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国反腐败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写写帮推荐)
关于中国反腐败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面对期末考核,且又是反腐问题,事实上,对于我而言实在是突如其来,一时之间无法下手。我对于中国反腐问题,也仅仅是平日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些新闻,现在突然要做这方面的论文,就立马陷入困境了。另一方面,作为大学生,又对事实关心的不够,顿感汗颜。在以往的认知里浅薄的认为,诸如反腐廉政等一系列“重大”国事,实不是我等所能妄谈的,而且私下以为这应该是思政系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的。如今想到这些浅薄想法,就感觉惭愧。幸好我虽不是很热心,但总归是在平日里多少知道一些,对于每天发生的重大新闻时间也略有所知,虽没有什么独到见解,但最起码对于基本的事件有所了解。这就为我此次论文多少起到一定作用。在我的意思里,近两年来,中国反腐“动静”十分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雷厉风行。要员接二连三“落马”,也说明了政府的决心,中国腐败问题由来已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反腐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给政府一个交代,给人民一个交代。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加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国家大事,热心国家反腐工作,并做进一步的思考。以此,同样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在老师布置了此次作业后,我也借阅了中国反腐方面的相关书籍,认真阅读,并作出相关的笔记。并不是想要单纯的完成简单的以此作业,而是想借此次作业,多一些了解中国反腐工作。此次作业也向我敲响了警钟,不可只专一业,只停留在自己的专业之内,而对专业之外的知识不闻不问,一概不知。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在闲暇之余,更多的了解和学习专业外的知识,以求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对于中国的反腐败,近来我也道听旁说了不少的东西。近年来,中国的贪官们真可谓是前腐后继,层出不穷,你争我赶,一个个从不为人知的视野中鱼贯而入,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中,进入了社会的舆论中。而且那些贪官们是职位越来高,像刘志军,刘铁男,杨达才等都是省部级的高官,但是他们造成的腐败问题可不是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他们位高权重,涉及范围广,牵扯人员多,覆盖面大,以至于他们的破坏力也是相当之大,给社会给国家造成的危害也是人所皆知的。
因而我们也看到和听到了在十八大后,中国政府的反腐败力度加强,这无疑是会受到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也使得国内外对于中国新一届政府反腐的十分关注。打开中国反腐倡廉网,一行大字赫然映入眼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网站上关于近期反腐成果的新闻消息报道布满了网站整个页面,任意点开一个,便能够让你了解到中国反腐败的动态。
点开网站上的一条新闻,我看到“王岐山强调,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三中全会决定第36条要求,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增强党的观念,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守责任担当,领好班子、带好队伍。纪委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要焦距中心任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毫无疑问,当我看到这条新闻动态时,真是内心里一阵痛快,同时也为我们党深入反腐败斗争喝彩和鼓掌,并为之连声陈赞。
我们都知道腐败与权力构成了一个怪圈,腐败与权力相生相伴,腐败就是“权力腐败”的简称。“权力与腐败构成了一个怪圈: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导致了腐败的产生,腐败的盛行又加剧着权力的异化”1因而我们可以说腐败是与权力是相挂钩的,腐败的实质就是权力的腐败。只有当权力失控、权力失衡、权力异化时,才有可能导致腐败行为的产生。那么我们反观一下我们国家的腐败问题和现状看一下。在人民网上有一篇关于腐败问题现状的调查投票,投票显示国家公职人员最容易导致腐败,而应该采取的措施,大多人都投票表示应该完善和健全法律制度。尽管眼下中国社会的腐败已到了“人神共愤”、“左右共怒”程度:贪腐现象,人人喊打,贪官污吏,更人人喊杀——“杀贪官”已进入小学生作文中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国式腐败,却偏偏能在这高分贝的“打、杀”声中如“水银泄地”般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再少的采购,也有私下回扣;再小的工程,也会偷工减料。大单位搞个装修、买个灯饰,甚至中秋节团购月饼,小科员也能回扣个十万、八万!再像建筑项目投标、文化单位招考,所有环节的“公开、公正、透明”都搞得像真事一样,惟结果是事先设定的。这样的腐败案例,让人拍案惊奇。明末清初有一本书,名叫《官场现形记》。其中深刻揭露了官场上的黑暗和个中丑态。由此可看,官场的腐败问题,不是哪个朝代,哪个时代所独有的,而是历来一直都存在的很严重的一个问题。1 李建华等著《反腐论》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李建华分析说,文化其及偏失性,传统文化的精神糟粕,西方文化的腐蚀等这些文化的因素对人的影响,也可以导致人容易陷入腐败的泥潭。2那么我想我们当然也应该知道,除了文化方面的因素外,还有其他种种的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使人容易陷入腐败的泥潭。比如说,权力的失衡、经济的失衡、行为的失范等等。根据近来腐败现象,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不难以看出,个别官员的价值观念的错误和道德品质的败坏等等,也是产生腐败问题的根源所在。那么针对我们国家的腐败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呢?这不仅是关乎国家命运的问题,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所以,举目而看,连大字不识的老百姓们,坐在一起时,也会扯一扯我们国家的腐败问题。当然反腐败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是个长远的问题,但是却是我们亟待解决和一直都要解决的问题。可是,在目前我们国家的反腐体系中还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漏洞。权威专家指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又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成效不断显现,但这些年查处的大量违纪违法案件和消极腐败现象易
发多发的情况表明,现有的反腐倡廉制度还不健全,还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在高层看来,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主要有四: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有些问题存在已久,但解决问题的制度没有及时建立,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一些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过于原则宽泛,缺少具体实施措施;一些制度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不少制度没有得到很好执行,存在着重制定、轻执行现象。
