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想腐败: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
不想腐败: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2010-07-28 14:30:04 来源:《人民论坛》(总第296期)作者:张铁民【摘要】腐败现象源于社会规则的有限性与个人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腐败的决定性原因是主观原因,腐败的发生也有其社会心理原因。真正的源头反腐就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而制度建设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是使官员“不想腐败”。
【关键词】腐败官员 社会心理 原因 思想教育
要深入探讨腐败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和决定性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也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腐败现象不是天然的,而是领导者行为的一种发展变化,而这种发展变化同样源于社会内部所存在的一对矛盾,即社会规则的有限性与个人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在这里,社会规则与个人欲望作为矛盾的双方,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显而易见,腐败形成的原因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规则是否完善和健全,是否能够有效地或者比较有效地限制个人欲望的发展;一是个人能否有效地克制自己的欲望,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则。这就涉及到了腐败形成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腐败形成的客观原因,简单说就是社会规则的不完善和不健全,比如,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它必然具有负面效应,我们的各项制度有不健全的地方,各项监督制约机制有不严密的地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不完善的地方等。腐败产生的主观原因,当然是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忽视了世界观的改造,忽视了党性修养,所以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扭曲,从而导致个人欲望的膨胀,最终导致腐败。
那么,腐败形成的决定性原因到底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呢?也就是说,社会规则和个人欲望之间,到底哪个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呢?笔者认为,个人欲望是主要的矛盾方面,社会规则是非主要的矛盾方面。当然,社会规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健全能够造成许多漏洞,使得个人有机可乘。如果有了完善的经济政治体制,各种监督机制、制约机制健全,就会不断修补或堵塞这些漏洞,使得个人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限制,所以客观原因固然是腐败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完善和健全的社会规则并不能阻止腐败的发生。因为再怎样完善和健全的体制和机制,都是相对的,不可能是天衣无缝的。所以说,即便是相对完善的、健全的社会规则,它对人的思想行为的限制或制约作用也是有限的。而个人欲望的膨胀却是无限的,是无孔不入的。欲望人人皆有,当它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完全可以达到使人遵守社会规则之目的;如果个人欲望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么,个人的行为就会完全对社会规则无所顾忌。所以,客观原因是腐败产生和存在的土壤、条件,是外因;而主观原因则是腐败产生和存在根本的、内在的原因,是内因。因此,腐败发生和存在的最根本原因或决定性原因是主观原因而不是客观原因。
我们说,人人都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人人都生活在一样的社会环境之中,但是,人和人的思想行为就是不一样。有的人就是经受不住各种利益的诱惑,而有的人则能够经受住这种诱惑,能够做到坐怀不乱、不为所动。这无疑说明,到底是腐败还是廉洁,这完全取决于主观而不是取决于客观。由此可见,“常在河边走”的人,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湿鞋”,关键在于你被不被那清澈溪水所诱惑,去不去玩水戏水。同样道理,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下,或者在某些高危岗位上工作,也不是人人都会堕落,都会走向腐败,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用共
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不能加强党性锻炼,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要研究和探讨腐败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
研究和探讨腐败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其实就是试图从利益驱动的对立面来分析腐败问题。利益驱动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社会心理因素有时也是不可抗拒的。
一是非分欲望心理。人在其欲望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时,就会心理失衡,而为了寻求平衡,就往往会不择手段地去追求他所需要的东西。但是,人应该努力使自身的需求控制和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如果缺乏这种控制力,其行为就会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一旦某些人的内在需求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形成“非分欲望”,而这种非分欲望一旦与缺乏监督的权力相结合,就必然产生腐败。
二是相互攀比心理。相互攀比心理人人皆有,但是如果把这种心理与人们占有和享受物质及精神成果的多寡结合起来,同样会使人们心理失衡,从而抓住一切机会不择手段地获得那些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这样一来,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极其优厚已不是目的了,而在诸多方面超越同类,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才是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是盲目从众心理。矛盾总是有其特殊性的,并不是所有官员都对利益特别看重,有的官员,既不贪财,也不好色,但是最终还是在这些方面走向堕落。这就不能不归结为盲目从众心理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般规律,然而纵观一些近墨者,其初衷也未必就是想要自己变黑,但是当看到身边许多同类皆黑,他就不得不设身处地地想到自身的处境:如果自己不与之俱黑,不随波逐流,那么就必将受到孤立、排挤和打击,莫不如也一样黑下去。由于受此种心理驱使而走向腐败的官员是大有人在的。所以盲目从众心理也是官员们寻求自我保护的必然结果。
