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总工会关于推进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
北京市总工会关于推进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试行)
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推进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职工学习发展权利、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是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必将为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目标任务
建立和完善以职工素质教育体系、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成果应用体系为基本框架的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依托职工素质教育体系,完善开放式职工学习模式,健全菜单式课程选择机制,夯实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基础;依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备高超技术技能水平的先进模范人物,加快建设一支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的技能人才队伍,完成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核心任务;依托创新成果应用体系,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创新成果的共享和转化,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职业能力提升的目标。
到2013年,全市建立50个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和30个市级高技能人才示范基地;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覆盖行业不少于30个;每年产生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超过1000项;推动职工队伍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超过20%,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超过5%;“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覆盖全市,每年有50%以上的职工接受更新知识教育、参加技能培训,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率达到80%以上。
二、方式方法
(一)以完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为基础,提升职工基本素质
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和职工职业生涯发展特点,完善开放式职工学习的平台,健全菜单式课程选择模式。通过建设一批培训站点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一支多学科、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健全科学高效的职工教育管理网络,推进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健康持 1
续发展。
(二)以提高职工实用技能水平为核心,加快技能人才培养
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载体,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挥专家团队和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职工提高实用技能水平;搭建技术英才网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交流和技术成果推广的交流协作平台;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为职工成才搭建快速通道。
(三)以体现技能人才价值实现为目的,推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发展
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合理化建议的采纳率和实施率;动员职工立足岗位,积极参与重大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项目攻关等活动,推动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生产力;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体现职工自身价值的统一。
三、实施步骤
(一)健全职工素质教育体系
1.加强通用能力培训。健全完善通用能力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开放性,扩大覆盖面;针对不同职工群体的差异和需求,优化课程设计,增强课程模块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便于职工自主选择;充实“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网”课程内容,提高课件质量,利用网络远程、开放的优势,满足职工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
2.提升岗位培训质量。加强与高校、技能培训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单位的合作,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培训提供教育资源支持;开发和推广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技能培训课件、网络远程视频培训课程,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培训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发挥岗位自主培训课程评审委员会作用,加强对企事业单位自主开发的岗位培训课程的指导,规范岗位培训工作。
3.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公益大讲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等系列活动,对职工开展形势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主题教育,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4.开展重点群体培训。依托职工学校、通用能力培训站点和农民工夜校,开办农民工、护工、家政服务员培训班,提高农民工基本素质和技能
水平;开展困难职工及其子女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5.提升职工文化素养。依托文化宫、俱乐部等文化体育设施,举办书画、摄影、音乐、舞蹈、健身等培训班;发挥职工体育协会、职工文化协会、职工书画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所属专业协会和团体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职工艺术节、职工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提升职工文化素养,推进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
6.推进“学分银行”计划。在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探索实施“学分银行”计划的途径和方式,实现技能培训、通用能力培训与国民教育资源共享、学分当量替换,打通职业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相衔接的通道。每年增加1-2个试点企业,逐步推广施行。
(二)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1.推广首席员工制度。贯彻落实《北京市总工会关于建立首席员工制度的意见》,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首席员工制度,使各行各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得到业内广泛认可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首席员工;落实首席员工的相关待遇,选树一批能力突出、贡献卓越、影响广泛的首席员工成为先进人物,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2.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从首席员工、高技能人才、劳动模范中选树专业领军人物,建立一批职工创新工作室;健全职工技协组织,挖掘技能人才资源,组织开展项目攻关、名师带徒、技能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以创新工作室、职工技协为载体,吸引不同企业职工广泛参与,促进技术交流,解决技术难题。
3.加强交流平台建设。依托技术英才网,加强先进技术、技能人才和职工创新成果的信息交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立、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全市技能人才库,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的职工分类建档;通过举办论坛、观摩等活动,为技能人才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