腐败现象有着很深刻的社会根源,有很多方面。在中央纪委法规室所署名的文章上指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教育的、行政的、法律的多种手段,才能取得成效。3也就是说我们要反腐败就必须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呢?我想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建立健全的科学权力运行机制。前文部分已经说了,腐败与权力紧紧挂钩,权力往往是腐败问题滋生的根源。当前,我们国家的权力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同上夏赞忠编《廉政法律制度研究》 中国方正出版社
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因而,我们要紧抓腐败问题,国家的权力运营机制必须健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中就已经指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营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是防止以权谋私的根本举措。
建立健全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腐败不仅表现在行政权力领域,还表现在政治权力领域,用人方面的腐败越来越严重,更加使得腐败问题越来越的严重。我们要消除这些腐败需要政治上的变革,最根本是不断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中民主参与程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官员在财政上的腐败。我们知道在腐败案列中很多官员都是在财政这块贪赃枉法,在各项的财政支出中占用,挪用公款等。起草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专项基础法律。我们在人民网关于腐败问题的调查投票中也可以看出,大多数网友投票支持要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充分依靠法律制度的作用。
当然,我们知道,解决腐败问题远不止那么简单,所以以上我所列举的一些方面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而我对于反腐败问题这方面有了解甚少,所知甚少。因而,在写关于中国反腐败这一块的问题耶只能够这样就结束了。并且,我们也了解到腐败问题是一直都存在的,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国家必须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存在的腐败问题,也应该力争从根源上解决腐败问题。我想我们要解决腐败问题,我们还需要比较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夏赞忠主编《中国廉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
李建华 周小毛著《腐败论——权力之癌的病理剖析》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反腐倡廉网
中国人民网
第二篇:关于中国反腐败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中国反腐败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黄春茂
(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 524048)
【摘要】腐败问题主要体现在腐败案件不断增长、三公消费不断增长、越权渎职等方面。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说,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为此我们要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和事后惩戒机制,落实舆论和新闻自由和做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关键字】腐败问题 现状 理性思考 原因 防治对策
一、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这种腐败犯罪数字,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犯罪率从1965年的10万分之3上升到1981 年的10万分之89,在1989年又上升到10万分之181。中国政府也在官方统计报告中承认,腐败案件在逐年上升,每年增加10%至20%。典型的有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重庆市市长***、公安局原局长王立军等。
二、当前中国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用人不透明
无论是机关进入,还是提拔任用、目前尚缺乏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机制,“靠关系”、“走后门”在一定范围内仍广泛存在。
(二)防范不周到
1、对于各种官员,我们从思想和认识均长期把其看成“正人君子”,对他们疏于防范,并且不太注重监督体制建设。对于官员,我们要学习西方,时刻把他们当作小人来防范,与其说是防止干部腐败,不如说是对干部保护,因为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
2、对官员的防范存在着秩序大于实质的现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流于程序的防范却有着相当大的缺陷,还有许多实体法律、政策被大量悬空或虚置,根本无法落实,也就无法起到作用。
3、防范体系过于单一。目前对官员的腐败行为监督主要依靠上级领导和专门部门。由于“任人唯亲”使得上下级之间是利益共享而非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专门部门的监督防范更是因为与有关部门或单位缺乏直接联系而形同虚设,对案件的查处往往是群众举报或是其他偶然因素引起,并且只是事后处理,而非事前防范,作为“屋漏在上,屋下必知”的人民群众,虽然对一些官员的腐败有切身感受,但由于害怕打击报复,对反腐斗争缺乏必胜的信心,或者因为没有关键证据而不得不长期忍气吞声。
(三)惩治不力
官员的腐败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对于已经查出的官员惩处不严,惩处结果不够透明化。由于腐败大面积的发生,致使案件的查处标准在一些地方不断被放宽。如厦门远华案,由于“涉案人员太多,如果全部处理,整个政府就跨了,无法运行,而具体做法只能是抓大放小”,类似的更有茂名腐败案。可是这种处理结果与情与理都是对腐败的纵容和鼓励,必然使腐败更加猖獗。
(四)体制问题
尽管社会学家指出中国腐败现象的多种不同原因,但是,归根结底,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五)官员的权力缺乏科学的运行
“寻租”之中,“租金”的产生就是官员手中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如饭店的卫生标准,执法者就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官员的腐败依靠权利,公共权利在一个社会中又无法被消灭,防止其滥用就要依靠监督,但体制内监督却又十分困难。
(六)中国人事制度特点:官本位。
中国是职业官僚制,官员的名义工资与法定工资非常低,而且,由于官本位因素影响影响,优秀人才都集中在公职领域,高素质与低收入容易使官员心态平衡,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七)致富强烈动机导致腐败。
在致富强烈动机下,不少官员铤而走险,走向腐败的道路。
(八)经济转型不彻底
经济转型不彻底也是导致官员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官员的腐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充分认识官员腐败的危害性,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反腐斗争,意义重大。
三、防范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