要辩证地看待腐败官员的功过是非
有人说,官员腐败固然是不对的,但是,那些腐败的官员,过去不是也为一方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甚至是巨大贡献吗?他们不也曾经为人民群众作过正确的决策吗?不也曾经造福于人民了吗?所以应该把腐败官员的功与过、是与非相互抵消才对。对于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看呢?笔者认为,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进行科学决策,这是对所有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而腐败官员在过去为官的时候,也必然是坚持调查研究,尊重客观规律的。这样,他们的决策才能与客观规律相符合,才能做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但是,这并不应该大加赞赏。因为这是“在其位谋其政”,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继续为官。当然,“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作为的干部是存在的,但这只是少数或个别干部,是应该受到批评和谴责的。如果“在其位谋其政”这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也要表扬一番,赞叹一番,那么,“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就会变得升格了,就由不正常变得正常了,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在这里,我们首先应该看到,正确的决策只是花费了领导者的一些心血和脑筋,但是,你是一个脑力劳动者,你所处的位置就是一个为人民作决策的位置,不做决策还要你干什么呢?其次,还应该看到,科学的、正确的决策是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的结果,不是哪个人自己就能决定的;再次,我们还应该看到,科学的、正确的决策,还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付诸实施,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所以,“在其位谋其政”是一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所有的官员(包括腐败官员),都可以做到。并且不这样做,就是不作为,就失去了政绩,失去了继续为官的前提条件。所以,腐败官员的功与过、是与非,是不可能相互抵消的。我们要把腐败官员的功与过、是与非区别开来,不能因为他堕落成为腐败分子,就否定他过去为人民所作出的贡献,就把他看得一无是处,一团漆黑,就把他的成绩一笔勾销;也不能因为他过去为党和人民作出过贡献甚至是巨大贡献,就原谅或放纵他的腐败行为,认为他的贪赃枉法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建国初期我们党对刘青山、张子善腐败案件的处理,不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吗?
要着眼于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充分认识思想道德教育在反腐败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在反腐败问题上,思想道德教育比体制建设更为重要。所谓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源头,即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意识、道德修养等。而制度建设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是“溪流”而不是“源头”。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就是说社会意识能够推动或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所以,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教育,无疑会起到抵御诱惑,抑制腐败,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既不是使官员“不敢腐败”,也不是使官员“不能腐败”,而是使官员“不想腐败”。由“不敢”到“不能”到“不想”,只能靠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教育。古人云:“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或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语用在治理腐败问题上再恰当不过,就是说要把腐败消灭在萌芽之中,防止不正之风的量变最终引起腐败的质变。要在一个党的干部还处在廉洁奉公的时候,就加强对他的教育和培养,时时刻刻对他敲起警钟,使他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不要等到他在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之下,由小及大,潜移默化地堕落成为腐败分子的时候,才想到用党纪国法去惩治他。
没有天生的腐败分子,腐败是党员干部思想行为发生转化的结果,而这种转化,使我们党失去了多少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干部,这是十分可惜的。由此看来,不断的政治思想教育及党性道德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教育的方法要去探讨,确实应该摒弃过去那种脱离实际、夸夸其谈的空口说教,但是教育是必须的,是丝毫也不能放弃的。(作者为辽宁营口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第二篇:不想、不能、不敢腐败
不想、不能、不敢腐败
——《镜鉴》读后感
一流的企业要靠一流的干部队伍。《镜鉴》中的许多案例,生动地阐述了个别干部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教育和警示了广大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从制度上、教育上、法律上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剖析,我深深感到,要真正做到一流企业,干部队伍必须是清正廉洁,做到不想、不能、不敢腐败。
不想腐败,就是要以书中的各类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常反思,常学习,防微杜渐。纵观书中案例,领导干部腐败案件都是因为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对自身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不良信念,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作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业务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恪守国家和企业有关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不仅自己做到,还要带领好自己的团队,通过各种途径经常性地对科员进行教育,做到廉洁从业。
