碍;通过与其经历相似的典型人物的职业生涯发展,鼓励和引导其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职业指导对就业困难群体就很大的意义,它可以让就业困难群体重新树立信心,不在自卑;重新学习新的知识文化,培养职业角色意识,了解企业文化、价值、经验和规范,从而确定其职业理想,领悟社会对职业角色期待,增强个人适应能力;最后回到工作岗位上。
参考文献
1、《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陈晴晔,论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与政府职责(J)经济问题,2006,21(11)
3、时勘,《职业指导的理论与应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
3、李翀,翁波,余婷婷《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现状分析及帮扶对策》,《企业家天地》,2011年第04期
4、叶鸿,《试论对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和帮助》,《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第五篇: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蔡妮娜
来源:《职业》2012年第08期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开展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就业观念指导、就业政策法规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指导等,这些工作内容都是围绕着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来开展的。本文主要从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角度,论述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国家就业工作的重点,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高校设置了就业工作机构,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开展系统的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发生新的变化,就业压力问题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些高校开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将毕业生工作的重心由“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转变。一些高校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指导工作机构,面向学生提供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辅导;另外一些高校虽未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但其原来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也开始承担起职业指导的工作职责,只不过没有在机构名称上明显地体现出来。在人员配置方面,各高校均配置了一定比例的专职人员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机构与人员的配置,为高校开展职业指导提供了基本的资源条件,高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运用职业指导的理念与方法,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由于对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认识存在局限性,导致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得不到位,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职业指导的工作内容上,就业指导多,职业指导少
高校在开展职业指导的工作内容上,把重心放在了就业指导上,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开展求职技巧辅导等,但忽视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如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职业素养提升训练等。一些高校就业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能仍限于制定就业方案、办理毕业手续、就业派遣、发布招聘信息等,没有将工作职能的重心转移到职业指导上来。
2.在职业指导的信息传递中,就业信息多,职业信息少
高校在为大学生提供的职业信息中,以就业信息为主,包括就业政策、招聘信息、求职技巧等信息,而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自我认知、环境认知、行业发展前景、职业分析等方面的职业信息偏少。而大学生由于与社会的接触不多,更希望多了解一些与职业相关的信息,比如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职业的入职要求等。
3.在职业指导的工作方式上,普及性职业指导多,个性化职业指导少
高校在开展职业指导的工作方式,大部分是普及性、共性的指导,如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比较少。一些高校并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没有开展分类职业咨询或一对一职业咨询,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4.在职业指导的人员构成中,校内职业指导教师多,其他人员较少
目前在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中,主要由校内就业指导教师参与职业指导的工作环节,而其他人员的参与比较少,尤其是社会人士的参与。而职业指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整合社会资源,让更多有工作阅历的社会人士参与。另外,高校的职业指导未能有效调动其他人员如专业课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等,来共同参与职业指导的过程。
5.在职业指导的工作效果上,关注就业率多,关注就业质量少
目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最主要指标是就业率,在单一评估指标的情况下,使得一些高校对职业指导工作目标认知存在短视性,更看重就业率这一数值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就业质量的关注。在高校的就业工作中,片面追求就业率,“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成为职业指导的主导思想。这样的指导思想使得毕业生将第一份工作当成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跳板,把第一份工作作为积累社会经验的场所,以至于就业稳定性下降。据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中有34%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频繁的离职并不利于毕业生以后的发展。
二、职业指导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职业指导工作存在上述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职业指导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导致职业指导缺位,使其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其原因分析如下:
1.对职业指导的理解不够全面,将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
由于对职业指导的认知存在偏差,将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混淆了两者的区别。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就业阶段进行,重在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信息的提供和求职技巧的指导;而职业指导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的关系及其发展,重在实现人职匹配的高质量就业。在目前高校的实际就业工作中,偏重于对毕业生的有关求职技巧、就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就业指导,而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素养提升的全程化职业指导的重视不足,导致职业指导的作用难以发挥。高校把提供就业信息、宣读就业政策法规、求职技巧辅导、组织招聘会等就业指导工作作为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而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素养关注相对较少,这并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受挫。
2.对预防性职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职业指导是滴水石穿的工程,因此要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从大学生一进校门就应开展职业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及学校活动,针对就业观、成长观等主要问题开展指导,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和控制在毕业生实现就业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障碍因素,以避免无问题人群遭遇挫折。但在目前实际工作中,预防性职业指导的理念并没有得到重视。一些高校未开展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从新生入学抓起,而是到了毕业生就业的阶段才开始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毕业前可能面临的一些就业观念或就业心理的问题,没有进行提前的思想引导,未能发挥预防性的作用。