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当前中国腐败的严重性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也要客观地对待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不能因为无法迅速战胜腐败而丧失信心。事实表明,共产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内是健康力量占主导地位,这是我们能够抑制、控制,并最终战胜腐败的根本保证。
(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难度和特点,科学的选择新时期反腐斗争战略
腐败现象的产生具有多种因素,那些腐败官员的腐败活动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广延性。因此,反腐败斗争要具有系统性,同时还要树立持久战思想。所谓“系统战”,就是要将反腐败斗争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标本兼治,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必要对现有的反腐倡廉的法规和政策进行系统的疏理,过时的或废弃或修理,应该立法的抓紧立法。所谓“持久战”,是指充分认识腐败存在的长期性和反腐败任务的艰巨性。反对官员的腐败历来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们应当清楚,腐败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所以,要树立持久战思想。
(二)要加大力度改革,铲除腐败根源和土壤
目前,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比较普遍的存在着官员的腐败问题。因为这些国家的社会处于变革时期,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还权于民,应当尽可能的减少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还应当尽可能减少一些国有单位,政府管的越多,官员腐败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限制行政权利,减少寻租空间。其次,要强化权利制约,民主是腐败的天敌,中国的那些腐败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国家的政治生活民主化。
(三)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
近几年,我国在源头治理腐败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如实行“收支两条线“、”“会计委派制”、“官员收入申招制度”以及党政军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等。可是相对于反腐败斗争所面临的严峻现实和要求来看还有相当大差距,这里主要有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制度实施力度不够或本身就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反腐败机制还远未完善和健全。完善和健全的反腐制度必须着眼于事先防止,事中制止和事后监督。可是目前,我们查出贪官时才大吃一惊,此时贪官却已潜逃,问题在哪?就在反腐机制上。
(四)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于2个方面:一是国家授予的机关,二是社会监督力量,只有二者都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对官员腐败行为形成恢恢天网。
(五)要加强权利运作法制化,科学化和政务公开化建设
权利运作要法制化,规范化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而政务公开利用权利透明运作。我们要使官员们明确廉正规定及追究办法,公开的方式是政府上网,热线电话,传媒和机关接待室。推行了政务公开,腐败的空间也将大大缩小。
百姓,人大,煤体,司法,监察,遏制腐败,监督腐败的机构和社会力量一样都不能少,在正常情况下,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对腐败现象有所察觉,都能够启动整个反腐机制。
四、对反腐败的一些建议和举措
(一)把住用人关口
从严治党首先还是要搞好用人选调。在干部的推荐选拔任用过程中,真正贯彻中央提出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干部纯洁了,腐败风气也会渐消。反腐的关键是杜绝以“任人唯亲”,“任人惟近”,“任人唯庸”的用人原则。
(二)划定权力界限
腐败多表现在滥用职权,权钱交易,对于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一定的规范限制是十分有必要的。权力制约机制的建立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要求权力明晰、权责分明。划定好权力的界限,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一个领导班子授权不能太大
2、不能形成一个人独揽大权的情况
3、个人行使权力,要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不能越权,更不能侵权
4、日常政务中,要注意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的关系,只有将权力的各方面界限划分清楚,才能保证干部行使职权时的合法合理。
(三)发挥监督作用
国家建立三条执法监督体系分工合作,一条为国家司法和监督体系:包括现有公检法体系;第二条为现有纪委系统,属于党内系统;增加第三条为廉政系统,此为政府工作系统。除此之外,撤并所有现有的的其它反腐纠风廉政机构。这三条线明确分工,各管各的事,分工合作。这样,党员、国家(全国人民)、政府都有相应的机构来监督其行为,有了完善的机制。
我们要做到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司法监督、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制度、加强舆论监督、加强群众监督。
(四)适度提高官员收入
就中国目前国情而言,对官员们无法做到高薪养廉,社会福利也不是很完善,但在财力允许的地方可适度加薪,但同时也要加强收入透明度,使其隐性收入明朗化,但仅靠工资是不能减少腐败行为产生的,适当的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应是腐败的对策之一。
(五)继续加大惩处力度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可是腐败仍在蔓延,可以看出,惩治力度仍要加强。许多腐败分子被惩处时,都没有认为自己违法,只认为自己倒霉,有的甚至叫屈:有那么多领导比我官还大,你们偏偏拿我开刀。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法律失去了原有的威慑本色,对于那些腐败的官员决不能姑息迁就,要从政治上让他们声败名裂,经济上让他们倾家荡产。
(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反腐必由之路
在政府职能配置上,政府与企业、市场以及社会界限模糊,职能内容庞杂,运行紊乱且内部职能交叉,有些事看起来谁都能管,可谁也管不了,在这种情况下,给利用权力寻租者创造了许多的机会。
(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
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给那些腐败分子创造了许多机会,以至于腐败十分严重,因此,要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化市场体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减少腐败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七)建立健全法治
中国反对官员腐败的法律条文不可谓不多,可是又有几条实施于实处呢?反腐立法中,《反贪污法(草案)》前后易稿11次,终未出台。因此,我们要尽快健全我国的反腐败立法。
诚然,反腐败是一幅难以勾勒的图画,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众所周知,时刻考验着我们的智力、毅力和勇气。
反腐工作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前面有无数阻拦,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停滞反复,但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把这项工作搞下去,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的密切配合下,我们一定会铸就一座反腐倡廉的丰碑。