不能腐败,主要是从制度建设上,不断健全和完善,从制度的执行及事务的流程上加强检查和监督,使其无空可钻,不能腐败。工程建设行业历来都是腐败滋生的重灾区,加强工程系统制度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保障至关重要,对于矿工程系统应以工程监理的标准进行建设工程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如敏感岗位定期交流办法、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工程签证多方确认制度、工程预结算互审措施等,堵塞管理漏洞。在一些重要岗位,不能只靠个人觉悟来规范其行为,必须靠制度来进行约束,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有效遏制犯罪,使之不能腐败。
不敢腐败,书中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各类窝案串案案例三个层面角度,概括了其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这些涉案人员葬送了自己的前程,毁掉了家庭的幸福。三年前,科里原领导和预算主管受贿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深刻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从这些反面教材中吸取教训,并以此为戒,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因小节不保而酿成大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劳动所得就不要拿,要坚守好自己的职业操守,要用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去干好本职的工作,获取我们应得的劳动所得。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第三篇:治理腐败源头
《治理腐败源头》13亿人民与尊贵敬仰的习主席“共勉”?(1)在家治理好女人,放大说就是:“万恶淫为首”,一切腐败源头都是从女人开始的。(2)在族群里治理好浮躁与投机取巧,放大说就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在社会里治理好偷蒙拐骗耍赖无耻,放大说就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必须《立法》纳入重刑法。
(4)在国与国之间国际化治理好守本精神、竞技精神、忍让和忍无可忍,放大说就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入乡要随俗,不服可竞技点到为止,谦和低调、事不过三打回原形”,母仪天下、君临天下,方能国际化。
(5)官商必须立法界限,为官者做事守规章明事理,做人心服口服通情达理;经商者做事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做人诚实守信财散人聚。放大说就是:“公务员在八小时之内,纳人税吃人饭干人事,才对得起为人民服务这5颗字,下了班人人平等低调做人,上的去要下的来才叫人中龙凤”;“商仁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祖宗招牌,讲良心守道德,做人铲除垄断利益最大化,杜绝对自己的同胞剥削欺诈,做堂堂正正的仁义商侠”。以上所说综合众多书籍资料与文献史记,治理腐败问题可供参考借鉴,若有异议请赐教?
第四篇:微腐败专项治理
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2017年6月)
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卫生院儿科主任 杨德玉 为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确保5月15日至6月30日开展的专项治理“微腐败”自查自纠取得扎实成效。5月15日至6月30我院开展专项治理“微腐败”自查自纠工作,为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认真查找了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以及危害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以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目的,现在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作如下剖析:
一、对照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履职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上抓得不够紧、不够好。政治学习缺乏主动性、系统性,缺乏钻劲和挤劲,不求甚解,不能持之以恒。没把学习提高到增强工作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存在时冷时热、时紧时松现象。
2、有轻微的主观主义思想。虽说是个“老兵”,多以服从为天职,犯不了官僚主义的错误,但有时还是不乏自己的个性和想法。自认为“好的建议”一旦没被采纳,积极性便大打折扣,甚至敷衍了事。有些事情事后想来,人家是对的,我的想法是错的。不然咋有“屁股决定思想”一说呢。官僚官僚,当官的“僚”就“僚”在这些地方。
(二)、怠政懒政庸政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上抓得不够紧、不够好。政治学习缺乏主动性、系统性,缺乏钻劲和挤劲,不求甚解,不能持之以恒。没把学习提高到增强工作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存在时冷时热、时紧时松现象。
2、消极应对形式主义,只求做像,不求做好。甚至错误的认为:形式主义的工作不能做得太出色,一旦被上面看中、黏上,当成典型连连看,影响正事,那就糟了。
3、思想上存在享乐主义的想法。食色性也。毋庸讳言,本人喜欢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玩好的。对于我们平民百姓来说,有些虽属奢望,但从思想深处检讨,非分之想是不应该有的。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归根结底还是政治学习不够,思想革命不彻底。平时虽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重视。没有把学的东西真正“印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注意思想改造,提高思想素质。
2、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保持工作热情,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服好务。
3、以党章为准则,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职尽责。
4、以活动月为起点,作风建设不停步,思想改造不停步,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五篇:如何预防治理腐败
