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推动职教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努力推动职教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
永川市人民政府
(2006年1月18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明确指出,各地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决策行为的重要内容。过去的一年,在教育部、重庆市等领导的关怀下,在重庆市教委等市级部门及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重庆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得以迅速推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建设形成了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有效地促进了永川大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2005年11月,重庆市教委、中共永川市委、永川市人民政府分别被教育部等七部门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我们推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握方向,科学定位,把职业教育作为承载城市发展的轮子
永川市幅员面积1576平方公里,总人口107万人。2002年5月,中共永川市委、永川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川渝经济带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格局的调 1
整,永川在成渝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独特和重要。
面对历史机遇,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我们提出要在三个方面首先实现突破:一是突破经济总量百亿大关,努力加快渝西经济中心建设;二是突破文化竞争力发展制约,倾力打造渝西文化中心;三是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全力推进现代大城市建设。我们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捆在一起来抓,让永川社会发展的和谐水平更高些。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把上述三大建设“捆”在一起的链条是什么呢?中共永川市委、市政府论证了几十个项目,最终认定“发展职业教育”是“承载和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轮子”,并确立了“城市以职教为特色,职教以城市为依托,校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城校互动”发展思路,得到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2004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在永川建设重庆职教基地的重要决策。2005年8月,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视察重庆职教基地时,充分肯定了“城校互动”的职教发展模式。
二、城校互动,多元发展,积极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城校互动,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学校发展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城市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内涵,并为职教提供建设发展、资源整合、优质服务、文化交流等平台;职教为城市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社区发展内涵、文化繁荣空间、群体消费市场和招商引资环境。目前,职业教育学生占城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城市人口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提高了人口素质,提
升了城市形象,推动了城市建设。同时,我们正在加速整合劳动力市场、职业资格鉴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务输出、三峡移民培训、职教基地建设等资源,启动全国第一个职教主题公园的筹建工作。
面向市场,大力促进多元发展。重庆职教基地中公办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院校各13所。办学主体,有国家办,有个人办,也有企业联办,还有股份合作制。同时,我们大胆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的办学路子。基地建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70多个。职业院校共开设了91个专业,涵盖300多个技术工种。依托职业院校,建立了15个农民工培训基地。
搭建平台,积极做好统筹服务。在职教基地建设中,我们搭建了基础设施、行政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对外宣传、合作交流、投融资、招生就业等7个公共服务平台。统筹专业设置,创新课程设计,实施学分制、选修制、多证制。成立职教基地职业教育研究所等跨校组织,增强院校间的联系,推进产学研工作。建立了专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为职教学生提供技术资格鉴定。
三、发展为民,以文化城,永川职教初见成效
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目前,重庆职业教育基地职业院校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占永川市城区面积的16%,建设总投入达到5.5亿元。基地共职业院校26所,教师近6000人,每万人口的职教学生数约为全国平均数的8倍。职业院校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85%以上的学生来自永川市外,其中外省市学生超过了60%,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
职业院校与东部地区及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60多所学校采取“1+2”、“2+1”、“1+1+1”等模式开展联合办学。并采取“六个一点”(中央财政资助一点、重庆财政补助一点、地方财政配套一点、贫困地区扶贫资金支持一点、职业院校减免一点、用人企业赞助一点)措施,联合实施“西部职教助学工程”。2005年共资助家庭贫困学生2870人,资助总金额达到23万元。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2005年,培训农民工1.2万人次。近几年,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5万余人,其中80%以上的人到沿海或发达地区实现就业。据统计,职业院校75%的学生来自于农村贫困地区,三年后可以帮助5万贫困地区的农民子女实现就业脱贫。