参考文献
[1] 李浩根 《官员的腐败心理》 2005年
[2] 许连纯、徐洪波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问题研究》 2005年
[3] 卢现祥 《转型时期导致官员的腐败因素分析》 理论月刊 2005年4月
[4] 李文生 《腐败防治论》 2004年
[5] 李雪琴、李雪慧 《中国:警惕十种腐败现象》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9年
[6] 许吉 《对我国反腐实践的深层思考》 延边大学学报 2006年
第三篇:对比中外反腐败情况 研究中国反腐败问题
我国反腐败若干问题探讨
【摘要】腐败是一种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公共权力产生而产生的复杂社会历史现象,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现象。早在19世纪,英国的阿克顿勋爵就说过一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而且它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焦点,各国都普遍存在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但是繁荣的背后隐伏着巨大的危机:即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在目前大规模反腐败、查办大案要案的打击下,腐败之势其锐未销,据检察机关统计数据,各级政府的腐败的确是从人数、金额、程度等方面都在扩大,总的来讲反腐工作事倍功半。本文主要从国外的反腐败成功经验,我国官员的腐败现状、腐败原因,以及如何开展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工作方面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反腐败 清廉 国外 现状 原因 中国特色 “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是对腐败问题研究得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每年都会发布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清廉指数采用10分制。2003年至2010年,中国在排行榜上的得分始终在3.5分(腐败比较严重)左右徘徊,根本没有任何一年可以称得上是“长足进步”。
七年来我们的清廉得分在低位小幅高低徘徊,排名从66位下跌为78位,累计下跌达12位。虽然一些人对此排名存在异议,但长期 以来的低位排名也是问题。政治文明、政治清廉是世界大势所趋,再不奋起直追我们就要被远远抛离。如此反腐形势,又如何能令人乐观?
一、国外的反腐败成功经验
世界各国在加强司法和行政部门反腐职能的同时,借助媒体监督、民众举报、签订反腐公约等多种方式,加大反腐斗争力度,惩处高层腐败。如一些国家的新闻媒体对官员腐败丑闻的追踪、揭露起到了廉政监督的积极作用,各国反腐的力度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高官纷纷落马。如以色列总理沙龙因涉嫌腐败被起诉;涉嫌腐败导致韩总统卢武铉被弹劾。
2010年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丹麦、新西兰和新加坡以9.3分并列第一,被评为本“世界最清廉国家”,中国香港 以8.4分排名第13名。位于亚洲的新加坡和香港与中国大陆文化最相近,我们主要研究下这两个地区的反腐败情况。
新加坡在殖民时期特别是“二战”后到1959年人民行动党执政前,腐败曾是该国人民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1959年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执政后,决心清除腐败现象,为此,他们主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寓廉政要求于公务员制度建设中,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公务员制度,并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以减少腐败动机;厉行法治,依法行政,建立起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体制,尽量减少腐败的机会;建立精干的、高效能的反腐败机构,严厉调查和惩处公务员中的腐败分子,增加从事腐败行为的成本。这些方面的措施相互配合,共 同发挥作用,从而做到了使公职人员“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新加坡如今被公认为亚洲的“清廉先生”,该国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我国香港地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有组织的腐败(主要集中在警察系统中)也变得十分猖獗。腐败的恶性发展在70年代初终于引起公众的大规模抗议,从而迫使港英当局下决心粉碎有组织的腐败问题。1974年,港英当局成立了直属于总督的廉政公署,并从整肃警队中的有组织腐败犯罪开始重拳打击腐败分子,香港廉政公署采取了“三管齐下”的反腐败策略:一是赋予反腐败机构很大的独立调查权,高效率地调查和起诉腐败分子;二是成立防止贪污处,致力于消除政府部门和私营机构中存在的可能导致腐败的漏洞;三是加强对公众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贪污的祸害并争取他们对反腐败工作的积极支持。经过20年不懈的努力,香港的廉洁程度从9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比较良好的记录,我国香港地区所创造的教育、惩治、预防“三管齐下”反腐败的策略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二、我国官员的腐败现状
中国官员的腐败现象究竟到了什么地步?造成了多大的危害?无法全面的回答,只能作一个轮廓性的描绘。2010年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224件,同比增加0.2%;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23人(含厅局级188人、省部级6人),同比增加2%,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82人,追缴赃款赃物计74亿元。贪污、挪用、逃资海外、公款消费……,光是吞噬国有资 产的方式就不可胜数,例如近期发生的 江西贫困县财政局官员套取约近亿元资金携老婆潜逃案件,震惊全国。从无形的损失来看,其社会危害性特别大,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政治制度、社会机制与经济发展的不相匹配,使得社会矛盾丛生,社会不和谐因素不断出现,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呈现易发多发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腐败大案要案数量增加,串案、窝案增多,腐败的群体由低层向高层发展,腐败用人和司法问题突出,徇私渎职严重,腐败动机恶性转化、花样翻新,腐败网络紧密坚固、发案部位呈网状延伸,腐败蔓延呈国际化趋势等。
三、腐败问题原因探讨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而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并没有相应的配套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等与之配套,即上层建筑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使得诸多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违纪违法案件在一些地方呈易发多发态势。
(一)制度不完善是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旧体制的某些做法还在起作用的情况下,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权力的左右,这样就给权钱交易打开了方便之门。在制度建设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在传统的政体中,人治的色彩很浓,家长制的作风占主 导地位。其次是新中国成立不到60年,前30年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还走了一些弯路,我国真正进入民主法制建设的时期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在这样的传统背景下和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要想把制度设计得很科学、制定得很完善,的确很有难度。