4.搭建职工成才快速通道。做强职工数控技能大赛、国际焊接对抗赛等品牌,同时根据企业技能人才状况、生产岗位需求以及技术发展方向,开展具有行业导向性和技术前瞻性的技能大赛,引导职工学习掌握先进技术,促进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组织发动职工积极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举办的竞赛活动,扩大职工的参与面;落实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和等级认证,推动职工快速成才。
(三)建立创新成果应用体系
1.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成立市、区县局总公司、企事业单位三级劳动竞赛委员会,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与同级政府、企事业行政共同组织实施劳动竞赛;以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带动职工以“五比一创”(比工程质量、比建设工期、比技术创新、比科学管理、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结合“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安康杯”竞赛活动,组织动员职工为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优化升级、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作贡献。
2.积极推进合理化建议。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等内容,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各级工会要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征集、评选和表彰的工作制度,细化量化工作指标,定期进行评审,对采纳、立项、实施、奖励等情况进行公示,引导职工把握主题方向、注重实施效果,提高采纳率和实施率。
3.广泛开展发明创新。充分发挥高新技术领军人物、高校教育科研人员、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带头作用,传授发明创新方法,引导职工创新实践;积极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改进、小核算、小节约、小经验”的“六小活动”,激发职工创新活力;联合市科委继续办好发明创新大赛,调动职工参与发明创新的积极性。
4.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引导企业积极参加专利技术推介会、创新成果交易会,联合科委、科协等部门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展等;利用技术英才网等媒介,发布创新成果,为技术市场供需双方搭建桥梁;发挥职工技协、创新工作室在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技术合同登记,参与技术市场建设。
四、职责分工
(一)市总工会
负责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相关政策研究和制定;编制工作计划,协调相关政府部门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合理配置各方资源并共同组织实施。
市总职工大学承担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组织实施,负责站点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管理。市职工技协具体负责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英才网建设、职工发明创新活动及成果推广转化工作。
(二)市总各产业工会、产业工作部门
按照市总统一部署,结合本系统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工作指导,组织本系统各企事业单位抓好工作落实,完成各项任务。
(三)区县、开发区总工会,局总公司工会
负责建立本地区、本系统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平台,积极争取同级党政的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工作计划,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结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组织实施。
(四)街道乡镇工会、企业工会
结合自身实际,督促企业行政将职工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足额提取教育经费,配合企业行政落实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各项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完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体制
成立由市相关委办局组成的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整体协调、制定规划;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定年度工作重点;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沟通信息,协调工作,推进实施。各级工会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由工会主席挂帅的领导体制。
(二)完善素质建设工程工作机制
1.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工程会员制。在已建会的企事业单位推行会员制,区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和局总公司工会为一级会员,所属二级企事业单位为二级会员。市总将向所有会员单位无偿提供职工培训咨询、师资协调、公共课件、电子图书等资源。
2.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职工素质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对职工整体素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建设“北京市职工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形成完善的职工终身学习记录体系;坚持首席员工制度的跟踪考评制度和程序,不断完善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考核办法,探索建立职工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加强对职工创新工作的引导。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各级劳动竞赛委员会将技能人才培训、考核、使用、待遇有机结合,对采纳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要按照有关政策,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市总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重点技术项目给予奖励,并积极推荐申报政府有关奖项;逐步形成经济技术创新标兵、首席员工和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的个人荣誉梯次激励机制和工人先锋号、劳动奖状等集体荣誉激励机制,引导职工创优争先。
(三)整合资源发挥各方优势
充分发挥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劳动竞赛委员会的作用,整合优势资源,为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高校、技能培训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优质资源,参与课程开发;发挥职工技协高技能人才优势,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推进交流协作;发挥企业工会组织优势,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武和技能大赛;发挥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培训机构和社会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培训站点和高技能人才示范基地建设;建设一支500-1000人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为职工培训提供有力的师资保证。
(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各级工会要全面落实2005年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关于将“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工作纳入全市成人教育整体规划,列入教育部门年度预算予以保障”的精神,积极争取同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给予经费支持;企业按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等11个部委下发的文件(财建〔2006〕317号)精神足额提取职工培训教育经费,60%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各级工会加大经费投入,支持职工参加培训;加大监督力度,会同审计等有关部门切实监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情况列为厂务公开的内容,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第二篇: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济宁市xxxxxx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济宁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三五中期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济全科组办发【2018】1号)、省总工会下发的《山东省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8-2019)》和济宁市总工会《2018全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实施方案》及济宁市兖州区总工会济兖会字【2018】18号《关于印发﹤2018全区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现制定2018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工作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职工中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美丽幸福和谐新兖州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任务和措施