拉动了永川经济快速增长。通过职教基地建设,扩大了永川城市人口增量,改善了城市人口素质和结构,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2004年的调查显示,职业教育拉动永川市GDP增长3.5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3亿元,拉动消费4亿元,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6万多个,增加城市人口1万余人。另外,还拉动了商贸、建筑、交通、旅游、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促进职教与城市互动协调发展 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步伐,我们将全面实施重庆职教基地建设的“两个规划”,坚持“城校互动”发展理念,按照“一年起步,三年成型,六年见效”的工作步骤,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切实推进城校融合。要使校园成为城市最好的地方,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按照长期建设要求来统盘考虑和整体规划;持之以恒地以建设城市的特色和亮点来规划和发展,坚持走社会化道路;城市的服务体系要完善,不但硬件设施共享,软件资源也要共享。
2.着力实施八大工程。围绕建设中国西部职业教育示范基地这一目标,我们将加快实施“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系统工程”、“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示范专业打造工程”、“城市职教文化培育工程”、“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工程”、“职教科技产业发展工程”和“西部职教助学扶贫工程”。
3.继续深化六项改革。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我们将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合作办学机制改革。
4.全力打造职教品牌。我们将继续坚持“城校互动”的理念,打造“学技能来永川,选人才来永川,办职教来永川”的职教品牌和“永川技工”人才品牌。到2010年,职教基地面积将发展到10平方公里,职业院校发展到30所,在校学生达到10万人以上,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多样,灵活开放,资源共享,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西部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第二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xx全委会把xx划分为五个功能区,xx是14个城市发展新区之一,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区委十二届十次全委会确定了“3421”工作思路,把xx打造成中国知名旅游城市,是三大战略目标之一。根据城市发展新区的定位、任务和路径,xx的定位也进一步明确,一是打造成xx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二是打造成xx宜业宜居的卫星城;三是打造中国知名旅游城市。旅游这一战略目标是没有改变的,大力发展旅游已时不我待。
一、发展旅游的时代性和必要性
(一)xx具备发展旅游的强大实力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有闻名世界的古战场遗址——钓鱼城,有全国最大的禅宗石刻摩崖造像——二佛寺石刻,有中国十大古镇——xx古镇还有xx古街,zz寺、zz枢纽等等。二是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水路、公路、铁路齐头并进,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三是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此外,xx枇杷节、乡村旅游节、旅游节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使xx的人文旅游更具吸引力。2012年,xx共接待游客379.6万人,旅游总收入5.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2%和55.1%。
(二)发展旅游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
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品质生活的热情与激情越来越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方式。《2012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旅游业的总收入7686亿元,2010年增长到15700亿元,“十一五”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15.35%,到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提高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将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2%。从消费总量看,旅游消费对社会总消费的贡献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数据测算,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大约在8-9%,到2015年,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星,随着近年来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据国家旅游局的测算,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每年全国城市居民在小长假期间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大,机遇多,对促进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xx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近年来,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1-8月,全区接待游客34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3亿元,其中乡村旅游人次达186万,实现直接旅游收入1.9亿元。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促进消费的新热点,由于乡村旅游得到了xx的大力支持,全区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涌现了不少深受市民欢迎的乡村旅游景点。例如--镇的枇杷采果节、xx的桃花庄、--的黑番区、xx天生寨、xx村山庄、农家乐等。
(二)发展乡村旅游取得的效益
xx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一是农民致富了。xx枇杷、xx黄桃、xx油桃等农产品,农民年收入增长近2万元,x园、xx山庄、xx山庄等农家乐,直接经济收入增加5-8万元。二是农村发展了。游客到农村来旅游,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土鸡、土鸭,鸡蛋,蔬菜、水果等得到就地销售,形成了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市场价值得到提升。三是就近就地就业。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增加了就业机会,打工可以就近,不必去远地,直接照顾了家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四是环境改善了。