从现实情况看,很多腐败现象从表面看来是人的素质问题,但从深层次上看却还是制度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有的制度不配套,偏重制定要求式的实体制度,而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保障制度相对缺乏,使一些制度执行起来弹性很大。其次是因为一些制度滞后或缺失,无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最后是因为监督制度的制度、监督权力的权力偏软,使得一些制度成了摆设。以上这些原因就造成了权力过分集中现象的发生。
(二)权力缺乏监督是腐败产生的直接原因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说的:“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从我国这些年的反腐败实践看,腐败现象的产生存在这样的“三个基本”现象:事前基本没有监督,事中基本缺乏监督,事后基本不是监督。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特别是对主要的领导干部,同级党委不敢监督,同级纪委也不敢监督。人民群众形象地描述对“一把手”的监督现状: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媒体监督太险,下级监督不敢。
特权和腐败案件频频发生就说明了相关监督机制不健全,特别是还不能实施有效的群众监督。我们党历来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自 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但是,相当长时期以来,群众监督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一方面是因为群众监督没有制度化、法制化,其监督权没有得到切实的保证;另一方面是因为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一些地方,监督者必须看被监督者的脸色行事。
(三)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教育缺失
改革开放以后,对外交流不断加深,社会文化环境得到了发展,但也也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有所滋长,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权力观发生了变化,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跌入了腐败的泥潭。此外,我国经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意识、官本位思想等封建社会的固有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成为滋生腐败的主要土壤。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努力还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没有把反腐倡廉教育当成基础性工作来抓,有的人把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与反腐败对立起来,认为“经济要上,反腐败要让”。另外,反腐倡廉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反腐倡廉教育方式没有随着现代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发展而变化,反腐倡廉教育流于形式、应付,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四)社会转型期矛盾丛生,应对不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整个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我们也应看到,社会不同阶层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差异,各利益 主体都希望通过不同方式获取有限的资源,这就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引发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
由社会转型带来的腐败问题众多,部分领导干部以非法利益为纽带,运用权力资源为小集团或个人谋取非法私利,形成利益联合体;一些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存在谋私行为,乱收费、做假账、假评估等问题严重;一些不法商人和企业主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不择手段拉拢、腐蚀掌权干部;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对自己与先富起来的人的财富差距拉大的现象不满意、心理失衡,从而引发了大量腐败行为。
四、关于中国特色反腐败工作的一些思考
我国现阶段反腐败斗争,是在社会转型期诸多矛盾相互交织下进行的,我们既要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坚定信心是关键,反腐败斗争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
(一)继续深化改革,为预防腐败提供强大动力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旧的体制打破了,新的体制又不完善,就容易产生腐败问题,对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以改革统领反腐败的各项工作。在经济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完善市场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垄断;二是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同时,进一步提升各种非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三是规范政府行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政治领域,重点是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形成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使一切公共权力都得到有效的监督。
(二)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 依法反腐是国际反腐败经验的重要总结,我国的反腐倡廉也要多加完善具有较强执行力的法律制度,避免假、大、空的政策性规定。同时,还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保证已有反腐败法律的执行力,促使国家各项廉政措施真正得以贯彻落实。
要加强行政管理方面法律的建设和执行。以《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为主体,完善财产申报法、公务员行为准则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加强公务员的管理和考核、处罚力度,严格公务员从业纪律和职业操守,实现公务员队伍廉洁高效、依法从政。
要尽快完善经济管理尤其是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反腐败法律体系,需要金融监管方面法律法规的支撑配套。要多方征求意见,完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彻底堵塞腐败资金的流通渠道。尤其要重点加强和完善反洗钱和金融实名制方面的法律制度。
要加强司法制度建设,重点完善责任追究方面的法律体系。任何腐败行为都应该得到最严厉的惩罚,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腐败行为责任追究机制,促进党内纪律追究、行政处罚、刑事责任承担等不同层面责任之间的衔接配套,建立层次分明、严密科学的责任追究体系。