(一)提升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到十九大精神。持续做好党的 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职工头脑。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宣传新思想指导下工会组织的新气象新作为。制定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利用读书研讨、座谈交流、宣讲报告等多种形式,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十九大精神进公司、进科室、进车队。
2、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普及宣传,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工中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以职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深化“善行义举”进企业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精神和职工文化建设,用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引领社会新风尚,引导广大职工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3、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教育。
4、持续推进职工家庭文明建设。继续开展“写家书·传亲情”活动,通过开展征文、演讲、经典诵读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女职工在家庭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提升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养
1、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开展科普工作。围绕上述主题开展职工创新科技活动周、科普日、职工科技工作者日凤群众性、社会性的科普宣传活动,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公司公交周报和宣传栏进行广泛宣传。
2、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培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广泛宣传厚道鲁商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时期职工道德和业务技能方面新的理念和创新意识,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定期开展内容包括法治、诚信、安全、运营、服务、技能等教育培训。
3、推进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动员女职工积极参加“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广泛开展体现女职工特色的岗位创新技能大赛、女职工双创培训和成果展示活动,注重培养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培养女性驾驶员和高技能人才,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女职工队伍,完善女职工成长成才机制,助推女职工发展有空间、上升有通道。
4、引导职工不断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提升职工队伍技术技能素质
公司每年组织职工进行“技术大比武”,包括驾驶员、修 理工、点钞员工等,使高技能人才得到培养和锻炼;在区总工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当时代好工匠”暨第五届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区公共汽车公司负责承办道路客运汽车驾驶员比赛部分,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参加了区纪委、区监察局开展的“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演讲比赛、宣传部和总工会、广电局组织的“路奇、争做最美劳动者”演讲比赛和济宁市人民政府法制办组织的喜迎党的十九大演讲比赛,并获得的较好的成绩。
公司积极培养先进模范。在选拔优秀人才和先进模范上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展现真实。二是坚持形式多样,以情感人。三是坚持群体效应,全面推广。公司每年都选出一部分先进典型人物,予以表彰。
(四)提升职工队伍安全卫生健康素质
1、提升职工安全卫生素质。
2、组织动员职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3、提升职工队伍心理健康水平。
三、推动落实
1、明确职责。公司工会成立领导小组,经理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负责2018公司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调度,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责任科室责任到人,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进度,认真贯彻 落实好本实施方案。
2、加强宣传。利用公司宣传栏和公交周报,大力宣传,努力扩大社会影响。
3、考核评估。公司对职工素质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第三篇:职工素质建设共工程稳定推进
(一)为职工办好事实事取得新成效。按照“党政所谋、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原则,积
极协助党政解决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尽力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实事,解难事。认真扎实开展送温暖活动,每逢职工生病住院,工会主动去看望慰问,把党委、政府和工会的温暖送到了困难职工家庭,增强了困难职工克服困难,做好工作的信心,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真正体现了工会是“职工之家”.(二)职工素质建设共工程稳定推进,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建设取得实效。我们始终
把促进发展作为工会的根本任务,仅仅抓住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广大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上来,用共同的理想凝聚职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投身改革的巨大热情和创造活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开展得深入人心,争当优秀职工的良好气氛围基本形成。
坚持办好各种文艺活动。积极组织会员参加象棋、扑克、篮球、兵乓球、拔河、文艺晚会等各种文明、健康、向上的活动,不断丰富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广大职工在活动中受教育和启发,增进团结与友谊,充分展示职工的精神风貌。使工会组织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工会组织的活动力明显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镇党委和上级工会正确领导、镇人民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会员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求实务实、开拓进取、团结干事的结果。在此,谨让我代表双溪镇工会联合会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体会员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回顾和总结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会组织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为主要内容的维权机制不够完善:工会经费收缴困难,开展工会活动场次少:工会自身建设有待进一
第四篇:市“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引导职工提高岗位技能,改善知识结构,加快职工岗位历练成才的步伐,决定在全市广大职工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帮带、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该工程以提高职工技能素质为核
心,以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政策措施、充分整合资源、促进岗位成才为原则,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以职工为主体、以企业为基础,工会推动、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我市职工队伍的技能素质,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目标任务