农家乐,度假村的开办,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也促使村民们认识到良好环境是收入的源泉,有了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内容雷同,同质化现象开始凸显,规划发展欠合理。xx目前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季节性的,春天赏花、秋天摘果。xx有桃花,xx有,友缘山庄也有,xx有草莓,xx有,xx也有,xx有葡萄,xx有,xx也有。市场出现同质化现象,竞争环境比较尴尬,有违“一镇一品”理念,也突显不出本地乡村旅游的特色。
二是宣传范围不广,宣传方式单一,力度不够,乡村旅游缺乏精心的策划和包装,没有形成轰动效应。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点)只注重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在旅游产品形成向社会公开经营前后,忽视产品的宣传营销,既没有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推介宣传,也没有在城区或主要交通道路设臵醒目的户外宣传广告,更缺乏参与区旅游整体宣传促销意识,产品营销意识淡薄,“守株待兔”有余,主动出击不足。
三是“吃、住、行、游、购、娱”六条要素配套不完善,基础设施还达不到游客的需要,游客还不能享受到货真价实的服务,如停车场、餐厅、住宿等,娱乐设施少、活动项目少,游客停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不高。
四是乡村旅游管理不规范。压价竞争,争相拉客等无序
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使游客产生反感情绪。小商小贩在景区道路上随意占到设摊,交通安全隐患突出。旅游商品质量、数量有时得不到保障,仍然有乱收费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消费者权益,不利于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五是可供游客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较少。目前,许多乡村旅游整个过程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当地的民俗、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观光活动形式单
一、内容相似,集中观赏、采摘等活动,旅游项目缺乏特色,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数量,并且造成了游客重游率低的局面。因此,对于乡村旅游来说,如何延长观光时间,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项目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六是环境卫生差,治理不到位。特别是在节会期间,游客众多,游客环保意识淡薄,不讲环境卫生,乱丢乱扔,乱刻乱画现象严重,影响景区环境卫生和文化建设。
四、对xx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问题,建议如下:
(一)坚持“一镇一品”,错位发展
一是要整体规划xx乡村旅游,做好布局。根据xx现状和各镇街的实际情况,细化《xx乡村旅游总体策划》,坚持做到“一镇一品”,挖掘特色资源,实行错位发展。二是在发展一项旅游项目的时候,关键要把握好审批关,规划哪个镇发展什么,就审批发展什么,其他镇街如果要发展,只能
发展规划发展中的项目,避免发展同一项目,导致市场同质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加强宣传设施建设,设臵乡村旅游宣传资料取阅栏,让游客更为直观地了解xx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积极整合全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推广,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户外广告、宣传画册、节庆活动等渠道,加大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录制乡村旅游专题宣传片,在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电视频道展播,形成轰动效应。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要积极参与各种宣传促销活动,同时,主动与旅行社、主要客源地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主动出击推介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完善配套要素,提供服务
乡村旅游是城市居民返璞归真的追求,“吃、住、行、游、购、娱”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如果不完善,就会导致留不住游客的尴尬局面。各项配套要素均要从方便游客出发,以人为本。住宿要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设施和提供优质服务。增加舒适度和私密性,让游客真正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在餐饮方面,菜肴既要突出“农”字,更要讲究食品安全卫生。
(四)加强规范管理,保障权益
加强教育引导,树立良好的经营者形象,文明接待游客,有序竞争,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在开展乡村旅游节会时,要
加大安全检查,避免旅游事故发生,安全旅游。设立多个集中销售点,不准在景区道路两旁随意摆摊,设臵公平秤,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有奖举报制度,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五)科学合理开发,突显特色
乡村旅游开发要突出地域特色,打造品牌,要将乡村的自然风光、农村生活体验、趣味劳动、文娱节目相结合,编排一些民间娱乐艺术如高跷、舞龙、说唱、杂技等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也可以推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和观光方式,如攀岩、速滑、缆车等,吸引游客兴趣,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六)强化环境意识,和谐旅游
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游客的多少。从业人员在开发的同时既要整治好旅游环境,让游客旅途愉快,也要加强保护环境的宣传引导,引导游客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文化环境,共建和谐、整洁的旅游环境,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抢抓机遇谋发展 乘势而上谱新篇10
抢抓机遇谋发展 乘势而上谱新篇