3.对以人为本在职业指导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职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职业指导人员素质要求的先决条件。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尊重差异,了解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服务对象提供科学化、专业化和个性化职业指导。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由于对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以及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有限等原因,高校更多地关注了大学生普遍的职业指导需求,而对个性化的职业指导需求关注较少。部分高校还未建立职业咨询室,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来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与辅导。
4.对全员化职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由于对全员化职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在职业指导中的全员参与需要在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参与,但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非常少。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仅由负责职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掌握职业指导的理念并运用到教学中,而其他专业课教师基本上未接触过职业指导的理念,更提不上在教育教学环节中渗透职业指导。而在家长的参与方面,由于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少之又少,鲜有机会让家长接受职业指导的理念并予以配合。
5.对职业指导更深层次的工作目标——帮助毕业生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重视不足
职业指导对劳动者一方的工作目标有三点: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在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往往更注重实现就业这第一个目标,容易忽视第二和第三个更深层次的目标。一是由于目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估机制,就业率成为评估就业工作效果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而包括毕业生的稳定性、就业满意度等就业质量的指标较少提及。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单一指标,过分强调“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可能会导致毕业生首份工作的错误匹配,频繁的工作转换则成了纠正错误匹配和重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过程。因此,要加强职业指导的科学性,促进毕业生“入对行”,才能加强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二是由于毕业生的就业稳定与职业发展的情况,需要对毕业生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才能体现出效果。目前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在毕业生实现就业后就结束
了,对毕业生进行持续跟踪的工作较少开展。而对职业指导帮助就业稳定和职业稳定目标的实现,才更能体现出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
三、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其重要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与应有的重视,导致职业指导的缺位。因此,只有将职业指导的理念和方法始终贯穿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职业指导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介作用——促进大学生劳动力供需合理匹配,促使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职业指导作为架在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促进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人职匹配,促进了大学生劳动力供需合理匹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高校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及时将供需信息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根据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将合适的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职业指导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进行选择,通过指导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自身的人格特征及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帮助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选择合适的毕业生。职业指导的中介作用,促进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达成一致,实现人职匹配,促进大学生劳动力供需合理配置,促使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2.桥梁作用——促进职业信息的有效传递,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由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高校职业指导人员采集及处理职业信息,并将职业信息发布给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可根据相关的职业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选择;用人单位可获得毕业生资源的相关信息并对招聘计划进行调整。因此,职业信息加强了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为毕业生与就业需求之间的信息沟通服务,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3.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就业观念指导是高校职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人才观,帮助他们理性对待就业。就业观念的指导,一是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就业环境与形势,二是帮助学生了解多种就业途径和职业情况,三是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就业期望。高校一般通过职业指导课程、讲座、班会、网站宣传、个别咨询等方式来开展就业观念指导工作。就业观念指导工作,可以改变毕业生的偏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部队建功立业,积极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拓宽毕业生基层就
业渠道的政策,扩大就业选择机会。通过职业指导,可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摒弃一些错误的观念,抓住机会实现就业。
4.导航作用——帮助高校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在高校中开展职业指导,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让大学生通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发展方向,并实施有效的行动与策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另外,职业指导很好地联结了职业中介与职业培训,毕业生通过职业指导明确职业目标,根据职业目标选择参加合适的职业培训,通过学院就业工作机构的职业介绍来实现就业。在这样的过程中,职业指导发挥了导航作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5.援助作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解决了毕业生中的失业问题
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帮扶是其中的一项工作内容。通过调查摸底确定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对他们开展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帮助解决问题,早日实现就业,解决了毕业生中的失业问题。
综上所述,在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开展职业指导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对毕业生的直接影响作用,包括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引导作用、帮助提升综合素质的导航作用、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就业的援助作用;另一方面是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直接作用,包括促进大学生劳动供需合理匹配的中介作用、促进职业信息有效传递的桥梁作用等。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只有正确认识职业指导的概念、功能、目标和作用,深刻理解并牢记职业指导的三个工作目标,尤其是帮助就业稳定和帮助实现职业生涯发展这两个更深层次的目标,围绕这几个工作目标理解职业指导的理念与方法,把职业指导工作做到位,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职业指导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服务,只有将职业指导的理念与方法始终贯穿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把促进就业作为职业指导的出发点和目标,才能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