从起,用5年时间,通过深入实施“四位一体”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健康安全、社会文明素质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更加突显,广大职工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职业道德素养逐步提升,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水平稳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更加繁荣,政府支持、工会推动、社会参与的职工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到2014年,全市职工培训上岗率达到95%以上,在岗职工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活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全市建立50个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我市各类培训机构培训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农村劳动力、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100万人次;每年举办各类工种职业技能大赛不少于40场,每年产生优秀职工创新成果不少于100项;使10万名职工提升学历层次,5万名职工提升技术等级水平,职工队伍中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二、主要内容及实施办法
(一)多渠道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一是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鼓励企业利用生产间歇和设备维护时间,结合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依托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职工培训学校和企业培训机构,组织企业职工参加在岗和转岗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二是加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状况和失业人员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3至6个月的再就业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三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适用技能培训。对45周岁以下,有就业能力和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提供1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弹性学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入读技工学校、职业培训学校,确保每个农村家庭有1名以上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广乡(镇)与培训机构联合培训制度,降低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培训。
四是积极开展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组织未能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帮助提升其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对在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学习期满愿意在技工学校继续学习的学员,可注册技工学校正式学籍,享受技工学校在校生相关待遇。每年组织有就业意愿的退役士兵参加3个月左右的职业技能培训。
五是实施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计划。围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要,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由政府资助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需的岗位技能水平,并提供相应的技能鉴定和技能岗位对接服务,促使更多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六是加强对有创业意愿劳动者的创业培训。依托各类创业培训基地,通过落实创业培训补贴等办法,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参加创业培训,重点组织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回乡农民工、转业退役军人、残疾人开展创业培训。
七是多形式提升职工的学习能力。各级工会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争当“首席员工、金牌工人、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及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为抓手,促使各行业形成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励职工学习成才,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
(二)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帮带活动,有效发挥高技能人才帮带作用。建立完善“市职业技能带头人”人才库,制定市职业技能带头人管理办法。每年在全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带头人带教徒弟技能培训工作,按行业选出一定数量的职业技能带头人,开展一带一、一带多等形式的帮带活动,带头人所带徒弟的技能要在一定时限内有明显提高。引导企业充分发挥首席员工、技术劳模、创新能手、熟练技工等先进工作者的带头作用,开展名师带高徒技能培训活动。通过3至5年的帮带,使我市拥有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队伍。
对列入“全市职业技能带头人”人才库的带头人,所在企业要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在名师带高徒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带头人,推荐参评“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并颁发“市五一劳动奖章”。符合条件的可参加市拨尖人才评选,推荐申报“河南杰出人才奖”。
(三)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促进职工职业技能
晋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才资源开发的需要,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逐步健全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帮带、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晋级“四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每4年举行一届全市职工技能竞赛活动,每年分行业组织技能竞赛。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或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可根据有关规定,直接推荐参加高级技师考评,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市级劳动模范待遇。对取得省级一类技能竞赛前5名、省级二类技能竞赛前3名的,根据有关规定,授予“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并按规定晋升为技师,符合条件的可推荐参加高级技师考评。对市级技能竞赛前3名的可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全市第一名可申报“市五一劳动奖章”;取得决赛前10名的,可直接参加该年的技师考评。对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的,有关单位和企业要给予500元至1000元的物质奖励。对参与企业技术革新、项目攻关获得成果,或在企业技能竞赛活动中成绩优秀的,可作为破格晋升职业资格等级的申报条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
(二)精心组织实施。市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工作的组织和监督,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细化考评标准,量化考评内容,增强考评工作的可操作性,确保考评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要完善激励机制,每年表彰一批在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及时总结推广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
(三)抓好阵地建设。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学校规范化建设,在全市确定一批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为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和培养技能人才搭建学历升级、技能晋级的平台。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推出一批文化特色项目,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将工人文化宫、体育场、俱乐部、职工学校、职工书屋等教育培训阵地纳入全市公共文化教育管理体系;加强职工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培训的教育作用,开辟学习园地、交流学习体会、展示学习成果,使其成为职工教育、舆论宣传和维护权益的重要阵地。