(三)健全反腐败监督机制,保障人民监督权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把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首先要加强检察机关、审计机关等监督机关的建设,充分保证其侦查权、财政权的独立性,减少干预和阻碍。监督机关要大力发展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腐败案件的发现率。
我们党和国家的创立者毛泽东同志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经找到了一条反腐“新路 ”即“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在目前的反腐形势下,我们更要坚持这条道路。一是要从宪法和法律上保护人民监督权,进一步完善保障监督权有效实施的法律细则,建立各级政府对信访、举报、投诉等的受理和处理机制;二是畅通人民监督渠道,完善互联网监督体系,倡导并规范微博举报、网上发帖曝光等行为,使得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和政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最大的保障。
(四)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发挥惩治的预防和治本功能 面对现阶段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严峻形势,查办腐败案件的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当前,重点是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查办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私利的案件和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等。对于腐败案件,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手软。同时,要充分发挥法律、政策、纪律的综合治理作用,立足于惩治、教育、预防这三个关键点,在惩处的同时做好教育和预防工作。
(五)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崇尚廉洁的文化氛围
从查办腐败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看,凡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地方,都是廉政文化建设比较薄弱的地方。当前,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大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挖掘廉政文化资源,改进廉洁文化教育方式方法,让廉洁理念深入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腐败分子黑名单”制度,并将之与社会信用体系等网络相连接,让腐败分子无所遁形,举步维艰,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第四篇:中国反腐败现状研究
中国反腐败现状研究
(班级:12物本一
姓名:刘树聪
学号:2012294119)
摘要:2012年底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当即向全党发出警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随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习近平又发出“打虎”宣言: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若把省部级及以上的贪腐高官称之为“老虎”,以十八大为开端,中共反腐大幕由此拉开。从四川省原省委副书记李春城落马开始,至今已有19名省部级高官落马,“打虎”硕果累累。
关键词:中国
反腐败
现状
一、中国最近几年重大反腐败案件
李启红,广东中山市长,利用土地和股票敛财,知情人称其家族资产保守估计有20个亿
张曙光,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在美国洛杉矶有三处豪宅,在美国和瑞士有存款28亿美元
刘志军案,除受贿5000余万人民币外,还有美元、欧元、港元,共计金额约6000万元人民币。滥用职权罪则是涉嫌帮助丁书苗非法获利30亿余元
***:认定法院受贿财产共计2179万余元
**,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军衔。谷涉案金额200多亿,房产300余处。自住7000多平米小楼,护工60余人。5个情人,其中一歌星、俩影视小星、一主持人、一高级白领。2013年初,武警共出动4辆军用卡车从**山西家中拉走包括大金船、金脸盆、大量高端白酒在内的赃物。据知情者称,**任职期间,军队住房标准大幅度提高。军营第四次大规模扩建及营具全面升级换代,**从中寻租。在不少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军方土地出让中,**亦收受巨额回扣。
**的前任原海军副司令王守业因贪污1.6亿元人民币及包养情妇,2006年被军事法庭判处死缓,二人都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部长
***案:港媒《东方日报》消息:***被抄家,私建军火库,资产过千亿:326套住宅;黄金白银逾四十二公斤;现金人民币1.57亿,名贵轿车62辆;名家字画55幅,市值10亿人民币;名牌手枪3只,子弹一万余发;冻结930个账号,总额377亿人民币;冻结证券,市值513亿人民币;美金275万,欧元66万,英镑11万,瑞士法郎55万,债券1.7亿,住宅市值17亿。
二、中国最近几年反腐败措施
1.八项规定出台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2.中央纪委巡视组
中纪委和中组部将派出中央巡视组到各地、各单位检查监督反腐倡廉工作。中共政治局常委王岐山要求中央巡视组到各地去当中央的“千里眼”,找出涉嫌腐败的“老虎”和“苍蝇”。
3.解决四风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4.颁布10余道禁令
打击会所歪风、公款购赠年货禁令、购卡禁令;月饼禁令、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节约反对浪费:表明加强作风建设已经上升到党内法规的高度。包括这一规定在内,2013年出台的官场“禁令”无一不切中时弊,令党风政风耳目一新,也带动了社风民风的好转。抵制腐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渐成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5.清卡行动
中纪委决定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此前,中央纪委已下发相关通知,要求本系统在职干部职工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在当前形势下,中央纪委向自身“开刀”,既是纪检监察队伍的一次“自我净化”,也再次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了决心,展示了反腐工作的清晰思路。
6.探索实行官邸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探索实行官邸制。
7.个人事项报告
中共中央组织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专家指出,已经走过18年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应当在进一步细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前进,使之真正成为反腐败的利器。
三、中国反腐败的法制建设:
1.财产公示
财产公示乃大势所趋
世界银行金融市场透明局局长吉恩•佩斯姆(JeanPesme)就认为公务员财产公示是有效的反腐手段:“财产公示制度使腐败官员掩盖犯罪活动或隐匿非法所得更加困难。公众和反腐机关应支持20国集团呼吁的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因为这是把公务员盗贼诉诸法律审判的一个有效措施。”
谁该公示财产