如何预防治理腐败 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实现党执政兴国,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开展反腐败斗争,预防和治理腐败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弄清楚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只 有找准腐败发生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否则治腐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认为造成 腐败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1、理想信念弱化,宗旨意识不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党 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放松了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对党的信念动摇,党性不强,经不住金 钱美色的引诱,蜕化变质,腐化坠落。
2、法律、机制制度不完善是引发腐败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转型,管理社会事务的有关 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为腐败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私利驱动、滥用权力的现象突出。腐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追求私利而导致公共权力的滥 用。
4、监督乏力,管理不到位。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权力高度集中的“家长式”权力机制,在经济体制转型时依然存在,这是出现对权力难监督或监督乏力的根本问题。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把教育放在首位和深化 “三项” 制度改革,完善制度作保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解决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在继 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反腐败措施的同时,要把反腐败与改革结合起来,创新治腐机制、制度和 监督方式,加强源头预防腐败。
1、创新宣教形式,构建保廉教育新格局。思想支配行动,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 想和道德的蜕变。因此,防范治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 思想政治素质,尽快建立和完善教育防范机制,采取多种宣教形式,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构建 党员干部思想警示保廉教育新机制,筑牢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政治基础,提高广大党员干部 自我觉悟、自我抵制各种腐败侵蚀的能力。(1)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执政为民廉为先的保廉思想。(2)推行提醒保廉防腐新思路。(3)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常鸣,警醒不断。利用示范典型、剖析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创新教育机制,经常给领导干部进行提示警醒。(4)实施对导致产生腐败的相对人教育。腐败的发生都是由于一些易产生腐败的环节通过 “腐败的暗中市场”实施“交易”产生。
2、建立科学合理的“人、财、事”管理新机制。强化机制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管财,严把钻制度空缺造成权力被滥用的第一道关口,使权力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 能够在特定的机制制度下规范运行。首先是深化人事制
度改革。人事制度的不完善就会出现 用人失误、“小圈子”用人、凭口感用人的弊病,使一些靠讲假话、吹牛拍马屁、无德才的 人得以提升重用。实行公开推荐,选拔,差额选拔,公开招聘领导干部,条件允许可推行群 众直选领导干部,增加用人透明度,防止任意用人、关系用人,遏制领导干部用人上的以权 谋私,用健全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把德才兼备,忠诚党的事业,一心为公的好人选进领导岗 位,把无德无才、无能无力者或是靠吹牛、拍马屁、说假话欲进领导干部队伍的心术不正的 人拒之门外。否则,用人不慎就会使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极大损失。(1)合理设置权力。对于审批权的设定必须进行科学论证,要加强权力源头的治理力度,确保权力的源头科学合理有效,使审批行为规范透明,建立制约机制,对于某些重大事项的 审批,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
(2)加强审批立法。为了使行政审批行为有法可依,要不断加强地方经济立法工作,以法 律的形式明确行政审批部门的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从法律上杜绝政府部门利用行政审批权 干预企业经济活动。(3)推行稽察制度和复议制度。实行重大行政审批项目稽察制度和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对稽察出的违规违法审批问题,坚决进入法律处理程序。推行行政审批复议制,拓展行政复 议承办渠道,切实保障行政审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4)加强内部程序监管。各级领导在考察调研等活动中,对审批事项一律不得自行承诺,坚持会签制和办公审批制。腐败很大程度是由于追求私利而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反腐败应以防止公共权力滥用 为中心,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监督制约的法治化手段来限制权力、制约权力、净化权力。
1、从法律上规范权力行使,制约权力运作。建立以法保廉体系,制订和完善各种保廉法规,以法促廉、以法保廉,把廉政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以法律的严肃性加强权 力监督,约束权力运行。
2、不断创新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形成整合力,才能有效防止腐败。目 前我国的监督机构设置也很多,有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 督、媒体、社会监督等各种监督机构。而这些机构的监督整合力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职 责不够清晰,监督权力不灵,有时似有形同虚设,不时会出现监督“空档”现象。因此,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使各监督机构有职有责,监督到位,必须加强监督体系的立 法建设,从事前、事中、事后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对用权行为实行有 效监督,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