——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摘要:通过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建设,探索“德育为先” 的教育途径,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对教育问题形成共识,抓紧抓实抓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关键词: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双师型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青少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因素,强国必先强教。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越是发达的国家越重视教育,要使我们国家尽快走上繁荣富强、迈入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应该对教育问题形成共识,抓紧抓实抓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近日通过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我感到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根据学习重点并结合义务教育阶段乡镇中学实际建设情况,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学校建设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指导校长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大核心问题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有效组织教师自觉围绕学生的品行、学习兴趣、身体健康和习惯方面做好育人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明确了教 1 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探索“德育为先” 的教育途径
美国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说:“美国最大的资源从来就不是我们所拥有的财富,而是我们能给我们的人民什么样的教育。”提出这样的问题引起大家思考:我们究竟该教给孩子们什么东西?是否要对孩子们学习的课程、方法以及教学大纲做些改变?我们又能为教师做些什么?挑战会把他们带到哪里去?呼唤懂教育的校长来落实《纲要》;懂教育,就要想方设法为了学校的改进,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懂教育,就要坚持“德育为先” 的教育根本途径。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坚持德育为先,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义务教育阶段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要拥有爱心和责任,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当做一种崇高的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精神落到实处。
三、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纲要》特别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教育家。那么,要创建一流的教育模式,就一定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是教师真正成长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学习、的教师队伍,才可能实现建设一流学校,培养一流学 生的目标。温家宝总理提出“让全国人民做有尊严的人”,所以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是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条件。
过去我们实施了较多的量化式管理和考核激励措施,虽然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活力,但没有体现出人尽其才的原则,常常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教师。现在应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为主或研究为主等不同类型的岗位,为教师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实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分类引导,科学评估,强化激励,动态调整来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观看学习袁贵仁部长的讲话,感受最深的是:“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教育是面对心灵的事业,必须坚持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只有做到了这些,我们才对得起“为人师表”四个字,也才会给自己带来事业上的惊喜和收获。总之,学习全教会精神与《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四篇:增强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增强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全面贯彻落实县“三会”精神系列谈之三
县委书记****在县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指出:有多少困难,就有多少希望,有多少挑战,就有多少机遇;县长辛国荣在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困境谋突破,发展抢先机。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工业销售值达到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一番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些奋斗目标,我们务必按照刘书记、辛县长抢抓机遇的要求,认清当前形势,对****面临的大好机遇,以强烈的意识去抢,去争,去抓,要有一种“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使命感,推动****争先进位、跨越追赶,实现缩差共富。要有抢抓机遇的紧迫感。面对机遇,我们耽搁不得,机遇就像一匹脱僵的野马,稍纵即逝,“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从现实来看,今天的****,虽然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面对着不少严峻挑战,但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优势和大好机遇。我们有政治优势,是尚昆主席故里、闇公烈士家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市委薄书记直接联系点;我们有地缘优势,是川渝重要门户,直辖市前沿;我们有资源优势,涪琼两江横贯全境,水电气资源丰富,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川渝合作示范区。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为****量身制定的42号文件,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助推器”,增添了发展的“催化剂”。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坐不住的紧迫感、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发现机遇不懈怠,把握机遇不松劲,运用机遇不迟缓,真正把机遇转化为争先进位、跨越追赶的有利条件和不竭动力。
要有抢抓机遇的危机感。面对机遇,我们大意不得。机遇不是绝对的,有些机遇我们有,其他区县也有,并且有的地方条件可能比我们还好;机遇又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看不准、抓不住、运用不好,机遇也可能转化为挑战。目前,各个地方都在抢抓机遇、你追我赶,不要说我们工作慢半拍,就是一招不失、一步不让,都有可能被“标兵”甩远,被“追兵”赶超。****人素有勇争第一、抢前争先的优良传统,在机遇面前,我们仍然要发挥这种敢争敢抢的精神,以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拼抢意识,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拿出百折不挠的毅力,把机遇抓得紧而又紧、牢而又牢,乘势而上推动发展。