从各国立法实践看,公务员财产公示是“由上而下”推行的,先从高级公务员和议员(人大代表)开始,然后逐步推广到普通公务员。这是因为高级公务员掌握着更大的权力,一旦腐败,给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也更大。俗话讲“正人先正己”,财产公示从高级公务员开始,领导以身作则,自然便于把这项制度贯彻下去。
公务员财产公示,并非限于公务员自己,还应包括公务员的配偶、子女,甚至还包括父母,而不论其国籍。如果只公示公务员自己的财产,他可以把贪污、受贿的财产放到配偶、子女和父母名下,甚至转移到海外,这就让公务员财产公示流于形式,起不到遏制腐败的作用。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2年12月发表国情咨文时强调,公务员财产公示要从高级领导人做起,例如总统、总理和他们的家人。普京说:“如果一名官员在公开赞许俄罗斯伟大的同时,却将资产转移到海外,人们如何信任他”。在俄罗斯,必须公布财产的公务员部门,分为民政部门、军事部门和具有潜在腐败风险的其他联邦机关等系统,官员以司局级以上的领导为主,腐败风险大的部门职务相应降低。国有企业、基金会的高管也纳入财产公示范围。
哪些财产该公示
公务员应该公示的财产应包括一切收入、投资收益、动产、不动产、所收礼品、受到的款待等。
美国规定,公务员必须报告的财产信息包括所有收入及累计超过100美元的酬金,要详细写明来源、时间和数额。对从亲属以外的人那里获得交通、住宿、食品、消遣等,也要折合成货币价值,累计超过250美元就要报告。收到的任何礼品按市场价格超过35美元,则必须上报。
除了公示财产外,有的国家还禁止公务员及其家属在境外拥有任何财产和银行账户。2012年12月23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437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一致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所有公务员、军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在境外拥有任何财产和开设银行账户,禁止购买或持有外国公司的有价证券。如违反上述规定,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500万-1000万卢布的罚款,3年之内不得担任公职。国家杜马制宪和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维亚切斯拉夫•雷萨科夫说:“公职人员不允许一条腿在俄罗斯,另一条腿在国外。”
如何财产公示
“公示”与“申报”是有区别的。“公示”就是把自己家庭的所有财产、收入和支出信息向公众展示,任何人都可以查阅,其目的就是落实民主监督制度。随着电子政务的推广,公务员财产信息放到网上,大大方便了公众的查询监督。公众可以通过财产公示材料,发现公务员有没有隐瞒财产,收入与支出是否相符,如发现公务员的财产信息不实,便可揭发、举报。而“申报”只是把自己家庭的财产信息向上级报告,然后就被锁进了保险箱,没有几个人会知道,我们目前实行的就是财产申报制度。但是如果知道该信息的官员也是贪官,那就必然会官官相护,这当然也就起不到民主监督的作用,更达不到反腐的目的。
财产公示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少数国家在公职人员参选前申报,任职时公示一次,卸任时再公示一次,如果任职期间财产有重大变动,还要及时公示。乌克兰则要求高级公务员在离职10年内仍须每年报告个人财产。
美国规定,公务员财产报告在当年的5月15日截止日后的15日内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这些信息。公众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反腐的目的,也可索取公务员财产报告的复印件,起到民主监督作用。报告持续公示6年,满6年后,销毁这些信息,但正在进行调查的继续保留。欺瞒行为必须严惩
公务员财产公示不是反腐的目的,而是反腐的手段。通过公示,如果发现贪腐问题,必须及时调查处理。
土耳其规定,如果应该公示财产的公务员任职期间未按规定时间提交财产报告,将被解职,并可处以3个月至1年的监禁。提供虚假报告者被处以6个月至5年的监禁,没收非法所得,并判罚金500万-1000万里拉,如果非法所得被转移或使用,则用合法财产补足差额。对获刑者,刑满后终身不得被录用公职。“财产公示”绝不能空谈
联合国《反腐败实际措施》认为:规定公务员全面公示个人所有财产、债务和社会关系,以及每年的全部收入和经营活动,这是很有效的反腐手段。2003年12月10日,中国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上签字,这展示了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决心与承诺,表达了在反腐败中加强国际合作的愿望。世界银行建立了各国财产公示数据库,但世界银行金融市场透明局局长吉恩•佩斯姆称,从未收到过中国提出的协助反腐请求。
看执政党是不是践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看政府是不是有反腐决心和廉政诚意,看公务员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否建立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据报现在有些地方已开始针对新提任的领导干部试行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官员财产公开等制度喊了十几年,都没有实行,其中提出2020年之前要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实现互通共享依法查询住房信息联网,用身份证就可以查询名下所有房产,有人评价说如果立即实行(技术上是没问题的),会引发“抛房潮”,因为贪官房产太多,所以设了个缓冲期,到2020年才完成互通共享依法查询住房信息联网。
2.司法独立
反腐还要求确保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我国对贪污案受贿案进行立案侦查的职权依法由各级检察院行使,但实际上一些法外规则使得各级检察院事实上无权自主立案调查辖区内较高级别的官员,立案调查辖区内较高级别的官员往往需要经由本地党委或纪委的决定或同意。而法院行使审判权有时也受到“以党代法”的困扰。所以,反腐与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协调地进行。
更艰难的一项工作是减少和消除选择性办案,维护司法公正。在较多官员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的情况下,选择性办案往往造成严重的不公正:谁受到调查谁倒霉,没有受到调查的人就平安无事。而调查谁不调查谁,又往往是有一个地方最有实权的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决定的。这就不仅容易造成反腐过程人治压倒法治,客观上也会形成一些反腐行动整治不到的死角。所以,应该有制度化措施防治选择性办案。同时,也应该明确地反对办理刑事案件“讲政治”。
3.民间反腐、社会舆论监督
互联网时代,网民的火速围观,舆论监督力量的强大,使得传统反腐路径正向着网络反腐转化。现在流行的发帖、人肉、知情人举报等方式,“小三反腐”“给官太太上廉政课”等反腐手段,逐渐成为有别于传统反腐监督的新方法。然而,反腐是一场持久战,真正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不仅需要反腐新手段,更应该回归于常态化的反腐监督。不仅如此,让群众广泛参与反腐,将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才是长远之计,唯此,社会监督的正能量才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要形成鼓励公民运用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和言论出版自由,在媒体上揭发、曝光官员的腐败行为的稳定制度。个人在媒体上揭发、曝光官员的腐败行为,是目前同权力反腐格局并存的少许民主反腐因素,特别是网络的力量,应该珍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员干部学习读本》出版社:新华社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号
2《腐败与反腐败 当代国外腐败问题研究》
作者:王沪宁编;竺乾威等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0.11
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们职务犯罪侦查研究》主编:樊崇义
王建明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第五篇:关于党的建设与反腐败问题的研究