(四)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把占企业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纳入集体合同,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接受职工监督,确保该项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工会要设立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专项资金,大力支持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工作。
(五)创新工作方式。运用电视、网络等信息传播渠道,开办职工教育栏目,组织编写、转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教育培训教材和职工读物。逐步建立一批由志愿者组成的素质高、能力强的讲师队伍,定期开展免费讲座等形式的公益活动,满足广大职工的学习需求。
(六)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大力宣传技术工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以及技术工人培养聘用的政策措施和优秀技术工人的典型事迹,在全市倡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尊重技术工人、争当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篇: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推进企业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不断
深化职工素质工程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认识到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2004年,按照投发公司有关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的要求,金昌公司工会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在公司党支部和行政领导的支持下,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把“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推进企业持续发展”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点。
开展调查活动,充分了解员工队伍素质现状
为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公司工会在支部和行政的积极支持下,组织全员开展了一次不记名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活动。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员工对公司面临的形势和前景比较关注,90%的员工对公司目前的工作环境给予肯定;65%的员工对培训和提升自己能力的需求比较强烈等。通过有效开展调查活动,充分了解员工队伍素质现状,为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做到了有的放矢。
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公司员工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年龄、文化、技能及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其中青年职工约占到80%,且分布在各个工作岗位。行业的特殊性和产品的专用性决定了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的严格要求,公司工会首先着眼于提高青年职工的管理水平、技术业务水平和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三守三人”的宣传教育,通过《上海石化安全生产禁令》的灌输学习,通过“两忠两心”活动的开展发动主要骨干自学《致加西亚的信》等,充分认识职工素质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重点加强员工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的整治,到目前为止,因违反劳动纪律辞退1人,给予最后警告处分1人,因违章操作等处罚12人。针对违纪现象和违纪人员,工会组织全员进行了分析讨论和意见征询,旨在进一步提高员工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再次,在“三守三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尤其是在保守商业秘密中有高度责任感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通过前后二者的鲜明对比,树立典型、统一思想,把加强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列入到日常工作中来。
形成学习氛围,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历史绵延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江泽民同志号召:“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通过弘扬“三守三人”的职业精神和引入“精细管理”的先进理念,在公司员工尤其是青年群体中逐渐形成一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良好氛围。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历培训和技能培训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由200
3年的20多人递增到2004年的40多人,员工要求自我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的意识空前高涨,为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扩大培训内容,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以职工的基本需求为导向”,核心是按需培训,学用结合。2004年,为了对所有从事与质量、环境、安全活动有关的职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公司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有所突破,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先后开展了“5S现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沟通和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等培训活动,累计达到400课时之多,基本覆盖了全体员工。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使员工专业技术能力大大提高,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挖掘潜在资源,突破创新创造能力
围绕“展、显、聚、促”活动的要求,公司工会认真分析职工素质队伍现状、发动员工开展“寻找安全隐患”(员工提出数量为47条,有10条因各种原因不予采纳。在采纳的37条中,有23条已解决,11条在进行中,还有3条因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无法解决。)等多项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潜在资源,使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为了树立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精细管理理念,培育员工养成“三守三人”的职业精神,公司工会开展了“现场管理创优、操作技能创优”的创“双优”班组活动,并制订了详细的考核细则。经过
学习布置、模拟运转两个准备阶段,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通过活动,我们发现现场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操作技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为确保质量、减少浪费、下降单耗、增加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管理创新取得一定成效。
回顾一年的工作,金昌公司在“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推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所有这些,只能将为我们日后的工作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要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工程四大系统,鼓励员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各种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学习活动,帮助员工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这一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求知理念,努力形成特色,体现实效,为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上海金昌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工会
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