要有抢抓机遇的使命感。面对机遇,我们必须作为。推动****争先进位、跨越追赶,实现缩差共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全县人民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深情期待。小平同志讲过,“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丧失机遇的错误不能犯”。我们一定要增强抢抓机遇的使命
感,在其位、尽其心、谋其政、负其责,开拓进取不因循守旧,勇攀高峰不自满自足,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事业来。把外在机遇与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用好用活各类资源加快*
特别要充分用好用活市委、市政府为****量身制定的42号文件和“两区”的独特优势,***发展,进一步加大与上级部门衔接沟通力度,为****争取更多更好的政策项目资金,推动****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五篇:审时度势 抓机遇乘势而上 谋发展
审时度势 抓机遇乘势而上 谋发展
合肥中建集团集团董事长——沈红霞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中建伙伴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中建人对今天应邀出席我们年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2009年对于中建人来说是催人奋进不平凡的一年,是喜获丰收、硕果累累的一年,成绩的取得,凝聚着每一位中建人的心血、智慧和汗水,是全体伙伴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公司董事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全体伙伴及其家属,是你们共同的辛勤努力,创造了中建品牌,树立了工程机械行业的一面旗帜。我为公司拥有优秀的干部和员工队伍深感自豪,对未来发展我充满信心。
借此合肥中建集团年会之际,我代表董事会向各位来宾、各位伙伴作二零零九年工作总结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报告,与大家回顾既往、展望未来,共谋发展。
一、2009年回顾
(一)经营业绩实现历史跨越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全体中建人不畏艰难、努力拼搏,集团公司逆风飞扬、凯歌高奏,在经营业绩与管理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中建发展史上谱写了精采的篇章!日立挖掘机新机销售2055台、破碎锤销售262台、实现销售收入17.68亿,公司再次蝉联“日立建机优秀代理商”称号。2009年挖掘机销售台量和销售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2倍以上。
(二)营销中心运作模式初见成效
为提升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推动整个组织的运营效率,公司从2009年元月起,正式以省级营销中心为独立核算单位进行经营运作。公司由“总部——分公司”的两级管理机构向“总部——营销中心——分公司”三级管理机构转型。
在新的三级组织机构之下:总部成为资本运营中心,面向厂家和营销中心进行规划、总结、督导、服务、制订标准和产品供应;营销中心成为利润中心,是面对市场的三位一体代理店,负责整机、服务、配件经营的计划制定与组织实施;分公司是营销中心为快速响应市场而设置的分支机构。
通过一年来的运作,各营销中心在经营业绩、人员管理、费用控制上均有所建树,三级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初见成效。
(三)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管理水平
为规范公司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公司在2009全面推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在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下,建立了以“市场为先、服务为源”的质量方针,初步确立了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内部审核机制,促进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运行。员工在体系贯标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树立起“用对自我的永远不满意,来换取顾客的永远满意”的服务意识。为树立中建品牌、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以上成绩的取得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归功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归功于家属的理解、支持,再此我向各位致以真诚的谢意,谢谢你们,谢谢!
二、公司发展规划
(一)中长期发展规划
根据国内经济走势来看,国家在进入重工业化阶段、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系列都给我们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带来及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公司将继续以工程机械商贸为主导产业,在两到五年,实现主业上市,以此推进企业社会化进程,增加融资渠道、提升管理水平;拓展服务营业能力,到2012年实现配件销售2亿元的目标,在提升企业盈利水平的同时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公司在立足主导产业的同时,实行纵向一体化战略。向上游延伸,将合肥中达发展成为第二主业,并在三到五年内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破碎锤生产基地;向下游扩展,大力发展债权担保、金融衍生等业
第1页,总3页
务,多点布局,相辅相成。
我们的目标是将合肥中建集团打造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工程机械供应商。
(二)2010年经营目标
2010年,我们将力争:组装机品牌实现安徽省18%占有率,河南省12%上占有率,湖北省15%占有率,江西省20%占有率;原装机品牌实现四省平均2%以上占有率;2010年配件销售实现8000万元;公司实现税后利润4000万元;债权风险台数控制在1%以内。
各位来宾、各位伙伴,合肥中建集团自1996年成立至今,历尽风雨,历经坎坷。集团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创业时的十二个人到现在的一千多人、从第一年销售收入一两百万到如今的十七个亿、从最初的十万元启动资金到目前的数亿元净资产,从一间简陋的小门面发展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当初的创业者,如今已成为公司的高管;初入社会的年轻学子,数年后成了业务骨干;一大批普通员工,渐渐走上了管理岗位。每位员工在中建的舞台上,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着个人事业和家庭的梦想。
凭借中建集团13年的发展积淀、积累,加上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三、实现目标的途径
公司发展规划的制定依据了现实基础,遵循了客观规律,切实可行。但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我们扎实努力、锐意进取。