关于党的建设与反腐败问题的研究
提 要: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我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历史性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对待党内腐败是进行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正确对待党内腐败,党的建设,反腐败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虽然新中国建立已半个多世纪,但封建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动机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思想残余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以致有些党员干部因迷信金钱万能和权能通神而陷入腐败之中。西方社会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趁机钻进来,使一些分不清什么是人类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腐朽没落低级趣味生活方式的党员干部陷入腐败之中。心理失衡也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对这一现象,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但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也陷入腐败之中。有的单位对干部选拔任用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在干部的使用管理中不慎、不严,使一些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
一、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自身发展的一对矛盾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是在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中呈螺旋式发展变化。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我们党,从他的建立之初,在其自身发展的80多年的历程中,就是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立民主,最终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纵深拓展,在国际交往和合作日益紧密和频繁的新时期,腐败和反腐败这一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内极少数高级干部的伏法,为我们正确对待和认识这一矛盾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
二、反腐败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核心任务
反腐败,首先要反对思想意识上的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者的基础任务。思想意识,是人的精神境界,是一切动作行为的原动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坚持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我们历来都重视党的思想意识建设。从1926年的《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到1933年《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从1942
年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到“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两个“务必”讲话,从1952年开始的“三反”“五反”运动到新时期的“继续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和“三讲”教育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都是党的建设在思想意识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加强党的思想意识建设,还要加强全党同志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养。民族传统文化是体现民族个性、展示民族魅力的舞台。是凝聚民族的胶合剂。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频繁。西方一些腐化消极思想观念也随机涌进了国门,这对我们党内的那些盲目崇洋媚外的人巨大冲击,最终成了民族的败类。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和修养,他们根本不懂得民族文化,以致分不清什么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哪些是民族文化的糟粕。哪些应该科学借鉴、为我所用,哪些该坚决抵制、抛弃。
反腐败,其次要加强党内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党的建设的基本保证。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最终原因。治标还必须治本,才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和社会法治的不断完善,对各种腐败给予了沉重打击,取得了反腐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我们也应看到,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当然,反腐败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贪污腐化,滥用权力等腐败问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也不可能靠几个人讲几句话就见效”。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是要保证权力的正确运用,做到“权为民所用”决不能以权谋利、谋益。只有真正做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防止腐败,才能真下做到“防范于未然”。
反腐败,最后要坚决打击、惩治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邓小平强调:“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对大多数党员和干部主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对极少数腐败分子必须严历惩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对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一定要严肃查处,从而取信于民。腐败是社会发展的消极产物,我们必须有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党内的腐败现象,才不会因党内的腐败而失去对党的信心,才不会失去社会主义信念。打击惩治党内的各种腐败,充分体现了党敢于面对错误,正视自身缺点和不足的伟大勇气。腐败是党内的一颗毒瘤,只有坚决打击惩治腐败,铲除腐败毒瘤,才能保证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保证党在新时期的核心领导地位。打击惩治腐败要注意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主要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邓小平理论》 高校出版社。《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 郑必坚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毛泽东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