(一)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再宏伟的蓝图也要人去执行和推动,管理干部是公司的骨干和精英,起到模范和领导作用,干部强则企业强,为了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提升干部队伍素质。2010年将是合肥中建集团的“干部提升年”。
各个层级管理干部首先要发扬团结协作的良好传统和团队精神,处处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考虑和处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带领所属部门员工认真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其次,要加强学习,面对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面对新的任务以及大量扑面而来的信息,需要我们去学心,去掌握。这都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是掌握知识、熟悉业务,增强本领,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学习是分享别人成功经验有效途径。我认为学习对一个人成长进步至关重要,无论工作多忙我都挤出时间,坚持学习,学习最新的管理知识,学习国学中的东方智慧,学习使我思想更明,思路更清,视野更宽,胸怀更大,格局更高,正因为如此,才有公司13年的持续发展。我认为对学习怎么要求都不过分。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管理知识,不断从理论上、实践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从今年开始,公司将实行周六学习制度,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共同成长;第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学习职业经理人的从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时时刻刻以一名职业经理人的修养来对照要求自己;第四,加强修养、树正气,一切以公司发展大局为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不利集团公司发展的话不说,不利集团公司发展的事不做,树立以推动集团公司发展,多做贡献为荣,以损害集团公司利益,不求进取为耻,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以自已的良好行为影响他人,当好表率。第五,关心下属,员工是企业的基础,每一位员工都是公司的财富,关心下属就是关心企业的发展。各个层级干部要从自身做起,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员工打成一片,与员工融为一体,多给员工一些关心、关爱,支持与帮助,使他们感到心情舒畅,工作并快乐着。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秉承的价值观和共同实施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得到企业成员的广泛认同,可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10年合肥中建集团的文化建设首先要强化执行力,并作为一种习惯加以保持。我们的管理团队整体水平在提高,各种规章制度在趋于完善。工作安排后要随时跟进、及时报告。
各位伙伴,作为中建人,我们要认认真真做事,低调谦虚做人,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做人的原则,不讲大话,更不能讲假话,说话让人相信,办事让人放心,讲到做到,讲得好,做得要更好。与同事,与客户,谦虚坦诚相待,简单、直接、从容。尽管中建在合肥有一定知名度,在同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在与外界交往中,在与朋友们交谈时,在各种荣誉面前,在赞扬声中,我自已一直坚守这个原则,淡定、清醒地对待已有的成绩,谦虚、低调、踏实、认真的做人做事,为中建赢得了好的口碑,为发展赢得
了好的环境。我们常说,谦虚使人进步就是这个道理。我想中建员工都坚守这个原则,我们的人脉资源会更广,我们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我们定能再创新业绩,再造新辉煌。第三,建立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中建集团提供的是一个大舞台,我们要建设好的,运作机制、优质的资源、高效的服务体系,要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的,忠诚于集团公司的年轻人提供施展的空间。让想干事的员工有机会,能干事的员工有舞台,干成事的员工有地位。公司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营造公司心情舒畅、和谐的内部氛围,让每一位员工能够在中建的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已聪明才智,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010年公司要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从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入手,夯实内部管理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中建集团将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将企业规范化进程落到实处。主要包括:
加强营业促进。通过对市场,尤其是竞争对手的研究,寻求区域市场对策;导入服务营业理念,围绕配件原单位的提升,开展各项服务工作,3年内配件原单位达到每年每台2.1万元;提升20T以上机型的市场占有率。
管理效能提升。简化流程,为一线做好服务;抓主要管控点,尽量减少无效不增值的费用支出。薪酬、车辆补贴、通讯补贴等资源向为公司发展贡献大的优秀员工倾斜。实行双通道的职业发展通路,根据员工自身特点,量才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员工培训,保障员工素质和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合肥中建集团以建设卓越团队,服务和谐社会为使命,公司愿与员工共享发展的成果。合肥中建集团的伙伴们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选择的道路,去实现自已的追求和梦想。
伙伴们,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极好机遇,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希望你们能够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有理想”,而又不“理想化”,行功才会成功。我们这一批创业的老员工翻过的只是丘陵,年青的你们要攀登的才是真正的险峰。历史的画卷在你们的面前缓缓展开,无比宽广的舞台等待你们去驰骋。无限风光在险峰,你们是险峰的征服者,你们是无限风光的创造者和拥有者。
各位来宾、各位伙伴,金牛辞岁寒风尽,瑞虎迎春喜气来。壮志飞扬的2010年已经来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激情满怀,信心百倍。我相信,通过我们的齐心协力、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中建集团新年会再上新台阶,新年更有新风采。我们的目标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建的明天会更好!
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欢乐、虎年吉祥!
谢谢大家!
请看完写心得,发至总部文珊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